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

第1篇: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1.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特點

(1)政府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支持,并且起步早。

美國政府部門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非常關注。在國家和政府的努力下,美國就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全國性的探討,2001年美國衛(wèi)生部提出了青少年信息健康教育的辦法。針對當時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可以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并且能夠對已經產生心理問題的青少年進行及時地治療。

(2)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范圍廣、規(guī)模大

經過數十年的反戰(zhàn),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規(guī)模已經非常大了。美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分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最大分支。該分會在學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機構中都有他們的工作崗位,很多學校都安排了專門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社會支持的心理學專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機構從學校發(fā)展到了社區(qū)和家庭。

(3)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手段先進,形式多樣

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非常關注手段的現代化,在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務時,通常采用具有較高精度的神經科學研究儀器,比如,腦電記錄儀等。美國為青少年設計了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比如,學校生活適應、情緒波動不定、人際關系緊張等,利用以上活動能夠有效地治療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并且能夠將學校、家庭、社區(qū)緊密地結合起來。

2.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特點

(1)對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目前,中國的經濟不斷發(fā)展,經濟體制改革也不斷深入,社會競爭越發(fā)激烈。一方面,勞動力的重新組合、過去的社會支持網絡的下降,引起了青少年不同心理應激因素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和經濟條件的改變導致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青少年自殺現象明顯增加等問題。中國產生心理問題的青少年不斷增多,而中國心理健康研究相對美國比較晚,目前,我國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給予了非常高的關注,并且將其作為了中國急需發(fā)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近年來,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學術論文和專業(yè)書籍不斷增加,一些教育類期刊或醫(yī)學類期刊紛紛開辦了心理教育版。另外,中國各級政府都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中國政府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三級甲等醫(yī)院設立心理科,大、中、小學設置心理咨詢中心,并且聘任具有專業(yè)資質的心理咨詢師。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青少年心理素質具有較大的提升。

(2)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內容不斷豐富

目前,中國并沒有像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一樣的心理健康研究機構,但是我國中科院心理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貢獻。他們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情緒抑制對青少年的環(huán)境適應影響、診斷和干預等等,除了這個機構,中國還有許多其他有關心理健康研究的機構。

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研究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研究;

②青少年心理健康測量表的編制和借鑒,比如,心理健康測查表、心理健康量表等等。

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模式的相關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

④青少年腦-認知-心理健康的相關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學者希望能夠利用核磁共振等先進的技術分析腦的機制,從微觀的角度來進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支持。

⑤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疾病的預防。重要通過轉變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并且對一些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進行及時的治療。

二、美國和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社會支持比較研究

為了更好地了解中美兩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社會支持狀況,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提高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采用心理健康狀況自評量表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中美兩國青少年進行調查,并采取隨機選取、網絡發(fā)放的方式進行,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738份,回收698份,其中有效問卷為690份。有350位美國青少年參加了問卷調查,占50.7%的比例;有340位中國青少年參加了問卷,占49.7%的比例。問卷結果利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結果如下:

1.美國和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異比較

分析結果顯示,美國青少年和中國青少年在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強迫、焦慮和總分上存在顯著的差異(p

2.美國和中國青少年社會支持及支持利用度的比較研究

分析結果顯示,在主觀社會支持、客觀社會支持以及社會支持總分上,美國青少年和中國青少年存在著顯著的差異(p0.05)。通過比較不難看出,美國青少年在出現心理問題時能夠獲得較全面的幫助,這和美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資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的完善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國,心理健康教育還處于初級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還不具規(guī)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資金投入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因此,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支持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地加強。

三、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對中國的啟示

1.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不斷提高其社會支持水平。

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大力度,采取多種途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從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更具專業(yè)化應為今后發(fā)展的主要方向,這有利于提高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效率。

2.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和其他機構的溝通與合作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應充分地體現職業(yè)性、合作性和廣泛性。中國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是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機構僅僅是形式。隨著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不斷深入,應該意識到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環(huán)境健康以及生活態(tài)度健康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應該不斷增強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青少年應該增強自身心理健康意識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工作過程中,應該不斷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應該關注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素質,有效地避免青少年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重點是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善于調節(jié)自己,學校、社區(qū)和家庭可以聯(lián)合起來多組織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正處于發(fā)展階段,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地解決,中國應該借鑒美國等國家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學校、社區(qū)和家庭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力度,從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 婁文靜,李義安.人格特點影響大學生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路徑分析.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30(2).

第2篇: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摘要】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教育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一個人終身的發(fā)展 。當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重視 如何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是每一個教育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本文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進行以下探討,并提出幾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希望能給予相關人士借鑒。

【關鍵詞】 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關健康教育

引言

青少年階段是一個人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教育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一個人終身的發(fā)展。 然而,長期以來,關心青少年成長的熱點大多集中在他們的飲食 、身體 、學業(yè)成績以及升學就業(yè)等問題上,很少去關注與青少年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那么何謂心理健康教育呢?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采用各種方法和措施,以維護個人身體的心理健康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廣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 就其內容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質培養(yǎng)與心理健康維護任務, 心理素質培養(yǎng),主要是教育和培養(yǎng)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助其學業(yè) ,事業(yè)成功 ,心理健康維護,它主要是使個體形成并維持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能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 、發(fā)展、 這兩個任務層次不同,心理素質培養(yǎng)主要是使學生能成功、 成才;心理健康維護主要是使學生能正常地生長發(fā)展,能適應成人。就其性質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則包括發(fā)展性教育和補救性教育,發(fā)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進行培養(yǎng)促進,使學生的心理品質不斷優(yōu)化 。補救性教育主要是對心理處于不良狀態(tài)或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幫助,使之恢復正常狀態(tài)。這兩種教育也屬不同的層次,發(fā)展性教育主要面對正常發(fā)展的學生,是提高性的;而補救性教育主要是面對心理方面出現不同程度問題的學生,是矯正性的。根據心理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要求,依據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是多樣的。

1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發(fā)展心育教學,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積極進行心理訓練。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著眼于發(fā)展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注重維護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將工作重點放在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的矯正與治療方面 。重點開展團體發(fā)展性教育和個別發(fā)展性教育,積極開展團體補救性教育和個別補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礎上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有計劃 、有目的、 有步驟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發(fā)展性教育中不斷提高心理素質,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響;使學生在補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誤區(qū),發(fā)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以培養(yǎng)個體良好的心理素質為目的的專門課程,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 所謂心育教學,是指根據個體心理特點和規(guī)律,運用輔導與教學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或調節(jié)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 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之前,有必要了解學生的智力 ,氣質態(tài)度與性格 ,心理與行為問題等方面 如果發(fā)現學生在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力、學習興趣、合作精神、 自尊、責任感、挫折容忍力 、環(huán)境適應 、性心理等方面相對比較薄弱,應以此為根據,同時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與原則,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具體目標 。目前不少中學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一方面普及心理學有關知識,更為重要的方面是給學生進行心理訓練 、心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要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活動來進行的,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真正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智力正常,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2 廣泛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排除學生的各種心理障礙,并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

心理咨詢是指根據個體心理特點與規(guī)律,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幫助前來咨詢的人排除各種心理障礙,使之能及時擺脫不利的心理狀態(tài),恢復到健康狀態(tài) ,學校應設心理咨詢室,由經過心理咨詢專門培訓的教育者,對前來咨詢的學生舉行咨詢和幫助,使心理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的學生或者心理處于程度較輕的不健康狀態(tài)的學生恢復到健康狀態(tài)。學校應成立以院領導牽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員會,以心理咨詢中心為核心,建立一個由學生心理協(xié)會、院系心理輔導員、心理咨詢中心組成的三級心理保健網絡:(1)學生心理協(xié)會。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學生中通過各種途徑普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培訓一批心理衛(wèi)生骨干,充當心理保健員和學生咨詢員,他們生活在學生中,宣傳心理健康,及時發(fā)現同學中的問題,并介紹、推薦有問題同學去尋求專業(yè)幫助。(2)院系心理輔導員。對院、系層次與學生關系密切的人員,如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部工作人員甚至課任老師等,進行專題培訓,使他們初步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學會區(qū)分思想問題與心理問題,并具有解決一般心理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得到及時的幫助。(3)心理咨詢中心:配備高素質的專業(yè)人員,進行心理輔導與救助,以幫助那些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的學生,并通過心理健康狀況普查,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有計劃地提出切實可行的教育措施。

3 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 ,現代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沖突和壓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yè)性特征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 ,教師要善于調整自己心態(tài)使自己始終處于積極樂觀、 平和穩(wěn)定、 健康的狀態(tài),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此外要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與心理衛(wèi)生的基本知識,以便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出現失誤。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孩子身心全面發(fā)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每一個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樣有著家庭的成因 ,父母的教育觀念 、教養(yǎng)方式、 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師整體素質的轉變,首先應關注教師的心理成長,因為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直接決定了教師如何去影響自己的學生。在現階段我國教師群體心理抗逆能力普遍降低的。什么是心理抗逆力呢?抗逆力是一種相對能改變、能抵抗壓力的能力──即使面臨社會逆境依然能夠坦然面對的能力。導致了教師抗逆力的降低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師在艱巨復雜的教育任務面前需承擔前所未有的壓力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眾所周知,近二十年以來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均對青少年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主導者,需要時刻分析社會的變化所引發(fā)的各種青少年問題,并努力通過教育的途徑加以解決,這其中探索的艱難可想而知。近些年來,我國在基礎教育環(huán)節(jié)不斷地在進行各種課程改革,教師需要時時面對新的教學任務帶來的挑戰(zhàn)和壓力,工作的壓力再加上部分教師家庭生活中遭遇到的種種逆境,直接導致了教師群體的種種心理危機。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都將直接對教育的過程和效果產生深刻的負面影響。關注教師的心理危機及他們在社會的逆境中失去的心理抗逆能力,并進行有效的調整和引導,不僅是良好教育質量的保障,也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

4 造成青少年心里健康的原因;

其一,家庭結構 ,由于父母的離異或缺失而導致的家庭結構不完善或破壞,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關愛 其二,學校教育中存在著錯誤的教育觀、師生觀、特別是有些教師道德修養(yǎng)較差,態(tài)度粗暴,心理不健康,動輒訓斥變相體罰學生。

營造一個寬松健康,向上的社會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一個完整的自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僅不能離開學校,家庭的教育和輔導,而且也離不開社會環(huán)境的熏陶 、環(huán)境育人,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會直接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社會各界和社區(qū)應關心青少年的成長,支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進其發(fā)展,形成一個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氛圍 ,我們的社會必須加強措施,減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對青少年的腐蝕和滲透,減少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發(fā)生。只有為青少年的成長建立一個全社會的保護網 ,過濾社會有害物質,還青少年一個潔凈的藍天,同時加社會對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傳和教育,這樣我們才能培養(yǎng)和造就二十一世紀人格健全的創(chuàng)新人才,促進社會的進步。

5 結束語

現代人類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 ,在中小學生及大學生群體中表現尤為突出。當前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的形式有多種多樣 ,大致可分為學習類、 人際關系類、 情緒類、 人格障礙類及青春期性心理類。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 ,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 張文新.青少年發(fā)展心理學[M] .第 1 版.濟南:山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 :63.

