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變色龍續(xù)寫范文

變色龍續(xù)寫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變色龍續(xù)寫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變色龍續(xù)寫范文

“我早晚要收拾你!”奧楚蔑洛夫向他恐嚇說,裹緊大衣,接著穿過市場的廣場直接走了。

奧楚蔑洛夫離開后,又走到了一家珠寶店,他去珠寶店挑選了一些珠寶,然后想送去將軍家。奧楚蔑洛夫心里想:“買這些珠寶帶去將軍的家里面,再在將軍哥哥面前說這‘小獵狗’是我找到的,將軍的哥哥會不會獎勵我?guī)退一毓妨四??說不定還會提拔我呢!”奧楚蔑洛夫情不自禁哈哈大笑起來,在珠寶店里的客人和店小二都在用怪異的眼光看著奧楚蔑洛夫。

“長官,我們還是快點挑完走吧!”巡警說。奧楚蔑洛夫微微看向一邊,看見眾人的目光都注視在自己的身上,笑聲頓時就停止了?!班牛?,我們快點挑。"奧楚蔑洛夫說。

挑完首飾,奧楚蔑洛夫向包裝的說:”一定要包得精美,華麗一點啊,聽到沒!”包裝的人笑著回答說:“放心長官,我一定包得讓人無可挑剔。”

奧楚蔑洛夫走出珠寶店向將軍家里走去了。

第2篇:變色龍續(xù)寫范文

[關鍵詞]教材 課文 寫作指導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但是,一提到作文,學生就像被念緊箍咒的孫悟空,感到萬分頭痛。在作文時,也常常出現詞不達意、語言平淡、缺乏真情實感的現象,全篇不是空話套話,就是無病。面對這些現象,教師究竟應該怎樣做?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著名作家張志公先生就這樣談寫作功底:“學字,學句,學篇章?!倍~圣陶先生也說過:“課本無非是個例子?!币虼耍處熆梢猿浞掷谜n本中的文章來指導學生作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一、學習標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標題能給文章增光添彩,吸引讀者,讓人產生強烈的閱讀愿望,古今中外的作家無不對標題進行推敲錘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中文章標題的擬法。比如冰心的《荷葉母親》,這個標題既能提示內容,皆有比喻象征意義;朱自清的《背影》,標題既是文章主要描寫對象,有是全文的線索;黃蓓佳的《心聲》,這個標題一語雙關。教師在授課時,先讓學生通過標題推測文章主要內容、作者情感,再閱讀課文理解作者所擬題目的精妙。經過多次這樣的引導點撥,學生就會從中學會多種擬定題目的方法。

二、積累詞句

要想讓文章引人入勝,感人至深,必須要用詞準確、描寫生動,而要做到這些,就要不斷的吸收和充足的積累。入選教材的文章不僅文質優(yōu)美,還富有人文性,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中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

1、 積累詞語

課本中優(yōu)美的詞語數不勝數,可以一邊積累一邊進行聯想。比如:在教學鄭愁予的《雨說——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時,積累“喑啞”這一個表現聲音特點的詞語,并讓學生聯想同一特點的詞:沙啞、嘶啞、低沉,再進一步拓展意思相反的詞:清脆、嘹亮。這樣,學生不光認識一個詞語,還認識了一類或者幾類的詞語,增加了詞匯量。

2、 積累句子

句子的積累可以分成幾個類型。如按描寫對象來分,可分為寫人,寫物,寫景;還可以按修辭手法來分,明確各種修辭對句子表達效果所起的作用。另外,在句式積累時,可對部分句子進行批注,寫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進行隨文積累,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還讓學生感悟到文章的美,一舉兩得。

三、揣摩構思

構思包括組選材料、提煉主題、安排結構、確定角度等。材料是構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選材的最終目的是要表現主題。而在這一點上,學生往往缺乏新意,落入俗套,表現“母愛”都是“下雨天送傘”“半夜生病送醫(yī)院”,結構安排也是平淡無奇,沒有波瀾,讀了上文就能猜出下文。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體會教材中的一些構思精巧的文章。如《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巧用細節(jié)描寫為下文埋下伏筆;《心聲》一文插敘的巧妙運用;《變色龍》一文選取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的事件,用以小見大的手法表現當時社會現狀;以及通過奧楚蔑洛夫在狗主人身份不同時態(tài)度的幾次變化來形成對比,突出文章主題。這樣不斷進行分析,學生在自己寫作時,也會認真思考選什么材料,如何巧妙的安排文章結構,更好地表達中心思想。

四、課堂練筆

課文教學中,寫作訓練的方式有很多。

1、抓重點詞句進行聯想。比如《阿長與山海經》中,“阿長”連《山海經》的書名都不清楚,卻能幫“我”買來,讓學生想象一下“阿長”買《山海經》的過程,進行練筆。

2、學習課文句式進行仿寫。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寫捕鳥的片段,運用一連串的動詞把如何捕鳥寫的準確生動,讓學生仿照這一段,用上適當的動詞描寫一件事。

第3篇:變色龍續(xù)寫范文

【關鍵詞】教材;總結學習仿寫續(xù)寫改寫

正文: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習的終極目的是能夠運用。而運用的手段就是表達,口頭的表達和書面的表達。作文,可以很好地檢驗學生的表達能力。但由于學生生活積累少,無材寫;語言貧乏,無話說;生活感悟少,無思想表達;寫作技巧生,無法成功作文等,很多學生厭寫作,很多教師怕寫.如何激發(fā)學生內在潛力,讓學生愛上寫作,將語文學習、生活實際和寫作練習巧妙結合起來呢?其實教材就是很好的平臺,活用教材,服務于課堂習作,讓教材學習與習作訓練自然巧妙結合,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完成習作訓練。

