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范文

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

第1篇: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范文

關鍵詞:中學班主任;勝任能力

勝任力系統(tǒng)的合理使用可以降低離職率,啟發(fā)員工的潛力,提高效率,給組織帶來最大的價值(KevinFord,2001)。提高中學班主任教師的勝任能力非常有必要。

1 中學班主任教師教學能力

中學班主任一般擔任所在班級相關學科的教學。新時期的教學要求班主任具備全面的教學能力。具有較高教學能力的班主任也會得到學生的信任,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新時期對中學教師較高的教學能力需要教師有豐富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技能。

1.1豐富的專業(yè)基礎知識

豐富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是指班主任教師在學校所教學科的知識。本人在擔任班主任其間擔任的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任務。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初中數學課程也有相應的調整。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數學教師需要加快對新教材內容的熟悉,掌握新課改要求的教學內容,進而全面的適應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的要求。

1.2較高的教學技能

首先,新時期的初中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要求具有多樣性的特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是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體現。隨著學校多媒體教學的普及,為教師采取多樣性教學方法提供了條件。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因此,新時期的中學教師應該掌握的多媒體運用技能。其次,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學教師要根據時代的需求,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總主要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fā)幫助,發(fā)揮在教學中的主導性作用。另一方面,教師需要通過開展小組討論、優(yōu)生幫扶差生等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促進學生的集體進步。

2 中學班主任心理輔導能力

初中學生剛進入青春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作為班主任,需要具備系統(tǒng)的心理學知識和很強的心理輔導能力,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2.1系統(tǒng)的心理學知識

中學生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學習上的困惑,二是生活中的困惑。在擔任班主任期間發(fā)現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存在想把學習搞好而力不足和厭學的現象。因此,需要班主任對這些學生開展不同方式的心理輔導。對于想好好學習而效果不佳的同學應該對其學習的規(guī)律進行分析,為學生找到打破僵局的突破口。對于厭學的學生,班主任應該進行個性輔導,樹立起該類學生學習的信心。在學生的生活中,學生存在的問題眾多。比如學生的情緒波動大、對于異性同學交往能力不強、學生突出自己個性的欲望過度等。作為班主任,需要針對這些不良的現象,運用相關的心理知識輔導學生,將學生往適當的方向引導。

2.2多樣化的心理輔導手段

初中學生在學生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不一樣,要求班主任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盡力輔導。另外,每個學生對于輔導方式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也要求班主任在開展心理輔導的過程中開展不同方式的心理輔導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因此,初中班班主任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要遵循集體輔導和個性化輔導相結合、理論講解和實踐輔導相結合以及預見性問題和現實存在問題相結合,采取各種方式解決存在的問題和防止可能發(fā)生的問題的產生。

2.3教師自身強大的心理基礎

在開展輔導的過程中,班主任教師的輔導由于學生性格的不穩(wěn)定性,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需要對學生進行反復的教育。在這個過程中許多班主任教師對于班級中的“老油條”和“頑固份子”會失去耐心,任其隨波逐流,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更加嚴重。因此在班主任開展輔導的過程中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基礎,秉承對每個學生都做到“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不斷的調整自己地方式,對學生進行不間斷的輔導,最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3 中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

班主任對自己的班級實行科學的班級管理,是養(yǎng)成良好班風的基礎。良好的班風帶動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班級學生全面發(fā)展。

3.1創(chuàng)新科學的班級管理理念的能力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對于班級管理,既要滿足學校對于班級管理的需求,又要通過采取適當的管理措施,滿足班級學生的需要?,F代的中學班級管理需要班主任不斷更新班級管理的理念的能力,適應學生和學校對班級管理的需求。

3.2制定科學管理措施的能力

科學的班級管理措施需要班主任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后制定。班主任在制定管理措施的過程中需要具有制定班級管理目標的能力。制定科學的管理目標為班級管理制定了方向。其次,班主任需要具備抓住班級管理重點的能力。在進行班級管理中,事務有輕重,需要教師抓住重點。再次,教師要具有班級管理激勵制度的能力。建立公平、普惠的激勵制度是促進班級管理的重要手段。

3.3借助外力進行班級管理的能力

在班主任對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有許多外力可以借助。首先是借助科任教師對班級進行管理。其次是通過家長對學生的教育對班級進行管理。充分利用班干部的班級管理職能。和激發(fā)全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能力。通過借助以上三個方面的力量來對班級進行管理,提高了班級管理的空間和時間的覆蓋面,也使各個方面形成合力,確保班級管理的科學和充分。

第2篇: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范文

關鍵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當今,知識經濟正呈現強勁的發(fā)展勢頭,這是人們便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必須擁有更多的知識,另一方面要面對巨大的現實壓力和莫名心理恐懼。而處于這一時期的中學生們的心理也正在發(fā)生相應的變遷,他們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到了現代人才的整體素質,關系到了祖國的未來。

這一切給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中學生思想教育的直接實施者——班主任,要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工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見,將班主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顯得尤為重要。

二、現代中學生的心理軌跡

經過長期調查和研究,發(fā)現當前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情緒方面的極不穩(wěn)定,喜怒無常。當其情緒喜悅時,學習積極性高漲,與別人相處和諧;當其情緒煩躁憂郁時,學習積極性低落,與別人難以友好相處,甚至出現逃學、打架、斗毆等現象。

