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調研理論范文

社會調研理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調研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調研理論

第1篇:社會調研理論范文

【關鍵詞】工學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調查方法;職業(yè)技能

社會調查方法是檢驗所學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一個有效途徑,在工學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十分顯著,不僅使學生認知社會秩序而且厘清人心秩序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促使學生反思自我成才遇到的困境。

一、工學結合思政課社會調查方法的作用

社會調查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有助于把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應用于社會實踐,檢測思政課理論的科學性,促使學生認知“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圣權利” [1],減少社會轉型時期所遇到的社會困惑與迷茫。

1、加強人際交往。思政課的內容讓學生更加自信、科學看待自我所學專業(yè)的潛在發(fā)展,與校企合作交流方面訪談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減少人際情感溝通距離。

2、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大學生應注重職業(yè)技能角色定位,內化職業(yè)素養(yǎng)養(yǎng)成,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基本上要求學生從理論素養(yǎng)、人文修養(yǎng)、實踐技能三方面塑造學生,明確職業(yè)素養(yǎng)是人文修養(yǎng)與實踐技能的前提條件,人文修養(yǎng)是職業(yè)素養(yǎng)與實踐技能的內在品質,實踐技能則是工具和手段,

3、認知社會。社會調查方法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現(xiàn)象的實質,構建群眾路線的平臺,通過企業(yè)訪談能夠科學合理的認知自我職業(yè)規(guī)劃,檢測所學知識的使用性。

二、工學結的思政課社會調查方法的內涵建設

社會調查方法運用于工學結合思政課教學,可以補充完善思政課在校企合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學生直觀感性方面了解本專業(yè)的社會應用前景,通過社會現(xiàn)實的第一手資料豐富思政課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內容。

1、專業(yè)案例的運用。在講解思政課時注意貫穿專業(yè)案例的解讀與分析,讓學生通過案例蘊含的思想較好的了解社會現(xiàn)實,使得社會調查方法有專業(yè)基礎知識的文化因子,凸顯社會調查方法在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

2、校企合作資源的知識遷移。通過與專業(yè)教師、企業(yè)相關人員的合作,把校企合作的模式推廣、企業(yè)文化的發(fā)展理念、優(yōu)秀教師與企業(yè)員工的科研成果等引入到思政課教學之中,激勵學生進行社會調查自信心。

3、專業(yè)社會調查案例的整理,把往屆或應屆優(yōu)秀大學生校企合作社會調查改編成案例進行歸類,讓學生討論、思考注意社會調查遇到的一些事情,減少社會調查時遇到的一些相關障礙。

4、優(yōu)秀大學生做報告,選擇畢業(yè)生、實習生或參與專業(yè)社會調查的學生作報告,在真實的情景生活中探討實踐調研的心得體會,鼓勵大學生勇于社會實踐,進行專業(yè)調研。

5、思政課教師參與社會實踐。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教師親身參與社會調研,把具有典型性合作企業(yè)的訪談感想與學生一起分享,完善思政課教師自我專業(yè)基礎的人文素養(yǎng)。

三、工學結合思政課社會調查方法的生活回歸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實踐是一個整體性工程,需要專業(yè)教師、企業(yè)員工和思政課教師共同參與,體現(xiàn)專業(yè)技能的工具理性和思政教育的情感價值理性的融合匯通,實踐、理論、再實踐,循環(huán)往復。

1、實踐驗證真理。通過社會調查使師生在社會中明確企業(yè)發(fā)展的前景、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的差距,搭建心里與社會縮距的良好平臺。

2、思政教師、專業(yè)教師與企業(yè)人員的團隊形成。師生參與社會調研可以“行止之間于內有自覺(不糊涂),于外非有所為而為” [2],加強教師與企業(yè)人員的情感溝通,提升團隊工作聚合力。

3、教學機制動態(tài)化。社會調研有助于推動思政課傳統(tǒng)的教學機制創(chuàng)新,形成課堂情感共鳴與課外冷靜觀察的時空環(huán)境,實現(xiàn)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原則。

四、工學結合思政課社會調查方法面臨的挑戰(zhàn)

工學結合思政課社會調研初步取得一定的成功,但是因為工學結合的客觀情況致使部分校企合作沒有深入實質性進行,停留在專業(yè)頂崗實習層面上,因而思政課社會調研方法的成功實踐還需進一步探索。

1、思政課教師沒有專業(yè)基礎文化底蘊,限于企業(yè)文化的傳播。

2、校企合作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沒有充分保證學生進行社會調查。

3、校企合作部分思政課教師邊緣化。

【參考文獻】

第2篇:社會調研理論范文

公共管理類課程實踐性教學方式較多,其中采用較多且很成功的是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xiàn)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xié)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正確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的教學方式。當然,案例及其教學并非要取論的發(fā)展或者實踐的觀察,而是為從一種不同的背景審視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開辟了道路,是以情景模擬的方式使學生們置身案例所描述的特定情景中來運用所學的知識獨立地觀察思考、分析問題,而不是直接進入社會實際活動中去直觀感受、觀察實踐。社會調查卻是要通過深入社會搜集直觀感性的第一手材料,進而分析研究材料,形成理性的調查結論,是知識從感性向理性深化的過程,具有鮮明的參與社會實踐的特征。在實踐基礎上從搜集直觀感性的材料、分析研究材料到形成理性的調查結論的認識過程,就是調查的過程。

在農村公共管理課程中引入社會調查法來展開實踐性教學,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專門搜集和整理課堂學習知識的相關信息,通過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可以實現(xiàn)課堂學習與社會中的現(xiàn)實問題的有機聯(lián)系,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社會現(xiàn)象,實現(xiàn)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逐步加深,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實現(xiàn)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

二、社會調查法的框架

作為一種系統(tǒng)的、科學的認識活動,社會調查有著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序,這種固定的程序可以說是社會調查自身所具有的內在邏輯結構的一種體現(xiàn)。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提出調查主題。這是整個社會調查工作的基礎,需要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有創(chuàng)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調查主題或觀點,盡量具體化和精確化,以便界定調查對象、調查區(qū)域范疇和實施調查。

(2)調查準備。在明確調查主題后,需要為實現(xiàn)調查目標而進行調查設計和準備調查問卷。調查設計主要是針對需要研究的問題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選擇適當?shù)恼{查方法以保證調查資料的收集和分析過程的規(guī)范和科學。調查問卷的設計是調查準備階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須要將研究主題放在一定的理論分析框架中,明確需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資料,緊密圍繞研究主題設計問題,采用可觀察指標,注意構建可操作的變量和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選擇適當?shù)膯柧斫Y構,這直接影響到所收集的數(shù)據質量和后續(xù)的研究。此外,簡潔和被調查者易于理解的調查問題能保證調查的順利進行和數(shù)據質量的真實,在設計問題時必須要考慮被調查者的時間資源、個體認知能力等情況。

(3)社會實地調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調查者要深入社會,根據不同的研究主題選擇不同的訪談方法收集資料。在具體調查訪談過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現(xiàn)實條件的變化或調查設計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調整預定的訪談方法或對調查問卷進行修正。

(4)數(shù)據整理和分析研究。社會實地調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資料需要進行整理、統(tǒng)計和分析,得出調查研究結論并撰寫調查報告。

三、社會調查法在農村公共管理課程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筆者將社會調查法引入農村公共管理課程的實踐性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以“京郊農民對農村公共管理狀況的滿意度調研”為例對社會調查方法在農村公共管理課程實踐教學中的運用進行說明。

(一)確定調查主題

根據農村公共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在選擇什么內容或問題作為社會調查主題時,主要考慮調查主題的有價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選擇“京郊農民對農村公共管理狀況的滿意度”作為調查主題。這是因為:(1)本課程學習對象為北京農學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yè)的本科學生,需要從實踐中認識社會,加強專業(yè)和課程認知。(2)課程學習的85%以上的學生來自北京郊區(qū),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區(qū)、朝陽區(qū)以及延慶縣、平谷區(qū)等九個郊區(qū)縣的44個鄉(xiāng)鎮(zhèn),調研地點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學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為中心進行輻射式取點或選擇調研樣本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或滾動取樣調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條件,能夠保證問卷調查的質量,而且調研成本低。