一、語文教材特點

語文教材里的課文,都是經過編寫者精心挑選編著而成。無論從選取的內容還是課文的語言,以及表達方式、技巧,還是思想內涵等都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都可以成為學生現成的學習寫作的教材。更為主要的是,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對教材進行詳盡的學習,這樣,教師就可以及時引導學生通過作者的思維激發(fā)學生自己潛在的思維,從而喚起自己的生活體驗,引起學生的共鳴,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課文內容喚起學生塵封記憶

學生怕寫作的一大困難就是:無材料可寫。不是學生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對生活的觀察、體驗、積累。實際上,很多作者的成功作品,都是從生活小事激發(fā)創(chuàng)作出來的。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并從這一點出發(fā)是很關鍵的。所以在講讀課文時,及時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生活實際,進行寫作材料的積累和訓練是很有效的。

例如講《羚羊木雕》時,我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有無和文中好友一樣的朋友,有沒有令你難忘的經歷,學生馬上想到然后七嘴八舌的說開來;有沒有類似的和家人之間的矛盾,學生更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然后我以《我的好友》和《爸爸或媽媽你聽我說》為題,讓學生把剛才口述的事情及時寫下來,要求盡可能的詳細。

三、課文寫作特點總結是幫助學生成功作文的關鍵

讀是寫的基礎,寫是在讀的基礎上完成的,讀書應很好的吸取別人的長處為己所用。課文寫作特點總結,正是吸取別人長處,幫助自己成功作文的第一步。講讀課文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己總結寫作特點,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接受,結合自己的事例完成寫作,就達到了學為己用的目的。同時對課文寫作特點也有了很好的理解和接受,對學生作文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根據寫作特點進行仿寫,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一把鑰匙

在總結寫作特點基礎上,教師依據教材組織學生進行仿寫,使學生學有所練。如學完《背影》,學生總結出如下特點:抓住人物特征、以小見大、烘托、細節(jié)描寫等。教師及時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經歷,抓住人物的一個典型特征,有意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寫作。學生有材料可寫,又有方法可依,成功就有了可能。

五、根據文章進行續(xù)寫,是挖掘學生寫作潛力的有效途徑

續(xù)寫是在原有故事情節(jié)基礎上,通過合理想象,使情節(jié)更完整,更有新意。

例如講《變色龍》后,我們總結了人物性格、文章寫作特點、文章主題后激勵學生寫作“奧楚蔑洛夫裹緊大衣,穿過市場的廣場徑自走了”后的情節(jié)。學生興趣激昂,想象著奧楚蔑洛夫以后的情節(jié),但我要求學生運用人物描寫生動展現人物性格,最好語言也運用對比,更好的揭示社會主題。

有的同學續(xù)寫他向別處耀武揚威去了,和文章一脈相承;有的同學續(xù)寫他得意洋洋回家后,如何籌劃明天的事情;有的續(xù)寫他去了將軍家,如何在將軍面前夸那只小狗,盡情展示他的奴才相……讓我們在嬉笑中加深了對奧楚蔑洛夫的印象和對主題的理解。

教材原有情節(jié)為學生引發(fā)了思維,拓展了空間。續(xù)寫的目的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鍛煉了學生寫作能力,提高了寫作水平。

六、在原有教材基礎上進行改寫,是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一步

改寫源于教材,又游離于教材;讓學生有據可依、降低難度,又讓學生離開教材,獨立思維,獨立創(chuàng)作。是鍛煉學生獨立寫作能力的關鍵一步。

第4篇:變色龍續(xù)寫范文

寫作可以有效的考察學生表達思想情感的能力、選擇和運用詞語的能力。學生在觀察、感悟事物一系列過程中,必然會觸發(fā)種種思想情感,借助文字表達出一定的見解。這和肯定人、發(fā)展人的人文主義可謂不謀而合。寫作教學表現出了語文的人文性。

學生心畏作文由來已久,應該如何應對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重視日常積累和適當引導

夏尊認為,寫作是一種郁積的發(fā)泄,猶如爆竹的遇火爆發(fā),如果平時儲備著火藥,只需一條藥線,就會爆發(fā)起來,就會感到一種郁積發(fā)泄的痛快。這里提到兩點要求,一是教會學生儲備火藥,二是給一條藥線。

(一)日常積累

“儲備火藥”意味著平時多觀察多積累。教師要多培養(yǎng)學生對日常事物的觀察能力。沒有觀察就沒有發(fā)現生活美的眼睛。教學生觀察事物時,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有效運用比較法,從多角度去分析。在觀察時要包含自己的感受,要做到以小見大。比如分析事件的大致步驟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發(fā)生的事情,為什么發(fā)生了這件事情,這件事情發(fā)生后有什么影響”。教給學生一個大致的思路,然后帶領學生練筆,等學生熟悉后,就可以讓學生自由安排寫作手法。