2、意志方面一般為優(yōu)柔寡斷、虎頭蛇尾,自制力差。當其情感沖動時,自制力較差,不能正確對待自己和控制自己,當外界誘因強烈時,容易動搖。當學習中碰到困難,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表現為悲觀、失望,甚至退縮,意志崩潰,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學生心理問題中較為典型的一種,一般表現為:(1)自私狹隘型,常為一點小事而跟別人鬧意見,斤斤計較,并且在很長時間內不能自解脫,甚至耿耿于懷;(2)自大自負型,自以為是,瞧不起人,缺少對別人的欣賞與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這類人較為孤僻,不合群,做事優(yōu)柔寡斷,唯唯諾諾。

4、青春期綜合癥。表現為:(1)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后,隨著生理的發(fā)育發(fā)展,心理上也發(fā)生變化。一些學生情感上有了糾葛,情緒變得不安和煩躁,有時感到孤獨、憂慮和苦悶,簡稱為青春煩惱;(2)從某個時候起就很快失去學習的興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聽課,稱為青春抑郁,還有青春期幻想與所謂的“早戀”的問題等。

這些主要的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盡管十分復雜,但由于中學生心理的可變性與可塑性、過渡性與動蕩性等特點,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確地引導、扶持、幫助和教育,這些學生所謂心理問題是能夠得以糾正與調整的。

三、班主任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質來影響學生。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教師對學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響,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夠影響人格的發(fā)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用自身的美好的心靈去塑造學生健康的心靈。因此,班主任對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質高的班主任才能培養(yǎng)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系統(tǒng),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成功地扮演班主任心理輔導的角色。優(yōu)秀的心理輔導班主任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思維品質、良好的情操品質、穩(wěn)定的情緒、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自我意識品質等。班主任在青少年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師生關系的好壞,對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標的確定、身心健康的狀況都具有深遠影響。如果班主任自己心理不健康,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沒有保證,為此,班主任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否則就無法承擔培養(yǎng)高素質學生的重任。

1、中學班主任應加強自身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尤其是提高教育學、心理學素養(yǎng)。樹立現代的教育觀念,掘棄傳統(tǒng)的陳舊的教育觀念,用現代民主的思想管理班集體。

2、中學班主任掌握基本的心理指導知識、方法和技能,并運用到具體工作中去。學會采用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平時多觀察,對一些特殊家庭的學生進行特別的關注,已發(fā)現他們有心理疾患現象,立即采取有效的、科學的方法進行心理指導??蛇M行有針對性、預防性的心理指導,比如剛開學時進行學習心理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而放假前對學生進行現代生活心理指導,使學生在寒暑假中能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并學會正確消費;在一定階段進行青春期心理指導、情感調控指導、心理適應指導。中學班主任的心理指導可以結合具體活動來進行。

3、中學班主任平時還要注重自己的衣著和儀表及內在修養(yǎng),在與學生交往當中,在學校和班集體活動當中,要積極、開朗、樂觀、干練。以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來影響學生。尤其對班級發(fā)生的一些突發(fā)事件,班主任即便內心緊張,外表也應要表現泰然自若,冷靜果斷處事。

二)多形式多渠道對學生展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首先,發(fā)展性心理輔導為主

心理輔導可以分為發(fā)展性心理輔導和補救性心理輔導。發(fā)展性心理輔導是指施教于未然,針對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發(fā)展任務、面臨的矛盾和個別差異進行心理輔導,促使其心理矛盾有效解決、心理潛能充分發(fā)揮、個性品質和諧發(fā)展。補救性心理輔導是施教于已然,由心理輔導員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問題給予疏導,乃至對有關的心理障礙進行診斷和矯治。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發(fā)展性心理輔導。

其次,在自然情境下的過程展開

心理健康教育實際上就是一個心理輔導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與當事人建立一種特殊的關系,來協助對方自我了解、自我適應,從而能夠自我獨立和發(fā)展。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建立的這種關系是在平時就需要建立的。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這是班主任擔任心理輔導員角色需要做的第一項工作。班主任可以通過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來進行心理輔導,不過,班主任還可以充分利用與學生相處時間較多這一條件,在教育教學的自然情境中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按河隄撊胍?,潤物細無聲”,這是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境界。

1、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

生動活潑的集體活動可促進人際交往,建立團結、合作、友愛、互助的人際關系,體驗生活在集體中的樂趣,使不同才能的學生都可以找到表現自己,取得成功的機會,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班主任設計的活動一定要有針對性,即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哪些心理品質,設計什么樣的活動作為載體來培養(yǎng)學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數。

良好的集體活動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課堂,它能使學生在活動中消除心理障礙,相互溝通,它能使師生在互動中產生潛伏的積極影響,同時它還有利于教師在活動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1)針對一部分學生缺乏恒心、毅力、對學習存在惰性,從而使他們智力因素受到極大束縛的特點,我開展了“學習為了什么”、“磨礪堅強的意志”等主題班會,幫助學生制定了不良學習習慣治療卡,制定了系列監(jiān)督機制,并配合“學習競爭伙伴”、“進步之星”,經驗交流會等活動,使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在活動中,非智力因素對智力因素起到動力、定向、引導、維持、調節(jié)、控制和強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習兩極分化的局面。

(2)針對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點,我又先后開展了“本班的故事”,讓每個學生尋找、發(fā)現本班的故事,讓每個學生共同創(chuàng)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參與班級公約的撰寫與討論,讓學生與兄弟班開展辯論賽、拔河比賽、籃球賽等,在活動中,學生開始變得熱情,開始團結,開始互相關心幫助,整個班集體開始形式較強的凝聚力。

