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生活衛(wèi)生教育范文

生活衛(wèi)生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活衛(wèi)生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活衛(wèi)生教育

第1篇:生活衛(wèi)生教育范文

一、 采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

1.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交際性情景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jīng)典的論述:“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蔽之: 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就此進行教學?!边@段話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要使英語教學取得成效,應當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而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就來源于生活,這要求教師以教材為依托,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尋找教材和生活的結合點,為學生的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提供最佳的語言情景。

2.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出發(fā),將書本生活化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來源于生活。如果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正好重疊,并且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學,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例如,在學習 “Fashion show”時,筆者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關于時裝秀的視頻來引出主題,把閱讀理解部分拆分成talk about a fashion show和tell others how to design a dress這兩個話題。引導學生運用新學的詞匯和句型,從“表達自己對某件事的觀點”和“描述做事情的步驟”這兩個角度進行語言實踐,把枯燥的閱讀理解轉化為學生在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內容。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學習英語的益處

來自生活的教學內容,能讓學生倍感親切,無形中化解了學生對英語的抵觸情緒,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因此,教師應當從課本中挖掘出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言素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好處,真正意義上做到“學以致用”。比如:教學Fighting against pollution時,可以介紹環(huán)保的必要性和一些具體舉措,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在教授最后一個單元 Hunting for a job時,也可以適時引入面試的注意事項和技巧,以便于以后學生在實際中的運用,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實實在在的好處。

二、 豐富生活化的英語活動

英語課堂教學要生活化,這還遠遠不夠,將學生的英語學習引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學生的英語知識在生活中豐富、提高,讓英語與生活融為一體。職業(yè)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都住宿在校內,應當充分利用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隨時進行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英語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鼓勵學生互相稱呼英文名字,用英語問候、道別,大膽用英語與他人交流來練習說,借助電視、電影、錄音機、收音機等媒體來聽,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抽出時間閱讀書蟲系列的英文文學作品,利用寫日記、書信來加強寫作。當英語稱呼、問候等語言知識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就會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心底會充滿成就感,學習英語的動力就油然而生了。此外,定期在班里舉辦一些比賽,如英文歌曲比賽、英文海報設計比賽、朗讀比賽,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水平,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 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語言環(huán)境

語言學習、交流離不開環(huán)境。班級到校園,都是很重要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好這兩個環(huán)境,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真實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比如充分利用教室兩邊的墻布置一些英文貼畫、名人格言,教室后面的墻設計成英語手抄報墻,每期由學生以5到6人一組輪流設計,從網(wǎng)上或圖書館找素材;校園里的設施標牌雙語化,比如教學樓、圖書館、飯?zhí)谩?a href="http://www.mug-factory.cn/haowen/258459.html" target="_blank">衛(wèi)生間等常見的公共場所,以及“保持安靜”,“請勿踐踏草坪”等公共標語都可以雙語化。時刻映入眼簾的英文使學生感覺生活中英語無處不在。

綜上所述,語言是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的。教師應以生活實踐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我們必須打破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壁壘,將課堂教學融入學生的生活中,讓英語走入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學生才會真正愛上英語,才能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會。這樣,英語教學才會充滿活力,和生活一樣多姿多彩。

參考文獻

第2篇:生活衛(wèi)生教育范文

通過多年實踐提出了以生活化教育為特色的辦學思路。

一、生活化教育特色的提出

根據(jù)我校學生目前的現(xiàn)狀,實施生活化教育,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生存,讓他們將來融入社會,與社會共他成員交往、共處,意義更加深遠。所以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讓智障學生學習生活經(jīng)驗、學會生存技能、形成基本的實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為他們將來進入社會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成為社會的平等公民打下良好基礎。

二、對“生活化教育”理解

所謂“生活化”:書要是指貼近智障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生活興趣、生活情感和社會認知水平。教育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智障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能基本解決現(xiàn)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智障學生的需要為出發(fā)點,達到學有所得、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學校特色定位

學校提出了“以人為本,開發(fā)潛能,樹立自信,融入社會”的辦學理念。并通過系統(tǒng)而科學的方法,訓練指導智障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

能和必要的良好行為習慣,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每一名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他們自立自強的精神,使之最終能夠融入社會生活,成為殘而不廢的社會公民。學校提出了生活化教育,即從智障教育的社會需要,學生發(fā)展需要,課程發(fā)展需要出發(fā),構建中重度智力障礙兒童生活化課程體系,以促進智障學生獲得生活實際需要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為目標,將教育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生活的背景

之中,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

四、具體措施

1.定位生活化教育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學會簡單的勞動技能,培養(yǎng)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掌握生話中的實用知識。

2.合理確定生活化教育內容。

在教學內容上選擇中度智障學生生活中最常用的、與其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的和他們最感興趣的事物和知識,在知識傳授方面聯(lián)系生活,由生活

導向新知。使智障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更為自主,更為積極,更為活潑。

3.課程生活化內容的選擇。選擇課程內容上著重于智障兒童怎樣融人社會,怎樣適應社會。以生活適應、生活與品德、勞動與技能、烹飪課,家政課,康復訓練課等生活內容較強的課程為主。

4.課程生活化的實施。我們采取情境教學法、愉快教學法等多種具有濃厚、真實的生活味的教學方法,激發(fā)智障學生的求知欲望,加強體驗 。另外,我們還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考,挖掘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

5.生活化教育體現(xiàn)融合性,不斷促進智障學生學會自主的選擇。融合性主要體現(xiàn)三個結合,與德育教育相結合;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與整合社會資源相結合。我們充分利新校長用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一切社會資源,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生活方式。從而使學校和社會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使智障學生教育真正實現(xiàn)生活化、社會化。

6.加強教師和家長的配合、交流。利用家訪,進行授課輔導,幫助家長解決問題,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共同商討制定家庭輔導計劃,老師與家長共同制定評價目標,組織“開放口”請家長們到校觀摩孩子的學習活動。

