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梅花的精神范文

梅花的精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梅花的精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梅花的精神

第1篇:梅花的精神范文

【關鍵詞】 山水畫 審美精神 意境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aesthetic spirit.

中國山水畫是以自然風景作為描寫對象的繪畫形式,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特有的一個文化概念,中國山水畫并不只是對自然景物的再現(xiàn),而是畫家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意象表現(xiàn),賦予自然以審美的觀照和文化的內涵。山水畫的意境是中國山水畫的精髓所在,中國的山水畫不單從表現(xiàn)技法、風格等外在形式上給人以直觀的視覺感受,更重要的是通過畫家主觀意識的認知和超越,使觀者體會到無窮的美感與睿智。

1.儒道思想與山水畫審美精神

1.1儒道思想

作為重要畫科之一的山水畫,蘊涵著豐富、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根深蒂固的儒、道思想可謂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兩年多年來,它對中華民族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之深之廣是不言而喻的,山水畫當然不能例外。

中國古代先賢們早就認識道“比”、“興”的藝術魅力,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贝笠馐钦f:詩中的比,興手法的運用,使人可以通過形象的審美,我們可以從中觀察道自然、社會與人的某些相通的本質來,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

文學藝術和造型藝術有著很多相同之處,可以說孔子“比德”觀點予山水畫以深厚的思想內涵。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笨鬃邮钦f聰明智慧的人愛水,因為聰明人活躍、樂觀,正像水一樣川流不息,富有生命的活力。有仁德的人愛山,因為他沉靜、高大、寬厚而長壽,故有“福如東海水,壽比南山松”之比。先賢們通過漫長的社會實踐在認識上終于突破了人與世界的純物質的聯(lián)系,而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的高度。

“孔子在高揚人格美的同時,取山水以喻仁、智,正是要把仁的這種內在的、視而不見的品格與經驗中的山、水的特點相比,賦予這種內在美以具體可感的形式?!边@種仁與自然的協(xié)調、統(tǒng)一、融合的審美觀點和道家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著很大的共通性,或者說在道家思想中表現(xiàn)得更為徹底。正如莊子所言“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那么“道”為何物呢?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边@里的“自然”,并非指客觀存在之物性,而是宇宙萬物自身存在之因,是無所不在,不可言說的至理。正如老子所釋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币馑际钦f,可以言傳的則不是永恒不變的規(guī)律,可名狀的也不是恒常不變的事物,但“道”有的的確確存在著,正如老子所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的“道”在美學上體現(xiàn)就是一種含蓄、玄遠的朦朧之美。也正是這“大象無形”之美賦予了山水畫以無限生機。

1.2山水畫審美特征

山水畫的審美特征大體上歸納為:

1.2.1源于自然,超然其外,體道銳性。立象盡意,將天、地、宇宙視為內心的寄托,體現(xiàn)了大自然生命節(jié)奏變化的韻律。

1.2.2在畫法上采取了高、遠、寬的構圖,描繪了大自然的山川、云霧、瀑布、建筑、樹木等,“立萬象于胸中,傳千祀于筆翰”,融入筆情墨象之中,體味“道”的自然、佛教蟬宗理念的“虛靜”修行和“悟”與“蟬趣”體會著山水畫的自然閑逸感覺、澄靜和清遠流露著畫家對自然的感受與生命宇宙的體驗。

1.2.3 “氣韻生動”,所謂氣韻,是指以氣統(tǒng)帥的神、情、意、趣、韻、骨、形、勢等因素,貫穿在作品的各個方面,是意境結構的生命主體。在宋代山水畫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氣韻的存在與美感。

1.2.4審美張力,批評家泰特在《詩的張力》一文中說:“我在說的是,詩的意義就是它的:“張力”,就是我們所發(fā)現(xiàn)的“外張”和“內涵”通通合在一起的東西。張力是藝術的內在結構因素意境因為有強大的內在張力而使它成為一個挖掘不盡的多義性世界。山水畫的特征主要在思想意境構思中充滿了“內涵”和“外張”的統(tǒng)一。

1.2.5詩境之美,詩情的融入則使意境的創(chuàng)作成為中國山水畫的靈魂,宋代畫論學家郭熙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闭侨绱耍谏剿嫷恼w描繪中,體現(xiàn)了畫家的詩意想象,將人物的情態(tài)與動勢、情境秀麗的山川、幽靜而神秘的仙境和隱現(xiàn)的宮闕、閣樓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更加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文學化、神韻化、詩意化的境界。

2.山水畫的意境

2.1山水畫的文化背景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最能體現(xiàn)中國文化與藝術精神的一種藝術形式。

山水畫就是中國的風景畫,但又不是簡單的描摹自然的風光,而是畫家的精神的訴求與人生態(tài)度的表達,是畫家人生追求的體現(xiàn)。

山水畫的產生與中國的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無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道家思想追求素樸自然,簡淡肅靜的藝術精神,這在山水畫中也多有體現(xiàn)。魏晉南北朝玄學興盛的時期,像陶淵明、阮藉等許多文人名士為了躲避政治傷的傾軋選擇歸隱。他們隱居山林,吟詩作賦,山水詩于是大盛,山水畫也應運而生。這都與道家思想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密不可分。儒家思想對繪畫的影響多體現(xiàn)在早期的人物畫上,明勸戒,著沉浮,建立社會禮教,所以儒家思想是以入世為主的,而山水畫多體現(xiàn)出世,禪宗思想對繪畫的影響也比較深,但不如儒家、道家來的分明,影響更多的是后來的花鳥畫。當然著樣絕對的劃分是不嚴謹的,沒有這樣的必然,只能說是大致如此。儒道思想后來逐漸融合,共同運用于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山水畫的發(fā)展也受道了其他思想的影響,但總的 來說主要的還是道家思想。

2.2山水畫的意境

山水畫的意境就是山水畫所創(chuàng)造的境界,主張以意為主,強調表現(xiàn),意造境生,營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畫創(chuàng)造的意境不光是優(yōu)美的景色、山川的風光,更多的是畫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脫與煩瑣與庸俗社會的心靈居所,山水畫的境界給人的是可觀、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場所,不論是北宗山水還是南宗山水,所表現(xiàn)的意境與動能無不如此,或是仙境一般的飄渺神奇,或是悠閑農夫漁樵的隱居之所。文人山水畫多表現(xiàn)的是逸居山林的情趣、素樸自然的水墨風光。宮廷畫家的界畫多表現(xiàn)樓宇宮殿是人間的繁華,也是超脫于人間的室外桃園,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靈居所,這也是畫家與觀者的心靈溝通。