(3)筆談——開啟學生心理的一把鑰匙。我發(fā)現,要想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要想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筆談比個面談更加行之有效(對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在開學初就讓每個學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數、內容不限,一周與我交流一次,剛開始學生并不習慣,東搬西湊或詞不達意,漸漸地,學生敢說悄悄話,知心話了,每次與他們的交流都是一種心靈的對話。曾經有這么一個女學生,成績優(yōu)異,能力強,卻過于要強,要斤斤計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談到自己競選班長落選后頗多微辭的看法,我隨即也在交心本中寫了一封誠懇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這么寫的“一個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職位的高低,只有輸得起的人才可能贏得真正的人生,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與年齡不相稱的衡量得失實在是最大的悲哀?!贝撕筮@個女學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愛計較的毛病也收劍了不少。

再有一個男生曾經為自己迷戀某個女生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我也給他回了一段話:“欣賞別人的同時,不是要你忘了自我。與其匆匆涉入愛河,不如靜靜等待成長,干任何事都要有一個高的起點,愛情也一樣。我始終相信,當你事業(yè)成功時,幸福就會來臨。”事后我又反復與該生進行了交流,最后該生終于平穩(wěn)地渡過那個悸動的階段。

2、在環(huán)境布置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在布置課室環(huán)境時,可貼上一些生動活潑的圖片和條幅,如:愛衛(wèi)生、講文明、愛學習的名人佳句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習慣。班主任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室里的黑板報,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性。如:每期的黑板報都留下一個板塊開辟"奇思異想角"欄目,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可以用幾句簡短的話寫下來,把它貼在"奇思異想角"里,然后動員全班的同學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找答案,每周評出最佳解答員。這一過程,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智慧的火花經常在這一小小的板塊閃現。

3、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是當前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為學生進行個別的心理問題咨詢和輔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信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診斷、分析、解釋、評價,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目標、內容、方法和形式。因此,班主任老師要在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建立好本班學生的心理檔案。

4、心理學常識講座

將心理學常識引進中學課堂,讓學生獲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學知識,能幫助他們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積極的意義。但要注意講座不能“滿堂灌”,也不能把講座當作學校集體輔導的主要形式,只能是集體輔導的一種補充形式。

5、動員家庭和社會,共同搞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3篇: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范文

1、學習壓力大,這個問題相當普遍。遇到困難或考試前,顯得精神恍惚,緊張不安。2、情緒易波動,沒有自信心。3、人際關系不良,現在的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事事希望別人服從他們的意志,不懂得寬容、理解、關心別人。不合群。4、早戀問題的困擾5、網絡游戲的危害,網絡的誘惑加之有的家長疏于管教,讓孩子沉迷網吧,無心學習,對孩子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危害。

二、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學校方面的影響。長期以來”素質教育”對學生”減負”,卻只是一紙空文,一切仍然以”升學”為教學目標,過大的壓力只會把學生”壓扁”。

2、家庭方面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生知道的很多知識往往不是從學校里學到的,而是從爸爸媽媽那里學來的,家長的品質、行為是影響學生在學校乃至社會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3、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比如網吧,是青少年消費的主要場所,除網絡游戲外,兇殺、等網上影視片,對身心發(fā)育不健全的中學生往往沒有抵抗能力。其次,由于社會公德意識的淪落,人們對許多有違道德的事已習以為常,因此導致教育的誤導,使學生分不清是非、善惡。不良的成長環(huán)境是滋生青少年犯罪的土壤。

三、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對措施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加強交流,了解學生

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和落后的思想嚴重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有些學校領導在應試教育的思維模式下,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無關緊要,只要抓好學校管理和升學率就可以了。即使有些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那也是心理學專家和醫(yī)生的事,學校管不了,把學生往醫(yī)院一推了事。因此,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只有轉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落后思想,提高認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真正發(fā)展。其次,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

2、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和能力,注重心理輔導

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專家的事情,也并非針對哪一個孩子的問題,它指向全體師生,這就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如進修、培訓等)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知識和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心理輔導。心理輔導不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嗎?不就是說教嗎?很多教師都存在這種認識誤區(qū)。其實,心理輔導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等同與德育,不是簡單的說教,更不是批評、指責、嘲諷或恐嚇,至于用同情的態(tài)度去安慰或開解,這都不是心理輔導。心理輔導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職責在于通過心理輔導 ,給學生一定的幫助、指導,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和選擇,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從而更好的適應環(huán)境,不斷保持和增進身心健康,實現自我。

3、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教學是教師為學生授業(yè)解惑的主要渠道,在教學中滲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至關重要。各科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大膽互動,允許他們出現失敗或錯誤。積極思考并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教師不吝惜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第4篇: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范文

一、造成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幾大原因

學生作為社會成員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接觸社會的廣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因而,造成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無外乎來自三個方面:一是父母,二是學業(yè),三是自身。

一方面,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下成長,家長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故而對孩子的期望值也相應的大大提高,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負擔。還有部分父母自己幼年時由于種種原因不能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內心深處有著很大的遺憾,于是他們特別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替他們彌補這一遺憾,或替他們去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這也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學生又面臨著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以及升學帶來的壓力。我國正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提倡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但是,由于還有許多關鍵的矛盾無法得到妥善的解決,導致“應試教育”仍然大行其道,學校、老師、家長仍然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在校的時間長,作業(yè)量大,業(yè)余時間少,更沒有相應的業(yè)余愛好。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包大攬,造成了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交往,不知道如何妥善地處理人際關系,從而飽受處理不好伙伴、同學之間的關系的痛苦,整天心事重重。在中國父母眼中,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家務活一律不讓孩子干,也不讓他們將時間花在與同學的正常交往上,周末與放假的時間也被大大小小的補習班、提高班所占據。這種高強度的學習生活讓學生疲憊不堪,造成部分學生的厭學情緒,更有甚者變成情商缺乏的低能兒。

