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應用題教學范文

應用題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應用題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應用題教學

第1篇:應用題教學范文

關鍵詞:現(xiàn)實生活;解決問題;合作意識

一、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小學階段的應用題大多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墒菍W生卻很難找到應用題和現(xiàn)實生活的連接點,面對非?,F(xiàn)實的問題束手無策。有這樣一道題: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6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0千米,兩車在離A點120千米處相遇,相遇后兩車繼續(xù)以原速前行,各自到達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離地40千米處第二次相遇,問兩地相距多少千米?學生拿到題目后無從下手,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耐心地把題目讀懂,然后讓學生上臺表演,表演之前,讓學生說說誰走得快些,,誰走得慢些,第一次相遇時兩人走的路程與兩地相距的路程有何關系,然后按題意繼續(xù)前行,到達目的地后立即返回,直到第二次相遇,讓全體學生分析一下,這兩個學生所走的路程之和與總路程有何關系,學生豁然開朗,知道了原來兩位同學所走的路程之和是AB總路程的3倍。那么甲所走的路程也是第一次相遇時所走路程的3倍,乙所走的路程也是第一次相遇時所走路程的3倍,讓學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豐富了感性認識。同時也找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fā)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變換條件,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

當涉及數學訓練時,力爭讓學生根據一道題會做一批題,思考一類題,由此不斷延伸、拓展。在教學分數應用題時,如學校田徑組原來有女生人數占三分之一,后來又有6名女生參加進來。這樣女生就占田徑組總人數的4/9。現(xiàn)在田徑組有女生多少人?這道題對一般的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引導學生把題中的條件換一種說法,有的學生說:我們可以根據原來女生占1/3,想到女生占男生的1/2,還可以根據女生占田徑組總人數的4/9,想到這時女生占男生的4/5,這樣可以得到后參加的6名女生占男生人數的3/10,這樣就可以求出男生人數。學生在變換條件的同時理解了問題,增強了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了應用意識。

三、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百分數應用題中,有這樣一道題,拖拉機廠上半年生產拖拉機510臺,完成全年計劃的3/5。照這樣計算,可以提前幾個月完成全年計劃?教學時,考慮到學生一般都能用常規(guī)解法進行解答。即12-510÷3/5÷(510÷6)=2(個月)。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在小組討論中發(fā)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題方法,使所有的學生能在小組討論中大膽設想、大膽思考、大膽探索,學生在分組討論時,我深入小組,認真聽取學生的自由發(fā)言,當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障礙時,進行恰當的點撥,積極引導和啟發(fā)探究知識。

四、趣題引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平時的練習設計中,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訓練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內容。在學生學習了行程類應用題之后,有這樣一道題:甲、乙兩人同時從相距1200米的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甲每分走90米,乙每分走130米,出發(fā)時還帶了一只小狗,在甲、乙兩人相遇之前,小狗一直在他們之間往返跑,問當甲、乙兩人相遇時,小狗跑了多少米?這樣的習題對于學生來說既能激發(fā)探索欲望,又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以致用。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應用題的教學策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策略的形成需要學生對解題方法反復進行感悟、優(yōu)化、抽象與概括,對解決問題的經驗不斷進行積淀、內化、總結與升華。應用題教學過程是數學思想轉化為具體解決問題過程的橋梁。

參考文獻:

第2篇:應用題教學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題 教學方法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解答應用題能使學生把認數和計算中所掌握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數量關系運用于實際,加深對四則運算意義的理解,既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可以使他們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簡單應用題是復合應用題的基礎,它在低年級數學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F(xiàn)就簡單應用題的教學方法談幾點意見。

一、直觀圖示,建立表象

在數的認識與簡單的計算教學中,教材安排了一定的題圖和插圖,這正是進行應用題啟蒙教學的好材料。例如:在"7的認識"這一節(jié)教學中,有一幅小朋友喂雞的題圖:1只公雞,7只母雞;2只黃母雞,5只其他雞。這幅圖的作用,無疑是為"7的認識"和"7的組成"服務的,但其中也蘊含了部分數和總數關系的求和應用題的雛形。因此,教學中既要利用圖使學生掌握"7的組成",又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建立這樣的表象:已知兩個部分數求總數,就是把兩個部分數合并起來。

在簡單的計算教學中,教師通過直觀演示,或通過"看圖列式"和"說圖意列式計算"教學內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加、減法的意義,并有意識地訓練學生逐漸會用"三句話"講清圖意。

例如:在教學3-2=1這道算式之前,教師先在貼絨板上并列貼上3只燕子,然后拿起其中兩只貼到"空中"。接著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動態(tài)演示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原來有幾只燕子?(2)飛走了幾只?(3)還剩下幾只?之后,再請學生把剛才的三個問題連起來,用"三句話"說一說,教師引導學生及時抽象概括出:3-2=1,使具體的實物圖示與抽象概括的數量關系相溝通,并能從教師演示的全過程中體會到: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