第3篇: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 生殖醫(yī)學;精神靜脈曲張;包皮環(huán)切術;隱睪;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6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 (2007)08-0752-02

為了解北京市西城區(qū)男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現狀,為進一步做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 育和服務提供科學依據,引導廣大男性青少年正確認識自身生理和心理變化,更好地促進青 少年的健康成長,北京市西城區(qū)中小學衛(wèi)生保健所聯(lián)合北京市西城區(qū)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 區(qū)教育委員會、區(qū)計劃生育協(xié)會、北京市第二醫(yī)院泌尿外科等多家單位,對西城區(qū)2006年中 學新入學男生進行了生殖健康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北京市西城區(qū)2006年入學的初一(12歲)、高一(15歲)年 級男生共計6 084名,其中初一年級學生3 256名,高一年級學生2 828名。

1.2 方法 在保健所每年組織全區(qū)中學新生建卡體檢期間,對所有受檢男生 檢查外生殖器。按照泌尿外科專業(yè)要求[1],檢查學生有無包皮過長、包莖、包皮 炎、包皮 環(huán)切術后、精索靜脈曲張、隱睪等生殖器疾病。根據體檢情況向相關學生家長發(fā)送通知書, 建議就 診;并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向相關學生和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和隨訪,共計選擇103名學生 和324名學生家長(監(jiān)護人)。相關資料由校醫(yī)保管,并于1 a后再次隨訪,了解治療情況。

2 結果

2.1 患病情況 檢查發(fā)現共有2 793人次,2 365人患有外生殖器疾病,占 總 檢查人數的33.87%,其中與包皮有關的疾?。òみ^長、包莖、包皮炎)檢出率最高。

2.2 患病學生及家長對相關疾病認知情況 95.14%患病學生不知道自己所患 疾病及其危害,認為沒有必要知道和懼怕治療的學生分別占1.94%和2.91%;而家長或監(jiān)護人 對疾病不了解的也占大多數(83.33%),了解但認為不重要的占11.73%,認為重要但未治療 的占4.32%,有2位家長(0.62%)拒絕調查。

3 討論

與青春期男性生殖健康有關的疾病主要包括包皮過長、包莖、包皮炎、精索靜脈曲張、 隱睪等。包皮過長、包莖、包皮炎主要由于包皮垢的沉積引起的炎癥,長期患病可導致 癌[1-2];患有包皮過長、包莖的男性成年后還極易導致女性的生殖器官疾 病,包括宮頸炎、宮頸糜爛甚至宮頸癌[3]。有調查發(fā)現,未切 除包皮男性的配偶子宮頸癌發(fā)病率比做過包皮環(huán)切術男性的配偶高8倍[7]。精索 靜脈曲張會直 接導致溫度升高,影響的生成和成熟,進而導致成年后不育[1,8]。隱睪 的后果更加危險,除影響男性的和生育外,在青少年時期即可因為長期處于腹腔 高溫環(huán)境下而導致癌變[4-5]。此外,上述疾病還有引發(fā)青少年心理健康問 題的潛在危險,成年后不育更會導致家庭的不穩(wěn)定甚至深層的社會問題[6]。

本次調查結果提示,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在男性生殖系統(tǒng)健康服務方面仍存在較大缺陷。本應在嬰 幼兒時期發(fā)現和解決的問題,由于各種原因延誤了早期發(fā)現和治療[7-9]。在學校 衛(wèi)生服務 方面,青少年男性的健康教育被忽視,導致學生生殖系統(tǒng)的疾病知識相當匱乏[4] ,而家長和監(jiān)護人、教師、學校等與青少年密切相關的因素也由于各種原因,不能給學生創(chuàng) 造一個了解自身及相關疾病的環(huán)境[10]。絕大多數家長尤其是男性家長自己就缺乏 相關知識,少數了解此類知識的家長對疾病的認識和嚴重性并不清楚[11];學校生殖健康教 育重點為女生,相關部門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女生的生理衛(wèi)生方面,涉及男性生殖 系統(tǒng)疾病方面的教育幾乎為空白[12];醫(yī)療保健部門更多地圍繞女性開設各種婦女 保健工作,對男性生殖保健并未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各種社會因素導致對男 性生殖健康問題缺乏關心[13]。

針對以上情況,筆者建議:從源頭入手,開展和完善新生兒外生殖器的常規(guī)檢查制度,并在 家庭隨訪中進一步追蹤[3];幼兒園或學校在新生入學體檢中開展男性外生 殖器檢查,盡可能早期發(fā)現疾病并采取相應措施[4];學校的健康教育應增加男性 生殖健康內容,有條件地開設家長課堂,擴大相關知識的普及程度;全社會范圍內的男性生 殖健康工作需要教育、衛(wèi)生等相關機構更好地協(xié)同解決[8]。

4 參考文獻

[1] 吳階平,裘法祖,主編.黃家駟外科學.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1 696 -1 697.

[2] 常喜華,谷欣權,孔祥波,等.癌215例臨床分析.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2,10:520- 521.

[3] 孫志明,吳玉,岳慧,等.男性生殖健康教育對夫婦性傳播疾病知識掌握程度的影響.中 華男科學,2003,9(1):11-15.

[4] 李敏,楊金瑞.230例隱睪臨床分析.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4,25(5):348-350.

[5] 莊乾元,韓見知,主編.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疾病.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3 01.

[6] 王麗華.男性青少年生殖器官疾病的病例分析與防治.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22(2):170 -171.

[7] 王洪通,駱霞,呂樂群,等.1 080名男性生殖健康保健服務需求調查.中國婦幼保健,20 05,20(14):1 717-1 719.

[8] 趙亞玲,陳新,李竹,等.關注男性生殖健康發(fā)展生殖保健服務.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 005,10:595-598.

[9] 郭應祿,李宏軍.男性生殖健康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男科學,2003,9(1):1-6.

[10]許俐,宮露霞,等.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 006,21(1):93-96.

[11]余小明,張佳持,宮露霞,等.中國4城市青少年生殖健康就診意愿及影響因素 分析,2005,5(5):333-336.

[12]張德英,王斌,余小明.我國青春期生殖健康服務的現狀.中國生殖健康雜志,2 003,14(6):331-333.

[13]周建芳.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探討.中國健康教育,2002,18(1),39-40.

[14]閔堅.某中學569名初中男生外生殖器異常情況調查.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27 (5):438.

第4篇: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 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干預體系

中圖分類號: G 807 文章編號:1009-783X(2013)06-0505-06 文獻標志碼: A

Research of the Intervention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n the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cents:Analysis Baesd on the Results in Tianjin

WANG Xuguang,WANG Yang,WANG Yuan,ZHANG Fenggang,LIN Kailin,LV Xingzu,BAI Changke

Abstract:Proceeding from the behavior and lifestyle factors as the core elements which affect the physical health of young people,the present research conducts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es of the physical health status,the related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se behaviors of adlescents in Tianjin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interview,field research,symposia,etc.Baesd on the results analyses above,we set to build an intervention system which puts the physical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 at the core by using health management,health promotion,social ecology theory and methods.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ystem,so as to cultivate the health behaviors and improve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ents in Tianjin,as well as to provide specific cases for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cents in China.

