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贊美老師的一段話范文

贊美老師的一段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贊美老師的一段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贊美老師的一段話

第1篇:贊美老師的一段話范文

一、巧妙導入,讓學生快樂感知

好的導入語能把學生帶入一種嶄新的教學意境中,在導入中抓住一個“趣”字來激發(fā)學生思維,就能迅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就像油鍋里滴上幾滴水一樣地把課堂激活。

我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

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戲的魚群,蠕動的海參,披甲的龍蝦,美麗的珊瑚,海灘上各種各樣的貝殼,龐大的海龜,不計其數的海鳥……學生們一邊觀看這些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邊聽講解員的解說,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繽紛的神奇世界之中,產生了新奇感,激起了濃郁的學習熱情。此刻,教師抓住時機,說道:這就是富饒的西沙群島,同時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這種運用現代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意境,由畫入文的導入方法,由于其形象、直觀、生動有趣,特別易于收到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產生渴望學習的內驅力,形成學習沖動的教學效果。利用錄音機,播放聲情并茂的音樂、解說,可以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氛圍中去,讓學生沉浸在音響所創(chuàng)造的能直接感知課文內容的氣氛里;利用電視錄像或多維動畫,可以讓課文內容形象化、直觀化,通過畫面形體、明暗、遠近、色彩的變化,并以其特有動態(tài)畫面的組合,逼真地再現生活,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所學對象,進入特定的境界。

二、設疑求解,讓學生快樂探究

【教例】《狐貍和烏鴨》

師:從烏鴉被騙這件事,我們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生甲:從烏鴉被騙這件事,我們懂得了喜歡聽奉承話這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師:那你們喜歡烏鴉嗎?

生眾:(不假思索地)不喜歡!

師:為什么不喜歡?

生乙:因為烏鴉喜歡聽奉承話。

師:大家都不喜歡烏鴉嗎?

生丙:老師,我喜歡烏鴉。

師:哦!談談你為什么喜歡烏鴉。

生丙:因為烏鴉也有好的。一年級學的《烏鴉喝水》里的那只烏鴉會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就是一只好烏鴉。

生丁:再說課文里的這只烏鴉愛聽奉承話,受騙上當吃了虧,也會改的呀!

生戊:改了缺點的烏鴉就是一只好烏鴉,我也喜歡。

生眾:老師,我也喜歡!我也喜歡!……

師:我知道了,大家是不喜歡愛聽奉承話的烏鴉,喜歡愛動腦筋、有錯就改的烏鴉,對嗎?

生齊:對!

【評析】

一堂精彩的好課,如能再配上相應的結課,則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本教例采用設疑求解的方法結課,就是很好的實例。教學本課,教師除了讓學生從烏鴉受騙這件事,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的寓意外,還想進一步深化教育,便提出了“那你們喜歡烏鴉嗎?”的問題,目的是要讓學生明確該學什么,不該學什么,以求得從另一角度作出解答。學生在回答時聯系舊知識,進行遷移,求異思維能力在訓練中得到培養(yǎng),口頭說話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教師順其自然,因勢利導,以不喜歡愛聽奉承話的烏鴉,喜歡愛動腦筋、有錯就改的烏鴉作結,讓學生悟出該做什么樣的人,不該做什么樣的人的道理,使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情操的熏陶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三、讀背相輔,讓學生快樂讀誦

為了突出“讀”的訓練,我們可以采用朗讀和背誦相結合的方式,按照“讀誦知意――讀誦理解――精讀品味――熟讀背誦”這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如《荷花》的第2自然段,描寫生動細膩,文筆優(yōu)美流暢,是訓練朗讀與背誦的好材料。

具體做法可以是這樣的:(1)學生讀誦這一段,初步了解這段話是寫荷花的形態(tài)美。(2)再采用引讀的方法讀這6句話,理解構段思路(第1句總說荷花開了不少,第2句寫荷葉長得茂盛,第3句寫荷花有荷葉的襯托,第4句至第6句描寫荷花開放的不同樣子)。(3)劃出描寫白荷花美麗的詩句,朗讀品味,用贊美的語氣,讀出荷花的美麗。(4)最后根據前面理出的構段思路練習背誦;并可眼觀荷花的掛圖,耳聽配上的優(yōu)美樂曲,有感情地背誦全段。

四、讀寫結合,讓學生快樂說寫

【教例】《養(yǎng)花》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六自然段,想一想,這個自然段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寫?zhàn)B花的傷心事。

師:這一自然段怎樣寫?zhàn)B花的傷心事,屬于哪種構段方式?

