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科學研究概論范文

科學研究概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學研究概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科學研究概論

第1篇:科學研究概論范文

由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課程標準編訂組,在分析我國高中數學課程現狀及研究國內外數學課程改革的經驗教訓基礎上,于1995年5月編寫出《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在編訂過程中,編訂組先后三次集中研討,撰寫初稿,召開包括數學家、數學教育家、數學教研員、教材編寫人員和中學數學教師參加的座談會十多次,與此同時各省市也開展了研討,對《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很多修改的意見和改進的建議。

編訂組于1995年8月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了有11個省、直轄市教研員參加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研討會,與會代表充分反映了各地對《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并進行了修改,會后經過文字加工整理,在原稿的基礎上修改成《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送審稿)》(以下簡稱《課程標準(送審稿)》)。國家教委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于1995年10月在天津召開各科課程標準審查會議,對《課程標準(送審稿)》進行了審議,審定、審查委員會經審議認為:

課程標準(送審稿)》符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關于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的各項規(guī)定。從我國高中數學課程的現狀出發(fā),保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重視基本技能訓練,重視能力培養(yǎng)等優(yōu)點;針對現行高中數學課程存在的教學內容陳舊、知識面狹窄、課程結構單一、重視應用不夠等問題,增加了邏輯初步、向量、概率統(tǒng)計和微積分初步等知識,將高中一、二年級的教學內容作為必修課,提出相同的要求,作為共同的基礎;將高中三年級的教學內容作為限定選修課,分為理科、文科、實科三種不同的類別,規(guī)定不同的教學內容,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并選取若干個數學應用專題作為任意選修課,供學生學習選用。有關的教學內容中,增加了數學知識的應用,增加了實習作業(yè)。注意與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大綱的銜接,注意高中畢業(yè)生進一步學習和參加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需要?!墩n程標準(送審稿)》具有精選傳統(tǒng)的初等數學內容、更新知識和教學手段、增加靈活性、重視數學應用等特點;體現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思想;在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中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這次會議上將《課程標準》改稱為《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以下簡稱《新大綱》),經國家教委領導審閱后于1996年5月正式頒發(fā)。

《新大綱》頒發(fā)后可以供編寫試驗教材使用,也可以供數學教育研究和各地培訓教師使用。

一、新大綱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回顧近十幾年來我國中學數學教育發(fā)展變化的歷史,可以看出我國高中數學課程具有重視基礎知識教學,重視基本技能訓練,重視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等優(yōu)點,從而使得我國中學生數學基本功較為扎實,學生整體數學水平較好。但是也應看到,我國高中數學課程還存在著教學內容陳舊、知識面偏窄、課程結構單一、重視應用不夠等弊端。

在分析我國高中數學課程的現狀和研究國際數學教育改革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新高中數學教學大綱研究小組提出編訂高中數學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日制普通高中數學教學大綱應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思想,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的精神。數學教學大綱的設計要滿足21世紀的社會需要、數學科學進步與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要求,和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大綱相銜接,進一步實施高層次的數學基礎教育。堅持全面發(fā)展的方針,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質量,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為他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升入高一級學校奠定堅實的基礎,為進一步提高民族素質作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制訂高中數學教學大綱應遵循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1.高中數學教學大綱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提高廣大勞動者素質服務。在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懂得數學的價值,對自己學習數學的能力有信心,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數學交流,學會數學思想方法,受到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教育。

2.高中數學教學大綱要立足現實,面向21世紀,充分反映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應精選那些在未來社會有廣泛應用的、最基本的而且適合學生發(fā)展水平的數學知識作為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高中數學課程應當由代數、幾何的基礎知識和概率統(tǒng)計、微積分的初步知識構成一個整體,適當增加數學應用的內容,在安排上應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的嚴密性,突出數學思想方法。

3.統(tǒng)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高中數學課實行以必修為主,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相結合的課程結構。根據不同模式的學校對數學課程的不同需要,以及學生畢業(yè)后去向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教學要求分為幾種不同層次。高中一、二年級教學要求基本相同,打好共同的基礎,高中三年級有三個層次的教學內容和要求,為分流打好基礎。

4.高中數學教學應當充分使用計算器和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以加深對數學基本理論,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增強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新大綱的內容

《新大綱》共分五部分,這五部分是: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中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教學測試與評估。

(一)前言

在第一部分之前是前言。前言包括數學研究的對象、數學的地位作用和高中數學課的功能。

這部分是確定高中數學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也是理解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關鍵。

1.數學研究的對象

數學研究的對象是依據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的論斷提出的,即“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边@種提法雖然沿用了一百多年,但還是基本恰當的。它的含義有三層:一是說明數學來源于現實世界,二是說明數學研究的對象存在于現實世界的所有事物當中,三是數學是從現實世界事物中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兩個側面來研究。但是,由于客觀事物在變化,數學科學在發(fā)展,應該對“數量”、“空間”兩個概念作廣義的理解。如數量已不僅僅是實數、復數,還有向量、張量、集合中的元素等;空間也不只限于二維空間、三維空間,還有n維空間、無窮維空間以及某些結構的抽象空間等。因此,盡管當前關于數學研究對象的提法不少,如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在《關于數學教育的未來》這一文件中指出“數學是模式和秩序的科學”,但我們認為恩格斯的提法更能反映數學的本質。由于目前中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仍以17世紀以前的初等數學為主,且已為廣大教師所接受,這次新大綱》仍然沿用自1963年開始寫入我國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提法。

2.數學的地位和作用

《新大綱》對數學的地位作用方面提到:“在當代社會中,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它是人們參加社會生活、從事生產勞動和學習、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已成為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豹?/p>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數學的地位日益提高,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數學是構成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思想向各個領域滲透,數學方法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今天,人們對數學這門科學有如下幾點認識。

(1)數學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工具。事實上,科學技術、社會生產、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需要進行定量的研究,處理包括隨機現象、模糊現象在內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當代計算機的發(fā)展又給數學的應用提供了一種實現的可能。數學的內容、思想方法乃至數學語言、符號廣泛地滲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因此,當前有種提法:“高新技術的基礎是應用科學,而應用科學的基礎是數學?!睌祵W已滲入到整個社會。

(2)數學是提高思維能力的有力手段。當前各種各樣的競爭是人才競爭,而人才競爭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思維能力的競爭。思維科學的研究正在迅猛發(fā)展,數學的學習,本質上是一種思維活動,是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因此,數學在訓練思維、提高思維水平方面發(fā)揮著突出的作用。

(3)數學是一種文化素養(yǎng)。在日常生活、生產實際中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已成為未來社會普通公民的一種文化素養(yǎng)。如對于觀察得到的數據信息,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在考察生產情況是否正常時,有一種概率統(tǒng)計的觀念;在繪制產品近似曲線時,有一種逼近的思想;等等。這些都是屬于數學素養(yǎng)范疇。

3.高中數學課的功能

《新大綱》指出,高中數學是義務教育后“普通高級中學的一門主要課程”,“是學習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學科以及參加社會生活、生產和進一步學習的必要基礎”,“對進一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有積極作用”。

高中數學課是高中階段一門主要的課程,同語文、外語稱為文化課的基礎學科。歷次的教學計劃(或課程計劃)中數學課所占的課時都較多,與語文所占課時比率相仿,高于外語課所占課時比率(見下表)。橫向比較,除1963年教學計劃中略低于語文、外語課時之外,其他年份教學計劃中數學課時均高于這兩科課時所占比率。在1978年的教學計劃中數學課時占總課時的20.7%,達到最高值,這年的教學計劃各科課時都在減少的情況下,數學課同語文課一樣,所占課時比率仍然是最高的。

高中數學課的重要性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理解。

(1)高中數學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也是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知識。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是代數、幾何的基礎知識和概率統(tǒng)計、微積分的初步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進一步學習較高深的數學的基礎知識,而且由于數學學科有較強的邏輯系統(tǒng),聯系比任何一門學科都更為密切,前邊沒學好,后續(xù)學習就可能中斷或很難進一步學習下去。所以高中數學課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重要學科。

(2)高中數學課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高中數學所學的基礎知識,是學習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學科的工具。如果數學學習很差,其他學科的學習必然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無法學習。因為這些學科不僅僅用到數學的知識(如向量、平面三角在物理中有廣泛的應用,方程思想在化學中也是基本的工具),而且還要用到數學的思維方法。

(3)高中數學課對高中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有積極作用。高中生的年齡一般為16歲至18歲,是青年的身心發(fā)展、個性品質形成、世界觀逐步確立的重要階段。心理特點也是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理想逐漸從幻想到現實。因此,結合數學教學進行學習目的、學習興趣、學習毅力、學習信心、學習態(tài)度、創(chuàng)新精神等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以及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服務于實踐的觀點和數學中普遍存在的對立統(tǒng)一、運動變化、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等觀點的教育,對高中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使學生在高中階段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提高數學素養(yǎng),對于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的人才打好基礎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學目的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目的都是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課程計劃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該門學科的特點、承擔的任務等方面提出來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中指出,普通高中要“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又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現代社會需要的普通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自覺的學習態(tài)度和自學能力,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具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就是根據上述方針和培養(yǎng)目標,結合高中數學的內容、特點與承擔的任務提出來的。

教學目的是教學大綱的核心,是課程計劃中培養(yǎng)目標在各學科的具體體現,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要求的提出、教學原則的貫徹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都必須以教學目的為出發(fā)點和標準,教學目的既是指導教學的依據,也是教學評估的依據。

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一是對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的要求,二是培養(yǎng)能力方面的要求,三是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要求,這既包括對一個合格的高中生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又包括良好的個性品質方面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方面的要求。具體敘述如下。

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學好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代數、幾何的基礎知識和概率統(tǒng)計、微積分的初步知識,并形成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目的首先明確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這是教學目的的第一層含義。這些基礎知識并由此形成的基本技能是學習“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基礎知識,這種范圍是與課程計劃中提出的“有側重地對學生實施升學預備教育或就業(yè)預備教育,為高等學校輸送合格的新生,為社會主義各行各業(yè)輸送素質較高的勞動后備力量”的培養(yǎng)目標相一致的。

教學目的的第二層含義是提出關于能力方面的要求,即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它不僅僅是學習數學和學習其他科學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運算能力是思維能力和運算技能的結合,高中數學中的運算不僅僅局限于數字運算,也包括“式”的運算,還包括“形”的運算,乃至集合的邏輯運算等。數、式、形以及邏輯運算都必須依據思維能力為前提,必須依據運算技能作為基礎,否則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必然無法落實。空間想像能力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進行觀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的數學三個基本能力的必然結果和要達到的目的。這種能力與三個基本能力并不是并列的關系,而是在三個基本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這就是說三個基本能力是基礎,是前提條件,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和前提條件,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必須抓好三個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逐步形成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的的第三層含義是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培養(yǎng)。這方面我國歷次教學大綱都比較重視,也是我們國家教育的特色。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個性品質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培養(yǎng)都是結合數學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進行的,是按照心理學的“同時學習原理”來形成的。

《新大綱》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能力要求以及個性品質的教育均作了具體的闡述,這是繼《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之后,對數學教育研究成果的又一次肯定,并有所發(fā)展。對于指導教學、推動數學教育理論研究以及全面提高數學教育質量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

