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輔導的建議范文

心理輔導的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輔導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輔導的建議

第1篇:心理輔導的建議范文

課堂是由教師、學生及環(huán)境三個要素組成的復雜體系,是實施教學的主渠道。但是在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得出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占主流的課堂問題行為是:隨便和周圍同學講話,故意打斷老師的講話,寫其他學科作業(yè),看課外書,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傳紙條,遞東西,害怕老師提問,尤其注意力不集中所占比例達到30%。這些行為不但影響了自己的學習,使學習成績不斷下降,而且還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致使他們的注意力隨時被打斷,并阻礙老師的教學,打斷正常的教學秩序,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我們將存在這類行為問題的學生,稱之為特殊生。由于小學生身心各方面的發(fā)展不成熟,使他們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注意力不集中則將導致后續(xù)一系列課堂行為問題的產生,因此解決小學生注意力的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學生的健全發(fā)展是學校教育的宗旨,而這些問題的出現給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不但要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外部行為的改變,更要深入學生內部心理活動過程,關注學生的認知、意識等隱性的心理過程,通過學生內部心理結構,逐步改善學生的行為特點,提高其認知水平,矯正不良行為。鑒于此,筆者首次嘗試利用團體動力學,通過團體互動的模式讓每個成員不斷地接觸團體中注意力有所改善的其他人,彼此進行有力的真實流,從而提高個體的注意力水平,提升自我價值感。

一、團體心理輔導方案的實施

本次團體心理輔導所選取的成員是經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抽取出來的具有典型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現象,且行為問題突出的16名四年級學生,根據他們的特點設計了輔導方案。每周一次,每次50分鐘,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二、團體心理輔導結果分析與經驗總結

1.結果分析

(1)團體成員注意力的顯著變化。在注意力測驗中85%的成員居于高分段,即他們能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保持相當長的時間和高效的注意力。如:做試卷時,你會經常漏掉題目嗎?全體成員都選擇“不會”。在訪談中,成員意識到自身的進步,善于接納并傾聽組員的建議。比如,成員CYF在第一次的團體輔導中完全靜不下心來傾聽領導者講游戲規(guī)則和團體契約,更無法專注于成員在活動中的表現,在團輔室里玩鬧,極大地影響了其他成員。但是在后面的活動中卻能快速站好隊,認真聽游戲規(guī)則,并將心理能量集中于當前的活動,不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也樂于關注其他成員,并與其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2)成員心理品質的良性發(fā)展。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每個團體成員多次重復適應不良的交流,讓他們擁有機會不斷進行反思與理解。在成員與成員、成員與領導者持續(xù)不斷的相互影響中,他們認識到每個成員此時此地的感受都與其他成員有關,同樣的,他在團體中整體感受的品質也被其他人所影響。在團體輔導后發(fā)現,成員不但專注力提升,而且變得更加的勇敢、自信、具有抗挫能力。比如:在平常的課堂上,這些學生經常會無視課堂紀律,隨意插嘴、講話,甚至于離開座位,經過團體心理輔導后,發(fā)現成員更有禮貌了,會主動打招呼,在課堂上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做小動作的次數也明顯減少。

(3)成員自我效能感的增強。在班級里由于人數眾多,課堂時間有限,老師關注面受限,易使一部分同學游離于課堂外。而在團體活動中,每個成員均參與到活動中,領導者對于成員的反應能及時做出恰當的反饋,加上其他成員的關注,致使每位成員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逐漸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也逐步增強。

2.經驗總結

(1)注意對成員活動的及時反饋。比如:對活動規(guī)則的講解,要及時詢問成員:“對規(guī)則有不清楚的,請舉手?!蓖瑫r澄清活動目標并對規(guī)則強化。在活動過程中要關注成員的行為和情感反應,發(fā)現有成員在游戲中沒能順利完成或是遇到困難,應及時做出反應,可以上前輕拍其肩膀表示支持,或是對其點頭、微笑表示鼓勵。發(fā)現成員情緒低落時,應及時給與疏導,調整好狀態(tài),更好地投入到活動中。及時反饋可以有效提高成員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的觀察,進行適當的自我調整,最終得以自我成長。

(2)重視活動后的分享。團體心理輔導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活動后的分享,通過成員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在團體內分享,可以讓其他成員得到啟發(fā),彼此達到心靈的交流,情感上的共鳴。比如:在傳話游戲中,要求成員小組內分享,傾聽成員在活動中的感受,以及獲勝的方法。此后,全體成員圍圈而坐,每組派代表發(fā)言,其他成員補充。通過分享,成員之間能夠敞開心扉,認同彼此的感受,認識到同樣的活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收獲,從而提高對自身的認知。

(3)團體輔導和個體輔導相結合。在團體輔導過程中要時刻關注每個成員的心理動態(tài)和情緒體驗,及時疏導并輔以個別咨詢,有助于讓成員更快地調整心態(tài),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由于成員選取的特殊性,需要領導者在活動中付出更多的努力,關注每個成員的心理動態(tài)和情緒反應,如:與其他成員的意見相佐,發(fā)生爭執(zhí)或是受到排擠時等,應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理,而不是單純地給予懲罰或漠視,可進行個別輔導。在活動中若發(fā)現成員的情感卷入程度很深r,領導者應在當天的團體結束后,對該成員進行個別梳理,讓其走出團體活動過程中帶來的負性情緒。

第2篇:心理輔導的建議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團體輔導對抑郁癥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的影響。方法:2012年3月~2013年6月篩選心身門診抑郁癥患者的家屬44名,隨機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實施團體輔導,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干預。干預結束后對兩組進行比較,觀察團體輔導對家屬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效果。結果:試驗組干預后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團體輔導可以提高抑郁癥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種對抑郁癥患者家庭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關鍵詞 團體輔導;抑郁癥;家屬;心理健康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78

抑郁癥是危害全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病,是心理負擔最重的疾病之一,抑郁癥給患者及家庭成員帶來的痛苦難以用語言形容。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成員是相互影響和互相依賴的,患者家屬因為長期與患者相處,工作或生活必須做出較大的調整來滿足患者的需要,難免會使家屬的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都受到一定的影響,并帶來多方面的損失,如經濟狀況的影響、休閑活動的減少和自由支配時間減少,而產生情緒問題[1]。2012年3月~2013年6月對我院抑郁癥患者家屬進行團體輔導的心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心身門診抑郁癥患者的主要家屬44名。平均年齡(39.64±9.309)歲?;颊呔蠂H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抑郁癥診斷標準,家屬與患者共同生活,均知情同意參加的本次研究,44名家屬隨機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家屬的性別、婚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數、與患者的關系、城鄉(xiāng)、收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一般干預方法,試驗組實施團體輔導干預方法。干預結束后對兩組進行測評,考察團體輔導對家屬心理健康狀況影響。

1.2.1團體輔導活的實施方法團體輔導共8個單元,每周1次,每次1單元,每次2 h。活動地點在我院心身科團體輔導室。團體性質為治療性、教育性和具有固定成員的結構性團體。團體輔導總體方案名稱為“同舟共濟,共同成長”。主要形式:講解、材料學習、討論與分享、角色扮演、作業(yè)討論等活動形式。團體輔導方案:(1)團體初期階段(第1,2次)。使成員了解團體的運作方式、目標和團體規(guī)則;增進成員互相認同感。如熱身活動(相見歡)、自我介紹(疊羅漢)、秘密大會串(請成員將目前有關面對抑郁癥患者最感困惑的方面寫下,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采用討論、示范、角色扮演、書面資料提供等逐個解決)等。(2)團體發(fā)展階段(第3~7次)。主要主題有壓力釋放、情緒管理、有效溝通和社會資源利用。幫助成員學會調節(jié)緊張情緒,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領和技巧,使用合理信念來管理情緒,學會交往技巧,增進成員間信任和接納,提高交往能力,挖掘社會資源,充分利用外界資源。主要的活動有“把壓力吹跑”“最近比較煩”“快樂清單”“只有一個橘子”“清理垃圾桶”“我想有個家”“能量聚集”等。(3)團體終結階段(第8次)。幫助成員處理對分離和結束團體的情緒,評價團體的影響作用,成員要針對自己想要做出的改變和如何實現這些變化,做出選擇和計劃。主要的活動“笑迎未來”“感恩的心”等。

1.2.2調查工具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2],該量表包含90個項目,包含10個因子,分別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和其他。每一個因子反映出被試的某方面癥狀痛苦情況,每題采用5點評分,癥狀從無到嚴重分別評為1,2,3,4,5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總分是90個項目所得分之和。可以評定一個特定的時間,通常是評定1周以來的時間。它具有容量大、效度好,已較廣泛應用在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中。

1.3評價方法記錄輔導前后兩組家屬SCL-90各因子得分并進行比較。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6.0進行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ɑ=0.05。

2結果(表1)