Key words:adolescents;physical health;intervention system;physical fitness;family environment;school health environment

收稿日期:2013-07-03

基金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2010CTY008)階段成果。

作者簡介:王旭光,女,天津人,教授,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博士后。

我國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問題沒有出現根本扭轉。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問題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當前清晰認識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問題,深入分析影響體質健康下降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探索并建立起切實有效的綜合性干預體系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1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思路

當代社會,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下降的核心因素是行為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生命最初的20年所形成的行為模式與個人、公眾的健康有密切的關系[1]。青少年兒童正處于快速生長和發(fā)育時期,也是健康行為方式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影響其健康的行為因素進行有效干預,促進其養(yǎng)成健康的行為模式,對提高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水平和促進其終身健康都具有深遠意義;因此,課題組以影響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的核心要素——行為和生活方式因素為切入點,以天津市6~19歲青少年兒童為調查對象,深入調查和分析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狀況,體質健康相關行為情況,并調查分析影響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相關行為形成的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環(huán)境因素情況,在此基礎上運用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進等理論與方法,探索提出以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行為模式形成為目標的、綜合性的干預體系,分析實施策略,以期為促進我國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行為的養(yǎng)成和體質健康水平提高提供參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研究和專家調查方法

課題組系統(tǒng)梳理了國內外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相關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擬制了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相關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指標體系和調查問卷,并通過專家調查等方法,確定了調查內容,制定了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

1.2.2 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將調查對象限定為6~19歲中小學生。采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在天津市18個區(qū)縣中隨機選擇5個區(qū)(縣),每個區(qū)(縣)選擇普通和重點各1所小學、初中和高中(有的學校為完全中學,包括初中、高中;有1所學校包括小學和初中),在每所學校的每個年級中隨機選擇1個班的學生(河西區(qū)為市內中心區(qū),因樣本同質性高隨機選擇了小學、初中、高中各1所學校),總計為5區(qū)縣22所中小學3 2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調取了這些學生的體檢和體質健康監(jiān)測成績,對學生及其家長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對學校相關情況設計了開放式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的發(fā)放時間是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運用SPSS 16.0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樣本分布見表1。

表 1 調查樣本分布情況

1.2.3 訪談和座談

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天津市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學校健康環(huán)境、家庭因素、社區(qū)和相關社會組織活動情況,課題組對問卷調查的每區(qū)(縣)至少各一所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校進行了實地考察,對學校體育與健康工作主管領導、體育、健康教育課教師等進行了座談和訪談;對學校所在社區(qū)衛(wèi)生醫(yī)院、街道、各區(qū)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等相關組織進行實地考察,與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訪談和座談。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天津市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狀況

體質是人體的質量,是指在遺傳性和獲得性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綜合的、相對穩(wěn)定的特征。從結構上看,體質包括5個要素,即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fā)展水平、心理發(fā)育水平及適應能力[2]。體質健康是指構成體質的各要素處于良好和諧狀態(tài)。課題組為了客觀反映天津市學生體質與健康情況,通過調取學生每學年體檢卡片和體育課上圍繞《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的項目所進行的體質健康監(jiān)測成績,并輔以亞健康問卷調查來反映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指標主要包括身體形態(tài)(身高標準體重)、身體機能(肺活量體重指數)、身體素質(速度靈巧類、力量、柔韌、耐力等)及學生身體、心理、精神狀態(tài)的亞健康情況。

2.1.1 身體形態(tài)

總體上,學生身體形態(tài)的勻稱度還需提高,身體勻稱的學生比例僅為36.3%;“營養(yǎng)不良和較低體重”學生與“超重和肥胖”學生的比例較高,分別達到37.8%和25.8%,肥胖率為19.1%,即在所調查的學生當中5個就有近1個肥胖兒童,每3孩子中就有1個較低體重或營養(yǎng)不良。從性別分組來看,男、女生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女生肥胖率比男生低10.4%。從城鄉(xiāng)分組看,農村孩子肥胖率略低于城市孩子。

2.1.2 身體機能——肺活量體重指數

肺活量體重指數是通過人體自身的肺活量與體重的比值,亦即每kg體重的肺活量的相對值來反映肺活量水平及用以對不同個體與群體進行客觀的定量比較分析。從總體上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不合格率高達到23.6%。農村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等級要好于城鎮(zhèn)學生,女生略好于男生。

2.1.3 學生身體素質

耐力素質是指機體維持長時間工作或運動而不疲勞的能力,總體上耐力素質不合格比例較高,達到21.1%。從城鄉(xiāng)分組來看,農村學生的耐力素質明顯好于城鎮(zhèn)學生。男生、女生無顯著差別。

總體上看,學生柔韌素質較好(總體不合格率僅為3.9%)。城、鄉(xiāng)的學生有顯著性差異,城市好于農村(優(yōu)秀率高出農村3.2%,不合格率低于農村4.1%),女生略好于男生(優(yōu)秀率高出男生0.8%,不合格率低于男生1%。)。

力量素質指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通過握力、俯臥撐、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測試項目來反映。從總體上來看,學生優(yōu)秀率19.5%,良好率35.4%,合格率31.6%,不合格率為13.4%。農村學生的力量素質好于城鎮(zhèn)學生,女生略好于男生。

學生速度靈巧素質,通過測試學生速度、靈敏素質及神經系統(tǒng)靈活性的發(fā)展水平來反映學生速度靈巧素質狀況。從總體上來看,學生優(yōu)秀率24.2%,良好率28.8%,合格率31.5%,不合格率為15.6%。農村學生速度靈巧素質明顯要好于城鎮(zhèn)學生,女生略好于男生的水平。

學生亞健康情況:學生身體上亞健康問題突出,常常覺得疲倦、乏力的學生比例為32.2%,運動時常常感到氣短的學生比例為23.9%,經常反復出現“感冒”學生的比例為15.9%,入睡困難學生的比例為14.6%。其次,心理亞健康問題也值得關注。經?;蚩偸怯X得精神不振、情緒低沉學生占15.7%,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學生占12.7%,經常感到孤單的學生比例為16.3%,閑暇時不知道做什么的學生比例為19.8%。從家庭類型來看,單親家庭孩子的亞健康狀況比核心家庭和大家庭要突出。

2.2 天津市青少年兒童的體質健康相關行為情況

健康相關行為是指人類個體和群體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既包括個體內在的特征和過程,例如性格、情感、信念、價值、動機、感知覺及其他認知元素,也包括外顯活動,行為方式和習慣,通常可以分為促進健康行為和危害健康的行為[3]。課題組主要從個人健康知識、健康責任行為、營養(yǎng)飲食、身體活動和身體鍛煉、日常學習和生活習慣(包括壓力處置)幾個方面反映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相關行為情況。

2.2.1 營養(yǎng)飲食

運用主因素分析方法,課題組主要從飲食規(guī)律情況(早餐、三餐定時定量等),零食、軟飲料、麥當勞、肯德基西式快餐等不健康飲食行為情況,食用蔬菜、水果、肉、魚等營養(yǎng)素是否全面和均衡情況來反映學生的營養(yǎng)飲食行為。

調查結果顯示,除初中生(天天吃早餐的比例為68.2%)外,“天天都吃”早餐的學生占到了約80%或以上。早餐情況在不同家庭類型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單親家庭的學生情況明顯不如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學生。學生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不餓或不想吃(42.7%)、沒有足夠時間吃(32.3%)。有39.6%高中組學生因“沒有足夠的時間”而不吃早餐,比例最高??傮w上,三餐做到定時定量的學生占到55.4%,有28.8%學生喜歡吃就多吃,不喜歡吃就少吃。不同年級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初中生三餐定時定量不足50%,情況最差。城鄉(xiāng)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城鎮(zhèn)學生飲食規(guī)律情況好于農村。

總體上,學生喝碳酸飲料,吃西式快餐、吃零食等不健康飲食行為急需改善。每天吃1次及以上零食的學生占55.4%,喝碳酸飲料每天1次及以上的學生占到了13.9%。學生吃麥當勞等西式快餐每周1次及以上學生占18.7%。城鄉(xiāng)有明顯差異,農村學生情況好于城市學生。

學生(尤其是農村地區(qū)學生)營養(yǎng)均衡情況還有待提高。每天喝牛奶250 mL及以上的學生僅有37.5%,城鄉(xiāng)學生每天吃蔬菜1種及以下比例分別占到25.7%和59.1%。城鄉(xiāng)學生每天吃1種及以上水果的比例分別占到71.9%和56.1%,城鄉(xiāng)間有顯著差異。城鄉(xiāng)學生每天吃魚、肉一次及以上比例分別占到48.8%和33.1%,在營養(yǎng)均衡方面城鄉(xiāng)之間有顯著差異。

2.2.2 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

課題組從學生身體活動和鍛煉情況、體育課質量情況2個方面反映學生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7 d內每天運動30 min達到3 d及以上的學生所占的比例為49.7%,不足一半。城鄉(xiāng)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城鎮(zhèn)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情況好于農村學生。過去7 d,平均每天用于體育活動的時間未達到每天1 h的學生超過一半,達到51.7%。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男生前3位的是足、籃、排球(54.5%)、乒羽(34.7%)、短跑(30.3%);女生前3位的是游戲(55.6%)、短跑(35.5%)、健身操(27.4%)。制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為課業(yè)負擔重沒有時間(占44.0%)和缺乏興趣(占29.8%)。學生的課余休閑活動(多項選擇)依次為:看電視、閱讀、上網、體育活動、文藝活動??傮w上,休閑活動以靜態(tài)休閑活動為主。

體育課的質量。從學生感受來看,體育課程的愉快和滿意度較高,83.4%的學生感覺十分愉快和愉快;80.3%的學生感覺滿意和十分滿意,但是運動負荷偏小比較明顯;有43.2%的學生感覺很輕松或者說不清。總體上看學生運動量不足,休閑活動以靜態(tài)休閑活動為主,課業(yè)負擔重和沒有興趣成為制約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

2.2.3 學習和日常生活

課題組將所調查的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因素分為壓力處置行為 、學習和睡眠、衛(wèi)生習慣3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50%以上的學生能夠較好處理壓力,但是也有30%左右的學生還不善于處理壓力。學生的睡眠時間普遍不足,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低于8 h的學生占總數的34.5%。學生每天作業(yè)課業(yè)負擔普遍較重,高中年級的學生平均課業(yè)時間在3 h以上的占到了37%,小學1~4年級的學生平均課業(yè)時間超過1 h的比例也趨近了一半,小學5、6年級的學生平均課業(yè)時間超過1 h占60.1%,初中學生平均課業(yè)時間超過1 h占71.3%。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學生個人衛(wèi)生意識較強,95%以上的學生能夠做到每天刷牙1次及以上,88%的學生能夠做到飯前便后經常洗手。

2.2.4 個人健康責任行為

個人健康責任行為是個體自覺維護自身健康的意識和相關行為。課題組從積極向上樂觀態(tài)度,調控體重、關注健康資訊等行為,喜歡和親人保持聯(lián)絡、注意維持良好人際關系3個方面來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在保持積極向上樂觀態(tài)度和喜歡和親人保持聯(lián)絡兩方面總體較好,80%左右的學生能夠經常和總是做到;但是學生在體重過輕或過重會努力調整、閱讀有關促進健康的資訊、盡量選擇少添加物的食品、每天站立或坐著都會保持抬頭挺胸的姿勢等具體行為方面還需加強,僅是有時或偶爾注意這些方面的比例都超過了20%。

