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范文

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

第1篇: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范文

    我不是一個高深的學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父親,但我有著天底下父母都共有的一顆心——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健康的心靈和體魄、無比的自信心。和所有的父母一樣,看著自己心愛的孩子,我們眼里都流露出慈愛與期盼,如何當好父母,是中國社會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與難點問題,是教育中的老大難問題。

    作為父親,我是孩子的老師和榜樣。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是一本無聲的教科書,孩子的每一天都在此中浸染,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尤其是學習、生活中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經(jīng)常與孩子交流,放下“老子”的尊嚴和架子,與孩子平等相處、交流思想,跨越代溝,做孩子的貼心人、知心朋友。我們要真正成為孩子的貼心朋友,就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具體體現(xiàn)在待人接物、禮儀禮節(jié)禮貌等方面。遇到困惑和難題,我經(jīng)常引導他從不同的角度、立場出發(fā),形成多種觀點,采取多種方法去解決,并從中篩選最佳方案,直到他認為滿意為止。在篩選時,我會說:“假如是我,我將會這樣做……,你認為呢?”通過這種平等、友好的交流方式,加上平時有意無意地讓他自己處理日常事務(不經(jīng)歷風雨,又怎么見彩虹):待客、接電話、進餐時買單,如此等等,孩子的學習、生活的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觀,學會了節(jié)約,懂得了關心,明白了言出必行的道理。做為21世紀合格的家長,必須具備21世紀家庭教育的新觀念,不斷努力學習提高自身修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21世紀合格的孩子。

    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我對孩子的每一個微小的長處、進步和努力予以認可,及時給予獎勵,以此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獎勵是我常用的手段之一,正確使用獎勵,正確運用獎勵的原則,將會收到教育孩子的效果。我在家庭教育中普遍采用精神獎勵的方法。獎勵必須在良好的氣氛下進行,對表現(xiàn)的心理有很大作用,這樣做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榮譽感、責任感、進取心。

第2篇: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范文

1、了解學生過去與現(xiàn)在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學校生活,并對其進行思想引導,對學生進行家訪或,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結合,協(xié)調(diào)共進。

①使離校較遠的同學能住校(或校附近)。

②帶動班上學生幫扶一次家庭貧困或成績較差的同學。

③全面家訪或,使學生家長重視家庭教育。措施:寫信并附上《作息時間表》、《學習目標安排表》、《家教常用方法》等。

④了解學生人生哲學觀、集體觀。a、我們?yōu)槭裁磿沁@樣一個人?b、我們要靠什么活著?c、我們能獨自生活嗎?d、談談人生理想和對好人好事的看法(簡答)。

⑤按原畢業(yè)學校分小組選代表談過去的學校生活。

2、了解學生身體發(fā)育狀況引起的生理問題。

青春發(fā)育期可能會對異性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感,但需要明白:

①“我們”能否承擔責任?

②如果早戀,會影響到什么?

③如果同學間建立起純真的友誼,全體同學互相關心,奮發(fā)學習,熱愛生活,明天會怎樣?

二、日常工作

1、對班級進行日常管理

①民主選舉班干部

班 長(唐 虎):負責考勤記錄,上下課喚呤。

學生委員(黃啟美):收發(fā)作業(yè)本,記錄缺交作業(yè)者。

體育委員(王 會):體育課整隊集合。

生活委員(劉 晴):記錄衣著不整潔者,好人好事,壞人壞事。

勞動委員(張文虎):檢查每天值日情況,大掃除情況。

文娛委員(劉 云):課間起頭唱歌,記錄不認真唱歌,課前不作預備者。

小組長(4位): 小組長負責收發(fā)本組作業(yè)本,并向?qū)W習委員匯報缺交作業(yè)者。

②實行打分制

考勤10分:遲到一次扣1分;早退一次扣1分;事假一次扣1分。病假一節(jié)扣0.5分;曠課一節(jié)扣3分(課間操,集合等各算一節(jié))。 生活10分:上講臺或重要場合衣著不整潔者一次扣0.5分;好人好事一次加1—3分,壞人壞事一次減1—3分。(請示老師)

勞動10分:值日或大掃除較請潔者每人加0.5分,不清潔者扣1分,勞動積極者一次加1分,不積極者一次扣1分。逃逸勞動者一次扣3分。

文體10分:體育課不認真,課間操不認真,眼保健操不認真一次扣1分。課前三分鐘不預備不唱歌一次扣1分。

③獎懲:

每周五放學后對本周學生表現(xiàn)作出表揚與獎勵,批評與懲罰。

目的:及時反饋,避免拖沓造成的負面影響。

要求:防范于未然,即現(xiàn)即處理?!皯土P”敲警鐘;表揚樹榜樣。

對象:獎勵高分者3-5人。懲罰低分者2-4人。

措施:物質(zhì)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

三、活動 2、鼓舞動員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為班集體增光。

四、把握好各門功課的相互促進的特點,使學生樹立起學習各門功課的信心,引導其找到方法,培養(yǎng)起興趣。

五、衛(wèi)生

1、大掃除:每周一、四,按小組輪流進行。

2、值日:每日一次,分組輪流進行。

六、輔導工作

1、時間:早讀或自習。

2、對象:主要針對差生。

第3篇: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中職學校 問題學生 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2-0024-02

近些年,隨著招生率的不斷提高,一些學習成績不理想、思想品質(zhì)不夠好、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都升入了職業(yè)學校。這是一個讓教師和家長都頭疼的群體,這些學生大多有較強的厭學情緒且性格偏激。是什么原因?qū)е逻@類問題學生的出現(xiàn),是自身因素,還是環(huán)境因素;是社會環(huán)境,還是家庭環(huán)境,抑或是學校環(huán)境。本文將從家庭教育方面分析問題學生的形成原因及教育方法。

一 問題學生的家庭現(xiàn)狀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對問題學生的家庭現(xiàn)狀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留守家庭、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問題學生中的比例較高。下面分別對這幾類家庭做簡要分析。

1.留守家庭

留守家庭是指父母外出打工而子女被留在家鄉(xiāng)跟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寄宿在親戚家中,長期與父母過著分居生活的家庭。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需外出到城市打工以維持生計,但由于無法擔負過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而不能接孩子進城或留在身邊。正處于成長發(fā)育時期的留守兒童由于與父母的長期分開而缺少必要的思想指導和觀念的塑造,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根據(jù)對本校的問題學生的調(diào)查顯示,其中有32%的學生屬于此類,特別是三界方向的,大部分學生家長在上海、嘉興、湖州等地承包建筑工程或土地種植。

這類孩子在學業(yè)上由于常年缺乏父母有效的監(jiān)管,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經(jīng)常有不完成作業(yè)、逃學等現(xiàn)象。作為臨時監(jiān)護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孫子輩的孩子由于寵愛,也存在著思想上的代溝而無法有效監(jiān)管,除了給孩子必要的生活費用外,無法從心理上跟孩子進行交流、在學業(yè)上進行教育,所以根本起不到真正意義上的監(jiān)護目的。