(二)調查準備

調查準備主要包括了調查問卷設計和社會調查的組織安排準備兩方面的內容。

1·設計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的設計一定要緊密圍繞調查主題,本著全面、科學、可操作性來設計調查問題和構建變量和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根據當前北京郊區(qū)農村經濟狀況、農村公共管理的現(xiàn)狀、農村公共管理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能力等,以了解京郊農民對當前農村公共管理的滿意度以及影響京郊農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因素為主要內容,除被調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況的12個問題外,共設計了與調研主題相關的5大類66個問題,其中關于農村公共管理主體的有15個問題,關于農村基層民主的共計20個問題,有關基礎設施建設及發(fā)展的共14個問題,社會保障及參加情況的有11個問題,收入及其他的有6個問題,其中有些問題還設計了子問題以便搜集更詳細的資料,此外還設計了需要補充說明的問題項。通過這些問題,可以考察京郊農村公共管理的狀況、村民對公共管理的滿意度等相關情況,能使學生對京郊農村公共管理狀況有一個直觀、真實的認識,從社會實際狀況出發(fā)來深入而直觀地認識農村公共管理的內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對該課程內容的理解,并從課程學習角度去理解相關政策的實施基礎與意義。

2·前期組織安排

隨著課程內容的推進,在調查前1個月布置具體的社會調查事宜。主要是介紹社會調查方法、調查數(shù)據可靠性的把握、調查報告的撰寫以及本次社會調查的要求等,督促學生做相關的知識儲備,尤其是對調查問卷要做詳細的解釋,保證學生理解調查問題及調查目的,減少調查者因對問題的不理解造成的數(shù)據錯誤。因為考慮到少部分學生家庭所在地在北京市城區(qū)或京外省份,自主聯(lián)系京郊農村調研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保證每個同學都能實際進入京郊農村調研,于是按宿舍將學生分成若干調查小組,并且確保每4-6人的小組中至少有2名以上家在郊區(qū)農村的學生,要求每組來自城區(qū)家庭的學生必須跟隨來自郊區(qū)的學生進行調研。各小組自主推選一名組長,主要負責小組調查活動的開展和與教師的聯(lián)系,調查分工等由組內成員自行協(xié)商。

(三)京郊農村調查與資料收集

在調查準備階段,各調查小組根據組員情況,確定調查地點,細化到京郊的村莊。各小組優(yōu)先選擇家庭所在地、親戚所在地、同學朋友所在地為調查村莊,依靠親戚、朋友、同學等熟人幫助,在被調查村莊有選擇地發(fā)放問卷或面對面地調查與訪談,既降低了社會調查的成本而且還能保證問卷的回收率和數(shù)據質量。在調查過程中,被調查農民的問題補充說明為研究主題的拓展和深層次分析提供了補充資料。學生在調查總結交流中往往對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感受最深,從他們的反映來看,更多地集中在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對相關教學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調查訪談技巧的掌握和溝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四)調查數(shù)據整理、分析與報告撰寫

將調查得來的原始數(shù)據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是撰寫調查報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礎。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指導學生根據調研主題,分析調查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撰寫調研報告。各調查小組成員的知識結構和水平的差異影響著各組選擇的數(shù)據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組選擇EXCEL進行數(shù)據整理和分析,分析較為簡單;有些小組選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實現(xiàn)了農村公共管理課程與統(tǒng)計分析課程的結合,學以致用使分析結果更為深入和全面,并加強了課程學習間的聯(lián)系。

(五)調查的總結、交流

前面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項社會調查,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完善社會調查法的實踐性教學成效,調查的總結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調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組以PPT形式匯報各組的調查情況、調查結論等,就調查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分享調查體會與經驗,并且回答老師和同學的提問,實現(xiàn)知識的啟發(fā)、碰撞、提升。同時對調查中暴露出問題的總結,比如對于組織安排、問題設計、調查難點等進行總結,以便在今后的社會調查中避免出現(xiàn)相同的問題,完善社會調查法的實施和提高調查效果。從學生對調查交流、總結的情況反映來看,有些小組事先組織安排有所欠缺,導致調查時間和次數(shù)比預想的多,很多學生在經過社會調查后改變了原先對社會調查的簡單認識;更多的學生反映經過社會調查后對農村公共管理課程中的很多知識有了直觀和更深入的認識,并開始思考相關問題,而且還在調查中取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和感受,比如被調查的村民面對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期望學生們能解決他們說到的問題時,很多學生的反映是認識到專業(yè)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和激發(fā)出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此外,社會調查對交流、溝通能力以及與團隊合作能力的鍛煉也是學生交流總結中反映比較突出的一個方面。

(六)社會調查的評價考核

各小組完成社會調查后,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要求上交調查報告、填寫后的調查問卷、小組成員的分工說明等材料。小組社會調查實踐成績由調查報告成績、交流匯報老師打分和學生評分三部分組成。交流匯報中,參加匯報會的課程組教師和各調查小組根據調查匯報和回答問題情況打分,分別匯總平均后得到教師評分成績和學生評分成績。調查報告成績、交流匯報教師評分和學生評分成績分別按照60%、20%和20%的比例加權得出小組社會調查實踐成績。每個學生的成績以小組成績的85%為基數(shù),15%按照每個學生在小組社會調查中的分工和表現(xiàn)等給出??茖W、合理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有助于借助評價考核來檢驗課程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能力與素質的提高情況,有助于完善實踐性教學的各個方面。

第3篇:社會調研理論范文

關鍵詞 藥事管理學 教學方法 管理工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5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with international counterparts competitio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requires not only high-quality pharmaceutical technical personnel, especially in need of a large number of can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pharmacy, and know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drug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certain management ability of grass-roots pharmaceutical administration personn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ciplin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topics of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social research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To in practical teaching in training students of pharmacy management ability.

Keywords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teaching method; management ability;

事管理學是藥學與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及行為科學相互交叉、滲透形成的邊緣學科,研究藥事的管理活動及其規(guī)律,以藥品質量監(jiān)督管理為重點,解決公眾用藥問題為導向的應用學科。所有的醫(yī)藥類專業(yè)(包括臨床藥學、中藥、藥事管理、醫(yī)藥營銷等等),都將“藥事管理學”課程作為專業(yè)基礎課。

而藥事管理學與其它學科相比具有一些明顯的特殊性: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政策規(guī)章更新快、法律用語枯燥抽象等,學生理解吸收難度加大,能力培養(yǎng)問題顯現(xiàn)。為依法治國方略在藥事領域的具體實現(xiàn),為行業(yè)培養(yǎng)高素質的職業(yè)化人員,適應當前教育教學改革實際,突出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我們就藥事管理學教學開展了以管理工作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方法探索實踐。

1 案例教學法

1.1 案例教學的目的

管理學家明茨伯格說:“(管理教育)要求通過學習獲得知識和行為上的雙重成果?!比欢?,這種雙重效果,尤其是管理行動能力的獲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要求管理教育者在授課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其主要方式是參與特定的管理活動或模擬相應的管理工作情景,通過對已有知識的類化遷移與整合而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個人力量的組成部分。而案例教學就是模擬某一具體管理情景的教學方式,它通過管理案例的運用,將學生帶入藥事管理實際情境之中,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培養(yǎng)和開發(fā)學生管理能力的目的。

1.2 案例教學的實施步驟

案例教學實施比較靈活,可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穿行,可以通過案例反映將要講授內容、解釋理論知識點、匯總貫通知識體系。其實施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個人分析、集體討論和評判總結。在個人分析階段,學生在閱讀案例材料的基礎上,借助已學習過的理論知識,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關于案例問題的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在集體討論階段(小組或全班),通過百家爭鳴,闡述自己的主張,彼此啟迪,吸收合理的成分,從而得到啟發(fā)教育或產生新的知識,培養(yǎng)能力。最后通過教師或學生的評判總結達成一個較能普遍接受的意見。