2.2.5 個人體質與健康知識

個人體質與健康知識調查,我們主要圍繞科學健身、運動飲食、體重控制等方面的知識設置了8個調查題目,調查顯示40%的學生健康知識缺乏或匱乏。青少年兒童個人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從整體上來看還有待提高。

2.3 影響天津市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及其相關行為的環(huán)境因素情況

課題組借鑒國外對健康相關行為的形成機制和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4-5],在社會生態(tài)學理論視角下,主要從個人人口學變量(性別、年齡、地域等)、家庭環(huán)境(家庭社會經濟環(huán)境,家庭結構,父母的態(tài)度、知識、行為、教養(yǎng)方式等)、學校環(huán)境(學校的體育、健康教育、衛(wèi)生服務、相關物質和人文環(huán)境等)、社區(qū)環(huán)境(社區(qū)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育場地設施和體育文化活動等)、社會組織(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等相關社會組織的作用)等角度具體分析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相關行為的環(huán)境因素情況。

2.3.1 學校環(huán)境

學校是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一個重要載體和責任主體,課題組借鑒學校健康促進理論,主要從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學校健康環(huán)境(采光等硬件條件和師生關系、衛(wèi)生保健服務等軟環(huán)境)幾方面來分析[6]。

2.3.1.1 學校體育情況

學校體育主要包括體育課、課間活動、課外體育活動、運動訓練、競賽等。從總體上看,天津市學校體育工作基本能夠按照國家的規(guī)定開展,但體育課存在課時不足,偶爾被擠占,學生活動量不足,運動強度不夠的現象。各學?;灸茏龅矫刻旖M織一次25~30 min大課間活動,但也存在大課間學生實際活動時間少、一些學校受到場地小學生多等制約,大課間活動提升難度較大。目前,學校組織課外體育活動主要以體育活動課、體育興趣小組、小型競賽活動為主,活動時間一般為每周1~2次。少數學校在學生放學后組織學生自愿參加乒乓球、跆拳道、游泳、健美操等項目的俱樂部活動。也有少數學校利用社區(qū)場地和其他社會資源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但大多數學校或由于人均操場使用面積不足,或怕學生受傷及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重等多種原因開展學生課外、校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開展得并不普遍。學校體育從總體上難以充分滿足學生需求。

2.3.1.2 健康教育開展情況

學校健康教育是通過課堂教學和健康教育活動,使兒童青少年掌握常見病防治和衛(wèi)生保健知識,增強學生自我保健意識,養(yǎng)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從而達到預防疾病、增進健康、提高學生個體和群體的健康水平的目的。目前由于受到應試教育影響,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對其的重視程度都不夠,學校的健康教育與學生健康需求之間有非常大的差距。

目前天津市大多數學校能夠按照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在課程設置中安排健康教育課程,但實際上課隨意性大,課時得不到保障,一些學校不能按照健康教育課程設置完成規(guī)定的內容。健康教育課的內容不夠豐富、考核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以宣講為主,利用專業(yè)機構少,學生缺少實踐環(huán)節(jié),影響了學生有效地將健康知識轉化為健康行為和技能。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目前,學校健康教育授課教師不足,大多由體育教師、班主任、校醫(yī)或其他任課教師兼任,學校沒有獨立的健康教育教師編制,健康教育教師不能按照教師系列晉升職稱等都嚴重影響了學校健康教育師資力量的建設和培養(yǎng)。健康教育督導缺乏實效,往往流于形式。

2.3.1.3 學校健康環(huán)境情況

學校健康環(huán)境是激發(fā)和促進學生參加有益健康的活動、主動培養(yǎng)健康意識的外部環(huán)境,它與師生身體和精神健康關系密切[7]。我們主要從學校硬件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和相關制度環(huán)境角度來分析。

學校硬件環(huán)境方面,我們通過學生的滿意度對教室采光、教室設備、教室通風、教室照明、教室噪聲、教室溫度、教室桌椅、校園衛(wèi)生、食堂環(huán)境、體育場地和器材10個方面進行調查。另外,也通過對學校的訪談和問卷調查,來了解學校運動場地等相關情況。調查結果顯示:75%以上的學生對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和學習生活設施感到非常滿意和滿意,但是超過30%的學生對教室的噪音和學校食堂就餐條件感覺一般和不滿意(包括很不滿意)。其次,也有超過20%的學生對教室通風、溫度、課座椅、校園衛(wèi)生、學校體育場地和運動器材感覺一般和不滿意(包括很不滿意)。學生午餐質量差、學校課桌椅定期調整不及時、多媒體陳舊不清晰等問題給處于快速生長發(fā)育期的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挑戰(zhàn)。體育場地狹小也是一些學校面臨的突出問題。學校人際環(huán)境整體情況較好。學校在體檢、防病、食品安全等制度方面重視程度較高,執(zhí)行情況較好;但在體育活動、健康教育方面、作息時間、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執(zhí)行中還存在不足。

2.3.1.4 學校衛(wèi)生保健與體質健康服務工作

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的實施與評價情況。各學校都能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對學生開展測試工作;因為測試成績與學校工作、三好學生評定、學生畢業(yè)等掛鉤,對提高學生體質健康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監(jiān)測后的管理(指導)不充分的現象普遍,普遍缺少對學生和家長具體指導。學校將監(jiān)測結果上報各區(qū)縣教育局,通常缺少相關部門或研究機構對學校體質健康監(jiān)測成績的深入分析和對相關工作的具體指導。

學生體檢一般由學校委托有資質的社區(qū)醫(yī)院開展。目前,學生體檢工作主要依據《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每學年開展,整體來看情況較好;但也有農村地區(qū),由于教育經費不足,高中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體檢工作沒有在每學年都開展。目前,由于人力、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學生群體和個體較為深入的健康評價和提出健康促進對策建議的工作在學校中沒有開展。

2.3.2 家庭環(huán)境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家長的健康素養(yǎng)有待提高。57.3%的家長健康知識匱乏。高達88.7%的家長認為有必要對自己進行健康知識教育的普及。而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相關聯(lián)絡和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不足。80.3%家長印象中學校未開展過相關活動。家長的相關行為還需改善。家長的體育運動不足,父母在過去7 d里,每天參加30 min以上的體育活動達到3 d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29.8%和27.2%,比例不到30%。家人定期體檢情況還需提高,從來不體檢的占17.1%,偶爾檢查的有56.8%。

2.3.3 社區(qū)環(huán)境和相關社會組織情況

參與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主要有基層社區(qū)、基層社區(qū)衛(wèi)生院,各區(qū)縣衛(wèi)生局及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教育局及其健康保健所,以及體育協(xié)會、青年團、婦聯(lián)、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社會組織。調查顯示:目前社區(qū)的環(huán)境還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例如可供青少年兒童進行體育活動的場地不足(41.0%和33.4%學生認為社區(qū)體育場地和健身設施差和非常差),缺乏青少年兒童健身活動的組織等;此外,社區(qū)針對青少年兒童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很少。目前,由于學生課業(yè)負擔重等原因,一些社會組織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機構等希望對學校學生開展健康教育宣傳等活動,往往并不受學校歡迎。社區(qū)醫(yī)院工作的重點人群主要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由于人力等方面的限制,目前針對青少年兒童開展的相關服務較少。近年來,許多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加大了投入,大幅提升了醫(yī)療衛(wèi)生保健服務的水準。如果相關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機構與學校的衛(wèi)生保健工作能夠相互連接,建立起信息共享、咨詢服務、轉診等渠道,加強對青少年兒童近視預防、生長發(fā)育評估和促進、心理健康等工作,將為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在社會需求的推動下,近年來一些健身俱樂部、體育項目協(xié)會等積極開展青少年兒童的體育活動;但由于缺少相關政策傾斜,這些組織活動的普及性、廣泛性、規(guī)范性等還難以滿足青少年兒童需求。

3 結論

1)學生體質健康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超重及肥胖檢出率高,身體勻稱學生僅略高于1/3,學生身體機能(肺活量體重指數)不合格率高(23.6%)。運動素質中,身體柔韌素質較好,耐力素質不合格率高。學生身體亞健康問題突出,心理亞健康問題也值得關注。

2)從總體上看,學生體質健康相關知識還有待提升;選擇對體質健康有益的行為方式的責任意識還需加強;在具體行為方面,學生體育活動量不足、吃西式快餐和飲用軟飲料問題突出、農村地區(qū)學生營養(yǎng)均衡狀況不佳、近3層的學生不善于處理壓力、學生睡眠時間不足等問題也應引起足夠的關注。

3)受到應試教育、經濟社會發(fā)展階段、教育條件、人們健康素養(yǎng)、社會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還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①學校環(huán)境(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健康環(huán)境、衛(wèi)生保健服務等),家庭環(huán)境(家長的知識和行為)、社區(qū)環(huán)境(社區(qū)場地設施、體育組織、衛(wèi)生保健服務和健康教育等)與學生健康成長和體質健康行為模式形成的需求之間還有較大的差距。②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機制,相關社會組織如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衛(wèi)生服務機構、體育社會團體、健身俱樂部等在學生體質健康促進上作用發(fā)揮不充分。學校與家長、社區(qū)和相關社會組織在對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促進上聯(lián)絡不足,尚未形成合力與長效機制。③學生體質健康工作存在重“檢”而忽視后續(xù)管理問題,體質健康檢查和體檢后的數據主要停留于學生整體層次的分析,針對不同群體和個體的體質健康分析、后續(xù)的教育、指導和行為方式干預等工作不足,急需探索有效開展方式。