在思想品德方面,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和呵護,在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以及行為方面缺乏應有的指導,隔代的教育更有縱容溺愛,重物質(zhì)滿足輕道德教育的傾向。這類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往往存在一些問題,很大一部分表現(xiàn)出內(nèi)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常常為一些無端小事而大發(fā)脾氣。

在人格方面,由于對學生的人格形成發(fā)展影響最大的是家庭因素和同伴因素。而家庭是學生接觸最早、接觸時間最長的成長環(huán)境。由于父母在教育崗位上的長期缺位,對子女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孩子對父母的親情度、依賴度都嚴重下降。留守學生往往表現(xiàn)為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他們更渴望父母的關愛與親情,更需要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與理解。

在心理上,他們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孤僻內(nèi)向。由于長期缺乏父母在身邊的鼓勵和支持,他們難以向外界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易造成自閉心理。二是冷漠乏信。長期得不到親人關愛的留守兒童漸漸冷漠了對親情的渴望,他們把父母只是當成“提款機”。三是心胸狹隘。他們過早體會了父母外出打工的艱辛,容易產(chǎn)生社會不公的意識。四是功利主義。外出打工的父母由于出于對孩子的愧疚,往往采取一種物質(zhì)補償?shù)姆绞剑箤W生產(chǎn)生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和享樂主義的人生觀。而學生得不到精神關愛就從物質(zhì)上加以發(fā)泄,容易與人攀比,缺乏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

2.單親家庭

單親家庭是指跟隨父親或母親一方生活的家庭。近年來由于受社會風氣影響,離婚率居高不下,造就了大量的單親家庭。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都出現(xiàn)了巨大的變化,本來幸??鞓?、無憂無慮的日子受到了沖擊,他們還不成熟的心理由于家庭的變故而受到了傷害,他們的心理創(chuàng)傷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愈合的。單親家庭的學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第一,內(nèi)向自卑。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驕傲。處在一個缺少父親或母親的家庭里,孩子就缺少了這份優(yōu)越感。離婚家庭的父母由于彼此的感情不和而對子女產(chǎn)生負面影響,使孩子產(chǎn)生了強烈的自卑心理而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

第二,抑郁冷漠,充滿憎恨。有的學生對失去父親或母親十分痛苦,加上父親母親的不負責任,心靈受到極大傷害。當看到其他同學在父母面前撒嬌或父母對他們的寵愛,心里就會十分難受,于是自我封閉,我行我素。

第三,暴躁易怒。有些學生,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悶的心情無處宣泄,于是表現(xiàn)為性情暴躁,遇事易沖動、好斗。

二 存在的不良教育方法

不管是留守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包括一些完整的家庭),導致學生成為問題學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不佳,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育缺失

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常年在外,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由于精力不足,或是自身的教育水平有限,除了管好孩子的日常起居,提供必要的生活資料以外,無法提供學業(yè)上、心理上的支持。學生在學校以外的教育就無法得到保證,平時的生活基本上處于失控狀態(tài),這種缺失的教育無法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柱。

2.溺愛教育

溺愛教育在留守家庭和單親家庭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在被調(diào)查的家庭中,這種教育占51.3%。不管是留守家庭還是單親家庭,父母為彌補對孩子造成的不足或創(chuàng)傷,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孩子身上,對他們的疼愛和關懷更是無微不至,只要能做到,各方面都無條件滿足。2011屆機械班有個童姓男生,父母在外地開了一個香榧加工廠,他就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從小學開始,爺爺奶奶就對他百依百順,是屬于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種溺愛,什么要求都能滿足他。初中畢業(yè)后,他到遠離家鄉(xiāng)的市區(qū)來讀書,經(jīng)常逃課去網(wǎng)吧,弄得奶奶焦頭爛額。

3.“放羊式”教育

在這兩類家庭中,這類教育也不在少數(shù),在所調(diào)查的問題學生中占26.8%。有的留守學生寄養(yǎng)在親戚中,除了父母定時給學生提供生活費外,其他時間都不予以管理;而在離異家庭中,由于父母雙方都各自重組家庭,孩子成了“兩不管”,孩子在平時都處在失管狀態(tài),有時候老師找家長也各自推脫。

4.暴力教育

暴力教育現(xiàn)象在家庭教育中也時有發(fā)生,占問題學生家庭教育的15.3%。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長奉行“棒頭出孝子”的傳統(tǒng)思想,認為不打不成器;有的家長由于愛子心切,對達不到他的要求的子女嚴加管教,實行打罵;還有少部分家長因為生活的不如意,就拿孩子出氣。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學生,往往具有恐懼感、自卑感,脾氣暴躁,意志消沉,自控力差。

還有其他的家庭教育誤區(qū),作為父母必須具有科學的教育理念,避免陷入種種誤區(qū),進而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走健康發(fā)展的道路。

三 改進家庭教育以防止問題學生的出現(xiàn)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日積月累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對孩子一生都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可以有效促進孩子走健康成長的道路。

1.加強有效溝通,培養(yǎng)同孩子的良好關系

要讓家庭教育發(fā)揮作用,溝通是前提,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基礎。要溝通,首先必須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只有相互信任、平等對待,孩子才會對你言無不盡。所以,做父母的就必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想做些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溝通。其次,要注意溝通的方式?,F(xiàn)在的孩子都有自我保護的本能,有他們認為的“隱私”,只有選擇合適的方式和時間,才能在愉悅的心情中進行交流。

不管是留守家庭也好,離異家庭也好,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合理的交代。如留守家庭的父母,應告訴孩子,父母是為了給他營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而去外面打拼的,在家里認真學習,照顧好老人就是對父母最大的支持。既給他講明了理由,還給了他任務,讓他有成就感,父母在外工作,他在家照顧老人,他就可能會有更好、更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對于離異家庭,父母雙方即使感情破裂,也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動干戈,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天地,如果天地塌了,那他就絕望了。應選擇合適的方式告訴孩子父母相互分開的理由,并且告訴他,不管父母是否在一起,父母都還是會關心他、愛他。

2.建立適當?shù)募顧C制

獎勵和懲罰是教育的兩個有效手段,在家庭教育中也應做到獎罰分明。首先,建立適當?shù)莫剟畲胧┦菍⒆恿己眯袨榈目隙?,讓他知道什么是對的,可以做的。其次,建立適當?shù)膽土P措施是對孩子不良行為的否定,讓他知道什么是錯的,不能再做的,是要受到懲罰的。調(diào)查表明,適當?shù)膽土P對孩子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最后,獎罰的執(zhí)行一定要明確,一定要到位,不要因為在懲罰過程中孩子出現(xiàn)不配合就手軟,這會將孩子引向?qū)檺鄣倪吘墶?/p>