二、解決中學生心理問題的方法

目前,我國對因心理壓力造成的問題已經非常重視,可喜的是,學校和家長也逐漸意識到這一點,不再盲目地給學生施加壓力。而如何科學地解決學生心理問題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1.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要真正做到“全面發(fā)展”

我國的素質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還有生理和心理兩大要素。因此,學校在日常教育過程中除了要重視學生的文化知識、思想品德、身體健康以外,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把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放在一個較為突出的地位,對學生的教育要通盤考慮,學校要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其心理機能,發(fā)展其個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2.營造和諧發(fā)展的校園環(huán)境

學校還要營造一種和諧發(fā)展的校園環(huán)境以更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學校,教師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時刻保持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緒氛圍來感染周邊的學生。另外,老師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全面關心學生,理解他們各方面的需要,讓他們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輕松地成長。這樣才能讓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擁有足夠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才能使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3.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或活動

學校還可以適當地安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或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讓學生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學會簡單地排解心理問題的方法。只有學生學會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才能正確地認識自身的心理問題,讓他們意識到不良的心理情緒不及時予以解決疏導的話也會造成大問題,從而讓學生自覺地對自己所出現的不良心理情緒進行及時的剖析、評價與判斷,最終予以及早解決。

4.建立心理輔導站

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類似“心靈之家”“知心姐姐”這樣的學生心理輔導站,由掌握一定專業(yè)心理知識的老師充當心理輔導員,來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耐心地傾聽他們的痛苦與煩惱,并積極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解除煩惱。心理輔導站內部布置要簡潔溫馨,多用藍色這種讓人情緒平穩(wěn)的顏色作為主色調,讓學生一走進輔導站就從內心深處得到初步的壓力釋放,從而更有利于他們接下來的傾訴,輔導老師要有耐心地去傾聽每個學生的問題,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們思考,并最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孩子們帶著問題來,滿懷希望與快樂離開。

第5篇: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范文

關鍵詞:中學生 心理健康 針對性

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實施;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同時要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個人認為,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用網絡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過網絡實行個別化心理健康教育,即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生活中的影響力,也可發(fā)現潛在的嚴重心理障礙者,并及時采取適當的教育對策。針對有一般心理障礙和嚴重心理障礙者的咨詢與治療,可建立心理理療與保養(yǎng)內容。它主要針對有些同學因學習方法不當、人際交往不良、單相思,再加上心理調節(jié)能力差造成心情壓抑、焦慮不安,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還有一些同學心理障礙的時間較長,甚至從小開始就有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網絡生存的需要,也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需。學校建立并開放校園網吧,健全學校管理體制。結合家庭教育與管制,堅持以疏導為主、堵為輔,做到堵導結合,嚴格管理校園網吧,正確引導。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消滅種種不良的心理障礙,培養(yǎng)健全的個性,以及采取相應的措施可使中學生更好地享受安全而又有教育意義的網上體驗,使中學生健康、順利地走向網絡時代。

二、著力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

良好的學校環(huán)境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學校不僅要花大力氣規(guī)范、美化校園,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優(yōu)雅的學習環(huán)境,讓自然美來熏陶學生的心靈,而且要著力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

1.優(yōu)化學校、班級集體的文化心理氛圍

通過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價值導向,使學校、班級真正成為學生精神生活的樂園。

2.在各種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要充分挖掘各學科教育中包含的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使之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3.積極開展學校心理輔導工作

學校通過開設心理輔導課、設立心理咨詢室,對學生普遍存在或個別存在的心理問題或出現的心理障礙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消除障礙,建立健康的心理品質。

三、加強中學生心理咨詢,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幫助學生克服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礙,使他們能適應社會生活,處理好人際關系,順利完成社會角色轉移、設立悄悄話熱線信箱,熱線信箱十分有利于與中學生進行交談,可以使老師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設立心理服務室,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心理咨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關鍵在于咨詢老師要信任理解學生,同時遵循聆聽、保密、疏導、交友性原則。心理咨詢老師要有意識地和困于心理問題的同學建立起關心、尊重、了解和指導的關系,并依據問題的需要使用適當的心理治療方法,減輕或消除學生的不適應的心理現象及行為,培養(yǎng)適應習慣,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全發(fā)展。設立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熱線電話和信箱。教師通過講座、黑板報、墻報宣傳等手段予以答復、解決,宣傳時隱去具體的事例,避免學生猜到誰寫的咨詢信件。

通過心理咨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心理日記,班主任給學生布置心理作業(yè),班主任要求每位學生寫心理日記,陳述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體驗及心理感受,尤其是自己的心理困擾,學生可以向老師吐露他們所有的內心世界,通過心理日記,開啟了學生的心靈窗戶。開展心理咨詢,重視心理咨詢教師的培養(yǎng)。中學應設立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熱線電話、心理咨詢信箱,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使個別學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療,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四、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班會課缺乏現成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要求教師根據自己所處學校的條件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如何發(fā)揮主渠道作用,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1.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的學生觀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是建立一支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的教師隊伍,核心是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作為班主任教師除了必須具有較高的教育機制和素質,較完備和豐富的心理知識外,必須更新知識,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的學生觀。這是因為,心理品質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沒有學生以“主人”的姿態(tài)積極自覺地參與,任何心理品質教育都不可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成功的心理品質教育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注重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交流。

