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大學英語新概念范文

大學英語新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英語新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英語新概念

第1篇:大學英語新概念范文

(1)零起點的英語學習者。

(2)小學高年級學生或初中一、二年級學生。

(3)欲在短期內掌握英語基礎的學習者。

(4)英語入門級培訓班的學員。

第2篇:大學英語新概念范文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自主學習,建構主義,大學英語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達到這一新的教學目的和要求的情況下,大學體驗式英語教學應運而生,為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注入了一絲生機。

一、大學英語體驗式教學

所謂的體驗式教學是教師以課堂為舞臺、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觸 的媒質為道具、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創(chuàng)造出值得學生回憶,讓學生有所感受,留下難忘印象的語言活動。筆者對大學英語體驗式教學界定為: 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運用各種方法,使學生在多維的人際互動的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有效地學習。其教學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讓學生自主參與英語學習活動,成為課堂的中心,例如,舉辦各種英語演講大賽、英語廣角等一系列內容新穎、形式活潑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體驗學習。

二、體驗式英語教學理論基礎

(一)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把人培養(yǎng)成工具, 而是注重發(fā)展人的內在價值, 把人作為獨立的主體來培養(yǎng), 以滿足新時代對以“自由個性”為內核的“全人格”的人的素質要求。Stevick提出“以人為本”的教學三維意義(three dimensions)。第一層面是指注重學生的需求, 而不是語法、詞匯方面的知識;第二層面是指課堂上權利的平衡(the balance of power), 即學習者具有獨立性、自主性、責任性和創(chuàng)造力; 第三個層面的意義是指學習過程中的方法差異。人本主義折射到大學英語教學領域,就是要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重視學習者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transmission),而是知識的處理(transaction)和轉換(transformation)。體驗式英語教學吸收了皮亞杰認知發(fā)展論的精華并在教學中得以體現(xiàn): 體驗式英語教學認為英語的學習以學習者為中心,在親身的體驗中學習并取得進步,不斷擴大自己原有知識結構。它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讓學生通過具體體驗來發(fā)現(xiàn)語言使用原則并能夠應用到實際交流中的大學英語的教學方法。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促進作用,僅僅是一種從旁指導的作用。

(三)體驗式學習理論。美國的大衛(wèi)·庫伯 (DavidKolb)提出了體驗式學習理論,他構建了一個體驗式學習模型即 “體驗式學習圈”,提出有效的學習應從體驗開始,進而發(fā)表看法,然后進行反思,再總結形成理論,最后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當中。該模型包括四個步驟:

(1)實際經(jīng)歷和體驗--完全投入到當時當?shù)氐膶嶋H體驗活動中;(2)觀察和反思----從多個角度觀察和思考實際體驗活動和經(jīng)歷;(3)抽象概念和歸納的形成---通過觀察與思考,抽象出合乎邏輯的概念和理;(4)在新環(huán)境中測試新概念的含義-----運用這些理論去作出決策和解決問題,并在實際工作中驗證自己新形成的概念和理論。

三、大學英語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強調通過任務的設計和方法的選擇照顧到語言形式的練習,以增加中介語發(fā)展的機會。其核心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和“以人為本”,鼓勵學習者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英語學習的任務的設定主要由學習者自行設計完成,在輸入、吸收、輸出的整個語言學習過程中,任務是貫穿始終的主線。

1.課前準備。要求教師課前收集大量的語言素材、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視聽素材、語言應用情境素材等等。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查找相關資料,擴大信息量,為課堂上的參與、體驗作準備。這提高了學生查找、篩選信息的能力。