3討論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團體輔導提高了抑郁癥患者的家屬心理健康水平,并減輕了焦慮、抑郁、人際關系敏感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抑郁癥病程長、易復發(fā),使家人的負擔極為沉重?;颊咔榫w抑郁,必影響家庭生活氛圍,家庭環(huán)境是影響人的心理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將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家庭成員身心健康,容易產生疲勞感,出現睡眠問題等軀體化障礙。照顧抑郁癥的家人是一個壓力源,不同程度給抑郁癥的家人帶來了多方面的困難,對整個家庭造成沖擊。Ray發(fā)現個體在應激狀態(tài)下,如果缺乏支持和良好的應對方式,則心理損害的危險度可達43.3%[3]。抑郁癥患者家屬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抑郁癥患者對其家屬的影響涉及到心身健康的多個方面,突出表現在自尊、性功能、精神緊張度、睡眠、婚姻家庭、認知功能、正負性情感、軀體不適、娛樂及經濟等方面[4]。抑郁癥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

從另一個角度可知,要想有效幫助抑郁癥家庭,僅依靠對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是不夠的,還需要對家庭成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焦點在家庭各成員之間的人際互動上,協助實現“健全”家庭的功能,改善不良家庭關系,減少患者與患者家屬之間的負面影響[5]。將心理健康干預教育落到實處,把對患者家庭照顧者的干預作為患者疾病治療的一部分,關注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團體輔導提供良性的團體氛圍,具有支持性心理治療作用。在團體輔導干預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團體氛圍,成員通常在交流的過程中會發(fā)現一種“原來我們都一樣”的感覺,自己遇到的問題別人也正在面臨,從而減少焦慮和不安,形成一種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互相尊重的融洽團體氣氛,在團體中彼此接納,獲得認同感,增進了互助合作的精神,激發(fā)成員的思考力,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家屬心理健康水平。

通過對家屬實施團體輔導提高家屬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家庭和諧,可以更經濟、更有效地滿足對抑郁癥患者家庭干預的實際需求,是一種對抑郁癥患者家庭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參考文獻

[1]Highet NJ,McNair BG,Davenport TA,et al.How much can we lose:carer and family Perspectives on living with a person with depression[J].Med J Aust,2006,181(Suppl.7):S6-S9.

[2]常會麗,于海濤.“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5,14(4):63-65.

[3]王繼堃,趙旭東.抑郁癥與家庭功能的關系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2,39(1):21-23.

[4]李梅枝,龍浩文.抑郁癥患者家屬生活質量調查[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5,15(1):9-10.

[5]羅錦秀,彭菊意.系統家庭治療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臨床醫(yī)學,2004,3(1):55-56.

(收稿日期:2014-04-22)

(本文編輯劉學英)

第3篇:心理輔導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 ,異種心臟移植

Establishment of hamstertorat cardiac concordant xenotransplantation model

【Abstract】 AIM: To establish a simplified method of heterotopic abdominal cardiac xeno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he hamster to rat cardiac xeno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by means of "sleeve and cuff" method. The donors common carotid artery was anastomosed to the recipients left renal artery with a "sleeve" anastomosis, and the "cuffed" right pulmonary artery was anastomosed to the left renal vein. The viability of the donors heart was examined by daily palpation of the left abdominal wall. RESULTS: Of the 105 cases receiving heterotopic abdominal cardiac xenotransplantation, complete success was achieved in 95 cases. The xenograft survived for 3 to 4 d after the transplantation and typical acute vascular rejection was presented. CONCLUSION: A useful, easy and stable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concordant xenotransplantation.

【Keywords】 cardiac xenotransplantation; heterotopic transplantation; animal model

【摘要】 目的:建立一種改良的異位腹部異種心臟移植模型,解決模型建立中的技術問題. 方法:利用袖套法和cuff套管法完成從金黃地鼠到大鼠的異種心臟移植模型. 將供心的頸總動脈與受者左腎動脈進行袖套式吻合,將供心右肺動脈與受者左腎靜脈利用套管法吻合. 每日通過對受體進行左側腹壁觸診完成對供心功能的評價. 結果:共實施105例異位腹部異種心臟移植模型,95例成功. 異種移植物生存期為移植后3~4 d,并且發(fā)生經典急性血管性排斥反應. 結論:建立了一種簡便、實用、穩(wěn)定的用于研究協調性異種移植免疫排斥反應發(fā)生機制的動物模型.

【關鍵詞】 異種心臟移植; 異位移植; 動物模型

0引言

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一系列多血管臟器的移植,已在嚙齒類動物建立成功[1-3]. 異位心臟移植[4]通過將供心的胸主動脈和肺動脈與受者的任何相匹配的動脈和靜脈吻合來提供給供心足夠的冠狀循環(huán)系統,以保持供心活力以及去神經心肌的收縮力. 為了研究觀察協調性異種移植(concordant xenotransplantation即不產生超急性排斥的異種移植,一般移植供受體間進化關系較近)的排斥機制、病理學改變,我們設計出一種改良、簡便的金黃地鼠到大鼠異位腹腔異種心臟移植模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供體為雄性金黃地鼠,體質量80~100 g;受體為雄性SD大鼠,體質量180~200 g. 實驗動物均由西安交通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均正常喂養(yǎng). 手術顯微鏡為上海醫(yī)療儀器廠生產;Cuff管為聚乙烯材料,口徑3 mm. 7/0,9/0雙針無損傷縫線,購自上海醫(yī)用縫合線廠.

1.2方法

1.2.1供體手術金黃地鼠采用氯胺酮(50 mg/kg)麻醉成功后,將動物仰臥位固定于手術板上,常規(guī)消毒鋪巾. 取腹部正中切口,開腹后將腸袢推向左側,打開后腹膜,經由下腔靜脈注射2~3 mL肝素(0.1 MU/L)生理鹽水,待全身肝素化后,自肋緣下橫切口剪開膈肌,沿雙側腋前線自肋緣至胸骨剪開胸腔,并將前胸壁向頭側翻轉. 于胸主動脈根部切斷主動脈及下腔靜脈,并游離主動脈周圍組織,將心臟、肺臟以及胸腺組織聯合切取. 將供心放置于0~4℃無菌復方氯化鈉溶液,幾秒鐘后供心停博,松弛,顏色變白. 以血管鉗固定主支氣管,作為參照標志物. 剪開心包分離出升主動脈及肺動脈,鈍性分離并切除胸腺組織. 游離并結扎左肺動脈,盡可能游離保留右肺動脈,長度約6~8 mm,作為流出道. 將胸主動脈干上左頸總動脈分支修剪保留至約3 mm,做為流入道,并將胸主動脈遠端結扎. 提起心臟,用1號線將上、下腔靜脈和所有肺靜脈一次集束結扎,并在其遠端切斷. 制作直徑為3 mm的Cuff套管,將右肺動脈穿過套管,并將動脈近端翻轉包繞Cuff套管,以7/0絲線結扎固定.

1.2.2受體手術SD大鼠采用氯胺酮(50 mg/kg)麻醉成功后,將動物仰臥位固定于手術板上,常規(guī)消毒鋪巾. 取左腹部T形切口,以拉鉤撐開腹壁,將胃及腸袢推向右側,充分暴露手術野. 游離左腎周圍脂肪結締組織,結扎并切斷左側輸尿管,游離左腎動、靜脈,于左腎動脈靠近腹主動脈處以及左腎靜脈靠近下腔靜脈處各安置一只血管夾,靠近腎門處切斷左腎動脈,以肝素生理鹽水沖洗腎動脈游離端. 以7/0無損傷縫線在左腎靜脈后壁靠近腎門處縫合兩條牽引線,在遠端切斷左腎靜脈,并行左腎切除術. 以9/0無損傷縫線將供心左頸總動脈與受體左腎動脈以袖套法吻合. 將供心右肺動脈Cuff套管插入受體左腎靜脈并結扎. 手術過程中心臟表面放置小紗布,紗布表面放置冰屑以保護心肌. 檢查腎靜脈及Cuff套管無扭轉后,依次開放左腎動脈、左腎靜脈. 供心迅速充盈恢復血供,顏色紅潤,并開始心室纖顫,再灌注后1 min,供心開始節(jié)律性收縮. 待心肌博動有力,功能良好后,分兩層關閉腹腔.

術中出血少于3 mL不用特殊處理. 出血稍多者,可以皮下注入3~5 mL生理鹽水. 術后2×104 u慶大霉素腹腔注射,正常喂食. 每日觸診受體左側腹壁, 正常存活時心博有力,心率150~200次/min. 排斥反應時心跳逐漸變弱,節(jié)律變慢,心臟體積開始增大、變硬直至停跳. 從供心再灌注后復跳到供心停搏這段時間為移植心存活時間. 觀察排斥反應的病理標本以40 g/L甲醛固定,HE染色. 供心在再灌注后3 d內停搏為手術失敗.

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和構成比描述.

2結果

共實施金黃地鼠至大鼠異位腹部異種心臟移植模型105例. 成功95例,成功率90.5%.失敗10例, 其中動脈血栓形成6例,流出道梗阻3例,Cuff套管脫落1例. 手術時間:供心切?。?.18±0.97) min,供心修整(19.3±2.73) min,受體手術(25.9±4.23) min,供心冷缺血時間(44.6±3.63) min. 移植心在移植術后3~4 d發(fā)生排斥反應,移植心臟水腫、顏色灰暗發(fā)紫,質地變硬,但受體仍存活. 心肌組織可見經典急性血管性排斥反應發(fā)生:廣泛血管內血栓形成,心肌大面積出血、壞死以及大量單核細胞浸潤.

