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物學教學計劃范文

生物學教學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學教學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物學教學計劃

第1篇:生物學教學計劃范文

首先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使學生從興趣出發(fā),主動參與課堂,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前提,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1新學期生物教師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

新學期生物教師教學計劃1一、高一學期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了解這些知識在生活社會發(fā)展中的應用;提高對科學和探索未知的興趣;具有較強的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初步了解與生物科學相關的應用領域,為繼續(xù)學習和走向社會做好必要的準備。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二、高一學期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生物的新陳代謝;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這幾部分。學期的內容主要包括細胞的分子組成,細胞的結構,細胞的'代謝,細胞的增殖,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具體內容分析:

1、本部分內容是以細胞為主線,其中細胞學說建立過程以及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關注。

2、組成細胞的蛋白質、核酸、糖類、脂質等有機物的結構和功能,以及水和無機鹽的作用,這些是后續(xù)學習的基礎。

在本部分內容中,蛋白質和糖類是重點內容,教學中要重點突出。

3、在教學時,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而ATP和酶、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與化學知識相互滲透,結合生產實踐,了解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原理在農業(yè)生產上的應用。

有關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過程,教學時不要過深、過難。

4、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及特征是這部分內容的重點。

同時,要切實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三、高一學期教學重點與難點

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學細胞內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體生長發(fā)育、遺傳變異的基礎和前提。其中細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細胞仍具有全能性,細胞凋亡的含義,癌細胞的特征及細胞癌變的原因等內容是教學重點。包括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生物與環(huán)境、人與生物圈的基礎知識。教學重點是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guī)律、生物和環(huán)境的關系以及人與生物圈的和諧發(fā)展。

四、高一學生情況匯總

1、在教學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對與高中課程銜接緊密的初中知識作適當補充。

2、現在的教材為了體現課程理念,要學生主動從教材外的資源中獲取知識,如網絡、教材光盤等,對于農村孩子來說條件所限,就不得不依靠老師從課堂中得到補充。

切實關注學生的情況,及時做出策略。

五、高一學期教學措施

1、靈活機動地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并且注重與生活實際、社會發(fā)展和生物科學新成果相聯系。

2、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學生為學習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學習、探討性學習的方法,

3、精心設計導語;

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yōu)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chuàng)新和提高。4、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huán)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

5、積極參加教研教改。

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6、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

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從微觀上細心揣摩章節(jié)內容。將章節(jié)內容放在整個教材體系的大背景下考慮,使教學內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節(jié)內容具有整體性和層次性。

7、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

培養(yǎng)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使自己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新學期生物教師教學計劃2一、指導思想

遵照高中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育人第一,升學第二。全面落實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2)面向全體學生(3)倡導探究性學習(4)注重與生活實踐的聯系。

二、任務和目標

本學期教研室下達的任務是授完生物必修1—《遺傳與進化》。我們的計劃是在圓滿完成任務的同時,還要實現一下目標:1、首先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使學生從興趣出發(fā),主動參與課堂,自主學習。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學習習慣決定學生的一生。要教給學生了解生物學特點,并掌握學習生物學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漁”。3、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yǎng),使學生扎實地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為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4、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學習,將探究式教學與講授式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努力開全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注重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際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遷移和運用知識的能力。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學。核心概念對學生概括和運用知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須加強核心概念的教學。

三、教情、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校高一生物教師得到充實,由兩位生物教師擔任生物的教學任務,可以說壓力很大。為了保證教學的質量,我們生物備課組將加強集體備課,未經集體備課的課不上。我們平時要加強對課標、教材的研究,確保準確把握教材,少走彎路。

我?,F在有學生530人左右,男女比例接近1:1,有10個教學班,其中文化班8個,藝體班2個,每人5個班,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進步,但總體來說,學生基礎較弱,學習習慣不好,智力水平還可以,學生的自治能力較弱,學習方法欠缺。

四、完成目標任務的具體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每周有一次大集體備課:確定下周的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習題(考慮學生的實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做不同的試題)、作業(yè)情況;

協調各班的進度;反饋上周各班學習情況、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安排下周的觀摩課,評課的時間、地點。

2、改進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班找出2名生物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自我總結,然后進行總結,介紹給學生,讓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教師要挖掘教材中和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方,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語言的感染力)。

3、加強學生生物實驗的能力:課上時間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操作事項的說明,課下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教師提前準備好實驗材料,學生在周六、周日去實驗室做實驗)。

4、自我發(fā)展:本學期除了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學校的學習任務之外,我要通過報刊、網絡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另外積極參加各類教科研,積極撰寫教學論文、認真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5、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旨在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

原則在學生自動報名的基礎上開展活動?;顒用?周開展一次,時間利用課外時間(晚上7:30—8:30),開展的內容包括:學習方法指導、重點難點突破、典型習題點評、講座等等。

新學期生物教師教學計劃3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學校和年級要求,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為指導,以新大綱、新考綱為扶手,學習領會并貫徹實施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自信和挖掘學生潛力,堅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以昌樂二中的模式為基礎,以杜郎口中學的措施為途徑,以衡水二中的效果為目標,全力構建高效課堂模式。

二、工作目標:

根據本校實際,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是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本模塊有六章內容,主要包括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以及細胞的生命歷程。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全面實施,在生物教學中貫徹執(zhí)行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幫助者的精神,全面培育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學期的主要任務如下:堅持貫徹“抓中間,促兩頭,面向全體、夯實基礎”的戰(zhàn)略思想。注重“雙基”,踏踏實實地進行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并做到及時反饋鞏固,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基礎;在完成基礎知識教學的前提下,逐步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培養(yǎng)學科能力。教師要在備課、導學案編制、作業(yè)批改、考試分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做的更細、更實,做精做優(yōu)。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guī)Ц咭?、4、8、13、17五個班的生物教學。其中2班和4班為強化班,是年級中的精華,基礎好,反應快,一點就通,因此對該班學生需要高標準高質量,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有意識地向高考挺進,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己。8班為實驗班,重點是抓雙基促養(yǎng)成。而17班為普通班,學生基礎差,底子薄,大部分人自我管理控制能力差,所以對于這部分學生應該以抓養(yǎng)成教育為主,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同時注重雙基教育。