根據現代課程理論,確定教學內容要適應社會的需要,要體現學科發(fā)展的趨勢,要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認知水平?!缎麓缶V》確定教學內容本著“有用、基本、能接受”的原則,即精選那些在現代社會生活、生產中有廣泛應用的,為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知識;在數學理論上,數學方法上,數學思想上都是最基本的,而且長久起作用的內容;在程度和分量上是高中生能夠接受的知識,避免要求過高,分量過重的傾向。

在體系安排上要注意三方面問題。一是要考慮數學內容各部分知識的系統(tǒng)性,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按照邏輯系統(tǒng)和認知理論相結合的思想安排知識的順序。二是要考慮與相鄰學科的相互配合,即橫向上,要與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學科配合。物理、化學可以為數學課學習提供背景、模型、數據等,而數學課又作為有關學科的學習工具,為其他學科學習提供準備。計算器已被列入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有少數學校也將計算機課作為高中的選修課,在安排上要充分考慮與計算器、計算機的學習內容相互配合。三是要考慮各學段的相互銜接,即縱向上,既要搞好與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大綱相銜接,又要考慮與大學繼續(xù)學習的內容相銜接。高中階段的學習是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又是為升入高等學校繼續(xù)學習的必要準備。因此,在安排上必須把這兩個結合點的銜接問題解決好。

高中數學課將精選出來的代數、幾何的基礎知識和概率統(tǒng)計、微積分初步知識綜合為一門數學課,不再分為代數、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微積分初步等幾門學科教學。數學課統(tǒng)一成一門數學與分科教學在現階段都存在,各有利弊。從國外中學數學課程發(fā)展趨勢來分析,趨向于不分科,各國現階段也是不分科的居多數?!缎麓缶V》對不分科提了如下三個方面理由:一是有利于精簡教學內容,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提高教學效益;二是有利于數學各部分內容的相互聯系;三是有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相互滲透。

高中數學課含必修課、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

必修課內容是每個高中學生都必須修習的課程,是作為高中生共同的基礎,即對高中學生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各學校必須抓好必修課的教學,每個高中學生必須學好,從而達到必修課的基本要求。數學必修課安排在高一、高二年級開設,每學年授課35周,每周4課時,共280課時。

限定選修課是學生在學習必修課的基礎上,側重接受升學預備教育和接受就業(yè)預備教育所必須進一步學習的課程,是作為高中生分流的基礎。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志向、愛好和需要,在教師指導下修習。數學限定選修課分為理科、文科和實科三種水平。理科和文科是側重升學預備教育,實科是側重就業(yè)預備教育。限定選修課安排在三年級開設,全學年授課26周,理科每周4課時,共104課時,文科和實科每周均為2課時,各52課時。

任意選修課是為發(fā)展學生興趣愛好,拓寬和加深知識,培養(yǎng)特長,提高某方面能力而設置的,數學的任意選修課是課程計劃的任意選修課之一,可以在高中階段任何一個年級開設。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和志向,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赡芴峁┑臄祵W任意選修課的課題中自主選擇修習。

(四)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新大綱》的教學內容分三部分:必修課,限定選修課,任意選修課。

1.必修課

必修課共11部分內容,安排252課時,占必修課時的90%,另外28課時作為教學的機動時間,占必修課時的10%。

(1)集合、簡易邏輯(16課時)

①簡易邏輯內容包括命題,邏輯聯結詞,四種命題,充要條件。命題、四種命題均為初中移到高中的內容,要求沒有提高。

②充要條件原來在解析幾何中講授,安排較靠后,學生訓練時間短,教學效果不理想,移到數學課開始學習,既作為數學的語言來學習,又可以在后續(xù)課中得到廣泛使用和訓練,這樣效果更好些。

③邏輯聯結詞只要求理解或、且、非的含義,而且這三個詞原來分散在高中數學內容中使用,沒有集中系統(tǒng)講授。這次集中的目的一是明確其含義,二是有充分的例題說明,對于提高數學素養(yǎng)有積極作用。而對于量詞(如每一個、某一個等)仍然隨教學內容只使用,不專門明確講授其含義,這樣不會因學生學習名詞過多,影響集中講授教學的效果。

(2)函數(30課時)

①刪去了冪函數、換底公式、簡單的指數方程和對數方程。

②指數概念的擴充、有理指數冪的運算性質、對數、對數的運算性質為初中移到高中的內容。但為了講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主要講授有理指數及其運算性質、對數及其運算性質,而不講根式的運算。常用對數及其利用常用對數進行計算等,這些內容在引進計算器以后都可以刪減或簡化。

③增加了函數的應用舉例。這一方面增加了數學的應用內容,另一方面將原來較弱的內容,如函數圖象及其變換的初步知識,可以通過應用舉例的形式讓學生初步了解。

(3)不等式(22課時)

①在教學目標中對掌握“兩個正數的算術平均數不小于它們的幾何平均數”的定理的程度進行限制,不擴展到3個乃至n個的情形。這是降低要求的限定。

②不等式的證明,指出了只限于用分析法、綜合法、比較法等幾種常用方法,這也是一種降低要求,防止教學上任意擴大內容的提法。

③因為初中不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所以不等式解法應包含在這部分內容中,它也是學習其他簡單的不等式解法的基礎。

(4)平面向量(12課時)

①平面向量的內容集中安排在我國高中數學教學大綱中還是首次,第一,這部分知識很重要,第二,它是數形結合的橋梁,可以將形的內容轉化成數的運算,第三,它可以在后續(xù)內容中廣泛的使用。

②平面向量的這些內容多數在高中數學教學內容中都有,它們分散在代數的復數單元和解析幾何的起始內容中,由于向量具有很好的運算性質和與代數相似的運算律,所以并不難學。

③平面向量的數量積是新增的內容,這也是為了應用的需要,而有物理知識和幾何內容作為背景,學習起來也不困難。

④平移實際是向量的一種重要的性質。這節(jié)內容實際是原來平面三角中圖象的平移和解析幾何中坐標軸平移內容的合并,這樣既讓學生了解幾何的初等變換的初步知識,又解決兩處平移講法角度不一致而使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的問題。

(5)三角函數(46課時)

①刪去了余切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三角函數的積化和差與和差化積。

②由于任意角三角函數的余切、正割、余割只要求“了解”,這樣同角三角函數的八個基本關系式只要求掌握其中的兩個,誘導公式也只限于掌握正弦、余弦的誘導公式,這就使恒等變形的內容將大大減少,要求降低。

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舉例是由初中移到高中的內容。由于解斜三角形只限于舉例,并且借助計算器,學習難度降低。

④增加了實習作業(yè),其內容是以解斜三角形為素材,以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6)數列、數學歸納法(16課時)

①數列的極限及其四則運算移到限定選修課。

②選學內容的函數極限及其四則運算、極限的簡單應用移到限定選修課,與相應的內容合并。

(7)直線和圓的方程(24課時)

①刪去了直線方程的斜截式與截距式。

②增加了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區(qū)域、簡單的線性規(guī)劃問題、實習作業(yè),這些都是為了增添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

③將直線、圓的參數方程由原來選學內容改為必學內容,一是為了分散參數方程內容的難點,降低要求,二是將參數方程的內容提前講授,以便后續(xù)內容的學習可以運用參數方程的思想。

(8)圓錐曲線方程(20課時)

①刪去了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尺規(guī)畫法。

②將橢圓參數方程由原來的選學內容改為必學內容。

(9)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36課時)

①大綱給出了A、B兩個方案。方案A的內容包括原《立體幾何》中《直線和平面》一章的內容,《多面體和旋轉體》一章的棱柱、棱錐和球的內容。方案B在方案A的基礎上,增加空間向量的初步知識。教學中在A和B兩個方案中只選一個試驗,待試驗結束時再確定其中之一寫入《新大綱》。

②兩個方案中均刪去了棱臺的概念、性質、畫法及其表面積,圓柱、圓錐、圓臺的概念、性質、畫法及其表面積,旋轉體,球冠及其面積,體積的概念與公理,球缺的體積等內容。

③教學目標中保留棱柱、棱錐的概念、性質和畫法的教學要求,刪去了柱、錐的表面積的教學要求。義教初中數學教學大綱已有“圓柱和圓錐的側面展開圖、側面積”的教學內容及其相應內容的教學要求;棱柱、棱錐、棱臺的體積已分散在小學、初中及高中有關的章節(jié),圓柱、圓錐的體積移到理科的限定選修的“旋轉體的體積”(積分)內容中講授。

④方案B是利用空間向量作為工具處理傳統(tǒng)的綜合幾何的改革方案,空間向量的內容是將平面向量的有關知識推廣到三維空間,因而安排的課時較少。

(10)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18課時)

這部分內容與原大綱一致。

(11)概率(12課時)

①這部分內容為原大綱選學內容,現改為必學內容。將原大綱中復數內容分為兩個層次,分別移到理科限定選修和文科(實科)限定選修內容中。

②原大綱中選學內容的反三角函數與三角方程已刪去。原大綱中選學內容“極坐標”已刪去,在理科限定選學內容的積分中有簡單介紹,選學內容的“參數方程”部分內容分散到直線與圓的方程、圓錐曲線方程中,但只限于直線參數方程、圓的參數方程和橢圓的參數方程。

2.限定選修課

理科限定選修課共5部分內容,安排84課時,占理科限定選修課時的80%,其剩余20課時作為教學的機動時間。文科(實科)限定選修課共3部分內容,安排42課時,占文科(實科)限定選修課時的80%,其剩余10課時作為教學的機動時間。

3.任意選修課

任意選修課的內容可以選學有關數學應用、拓寬知識面、數學歷史等方面的內容。如數學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增長率的模型及其應用,數學在計算機中的應用,簡單的最優(yōu)化問題,矩陣知識簡介,組合數學初步,《九章算術》的光輝成就等。

(五)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說明數學教學要以普通高中課程計劃為依據,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現數學教學目標,這是總的教學原則和指導思想,然后提出如下幾方面:

面向全體學生

加強思想品質教育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和能力的培養(yǎng)

正確組織練習

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六)教學測試和評估

測試與評估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

《新大綱》中對測試與評估的目的提出三點:一是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二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三是及時反饋,以便教師改進教學。

《新大綱》指出:“要控制考試次數”、“試題要體現教學重點,難易適當,不出偏題、怪題和助長死記硬背的題目”,這些提法都是針對當前教學測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期望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新大綱》規(guī)定必修課內容作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訂高中數學會考標準的參考。必修課內容加理科限定選修課內容,作為理工農醫(yī)類高考的數學命題范圍;必修課內容加文科限定選修課內容,作為文史類高考的命題范圍。

三、新大綱的特點

《新大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精簡內容

在保證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基本能力培養(yǎng)的前提下,進一步刪減了傳統(tǒng)的初等數學中其次要的、用處不大的,而且是學生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的內容。如刪減了冪函數、指數方程、對數方程、部分三角恒等變形公式、反三角函數、三角方程,立體幾何中的面積與體積計算等,將復數由必修改為限定選修,降低某些內容的教學目標等,據此編寫的教材也要相應刪減部分定理及繁難證明,刪減偏怪的例習題等。