1.3 案例教學的運用

依法行政在藥事領域體現(xiàn)得非常到位,藥事管理學的授課內容主要圍繞藥事領域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為了靈活地釋義法律及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中的適用,我們選取了當前社會中的典型事例進行案例教學。如在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后,由老師提出一些比較典型、即時的案例,如“亮菌甲素”和“欣弗”案例,請學生用所學法律知識自己分析,找出違法事實和處罰依據,進行問題分析和處理,然后討論總結得出統(tǒng)一結論。

案例教學也可以說是實踐教學的一種特殊形式,它體現(xiàn)管理生活,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培養(yǎng)實際操作能力為主。學生在領會管理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管理問題的分析、判斷,尋求問題解決的途徑,這一過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枯燥的條理化理論知識為具體事例,在案例分析以及學員之間的互動過程中,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1.4 實施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藥事管理案例必須反映藥事管理的實際情況及其變化,只有所提供的情景十分接近真實情況,學生才會有認同感,從而欣然接受案例教學。其次,案例教學強調學生的個人和集體作用,以案例為線索,啟迪學生集思廣益,重在參與。再則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管理能力是案例教學的重要任務。

2 專題討論法

2.1 專題討論教學的目的

專題討論教學通常圍繞一個需要探究解決的學科或現(xiàn)實領域的專門問題而展開,其過程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在專題討論教學中,教師僅僅擔任“導演”角色,對研討過程進行統(tǒng)一調度和掌控,學生則進行有意識的思維探索活動。這種形式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還可起到互教互學、取長補短的作用。

2.2 專題討論教學的實施環(huán)節(jié)

學生參與式討論課的作法及其環(huán)節(jié)是:由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為學生擬定討論題目,學生根據討論題目到圖書館或借助其它現(xiàn)代工具查閱相關資料,在所獲資料的基礎上,憑借自己對問題的認識,進行分析整理,總結出書面發(fā)言提綱,在討論時逐一發(fā)言闡述自己的見解。

2.3 專題討論教學的運用

我們圍繞藥品與藥品質量監(jiān)督管理、藥學技術人員的管理、藥事管理體制、醫(yī)院藥事管理、中藥管理這些學生應掌握的內容,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了若干討論專題,如我的藥品價格市場一直問題不斷,圍繞現(xiàn)實,確定“藥價虛高的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通過討論,辨析藥品定價機制問題、藥品采購問題等。在藥學職業(yè)道德教學中,圍繞“醫(yī)藥代表的起源與作用”進行小組討論,一方面延伸了學習內容,同時對醫(yī)藥代表的作用有了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在藥品銷售渠道教學中,設定“我國醫(yī)藥物流的發(fā)展趨勢”進行研究學習,討論中,學生了解了國外藥品批發(fā)領域的現(xiàn)狀,同時對我國藥品批發(fā)企業(yè)的發(fā)展趨勢有了一定的預知。

2.4 實施專題討論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在形式上可以是分小組討論也可以是全班集體討論,這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其次,在討論的內容方面,可以是針對某種需要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觀點進行討論,也可以是針對某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討論。再則,要求教師有較好的組織能力和駕馭討論現(xiàn)場的技巧。最后,討論應做好總結,對某一問題達成共識或者提出新的問題。

3 社會調研

3.1 社會調研的目的

課堂學習固然重要,然而有目的地開展實地調研活動可以使學生及時了解管理政策、法律規(guī)范的實施情況,掌握行業(yè)動態(tài)發(fā)展。同時通過調研,可使學生接觸實際,培養(yǎng)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專業(yè)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

3.2 社會調研的實施

藥事管理社會調研的開展主要分四個步驟:一是進行調研知識的學習和訓練;二是確定調研題目,進行調研設計;三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地調研;四是調研總結匯報。調研的對象可以是各級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單位、醫(yī)藥企業(yè)單位等。此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多在藥事管理學課程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對藥事管理學科的特點有了一定認識,同時學習了書本上的藥事理論知識,但對現(xiàn)實情況不甚了解,這時可由教師結合課程內容引導進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具體展開社會調研。

3.3 社會調研中應注意的問題

社會調研使學生接觸各種管理問題和各類社會角色,這一過程是和學校的學習氛圍完全不同的,會使他們對藥事管理工作獲得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但在操作中要注意:確定好調研題目,指導教師要對調研內容進行指導,保證調研的目的性;其次保證同學的參與度,不要將調研變?yōu)閭€別同學的任務。

4 網絡、模擬軟件實訓教學

4.1 網絡實訓教學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藥事領域也逐漸滲透到虛擬的網絡空間,并且在藥事管理的某些領域開展得如火如荼,如藥品招標采購、互聯(lián)網藥品交易服務、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等。同時網絡藥事信息資源也是極其豐富,很多藥事管理信息越來越公開化,其途徑之一就是借助現(xiàn)代網絡,如藥品標準查詢、藥品企業(yè)信息查詢、藥品注冊過程信息查詢等。這些內容需要學生去親自體驗才能領會。所以我們采取了利用互聯(lián)網載體進行教學的方式,通過網絡實體操作,領悟藥事信息知識,形成網絡藥品監(jiān)管意識,培養(yǎng)藥事信息能力。

4.2 模擬軟件實訓教學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遍應用,加之管理工作比較特殊,有些單位不愿提供相關崗位讓學生實習,因此迎來了管理學科實驗方法的新階段,即模擬軟件發(fā)展時期。模擬軟件教學應用時間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大批人機結合的管理模擬軟件被開發(fā)出來并投人使用,管理實驗中心相繼成立,成為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補充教育基地。具體來說,這種學習方式是在校園網絡上完成的一種實訓教學形式,也稱為實驗室軟件模擬實習。如GMP、GSP教學軟件的應用,可使學生進入模擬的管理規(guī)范操作之中,增加學生現(xiàn)實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藥事管理學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促進了學生學習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動性,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利用“藥事管理學”基本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從過程實施觀察,部分學生觀念仍需轉變,學習過程中懶惰思想仍然存在,小組合作完成任務時,有搭便車現(xiàn)象出現(xiàn),甚至個別學生期望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應對課程考核。這些都說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仍需進一步加強。因此如何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課程教學質量保障機制,是我們今后教學改革的方向,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世民.藥事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8.

[2] 張雪,孫銘.我國高等醫(yī)藥院?!端幨鹿芾韺W》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5(32):198-199.

第4篇:社會調研理論范文

關鍵詞:財經類專業(yè);基礎實踐課;教學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2-0-01

財經類專業(yè)基礎實踐課的開設,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熟悉專業(yè)中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理財觀念、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知識的能力。在教授財經類學科基礎實踐課程時想要達到以上這兩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運用邏輯思維來思考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實踐教學在財經類專業(yè)基礎課實踐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財經類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使用以下三種方式:

一、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主要是通過對經典案例的案例分析,指導學生和幫助學生把理論知識和現(xiàn)實中的實際發(fā)生情況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財經素質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在這樣一個寬泛的教學方法中,我們通常以舉例法和案件法最為常用。

舉例法是通過老師列舉的小例子,闡明較難理解的理論知識并引導學生找到分析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主要作用是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較難的知識點,更簡單的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案件法在實現(xiàn)實踐教學方面更為有效。這種方法是由老師為學生提供有一定的難度的案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鍛煉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件教學法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相比講授法、舉例法等其他教學方法,可以說是更有效地將理論知識拉入并實踐于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方法可以測試學生的學習水平,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作為輔助的教學方法。

如果想并用這兩種方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做好案例準備工作并組織好課堂。案例的準備不只是隨便尋找或編造一個案例而已,這個案例應該在能反映真實情況的同時集中考驗學生應掌握的知識難點,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理解分析能力來解決案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正好可以反映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因此,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準備案件。此外,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在組織掌握課堂方面,教師應盡可能的安排好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根據學生人數(shù)、個性、積極性等多方面因素,把班級科學合理的分成若干個討論小組,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案件,隨時提問并給予指導,始終注意保持討論的內容不偏離課堂的主題,注重啟發(fā)學生討論的熱情,適時活躍課堂氣氛。最后,應該讓每位同學都匯報心得體會,并由教師進行總結性指導。