生:先總說養(yǎng)花也有傷心的時候,再寫傷心的原因。

生:舉“今年夏天菊秧被砸死”的事例來寫?zhàn)B花也有傷心的時候。

生:是“先總說后舉例”的構段方式。

師:請同學們按照這一自然段“先總說后舉例”方法寫一段話。

(學生寫好后,教師請幾個學生把自己寫的一段話讀給全班同學聽,教師評點,及時肯定,給予鼓勵。)

【評析】

第2篇:贊美老師的一段話范文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2課

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②感悟人民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③學習文中點面結合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悟人民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

難點:學習文中點面結合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

1.揭題:同學們,1998年夏天,一場特大暴雨使?jié)L滾長江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了威脅。在這危急的關頭,幾十萬名官兵和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學生齊讀課題)

2.(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齊讀。理解“銘記”,兩個“銘記”,分別讓我們要記住什么?(第一個“銘記”,指要記住1998年夏天那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第二個“銘記”,指要記住保衛(wèi)戰(zhàn)的主力軍,我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3.為什么要永遠記住英勇的人民子弟兵?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5自然段,圈圈、劃劃,寫寫批注。(設計說明: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是一種理解、鑒賞。教師充分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語感。)

二、精讀課文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內容。

1.“大堤搶險”。交流:(板書:大堤搶險)。

句子: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頓時……出現了

⑴指導學生抓住“聞訊趕到”“頓時”等詞體會救援速度快。⑵“長龍”在句中指的是什么?⑶指導朗讀。

句子: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保住大堤。

⑴學生抓住“穿梭”“奔跑”“全然不顧”等詞體會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⑵指導學生想象戰(zhàn)士們還不顧什么?他們心中顧著什么?⑶你能讀好這幾句話嗎?試讀、指名讀。⑷讀到這里,你想說這是( )的人民子弟兵?(學生用積累到的成語來說一說)

句子: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人墻。

⑴學生抓住“吶喊”“奮然”等詞和感嘆號,體會戰(zhàn)士們的大無畏氣概。⑵在子弟兵面前,狂風、暴雨、巨浪算得了什么!讓我們一起高聲朗讀……⑶教師引讀: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zhàn),大堤……官兵們……你知道“鏖戰(zhàn)”是什么意思嗎?指名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⑷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讀讀這句話聯系上文,指名說。齊讀。

引讀:這是人民子弟兵……真實寫照。(板書:驚心動魄)(設計說明: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比閱讀本身更重要,通過抓關鍵詞、句、標點等,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學習“錚錚鐵漢”。大堤搶險寫的是子弟兵的群體形象,錚錚鐵漢的本色寫的就是個體形象。(設計說明:介紹點面結合的寫法,有利于幫助學生生動寫作。)交流:⑴想想課文是通過哪些方面寫黃曉文的?(語言、動作)劃出寫黃曉文說的話以及動作。大家體會到了什么?(爭分奪秒、奮不顧身)⑵指導學生朗讀。⑶小結:他們的英勇事跡可歌可泣,讓我們用一個詞概括他們的形象。(板書:錚錚鐵漢)⑷過渡:子弟兵除了保衛(wèi)江堤,救護遇險群眾的事跡也是數不勝數。

3.“救護群眾”。交流:課文中寫戰(zhàn)士們救了哪些群眾?(設計說明:通過班內交流,使學生共享學習成果,讓他們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合作學習中達到學習的目的。)⑴“戰(zhàn)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桿?!崩蠋熡X得這三個“飛向”用得特別好,請你反復讀一讀,體會這三個“飛向”好在哪里?⑵“在安造垸,他們……在洲灣,他們……”(體會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數不勝數。)⑶“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保w會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⑷官兵奮不顧身、救護群眾,反映他們之間的什么情感?(軍民魚水情)⑸讓我們來深情地朗讀銘記這感人的一幕幕。(引讀)板書:救護群眾,劈波斬浪。

三、總結

1.這深厚的魚水情,人民群眾怎能忘記?我們將永遠銘記――1998年的夏天,永遠銘記――我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2.讓我們把一首贊美英雄的歌送給他們。播放歌曲《為了誰》。

四、拓展閱讀練習

完成《補充習題》的閱讀訓練。

五、作業(yè)設計

第3篇:贊美老師的一段話范文

一、借夢境抒情

作家楊朔在《荔枝蜜》中寫道:“這天夜里,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边@是作者借夢境來抒情,其實表達的是對勞動人民勤勞本質的贊美之情。