學生平時積累的主要途徑來自于閱讀。教師應首先教會學生讀書,大致過程是在跳讀中抓主要內容;在速讀中,理清作者寫作思路;在細讀中,歸納文章中心;最后在深讀中品味重點段落和關鍵詞語。這樣學生才能夠獨立完成吸收文章營養(yǎng)的目的,然后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也可指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外讀物,把那些精彩片斷分門別類地摘抄在讀書筆記中,建立自己的詞語庫,要能活學活用。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通過收看電視節(jié)目、瀏覽網絡信息等途徑獲得,學生要善于抓住時下流行話題,把握好時代流行趨向,有利于體現作文的時代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比如續(xù)寫《變色龍》,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會慢慢懂得文章的重點和寫作思路是什么。

(二)適當引導

“一條藥線”意味著一個好題目。作文是生活的寫照,學生應該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明代文學家李贄在《焚書?雜述》中說:“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苯處熢诓贾米魑念}目時要避免偏離學生實際的題目。對于作文題目的選擇,可以發(fā)動學生們共同創(chuàng)題,針對某些現象大家集思廣益說說可以從什么角度出發(fā)去擬題,然后讓大家自由選用。

二.立足文本課堂教授寫作

教師在讓學生閱讀課文時,應加強對于文體的解讀。這樣做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體意識,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還要教會學生區(qū)分不同情境所采用的詞語是不同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也是不同的。

教師應該在課程安排間隙,解讀符合學情的優(yōu)秀范文。截取某個片段,鼓勵學生進行仿寫或者續(xù)寫。這樣既降低了學習難度,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也提出“摹體以定習,因性以練才”。模仿文體風格可以養(yǎng)成寫作習慣,還可以在模仿的過程中依據性情鍛煉文采。也可以點評那些學生寫的有問題的文章,讓學生知道怎樣避免出現這樣的錯誤,但是在評價這類作文時,力度不能重,防止傷害該學生的自尊心。

三.鼓勵學生親身實踐

教師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編寫報紙、出黑板報等,這樣做既能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也是積累素材,鍛煉寫作的實踐機會,還能提高班級凝聚力,培養(yǎng)班級文化。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p>

教師應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日記是對一天的回顧和總結,能有效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不虛度每一天。寫日記可以鍛煉學生組織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鍛煉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紤]到中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可要求學生寫周記,把一周內印象深刻的事情和感受寫下來。

四.端正教師態(tài)度愛護學生

在中學階段,學生有很多時候是和教師在一起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響著學生,學生往往會受到教師的治學習慣、為人作風等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由于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學生所側重的寫作方向也不同,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對于那些通過文章表現出悲觀情緒的學生,教師一定要重視,運用適當的方法引導其擁有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有些學生有話不好意思說出來,往往通過作文向教師傾訴,教師對此應當多鼓勵。

第5篇:變色龍續(xù)寫范文

教師成了教學的中心,學生成了配角,只能被動地跟在教師后面走。1991年根據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16原則:“主體參與,分層指導,及時反饋,激勵評價”。其核心是主體 參與,即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達到構建學生主體,發(fā)展學習主體,培養(yǎng) 高素質人才的目的。

一、什么是主體參與

主體參與的內涵是學生作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積極生動、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學習活動以實現和促進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具有主體意識的新一代新人。主體參與的目的在于養(yǎng)成學生的主體性,學生主體性的特征表現為:能動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

二、主體參與貫穿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1)上網查詢與課文有關的背景、圖片、資料,補充課文內容,幫助了解課文。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fā),計算機已走進千家萬戶,計算機網絡存儲各方面豐富的知識和信息,是當代學生獲取資料的最佳選擇。如“白鶯”,由于白鶯是北方的一種鳥類,學生缺少直觀認識。

因此,我讓學生上網查閱白鶯的有關資料和圖片,課堂上我充分利用學生找到的資料和我制作的課件,使學生圖文對照,引導學生分析掌握作者抓住白鶯外形、生活習性的特點描寫事物的寫法,探求本文的目的。講“變色龍”,由于歷史背景和年代的久遠,阻礙了學生對課文內容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因此,我讓學生查沙皇的專制統(tǒng)治制度,重點理解沙皇制度的制定和功能。

講“蘇州園林”,讓學生查找拙政園、留丁園、獅子林等重要園林的游覽圖,下載名勝景點,制成簡單的 課件,增強對各種園林特點的直觀認識 。課上,在教師的帶領下,理清說明順序,使學生邊欣賞秀麗風光,邊掌握課文形象的特點。同時教師抓住學生自我表現欲、榮譽感強的心理年齡特點,舉行競賽,促進了學習的主動性。

正是由于利用了計算機存儲的大量文字、圖片、動畫、影音 視頻資料,豐富了舉例資源,使學生從無興趣到有興趣轉化,從抑制狀態(tài)到興奮狀態(tài)轉化,愉快主動地學習,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2)充分利用學生周圍人所占有的教學資料。 學生生活在社會中,他們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社會群體中的分子。讓學生從身邊的家人朋友中間發(fā)掘教學材料,比教師強硬灌入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如,講《記一輛紡車》之前,我先簡單說明本文的寫作時間,讓學生回家采訪自己的父母及親友,獲取長輩們在1958-1961年的所見所聞及所感,請學生寫成采訪紀實報告,在課堂上舉行交流。在學生的采訪報告中,涉及到禍害期間,禍害的來源(蟲災、干旱、水澇、疾病);災害對農村、城市的影響:農村以柳加玉米面為主食,城市糧食不能保證供應……);對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等七個方面的內容。極大豐富了本文的歷史背景,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理解吳伯蕭寫作本文的目的,從中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一方面是學生不注意觀察,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另一方面是師生間、家長孩子間缺少理解。為此,我特意給家長留作業(yè),讓他們傾心與孩子交流,讓家長訴說孩子的心聲,讓孩子傾聽家長訴說自己的成長過程。然后以“我的心里話跟誰說”、“在愛的懷抱中成長”為題寫作。實踐證明,學生們在談心后寫作,感覺有東西可寫了,深切感受到了家人的愛了。我特意挑選家長開放日講評作文,溝通家長與孩 子的心靈。學生趙麗莉、金晨的家長都說,這種做法使孩子與家長之間親近了許多。

