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高中語文寫作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寫作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語文寫作教案

第1篇:高中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本教材;教學規(guī)劃;教學手段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有相關規(guī)定:課文課堂要融合典范性、文質兼美、內容豐富多樣性等特征于一體,富有文化內涵與人文氣息。語文課堂要以教材為基礎,制定合理的教學目的,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開拓視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一、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利用好教材

1.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研讀課本教材

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葉圣陶先生說:“教師之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乃為善教也?!逼湟馑寂c“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教師應該明白,現(xiàn)在開展教學活動,是為了將來不需要教。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以教材為基礎,適當?shù)貙W生加以指導,讓學生自主研讀課本教材,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當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不理解之處,此時教師就可以給予適當?shù)囊龑?,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掌握學習技巧。

2.語文教師應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教材內容

合理地安排與規(guī)劃教學程序,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倘若教學規(guī)劃缺乏科學、有效性,則會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直接性的影響。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針對同一本教案展開的教學活動,如果授課順序不一致,那么最后的教學效果會有很大的區(qū)別,因此,教師應該合理地規(guī)劃教材內容。例如,教師在講授魯迅的小說――《藥》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先去掉描述康大叔的動作、語言的內容,組織學生填寫,然后進行分析與對比,學生在參與填寫與對比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魯迅語言中的精彩部分。如此可見,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設計合理的教學步驟,就顯得尤為重要。

3.語文教師應采取科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訓練

倘若高中語文教師能夠對寫作課程進行科學化的設計,引導學生形成寫作意識,那么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近些年來,我國很多優(yōu)秀的高中語文教師,開始致力于作文教學有序化研究工作,并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例如,在開展寫作技能訓練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定一個主題,引導學生積極發(fā)散思維,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展開技能訓練活動。此類訓練活動,要想取得不錯的效果,需要持之以恒,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經(jīng)常性地組織學生參加寫作訓練活動,讓學生在不斷的訓練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二、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減少教師評價,增加學生議論的環(huán)節(jié)

語文教育中蘊含了豐富的情感與人文性特征。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把學生看成是富有情感的人,而不能將他們視為獲取科學知識的機器。很多高中語文教師深受傳統(tǒng)應試教學的影響,將所謂的標準答案強行灌輸給學生,這不僅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而且會使學生喪失對語文的興趣,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新形勢面前,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與空間。

2.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增強課本內容的趣味性

教師應該減少評價環(huán)節(jié),增加學生議論的環(huán)節(jié)。但這并不意味著需要降低自己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教師只需要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仍然需要發(fā)揮指導作用。對此,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增強課本內容的趣味性,起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作用。

3.教材與教輔讀本相結合

教材是教師可利用的主要資源,但有限的教材內容無法滿足時展對語文學習活動提出的新要求。所以,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挖掘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資料,有效利用教輔讀本,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有機結合。例如,教師在講授《雷雨》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教輔讀本閱讀課文,加深對課本內容的理解程度。

總之,教材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首先應該意識到利用好教材對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性;其次,要采取各種措施,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合理規(guī)劃教學步驟,組織學生展開科學的寫作訓練,同時借助教材與教輔讀本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教材在提高教學活動效果中的作用,從而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整體成效。

參考文獻:

第2篇:高中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語文;素養(yǎng)教育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于教學質量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更重要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傳授。所以說,不斷倡導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地學習,提升語文素養(yǎng)。其實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不僅僅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同時還需要教師能夠做一個積極的引導,從各個方面感受語文素養(yǎng)的魅力。從新課標下高中語文素養(yǎng)教育研究策略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新課標下高中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閱讀方式的改變,語文深閱讀被邊緣化

伴隨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科技信息的快速發(fā)展,很多的學生都是伴隨網(wǎng)絡成長的一代,他們身上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以致于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方式和特點。電子閱讀、網(wǎng)絡交流等已經(jīng)成為學生閱讀的主要方式,紙質的閱讀逐漸被電子閱讀所取代,學生通常喜歡通過網(wǎng)絡的方式來閱讀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而對于紙質的閱讀則逐漸失去了興趣。電子閱讀催生了學生瀏覽式的閱讀,這種方式的快速閱讀使得學生的閱讀處于淺閱讀層次,不利于學生從電子閱讀中獲取文章更深層次的理解,影響學生對文學知識的獲取和學習方法的掌握,不利于學生以后語文學習技能的提升。

(二)受高考的影響,教學重分數(shù)輕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高考是人生第一大考,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非常重視考試分數(shù)的提升,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以高考為導向組織語文教學,讓學生圍繞考試的標準和范圍進行學習,考試有的內容必須學,沒有的也要了解,一切圍繞分數(shù)的提升展開,自然就忽視了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學生只會紙面上的做題,所有的語文知識只能通過試卷來體現(xiàn),無形之中弱化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交際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學生以后在社會上成功的交往和交際。

(三)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升

很多的學生由于高中學業(yè)壓力的加重,在語文的學習上沒有注重拓寬自己知識面的發(fā)展,學習的范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教師指定的內容。以致于學生在完成作業(yè)時出現(xiàn)語言層次邏輯混亂,論述沒有重心等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將自己學習的語文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語言表達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高中語文的學習在獲取語言知識積累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現(xiàn)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例如在鑒賞李商隱《錦瑟》的教學中,許多學生由于缺乏知識,很難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境。在詩中詩人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意象,運用聯(lián)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chuàng)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這些意象構成的不是一個有完整畫面的境界,卻構成了詩歌的意境。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就很難理解詩的意境。