二、腦海浮現往事抒情

一學生在《我的母親》的結尾描繪了三個畫面:當作者餐票忘在家里時,母親冒雨送來的畫面;當作者準備上學時,母親幫其收拾行裝的畫面;當作者放學回家時,母親忙里忙外為其準備好吃的飯菜的畫面。此時已無須多言,偉大的母愛已自然表現了出來,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也很自然地流露出來了。

三、引用詩詞抒情

我們可將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用在文中,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可把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王建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用在文中,抒發(fā)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此外,我們還可用歌聲來抒情。如《媽媽的愛》中這樣寫道:“‘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首歌我要永遠唱下去,我要用歌聲來表達對媽媽的愛?!边@里,作者就是用歌聲抒發(fā)了對媽媽的真情。

四、假設作者行為抒情

“假如/我能飛上天空/我將采下天邊那潔白的云彩/作你心愛的圍巾/假如/我能爬上喜馬拉雅/我將摘下那千年的雪蓮/作你頭上的飾物?!边@是《我的同桌》中作者假設的自己的行為,雖然這些行為不可能實現,但我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同桌之間的真情,更看到了作者那顆真誠的心。

五、描摹作者神態(tài)表情抒情

“一幅素描完成了,可我的淚水早已將整張紙滴濕了。我仔細端詳畫好的畫,才發(fā)現女兒與您的距離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這是一位小作者在《我給媽媽畫像》結尾時的一段話,其中對自己流淚時神態(tài)的描寫抒發(fā)出作者對媽媽的愛。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也通過寫自己落淚表現了父子情深。

六、妙用比喻抒情

“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覺到溫暖如春;母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便蒙上了歲月的風塵也能清亮澄澈;母愛是一株樹,在季節(jié)的輪回中固執(zhí)地堅守家園,為能給你撐起一片濃陰而默默付出……”從這些比喻中,我們能看到《大愛無言》中母愛的偉大。

七、借四季景物特征抒情

第4篇:贊美老師的一段話范文

“哦!怎么說?”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我喜歡讀書,文筆好,可自控能力卻很差。但自從您發(fā)現我的閃光點,讓我當了語文課代表以來,我上課專心了,有責任感了,還樂于助人了!我的一個閃光點像長了翅膀一樣播撒了很多閃光點呢!”說著小陽神氣起來了。

“哈哈,多精妙的比喻呀!太恰當了!”我摸著小陽的頭,由衷地贊揚??粗靡獾男£?,我記憶的閘門緩緩打開……

去年,我剛剛接手這個班的第一天,小陽就給了我個下馬威:他竟將同桌的墨水瓶里塞上了廢紙!班干部也抱怨:“小陽呀,他是老師最頭痛的學生,破壞課堂紀律、搞惡作劇……”

然而,我卻發(fā)現小陽語文素養(yǎng)很好,我想,是不是可以抓住小陽的閃光點,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目的呢?

一轉眼,我們進入了復習階段,我將金班分成了幾個小組。在每個小組中,我選擇一個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的孩子任組長。

到了小陽的組,我看到小陽充滿希望的眼神,我一拍小陽的肩膀,故作輕松地說:“小陽,你來當?!毙£栂仁且汇独^而大喜,“啊?好,好,好。”

當晚,我在小陽的成長日志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今天,老師竟然選我為組長!我以為自己聽錯了,我掐了掐自己,沒錯!我樂得一蹦三尺高,我當上組長了!太棒了!這是老師對我的信任,我一定會奮發(fā)努力,當好組長的!”

之后,小陽這個組長干得不亦樂乎!

一日午間,我發(fā)現小陽一直在寫寫畫畫,定晴一看,小陽在制一張表,上面寫著他們組組員的名字和日期。他見我看見了,興奮地說:“老師,以后我們組誰完成了作業(yè),我就在他對應的表格里打個勾,就不會弄混了。”

“嗯,真棒,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當即,我在全班面前表揚了小陽,并建議別的組可以向他學習。

當晚,在他的成長日志上又出現了這樣的話:

“今天,聽著老師贊美的話,看著同學們欣賞的眼光,我不禁自豪起來。正是老師給了我機會,我才能有這樣的表現,我一定會做得更好的!”