二、專題辯論

專題辯論是指由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財經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加以論證。辯論的觀點不局限于是正反兩方面,也可以結合具體情況提出了多種觀點,觀點由學生來思考和提出,由任課教師指導和最終確定。辯論的角度也并不僅限于財經問題,也可以涉及到道德、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問題。因為財經作為一種社會、道德問題,與他們本身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討論財經問題就本應放在的復雜的社會背景下來全面研究,使學生能更深刻地看待問題。每個辯論組適宜的組員為4-6人,實時熱點問題的選擇可以讓學生自己收集,老師進行篩選,這樣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度。辯論時間應該是有限制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自己觀點的闡述和論證體現(xiàn)了辯論的公平性也加大了辯論的難度,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每次辯論結束都要注意點評和總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所啟示和收獲。

三、社會調研

撰寫調研報告的目的在于實踐,經濟關系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客體,社會關系是復雜的,很多知識是不能從書本上學到的,也不可能靠頭腦想象得來,對于這些學生無法知道的財經知識就應該鼓勵他們通過社會調研來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社會調查活動本身的復雜性和廣泛性要求學生必須對調查的項目進行通盤考慮,老師可以給出準備調研的問題并把握調查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實地考察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再詳細的籌劃和分析。隨著時間的推移,把社會調研計劃、籌劃全程的各個方面,落實為書面文字,用明確、簡練、清晰的語言把調研方案撰寫出來,鼓勵他們結合現(xiàn)實生活并從財經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問題。為了保證社會調研的質量,調研報告要思維清晰,通過真材實料的分析,形成自己的見解。通過多種調研方法的實施學生可以提高學生現(xiàn)場表達、歸納總結、寫作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

不管運用什么樣的實踐教學方法,在課堂結尾都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加以點評和總結。實踐考核的成績也不單單只看學生做出的結果,重要的是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以及通過實踐過程所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教師亦可以從實踐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的環(huán)節(jié),并能有針對性地提高今后的實踐教學活動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菊仙.如何提高高職院?!督洕鷮W基礎》教學質量[J].中國集體經濟,2010(30).

第5篇:社會調研理論范文

一、高職學生社會能力研究成果及不足

(一)高職學生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研究

高職學生偏低的社會能力已成為其專業(yè)能力學習、高質量就業(yè)和后續(xù)發(fā)展的阻礙,這一現(xiàn)狀已經引起部分高職教育研究者的關注。筆者曾采用《全國職業(yè)核心能力統(tǒng)一測評》(簡稱 ZHPC)編制了《高職學生職業(yè)社會能力問卷》,對幾十所高職院校學生的社會能力進行了抽樣調查,薛小明學者采用職業(yè)核心能力測評卷對甘肅省四所高職院校 369 名大學生進行了測評,調查結論基本一致:一是高職學生的社會能力偏低,二是高職學生不同群體的社會能力參差不齊,三是高職師生對社會能力培養(yǎng)重視不夠。

(二)高職學生社會能力培養(yǎng)對策研究

大學生的社會能力很重要,其培養(yǎng)對策就成為研究的重點,相應的成果也很豐富。培養(yǎng)體系方面,要求建立自身、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共同參與的培養(yǎng)體系。具體措施方面,強調在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中都要有培養(yǎng)社會能力的具體內容。筆者認為,可以學習借鑒西方國家的做法,在融合現(xiàn)有社會能力培養(yǎng)課程資源的基礎上編制《高職學生社會能力培養(yǎng)理論與實踐》等教材并付諸實施??梢越梃b小組社會工作的相關思路和做法,開展團體活動培養(yǎng)社會能力。可以考慮在校外社會實踐活動中增加培養(yǎng)社會能力的目的和相應的任務,并配備專業(yè)的老師進行指導。

(三)需要深思的幾個問題

培養(yǎng)對策雖然指引了培養(yǎng)的方向和思路,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主體意識如何培養(yǎng)、政社支持系統(tǒng)如何建立、幾個途徑如何交融,等等。作為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對象和受益方,高職學生一方面要意識到社會能力在今后職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培養(yǎng)活動中,另一方面根據差異化原則,積極評估自身社會能力的缺陷,不斷改進和提高社會能力水平。培養(yǎng)體系方面,政府應創(chuàng)造良好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并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引導社會各界關心高職學生的社會能力培養(yǎng),從而形成家校政社共同培養(yǎng)的良好氛圍。培養(yǎng)措施方面,應鼓勵老師深耕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項目化教學改革,打通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三個途徑間的壁壘,促進相互間的交融。

二、高職學生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

(一)主體意識形成的心理學基礎―核心價值觀

社會能力包括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形成和運用的核心在于價值觀。綜合學者們的觀點,本文認為,價值觀是人們對周邊的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和對自身行為結果的意義與重要性的總體評價,它反映人們對事物與行為是非和重要性的評價,即判斷哪些是好的和哪些是重要的?!皟r值觀”是一把“尺子”,它支配著人們衡量、評價一切人和事并做出選擇,所以它是促使自我認識、自身行為的內部動力,也是形成某一行動主體意識的心理基礎,即人們如認為某件事情或某項行動很有價值或很重要,他們就會自發(fā)地積極地去做,反之亦然。社會能力價值觀是行動主體對社會能力的認識與評價,它在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發(fā)揮能動作用,即意識到社會能力的重要性并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的社會能力。學生對社會能力價值觀的認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學校、家庭與用人單位對社會能力的重視程度、社會的主流意識和個體因素等。諸多因素中,個體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個體只有受到外界的良性刺激,才能形成比較正確的社會能力價值觀。

(二)途徑間交融的哲學基礎―實踐的邏輯

認為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實踐是認識發(fā)生的基礎,對認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們的認識離不開實踐活動,認識的產生、發(fā)展、檢驗和歸宿都離不開實踐。認識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無限性循環(huán)。教育學本身就是實踐哲學,它是指向個體的具體的完整的生存能力的實踐哲學,教育來源于并且歸根于實踐的“生活世界”的需要。不管是教育者還是教育對象,他們都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認識,再去指導實踐。作為教育學的基本范疇,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也要遵循實踐邏輯。首先,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智慧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應在實踐中追隨社會能力不斷變遷的時代內涵,在實踐中選擇培養(yǎng)的內容和形式。其次,高職學生的社會能力培養(yǎng)有其特殊性,應考量高職學生社會能力現(xiàn)狀和現(xiàn)有培養(yǎng)問題,根據高職學生社會能力培養(yǎng)原則以及遵循職業(yè)教育內在規(guī)律性這一實踐邏輯而展開研究。最后,社會能力的實踐活動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能力是一種生存能力,具體水平需在實踐中檢測和提高,實踐是唯一的檢測標準。

三、高職學生社會能力培養(yǎng)途徑再思索

(一)滿意度調研是樹立價值觀的有效載體,促建政社支持系統(tǒng)

1、水環(huán)境教育是形成社會能力價值觀的載體

一直以來,價值觀的滲透教育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和開發(fā)。教育者會指導學生怎么正確地認識和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但是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只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和技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能夠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可想而知,價值觀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梢越梃b國外價值觀教育的一些做法,如形象教育和滲透教育。形象教育和滲透教育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整體,“形象”是載體,“滲透”是手段,最終達成價值觀教育的目的。教育者讓學生參與具體的活動,讓具象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參與活動和處理問題中,會碰到價值判斷和事物取舍的問題。通過研判老師的做法,學生會自覺地去修正自身原有的價值觀,自覺地形成價值認同。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價值辨析、價值判斷和價值評價等能力水平,進一步地會促進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和解決問題等社會能力的發(fā)展。當然,在實施教育活動中,要對活動載體有個選擇,選擇的標準就是看其有無寬泛的內涵。