4 對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干預體系和實施策略的思考

現代社會影響人們健康的主要原因由生物遺傳因素轉變?yōu)樯罘绞?、環(huán)境、醫(yī)療服務、遺傳等多種綜合因素,其中,生活方式因素的影響占到50%以上。這樣僅依靠傳統(tǒng)的醫(yī)療模式難以解決現代人的健康問題。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人們提出了旨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并提供環(huán)境支持的健康促進策略。健康促進強調多部門的合作,旨在結合健康教育和環(huán)境的支持,使民眾能采取有益健康的行動及生活方式[8]。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問題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運用健康促進、健康管理等理論和方法,建立起切實有效的可操作的綜合性的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和干預體系,既是干預學生體質健康行為模式形成,促進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抓手,又是各類組織分工協(xié)作,形成促進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的合力和長效機制有效途徑。

4.1 對我國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干預體系的思考

我們將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干預體系定義為,以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行為模式的形成為目標,以學校健康促進為載體,聯(lián)合家庭、社區(qū)、社會相關組織,在社會環(huán)境和政策的支持下,構建學校、社區(qū)、家庭、社會相關組織網絡化、信息化的體質健康信息搜集、風險因素分析與評估、體質健康相關行為干預計劃的制訂與實施的循環(huán)的綜合性的服務和促進體系,如圖1所示。

核心目標:在政策支持和環(huán)境保障下,形成學校、家庭、社區(qū)、社會相關組織相互合作的一體化的網絡化的體質健康管理和干預體系,促進學生體質健康行為的養(yǎng)成和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

工作要點:

1)學校。以學校健康促進建設為載體,全面加強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學校健康環(huán)境;體檢、體質健康監(jiān)測和衛(wèi)生服務;學校與家庭、社區(qū)和相關組織的合作;員工的健康促進等,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學校內部、外部環(huán)境。

2)家庭。與學校共享學生體質健康信息,接受學校、專家系統(tǒng)、專業(yè)組織的指導,提高家長的體質健康相關知識、態(tài)度、技能,促進家庭健康行為模式的形成,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家庭環(huán)境保障。

3)社區(qū)。與學校共享學生體質健康信息,加強社區(qū)青少年兒童健康促進工作的組織、場地設施、人才隊伍建設,在社區(qū)中設有專人負責青少年健康促進工作,廣泛組織和開展青少年兒童的體育活動、健康教育。加強社區(qū)基層醫(yī)院對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教育和衛(wèi)生保健服務。

4)社會相關組織。充分發(fā)揮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青少年體育研究中心等專業(yè)機構在學生體質健康和危險因素監(jiān)測、分析和干預計劃制訂中的作用,加強對學校的學生體質健康干預工作所需的物質環(huán)境建設、師資培訓和培養(yǎng),學生群體和個體健康相關行為干預等工作的指導。加強專業(yè)衛(wèi)生服務機構,體育協(xié)會、健身俱樂部等社會組織與學校密切聯(lián)合,加強他們在學校學生的健康教育、健康活動、體育活動、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工作中的作用。

5)加強政策支持。建立教育、體育、衛(wèi)生等部門聯(lián)合的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促進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國和區(qū)域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的整體規(guī)劃;轉換對學校相關工作的評估監(jiān)督方式、方法,加大經費投入和政策引導,促進網絡化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干預體系和各類組織相互合作的“長效化”運行機制建設。

6)加強環(huán)境保障。加強場地設施的規(guī)劃建設,加強媒體的宣傳引導,推動和促進社會規(guī)范(法律法規(guī)、價值觀念、大眾行為模式等)的轉換,使青少年兒童的健康行為選擇更為便利。

圖 1 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干預體系組織結構

4.2 具體實施策略分析

1)完善青少年兒童體檢和體質健康監(jiān)測工作,增加對學生體質健康危險因素(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例如身體活動、營養(yǎng)飲食、家庭環(huán)境等)的監(jiān)測,探索形成學生、家庭、學校、社區(qū)(社區(qū)基層醫(yī)院)、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機構、業(yè)務主管部門(教育、衛(wèi)生、體育等)共享的學生體質健康信息系統(tǒng)和衛(wèi)生保健服務體系。

在學生體檢、體質健康監(jiān)測成績基礎上,進一步利用健康教育課等途徑增加對學生體質健康相關風險因素(尤其行為生活方式、相關環(huán)境因素的監(jiān)測,例如補充遺傳病史、家庭環(huán)境情況、個人行為生活方式情況等內容)調查。整合學生體質健康檢測、體檢、學生健康風險因素調查、基層社區(qū)醫(yī)院的居民健康檔案和相關衛(wèi)生醫(yī)療服務機構疾病診治、疫苗接種等學生體質健康信息,形成共享的學生體質健康信息系統(tǒng),探索實現學生個人健康管理端口,家庭服務端口,學校管理平臺,教育衛(wèi)生體育等政府機構管理平臺,衛(wèi)生服務機構使用端口(不同端口具有不同的使用權限)的信息應用系統(tǒng),實現學生健康檔案、網絡健康教育與咨詢,體質健康促進、預防保健、醫(yī)療服務和衛(wèi)生管理一體化、網絡化的體質健康與衛(wèi)生保健服務體系。

2)加強政策和環(huán)境支持,以學校健康促進為載體,提升各項工作品質,并建立起學校、家庭、社區(qū)和相關社會組織有機聯(lián)絡的一體化的綜合性干預體系。

學校是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的主要服務載體和責任主體,但其自身往往受到多重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依靠自身力量,難以有效應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建議政府深入探索,以學生體質健康需求為導向,不斷轉變對學校體育、健康教育、衛(wèi)生保健服務等工作的督導和評估模式,加強體育和健康教育師資培養(yǎng),加大政策支持和學生營養(yǎng)午餐等經費投入,加強學校與社區(qū)、社會相關組織合作和有機聯(lián)系的機制建設,加強網絡、電視、廣播等媒體的宣傳,提高政府部門、學校、家庭、社會組織對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法規(guī)制度建設,促進社會規(guī)范的轉變,切實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學校內、外部環(huán)境。

3)加強組織領導和整體規(guī)劃,為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促進體系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

在國家層面,建議成立由教育、體育、衛(wèi)生等部門聯(lián)合組成的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促進領導小組,加強頂層制度設計,制定我國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的整體規(guī)劃、活動計劃、保障措施,將地方(區(qū)域)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促進工作列為對地方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地方層面,不同區(qū)域的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促進領導小組可以委托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青少年體育研究中心等聯(lián)合組成專家系統(tǒng),在對學生整體體質健康和危險因素進行評估分析后,聯(lián)合政府相關部門制定整體規(guī)劃、具體的干預計劃和保障措施等。例如,設定干預目標,重點干預群體和干預領域、擬定干預或活動計劃(如營養(yǎng)午餐配給計劃,學校體育活動計劃、課外體育俱樂部活動計劃、健康教育實踐活動計劃、家長學校等),制訂場地設施建設和政策支持等保障措施。通過加強對區(qū)域相關工作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實施,加強對區(qū)域文化和社會規(guī)范引領。

體質健康問題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通過教育、社會環(huán)境、法律法規(guī)、政策轉變來改變社會規(guī)范,使健康行為成為整個社會的標準,進而能夠直接影響人們的行為習慣。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需要我們社會每一個部分的參與,作為計劃的一部分,共同促進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行為的形成,為其終身健康提供保障[9]。

致謝:課題調研中得到天津市相關區(qū)縣教委、相關學校、天津市民盟、天津市關工委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參考文獻:

[1] 世界衛(wèi)生組織.青少年的健康與成長[M].徐允誠,譯.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

[2]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質研究會.體質測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 華西醫(yī)科大學.健康行為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

[4] Lee-Lan Y.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ur in long-term evolution (CABLE):a school-based health lifestyle study[J].Promotion & Education,2002(9):33.

[5] Lucie R.EcologicalModelsRevisited:Their Usesand Evolution in Health Promotion Over Two Decades[J].Annu Rev Public Health,2011(32):307.

[6] 呂姿之.學校健康促進[J].中國健康教育,2003,19(9):683-685.

[7] 趙彩鳳.有效學校健康促進模式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7(10):41-42.

第5篇: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合理膳食;健康教育;飲食行為

現今社會食品安全事件不絕于耳。各種讓人痛心疾首的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一顆毒瘤,很大程度上影響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給人民群眾造成較大的心理負擔,使下一代的健康發(fā)育成長有了更嚴峻的考驗。

一、小學生合理膳食健康教育亟待重視

既由于社會現狀,食品的各種隱憂,也由于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更為優(yōu)越,青少年在物質充裕的環(huán)境下,食物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孩子卻缺乏健康的意識。如何引導孩子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1.社會飲食衛(wèi)生安全問題頻現

“三鹿”問題奶粉、地溝油、問題銀魚用福爾馬林、洋快餐速生雞、雙匯瘦肉精、雀巢致癌嬰兒食品、催熟芒果、染色饅頭、萬能牛肉膏、毒生姜、墨汁紅薯粉、零食糕點膨化劑……諸多食品問題事件不絕于耳,食品衛(wèi)生安全的公信力已經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青少年一代的健康發(fā)育和成長令人擔憂。

2.青少年兒童飲食行為習慣現狀令人擔憂

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家庭對子女物質上的給予過于遷就順從,而父母長輩寵溺孩子,往往對孩子的飲食喜好也十分遷就,孩子飲食健康意識低,不清楚什么樣的食物對自己的生長發(fā)育有益,往往單純依靠味覺去選擇食物。致使大多數孩子養(yǎng)成偏食、挑肥揀瘦,多吃零食,少吃蔬菜、水果、米飯等營養(yǎng)食品的飲食習慣。再加上食品安全問題頻現,在各種隱憂之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在飲食上有了更多讓人憂心的狀況。孩子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行為和習慣,對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十分重要。對小學生如何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行為,進行合理膳食健康方面的教育,十分必要。