四、具體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工作,編寫優(yōu)質高效的導學案。

2、堅決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根據高校課堂“問題引導—先思后教—及時訓練”的基本課堂教學模式,探討不同課型的特點,制定出不同課型的基本框架,注意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該講則講,該舍則舍,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堅決反對“滿堂灌”“滿堂練”,做到講練結合、教學并重。

3、強化基礎知識教學。

高考主要測試考生在中學所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運用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要使學生做到深入理解所學知識,清晰地熟悉某個知識與其他知識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并知道使用這些知識的條件和步驟,引導學生學會組織相關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結合生產、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和開展各項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生物課堂教學充滿激情和活力。

5、要落實好教學常規(guī)。

我會在備課、上課、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單元檢測及落實上下功夫,尤其要做到:沒經討論的學案不印;自己不做的題目不發(fā)給學生;不能批改的作業(yè)不布置給學生,批不了的單元過關題不考。備課既要突出備知識,又要體現知識傳授過程的設計,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師自己的特點,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6、互相聽課、評課,揚長避短,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

7、認真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作業(yè)習慣、考試習慣的培養(yǎng)。

8、積極參加課程培訓,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

9、加強高一新生的思想教育。

高一新生思想差異很大,生物課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理想教育,對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要配合班主任予以糾正,避免只教書不育人的行為。

新學期生物教師教學計劃4一、高一學期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了解這些知識在生活社會發(fā)展中的應用;提高對科學和探索未知的興趣;具有較強的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初步了解與生物科學相關的應用領域,為繼續(xù)學習和走向社會做好必要的準備。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二、高一學期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生物的新陳代謝;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這幾部分。學期的內容主要包括細胞的分子組成,細胞的結構,細胞的代謝,細胞的增殖,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具體內容分析:

1、本部分內容是以細胞為主線,其中細胞學說建立過程以及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關注。

2、組成細胞的蛋白質、核酸、糖類、脂質等有機物的結構和功能,以及水和無機鹽的作用,這些是后續(xù)學習的基礎。

在本部分內容中,蛋白質和糖類是重點內容,教學中要重點突出。

3、在教學時,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而ATP和酶、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與化學知識相互滲透,結合生產實踐,了解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原理在農業(yè)生產上的應用。

有關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過程,教學時不要過深、過難。

4、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及特征是這部分內容的重點。

同時,要切實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三、高一學期教學重點與難點

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學細胞內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體生長發(fā)育、遺傳變異的基礎和前提。其中細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細胞仍具有全能性,細胞凋亡的含義,癌細胞的特征及細胞癌變的原因等內容是教學重點。包括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生物與環(huán)境、人與生物圈的基礎知識。教學重點是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guī)律、生物和環(huán)境的關系以及人與生物圈的和諧發(fā)展。

四、高一學生情況匯總

1.在教學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對與高中課程銜接緊密的初中知識作適當補充。

2.現在的教材為了體現課程理念,要學生主動從教材外的資源中獲取知識,如網絡、教材光盤等,對于農村孩子來說條件所限,就不得不依靠老師從課堂中得到補充。

切實關注學生的情況,及時做出策略。

五、高一學期教學措施

1.靈活機動地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并且注重與生活實際、社會發(fā)展和生物科學新成果相聯系。

2.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學生為學習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學習、探討性學習的方法,

3.精心設計導語;

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yōu)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chuàng)新和提高。4.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huán)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

5.積極參加教研教改。

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6.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

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從微觀上細心揣摩章節(jié)內容。將章節(jié)內容放在整個教材體系的大背景下考慮,使教學內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節(jié)內容具有整體性和層次性。

7.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

培養(yǎng)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使自己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新學期生物教師教學計劃5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學校和年級要求,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為指導,以新大綱、新考綱為扶手,學習領會并貫徹實施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自信和挖掘學生潛力,堅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以昌樂二中的模式為基礎,以杜郎口中學的措施為途徑,以衡水二中的效果為目標,全力構建高效課堂模式。

二、工作目標:

根據本校實際,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是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本模塊有六章內容,主要包括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以及細胞的生命歷程。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全面實施,在生物教學中貫徹執(zhí)行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幫助者的'精神,全面培育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學期的主要任務如下:堅持貫徹“抓中間,促兩頭,面向全體、夯實基礎”的戰(zhàn)略思想。注重“雙基”,踏踏實實地進行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并做到及時反饋鞏固,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基礎;在完成基礎知識教學的前提下,逐步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培養(yǎng)學科能力。教師要在備課、導學案編制、作業(yè)批改、考試分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做的更細、更實,做精做優(yōu)。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guī)Ц咭?、4、8、13、17五個班的生物教學。其中2班和4班為強化班,是年級中的精華,基礎好,反應快,一點就通,因此對該班學生需要高標準高質量,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有意識地向高考挺進,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己。8班為實驗班,重點是抓雙基促養(yǎng)成。而17班為普通班,學生基礎差,底子薄,大部分人自我管理控制能力差,所以對于這部分學生應該以抓養(yǎng)成教育為主,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同時注重雙基教育。

四、具體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工作,編寫優(yōu)質高效的導學案。

2、堅決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根據高校課堂“問題引導—先思后教—及時訓練”的基本課堂教學模式,探討不同課型的特點,制定出不同課型的基本框架,注意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該講則講,該舍則舍,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堅決反對“滿堂灌”“滿堂練”,做到講練結合、教學并重。

3、強化基礎知識教學。

高考主要測試考生在中學所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運用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要使學生做到深入理解所學知識,清晰地熟悉某個知識與其他知識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并知道使用這些知識的條件和步驟,引導學生學會組織相關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結合生產、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和開展各項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生物課堂教學充滿激情和活力。

5.要落實好教學常規(guī)。

我會在備課、上課、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單元檢測及落實上下功夫,尤其要做到:沒經討論的學案不印;自己不做的題目不發(fā)給學生;不能批改的作業(yè)不布置給學生,批不了的單元過關題不考。備課既要突出備知識,又要體現知識傳授過程的設計,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師自己的特點,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6、互相聽課、評課,揚長避短,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

7、認真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作業(yè)習慣、考試習慣的培養(yǎng)。

8、積極參加課程培訓,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

9、加強高一新生的思想教育。

第2篇:生物學教學計劃范文

一、指導思想

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中心,切實履行研究、指導和服務職能。認真分析與研究以提升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新一輪課程與教材改革。以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為目標,以教與學方式的轉變?yōu)橹鞴シ较?,以課程教學中的關鍵問題為突破口,探索生物課程教育教學規(guī)律,創(chuàng)新教研方式,促進我區(qū)中學生物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高全區(qū)中學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服務全區(qū)教育的內涵發(fā)展和質量提升。