(3)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的教學資源。講“甲骨文到萎縮圖書”,從天人、大元入手,分析字形字義,誘發(fā)學生興趣。為了解中國文字的特點,我要求學生查閱“說文解字”一書,抄寫5個字,詳細觀察它們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過程,理解字的本義和引申義。對此,學生們體現了極大的熱情,36位學生查閱了240個字的形、音、義。同時,我積極引導學生運用中國漢字是表意文字的特點,識記一些難字。

綜上所述,通過這些渠道和方式,即便不同程度采用一些啟發(fā)方式,也是教師設計提問,學生被動回答,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主體性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素質教育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根本宗旨就是弘揚和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能力,即主動性。

課堂教 學側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道信息的能力,篩選和整理知識信息的能力,遷移運用知道信息的能力,這三種能力是教師給學生“捕魚”之法,及“點石成金”之術。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豐富教學內容,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方法主要有

(1)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形象直觀。如講“活板”,為了突破按事物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句型,說明這一句型的重點和難點。我在課上,讓學生觀看“活版印刷術”的教學片,然后朗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再利用教師的多媒體課件,演示活版制作的動態(tài)過程,然后讓學生討論總結本文的說明順序、運用的說明方法和作用。實踐證明,學生能在觀看中自覺思考、歸納,獲取課文的內容和要點。

(2)編排課本劇也是調動學生自主性的一種良好方法。如講“變色龍”、“我的叔叔于勒”等文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以班為單位展示,充分展示學生的個體才能。學生們借來大衣、制服,從家中牽來寵物狗,細心揣摩文中人物的語言,精心編排表演。特別是那些平時語文成績較差的學生,也顯示了極高的熱情,背臺詞,一絲不茍的排練。學生們在觀看表演中,不知不覺地提高了整理和篩選文章知識信息的能力,達到了深刻領會文章內容和主旨的教學目的,這樣的課堂是他們在高中學習生活中記憶最為深刻的。

(3)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講“天上的街市”前,我會給學生播放鋼琴曲《星空》,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有的想象成一對男女在云中款款而行;有的想象成牛郎織女在點點星空中過著寧靜祥和的生活;有的想象成自己乘著飛船遨游在廣闊無邊的星空。學生們踴躍發(fā)言,課堂氣氛活躍,連最差的學生也發(fā)言了。

借此,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作者郭沫若以牛郎織女的傳說,表達了他向往美好生活的寫作手法。講“,你在哪里”時,先播放哀樂,其中穿插教師飽含深情的任務介紹,組 織學生為總理遺像獻花,在濃烈的哀悼氛圍中,領會億萬人們對總理的深切懷念之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的情緒被感染了。

(4)通過比較,訓練學生遷移運用知識的能力。比較閱讀是將兩篇或兩篇以上,在內容和形式上有一定的聯系的文章,加以對比分析,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閱讀方法,其特點在于能提高形式探究、質疑、辨析、欣賞的能力。在比較閱讀中,我注意從不同角度進行比較。同一內容,不同文體的比較,如“死海不死”與“死海 見聞”的比較;“記一輛紡車”和“談骨氣”的比較。

重點體會作者號召人民克服困難度過難關的寫作意圖。同一文體,不同任務的比較,如魯達與武松的比較;襲人與晴雯的比較;孔乙己與范進的比較。重點認識塑造人物形象的意義,學會分析人物的方法。同一種寫作方法,不同表現方式的比較,如,的“回憶我的母親”和“三十年重量”的結尾在升華主題的寫法上的不同,重在欣賞認識表現方式的取用,取決于作者的性格、文化素養(yǎng)和時代背景等。作為教師,我在課堂上做好適時的指導點評,發(fā)揮主導作用。通過一個個背景閱讀訓練,學生們學會了背景切入點的方法,提高了閱讀表達能力。

(5)訓練思維,培養(yǎng)學生知識應用遷移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中我有意增強了仿寫作文訓練和想象作文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給分析的文章續(xù)寫結尾,分別對“最后一課”、“變色龍”、“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范進中舉”等小說添加了各式結尾:小弗朗士的前途有悲有喜;于勒的命運亦真亦幻;奧楚蔑洛夫的結局或前途無量或一 敗涂地。

仿寫也是培養(yǎng)小說創(chuàng)造力的渠道之一。講解“愛蓮說”、“白楊禮贊”、“寓言四則”時,讓學生學習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寫法。仿寫“小草贊”、“愛梅花”、“山羊和老虎”等短文。從學生筆下涓涓而來,或文言或白話,抒寫了學生們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借助計算機網絡的特點,方便靈活地進行課內交流與點評,給每個學生以展示才能的機會,提高學生辨析欣賞的能力。

作為教師,此時要高度重視欣賞的創(chuàng)造力,隨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引導欣賞,在自評和互評中領悟和提高,使創(chuàng)造力萌芽得以茁壯成長。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自尊心是中學生最為顯著的心理特征之一,他們很重視旁人對自己的評價,敏感性很強,自信心又往往很脆弱。對教師及同學對自己的鼓勵評價會感到是對自身的尊重、愛護,久而久之,本人不僅會產生一種奮斗的心理,而且會形成尊重和愛護別人的良好心態(tài)。 [來源:學科網]

第6篇:變色龍續(xù)寫范文

關鍵詞: 創(chuàng)新 作文教學 智慧

寫作永遠是一個強調個性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中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呢?