小陽的上進心被大大地激發(fā)出來了。這學期,我還委以小陽更重要的職務――“語文課代表”??窗?,下課后,小陽特忙:忙著收作業(yè)、發(fā)作業(yè)、給生病的同學補課……

第5篇:贊美老師的一段話范文

一、發(fā)表見解“追求無忌”,偏離了文章原意

聾生認知水平不高,在學習語文時,大多以自己對生活的直觀認識形成的經驗,或以自己對現實生活的觀察思考作出天真無邪的發(fā)言,這本無可非議。可近年來,一些語文老師“疑問讓學生提,見解讓學生說”,課堂上也常聽到“沒關系”“不要緊,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在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時,不少老師同樣親切有加,以表揚為主。附摘錄于某聾校的《司馬光》一文的教學實錄:

師:你覺得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嗎?

生: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來,只有司馬光的辦法又快又好。

生:不好,砸壞了公園的缸,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傷。

師:你覺得第二個同學說得有道理嗎?

生:對,小石頭都會砸傷人,這么大的石頭還可能會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缸片飛出來,也會把外面的小朋友砸傷。

師:這位小朋友真會動腦筋,想得真周到。

這位老師對這“無忌的童言”可謂是格外保護,表揚有加。其實,本文是贊揚司馬光在危急時刻不慌不忙、急中生智,而對司馬光評價在老師的“慫恿”下嚴重偏離了對課文原意。教者應充分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二、朗讀教學“主觀臆想”,淡化了朗讀指導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感情朗讀,需要情感的投入、語調的變化、停頓的轉換,需要內行的老師在朗讀基調上的準確引導。把握不準課文基調,朗讀教學就慘了。附摘錄于某培智學校的《一夜的工作》的朗讀課例:

師:此時此刻,你能讀讀最后一段話,表表你的心意嗎?(語調親切地引導)……

師:帶著你喜歡的語氣讀,你認為該怎么讀,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出現了好多種讀法。

生:(讀)“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理……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學生始終用低沉緩慢的語氣讀前三句,最后一句用親切詢問的語氣讀)其實,這段話是作者看了總理一夜工作后發(fā)自肺腑的贊美,朗讀時的語調是“高聲”贊美,可在老師“親切地引導”下,學生只能循著親切的基調,低沉地讀書了。

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fā)展語感。因此,閱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1)充分誦讀,觸發(fā)語感。讓學生反復接觸語言、感受語言,將誦讀貫穿于課的始終,采用靈活多樣的誦讀方式。諸如,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個體自由誦讀、同桌之間互相誦讀、選點誦讀、根據自己的領悟誦讀等。(2)潛心品讀,領悟語感。引導學生緊扣課文中某些語感因素很強的地方,反復咀嚼、深入品味。(3)積累運用,積淀語感。積累就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三、學習方式“一味合作”,取代了獨立感悟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于是,合作學習成為部分教師追求的標桿,成為實踐新課改的課堂標簽。然而,我們經??吹竭@樣的場面:教室里熱熱鬧鬧,氣氛活躍,似乎人人參與其中。但仔細一看:A組學生壓根兒沒有合作討論,是在閑聊;B組學生圍坐在那里,聆聽個別好學生的主講,充當“陪坐”或“聽眾”的角色;C組學生合作正漸入佳境,但時間已到,只得打住……這樣的合作學習,或蜻蜓點水,或干脆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而已。沒有讓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有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并解決問題,這樣的合作學習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倡導新的學習方式?(1)鼓勵質疑,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說出自己的見解;(2)恰到好處地運用討論、探究等合作學習手段,允許實話實說,甚至允許有爭論。讓學生在獨立感悟的基礎上展開合作,在掌握知識的重難點處開展合作,在合理有效的指導下進行小組合作,以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習慣與合作精神。(3)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把自主、合作、探究變成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需要,習慣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

第6篇:贊美老師的一段話范文

鏡頭一:

師:飛翔是什么?

生:飛翔,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跌跌撞撞的……

師:跌跌撞撞的身影,是吧?挺好的。給這位飛翔者掌聲鼓勵一下。

(學生熱烈鼓掌)

鏡頭二:

生:我要游遍永嘉。

師:游遍永嘉?

生:對,和謝靈運一樣寫下一些美麗的詩詞,留給讀者看,讓他們更了解我們永嘉。

師:愛家鄉(xiāng),愛詩詞經典,兩個很好的語文素材,同學們鼓勵一下。掌聲!