7.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育環(huán)境。我校新校建成后,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的空間如教室、樓道、操場等創(chuàng)設生活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專門布置家政室、烹飪室、勞動技能室、模擬超市等實踐活動場景。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變化賜予我們最好的教育時

機,注重把握時機,帶學生去感受自然,認識自然。

第3篇:生活衛(wèi)生教育范文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良好教育

《數(shù)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學生學習數(shù)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發(f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數(shù)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材中,多數(shù)的例題是從生活背景出發(fā),引入新的學習內容,把豐富生活素材作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背景資料,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支撐數(shù)學學習,或是通過一定的情景創(chuàng)設,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的平臺,使學生學習鮮活的數(shù)學。平時的教學中,我一方面把握、挖掘好教材的內容,另一方面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設計教學內容、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他們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感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使之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

一、引導學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體現(xiàn)數(shù)學“源于生活”

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現(xiàn)實的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我們要從已有的現(xiàn)實生活背景出發(fā),捕捉貼近學生的數(shù)學材料,甄選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等數(shù)學實例,發(fā)掘數(shù)學原型。如學習《圓的認識》,課堂上,教師出示圓盤、輪胎、鐘面、圓桌等,再啟發(fā)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圓的廣泛應用,教學從生活入手,從生活的背景材料中感受和發(fā)現(xiàn)相應的學習問題、數(shù)學現(xiàn)象,體驗數(shù)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

在教學求平均數(shù)后,學生對平均數(shù)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如何深化其知識,我積極引導學生捕捉生活生活中哪些運用求平均數(shù)。如每次單元后班級的平均成績怎么算;小組中學生的平均身高、體重怎么求等。我引導學生用求平均的方法可以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在實際的情境中使學生體會“移多補少”與“先求和再平均分”這一方法的內在聯(lián)系。

通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把現(xiàn)實、有意義的數(shù)學內容作為學生主動觀察、計算、驗證、猜測的有效載體,不斷提高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

二、引導學生探究生活原型,體現(xiàn)數(shù)學“寓于生活”

數(shù)學知識本身是抽象的。怎樣使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轉化為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與價值,使得數(shù)學“寓于生活”,扎根現(xiàn)實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教學“利息”這一內容時,我要求學生以參與社會實踐的形式來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根據(jù)教材上所涉及到的問題,到儲蓄所或向爸爸、媽媽請教有關這方面的知識,然后再在班上進行交流:一是對相關術語:本金、利息、利率、稅率含義的理解;二是存款方式、存款利息大小的了解;三是探討利息的計算;四是還存在哪些疑問。通過這一方式的教學使學生不但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同時還對知識的產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重要的是學生學習到了有價值、有用的知識。

在學習“統(tǒng)計與可能性”這一內容時,讓學生統(tǒng)計運動成績、身高與體重情況,統(tǒng)計空氣的質量、全班學生年齡和生日的分布情況等。這些以生活為數(shù)學材料,既有利于體驗統(tǒng)計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又能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統(tǒng)計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數(shù)學方法,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統(tǒng)計觀念。

三、引導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現(xiàn)數(shù)學“用于生活”

學習數(shù)學的最終目的是學會應用,是體現(xiàn)“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shù)學教育”內涵所在?!稊?shù)學課程標準》在應用意識上明確指出:“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shù)學信息、數(shù)學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shù)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shù)學時,能主動其實際背景,并探索其應用價值。”在日常的教學中我經(jīng)常以學生實際生活為背景來化解教材中新的知識點,鼓勵學生自覺地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如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時,分小組實際測量課桌、方凳、黑板、教室等,再算算面積。我還要求學生回到家中再實際測量、計算各自居住面積。我們這兒因開發(fā),有很多學生家領到新房需要裝修,我要求學生根據(jù)裝修的設計,算算需地磚、墻磚、板材各大約需要多少塊(平方米)。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又很好地應用、鞏固了知識,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煥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增強了數(shù)學應用于生活的意識,使數(shù)學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現(xiàn)實而有意義,更富有挑戰(zhàn)性,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進一步培養(yǎng)。

四、在生活生活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體現(xiàn)數(shù)學“高于生活”

數(shù)學的本質是一種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數(shù)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于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shù)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這是數(shù)學“高于生活”的價值所在。數(shù)學教學要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與他人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體現(xiàn)出“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數(shù)學教學要堅持把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數(shù)學知識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欲望;學生數(shù)學知識的構建是讓學生主動發(fā)展,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實踐、猜想、驗證、交流等活動中,親身經(jīng)歷數(shù)學知識的發(fā)生、形成發(fā)展和應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學百分數(shù)后,讓學生根據(jù)家庭的收入與支出情況,設計家庭儲蓄方案。學習“旅游費用預算”后,我要求學生搜集幾家旅行社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對旅游景點、旅游的時間、食宿費用、乘坐的交通工具等,設計一最佳旅游方案準備暑假出行。

第4篇:生活衛(wèi)生教育范文

【關鍵詞】 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生活行為方式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behavior mod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Methods:One hundreds and six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80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experiment group 80 patients for health education,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observing the life behavior change.Results:After one year,the awareness of hypertension diagnostic standard in experiment group rised from 21.25% to 67.5%,higher than control.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ir lifestyle (exercise,sodium intake,alcohol) improved(P<0.01).Conclusion: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awareness on hypertension related knowledge rate and help them to build up good way of life.