二、工作重點

1、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1)重視課程建設,提升課程領導力。認真研究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課程規(guī)劃、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資源開發(fā)等的關系,基于生物課程實施的規(guī)范化,促進課程實施的創(chuàng)造性,引導各校生物教研組根據學科發(fā)展實際,重點圍繞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和相關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整合各類課程資源,設計符合學校、教師和學生發(fā)展的課程方案。

(2)創(chuàng)設條件,開展專家講座、學術沙龍、公開課觀摩與評價、案例點評、聯校合作等多元化的研訓活動,提高研訓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中學生物教師開展課程整合、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科關鍵能力等專題的學習與研究,不斷提升教書育人的能力。

(3)立足課堂,以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研究為重點,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引導教師進一步加深對生物課程價值取向的專業(yè)理解,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研究教學中的問題,改進教學實踐,逐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多元化發(fā)展。以“研究課”引領日常教學,以“常態(tài)課”促進教師自我反思,在良好的研究氛圍中逐步提升教師觀課、議課的水平和能力,分享教學實踐智慧,共同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途徑和方法。

(4)抓課題研究,深化課程改革。做好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高中生物構建思維教學文化的策略研究”課題成果的推廣工作和有關省教研課題立項與研究工作,做好有關學校其他生物研究課題的服務和指導,加強課題組間的交流與研討,完善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工作。

(5)關注生物課程基地和學科教研基地建設。引導基地學校積極打造自身特色,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促進其提升示范與輻射能力。

(6)推進“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為教師發(fā)展積累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資源。發(fā)揮區(qū)中學生物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學術委員、名教師和校長學科基地等的作用,為生物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機會和平臺。

(7)總結課程改革經驗,擴大經驗或成果的影響力。教師要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向生物專業(yè)期刊投稿或參加各項評比,將課堂教學研究、考試評價研究和課題研究等成果顯性化,擴大我區(qū)中學生物教學的影響力。

2、創(chuàng)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水平。

(1)構建區(qū)域性教研、校本教研和網絡教研等形式的教研互動平臺,逐步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與教師共同協商、平等對話,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研質量。

(2)積極參與聯校教研活動,開展“同題異構”和“主題研討”等方式的教研活動。

(3)積極推進學科教研組建設。一是適時開展學科教學調研,推進教研組建設。二是據“xx市中小學教研組建設章程”和“xx市中小學合格、優(yōu)秀教研組評價標準”,扎實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以專題(課題)研究為教研組建設的切入點,積極創(chuàng)建有個性和特色的市、區(qū)先進教研組。

(4)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專業(yè)成長進行分析與反思,關注教師間差異,充分發(fā)揮這種差異的資源作用,了解教師發(fā)展中的需求,使教師從多方面獲得改進工作的信息,增強自主發(fā)展的意識。

3、改進課程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

(1)在認真分析和總結17屆生物學科高考的基礎上,深入研究近幾年江蘇省高考生物學科命題的方向,深度解讀生物學科考試說明,并結合本屆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開展高三復習教學研討,重點是進一步明確考試說明之要求,探討一輪復習的方法和策略,增強復習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發(fā)展的需求。認真做好高三調研測試的閱卷和分析工作,并參與做好對學校高三教學工作的調研。

(2)積極參與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重視對初高中生物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引導教師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著眼于過程性評價,促進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體現生物學科的特色和教育價值。

(3)各高中積極做好2018年省生物奧賽的備戰(zhàn)工作,爭取在獲獎學生的質與量方面有所突破,為高校輸送更多優(yōu)秀人才。同時為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活動做好相關服務工作,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fā)展。

三、主要活動安排:

九月份:

1、根據教研室統一安排,做好高三生物復習教學第一輪專題調研工作。研究并探索高三一輪復習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復習教學的效率。

2、高中生物課題組研討活動。

3、組織參加市名師工作室聯合活動(初高中)。

十月份:

1、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2、組織參加江蘇省高中生物優(yōu)質課評比暨觀摩活動。(無錫)

3、組織參加市課程基地專題研討活動。

十一月份:

1、高中生物主題研究式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2、組織參加xx地區(qū)高三生物復習教學第一次研討活動。

3、組織開展區(qū)中學生物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活動。

4、推薦我區(qū)教師論文參加xx市生物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評比活動。

5、組織參加市青年教師論壇活動。

十二月份和一月份:

1、組織參加沿江七市區(qū)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觀摩交流活動。

2、學科教學調研。

3、組織參加xx市教育學會中學生物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年會。

4、高中生物課題組主題沙龍活動。

第3篇:生物學教學計劃范文

關鍵詞:無紙化考試系統;教學;應用;意義

中圖分類號:TP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6-1354-03

Application of Non- paper Tests in Microbiology’s Teaching

LI Qin, DU Lin

(METC,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China)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on-paper Tests" system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Meanwhile, we also de? scribed the application of non- paper tests in microbiology’s teaching.

Key words:non-paper tests system; teaching;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及高校校園網絡應用的普及,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在教師實際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荚囀墙虒W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以紙和筆為主的傳統的考試形式在現代實際教學中顯現出制作環(huán)節(jié)多、保密性差等缺陷?;诰W絡的無紙化考試系統,因其具有公正性、安全性、準確性、靈活性、隨機性、及時性、方便性等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顯示出了它的優(yōu)勢。

1無紙化考試系統在實際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點

相對于傳統的紙質卷面答題考試方式,無紙化網絡考試具有它的優(yōu)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充分體現考試的安全性、公正性、準確性

傳統考試模式中試卷在制作及保管中涉及環(huán)節(jié)較多,相應地,考試內容安全性就有所降低。而基于網絡的無紙化考試模式其參與的人相對較少,系統也有自動組卷功能,可以有很好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因此,考試的公正性、公平性可得到保障;同時,考生提交考試答案后,系統自動會根據教師設定的正確答案評分,從而減少了錯判和漏判的發(fā)生,更體現了公正性與準確性。