3討論

器官移植已逐漸成為終末期器官衰竭的有效治療手段. 但是,隨之而來的世界范圍內的供體器官短缺嚴重阻礙了器官移植的發(fā)展. 異種器官移植則有可能成功解決這一難題[5]. 但是免疫排斥反應的發(fā)生仍然是異種移植的臨床應用所面臨的最大障礙[6]. 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異種移植的免疫排斥反應的發(fā)生機制.

異位異種心臟移植是一種簡便、有效的觀察異種排斥反應發(fā)生機制的動物模型[7]. Kadner指出,異位移植在實際研究應用中的許多方面要優(yōu)于原位移植,包括操作簡單、容易取得組織活檢以及便于觀察存活時間等[8]. 1964年Abbott等設計了一種大鼠腹腔異位心臟移植模型,其循環(huán)途徑為將供心主動脈、肺動脈與受體腎血管水平以下的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吻合. 因受體大血管被橫斷,下肢及盆腔器官血供及功能受損較大,并發(fā)癥多,死亡率高. 1969年,Ono等人對于模型建立中的許多手術技巧加以改進,首次應用了端側吻合技術,以避免完全阻斷腹部血管,這種技術被全世界廣泛應用. 此后,相繼出現許多改良技術[9,10]. 但是,這種模型的建立要求術者有嫻熟的顯微外科技術,因此,對于初學者難度較大,不易掌握. 1971年Heron介紹一種不用縫合血管的Cuff技術,把心臟移植于受體頸部的皮下盡可能縮短熱缺血時間得以成功推廣. 但與腹部心臟相比因位于皮下易受外力損傷等,尤其對需要長期存活觀察的動物不宜. 我們在Baxter等的同種心臟移植模型的基礎上,改良了一種簡便、實用的異位腹部大鼠異種心臟移植模型. 這種技術很容易被初學者所掌握,它不需要特殊的顯微外科技術,對于靜脈行Cuff套管連接,提高了血管通暢率,而且手術時間被大大縮短,手術成功率也明顯提高. 改良術式后的供心循環(huán)途徑為:受體腹主動脈受體腎動脈供心左頸總動脈供心主動脈冠狀動脈心肌冠狀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受體腎靜脈受體下腔靜脈. 左心不參與循環(huán),無射血功能,可以看作是一塊會搏動的異位組織,或者是一個處于半休息狀態(tài)的無負荷異位心, 該模型僅維持供心冠脈的血液循環(huán),專供實驗研究. 我們應注意:①要選擇右肺動脈作為流出道; ②在供心修整時,要將左頸總動脈修剪至2~3 mm,以避免將來受體左腎動脈血栓形成. 而受體的左腎動脈插入供心左頸總動脈的長度應為0.1 mm,以避免血栓形成或袖套滑脫導致出血; ③在開放受體的血管夾后,動脈吻合口處會有少量出血,可自行緩解,不要壓迫吻合口處以免血栓形成.

總之,此種金黃地鼠至大鼠異位腹部心臟移植模型簡單、安全、實用,為研究協調性異種移植排斥反應以及病理學變化提供了良好的實驗模型平臺.

【參考文獻】

[1] Fuller TF, Freise CE, Serkova N, et al. Sirolimus delays recovery of rat kidney transplants aft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J]. Transplantation, 2003;76(11):1594-1599.

[2] Lee CY, Jain S, Duncan HM, et al. Survival transplantation of preserved nonheartbeating donor rat livers: Preservation by 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J]. Transplantation, 2003; 76(10): 1432-1436.

[3] Doenst T, Schlensak C, Kobba JL, et al. A technique of heterotopic, infrarenal heart transplantation with double anastomosis in mice[J]. J Heart Lung Transplant, 2001; 20(7): 762-765.

[4] Tomita Y, Zhang QW, Uchida T, et al. A technique of cervical aorta graft transplantation in mice [J]. J Heart Lung Transplant, 2001; 20(6): 699-702.

[5] Hammer C. Xenotransplantationwill it bring the solution to organ shortage?[J]. Ann Transplant, 2004;9(1):7-10.

[6] Roos A, Daha MR. Antibodymediated activation of the classical complement pathway in xenograft rejection[J]. Transpl Immunol, 2002;9(24):257-270.

[7] Akpinar E, Bilgin N. A simple technical modification for abdominal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in rats[J]. Transplant Proc, 1998; 30(3): 807-808.

[8] Kadner A, Chen RH, Adams DH. Heterotopic heart transplantation: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experience[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0;17(4): 474-481.

第4篇:心理輔導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獨立學院;輔導員;新思路

中國分類號:G47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高校長期擴招的背景下,獨立學院這種新興的辦學方式在中國得到了很快的發(fā)展,業(yè)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輔助力量。在蓬勃的發(fā)展勢頭背后,獨立學院同許多新興事物一樣面臨著許多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下,這些問題的解決顯得尤為迫切。輔導員是高校中長期存在卻又長期得不到重視的崗位,本文試圖通過探究輔導員崗位與獨立學院發(fā)展的契合點,以優(yōu)化學院內在運行機制這種簡單、高效、經濟的手段,達到彌補獨立學院發(fā)展劣勢目的。

一、輔導員之于獨立學院建設的重要性分析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在中國始創(chuàng)于1999年的浙江大學城市學院[1]。自2003年教育部下發(fā)《關于規(guī)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支持獨立學院自主化辦學至今,中國的獨立學院已有長足的發(fā)展。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0 年全國興辦獨立院校322 所,在校生186.6 萬人,時至2014年,獨立學院雖精簡至283所,但在校生人生已達275萬人,增幅為47.4%,約占全國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的11.3%。可見,獨立學院業(yè)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

獨立學院在中國只有十余年發(fā)展歷史,其各項運作機制均較一般高等院校仍顯不成熟,且因其固有的獨立性特點,發(fā)展底子薄,社會認同度低,在招生、教學、管理、就業(yè)等諸多方面也較一般高等院校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我國的高校輔導員制度實施已有50余年,輔導員工作也已從早期單純的政宣工作拓展到專業(yè)學習、職業(yè)規(guī)劃、心理輔導、社團管理、糾紛調解等多個方面,成為高校教管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視的環(huán)節(jié)。正是由于輔導員工作內容的全面性、涉及領域的延展性,輔導員有必要、有條件滲透進獨立學院的核心運作機制中,成為體系協調運轉的助力和劑。

二、獨立學院發(fā)展與輔導員工作的互補性分析

1.招生:學生文化基礎薄弱

獨立學院為連年的高校擴招分流了一定量的生源,對于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獨立學院分流的這部分生源的錄取線一般定位為本科B線,文化基礎相對薄弱,與母體高校學生錄取分線上有巨大差異,且這種差異還呈現擴大的趨勢。正是學生群的差異決定,母體高校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和風氣難以有效移植或傳承至獨立學院,后者需要依托母體高校的教學資源,但更主要的是憑借自身的實踐摸索出適宜此類學生的教學方法。

本地生源是獨立學院學生的最主要來源,據《大學第三力量―獨立學院(廣東)發(fā)展報告(2014)》,廣東省獨立學院平均本地生源比例達89%。獨立學院的招生宣傳工作一般由輔導員代表個分學院組織開展,作為獨立學院與地方準生源互動的最直接媒介,輔導員工作將從源頭上影響獨立學院的招生質量。

2.教學:學生綜合素質高,自制力差

獨立學院相對較高的教育投入決定其生源的家庭狀況、家庭成員的受教育程度等指數都較高[2]。這些學生多具備較好的綜合素質,思維創(chuàng)新和動手能力較強,在文體、社交、計算機和英語等方面往往有著突出的表現,特別是一些經濟投入要求較高的非常規(guī)項目如航模、射箭等。如何科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興趣愛好變成一技之長,將個人特長變成校園特色,乃至校園文化,是獨立學院發(fā)展的長期課題,而主導此類學生社團工作的正是輔導員。

另一方面,獨立學院學生普遍也存在自制力差的問題,較多學生沉迷網絡和其它個人愛好而荒廢學業(yè),對此,課堂之外輔導員承擔了主要的督導責任。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引導“壞”學生回到正軌,是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和專業(yè)特長。

3.管理:師資力量不足,教務學工管理不完善

隨近年高校的擴招,高教師資已有著較大的缺口[3],后起的獨立學院更是面臨這一重大問題。受學生文化基礎水平影響,獨立學院從母體學校移植來的學生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體系并不完全適用,需要獨立學院在教學中獨自摸索;從生源角度考慮,獨立學院又往往根據就業(yè)市場需要積極開設新的、熱門的專業(yè),這對獨立學院的教學則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為建立自有的專業(yè)特色,避免教學質量的下降,需要較完備的師資力量。目前獨立學院的輔導員大部分具備所在學院的專業(yè)背景和研究生以上學歷,有條件成為教師崗位的后備力量,輔導員向教師轉崗也是獨立學院發(fā)展較成熟的內部管理機制。