二、抓住關鍵詞語解題

在復習"走進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中,要強調學生抓住題中關鍵詞、重點字,如:"中點"和"終點","增加了"和"增加到","比計劃多"和"比計劃少"等這些容易混淆的詞語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數學閱讀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三、適當滲透,早期孕伏

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應用題的啟蒙教學是指在數學教學中對應用題進行適當滲透,早期孕伏。其任務是實現(xiàn)看圖說話和看圖計算圖畫表示的應用題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文字應用題的過渡,并逐步使學生了解應用題的結構,懂得應用題中條件和問題間的關系,掌握思考方法和解答步驟。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

1、是孕伏階段,即看圖說話和看圖計算。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善于誘導,循序漸進,有意識地提前起步。一般可從"準備課"起就訓練說一句完整的話,而后再逐步訓練學生說兩句話、三句話。在此基礎上,可結合具體題目引導學生試著將第三句話改說成疑問句,逐步熟悉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2、是準備階段,即教學圖畫表示的應用題。在這個階段,可采取如下步驟訓練:1.理解題意并了解題目中告訴了什么、求什么,初步孕伏應用題的結構;2.引導學生根據加、減法含義確定算法;3.列式計算。

3、是過渡階段,即教學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要引導學生懂得"條件"和"問題"等術語,進一步了解應用題的結構,并能根據條件和問題間的關系,聯(lián)系加、減法含義確定算法,從而為文字應用題的學習打好基礎。

四、尋找隱藏條件

例如:工程隊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45千米,第二天修全長的40%,還剩一半沒修,這段公路有多少千米?

這道應用題的數量較隱蔽,從"還剩一半沒修"中挖掘隱蔽條件就是前二天已修的也占一半,求出第一天修的分率,再求單位"1"的量??傊夥謹祽妙},不論題中量率如何變化,條件如何隱蔽,只要教會學生解題的方法,就能使其較順利地克服思維過程中的種種障礙,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五、強化整體,理清思路

簡單應用題從數量關系來說可以歸結為和、差、積、商四種,大體可以分為四組。同一組應用題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例如,第二冊的相差關系應用題包括三種情況,其數量關系是相同的,只不過是已知和未知發(fā)生了變化。如果弄不清這一點,就會產生干擾,以至于數量關系混淆不清,分析時無從下手。因而弄清這類應用題的異同,對于正確分析數量關系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對已知和未知的分析,學生對兩種應用題的認識更加清晰。再如,教科書第五冊第52頁例10是將三種倍數關系的應用題進行對比,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它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更好地掌握解題思路和解答方法。教學中,應以三量關系為核心,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倍數關系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分析方法,從而使知識融會貫通,形成知識系統(tǒng),提高解題能力。為此,可采取如下步驟。

1.學生獨立解答后圍繞三量關系進行討論:這三道題的不同點是什么?使學生明確:這三道題表示的均是同一種數量關系,只不過是已知和未知發(fā)生了變化而已。

2.從解題思路和運算方法上進行研究,促使學生結合乘、除法含義理解算理:(1)題求排球的個數是足球的多少倍就是求18里包含著幾個6;(2)題求有多少個排球就是求3個6是多少;(3)題求有多少個足球就是求把18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

六、注重訓練,培養(yǎng)能力

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有一個過程,為此可采取不同的形式進行訓練。除了一般性的常規(guī)形式外,還可采用如下方式:

1.填條件提問題的練習;

2.一題多變的練習,如改變其中的一個條件或問題等;

3.用簡縮的數學語言進行表述,如求有多少朵紅花就是求比5多3的數是多少;

第3篇:應用題教學范文

能力是什么?能力是與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的,從事任何活動都必須具備相應的能力。每一種活動都對人的心理過程、分析的能力、反應的速度、個性的特征提出某些要求。能力就是人的這些心理特征,符合于相應活動的要求,并且是順利地、高質量地完成這種活動的條件。我在改革教材的基礎上,對應用題的教學,突出地抓住了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能力方面,主要有三個特點:

(1)抓住特殊能力――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

近十年來,許多教師對教學進行改革,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記憶能力等。我覺得這些能力屬于一般能力。而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分學科進行的,不同學科還有不同的特殊能力。如語文能力、數學能力、生物能力、音樂能力等等。我們要使培養(yǎng)能力的教學改革深入下去,取得更好的成效,就不能停留在培養(yǎng)一般能力,而要深入到學科,根據學科本身的特點,研究如何培養(yǎng)學科的能力。這是培養(yǎng)能力如何深入的一個重要問題。我注重抓住特殊能力――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我根據小學生智力發(fā)展的特點,主要培養(yǎng)掌握數學問題結構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思維的靈活性和數學概括能力。以掌握數學問題結構的能力為例。什么叫數學問題結構?通常人們在解答一個問題前,必須先了解這個問題,分析這個問題,找出問題的已知條件和要求,這就要進行分析、綜合研究條件之間的關系,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然后把這些成分綜合成一個整體,抓住問題中具有本質意義的那些關系。這就是抓住了數學問題的結構。“能力強的學生拿到一道數學題時,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結構,就能把已知條件聯(lián)系起來,而數學能力平常的學生遇到一類新問題時,一般說來,他們只是感知問題孤立的數學成分,并不理解這個問題。對于平常的學生來說,特別重要的是要能通過分析和綜合過程把問題的各種成分聯(lián)系起來?!?克魯切茨基《中小學生數學能力心理學》252、254頁)我在教一步應用題時,就著重地抓了數學問題結構的訓練。如畫線段圖的訓練,補充問題與條件的訓練,題意不變改變敘述方法的訓練,自編應用題的訓練,根據問題說出所需條件的訓練,對比訓練等。在講兩步應用題時,重點上了兩步應用題的“結構課”,同時進行變直接條件為間接條件,變換問法,讓學生擴題、縮題、拆題,看問題要條件等四個方面的訓練。講多步復雜應用題時,又進行了多步應用題的“發(fā)散思維課”及相應的各種訓練。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和訓練,使每個學生都掌握了應用題結構的能力。

(2)重視解題思路的訓練。

應用題之所以難學,問題本身一般比較復雜是一個原因,但從教學法來說,更重要的是解題思路(思維過程的順序、步驟與方法)缺乏應有的訓練,使許多學生感到問題無從下手,不知道怎樣去想。對于這一點,我們只要把它同計算題作一比較,就清楚了。如做計算題時,學生對運算法則、運算順序和步驟,都是清清楚楚的。學生的思維過程同運算順序是一致的。計算的每一步都在式子里反映出來,看得見、摸得著,學生計算得對與錯一目了然。計算題通過訓練學生容易掌握。而解應用題就不同了,學生要了解題意,分析條件與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的各種數量關系,要通過分析、綜合,找到解題的途徑和方法。從審題到列出式子,思維過程少則也有幾步,都是用內部言語的形式進行的。這種用內部言語進行的思維過程,教師既難以知道學生的思維是否合理、正確,有無錯誤,更難以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對于這樣的問題,我根據學生智力活動的形成是從外部言語到內部言語這個特點,在應用題教學中設計了一套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解題思維過程化,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下面是我的訓練方法:

①讀題。通過讀題使學生理解題中的情節(jié)和事理,知道題中講的是什么事;已知條件中,哪個是直接條件,哪個是間接條件,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是什么關系。讀題的過程,就是了解題意的過程。

②畫批。就是把題中的重點詞、句和思維分析、判斷的結果,用文字、符號(箭頭、著重點、圓圈、橫直線、曲線等)劃出來,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每個數量的意義及數量間的內在關系。

③畫圖。就是畫線段圖,用線段把題中所講的各個數量及其相互關系表示出來,直觀地、形象地反映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④說理。說理就是在分析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用清晰、簡潔、準確的語言,說出自己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思維過程及相應的道理。

通過上述讀、畫、說,學生把解題的內在思維過程,變?yōu)橥庠诘谋憩F(xiàn)形式,這就非常有利于訓練、培養(yǎng)學生解題過程中思維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解決了應用題教學中的一大難點。

(3)以培養(yǎng)數學能力為中心,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

我在應用題教學中,改變了那種一類一類問題地教、一個一個例題地講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數學能力為中心,重新設計編排一套練習,反復地系統(tǒng)地進行訓練。這種訓練的目的不是停留在一問一答單純解題式的技能訓練,而是著眼于培養(yǎng)舉一反三和思維的靈活性,形成數學能力。因此,在我的重新編排的練習題中,不僅有問題的解答訓練,而更多的是各種思維訓練:有擴題、縮題、拆題、編題的訓陳,還有發(fā)散思維訓練,對比訓練,一題多變訓練,一題多解的訓練,系統(tǒng)思維訓練等。為了進行這些訓練,我采用了“結構課”、“思維分析課”、“變式課”、“發(fā)散思維課”等形式的教學結構和一系列培養(yǎng)能力的教學方法。下面,以兩步應用題的“變式課”為例,說明我是怎樣進行思維訓練的。

“變式課”的教學,有五種基本做法。

①改變敘述方法。就是題意不變,僅改變題中某些詞、句的敘述方法。

②改變重點詞語。重點詞語是連接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的紐帶。它是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題方法的主要線索。

③改變條件。就是把直接條件改變成間接條件,把間接條件改變成直接條件,應用題的問題不變。

④改變問題。就是條件不變,只改變應用題的問題。改變應用題的問題,不僅使題意發(fā)生了變化,而且使解題的思路和具體方法都隨之發(fā)生了變化。

⑤改變條件和問題。就是把應用題中的條件(直接條件或間接條件)改變成問題,把問題改變成條件(直接條件或間接條件),使題意大變。從而導致分析方法、解題方法的改變。

第4篇:應用題教學范文

1.通過解答一組相關的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復合應用題是怎樣在簡單應用題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析應用題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能夠掌握復合應用題的結構,正確解答復合應用題.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復合應用題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口算.