Key words hypertension;patients;health education;living behavior way

高血壓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在各種心血管病中發(fā)病率最高,大多數(shù)患者常合并心、腦、腎、代謝性疾病等[1]。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且也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同時發(fā)現(xiàn)高血壓的治療率、控制率及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知曉率均很低。所以高血壓的防治不能以患者個體為基礎,必須在社區(qū)開展綜合性的防治,預防和阻止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社區(qū)工作的重點。因此,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們系統(tǒng)觀察了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行為方式的影響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自于山東金嶺鐵礦社區(qū)。隨機抽取該社區(qū)160 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38~73 歲,其中男95 例,女65 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0 例。兩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社會背景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在社區(qū)開展護理健康教育,采用問卷調查,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情況,對實驗組實施以下護理措施。

1.2.1 社區(qū)護理健康教育方法

第一,邀請專家進行高血壓專題講座3 次。第1 次介紹高血壓的判定、發(fā)病原因、癥狀與體征、高危因素、注意事項等。第2 次介紹藥物治療原則及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如通過控制體重、體育活動、合理飲食、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等來防治高血壓病。第3 次針對患者個性問題加強指導,以強化薄弱環(huán)節(jié)。第二,發(fā)放宣傳材料,如高血壓運動處方、《防治高血壓病指南》等,以便強化記憶,盡快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三,每年4 次家庭隨訪,隨時了解患者生活行為方式和病情變化,給予針對性的指導。與患者的家庭成員積極溝通,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為患者提供家庭幫助。第四,發(fā)放社區(qū)的便民服務電話,便于患者電話咨詢,隨時給予指導和幫助。

1.2.2 社區(qū)護理健康教育內容

1.2.2.1 指導自我監(jiān)測

指導患者使用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并注意“四定”(定人、定時、定血壓計、定)。

1.2.2.2 飲食健康教育

第一,控制飲食,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食鹽的攝入量,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食鹽攝入量的標準為每天不超過5 g(包括烹調中的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這對預防和控制高血壓是有益的。第二,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少食富含脂肪的食物,每日攝入脂肪的產熱量小于總熱量的30%,多運動,適當增加腦活動。第三,膳食合理搭配。為預防和治療高血壓,中國營養(yǎng)學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日常飲食應以谷類為主,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每日400~500 g,水果100~200 g,豆類及豆制品每日50~100 g,肉類50~100 g,魚類有益于心血管病的防治,可適當多吃,每周1~2次,每次150~200 g,蛋類每周3~4個,奶類每日250 g,食用油每日約25 g。第四,增加鈣的攝入量,膳食鈣與血壓呈負相關,增加鈣的攝入可降低高鹽對血壓的影響。第五,忌食濃茶和咖啡,禁止吸煙和酗酒。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如偏食、暴食等。

1.2.2.3 運動行為健康教育

第一,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過度勞累,堅持經(jīng)常性有氧運動(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等),循序漸進,活動時以不感到胸悶、心悸為宜。可考慮“1,3,5,7方案”,即每天至少活動一次,每次活動30 min,每周至少活動5 d,活動后心率不要超過[170-年齡(歲)] 次/min。運動能降低體重,通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促進骨骼肌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減輕體重,同時使血壓降低[2]。第二,從事注意力高度集中,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患者和在噪音過大的環(huán)境中工作的患者,要學會勞逸結合,適當調節(jié)工作和休息。第三,告知患者九個危險時刻,即月中:每個月的農歷十五左右;6:00~9:00:血液易形成血栓;餐后1 h:血流減慢,血管瘀血,可誘發(fā)血栓形成;大便時;極度興奮時;洗澡時;看電視時;氣溫驟降時;性生活時。以上時刻應引起患者的重視,如出現(xiàn)不適,及時與醫(yī)護人員聯(lián)系。

1.2.2.4 控制體重

保持體重指數(shù)(BMI)<24 kg/m2;男性腰圍<85 cm,女性腰圍<80 cm。

1.2.2.5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長期的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調節(jié)及心理治療,使之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緩解精神緊張。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EPI2.1軟件進行錄入核查,采用t檢驗及χ2分析。

2 結 果

2.1 不良行為改變情況

通過健康教育,實驗組高血壓病患者在膳食結構改變、鈉鹽攝入量、限酒、堅持體育鍛煉、減輕體重等方面的情況明顯好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戒煙行為有所改變,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表1 進行健康教育后兩組患者不良行為改變情況

2.2 高血壓診斷標準知曉率及對危險因素認識的變化

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實驗組高血壓診斷標準知曉率由教育前的21.25%上升到教育后的67.5%,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其他相關知識均有顯著提高(P<0.01)(見表2)。表2 健康教育后對高血壓知識知曉率及對危險因素認識的問卷調查結果

3 討 論

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患者的不良行為及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許多專家認為要使高血壓的患病率、致死率、致殘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區(qū)防治[3]。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健康意識從而提高遵醫(yī)行為的有效方法[4]。通過健康知識教育使社區(qū)的廣大群眾,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及其家屬認識到高血壓病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方法,認識到高血壓病在目前雖沒有有效的方法根治,但是可以預防。主動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學會自我調整,對提高療效極為重要[5]。依從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對藥物依從性和非藥物性治療建議的依從性,通過護理干預使患者的依從性有所提高,如根據(jù)醫(yī)囑及病情按時用藥,定期就醫(yī)復查,避免高血壓的誘發(fā)因素,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保持情緒穩(wěn)定,合理搭配飲食,規(guī)律適度鍛煉,冬天注意保暖,預防便秘等[6]。社區(qū)健康教育促進了社區(qū)居民相互之間的學習,增加了溝通交流,改善了人際關系,促進了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的建立,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說明健康教育是成功的[7]。

【參考文獻】

[1]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0.〖1〗

[2]杜鵑,張素華.有氧運動改善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4,24(5):347-349.〖1〗

[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起草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高血壓雜志,2000,8(2):103.〖1〗

[4]包銀珍,方紅.產科健康教育的實施與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2004,16(16):56.〖1〗

[5]申華平,趙新娜,張淑芳,等.個體化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病人知識及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9(32):2 919-2 921.〖1〗

第5篇:生活衛(wèi)生教育范文

【關 鍵 詞】 品德教育;生活化;微課;教學

新課程理念倡導品德教學回歸生活,強調以學生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基礎。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當下,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短小精悍、簡明扼要地闡述知識點,幫助教師和學生有效突破課堂,聯(lián)系生活,效果很好。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在學生的生活中培養(yǎng)出來的,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教育其有效性可想而知。結合教學實際,淺談在品德教學中如何聚焦微課,實現(xiàn)對學生的生活化教育。