教學管理的對象為專業(yè)課程,具備可移植性,但教務學工管理的對象為學生和教師,存在較大的靈活性,且內容瑣碎,還有著較顯著的地方特色,難以從母體移植,其發(fā)展更需要獨立學院在管理實踐中不斷嘗試,這也導致獨立學院的管理工作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處于不穩(wěn)固階段。輔導員作為學校管理一線的工作者,是學生意愿的最直接獲得者,也是學校學工管理的最終執(zhí)行者,還是配合教務干事游于學生和學校之間的協調者,獨立學院復雜的教務學工管理工作對輔導員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輔導員已然是獨立學院管理的中堅力量。

4.就業(yè):學生自信心不足,期望值高

高考對帶來的心理創(chuàng)傷會減少獨立學院學生的自信心,進而影響大學的生活和學習,在求職或與其他重點高校學生的競爭中常有底氣不足的感受。另外,獨立學院的教育費用一般相當于普通高校的2-3倍,很多學生和家長本著高投入高回報的想法,對未來工作持有很高的期望,這種不合理的擇業(yè)觀影響使得畢業(yè)生將目光鎖定在有限的行業(yè),無形中加大了競爭力和就業(yè)難度。心理輔導和就業(yè)指導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內容,輔導員在發(fā)現學生心理問題、引導學生走出心理陰影,幫助學生正確定位,樹立科學的就業(yè)觀有著難以替代的作用。

三、強化獨立學院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要舉措

1.提高輔導員數量和質量

2006 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指出:高等學??傮w上要按師生比不低于 l∶200 的比例設置本、專科生一線專職輔導員崗位。這對于以盈利為辦學目的之一、堅持人員精簡的獨立學院一直難以達標,部分新組建的獨立學院由于各個系統還不完善,師資力量匱乏則更是如此。

鑒于輔導員工作對于獨立學院發(fā)展的重要性,未來部分專業(yè)對口輔導員轉崗的可行性,從未來獨立學院專業(yè)發(fā)展的人才儲備角度考慮的前瞻性,獨立學院特別是興建的院校應保障輔導員數量充足,以促成獨立學院整體運作盡快步入正軌。在此基礎上,還應積極引入學生自治管理模式,通過新型的宿舍管理[4]、學長制管理[5]減輕輔導員的常規(guī)工作壓力,將輔導員的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學生工作指導上來。

另一方面,應實現輔導員招聘工作程序的專業(yè)化,不僅強調應聘者的才藝特長,還應重點關注其專業(yè)和水平與本學院的符合性,根據學院發(fā)展需要確定思想政治專業(yè)和相關學院對口專業(yè)輔導員的錄用比例,在常規(guī)的簡歷篩選――面試――錄用的程序中,針對獨立學院的特點增加專業(yè)筆試、綜合素質測試等環(huán)節(jié),本著寧缺毋濫的態(tài)度嚴格甄選,保證應聘者符合輔導員的職業(yè)需要。

2.提升輔導員的職業(yè)地位

盡管輔導員制度在國內的發(fā)展已有很多年,但是相較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大學教師,其職業(yè)聲望并不高,其一方面是社會對輔導員了解不夠,學校對其作用認識不足,另一方面則是輔導員在學校教育和管理體系雖承擔廣泛的責任但卻未賦予充分的權力。如輔導員擁有獎評榮譽分配的權力,但是僅作用于極少部分上進的、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對于大部分學生并無較好的約束性權力,在很大程度影響了輔導員督導作用的發(fā)揮。

對此,學院應樹立輔導員在學生中的權威性并使之成為校園文化,讓學生充分認同輔導員的教育指導,如開展季(年)度優(yōu)秀輔導員評選,并大力表彰和宣傳,開展以輔導員為主體的學生考評制度,將考評成績作為學生升級的重要參考。對于個別經驗豐富、成績突出的輔導員還應提升進入院校管理中層,代表輔導員系統參與相關制度決策,上傳下達學習、輔導員和學生的聲音。

另一方面,還應充分賦予輔導員在社團管理方面的權力。社團是獨立學院建立獨有校園文化關鍵點,是輔導員結合自身特長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舞臺。輔導員的工作需深入學生群體,天然具備發(fā)掘學生潛力的優(yōu)勢,在社團輔導員的推介和培養(yǎng)下,部分特長生的潛質得以充分施放,甚至代表學院參與高校間各類賽事的角逐,實現學生個人榮譽和獨立院校聲譽的雙贏。

3.加強輔導員專業(yè)教育

輔導員轉崗教師是獨立學院發(fā)展的需要和特點,這部分后備轉崗的輔導員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科學方面的教育背景,薄弱的教育理論功底將使得這些輔導員在科學管理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捉襟見肘。加之由于輔導員配備數量有限,大部分獨立學院的輔導員整日忙于繁雜的學生事務,難以分身提高個人思想素質和政治理論水平,進而又影響其工作效率,陷入工作效率越低越沒有時間學習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獨立學院必須關注輔導員的理論教育工作,投入資金和力量建立專業(yè)化的輔導員隊伍,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學理論確立為輔導員入職后的長期學習任務,利于假期時間開展科學系統的學習,同時還要不定期組織專業(yè)的大學生心理學和教育學講座,為輔導員的學生工作提供科學的指導。

四、結語

隨中國高校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院校內的責任分工也日趨專業(yè)化,輔導員的定位和作用與過去已有了較深刻的改變。對于獨立學院這種新興的辦學方式,其特殊性更要求將輔導員放在學校管理和運作的重要位置上來,通過提高輔導員數量和質量、提升輔導員的職業(yè)地位、加強輔導員專業(yè)教育等手段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有助于彌補現階段獨立院校發(fā)展中存在的不足,將獨立院校推上發(fā)展的快車道。

參考文獻:

[1]李景寶.獨立學院的演變及教學管理模式選擇[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9.(6):35-37.

[2]王會金,況廣收.挖掘獨立學院學生特點探索學生管理新思路[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6(02).

[3]楊全印.民辦高校師資問題研究[D] .西南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02:12-14

[4]連奇波,鄔丹盛,馬珍娣.高校學生宿舍管理模式新思考――以浙江師范大學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2,(17):282-283

第5篇:心理輔導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 政策 中小學 心理輔導室 裝備

2014年,教育部下發(fā)《關于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chuàng)計劃的通知》;2015年,《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出臺。各省市根據教育部文件精神,相繼制定心理輔導室裝備相關文件。這些文件從政策上明確了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裝備的重要意義,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裝備建設的積極性大為提高。因此,對其裝備特點進行梳理,可以把握下一步的發(fā)展走向,從而更好地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中小學心理輔導室的裝備特點

1.發(fā)展與矯治相結合

心理輔導的對象不僅是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還應包括全體學生,要注重發(fā)展性的心理輔導教育與心理問題的矯治相結合。《指南》指出,心理輔導室的功能為“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關注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個別輔導,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支持”?!短旖蚴兄行W校學生心理咨詢室建設基本要求(試行)》對心理輔導室的功能界定與《指南》表述基本一致:“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及心理訓練;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渡轿魇≈行W校心理輔導室建設標準》則用一句話概括:“既要著眼于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發(fā)展,又要加強對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學生的危機干預和轉介工作?!备鱾€省市承襲教育部指導思想,使心理輔導室的裝備既能面向全體學生,提供團體心理輔導場所,又能提供個別心理咨詢,這種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適應了各種學生的需求。

2.生理與心理安全相結合

心理輔導室的裝備要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避免對學生造成身心傷害?!吨改稀分赋觯睦磔o導室“內部環(huán)境應溫馨、整潔、舒適,以清新、淡雅、柔和的暖色調為主,合理運用色彩、燈光和裝飾物,光線適中,自然光、燈光強度合理。個別輔導室要充分保障學生隱私性要求”。這就從生理和心理兩個維度強調了心理輔導裝備的安全性。各個省市的文件更加細化,如《浙江省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裝備指導意見》規(guī)定,“宜采用3300k-5500k色溫的三基色熒光燈;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宜在35%~75%;室內環(huán)境噪聲應不高于50db,隔音效果應小于40db”?!渡虾J兄行W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心理輔導室裝備指導意見(試行)》則強調,“墻面:采用淡色涂料,使室內光線柔和;照明:平均照度不低于300lx,團體心理輔導區(qū)可安裝亮度可調的燈具。電源:配置適量220V電源插座;個別心理輔導區(qū)所處位置的選擇應考慮到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裝備配置標準》明確指出,“凡是進入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器械設備,必須經過國家相關部門檢測或相關心理專業(yè)機構認證。不得含有國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材料,要符合國家相關安全和環(huán)保標準,杜絕使用危害學生心理健康安全的器械設備。”

3.柔性政策特點顯著

心理輔導室裝備的相關政策多以“指導意見”、“參考標準”為名下發(fā),缺乏硬性規(guī)定,柔性特點顯著,容易造成各省市中小學校在執(zhí)行裝備建設中偷工減料,導致心理輔導室裝備流于形式,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這些裝備的功用。

二、中小學心理輔導室的裝備趨勢

1.裝備專業(yè)化

(1)經費

《指南》規(guī)定,“學校應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納入年度經費預算。”《山西省中小學校心理輔導室建設標準》同樣提出,“學校每年要給予一定經費投入,以保證心理輔導室的正常使用和師資培訓需要?!毙睦磔o導室裝備專項經費投入是專業(yè)化實現的前提,為學校購置心理設備、引進專業(yè)心理人才、打造專業(yè)化心理輔導場所提供資金保障。