2.5×4127+280.37+1.688÷16

3.37+6.638.4÷0.70.125×81.02-0.43

1.25+1÷×16

2.要求下面的問題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1)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種多少棵?

(2)桃樹的棵數是梨樹棵數的多少倍?

(3)五年級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4)這堆煤實際燒了多少天?

(5)剩下的書還需要多少小時能夠裝訂完?

(6)小明幾分鐘可以從家走到學校?

教師總結:

應用已經學過的數量關系,根據題目中的問題考慮需要哪兩個直接條件,是我們分析和解答簡單應用題的關鍵.

二、歸納整理.

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復合應用題(板書課題).

(一)教學例2:

a.學生夏令營組織行軍訓練,原計劃每小時走3.75千米;實際每小時走4.5千米.實際比原計劃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

b.學校夏令營組織行軍訓練,原計劃3小時走完11.25千米;實際每小時走了4.5千米.實際比原計劃平均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

c.學校夏令營組織行軍訓練,原計劃3小時走完11.25千米;實際2.5小時走完原定路程.實際比原計劃平均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

1.指名讀題,學生獨立解答.(學生板演)

2.小組討論:這三道題都有什么聯(lián)系?這三道題有什么區(qū)別?

聯(lián)系:這三道題說的是同一件事,要求的問題也相同,都是求“實際比原計劃平均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要求最后問題都需要先知道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和實際每小時走的千米數.

區(qū)別:

a、實際每小時走的和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都是已知的,只需要一步計算;

b、實際每小時走的千米數是已知的.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是未知的,需要兩步計算;

c、實際每小時走的千米數和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都是未知的,需要三步計算.

3.教師質疑:對于不能一步直接求出結果的應用題,我們應該怎樣進行分析呢?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試著分析b、c量道例題.

4.教師總結:從上面這組題我們可以看出,復合應用題都是由幾個簡單一步應用題組合而成的.在分析數量關系時我們可以從所求問題出發(fā)逐步找出所需要的已知條件,直到所需條件都是題目中的已知的為止.

5.檢驗應用題的方法.

我們想知道此題目做的對不對,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1)按照題意進行計算;

(2)把所求得的問題作已知條件,按照題意倒著算,看最后結果是否符合題意.

三、鞏固反饋.

1.解答并且比較下面兩道應用題,說說它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

(1)時新手表廠原計劃25天生產手表1000只,實際每天生產50只.實際比原計劃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2)時新手表廠原計劃25天生產手表1000只,實際比計劃提前5天完成任務.實際每天生產手表多少只?

2.判斷:下面列式哪一種是正確的?

(1)一個修路隊要筑一條長2100米的公路,前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余下的任務要求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A:2100-240×5÷3B:(2100-240)÷3

C:(2100-240×5)÷3

(2)一個裝訂小組要裝訂2640本書,3小時裝訂了240本,照這樣計算,剩下的書還需要幾小時才能夠裝完?

A:(2640-240)÷240

B:2640÷(240÷3)

C:(2640-240)÷(240÷3)

(3)一個機耕隊用拖拉機耕6.8公頃棉田,用了4天,照這樣計算,再耕13.6公頃棉田,一共需要用多少天?

A:13.6÷(6.8÷4)B:13.6÷(6.8÷4)÷4

C:(13.6+6.8)÷(6.8÷4)

(4)一個筑路隊鋪一段鐵路,原計劃每天鋪路3.2千米,15天鋪完,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鋪路0.8千米,實際多少天能夠鋪完這段路?

A:3.2×15÷0.8B:3.2×15÷(3.2-0.8)

C:3.2×15÷(3.2+0.8)

(5)某化工廠采用新技術后,每天用原料14噸.這樣,原來用7天的原料,現(xiàn)在可以用10天.這個廠現(xiàn)在比過去每天節(jié)約多少噸原料?

A:14×7÷10-14B:14×10÷7-14

C:14-14×10÷7D:14-14×7÷10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1.豐收農具廠制造一批鐮刀,原計劃每天制造360把,18天完成,實際每天多制造72把.照這樣計算,多少天能完成任務?

2.邊防戰(zhàn)士巡邏,共行26千米.前2.5小時在平路上行走,平均每小時行5千米;后來在山地行走,平均每小時行3千米.在山地行走了多少小時?