第2篇:梅花的精神范文

關鍵詞:中國審美精神;油畫風景;山水畫;兩者融合

中圖分類號:J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2-0149-02

一、中國油畫及油畫風景的出現(xiàn)及發(fā)展

據史料記錄,最早油畫出現(xiàn)在元朝。隨后傳教士利瑪竇在明朝時期來到中國,帶來了圣母像油畫作品獻給明神宗,這是目前出現(xiàn)在中國最早的油畫作品,隨后有些外國畫家在宮廷里開始傳授油畫技法。在油畫在傳入中國的初期并沒有引起當時畫家的重視。從內心來說,大部分畫家將油畫視為外來物,在排斥的同時也有所漠視。人物油畫最先傳入中國,風景在當時的油畫作品中的出現(xiàn)形式和起初的山水畫一樣,都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此時,在荷蘭油畫風景獨立門戶,尋求嶄新發(fā)展。歷史記載到:“意大利畫家格拉蒂尼曾向宮廷內的畫學生教授透視畫法和油畫技法。在1711年,馬國賢曾經記載了格拉蒂尼的畫室,其中他的七八個中國學生用油畫顏料在高麗紙上畫中國風景。”這足以證明這時的東西方美術交流使得中國第一次出現(xiàn)了有關油畫風景的資料佐證。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來物油畫在當時的中國(中華民國)的發(fā)展開始興盛起來。大批留學生開始走出國門學西洋文化,其中就包括西洋繪畫,這種趨勢必然促進油畫在中國的發(fā)展步伐。中國留洋畫家在外學習各種繪畫,自然也接受并學習了西方印象派繪畫,以此并打破山水畫中傳統(tǒng)的中國風情,并賦予中國油畫新的內容、內涵,使得傳統(tǒng)的山水畫圖式在中國油畫風景中不復存,在此真正帶有中國民族色彩的油畫風景就此誕生。20世紀中期,中國油畫風景不論在理論技法和畫種材料方面又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與此同時,中國油畫風景受到了來自西方寫實主義及印象主義的風格的影響?,F(xiàn)如今,中國油畫風景與中國油畫還在發(fā)展的道路上不停的向前進。

二、中國油畫風景與山水畫的融合

中國油畫風景自獨立成科并發(fā)展以來,中國的油畫家既要受西方油畫的影響,尋求藝術語言上與西方有所不同;又要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審美思維的影響,力圖在油畫作品中擺脫西方藝術殖民的痕跡,使它具有本土特色,但又在藝術語言上與西方的勢態(tài)相同,這使得中國油畫風景的發(fā)展狀況復雜。

油畫進去中國后,一些油畫風景家如吳冠中、劉海粟等便開始在改造西洋風景的同時加入中國的圖式,這些特點在劉海粟的一些風景油畫中都有所體現(xiàn)。透視構圖方面,中國油畫風景大體分為完全西方化和中國式油畫兩種形式,畫面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一種有著嚴格的焦點透視變化;一種就是借鑒中國人的傳統(tǒng)哲學觀從而形成散點透視、以義傳情,并將賦予我們民族的物化符號。色彩方面,一部分中國油畫風景保守繼承了西方寫實主義色彩,一部分大膽借鑒、融合中國傳統(tǒng)的水墨,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山水油畫。對于山水油畫的理解,劉曦林先生這樣說到:“東西方兩座文化的大山仍然在那里屹立著、生長著,而在兩峰中間又萌生著一座非中非西、亦中亦西的新山?!边@種比喻言之有理,也很恰當;吳冠中先生則說:“我曾將中、西方杰出的繪畫作品比作啞巴夫妻,雖語言有阻,卻深深相愛。油畫山水就是這對“啞巴夫妻”的新生兒?!惫P墨技法運用方面,我們在欣賞吳冠中的油畫作品時,線條和筆墨意味都是他對水墨運用后所展現(xiàn)的,這也是他描繪對象的同時融合中西畫法并加以靈活運用的實例。實踐證明中國風景油畫畫筆類似于中國畫技法用筆,油畫風景的創(chuàng)作也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繪畫程式技法。

三、中國山水畫對中國油畫風景的影響

1.中國風景油畫對山水畫的借鑒

西方繪畫總是忠實地再現(xiàn)真實世界和想象世界,風景油畫在西方繪畫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風景油畫自從踏入中國以后,它便有了新的定義。拋開民族歷史因素、地理環(huán)境因素、宗教與文化因素等的影響,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也使得藝術進入了嶄新的時代,在中國,為生存的風景油畫需要滿足國人的審美意識和傳統(tǒng)的審美觀念,這就不得不使中國油畫風景要向中國的傳統(tǒng)山水畫去借鑒[4]。

中國藝術崇尚自然,強調“天人合一”,五代隋唐時期,好的山水畫作品在人類歷史上就有所出現(xiàn),傳統(tǒng)山水畫總是表現(xiàn)和贊美自然,強調所謂的境界和意境。中國人有著崇尚自然的華夏精神,在對山水畫描繪的過程中,也逐漸形成山水精神,自此以后,山水精神和華夏精神就深深的流淌在中國人血脈之中。L景畫在第一代油畫家的創(chuàng)作中就開始了,現(xiàn)在算來也有百年之久,山水精神始終是國人最為重視的。所以此前留學歸來的藝術家在進行油畫風景創(chuàng)作時,大多會體現(xiàn)中國山水情懷和華夏精神,比如有劉海粟、吳冠中、林風眠、徐悲鴻、趙無極等繪畫大師,他們在表現(xiàn)風景畫中的氣韻方面與西方有著明顯的不同。同樣還包括羅公柳先生等一批留蘇畫家,回國后的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都是寫意風景。不論是留蘇還是留歐美,這些藝術家都是在西方繪畫理論的基礎上加進幫融合了傳統(tǒng)山水精神和中國文人思想,風景油畫中不是中國元素多一點,就是西方元素多一點,但始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油畫風景一直在這樣的模式當中需求發(fā)展,但同樣也少不了藝術家的個性??偟膩碚f,中國油畫風景帶有中國的詩性,有中國特有的筆墨、有中國人對自然的意識參與與意象物化、還有西方的理性構成、自然也少不了現(xiàn)代人的視野。

2.中國風景油畫所體現(xiàn)的山水畫的“寫意”與“意境”

中國山水畫的藝術語言是筆墨,每一次的語言表達都十分注重對筆墨的運用,油畫風景中筆墨的表達則是色彩,山水畫中墨分五色,而與之相對的油畫風景的色彩則是以冷暖色為分割。林楓眠先生留學歐洲并系統(tǒng)地學習西方繪畫,所成后歸來主要從事西畫創(chuàng)作與藝術教育工作。在欣賞他的作品時。不難發(fā)現(xiàn),其作品總是情趣濃烈,意境悠遠,他汲取了中西方繪畫藝術之長并加以融合。表現(xiàn)技法上,吸取西方繪畫造型的優(yōu)勢,以此來彌補客觀形象真實塑造和表現(xiàn)方法方面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不足。同時他又以弘揚中華傳統(tǒng)藝術精神為主線,將中西方藝術精神和藝術風格加以融合。其油畫風景作品結合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意象”,創(chuàng)造出傳統(tǒng)山水意象景色。并借鑒西方光色技法,使光色與中國傳統(tǒng)山水造型結合在一起。風景油畫中意境的表達主要是先將的景物進行藝術構思,再意象物化,這與中國傳統(tǒng)繪山水畫模式不謀而合,有人說這是巧合,但我覺得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他影響是分不開的。林楓眠先生的油畫風景作品透露了中國山水畫中意象物化的處理方式,并形成了一種表現(xiàn)形式或是一種藝術風格,深深的烙在他的每一副作品中。