一、開發(fā)課程資源,注重教學資源的生活化

教材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在品德教學中,教師要珍視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對品德形成的價值,將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镀返屡c社會》課教學要做到“生活化”,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再從課堂走向生活。

利用品德與社會課加強愛農村、愛勞動的教育。許多身在農村卻不愛村、不愛勞動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普遍很好,他們學習的動力是考上大學,走出農門,離開家鄉(xiāng)……這樣的想法是片面的。這種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來自家庭、社會、個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這時如果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停留在說教上顯然是不行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采取多種方法來教育學生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教學《我的勞動感受》一課時,我用類比法引導學生說說參與勞動的不同感受,從而教育學生要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熱愛農村,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反哺到新農村建設中。

教學《家長關愛我成長》時,我把學生嬰兒、幼兒園、小學時的三張照片做成微課,上課時,展示三組照片,請照片中的學生談談成長中的感受,讓鮮活的生活現(xiàn)實與教科書結合成一體,引出教學主題。再布置學生交流小時候使用過的物品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從真實的故事中讓學生體會到父母在養(yǎng)育子女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從而讓他們在心中升起對家長的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在農業(yè)生產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種植》一課時,先播放微課,做“新農村新農事新聞會”,對學生進行農業(yè)科技教育,再組織學生展開“種子發(fā)芽”的條件討論。然后結合類似事例,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于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自覺性。

二、關注課堂高效,凸顯教學方式的生活化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特點之一“就是倡導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痹诮獭督涣饔兄v究》一課時,運用微課出示“同學來我家亂翻抽屜”“兩同學為小事賭氣互不理睬”等幾個生活場境,請學生思考“遇到這樣的情況應怎樣與之交流?”還讓學生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分角色進行表演。學生情緒高漲,紛紛融入角色,有效地達成了教學目標。講授《成長的腳步》一課時,請學生量身高、稱體重,并與帶來的出身證上的數(shù)據(jù)相比較,切身體驗到成長的幸福與快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可以在各種活動中實現(xiàn)。

引進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在讓學生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加上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再現(xiàn)生活中的某個行為片斷,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而情境中蘊涵著的豐富的行為思想方面的信息,供學生觀察、體驗、探究,得出自身的價值判斷。

教學《我送老師一支花》一課時,我提出了“老師像紅燭,無私奉獻青春年華” “我們要尊敬老師”的觀點之后,微課出示教師辛苦工作、名家尊師重教、教師工作的情感體驗的畫面,然后讓學生談談他心目中的老師,師生間產生感情上的認同與共鳴,促使學生主動地以實際行動來尊敬老師,提高了教學實效。

(下轉66頁)

(上接64頁)

三、外延品德生活,拓寬教學空間的生活化

“任何道德教育課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會現(xiàn)實,實質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蔽覀兊慕虒W應該向生活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才能發(fā)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重要作用。

品德與社會要從多方面加強教學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以恰當?shù)姆绞脚c社會生活廣泛接觸;教學活動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善于聯(lián)結課堂內的生活與課堂外的生活,教學從課堂生活拓展到學生的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最大限度、立體地整合各種教育資源。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通過活動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

四、挖掘社會資源,促進家校合力的生活化

使用微課,開好兩會,促進家校合力形成,共創(chuàng)和諧教育。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微課的使用,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針對班級出現(xiàn)的問題,我及時制作了微課,有樂于助人,有關心他人,有樂于學習,有遵守紀律等,在課前或班后及時插播這些微課。由于這些微課故事都來源于班級,是他們身邊的事情,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明辨是非,自覺自律地去改正,對推進良好班風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我還通過家長會播放微課視頻,向家長全方位展示學生在教室、餐廳、課間操學習生活的情境,讓家長做到真正了解孩子在學校學習生活的情況。也歡迎家長把孩子周六、周日在家庭學習生活的情況用微課的形式傳過來,搭建家?;拥钠脚_,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這樣,進一步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暢通了家校聯(lián)系渠道,為學生的品德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中,我們既要讓品德教學走進學生生活,又要讓品德生活走進成長中的學生。使我們的品德教學能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從而實現(xiàn)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參考文獻】

[1] 吳志海. 淺談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策略[J]. 廣西教育(a版),2015(5).

第6篇:生活衛(wèi)生教育范文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部分學校還是以智育為中心,以分數(shù)、效益為中心,使未成年人在道德方面產生知行不一問題。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書中提到,學校德育應注重培養(yǎng)“道德觀念”,使學生形成道德品格或道德意識,而不是培養(yǎng)“關于道德的觀念”,[1]使學生僅僅了解道德的知識而沒有遵守道德的動機。由此,為解決德育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把德育融于生活與實踐當中,即德育生活化。

禮儀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我們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社會的穩(wěn)定、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個人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禮儀教育是德育生活化的突破點和基礎工程,要發(fā)揮德育生活化的重要作用就必須展開未成年人禮儀教育。

一、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對禮儀教育的訴求

德育生活化主要是指教育與學習應該從受教育者的實際生活出發(fā),關注人的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讓學生通過生活的體驗來理解社會的道德要求。由此,德育生活化要求教育者關注未成年人的生活環(huán)境、身心需求與主體感受,探索未成年人生活中的德育資源,運用直觀、具體的方式引導未成年人養(yǎng)成道德行為習慣,使德育融于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禮”自古以來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關系到古代生活秩序和國家政治外交等方面的順利進行,孔子也提出:“不學禮,無以立”。未成年人的禮儀教育作為德育的起點和基礎,是德育的重要內容和實踐途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主體性、廣泛性和實效性,與德育的最終目的相吻合。

(一)德育生活化的根本特性要求開展禮儀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根本特性是以生活為中心,圍繞生活展開道德教育。就如杜威所說,“道德是對一種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道德教育要回答的終極問題就是“人應當如何生活?”的問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在道德知識的獲得,而在于引導人們去選擇、建構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2]德育只有圍繞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來開展,才能夠使未成年人在生活中感悟道德思想,發(fā)揮道德思想的真正力量。德育生活化就是將德育植根于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P注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具備的道德素質,通過引導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復做出道德行為來體會道德思想,最后,構建自我道德體系的德育過程。