2.激情導入,展開討論。充分展現(xiàn)情境,以情動人,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例如,在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unit4 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一課中,先向學生播放一段面試的視頻,讓學生模擬一次面試場景,給其他學生設定任務——找出應聘者給面試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通過教學軟件、光盤或多媒體課件,利用其中的圖片、聲音、動畫等元素烘托氣氛。之后,老師馬上揭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 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從而引出文章的主題。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選取一名組長,針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話題,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的現(xiàn)象和自身經(jīng)歷展開聯(lián)想,進行體驗,以課文為基礎,但又不受課文的限制和約束,用已知的語言材料表述文中的題材。最后每個小組推舉出一名成員陳述討論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得異常活躍,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能夠提出很新穎的觀點,同時學生的口語也得到了鍛煉。這不僅是語言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過程,也是文化知識的積累過程。

(二) 基于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自主學習體驗。現(xiàn)代大學英語教學離不開網(wǎng)絡,尤其是體驗式大學英語教學。網(wǎng)絡上的學習資源內容豐富全面,不同專業(yè)不同興趣的學習者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專業(yè)或興趣的學習資料;網(wǎng)絡中的資源都會定期更新,這為學生及時提供最新的內容,這是對枯燥的英語課堂有益補充和拓展,從而促進了學習交流和參照,學習者適時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監(jiān)控和調整。從而使得個體學習者能夠“量體裁衣”,有的放矢地高效學習語言。

四、大學英語體驗式教學面臨的考驗

體驗式英語教學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同時也面臨著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首先,從時間上看。體驗式教學的情境體驗,會占用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如果把握不好,將會影響到教師教學任務。其次,從對教師要求的角度看。體驗式教學對教師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給他們創(chuàng)造情境并給與適當?shù)膸椭?,讓他們自主解決問題。自2010級新生入學以來,我校大學英語教學一直在采用大班授課,平均每班人數(shù)達到70-90人,這不利于體驗式教學的實施。

第3篇:大學英語新概念范文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通識教育 學術英語

隨著中國國內對英語要求的不斷提高和學習人數(shù)的猛增,大學英語的教學方法和目的不一定能跟上新時代的要求。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和學者開始質疑英語教學的效率和意義,認為目前中國的英語教學和應用嚴重脫節(jié),學生們花大功夫學習英語可是依然難見成效,能融會貫通中西語言和文化的人才依然很少。在上一輪的英語教學改革下,我們強調并部分的解決了“聽”和“說”的問題,讓學生不再埋頭苦功啞巴英語。在此基礎之上,我們進一步的強調了英語教學中的通識教育和學術英語培養(yǎng)。

大學英語教育的主流培養(yǎng)觀點是通識教育。“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yè)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教育”。教育部高教司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規(guī)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再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的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一直都是通識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英語基礎語言知識的前提下,還要具備一定語言綜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英語教學的困哪之一就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老師的教學動機不明確。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目的和老師的教學目的還停留在應試階段,并由此產(chǎn)生了錯誤的厭學或怠工情緒。通識教育就是要把“英語語言、中外文化和多學科知識系統(tǒng)的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之中,使之變成一門綜合性的多功能課程,融合英語語言學習、技能訓練和跨文化交際,學生能夠通過英語獲取多學科基礎知識”。以此為目標,四川大學采取了小班上課模式,增加了學生的課題發(fā)言機會,也便于老師通過反饋可以更快的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們還計劃開設更豐富的公共選修課,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興趣方向選擇授課內容。外國語學院還建立了全新的聽力導學系統(tǒng),讓學生更靈活自主的安排英語學習時間和計劃??偟恼f來,我們應該通過更多的教學實踐活動來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并傳播有效經(jīng)驗。