3.協(xié)調(diào)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關系

第4篇: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范文

專家簡介:

王寶祥,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先后主持和參與7項國家級、部委級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家庭教育代表作有:《當代中國家庭教育特點、主要誤區(qū)及指導家庭教育的對策建議》、《跟蹤指導家庭教育叢書》、《教子有方》等。

宋代的司馬光曾說:“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愛而不知教也?!边@句話是講:令人擔憂的不是母親不愛孩子,而是她只知道愛孩子,卻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一句話――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規(guī)律與方法。

一切教育都是理性行為,家庭教育也不例外,而且是充滿情感的理性行為。如果情感沖淡理智,甚至失去理智,就必然發(fā)生違背規(guī)律的非教育行為,甚至于反教育的行為,達不到教育的效果。而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比較普遍的一個問題。

有這樣一個事例:春節(jié)期間,一對父母帶著6歲的兒子逛商店。兒子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就要求家長購買。可是家長以兒子的玩具太多為由,拒絕了兒子的要求。孩子就跟父母哭鬧,坐在地上不起來。很多的人圍上來了,七嘴八舌:“過春節(jié),孩子要個玩具,買了算了,不要讓他哭鬧的?!边@個時候,家長也覺得不好意思,掏出錢來買了這個玩具,孩子抱著玩具,高興地跟著家長走了。

這對父母的做法就是情感沖擊了理智。本來是可以先不買的,但是禁不住孩子哭鬧,更不愿意旁人說三道四。那么,如果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怎么辦?孩子又是哭鬧,你是不是又答應他的要求。假如有了3次、4次同樣的情景,孩子就會摸到家長的脾氣,找到“戰(zhàn)勝”家長的“法寶”。家長的非理性行為會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盲目消費的毛病。以后你再來“改造”他這個毛病,那是很難的。

生活中,這樣無原則遷就孩子的情形太多了。有的母親因為孩子不聽話,就找我咨詢教育的方法。我仔細詢問情況之后發(fā)現(xiàn),是母親的“心太軟”,放棄了“理智”,過于遷就孩子,進而給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制造了麻煩,孩子身上的毛病越慣越多。這印證了司馬光的另外一句話:“慈母敗子。”這里的“慈”,講的不是正常的愛,而是嬌慣、溺愛。

同樣的情景發(fā)生在另外一個家庭,也是父母帶著孩子去商店,孩子想買玩具,家長說明了不買的理由,孩子坐在地上又哭又鬧。這時母親跟父親兩人小聲地商量幾句,然后母親對孩子小聲說:“兒子,今天為什么不能買這個玩具,道理給你講清楚了,你非要買,就在這兒坐著鬧吧!我跟你爸爸先回家了?!闭f完,扭頭就走,孩子一看爸爸媽媽走了,立刻停止哭鬧,翻起身來跑著去追他們。父母出了商店大門以后,徑直往家走,孩子緊跟著追。夫妻倆不搭理孩子的做法,給孩子一個小小的懲罰。這樣,一次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后,孩子就不敢任性的哭鬧了。

當然不是說,第一個例子中的家長給孩子買了玩具,回去就不能進行教育了。只要家長有理性認識的話,他們可以給孩子講清道理,堅決地表示“下不為例”。以后不再無原則遷就,同樣可以產(chǎn)生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你的教育是伴隨感情的一種理性的行為,避免孩子養(yǎng)成壞毛病,他的成長就會更健康、更順利。

現(xiàn)實家庭教育中,家長情感沖擊理智的做法有哪些呢?

其一,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有各種需求的,包括物質(zhì)的和精神的,他們的需求有的是正當?shù)?、合理的,有的是不正當?shù)?、不合理的。孩子年齡小,沒有辨別能力,欲望沒有止境,當孩子向家長提出要求時,家長如果不理性,做不到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限制和疏導孩子不合理的需求,孩子身上就會滋長許多毛病,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其二,過度地教育孩子

許多家長,對孩子愛之深、求之切,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成為班級里學習最好的。考試要求100分,99分也要批評一通;排名在前十名也不滿意,總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完成了老師留的作業(yè),家長還要再增加一些作業(yè);周六、周日給孩子報幾個培訓班,希望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給孩子留下的時間和空間越來越少……家長的全部精力乃至有限的財力都傾注到孩子的身上?,F(xiàn)在,有很多的家長對孩子進行著“過度”的教育,使孩子失去了快樂的童年,家長也失去了應有的生活。

其三,面對孩子經(jīng)常犯“冷熱病”

一些家長在孩子面前,往往情緒失控,表現(xiàn)出不理智的行為??刂撇蛔 案吲d”,更控制不住“發(fā)火”。有一個小男孩說:“我媽媽有‘毛病’,如果我考了一個好分數(shù),她會抱著我親我好幾下,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如果考分她不滿意,就一把把我推倒在床上,狠狠給我?guī)装驼??!庇浀脗髅皆啻螆蟮溃河械募议L因為生氣,把孩子打殘廢了,有的甚至斷送了孩子幼小的生命。

其四,對孩子盲目實施獎懲

第5篇: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范文

一、要明確獎懲使用的范圍

獎懲對孩子的發(fā)展具有激勵作用,因此,父母在對孩子進行獎懲之前,首先要明確孩子的哪些行為是應該獎懲的,哪些是不該獎懲的,這樣,才能給予孩子適當?shù)莫剳?,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

教育中的懲罰現(xiàn)象應該伴隨著違犯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而出現(xiàn)的。即當孩子違犯道德規(guī)范,在道德方面出錯時才可以采用懲罰,而不應因?qū)W習成績差而懲罰孩子──因為懲罰不僅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還會使得孩子對相關的學習心存恐懼,并最終對相關的學習失去信心。

孩子重復地犯同樣的錯誤時才給予懲罰。對孩子因缺乏某方面的知識和經(jīng)驗而首次犯某方面的錯誤時,不要懲罰孩子;否則,這將會使孩子終日處于不安之中──他們總是擔心犯錯誤和犯錯誤后被懲罰,進而變得膽小、懦弱、無主見,凡事都不敢去嘗試,凡事都要征求成人的意見才敢去行動,這將會成為孩子發(fā)展的一個大障礙。

孩子已經(jīng)認識到所犯錯誤的錯誤所在,并有悔改的意愿,成人就不應該再懲罰孩子。因為懲罰的目的是要使孩子知錯、改錯。

孩子因探索欲望驅(qū)使而損壞物品,不應受到懲罰,否則,會使孩子因此而逐漸失去了探索求知的欲望,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精神,更不利于孩子從探索過程中獲得經(jīng)驗,獲得發(fā)展。

好心做壞事不能懲罰。懲罰孩子要考慮動機,不能光看結果,由于能力和經(jīng)驗的限制,孩子常會“好心”辦“壞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倒水喝,水倒多了溢了出來。這時家長就不能批評,否則,將會挫傷孩子做事的積極性。