我國現行高中數學課程教學內容陳舊,理論要求偏高,方法落后。現行高中數學教學大綱中的必學內容中除集合思想有所滲透外,其他基本上只包括17世紀以前的代數、幾何的內容,其他國家在高中數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概率、微積分初步,以及有廣泛應用的向量、統(tǒng)計等內容均未列入我國高中必學的教學內容??梢哉f,與國外相比,我國高中的教學內容是最陳舊的。另一方面有些內容又講得貪多求全,如冪函數在很多國家的中學不講,甚至在我國的高等數學中也只是形式化的給出定義。而我們的高中教材中不僅分情況進行討論,而且對其性質及其證明追求全面、追求“嚴謹”,這種處理方法,對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將來不是專門學習數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不必要的,要求上也是不適當的。很多國家中學數學在引進向量后,利用向量作為工具處理某些內容,既直觀又易于接受,而我們仍然是傳統(tǒng)講法,幾十年不變。因此,不僅我們的教學內容陳舊,講法也落后。

(二)更新部分知識內容和講法,更新教學手段

這次《新大綱》增加部分新的知識。如簡易邏輯、平面向量、空間向量、概率統(tǒng)計、微積分初步等,這些知識都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也是有著廣泛應用的數學知識,實踐證明也是中學生能夠學習的內容。

更新傳統(tǒng)內容的講法和部分數學語言也是這次《新大綱》的特點,如更廣泛地使用集合語言、邏輯聯結詞,以及使用向量工具處理某些傳統(tǒng)內容等。引進向量后,可以改變用綜合法處理立體幾何的傳統(tǒng)講法。

更新教學手段也是這次制訂《新大綱》予以重視的問題。高中數學應當使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初中階段已將計算器列為教學內容,高中數學中的計算、統(tǒng)計等內容的學習應該廣泛使用,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借助計算機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以加深對有關知識的理解。

現行教學大綱是在1978年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制訂的,1983年以后幾次刪減教學內容,降低教學要求,造成現在的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偏少,知識面狹窄。與解放后的幾個主要數學教學大綱相比,其內容是最少的。教學內容偏少,知識面過窄,使多數學校三年課程兩年學完,用一年的時間復習,搞題海戰(zhàn)術,摳難題怪題,造成許多學生現在學的沒有用,而將來有用的現在又沒有學,這樣不僅僅浪費了寶貴時光,而且對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極為不利。

(三)增加靈活性

根據學生畢業(yè)后的不同去向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新大綱》實行三種不同的要求,高中一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相同,作為共同的基礎。高中三年級分三種不同的水平,即文科、實科、理科三種水平,打好分流基礎。

現行高中數學課程結構單一。80年代以前的高中數學只有必修一種單一的課程。根據國家教委1990年高中教學計劃調整意見,各學校實行由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的三個板塊構成的課程結構,高一高二又有單科性的選修課。但是由于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沒有相應地進行改革,多數學校的選修課實際上變成以“應考”為目標的必修課的延伸,這有悖于選修課發(fā)展學生特長的宗旨,選修課等于虛設。

(四)重視數學應用

《新大綱》增加所學數學知識的應用,如增加有著非常廣泛應用的概率統(tǒng)計等,并在有關內容學習后,安排實習作業(yè),促進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在任意選修課內容中,有數學應用的專題,以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四、幾點建議

課程改革不能只孤立地改革課程本身,它必需與考試制度的改革,教師培訓工作,教育科學研究等同步進行。為此,提出如下三點建議。

(一)要使考試制度的改革有利于課程改革方案的實施

應該承認,我國全國統(tǒng)一的高考對于“兩個有利”起到良好的積極作用。高考和教學,內容和涉及的范圍必須一致,“學什么,考什么”這是大家已達到共識的一條基本原則。但是不可否認,當前高考確實對中學教學有著指揮的作用,尤其在升學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什么,學什么”的現象非常普遍,從而導致選學內容形同虛設,教學上分層次的課程設想完全落空。應該看到,脫離課程改革的高考改革會引起教學秩序上的混亂,影響中學的教學質量,會給高校選拔人才造成障礙。而脫離高考改革來研究課程改革,實踐證明是根本行不通的。應該把兩項改革結合起來考慮,共同協商,聯手前進。在這方面,單獨強調哪一方面的作用都未免有些偏頗??荚囍贫鹊母母飸e極推進課程的改革,課程改革應該有利于人才培養(yǎng),有利于人才的選拔,使兩項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二)要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培訓教師

要改革課程,教師是關鍵。很多國家的改革方案之所以難以貫徹實施,與教師對新增內容不熟悉,對課程設置方案的思想不理解密切相關。80年代初各地教研部門、教育學院,以至高等師范院校數學系為1978年教學大綱全面實施作過一番準備,使得當時新增加的內容在有些少數學校一度被重視,開設的效果也得到某些學校的承認。這說明教師培訓對于課程改革有積極推動作用。因此這次數學課程改革應該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教師培訓工作,力求在《新大綱》全面實施之前,掌握其基本改革精神,熟悉新增加的內容。當前一種可以借鑒的經驗,就是教師培訓工作與新的教材試驗工作結合起來進行,在試驗的實踐中培訓數學教師,在教師培訓中總結新的課程改革設想的可行性。

(三)搞好數學課程的研究和教材試驗工作

第2篇:科學研究概論范文

關鍵詞:會展專業(yè) 會展概論 面臨困難 教學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會展專業(yè)在其產業(y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我國高等院校中的專業(yè)開設也逐年遞增,成為非常具有活力的新興專業(yè)。但另一方面,新興專業(yè)在高校中的發(fā)展也存在著教學內容與實際行業(yè)脫軌、教學內容缺乏行業(yè)特色、教學設備短缺等現象。這對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實際操作技能的養(yǎng)成和本行業(yè)的就業(yè)都有一定影響。業(yè)內企業(yè)對高校會展教育注重實用人才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呼聲越來越高。教育部下發(fā)“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合理設置學科專業(yè);密切與產業(yè)和行業(yè)的聯系,加強緊缺人才培養(yǎng)”。這都表明作為實踐性強的會展專業(yè),要求其專業(yè)學生需要具備行業(yè)特色,培養(yǎng)復合型和開放性人才,所以在課程上同樣也急需改進。

《會展概論》在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yè)的課程定位中通常設置為基礎核心必修課程,一般開設在本科專業(yè)的一、二年級,涵蓋知識面相對較廣,對于初入專業(yè)學習的學生是一門打基礎的課程。同時,作為概論性質的課程,具有邏輯性、抽象性、概括性等特點,所以,在理論教學中往往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如何結合課程和學生特點,需要積極分析和研討該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解決高校會展教育與就業(yè)需求的錯位問題。

一、高等院校會展專業(yè)《會展概論》課程教學現狀

高等院校會展專業(yè)教學過程中,作為基礎理論課程的《展概論》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傳統(tǒng),對于剛步入專業(yè)的學生而言,需要廣泛地講授會展相關知識作為基礎,但目前教學手段與培養(yǎng)目標存在脫節(jié)的現象,通過對《會展概論》教學模式的深入分析,目前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

作為涵蓋專業(yè)內容廣泛的《會展概論》在教學單元的設計中,往往過于追求各個教學單元之間的完整性,這種面面俱到的單元設計使教學缺乏專題式的針對性設計,導致教學內容無法滿足本專業(yè)對學生的要求,忽視了專業(yè)特色和行業(yè)特點,學生在學習中無法掌握最前沿、最專業(yè)的知識。

(二)教學忽略學生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重心的把握仍然以教師為主,單方面注重教師的傳授過程,這樣使得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專業(yè)知識的狀態(tài),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對教學效果的反饋,忽略學生在本專業(yè)中的主動創(chuàng)造力,這也是忽視了本專業(yè)的行業(yè)實踐性特色。所以,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應注重與學生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方式和手段過于單一

教學方式和手段上,缺乏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以及對學生之間差異性的觀察。會展專業(yè)人才能力的培養(yǎng)更注重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培養(yǎng),《會展概論》課程更應該在專業(yè)教授伊始就把握這一原則,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改變單一授課模式,提高知識傳授效率。

(四)忽略課程考核標準和方式的多樣性

《會展概論》課程內容涵蓋面廣,掌握基本教學內容是一般標準,更重要的是實踐性技能和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的考核。在理論考試作為傳統(tǒng)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的標準之上,結合行業(yè)自身特點,采取多種考核形式來檢測學生對專業(yè)的實踐操作方面的掌握情況,全面地評價學生學習成果。

二、會展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措施

(一)明確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會展概論》教學目標

《會展概論》課程教學目標的制定應該打破傳統(tǒng)模式,以專業(yè)特點為基礎,把握行業(yè)發(fā)展方向,體現會展行業(yè)創(chuàng)新性特色,把專業(yè)知識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首先應以引導學生了解會展專業(yè)為基礎,增加學生對本專業(yè)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奠定基礎;其次,以行業(yè)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思維和態(tài)度,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策劃案撰寫能力;最后,結合實踐教學,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盡快與行業(yè)接軌。

(二)把握會展行業(yè)特色進行課程內容改革

《會展概論》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是學生初步了解會展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增強專業(yè)興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課程內容選擇往往采取以教材內容為載體和基本依據,目前《會展概論》相關教材雖多,但時效性差,并且無法滿足不同高校對本專業(yè)的教學需求。所以,在會展專業(yè)實用性和前沿性的特點下,課程教學內容不能只依托課本,要遵循實際應用和課程相結合的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了解會展活動內容和參與會展項目為目的,全面整合課程內容設計,提高教學水平。

(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案例教學法。會展行業(yè)具有時效性和操作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如何了解行業(yè)現狀。案例教學法能通過具體案例,幫助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針對實際情況提出解決方案,增進師生間的交流。案例教學法還需要注意對于案例本身的選擇和設計,既要來自于實踐,又要經過提煉和整合。通過案例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會展行業(yè)現狀的了解,并能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

項目驅動教學法。通過給學生布置項目任務的方法,使學生運用所學專業(yè)知識,主動搜集各種資料,對行業(yè)現狀進行調研,既提高了學生對本專業(yè)的課程認識,又通過實際項目鍛煉了團隊合作的能力。授課教師在項目驅動教學法中,還應關注學生對任務完成情況的每一個階段,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引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訓教學法。根據會展專業(yè)特色,《會展概論》課程在課堂授課的基礎上,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假期對行業(yè)現狀進行主題調研和考察的實訓教學。例如,《會展概論》課程中對會展公司現狀的調查,在實訓教學可以設置以小組為基礎,調研當地會展企業(yè)發(fā)展現狀,并完成調查報告。通過實訓教學,能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會展業(yè)發(fā)展狀況,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四)以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為目的課程評價方式改革

傳統(tǒng)的課程評價方式一般在課程結束后通過試卷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會展概論》課程應以培養(yǎng)會展專業(yè)人才為目標,將實踐環(huán)節(jié)記入到考核成績中,通過課堂討論、調研報告、實訓操作等方式,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素質。這樣,最終的課程評價將更能體現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三、結束語

《會展概論》課程作為高等院校會展專業(yè)基礎課,其課程設置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會展業(yè)有一個整體把握,增加對專業(yè)的興趣。而會展專業(yè)的行業(yè)特色也要求《會展概論》課程不能像傳統(tǒng)理論基礎一樣只傳授理論知識,所以課程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從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評價方式上進行改革和實踐。使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和運用相關會展業(yè)知識,培養(yǎng)專業(yè)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未來步入專業(yè)領域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周健華.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教學方式改革探討[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0(06):92- 95.