第5篇:應用題教學范文

【關鍵詞】基礎薄弱;應試教育;過程教學

一、應用題教學的重要性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中的實際問題是我們學數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初中數學大綱中指出:“要學生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適應社會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的基本需要?!笨梢哉f培養(yǎng)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內容和重要途徑,因為應用題反映了周圍環(huán)境中常見的數量關系,需要用不同的數學知識把實際生活和一些簡單科學技術知識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學生既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又初步培養(yǎng)了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應用題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到數學是有用的,數學離我們并不遙遠;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等。而這些都是作為現(xiàn)代社會中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的公民必須具備的能力和品質。

二、當前應用題教學的現(xiàn)狀

1學生的應用題基礎薄弱;長久以來,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導致了學生重課本、輕生活,因而生活閱歷有限,對應用題的背景和情境不熟,教師們常常在教學中抱怨“學生應用題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實際上,很多時候并不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差,而是學生閱歷不足造成的。另外,很多學生遇到文字比較長的應用題不知道怎樣去分析,去尋找題中的數量關系,不知道怎樣把實際問題化成一個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

2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舊教材的影響;學生解應用題的能力弱,與老師的教學不無關系。長期以來,我們的老師都比較重視知識的傳授和解題,不太重視實踐性活動的開展和教學,而且舊教材在這方面也比較缺乏,沒有實踐性活動的專題,而且一些應用題的素材也比較陳舊,根本不能跟當今的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感到數學枯燥無味,沒有用,老師又不注意引導,以致影響了應用題的教學效果,甚至對整個數學科都產生不利影響。

3學生接受應用題訓練的機會較少;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教師認為應用題文字敘述長,分析起來繁瑣費時,課堂效率不高,而應用題的解題能力又無法在短期內形成,在以往考試中所占的分數比重也不高,所以教學中分析探索過程往往一筆帶過,更是很少作為一個專題進行學法指導。所以學生接受訓練的機會少,自然解應用題的能力只能一直處于低水平的狀態(tài)。

三、優(yōu)化應用題教學的策略

1從基礎入手,樹立學生學應用題的信心;從前面調查的結果看來,大多數學生對解應用題存在畏難情緒,信心不足,不知道怎樣去分析,去尋找題中的數量關系。要解決好這一問題,還是要先從基礎抓起,從簡單的應用題開始。簡單的應用題背景較簡單,語言較直接,容易使學生領會如何進行審題,理順數量關系,容易建立數學模型,為解復雜一點的應用題打下基礎,又能帶給學生成功解題的體驗,增強學應用題的信心。學生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思維過程:弄清問題――找等量關系――設未知數――列出方程。

2教學過程中及時滲透應用題的教學;要提高學生解應用題的能力,一定要在課堂上多滲透應用題的教學,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加強數學知識應用的滲透,適時地切入應用題的教學,使學生有更多的接觸應用題訓練的機會。其實,我們現(xiàn)在用的“華東師大版”教材,已經很好地注意到了數學的應用性,在講每一個知識點之前,都先結合現(xiàn)實應用提出問題,也就是先以應用題開頭提出問題,引出懸念,然后才講新知識。其實這就給我們提供了訓練解應用題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機會,教師一定要注意在這一教學內容上的引導。

這雖然是一道較簡單的應用題,一般學生很快就設出未知數列出方程,但這也是一個訓練的機會,而且當學生發(fā)現(xiàn)所列出的方程跟以前所學過的不一樣時,更激發(fā)了他們學習這一章新知識的興趣。但是以應用題的形式引出要學的新知識切忌提出的問題太復雜,讓人很難理清頭緒,這樣既達不到訓練的目的,更談不上有引起學習新內容的興趣了??傊x題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圍繞各種數學知識的應用,從簡單到綜合,逐步深入。

3重視過程教學,培養(yǎng)“建模能力”;“把實際問題化成一個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這個過程稱為數學建?!?。建模能力是數學應用能力的核心,學生的應用題能力差,最根本還是建模能力不強,怎樣提高學生的建模能力呢?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不可只展示結果,更應重視展示思維過程,引導學生分析探索問題,教會學生思考,例題的教學是關鍵。

4培養(yǎng)數學興趣,讓學生覺得有動力;興趣是動力的源泉,要獲得持久不衰的學習數學的動力,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在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1.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能接近數學。數學并不神秘,數學就在我們周圍,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數學。2.重視數學的應用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識。許多人認為,學那么多數學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實上,數學的應用充斥在生活的每個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實踐是脫節(jié)的,新教材在這方面有了很大改進,這也是向數學應用邁出的一大步,比如線性規(guī)劃問題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組的一個應用。教學中重視數學的應用教學,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作用和魅力,從而熱愛數學。3.引入數學實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直觀。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包括探索、發(fā)現(xiàn)在內的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4.鼓勵攻克數學,使其在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數學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數學研究的過程中,充滿了成功和歡樂。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們學習樂在其中,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不斷探索的欲望。