二、新課標下提升高中語文素養(yǎng)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提高高中語文教師自身的語文素質

要想更好的開展高中的語文素養(yǎng)教育工作,首先就需要高中的語文教師能夠具備專業(yè)的語文素養(yǎng),并且能夠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知識積累,同時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才能對學生進行更加專業(yè)準確的教學,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標準。此外教師還應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全面的理解和分析的,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做好教案的編寫工作,掌握好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

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前提,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因此需要教師合理的運用當前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jù)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并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基礎,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在課堂上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將語文素養(yǎng)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過程中的方方面面,讓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三)將語文素養(yǎng)教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當前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工作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上,而應該沖破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禁錮,讓教學工作真正的走進生活。尤其是對于語文這門需要長期積累的課程,要想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需要在課堂之外積極的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充分的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去獲取知識,并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聽說讀寫的能力,積累知識,為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奠定基礎。

三、作文教學中的語文素養(yǎng)教育策略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關鍵性的問題在于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在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抒發(fā)真實情感。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周記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記錄生活中的一些遭遇。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身邊同學的趣聞、女生與閨蜜之間的點滴瑣事、寄宿生對家人的思念之情等等諸多問題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需要教師在語文素養(yǎng)教育過程中從字詞入手,對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能力進行規(guī)范,進而通過改良閱讀寫作的教學方式來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素養(yǎng)教育真正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第3篇:高中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新課標 革命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08-023-01

由《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來代替《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并不僅僅是文本上的改變,而是在教學范式上的一場重大的革命。雖然傳統(tǒng)的教學范式在語文教育中的確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是新的課程標準在出臺后所帶來的變革,定然會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一、從有形無意到形意兼?zhèn)涞恼Z言教學

我國在實施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時,在語言教學方面更注重的是對靜態(tài)語法的分析,尤其是在將學者對語言學進行研究的體系都搬進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后,這種在靜態(tài)語法上的強調就更甚了。如教師在講解“僧推月下門”和“僧敲月下門”這兩句時,所強調的是推和敲都是動詞,都能夠做謂語,兩個詞都可以用在詩中,卻并不注重這兩個詞的深刻含義與所用之妙。在進行文言文講解時,教師強調的是穩(wěn)重虛詞和實詞的用法與關系,對于語境義卻很少涉及。過去人們強調的更多是對語言進行理性的分析,卻忽視了語言是因情感而存在的。

而在高中新課標中強調的卻是,讓學生在掌握用語言交流的基本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對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將語言符號化,要在講課時將語言的外形和內在的含義結合在一起,共同向學生傳授,讓學生在明其形時還能得其意,在語言的學習上做到形意兼?zhèn)洹?/p>

二、從單一化理解到多元化理解的閱讀教學

中國在閱讀教學方面,向來強調的是悟,這主要是因為讀者的經(jīng)歷不同,個人文化修養(yǎng)不同,所以會在理解上出現(xiàn)差異。但是在過去,這種差異,這種悟的范圍卻被人們潛意識的給縮小了。在過去,人們認為閱讀就是為了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信息,就是為了對作者的心情進行了解。這種接受閱讀的論調在國內存在了很長時間,全國使用的教材是統(tǒng)一的,教參也是統(tǒng)一的,就連教案都是統(tǒng)一的,教師和學生在面對文章所能做的就是接受,而無權對文章的價值做出屬于自己的判斷。

而在高中新課標中所強調的卻是個人的理解,它要求教師在講解寫作特點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理解上的引導,而不是將某個人的理解強加給學生,它要求學生對作品有屬于自己的思想。讀者與作品之間的關系并不是被動的,讀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作品進行解讀與再塑造,這樣才能與讀者的自主性和認知規(guī)律相符。

三、從為文釀情到以情釀文的寫作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寫作向來是一個難過的坎,雖然習作是語文教學的中心,但是寫作教學耗時多、效果差卻是不爭的事實。教師們每次在講文章的寫作特點時,總是會強調記敘文的六要素、論文的三要素、結構的三環(huán)節(jié)、說明文的順序等等,學生能記住的永遠都只是這些“形”。除此之外,我們還總是在強調寫作的“立意”,即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主題,要求這個“立意”一定要是積極的、向上的、正面的、能反映時代與社會特點的。時間久了,學生們在寫文章時就有了套路,文章一律體現(xiàn)時代主旋律,創(chuàng)作出來的東西,故事雷同、觀點相似,在高考時為了寫“堅韌”,有一半的學生會制造出各種家庭悲劇。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充斥的都是虛情假意,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已。

而高中新課標在寫作方面則要求學生能有自己的感悟與經(jīng)歷,要求寫作的真實性與創(chuàng)新性。在教學上,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fā),要幫助學生們學會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入到寫作中,要學會有“感”而發(fā),要學會以情釀文。

四、從封閉到開放的學科教學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語文教學都處在科學主義的一項之下,所追求的也是科學化的語言體系,語文學科的范圍不斷地被縮小,它所涵蓋的已經(jīng)不再是全民族文化的所有了,而僅僅只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隅,“大語文”被認為的變成了“小語文”。語文教學范圍的縮小也直接導致了教學的封閉,語言向來是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所應該學習的是語言學的研究體系,而非其他。但是我們曾經(jīng)所做的卻是不斷追求語言的科學化,而越是追求科學化,語文學科就變得越封閉。

但是綜合性學習這一概念的提出,卻打破了這種現(xiàn)狀。它所強調的不再是所謂的科學性,而是要想生活學習語文、向文化學習語文、向語文學習語文,我們要做的不再是單純的學科科學化,而是學科間的開放與融合。學科的開放已經(jīng)成了代替學科封閉的必然趨勢。