要將德育植根于日常生活中就需要發(fā)揮禮儀教育的作用,通過直觀的、具體的禮儀教育使未成年人從親身實踐中獲得道德經(jīng)歷、感受道德心理,構建正確的自我道德體系。例如,與長輩的交際禮儀教育使未成年人先從行動上學會尊重長輩,再從心理上體會尊敬長輩的道德意義;著裝禮儀教育使學生學會在不同場合穿戴合適的服裝,以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等等。這些禮儀是最容易被教育者忽視的“小事”,但也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二)德育生活化的主體性要求開展禮儀教育

德育生活化要求從未成年人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注重未成年人的主體性,關注未成年人的身心需求和道德情感體驗,滿足未成年人成長的實際需求,使未成年人能夠在實際生活中主動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相應的道德行為。傳統(tǒng)的灌輸式德育方式脫離了實際生活,忽視了未成年人學習道德思想的主體性。要使德育生活化關注未成年人主體性就需要發(fā)揮禮儀教育的作用,根據(jù)未成年人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身心發(fā)展水平來制定不同階段的禮儀教育,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和生活場景的實踐,使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例如,升國旗儀式中敬禮的環(huán)節(jié),學??梢哉埻緦iT訓練未成年人敬禮的儀表和姿勢,通過反復練習和糾正學會正確的國旗敬禮姿勢,使未成年人通過這樣日常生活中反復的親身實踐,內心自然而然地升起對國旗和祖國的敬畏之心。家庭禮儀、校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乘車禮儀、交往禮儀等方面的禮儀教育都可以使未成年人注意到自己的行為舉止是否符合禮儀要求等方面的問題。

(三)德育生活化的實踐性要求開展禮儀教育

“道德是一種以指導行動為目的、以形成人們正確的行為方式為內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實踐的”,[3]德育生活化體現(xiàn)實踐性,就必須通過禮儀教育將德育融入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將禮儀行為規(guī)范和原則轉化為內心的道德信念,“一旦這種原則經(jīng)過不斷的實踐,在他的內心中生了根、發(fā)了芽之后,那么不用擔心,一切談吐的文雅和外表的禮儀,到時候都會在孩子身上自然而然地形成的”。[4]利用禮儀教育,使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復進行道德實踐和道德反思,最終將道德融入生活。德育生活化要達到這種反復教育的效果就必須開展禮儀教育,通過禮儀教育、禮儀糾正和未成年人自身的禮儀實踐來體會和強化禮儀背后的道德思想。

(四)德育生活化的廣泛性要求開展禮儀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最終目的是使未成年人能形成穩(wěn)定的道德心理和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能夠良好地適應社會、與他人相處融洽,最終成為一個有道德信仰、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要實現(xiàn)這一點,德育生活化就要突破時間、空間的局限性,不斷拓展自身的教育影響范圍,使未成年人在接受德育之后,能夠在生活的任何一個場景中遵守道德規(guī)范。如果德育生活化不能實現(xiàn)它的廣泛性深入到未成年人所處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中,那么未成年人的德育效果可能會受到環(huán)境或時間變化的影響,甚至會使德育失效。例如,未成年人在學校學習到要謙卑禮讓,而在家庭環(huán)境里由于父母等長輩的溺愛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德育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并不能實現(xiàn)德育的最終目標。禮儀作為基礎的道德行為,時時刻刻貫穿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禮儀教育可以聯(lián)合學校、家庭、社會和網(wǎng)絡等環(huán)境共同進行道德教育,通過多種途徑促進學生禮儀行為習慣的形成,促使道德教育突破課堂、學校、家庭等環(huán)境的約束。

二、實施禮儀教育有助于實現(xiàn)德育生活化

禮儀教育是切實提高未成年人道德素質、實現(xiàn)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的良好途徑。

(一)強化德育生活化的理念

禮儀教育能夠將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未成年人的實際行為舉止和現(xiàn)實生活上來,為德育生活化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條件。首先,禮儀教育注重未成年人的禮儀習慣養(yǎng)成和道德情感的體驗,能夠平衡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兩個方面,可以幫助未成年人樹立這樣一種德育思想:道德認知教育和道德情感體驗、道德行為習慣養(yǎng)成同等重要,為德育生活化做好思想理念準備。其次,禮儀教育要求教育者將目光從理論知識轉移到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使德育內容貼近未成年人的實際生活,在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進行禮儀教育和訓練,使道德教育植根于未成年人的生活實踐,有利于樹立以未成年人生活為中心的德育理念。最后,禮儀教育更注重未成年人的主體需求、主體實踐和主體感受,能積極調動未成年人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未成年人從禮儀實踐中實現(xiàn)道德的內化,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有助于樹立培養(yǎng)未成年人主體道德意識的理念。

(二)有助于生活化的德育實施

“我們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它們,通過習慣而到達完滿?!盵5]德育生活化的最終目的是未成年人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形成穩(wěn)定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為習慣。禮儀教育從本質上關注未成年人的禮儀道德實踐情況,能夠強化未成年人的道德實踐,促使道德實踐積累起來達到量變影響質變的效果,為實現(xiàn)德育生活化提供核心動力。首先,禮儀教育可以培養(yǎng)未成年人的禮儀行為意識,使未成年人認識到我國傳統(tǒng)禮儀的傳承歷史,認識到日常生活中踐行禮儀行為的意義和作用,培養(yǎng)未成年人踐行禮儀行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道德生活的實踐提供思想前提。其次,禮儀教育利用禮儀課程、學生禮儀行為準則和校園禮儀文化的約束和促進作用,促使未成年人踐行禮儀行為,將德育扎根于生活實踐。最后,發(fā)揮教師、家長、社會的指導和示范作用,給未成年人提供踐行禮儀行為的機會和環(huán)境,鼓勵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實踐禮儀行椋養(yǎng)成禮儀行為習慣。