對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心理行為問題,如吮手指、吃衣角、咬嘴唇、咬指甲、拔頭發(fā)、發(fā)脾氣、強迫行為、戀物行為、性行為等,不能采用簡單的懲罰手段來處理,因為孩子出現(xiàn)這些行為的根本原因是內(nèi)心緊張和不安,懲罰不能解決他們內(nèi)心的緊張和不安的問題,相反還會加重其內(nèi)心的緊張和不安,進而使得類似的行為發(fā)生的頻率會進一步的提高,使相關的問題行為變得更加嚴重。

孩子完成了對他而言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時,應該給予表揚獎勵──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進取心和自信心。

孩子以獨特而有效的方式完成任務時,應該給予表揚獎勵──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

孩子表現(xiàn)出了我們所渴望的行為、態(tài)度和良好的習慣時,應該給予表揚獎勵──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相應的行為習慣。

不要用事先許諾的獎勵來激勵孩子。有的教師有時為了讓孩子聽從要求往往會采用事先許諾的獎勵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如,“你先別鬧了,你不鬧的話,媽媽就給你一塊糖?!薄澳銕蛬寢尣磷雷?,等一下媽媽給你10元錢?!薄安灰侔严丛杷乖诘匕迳?,聽話,過會兒吃了晚飯后,我給你吃冰淇淋?!钡鹊龋议L的這些許諾確實可能會在一時一事上發(fā)揮積極作用,孩子在得到家長的許諾后,確實出現(xiàn)某些好的行為;但是這種事先許諾式的表揚獎勵,如果用多了,其不良后果也是十分明顯的,它會使得孩子變得非常功利,使孩子在采取行動之前,只計較自己是否得利,或利大還是利小,使得孩子養(yǎng)成斤斤計較、見利忘義、自私自利等濃厚的功利主義意識和品質(zhì),使其難以認識到自己對待事情應負的責任,以及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意義,這就使得其今后很難與人共事、共處。

當孩子出于內(nèi)在的興趣或進取心而表現(xiàn)出好的行為時,家長如果給予孩子過多的表揚獎勵,反而會削弱孩子的興趣和上進心。比如,孩子自己非常喜歡畫畫,他并不需要家長的表揚和物質(zhì)獎勵,而只要獲得認可就足夠了。如果孩子畫出很美的畫,家長只要關注一下就行了,但如果家長說:“寶貝,你真棒!等一下我給你朱克力吃!”這樣的強化多了,反而會使孩子去畫畫的興趣逐漸減弱,甚至會使孩子出現(xiàn)厭煩心理。

二、以表揚獎勵為主,批評懲罰為輔

心理學研究表明: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的比例最好控制在3:1。如果遠遠超過了這一比例,那么,你的表揚或許已不太真誠或者就有點夸大其辭的成分;如果低于這一比例,那么,你就可能是個過于挑剔的父母,這將令孩子情緒長期不安,進而會破壞孩子的自然成長,使其成為神經(jīng)質(zhì)、怯懦,或者不誠實,甚至還可能學會用粗暴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

父母要多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要多看到孩子的進步,要多給孩子以肯定式的評價,要鼓勵孩子把自己的優(yōu)點發(fā)揚光大,這樣有利于孩子不斷地進步,而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更不要認為只有孩子把所有的缺點改正完了才是好孩子,有缺點的孩子也可以是好孩子,真正沒有缺點的孩子是不存在的。

三、獎勵懲罰,要讓孩子有相應的“感覺”

獎勵,要讓孩子感覺到“甜”的滋味;懲罰,要讓孩子感覺到“痛”的滋味。只有這樣,獎懲才能觸及孩子的內(nèi)心,才能對孩子的發(fā)展有意義。

如,小牛每次生媽媽的氣時,都會或打、或踢、或咬媽媽。這時媽媽總題告訴他:媽媽被他打得好痛,所以不可以再打媽媽了。可是,這個方法對小牛沒有產(chǎn)生任何改善作用。后來她聽了一位專家的建議,改變了應付的態(tài)度。當小牛打媽媽時,媽媽很輕松地說:“你要和媽媽玩打架游戲是不是?”然后,媽媽趁機打一打小牛,不要太用力,但要比小牛打的力量大一些,是真的打。結果小牛受激怒再回打媽媽,媽媽還是同樣做法,只是第二次稍稍用力。媽媽再繼續(xù)和小牛玩游戲,結果,小牛很快就沒有興趣打了。此后,小牛不再打媽媽。

又如,孩子不好好吃飯,父母可以由他去,只要讓孩子多幾次在下一餐到來之前嘗一嘗由于不好好吃飯而挨餓的“痛”,孩子以后到吃飯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好好吃飯。

再如,孩子玩水,你可以悄悄將總水龍頭關掉,當孩子要用水時發(fā)現(xiàn)沒水了,你可以說:因為你剛才玩水浪費得太多,孩子經(jīng)過沒有水用的難受后,下次就知道玩水不是件好事。

很多時候,對孩子講再多的道理都是沒有教育意義的,只有讓孩子從自己的不良行為中獲得了“痛”的感受,其相應的認識才會真正到位,其改正不良行為才會有內(nèi)在的動力。

同理,獎勵也要研究孩子的需要,獎品或獎勵的形式是孩子比較想要或比較喜歡的,這樣的獎勵才會對孩子具有激勵作用。

四、獎懲不宜過多,過濫

過多的懲罰,會使孩子自卑;過濫的懲罰,會讓孩子對批評懲罰產(chǎn)生“免疫力”,而使批評懲罰失去其應有的教育效果。過多的獎勵,會讓孩子變得對獎勵“上癮”──對自己所做的任何瑣事都期望得到表揚,或者會使孩子對獎勵產(chǎn)生依賴心理──有表揚獎勵的就去做,沒有獎勵的,應該去做的也不去做,過度的獎勵還會減弱活動本身對孩子的吸引力,同時還會泯滅孩子的自我激勵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第6篇: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約翰?洛克;紳士教育;家庭德育

約翰?洛克作為17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正是其哲學思想的合理延伸。洛克十分重視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道德的影響作用,雖然其教育思想主要針對當時資產(chǎn)階級上層家庭培養(yǎng)紳士的需要,但其育子觀念、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法在我國大力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的時代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F(xiàn)就家庭德育方面談下洛克的教育思想對中國家庭教育的借鑒意義。