中國油畫的發(fā)展已有百年之久,風景油畫以其豐富多樣在中國油畫的發(fā)展史上獲得重要的一席地位?!皩懸狻钡膬A向在中國油畫風景中日趨明顯中國。中國許多油畫家在油畫風景中將“寫意”融入油畫風景的創(chuàng)作中[5]。

四、中國油畫風景中的審美精神表達

意象在中國風景油畫中的表達必然帶有中國特色,所以說意象性風景油畫可算是中國風景油畫的一種形式,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征。其對中華民族的人文氣質的滲入與對文化心理的包蘊有為明顯。中國山水畫和傳統(tǒng)美學思想給予中國風景油畫營養(yǎng),同時中國風景油畫借鑒西方油畫元素,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中國山水畫對中國風景油畫的產生及發(fā)展一直貫穿始終。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油畫民族化的問題成為藝術家們討論的重點,近幾年來,部分藝術家提出了“意象油畫”的說法,倡導將油畫表現(xiàn)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由于藝術家受到中國傳統(tǒng)“意象”思維的影響,意象化中國風景油畫發(fā)展的的趨勢,以“象”寫“意”,“意”、“象”和諧融合的油畫表達方式成為藝術家們的追求。趨勢表現(xiàn)出中國風景油畫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意象的結合為中國油畫的發(fā)展布下了廣闊的前景,它們決定了中國當代油畫藝術的發(fā)展和與繁榮。

我們處在經濟一體化、競爭全球化的消費時代,現(xiàn)如今,在把生命當作為我們的消費對象的同時,精神卻迷失了歸所?!懊芰趾嗲澹h峰隱半現(xiàn)”“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是我們無數次所尋找的詩意境界。我們總是期待著有這樣一種藝術當我們毫無尋找頭緒時,它能夠指引我們去探尋那精神之源――與自己最切近、最飽滿;能夠我們入安定自在、疲于奔命與消費的靈魂能息的精神家園。就在此時,尚意崇境"的意象風景油畫不期然間向我們翩然走來,勾起人們靈魂回憶、體現(xiàn)民族精神、重溫禪道思想,

五、結 語

中國美學理論不斷發(fā)展,借鑒審美形態(tài)學,我們在進行中國油畫審美形態(tài)研究時,一定要去考慮歷史文化和當時情態(tài)。歷史的前進帶動了中國油畫尤其中國風景油畫的發(fā)展與變化,與中國山水畫碰撞、借鑒、融合。中國經歷了不同歷史階段和社會文化形態(tài)的變遷,在此情況下,中國油畫也歸納總結了自己的觀念和語言。百年來,中國油畫始終在向西方學習,在此過程中我們模仿、變異與創(chuàng)新。寫實、表現(xiàn)與意象是中國風景油畫在歷史長河發(fā)展后兩種主要審美形態(tài),這必然與西方本源有著很大的差異。

中國風景油畫傳入中國,并與本土文化發(fā)生激烈的碰撞,在中國千百年的美學思想影響下,形成了特定的審美形態(tài),這種形態(tài)具有本土文化價值觀特征,在當代中國文化生活也成為具有^大社會影響力的藝術形式。

美學的發(fā)展帶動著中國審美觀的發(fā)展,中國山水畫中的審美觀發(fā)展至今帶有著濃厚的中國色彩,如今,伴隨著山水畫與風景油畫的交流與融合,不管是“寫意”“意象”還是“意境”,我們對風景油畫的研究還在繼續(xù),將來也必定有新的審美精神的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 陳旺,陳良雨.傳統(tǒng)中國畫審美元素在當代油畫風景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研究[J].美與時代,2016(1).

[2] 陳伊.論風景油畫對中國傳統(tǒng)繪畫精神的借鑒[D].湖南師范大學,2011.

[3] 楊飛燕.中國精神---油畫風景學術研究展[J].中國油畫,2014(5).

[4] 李宗梁.中國當代油畫風景中的寫意性傾向研究[D].河南大學,2013(5).

第3篇:梅花的精神范文

 

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精神財富,是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源頭活水。

 

(1)重視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公義勝私欲”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根本要求。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已經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認為日夜為公家辦事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渡袝芬灿?ldquo;以公滅私,民其允懷”的思想,認為朝廷官員應當以公心滅除自己的私欲,這樣就一引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附。西漢初年的賈誼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都體現(xiàn)了強烈的為國家、為民族獻身的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中華傳統(tǒng)美德崇尚“仁愛”原則,主張“仁者愛人”,強調要“推己及人”,關心他人??鬃訌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孟子強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荀子則強調“仁者自愛”。墨子提出“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古人主張“和為貴”,提出了“親仁善鄰,國之寶也”的思想,強調社會和諧,講求和睦友善,倡導團結互助,追求和平共處。 在人際相處上,中國人歷來主張與人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諧友愛的人際關系; 在民族關系上,中華各民族互相交融、和衷共濟,建設團結和睦的大家庭; 在對外關系上,中華民族倡導親仁善鄰、協(xié)和萬邦,與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發(fā)展友好合作關系。推崇仁愛、崇尚和諧、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品德。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在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中,謙敬既是個人修養(yǎng)的美德,也是為人處世的道德要求。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謙敬與禮讓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孟子所說,“恭敬之心,禮之端也”。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qū)別的標志。“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也是人的一盤身之本??鬃诱f:“不學禮,無以立。”《左傳》中也說:“禮,人之干也。無禮,無以立。”中國傳統(tǒng)道德在提倡謙敬禮讓的同時,提醒人們不驕不矜,戒驕戒躁。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養(yǎng)心莫善于誠”。信是指一種誠實不欺、遵守諾言的品格??鬃犹岢?ldquo;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認為“民無信不立”。荀子則進一步將信推行于選賢治國,使信不僅成為朋友倫理、交際倫理的規(guī)范,而且擴至一切倫理關系皆應以誠信為本。“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人思誠,信以行義,“信近于義,言可復也”。誠信之德在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講究信用,遵守諾言。

 

(5)追求精神境界,重視道德需要。

 

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強調,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動物,是因為人有道德。人們除了有物質需要外,還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孟子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的根本點就在于人能夠“明于庶物,察于人倫”,即能本著“仁義”行事。荀子也說,人之所以能夠保持群體性特征,歸根結底是由于人能夠遵守禮儀,否則人就會由于爭斗而發(fā)生禍亂,禍亂發(fā)生就會造成人與人的彼此分離而變得弱小,就不能勝物??傊?,中華傳統(tǒng)美德始終強調道德是人之為人的根本,弘揚彰顯人的道德精神,以崇高的道德境界來激發(fā)人的道德主體性。

 

(6)強調道德修養(yǎng),塑造理想人格。

 

第4篇:梅花的精神范文

關鍵詞:中職生活 生活化德育 審美化 價值意蘊 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10-0101-01