[2] 鄔適融.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思考――以會展專業(yè)為例[J].現代大學教育,2009(01):104- 108

[3] 韋漢昌.高職課程改革取向影響因素分析與解決策略[J].高教論壇,2012(03):33- 35.

第3篇:科學研究概論范文

關鍵詞:教育理論思想;新課改;教學模式

新課改的實施,無論對于小學教師還是小學生來說,都是一次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把握契機,運用教育理論思想,實現新課改目標,是值得思考的話題。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其教學能力、管理能力、業(yè)務能力及學習能力等都要有所改進。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符合教育改革需要。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教師應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與素質,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內容。以下將對教育理論思想影響下的新課改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具體方法與策略進行分析:

一、明確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與要求

小學教育是學生奠定學習基礎的關鍵階段,教師應參照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透徹理解改革的內容與目標,有針對性地滲透到日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點,同時鍛煉思維能力,增強主動學習的意識,自覺地探究與思考知識點,能夠獨立解決問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工作應圍繞學生開展,教師發(fā)揮課堂中組織者、引導者和指揮者的作用,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融入課堂氛圍中,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興趣,意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同時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能認真思考、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總之,運用教育理論思想實現教學改革,教師應轉變應試教育體制下的觀念,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開展課題教學,從過去的灌輸式教育轉變?yōu)橐龑浇逃?,得到學生的認可,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積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數學課題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過去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課堂環(huán)境壓抑、呆板,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自然無法保證學習效果。因此,在新課改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快樂、開放的課堂氛圍。其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改提出的新型方法之一。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及優(yōu)勢與劣勢等,按照差異性原則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共同分析、探究問題,并且每個學生都在小組中承擔了不同的責任。通過合作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集中注意力,形成集體榮譽感,增強合作能力。其二,角色扮演體驗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角色體驗教學方法,如講解數學公式或者應用題練習時,可由學生扮演題目中的角色,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更為透徹地理解問題、分析問題。教師應有意識地選擇適當的題型,設定角色,給予學生充分時間探討數學問題,最終掌握數學知識。

三、鍛煉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而數學學科在培養(yǎng)邏輯思維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教師要加強引導和教育,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選擇有利于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題目,活躍小學生的思想。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如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教學內容立體、直觀地展現出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觀察,潛移默化中掌握了知識點,并且動手實踐,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強化數學知識的認知過程;其次,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內,而是為數學教學拓展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如組織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外活動中,積極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對掌握知識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有,教師要適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發(fā)展條件,如布置課后作業(yè)時采取分層方法,注意控制基礎題型與拓展題型的比例,選擇開放式題型,學生可以運用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解決方法,獲得多元化的結果,學生多嘗試、多思考、多實踐,必將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四、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學習數學知識的根本目標就是將其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以課堂練習與課后輔導相結合的方式為主,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學習主動性欠佳,成績滯后。實際上,小學生更善于觀察、發(fā)現與思考,如果教師能夠構建一個趣味性的課堂,引入生活化的知識點,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對學生產生刺激,激發(fā)學習欲望,那么他們就能自覺地運用已學知識及已有生活經驗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技巧。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都要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保證教學效果。

五、運用激勵式的教學評價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激勵性評價策略,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更加客觀地認識自我,也可通過評價的過程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實現師生共同發(fā)展。首先,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給予針對性、科學性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包括情感態(tài)度、能力增長、習慣養(yǎng)成等,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評價的方法與策略就要有所區(qū)別;其次,針對學困生,教師要多一些肯定與鼓勵,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體會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習欲望。

由上可見,新課程教學改革應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民主、自由、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與質疑能力,端正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同時,教師也要改進教學思路與教學模式,尋找與新課改要求相適應的方法,構建高效課堂,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潘鵠.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師面臨的新挑戰(zhàn)[J].成功:教育,2010(09):144.

第4篇:科學研究概論范文

就師范??茖W校課程設置問題國家教委頒布的兩個“方案”雖已過去十幾年的時間了,但是,很多師專學校的課程設置還存在很多問題,不能與方案的要求相契合,與教育要求和社會需求相脫節(jié)。所以,本文就師專數學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并就實際情況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師范??疲粩祵W教育;課程設置

1995年,國家教委師范司頒布了《高等師范??平逃?、三年制教學方案(試行)》(簡稱《教學方案》),由此,全國師專教育界如火如荼的開展了關于有關師范專科課程改革的大討論。之后,師范司又于1997年8月了《高等師范??平逃?、三年制八個專業(yè)學科必修課程方案與說明》(簡稱《課程方案》)。這一《課程方案》為師專課程設置提供了指導性意見。但兩個《方案》頒布以來,絕大多數師專的教育改革還遠未達到《教學方案》的要求,課程改革也未與《課程方案》相契合。尤其2012年2月國家頒布了《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對小學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國師專的課程設置還存在著太多問題,與國家對小學教師的專業(yè)要求及社會需求相差甚遠。所以,本文就師范??茖W校數學專業(yè)課程設置展開幾點討論。

一、師專數學教育課程設置現狀

1.課程設置沒有結合培養(yǎng)目標彰顯專科特點

從角色定位來看,師范專科與師范本科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如果說本科是重理論的話,那么??聘鼞貙嵺`。每個教育層次都應該有它非常鮮明的特點。然而,就數學教育課程設置這一方面來說,師范專科和本科之間的區(qū)別變得模糊不清。多數師范專科學校課程仿效本科院校課程設置。不僅設有數門專業(yè)必修課,還要開設專業(yè)選修課,就目前來看,師范??茖W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基本上是面向農村的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能夠“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那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更多的需要是什么?如果師范專科學校一味仿效本科課程設置,確實有點“東施效顰”的味道了,既不能像本科生那樣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又不具備??粕驹撚械木C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這樣的“夾生飯”符合誰的需要呢?所以,就課程設置這一方面來講,師范??迫绻荒芙⒆约禾赜械孽r明的特點是很難立足于社會的。

2.專業(yè)課程開設的紛繁復雜

有人說師范教育是雙專業(yè)教育,既要學習學科專業(yè)知識,又要學習教師教育理論,我認為僅僅是這兩方面知識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社會需求。年國家教委頒布的《教育方案》中明確要求師范??茖W校所開設的課程應包含六個模塊,即基礎課程、專業(yè)課程、教育課程、特設課程、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這體現了現代師范教育的培養(yǎng)方向是綜合素質。并非單純的“學術性”或是單純的“師范性”,這一改革措施是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所以,對于師范??茖W校來講,所開設的課程要找到各類課程比重的最佳結合點,不能顧此失彼。但是,就目前來看,很多師范??茖W校還是把數學專業(yè)課所占的比重過大,不僅有專業(yè)必修課,還要開設專業(yè)選修課,不說師范專科學校的師資條件有限,就學生方面來說,對選修課的重視度也不像必修課那樣,況且數學學科相對來說比較枯燥,這樣數學選修課的開設未免顯得流于形式。我認為學科專業(yè)只是代表一個方向,并不一定就是要占絕對的比重。

二、關于師范專科數學專業(yè)課程設置的一些構想

1.結合培養(yǎng)目標,定位角色

明確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是合格的小學教師,不是學術性人才,而是應該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教學人才,所以要有區(qū)別于本科的課程設置,不是簡單的把本科院校的課程刪減了幾門就是??茖W校課程了,作為師范??茖W校,課程設置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側重點,結合《教學方案》中課程要求的六大模塊,來建設自己的課程特色。對于“特設課程”這一塊,我個人認為不宜做統(tǒng)一要求,應根據本地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師范??茢祵W專業(yè)的特設課程未必一定是有關數學學科的課程,如重慶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的數學專業(yè)課程,根據現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學校自身在藝體課程方面的優(yōu)勢以及重慶周邊山區(qū)農村小學在某些方面的薄弱現狀,所以在特設課程這一塊開設了文學、歷史、音樂、舞蹈、鋼琴、手工、美術、體操等課程。音樂、舞蹈、鋼琴、手工、美術等課程的開設不但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這些課程也是符合本地需求和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要求。

2.專業(yè)課程設置不必過于追求形式

對于數學專業(yè)課程的開設,很多師范??茖W校開設了專業(yè)必修課和專業(yè)選修課,加起來至少十五門以上,數學學科重在培養(yǎng)人的思維,思維的培養(yǎng)我認為重在課程的“質”,而并非“量”。另外,結合師范專科的師資條件和學生的主觀意愿上的被動選擇,我認為選修課沒有必要開設,必修課中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和解析幾何三大主干課程地位不可動搖無可非議,離散數學取論性較強的復變函數是符合??茖嶋H情況的。至于《課程方案》中提到的數學專業(yè)特設課程“數學史、數學建模、數學方法論、統(tǒng)計方法”,是符合現代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各??梢愿鶕嶋H情況有選擇的把這部分課程加入到必修課中,至于普通物理,作為專科學校把它改為自然科學基礎更為合適些,使學生在各方面知識都涉獵一些。

第5篇:科學研究概論范文

世界對漢語學習的需求推動了中國教育的國際化,政府對對外漢語專業(yè)的高度重視進一步推動了學界進行專業(yè)建設的步伐,使中國高校在對外交流中加速了對外漢語教學改革。在新的形勢下,漢語國際推廣已從“把人請進來”變成“自己走出去”,但要做好這一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按照當地民眾的接受習慣和思維模式來進行教學。因此,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各級、各類高校都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對外漢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理念,重新定位培養(yǎng)目標,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求和漢語國際教育發(fā)展形勢的專業(yè)人才。

一、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在教學中存在著一些不足:

一是重視理論、較偏重于語言理論、語言習得理論和教育理論,而實踐內容相對較少,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秾ν鉂h語教學概論》課程偏重于艱深、枯澀的理論,而對于應用研究重視不夠,導致學生不易掌握,而且難以將這些語言理論、語言習得理論、教育理論等應用到實踐中去,造成學生“學完就忘記了”,很難和實際建立聯系,建立合理的實際聯想,學生感覺學習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造成教學資源巨大的浪費,甚至“學而無用”。長此以往,學生會感到理論空虛、現實縹緲,漸漸就會失去對這門課程的興趣。

二是分立的教材內容與當前對外漢語教學形式不太相適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僵化。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教學中,“滿堂灌”和“填鴨式”、過分偏重講授的方法難以吸引學生,教學手段陳舊,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嚴重影響到教學效果。

三是考核方式缺乏全面性。一直以來,《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考試均采用傳統(tǒng)的書面考試,導致學生死記硬背,扼殺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無法真正掌握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二、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作為專業(yè)課程來說,《對外漢語教學概論》是對外漢語教學專業(yè)的一門學科基礎課程,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課程,是國家對外漢語教學能力證書考試的主考課程。它集中體現了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特色,在整個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具有指導作用和樞紐作用。指導性是指它涵蓋了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活動具有指導性。樞紐性是指它在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文化等先設課程的基礎上,綜合運用這些知識來講解演示對外漢語教學的原則、方法和技巧,同時促使學生融匯運用于對外漢語教學的操練過程中,培養(yǎng)“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的內容都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必備的核心知識。所以,《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的教學研究與改革必須與時俱進,注重夯實學生在漢語言、文字、文化、文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素養(yǎng)和能力,形成獨具特色的專業(yè)知識系統(tǒng)和架構。這將會有力地促進本課程的建設,也將帶動對外漢語專業(yè)其他課程的建設,進而促進學科建設。