水環(huán)境教育的內涵十分寬泛,從歷史到現(xiàn)實、從知識到文化、從管理到技術、從生態(tài)到安全、從現(xiàn)代化到國際化都可以作為水教育的切入點。水教育的內涵結構可以作以下考慮:第一水傳統(tǒng)和水文化,它是水教育的引導內容,指向水習慣的踐行。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有關水的民間文化和民俗活動培育人們對于水的積極使用的集體意識,形成公眾共同參與水資源共享共管的良好社會氛圍。第二水資源和水知識,它是水教育的基本內容,指向水倫理的踐行。通過水資源的教育幫助人們客觀地對待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遵循合理的倫理規(guī)則。第三水科技和水管理,它是水教育的高新內容,指向水科學的踐行。加強公民對先進水設施和水技術了解的教育,開通公民體驗先進水科技的渠道,提高水管理的現(xiàn)代化水平。第四水生態(tài)和水安全,它是水教育的深層內容,指向水保護的踐行。水安全教育實際上是水問題的綜合素質教育,使人們認清水安全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并樹立水保護的信心,引導人們嚴格按自然規(guī)律、經濟規(guī)律、社會規(guī)律實施水資源的全面保護。第五水現(xiàn)代化和水國際化,它是水教育的拓展內容,指向水規(guī)劃的踐行。水現(xiàn)代化的教育必須具備國際視野,同時要立足于國家和地區(qū)水資源中長期規(guī)劃的制定,一些國家解決水問題的基本經驗值得我們借鑒。高職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水環(huán)境教育,就會形成水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能力價值觀。

2、滿意度調研能促建政社支持系統(tǒng)

通過師生對水環(huán)境治理滿意度的調研,一方面可以了解水環(huán)境污染與治理的現(xiàn)狀,另一方面也會促使學生思考保護水環(huán)境的諸多問題:如何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以及推進各類面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如何正確行使政府職能并做好水環(huán)境治理的保障工作,如何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并提高居民的滿意度。如果這些問題的對策能夠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那么調研活動就能夠獲得政府和社會的廣泛支持,從而在實踐中鍛煉高職學生的社會能力就成為可能。

(二)滿意度調研是培養(yǎng)社會能力的實踐平臺,促進途徑間的交融

1、社會調研有助于提高與人溝通能力

與人溝通能力是指在人際交往活動中,通過談論、演講和書面等方式,來闡述觀點、增進情感、獲得和共享信息的能力。在社會調研活動中,前期小組成員間要就調研方案進行充分溝通;中期收集資料過程中無論是采用問卷法還是訪談法,都需要與人溝通;后期小組成員還要就問題對策與調研報告進行深入溝通,所以整個調研活動離不開溝通。當然,在調研中也會遇到不少問題,如不講究提問的技巧、不考慮被調查者的文化程度、不會因勢利導等。正是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增強了與人溝通的自信心,提高了自身的溝通能力。

2、社會調研有助于提高與人合作能力

與人合作能力,它是指根據工作需要,共商合作目標,彼此配合,并不斷改進合作方式和改善合作關系的能力。在調研活動的各個階段, 都需要調查者與被調查者之間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由于受到父母行為方式的影響和父母的過分溺愛,高職學生的合作能力普遍不高。針對這一現(xiàn)象,可以成立若干調研小組,根據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考慮人員搭配和組建團隊。小組成員既能獨當一面,又要求彼此配合,大家通過集體合作完成小組任務并形成優(yōu)秀的調研成果。通過調研活動,學生們既能體會到合作的樂趣,又能提高他們自身的組織協(xié)作能力。

3、社會調研有助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是指能夠精確地把握問題的實質,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案,利用周邊有效資源使問題得以解決的能力。社會調研是研究者針對某一社會現(xiàn)象選擇某個角度運用相關理論進行分析,提出解決問題對策的過程與活動。調研者一方面要有問題意識,另一方面要能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對客觀事物的正確了解與認識。高職學生由于理論知識欠缺和知識遷移能力不夠,所以他們解決問題能力偏低。通過社會調研,深刻領悟社會現(xiàn)象,查閱相關理論知識,并學會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分析社會現(xiàn)象和解決社會問題中去。這樣,不僅可以強化他們所學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掌握學術研究的方法,從而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4、滿意度調研促進途徑間的融合

水環(huán)境治理滿意度調研可以實現(xiàn)實踐活動與第二課堂互動,能夠培養(yǎng)大多數(shù)人的社會能力。首先,組建滿意度調研小組。加入小組的成員除了能發(fā)揮專業(yè)特長,同時也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組織溝通能力,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其次,參加實踐活動。將對水環(huán)境治理滿意度的調查作為實踐項目,在調查過程中可以鍛煉他們的溝通、組織能力,促成他們好的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和意志品質的磨練。第三,結合競賽項目。將調研項目與省級以上的競賽相結合,在競賽的準備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水環(huán)境治理滿意度調研可以實現(xiàn)實踐活動與第一課堂互動,共同承擔起培養(yǎng)社會能力的重任。主要途徑是項目化教學。調查結束后,及時整理水環(huán)境資源,制作成畫冊或視頻,向社會宣傳水環(huán)境保護知識。當然,要使畫冊或視頻制作得精致,就必須有專業(yè)老師的參與和指導。傳媒專業(yè)的老師可以將水環(huán)境作為攝影或攝像專題制作的教學素材,文秘專業(yè)的老師可以指導學生撰寫專業(yè)畫冊或視頻的文本,英語專業(yè)的師生可以幫忙將文字翻譯成英文。

四、小結與討論

高職學生低水平的社會能力已成為其成長為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阻礙,這應引起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視。政府雖注意到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短缺給我國經濟所造成的影響,對高職學生培養(yǎng)給予政策支持并加以巨大的投入,但是在高職學生的素質提升方面還有很多的施展空間,關鍵要轉變培養(yǎng)觀念和行政管理體制,觀念變化的落腳點是行政管理體制的變化。目前,地方政府中的勞動部門是與高職學院聯(lián)系比較多的部門,主要負責高職學生的技能鑒定。政府培養(yǎng)觀念和行政管理體制的變化直接體現(xiàn)為讓更多的政府部門參與高職學生高素質以及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如文化部門。

高職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們觀念的轉變,需要老師不僅關注第一課堂,而且要關注第二課堂和實踐活動,這對老師的成長和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師能通過合適的項目將幾個途徑加以交融,從而促進學生社會能力的發(fā)展。當然,項目的完成與學生的指導光靠一個老師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師團隊的支撐。高職院校可以在這塊做大文章,出臺相關獎勵政策和措施。

參考文獻:

[1]李小娟.高職學生素質能力評價研究[J].教育研究,2013(5)

[2]姜大源.論世界職業(yè)教育的主體脈絡[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1(11)

[3]高宏,高翔.對我國職業(yè)教育中關鍵能力研究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11)

[4]王同軍.重視社會能力培養(yǎng) 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10)

第6篇:社會調研理論范文

關鍵詞:暑期;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可行性分析

基金項目: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資助計劃。

中圖分類號:C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6)02-186-02

近些年,國家大力推進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各級高校在全力促進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從目前情況來看,高校暑期假期時間都比較長,因為在制度設計上預留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時間,但是具體社會實踐執(zhí)行層面則各有不同。文科和理科生同學在暑期社會實踐上的安排可能存在更大差異,理工科學生一般會安排在實驗室,通過實驗的鍛煉增強自己的實際能力。廣大文科專業(yè)同學則在這方面有很多不足,如果學校組織的好,學生的參與率可能會高一些。個別高校甚至讓學生自行聯(lián)系地方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無異于形式主義。曾經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深入基層的社會調查是了解社會實際情況的重要過程,目前社會調查已經逐漸成為高校廣大文科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暑期社會實踐的重要出發(fā)點是讓大學生更好的認識社會、熟悉社會、了解社會,提升理論水平,提高實踐能力。社會調查與暑期社會實踐的基本目標具有高度契合性,社會調查與暑期社會實踐可以進行有機結合。本文針對目前暑期社會實踐現(xiàn)狀和問題,探析社會調查作為高校文科專業(yè)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形式的可能性。