1.2充分體現考試的及時性、方便性、經濟性

在基于網絡的無紙化考試中,題庫和答案已保存到專用計算機中,考試時只需要從題庫中調用,避免了以往制卷、印刷、分發(fā)試卷等眾多環(huán)節(jié),考務工作得以簡化。由于減少了紙質化環(huán)節(jié),可節(jié)省打印、制版和印刷等費用,同時還節(jié)省了紙張??荚囃瓿珊笙到y自動批改,可節(jié)省閱卷人的時間??荚囃瓿珊罂忌杉磿r查詢相關題型考試成績。同時,無紙化考試系統還可快速分析該考生各題型的得分情況,及時統計出及格率、優(yōu)秀率等情況,以便老師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薄弱章節(jié),可以相應做出補習等措施使學生全面掌握教學計劃中應掌握的知識。從而教師對學生掌握知識情況一目了然。

無紙化考試系統不但應用于考試時,在平時學習過程也可應用,如學習完一章課程內容,老師便可以就本章知識內容形成一些課后習題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加以鞏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學習興趣。1.3充分體現考試的靈活性、隨機性、全面性

傳統的考試模式基本上是將考試題目出好后再行印刷在紙上,考試內容是固定的,每個考生面對的題目都是相同的,盡管教師在出題時會盡量考慮到重要知識點,但一份試卷不可能全部包括整本書的重要知識點。而考試系統則可以通過自動組卷來形成考卷,這樣就可以讓考生所考的試卷不同,這可使教師全面了解學生對該學科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也避免了考試作弊等情況的發(fā)生。

2《微生物學無紙化考試系統》介紹

目前無紙化網絡考試系統類型較多,根據硬件、網絡、應用要求等情況我們選擇建立適合自己的考試系統即《微生物學無紙化考試系統》,現對該考試系統進行簡單介紹。

2.1建立《微生物學無紙化考試系統》的基本流程

2.2《微生物學無紙化考試系統》結構特點

該無紙化考試系統分為前臺和后臺程序,管理端可以添加題庫,按需要可選擇手動和自動組卷等方式,手動方式管理員可以從題庫中抽取適合考生的題目,自動組卷方式則隨機抽取試題;本系統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簡答題、填空題等題型,該系統題庫試題可以按難易程度分類,在考試結束后可以自動統計單選題、填空題、多選題得分,并給出正確答案,簡答題提交到管理端由老師打分后統計出總分;管理端可以修改、刪除題庫中的試題。

2.3《微生物學無紙化考試系統》功能模塊介紹

該無紙化考試系統分為三大模塊:用戶注冊模塊、考試模塊和系統管理模塊。其中系統管理模塊是進行題目的添加、存儲和刪除,是系統運行的基礎。考試模塊是客戶端學生或教師通過自己的姓名和學號登陸系統,進入界面時由系統按照出題教師預先設置好的試卷結構從題庫中隨機抽取適合的題目。

2.4《微生物學無紙化考試系統》操作介紹

本考試系統可以兩種安裝方式:一種是在教師機或者專用服務器上安裝軟件的服務器端,在學生機上安裝客戶端,考試時通過局域網將二者聯系起來,由客戶端向服務器端發(fā)送個人信息后,服務器端收到信息核查無誤后,考生則可以開始考試,同時開始計時,考試結束時將考生數據保存在服務器端;另外一種方式是服務器端和客戶機端都安裝在服務器或教師控制機上,將客戶端文件夾設置為共享并給出適當的訪問權限,學生機通過“網上鄰居”來訪問服務器(教師機)端的共享資源來調取考試題目,答題結果可保存在服務器(教師機)端,也可以在交卷時直接在學生機端顯示考試成績。以下就共享操作方式做簡單介紹:

(1)下載測試系統壓縮文件,并解壓。

(2)雙擊Exam.exe,進入測試系統客戶端,點擊登錄,在“網上鄰居”上選擇相應題庫。

(3)出現登錄信息,要求輸入學生姓名、學號,選擇新的測試按鈕,則可進入測試界面(如圖1所示)

(4)進入測試界面,則選擇開始答題,進入正式答題,開始倒記時間。在測試時可以自由選擇題目類型及題目,做完試題后,便可交卷,若考試時間已結束考生還未交卷,則系統會自動交卷。(如圖2所示)

(5)在交卷后點擊成績統計即可查詢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填空題得分情況。(如圖3所示)

2.4《微生物學無紙化考試系統》應用情況

在微生物學的這門課程中,涉及到許多如需學生理解、識記、應用等要求的知識點,需要識記的知識點也比較多,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在每講授完一章的課程后,我們便把各章相應的知識點,設計成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填空題等題型的試卷,然后存儲在服務器上,學生可以在用到校園網的地方,用我們服務器上指定路徑的數據源來進行自我測試,測試完后馬上知道知識點掌握的情況,對還未掌握的知識點,加以強化學習,這樣逐章的學習,形成了循序漸進的過程,使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掌握的知識也扎實,增加學習的效果。在期末時,我們選了一間網絡機房作為考試場地,設計成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填空題、簡答題等題型的試卷,為了考核學生對該門課程綜合掌握的情況,我們選擇了自動組卷方式,考試結束后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填空題等題型的分數在學生考試完后就自動顯示出來,同時也把學生未掌握的知識點信息反饋給他們,簡答題則由我們批改完后才和主觀題型的分數相累計這樣才能得出各個學生的期末成績。

3推廣無紙化考試的意義

隨著計算機在教學領域的深入及校園網絡的普遍應用,考試形態(tài)也逐步向自動化邁進。結合《微生物學考試系統》的應用情況,無紙化考試日益顯示其公正性、安全性、準確性、靈活性、隨機性、及時性、方便性、經濟性等特點,使教師在考試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節(jié)約了大量時間,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無紙化考試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一個新的教育和學習觀念。教師可圍繞教學大綱開展個性化教學,可以有多種教學手段;學生也可以書本同電腦相結合,從以前被動學習而發(fā)展為主動學習。把教學和學習變成一件有趣而輕松的事。

4結束語

無紙化考試系統是現代科學技術發(fā)展下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重大變革。無紙化考試系統可以極大地提高考試的靈活性、公正性、公平性、及時性。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應用能力的提高,無紙化考試已成為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盡管無紙化考試有很多優(yōu)點,但是,在現階段還存在一些如:主觀題無法進行閱卷、受環(huán)境限制、影響因素較多等方面缺陷不容我們忽視,還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筆試,所以當前作為考試手段還要兩種考試方式加以結合,充分發(fā)揮它們各自的優(yōu)勢與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洋,史鑫.淺議無紙化網絡考試系統[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08(34):30.