二、針對現狀對學生進行合理膳食健康知識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長對孩子的健康發(fā)育和成長也更為看重。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從小形成正確的飲食觀念,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行為和習慣,成為教育工作當中的重要部分。

1.找準時機,對學生進行膳食健康教育

要讓孩子形成正確的飲食觀念和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首先要讓他們明白膳食健康的重要性,才會在自己平時的飲食當中更加注意。對小學生的膳食健康教育不能依靠生硬的課堂講說,更多的時候要找準時機,利用身邊的例子或者真實事件對孩子進行教育。如在社會上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可以適時地以之為切入點,向學生講解關于食品安全和飲食健康方面的知識;又或者以身邊某某小朋友不注意飲食健康,隨便吃街邊小吃以致腸胃不適等實例進行分析講解,用反面教材加強學生的注意程度。

2.膳食健康教育必須家長配合

父母是孩子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第一導師,在飲食習慣上的養(yǎng)成也是一樣,孩子的飲食習慣很多是向父母學習的。因此膳食健康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教育工作者在膳食健康教育這一問題上,要多與家長溝通,經常與家長交流學生在學校和家中的飲食情況和習慣,向家長灌輸青少年膳食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只有家長和老師相互合作,才能更大程度上保證學生的飲食習慣得到更好的指引,這樣,學生在學校能得到老師的教育,在家中亦能有父母管教和約束。

3.身教重于言教

在生活當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假如父母喜歡吃零食,那小孩就一定也經常吃零食,而假若父母較為注重飲食健康,在日常飲食當中少接觸油炸、肥膩的食品,那孩子們也能對這一類食品很少接觸。小學生還處于發(fā)育階段,各種行為動作仍然處于學習模仿階段,孩子在飲食上會不自覺地模仿父母并形成自己的習慣。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讓家長明白身教的重要性,在平時的飲食上做到以身作則,不能一邊在言語上對孩子說教批評,一邊自己又在行為上“犯錯”。

4.經常提點,反復教育

第6篇: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一、 綜合管理:期初制訂出工作計劃及各項制度,劃分好各班衛(wèi)生包干區(qū),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掃(早晨、放晚學后),一月一大掃,節(jié)日突擊掃,訂出衛(wèi)生檢查評比制度,由各班衛(wèi)生委員配合校醫(yī)室做到天天檢查、打分,一周小匯總,一月大匯總,并公布衛(wèi)生檢查結果。

二、 做好各班衛(wèi)生干部的培訓:期初召開各班衛(wèi)生委員會議,重點布置本學期學校衛(wèi)生工作任務,要求衛(wèi)生干部在環(huán)境衛(wèi)生、疾病防治、驅蟲普治、季節(jié)性傳染病防治、學生營養(yǎng)等方面,與校醫(yī)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訓。

三、 健康體檢:于9月底或10月初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全面健康體檢,體檢率達98%以上,對檢出陽性體征做好進一步查治工作。

四、 近視眼防治:第3周為“防近宣傳周”,通過衛(wèi)生專欄(印刷)、廣播宣傳等形式進行防近知識宣傳,對視力為4.6—4.9假性近視采用“增視明、珍珠明目液”進行治療 ,控制近視率上升。

五、 牙病防治:根據市防疫站要求,本學期學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齲牙膏,結合“9.20愛牙日”,做好愛牙宣傳及正確刷牙方法宣傳。

六、 學生營養(yǎng):人類生命首先在于營養(yǎng),為了向學生介紹營養(yǎng)知識,及“營養(yǎng)與健康”的關系,于10月份搞一次營養(yǎng)知識專題講座,一期營養(yǎng)知識專題板報,一節(jié)營養(yǎng)知識健康教育課。

七、 傳染病防治:通過衛(wèi)生專欄及廣播形式,對學生進行夏秋季傳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識宣傳,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

八、 健康教育:結合學生愛眼、愛牙、營養(yǎng)、傳染病以及學生六病防治工作實際,每學期刊出衛(wèi)生專欄與廣播宣傳(3次),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教育。

九、 食品衛(wèi)生:本學期學生用餐由配餐中心提供,餐具專人專用。

十、 疾病防治:做好學生及教職工常見病的治療監(jiān)測工作。

十一、 及時上報各類工作報表,將本學期工作歸檔于“學校衛(wèi)生檔案”中。

九九學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健康教育既是愛國衛(wèi)生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校衛(wèi)生工作不可缺少的內容。為了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根據上級有關要求,針對我校特點,著重在提高學生對健康教育的認識水平,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等方面著手,特定本計劃:

一、 健康教育主要內容。

1、 中學生防近知識教育。

2、 學生口腔保健知識教育。

3、 學生營養(yǎng)與健康知識學習教育。

4、 針對季節(jié)性特點,開展防治傳染病教育。

5、 學生生理衛(wèi)生教育。

6、 關于青少年進行科學體育鍛煉教育。

7、 上級安排其他教育任務。

二、 健康教育時間安排。

計劃每1—2個月安排一個教育主題依次進行,每學期安排3—4個教育內容,一學年完成全部教育內容,教育時應避開期中、期末考試時間。

三、 健康教育方式及措施。

健康教育工作針對學校工作特點和受教育對象情況,以靈活多樣方式進行。

1、 以衛(wèi)生專欄板報進行宣傳教育。

2、 以訂閱“營養(yǎng)小報”形式擴大教育面,要求每班訂報不少于4份,全校不少于100份。

3、 以講座形式開展教育。每學年計劃組織1—2次專題知識講座。

4、 學校將衛(wèi)生健康教育工作與文明班級考評有機結合起來,以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使健康教育成為全校師生的自覺行動。

學校衛(wèi)生工作的對象是正處在迅速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青少年一代,而學生是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時期,他們的學習、勞動、體育鍛煉、生活等衛(wèi)生問題都直接關系到他的生長發(fā)育和身心健康,關系到他們成年后的體質,甚至關系到整個民族的興衰。為了搞好學校衛(wèi)生工作,根據《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根據上級下達的任務指標,根據本校的工作指導思想及工作實際,特制訂如下計劃:

一、 綜合管理:期初制訂出工作計劃及各項制度,劃分好各班衛(wèi)生包干區(qū),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掃(早晨、放晚學后),一月一大掃,節(jié)日突擊掃,訂出衛(wèi)生檢查評比制度,由各班衛(wèi)生委員配合校醫(yī)室做到天天檢查、打分,一周小匯總,一月大匯總,并公布衛(wèi)生檢查結果。

二、 做好各班衛(wèi)生干部的培訓:期初召開各班衛(wèi)生委員會議,重點布置本學期學校衛(wèi)生工作任務,要求衛(wèi)生干部在環(huán)境衛(wèi)生、疾病防治、驅蟲普治、季節(jié)性傳染病防治、學生營養(yǎng)等方面,與校醫(yī)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訓。

三、 健康體檢:于9月底或10月初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全面健康體檢,體檢率達98%以上,對檢出陽性體征做好進一步查治工作。

四、 近視眼防治:第3周為“防近宣傳周”,通過衛(wèi)生專欄(印刷)、廣播宣傳等形式進行防近知識宣傳,對視力為4.6—4.9假性近視采用“增視明、珍珠明目液”進行治療 ,控制近視率上升。

五、 牙病防治:根據市防疫站要求,本學期學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齲牙膏,結合“9.20愛牙日”,做好愛牙宣傳及正確刷牙方法宣傳。

六、 學生營養(yǎng):人類生命首先在于營養(yǎng),為了向學生介紹營養(yǎng)知識,及“營養(yǎng)與健康”的關系,于10月份搞一次營養(yǎng)知識專題講座,一期營養(yǎng)知識專題板報,一節(jié)營養(yǎng)知識健康教育課。

七、 傳染病防治:通過衛(wèi)生專欄及廣播形式,對學生進行夏秋季傳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識宣傳,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

八、 健康教育:結合學生愛眼、愛牙、營養(yǎng)、傳染病以及學生六病防治工作實際,每學期刊出衛(wèi)生專欄與廣播宣傳(3次),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教育。

九、 食品衛(wèi)生:本學期學生用餐由配餐中心提供,餐具專人專用。

十、 疾病防治:做好學生及教職工常見病的治療監(jiān)測工作。

十一、 及時上報各類工作報表,將本學期工作歸檔于“學校衛(wèi)生檔案”中。

九九學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健康教育既是愛國衛(wèi)生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校衛(wèi)生工作不可缺少的內容。為了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根據上級有關要求,針對我校特點,著重在提高學生對健康教育的認識水平,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等方面著手,特定本計劃:

一、 健康教育主要內容。

1、 中學生防近知識教育。

2、 學生口腔保健知識教育。

3、 學生營養(yǎng)與健康知識學習教育。

4、 針對季節(jié)性特點,開展防治傳染病教育。

5、 學生生理衛(wèi)生教育。

6、 關于青少年進行科學體育鍛煉教育。

7、 上級安排其他教育任務。

二、 健康教育時間安排。

計劃每1—2個月安排一個教育主題依次進行,每學期安排3—4個教育內容,一學年完成全部教育內容,教育時應避開期中、期末考試時間。

三、 健康教育方式及措施。

健康教育工作針對學校工作特點和受教育對象情況,以靈活多樣方式進行。

1、 以衛(wèi)生專欄板報進行宣傳教育。

2、 以訂閱“營養(yǎng)小報”形式擴大教育面,要求每班訂報不少于4份,全校不少于100份。

3、 以講座形式開展教育。每學年計劃組織1—2次專題知識講座。

第7篇: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摘要】本文通過調查搜登站鎮(zhèn)5個偏僻鄉(xiāng)鎮(zhèn)12個自然村的共計2446名青少年,發(fā)現吸煙者1268人,吸煙率為51.8%,其中男性吸煙者914名,占吸煙人數的72.1%,女性吸煙者354名,占吸煙人數的27.9%。在吸煙有害健康問卷調查中知者53.6%,略知者26.7%,不知者19.7%,在個別地方吸煙率居高不下,而且趨于低齡化。