一、暑期社會實踐的現(xiàn)狀及問題

(一)社會實踐執(zhí)行缺乏制度性保障

目前高校的暑期社會實踐都是由學院的團委部門負責,學校進行統(tǒng)一安排,將具體任務分配到各學院和部門,由各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執(zhí)行,學院一般是由分管書記和輔導員來負責社會實踐項目。學校、學院對于暑期社會實踐的經費支持有限,一般只會對少部分項目進行資助和支持,所以社會實踐的團隊和人數(shù)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從目前很多高校和學院的執(zhí)行情況來看,大都是輔導員組織核心學生干部組成“社會實踐”團隊來完成這個任務。再者,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難免會涉及到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協(xié)調,輔導員的社會關系畢竟有限,遇到相關事情的時候往往缺乏有效的溝通和聯(lián)系,導致社會實踐執(zhí)行會有相應的困難。由此可看,缺乏資金、組織保障、實習基地等制度性保障是暑期社會實踐目前遇到的困難之一。

(二)社會實踐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學校學院通常情況下會選取相關社會實踐的主題,根據這些主題來組建和選取實踐隊伍,學生干部和部分骨干學生分子成為了這些團隊的不二人選。而剩下的大部分學生則可能無緣相關部門組織的官方暑期社會實踐,但是他們還是會接收到這樣的任務,學院還是會讓他們自行選擇暑期社會實踐,到基層調查,或者是到工廠、企事業(yè)單位等體驗生活,最后在開學的時候提交相關的實習證明或者調查報告。部分認真的同學會真正的尋找社會實踐的機會,而大部分同學則會在開學前通過關系找個單位蓋個章就可以交差了,完全達不到走出校園了解社會的初衷。學校的組織形式無法達到所有同學都參加到社會實踐,導致了剩下同學缺乏引導,進而對社會實踐失去熱情,成為了一門需要被動完成的作業(yè)。

(三)社會實踐主題和形式缺少變化

社會實踐實行多年,主題和形式較之開始的時候已經實現(xiàn)多元化和多樣化,但是總體上看主題和形式開始固定化?!叭锣l(xiāng)”、支農、支教、社會公益類、環(huán)保類、紅色記憶類等成為各個高校組織和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始終保持不變的話題。近幾年,各高校也已經意識到這些情況的存在,開始提倡結合高校和院系等發(fā)展實際情況,根據專業(yè)的需求,鼓勵專業(yè)和實踐的結合,培育出一系列調研類的暑期社會實踐類型,豐富了原有的暑期社會實踐主題和形式。

(四)社會實踐過程欠缺專業(yè)性指導

社會實踐是檢驗教學成效的重要體現(xiàn)形式,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重要平臺,在這一過程中,具有專業(yè)性和學術性的指導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目前高校社會實踐都是由輔導員來負責安排和執(zhí)行,輔導員可以在生活上、心理上等多方面給予學生指導,但是在專業(yè)的學科領域則顯得捉襟見肘。課題是專業(yè)教師開展工作的重要舞臺,社會實踐則屬于舞臺以外的天地,目前的文件和政策等都沒有明確規(guī)定專業(yè)教師需要在社會實踐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所以一般情況下專業(yè)教師是不會介入這項工作。學生們在實踐的過程中產生的疑問等可能無法及時有效得到解答,會使社會實踐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社會調查作為暑期社會實踐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會調查是增進學生認識社會、熟悉社會的主要途徑

暑期社會實踐的終極目的是通過實踐增強學生對于社會的認知能力,而社會調查就是通過調查了解和熟悉社會的有效手段。自然科學,數(shù)據是重中之重,所以理工科的學術可以選擇在暑期社會實踐中蹲守在實驗室中獲得、分析、處理實驗數(shù)據,通過數(shù)據增強自己的實踐與專業(yè)能力。作為社會科學,獲得“數(shù)據”同樣重要,而“社會”就是一個最豐富最權威的數(shù)據。曾經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只有通過社會調查,才能夠獲得真實、有效、豐富的第一手材料,通過這些材料能夠增強對于真實社會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社會調查每打開的一扇門背后,就是最真實的社會,只有通過調查打開這扇門,才能夠真正的實現(xiàn)社會實踐對于認識和熟悉社會的目的。

(二)社會調查是提高學生溝通能力、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

學校是一座象牙塔,學生置身之中,每天與象牙塔內的人、事、物接觸,會缺乏對于校園外部社會的真正認知。社會實踐的目的之一是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夠掌握實際交往過程中人際關系的合適處理方式和方法。社會調查的過程就是學生通過與被訪者的交流,獲得被訪者的信任和認同,通過訪問的方式完成調查問卷的過程。在這個缺乏基本信任的時代,如何獲得對方的信任成為一項任務。而學生通過社會調查,不僅能夠對社會信任的情況有新的認知,更能夠通過自己的溝通能力和交往能力獲得被訪者的信任,進而讓學生本身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質的飛躍。

(三)社會調查是促進學生團隊協(xié)同、合作意識的有效方法

大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是未來工作學習過程中的核心競爭力,用人單位越來越重視學生這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如何提高在校大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是社會實踐的重要目的。暑期社會實際一般都會是通過團隊的方式來實施和完成,團隊之間的協(xié)調和配合會通過社會實踐得到真正的提升和鍛煉。社會調查同樣是項目化運作,基本是以小組方式開展工作,基本執(zhí)行小組包括督導和調查員。執(zhí)行小組督導和調查員之間互相協(xié)作、充分信任,會更好的完成實踐任務。學生通過調查的團隊化合作會提升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和意識,為將來更好的開展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社會調查是培養(yǎng)學生堅強意志、克服困難的必要方式

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學校似搖籃家庭似港灣,學校無風家庭無浪,使學生遠離了真正的未來生存環(huán)境。社會作為個體生活的大部分載體,必然不會像學校和家庭那般風平浪靜,適應真正的社會生活必須經過風吹雨打。當代大學生很多被比喻成“溫室里的花朵”,這充分說明了他們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確實需要磨礪意志,具有戰(zhàn)勝困難無所畏懼的勇氣。社會調查是學生離開學校和家庭,獨自走向社會的橋梁,離開了風平浪靜的港灣,他們確實需要獨立面對社會的真實面目。陌生人的信任危機、變化莫測的天氣變化、門后的未知世界等這些都為學生培養(yǎng)堅強意志,克服困難提供了可能。經過社會調查的磨礪,他們會增強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會培育出意志力和忍耐力。

(五)社會調查是加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的關鍵過程

如何實現(xiàn)學生的理論和實踐、專業(yè)和實務相結合始終是學校教育的宗旨,社會實踐的目的也正在于此,社會調查的過程為各社會科學類學生實現(xiàn)這一目的提供了可能。社會調查依托的基本學科是社會學,調查的組織、開展和實施完成,需要其他的專業(yè)知識加以輔助。心理學、經濟學、法學、漢語言文學等社會科學類學科的知識對于出色完成社會調查的任務具有重要意義。學生把在校學到的本專業(yè)及社會科學類知識,完全可以通過社會調查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真正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反思,促進學而所用。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們也會發(fā)現(xiàn)各自積累知識的不足,在今后的學習中進行加強。知道社會中生活需要什么,自己再去準備和加強相應知識儲備,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這樣才能夠在走出校園之后很快適應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1]陳銘堂.組織大學生獨立自主開展社會調查的體會.科教文匯.2008(9).

[2]李碩、任義科.以社會調查能力窺探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yǎng)——基于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視角.未來與發(fā)展.2014(9).

[3]李巖.社會調查與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1,13(9).

[4]劉正浩、胡克培.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調查及思考.當代青年研究.2009(2).

[5]佘長虹.社會調查在文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1).

[6]申紅星.開展社會調查實踐對新時期高校文科學生的作用及其策略.教育與職業(yè).2014(20).

[7]王芳、吳志暉、邱影悅.上海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調研分析及改革路徑探究.上海商學院學報.2011,12(3).