[2]程道光.推廣計算機無紙化考試探討[J].計算機教育, 2007(11):217.

第4篇:生物學教學計劃范文

一、教學總體要求和教學目標

繼續(xù)認真學習《生物課程標準》,該標準是義務教育階段生物教學的基本依據,教師應該在認真學習和領悟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教學。生物課程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特別是一個公民終身發(fā)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同時在思想方面教育學生,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科學素養(yǎng)教育,體現國家對學生在生物科學知識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體現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fā)展性。

教學目標: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教學,學生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fā)展: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這些知識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中的應用;初步具有生物實驗的操作能力,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養(yǎng)成科學思維的習慣;理解人類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意義,提高環(huán)保意識。具體目標:知識方面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以及衛(wèi)生保健的知識,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能力方面初步學會生物探究的一般方法,發(fā)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了解我國的生物資源狀況和生物科學技術發(fā)展狀況,培養(yǎng)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二、教學內容及進度

初二生物下學期教學的內容主要是以“生物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健康的生活”為中心展開的有關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以及健康的生活。進度詳見教學進度表。

三、教學措施

教師通過上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已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注意課內外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主要包括:對學生的探究能力的評價、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狀況的評價。

四、教材及學生分析

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fā),避免了從理論到理論;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學生生活情景圖片化;進一步加強了可讀性。

第5篇:生物學教學計劃范文

甘肅省教育科研重點課題《高中文化課“優(yōu)秀生”與“后進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比研究》就10項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全面調查,結果發(fā)現,當前中學生學習壓力排在第一位,情緒不穩(wěn)定,學習壓力感、適應不良、焦慮、強迫癥,是當前中學生存在的嚴重心理問題。在中學物理教學中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學生的心理問題究竟如何解決?通過積極情緒的研究,筆者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希望能夠快速有效地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興趣、能力和成績,盡可能減輕學生沉重的心理負擔。

1 積極情緒的定義

Russell認為“積極情緒其實很簡單,就是當事情進展得很順利時,你想微笑時產生的那種好的感受?!盠azarus認為情緒的認知理論認為積極情緒就是因為意外得到獎賞或在目標實現過程中取得進步時產生的感受。當積極情緒與某種需要的滿足相聯系,通常伴隨愉悅的主觀體驗,并能提高人的積極性和活動能力。筆者認為,簡單點理解,積極情緒就是積極行為產生的良好感覺。

2 積極情緒的功能

在積極情緒研究領域最有影響的研究是積極情緒的“拓展――構建”功能(簡稱擴建功能)。筆者認為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擴建功能主要為:

2.1 有利于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認知能力

積極的情緒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心理學家哈洛克曾用實驗證明:對學生來說,由于受到表揚而引起的喜悅、快樂、得意等積極情緒,可促進其智力發(fā)展。另外,心理學研究還表明學生能否高效學習,不僅與課堂教學模式、學習習慣等有關,還與積極情緒體驗有關。積極情緒可以擴張視覺注意的范圍和思維的多面性、深刻性,因為人們的視覺系統會受誘導情緒的影響,當個體處于積極情緒狀態(tài)時,人們的視覺皮層能處理更多信息。不僅如此,積極情緒還能有效組織人的認知活動;使人的認知活動范圍更廣、流暢度更高、靈活性更強。希爾(Hill,2004)等人的研究證明,積極情緒體驗的個體能更全面地認識自己面臨的任務,從而保證個體在特定任務情景中能做出最有效的反應。

2.2 有利于學生身心的發(fā)展、有利于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

積極情緒體驗可以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學生對疾病的抵抗力,更有助于個體的生理健康。通過實驗發(fā)現,積極情緒可以提高人們對感冒等疾病的抵抗力。生理學證明,積極情緒具有幫助個體從消極刺激影響中恢復的功能,積極情緒確實具有促進個體從偏態(tài)回歸常態(tài)的作用。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是一個行為過程,也是一個心理過程,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情緒體驗更容易和個體的先天氣質特點發(fā)生內化而形成個體特有的積極人格,所以積極心理學把促進個體積極情緒體驗作為培養(yǎng)個體積極人格的最主要途徑。

2.3 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提升主觀幸福感

中學生最大的負性生活事件是中高考升學壓力。中高考就像是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每個學生的頭上,對每個學生造成無形的壓力,而緩解這種壓力的最好辦法是積極的學習體驗。學習體驗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主觀幸福感的最主要因子。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體驗不到積極情感,久而久之必然厭倦學習,成績必然會下滑,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也就會降低。經常能獲得積極情緒體驗的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自然會恢復,主觀幸福感自然而然就能提升。很顯然,這有利于和諧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符合新課改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目標的。

3 積極情緒的誘導策略

3.1 師生關系中積極情緒誘導的策略

(1)營造積極氛圍策略

積極情緒研究發(fā)現,人們在與親朋好友(自己喜歡的人)相聚時和諧的氣氛能對個體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是創(chuàng)設積極氛圍的主要途徑。任何時候,教師是學生的良師也是益友,不要把自己當成權威領導,只有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和他(她)是民主平等的,友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夠自然產生。課堂上教師應該教態(tài)親切自然、面帶微笑,語言精煉幽默、抑揚頓挫。整堂課給學生的感覺應該是積極、活躍、融洽而又令人難忘的,在這種氛圍下上課的學生、聽課的教師都會覺得是一種享受。

(2)真心交互策略

尊重、關心學生能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營造融洽師生關系,同時促使個體改正自己缺點和不足,從而取得進步、走向成功。教師要發(fā)自內心地想幫助學生,為學生好,而不是刻意做給學生看的。具體細節(jié)表現為:課堂提問學生特別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提問面要鋪開,各個層次的學生盡可能都有帶到,每節(jié)課至少要隨機提問三分之一的學生,連續(xù)三節(jié)課內每個學生都要提問到,當然問題要量身定做,結合學情課前設計好,同時課前也要準備課堂學生可能產生出來的問題。教師要多用“請”字,對于問題回答不出來的同學可以增加提示,實在回答不出來,仍然要微笑著請其坐下思考,過段時間后盡可能不失時機地繼續(xù)創(chuàng)設機會請其回答。