因此,不論是出于對外漢語專業(yè)整體建設與發(fā)展的需要,還是為了滿足完善本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客觀需要,亦或是順應當前漢語國際推廣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和培訓大量國內外對外漢語教師的總體情勢、發(fā)揮高校應有的潛力進而做出應有的貢獻的需要等等,對《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進行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從而來適應時展的需要,利于21世紀新型對外漢語教學人才的培養(yǎng)。在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要適時更新教育理念,調整課程結構,改革教學內容,更新技術設備,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對外漢語教學中出現的現象,提高對外漢語教學實踐能力,將一般與特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三、課程教學改革內容

(一)重組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材體系

教材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重要課程資源,教材的內容及編排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內容復雜,頭緒繁多,因此在規(guī)定的學時內很難講完全部的內容,不利于學生掌握,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建立一套邏輯嚴密、簡潔而又好學的教學內容體系,無疑有利于學生從宏觀上掌握該課程的內容。

目前,通行的教材有: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從對外漢語教師進修的需要出發(fā),以作者所主張的對外漢語教育學科體系為綱,較系統(tǒng)地論述了本學科的性質、特點及發(fā)展簡史和現狀,論述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基本教學理論和習得理論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力圖做到史、論結合,總結我們自己多年來的研究成果與適當介紹國外的新理論相結合。[2]國家級重點教材、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趙金銘主編的《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該書的出版是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科建設歷史中的一個標志性成果。該書不僅全面概述了對外漢語教學各領域的基本概念與近期研究成果,而且融入了編寫者個人長期而深入的理論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3]陳昌來《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吸收了應用語言學研究和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并針對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的特點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有所側重,體現出科學性、實用性、針對性有機結合的特點。[4]

為實現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結合學校實際,我們以劉珣的《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為教材,整合趙本和陳本中關于語言學研究和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結合其他權威參考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同時,利用《語言教學與研究》、《世界漢語教學》等專業(yè)權威期刊,引入國內外最新學術科研成果等,保證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二)加強實踐教學,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

為適應我國對外漢語教學形勢高速發(fā)展的特點,培養(yǎng)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對外漢語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必須加強實踐教學。對《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的教學計劃進行整體性重組、安排,設立實踐教學項目,突出課堂訓練和課外實踐,實現教學過程交際化,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著力培養(yǎng)具備對外漢語教學能力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三)建設網上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師生共同參與,建立豐富的《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案例信息庫,將純理論的知識用具體、生動、可感的案例加以闡釋,將傳統(tǒng)的靜態(tài)的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講授與開放的、動態(tài)的、活躍的對外漢語教學現象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關注對外漢語教學現象,以培養(yǎng)其開放的視野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改革教學方法,發(fā)揮主體作用

1.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教學中廣泛采用多媒體教學。根據教學需要,把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現象、過程全部再現于課堂,特別是結合文化對外漢語教學和具體對外漢語教學實例等方面的影像資料,通過多媒體手段動態(tài)地表現出來,將師生置身于同一對外漢語教學情境之中,把抽象的教學內容化深為淺、化難為易、化遠為近、化虛為實,使其更加形象化、精煉化,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講課的內容。

2.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在啟發(fā)式、發(fā)現法、討論法、研究法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開展“茶館式”教學方法的探索。在教學中實現角色互換,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先由教師確定講課主題并進行指導,讓學生自己準備材資、組織課堂,自己當老師來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不僅使教學內容深入淺出,而且在課堂上教師也及時得到了學生的信息反饋,捕獲了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實現了交互式教學。

(五)更新考核辦法,全面評價學生

加強學生課程論文、實踐教學、平時學習態(tài)度考核,并納入課程考核體系,建立全面、客觀、科學的課程考核新體系,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課程教學改革效果

在“漢語熱”背景下,全面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直接參與實踐、體驗、感悟、探究。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以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培養(yǎng)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

建立科學的課程教學體系。新的《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教學模式將建立科學的課程教學體系,構建嶄新的教學內容體系,將紛繁復雜的《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按照一定的邏輯性分成幾大模塊,有利于學生進行宏觀把握。

構建科學的教學考核體系,不僅利于考核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考核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程度;注重了學習的過程性評價、評價主體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樣化。這種能力導向的評價方式必然引起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總之,《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改革是對外漢語專業(yè)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決定學科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的關鍵因素。因此,要以《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為突破口,以點帶線,逐步發(fā)展,進而推進對外漢語專業(yè)課程建設,進一步拓寬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口徑,全面推進本學科的建設與發(fā)展。

(基金項目:邵陽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容齋隨筆》的修辭論研究”[2011JG01])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

[2]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3]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4]陳昌來.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5]王麗梅.“漢語熱”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學改革的探索[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05).

[6]張振亞.“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6).

第6篇:科學研究概論范文

關鍵詞關鍵詞:教學改革;數據庫技術;人力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6727800(2013)007018803

0 引言

數據庫技術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學生勝任未來該領域工作崗位必備的信息管理處理技術,能否學好、用好數據庫技術與理論關系到學生畢業(yè)后能否勝任該領域工作。由于數據庫課程理論抽象性和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對于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模式使學生無法真正理解與掌握數據庫技術與理論,更難以做到學以致用。為此,筆者在該專業(yè)多次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就該課程培養(yǎng)目標、授課內容、講解法、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進行了探索。

1 課程培養(yǎng)目標

根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特性和學生興趣制訂多層次培養(yǎng)目標:基本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設計能力,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數據庫的基本慨念、基本原理和主體內容,并建立起數據庫系統(tǒng)的整體架構;較高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能力,這是針對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感興趣的學生而提出的要求?;灸繕说膶崿F能夠讓學生畢業(yè)后勝任該領域工作,較高目標的實現能夠讓學生畢業(yè)后在該領域從事軟件開發(fā)工作。

2 授課內容

依據培養(yǎng)目標制訂授課內容,內容包括:Access、數據庫技術與理論、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Web數據庫技術、數據庫的發(fā)展與展望。

Access是微軟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的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也是當前一種流行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是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常用的信息處理工具,易于學習。其內容主要由Access的表、查詢、窗體、報表、數據訪問頁、宏和模塊等7個對象構成[1]。

數據庫技術與理論的內容包括:數據庫導論、關系數據庫基本理論、ER模型、數據庫設計、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SQL)、數據庫保護技術。

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的內容包括: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演化。

Web數據庫技術的內容包括:Web數據庫技術的產生與發(fā)展、Web數據庫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Web數據庫訪問技術、數據庫訪問接口、動態(tài)頁面開發(fā)技術[2]。

數據庫的發(fā)展與展望的內容包括:分布式數據庫系統(tǒng)、面向對象數據庫系統(tǒng)、多媒體數據庫、主動數據庫、面向應用領域的數據庫新技術、數據倉庫技術。

3 講解法

根據該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對授課內容采用“三段式”講解法:首先介紹“應用”,再介紹“理論”,最后進行“提高”。介紹“應用”是指介紹功能齊全但操作直觀、簡單的小型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Access,創(chuàng)建數據庫實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使學生對數據庫有一個感性認識;再介紹“理論”是指介紹數據庫導論、關系數據庫基本理論、ER模型、數據庫設計;“提高”是指介紹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SQL)、數據庫保護技術、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Web數據庫技術、數據庫的發(fā)展與展望。

“三段式”講解法能夠避免傳統(tǒng)講解法所導致的問題,如:一開始學量理論,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和難懂,對本課程失去興趣和信心。

4 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采用項目驅動法和問題導入法。項目實施驅動法的教學前提是選擇一個具體的、可實現的、學生較易理解的熟悉項目,如:微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

項目實施驅動法和問題導入法的理論教學過程如下:

(1)介紹“應用”時,將設計好的微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指該系統(tǒng)的邏輯設計)用小型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Access提供的工具實施(即邏輯設計物化)。在實施過程中,學生掌握了Access提供的工具如何將系統(tǒng)的邏輯設計進行實施。介紹完“應用”后,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如:微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數據庫的表是如何來的?為什么表是M個而不是N個?等等。引導學生向深處思考,同時為介紹“理論”作引子。問題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促進因素。

(2)介紹“理論”時,由于創(chuàng)建數據庫實例“微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使學生對數據庫有一個感性認識,講解有關數據庫的基本慨念與理論時,學生易于接受與理解。講授ER模型、數據庫設計回答了“微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表是如何來的,為什么表是M個而不是N個等問題。在講授過程中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為即將講授“理論”作引子。如:講授完ER模型轉換為關系模型的方法后,用一個不好的關系模式實例引出關系模式存在如下問題:數據冗余大、數據不一致性、操作異常,也即ER模型轉換為關系模型需要優(yōu)化,如何識別關系模式的好與壞?如何優(yōu)化?優(yōu)化方法是什么?引出將要講授的關系數據庫規(guī)范化理論(即范式理論)。通過本階段學習,學生可掌握數據庫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關系數據庫的設計方法。

(3)介紹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SQL)、數據庫保護技術、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Web數據庫技術、數據庫的發(fā)展與展望。介紹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SQL),是向學生介紹一種對數據庫具有數據定義、查詢、操縱、控制等功能的結構化查詢語言。數據庫保護技術的內容有事務機制、數據庫的安全性、數據庫的完整性、數據庫恢復和并發(fā)控制。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介紹軟件工程理論與原理,使學生對大型信息管理系統(tǒng)是如何開發(fā)出來的有清晰認識。Web數據庫技術的內容有Web技術、Web數據庫的基本概念、Web數據庫體系結構、Web數據庫的一般開發(fā)過程、Web數據庫訪問接口基本原理和Web數據庫中幾種主流動態(tài)頁面的開發(fā)技術。這部分內容難度較大,對大部分學生而言只要求了解,對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感興趣的學生則要求其初步掌握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能力,為今后能從事該領域軟件開發(fā)工作做準備。

項目實施驅動和問題導入教學法的特點:

(1)問題導入。問題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促進因素。

(2)不知覺性。例如:軟件開發(fā)方法相關知識沒有專門集中講授,而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將軟件開發(fā)方法相關知識融入其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

(3)系統(tǒng)性。避免了在過去的數據庫教學中,學生通常孤立地學習一些數據庫技術與理論和軟件開發(fā)方法,而缺乏對信息管理系統(tǒng)軟件開發(fā)整個過程的系統(tǒng)性認識。

在實踐教學中,項目實施驅動法實施步驟如下:

(1)將一個班分為若干個項目組,每組6~8人。組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任務分配由項目經理實施。

(2)為每一個組分配項目,也可由各組自選項目。各組項目必須不同,以防互相抄襲,項目選取原則為:具有真實性、可實現性、規(guī)模適當性,同時還具有典型性和啟發(fā)性。

(3)項目實施應在理論教學相關內容授完后進行,各組項目的實施應由學生相對獨立地完成,教師采用點撥方式或共同探究的方式進行指導,鼓勵學生大膽應用所學知識,展示各自的個性化思維。項目實施分為系統(tǒng)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設計、實現與測試等階段,每個階段應遞交相應的文檔,并進行檢查和交流,對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和不足,要求進行改進和完善才可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工作。每一個階段都要求項目組協同教師、其它項目組一起進行評審,嚴格把關。項目結束后,要組織答辯,先由小組長對項目的功能及基本情況做一個簡要陳述,然后讓每個小組成員說明其各自在整個項目開發(fā)過程中所完成的任務,并一一進行演示、操作、運行。教師針對每個學生實際負責的部分進行提問。最后,項目組提交系統(tǒng)和所有文檔。