[8]吳小英.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南方論刊.2011(2).

第7篇:社會調研理論范文

關鍵詞:哲學教學;學風;培養(yǎng)途徑

一、學風與校園文化的辯證關系

學風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群體治學態(tài)度和方法,是學生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行為習慣等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是校園文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廣義的校園文化包括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精神文化和校園制度文化三大方面,其中校園精神文化是整個校園文化的核心和最高層次,又可細分為校風建設、學風建設、教風建設和校園人際關系建設,而學風建設又是校園精神文化的核心,進而在整個校園文化中占據重中之重的地位,有鑒于此,課堂教學中對學風的滲透和培養(yǎng)不僅理所當然,而且勢在必行。

二、馬哲教學中的學風培養(yǎng)途徑

(一)馬哲教學中學風培養(yǎng)的基本原則

哲學研究的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領域最本質和最一般的問題,內容因高度凝練而顯得較為抽象,這無疑會給學習帶來困擾,對很多問題的理解和掌握仍不夠到位。但事實上,哲學原理無一例外都是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還原到生活中去,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情感狀況進行講解傳授——即加強教學法中的“備學生”,讓理論緊密結合實際,讓高度抽象的理論變得有血有肉,讓學生感覺哲學每時每刻就在身邊,如此一來,既傳授了世界觀,更重要的是傳播了方法論。要實現(xiàn)上述目標,有必要在課堂上引入探究式教學,其本質是在教師引領下,讓學生實現(xiàn)半自主學習并自覺深化認知,讓學習知識的過程同時成為踐行哲學方法論的過程、成為世界觀和德育培養(yǎng)的過程、成為學風培養(yǎng)的過程、成為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的養(yǎng)成過程。

(二)馬哲教學中的學風培養(yǎng)途徑

1.課前演講

一般安排在正課之前,根據班級人數(shù)以學期為界統(tǒng)籌安排,每人3-5分鐘,講述的內容可以是時政新聞、哲理故事、親身經歷過的有教育警示意義的事情,也可以是學生個人對某一事件或現(xiàn)象的看法。在演講之前需要事先告知學生做準備,如有必要需附交演講稿,在學生演講過程中,教師需全程認真記載并組織評價內容,演講后可邀請其他同學先行點評,在這一過程中既可了解演講效果,又可以在第一時間有效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是非判斷以及認知程度。如果學生有分析失當之處,教師可以在總結性點評中給予干預,引導學生的世界觀進入正確軌道。這種形式因為針對性強,因而對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是非觀念非常有效,且貼近實際,具有高時效、主動參與、即時反饋的特點,在學風培養(yǎng)實踐中效果較好。

2.社會調研和社會實踐

社會調研和實踐法,是針對社會熱點問題或特定的研究方向,走出課堂、直面現(xiàn)實問題并探究解決方案的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哲學方法論和各門具體科學知識遴選方向和題目、設計方案、搜集信息、整理數(shù)據、歸納結論,并最終得到有針對性的解決手段,是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和檢驗,使馬哲理論直接對接實際。調研成果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如微電影、講座、調研報告等。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更新觀念,不僅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有助于端正求學目的,養(yǎng)成務實學風。同時,調研和實踐活動也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對自身成長產生緊迫感。通過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能讓學生看到自己和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識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客觀的重新認識和評價自己,逐漸擺正個人與社會的位置,克服“嬌、驕”二氣,期間遇到的困難可以培養(yǎng)奉獻精神、磨練堅毅品質,這體現(xiàn)了學風培養(yǎng)中勇于擔當?shù)囊幻?,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養(yǎng)成的務實學習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馬哲教育的目的所在。

3.微課和翻轉課堂

這兩種形式都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主動性和信息交流的時效性,鑒于馬哲課程的內容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且與實際聯(lián)系非常緊密,不但可以節(jié)約并充分利用課內時間,更能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運用哲學理論,共同研究解決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挑戰(zhàn),共同探討現(xiàn)實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方案,使這種形式往往產生類似頭腦風暴的效果,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由學生在課后通過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電子書等形式實現(xiàn)全自主學習,還能在網絡上查閱所需材料并與其他同學討論,相互借鑒并提純自己的觀點。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

4.結合職業(yè)規(guī)劃

馬哲基本原理及應用的考核,貫穿了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考試中的所有科目、題型、解題方法和答題策略。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要學會合理取舍、抓主要矛盾,在短時間內盡可能答對更多題目。申論考試考察七種能力,即閱讀理解、分析判斷、提出和解決問題、語言表達、文體寫作、時事政治運用、行政管理能力,題目材料往往會給出大量信息,考生從中篩選出有效信息和共性問題,歸納總結成問題要點,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對策。事業(yè)單位招考中的綜合知識考試是對知識面的全方位考察,其中也必然涉及到哲學部分。而無論公務員還是事業(yè)單位,面試中必然會用到哲學觀點,這是對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具體考查。在課堂練習中,教師不妨設計類似的情境,讓學生在應用理論解決問題的同時,消除對公考題目的陌生感和畏懼感,以此為契機促進學生自覺養(yǎng)成良好學風。

參考文獻:

第8篇:社會調研理論范文

1知識經濟背景下高校教育現(xiàn)狀的理性反思

1.1學生:思想的過度解放導致大學生活的頹廢

進入大學,對許多學生而言就意味著一種解放,沒有了高中時代緊張拼搏的學習壓力,沒有了高中課堂上榮多繁重的學習任務,更多的空閑時間,完全放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沒有一點壓力。一方面,豐富多彩的大量社團社交實踐活動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大學里的考試比高中要簡單得多,經常是考試前幾周突擊一下也能考過。另外,許多學生在學習課程的時候都會帶著同樣的疑惑:學習這門課程以后有沒有用或者對以后的工作有沒有用。種種原因造成了讓學生能夠普遍認為在大學里沒有必要那么拼命讀書。慢慢地,大學生就變得越來越頹廢,對自己的大學生活也越來越迷茫。

1.2教師 :教學寬松自由導致難以對學生準確把握

大學里的教學是開放自主式的教學。與高中相比,一方面,教師一般上課鈴向后才進教室,下課鈴一響就走。授課教師一般不認識學生,對學生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根本談不上固定教材。另一方面,教師不像高中時候那么嚴肅,一般就是講完就行,不管學生是懂還是不懂,有時,教師只告訴學生去網上搜搜。大學里的教師講完課一般都不留作業(yè)或者思考題,即使布置了,如果學生沒有完成,也不會有相應的懲罰措施。

1.3學校:有些管理措施未能真正落實

大學的學校管理更傾向于自由化、個性化,所以難以形成約束力。部分政策措施也僅僅停留在口頭或書面形式,未能得到強有力的貫徹落實。比如學校對待考試作弊現(xiàn)象,措施上規(guī)定一旦抓住就通報并取消學位,但事實并非如此。例如,有些學生在考場上作弊被老師抓住,事后,并沒有被通報,并且作弊的那以門課也有相應的成績。再如,進行的期中考試,也就是以平時作業(yè)的形式進行,所以就導致了抄襲、替考、代考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未能起到檢測學生學習的作用。

1.4當前高校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應屆畢業(yè)生接搜市場檢驗的結果來看,多數(shù)不盡如人意。社會上的一些企業(yè)在招聘人才時要求有工作經驗,同時許多應屆畢業(yè)生又眼高手低,這時的應屆畢業(yè)生面臨著就業(yè)難的尷尬局面??梢?,企業(yè)所需的對口人才與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存在著巨大的落差。

2知識經濟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思路的創(chuàng)新

2.1掛職鍛煉、培養(yǎng)“雙能型”人才

通過選派學生到生產一線掛職鍛煉,充分接觸企業(yè)的生產實際,探索理論知識與生產時間的結合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的學習能動性,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理論學習的不足。實現(xiàn)“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循環(huán)學習模式。經過具體的實踐,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積累必要的社會工作經驗。