3.2 教學組織中積極情緒誘導的策略

(1)變換環(huán)境策略

環(huán)境的新異變化更有助于引起學生的注意、有利于積極情緒的獲得。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教師經常帶學生到操場、公園、社區(qū)等開放的空間去上課,教學效果非常好,其實這對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都是非常有利的,從本研究來看,至少對積極情緒體驗的獲得是有利的。筆者認為物理學科的教學組織形式應該是充滿靈氣的,結合教學實際,物理教師完全可以嘗試著帶學生到最適合教學的場地去。筆者曾經嘗試著帶學生到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校園內草坪上、甚至于到社區(qū)去上物理課。例如探究牛頓第二定律等課完全應該到實驗室上,而帶電粒子運動在生活中的運用這一課就讓學生到圖書館上網找資料或借書查閱;自由落體等拋體運動課就到開放性的場地例如草坪上去研究,讓學生分組做抓直尺、拋帶孔,的裝滿水的水瓶實驗、研究水龍頭滴水等,而生活中的圓周運動等課更是可以帶學生走進社區(qū)、公園,分析秋千的擺動、摩天輪、過山車等,最后還要求每個學生利用雙休日自制水流星、寫篇小論文等等。

(2)學生主動學習策略

高中新課改強調學生要主動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確實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想方設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活動。即使在教室上課,課堂也盡可能要靈動些,可以多增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例如合作討論學習、組內討論,組間共享(組內討論后、每個小組出代表陳述本組觀點,供全班共享)、兵教兵(學生上臺板演、分析)等,結合學科特色,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更是要能開就開,沒條件也要盡可能自制教具創(chuàng)設條件,實在不能開的,盡可能要通過電腦Flash模擬、課后學生網上查閱等形式彌補。

新課改也強調學生的個性化鑒賞、體驗、感悟和想象,以及這種個性化感受、見解和啟示的 發(fā)表、交流和分享,而盡量避免所謂的“標準化”、“統一化”的固定作業(yè)和答案。所以筆者認為可以增加學生的選擇權,使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來選擇、探求蘊藏在教材中的知識。要增加學生課后自己支配的時間,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和多樣化的理解;鼓勵和引導學生質疑、猜想、討論、交流、反思、批判、發(fā)表、創(chuàng)造等等。筆者在學生的作業(yè)選擇上一直很有彈性:減少“規(guī)定動作”(規(guī)定作業(yè));增加“自選動作”(選作參考書或寫學習心得體會等),增加雙休日選擇性作業(yè):自己根據自身情況或需要選擇“作業(yè)”,例如可以到教師處拿講義做,也可以寫小論文、搞小制作、畫知識樹等,每周校本課程時學生展示,共享交流。同時不定期地開展生活中的物理學科知識競賽、趣味物理實驗比賽等活動。實踐下來,我班學生物理成績非但沒有落后于其他班,反而往往遙遙領先。

3.3 教學內容上積極情緒誘導的策略

(1)激趣策略

興趣是人積極探索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是人們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對某事或某人產生興趣隨之產生的就是積極的情緒體驗。人在濃厚興趣狀態(tài)下所學習的知識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如果學生經常能在課上被激發(fā)出興趣,久而久之這種對教學內容的好感穩(wěn)定下來,對這門學科就會產生樂學情感。

筆者曾經教過一名學生,他把物理學習當做是最大的樂趣,高二升高三暑假里居然做掉了2本厚厚的參考書,平時更是經常拿清華北大狀元易錯題寶典和奧賽題目“考驗”教師,最后高考高分考上了哈工大,現在于哈工大攻讀研究生。另外該班還有16個學生對物理都是非常感興趣的,高考考分都在130分以上,最后都考上了一本名校,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作用。

(2)體驗成功策略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更加渴望。教師要承認學生差異,同時要幫助學生縮小差異,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獲得成功,從而激發(fā)積極情緒體驗。如此一來便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成功一愉悅一努力,促使學生加倍努力,使優(yōu)者更優(yōu),使弱者不弱。

每個學生對物理學科擅長與否都有一個自我評價,這種評價是建立在大量學習成敗體驗上.的,成功經歷積累越多的孩子越認為自己是物理學科的特長生。這些成功經歷包括課堂提問的回答正確率、教師給予的肯定與表揚、作業(yè)的正確率、實驗的成功率、考試的進步等等。這就要求教師課前盡心備好學生,分層次提問。作業(yè)布置也要分層次,最好是針對不同的學生出不同的題目。這樣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機會多了,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和良好的自我評價也就上來了。

3.4 教學評價中積極情緒誘導的策略

(1)診斷激勵性策略

筆者認為除了最后的高考是帶有明顯的評價功能外,其他大小型考試特別是作業(yè)都應該體現診斷和調節(jié)激勵功能,通過診斷要找到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究竟是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還是學習方法上的問題,診斷出問題后應指出學生調節(jié)的方向,在學生糾偏的過程中要善于捕捉學生表現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增強積極情緒體驗,堅定學生信心,促使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同時教師評價的視角也應該有所變化,例如,即使某學生題目做錯了,但其選擇的方法是其他同學沒有嘗試的,那么就應該肯定這位同學的創(chuàng)新精神,課堂提問等其實也應如此,這樣的評價帶給學生的情緒體驗就遠比常規(guī)課堂教師對學生問題回答給予的“對”、“錯”評價來得積極。

(2)主體性評價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評價問題越來越成為改革實施的“瓶頸”問題。一般情況下,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側重于學業(yè)評價,評價主體是教師、學校和社會相應的組織,學生處于代測的客置,我們稱之為他評。從現代學習教育理論角度看,學生應是學習的主體,積極開展和研究學習的主體性自我評價,從學生的角度來研究學生如何評價和管理自己,將評價的主動權放給學生,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的必要途徑。

高中教師首先自己要意識到學生自評的意義,同時能夠積極指導學生有意識地開展自評活動。要教學生在自評活動時進行正確的歸因分析。學習基礎薄弱的同學,如果沒有進行正確的歸因分析很容易迷失自己、進而再次放棄自己。筆者讓學生每次作業(yè)后或者錯題訂正后都要分析原因,從主觀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方法上找原因,絕對禁止學生找“我笨”、“我本來就不好”等之類的原因,這樣一來,學生就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問題所在,例如:這個題目之所以做錯,是因為物理課上教師講同類型題目時我開小差了;這次考試沒考好主要原因是自己努力不夠、沒有注意復習等等。