相對于通識教育而言,學術英語則是一個新概念。隨著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的提高,大學英語教學開始提出并強調專門用途英語教學(ESP)?!癊SP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學術英語(EAP),另一類是行業(yè)英語(EOP)。學術英語又可分通用學術用途英語(EGAP)和特殊學術用途英語(ESAP)。前者教授如何聽學術講座、做筆記、參加學術討論、進行學術陳述、學術閱讀和學術寫作等語言技能的課程;后者結合專業(yè)進行語篇語類和學術交際能力的教學?!痹趪鴥却蟛糠执髮W英語教學都采用通用英語教學,學術英語只是個剛剛興起的概念。學術英語的必要性已經(jīng)為大部分和教師和學生所接受。目前國內各個大學都在提倡全英文課程、國際化課程、各種交流項目和國外專家講座。計劃出國讀研讀博的學生人數(shù)每年都在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在全英文環(huán)境下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就十分重要。英語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切切實實的變成了學習知識的工具,而讓他們掌握好這門工具則應該是老師教學的目的。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學術英語的基本要求是:讓學生在全英文的課程中能聽懂授課內容,能參加課堂討論,能閱讀專業(yè)文獻還能寫出合乎規(guī)范的專業(yè)論文。目前國內高校中有學術英語實踐經(jīng)驗的還不多,按蔡基剛教授的總結,學術英語課程主要有兩種模式。復旦大學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開設了理工、社會、文史、管理和醫(yī)學共五個大類的學術英語課程。清華大學“則按能力分類,開設學術英語聽說1-4級和學術英語讀寫1-4級兩大系類”。復旦的課程設置專業(yè)目的性更強,能讓學生把英語語言學習和專業(yè)學習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但是它不能照顧各個水平階段學生的不同語言能力。清華的課程設置滿足了學生不同的語言能力,但是又不能照顧到學生不同的專業(yè)需求。用學術英語代替大學綜合英語目前還在摸索階段,盡量取得了一定效果并受到學生好評,我們還需要通過更多的教學實踐來總結出更加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和目標。

在學習目的和教學方法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大學英語教育單獨強調看聽說等基本技能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從一直以來的通識教育為主流到現(xiàn)在的提倡學術英語,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一直在不斷思考教學目的和改進教學方法。

參考書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第4篇:大學英語新概念范文

關鍵詞: 隱喻 轉喻 隱喻與轉喻聯(lián)系 大學英語閱讀

1.引言

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認知教學法,講究培養(yǎng)學生的隱喻與轉喻能力。許多學者都著眼于這些理論的研究,重視實踐應用。

上世紀八十年代,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隱喻這一理論,即“用一種事物來理解另一種”。Lakoff和Johnson認為隱喻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說思想和行動所表達的日常概念系統(tǒng),在本質上是隱喻的。隱喻的本質是通過熟悉的事物理解和體驗不熟悉的事物。隱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方式,而是人們理解周圍世界的一種認知。隱喻是某一領域中人們所熟悉的經(jīng)驗說明和理解另一個領域的經(jīng)驗的思維方式,是人們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Radden&Kovecses(1999:21)認為轉喻是在同一個理想化認知模型中一個概念實體(源域)為另一個概念實體(目標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認知操作過程。Panther&Thornburg(2007)認為轉喻思維方式較之隱喻在意義形成的過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胡壯麟(2004:131)指出,隱喻能力(1)隱喻產(chǎn)生的原創(chuàng)性;(2)發(fā)現(xiàn)隱喻意義的能力;(3)提取隱喻意義的速度;(4)對隱喻做出解釋的流利程度。隱喻能力對英語語言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級英語學習中同樣需要轉喻思維能力。(1)理解轉喻的概念本質;(2)感知(包括發(fā)現(xiàn)、認知與解釋)轉喻的能力與速度;(3)上升到從宏觀與微觀看事物的能力。

2.隱喻與轉喻的概念及聯(lián)系

大學英語閱讀中,蘊含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和豐富的語言表達手段,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隱喻和轉喻思維方式,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理解語言的魅力,進一步鑒賞語言。社會在發(fā)展,思想需要更新,觀念要變化,語言作為一種思維的表達方式,就要求我們依賴已有的概念和知識,認知和表達新事物、新概念、新思想(王建卿,2006:58)。

認知語言學自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和歐洲興起以來,從人的認知角度觀察和研究語言,認為隱喻和轉喻都是人類重要的思維方式,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它們根植于人們的基本經(jīng)驗之中,構成日常的思考和行動方式。語言中的隱喻和轉喻是隨著人的認知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是認知發(fā)展的高級階段,是人們認知世界,特別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種認知能力。