一、啟發(fā)想象,喚醒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先導,是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階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就要做好“攻心”工作,激發(fā)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為學生想象的馳騁提供廣袤的天地,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思索。

創(chuàng)造機會,向學生介紹各個領域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而取得成就的典型事例;結合情境,組織學生開展需要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大討論;共享美文,評論創(chuàng)新寫作的價值。相同的題材,從不同角度出發(fā),作者即能夠創(chuàng)作出萬花筒般風格迥異的優(yōu)秀文章。欣賞這樣的文章,學生自然對創(chuàng)新與循規(guī)蹈矩作出正確的選擇。比如,向學生提供朱自清和俞平伯《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營造出的不同意境。另外,文人喜歡的秋季,筆下大多描繪的是落葉滿山,寒蟬凄切的蕭瑟之境,但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表現出的則是高昂的精神和開闊的胸襟,唱出非同凡響的秋歌。

列舉這些例子,能讓學生以“天下文章一大抄”為恥,以“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為榮,激發(fā)寫作創(chuàng)新的強烈欲望。當然,結合作文練習,選取一些人云亦云,不求創(chuàng)新,一味模仿方面的負面材料,讓學生評論文章,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比較、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來,摒棄陳規(guī),發(fā)前人所未發(fā),立意求異,在潛移默化中鞏固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創(chuàng)意表達,寫出真情實感

只有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期望“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的出現;只有真正做到了“自由表達”,才能實現“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每一個學生本來都是一位詩人,一個畫家,他們眼中的世界繽紛燦爛,如詩如畫,作文教學更應鼓勵學生發(fā)展個性。讓學生在習作中“真實、真誠、自然地表達自己”,當學生寫出有創(chuàng)意的話時,要用“這是你的獨特創(chuàng)造,“你的想象很形象”等話語鼓勵,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有創(chuàng)意表達的習慣。

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因材施教,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長。腦子靈活的,讓他們工于構思;語言幽默的,讓他們精于表達;思維深刻的,讓他們挖掘內涵;喜歡體育的,讓他們多些競賽;關注社會的,讓他們多些評論……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充分發(fā)揮,從而顯得個性十足。作文要求中的文體不限給了學生更加寬廣的空間。

三、留些空白,讓學生想象無限

維納斯女神雕像斷臂的空白藝術,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遐想;中國古代文獻《詩品》中“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文學創(chuàng)作空白藝術,更讓讀者對文學形象、意境等展開充分的想象。留些空白給學生,使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更重要的是賦予他們一對想象的翅膀,在立足文本的基礎上,激活學生的思維,開創(chuàng)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有些課文雖然已經有結尾了,但意猶未盡,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空白,如《變色龍》結尾是這樣的:“‘我早晚要收拾你!’奧楚蔑諾夫向赫留金恐嚇說,便裹緊大衣,穿過市場的廣場徑自走了。”后來的情景怎樣,課文沒有交代。這樣的空白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我讓他們把后來的發(fā)生的事想象出來,并加入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批閱他們的文章,我感受到他們仿佛進入了角色,和主人公的感情融為一體。

教師要善于捕捉課文中的“空白”結合課文內容,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蛱砑觾热荩蜓a充情節(jié),或續(xù)寫故事,或遙想歷史,或注入時政,讓學生開闊思路,放飛想象,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走進大自然,引領學生碰撞靈感

作文素質的提高,僅僅依靠課堂是很不夠的,廣闊的社會更能夠給學生提供更有價值的養(yǎng)料。所以讓他們了解祖國綺麗風光、壯美山河和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觀對激發(fā)他們積極向上、刻苦求知的精神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把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多觀察生活,關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把自己所看到的美麗景觀、感人的事件介紹給大家,讓大家都知道祖國不僅有引以為榮的名勝古跡,還有引以為傲的山川河流和人文風情。

第7篇:變色龍續(xù)寫范文

(一)

綱領就是將教材的內涵精心概括、提煉、壓縮、集中,幫助學生發(fā)現問題、發(fā)展思維。將教材概括為“大問題”及“小練習”,讓學生在問答之中感悟,講練之間提高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例如寧鴻彬教授在教讀《皇帝的新裝》時,將教材濃縮為一個大問題:“一個________的皇帝”。先讓學生以此給文章加小標題,教師通過引導、逐一檢查,啟發(fā)鼓勵每個學生寫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同學之間討論辨別自己的正確與否,發(fā)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進而引導學生將課文的中心內容高度概括為一個字――“騙”,成為理解這篇文章的綱領,使學生在聽、讀、說中輕松地學會,在寬松民主的氣氛中會學。