第6篇: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范文

而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除了家庭影響的原因外,還有來自學習方面的壓力、青春期的心理問題、不能面對挫折等多方面。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和調節(jié)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呢?筆者認為應該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重點抓好學校教育

學校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是抓好學校教育。首先,學校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梢詮囊韵峦緩街郑阂皇情_設心理輔導課,普及心理學常識。通過開設心理輔導課,使學生了解心理常識,掌握出現心理問題時的解決方法。二是引導學生多交朋友,遇到心理問題時可以向好朋友傾訴,從而達到心理疏通的目的。三是和家長及時溝通。學校應利用家長會這個渠道做適當的宣傳,讓家長也對心理輔導有所了解,并協助學校開展相關工作。四是結合每個學科的特點實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學科有其獨特的教學內容,每個任課教師都可結合本學科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學校要開展心理咨詢工作

目前在桂林市的各個中學,都建立了健全的心理咨詢機構,配備了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咨詢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不要讓它成為擺設。針對目前學生出現的一些不同的心理問題,我校心理教師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一對一的心理咨詢活動。對有輕微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對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及時和家長溝通,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使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夠得到早期的解決。這項工作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效,學校設置的“心情小屋”有不少學生去光顧。

與此同時,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班主任可以利用每周的班會課開展一些班級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輕松地訓練他們的心理行為,一舉兩得。政教處和團支部也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性的教育活動,如組織學生集體看電影,在娛樂的同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家長要抓好家庭教育

首先,家長要全程關注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家長應充分關注他們的成長情況,及時了解孩子的情緒、情感等精神世界,給孩子充分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機會,與孩子建立真摯的感情。在關注孩子的日常飲食、學習等方面時,也要特別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一個家庭中,孩子若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就會搞各種花樣來贏得家長的關注。犯錯誤即是一招,可當這一招還不奏效時,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加深“錯誤”的程度,強化自己在家人心目中的位置。

其次,家長要創(chuàng)造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子女的錯誤如果懲罰過于嚴厲,往往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容易滋生心理問題,影響他們的人格發(fā)展。同時,父母對子女的過度放縱、溺愛也不行,會使孩子產生心理問題。而在民主、寬松、溫暖的家庭氛圍下成長的孩子,大多數都活潑、外向,結交的朋友多,心理問題相對就少。

第7篇: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范文

一、農村高中生心理健康調查情況

筆者采取問卷調查法,對1500名農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具體結果如下:有63.4%的學生認為學校有必要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對高中生存在的集中心理現象進行集中調節(jié)和指導。其中學習壓力大和學習興趣不高是最為普遍的心理問題。而另外46.8%的學生認為雖然對于升學有壓力但是仍可以接受。最終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的農村高中生認為學校應該適時開設心理輔導課,或是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及時解決高中生面臨的實際心理問題,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農村高中生心理成因分析

就實際狀況來講,高中生處于生理過渡期,但是心理發(fā)展卻明顯落后于生理,造成了高中生“表里不一”的不平衡問題。再加上高中生心理發(fā)展非常不穩(wěn)定,自我認識不深,自我定位不準,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調控能力不強,因而非常容易走向極端,進而形成叛逆行為和逆反心理。就家庭方面來講,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和行為舉止都會對高中生心理產生直接影響。就學校方面來講,學校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氛圍也會對學生的身心帶來巨大影響,升學壓力大、同學關系處理不好等,這些事情都會讓學生產生負面情緒,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而就社會方面來講,各種非主流思潮不斷沖擊學生心靈,尤其是農村高中生的心理狀態(tài)非常不穩(wěn)定,判斷能力也不強,因而極易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誘惑和影響。

三、加強農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加強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課標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對于農村高中生而言,及時的心理教育必不可少,就此筆者提出了幾點相應的教學措施。

1.適時開設心理輔導課,定期開展心理教育活動

心理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教師深入學生內心世界,加強師生互動,共同實現教學目標,同時有助于提高農村高中生的心理調控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在實際心理教育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不斷豐富教學形式,積極開展能夠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活動。加強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自我認識,讓學生充分融入活動中去,引導他們走向積極向上的心理發(fā)展道路。

2.加強心理輔導的針對性,及時采取個別心理輔導

對農村高中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具有非常好的實踐效果。部分學校已經成立了心理咨詢室,專門就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心理輔導教師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心理進行疏導,促進互動型師生關系的順利構建,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水平。經調查顯示,對于學校成立心理咨詢室這一舉措,學生基本持贊同的態(tài)度。同時他們認為還可以適時舉辦心理講座,加強對具有問題行為和問題心理的學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以及時解決學生面臨的各種問題。

3.加強心理教育的學科滲透

學習是高中生最核心的活動,而許多心理問題也都是因學習而起的,因而在高中時期的各學科中實現心理教育的滲透,加強各學科與心理教育的滲透和融合,能提高學生參與心理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意識到德育和心理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同時,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對學生心理起到有效疏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避免心理問題的產生,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有效拓展心理教育的空間,還可以提高高中教育的整體水平。

4.及時收集心理材料,構建完善心理檔案機制

收集學生的心理材料具有重要價值,因而要構建完善的心理檔案機制,對于農村高中生的心理調查、咨詢和分析等資料要進行嚴格的專人保管。這樣不僅有利于全面掌握高中生的整體心理狀況,把握他們的心理發(fā)展動態(tài),還有助于學生加強自我認識,為有效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加深高中生心理研究提供經驗。及時收集農村高中生的心理檔案,構建完善的心理檔案保存管理機制,對所有相關心理咨詢資料加以收集和保存,這不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或是存檔而刻意保存,更是為了給高中生心理輔導工作和心理研究工作提供重要借鑒。