隱喻和轉喻是人們重要的認知方式,是傳播意義的兩種基本模式,對人們認識事物、事物概念結構的形成、語言的發(fā)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兩者在本質、聯(lián)想機制、語義結構、語義功能等方面有著根本的差異。隱喻以事物間的相似聯(lián)想為心理基礎,從一個領域投射到另一個領域的認知方式,其主要功能是對事物的描述;轉喻以事物間的鄰近聯(lián)想為基礎,在同一認知域內用凸顯、易感知、易記憶、易辨認的部分代替整體或整體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體代替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對事物的指稱。

3.功用

Lakoff和Johnson認為隱喻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說思想和行動所表達的日常概念系統(tǒng),在本質上是隱喻的。隱喻的本質是通過熟悉的事物理解和體驗我們所不熟悉的事物。隱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方式,而是人們理解周圍世界的一種認知。隱喻是某一領域中人們所熟悉的經(jīng)驗來說明和理解另一個領域的經(jīng)驗的思維方式,是人們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如eye這個詞,最初是用來指人自身的一個重要部位,通過隱喻的認知功能,發(fā)展為指其他動植物及其他物體的“眼睛”、“中心”:The eye of typhoon臺風中心the eye of a needle針眼?!斑B貫是意義領域的概念,它是情景語境與語言形式相互作用的結果。”(張德祿,2000:103—109)構建說話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圖是通過一個連貫的語篇來進行的,這樣聽話人或讀者在理解時能夠推導出語句的各種關系。篇章的連貫可以通過一個或更多的概念隱喻來實現(xiàn)。

第5篇:大學英語新概念范文

論文關鍵詞:傳統(tǒng)教育網(wǎng)絡教學,因材施教,靈活性優(yōu)勢互補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wǎng)絡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的運用以及網(wǎng)絡教學越來越體現(xiàn)出優(yōu)勢,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教學在新技術面前凸顯出不足,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的優(yōu)越性也無法被完全替代.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一方面在內容上逐漸認識到要以英語的實踐性為指導思想,另外一方面更要在技術手段上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優(yōu)勢,使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與網(wǎng)絡教學相結合,進而達到目的和手段的統(tǒng)一.

一.明確大學英語的教學要求

為了滿足社會經(jīng)濟和科技文化發(fā)展需要以及適應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新形勢,教育部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出了三個層次的要求,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涵蓋了包括語言基礎,應用技能,學習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內容,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和讀寫譯等英語綜合能力和專業(yè)英語技能貫徹因材施教原則,以適應立體化,網(wǎng)絡化,個性化的英語教學和學習的需要.同時,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還特別說明: 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為支撐因材施教,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 .鑒于此,我們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發(fā)和建設各種基于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課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與條件。改進原有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使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網(wǎng)絡教學成為有機的整體.

二.網(wǎng)絡教學的優(yōu)勢

網(wǎng)絡教學是指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利用計算機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資源優(yōu)勢,向教育者提供教與學的環(huán)境,傳遞數(shù)字化教育信息,開展互動式的同步或異步的教學方式,它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 網(wǎng)絡教學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網(wǎng)絡教學為學習者提供了不受時間、地理范圍限制的靈活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享有充分的靈活性,他們可以自己安排學習進度,也可以自己選擇方便的時間和地點上網(wǎng)學習。

2. 網(wǎng)絡教學可以使學習者輕松享有內容豐富、趣味盎然的互動式多媒體課程材料。信息時代新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知識不再一成不變論文格式。傳統(tǒng)教育有固定的授課時間表和地點,有相對穩(wěn)定的特點,但教學內容往往也更新較慢,有些課程的教材要好幾年才會修訂一次。而網(wǎng)上教學則能夠在較短的周期內對現(xiàn)有的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具有靈活易變的特點因材施教,還可以隨時把世界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觀點引入到教學中。學習者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的超文本鏈接功能非常方便地獲得大量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各類信息或材料。