又如《羚羊木雕》這一課,可先將文章概括為“羚羊木雕是________”這一綱領,通過閱讀、討論、理解,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自由填充。如:羚羊木雕是“爸爸送給我”的禮物;是“我送給萬芳的禮物”;是“爸著我去要的禮品”;是“我傷心的東西”;是酸澀、淚水、苦雨……并由此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語段、詞句,在讀說中品味語言的運用。進而將教材概括為“一個________爸爸(媽媽、奶奶、我、萬芳)”的小練習,讓學生通過自由討論、填補,可幫助學生理解兩種不同的人、不同的內心世界,去體會、認識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概括綱領的問題應新穎、精當,應能給予學生充分想象、發(fā)揮的空間;概括的練習要在“大問題”的主導下,對全文要有啟迪作用,讓“小練習”解決“大問題”,達到“小劑量、高療效”的目的,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概括的綱領性練習要重實踐性、實用性。如教讀長篇文章概括為“大問題”,再把“大問題”細化成“小練習”,或換詞,或填詞,或調段,或續(xù)寫,或刪改,或談心得;或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內容,或變換對話;或體味表達方式、修辭手法,或限定字數進行表達……通過不同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感悟、積累和運用的能力,從而發(fā)展其愛好、特長、個性。

(二)

拓展是在綱領的感悟、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將相關相近的同一“話題”引進課堂,逐步拓展延伸,由此及彼,增大閱讀量,達到厚積薄發(fā)的目的。拓展的形式很多,有理解發(fā)散性拓展、對比性拓展、創(chuàng)造性拓展、實踐性拓展等。

理解發(fā)散性拓展是把相近相關的內容融進教材,進行擴充、散射式品讀,加大積累。如在濃縮理解了《提醒幸?!分?,讓學生品讀劉洋的《我說我幸?!贰⑼醢矐浀摹蛾P于幸?!?、李春的《收集快樂》、李國文的《尋找快樂》、巴克萊的《幸?!?、李愛蓮的《幸福就在你身邊》、馬自珍的《一瓢清水》等文章,幫助學生理解“提醒”的內涵,即尋找幸福、發(fā)現幸福、珍惜幸福,進而摘引歌曲《幸福在哪里》的歌詞來進一步加大積累,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珍愛幸福,了解幸福是怎樣得來的,認識創(chuàng)造幸福的前輩們。

對比性拓展是把與教材相反相成的內容放在一起對比閱讀,讓學生體味其寫法、立意、情趣等。如教讀《狼》時,可將另外兩則《狼》的寓言故事引進課內,在對比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認識生活、認識社會,增加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培養(yǎng)對事物的正確與錯誤的判斷。

創(chuàng)造性拓展是在學生拓展的同時,鼓勵學生放膽質疑教師所講的問題,發(fā)現問題。如教學《宋定伯捉鬼》時,將故事濃縮為一個字――“誑”,鼓勵學生從人和鬼兩方面去認識、體驗,充分發(fā)表不同的看法或改寫故事結局等。交換位置會有不同的想法,感受成為另一事物后會出現怎樣的結果。

實踐性拓展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其動手動腦的能力。如觀察人的形態(tài)動作、采集標本、編演課本劇等,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文本,走進生活,增長見識,豐富閱歷。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實踐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否正確,衡量別人,懂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教讀《背影》時讓學生仔細觀察父親送自己上學時的情景,加以體味。生活中細微的生活情景很多,我們應該自己去觀察總結。如教學《變色龍》、《皇帝的新裝》時,可讓學生編寫課本劇進行表演,促使學生理解、認識、體味,從而體驗實踐活動中獲得知識時的快樂,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

綱領與拓展是在短時間、快節(jié)奏、大容量的教學中,讓學生快中求好、求活、求實,促使學生自由學、積極動、靈活用,以實現課堂的最優(yōu)化。在這開放式導學型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組織者、指導者、引路人,除了必要的點撥外,更多的應是讓學生領悟、發(fā)揮、創(chuàng)造。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發(fā)展特長,張揚個性。

第8篇:變色龍續(xù)寫范文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創(chuàng)新教育 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造能力

時代呼喚創(chuàng)造型人才,呼喚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要求學校教育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新人。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已成為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推進語文素質教育,實現語文教學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應用學科,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其語言內容充實最快,應用范圍也最廣,教學若只停留在經驗、知識的傳授上,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將遠離現實,與生活脫節(jié)。因此,現代語文教學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外,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對事物大膽質疑主動思考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頓悟和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要讓學生創(chuàng)新,語文教師首先要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應該具有敢為人先的膽識和勇氣,對約定俗成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敢于持懷疑態(tài)度,敢于標新立異,不墨守成規(guī),不迷信權威,只有這樣,才能隨機應變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教學。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呢?