第8篇: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范文

關鍵詞 不良行為問題學生 原因 教育轉化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高中階段的學生由未成年向成年過渡,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但一些學生受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學習上不思進取,擾亂課堂, 違反學校紀律,屢教不改;少數學生在家庭中與父母吵鬧,社會上和一些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尋找所謂的“友誼”和“靠山”,拉幫結伙,擾亂校內外正常秩序、尋釁滋事、打架斗毆。久而久之,危及校園和社會安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良行為問題學生的表現。對于學校而言,研究問題學生不良行為產生原因,制定有效措施,成功教育轉化他們,解決這一困擾學校、社會、家庭教育的難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學生不良行為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學生不良行為問題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仔細觀察分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學校教育的欠缺

在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依然困難重重,阻力很大。社會、家長對學校的評價仍以分數和高考升學率為主要標準。強大的升學競爭壓力使得學校和教師的教育難免帶有功利性,部分教師“厚此薄彼”,被迫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成績較好的少數學生身上,而忽視了學業(yè)較差或行為出現問題的學生。他們很難有愉快接受教育的體驗,對學校、對教師失去感情,對學習失去興趣,進而厭學,自暴自棄。

1.2家庭環(huán)境欠佳,教育方法不當

據調查了解,在家庭教育中,一方面父母對獨生子女過分溺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期望值過高,只關心學習成績的高低,不關心學生品行發(fā)展的好壞,一旦出現問題,非打則罵;另一方面家庭不和睦,父母下崗或常年在外打工、單親家庭、隔代教育,家庭經濟困難等,使這些家庭中的孩子沒有穩(wěn)定和安全感;缺乏父母的關愛,逐漸形成個性冷漠、粗暴,行為放縱,喜歡打架。

2不良行為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

不良行為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是指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使其向好的方向轉化的過程。他們并不是“壞”學生,雖然犯有過錯,實踐證明,他們完全可以教育轉化。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校和教師應該正確認識不良行為問題學生的存在?更加“偏愛”這些學生,不要輕易開除或勒令退學,給他們改過的機會。

2.1抓班級管理和班風、學風建設

班級中定期召開紀律教育主題班會,嚴格要求學生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對照班級中學生行為習慣表現,進行周小結、月總結,查找不足。培養(yǎng)學生遵守校紀校規(guī),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對于較為嚴重違反學校紀律的不良行為問題學生,學校保衛(wèi)科積極介入,定期對他們進行校紀校規(guī)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學習,定期聽取他們的思想匯報,并進行誡勉談話。使之不斷提高認識,轉變思想,同時,也起到震懾作用。

2.2重視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重視心理咨詢室建設,設專任心理輔導教師,購置增添設備。根據高中生不同年齡特點和各年級反映的不同問題,分年級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長期為學生提供團體或一對一心理輔導和咨詢,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重點不良行為問題學生,根據他們性格特點和自身存在的問題制定心理輔導方案,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他們敞開心扉,說出他們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麻煩、苦惱,擔心和害怕出現的問題,進而找準問題的癥結,克服心理障礙,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

3教師要平等寬容,傾注真心和愛心

3.1善于發(fā)現“閃光點”

問題學生雖然學習成績較差,自身有這樣那樣的不良行為,但在音樂、美術、田徑、球類體育項目有天賦,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其長處和閃光點,并鼓勵他們融入到學校舉辦的青少年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中去,使他們受到感化和熏陶。激勵他們參加到學校開展的文藝節(jié)目演出、田徑、球類運動會等大型活動去,發(fā)揮自己才能,勇敢拼搏,為班級、學校爭取榮譽。學校、教師給以表揚獎勵。讓他們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驕人成績、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更贏得教師和學生們的尊重。

3.2重視家校聯系

利用每學期召開的家長會、問題學生家長會,培訓家長教育管理學生技巧;班主任、課任教師還進行定期家訪、匯報這些問題學生取得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多加鼓勵和肯定。班級中開通家長校訊通、建家長QQ群,即時與家長溝通聯系,了解掌握問題學生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表現,進行節(jié)假日、寒暑假重點時段動態(tài)監(jiān)控,共同進行教育引導。

總之,不良行為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tǒng)教育過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密切配合。學生的不良行為問題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在轉化教育過程中,要以教師自身良好的道德品德、工作作風和人格魅力來教育、影響、和感染學生,傾注感情,奉獻愛心。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做到防微杜漸,標本兼治。這樣我們就會得到良好的教育轉化效果。

參考文獻

第9篇:中學生心理輔導措施范文

一、 自殺問題的現狀和防治措施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自殺是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國則是13~34歲年輕人死亡的第一原因,自殺會給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十分慘痛的后果和持續(xù)性影響。目前,中學生自殺率呈上升趨勢,自殺防治也成為當前中學心理衛(wèi)生工作中一個突出和敏感的問題。針對中學生自殺的心理危機,教育界提出各種自殺干預與防治措施,如: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防護體系、完善學校心理咨詢機構、注重學生生命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等。事實上,自殺防治應從教育、輔導與治療三方面同時展開。我國臺灣地區(qū)近幾年積極開展校園抑郁與自我傷害的三級預防工作,要求各級學校教師協助有自殺意念的學生簽訂“不自殺協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大陸地區(qū)對有嚴重自殺意念的中學生簽署不自殺協議,以幫助他們走出人生的“低谷期”。