3. 網(wǎng)絡教學可以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同步或異步交流變得易如反掌,并且利于進行因材施教。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在考慮一部分學生需求的同時,也在犧牲另外一些學生的利益。比如一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需要老師反復重復一些概念,舉出大量例子幫助其理解,而那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注意力就可能被分散,消極地等待著教師講授新概念。因材施教能夠使課程顯得更有趣、更相關和更有效。網(wǎng)絡教學提供對摘要的講解也可以體現(xiàn)在網(wǎng)絡課件中,還可以更方便地為學生提供一些參考材料,供學生詳細了解知識點. 從上述的四點可以看出,網(wǎng)絡教學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大學英語教學是一種有益的補充,也是提高大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大學英語網(wǎng)絡教學的不足與應對

由于學生的年齡,心里特征,知識基礎以及認知能力等等方面的限制,在學習上缺乏自覺性與自制力,加上不懂得應該學習些什么和怎樣去學習,所以在浩瀚無垠的網(wǎng)絡里如果沒有老師的啟迪和引導,很難自主的去進行學習,雖然計算機可以模擬學習活動,但是它很難讓學生真正形成實踐能力.在此情形下,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大力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與更新,對于傳統(tǒng)教學及其理論基礎正確評價,對網(wǎng)絡教學及其理論進行客觀地研究與分析,以素質教育理念為統(tǒng)攝,進行多種優(yōu)勢互補,實現(xiàn)兩種教學方式的整合,

1. 強調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網(wǎng)絡課堂的學習資源多采用非線性超文本方式組織,這使得學生學習的隨意性很大.當學生學習的自由度過大時,教師的主導作用被忽視.因此,加強網(wǎng)絡課堂教學過程的主導與控制,成為了網(wǎng)絡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

2. 注重師生感情交流,實現(xiàn)師生交互.網(wǎng)絡課堂教學是”師生分離”的過程,容易忽視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情感交流.老師的人格魅力也被削弱了.因此應該不斷從技術上設法彌補師生交流的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網(wǎng)絡學習的交互性,變人機互動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靈活運用網(wǎng)絡教室中的語音討論,語音廣播,電子舉手等功能加強情感交流.

3. 強調體驗,鼓勵合作.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合作探究,發(fā)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恰當?shù)谋磉_自己的思想,觀點,進行小組合作,完成具體的任務,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其團隊精神,增強交流溝通能力.

網(wǎng)絡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關系,它是教師授課的教學手段之一,我們絕不是要否定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而應在教學中應該靈活運用,處理好兩者關系.教學工作者應該加強理論學習,改進教學模式,將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與網(wǎng)絡教學結合起來,,才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志剛,常芳.傳統(tǒng)教學與網(wǎng)絡教學的優(yōu)勢互補,[J] . 前沿 , 2008 (2).

[2]李瑞芹.試論傳統(tǒng)教學與網(wǎng)絡教學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J] . 滄桑, 2007, (3).

[3]趙艷,朱堅冰.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利與弊[J]. 科教文匯,2007,(7).

第6篇:大學英語新概念范文

關鍵詞:網(wǎng)絡為基礎 大學英語教學 教師作用

一、 序言

近年來隨著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不斷深入研究,再加上電腦和網(wǎng)絡的廣泛使用,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條件。因此,一場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應運而生,其目標是建立以網(wǎng)絡為基礎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同時,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為目標的教師們一時不免有些茫然:既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網(wǎng)上自主學習,那么教師是不是就是多余的呢?帶著困惑,大學英語教師們也在不斷探詢著新型教學模式下自身的價值和作用。為了進一步搞好建立在網(wǎng)絡基礎之上的大學英語教學,對大學英語教師作用的探討和重新定位必不可少,并且勢在必行。