(三)豐富德育生活化的途徑

“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迸發(fā)出驚人的力量進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教育”,[6]禮儀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實踐,貫穿于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夠折射出一個人的道德水平。禮儀教育可以滲透到未成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多種途徑和方法。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是德育最主要的幾種途徑,禮儀教育通過貫穿其中促進德育生活化。其一,家庭禮儀教育培養(yǎng)未成年人禮儀意識和禮儀習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禮儀行為會給未成年人帶來深遠的影響。在示范教育中未成年人也會跟著遵守這樣的餐桌禮儀,產生相應的禮儀意識。其二,學校禮儀教育培養(yǎng)未成年人禮儀意識和禮儀習慣。道德禮儀課程、校園禮儀文化氛圍、教師和同學的言行舉止、學生行為準則規(guī)范文件、校園活動儀式等都能夠對未成年人進行禮儀教育。其三,社會禮儀教育促進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學習活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中華民族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傳承、社會公共場所禮儀標識和提醒等內容無不在對未成年人進行道德禮儀教育。

(四)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

禮儀教育和禮儀行為的踐行能夠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而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反過來也會加強未成年人學習和踐行禮儀行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首先營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環(huán)境,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建立未成年人的禮儀意識和道德意識,在家長的鼓勵、指導和糾正中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保證未成年人在家也能踐行禮儀行為。其次營造校園德育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為未成年人提供禮儀行為學習機會和實踐機會,在同齡人和老師的帶動下更加注意自身的行為舉止,在校園禮儀風尚的影響下養(yǎng)成禮儀行為習慣和道德思想。最后營造社會德育環(huán)境,使未成年人在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中學習禮儀行為、遵守公共禮儀規(guī)范,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下涵養(yǎng)禮儀行為和道德思想。

參考文獻:

[1]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緒,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9.

[2]魯潔.德育課程的生活論轉向――小學德育課程在觀念上的變革[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3):9-16.

[3]李春秋.新編倫理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3.

[4]洛克.教育漫話[M].徐誠,楊漢麟,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47.

[5]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M].苗力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28.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150.

【潘建紅,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呂迪,武漢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第7篇:生活衛(wèi)生教育范文

一、內容選擇“生活化”

科學源于生活、啟于生活,生活是科學教育的源泉,科學教育根植于幼兒的日常生活。我們知道幼兒的思想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這樣的學習特點也要求幼兒科學教育的內容取之于幼兒生活。因此,在選擇科學教育的內容時,就應以幼兒的社會生活為基石,抓住幼兒身邊的事和物來組織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時會產生一些偶發(fā)的科學教育活動。我對幼兒的偶發(fā)性科學活動給予了鼓勵和支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觀察力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

二、活動導入“生活化”

科學教學活動的導入仿佛是優(yōu)美樂章的“序曲”,如果設計和安排得富有藝術性,就能吸引幼兒,引發(fā)興趣,燃起智慧的火花,開啟思維的閘門,收到先聲奪人、一舉成功的奇效。幼兒科學教育的內容絕大多數(shù)可以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找準活動內容與幼兒生活實際的“切入點”。創(chuàng)設兩者結合的情境導入活動,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

三、過程組織“生活化”

習慣的幼兒科學活動,教師常用的方法是通過反復地觀察和講解,做到先聲奪人,幼兒很少有機會親身體驗。日常生活中幼兒是自由的,不受各種常規(guī)的約束,可以隨心所欲地想、隨心所欲地說、隨心所欲地做。過程組織生活化的策略就是密切聯(lián)系幼兒生活,以觸動幼兒的內心體驗為核心,從創(chuàng)設情境入手,根據(jù)不斷出現(xiàn)的新問題,搭建幼兒內心體驗的新平臺,以深刻體驗為基礎,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在一日活動的組織過程中,科學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教師組織的正規(guī)活動,應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四、活動時間“生活化”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有這樣的體會:利用大量的時間備課、制作教具、準備材料,可教育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課堂再生動的教學方法比不上泥土里一條蚯蚓更能引發(fā)幼兒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放棄按計劃循規(guī)蹈矩的教學模式,把孩子從課堂教學的籃子里解放出來。

在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盡量給幼兒“活”的教育,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對幼兒進行隨機引導。幼兒的科學是生活中的科學,他們不會去關注遠離他現(xiàn)實生活的事物,而是關注此情此景、此時此地身邊發(fā)生的現(xiàn)象。教育原本就在兒童的生活之中,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是幼兒教育的內容,也是幼兒科學教育的重要途徑。生活不僅僅是幼兒獲得直接經(jīng)驗的基礎,為認識周圍的世界、獲得真正內化的科學知識和經(jīng)驗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也為幼兒理解科學對人們的實際意義提供了保障,從而培養(yǎng)幼兒真正的內在探索動機,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實驗、操作的方法,激發(fā)幼兒知、情、言的全身心投入。另一方面要不斷地擴大幼兒的生活空間和活動范圍,激發(fā)幼兒廣泛的興趣與求知欲望,保持與延伸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兒的科學是神奇的,不是平實的;是生活本身,又超越了生活;是對當下事物的探索,但又是指向未來的;是想象的、詩意的、似乎荒唐的,但又有幼兒自己的邏輯……幼兒的科學教育應當關注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問題。

第8篇:生活衛(wèi)生教育范文

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首當其沖的就是要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景,讓學生置身于貼近自己生活的語境之中,實現(xiàn)英語語言知識和生活實際的對接,激發(fā)興趣,調動積極性,從而吸引和組織他們踴躍參與,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1.情景要體現(xiàn)趣味性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教學的潛力所在,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興趣的培養(yǎng)與教師的積極引導和教學藝術是分不開的。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積極性。他們樂于學習,樂于探索,學習能力便會得到很大提高。教師應根據(jù)學科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情景要突出主體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因此,進行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其年齡特點、性格等生理、心理特點、發(fā)展水平以及英語知識技能和基礎等設計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設計生活化情景應從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調動學習自主性的角度出發(f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