二、不自殺協議的概念及其應用的可能性

1.不自殺協議概述

不自殺協議,亦稱不自殺契約或不傷害自己契約,是咨詢師或者心理輔導老師與來訪者共同簽訂的關于來訪者在生活中出現嚴重心理問題時,不采取自殺自殘等消極應對方式,而是主動向咨詢師或心理輔導老師求助的一種心理問題處理方式和方法的協議。不自殺協議是國外許多臨床實證研究認為有效的自殺危機處理技巧之一,它的適用對象為短期內可能會出現自殺危險的來訪者。

不自殺協議的具體內容有: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我不做出傷害或危害自己生命的行為,而如果我發(fā)現自己情緒低落,難以控制自殺念頭、沖動或行為時,我會打電話給輔導老師、家人、朋友或師長討論尋求協助,幫助自己渡過難關。若都找不到人時,我也會打電話到24小時專線請求協助。協議中記錄著輔導老師、家人或師友的名字與聯絡方式。

2.不自殺協議應用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不自殺協議作為世界各國心理輔導實踐中防治自殺的有效方式,可以從心理支持、輔導機制等方面對自殺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首先,不自殺協議有類似心靈寄托的作用,因為人在想要自殺的時候,通常也是心靈最脆弱的時候,如果他曾接受過這樣的輔導方法,應該會在想到不自殺協議存在的瞬間,想到這世上還有未完成的牽掛,哪怕是短短的幾秒鐘的念頭,都有可能成為防止一條寶貴生命結束的關鍵因素。其次,不自殺協議的輔導機制是通過會談或諮商技巧協助人們處理生命的失落困頓或危機,提供問題解決的方案,一旦來訪者出現自殺行為,輔導人員就必須將其轉介給醫(yī)療單位,進一步評估其是否有疾病癥狀,協助他們接受治療。面對中學生自殺死亡人數逐年增加的情況,我們可以在中學推行不自殺協議,以更有效地應對中學生自殺問題。

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現象逐漸增多,自殺議題已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注意,這也就凸顯了自殺行為防治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為了更有效地預防中學生自殺行為,學校必須建立起完備的自殺防御系統(tǒng),不自殺協議即為該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不自殺協議的應用

1.簽署不自殺協議的前提

不自殺協議的簽署需視求助者的具體情況而定,其適用對象為短期內可能會出現自殺行為的來訪者。無自殺傾向的人一般不需要簽署不自殺協議,即使是有自殺傾向的人,也不是人人都要簽署。簽署不自殺協議的前提是必須經由輔導專業(yè)人士的篩選與講解,讓來訪者了解協議的內容和作用,并且來訪者自愿主動簽署。

自殺傾向的評估應交給專業(yè)人員。至于評估的方法,一方面可根據《抑郁自評量表》《心情指數檢測表》《自我傷害行為節(jié)選量表》《自殺危險程度量表》等,辨別出有自殺傾向的學生,并了解學生的憂郁和自我傷害程度;另一方面,專業(yè)人員通過與求助者的溝通來進行自殺評估,以便進行下一步的協助。注意當求助者所言所寫都是自殺征兆時,一定要誠懇地表達“我聽見了”或“我看見了”,也進一步澄清他/她的想法(意念如何)、有無計劃(打算何時、何地、用何種方法等)等,更要表達協助他們解決困擾、處理危機的態(tài)度,切莫對他們的求救訊號不聞不問。

2.簽署不自殺協議的時機和原則

簽署不自殺協議,主要是在心理師或其他專業(yè)人員與要自殺或自殺未遂的來訪者進行短期密集危機介入晤談時所用。簽署不自殺協議需遵循自愿原則。通常來訪者不愿意簽,有可能是與輔導人員未建立信任關系,或擔心自己無法保證不自殺。這時候,可以先澄清來訪者的擔心,并強調簽訂不自殺協議主要是希望在他作最后決定之前,讓我們還有機會可以幫助他,消除他的疑惑心理。

3.不自殺協議的有效性

簽署不自殺協議必須由專業(yè)輔導人員來進行,一般教師不適合扮演專業(yè)人員的角色協助學生簽署,因為這必須有專業(yè)的配套措施來配合;否則,簽完之后,學生無法確定是否因此得到后續(xù)服務,教師也不知該如何繼續(xù)協助。不自殺協議主要是希望來訪者在自殺前,考慮與重要他人的約定,故不能自殺;因此,輔導人員與來訪者之間需建立一定的信任關系,不自殺協議才能有效發(fā)揮作用。此外,協議上需訂立明確的期限,不宜過長,以免來訪者覺得時間太長而無法保證,這可與求助者協商決定。最后,協議上需清楚列出當來訪者想自我傷害時可以聯絡的資源。

4.不自殺協議的簽訂

簽署不自殺協議之前,輔導人員要與求助者進行談話,讓求助者明確不自殺協議的內容及作用。不自殺協議的內容是求助者承諾在有自殺的企圖與行為的高度危機時會主動向輔導人員、心理師、教師、家長、朋友等尋求幫助,而不會選擇自殺;即使要自殺也要打電話給約定好的專線,使他人可以及時協助。簽訂不自殺協議主要是讓來訪者增加活下去的理由:因考慮與他人的約定,故不能自殺,所以先聯絡好友、教師、心理咨詢師或者自殺防治中心專線尋求幫助。