第6篇:生物學教學計劃范文

(1)描述細菌的基本形態(tài),識記細菌的結構特點,通過比較推測出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

(2)通過分類、對比等活動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認同科學的發(fā)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2、教學重難點

重點:細菌的形態(tài)、細菌的基本結構及其作用、細菌的特殊結構。

難點:區(qū)分細菌結構與動植物細胞結構的區(qū)別。

3、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圖釘不同放大圖片,意識到細菌是很微小的,細菌除了小還有哪些特點?微小的細菌具有什么樣的結構?通過這幾個問題。順勢引出課題——細菌的形態(tài)和結構。

(2)新課講授

1.細菌的形態(tài)

教師描述:十億個細菌堆疊在只有一粒米粒那么大。提問:想觀察到這么小的細菌需要借助什么結構呀?(高倍顯微鏡或者電子顯微鏡觀察)。

在PPT上展示不同細菌的圖片,引導學生對細菌不同形態(tài)進行描述,引出細菌的不同形態(tài):球菌、桿菌和螺旋菌。教師講授細菌多是單細胞生物,獨立生活。

過渡:細菌具有不同的類型,但是它們?yōu)槭裁磪s都屬于細菌?

2.細菌的結構

出示細菌結構模型,對照教材上的細菌的結構模式圖,從內到外觀察細菌的結構特點,以小組的形式共同歸納總結出細菌的基本結構。教師板畫,請學生填寫名稱。

(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鞭毛、莢膜。)

通過多媒體播放細菌的運動的視頻,提問:是否所有細菌都具有鞭毛和莢膜?鞭毛和莢膜具有怎樣的功能?。

(并不是所有都具有,鞭毛可以幫助細菌進行運動,莢膜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隨后引導學生將細菌與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進行比較,有什么不同?

(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qū)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菌沒有葉綠體,不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并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

從而得出原核生物的概念,與植物細胞比較,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為異養(yǎng)。

(3)鞏固提高

結合著細菌的結構,思考細菌在生態(tài)系統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屬于生態(tài)系統中的分解者。)

(4)小結作業(yè)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的知識點。

開放性小結作業(yè):細菌又是怎樣繁殖后代的呢?下節(jié)課一起討論。

第7篇:生物學教學計劃范文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永年縣教育局全面推行嘗試教學法,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需要,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漸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

二、基本情況分析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方面,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為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時完成作業(yè),好奇心有余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加強課堂管理和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程和效果的監(jiān)控,不僅要讓端正學生態(tài)度、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及時鞏固、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fā),廣泛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把握基礎性,體現先進性;內容編排圖文并茂,加強了啟發(fā)性,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突出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內容編寫具有彈性,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1、關于第五單元的內容我主要分兩個部分進行分析

(1)、關于動物部分

教材先探討生物圈中有哪些動物,它們分別有哪些與各自環(huán)境相適應的特征,再探討它們的運動、行為以及在生物路邊中的作用,其知識結構簡圖如下:

這樣的安排改變了長期以來按進化順序逐門逐綱講述各類群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做法,強化了動物與環(huán)境緊密聯系的認識,其中“水中生活的動物”重點探究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陸地生活的動物”重點探究蚯蚓和家兔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空中飛行的動物”重點探究鳥和昆蟲適應空中飛行的特點,這樣能較好地體現課程標準關于動物的類群重點闡述環(huán)節(jié)動物、節(jié)肢動物、魚類、鳥類和哺乳類的要求。而關于其他動物的類群則在相應的節(jié)中簡單介紹。這樣的安排突出了重難點。

(2)、關于細菌、真菌部分

其內容包括“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兩大部分。本單元的第四章標題為“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將“細菌和真菌的分布”作為第一節(jié),還安排了第五章“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內容,這些內容盡管與具體內容標準并非一一對應,卻都是為了更好地體現課程標準突出人與生物圈的思路。在說到細菌和真菌與人類的關系時,必然要說到發(fā)酵食品的制作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物技術,因此,將課程標準中這兩項內容合在一起。

2、關于第六單元的教材分析

第六單元包括生物的分類、生物多樣性的概念、現狀及保護對策等。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課標要求達到層次是學生能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這是個熱點問題,所以教材從生物各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三個方面來闡述生物多樣性的內涵,以便讓學生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對策有更深入的認識。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圖如下:

三、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fā)展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特征。

2、了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3、了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了解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價值。

6、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yǎng)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7、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二)過程與方法:

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

(1)嘗試教學法。準備練習---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第二次嘗試練習,以上七步是一個有機整體,反映了學生完整的嘗試過程,也是一個有序可控的科學的方法流程。

(2)問題導向法。指導學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態(tài)結構特征?如何適應環(huán)境?與人類的關系如何?”等基本問題自主學習、自主解答、自主測試、自主反饋,輔以同伴互助和教師點評,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3)理論聯系實際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提升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做到知識源于生活,學以致用。 (4)識圖學習法。新教材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和理解記憶。

(5)嘗試教學法。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嘗試學習,讓學生得到嘗試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嘗試學習自主學習的自覺性。

(三)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

2、了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為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確立全面的、辯證的技術觀和價值觀。

四、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1)提高貫徹課程目標的自覺性

初中生物學課程目標涵蓋的生物學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過每節(jié)課或每項活動來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節(jié)課(或活動)的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課程目標的體現和貫徹;考慮到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特別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等方面的要求。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