五、從單一性到多元化的學科課程

雖然每個人都明白,語文的存在應該是讓學生認識生活,然而人們卻集體的忽略了這一點。語文教學的目標被定為學習語文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被定為升學和考試。對材內容的統(tǒng)一學習,統(tǒng)一的學習目的就是為了升學,學生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能夠接觸到的只是一個有一個知識點,和被理想化、高度抽象化的生活,導致學生對真實的生活存在著很大的理解偏差。新的高中課程標準的出現(xiàn)則打破了這種模式,語文不再只有必修課,它還有內容豐富且貼近生活的選修課,這其中有詩歌散文、有新聞傳記、有戲劇小說以及語言的表達應用,葛洪在那個課程的交叉教學,不但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讓學生對語文有著更加生活化的理解,而語文學科幫助學生理解生活的能力也將被充分的發(fā)揮出來。

第4篇:高中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 自主學習 探究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44

2001年國家正式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自此課程改革在全國掀起浪潮,基礎教育在轉變課程觀念、結構、理念的同時,需要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革新,改變以往學生被動的學習地位,發(fā)掘學生的主體意識,喚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創(chuàng)新需求。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學習能力,學會學習,更好地適應知識和時代的快速變化。而高中語文作為必要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前都是按部就班,沒有創(chuàng)新和靈活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基本靠機械記憶或者接受式學習,難以獲得較高的學習能力,以下筆者從兩種新的學習方式出發(fā),談一下如何轉變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

一、自主學習是一種基本的學習方式,是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獨立能力

自主就是相對于依賴和被動來說的,以前學生學習都是受教師支配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自己的安排和計劃,難以實現(xiàn)自己的需要,但是自主學習就是學生獨立掌控和設計的學習,符合個體需求,切合實際水平,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動性的提高。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呢?

(一)語文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留余地

以前教師備課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教案上基本都是教師怎么說,教師怎么做,但是現(xiàn)在教案的寫作要以學生的可能反應為中心,以學生的發(fā)展水平為核心,提前預測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可能遇到的難題,可能遭遇的困惑,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去思考,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發(fā)現(xiàn)過程,激發(fā)其主體性。例如,在設計《游褒禪山記》這篇古文的時候,這篇古文散文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如果還是按照以前逐字逐句翻譯的方式來上課,學生十分被動,難以實現(xiàn)自主學習,但是教師如果在教案設計上以幾個連鎖的核心問題為導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其產(chǎn)生“我要學”的想法,自己主動思考為每一段落的大意和文章的整體結構與思想,就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產(chǎn)生。

(二)自主學習還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錯誤,但是教師不能批評,只要學生認真參與,專心思考,努力付出了,教師要給予高度評價,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避免學生產(chǎn)生無助感,因此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幫助學生有效實現(xiàn)自主學習,既不會受挫,又不會產(chǎn)生消極態(tài)度。例如,在學習古文《赤壁戰(zhàn)》的時候,里面很多陌生詞匯和復雜的句式,教師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有很多定語后置句,形式相同,只要稍加點化學生就能自主總結歸納,找出規(guī)律,實現(xiàn)自主學習,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及時提供幫助,增強其自信心??傊灾鲗W習對學生今后的自主獨立發(fā)展有極大幫助,教師要樹立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發(fā)掘潛能。

二、探究學習方式也是新課改中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主要方向

探究學習是一種以問題探究為依托的學習方式,是相對于教師為主導的傳遞―接受式學習方式而言的,但是探究學習并不是完全拋棄接受式學習,而是側重以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學會主動探究學習內容,獲得知識,總結知識點,最終對問題進行有效解答,發(fā)展探究和實踐能力。高中語文的探究學習方式需要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一)設置問題

問題階段是探究學習的第一步,激發(fā)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產(chǎn)生好奇,形成強烈的求知欲,為接下來的探究活動做支撐。學生只有會問問題,愿意問問題才能進一步深入學習。例如,在學習課文《記念劉和珍君》的時候,魯迅先生的作品一般都比較難以理解,思想深度和高度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教師如果直接提出學習要求和任務,學生一定會產(chǎn)生排斥感,甚至覺得自己難以解決。但是讓學生自己問問題,就有助于下一步的探究活動順利進行。比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當時其他作家或革命人士關于劉和珍遇難事件的一些記錄和評論,然后和魯迅的相比較,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對劉和珍遇難事件意義的理解,又促進他們對這篇課文情感的把握,但是魯迅先生的情感究竟何別人有什么不同呢?學生可以通過這個比較進行初步揣摩,然后閱讀課文,詳細深入學習,獲得解答。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魯迅先生一會說自己覺得沒什么可寫的,一會又說覺得自己該寫點東西記念劉和珍君了,前后是不是很矛盾,學生就會想一探究竟??梢姡瑔栴}的設置對探究學習極為重要。

(二)探究學習需要學生進行計劃、研究、解釋

既然有了問題,就要圍繞問題進行學習活動和步驟的安排、設計、組織、思考等,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提前了解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或者容易產(chǎn)生的偏差,對學生M行指導,防止探究活動中止。例如,在探究魯迅先生對劉和珍的情感的時候,學生一般都比較關注第五和第六部分,但是前面的及部分就不太注重,因為前面直接提到劉和珍的地方比較少,但是作為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然存在就有必要的存在意義,教師可以在前四部分比較難的地方和學生一起探究,啟發(fā)學生理解個別深奧的句子,促進探究學習的成功。