3.情景要注重交際性

任何交際的發(fā)生總處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此時此刻講話者所處的時間、地點、場合以及本人的身份都制約其說話的內容、語氣等。日常交際中往往同一句話在不同的情景之中可以表達不同的意義和功能。如“Can you tell me the time?”可能是向別人詢問時間的一個請求,也可能是對他人遲到的一種責備。因此英語教學中情景的創(chuàng)設要為交際服務,貼近生活,便于學生學用結合。

二、英語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的幾種策略

1.創(chuàng)設真實場景,還原生活片斷

英語教材本身的鮮明特點就是教學內容的設計都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但學生生活積累相對孤立,相對貧乏,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盡量多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真實場景,讓學生充分參與,有效感知,理解掌握運用所學知識。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受感染,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應盡可能還原生活片斷,再現(xiàn)語言知識與社會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使學生既能感受到英語課堂的豐富多彩,又能感受到社會生活的無限蘊涵。

2.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模擬生活場景

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具有新鮮直觀、內容豐富、動態(tài)呈現(xiàn)等優(yōu)勢,能為學生提供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動畫效果等多樣性的外部感官刺激。這種刺激能使學生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并迅速轉化為求知欲望,從而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有趣的場景、動態(tài)的畫面、生動的語言、激烈的比賽無不會調動學生的感官,這樣通過生活場景的模擬,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3.進行多維整合,感受多元文化

第9篇:生活衛(wèi)生教育范文

(一)教材分析

《牛津初中英語》8B教材共計兩個模塊(Module)、六個單元(Unit),其分布情況以及各單元主要話題內容見下表。

表一:《牛津初中英語》8B教材模塊分布以及各單元

主要話題內容概述

從上表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整冊書六個單元講述的話題內容都是圍繞“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而展開,體現(xiàn)了“教材內容聯(lián)系社會生活、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富有時代氣息、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編寫特點。Module 1側重學生“活動與感受”;Module 2突出學生“權利與責任”,將學生帶入社會,參與活動,享受權利,分擔責任,極大地豐富了學習的內容,提升了學習的內涵。每一模塊三個單元雖主題有別,但內容相融,互為補充,有效地增強了“語言教學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第六單元在四、五單元學習的基礎上,重點介紹“慈善步行”(A charity walk)。如此安排讓學生開始從對“義演募捐”(Unit 4)、“慈善機構”(Unit 5)的一般性了解到具有深刻文化意義和內涵的具體的活動當中,既豐富了教育的內容,又深化了教育的主題。

在“對某件事情表達感受”或“描述(特定人的)行為和情境”時,自然而然地要用到相關句型,這樣學習三種句式成為必需。

(二)主要教學內容

句式:(1)It is + 形容詞(adj.)+ that-clause;(2)It is + 形容詞(adj.)+ to do sth;(3)It is + 形容詞(adj.)+ for+ to do sth。

詞組:look down on(歧視、輕視、瞧不起)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以上三種句式和一個“四會”詞組。

(2)能力目標:在學習和理解的基礎上,能正確使用以上句式和詞組說和寫。

(3)情感目標:學習中,通過不同任務的完成和活動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構建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有效教學活動,使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三種句式。

(2)難點:用三種句式描述生活中的個別現(xiàn)象,其中包括對本單元所學新話題“慈善步行”作闡述,體現(xiàn)語言的實踐運用性。

(五)設計理念

(1)以杜威的“學生中心”理念為指導,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采用參與、體驗、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任務型活動途徑,發(fā)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遵從語言學習規(guī)律,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激活學生語用意識;融語法教學于實際運用之中,實現(xiàn)語言顯性語法知識向隱性運用能力的轉化。

(六)教學方法(Teaching Methods)與教輔準備

(1)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活動式、自主探究式、主體參與法、小組合作法。

(2)教輔準備:PPT文件(含若干圖片)、多媒體展示臺等。

(七)主要教學流程

Step1 導入

教師通過PPT文件呈現(xiàn)部分圖片,復習本單元所學部分新詞(disabled, elderly, homeless, deaf, blind, poor等),然后提問:Who do you think need our help? Why? And what can we do for these people?

Task 1:要求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談論自己觀點。

S1: I think a disabled person needs our help because he or she can’t do anything easily.We can help them do something.

S2: I think blind people need our help because they can’t cross the road safely. We can help them cross the road.

……

(設計意圖:以復習方式導入新課,一方面能起到復習鞏固舊知的作用,另一方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內容熟悉、易于表達并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產生情感共鳴的教學氛圍,從而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Step2 呈現(xiàn)

(1)教師利用多媒體或展示臺向學生展示例句,描述人們對需要幫助的人的不同行為和做法。

例句:

①Some doctors and nurses volunteer to work for ORBIS.

②Some people look down on deaf people.

③Governments help the homeless go back to their hometowns.

……

Task2:要求學生根據(jù)所給句子語境,嘗試用不同的形容詞(如meaningful, wrong, necessary, polite, important等)表達自己觀點。組織形式:先讓學生做Pair work,然后進行全班交流。

S1:It is meaningful that some doctors and nurses volunteer to work for ORBIS.

S2:It is wrong that some people look down on deaf people.

(2)教師引導學生自我總結句型(Task3):It is + 形容詞(adj.)+that-clause。主要用途:用來“表達對某件事情的感受”,或“描述(特定人)的行為和情境”。

(設計意圖:教師給出范例,要求學生根據(jù)例句語境表達觀點,完成任務,一方面符合新課標要求,另一方面從句子內容上看,是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情感方面的教育,以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情感態(tài)度的過程”;引導學生自我總結句型,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并讓其對該句式從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增強對語言知識的深刻理解)

Step3 練習

(1)教師利用多媒體或展示臺呈現(xiàn)幾個小對話,請學生運用所學的句型,將小對話連成句子(Task 4)。

示例:

A: We spend all our pocket money on computer games.

B: It is unnecessary.

S1: It is unnecessary that we spend all our pocket money on computer games.