(學生熱烈鼓掌)

第一個鏡頭中,學生用孩童學步來描述“飛翔”的姿態(tài),很有創(chuàng)意,但表達有點吞吞吐吐,此時的掌聲可以幫助他消除意到語未至的尷尬,同時也是對他個性化思考的一種鼓勵。第二個鏡頭中,學生慷慨激昂,充滿自信,此時送出的掌聲則是一種贊美。這樣的掌聲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起到調節(jié)課堂氣氛的作用。那么,既然掌聲應該響起,我的教學細節(jié)又錯在哪里呢?我又想起來老師的話:“課堂上的掌聲,我想還是要更真實些。”原來,鼓掌沒錯,“鼓”掌則失真,被老師硬帶出的掌聲,因“鼓動”而失去了它的真實性和人文性,鼓掌最終成了“鼓”掌。浙江師范大學蔡偉教授課后撰文寫的一段話同樣一語中的:“肖老師也許是為追求課堂的氛圍,也許是為強化學生拘謹中的放松,有引導學生‘鼓掌’的痕跡,學生若能情不自禁地鼓掌,則更顯課堂教學的流暢性?!?/p>

任何鼓勵都應是真誠的、發(fā)自肺腑的,鼓掌也不例外。我就曾經因角落里那一聲輕微的掌聲而深深感動過。幾年前,我在外校開課,教的是柳宗元的寓言體傳記《種樹郭橐駝傳》。因文章說的是郭橐駝種樹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反復思考后最終定下了“學生自學提問合作解疑”的教學策略,目的是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懷著良好愿望的我走上講臺才發(fā)現,學生與我的教學方式之間有距離感,而我又固執(zhí)地不愿放棄“郭橐駝式”的種樹法,課堂瞬時就走向了冷場。極其艱難地等到了下課的鈴聲,在幾分落寞幾分沮喪中,我突然聽到教室的某個角落里竟然傳來了掌聲。那只是一雙手送出的掌聲,在偌大的教室里,輕微而細碎,可當時卻是那么清晰地落在我的心里。是安慰,是鼓勵?是支持,是提醒?我沒有細想,我只知道,這樣稀稀落落的掌聲卻成了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日子里讓我走出失意的唯一溫暖。

真掌聲,哪怕輕微,也是一種激勵;假鼓掌,即使熱鬧,也是一種虛偽。對比和我有關的兩種掌聲,再看課堂上那一雙雙被我硬“拽出”的原本生動的手,機械地做著鼓掌動作,仔細咀嚼朱老師的幾句話,我更能明白:掌聲,是一種尊重,更是對一個生命的鼓勵和肯定,但硬討來的掌聲,看似在給課堂制造一份熱鬧一份繁華,其實是一種虛假的鼓勵,甚至會是一種無心的傷害。

新課改后,語文課堂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很大變化,現在的課堂更會響起掌聲。誠然,課程改革提倡多鼓勵學生:為師生精彩的誦讀鼓掌,為同學精彩的發(fā)言鼓掌,為一次小小的進步鼓掌,為戰(zhàn)勝自我敢于亮相鼓掌……遺憾的是,當下的語文課堂也不時傳來被要求的掌聲?!澳阏姘簟薄昂脴拥摹边@樣顯得幼稚的贊語相對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給他掌聲!”“要不要鼓勵一下?”“掌聲再熱烈一點!”這樣暗示性、指令性更強的評價語,然后教室里掌聲不斷,一派盛世景象。也因此種繁榮,語文課堂上的鼓掌多呈現這樣幾種狀況:不該鼓掌而鼓掌,不是適度鼓掌而是掌聲泛濫,不是自覺鼓掌而是被迫鼓掌。這些隨意送出的“失真”的掌聲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并沒有多大作用。有時甚至會產生負面影響而降低了語文教學的實效。

新課程強調尊重和賞識學生,教師們也確實放下了架子,改“呵斥”為“呵護”,開始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只是一些教師不問學生表現如何,一味地給以鼓掌表揚并以“尊重學生”自居。其實這樣不加思索地鼓掌,貶低了自己也貶低了同學們的掌聲,會讓學生習以為常,無動于衷,不僅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價值向導,反而可能導致學生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不該給的掌聲給了,會使語文課堂缺失對學生的公正評價,給課堂教學造成知識錯位和假象,使得學生難辨是非。試想,當老師要求給“愚公移山是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這樣的寓言解讀鼓掌時,不僅模糊了真實的語文教學,甚至還是在助長學生胡亂彈琴之風。寬容不縱容,呵護要有度,失真的掌聲不僅無法激發(fā)思維上的碰撞和認識上的飛躍,更會讓我們的語文教學走向歧途,讓我們的學生遠離真實。