(三)探究學習活動還需要學生最后進行反思

反思階段是探究學習方式的最后一步,也是關鍵一步,沒有反思,就像背課文沒有鞏固一樣,那么探究的過程就會失去意義,學生反思自己探究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教師也及時提供反饋,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缺點,長善救失,不斷提高,完善探究學習方式。

(四)探究學習活動離不開學生之間的合作

第5篇:高中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高中語文新課標”將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設計分為五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與探究”、“文化論著選讀與專題研討”。這五個系列各有側重,有的側重于實際應用,有的著眼于鑒賞陶冶,有的旨在引導探索研究。選修課的教學內容多,所給的教學時間少,需要語文老師動腦筋、巧實踐,讓每個學生在課內課外的語文學習中有所得,讓我們的語文教學達到有效甚至高效的目的。近年來,筆者根據(jù)本人的教學專長和興趣愛好,選取“詩歌與散文”系列,在對選修課和必修課進行比較的基礎上,開展相關的教學策略研究,探索總結了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語文選修課與必修課課型設計的異同點

(一)選修課與必修課課型設計的相同之處

選修課與必修課的相同之處在于,兩種課型設計的理論基礎相同,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大體也相同。新的課程標準提出,構建高中語文新課程必須體現(xiàn)“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這三點是選修課和必修課這兩種課型設計的理論基礎。

選修課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標,但從本質上說,這些系列不管如何區(qū)分,只是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上的側重點不同,它們都是語文課的一部分。因此,凡是必修課常見常用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都是適用于選修課的,不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教學方法來應對它,也不能讓所謂的新的方法左右了我們的教學內容。例如《唐宋家散文選讀》的教學,就一定要和必修階段的文言文教學采取不同的方法嗎?沒有這樣的必要,實際上也沒有這樣的可能,因為文言文的閱讀規(guī)律和教學規(guī)律是必須遵循的,該學習的實詞虛詞等一個也不能少,不能因為教學內容安排在選修課中就可以無視這樣的基本規(guī)律。

(二)選修課與必修課課型設計的不同之處選修課與必修課的不同之處在于,理論基礎側重點不同。必修課突出課程的基礎性和均衡性,選修課更側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必修課突出的是課程基礎性與均衡性,它由五個模塊組成,它致力于學生良好思想文化修養(yǎng)的形成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增強,使學生“在語文的應用、審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較協(xié)調的發(fā)展”。選修課在體現(xiàn)課程基礎性的同時,則更注重了學生特長的形成與個性的發(fā)展。它由五個 系列組成,每個系列可設計若干模塊,使學生選擇的靈活性更大,選擇的空間更廣闊。新課標提出選修課“更應該致力于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相比必修的“基礎性、均衡性”特點,選修的這一點更應該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重視。

因為選修課教學的基本特點不同,它是以必修課為基礎的教學,是對必修課程的拓展和延伸,教學的要求理所當然更高一點。這既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是為了考慮學生參加高考的實際。正是由于具有一定的基礎,所以選修課的教學容量與必修課可以適當加大,教學的節(jié)奏可以適當加快。文本的處理,更不可面面?zhèn)樀健床烤桶?,應該精心整合、大膽取舍,而且它要求活動多一點,為學生的自主研習和探究留下更大的空間。盡管不同的選修課程具有不同的特點,但和必修課相比都應該有更多、更豐富的活動式學習,在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某種意義上說,選修課程都是一種專題學習,而選修課程的教科書也大都是一種專題式結構,教學中應該加強專題意識,以更好地營造教學情景,增強課堂教學的張力,提高教學的效益?!肮餐A,多樣選擇”,是新課標設計選修課程的基本理念。就目前所見到的選修教材,容量準備都超過其預設的學分所規(guī)定的教學時間。選中再選,將是選修教學的共同特點,即在所選擇的模塊中仍可以或者說仍必須進行學習內容的選擇。選修課給學生更多一點自主,讓學生自由選擇的課程。一般說對所選擇的內容都有比較濃厚的興趣,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條件,教師在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以更充分地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必修課是選修課的基礎和前提,選修課是必修課的發(fā)展和提高。選修課與必修課是相輔相成的、互補的關系。

二、例談“詩歌與散文”系列的教學策略

(一)專題式討論教學以學生的實踐探索為主

專題式討論教學的特點是議題集中、內涵豐富,具有整體性、結構性的功能,理論性較強,但它不是課堂中的一個局部環(huán)節(jié)或隨意性、添加性的教學活動,需要較周密的計劃與一定的組織、準備工作,時間要求也較高,在實踐中有時需要一節(jié)課甚至幾節(jié)課來完成。

上這種類型的課時,教師應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要讓學生自己多閱讀、多討論,形式豐富一些。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是此類選修課是否成功的主要標志。例如,在《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讀》教學中,用專題探討教學指導學生閱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教師給出書目《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等,讓學生對什么是“文化散文”進行專題探討。弄清楚“文化散文”是多種涵義的集合,并在此討論上繼續(xù)延續(xù)專題式探討,品味余秋雨獨特的語言風格,進而探討余秋雨的散文風格。

〔教學案例〕選修一第三單元“漫步宋詞”第15課李清照詞二首

教學目標:

通過專題總結,讓學生對詞人李清照的一生有清晰認識。從而對她的所有詩詞有非常準確的解讀。

教學過程:一、誦讀《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和永遇樂(落日熔金)