二、具體分析

1.教師的引導作用

網(wǎng)絡基礎上的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絕對不可以理解為沒有教師的學習,恰恰相反,教師在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學習形式要靈活許多,內容要豐富許多,長期習慣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生對此一時不知從何下手,有的學生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網(wǎng)絡去學英語,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習者正確使用網(wǎng)絡,樹立利用網(wǎng)絡自主學習英語的思想意識。教師還需要根據(jù)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引導他們制定符合實際的個人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依靠網(wǎng)絡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和主體精神的發(fā)揮同樣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明白在自主學習中自己所承擔的角色。

2.教師的激勵作用

面對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要想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離不開教師激勵作用的發(fā)揮。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缺乏勇氣、找不到好的學習方法時,教師需要通過幫助激勵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克服困難,逾越學習障礙,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往往很看重教師對自己的賞識,他們常常把教師對自己的賞識看成是增強學習的內部動力,因此當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取得了進步,教師就需要及時發(fā)揮賞識激勵作用,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以利再學。要想創(chuàng)設一個融洽、和睦、協(xié)調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操,需要教師的尊重激勵,也就是需要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當學生未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時,教師需用信任去激勵他,說一句信任的話,幫他成功一次。

3.教師的監(jiān)控作用

在以網(wǎng)絡為基礎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許多學生誤以為是不受任何約束、自己獨立的學習,所以有的學生經(jīng)受不起網(wǎng)絡的誘惑,利用網(wǎng)絡聊天、看新聞、看電影或者打游戲;有的學生掌握不好網(wǎng)上學習進度,把握不好課文的重難點。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使用網(wǎng)上監(jiān)控手段,通過網(wǎng)絡軟件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進程,學習時間以及課堂練習的完成情況;另一方面時而不時地在網(wǎng)絡教室中來回查看,及時了解學生的用功程度和學習進度,以便隨時調整和糾正。通過監(jiān)控,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從而順利完成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

4.教師的組織作用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自主學習的成果,教師需要定期組織學生以課堂或課外活動的形式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復習,這樣有助于學生更有條理性和目標性地學習,有助于教師能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要想做到重難點突出,并使學生能更牢固地掌握它,教師還需要組織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重難點進行集體練習、同桌間相互問答、分組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和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需盡可能地利用一切機會,組織學生表演英語話劇,也可根據(jù)不同時期教學重難點辦專題講座,或請學有所成的學生談成功體會,組織學生開展英語角活動、舉辦英語演講、唱英文歌曲等競賽活動??傊?,要想更好地發(fā)揮英語網(wǎng)絡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教師的組織作用必不可少。

三、結語

教師被人們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在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如此,在以網(wǎng)絡為基礎的新型英語教學模式下更是如此。只有教師發(fā)揮好他的引導、激勵、監(jiān)控和組織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得以順利進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得到不斷提高,我們的大學英語改革目標才能得以實現(xiàn)。總之,真正實現(xiàn)從以教師為主體到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轉變,真正實現(xiàn)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教師的作用舉足輕重。

參考文獻:

[1]和學新.主體性教學研究[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1.

[2]陳國海.組織行為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第7篇:大學英語新概念范文

論文關鍵詞:交際能力理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課堂模式;教師角色

語言是信息的載體,也是人與人交際的工具。語言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但是有了語言能力并不等于具備了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閱讀能力較強、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之上。教師在教學中過分重視講解語言形式,而忽略了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素質不高,文化知識和交際文化不足,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外語的效率,影響學生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教育部頒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既傳授一般的語言知識與技能,更加注重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以培養(yǎng)實際運用語言能力作為最終目的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既要科學地給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同時也不能忽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交際能力和交際素質。而如何正確理解交際能力,如何在課程教學中處理交際技能訓練,是改進大學英語教學的關鍵語用學中,Hymes交際能力理論的提出給當時的語言研究,尤其是應用語言學和外語教學研究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極大地拓展了語言研究的視野,對后來的語言研究和外語教學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論述了交際能力理論的由來和發(fā)展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并探討了如何通過改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來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一、交際能力理論的由來、發(fā)展及其教學指導意義