(2)人員

心理咨詢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的工作,需要經過專業(yè)學習和訓練的人員擔任[1],心理輔導室的人員裝備從配備比例到任職資格條件都要達到專業(yè)水準?!吨改稀芬?guī)定,“心理輔導室至少應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且需要心理學類本科學歷和相關資格證書,再經過專業(yè)培訓方可勝任心理輔導室工作?!蛾兾魇≈行W校心理咨詢室建設規(guī)范》建議,“省、市示范性高中、示范性初中和示范性小學至少配備1名以上專職心理咨詢教師和1名以上的兼職心理教師”,普通中小學則按需設置?!渡轿魇≈行W校心理輔導室建設標準》提出,“千人以上學校至少配備1~2名專職心理健康教師負責心理輔導室的各項工作”,除了學歷、資格證書的要求外,心理健康教師還需“取得省級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合格證”。《江西省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基本條件標準(試行)》則提出了配備的具體比例:“心理輔導室按照師生比為1:800配備專職或兼職教師。超過800名學生的學校,采取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相結合的方式配備,應配備至少1名專職教師、數名兼職教師”?!短旖蚴兄行W校學生心理咨詢室建設基本要求(試行)》直接要求每所中小學每學校至少應有1~2名心理咨詢教師,并且獲得市教委頒發(fā)的天津市中小學心理咨詢教師資格證書。

(3)設備

心理輔導室儀器設備越來越先進,除了常見的沙盤、宣泄器材、音樂放松椅、心理測評系統等,《浙江省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裝備指導意見》還建議引進注意力集中儀、身心反饋訓練系統。《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裝備配置標準(試行)》更是突出強調引用心理專用儀器:動作穩(wěn)定測試儀、皮膚電測試儀、注意力集中測試儀、速示測試儀、綜合反應時儀、手指靈活性測試儀、雙手調節(jié)儀、迷宮、鏡畫儀、葉克斯選擇器、河內塔、棒框儀?!渡綎|省中小學心理咨詢輔導室建設解決方案》建議引進的儀器設備更加智能化: 智能心理多功能減壓艙、全智能化身心反饋訓練系統、智能擊打宣泄放松系統、智能吶喊宣泄放松系統、智能擁抱引導儀、智能自信訓練引導儀。

(4)制度

普及、鞏固和深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大力促進學校心理輔導制度建設[2]?!吨改稀诽岢鰧乐匦睦砑膊〉膶W生“建立跟蹤反饋制度”。《山西省中小學校心理輔導室建設標準》指出,“心理輔導室應制定各項專業(yè)制度,包括心理輔導章程、心理教師職業(yè)規(guī)范和工作守則、值班制度、心理檔案管理規(guī)定等各項工作制度等”。《甘肅省中小學心理咨詢(輔導)室建設標準(試行)》還要求把規(guī)章制度、工作規(guī)程、咨詢程序掛在顯要位置。這就從制度裝備上確立了心理輔導室的工作規(guī)范,使心理輔導工作有章可循,同時又加強了對心理輔導人員的約束管理。

可見,心理輔導室裝備從軟件、硬件方面都朝著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越來越符合心理學科特色,為心理輔導的開展提供科學保障。

2.裝備等級化

心理輔導室裝備要因地制宜展開,符合各地學生實際心理發(fā)展狀況、師資水平和經濟承受能力,有區(qū)別、分等級地展開心理輔導室裝備工作?!吨改稀诽岢?,心理輔導室基本功能區(qū)域應設置“個別輔導室、團體活動室和辦公接待區(qū)等”,“有條件的學校也可單獨設置心理測量區(qū)、放松室、自主自助活動區(qū)等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區(qū)域”,每個功能區(qū)域配置又有基本配置和選配之分。各個省市政策文件與此保持一致,列出了心理輔導室裝備詳單,配備類型分為必配和選配,各學校根據需要合理裝備。

一些省份更是將裝備等級明確化,如《甘肅省中小學心理咨詢(輔導)室建設標準(試行)》將心理輔導室分為A級、B級和C級三個等級;《浙江省中小學心理輔導等級站評估指標(修訂)》將心理輔導室分為一級站、二級站、三級站;《江西省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基本條件標準(試行)》將心理輔導室分為簡易型、標準型、示范型三種類型;《連云港市中小學心理咨詢室建設標準》將心理輔導室分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四星級四種等級。不同等級包含不同的裝備標準,各學校可在實現基本裝備的基礎上考慮實際需求,酌情引進更高一級的裝備,同時也有利于打造個性化、特色化的心理輔導室。

3.裝備指標化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標準(試行)》從組織領導、條件保障、教育教學、科學發(fā)展四個維度規(guī)定了中小學心理健康特色學校應達到的標準,其中對心理輔導室裝備有明確指示,各中小學以爭創(chuàng)心理健康特色學校為契機,掀起了心理輔導室裝備的熱潮。各省市以此為依據,建立心理輔導裝備的指標體系,按照百分等級評分,對中小學心理輔導裝備進行量化打分。如《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指標體系》以四個維度設立4個一級指標,下設18個二級指標、45個三級指標,滿分為100分,得分90分以上方可認定為心理健康特色學校。具體從工作機制、規(guī)章制度、教師配備、陣地建設、經費投入、心理輔導這六個指標層面規(guī)定心理輔導裝備標準?!赌暇┦袑W校示范心理咨詢室建設及評估標準(試行)》從設施配置、組織領導、人員要求、工作職責與實績四個指標層面對心理輔導室建設量化打分,并附加否定指標,實行一票否決,下列情況有一項未達標即視為裝備不合格:心理輔導場地沒有達到30m2且沒有分區(qū)域、人員配備數量及資格不夠和違反《南京市學校心理咨詢工作準則》?!蛾兾魇≈行W校心理咨詢室建設規(guī)范》建立的評估指標則從心理輔導室的建設和管理這兩個方面展開,并附評分要點。

參考文獻

第6篇:心理輔導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中學 團體心理輔導 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4-0107-03

團體心理輔導(又稱團體心理訓練)是指在團體的情境下,運用心理訓練的方法和團體動力學的理論,借助團體的力量和各種應用心理學的技術,使團體成員互助并達到自助,幫助成員學習新的行為,獲得新的體驗,最終達到提高心理素質、促進人格全面健康發(fā)展這一目標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初,團體心理輔導傳入我國,起初在我國高校進行了一些開展,如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醫(yī)學心理學中心彭純子等人對22名大學生社交團體治療訓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劉春燕對實驗組14人進行團體應對方式訓練等。近年來,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在我國的中小學也進行了啟動,如楊彥平在上海市某中學就網絡成癮現象對中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

鄭小東等人將中小學團體心理輔導定義為:“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遵照團體動力學和群體心理學等原理,運用團體輔導的技巧,指導學生(通常屬于一個班級)以團體的形式進行活動,以解決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共同成長,最終實現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彪S著團體心理輔導走入中學,其在改善中學生心理狀況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

一 研究現狀

1.中學團體心理輔導研究方法

關于中學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常將研究的主題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篩選出需要的被試,并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對于實驗組設計系列團體心理輔導實驗,對于對照組不做干預。實驗前后測試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某些方面的得分,從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得出團體心理輔導是否對改善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效果。如侯文婷在研究初中生考試焦慮癥狀時,以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法,選取遼寧師范大學附中的初中生作為研究樣本,隨機篩選出考試焦慮的成員60名,然后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對照組各30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性別變量上進行嚴格匹配。對實驗組作了7次干預,驗證團體心理輔導方法對于初中生考試焦慮干預的有效性,得出以下結論: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法對于初中生的考試焦慮的干預作用明顯。此外,除了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等也有應用。

2.中學團體心理輔導方式

目前,我國中學開展較多的還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團體心理輔導。而各個學校的班級團體心理輔導也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學校是將班級團體心理輔導作為一種獨立的心理健康課程,有固定的時間、由專業(yè)的心理教師負責,有的是將班級團體心理輔導作為德育的一部分,采用機動的時間,由班主任或德育老師負責。近年來,我國中學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日趨多樣化,如遼寧本溪實驗中學的老師李艷在該校團體心理輔導上,利用校園廣播,傳遞正能量;在校報開設“心理咨詢”欄目,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當然,主要還是以班級的思想品德課為主渠道,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隨著一些學者的研究需要,我國中學的小組團體心理輔導或集體心理治療(臺灣也稱為團體咨商)也在發(fā)展中。有一些學校開始嘗試以問題為分類的矯治性團體心理輔導,設計了主題明確、相對連貫、針對性強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如姜芳在對高一新生孤獨感的研究中,以棗莊市第十八中學高一新生為被試,采用UCLA孤獨感量表,篩選出30名孤獨感較高的學生,進行孤獨感的團體心理輔導干預,設計了10次有針對性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此外,在我國許多中學,特別是初三、高三年級的學生面臨中考、高考時,學校會舉辦講座式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尤其是針對高考前夕學生考試焦慮的輔導,在很多學校都開展過。這種輔導形式的優(yōu)點是受眾多,學生可在1小時內獲得較多的有用信息。