一、相關概念解釋

“生活化德育”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名詞,對于具體的概念解釋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一般來講,主要指的是道德教育應該從實際的道德生活中去學習,重視道德的實踐,而不是過去那種抽象化、書面化、政治化、教條化的空洞說服教育,也不是只注重書面知識的考查與德育知識的傳授,而是把德育放回到生活中,回到其最終產生的地方。它看重的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去體驗道德,從而認識到道德價值與意義,讓學生自己與生活進行交流,去感受的具體的道德行為,而不是過去那種道德概念,進而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道德的作用與力量,自覺地去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體驗道德的魅力。在整個生活化德育的過程中,學生是處于一個主動的地位,有利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改變了過去被動的局面,增強了實踐性,符合道德的實踐性特征,很有利于學生的道德教育。

“價值”一詞指的是客觀體對主體的積極作用和影響?!暗掠龑徝阑币辉~是在《道德的審美特性與德育審美化》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來的,在文中的觀點看來,道德教育是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的活動,應該也必須對道德教育實行審美化,這是文中的主要觀點。其后德育審美化開始成為一個研究領域。之所以提出道德教育審美化這樣的一個觀點,是為了區(qū)別于以往的道德功利化觀點,前者認為道德教育的雙方在這一活動中是美的享受,是在感受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利用道德去達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把生活化德育與德育審美化結合起來理解,其意思就是把美學上講的原理運用到中職道德教育的實踐中,并且這種教育是以生活為基礎的,由此而形成這樣一種通過運用美學原理以生活中道德的審美感染力來引導學生認識學習道德、把德育與美育結合起來的一種教育方式。至于說到其價值意蘊,指的實際上就是這種教育方式帶來的有利于社會與個人發(fā)展的積極意義與作用。實現(xiàn)路徑指的就是此種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好處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可以實現(xiàn),下文將對其帶來的好處和實現(xiàn)路徑一一展開論述。

二、中職生活化審美德育的價值意蘊

中職生活化審美德雨的價值意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現(xiàn)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有利于改變當前道德教育功利化的現(xiàn)狀。由于我國當前的教育正在逐漸向市場化轉型,使得教育的功利化在不斷加強,但是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應該是公益性的,是屬于政府公共服務的一個方面,商業(yè)化只是少部分學校,而不是大部分,許多承擔著公共服務責任的學校也開始走向功利化教學。其主要表現(xiàn)在許多學校把德育活動只是當作學校擴大生源、或者說是應付基本教育課程的一種手段和形式,審美化教育將會對這一現(xiàn)象有所改觀。

2.實現(xiàn)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將會有助于改變當前道德教育中忽視學生主體,教育內容空泛、脫離實際的現(xiàn)狀。就當前我國的道德教育現(xiàn)狀來說,其內容過分的教條化,只是書本上知識的一些羅列,考試也只是純知識性的考察,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也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感受不到道德的真正價值,甚至以鄙夷的態(tài)度來看道德課程的學習,況且這種脫離生活的教學也是和道德的實踐性相違背的,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將會解決以上所說問題,提高中職的教育的整體水平。

3.實現(xiàn)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將有助于和諧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是和諧社會的必備條件之一,而一個好的道德規(guī)范與其青少面的教育分不開的。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中等職業(y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加強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教育的,將有助于為社會培養(yǎng)一大批道德高尚的人才,并且這些人才在社會的各個崗位上將傳播其良好的道德風尚,給他人樹立一個好的模范,這將會對和諧社會的建設作出貢獻。

三、中職生活化審美德育的價值意蘊的實現(xiàn)路徑主要由以下幾條

1.建構德育審美化體系

建構德育審美化體系,涉及的內容包括德育審美化的目標、內容以及方法。德育審美化的實現(xiàn)首先需要明確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德育審美化,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就會在德育審美化的過程中向著共同的方向而努力,不至于在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沖突;其次有了目標,就要有具體的教育內容、教學形式以及教學的方式,教學內容中就涉及到具體生活場景的設置,具體的實踐的內容,以及這些內容怎樣去完成,這就涉及到學生是否該合作去完成,怎么分組,教師在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該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和學生會進行深入的交流還是該作為一個旁觀者或者組織者等等。

2.在中職生活化審美德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別該怎么做

德育的審美化不是單讀的學生該做到什么和老師該做到什么,這兩者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是同時發(fā)揮作用的,應該都是審美化教育的獲益者,只是各自擔任的角色不同而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和組織者,而學生是活動的實際參與者,學生需要主動積極的參與進去,認識自身道德行為的特點,認識到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在此過程中,老師首先應該用自身的行為來讓學生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感受到道德之美,然后學生的興趣與主體性才能被激發(fā)出來,進而去模仿和創(chuàng)造,去創(chuàng)造出屬于學生自己的人格魅力,讓學生把對美的創(chuàng)造與發(fā)現(xiàn)作為人生的追求。

參考文獻

[1]肖蓉,伍自強,王小元,楊智勇.大學生活化德育審美化的價值意蘊與實施路徑[J].江蘇高教,2011,04:116-118.

[2]王哲峰.中等職業(yè)學校生活化德育管理模式的建構與實踐[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7.

[3]張鵬.德育審美化研究的發(fā)展[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4:39-42.

第5篇:梅花的精神范文

關鍵詞:生態(tài)美學;景觀規(guī)劃;審美研究

1 景觀規(guī)劃設計審美思想的困惑

為適應社會變化,規(guī)劃設計作為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先行行業(yè),其思想應有超前性,要緊緊把握時代的要求,貼近時代的發(fā)展,為迅速變化的社會做出合理的預警,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決方案。

我們知道,20世紀初期西方興起的工業(yè)設計思想革命引起了工業(yè)設計狂潮的掀起,現(xiàn)代意義上的空間環(huán)境設計思想美學得到盡情的演繹,進而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進步,這一成果和它產生的審美思想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影響人類整整一個世紀,在人類文化進化史上書寫了曠絕古今的光輝燦爛的一頁;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開始重新審視對自然的認識和自身的行為,新世紀以什么作為規(guī)劃設計的革新點?未來的發(fā)展走向會是什么?作為新時期的規(guī)劃設計師,不得不認真思考并嘗試回答這一系列問題。

另外,如何將實際意義與審美思想完美結合,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南京外秦淮河河流生態(tài)惡化,防洪能力下降,需要建設硬化河道,通過其保護環(huán)境,使生態(tài)有所恢復。但是這樣一個關于河流生態(tài)的恢復與重建工程,卻設計到規(guī)劃建設中的審美問題,如何將審美要求與具體的實際功能相結合,在實現(xiàn)應用功能的同時也達到了城市美化和人們審美的要求,這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另外,著名的瑪莎舒沃茲的拼合園,將禪宗和自然相結合,又融入法國文化,把日式庭院與法國庭院交錯建造等等。