一、樹立正確的家庭德育觀

樹立正確合理的家庭德育觀念,采取合適的家庭德育方法。道德教育是洛克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指出,“我認為一個人或者一個紳士的各種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叭绻麤]有德行,我覺得他在今生來世就都得不到幸?!?。洛克用新興道德論來代替過去完全以宗教和“先天思想”為基礎的道德觀念。從而使過去以夸美紐斯為代表的道德教育學說前進了一大步。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洛克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他認為家長首先必須了解兒童,然后才能針對每一個兒童的興趣、個性、氣質(zhì)、過失、體力、認識能力的不同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道德教育要適合兒童的心性和年齡特點,可以通過游戲的方法使兒童學會專心、努力、思考和節(jié)儉等品質(zhì)。道德判斷能力對于兒童也極為重要。導師與父母可以通過說服的方法教育兒童識別美丑善惡,以明辨是非。洛克還十分注重道德練習在兒童道德品質(zhì)形成過程中的作用,要求通過實際道德行為的鍛煉來培養(yǎng)德行,反對讓兒童死記道德規(guī)則與口頭說教。當我們的許多德育工作者為德育的實效性較差而苦悶時,或許可以從洛克這里找到打開兒童心扉的一把鑰匙。

二、給予孩子合適的愛

用合適的方式愛孩子,教導孩子讓其欲望服從理性。洛克認為,父母愛自己的子女,本來是一種天性和義務;但他們卻常常因為這種愛,而放縱子女的過錯。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嗜好要加以禁止,要讓他們學會用理智來克服欲望。在家庭關系中,父母要在孩子嬰兒時期時樹立自己的威信,讓孩子敬畏自己,使之成為順從的臣仆,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則應當逐漸與他親近,和孩子做朋友。在原則性的問題上,如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正當?shù)恼Z言、行為等,家長一定要堅持底線,堅決對孩子說“不”。如果孩子明知故犯,家長要嚴厲批評,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懲罰,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家長還應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為了完成某種任務而克服適度困難的環(huán)境,引起他們內(nèi)心的矛盾與意志的緊張,激起進一步鍛煉的信心和積極性。這樣,孩子長大后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及時地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反饋,強化他們已經(jīng)形成的概念,鞏固學習成果。經(jīng)過前后一致的強化以后,外部行為標準才能夠逐漸內(nèi)化,成為孩子自身的行為習慣,孩子才會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正確的懲罰方式

合理地實施懲罰措施,尤其注重發(fā)揮懲戒的改過遷善作用。洛克反對體罰,呵斥和體罰在洛克看來,都是教育過程中一項十足的敗筆,過分的體罰會使兒童容易陷入兩邊極端的境地。不但無助于兒童實現(xiàn)自治.反而會適得其反,而且會使他們喪失掉應有的銳氣?!拔覀?nèi)祟惖奶煨詢A向于迷戀肉體與現(xiàn)實的快樂,而極力避免各種程度的苦楚,但體罰不僅不能克服這種傾向,反而會給予鼓勵,從而增強其作用于我們身上的力量。那是一切邪惡及生活中反常行為的產(chǎn)生之源?!甭蹇诵蜗蟮貙Ⅲw罰比作“錫拉礁及卡律布狄斯大漩渦”。體罰只會使我們的教育陷入腹背受敵,進退兩難的無奈境地。洛克指出,“我們?nèi)粝胧箖和兂擅髦?、賢良、機靈的人。將鞭撻及其他奴隸性的、肉體的懲罰運用于他們的教育中。不是合適的方法。只有在萬不得已的場合與極端的情景之下,才能偶爾使用?!币虼溯^之于體罰,洛克極力推崇懲戒在于兒童道德建構之中的積極作用。重視樹立父母的權威。反對自由和放縱,正確地實施獎勵和懲罰的方法。將兒童當作有理性的動物去對待。對于規(guī)則的制定也要慎重,否則也將影響父母威信的樹立。

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鼓勵孩子主動學習。洛克強調(diào)要注重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與自覺性的發(fā)揮,反對強制塑造子女。洛克認為,孩子應學之事,絕不可變成孩子的一種負擔,也不應當作一種任務去強加給他們。兒童和成人一樣,擁有崇尚自由獨立的自尊心,他們不喜歡在成人營造的壓力氛圍下從事這項強制塑造的任務,哪怕是一項他原本喜歡的游戲成人應當及時發(fā)現(xiàn)到孩子脾性的轉變.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心態(tài)。恰當?shù)匕盐蘸⒆淤Y質(zhì)和性向的有利時機,適當而靈活地引導孩子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游戲和學習的關系上.洛克反對傳統(tǒng)的簡單粗暴的教鞭教育,主張培養(yǎng)和引導孩子學習自覺性的發(fā)揮。讓從事學習與請教教師問題成為孩子的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這與孩子之所以喜好暢快淋漓的游戲的原因相一致。從而達到學習與游戲的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的良好目的。

五、結語

洛克始終認為,在具有健康的身體前提下,德行居于首位,學問只是居于第二位的因素,智育是“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zhì)之用的”。家庭教育將伴隨孩子一生,對其終身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俗話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希望有更多的家長注重家庭德育的培養(yǎng),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真正使孩子成龍成風。

參考文獻:

[1](英)約翰?洛克. 教育漫話[M]徐大建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英)約翰?洛克.約翰?洛克的家庭教育[M]海嗚譯.海峽文藝出版社,2005

[3]平麗.英國紳士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第7篇: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家庭 德育教育 獎勵 誤區(qū)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6-0135-02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開端。出色的教育造就出色的孩子,出色的父母是孩子成才的最重要的老師。然而,在現(xiàn)實中,面對"家庭教育"這個題目,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父母如愿以償,而有的父母則事與愿違。原因何在?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家長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致使家庭教育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期望過高

現(xiàn)在,一些家長把考上大學作為孩子唯一的出路,認為孩子考上大學就有飯碗了,否則就沒有生存之路。他們認為"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并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認為 一"俊"遮百"丑"。只要成績好,就什么都好。即使"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不要緊,認為懶只能使他變成"蟲",而學習好就能成"龍"。家長的這種思想對孩子是極為有害的。有的家長所期望過高,往往"拔苗助長",強迫孩子參加各種學習班。成績再不如意就對孩子惡語相加,如"你怎么象個弱智?""我怎么生出你這個傻瓜!"等等。長此下去,結果只能是使孩子形成不良品德:與父母關系逐漸疏遠、對立,直至消極抵抗。這種現(xiàn)象說明:做家長的沒有從孩子的角度考慮,缺乏對孩子認知領域的理解,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

誤區(qū)二:過分溺愛

如今,每個家庭的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他們接受著來自父母、親朋等各方面的愛,可以說他們是生活在愛的"海洋"里。誠然,這些愛都是極正常的。但是,愛要有一定的尺度,如果超過這個尺度,就變成了溺愛,導致孩子形成不良品德。