2.2校企結合, 提供實踐平臺

通過高校與相關企業(yè)、機構簽訂相關合作協(xié)議,建立中心管理制度,完善小氣交流機制,全面推進校企合作的高校開展。在校大學生可以在周末或空余時間到相關企業(yè)實習,在企業(yè)人員的指揮之下實際動手操作,企業(yè)也可以派相關人員到學校做相關講座,指導學生有針對性的實踐。   [本文轉自DyLw.Net專業(yè)提供寫作本科論文和中學教學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dYLw.NeT點擊進入DyLw.NeT 第一 論 文網]

2.3社會調研, 積累實踐經驗。

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研,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本小組的課題去進行社會調研,記錄自己的調研結果,撰寫社會調查報告,并進行相應的評比。對這一實踐活動應納入學校的教學課程中去,設置相應的學分,以確保學生真正投入社會實踐。

2.4產學研相結合,建立科學園區(qū),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

世界各國都競相借鑒美國的“斯坦福——硅谷”模式,日本建立了筑波科學城等二十多個科學工業(yè)園區(qū),英國建立了劍橋工業(yè)園區(qū)等二十多個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法國、比利時、愛爾蘭、以色列、韓國等也都開始建立由大學、科研機構和產業(yè)部門共同參與的形式多樣的科學園區(qū)。我國臺灣效法美國的硅谷,以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和工業(yè)技術研究院等機構為依托建立了新竹科學園區(qū)。就我校來說,可以以大學、泰安日報社和技術研究院等機構為依托建立科學園區(qū),鼓勵文學愛好者去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鼓勵理科生到研究院去實際操作,這樣才有利于將教學與科研實踐有機結合,使高等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真正與時代接軌。

參考文獻

第9篇:社會調研理論范文

經朋友的幫助,我有幸在旅行社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實習生活。我很感謝朋友以及公司給我這樣的難得機會,同時由衷地感謝公司同事在此期間對我無微無至的照顧以及幫助。

年月1日-月1日,我在旅行社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實習活動,在實習期間,我主要以旅游市場調研和辦公室文秘類工作為主。在這兩個月的實習工作中,我得以親身體驗社會,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并獲得把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實踐相結合的機會.通過這次實習,我對旅行社的經營、管理及組織結構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實踐中使我認識到旅游業(yè)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其對地區(qū)乃至國家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性,并補充了自己有限的理論知識,提高了實際的操作能力。

一、實習單位簡介

旅行社有限公司位于路大廈3樓,是經過國家旅游局、旅游局批準,省工商局注冊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私營專業(yè)旅游企業(yè),是足額交納旅游質量保證金的單位,注冊資金50萬元。被評為“市十佳國內先進旅行社”,在年年3月全國旅游業(yè)消費者滿意度調查活動中被中國旅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評為“全國旅游業(yè)十佳信譽單位”。

公司擁有一支職業(yè)道德良好、業(yè)務水平高的業(yè)務策劃人員及訓練有素、熟練各種語言、服務水平高的專業(yè)帶有隊伍,數(shù)名導游歷年來被評為“十佳導游”稱號。公司秉承“賓客至上,信譽第一、優(yōu)質服務”為宗旨,竭誠為旅客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一條龍最佳服務。

我從月初應聘進入公司至離開,員工穩(wěn)定在80人左右,公司主要業(yè)務為專業(yè)地接,計劃團隊,常規(guī)純玩散客,會議自由人,高爾夫,自駕車等。

二、實習主要目的

在學習生活了四年,對海南省也有個一個大概的了解。海南省作為一個島嶼,四面環(huán)海,氣候怡人,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海南省的旅游業(yè)發(fā)展前景非常的美好。我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yè),平日里上課很少涉及旅游方面的知識,出于對海南旅游發(fā)展前景的看好,我平時經??葱┯嘘P旅游方面的書。旅行社作為旅游業(yè)的承載者,具有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所以,這次畢業(yè)實習單位我選擇旅行社,希望通過社會實踐,能對海南旅游業(yè)有更進一步實質性的了解。同時,在實習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理解能力、為人處事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等。進一步鞏固和理解在課堂及書本上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更好的為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而奮斗。

三、實習內容及收獲

(一)辦公室文秘類工作

由于第一次較正式的步入社會,走進公司上班,加上領導對自己的具體工作能力等方面不是很確定,所以在旅行社實習的第一個月里,公司并沒有分配什么重要的任務給我,僅僅是一些辦公室里雜亂的工作,比如:取文件,送文件,打印,接電話,打掃衛(wèi)生,整理辦公室,倒開水等。雖然這些只是雜亂的小事,但我并沒有抱著隨意的態(tài)度,而是對每件事都很認真的去處理,我個人覺得連小事都不能做好的人,就別提做什么大事了!

經過一個月基礎性的工作后,我與公司同事和領導進行了相互了解,彼此間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感和親近感,并且使我學會了一定的社會交際,提高了自己為人處事的能力.

(二)旅游市場調研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市場營銷學正不斷地向旅游行業(yè)滲入,現(xiàn)已形成了旅游市場營銷學,并逐漸地完善.市場調研作為市場營銷的一部分,有著最為基礎和重要的意義.

在公司實習期間,我有幸得到了一次實踐性地市場調研活動,真是興奮之極。在學校里,經常聽老師講些有關市場營銷和市場調研的理論知識,偶爾有些實驗性地模擬調研,但從沒有過如此正式地社會調研。對我來說,這次絕對是一個把四年來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絕佳機會,所以我本人非常的慎重與認真。

在做市場調研的整個過程中,我表現(xiàn)得相當活躍與積極。調研前期進行了調查問卷設計,以及調研對象分析,很多觀點還得到了上級和同事的認可與贊許。市場調研中期,也就是正式有對象性的社會調查,我和同事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按區(qū)域分配,我所在的小組負責海甸島一塊。我們接到任務后,我提議以街區(qū)為單位,每人負責一部分,分頭行事,完成后到kfc集合,這樣可以有效利用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同事們都表示同意。于是,充滿激情、汗水、勞累與期望的一天就這樣的開始了。回到公司,我們進行問卷統(tǒng)計與分析后,把結果交給了負責人。領導看了市場分析后對我們贊揚了一翻,晚上還請大家去happy。

經過此次調研活動,我對海南旅游市場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解,特別是顧客這一塊,也對自己有了更深的認識,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更努力地不斷學習提高。

四、對海南旅行社發(fā)展的一些想法及建議

雖然第一次進旅行社工作,并且僅有短短的兩個月,但通過近期的觀察與思考,以及平日在學校里老師悉心的教育,我對海南旅行社的發(fā)展也有一些粗淺的想法與建議。

目前,海南旅行社主要面臨著三大問題:

第一,同行業(yè)激烈的競爭。從海南建省并確定旅游業(yè)為海南經濟支柱性產業(yè)之一到現(xiàn)在,包括大大小小,國內國際的旅行社不下160家,特別是90年代,海南省經批準注冊的國內、國際旅行社達1千多家。面對一個海南,在有限的旅游資源開發(fā)下,共同存在著如此多的競爭者。所以,海南旅行社面臨著極為激烈地競爭。

第二,優(yōu)秀員工流失問題。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優(yōu)秀員工的流失,旅行社作為服務性企業(yè),人員具有高流動性。我在公司實習的短短二個月中,就有一位優(yōu)秀的導游想離開,但不知道經理用了什么方法留住了她。這不是一個小問題,人才的流失將帶來一系列問題,如企業(yè)機密泄露,客戶流失,成本上長升等。所以,旅行社應該重視這一問題。

面對以上問題旅行社該做些什么呢?

1、優(yōu)化旅游路線,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2、做好客戶服務,讓顧客開心地來,滿意地走。

3、開發(fā)新的旅游資源,創(chuàng)造競爭優(yōu)勢。

4、做好人員管理,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5、完善企業(yè)管理制度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留住人才。

6、塑造旅行社企業(yè)文化,樹立企業(yè)形象。

7、規(guī)劃旅游市場,制定營銷策略,明確產品定價,做好市場宣傳與營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