第8篇:生物學教學計劃范文

醫(yī)學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際的聯系[3],通過聯系使抽象的基礎理論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同時激發(fā)學生思考,提高學習興趣,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實例一:蛋白質變性。在講解蛋白質變性時,先介紹變性的概念,蛋白質變性指的是蛋白質空間結構的破壞。由于前面已經學習了蛋白質四個層次的結構,這一概念不難理解。接下來強調蛋白質空間結構和功能的關系,蛋白質作為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其功能的發(fā)揮離不開空間結構,空間結構是生理功能的物質基礎。在此基礎上很容易理解蛋白質變性必然蛋白質導致生理功能的喪失。闡述至此,同學們雖有了一定的理解,但還是比較抽象,接下來設問:導致蛋白質變性的因素有哪些?蛋白質變性在臨床實際中有沒有應用?重金屬為什么危害很大?誤食了重金屬怎么治療?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合理討論后教師再總結。導致蛋白質變性的因素有物理和化學因素。高溫、紫外、酒精和碘伏等都能起到滅菌的作用,原理是這些因素都可以使蛋白質變性。誤食了重金屬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重金屬可以導致我們體內的蛋白質變性。那么應該怎么辦?當然是除去攝入消化道的重金屬。怎么除?可以用食物中的蛋白質中和,所以必須立即喝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豆?jié){等,再催吐洗胃。通過和實際的結合,同學們發(fā)散了思維,使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同時對蛋白質變性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實例二: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很抽象,應該結合具體的實例講解。鐮刀狀紅細胞貧血癥是一種在地中海地區(qū)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疾≌叩难杭t細胞表現為鐮刀狀,其攜帶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紅細胞的一半。接下來設問體內什么蛋白攜帶運輸氧氣?為什么攜氧能力降低?最終總結鐮刀狀紅細胞貧血癥是由于血紅蛋白HbAβ鏈第六位的谷氨酸突變成纈氨酸。這一個氨基酸的突變,由帶正電荷的谷氨酸突變成疏水性的纈氨酸,導致血紅蛋白空間結構的改變,氧結合能力變低。進一步引申闡述蛋白質一級結構中的某些部位氨基酸很重要,是關鍵部位,如果突變成性質完全不同的氨基酸,就會導致空間結構和功能的改變,這是很多疾病發(fā)生的分子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基礎生化知識和和臨床實際的結合。通過聯系臨床實際理解基礎理論知識。通過精心設計提問和適當討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二、寓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哲學觀于具體生物化學知識點的講解

生物化學知識點多,理論性強,學好這門課程必須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怎樣突出知識間的聯系,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是課程教學改革要探索的課題和培養(yǎng)醫(yī)學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自然科學的具體知識中蘊含著基本的哲學原理,哲學是自然科學的高度概括。在醫(yī)學生物化學的教學實踐中,適當結合辯證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理論講解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并建立知識間的橫向聯系。

實例三:蛋白質結構層次及生物學功能的闡述。生物大分子結構和功能是醫(yī)學生物化學教學的重點,其中關于結構和功能的關系,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在闡述蛋白質一級結構和高級結構及功能的關系時,先通過牛核糖核酸酶的變性和復性試驗,說明一級結構是空間構象的基礎,一級結構中含有折疊成特定三維空間結構的信息。進而上升到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發(fā)展中的作用,一級結構即多肽鏈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利是蛋白質最終折疊成特定三維結構的內因,是決定性因素,但蛋白質特定三維空間結構的形成還需要一些外部因素,對于牛核糖核酸酶的復性,其外因就是去除尿素及β-巰基乙醇。最終牛核糖核酸酶折疊成正確的空間結構是一級結構(內因)和外界環(huán)境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主導因素,是一事物區(qū)別于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所以一級結構相似的蛋白質具有相似的空間結構及功能,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千差萬別,歸功結底是由于蛋白質中氨基酸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fā)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一級結構中關鍵部位的氨基酸殘基是形成特定空間結構的主要矛盾,所以這些部位的氨基酸較其他部位的氨基酸殘基更重要,也是進化過程中的保守位點。一旦這些部位氨基酸(主要矛盾)發(fā)生突變,如HbAβ鏈的第6位谷氨酸突變?yōu)槔i氨酸,即導致血紅蛋白的空間結構和結合氧功能發(fā)生改變,導致鐮刀狀紅細胞貧血癥。蛋白質中處于次要矛盾的氨基酸殘基發(fā)生突變一般不會導致疾病,一定頻率的突變是生物進化的基礎。實例四:對于生命信息的闡述。任何信息不能獨立存在,都要有物質基礎,生物體的遺傳信息主要儲存在DNA分子中。介紹遺傳信息的儲存,傳遞及表達時要突出物質是信息的載體。遺傳信息的儲存形式就是基因中四種堿基的排列順利。通過DNA的復制(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把遺傳信息從親到傳遞到子代。通過基因的表達把DNA中堿基的排列順利解碼成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利,從而形成成千上萬種具有不同空間結構及功能的蛋白質。通過結合哲學的基本原理講解生物化學中的基礎知識,能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建立知識的橫向聯系,達到融會貫通,并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注重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在教學工作中,熟練地傳授知識是非常容易實現的,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難以實現的。通過引出問題、類比及假設等討論逐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例五:關于遺傳信息的儲存、傳遞和解碼。遺傳信息主要儲存在DNA中的,但到底是怎么儲存的,可以結合IT技術做類比講解。計算機中信息最終是以0和1的形式存儲的,0和1的排列順利就是信息。生物體DNA鏈中四種堿基的排列順利就是遺傳信息。那么是怎么傳遞的呢?DNA的雙螺旋結構就蘊含著復制的原理,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一份子的親代DNA能復制成兩分子一模一樣的子代DNA分子,完成遺傳信息的傳遞。關于遺傳信息的解碼,這個過程很復雜,就像電腦硬盤中的0和1怎么變成文字、聲音及圖像呢?我們需要一系列的軟件對原始信息進行解碼,最終輸出成我們能看懂的信息。生物體遺傳信息解碼的過程就是把DNA中的堿基排列順利轉換成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利。

第9篇:生物學教學計劃范文

本人所任學科有三個班,分別是802、803、804三個班,在一年級剛接觸生物這門學科時學習的興趣很高,氣氛活躍。上學期的生物期末成績與全縣比差距很大,班與班之間還有較大的差距,原因是學生習慣了原來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和注入式教學方式,對新課程下的新教學方式一時還不適應,形勢非常嚴峻。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介紹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及生物的進化、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了解自己、增進健康。共6章,內容較上一個學期少了一些,探究實驗減少了一些,增加了觀察和思考,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三、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fā)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具體措施

1、精心采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新教材進行培訓。

2、精心組織和策劃好課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質量高效率。

4、進行課外輔導和寫小論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學生的興趣。

5、認真批改作業(yè),從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6、培養(yǎng)優(yōu)生,轉化后進生。

五、進度安排

周次、授課內容

1——2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

3——5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6——7生物的進化

8——9傳染病和免疫

10——11復習期中考試

12——13用藥和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