項目實施驅動法在實踐教學中的特點:

(1)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由于軟件規(guī)模和復雜度的不斷增長,軟件開發(fā)越來越體現出多角色參與、多環(huán)節(jié)配合的工程項目特點,涉及到大量的協同工作。因此團隊協作意識是大學生的必備基本素質。然而,當代學生身上存在的普遍問題是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團隊集體觀念,項目實施驅動法則在實施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2)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實際動手能力。數據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讓學生能夠參與軟件項目開發(fā),并在實踐中應用數據庫技術與理論和軟件開發(fā)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3)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學生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不僅有助于加深對數據庫技術與理論和軟件開發(fā)方法的理解與掌握,而且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是學生今后主動深入學習數據庫技術與理論和軟件開發(fā)方法相關知識的源動力。

(4)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編寫軟件開發(fā)各階段的文檔材料必須具備完整性、可讀性及可理解性,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及文字處理能力;通過陳述與答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在工程化軟件方面的素養(yǎng)。

5 考核方式

由于數據庫課程理論抽象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使得傳統(tǒng)的筆試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且易誤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學習數據庫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即運用數據庫的能力。因此,數據庫課程考核采用筆試和課程設計相結合的方式,筆試考核學生對數據庫技術與理論等知識的掌握情況,課程設計考核學生對數據庫技術與理論和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等知識的應用能力以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6 結語

數據庫教學改革的特點體現在:培養(yǎng)目標的多層次性、授課內容的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講解法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的先進性與合適性、考核方式的科學性。從數據庫教學改革的實踐效果來看,通過本文中的改革能夠達到教學目標。由于數據庫技術與計算機其它技術知識的發(fā)展和學生興趣與要求的變化,因而教學必須不斷加以改革,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培養(yǎng)社會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俊玪,王秀英.數據庫原理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第7篇:科學研究概論范文

關鍵詞:通信工程導論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1-0046-02

“通信工程導論”是通信工程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同時也是通信工程專業(yè)的入門課程,肩負著把學生引入通信工程行業(yè)的大門、使其了解并熱愛這個專業(yè),引導學生及早確立學習路線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的重要使命。

根據《國家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地方高校要將培養(yǎng)人才的重點放在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上。筆者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通過對“通信工程導論”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旨在摸索出一套適合現階段通信行業(yè)發(fā)展要求的實用可行的課程教學改革方法,以適應人才培養(yǎng)的發(fā)展要求。

一、適應發(fā)展要求,改革課程教學目標

“通信工程導論”作為專業(yè)基礎課程,其根本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本專業(yè)的基本知識和體系結構。但是目前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學生的學習流于表面,無法深入。鑒于此,筆者根據地方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對課程教學目標改革如下。

1.科學基礎

首先,應加強科學基礎的學習。目前缺乏針對通信專業(yè)課程的教學目標,而在學習“數學”、“物理”、“計算機”、“通信專業(yè)”四門基礎課程時學生學習通常缺乏針對性。因此在“通信工程導論”這門課程中增加“科學基礎”的教學目標對日后專業(yè)課的學習尤為重要。通過將四門基礎課程的重點內容納入“通信工程導論”的教學目標,以期達到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程時能夠對具體的內容做重點學習的目的,為以后學習相關專業(yè)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2.實踐能力

傳統(tǒng)的“通信工程導論”的教學目標并未包含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國家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課程的教學改革要增加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內容,這對導論這類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教學目標中增加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具體的引發(fā)思考的習題,激發(fā)學生深入討論專業(yè)技術從產生、發(fā)展到運用的一系列過程,逐漸養(yǎng)成學生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通過實際案例分析使學生在學習之后依然可以保持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同時增加校外實習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明確國家教育改革對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的要求。

3.新興科技

傳統(tǒng)的“通信工程導論”的教學目標并不包括現代通信發(fā)展的前沿科技內容,內容陳舊,無法適應現代通信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要求。在新的教學目標中增加國家大力倡導的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云技術等相關技術學習目標,了解其技術的概念、實現手段和其目前在我國的發(fā)展狀態(tài),讓學生能夠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

4.人文素質

傳統(tǒng)的導論教學目標并未涉及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專業(yè)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的結合。

在課程中增加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的課程目標,使學生在學習初期就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對專業(yè)學習有正確的認識,有利于積極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進程。

二、依據教學目標,改革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改革本質上應該遵循教學目標的設定,以期通過內容的教學改革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根據目標要求,教學內容的改革主要是一個刪除、四個增加。

1.刪除陳舊內容

通信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新技術不斷涌現。適時地剔除陳舊內容給新技術以學習空間勢在必行。比如傳統(tǒng)的“通信原理”教學應該更新成“現代通信原理”內容的教學,以適應發(fā)展需求。

2.增加科學基礎重點學習內容

通信工程專業(yè)的學習要求學生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及計算機方面的基礎,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微積分、概率論等相關內容解決通信原理的數學分析問題,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電磁場電磁波的相關理論解決微波、光纖甚至是移動通信等專業(yè)的理論分析問題;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的編程知識解決單片機和一些通信模型仿真的軟件開發(fā)問題。而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數學、物理和計算機等知識的教學是針對學校各個專業(yè)進行的普遍教學,缺乏針對通信工程專業(yè)需求的強化認識,這導致學生在學習科學基礎的時候無法做到有的放矢,大一學過數學知識,等到大三時才開始運用,學生對知識已經漸漸淡忘,學習專業(yè)課時有些乏力。針對這種狀況,對“通信工程導論”的教學內容做相應的調整,增加數學、物理以及計算機等相關基礎課程的重點需求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伊始就明確學習的重點和學習方向。

3.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內容

“通信工程導論”課程內容應增加如下實踐環(huán)節(jié)。講述通信歷史發(fā)展沿革時,增加對相關技術產生的分析環(huán)節(jié),著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講述新技術環(huán)節(jié),通過參觀現代通信公司了解目前新技術的市場發(fā)展動態(tài),切身體驗新技術給生活帶來的改變。同時增加校外公司實習環(huán)節(jié),安排一周的教學時間使學生進入公司從事基礎工作,多聽,多看,多幫忙,從中學習相關技術的應用,加強學生對實踐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地學習。

4.增加新興科技內容

通信產業(yè)是一個高速發(fā)展的行業(yè),新技術不斷涌現,陳舊的課本內容更新較慢,陳舊滯后,存在著學完就過時的現象。針對此種狀況有必要增加目前國家大力倡導的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以及云計算等相關內容。通過對教材和教案的改革以期達到與時俱進的要求,使學生能夠跟上時代的發(fā)展,避免畢業(yè)即失業(yè)的窘境。

5.增加人文素質培養(yǎng)內容

素質教育不僅僅是技術教育,人文教育同樣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樣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前途發(fā)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科學精神和道德精神有利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利于學生理解通信產業(yè)中所應該有的科學精神和奉獻精神。增加教材和教案中此方面的內容,有利于達到學生對本專業(yè)學習的人本認識,達到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正確結合。

三、根據教學內容,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

“通信工程導論”課程內容的改革必然要求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探究式教學法

探究式教學又稱發(fā)現法、研究法,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是給他們一些事例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fā)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1]。

由于通信原理的抽象性,探究式教學法特別適用于該課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講解。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掌握認識和解決通信原理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研究通信對象的基本屬性,發(fā)現其內部的基本聯系,從中找出規(guī)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主體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強。

實現過程有四個階段:首先是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根據通信相關內容精心設計情景,提出難度適中、邏輯合理的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自主思考;其次是開放課堂,激發(fā)團隊討論,學生組成討論小組,引導設計實驗方法,根據不同理解促使小組之間討論方案的優(yōu)劣;然后適時點撥、誘導探究方向,以期達到正確的理解;最后要布置課后創(chuàng)新思考問題,引導自主學習。

2.項目教學法

在“通信工程導論”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基礎現象的實驗原理的講解,要求學生能夠自主搜集資料,自主學習實驗儀器的使用,自主設計實驗項目的完整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自然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此種方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型教學模式。當然對于“通信教學導論”這門專業(yè)基礎入門課程來講,要求學生處理復雜的項目有點過早,所以將通信早期驗證現象型實驗項目引入其中,在學生了解相關概念之后,就開始獨立探索組織實驗項目,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通信專業(yè)知識的興趣,同時也較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制定有效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運用科學可行的評價方法,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進行價值上的判斷,提供信息以改進教學和對被評價對象做出某種資格證明的行為。評價是為人的終身發(fā)展服務的。然而, 目前在我國高等教育的學生評價體系中, 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是: 過分關注對學習結果的評價, 而忽視了對學習過程的評價; 評價的內容過于注重學業(yè)成績, 而忽視了對創(chuàng)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的評價; 評價方法單一, 過于注重量化和傳統(tǒng)的紙筆測驗法, 缺少體現新評價思想的新方法; 等等。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 使評價這一與教學進程并行的重要輔助教育過程不僅沒能起到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作用, 相反有時還阻礙或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鑒于此,我們此次教學改革對教學評價也做了一次有益的嘗試。

主要通過以下三點來改革和設計學生評價體系。一是評價方法多元化。特別設計出自學和創(chuàng)新素質評價指標體系, 按照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規(guī)劃出評價方案, 明確在哪些環(huán)節(jié)里有目的地采用指標體系中的哪些評價項目。二是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轉變教師的觀念, 有機地將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 自覺將評價融入教學過程, 鼓勵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造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鼓勵他們獨立查閱資料、主動獲取和應用知識信息, 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發(fā)表自己不同的意見和見解。三是評價內容多樣化。發(fā)揮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 改變目前將筆試作為唯一評價手段、過分注重量化等級的傳統(tǒng)教學評價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空間, 提供實際參與、討論、動手實踐的機會, 同時也可以增加口試環(huán)節(jié),通過精心設計口試問題,了解學生臨場回答環(huán)節(jié)的熟練程度、理解深度來判定學生學習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在實踐環(huán)節(jié)增加成果展示,要求學生展示成果的時候能夠講述成果設計思想,面對提問能夠有條不紊地解答??傊?,通過多樣化的評價能夠對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促進作用。

第8篇:科學研究概論范文

    一、確定研究主題和教學內容

    課例研究以課例為載體進行規(guī)范深入的教學研究,主題明確,彼此之間的對話能夠圍繞主題聚焦,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提升教研品質和改進課堂教學有較好的效果。

    一般來說,課例研究首先必須明確研究的主題,在此基礎上設計和開設與主題相一致的研究課,圍繞主題來設計和實施教學。比如,按照《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要求,中學歷史課程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對發(fā)生的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以及其中的重要歷史人物進行客觀的分析與評價,理解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自覺培養(yǎng)學生促進社會發(fā)展和服務當今社會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但是我們在相關的調研中發(fā)現,當前的初中歷史課教學與新課程的目標要求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距:注重歷史知識的獲得勝過學生深入的理解;強調教師課堂的講授勝過學生的討論,認識歷史陷入人云亦云;忠實課本教材的范圍勝過課程的二次開發(fā),以本為本替代全面學習;追求課堂知識的目標勝過其他目標,講練結合無視導學育人,等等。