目前,社會上還出現了很多培訓學校,開展青少年的拓展式培訓,這種拓展式培訓也采用團體輔導的形式,重在鍛煉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培訓多采用集中式、封閉式培訓,短的需要2~4天,長的需要7~10天,如夏令營等。

3.研究工具的使用

國內研究中學生心理狀況所使用的測量工具以引進的居多,如PANAS(正性負性情緒量表)、UCLA(孤獨感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等。這些問卷在引進中雖然經過修訂,但對中學生群體缺乏針對性。通過發(fā)展,在近幾年的研究中已出現了針對我國中學生設計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如鄭日昌編制的《考試焦慮自陳量表》,毛俊青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彈性量表》,唐紅波、陳俊、劉學蘭結合高三學生的實際情況修訂編制的《考試焦慮診斷量表》等。

4.中學團體心理輔導的活動設計

在我國,針對中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況設計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也各不相同。如顧敏敏在團體心理輔導對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干預研究中,就選取了10名身心健康,但有提高人際交往動機的同學,共安排了10次團體心理游戲,每次持續(xù)一小時。每次由領導者帶領成員進行與人際交往相關的心理游戲。每次游戲后,都會進行解說和布置家庭作業(yè),與成員們分享感受??偨Y其他的中學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基本都要考慮領導者、成員構成、場地布置、道具或材料準備、團體目標的確定、內容策劃、時間規(guī)劃等因素。尤其在內容策劃方面,必須考慮到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貼近性的游戲。如顧敏敏在實驗中設計的“蒙眼作畫”游戲,具有趣味性。

5.中學團體心理輔導的成效

在已有的中學團體心理輔導研究中,中學的小組團體心理輔導形式通常對團體心理輔導對于改善中學生心理狀況的效果提出假設,并通過實驗設立對照組,前后測實驗對象,做出了具有顯著性差異的成果。金家新、楊彥平等的研究顯示,團體心理輔導對緩解中學生考試焦慮有一定作用;袁貴勇、侯文婷等的研究顯示,團體心理輔導對中學生網絡成癮有一定作用;孫妍、呂京京等的研究顯示,團體心理輔導可以改善中學生的情緒水平,在其他領域的是否具有效果資料尚不全面。

而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金家新指出,班級團體心理輔導能很好地實現學校的目標取向,而且能反映班級的個性、年級特點、年齡特征及不同年級所出現的問題。這種團體心理輔導以班級為單位,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所以能夠在班級管理、團隊活動、教學活動、校務管理、家長教育、心理輔導中得到廣泛應用。周元臣的研究發(fā)現,班級團體輔導能充分利用班級中的資源,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和自我評估,強化成功體驗,在互助與自助中成長,有助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班級團體輔導還能促進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在學生之間形成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精神。

而一些高考前的講座式心理輔導和培訓班以及夏令營的形式是否具有成效還沒有具體證實。

二 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存在的問題

國內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主要以大學生為主,近些年來雖然在中小學也有開展,但仍然表現為研究數量少,領域相對較單一,測量工具不多。

第一,中學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領域單一。從中國知網進行的文獻檢索情況看:2000~2014年,團體心理輔導主要集中在大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研究,涉及中學團體心理輔導的文獻所占分量很少。在已有的40多篇中小學團體心理輔導的論文中,其涉及的領域較窄,主要集中在學習拖延、考試焦慮、網絡成癮方面。近年來,才有了針對離異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彈性的干預研究、改善高中生情緒實驗研究、對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干預研究等多樣化的研究領域。但與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涉及的領域相比,還是略微單薄了些。

第二,現有團體心理輔導方式存在局限。在我國中學開展的以班級為單位的團體心理輔導方式下,金家新的研究指出,團體心理輔導內容的多少與班級每周實施的時間密切相關,從輔導效果來看,設計活動的方案最好是結構性設計(有目標、有明顯的幾個輔導程序),但結構性設計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一般宜于在假期中進行。而現行的中學課時分配情況是,心理輔導課(或稱心理健康課)每周只有1課時,似乎只能采用非結構設計(有目標,但無完整的程序)。這就很難保證輔導的系統性和效果。此外,我國很多中學將思想品德課、德育課、班會與團體心理輔導內容相混淆,關于這個問題,華中師大心理系劉華山老師提出,心理輔導所要解決的是心理問題,德育工作所要解決的是思想問題,心理障礙與政治錯誤、思想意識不健康、品德不良是性質不同的兩類問題。有些思想品德不良的人可能并沒有心理問題,但有些心理問題不是思想品德等教育課可以解決的,需要辨別好。

此外,有關小組團體心理輔導形式,張杰指出,在輔導對象的分組上,研究者在研究中多將其分為心理健康者和問題人群兩類,前者是以提高心理素質為目的,稱之為發(fā)展性團體;后者以解決心理問題為主,稱為治療性團體。國內當前以治療性團體為研究對象的居多,通過對照組顯示出對于某個心理問題的輔導是否有成效,而對于同樣是有問題的對照組或更多其他學生,則沒有進一步的輔導。這也需要改進。

第三,測量問卷的使用問題。在對我國中學團體心理輔導效果的評估上,針對中學生定群體應采用適宜的專門量表,如鄭日昌編制的《考試焦慮自陳量表》,毛俊青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彈性量表》,但總體數量不多,涉及的領域還很狹窄。

2.研究的建議

第一,擴展中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領域。近年來,我國高校的團體活動領域已深入到提升學生幸福感,開展團體心理活動的輔導員本身的能力培養(yǎng)、大學生適應不良的探索等,在我國的中學中,同樣存在著學生幸福感不強、中學適應不良等問題,還有提升中學生耐挫力等其他積極心理學方面的研究都是值得去商榷的課題。

第二,改善中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由于我國現行的教學制度、考試制度,導致在很多中學心理健康課都不受重視,好多中學心理健康課都形同虛設,或請一些高校心理學的研究生代課,課時不能保證。我國中學亟須重視這個問題,開設以班級為主的團體心理輔導課,保證課時。同時,針對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采取靈活多變的小組團體心理輔導方法,改善學生的心理,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也有幫助。

第三,編訂適宜中學生心理問題的量表。盡管我們現已有鄭日昌編制的《考試焦慮自陳量表》,毛俊青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彈性量表》等相關適宜中學生心理問題的量表,但是若要研究其他心理問題,針對中學生心理問題的量表還是不全面,需要廣大學者繼續(xù)編制。

三 結果與展望

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我國中學的起步較晚,其研究方式、方法都尚未健全,領域也不完善,但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我國中學對于團體心理輔導的日趨重視,其正日益成為我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張弛、田寶偉、鄭日昌.團體心理訓練[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2

[2]劉佰橋、隋耀偉.我國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研究現狀綜述[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12)

第7篇:心理輔導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高校 團體心理輔導 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7-0025-02

一 引言

20世紀90年代初,團體心理輔導傳入中國大陸,它是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形式,是一種預防性、發(fā)展性的工作。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培養(yǎng)良好適應習慣的助人過程。高校團體心理輔導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目的是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成長的機會和處理他們所關心問題的情景。例如生涯決定、認同問題、男女關系、人際關系以及其他有關如何成為一個獨立自主人的問題。團體心理輔導作為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他主題教育的方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來已越來越普遍,這種形式在充滿樂趣的團體活動中,讓大學生們進行體驗、分享,符合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它既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咨詢,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它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把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利用校園中天生存在的團體力量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為高校輔導員有效開展工作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和全新的思路。

二 研究現狀

從數量上看,我國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研究起步晚,根植于心理學研究這個家底就不夠深厚,因而研究數量較少;從研究領域上看,其輻射面有限,對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實證研究多扎堆于對正面效果的反復驗證上,因而創(chuàng)新不足;從研究工具上看,被廣泛使用的仍為國外引進的心理量表,雖在引進過程中經過校訂,但難免缺乏與我國大學生心理需求和時代特征的對接。

1.團體心理輔導模式

心理輔導中的“團體”是指在一定的目標引導下,通過成員之間的互動,滿足成員一定的心理需求的組織。依據團體輔導的功能,可將其分為成長性團體輔導、訓練性團體輔導和治療性團體輔導,在團體輔導中可以達到教育團體成員、使成員的潛力得到充分發(fā)展、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治療已經出現的問題等效果。或也有研究者將其分為心理健康教育、團體心理輔導與個別輔導。

依據團體成員的問題性質,可以將其分為異質團體與同質團體。其中同質團體是指團體成員的年齡、學歷、生活經歷、心理困擾,或者說需要解決的心理問題相似,如新生心理適應團體、貧困生自卑團體、緩解抑郁學生情緒團體、學習困難團體、情緒調控訓練團體、班級凝聚力建設團體、學生干部培養(yǎng)團體、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團體、應對突發(fā)事件團體、減肥團體等等;異質團體是指團體成員的某些背景或個人特質不太相同的團體。

依據團體輔導被引入高校的形式,又可將其分為專業(yè)模式和思想政治模式兩類。專業(yè)模式是由心理學專業(yè)人士組織,通過招募志愿者組成團體,進行歷時1~3個月的團體輔導過程,包括團體的初創(chuàng)階段、過渡階段、工作階段和結束階段,全程由心理學專業(yè)人士負責;另一種是思想政治模式,由輔導員或邀請心理學專業(yè)人士或咨詢公司專業(yè)人員,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群體進行的團體輔導,從制定團體目標、團體成員組成、實施時間、地點等全程都有輔導員的參與。