一、善于挖掘、利用課文中蘊含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

語文教材中的諸多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作名篇,以及跳動著時代脈搏、展現著時代特色的美文時文,絕大多數閃爍著作者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光輝,為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教師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課文中蘊含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將這些創(chuàng)造性因素加以提示,使之成為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觸發(fā)點。如教《變色龍》時,老師可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篇小說是寫人的,為什么以“變色龍”為題呢?這對我們的作文命題有什么啟發(fā)?學生為了解開疑問,就會通過閱讀課文認真思考,來仔細揣摩作者命題的藝術。這樣,創(chuàng)造的熱情就被點燃了。又如學習梁衡的《夏》,老師可引導學生懂得作文選材的創(chuàng)新;學習劉禹錫的《秋詞》,老師可讓學生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詩句中體會作文立意的創(chuàng)新。

二、優(yōu)化知識積累,拓寬知識領域,豐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背景。

陶行知先生說:“創(chuàng)造需要廣博的基礎,解放了空間,才能搜集到豐富的資料,擴大認識的眼界,以發(fā)揮其內在之創(chuàng)造力?!币话銇碚f,創(chuàng)新是在舊知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因此,一個人的知識面越廣,知識越多,其創(chuàng)新思維就越活躍,創(chuàng)造能力就越強。因此,優(yōu)化知識積累,盡可能地擴大學生知識面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我們應該讓學生首先把課本的知識學扎實,但絕不可只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還必須延伸到課本之外;不能局限于語文學科本身,還要注意與其他學科的多種聯系。教師應把學生的視野引向更廣闊的領域,例如天文的、歷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為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思維構建廣闊的知識背景。可通過以下手段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如:1.開設閱覽信息課。每周一次讓學生進閱覽室進行自由閱讀或專題閱讀,要求做好讀書卡片,寫好讀書筆記;2.開展信息交流活動。讓學生課余時間看書報、聽廣播,收集信息,并利用課前5分鐘輪流發(fā)言,進行信息交流;3.開辟班級剪報欄。重點剪貼報紙的社論、短評,各方面的重大成就,先進人物的事跡,優(yōu)秀時文,熱點話題等;4.開展課外閱讀競賽。要求摘抄優(yōu)美文段、名言警句、名人軼事、生活知識、科學信息等,寫好讀后評或讀后感,以量多質優(yōu)為勝。通過這種種手段,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積累,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其信息的獲取、篩選、評價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三、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多形式的聯想、想象,拓寬思維空間。

康德說:“想象力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認識功能?!闭Z文教材,特別是其中的文學作品,具有形象性、表意性、靈活性,它本身就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和豐富的聯想內容。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思維的多向展示,引導學生從“已知”中預測“未知”,作更深更高層次的分析、思考、聯想、想象,進行發(fā)散思維,促使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問題,以求得多種設想、方案或結論,盡力避免思維定勢的形成。教師應通過挖掘教材、講解習題及其他途徑,多設置一些“空白”讓學生借助聯想、想象去填補,使學生雋逸奔突的才情、明睿深刻的洞察得以張揚和生發(fā)。比如文學作品閱讀教學,老師可引導學生想象情節(jié)上的空白,情節(jié)的走向,人物的命運走勢,藝術形象中鮮明而模糊、富有張力的意蘊,作者意念上的省略,等等。如教《競選州長》,老師可讓學生設想:“假如‘我’不退出競選,結局會怎樣?”并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續(xù)寫出不同的結尾。又如在《一面》教學中,我曾經和學生們一起針對“內山老板大概看出點什么苗頭,就笑著回頭對里面說了一句日本話”中那一句“日本話”作了一次聯想活動。我要求同學們結合生活的各種經驗,注意說話者的國別、用語習慣、雙方的關系、上下文及語言得體等因素,作一次整合聯想。一學生的聯想結果為:“樹人君,你又多了一個信徒出來嘍!還不出來瞧瞧!”在閱讀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聯想、想象,去再現、填補、延伸、再造課文內容,能充分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老師也應積極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想象,觸類旁通,不斷拓寬思維空間。如“一滴水的聯想”這樣一個題目,教師可啟發(fā)學生從幾個方面進行聯想,從而總結出這個題目至少可以作幾種立意的文章:1.體現了團結就是力量;2.表明了個人離不開集體;3.強調了持之以恒。此外,還可經常設置各種情景,讓學生快速展開聯想想象。在作文教學中,老師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之外,更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訓練聯想、想象能力。學生聯想、想象力的開發(fā),有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四、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發(fā)展求異思維。

敢于標新立異,這本身就是創(chuàng)新。標新立異即拋棄陳舊的或者普通的成分,創(chuàng)造新的成分,它是創(chuàng)新者把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新信息有機地溝通起來,喚起其感性認識,再進一步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歸納、判斷推理等一系列邏輯思維加工,使感性認識向理性飛躍。在教學中,我們要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樹立“異想天開”“敢為人先”的思想,運用求異思維,不依常軌,不受傳統(tǒng)方式的束縛,敢于尋求變異,從而引發(fā)新的思想、新的見解。例如,“狐假虎威”不好,但有學生卻認識到,狐“假”虎威對付老虎、保全性命難能可貴。除此以外,像“旁觀者未必清”“留得青山在,也怕沒柴燒”“開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滴水未必能穿石”“有文憑的人,不一定有水平”“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有出息”……諸如此類的觀點,也都是求異思維的典型例子。

五、突出“主體”地位,激發(fā)求知熱情,營造民主開放、積極探討和大膽質疑的課堂氣氛,及時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

第9篇:變色龍續(xù)寫范文

【關鍵詞】 口語交際;說話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當今社會,“口語”遠遠多于“書面語”,學生平常的交際也是如此。所以,語文教學中有個內容一直是重要的,就是提高說話能力。而且《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規(guī)定:“中學生應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際,發(fā)展合作精神。”這樣,我們教師就要轉變課堂上“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韓愈語)的觀念,也就是說“換教材就要換腦筋”這種做法。