第7篇:贊美老師的一段話范文

一、課內閱讀教學現狀

當前課堂閱讀教學中有一些怪現象,教師講得多,學生聽進去的少;教師提問自問自答,學生似乎成了陪襯,隨口敷衍應付,課堂仿佛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在唱獨角戲。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發(fā)言并答上來的就那幾個學生,仿佛成了好學生的專場,而其他學生都成了陪襯。更有甚者,教師遵循新課標理念,從文本出發(fā),讓學生進行探究合作,結果卻抓不住問題所在,只是流于形式,走走過場,看似一片熱鬧繁華,內里空洞無物。整個閱讀課堂中,學生一直都在讀課文,寫生字詞,無法獲得深刻的思想感悟,更不用說和文本進行對話。

究其原因,語文教師有很大責任:首先,教師在教學中,不深入鉆研教材,從理論上不多研討,對文本沒有自主探究解讀,無法在課堂上讓學生多元解讀;在教學中圖簡單省事,只要將任務布置下去就行,學生寫寫,讀讀,背背就完了。這種教學模式敷衍潦草,造成學生對語文課堂厭倦,更討厭進行課文閱讀。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水平如何提高?課改中提到的要發(fā)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話。針對此,筆者認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改變觀念,樹立閱讀意識,加強對學生課堂自主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

二、加強課堂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一方面調動其積極性,另一方面加強引導,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進行個性化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才會樂于探索語文閱讀的奧秘。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教師要先從課堂導入語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一)激發(fā)學生探索熱情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當教師通過精心設計,如猜謎語、游戲、制造懸念等,一下子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其樂于探索,這時能夠讓學生樂于投入精力,課堂就變成了知識的寶庫,學生可以盡情探寶。

另外,教師要適當采用變式教學,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順式導學,按照課文的順序按部就班,缺乏新意,無法提供新鮮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倦,思維定式僵化。

為了調動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我獨辟蹊徑,拓展學生思路,比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蛙螂捕蟬》中,我從課文的結尾入手,讓學生根據文中的一段話,進行想象。(課文最后一段話:“聽了少年這番話,昊王恍然大悟,連聲說:‘對!對!你講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學生心中的疑問很多,其中主要的問題是:“少年到底說了什么話?道理何在?昊王弄懂了什么?為何要打消攻打楚國的念頭?”

學生帶著這四個問題進入自主探索閱讀的課堂中,根據自己的體會,深入領會課文內容,更深刻理解“蝗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含義。

當然,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還要恰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抽象的文字內容轉化為直觀形象的畫面,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強其理解能力。比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安塞腰鼓》一課時,我播放那些狂野奔放的安塞腰鼓的視頻畫面,震天響的鼓點,紅綢子白羊肚的西北民族風格,一下子撲面而來,震撼學生心靈,再通過文字體會,讓學生加深了印象,同時從文本中抽捉到了安塞腰鼓的迷人魅力,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二)傳授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

學生的課堂自主閱讀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后,還需要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我常采用如下方法:

1.緊扣重點段,訓練概括能力。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對話的過程。如何有效對話,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呢?我認為,要讓學生扣住重點自然段自主閱讀。比如教學蘇教版六年級課文《鄭成功》一課時,我抓住最后一節(jié)讓學生分段,明確哪些內容是鄭成功,哪些內容是鄭成功建設臺灣。在此過程中,學生讀懂本節(jié)內容是對鄭成功的肯定和贊美,通過思維發(fā)散理解文中的思想內涵。

2.提出關鍵問題,訓練拓展能力。

對有些課文,學生可能一下子不知從何下手,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通過關鍵問題的設置,使學生由點到面,進行思維發(fā)散,并進行拓展,打開思路。如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船長》一課,如何讓學生從中感悟到作者對船長的贊美,如何深化船長精神,這是個關鍵問題,也是難點問題所在。我提問:危急關頭,哈爾威船長如何應對?從他的行動中你體會他是個怎樣的人?