二、下發(fā)當代散文家梁衡《亂世中的女神》全文,快速通讀

1.在了解她生平的基礎上,回顧《聲聲慢》。請學生從生平遭遇的角度分析她的創(chuàng)作心緒。

2.指導學生從生平看其寫作特色,找出分水嶺。

3.指導學生分析這兩首詞的意境和寫作手法,引導他們自己說出來。

(二)比較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

比較教學法是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它可以促使學生舉一反三,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由于聯(lián)系的普遍性、文學的形象性、以及文學欣賞的想象性和創(chuàng)造性,用比較教學法進行語文教學,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很多教師都有許多成功的實踐,甚至理性的總結。的確,語文教材里選編無不是經(jīng)典,它們自與其他名家名篇,包括有關的文獻或者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自然給我們進行比較教學提供了寬廣的舞臺。

上此類型的課時,教學應以學生自學為主。以《唐詩宋詞選讀》第二單元“聲律風骨兼?zhèn)涞氖⑻圃姟苯虒W版塊為例,我嘗試讓學生去體驗自己進行教學的樂趣。第二單元有6首詩歌,我把學生分成6組,要求每組學生嘗試講解一首詩歌。我在簡要講述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寫教案的基 本要點后,讓學生進行準備,從查資料、寫教案、做課件到講課等,全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讓學生在詩歌主題、寫作手法等各個方面進行對比的自學,我做一些必要的指導。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空前高漲,教學效果也不錯。在以后的宋詞教學中,我也陸續(xù)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受到學生的歡迎。

在比較教學中,教師不用說太多,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對兩首背景故事一樣的詩歌進行鑒賞,其過程有趣而豐富。此時,教師將幾個高考考點(表達技巧,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等)巧妙貫穿進去,效果好又不死板。

(三)角色扮演教學強調因材施教

角色扮演教學是一種模擬訓練方法,其特點是角色扮演的情境具有擬真性,由學生扮演某種任務的角色,要求扮演的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認知自發(fā)地投入,使他們真正體驗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與行為,以發(fā)現(xiàn)及改進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與行為表現(xiàn)。采用角色扮演法時,扮演角色的學生數(shù)量有限,其余學生則要求在一邊仔細觀察,對角色扮演者的表現(xiàn)用“觀察記錄表”方式,對其姿勢、手勢、表情和語言表達等項目進行評估,以達到教學的效果。觀察者與扮演者應輪流互換,這樣就能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模擬訓練。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對文中人物進行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從而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角色扮演教學的目的使實現(xiàn)學生愛好和特長的自我組合,因此我們要強調因材施教。

〔教學案例〕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傳記選讀》第三單元的讀排演教學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傳記選讀》第三單元有六篇古文,任務很重,我們?yōu)榱苏{動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選擇心儀的一位歷史人物,查找他的有關資料,用舞臺劇的形式再現(xiàn)他的人生經(jīng)歷。

設計目的:

1.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中唱主角。

2.通過活動帶動教學,引導學生在讀排演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和技能。

3.通過讓學生親自表演、親身體驗,引導他們對文中人物進行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從而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設計方案:

以全班學生為一個整體單位進行組織,表演相關聯(lián)的一組人物,具體搡作步驟如下:

1.選拔一名導演。要求全員參與申請,每位學生都要寫出書面申請材料,內容包括怎么確定演員人選,如何進行排演,有什么創(chuàng)新性的設計等等問題。通過此項活動,目的是要引導學生主動研度文本,同時學習如何化閱讀文本為舞臺劇本作品。

2.選拔若干名演員。同樣是要求全員參與,每人寫出一份篇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你愿意扮演哪一個角色,并說明理由,你為什么不想扮演其他的角色等等問題。通過本項活動,目的是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去研討文章內容,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給出一定的評價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3.以上兩輪選拔中積累的文字內容為學生上講臺宣讀和介紹自己寫的書面材料,師生共同評判,最終確定一名導演和若干名演員,然后進行表演。經(jīng)過師生觀看和評價后,再推選出一名最佳演員,頒發(fā)“最佳演員獎”給以表揚鼓勵。

4.表演分為兩輪,分別用原文的語言和現(xiàn)代漢語。目的是引導學生不僅要會背誦原文,而且還要會翻譯課文,達到熟練掌握文言基礎知識的教學目標。

第6篇:高中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唐代散文家韓愈對教師的職能曾有過這樣的論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然而,在應試教育的今天,我們的教師已越來越多地成為單純的“授業(yè)”者,知識的灌輸者,我們的語文教育正在越來越少地去觸碰人們的靈魂,語文課堂完全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之下。

一、改進備課內容和教學方法,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提高

創(chuàng)新性語文教學要求把備課教案改為從學生自學開始,注重學法的指導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備課的重點應放在學生學法的指導上,既發(fā)展學生個性,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目標應是教師教和學生學兩者共同達成目標。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設定上限和下限,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目標,從而使教學目標對各層次的學生都起到定位、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教師在備課時還應該考慮到不同年級學生的需求。如高三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就應該考慮到高考的命題方向,重點難點的確定要以高考為導航,字詞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境意識,篇章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在設計問題時更要樹立高考意識,深入探索高考的命題規(guī)律,既要讓學生有思考探究的空間,要給學生以答題的信心和興趣,又要讓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掌握答題的技巧。這樣,課堂教學落到了實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發(fā)展,實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關注意外生成,啟發(fā)學生心智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且作為90后的他們受到當今社會的影響,思想成熟,思維跳躍性也很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注意教學的意外生成,教學內容應能啟人心智。學習沈從文的《邊城》時,在拓展思維板塊里設計了一道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們討論:作品的結尾采用了開放式結構,以翠翠在白塔下渡口邊守著渡船等待儺送歸來作結,一句“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讓無數(shù)的讀者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痛。這時就可以問學生:你喜歡這個結尾嗎?說說它的妙處。