第6篇:應用題教學范文

【關鍵詞】 認識;重視;思路;訓練

一、認識和概括數量關系,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

數學應用題里都含有一定的數量關系,而數量關系都是帶有一定抽象性的。要使學生對數量關系真正理解和掌握,在教學引導中必須密切注意學生的思維特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抽象邏輯思維有待于在學習中發(fā)展和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按照應用題的文字敘述形式給學生概括出怎樣的應用題用加、減法或乘、除法等是十分不可取的;而應該在教學時選擇接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或熟悉的事物作為應用題的內容,在指導他們解題時也要盡量利用直觀教具,或創(chuàng)設情境使他們能夠用實物或看圖進行數一數、擺一擺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在大腦中形成表象,使題目的內容成為他們可以感知的。再從具體的題目,具體的數量中發(fā)現(xiàn)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東西,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讓學生嘗試概括一些數量關系。例如探討“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這一數量關系時,先讓學生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每天(每小時、每分、每秒)所完成的工作”,“工作時間是指一共用了幾小時(幾天、幾分、幾秒)”,“工作總量是指在這幾小時(幾天里、幾分里、幾秒里)一共完成了多少工作任務”。最后總結出關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偨Y出關系式后,學生的認識還是不深的,為此,在鞏固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里,還要設計一定數量的相關習題。先讓學生指出各習題里哪個數量是“工作效率”,哪個數量是“工作時間”,哪句話是指“工作總量”。然后讓學生說說已知“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怎樣求工作總量。最后再讓學生動手計算、解答。這樣通過說、練的訓練,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理辨析能力。

二、重視解題思路的訓練

應用題之所以難教難學,問題本身一般比較復雜是一個原因,但從教學方法來說,更重要的是解題思路缺乏應有的訓練,使許多學生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怎樣去想。對于這一點,我們只要把它同計算題作一比較,就清楚了。如:做計算題時,學生對運算法則、運算順序和步驟,都是清清楚楚的。學生的思維過程同運算順序是一致的。計算的每一步都在式子里反映出來,看得見,摸得著,學生計算得對與錯一目了然。計算題通過訓練學生容易掌握。而解決應用題就不同了,學生首先要了解題意,分析條件與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的各種數量關系,通過分析、綜合,找到解題的途徑和方法。從審題到列出式子,思維過程要有幾步,都是用內部言語的形式進行的。這種用內部語言進行的思維過程,教師既難以知道學生的思維是否更合理、正確,有無錯誤,更難以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對于這樣的問題,根據學生智力活動的形成是從外部言語到內部言語這個特點,在應用題教學中設計了一套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解題思維過程化,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訓練方法有:

1.讀題。通過讀題使學生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理解題意。

2.畫批。把題中的重點詞、句和思維分析、判斷的結果,用文字、符號(波浪線、直線、著重點等)劃出來,以利于分析數量間的內在關系。也可以畫線段圖,把題中的各個數量及其相互關系表示出來,直觀、形象地反映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3.說理。說理就是在分析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用清晰、簡潔、準確的語言,說出自己分析解答用題的思維過程及相應的道理。

通過上述讀、畫、說,學生把解題的內在思維過程,變?yōu)橥庠诒憩F(xiàn)形式,有利于訓練、培養(yǎng)學生解題過程中思維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解決了應用題教學中的一大難點。

三、多種形式的應用題基本訓練

第7篇:應用題教學范文

(一)將生活問題帶入課堂

數學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很密切的聯(lián)系,也是學生學好其他各理科科目的重要基礎,現(xiàn)在的新高考中也對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有著要求。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將生活問題帶入到應用題的教學中。

例如在教學基本不等式的時候引入這樣的一個題目“某種汽車,購車費是10萬元,每年使用的保險費、養(yǎng)路費、汽油費約為0.9萬元,年維修費第一年是0.2萬元,以后逐年遞增0.2萬元。問這種汽車使用多少年時,它的年平均費用是多少?”現(xiàn)在買車的人比較多,這種題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僅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給讓學生們知道數學知識對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十分有效。

例如在教學概率的時候引入這樣的一個問題:“‘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是對大眾智慧的一種肯定,但是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證明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機智嗎?”然后帶著學生學習概率相關知識,課后讓學生自己去證明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機智,并思考生活中是否還有更多的類似的例子。

(二)幫助學生掃清語言障礙

很多學生在解應用題時出錯都是因為語言理解能力不足的情況,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把幫助學生解決語言障礙問題作為一項重要的項目。首先要讓學生在面對應用題的時候能夠給保持冷靜,能夠有一個清醒的頭腦對題目進行分析。其次是讓學生學會理清題目中的主次關系。新高考中的應用題包含了數量關系、情景設置等,就像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小短文,因此學生必須學會有目的的對題目進行分析,分析清楚其中所要考察的知識點,已知條件等。最后是幫助學生掃除專業(yè)術語障礙。近年來的高考應用題中經常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專業(yè)術語和生活術語,這些專業(yè)術語和生活術語中有很多都是學生所不了解的。但是很多時候這些術語對解題沒有什么影響,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解題的時候不能夠試圖“全線突破”,而應該是“重點攻破”。