有這樣一個孩子,父母經(jīng)商,家庭條件很優(yōu)越。但是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只得把他放在爺爺、奶奶家里。爺爺、奶奶當然視他為"掌上明珠",對他寵愛有加,再加上父母源源不斷的以金錢的方式付出的愛,使他從小就嬌生慣養(yǎng)。只要是他想要的東西,總是能有求必應。這樣就使他逐漸養(yǎng)成了任性、霸道的性格。上學時他為了講"哥們"義氣,常常找各種理由向父母要錢,大肆揮霍,父母也從不過問。后來,這個孩子迷上了網(wǎng)吧,常常幾天不回家。這時父母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開始使用"暴力"讓孩子學好。但是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結果是孩子離家出走。他的父母痛苦不堪,不得不承認自己家庭教育的失敗。孩子的不良品德就在這種溺愛中形成了。即使周圍有溫暖的感情,也很難再學好。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親情的可貴。

誤區(qū)三:交換條件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往往提出這樣或那樣的交換條件。如:"成績提高了就給你買電腦","期末考好了就帶你去某地玩"等等。漸漸的,這種方法教育出的孩子,逐漸會變成沒好處的事情絕對不干的功利型兒童,缺乏奉獻犧牲精神。當父母沒有遵守約定時,他們會強烈地反抗,孩子的不良品德就這樣不知不覺的形成了。要想培養(yǎng)自覺性強的孩子,就不應該隨便開出交換條件。

誤區(qū)四:不斷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社會的獨立的人,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尊嚴。有的家長意識不到這一點,經(jīng)常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久而久之,使孩子失去了上進心,成績一落千丈,最終破罐子破摔,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

有這樣一個男孩子,與他的表妹同在一個班級上學。因此兩個家庭常在一起討論孩子的學習問題,并不可避免的進行比較。男孩的家長常說:"瞧妹妹多聰明,這次考試又得了100分,你怎么才得99分?""妹妹英語學得真好,你怎么這樣不開竅?""你怎么這么笨,作文還沒有妹妹寫的寫的好!"本來兩個孩子的成績不分高下,但在男孩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比較下,男孩失去了自信心,并漸漸產(chǎn)生了厭煩情緒。不僅對父母感到厭煩,還對表妹感到討厭,經(jīng)常以仇視的眼光對待她。這使雙方家長都感到很尷尬。這種不良品德的形成完全是由家長造成的。

因此,家長應避免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應多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以表揚為主,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要使孩子在今后的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家庭教育相當重要。這就要求家長具有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走出家庭德育教育的誤區(qū),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孩子做出自己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鐘啟泉,黃志成.西方德育原理[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

[2]劉研熙,羅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2).

[3]鄭保華.康德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84.

[4]魯潔.道德教育的當代論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6-52,100.

第8篇: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范文

[摘要]中日兩國雖然在社會制度、發(fā)展水平及家庭結構各方面相異,但是兩者對家庭子女教育方面,整體上都是比較滿意和樂觀。家長們均對家庭教育給予重視。本文認為中日兩地在家庭教育的價值取向、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上彼此可作借鑒,互為補充,并設想了新的教育方式。

[關健詞]中國日本家庭教育勞動父母子女

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tài)和做人的比拼。由于歷史傳統(tǒng)、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僅僅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東方國家中也存在著差別。從這些差異中,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它們之間的異同,讓我們的家長進一步的反思怎么樣教育子女,怎么樣讓他們有獨立自強的能力。

一、中國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

中國父母愛孩子的方式大概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不能比擬的,我們做得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父母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心理有問題的孩子也呈上升趨勢,個別孩子還做出極端行為如“自殺”等,最終留給父母的是無盡的困惑和遺憾。現(xiàn)在中國父母愛孩子我個人認為有四個誤區(qū):

一是無知。具體體現(xiàn)在家長對孩子的學校、孩子、課程不了解。對學校的無知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老師,我把孩子交給您了!”雖然教師的職業(yè)是神圣的,但教師本身是普普通通的人,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它與家庭、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等都密不可分。

二是無畏。因為無知,所以無畏。我們好多做父母的什么班都敢給孩子報,不管這個課程的難度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對此是否有興趣和愛好,不管孩子是否愿意都一味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三是無私。好多父母的愛其實并不是無私的,他需要孩子用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作為回報,需要孩子好好做人,出人頭地來報答父母付出的愛!想想吧,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無私的”愛的教育下,壓力該有多大!

四是無奈。正因為父母處于這種無知、無畏、無私的狀態(tài),導致孩子的無情、無義、無理,最終父母會陷入茫然無助與無奈中。

二、日本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

日本的傳統(tǒng)家庭教育重點在子女的社會化問題上,系統(tǒng)功課的學習基本委托給了學校,父母只做督促和支援。對于孩子自發(fā)的游戲,如攀樹爬墻、獵奇探險等,一般也比較寬容,他們有句諺語:心愛的孩子要讓他出外闖蕩。

重視自立教育,日本家庭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務勞動,包括吃飯前后的幫忙、燒飯;讓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間及身邊的東西;讓孩子自己去買東西等等。

重視挫折教育,重視對孩子毅力的培養(yǎng),日本的小孩子走路時摔跤,父母不是主動扶他起來,而是鼓勵孩子自己起來,大一點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就鼓勵他們自己去克服困難。

重視創(chuàng)新教育,日本家庭教育從小重視對孩子創(chuàng)新人格的培養(yǎng),重視教養(yǎng)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父母都要盡量解答。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鼓勵孩子有獨立的想法、看法。

與此同時日本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多讓人悲傷的地方。日本文部省前不久的一項調(diào)查結果表明,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兒童缺乏正義感和道德觀念,這是家庭教育落后,家長疏于子女管教所造成的惡果。

三、家庭教育中日對比

在某次中日中學生夏令營活動中,艱苦的訓練使不少中國學生半途而廢;而面對同樣的困難,日本學生卻全部堅持下來。對于生活教育,中日家庭有什么不同認識?(中)陳晨,是北京某區(qū)重點中學高中一年級學生;陳晨父母親都是小學教師。(日)山井澤二,是東京一所中學高一學生;山井父親是一位公司職員,母親是家庭主婦。1.讓孩子學會生活是教育的核心(中)陳先生:我覺得孩子生存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在學校教育里可以完成,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幫助他學會如何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視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這是一個籠統(tǒng)的說法,簡單說就是讓孩子學會照顧好自己并且照顧好生活中需要照顧的人。

2.在禮儀中進行生活教育(中)陳先生:因為是獨生子女,現(xiàn)在的孩子受到更多寵愛,因此家教中都不太重視禮貌教育。陳晨對我和他媽媽說話的時候,很少用“您”,他都是“你”這樣稱呼,他覺得這樣更顯得親切。還有,平時我們家吃飯也都是我們給他做好、盛好飯端上桌他只動筷子吃就行了。(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視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禮儀。比如在家里,他母親做好了飯只有告訴他可以吃了,他才能上桌吃飯,而且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還要等長輩先動筷后才能自己吃。