2 景觀規(guī)劃設計審美思想的交融

人們開始反感工業(yè)文明死板的機器和僵硬的直線所主宰的審美選擇,而對原始自然、豐富多義、模糊混沌的富有野性的原生態(tài)景觀以及農耕文明時期的手工景觀充滿了向往。隨著我國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進,城市規(guī)模急速擴張,城郊土地逐漸被蠶食,帶來了城鄉(xiāng)之間政治、經濟、觀念文化的相互滲透,致使我國的空間審美意識因為城市的不同、經濟狀態(tài)和文化觀念的不同而產生巨大的差異,其表現(xiàn)為兩種狀態(tài):一是兩者相互融合、共生共存的奇特狀態(tài);二是演變?yōu)榛ハ嗟种扑鸩蝗菀椎母綦x狀態(tài);三是表現(xiàn)為較為純粹的工業(yè)文化或農業(yè)文化。

由于各種文化思潮激烈交鋒相互碰撞,我們不可能照搬照抄某一種現(xiàn)成的文化并以此去面對這些國家的文化競爭,其理論和實踐上都是行不通的。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發(fā)展歷史告訴我們,中國不論在處于何種艱難的困境,面對多么繁雜多變的思想觀念,在經過一定的時間的沖撞磨合之后,最終為中華文化所吸收同化。

3 景觀規(guī)劃設計審美觀念的整合提煉

景觀規(guī)劃的審美需要加入一些主流思想,如一些成功的景觀中會冠以一個中心思想,即一個主題。比如,以貼近人們生活的景觀為設計目的,則可以加入一些人生思考和享受生活的主題,一些可以顯示生活情調的設計為主,如加入人們生活細節(jié)的彩繪,又如反應一個人某一時刻動作的雕塑等等。另一方面,這種注重審美思想的景觀規(guī)劃也可通過光線和色彩進行凸顯,如上文提到的“禪風”就是以投射的光線為主,凸顯禪道的深邃,顏色則以凝重的單色為主,如棕色可以顯示這種特點。而嘻哈文化的風格則可以用大塊不規(guī)則的光照為主,體現(xiàn)其隨性和自由,顏色則采用盡量豐富的色彩也顯示其強大的融合性。

而針對實際應用與審美的結合,也有相對的要求,如上文提到的南京外秦淮河河流生態(tài)恢復工程。把一個以防洪為單一目的硬化河道,以實用經濟和園林自然生態(tài)景觀為目的,重建生態(tài)棲息地的同時也尋求審美的要求。規(guī)劃部門提出四大景觀戰(zhàn)略,核心思想是用現(xiàn)代生態(tài)設計理念來形成一個自然的、“野”的底,然后在此基底上,設計體現(xiàn)人文的“圖”;基底是大量的、粗野的,它因為自然過程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務,而“圖”是最少量的、精致的,它因為人的體驗、和對自然服務的接受而存在。

20世紀后葉到本世紀初,許多國際機構和國家相繼紛紛提出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這是思想觀念轉化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上的體現(xiàn),也人類審美文化發(fā)展的需要。但在規(guī)劃設計界特別是決策層面對此還處于漠然態(tài)度。思想觀念的標準迷失是一種綜合資源的整體浪費,因此在規(guī)劃設計教育和思想觀念交流中分析利弊,指出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則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目前我國處在一個特定歷史時代,工業(yè)文明、信息科技文明、生態(tài)農業(yè)文明同時發(fā)展,并積極邁向經濟全球化,仔細分析我國的規(guī)劃設計思想觀念狀態(tài),準確把握其發(fā)展趨勢是當下規(guī)劃設計領域的重大使命。

參考文獻

1 李團勝,石玉瓊.景觀生態(tài)學[M].化學工來出版社,2009

2 李中云.園林景觀規(guī)劃設計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6)

第6篇:梅花的精神范文

在文化底蘊、地域風格等條件的支撐下,現(xiàn)代風景園林呈現(xiàn)出迅猛發(fā)展的趨勢。隨著國家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人們認知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現(xiàn)代風景園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審美文化對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以現(xiàn)代風景園林與審美文化為出發(fā)點,研究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審美文化表達,分析中國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發(fā)展前景,以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關鍵詞:

現(xiàn)代風景園林;審美文化;發(fā)展前景

現(xiàn)代風景園林以古代園林為依托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在新時代背景下,審美文化不僅是人們追求的目標,而且是現(xiàn)代風景園林發(fā)展的方向。基于此,如何將審美文化滲透至現(xiàn)代風景園林中,成為園林設計者關注的焦點和探究的話題。

一、審美文化與現(xiàn)代風景園林

審美文化,指以人們的精神體驗和審美觀照為主導的社會感性文化。在現(xiàn)代文化系統(tǒng)、藝術文化系統(tǒng)等的作用下,審美文化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人類工具文化、社會理性文化與審美文化是文化發(fā)展的三大形態(tài)。審美文化,其實質是群眾對美的追求,是一項審美活動,人為性與非自然性是其基本特點?;诓煌臅r代背景,審美文化呈現(xiàn)出不同的發(fā)展趨勢?,F(xiàn)代風景園林屬于審美文化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之一,同時也是在審美文化作用下的產物,如城市公園?,F(xiàn)代風景園林以大眾為服務對象,以使用者需求為出發(fā)點。近幾年,隨著審美文化的發(fā)展,美的范圍成為人們研究的重點,促使藝術的邊界不斷拓展。現(xiàn)代風景園林作為審美文化的體現(xiàn)之一,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

二、現(xiàn)代風景園林中審美文化的表達

1.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審美功能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樂趣不僅包括精神需求,而且涉及審美功能。若以感性角度為出發(fā)點,即興、觀、群、怨?!芭d”,即人們內心感觸的展示,“群”則是人們親切感情的表達,“怨”則與“群”存在相對立的關系。對于現(xiàn)代風景園林來說,連接景觀與人們的情感是其重要的審美功能,設計者應體現(xiàn)情感的共鳴,達到契合人們審美觀點的目的,增加人們的生活情趣,渲染人們的社會生活,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審美功能。

2.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審美形態(tài)一方面,中和,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诖?,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審美形態(tài)不再受字面表達內容的限制,采用現(xiàn)代化運作方式,達到中和的最終狀態(tài),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另一方面,樂和,表達真情實感。藝術的優(yōu)雅、婉轉、柔和等特性是樂和的重要體現(xiàn)?,F(xiàn)代風景園林情感表達較為婉轉、含蓄,這促使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審美形態(tài)逐漸發(fā)生變化,推動現(xiàn)代風景園林景觀設計不斷發(fā)展,拓展其藝術發(fā)揮空間,實現(xiàn)提升現(xiàn)代風景園林審美文化的目標。

3.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審美本質基于儒家文化,可將現(xiàn)代風景園林審美本質歸納為兩點,即比德與悅心。比德的審美本質主要集中體現(xiàn)于園林中具有德性的植物,通過植物彰顯人的形象與園林的本質,如,梅、蘭、竹、菊等植物均屬道德本質的體現(xiàn)。至于悅心,若以空間設計為出發(fā)點,現(xiàn)代風景園林構成要素不僅需要滿足人們娛樂的需求,還要取得愉悅人們身心的效果,引導人們在欣賞表象的前提下發(fā)現(xiàn)其審美本質,獲得物質與精神的雙層審美效果。