(三)加強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

將生活問題引入到課堂中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對于考試中所出現(xiàn)的與生活相關的問題不在感到陌生、恐懼。幫助學生解決語言障礙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準確的把握題意。但是最關鍵的還是要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將各種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標語言等轉換為數學語言。數學建模是將現(xiàn)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加以提煉,抽象為數學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驗證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該數學模型所提供的解答來解釋現(xiàn)實問題。因此,必須要加強學生數學建模的能力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是以教學內容與學科交叉點為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角膜能力。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從課本內容出發(fā),與實際進行聯(lián)系,以教材為載體,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構想。第二是以社會生活為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能力。前面已經提到過要將生活問題帶入課堂,那么何不利用生活問題為切入點來對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進行培養(yǎng)呢?以生活問題為切入點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下例:

例:建筑學中窗戶面積與房間面積之比稱為采光率,采光率越高,房間越明亮.試問現(xiàn)將窗戶與房間同時增大相同的面積,則房間變亮還是變暗?

分析這道題比較簡單,但是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解此題時,學生必須要從題中弄動什么是采光率,然后進行解題。將窗戶的面積設為a,房間面積設為b,增大的面積為m,原采光率為 ,窗戶與房間同時增加面積m后的采光率為 ,問題的本質是將原采光率與面積增大后的采光率進行對比,以此來判斷房間是變亮還是變暗。建立數學模型已知a、b、m都是正數,且a<b,比較 與 的大小。

第8篇:應用題教學范文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程改革 教學策略

一、應用題教學的重要性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中的實際問題是我們學數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初中數學大綱中指出:“要學生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適應社會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的基本需要。”可以說培養(yǎng)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內容和重要途徑,因為應用題反映了周圍環(huán)境中常見的數量關系,需要用不同的數學知識把實際生活和一些簡單科學技術知識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學生既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又初步培養(yǎng)了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應用題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到數學是有用的,數學離我們并不遙遠;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等。而這些都是作為現(xiàn)代社會中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的公民必須具備的能力和品質。

二、當前應用題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學生的應用題基礎薄弱

長久以來,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導致了學生重課本、輕生活,因而生活閱歷有限,對應用題的背景和情境不熟,教師們常常在教學中抱怨“學生應用題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實際上,很多時候并不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差,而是學生閱歷不足造成的。另外,很多學生遇到文字比較長的應用題不知道怎樣去分析,去尋找題中的數量關系,不知道怎樣把實際問題化成一個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我曾做過一次調查,針對所教的初一兩個班的學生,入學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試應用題的得分情況是這樣的:

(二)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舊教材的影響

學生解應用題的能力弱,與老師的教學不無關系。長期以來,我們的老師都比較重視知識的傳授和解題,不太重視實踐性活動的開展和教學,而且舊教材在這方面也比較缺乏,沒有實踐性活動的專題,而且一些應用題的素材也比較陳舊,根本不能跟當今的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感到數學枯燥無味,沒有用,老師又不注意引導,以致影響了應用題的教學效果,甚至對整個數學科都產生不利影響。

(三)學生接受應用題訓練的機會較少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教師認為應用題文字敘述長,分析起來繁瑣費時,課堂效率不高,而應用題的解題能力又無法在短期內形成,在以往考試中所占的分數比重也不高,所以教學中分析探索過程往往一筆帶過,更是很少作為一個專題進行學法指導。所以學生接受訓練的機會少,自然解應用題的能力只能一直處于低水平的狀態(tài)。

三、優(yōu)化應用題教學的策略

(一)從基礎入手,樹立學生學應用題的信心

從前面調查的結果看來,大多數學生對解應用題存在畏難情緒,信心不足,不知道怎樣去分析,去尋找題中的數量關系。要解決好這一問題,還是要先從基礎抓起,從簡單的應用題開始。簡單的應用題背景較簡單,語言較直接,容易使學生領會如何進行審題,理順數量關系,容易建立數學模型,為解復雜一點的應用題打下基礎,又能帶給學生成功解題的體驗,增強學應用題的信心。學生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思維過程:弄清問題――找等量關系――設未知數――列出方程。

(二)教學過程中及時滲透應用題的教學

要提高學生解應用題的能力,一定要在課堂上多滲透應用題的教學,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加強數學知識應用的滲透,適時地切入應用題的教學,使學生有更多的接觸應用題訓練的機會。

(三)重視過程教學,培養(yǎng)“建模能力”