【關鍵詞】農村青少年;吸煙;調查分析

我國是世界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13億人口中有3.2億吸煙者,農村吸煙者占有相當大比例,尤其在偏僻山村,自種黃煙比較普遍。除老年人保持吸煙袋的習慣外,多數青年都是吸自卷紙煙和購買香煙。目前根據青少年吸煙現狀呈增多態(tài)勢,筆者調查了越北鎮(zhèn)、歡喜鄉(xiāng)、搜登站鎮(zhèn)、太平鄉(xiāng)、大綏河鎮(zhèn),現介紹如下:

1 調查對象

對船營區(qū)5個鄉(xiāng)鎮(zhèn)15~30歲2446名農村青少年,開展青少年吸煙狀況調查。

2 調查方法

2008年3~5月對上述5個鄉(xiāng)鎮(zhèn)中70個自然村進行隨機抽樣,調查了12個自然村的13~30歲的青少年共計2446名,并進行了吸煙有害健康的問卷調查,其知者53.6%,略知者26.7%,不知者19.7%。

3 結果與分析

3.1 目前農村青少年吸煙狀況:在2446名青少年中,吸煙人數1268名,吸煙率51.8%,其中男性吸煙者914名,占吸煙人數的72.1%,女性吸煙者354名,占吸煙人數的27.9%。

3.2 吸煙的年齡和原因:偏僻山村交通不便,比較貧困,青少年中還有個別文盲和小學文化的人存在,也有因家庭貧困中途轟學或受傳統(tǒng)習慣的影響較深,加之農村文化娛樂生活貧貶,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農閑時間長和好奇心等,諸多的原因促使青少年吸煙人數居高不下。據調查發(fā)現,近幾年青少年吸煙逐漸呈低齡化,特別是男性吸煙者,18歲以前開始吸煙的占56.3%,19~25歲開始吸煙的占43.7%,女性吸煙者18歲以前開始吸煙的占24.3%,19~30歲占75.7%。與1984年全國吸煙調查比較,年齡提前了2歲。

3.3 吸煙量與吸煙史的比較:在1268名青少年吸煙者中,吸煙史6個月~1年左右,吸煙量并不大,每日吸自卷黃煙5~8支;吸煙史在2年以上,每日吸自卷黃煙10~20支不等,由此看來吸煙量的多少與吸煙史年齡成正比。

3.4 吸煙與文化水平高低的關系和對健康教育的認識:本次調查,不難看出,吸煙率的高低與文化水平高低有直接關系,文化水平高吸煙人數少;文化水平低或文盲,吸煙的人數就多,因此,吸煙危害健康在一些偏僻山村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對吸煙的危害一無所知,由此看來在農村開展健康教育和億萬農民健康促進工作的任務還很繁重,必須高度重視。

4 討論

通過對5個鄉(xiāng)鎮(zhèn)12個自然村共計1268名青少年吸煙者的調查與分析,得知目前開展控煙已經勢在必行。

4.1 依據專家們的預計,到2020年我國每年將有200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為了盡快減少我國的吸煙人數,給青少年和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無煙環(huán)境,每個家庭成員盡量不吸煙或少吸煙,公共場所應設立禁煙標識,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建議行政部門進行干預和制訂法規(guī)和制度。

4.2 從吸煙的原因方面看,偏僻山村發(fā)展滯后,受傳統(tǒng)習慣的影響,青少年心態(tài)局限于家庭和田園勞作的小天地,加上文化生活的貧貶,把吸煙當作一種消遣,加之好奇心的趨使。為了擺脫偏僻山村的貧困,全社會各行各業(yè)都應當關心他們的疾苦,徹底從煙霧中把他們解放出來。

4.3 落實“義務教育法”,保證青少年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防止中途輟學和文盲的存在,對于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青少年,勸其返校讀書,完成學業(yè),中小學校要上好健康教育課,老師首先做好不吸煙的表帥,要求在校的中小學生不允許吸煙。

4.4 根據對2446名青少年吸煙有害健康問卷的調查,知者53.6%,略知者26.7%,不知者19.7%,這就說明農村基層防保機構對吸煙有害健康宣傳的力度不夠。

4.5 目前農村基層防保機構,由于經費不足,工資得不到保證,只顧創(chuàng)收,忽視了健康教育和億萬農民健康促進工作,更談不上控煙工作,這也是青少年吸煙人數有增無減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國政府自1979年開始推行控煙,但在偏僻農村自種黃煙比較普遍,因而對他們宣傳吸煙有害健康難以接受,所以在農村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任務難度比較大。我們的各級健康教育機構應對農村偏僻山區(qū)加強中國公民健康素養(yǎng)的學習,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進行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教育。各級公務員、衛(wèi)生工作者、教師應帶頭戒煙。并建議行政部門經常開展禁煙宣傳工作,建立控煙制度創(chuàng)建無煙單位、無煙家庭,進行督導和檢查,把禁煙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在青少年中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方面知識學習,采取干預措施,為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服務。

【參考文獻】

第8篇: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在我國,青少年這一人群占了全國總人口的1/6,其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是不容忽視的。近年各研究機構和人員不斷地就青少年對心理咨詢的認知及需求念度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分析其各中原因,我認為加強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詢的認知教育是迫在眉睫的。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 認知 需求

WHO把青春期和年輕人的定義分別為10~19歲和10~24歲年齡組人群,這兩個人群我們統(tǒng)稱為青少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壓力也隨之而來,青少年這一在傳統(tǒng)上被當作最健康的人群,所出現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甚至越來越嚴重。近年來各研究機構和人員就青少年對心理咨詢的認知及需求念度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青少年中所出現的各種常見的心理問題,如青春期性心理問題,情緒障礙,人際關系,學習問題,逆反心理等[1]。

在這個群體當中,這樣的心理問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正說明了心理輔導與心理咨詢對青少年群體有多么的重要。據譚暉等人在2004年做的調查《上海市1036名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類型》表明,中學生心理障礙發(fā)生率為24. 9 % ,其中以預備班和高一年級發(fā)生率最高,達30 %以上;中學生自殺意念存在率為20 %~40 % ,高中女生最高[2],可見心理問題在青少年學生中逐漸突顯出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分析

伴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從國外學習到了許多先進的技術與知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發(fā)展必然會帶來競爭,而競爭就會產生壓力,壓力積累太多或太久,便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以及心理疾病。從馬加爵殘殺同窗室友到劉海洋用硫酸潑黑熊,再到天津13歲男孩沉迷網絡游戲模仿飛天跳樓自殺,再到最近的楊麗娟事件等等等等,此類事件引發(fā)了我國大眾的深思。從13歲的孩子到20多歲的成年人,從剛進校的初中生到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在他們的身上都產生了由各種各樣心理問題所導致的嚴重后果,使我們認識到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更加的不容忽視。

一) 中小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

從馬加爵的事件以后,心理健康教育這個詞才漸漸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范圍內,引起了我們的重視?,F在,心理問題發(fā)生的年齡段已不再是較大的年齡階段,從小學生到中學生,甚至是2、3歲的小孩自也可能遇到一些心理問題,如恐懼癥等,或是心理疾病,如自閉癥等。

在我看來,中小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其中原因有很多:1、交際困難造成心理壓力;2、對網絡產生過于強烈的依賴性;3、角色轉換與適應障礙;4、學習與生活的壓力;5、情感困惑和危機等等。

于是,國家現在正越來越關注年輕一代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越來越重視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將學校心理健康課程已正式納入了教學范圍內,其目的是為了使青少年學生在早期就能認識自己的心理,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早的預防了心理問題的嚴重化與疾病化,使青少年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 青少年對心理問題與自我心理認識的不準確性

通過社會長期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問題的負面新聞的教育,很多青少年聽多了心理問題這個詞后,會認為這些需要心理咨詢的人往往都是不正常的,是有問題的,甚至是精神??;而自己是很正常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甚至有人會因為聽到別人說他很小氣之類的話,也認為別人說他是精神病,因此而排斥心理咨詢。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全面而導致了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認為自己是沒有問題的,沒有病,不需要進行任何的心理咨詢方面的輔導。

二、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 要增強青少年的心理素質,減少心理問題的發(fā)生率,就要繼續(xù)大力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并努力擴大教育范圍

隨著國家社會的發(fā)展,現代青少年大都是80年后的獨生子女,對這樣的孩子來說,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不同對孩子心理健康也有著不同的影響,且有著很大的差異,也使得許多青少年在心理上有了很多潛在的激發(fā)心理問題的因素。比如父母對子女缺少關愛,哪怕是好好的坐下來談幾句話之類的都沒有;比如父母家人一再地要求孩子成績要拿第一,其他的什么要求都無條件的滿足等等,這樣的例子我們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了,但是我們卻偏偏就忽略了這些原本需要進行心理咨詢或者心理健康教育的群體――孩子的父母和家人。

所以要增強青少年的心理素質,減少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fā)生率,不僅僅只加強現今的針對學生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我更提倡在學生相應的學校也建立起學生家長學校,對家長們也要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并且一定要讓家長們堅持學習,切真落實到生活中,學成畢業(yè),使他們也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讓他們學會針對自己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真正的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有知識,有能力,既聰明,又健康的人才。另外,我們也很希望能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的幫助。

二) 要培養(yǎng)青少年勇敢面對心理問題的信心,可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夏令營或訓練營,幫助他們訓練正確處理心理問題的方法