三、中國現(xiàn)代風景園林發(fā)展前景

在世界園林藝術史上,中國園林曾經取得輝煌的成就,是推動西方園林發(fā)展的有效動力。17世紀,“中國熱”已在歐洲園林設計中得以展示。到了18世紀,不管是設計思想還是設計方法,中國園林對英國風景園林均存在較大的影響。包括環(huán)形游覽線路布局、視點移動轉換和散點式景點布局等在內的設計手法均在西方風景園林中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中國現(xiàn)代風景園林得到較大程度的發(fā)展,但具有中國地域文化特色的現(xiàn)代園林文化發(fā)展尚不成熟。一些現(xiàn)代風景園林設計者以西方園林的內容與設計方法為指導,忽略了對中國地域文化特征、自然資源的考慮。由此可見,中國現(xiàn)代風景園林設計者需要在深入研究中國古代園林的基礎上,以中國本土文化特征為依據,結合現(xiàn)代生活環(huán)境需求,將審美文化滲透至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每一個設計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審美文化的功能,推動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發(fā)展。

四、結語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精神滿足成為人們重點的追求目標。鑒于此,現(xiàn)代風景園林設計面臨新的發(fā)展目標與方向,其中,審美文化成為現(xiàn)代風景園林設計關注的焦點。因此,設計者在現(xiàn)代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應以園林主題和人們的需求為指導,在借鑒、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與經驗的基礎上,優(yōu)化現(xiàn)代風景園林設計,使審美文化在現(xiàn)代風景園林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獲得預期的審美效果。

參考文獻:

[1]白樺琳.光影在風景園林中的藝術性表達研究.北京林業(yè)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2]龔娟.審美現(xiàn)代性、大眾審美文化與園林藝術制度的生成.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3]殷慧敏.瑪莎•施瓦茨園林作品的大眾審美文化表現(xiàn).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第7篇:梅花的精神范文

英雄史詩《格薩爾》已在藏族民間以口傳心授的形式傳唱千年。史詩從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斷演進,包含了藏族民間文化的全部原始內核,凝聚著藏族民間從遠古以來長期積淀的巨大心理能量以及審美趣好。在漫長的傳播中,人們將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認識,對雪域高原的審美感受,以及多種多樣的民間文化知識和民俗文化精神都編織進了這悠久的古歌中。由于獲得了多種文化元素的哺育以及民間藝人心魂系之的天才創(chuàng)造,史詩由原來的幾部,滋芽引蔓,生機蓬勃,拓章為部,部外生部,成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篇制最長的史詩??芍^氣勢磅礴,卷帙浩繁。

《格薩爾》的傳承大致有兩個系統(tǒng),一是口傳系統(tǒng),二是書面文本系統(tǒng)。口傳系統(tǒng)是在時間之流中生生不息的“活態(tài)”系統(tǒng),借聲音傳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此一時彼一時,是人們無法同時踏進的一條河流。書面文本創(chuàng)作則是在空間中鋪陳的篇章,用文字傳承,把在時間長河中不斷流逝的語音流,再現(xiàn)于一個無比廣闊的文本空間,通過“有意味的文字”描述那些逝去的英雄時代的雄渾壯闊和金戈鐵馬。今天,史詩中的英雄時代已如空谷足音,漸行漸遠,但在格薩爾藝人精彩紛呈的說唱中,英雄們的故事依然激蕩人心。

崇高美――一部包羅三界、總攬神佛的英雄史詩,在今天,已然穿越神話、故事和歌謠,成為藏族民間信仰和文化精神的承載者。

充滿了高山曠野氣息的史詩《格薩爾》,具有青藏高原文化的崇高感、神秘感和雄偉壯闊的想象力。從《天界篇》、《英雄誕生》、《賽馬稱王》、《姜嶺大戰(zhàn)》、《魔嶺大戰(zhàn)》、《霍嶺大戰(zhàn)》、《門嶺大戰(zhàn)》到《地獄救母》、《返歸天界》,在各種各樣的戰(zhàn)爭中,主人公或飛升天界,或潛形地獄,或統(tǒng)率雄師縱橫疆場,或只身幻形游戲人間,既“征服有形的敵人”,又“調伏無形的鬼怪”,所面對的是人神魔交織在一起的帶有魔幻色彩的亦真亦幻的世界,其想象出入于天地人三界,馳騁于高山神湖。史詩中寫英雄則白天而降,賽馬奪魁,降妖伏魔;寫魔王則“吃一百個成人做早點,吃一百個男孩做午餐,吃一百個少女做晚餐”,貪欲無限,兇惡之極;寫美人則如彩虹,如雪山月光,燦若太陽,美若蓮花。這些想象方式都具有高原民族的崇高感并極富力度。

《格薩爾》又是一部包羅三界、總攬神佛的英雄史詩。任何民族的神話,總與這個民族的精神氣質相貫通,史詩與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身份一同深植于民族的集體無意識中,而后生發(fā)開去,化為形形的精神表象。作為一種原始整體,《格薩爾》是生存于不同時代、不同地域藏民族的集體創(chuàng)作,根子雖在古代,但卻不斷地繁茂滋長。如果說,格薩爾在史前還僅僅是一個家族世親和部落英雄,是人們心中的“英雄”和“偶像”,而在今天,《格薩爾》穿越神話、故事和歌謠,已然成為藏族民間信仰和文化精神的承載者。從格薩爾降生人世到降妖伏魔、安定三界,最終返回天界,整個史詩完全被包容在龐大的神話體系之中,格薩爾超凡人圣的智慧勇力、升天入地的本領以及奇奇幻幻的行為方式,還有史詩中無處不在的各種崇拜、禁忌、巫術儀式,無不使史詩深深地打上了藏族本土信仰和民間文化的烙印。如史詩中隨處可見的靈魂外寄和寄魂物――魔王魯贊的靈魂有9個之多,分別存放在海洋、大樹和野牛身上。如果一種寄魂物體消失,靈魂又可以轉移到另一種寄魂物上面。有的寄魂物還會產生出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格薩爾與霍爾王的戰(zhàn)爭中,格薩爾的寄魂金羽箭就發(fā)揮了神奇的力量?;魻枃陌讕ね醭酶袼_爾遠行之際,發(fā)兵搶走了珠牡王妃。遠在北方魔國的格薩爾聞訊后,立即將自己的寄魂金羽箭取出,扣上弓弦,向霍爾國射去。當這支箭抵達白帳王的宮殿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狂風呼嘯,冰雹驟降,霎時間,霍爾王宮搖搖欲墜。