    因此,課程標準的要求與課堂教學的現狀之間存在的差距就成為學校教學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上述種種亟待解決的問題,課例研究小組確立以突破機械記憶導向的初中歷史有效教學策略為研究的主題。

    其次,要進行以課為例的課堂教學研究,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內容單元,為課例小組的研究搭建一個對話交流的平臺。如,針對上述專題,課例研究小組選擇浙教版《歷史與社會》8年級第6單元“席卷全球的工業(yè)文明浪潮”中第三部分“匯入工業(yè)文明大潮的中國”的第一課“屈辱的歲月”,其內容主要是講述從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初西方列強對中國發(fā)動的四次主要的戰(zhàn)爭,和面對列強入侵中國掀起的悲壯反抗史實以及在此期間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的四個不平等條約。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兩個:一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近代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和強迫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及帝國主義的狂潮,認識殖民主義的侵略本質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二是通過討論、比較歸納等活動,引導學生分析四個不平等條約對中國歷史進程的深遠影響。

    二、帶著目的觀察,暢所欲言表達

    旨在改進課堂教學的研究都是在教學中進行的,所有參與人員都需要進入課堂集中關注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觀察,從而對主題進行思考和判斷。例如,課例研究小組提出如下一些問題以引導大家進行有針對性的觀察:“請統(tǒng)計本次課上執(zhí)教教師采用的教學策略有哪些?!薄霸趫?zhí)教教師所采用的教學策略中,哪些對突破機械記憶有效果?請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景陳述?!薄霸趫?zhí)教教師所采用的教學策略中,哪些對突破機械記憶效果不明顯甚至沒有效果?請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景陳述?!薄俺吮敬握n上執(zhí)教教師所嘗試的教學策略外,你認為還有哪些策略可以嘗試?請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景陳述?!?/p>

    課堂教學改進的研究特別需要發(fā)揮群體的實踐智慧來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在研討過程中,每位教師都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一個個問題分析透徹,把自己的思考與判斷說個明白。這樣,每位教師才能將自己從不同側面看到的問題和從不同角度進行的思考匯聚在一起,進而形成比較全面和立體的透視。廣泛而充分的討論最終是為了找到課堂教學改進的出路和方向,而大家從各自的實踐經驗出發(fā)提出的諸多可以改進教學的建議無疑會大大拓寬執(zhí)教教師的視野與思路,從而為后續(xù)的實踐改進提供良好的認識與技術基礎。

    持續(xù)教學改進研究的過程如下:

    1.第一次課試教

    首次試教值得肯定的方面:執(zhí)教教師采用看圖說話、對照比較和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相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有所突破。在課堂上比較恰當地補充了一些課程資源,促進了學生對相關歷史概念的了解。如,講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執(zhí)教教師出示一張知識卡“半殖民地,是相對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形式上獨立的,但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受到帝國主義控制和壓迫的國家。半殖民地是從國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相對于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指原有封建經濟遭到破壞,資本主義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半封建是從社會經濟結構上看的。”

    問題發(fā)現:學生機械識記的現象依然存在,學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落實,完整性的知識目標沒有達成。

    原因診斷:(1)在學生還沒有對文本作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教師實施有關“、第二次和”的看圖說話環(huán)節(jié),進行相關知識的遷移和應用不切實際,致使學生只能被動地從課本上找相關信息并做機械的回答。

    (2)讓學生運用表格對三個條約進行內容對照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問題在于,表格是執(zhí)教教師事先設計的,而不是讓學生在比較了三個條約之后自主完成的。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有意義的歷史學習還沒有充分體現。

    (3)在“細看條約”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執(zhí)教教師不能有效地運用有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歷史知識的學習基本上還停留于識記水平。如,在講到《》的簽訂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即“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執(zhí)教教師沒有用相關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從條約本身的內容來進行理解,如:“為什么說《》的簽訂使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從哪里可以看出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在本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執(zhí)教教師把關天培、鄧世昌等民族英雄“悲壯的抗爭”的內容和《》的內容移至第二次課教學,這使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變得不完整。因為前者本身就是和過程中的事件,后者則是和《》等并列的四大條約之一。

    改進建議:(1)增加學生文本預習的機會,在了解基本史實的基礎上展開有序教學。(2)增加清政府在時期年度財政總收入等信息,以便學生對一次次的巨額賠款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概念。(3)增加之前中國、英國和法國等國家發(fā)展狀況方面的內容,以便學生對英、法等國之所以能夠侵略中國等問題有一個基本的了解。(4)增加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對四次戰(zhàn)爭以及四個條約的分析與理解。(5)在課的最后,教師可以對四次戰(zhàn)爭和四個條約及其對近代中國發(fā)展進程的影響做一個總結和梳理,以便學生整體掌握當堂課的主要內容。

    2.第二次課改進

    課堂發(fā)生的積極變化:學習內容的組織變得全面,多種教學策略協同發(fā)揮作用,學生在有效識記和深化理解方面得到明顯提高。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增加自主預習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一開始就對發(fā)生在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初的西方列強對中國發(fā)動的四次主要戰(zhàn)爭以及強迫清政府簽訂的四個不平等條約等內容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為后續(xù)的學習做了必要的準備。

    (2)在課堂上采用背景鋪墊的方法,補充了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清末的財政狀況、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以及當時英國對華鴉片輸出數量逐年遞增的態(tài)勢等背景信息,對學生理解這段屈辱的歷史做了比較好的鋪墊。如,關于清政府當時的財政狀況,教師補充了這樣的信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清政府財政收入是4125萬兩。這樣讓學生對各個條約中索要賠款的數額有了一個直觀的比較。

    (3)加強問題探究的力度。教師不斷用問題來引導學生對四次戰(zhàn)爭、四個不平等條約進行討論和思考,使學生的理解走向深入。如,教師設計了這些問題: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對華發(fā)動了哪幾次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情況如何?結合條約的內容說明這些條約的簽訂給當時的中國社會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

    問題發(fā)現:學生對整堂課內容的主線梳理與總結還不夠,缺乏對單元內容的整體把握;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激發(fā)不夠,學生有感而發(fā)的學習狀態(tài)還沒有被調動起來。

    原因診斷:(1)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四次戰(zhàn)爭和四個不平等條約的基本內容了解之后,也試圖用主線串聯和問題探究的方式總結提煉,但是由于主線的串聯用了一分鐘不到的時間就一帶而過,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同時,教師最后提出的諸如“清政府屢戰(zhàn)屢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當時首要的任務是什么?”等問題只是停留在原因和任務等主次選擇上,這束縛了學生思考的廣度,以致教師不能充分展開和全面總結。

    (2)在某些重點內容上,教師對問題的設計不到位,以至于散見于文本的諸多信息未能形成情感激發(fā)的合力。如,教師在講到西方列強對華發(fā)動的四次戰(zhàn)爭以及由此簽訂的四個不平等條約時,都會提到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但是學生只是停留在固有結論的接受上,并沒有變成真正屬于自己的理解。如果教師能設計諸如“從哪些方面可以說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等問題,將會使學生列舉一個個史實的過程變成情感體驗的過程。

    (3)本單元的主題是“屈辱的歲月”,當時的中國可謂已經到了“國將不國”的危急關頭,但是執(zhí)教教師整堂課都沒有把這種“悲情”的基調與底色突出出來,致使歷史教學缺乏應有的感染力和教育力。

    改進建議:(1)在了解和分析四次戰(zhàn)爭和四個不平等條約內容的基礎上,加強具有統(tǒng)領作用的問題設計,全面盤活單元內容。這樣的問題包括:簡述中國是如何從封建社會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中國在這些戰(zhàn)爭中失敗的原因有哪些?(2)進一步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對這些悲情史實的情感體驗,增加學生情感表達的機會。這些方法可以包括視頻播放、歌曲渲染、詩文誦讀、劇情表演等。

第9篇:科學研究概論范文

【關鍵詞】 消渴; 糖尿病; 古籍; 新藥篩選

目前臨床上已有多種不同作用機制的降糖藥物可供糖尿病患者選擇或聯合應用,控制血糖達標已不太困難,但如何能同時注意保護臟器功能,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藥物副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選用藥物的標準也逐漸把藥物的安全性提升到更高的位置。傳統(tǒng)中醫(yī)學將糖尿病按照中醫(yī)消渴病辨證論治,歷代醫(yī)家在消渴方面提出了許多獨特的理論,積累了豐富、寶貴的臨床經驗,創(chuàng)立了大量實用、有效、無毒的消渴方劑,所用藥物涉及植物、礦物、動物等等,非常廣泛,其中現代科學研究所涉及之處乃為冰山一角,所以消渴病傳統(tǒng)方、藥及歷代醫(yī)家寶貴經驗仍是今天值得繼承、研發(fā)的偉大寶庫,對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深入研究將會有廣闊的前景。本文就目前中醫(yī)界對張仲景等歷代著名醫(yī)家消渴理論研究進行了概括討論,以期同道共受啟發(fā),為創(chuàng)立新理論研發(fā)新藥物提供新思路。

1 歷代醫(yī)家思想研究

1.1 張仲景張寧[1]認為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記載的多首方劑,均可用于治療消渴的不同證候,如腎氣丸、白虎加人參湯、調胃承氣湯、黃芪桂枝五物湯等,在“論”中對這些方證的病機和臨證特點均有明確的描述,其中有些方劑雖記載為治療外感病或其變證,并未記載用于治療消渴病,但結合《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對臨證和病機特點的分析和描述,運用其辨治消渴病多有良效。 日本醫(yī)家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白虎加人參湯及八味丸對糖尿病的作用,證實了這些方劑均有降血糖的作用,但又以白虎加人參湯較優(yōu),并且發(fā)現了知母、人參、石膏在降血糖方面的協同作用。熊曼琪[2]用加味桃核承氣湯,治療80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總有效率達到86.6%,并總結出該方具有通腑存陰、活血化淤等功效,可降糖、降脂、降低血液黏度,對防治血管神經并發(fā)癥有一定療效。

1.2 孫思邈唐代著名醫(yī)家孫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之《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一·消渴第一》篇及《千金翼方·卷十九·消渴第一》篇中對消渴病做了深刻的論述。該書共收載有關消渴病論6首、方65首(《千金要方》載方53首,《千金翼方》載方22首,兩者重復10首,故實為65首)、灸法6首,內容豐富,認識深刻,涉及病因病機、分型治療、針灸治療、預后、禁忌、并發(fā)癥等,是對唐以前消渴病相關理論和臨床經驗的總結[3]。

李云虎[4]考證《備急千金要方》收錄消渴方雖然大部分源自于前人,但亦有相當的方劑是孫思邈的臨證所得,如口含酸棗丸即是其中之一。在治療消渴病的方藥中,一些藥物出現的頻率較高,如栝樓根出現25次,麥冬15次,地黃13次等。這些藥物大多為清熱生津之品,且多數現已證明具有明確的降血糖作用,為后世醫(yī)家在消渴的治療上選方用藥提供了指導。