基于現代大部分教師依舊偏重于讀寫教學而忽略聽說教學,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即使工作了,所需要的語文能力仍不夠,寫不出什么東西而且說話也不流暢,表達不好自己的本意。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正規(guī)并且系統(tǒng)培訓過這些,因此,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堅定地樹立起為了學生終身需要而加強說話訓練的教學思想,努力提高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興趣。

一、還口語交際訓練的本來面目

口語訓練在日常教學中常被扭曲為讀寫訓練,認為只要動筆就行。在口語教學中首先引進有聲教材,讓學生從聽開始,比如聽報告、廣播、朗讀等,慢慢熏陶。然后逐步深入地培養(yǎng)說話能力,同時應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開口說而非筆答。逐步做到說話態(tài)度大方,清晰,有條理,看對象,講方式,乃至簡明、連貫、得體等。

二、從興趣著手,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欲望

“說”是人們必須具備的一種語文能力。是實現交際的第一工具,交談、討論、打招呼等都離不開說,特別是在傳聲技術迅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更多的信息傳遞要靠口頭語言進行。因此,聯系實際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說話的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從而認識到說話能力的重要性,然后舉馬三立、侯寶林等老一輩相聲藝術家的相聲表演事例,讓我們感受漢語的幽默有趣,耐人尋味,舉趙本山和黃宏的小品,男女搭配的趙、宋,雅俗相隨的朱、陳,都可為我們所模仿,從而對說話能力的訓練,予以充分重視。

三、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訓練項目

能否激發(fā)學生滔滔不絕的說話的沖動,保持學生長久不退的說話熱情以及提高說話水平,精心設計訓練項目是最關鍵的一步。而且,多種方法共同作用于學生的聽說能力,必然會產生強烈的效果,有利于學生說話能力的提高。

(一)朗讀

可以朗讀的東西非常多,現成的比如課文,課外的精彩美文,學生自己搜集的各種文章等,都作為朗讀的內容,朗讀訓練的基本步驟是:

一是,范讀,放錄音設備等。

二是,朗讀技巧,如語氣、語調、重音、停頓等。

三是,學生模仿練習,抽出時間讓學生盡可能多地練習,對于寫得好的段落可以要求背誦。

(二)自由說話訓練

開展課前自由演說活動,每個人限幾分鐘時間面對大家隨便發(fā)言,可以背誦也可以自擬題目演講,意在督促。所以愛講什么就講什么,旨在練膽量,找感覺,一律表揚,使多數學生稍作努力,就成功。

(三)連詞說話訓練

學習《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后,把文中的“出奇制勝、六神無主、俗不可耐、刮目相看、盛氣凌人、趾高氣揚”等成語集中起來,要求學生運用這些成語連詞說話,課堂上給學生10分鐘時間準備,指名當眾聯綴說話,除此之外,還經常找一些中考題目來訓練,例如莆田市中考題用“魅力、瀟灑、別出心裁”三個詞語寫一段話。也有的是用“呼呼、滾滾、閃閃、嘩嘩、一片”等形容陰雨天景色的詞語,接著讓他們自行描述陰天景象,對學生口語的提高大有裨益。

(四)口頭縮寫或擴寫訓練

對于課文內容較長的文章直接讓學生來練習歸納濃縮,簡化文章的能力,如學習《皇帝的新裝》就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口語縮寫訓練。當然也可以對一些短詩或文中略寫之外,讓學生根據對詩詞的感悟和理解,合理想象后進行擴展和續(xù)寫,用口語敘述出來,如學習《木蘭詩》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用白話重新講出這個故事,補充原文中的省略部分,擴充情節(jié)。

(五)答問式訓練

為了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利用上課時,當場回答同學的提問。老師只作宏觀上的調控。引導學生從書中找根據,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在互相質疑解答的時候氣氛比較活躍,也放得開,同時這種類似于辯論的場合更能培養(yǎng)其應變能力,開發(fā)了說話和思維的潛能。同時,對于學生的見解,無論是否正確,是否完整,只要在思考,又敢說話,就應鼓勵,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嘗到成功的樂趣。

(六)開展語文活動課

利用集中的時間把自己談到、聽到、見到的事情,通過加工變成有形象、有情節(jié)的故事,并把故事講給別人聽的說話形式,或者要求根據成語故事談一談自己的不同看法,有時為了訓練層次較高的,進行必要的辯論,讓學生針對某個問題展開爭論如“中學階段用手機到底該不該?”“校園文化是否應該追求多樣性?”等等,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通過辯論,也使他們擺正了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提高了認識又鍛煉了說話能力和思維能力,除了上述訓練方式外,集中訓練還可以展開討論會、“演講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課。

(七)口頭作文的訓練

口頭作文既可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舉兩得,我每學期都要進行幾次口頭作文,讓學生在講臺進行說話練習,因為這個過程中邊講話邊思考,還要措辭,同時,自己也明白,這種情況下說的話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所以,這也是較高難度的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

(八)角色扮演

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看完一段陳述性的文章或其他內容,然后讓學生來實際扮演其中的角色,表演出來,我們稱之為“角色扮演”,例如,學習《皇帝的新裝》中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皇帝、大臣、騙子等。還有像《變色龍》、《花市》等文章,都是表演的好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了表演好,必須首先熟悉材料,光熟悉還不足以演好,還要能深入理解,體悟其中的細節(jié)甚至感情,所以對于這方面的能力提高也是大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