不少同學都會說喜歡,因為結尾給人留下無限想象和回味的空間,或這樣的結尾具有遺憾美,抑或這是一種美麗的憂愁。我很滿意他們的回答。只有一個叫朱正義的學生,站起來表情很沉痛地回答:我喜歡這樣的結尾,它告訴我一個道理——我們中學生千萬不要早戀,早戀是沒有好結果的!他的話笑倒了全班同學。他的回答確實是在我意料之外的,我表揚了他的勇敢表達,正好也借此拓展探討了中學生應不應該早戀的話題,對他們來了一次心靈上的教育。

三、緊密聯(lián)系生活,關注熱點話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確如此,生活確實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產(chǎn)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要想給語文課堂引入“生活味”,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既有經(jīng)驗為基礎,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創(chuàng)設各種學生能夠自主探究的學習情境,通過內引、外聯(lián)、對比等方法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資源,讓學生在動手做、動腦想等實踐活動中,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而充滿生命活力的能力。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應抓住時代的脈搏,體現(xiàn)時代的特征,將社會與人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語文課堂上,教師恰當?shù)貙刖哂袝r代特征的新聞知識,可以創(chuàng)設新穎獨特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探究學習的激情,陶冶他們的情操,激活他們的思維。例如,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課前五分鐘新聞會”活動,充分利用電視、網(wǎng)絡、報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聞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了解國內外發(fā)生的大事,讓學生從各類新聞中了解眾生百態(tài)、人情冷暖、世間萬象。

四、強化目標檢測意識,讓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中充滿成就感

現(xiàn)在的語文學習,很難找到成就感是壓抑學生學習語文激情的關鍵。我認為強化目標意識,細化目標,讓學生學會檢測自己學習的效果可以讓語文學習充滿成就感。

強化高中生的目標意識,老師要把閱讀課,作文課等不類型的課堂學習目標具體細化,并讓學生明確。如針對閱讀文中的語言欣賞,可以擬訂以下問題:①我讀懂全文了嗎?主旨是什么?②我是否考慮過這個閱讀題與做過的哪些題類型相同?該用哪種策略?③我充分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了嗎?④我總結評價我的策略運用了嗎?通過自我的提問,既可以明確目標,又可以監(jiān)控自己學習的效果。當學生能監(jiān)控到自己的學習效果時,他們就會充滿成就感。在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成就時,他們會自信地投入語文課堂,教學便可取得高效了。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工程。一方面教師和學生肩負著升學所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教師又要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要求他們進行深厚的知識積累,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較強的能力。因此,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愿我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斷探索,勤于鉆研,愿我們的工作常做常新,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顧黃初.現(xiàn)代語文教育史札記.中學語文科課程標準草案.南京出版社,1991.

楊麗華.中學語文創(chuàng)新性課堂教學模式淺析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第7篇:高中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 外國小說 閱讀教學 現(xiàn)狀與問題

海明威的小說是外國小說中的經(jīng)典,筆者以其作品《老人與海》作為研究外國小說閱讀教學的有效范本。筆者搜集了12則具有代表性的課例(教學設計4則、教案3則、課堂實錄2則、導學案3則),對外國小說閱讀教學的進展情況進行梳理,并探究外國小說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目標的預設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必修部分“閱讀與鑒賞” 課程目標中指出, “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1]經(jīng)過整理分析,《老人與海(節(jié)選)》一文的教學目標有三個層面:1.認知類目標。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作品風格等文學常識。2.技能類目標。梳理小說脈絡,賞析桑地亞哥人物形象,品味小說獨特的語言風格,探究小說主題。3.情感類目標。培養(yǎng)不屈服于命運,直面挫折,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xiàn)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盵2]上述12則課例都能明確小說這一體裁的基本特征及表現(xiàn)手法,但課例3和11認知類目標缺失,整個教學目標都未涉及作者、作品以及作品風格等相關知識,這未按課標要求進行教學,在外國小說閱讀教學中是不可取的。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設定目標時,注重小說閱讀教學的文本多元解讀。大部分課例教師多元解讀文本時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帶領學生從情節(jié)、環(huán)境與人物的關系,敘事寫作手法的多變性,和小說語言的獨特性等多角度立體化解讀文本。相比較而言,課例1、2、4、9教學目標的設計,比較符合多元解讀的要求。

二、教學內容的選擇

在課文一致的情況下,不同教師預設不同的教學目標,所選擇的教學內容也不相同。課例的教學內容主要有九個方面:1.了解作者、作品相關知識(11個課例);2.理清小說情節(jié)(10個課例);3.感受“硬漢”人物形象(9個課例);4.體會象征的潛在內涵(9個課例);5.研讀課文,探究小說主題(9個課例);6.“冰山原理”與作品的討論(3個課例);7.剖析內心獨白(6個課例);8.品味電報式語言(6個課例);9.桑地亞哥是失敗者還是勝利者之辯(10個課例)。

王榮生教授說:“依據(jù)學生的小說閱讀經(jīng)驗選擇教學內容,學生對小說文本閱讀的已有經(jīng)驗是小說閱讀教學的起點。在小說閱讀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結合閱讀主體(學生)與閱讀對象(文本)來了解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盵3]這部小說節(jié)選部分的情節(jié)比較單一,容易讀懂。學生不喜歡的地方,是學生讀不懂的地方。就課文而言,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冰山理論”的原則。2.賞析“電報式”的語言和主要人物形象。課例1、2教師引導學生解讀“馬林魚、鯊魚、獅子、大海”等背后的深層含義。課例5、9教師引導學生感受人物的多面性,品味獨特的形容詞,這四則課例以學定教,尊重學生的初讀體驗,以學生閱讀期待為教學的起點來構建教學內容,是較好的課例。而課例3、4、6、7、8、11、12這些課例中的感受“硬漢子”形象過于簡單,可知對文本解讀力度不夠,這不利于培養(yǎng)高中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的運用