安小平等[5]總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消渴》之中治療消渴病方藥共52方,其方藥組成中含天花粉者23方,麥冬16方,地黃12方,玉竹5方,黃芪4方。認為孫氏立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之大法,所創(chuàng)玉泉丸、玉壺丸、黃連丸等方沿用至今。孫氏在治療消渴病方中,選用黃連、生地者頗多,反映了其治療消渴病已突破了經典中多從腎氣虛立論,重視使用腎氣丸的思路,創(chuàng)立了清熱滋陰治療消渴病的根本大法,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3 劉完素蔡永敏[6]對劉完素治療消渴用方特點總結為:①其治消渴多以丸散劑為主,在23首用方中,有15首為丸散制劑。②其方藥組成常根據季節(jié)、病情等的變化而靈活加減(藥味和劑量)。如對八味丸中桂附的用量提出要依時而變等。③用藥善用清熱益氣之品,通過清熱以養(yǎng)陰,益氣以生津,從而使熱清津生而渴止。在其治療消渴23首處方中,用藥次數最多的是甘草(11次),其次是石膏(8次)、人參(7次)、知母(6次)等。④劉氏在本病病機上雖力主燥熱,但在臨證具體治療上并非一味清熱,如人參白術散、葛根丸等方中均有附子之類溫熱之品,而對腎消日久、陰陽俱虛者,又沿用張仲景治療消渴之八味丸(即腎氣丸)。可見劉氏于消渴之治,非常注重辨證論治。

石鶴峰等[7]提出:劉完素認為消渴病是由于玄府郁結閉塞,水液不能布散,燥熱太甚所致,其治療消渴以辛散結,開通玄府,布達津液,完全有別于常規(guī)療法。分析其所設豬肚丸、葛根丸、人參白術散、蜜煎生姜湯,方中黃連、大黃、梔子為苦寒,石膏、滑石、葛根為辛味兼寒,生姜、官桂、藿香為辛味兼溫,以辛味藥為主,辛開苦降,寒溫并用,為治療消渴提供了全新的用藥思路。依據劉氏的玄府理論,消渴病應歸結為玄府病變,胰腺內玄府郁閉,燥熱內結為基本病機,治療以開通玄府,清熱潤燥為原則,鑒于此,他們以《傷寒論》白虎加蒼術湯為基本方,隨證化裁,取得了較好療效。

1.4 李東垣李東垣治療消渴有7個方劑:和血益氣湯、當歸潤燥湯、生津甘露湯、辛潤緩肌湯、甘草石膏湯、甘露膏、生津甘露飲子。仝占偉[8]對李東垣治療消渴方劑的用藥特點歸納為: 在石膏、甘草等清熱補氣基礎上,一用升麻、柴胡以升發(fā)脾陽升散郁火;二則用桃仁泥、紅花、當歸活血潤燥;三則少佐杏仁肅肺潤腸之品以降濁,為后世治療消渴病提供了理論及實踐依據。李步滿等[9]認為除上述7方外,李東垣所創(chuàng)補中益氣湯、清暑益氣湯、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升陽益胃湯、升陽散火湯等方劑皆是依據陰火理論而設,故用治消渴病理所當然。施今墨認為,健脾補氣法治療糖尿病不可忽視,因為健脾益氣之法可助脾之升清降濁,特別是辨證選用李東垣的葛花解酲湯、清暑益氣湯、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可謂是上乘之策與方藥[10]。

1.5 朱丹溪朱丹溪認為消渴的治療必須時刻注意保全陰氣。在治療消渴病的藥物中,多選用滋陰藥物如天花粉、蘆根汁、麥門冬、生地、藕汁等,至今仍被用來作為治療糖尿病的有效藥物。另外,注重對脾的養(yǎng)護,以促進津液的化生。朱丹溪除了提出“治法總要,當以白術散養(yǎng)脾,自生津液”外,還在治療過程中,以細節(jié)體現了這一思想。如其方多囑以米湯送服丸藥以養(yǎng)脾;對于消渴兼有泄瀉的患者,則讓患者先將白術、白芍炒末調服后再進治療湯藥;遇到脾胃虛弱的患者,則以上好粳米煮粥,加入碎細的普肉同煮服用[11]。

1.6 張子和張子和《儒門事親》卷十三,不但完整保存了劉河間的《三消論》,而且還記載了神白散、豬肚丸、葛根丸、三黃丸、胡粉散、人參白術散、人參散之不同治療消渴的效方驗方的適應病證及使用方法;在《儒門事親·卷十五·諸雜方藥·第十七》中,記載了黃連煎水治療消渴的單驗方,現在臨床仍有不少人用黃連素配合其他中藥治療糖尿病,并且獲得良好效果,與張子和的這一記載肯定有一定聯系;在《儒門事親·卷三·三消之說當從火斷·二十七》中,記述了治療消渴的方藥運用原則,還記載有:“今代劉河間自制神芎丸”,此方“以黃芩苦入心,牽牛、大黃驅火氣而下,以滑石引入腎經。此方以牽牛、滑石為君,以大黃、黃芩為臣,以芎、連、薄荷為使,將離入壩,真得黃庭之秘旨也。”又再次指出“又以人參白術湯、消痞丸、大人參散、碧玉雞蘇散,數法以調之,故治消渴,最為得體”。現代臨床研究表明,張子和創(chuàng)制之神芎丸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十分顯著,總有效率可達84.2%,所以張子和對消渴單驗效方之記載和創(chuàng)制,對現代臨床和新藥開發(fā)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12,13]。

1.7 張錫純林上助[14]認為張錫純治療消渴,最大的特點是重視大(宗)氣,氣陰雙補,益脾運津,臨床用藥簡潔,組方嚴謹,對我們治療消渴確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張錫純治療消渴之名方“玉液湯”和“滋膵飲”,兩方中均以黃芪為主藥說明非常重視大氣。而且善用酸收封固腎關, 酸入肝,肝腎同源,在五味中酸能收斂,故張錫純在治療消渴時常配伍選用五味子、山萸肉之類酸收之品,他認為用這些藥“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腎關,不使水飲急于下趨也。”更重要的是張錫純善于搜集民間有效的單方,并根據自己的觀點而組創(chuàng)新方,如“滋膵飲”是他取單服山藥和單服生豬胰子可治愈消渴的單方及諸家本草內金能治消渴之說,他說“愚因集諸藥,合為一方,以治消渴,屢次見效。”

1.8 喻嘉言張志敏認為喻氏論治消渴,學有淵源,博采眾方。上至仲景《傷寒》《金匱》諸方,遍采陳延之、錢仲陽、劉河間、張潔古等方,列方23首,明示后人消渴證治之異同。如采用竹葉黃芪湯、生地黃飲子、豬肚丸、豬腎薺苨湯、黃連膏、生地黃膏等治療中消,《宣明》黃芪湯、治療中消,《金匱》腎氣丸、潔古化水丹、腎瀝湯、白茯苓丸治療下消。白虎加人參湯、錢氏白術散倍加葛根、宣明麥門冬飲子用以治療膈消。而天門冬丸則治初得消中,食已如饑,手足煩熱,背膊疼悶,小便白濁,以初得中、下二消,急治其本而易于獲效。爛金丸則治療熱中消渴止后,補精血,益諸虛,解勞倦,去骨節(jié)間熱,寧心強志,安神定魄,固臟腑,進飲食,為預防消渴變生瘡瘍而設。忍冬丸亦為預防癰疽變證而設。藍葉散、紫蘇湯則為消渴變證蜂起,背生癰疽,遍身浮腫、心膈不利而設。更有文蛤散、易老門冬飲子、烏梅木瓜湯、苦楝根方等方,均示后人消渴證治之活法。喻氏選方多從上、中、下膈消分別治療,但總不離固護胃氣,而論中所及,既有消渴初起證治之方,亦有既變、防變之治療,方論巧合病機,渾然一體,消渴之論治可謂畢矣[15]。

2 討論

從古籍用藥思路中可以找到理論創(chuàng)新點?!瓣幪摓楸荆餆釣闃恕钡摹叭摗币磺陙碛绊懥藬凳?,目前在糖尿病中醫(yī)臨床治療中仍占主導地位。但是,先由于古今生活環(huán)境、飲食習慣等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而且糖尿病不完全等同于消渴病,所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的病機不能反映糖尿病全過程的病機變化,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理論,并在臨床中廣泛推廣驗證,對于提高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得到國際廣泛認可具有重要意義[16]。筆者認為創(chuàng)新要以大量的積累作為前提,所以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從挖掘傳統(tǒng)文獻方藥的過程中來繼承先輩治療消渴的個人經驗,由此提煉并提出新的理論再加以驗證,比如李東垣之“陰火”理論、劉完素以“玄府”理論立方,《本草綱目》等著作中的“以毒攻毒”思想等等都值得我們借鑒。

篩選傳統(tǒng)方藥作為開發(fā)新藥的立足點。繼續(xù)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研究治療的新法則,開發(fā)出具有確切療效的中藥,以及在藥理學理論指導下,探索中藥有效成分并開發(fā)新的藥物,這兩點都是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的未來趨勢[17]。除了大量古方之外,古代用來治療消渴病的一些藥物現在也是很少用于臨床,這些藥物大致可分為礦物藥、動物藥、蔬果類藥和其他植物藥。礦物藥如馬牙硝、密陀僧、鉛丹、胡粉等;動物藥如牛乳、羊腎、豬肚、繭絲、豬腎、雄雞腸、黃魚骨等;蔬果類藥如土瓜根、大豆、粟米、甘蔗汁、赤林米、大麥苗等;植物藥如白葵花、卷柏、李根白皮等,目前針對這些方藥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我們確信傳統(tǒng)消渴方藥是值得開發(fā)和利用的偉大寶庫,而且時不我待!

總之,如果能夠從浩瀚的文獻中得到啟發(fā)提出新的觀點,或從古方中篩選出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無副作用的中醫(yī)方藥,或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從中分離提取出有效單體成分群進而開發(fā)新型藥物,有可能為糖尿病的治療開辟一個全新境地。

參考文獻

[1] 張 寧.用張仲景經方辨治消渴臨證探究[J].中醫(yī)雜志, 2007, 48(2):118.

[2] 熊曼琪.加味桃核承氣湯(片)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1998,20(4):55.

[3] 張紹江.試論《千金方》對消渴病的認識[J].河南中醫(yī), 2006,26(4):26.

[4] 李云虎.試析《備急千金要方》對消渴病的論述[J]. 陜西中醫(yī), 2006,27(3):378.

[5] 安小平,高 妍.淺談孫思邈對消渴的論治[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08,4(4):13.

[6] 蔡永敏.劉完素診治消渴病經驗探析[J].光明中醫(yī), 2003,18(4):39.

[7] 楊辰華.劉完素玄府氣液理論與消渴病治療思路[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6,33(9):1094.

[8] 仝占偉. 論李東垣治消渴病用藥特點[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19(11):16.

[9] 李步滿,吳深濤. 李東垣陰火理論與消渴病治療思路[J].河北中醫(yī),2007, 29(5):451.

[10] 史宇廣,單書鍵.當代名醫(yī)臨證精華:消渴專輯[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92:20.

[11] 莊乾竹. 古代消渴病學術史研究[D]. 中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6.

[12] 楊建宇.張子和《儒門事親》對消渴病診治發(fā)展的貢獻[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2, 8(9):65.

[13] 安玲,張忠民,李真,等.神芎丸加味治療Ⅱ型糖尿病76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1,9:31.

[14] 林上助.張錫純治療消渴的學術特色探析[J].江蘇中醫(yī)藥,2008,40(2):12.

[15] 張志敏.喻嘉言論治消渴思想淺析[J].江西中醫(yī)藥,2004, 3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