學?;蛘咝睦碜稍儥C構可以組織一些以培養(yǎng)青少年健康心理為主題的夏令營或訓練營?,F在學?;蛘咂渌慕逃龣C構有語、數、外等各式各樣的輔導班、訓練營,卻沒見多少關于心理輔導方面的訓練營。組織這樣的訓練營最關鍵的目的就是在于要他們更加的了解遇到心理問題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讓他們正確了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建立面對心理問題的勇氣和信心,并且要鼓勵他們在遇到心理問題時尋求心理咨詢中心輔導老師的幫助,建立起他們對心理咨詢的正確的看法和認識,讓他們學會了解自己,體會自己。

我相信,只要我們有足夠的重視,加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詢工作,完善心理咨詢機構的建設,抓緊建設和諧社會的同時,也抓緊全民內心和諧的建設,消除青少年以及其他成年人對心理咨詢的誤解,建立起正確的心理咨詢的觀念和態(tài)度,也為人們能健康幸福地生活創(chuàng)造了有力的保障。

參考資料:

第9篇:青少年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相對于中國13億多總人口、7億多農村人口來說,健康教育的覆蓋程度還遠遠不夠,健康教育對象已由高危人群擴展至一般人群并以青少年為主我國艾滋病疫情現正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因此健康教育對象不僅要包括同性戀者、靜脈吸毒者、性工作者等高危人群以及青少年、婦女、難民、流動人口等重點人群,還應該包括普通人群?;仡櫸墨I發(fā)現,目前我國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對象幾乎涉及了各行各業(yè)的各類人群,包括了高危、重點及農村與城市社區(qū)的一般人群,其中青少年是目前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涉及最多的人群。青少年在具有性需求的同時性健康知識嚴重不足;在能力開始形成的同時對婚前、婚外態(tài)度較開放,存在無保護。因此青少年是艾滋病感染的重點人群。另外,截至2007年底,全球艾滋病感染者中50%以上為15~24歲的青少年,我國HIV感染者中青少年占80%[7]。由此可見,青少年又是艾滋病的主要受害人群。因此做好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僅是過去宣教工作的重點,而且也是未來應常抓不懈的重心。健康教育內容以艾滋病病原學、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知識為重點2004年,衛(wèi)生部制訂了《預防控制艾滋病宣傳教育知識要點》,并指出可作為大眾媒體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制作防治傳播材料的依據。該《知識要點》包括艾滋病是可以預防的、傳播途徑、反歧視等十點[8]。另外,有調查發(fā)現,預防措施、傳播途徑和病理知識是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最想獲取的艾滋病知識[9]。綜合文獻發(fā)現,目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內容基本涵蓋了上述十大要點,傳播途徑、預防措施及病原學知識也幾乎在每項健康教育中都得以宣傳;但反艾滋病歧視、防治政策、性倫理道德與生殖健康知識、無償獻血、感染艾滋病病毒孕產婦的母嬰阻斷措施等內容僅在少數項目中得到宣傳。

UNAIDS指出一般人群對艾滋病感染者存在高度污名化與嚴重歧視[3],并認為禁止歧視的法律改革等制度性干預是綜合防治的需要[5]。我國衛(wèi)生部長陳竺也提出反歧視是做好防治工作的思想和道德基礎,相關的宣傳教育非常重要。因此在未來健康教育中應加強反歧視的宣傳力度,反對助長污名化的社會評判與恐懼。此外,基于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艾滋病病毒感染孕產婦的母嬰阻斷措施、防治政策宣傳等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繼續(xù)重視宣教艾滋病病原學、傳播途徑等知識的基礎上加強這些內容的教育力度是未來健康教育應努力的方向。知-信-行理論是我國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指導理論健康教育項目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將有關理論應于實踐以及如何應用[10]。目前我國大多數機構與項目進行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均以知-信-行理論作為指導理論。但該理論在實際的健康教育工作中難以指導對教育對象的行為及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因此該理論的作用比較有限[10]。國外艾滋病健康教育廣泛采用的則是健康信念模式、理理論和計劃行為理論、緊張與應對互動模式等多種理論[10]。因此,以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可借鑒國外應用這些理論的成功經驗,并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或綜合應用多種理論于實踐中,以提高教育效果。健康教育的持續(xù)時間差異較大目前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動的持續(xù)時間差異較大,有長達數年的項目,也有短至2學時的健教活動,平均約4個月左右[11,12]。分析文獻發(fā)現,多數研究因為涉及的教育對象、地域等較廣泛從而導致整個項目的周期較長,但鮮有針對同一人群在一定時間內反復進行健康教育的報道。由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前期獲得的艾滋病相關知識會發(fā)生遺忘,因此可能影響遠期效果。白廣義等在農村居民中進行了專題講座、發(fā)放宣傳冊及一般宣傳三種教育形式的遠期效果評價(遠期定義為3個月),結果發(fā)現各種形式的遠期效果均較差[13]。

健康教育的形式具有多樣性且效果均較好從傳播學角度來講,傳播可分為自我、人際、群體、大眾、組織傳播[10]。綜合分析文獻發(fā)現,目前在我國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廣泛采用的是前四種形式。自我傳播,如向對象發(fā)放宣傳小冊子、小折頁、宣傳單頁等;人際傳播,如健康咨詢、個體健康教育、同伴教育等;群體傳播,如專題講座、選修健康教育課、小組討論、主題班會等;大眾傳播,如播放與艾滋病有關的宣傳片與電影及公益廣告、廣播、出版衛(wèi)生期刊、張貼宣傳畫等。除此之外,社會營銷模式、小手牽大手模式等形式也應用于艾滋病健康教育中[15,16]。針對農村地區(qū)的健康教育,米光明等人提出了以“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為平臺,采用“自上而下”的社會動員和“自下而上”的社區(qū)參與相結合的綜合干預形式[17]。回顧文獻發(fā)現,每一種教育形式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各種形式效果的優(yōu)劣,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顧沈兵等進行了自我、人際、群體、組織及大眾傳播五種教育形式的比較研究,結果發(fā)現在提高防治知識方面,最有效的是群體傳播;在服務行業(yè)中人際傳播最有效,而組織傳播在企業(yè)、集貿市場等行業(yè)中的效果最好;群體傳播在文盲或半文盲群體中的效果最好,而文化程度較高的人群中以大眾傳播效果為最佳[18]。陳瀟瀟等的研究發(fā)現,將發(fā)放小冊子自學、專題講座與現場咨詢答疑兩種形式結合實施的效果最好[14]。張勁松等的研究發(fā)現,同伴教育在態(tài)度轉變方面的作用最大;而專業(yè)教育在重難點知識方面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同伴教育及大眾傳播[19]。徐緩等的研究發(fā)現,接受多途徑宣教者的知識知曉率明顯大于未接受者、知識誤解率少于未接受者,而且知曉率隨宣教方式累計接受數的增加而上升[20]。以上研究結果提示艾滋病健康教育應根據對象的不同特點、行業(yè)、興趣、教育內容等合理地選擇適宜的教育形式,并盡可能綜合運用多種形式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健康教育評價評價設計方案相關研究多采用不設對照組的前后測試,即通過比較教育對象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實施前后有關指標的情況來反映教育效果。雖然簡單易行,但無法控制其他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因此難以準確地評定教育效果。評價方法多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少數研究采用個人訪談、參與式觀察法等定性研究方法[21]。程玉蘭等認為問卷調查主要針對知識、態(tài)度等進行評價,結果較片面;而定性研究的主觀性較強,因此提出可應用以綜合指數法為主、以定性研究方法為輔的評價方法[21]。評價時間分析文獻發(fā)現,絕結束后1月內進行評價,有些甚至是結束后立即進行。僅少數研究選擇在教育結束后3、6、8個月等較長時間后進行評價[13,22,23]。

評價內容與指標回顧文獻發(fā)現,多數健康教育主要針對對象的艾滋病相關知識、態(tài)度進行評價;其次是行為改變,如安全套的使用、非婚、HIV自愿檢測與咨詢等。對于上述內容的評價指標,多數文獻均選用知識知曉率、正確態(tài)度持有率及行為改變率。我國目前并沒有國家級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評價內容與指標體系,但相關研究已開始啟動并可見相應的研究成果。2002年,田本淳等研制了《預防艾滋病公眾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操作手冊》,該指標體系以效果評價為主要內容,同時對關鍵過程也進行評價,并對評價方法進行了操作性定義[24]。2004年,徐緩等提出應使用雙重指標(知曉率和知識誤解率)對人群的艾滋病預防知識知曉程度進行評價;并應用此指標在農村居民中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誤解與知曉不是完全相反的對應性關系[20]。2008年,彭佳林等制訂了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共三級,一、二、三級指標分別有3個(行為傾向、促成與強化)、8個(知識、健康行為信念、健康行為態(tài)度等)、21個(艾滋病一般知識知曉率、傳播途徑知曉率等)[25];同年,方鵬騫等制訂了人群健康教育評價的三級指標體系,一、二、三級指標分別有4個(行為傾向、促成、強化與改變)、11個(知識、健康行為態(tài)度、政策法規(guī)等)、40個(艾滋病基本知識、自我效能、安全套可及性等)[26]。國際上針對艾滋病預防控制的評價也先后提出一些指南或指標。2002年,UNAIDS和WHO為監(jiān)督各國落實《艾滋病承諾宣言》而制定了《核心指標》,包括國家承諾與行動、知識與行為、效果、全球承諾與行動四類指標[27]。2004年,WHO、UNAIDS、AIDS全球基金等聯(lián)合研制了《AIDS、TB、瘧疾監(jiān)測與評價工具箱》這一綜合性評價指標體系[28],內容主要包括投入評價、過程評價、遠期效益評價和產出結果評價;同年5月,WHO、世界銀行、美國國際家庭健康等聯(lián)合研制了《國家級青年人群預防AIDS項目監(jiān)測與評價指南》,該指南包括工作、影響因素、行為、遠期效益指標4個部分[29]。

作者:談學靈 陳彬 單位:成都學院醫(yī)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