能力(competence)這個概念最初是由Chomsky提出。它指的是理想的語言使用者所具有的語法知識,與具體環(huán)境中語言的實際使用沒有任何關系。語言能力這個概念因為太狹隘而受到大家的批評,為了擴展能力這個概念,D.H.Hymes在1972年發(fā)表的(論交際能力》一文中提出了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這個概念。他認為一個人的潛在能力(capacity)包括語言知識(knowledge)和使用語言的能力(abilityforuseoflanguage)。他認為交際能力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1)形式是否可能(possibility)——產(chǎn)生合乎語法的句子的能力;(2)實際是否可行(feasibnity)——產(chǎn)生能被人腦解碼的句子的能力l(3)運用是否得體(appropriateness)——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應用正確語言形式的能力;(4)語言的可接受性(performance)——話語被完成的事實。在Hymes看來,一個人的交際能力不僅應包括語法知識和語言能力,而且還應包括心理(可行)、社會文化(得體)和使用概率(實際出現(xiàn))等方面在內的一種判斷能力。學習者不僅要知道句子在語法上是合格的,而且還要知道句子是得體的。也就是說,在交際時,交際者應考慮針對此時此地對誰講,該講什么,怎么講,其基點或出發(fā)點是交際者,擁有交際能力就是同時擁有語言知識和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因此,Hymes認為,語言學習的目標是:實施一系列語言行為從而具備參與到交際活動中去的能力。換句話說,學習一種語言實際就是學會表達某些特定的功能。在Hymes交際能力理論的基礎上,加納萊(Canale)和斯韋恩(Swain)在1980年提出了一個交際能力模式,這個模式包括交際能力的四個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即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語篇能力以及策略能力。因此,交際能力理論在英語課程教學實踐中具備了可行性,對英語課程教學也有了實際的指導意義。LittleWood在(交際語言教學論)一書的前言中就指出:“交際教學途徑大大地開闊了人們的語言視角。尤其是它使我們認識到,語言教學內容不僅是語言結構(語法和詞匯),而且應包括語言的交際功能;同時,交際教學途徑還大大地開闊了人們的語言學習視角。它使我們強烈地意識到:只教會學習者怎樣運用外語的結構還遠遠不夠。我們務必培養(yǎng)學習者在真實情景中使用語的策略?!彪S著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習者成功的社會交際能力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應用語言學家在此方面的探索,對于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和教材編寫等方面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將交際能力訓練貫穿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

1.大學英語課堂開展交際能力訓練的主要障礙分析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長期以來沿用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teacher-centered)傳統(tǒng)模式。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只是被動的接受信息,幾乎沒有什么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而老師的個人陳述和講解形式占據(jù)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或者也僅僅局限于少數(shù)能力較強,膽子較大的學生參與其中。另外大部分的學生在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時,都會感到緊張。久而久之,學生便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進而也失去了興趣和信心。通過調查和訪談,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并非主觀上不重視英語學習,或者不想提高英語表達水平,而是對在課堂上究竟應該如何表現(xiàn),如何參與到學習中存在一定的顧慮。由此看來,目前,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存在的主要障礙有:如何樹立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學思想,探索出具有真正意義的實踐方法,如何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使他們名副其實地充當課堂的“主人公”。老師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恰恰是如何從根本上轉變自己的思想,同時幫助學生也實現(xiàn)思想的轉變,換言之,就是幫助他們反客為主”。這個過程的確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目前開展起來也有諸多障礙。首先,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嚴重缺乏導致課堂活動開展受阻。再加上課堂練習的內容均由老師教師一手操辦學生完全沒有參與課堂活動內容的選擇和設計,所以,教師面對的狀況是許多課堂活動安排下去后很難得以良好的實施。很多學生因為無法用英語表達而缺乏信心和勇氣,或者可能對教師的安排活動不理解,不感興趣,表現(xiàn)出非常緊張、焦慮和不安的負面情緒。因而學生在課堂上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害怕犯錯、出丑,寧愿埋頭記筆記也不愿意站出來展示自己。長此以往學生在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會產(chǎn)生嚴重的挫敗感,對于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其次,課堂模式單調、刻板。學生課堂上的交際能力訓練通常是單純的一問一答、復述和模仿,難度較低,并且無法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或者老師布置某個話題,要求學生討論和表達,而這一要求對非英語專業(yè)的大部分學生來說難度又比較大,教學目標難以達到。最后,課堂可供學生練習的時問少很多學生課前預習不充分,因而造成課堂氣氛緊張,即使老師設計好了場景,讓學生臨場表演或回答,結果很多學生站起來抓耳撓腮,沉默半天也想不出如何表達自己。難以真正實現(xiàn)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以上論述了目前在大學英語課堂開展交際能力訓練的主要障礙。如此諸多障礙給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開展交際能力訓練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所以,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既能做到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又能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已經(jīng)成為我國英語教學界關注的問題之一。