“教學方法是重要的,體現(xiàn)先進理念的教學方法應該被大力張揚。先進的理念首先關乎教學內容,首先要落實到‘教什么’上?!盵4]12則課例選擇的重點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1)通過品味電報式的語言、剖析內心獨白、“冰山理論”等來賞析“硬漢”形象。(2)通過人物形象來探究小說表達的主題。教師們選擇的教學方法有:講述法、分角色朗讀法、旁批鑒賞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討論法。

分角色朗讀法,不適用于教授情節(jié)單一、人物內心獨白較多的小說。課例1和2的啟發(fā)式教學法做的比較好,教師引導學生緊扣課文進行分析,對人物形象分析到位,并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揭示小說主題。課例7的旁批鑒賞法是一個創(chuàng)新,旁批對于鑒賞小說語言是很有幫助的。討論法的運用就值得商榷了,如課例5,對主題的討論上升到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課例11,教師為落實“以生為本,育人為本”的觀念,討論流于形式,很少涉及文本實質。

四、高中外國小說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

筆者選擇的12則課例,充分體現(xiàn)了近年來一線優(yōu)秀教師,在高中外國小說閱讀教學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也真實地反映了外國小說閱讀教學的最新進展,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課程內容中的外國文學知識陳舊,外國現(xiàn)代小說知識也不夠完善。課程目標中對外國小說的各種類型,及其特征的解說不夠透徹,以至教學內容難以把握外國小說中的異質性。語文課程內容中應增加外國小說知識,并對外國現(xiàn)代小說流派和風格等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讓我們的學生在了解外國小說體式特征的基礎上,更好地走進文學作品的世界。

語文教師執(zhí)教外國小說時,不知道對文本解讀的內容“做減法”。教師要以已有的經(jīng)驗作為外國小說閱讀教學的起點,對備課時預設的大量教學內容進行刪減,留下學生最讀不懂的方面以及本部小說最該讀的內容,這也是小說的合宜教學內容。

注釋: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王榮生,宋東生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1年版。

[4]王榮生:《依據(jù)文本體式確定教學內容》,語文學習,2009年,第9期。

參考文獻:

[1]保世華.《老人與?!方虒W設計[J].現(xiàn)代語文,2015,(8).

[2]徐文中.《老人與海》教學設計[J].中學語文,2008,(5).

[3]吳云輝.《老人與?!穭?chuàng)新設計與教學反思[J].語文教學之友,2014,(9).

[4]趙君雄.《老人與?!穼W案[J].新課程,2013,(4).

[5]雷江紅.《老人與海》教學與關注社會問題[J].語文教學,2009,(7).

[6]張寶童.“硬漢”的孤獨與抗爭――《老人與海》教學簡案及思路解說[J].語文教學通訊,2010,(7).

[7]阮紅環(huán).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四個前提――以《老人與?!穼W案為例[J].現(xiàn)代語文,2014,(11).

[8]江正剛.硬漢如此多“驕” 風景這邊獨好――《老人與?!方虒W方案[J].中學語文,2014,(2).

[9]張廣錄.“冰山理論”:開啟《老人與海》的一把鑰匙――兼《老人與?!方虒W設計[J].中學語文教學,2011,(2).

[10]肖麗麗,胡循杰.《老人與?!氛n例賞鑒[J].語文教學通訊,2013,(8).

[11]劉耀明.做有生命的教育――《老人與海》導學案為例[J].新課程,2012,(10).

第8篇:高中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研究性學習 具體做法

深化教育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和提高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是當今中學語文教育的中心課題。作為既具創(chuàng)新意識,又能展示中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欲望,大受中學生歡迎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目前正在各地中學普遍采用,某些學校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此,我結合近年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展開研究性學習的嘗試談談感想。

一、要建立科學的語文合作小組

由于研究性學習主要是以個人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的,因而建立起科學的語文合作學習小組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可以這樣說,語文合作學習小組建得是否科學,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的好與壞?;诖耍野凑杖鄬W生語文水平總體平衡(還考慮到性別、氣質、性格、能力傾向等因素)的原則,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按1∶2∶1的比例分成若干小組,前后四桌(單人單桌)四人為一小組,并進行編號或起個組名,如:“飛鷹組”、“起航組”等。四人同桌共凳,面對面,無距離,這樣在學習中就可以共同合作,互相幫助,互相競爭,互相監(jiān)督。每個小組選一名能力較強的當小組長,負責組織小組的語文研究性學習,并及時跟語文老師匯報與聯(lián)系。小組成員之間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合作學習:

1.共同討論。

共同討論和研究語文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各抒己見,后達成共識,并作出相應記錄。

2.互相促進。

小組內互相督促高速度、高質量地完成語文作業(yè),尤其是背誦。同時對完成的語文練習和作文自覺進行批改評價。

3.合作課題。

小組四人團結協(xié)作,分工明確,群策群力,完成語文老師布置的研究性課題。

二、要選擇和確定開放性的語文研究性課題

有了科學而和諧的合作學習形式,還必須設計明確的研究性課題,而且這個課題對學生來說具有進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間,即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易流于形式。同時,研究性課題的確定必須考慮到高中語文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的同步,學生的實際語文水平和語文能力及操作的可行性,比如高中語文新課標有專門的一些研究課題,可以以此為基點,讓學生探索研究。自然,這樣的課堂范圍是比較廣泛的,可以有很多形式。