3.在自立中學會生活。(中)陳先生:我認為陳晨和很多獨生子女一樣,最欠缺的就是獨立能力。陳晨高一參加軍訓,從收拾行囊到打背包都是他媽媽和我?guī)退桑Y果到了營地,他自己連蚊帳都支不好。

(日)山井先生:山井5歲的時候,我就讓他去買牛奶和啤酒。上小學開始,他自己學著收拾自己的房間。上中學以后,他每天洗晚餐餐具。只有這樣他才知道父母的辛苦,才理解生活不容易。

從以上實例中不難看出中國家長特別強調(diào)自主性、情緒的穩(wěn)定性和勤勞,但過于溺愛孩子卻使他們喪失了獨立自主能力。而日本的家長重視禮節(jié),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團結互助的精神,但他們這種從小的過于磨練,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也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四、新時代需要怎樣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在反思中國教育的時候,就有必要對我們的家庭教育進行反思。會幫助我們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更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長。

1.家長的職責是什么。我們是孩子的關心者和期望者,我們每天都在為了孩子的事情而忙碌,關心孩子身體狀況、學業(yè)等問題。但是僅僅這些還嫌不夠,我們還要關心孩子的情緒、品德、心理健康。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都需要被欣賞、被夸獎,孩子更是如此。但是不管是獎勵、評價還是約束、懲罰都要恰當、適度。不恰當?shù)莫剟?、評價、約束、懲罰不但無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還能起相反的作用。

2.關于愛的思考?,F(xiàn)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自己小時候吃了苦、受了罪,生怕自己的孩子再受委屈,于是把愛加倍地傾注到孩子的身上?,F(xiàn)在大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好多的愛就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使得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成了天上的星星,成了海里的珍珠,成了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稀有動物!

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將來,請我們的父輩們在給孩子愛的時候,能夠做適當?shù)谋A?,我們要舍得下孩子,有時候還要狠得下心來。舍得讓孩子做事,舍得讓孩子受苦,舍得讓孩子流淚,舍得讓孩子受傷!要讓孩子在做事中明白責任,在受苦中懂得珍惜,在失敗中獲得毅力,在流淚中鑄造堅強,在療傷時學會拼搏!

參考文獻:

[1]羅解文.當代中國家庭教育百科全書.新華出版社,2006.

[2]林格.全部都是愛(中國家庭教育8講).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10.

[3]陳永明.日本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9篇:家庭教育獎勵懲罰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行為主義:負強化;懲罰

中圖分類號:G44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06)09-0099-02

行為主義理論用強化與懲罰來解釋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lián)結,強化包括正強化與負強化,懲罰包括正懲罰和負懲罰。強化與懲罰概念提出以后在行為矯正和訓練、組織管理、社會治理、學校和家庭教育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不少學者混淆了負強化與懲罰概念,錯誤地將負強化等同于懲罰,這不僅導致對行為主義理論的狹隘理解,而且不能完全發(fā)揮科學理論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澄清負強化與懲罰概念。

一、對負強化與懲罰的錯誤理解

有些學者注意到了容易將負強化混同于懲罰的現(xiàn)象,例如BruceAThyerLaura和LMyers指出:“正強化概念已經(jīng)進入我們?nèi)粘I畹脑~匯,但即使受過良好訓練的臨床工作者有時也被正強化與負強化、正懲罰與負懲罰和消退之間的區(qū)別所困惑。”事實確實如此,發(fā)生這種混淆的,不僅有心理學界的專業(yè)人士,也有企業(yè)管理學界的學者。

1.心理學界的混淆

俞文釗在其《管理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懲罰作為一種負強化,也有積極的激勵作用,只是所用方式與手段不同而已?!保?]該段文字的標題為“負強化――懲罰的應用”,全文所描述的是運用懲罰的注意事項。顯然,這里從對概念的理解到具體操作程序都將負強化等同于懲罰。

章志光在分析社會化的心理機制時說:“他們也會以自我懲罰的方式來給自己以負強化,如做錯事或考試失敗后主動放棄應該得到的東西或罰自己去做平常不愿意做的辛苦勞動等?!保?]對于那些沒有了解負強化概念的人,這一句話非常容易誤解,會錯誤地以為負強化就是懲罰。

朱智賢在解釋強化概念時認為,“排除能增強反應頻率的刺激物稱為負強化物,如對有機體有傷害性的噪音、強光、電擊等”[3]。這里的描述前后矛盾,讓人費解。如果排除能增強反應頻率的刺激物,很明顯,以后就會減少相應的反應,那應該叫“懲罰”;而如果排除噪音、電擊等令人不快的刺激,則能增加反應發(fā)生頻率,這確實叫“強化”。

樂國安指出:“負強化的目的也是增加行為出現(xiàn)的可能性。它是通過預先告知員工某些不符合要求的行為或績效可能帶來的不利后果,來促使其按照要求行事,以便減少或者消防某種不愉快的情境,從而使改變后的行為再現(xiàn)和增加。負強化是減少不良行為出現(xiàn)的方法。管理者通常在員工沒有完成必須的工作任務時采取負強化,是一種控制行為的抑制性措施。”[4]這段話前面談論負強化促進行為,后面談論負強化抑制行為,因而混淆了負強化與懲罰。

2企業(yè)管理學界的混淆

張德認為:“獎勵是一種正強化、正激勵……而懲罰是一種負強化、負激勵,是對非期望行為的一種懲罰,即剝奪其一部分物質(zhì)的和精神的利益?!保?]這里對負強化、懲罰、激勵、獎勵與正強化概念的混淆是很明顯的。如果獎勵就是正強化、懲罰就是負強化,那么有必要制造那么多同義反復的概念嗎?況且,對于普通讀者來說,獎勵與懲罰要比強化概念好理解得多。

譚融指出:“當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不佳,甚至在工作中違反組織規(guī)章時,組織系統(tǒng)便對之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以抑制和消除此種行為。這種懲罰措施便發(fā)揮著一種負強化的功能……所謂負激勵則是對違背組織目標的行為所給予的懲罰?!保?]顯然,他將負強化等同于懲罰。

企業(yè)管理學界對負強化的混淆有很大的危害,它導致一些從事實際管理工作的人在懲罰工人的某些行為時錯誤地以為自己是在實施負激勵;而基于負強化的一些科學方法卻被忽略了。負激勵是許多國內(nèi)企業(yè)管理的書里經(jīng)常使用的一個詞,不知道它與懲罰、強化和激勵之間是什么關系。這些混淆啟示我們,使用概念必須嚴謹。

二、負強化與懲罰的正確含義

可以從概念中正與負的含義、行為與結果的關系、強化物與厭惡刺激的呈現(xiàn)與撤銷等方面認識負強化與懲罰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準確把握它們的含義