在草原上尋覓英雄的足跡,普普通通的藏人就能如數家珍地為你講述關于格薩爾王的故事,傳說、諺語、笑話,或片段、或情節(jié)、或人物:格薩爾、珠姆、阿達拉姆、梅薩、嘉察、晁通。藏人說話喜歡用格薩爾史詩中的諺語,語言靈動,富有張力,嬉笑怒罵,幽默隱喻,帶著他們樸素的價值評判和純真的鄉(xiāng)土氣息。在普通的農牧民眼中,格薩爾王已然成為民間的神靈,他是一位護法神,一位戰(zhàn)神,一位制服邪惡、拯救眾生、戰(zhàn)無不勝的神,他是正義、智慧、力量和勇敢的化身,崇拜和供養(yǎng)格薩爾是他們的責任,因為他們是格薩爾的故鄉(xiāng)人,還可能就是英雄的后人。那些世代傳唱、深入人心的《格薩爾》,有案可稽,有“文物”可“證實”,加上文獻、遺跡、傳說、故事,就植根于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中,實實在在激發(fā)著他們行動的意志,并久遠地影響著他們的生活。

《格薩爾》史詩中滲透著部落時代的尚武情結和個性張揚的英雄主義情懷,是一曲統(tǒng)一各部落的戰(zhàn)爭的頌歌?!坝⑿蹜?zhàn)死在沙場,懦夫死在絕路上。雖不是猛虎般的英雄,但也不是狐貍一樣的懦夫。與其像狐貍拖著尾巴逃跑,不如像猛虎在戰(zhàn)斗中死去。……真隱士,要老死洞中,好漢子,要戰(zhàn)死沙場”。英雄們個個視個人榮譽、部落榮譽為第一生命,他們的行為動機無論來自個人榮譽、愛情、財產或王位,展示的是行為個體的勇敢、智慧、尊嚴和壯美人生。面對死亡,即使成為復仇行刺的目標,也毫不畏懼退縮,有一種強烈的尊嚴感和命運歸屬感。這種部落英雄式的鐵血剛烈和蠻勇過人,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特有的勇敢、忠誠、視死如歸,以及嗜殺、好斗的行為風格,傳達出一種重恩仇、輕生死的價值取向。

史詩中有大量的“贊詞”,分英雄贊、馬贊、鞍贊、刀劍贊、弓箭贊、盔甲贊等等,“馬贊”長至十數行、幾十行,甚至數百行,表達對馬的喜愛之情。一眼望不到邊的草原牧場靠奔馳的駿馬來跨越,出行會友,寺院朝佛,一匹快馬就是牧人最好的代步工具。英雄和戰(zhàn)馬是不能分離的親密伙伴,如果沒有了“馬”、“草原”這些文化表意符號,就無法顯示馬在草原民族心中的神圣地位,史詩就會黯然失色。

詩性美――頭頂上悠悠奧秘的蒼穹,四周浩渺廣袤的宇宙,都能與自身心底下升起的玄理和道德追求共同融合在一起。詩歌成為哲理的舟楫,哲理成為詩歌的靈性。

第8篇:梅花的精神范文

各位尊敬的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感謝各位領導和同志們給予我這次展示自我的機會和舞臺。站在這個演講臺上,面對眾多的領導和前輩,回想著偉大的“五四”運動,我真是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在我心里,五月四日不是一個普通的日子,而是代表中國青年的節(jié)日。它總是很自然讓我回想起“五四”運動,回想起中國的青年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命運而作的斗爭;現(xiàn)在的人都愛用“情結”二字,聽起來好像一種迷戀,一種懷舊。其實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老的、永恒的,比如“五四”精神。我理解的“五四”精神是自由、民主、愛國,是銳意進取,這些在任何時代都是應該繼承和發(fā)揚的。彈指間灰飛煙滅,歷史的車輪在泥濘的土路上留下了長長的車轍。那個世界的悲慘與悲涼,那個時代的黑暗與殘酷,那個社會的風雨飄搖,似乎都已經隨著那車輪遠去了。"開端"也罷,“分水嶺"也罷,"革命"也好,"斗爭"也好,過去的值得紀念,但是更重要的該是留存下來的一種精神,一種“五四”所帶來的英勇與堅強、果敢與奮進、熱忱與理想、不屈與抗爭的精神。這種精神不該隨風而逝,不該只凝固在那一個時代,不該只是用來紀念。

轉眼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zhàn)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脫了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那劃時代民族救國的“五四”愛國運動,更不會忘記那舉起民族救國旗幟,開創(chuàng)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新紀元的先驅者,不會忘記革命戰(zhàn)爭的峰火硝煙,更不會忘記,為真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為了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作為一名共和國的稅務人,弘揚“五四”精神,做好一名真正的稅務人在新時代下顯得如此重要。嶄新的世紀大門已為我們開啟。每個人都渴望祖國建設的步伐不斷邁進。我們,一群為國聚財的稅務官,一群共和國的收稅人,更要繼承“五四”精神,加強道德建設,加強自身修養(yǎng),才能對得起這身海藍的稅服,對得起頭頂的國徵,才能自豪地說一聲,我是一名真正的稅務人。

做一名真正的稅務人,我們就要赤誠。對國家赤誠,對人民赤誠。如果把祖國比作母親,稅收就是母親身上的血脈。那么我們——共和國的收稅人,就是為偉大母親獻血的孩子,我們就要永遠對母親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今天,我們稅務人面對著各種以高科技為背景的經濟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以聰慧的大腦、廣博的知識、睿智的心靈和火一般的激情去為祖國譜下華彩樂章!真正的稅務人,便是那巍巍國魂下永不變心、永不褪色的赤誠!

做一名真正的稅務人,我們就要敬業(yè)。弘揚“五四”精神不只是口號,而是一種行動。社會日新月異,不進則退。隨著加入WTO后,要求我們掌握更多更新的稅務知識。敬業(yè)就是要我們熱愛稅收,踏實肯干,不斷學習,不斷進取。身穿稅服,心系稅務。前面收稅的道路盡管很崎嶇,需要在烈日下我們頂著酷暑下鄉(xiāng),需要在暴風雨中我們迎著狂風深入企業(yè)。但是,為了共和國的稅收,我們無怨無悔。真正的稅務人,便是那不怕苦不怕累日益進取的敬業(yè)精神。

展望未來,我們將在“五四”精神的指導下,追求卓越、奮力拼搏、有效執(zhí)行、不斷超越自我。

第9篇:梅花的精神范文

關鍵詞:動畫場景設計 審美類型 時空造型 審美變遷

中圖分類號:J053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48

動畫場景設計的目的是使動畫形象的表演發(fā)生在一個具體環(huán)境中,使其更具有空間感、時代感和地域親切感。動畫場景設計可以營造情節(jié)需要的環(huán)境氣氛,完美的動畫場景可以使動畫欣賞的魅力大大提高,更好地展現(xiàn)故事性和真實感。反過來,故事情節(jié)和動畫的風格也需要通過不同的場景設計來體現(xiàn)。還記得《睡美人》中公主和王子相遇的那個恬靜的、散發(fā)著草葉清香的森林嗎?還有《阿拉丁》里那片充滿神秘色彩的沙漠?最美的場景要屬《風中奇緣》中那片遼闊的美洲土地了,到處都美得令人心醉,充滿了大自然的奇妙和清新。

形式是內容的體現(xiàn),動畫場景具有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如寫實、裝飾、抽象等。但總的來看,好的場景設計不僅應烘托故事情節(jié),還應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不能喧賓奪主,而應錦上添花。