1.組成小組集體備課。

教師先以講讀課示范,指導學生如何把握課文的學習重點,如何突破難點,探索學習方法,然后將教材中比較淺顯通俗的課文分配給小組。教師略作要點提示,要求學生自己備課,查閱參考書、工具書,甚至參考網(wǎng)絡資源,小組內合作,展開討論,并扮演教師角色寫出教案,準備教具(教師可做適當輔導),最后推薦學生上臺講課。課畢由老師指出其優(yōu)劣及注意事項,還可讓學生作出評價。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既明白教師備課的辛苦,又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更摸索出有效的學習方法,開拓思維,提高語文能力,老師也了解學情,真是一舉兩得。

2.創(chuàng)設情境,或角色朗讀,或講演,或辯論。

在上散文單元時,可讓學生扮演作者,在深刻理解課文背景及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進入角色朗讀,如對《荷塘月色》朗讀,可以配樂。另外對演講和辯論,師生共同合作,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共同參與,使之更貼近作品實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創(chuàng)造和排練課本劇。

在上小說和戲劇單元時,為了讓學生形象地、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作品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題,進行小組合作表演劇本。集體創(chuàng)作排練中,可以分工,分成導演、道具、服飾、場景、舞美、燈火、音響等部分,既各司其職,又統(tǒng)一協(xié)調,最后可以在全班,甚至全年級表演。比如對戲劇《雷雨》最精彩部分的表演。這是培養(yǎng)個性才華、展示個性才華的最佳舞臺,既能涵養(yǎng)性情,又能增長見識,豐富經(jīng)歷,對培養(yǎng)文學鑒賞能力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4.撰寫小論文。

讀寫結合是語文訓練的一種重要形式。文學鑒賞活動當然要閱讀,但還要借助“寫”,寫批注點評筆記,寫評感批評文章,寫鑒賞短文,寫文學作品讀后感和文學作品短評等,以至于引導學生撰寫文學小論文,最后由教師全班評讀。這樣讀寫結合,以讀導寫,以寫促讀,讀寫溝通,更好地把文學鑒賞和寫作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寫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學作品讀后感和文學短評。

5.辦語文手抄報或板報。

第9篇:高中語文寫作教案范文

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這一新的理念的倡導下,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認為教育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運用,又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因此,不少教育界的同仁以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的目的,從教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以及教學評價方式的動態(tài)化等方面提出了各種建議,也進行了多種有益的探索。在課堂上,教師往往通過語言、面部表情、眼神等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傳達教師對學生的愛。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句溫馨的話語,一次親切的握手、一陣熱烈的掌聲… …以此激起學生再次創(chuàng)新的欲望,這樣有感情的評價,讓學生興奮、讓學生激動,有利于各個層次學生創(chuàng)造性潛能的發(fā)揮。筆者認為評價不僅僅體現(xiàn)在語言上、數(shù)據(jù)上及榮譽上,對學生肯定評價的方式可以再大膽一些,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賦予他更多的責任,也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筆者在這方面,尤其是肯定評價的方式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一、重幫扶

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幫助學生修改作文,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當學生的寫作一旦有亮點,就及時鼓勵,因為讓學生得到一個成功的喜悅要強于千百次的說教,用成功感作為催化劑可以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自主評價的意識,并逐步養(yǎng)成“好之”“樂之”的良好行為習慣。我嘗試面批面改學生作文,對于學生寫出的文章我盡量發(fā)掘他的優(yōu)點,逐個鼓勵,給他們指導,幫扶,并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幫助他們修改,此時,老師的熱情付出便是對他們最好的評價和鼓勵。我發(fā)現(xiàn)好多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以范文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時改寫了已不下五遍。教師的行為已成為了一種激勵,使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老師的熱情激勵點燃了學生的智慧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寫作訓練過程中。

二、重體驗

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承擔課堂教學的責任。為此,我設計了三個步驟的訓練。首先,我選擇有代表性的課文進行講授示范,讓學生有課堂結構的意識;第二步,我選擇成績優(yōu)異、態(tài)度活躍的部分學生,鼓勵并配合他們進行語文閱讀備課以及課堂教學。(這項工作要在學生授課一個月之前進行準備)。教師加入學生的課堂聽課過程中,以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讓學生樹立起自尊心、自信心,積極主動地學習,老師雖然沒有過多運用贊美性的語言,但同學們熱情認真的聽課行為,已讓這些走上講臺的同學獲得了自尊,重塑了自信,從此他們大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以后的學習中。第三步,我將高中語文基礎知識分成若干知識點,讓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狀況至少選擇一個知識點作為自己研究的內容,給他一個月時間,收集整理資料,在老師的配合下準備教案以及訓練材料。在每個同學充分吃透該知識點并做好授課準備后,讓這些同學依次走上講臺。由于這些同學上講臺之前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簡直就是以一個專家的身份進行課堂講座,所以聽課的同學都能夠感受到主講同學的進步和自己的不足,他們聽得認真,記得認真;講課的同學收獲了聽眾,收獲了成功,收獲了自信,更收獲了主動學習的熱情。所以這樣每個同學都感受到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自己的成功的喜悅。此時老師不用再多說什么,學生已經(jīng)明確自己在學習上的優(yōu)勢和弱勢,促使他們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