1“正、負”的含義

首先要明白概念中“正(positire)、負(negatire)”的含義。在實施強化與懲罰的過程中,如果呈現(xiàn)某事物,就叫做“正”,如果某事物消失,就叫做“負”。因此呈現(xiàn)某事物、導致行動者愉快并使行動者特定行為表現(xiàn)頻率增加,就叫正強化;如果移去某事物、導致行動者愉快并使行動者特定行為增加,就叫負強化;呈現(xiàn)某事物、導致行動者痛苦并使行動者特定行為表現(xiàn)消失,就叫正懲罰:移去某事物、導致行動者痛苦并使行動者特定行為表現(xiàn)消失,就叫負懲罰。BruceAThyerLaura和LMyers認為:“口語上,正強化可以貼上獎勵的標簽,當一個結果呈現(xiàn),而自此以后該受到獎勵的行為增加了,那么就發(fā)生了正強化。負強化可以被解釋為解脫,如果一個行為的結果由移走不愉快的事物構成,該行為以后就被增強了,那么這就牽涉到負強化。當一個行為的結果由呈現(xiàn)令人厭惡的東西構成,那么就發(fā)生了正懲罰,它以該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降低為結果?!搼土P包含移走令人愉快的事物,它以未來該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降低為結果??谡Z上將負懲罰看做類似于罰款的操作”。負強化是好的,人們向往的,而懲罰是不好的,人們力求回避的。因此不能將負強化等同于懲罰。

2.從行為與結果關系考察

BarrySchwartz將效果律(lawofeffect)作為操作條件作用的基本問題進行分析,指出:“效果律研究的焦點是行為和它的結果、反應和結果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確認四類行為―結果關系類型。一是行為能產(chǎn)生積極的結果……這種關系叫正強化(positivereinforcement)?!切袨楫a(chǎn)生消極的結果……這種關系叫懲罰(punishment)?!切袨閷е乱呀?jīng)呈現(xiàn)的刺激結束或移去,這種關系叫負強化或逃避(negativereinforcementorescape)?!詈笮袨榭赡芊乐瓜麡O事件發(fā)生?!保?]從行為與結果關系看,正強化、負強化、回避等都將導致行為反應的增加,而懲罰導致行為反應頻率降低。

3從對強化物的操作進行區(qū)分

心理學家用強化來解釋特定事件能夠增強條件刺激引發(fā)條件反應的趨勢這一事實,這些事件就叫強化物。強化物可以分為兩類,HowardH.Kendler指出:“區(qū)分兩類強化物是有幫助的。正強化物,如食物,由于它的呈現(xiàn)增強一個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lián)結。負強化物,如一陣風或電擊,由于它的結束而增強聯(lián)結。”[8]負強化物是厭惡的刺激,正強化物是令人愉快的刺激,它們是發(fā)揮強化作用還是懲罰作用取決于怎么操作,強化物和厭惡刺激與強化與懲罰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以下表格來區(qū)分:

給予取消[CM4-3]強化物正強化負懲罰厭惡刺激正懲罰負強化為什么強化物能夠起作用?心理學家提出四種假設:(1)初級強化物能滿足饑渴及其他基本生理需要;(2)普利邁克原理(Premackprinciple),每個人在任何時候有一個從高到低的行為偏好等級,等級越高的行為作為強化物的力量越大;(3)不平衡假設(disequilibriumhypothesis),如果對一項活動的進入或接近受到限制,那么該活動就能夠成為強化物,不同的活動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將具有強化能力;(4)已知的強化物是通過在大腦內(nèi)部發(fā)生效應而起作用的。已有研究表明,不平衡假設能對強化物為什么起作用提供較好的、全面的解釋[9]。這里討論的是呈現(xiàn)的強化物而不是撤除的厭惡刺激為什么能起作用,但是,如果撤除厭惡刺激能實現(xiàn)以上四個假設,那么這種操作就一定能夠達到強化行為的目的。

4國內(nèi)學者對負強化的正確理解

呂靜主編的《兒童行為矯正》一書對負強化及如何運用負強化進行兒童行為矯正有系統(tǒng)的論述,該書認為,“負強化是指在一辨別性刺激或情境下,行為者發(fā)出一種行為,結果可引起厭惡刺激(或稱負強化物)的移去或取消,則以后在同樣情境下,該行為的出現(xiàn)率會提高”,“和正強化在行為真正開始增加以前,需要有正強化物與良好行為的多次配對出現(xiàn)一樣,負強化過程中,也需要多次使用厭惡刺激,待良好行為出現(xiàn)后,再予撤除”[10]74。因此對于負強化而言,厭惡刺激(或者懲罰)總是先于強化而存在的。當然不是任何負強化過程都得先人為主地給予厭惡刺激或懲罰,如自卑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狀態(tài),經(jīng)過努力取得成績后個人不再感到自卑,這個過程沒有人為地呈現(xiàn)厭惡刺激,但它是負強化。

三、負強化與懲罰的應用

1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

如果小孩的行為不符合要求,可以取消他的某些權利,如不準他玩、不準他參與某項活動等――這是實施負懲罰;當他的行為符合要求時恢復他之前喪失的權利――這是實施正強化。如果小孩容易表現(xiàn)出某種不良行為,這時可以結合懲罰和負強化培養(yǎng)一種替代行為,例如,先教導他實施好的行為,這時小孩有兩種選擇,當他表現(xiàn)不好的行為時給予像打屁股之類的懲罰,而表現(xiàn)良好行為時,不僅可以避免懲罰――負強化,還可以獲得獎勵――正強化。呂靜指出:“負強化法是通過逃避和回避兩個過程來實現(xiàn)其效果的?!保?0]77人和動物能通過逃避和回避兩種條件反應使自身遠離厭惡刺激,獲得負強化。

2在企業(yè)管理中的應用

有些企業(yè)在績效反饋過程中,讓那些績效差的人在員工大會上檢查自己的不足――這實際是一種懲罰,那些沒有上臺的人得到了負強化;有些企業(yè)讓績效好的人在員工大會上談成功的體會,給予表彰――正強化,而那些沒有上臺的人就受到了負懲罰。這里的負懲罰給員工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因而與正懲罰相比,人們更樂于接受負懲罰。在運用正懲罰的時候必須指明正確的行為,這時才能有效發(fā)揮它的作用。

負強化一定產(chǎn)生激勵作用嗎?如果負強化物是對上班遲到的批評,這時負強化只是強化了員工按時上班的行為;如果負強化物是喪失參與決策的權利,這時負強化就能起到激勵的作用。因此,負強化能否發(fā)揮激勵作用取決于負強化物的性質(zhì),如果負強化物具有激勵作用,那么負強化就具有激勵作用。

參考文獻:

[1]俞文釗.管理心理學[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204

[2]章志光.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7

[3]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K].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4]樂國安.應用社會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5]張德.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238

[6]譚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3:189-190

[7]BarrySchwartz(1984),PsychologyofLearning&Behavior[M].NewYork:WWNortonandCompany

[8]HowardHKendler(1963),BasicPsychology[M].New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