回顧動畫場景設計的發(fā)展歷程,可大致分為以下幾個審美類型期:

1 城市變奏

城市是人類文明標志性的創(chuàng)造物,無論是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還是破敗的棚屋、蕭瑟的街道,從舊到新,從破到立,從蕭瑟到繁榮,城市成為社會的脈動。說動畫作品是城市文明的衍生物,并不為過。早期動畫作品中,以城市為場景的,數不勝數。如《鐵臂阿童木》、《城市獵人》、《變形金剛》、《機動警察》、《神探柯南》,至今仍每年出新的《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盡管風格迥異,但彌漫著工業(yè)化氣息的城市背景為其所共有。同期的美式動畫也不難找到近似的案例。從小城的《辛普森一家》到紐約地下水道里的《忍者神龜》,再到《蟲蟲總動員》里繁華的昆蟲都市,我們都能看到熟悉卻又陌生的城市背景。城市是變幻的,城市的發(fā)展因人們不斷改變的需求而始終處于動態(tài)的變化之中。城市仿佛流動的音樂,只是取決于動畫主題和風格的不同,這音樂也呈現(xiàn)出多變的律動。

同樣是城市背景,《攻殼機動隊》和《機動警察》則呈現(xiàn)了完全不同的風貌。巨大的城市背景下對應矮小人形的畫面,在有意渲染面對強大的物質世界時人類力量的渺小和無助以及人類自身那與生俱來的孤獨感。

2 回歸鄉(xiāng)村

如果說,城市是代表著文化的、群體的、移動的,那么,鄉(xiāng)村則代表著自然的、孤獨的、安定的。人類最理想的生命,是從大自然中創(chuàng)造文化。人類從自然中來,文化必回自然。動畫場景設計對周遭的城市生活從關注到已然厭倦,人們渴望回歸寧靜淳樸的心靈家園——鄉(xiāng)村。

如果說《機器貓》中的城市背景代表著一種工業(yè)化的童趣,那么,《龍貓》的純美鄉(xiāng)村背景就是人們純粹的、自然的夢想、讓人心生向往。然而,鄉(xiāng)村既有其純美自然的一面,也可能隱含有孤獨,寧靜的心碎。《再見螢火蟲》中,阿泰和妹妹因為逃避戰(zhàn)火而來到了鄉(xiāng)村,每天在鄉(xiāng)間捕蝴蝶,蕩秋千,捉迷藏。靜謐的鄉(xiāng)間多么美好。然而好景不長,妹妹很快因為無錢治病死去了,靜靜流淌的河水似乎也在哀嘆,螢火蟲漫天飛舞,化為妹妹在鄉(xiāng)間奔跑的身影,那么哀婉,令人悲從中來。

同樣是鄉(xiāng)村背景,日式動畫靜謐純美,而中國風格卻寫意、淡然?!赌恋选肪褪亲詈玫睦?。動畫場景采用李可染的水墨畫風格,格調高雅,意境優(yōu)美,動靜相宜。江南的田野、搖曳的秀竹、飛流千尺的瀑布,空靈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如同詩的精致和韻味,情節(jié)往往淡化,但作為場景的鄉(xiāng)村之美卻永留心間。整部影片格調清新、灑脫、空靈、飄逸,將中國詩畫的意境和筆墨情趣融進了每一個畫面里。回歸鄉(xiāng)村,是人們在生活疲憊、人心浮躁的背景下,對美好和淳樸的內心渴望。

3 碧海藍天

當陸地已載不動人類的滿懷夢想時,海洋成了人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考驗和顯示人類意志力量的理想場所。大海,寧靜單純,又深遠難測,可以啟迪一切未知的遐想。從亞德里亞海上翱翔的飛行員《紅豬》,到海洋深處的惡勢力犯罪家族《鯊魚黑幫》,再到澳洲大堡礁湛藍大海中平靜生活的小丑魚父子, 當然還有《懸崖上的金魚姬》,一片碧藍深邃的大海,那深藍夜空下海天的完美交融……每一個如詩般唯美的畫面都是一個純粹的夢,那是人類遙不可及的夢。

同樣,飛行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從呀呀學語的兒童放飛紙飛機,到躊躇滿志的少年放飛風箏,再到血氣方剛的青年的飛行員暢想。人類仰觀天空之大,渴望如鳥兒展翅的情結,與生俱來?!短炜罩恰肪兔枥L了這樣唯美的場景。紅豬駕駛著戰(zhàn)機在亞德里亞海和藍天白云之間瀟灑的飛行,他的每一次酣暢的飛翔都奏出了一首首絕妙的空中暢想曲。飛翔帶給我們一種釋放感。紅豬駕駛紅色戰(zhàn)機凌駕于國家法律與政體之上,龍貓的飛翔帶來了成長的歡樂,千尋的飛翔撫平了人的內心中欲望的溝壑。再到宮崎駿最新的反戰(zhàn)力作《起風了》中,那紙飛機飄揚的碧藍天空,正如宮崎駿所說,放棄了飛翔便不會再有美麗的夢想,那是人們對自由由衷的憧憬,正是影片中那些潔凈美麗的飛翔,帶給我們心靈上的自由和新生。

動畫場景中的碧海藍天,已不再是人類認識自己力量的場所,而是人類精神的家園、靈魂的歸屬、理想的寄托,人們在碧海藍天中尋求積極的生命體驗。

4 太空幻境

從古到今,人類一直對無垠的宇宙充滿向往。蒼茫太空,浩瀚難測,它總給人類帶來無盡的遐想。人類的智慧之光還沒有真正觸及那神秘的時空,只能將這種想象轉化為影像。

《星球大戰(zhàn)》集中使用了最先進的高科技電腦及數字制作手段,創(chuàng)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太空世界。它所表現(xiàn)的波瀾壯闊的太空場景和星球大戰(zhàn)場面,超出常人所思,不能不說是一種夢幻般的視覺奇觀。更大的震撼發(fā)生在《WALL·E》里。WALL·E跟隨著自己所愛的機器人Eve,展開了一場充滿奇幻的太空之旅。飛船掠過了月亮,繞過太陽,伸手觸及了木星的光環(huán),看到了遙遠的星云,看到了整個銀河,奇麗萬分。兩道自由而不再孤獨的美麗弧線在太空中驕傲地舞蹈。雖然擺脫不了傳統(tǒng)動畫結局的窠臼,但因為置身于太空,《WALL·E》不可避免地帶有一抹濃重的未來氣質和浪漫氣息,這或許正是動畫場景設計的魅力所在吧!

5 結語

動畫場景設計的審美活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呈現(xiàn)不同的形態(tài),審美觀念的多極分化必然體現(xiàn)在動畫場景設計的審美變遷中。從早期審美的模擬現(xiàn)實,再到審美的多元化、理想化,也許“簡單”才是最終的真諦。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于動畫作品而言,內在思想的完整性,情感表達的真實性和藝術感染力,都是任何時代不變的審美追求。

參考文獻:

[1]佟婷.動畫藝術論[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2]張惠臨.二十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

[3]鮑桑葵.美學史[M].商務印書館,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