學生根據問題自主探究,從而深刻理解哈爾威船長的性格:沉著、鎮(zhèn)定、機智,指揮有方,忠于職守、舍己救人。學生順著關鍵問題這條綱,去思考,去理解,就能理解課文,從而提高自主閱讀能力。

3.圍繞課后的問題,訓練自主理解能力。

一套教材凝聚了教材編寫者的心血。教師與學生要能夠與編者“對話”,充分發(fā)揮課后練習題的作用,圍繞課文后面編者設計的相關問題理解課文,比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詹天佑》,有這樣一道課后練習題:你對“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是怎樣理解的?仔細閱讀有關課文,畫個示意圖,給大家說一說。

這道題可以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畫示意圖的同時,進行自主探究,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從而準確畫出居庸關采用的“兩端開鑿法”和八達嶺采用的“豎井開鑿法”的示意圖。另外,這一練習題還要求學生畫好后“給大家說一說”,這對學生又是一個綜合的口語交際訓練,一題多練,訓練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三、課內閱讀教學中師生應注意的問題

第8篇:贊美老師的一段話范文

下面是我教學的幾個片段。

片段一: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知道桂林山水的特點并學了第一段,知道山水之美,眼見為實,現在請大家深入學習,了解作者怎樣寫出漓江水的特點?

生: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p>

師:看屏幕,讀一讀并說一說喜歡哪個特點,讀給同桌聽。

生:我喜歡“漓江的水真綠啊!”

師:為什么喜歡?

生:這句用比喻手法,寫出綠的特點。

師:你知道水綠得如何,說說“翡翠、無瑕”的意思,并指出水的特點。

師:想想,應怎樣讀呢?

生:應讀得活潑、跳躍。

師:喜歡讀這一句的同學把這一句讀一讀。(生讀)

師:喜歡水清的同學,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并讀一讀。

生:漓江的水清得可見江底的沙石。

師:漓江到底有多清呢?我們可以把一枚硬幣放入水中,透過江水可以看見江底硬幣上的字。那如何朗讀呢?喜歡的同學讀一讀。

生:讀

師:請同學們評一評,他們讀得如何?(師指導,該句應讀得平整,然后,全班讀一遍)

師:老師也喜歡這一段,現在老師讀前半句,你們讀后半句。(師生接讀)

師:這種句子有什么特點?

生:后面半句強調前半句。

師:這是排比,作者本寫水,為何要提到大海、西湖?

生:對比、比較。

師:這有什么作用?(出示幻燈:波瀾壯闊的大海、西湖的圖片)

[評析]:

老師在指導此段的閱讀理解時,做得最好的是,讀的輔導非常到位,讀得細致,特別是讀漓江水,做到讀與理解相結合,并且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狀態(tài),讓學生及時反饋評價,并且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所描述的意境,課外資料的補充對指導學生形象理解山水百態(tài)有很好的作用,這能更好地讓學生在朗讀時讀出感情;教師富有激情的范讀、領讀很有感染力,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片段二:自由讀第三段,交流朗讀方法

師:大家自由讀這一部分,要讀出作者怎樣寫出山的特點。(先指名讀)

師:讀這一段,指出你喜歡哪些語句?小組交流這一段與前面的寫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有感情地朗讀。(個別讀、評讀、誦讀、挑戰(zhàn)讀)

師:(引讀、配樂讀。)交流一下對以上這一段話感受最深的詞句,說說你的感受。

生:這一段寫得很好,如寫山“各不相連、形態(tài)各異……”說明山很多,形態(tài)多種多樣。

……

生:(匯報)寫了山有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

師:(出示桂林山水圖片)同學們邊看圖邊想象桂林山水之美,并說說與文中所述之美有何異同?

評析:這一片段的教學,老師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在讀中體驗,學習中以文本為載體指導修辭手法,提高習作能力,同時通過對比前后兩段寫法,先總結出學法,再放手讓學生自學,這樣多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自我想象,自我感悟,形成自己的見解,養(yǎng)成主動探索的精神。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圖片展示,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便使學生急于表現對桂林山水的贊美,從而達到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有機統(tǒng)一。個性得以張揚,使學生享受到生活化的語文,給他們帶來快樂。同時,本片段也重視了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或模仿文中的句式、或自由表達,都為學生語言的發(fā)展提供了空間,實現了積累、理解、轉化、應用的語言實踐過程,為學生今后學好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述:《桂林山水》這一課,用優(yōu)美流暢的文字描繪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呢?首先老師用圖片展現了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fā)了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著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山水特點的句子,結合看到的圖片,說說對桂林山或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并通過讀表現出來(即自我體會的情感朗讀);接著在品讀、評讀、誦讀、挑戰(zhàn)讀、引讀、配樂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fā),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在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中,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啟發(fā)想象,或對照圖像認知,在讀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進朗讀;同時,朗讀吸引了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綿長,感悟美、體驗美,得到愛的撫慰、情的熏陶。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始終讓學生自己在讀的過程中感悟文本思想,在讀中體會作者的寫著方法,感受桂林的山是怎樣的奇、秀、險,桂林的水是怎樣的清、靜、柔。