……

(2)Task5:要求學生寫下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三件事情,然后同伴交換,用所學的句型說出并寫下自己對這些事情的感受。

S1: It is good that you come to school on time.

S2: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listen to the teacher in class.

S3: It is not good that you watch TV without finishing your homework.

……

(3)Task6: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課本P99 Part A 練習,然后同桌討論,再后全班口頭核對答案。

S1: It is necessary that we help the elderly.

S2: It is sad that some people are deaf.

S3: It is wrong that some people look down on blind people.

S4: It is sad that some children in poor countries cannot go to school.

(設計意圖:讓學生將小對話連成句子以及談論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旨在以多種練習形式,加大語言輸入,讓學生學以致用)

Step4 呈現(xiàn)

(1)教師利用多媒體或展示臺向學生呈現(xiàn)例句:It is wrong that some people look down on blind people. = It is wrong for some people to look down on blind people. 學生通過Pair work活動,體會句式的不同與變化。

Task7:要求學生仿照例句,改寫下列句子。

示例:①It’s necessary that people finish the walk within 48 hours.

S1: It’s necessary for people to finish the walk within 48 hours.

……

(2)教師引導學生自我總結句型(Task 8):It is + 形容詞(adj.)+ forto do sth。主要用途:用來“描述特定人的行為和情境”。

(設計意圖:用剛剛學過的句子,通過同義句改寫的方式學習新句式,過渡自然,難度降低,比較清晰,同時能讓學生建立起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

Step 5 練習

(1)Task 9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課本P101練習,然后同桌討論,再后全班口頭核對答案。 (學生回答內容:略)

(2)Task10:回答老師提問:What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 before and during Oxfam Trailwalker?

S1: 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train yourself before the walk.

S2: It is useful for you to have support teams to bring you food, drinks, warm and dry clothes.

S3: 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support and help each other before and during the walk.

……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式對話練習,一方面豐富教學手段,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新句式在對話語境中的運用;讓學生回答老師提問,從內容上看能起到復習課文內容、實踐新句式的作用)

Step6 呈現(xiàn)

(1)教師利用多媒體或展示臺向學生呈現(xiàn)例句:It is wrong that some people look down on deaf people.= It is wrong for some people to look down on deaf people.教師繼續(xù)點撥、解釋:當我們不特指某一特定的人,而只是用來“表達對某件事情的感受”時,可以直接表達為:It is wrong to look down on deaf people.

(2)Task11:要求學生仿照例句,改寫下列句子。

示例:

① To finish the work within an hour is difficult.

S1:It is difficult to finish the work within an hour.

② To join the charity show is meaningful.

S2: It is meaningful to join the charity show .

③ To start training a few months before the walk is necessary.

S3: 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training a few months before the walk.

④ This question is easy to answer.

S4: It is eas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⑤ The Reading Club is fun to join.

S5: It is fun to join the Reading Club.

Step 7 練習

Task 12: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課本P100練習,然后同桌討論,再后全班口頭核對答案。(學生回答內容:略)

(設計意圖:比較三種句式在結構和用法上的異同,易于學生理解;在前兩個句式學習的基礎上學習第三種句式可謂“水到渠成”)

Step 8 鞏固

(1)教師利用多媒體或展示臺帶領學生小結三種句式結構及用法。

(2)教師給學生設定情境:Suppose your best friend plans to go to Hong Kong to join the charity walk, but he or she doesn’t know how to prepare for it. 要求學生先小組討論(Group work),然后用所學的三種句式給好朋友提盡可能多的建議(Task 13)。

(3)教師組織學生展示。

Group 1:

①It is necessary for him or her to plan everything together before the walk.

②It is important for him or her to keep exercising and to have a strong health before the walk.

③It is an excellent chance to learn team spirit, so it is necessary that people support and help each other before and during the walk.

④ It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for him or her to plan what to carry during the walk.

……

(設計意圖:教師帶領學生小結三種句式,旨在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的完整體系,做到目標與內容相應,重點突出,難點化解;讓學生根據(jù)設定的情境寫建議,可以起到檢查并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所學句式靈活運用的作用;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還有助于學生主動積極思維和大膽實踐,增強語言實踐運用的氛圍,使課堂教學活動達到)

Step 9 作業(yè)

(1)理解、記憶三種句式。

(2)運用三種句式描述生活定人的行為和對某件事情的感受(Task14)。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三種句式,旨在更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三種句式顯性知識的理解;要求運用三種句式描述生活定人的行為和對某事情的感受,一方面體現(xiàn)作業(yè)布置的較高層次性,另一方面將課堂學習延伸至課后,增強語言學習的實踐性)

二、教后反思

1.對傳統(tǒng)語法教學的反思

傳統(tǒng)語法教學基本模式:教師講解學生死記、死背筆記句型操練習題鞏固。該教學方式過分注重語法形式,將形式與意義和運用割裂開來,學生的語法學習始終停留在語言知識的層面;教與學的手段和方法單一,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長此此往,造成了語法教學的費時與低效。

本課時教學設計,努力將語言知識與語用能力相結合,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激活語用意識,讓語法知識在學生的實際運用中彰顯生命力。

2.對活動任務的精心設計

“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和參與”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盡管當前不少人認為語法教學不適宜采用“任務型活動”教學的方法,但筆者愿以實踐嘗試,將“任務型活動”方法運用于語法教學之中。以下為本課時“任務型活動”設計一覽表。

3.對教材文本的靈活處理

課本上三種句式的安排順序是:(1)It is + adj. + that-clause;(2)It is +adj. + to do;(3)It is + adj. + for+ to do。而筆者認為:按照先“It is + adj. + that-clause”、后“It is + adj. + for+ to do sth”、再“It is + adj. + to do sth”的順序組織教學,可以使整個課堂教學活動過渡更自然,層次更清楚,并易于學生理解和形成知識體系,同時也符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原則。

4.有待改進方面

(1)“課本內容+補充內容”實屬容量大,如何分配并用好課堂僅有的45分鐘,必須分配合理、分秒必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