2.團體心理輔導的特點與實施

概括起來,團體心理輔導有以下特點:(1)感染力強,影響廣泛。多向溝通、多個影響源、相互學習模仿、相互支持、集思廣益。(2)效率高、省時省力。(3)輔導效果易鞏固。(4)特別適用于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的人群(團體活動過程即廣泛的人際交往的過程)。因此,團體心理輔導可以彌補心理素質教育和個體咨詢的缺點,而且還可解決目前高校心理輔導教師不足的問題,所以團體心理輔導在我國高校的開展既受到社會的重視,也得到眾多老師和學生的好評。

3.研究工具的使用

國內使用的測量工具以引進的居多,如SCL-90(癥狀自評量表)、16PF(卡特爾16種因素問卷)、UPI(大學生健康調查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等,這些問卷在引進中雖然經過修訂,但對國內大學生群體缺乏針對性。

4.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開展步驟

團體心理輔導可分兩方面進行:一是面向全校學生,通過調查篩選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然后由心理輔導中心教師將學生分組,組建不同主題的團體,開展有針對性的團體心理輔導;二是以院(系)為單位,根據各院(系)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所關心的主要問題,將團體心理輔導的團體規(guī)模擴大到班級,就班級學生的共性問題開展心理輔導,這種模式較符合我國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的教學特點,效果較好。具體步驟為:(1)確定對象,即確定哪些人適合參加本次團體活動。(2)制定目標。(3)進行方式和活動的設計。設計和創(chuàng)造團體經驗以引發(fā)成員參與分享。(4)思考配合團體活動進行時所需要的場地、設備與材料。(5)將設計好的活動先行組成一個試驗性小團體試用一次,并討論、思考和修正。(6)準備每一活動進行的大綱以及必需的材料。(7)準備備用活動,根據團體活動的進展有彈性地調整原先的設計。(8)團體活動結束時,應用問卷或其他方式方法來了解大家對團體的反饋,以評估活動是否達到團體的目標。(9)團體的反饋、自己的檢討以及所記錄的資料都應加以保存。

5.團體心理輔導的效果

成長中的青少年更關注同伴對自己的評價,更易接受來自同齡人的建議。由于團體心理輔導具有較高的參與性、互動性和情景性,因而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獲得的認知和行為改變也能得到長久的保持,故其所發(fā)揮的作用和潛能得到國內研究者的關注。

促成大學生正向心理激勵方面的研究有:孫時進、范新河和劉偉的《團體心理咨詢對提高大學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邢秀茶、王欣的《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長期效果的研究》;張姝的《應用團體輔導對體育專業(yè)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及思考》;劉瓊珍的《班級團體輔導對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張翠紅、謝正、陳佐明、劉素貞、代娟的《大學生社交焦慮團體輔導研究》;錢曉的《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陸東偉、唐愛香、張會欣、李永生、馬瑞、張郢的《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班級狀況的研究》。

運用團體心理輔導進行危機干預的研究有:尚云、李輝、高俊的《人際交往團體輔導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許若蘭、王敏的《大學生情緒調適的團體輔導研究》;白羽、樊富珉的《團體輔導對網絡依賴大學生的干預效果》;向群英的《貧困大學生抑郁心理團體輔導效果評價》;倪士光、伍新春、張步先的《大學生學業(yè)倦怠的團體輔導干預——認知行為互動取向團體輔導方案設計》;張姝、郝善學的《團體輔導改善大學生心理亞健康水平的研究》;韋耀陽的《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孤獨感問題干預中的應用》。

三 結果與展望

團體心理輔導在我國雖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得到了較好的研究與推廣,從輔導方向上看,從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向心理品質的各個方面發(fā)展;從接受輔導的方式來看,也由治療團體轉向發(fā)展性團體,以發(fā)揮團體心理輔導更大的效能;從輔導效果來看,更多的研究者重視于長效影響而不是即時影響,這些都是積極的變化。今后的研究應圍繞創(chuàng)新實證研究、細化研究團體、豐富研究領域、制定符合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特點與需要的研究工具來逐步深入,以促進我國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研究實現更深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鄔駿躍.關于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5(1):118~120

[2]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3]賀芳.團體輔導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3):44~48

[4]馬亞靜、曾秀麗.大學生心理輔導的問題與對策[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6):141~143

[5]于曉溪.試談大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的必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8)

[6]謝春艷.廣西壯族漢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94~97

[7]黃麗春.淺論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方案設計的原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331):73~74

[8]武成莉、王淑敏、楊穌.團體心理輔導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探討[J].理論導刊,2010(2):38~40

[9]孫時進、范新河、劉偉.團體心理咨詢對提高大學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心理科學,2000(1):77~79

[10]邢秀茶、王欣.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長期效果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2):74~80

[11]張姝.應用團體輔導對體育專業(yè)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及思考[D].西南大學,2006

[12]劉瓊珍.班級團體輔導對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13]張翠紅、謝正、陳佐明等.大學生社交焦慮團體輔導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4):295~297

[14]錢曉.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J].當代青年研究,2008(8):70~74

[15]陸東偉、唐愛香、張會欣等.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班級狀況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2):1459~1461

[16]尚云、李輝、高俊.人際交往團體輔導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5):369~371

[17]許若蘭、王敏.大學生情緒調適的團體輔導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

[18]白羽、樊富珉.團體輔導對網絡依賴大學生的干預效果[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4):247~25

[19]向群英.貧困大學生抑郁心理團體輔導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10):924~925

[20]倪士光、伍新春、張步先.大學生學業(yè)倦怠的團體輔導干預——認知行為互動取向團體輔導方案設計[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2):34~38

第8篇:心理輔導的建議范文

必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3—0033—01

智障兒童由于智力發(fā)育和行為控制能力等缺陷,影響了其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對從事智障教育的工作者來說,發(fā)現、了解智障兒童中出現的心理、行為異常并給予及時、相應的干預,有利于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筆者在從事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實踐中,嘗試對有心理問題的智障兒童進行個別心理輔導,總結、概括出了對智障兒童進行個別心理輔導的策略,并提出了為智障兒童進行心理輔導的有針對性的建議,為從事智障教育的工作者提供實踐參考依據。

一、智障兒童個別心理輔導的必要性

智障兒童心理與正常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規(guī)律存在一致性,但由于他們智能上的不足,在認知、情緒、意志行為與人格特征方面都與正常兒童有一定的差別。伴隨著生理的缺陷必然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行為、情緒和人格問題等方面。由于智障兒童生理缺陷的不同,所造成心理問題在共性的基礎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如果只對他們進行團體性的心理輔導,只會解決共性的問題,而個體的實質性問題并不能很好地解決,甚至會變本加厲,影響其一生的發(fā)展。針對智障兒童不同的心理問題進行個別化輔導,能夠更深入地探索出他們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從而更有效地幫助他們走出心理的陰霾。所以,智障兒童比正常兒童更迫切地需要個別心理輔導,它對于幫助智障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智障兒童個別心理輔導的策略

經過一年多以來的心理輔導實踐,根據輔讀學校學生的特殊性,我校逐步形成了有別于普通學校的心理輔導策略,即“低起點、高支持、個別化”的策略。

1.智障兒童個別心理輔導目標設定的“低起點”。該策略在操作上要求是:在智障兒童心理輔導目標上的要求是將“小步走好”的目標與“適度提高”的目標有機結合。

“小步走好”是指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復雜、長期的過程,需要分解目標,目標的坡度不應太大,每個階段目標的要求不應定位太高,實現過程不能圖快,而要扎實?!斑m度提高”是指根據智障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階段特點,適度、及時地將心理輔導目標指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目標不能停留在一個層次上。矯治性心理輔導是智障兒童心理輔導突出的任務,而往往容易忽視對他們發(fā)展性心理輔導的需要與可能。智障兒童心理輔導目標的設定不能只停留在矯治性心理輔導目標的層次上,而應重視他們的發(fā)展性心理輔導目標。

2.智障兒童心理輔導實施過程的“多元支持”。該策略在操作上的要求是:積極營造一個多元因子融合的、寬松、民主平等的環(huán)境,來支持智障兒童健康發(fā)展。智障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多元支持”要求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的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岸嘣С帧敝兄钦蟽和耐橹С忠彩遣蝗莺鲆暤?。

3.智障兒童心理輔導方法的“個別化”。

首先,建立學生心理輔導檔案。具體做法是:要充分把握每個智障兒童的具體情況,要對每個智障兒童的身體狀況、接受教育情況、家庭背景等進行調查分析,哪些兒童有什么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哪些兒童有特殊困難需要照顧,也應該了解每個兒童的個性特點,將以上材料進行整理并形成學生心理輔導檔案。

其次,制訂針對性的個別心理輔導計劃。在操作上應注意:第一,在確定輔導目標時,對同一年級的學生既要有共同目標,又要照顧個別差異。第二,在選擇輔導方法時,切忌局限于普遍適用的方法,要選擇或創(chuàng)造能被不同對象所接受的輔導措施。第三,在實施個別輔導時,要根據兒童所處的身心健康狀況條件,捕捉輔導時機,隨時調整輔導的進程和輔導次數。