第9篇:贊美老師的一段話范文

一、利用晨讀,創(chuàng)設樂說情境

低年級兒童的興趣主要不是來自活動結果或事物意義(即間接興趣),而是來自活動本身(即直接興趣)?!皹氛f”即學生對說話內容感興趣,不吐不快。我們充分利用晨讀課,創(chuàng)設語境,激發(fā)學生說話的積極性。

例如“學會贊美”,教師可以圍繞“贊美”這一話題,充分聯系學生實際進行適當拓展,選取學習和生活中豐富的話題資源,讓學生學會如何由衷地贊美他人。為豐富話題資源,可以把平時學生大掃除拍下的錄像播放出來,讓學生夸夸誰在大掃除中表現突出;或欣賞班級里字寫得漂亮的作業(yè),請學生來夸夸;或者夸夸媽媽哪一樣拿手菜做得好;贊一贊白己學校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其中最喜歡的某一個景或地方;還可以夸一夸自己的特長、優(yōu)點,讓學生找出他人的優(yōu)點之外還能知道自己的長處,了解自己,相信白己,找到自信。

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也可以作為說話的素材。我們太華小學有竹文化特色教育,依托竹文化開展各類活動,如“竹娃看家鄉(xiāng)”“竹文化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讓學生能夠把自己所見、所想、所做的事情說出來與他人分享;每周五班級進行“七德(七德是以竹子的七種品性來定的)卡”的發(fā)放,讓獲得的孩子在臺上說出自己當時的感受,也可以讓沒得到的孩子說說自己的打算。這樣既樹立了榜樣,又激起了孩子們的競爭意識,還鍛煉了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多得。

二、挖掘教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如《三個小伙伴》一課,教師讓學生分組扮演角色?!靶⌒堋笨吹交锇閭儙碜约鹤钕矚g的禮物探望自己,激動萬分,感謝的話語脫口而出?!靶』锇閭儭币踩饲槿刖?,七嘴八舌地安慰著“小熊”。從具體的對話中,學生領悟到對話的應答性,體驗到人物對話由于情境、身份、說話內容的不同,需要變換語氣、語調。

二年級《狐貍和烏鴉》這課,讓學生也來想一想:當烏鴉第二天又找到一片肉,狐貍再次騙它,烏鴉會怎樣呢?孩子們各抒己見,上臺表演,把狐貍的狡猾、烏鴉的笨拙都從對話中體現出來?!独呛托⊙颉芬徽n中課文結尾是狼向小羊身上撲去,此刻小羊到底有沒有被狼吃掉呢?學生充分地展開想象,從而在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中不斷地提高對話能力。

三、開展活動,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1.看看說說

利用具體的實物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主要形式有:看實物說話、看圖片說話、看場景說話和看大自然說話等。如教師把裝滿蘋果、梨、葡萄、香蕉、西瓜的大玻璃盤出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仔細觀察各種水果的形態(tài)、色澤,品嘗各種水果的味道。又如帶來一只小兔子、小刺猬等小動物,讓孩子們先觀察后說說它們是什么樣的,學生不僅僅能把顏色、樣子說出來,還能用上擬人、打比方的方法把小兔子的可愛、小刺猬的外形特點,淋漓盡致地用自己稚嫩的語言表達出來。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趣味盎然,發(fā)言欲極強。

2.聽聽說說

我們常組織學生開展聽故事、聽電話、聽談話等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說話。如我設計了以下形式的活動。你是班長,老師打電話到你家通知星期日下午2點到電影院看電影,請幫助轉告其他同學;小康打電話詢問媽媽病好了沒有;爸爸遠在他鄉(xiāng)你打電話問候他等等。這種訓練帶有很強的游戲性,符合低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征,學生能很快進入角色,樂說,搶著說。

3.做做說說

即讓學生動手操作,根據操作過程和結果說話。比如手影游戲“翻出一個聰明來”,學生用雙手翻出各種動物姿態(tài),隨后說上一句話或一段話。折紙飛機、紙青蛙、蝴蝶結等,說出自己是怎么折的,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動口。學生想說,愛說,常常是一發(fā)而不可收。

4.演演說說

讓學生擔任生活中的實際角色,圍繞某一主題進行對話。如圖書管理員與借書人、營業(yè)員與顧客、病人與醫(yī)生、爸爸媽媽與孩子、老師與學生等,要求學生在適當的場合說出最恰當的話,體現對話語言的應用性,讓學生知道什么才是文明、禮貌的語言。

相關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