在約定的這段時間內,專業(yè)人員必須充分利用同理心(也稱共情、同感等)技巧與自殺者之間盡快建立起一種可信賴、能溝通的關系。要用簡單、有效的對話技巧讓自殺者感到受到尊重和理解,可以放心地交談。但不要急于進行直接的心理問題干預。進行簡單的信息交流的目的是讓企圖自殺者開口說話。只要當事人愿意或能夠 開口和輔導人員溝通,就有希望幫助當事人停止自殺的行為。在初步建立溝通關系的基礎上,自殺現場干預首先要以傾聽為主,要以真誠、尊重、接納、不偏不倚和關心的態(tài)度進行傾聽、觀察、理解,及時作出語言上的反應。簡單地說,就是要多聽少說,讓企圖自殺者充分地宣泄情感。對其過激的情緒表達不要阻止,而要適當進行疏導。要讓企圖自殺者講出自己感受到的痛苦,幫助其尋找和建立對生活的希望,同時減少他們的無助感。隨著當事人的不斷傾訴,其情緒會慢慢趨于緩和。在傾聽的同時,心理危機干預者要從當事人的言語中捕捉有用的信息,以充分了解自殺者的想法、自殺緣由以及心理動態(tài),為下一步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作準備。

同時,專業(yè)人員也要協助來訪者逐步自我肯定,了解事情是有轉機的,幫助來訪者找到生活目標,增加其活下去的希望,并幫助來訪者建立人際支持網絡,走出自殺的心理陰影。每個來訪者的情況不同,對于感到學業(yè)、事業(yè)無望的自殺者,可以暗示其困難是可以解決的、痛苦是會結束的,幫助其重建生活希望;對具有孤獨感的自殺者,可以表達對其情感和感受的充分理解,使其感覺到他并不是孤獨的;對于因沖動而自殺者,可以表示對他的情緒和行為的充分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引導他作不同的選擇;對自覺無價值感的自殺者,可采用“追憶”技巧,幫助自殺者追憶其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工作經歷中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來強化其自我價值感。當企圖自殺者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可以開始比較理智地思考問題時,專業(yè)人員應當幫助當事人認識到:世上沒有絕人之路。我們有許多可變通的應對方式可供選擇,而不必非要選擇自殺。通過對當事人所認為的困境和出路的討論和建議,使當事人認識到事情其實并沒有想像的那么糟。

最后,簽署不自殺協議通常是由專業(yè)人員來進行,輔導人員給求助者呈現不自殺協議,指導求助者詳細填寫各項資料,尤其是其老師、家人、朋友等的聯絡方式,以保證當求助者想自我傷害時,可以通過聯絡資源獲得幫助。在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后,雙方在協議上簽字。簽訂之后,雙方作出承諾:求助者承諾若出現危機狀態(tài)會求尋求幫助。承諾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口頭承諾,另一種是書面承諾;這種承諾的意義在于一方面提醒來訪者繼續(xù)求助以及求助的對象,另一方面則是喚醒來訪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能為承諾負責而繼續(xù)活下去。輔導人員也承諾會在第一時間為求助者提供幫助。

四、不自殺協議在中學生自殺干預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咨詢師代表學校不能作為推卸責任的借口

學生一旦簽訂不自殺協議,咨詢師、學校應當積極搜集資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況,推測其自殺動機,從而引導其疏導不良情緒、改正錯誤認知,加強對其的生命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預防學生自殺行為的發(fā)生。若簽約后有學生自殺,咨詢師不應以一紙約定來推卸其應承擔的責任,這種行為不符合咨詢師和學校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

2.咨詢師不能欺騙企圖自殺的學生

簽訂不自殺協議時,輔導人員不能夸大協議的作用,對協議以外的事項不能隨意作出承諾。輔導人員不能為了勸說企圖自殺的學生而欺騙學生。如對該學生提出的不能立即實行的要求開空頭支票,一旦學生的要求無法得到滿足,可能會感到更加失望,加速其自殺行為。

3.不自殺協議只是一種輔導手段而非萬能

不自殺協議的主要作用是在求助者有自殺企圖和行為時,可根據不自殺協議中的聯絡資源尋求幫助,可延緩求助者的自殺行為,增加求助者活下去的理由和希望。但當求助者受到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心理承受能力達到極限時,對外界沒有任何反應,那么不自殺協議也無法發(fā)揮其作用。因此,不自殺協議應當與其他自殺干預措施結合使用。

五、小結展望

不自殺協議作為自殺防治流程中的防護工具之一,在預防中學生自殺方面有著較好的效果,一方面,它可以增加企圖自殺者活下去的理由,延緩其自殺行為;另一方面,在約定的時期內,便于專業(yè)輔導人員建立求助者的網絡支持系統(tǒng),增加求助者活下去的希望。不自殺協議在應用時也需注意一些問題:不自殺協議不是萬能的,預防自殺最關鍵的應是從來訪者的心理層面著手。輔導人員應積極尋求不自殺協議與其他自殺干預防護措施的協調。

自殺防治是一個人人都可加入的行列,它需要各級人員與各類機構共同組織成一個完善的自殺防護體系。其中,學校應全面培訓教師成為校園自我傷害防治的守門員,將生命教育融入課程,并學會簡單的自殺評估以及正確的陪伴與轉介技巧,協助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專業(yè)求助;更要培訓家長一起面對孩子的困境,讓教師與家長在能力范圍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最重要的是,校園中教育、輔導與醫(yī)療的自殺防護網絡必須順暢而健全。相信通過不自殺協議,以及在老師、家長、專業(yè)人員等的共同協助下,能更好地預防和干預中學生的自殺行為。

主要參考文獻:

[1]莊渝平.當代大學生自殺現象透析[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85-88.

[2]雷紅.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模式的比較與構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2):172-173.

[3]余莉莉.大學生自殺現象的歸因分析及預防干預策略[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5):42-44.

[4]劉濟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讀[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