第9篇:心理輔導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外校家長;輔導咨詢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09)03-015-02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由于長期從事一線心理輔導活動,近期接觸到幾個外校家長來訪咨詢的個案,引起筆者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反思。

案例1:小強,男,初三學生,其父母在本地經商,家境相當富裕。小強原在縣城某中學就讀,由于嚴重違犯校紀校規(guī),在班里很難與老師同學相處。初二時,父母只好將其轉至鄉(xiāng)下A中學就讀。在A校就讀期間,小強依舊難改遲到、上課吵鬧、外出上網等惡習,A校對于這個勉強接收的學生頭痛不已。在初三的第一學期,小強父母只好將其轉到鄉(xiāng)下另一B中學就讀,在B中學的紀律嚴管和其父母的壓力下,小強改變了許多原本不良的習慣,但同時,小強越來越不喜歡到B校讀書,總是以各種借口(包括裝?。╅_始提前回家,推遲返校,在家長的高壓和嚴肅批評下,小強在家中逐漸不說話,也不到B校讀書。至新年前后,開始整天呆在家中,不見生人,每天除了看電視,晚上與父親下棋外,與母親有簡單的交流外不與任何人接觸。目前又提出要父母買電腦在家中上網。

小強父母通過本校一位領導了解到筆者在做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找到筆者,在了解基本情況后,讓筆者感覺到,這不是一般的個案,該個案至少應該有抑郁的傾向,同時對于小強沒有任何接觸,而小強又不愿到學校的輔導室來,已超出本人的輔導水平。在校領導和家長的再三請求下,筆者到小強家中,看到小強與其父親在下棋,當筆者開口說第一句問候的話時,小強就逃回房中,關上房門。筆者在門口進行了半個小時左右“失敗”的單向引導。

咨詢反思:

這次輔導,對小強也有一些幫助,當小強父母想把小強強制送到外省一個據說是高墻高壓管理的武校時,筆者給出了正確的建議,指出這是心理問題,而且小強有一定的抑郁傾向,家長必須要高度重視。小強父母來訪時,筆者給出了很具體的操作方法,以行為主義理論為基礎,以逐步微變的行為改善小強的狀況。建議小強應當接受專業(yè)的心理咨詢。

對小強的失敗輔導使筆者有近一個星期的自我反思,情緒相當低落。個人失敗感很強,經過一個多星期才有所緩解。

理性思考:

1.小強不是本校的學生,筆者是否有這個必要去幫助他。從個人的工作范圍看,筆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面向本校學生。但作為一個教師的角色,幫助其他青少年也有一定的義務,但這樣可能會導致輔導教師的責任泛濫,最終影響個人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熱情。

2.筆者從2001年開始做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幾年下來,通過開講座、辦專刊、上活動課等活動在本校學生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成為學生心中尊重、同理、保密的心理輔導老師。因此,在本校學生的咨詢中,說出的話有很強的心理暗示,學生對筆者的信任感很強,愿把真心話說出來,這可以說輔導至少成功了一半。但小強不認識筆者,被拒絕是正常的,筆者建議小強父母轉介到正規(guī)心理治療機構也是正確的。

3.筆者曾有個個案小萍是班主任引介的,小萍前后三次來心理輔導室,每次來都幾乎沉默不語,只通過點頭搖頭等肢體語言進行交流。后來小萍因犯錯被班主任批評時,憤憤地對班主任說:“我不跟你說,我去對鐘老師說?!睆拇耍∑荚谖疫@兒打開心扉,改變了自己。正好這個案例的成功,沖昏了筆者的頭腦,答應到小強家中上門輔導,沒能認清兩者的巨大差異,自己的輔導能力不足而前去輔導,這違背了心理輔導的原則。

4.家長素質是影響子女心理健康的關鍵。當筆者回校反思后,小強父母也沒有再與筆者聯系過,小強父母心中將心理輔導理解成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雖然筆者曾在與小強父母的交流中再三提示。

案例2:小麗,女,某重點高中高三學生。父親經商,家境較好。高一、高二時在校表現較好,成績中等,身材高挑、漂亮,心地善良。小麗第一次中考失敗,父母將其送到鄉(xiāng)下D中學復讀,D校曾以“苦讀苦教”的精神,屢創(chuàng)教學的神話。在到校和返家近兩個小時的車程中,小麗經常會給老人讓座,D校教師曾將親眼所見告訴過小麗父親。在D校一年后,小麗順利地考入重點高中,在進入高三后,重新分班,離開原來關心自己的班主任,逐漸變得不開心,在家里說話少,吃飯少,精神差,總是說聽不懂。家長開始以鼓勵和適應新班級為主進行勸告,效果很差。一聽到D校的名稱或任何關聯的事物,小麗就咬牙切齒、緊握拳頭。小麗開始失眠,與班主任關系很差,總認為班主任看不起自己。家長主動與班主任溝通,坦誠說明了自己女兒的現狀,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幫助,由于觀察角度不同,溝通幾乎沒有成效。

小麗的父親通過本校一位老師找到筆者。在經過近兩個小時長談后,筆者給出很多具體的操作要求。如不在小麗面前說“考不上大學沒關系,很多人都是年紀很大才考上大學的?!币笮←惖母赣H每天給小麗講一個笑話,父女倆早上用手按摩自己臉蛋,做一個笑臉才能離家上學上班,堅持兩個星期以上。指導家長與班主任、課任教師的溝通方式方法。并定下兩個星期后再來,如果小麗愿意可一同前來。

四個星期后,小麗父親著急地與筆者聯系。原來這四個星期中,小麗改變很多,吃飯多了,睡眠也好了一些,心情開朗多了。在這期間的第四個星期,接受過專業(yè)心理醫(yī)生的一次咨詢。但這天課間,小麗在操場遇到鄰班的一位教師,小麗自言自語地嘀咕被該教師認為是罵他,并將此事告訴小麗班主任。在與班主任爭辯中,小麗賭氣離校,班主任則發(fā)短信告知家長。家長到校再三賠不是,希望不要刺激女兒,而班主任認為家長護短,情急之下,再次找到筆者。經過兩小時的交流,理清了事情脈絡,也找到解決方法。家長高興而去。

此后,小麗的父親還來訪過兩次,由于家長的努力,小麗的情緒狀態(tài)已有了很大的改變。

咨詢反思:

1.小麗的父親在本縣電視臺“名師風采”中看到關于本人的報道,樹立了對筆者的信任,溝通過程真誠、理性。其次,小麗的父親文化程度較高,對女兒的心理健康有高度的敏感,將關愛付于行動,與筆者探討相互認可的輔導策略,落實程度較高。

2.小麗的問題還處在一個相對低層面的階段。因此,運用具體細節(jié)性的輔導方法與手段,將理論轉化在行動中,這樣指導的成功可能性較高。

3.在父母的引導下,小麗還接受了專業(yè)心理咨詢人員的幫助,這也是小麗改變的重要原因。

理性思考:

1.小麗在D校的學習是一種自我高度壓抑的狀態(tài)下的學習,做一個“乖乖女”,讓父母臉上有光,這樣的意識強烈地壓在心中某個地方。在進入了重點高中后,當失去關心自己的班主任的支持,暴發(fā)出這樣的情緒狀態(tài)是正常的,對于小麗來說,在D校的經歷是一個潛意識中壓抑的炸彈,暴發(fā)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2.當家長提出子女的心理問題后,作為教師對心理問題的敏感性過低,或只是從德育的角度看待學生,這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短板,而這片短板卻會導致學生惡性心理事件的發(fā)生。

3.家長素質是影響子女心理健康的關鍵。細心、堅持地具體行動才是改變子女心理不良狀態(tài)的良藥,天下沒有一次性就成功改變的心理輔導。

綜合兩個案例,可以說有得有失,同時也引起筆者對外校來訪者咨詢的深入思考。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接到過兄弟學校輔導老師的電話,他們有時也在為外校的學生進行輔導,可以說一片真誠,一瓣真心,但他們詢問的內容卻常常讓我感到如履薄冰,諸如多動癥、強迫癥這樣的判斷,且不論判定的準確性,即便判定是準確的,那么我想問自己也想問各位同仁,我們準備好了嗎?我們的能力夠嗎?由此可能產生的糾紛有社會力量支持我們嗎?

思考提升:

第一,當外校的求助信息展現在我們面前時,求助對象肯定經過一定的努力,但沒有成效。因此,問題并不如我們想象中簡單,反思自己的能力水平是每位心理輔導老師所必需的。要有提醒或建議轉介到正式心理咨詢機構或專業(yè)人員的咨詢策略。

第二,只憑熱情或私人關系為他人提供咨詢,其中包含著一定的咨詢風險。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可組建校際輔導咨詢網絡,將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同時,也為輔導教師提供了一個制度保障。

第三,充分利用家庭因素,創(chuàng)建良好的生活氛圍是學生改變自我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手段。在輔導初期對家長進行輔導過程的必要解釋是輔導教師所必須做的。

第四,接受校外人員的來訪,輔導教師必須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輔導不要摻雜任何利益行為,同時要清楚地認識到,校外輔導對輔導教師個人的“名聲”并不一定是正向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