“把實際問題化成一個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這個過程稱為數學建?!?。建模能力是數學應用能力的核心,學生的應用題能力差,最根本還是建模能力不強,怎樣提高學生的建模能力呢?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不可只展示結果,更應重視展示思維過程,引導學生分析探索問題,教會學生思考,例題的教學是關鍵。在初中階段,常見的數學應用題模型有下面幾個:建立方程(組)模型、建立不等式(組)模型、建立直角坐標系、建立函數模型、統(tǒng)計型問題、建立三角模型、建立幾何模型。教師可以分別進行專門練習,特別是在初三復習時,進行系統(tǒng)復結很有必要。

第9篇:應用題教學范文

然而,在日常教學中,不少學生害怕解應用題,甚至聞之色變,見之就躲。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 不會審題,讀不懂題意

有的學生對題目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名詞不理解,如“增長率”“打折”“利率”等,導致無法理解題意,因而無法找出題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更無法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無法進行應用題的解答。

2. 解題方法單一、生硬

在解題時,有的學生沒有真正掌握解決應用題的有效途徑,生搬硬套,只按照老師講過的方法求解,不會靈活地處理相應問題,思維過于僵硬。同時由于學生缺乏轉換能力,解題時容易就題論題,往往被出題者牽著鼻子走,不能跳出題外去思考,找不準出題者的意圖。

3. 對應用題基本方法、基本解題思想的教學與訓練重視不夠

應用題的常規(guī)教學思路應是:將實際問題抽象、概括、轉化為數學問題,通過找相等關系、列方程、求解進行解題。但不少教師認為以上教學過程過于簡單,沒有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沒給學生展示詳細的分析解答過程,導致學生只能完成對簡單題目的求解,不能舉一反三,更不能靈活應用。

4. 應用題教學急于求成,沒有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一些教師常常通過講解各種類型的、難度較大一些的應用題來進行教學,但學生不能理解題意,找不出其中的等量關系,列不出方程,從而無法通過解題訓練來掌握知識。結果適得其反,學生由此對應用題產生為難情緒,解應用題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課程標準及數學教材的特點,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來著手優(yōu)化應用題教學。

1. 從基礎入手,幫助學生建立信心

不少學生不知道怎樣去分析、尋找題中的數量關系,解應用題存在畏難情緒,信心不足。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先從基礎抓起,從簡單的應用題開始教學。簡單應用題的背景較簡單、語言較直接,通過此類題目的練習,學生較容易地領會如何進行審題、理順數量關系,建立數學模型,為求解復雜的應用題打下基礎,同時也能帶給學生成功解題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應用題的信心。

2. 培養(yǎng)數學興趣,給予學生學習動力

興趣是學習動力的源泉,要獲得持久不衰的數學學習動力,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一是重視應用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識。許多學生認為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學數學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但事實上,數學就在生活的各個角落,能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實踐脫節(jié)的,而新教材在這方面有了很大改進,強調了數學的應用性,這就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數學的作用和魅力。二是引入數學實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直觀性。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包括探索、發(fā)現(xiàn)在內的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三是鼓勵攻克數學,使學生在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數學研究的過程中充滿了成功和快樂,在教學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充分讓學生體會成功和快樂。

3. 多種途徑轉化文字語言

運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將應用題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數量關系用可視圖形向學生展現(xiàn),化抽象為具體。同時,教師應教會學生用畫圖、列表等方法轉化應用題的文字語言,以理清題目的條件、問題,尋找解題突破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啟迪思維。

4. 重視過程教學,培養(yǎng)建模能力

為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首先應結合具體問題,展開求解的具體過程,讓學生理解求解的每個步驟以及每個步驟之間的關聯(lián)。求解過程可歸結為以下幾步:(1)審題:分析題意,將條件和所求結果用正確的數學語言或數學符號來表示;(2)建模:尋找合適的數學模型(如不等式、方程、函數、統(tǒng)計初步知識等);(3)解模:將已知條件代入數學模型,求解一個純數學問題(如解方程、求二次函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4)還原:將所求得的數學解還原到實際問題。建模能力是數學應用的核心。學生解應用題的能力差,最根本原因是建模能力不強。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進行尋找數量關系的訓練。通過對數量關系的尋找,建立適合的數學模型以反映應用題中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數量關系,并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分析和研究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5. 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各種解題策略

有些學生感到解題困難是由于沒有恰當的解題策略,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研究、歸納針對不同題型的解題策略,并對學生進行恰到好處的引導、點撥。一要擺脫思維定勢。有些應用題,學生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受到定勢思維的影響。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轉換思考角度,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題目。二要樹立整體思想。有些題目較為復雜,若按常規(guī)的解題方法根本無從下手,學生會在思考中陷入“死胡同”。對于這樣的題目,教師應引導學生轉換思維方式,從全局出發(fā),從整體上把握數量之間的關系,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樣解題的效果就會特別好。

6. 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