2.調整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教師角色的變換

對外語學習者而言,語言知識教學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同時教學的方式和手段也應是多種多樣的。以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以任務為基礎,以情景為依托,以整體為指向,一切活動圍繞交際,盡量重現(xiàn)交際過程,并允許學生出現(xiàn)語言錯誤。根據(jù)這些特點,在運用此教學模式進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時,要求教師和學生分別“扮演新的角色。教師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應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討論、角色扮演等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反復訓練學生的交際能力。

下面就以小組合作學習和討論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例,探討如何調整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如何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以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為出發(fā)點,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為最終目的。對于教師而言,開展課堂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恰當?shù)卦O計好小組合作的內容和任務、監(jiān)督小組的合作學習、掌握好適合學生能力和技巧的任務分量、及時進行評估和小結等等。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中心和課堂的主人,他在課堂上所做的一切都要有助于學生開展交際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教師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角色都十分關鍵,并且教師的組織活動策略和方法也將給整個課堂的交際活動產(chǎn)生直接影響。開展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如下: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恰當?shù)卦O計小組合作任務。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時,教師布置給每個學習小組的任務應該是適合多個學生合作的任務,而不是個別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的任氛這就需要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必須要考慮并策劃好合作學習的原則,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由學生自行、自發(fā)地分成自然小組,也可以有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成績、表現(xiàn)力和性格等因素來進行分組,同時要安排選出小組長,面可以負責組織小組活動,另一方面還能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掌握好適合學生英語水平的任務量。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應該注意其任務的份量和難易程度是否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能夠完成的,如果任務過于復雜就會打擊小組學習的積極性,挫傷成就感,但是如果過于簡單,則無法真正提高學生實際的交際能力。另外,任務的設計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時效性和實用性,布置的任務盡量要涉及學生熟悉的話題,以大學英語精讀課為例,教師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根據(jù)課文內容給出不同的討論題目,學生可以通過交流、討論、分析、歸納和總結等一系列步驟展開討論,共享和互補信息。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有機會與同組成員或者其他組的成員分享觀點或證實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這將有助于克服學生因有顧慮不愿在課堂上發(fā)言的心理,營造活躍、競爭的課堂氣氛,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一來,學生對原有的知識會產(chǎn)生新的、更深層的理解,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得到了相應的鍛煉和提高。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監(jiān)督和協(xié)助小組的學習。教師必須讓學生對所需要完成訓練的任務和目的有清晰地認識,為了防止出現(xiàn)不著邊際的相互聊天的情況,教師在其中還應起到一定的監(jiān)督和協(xié)助作用。因此,在布置任務時,教師的首要角色是指導者,需要向學生解釋清楚交際訓練任務的目的和相關概念。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注意掌握好一套比較客觀的評分標準,對每個小組的學習實行監(jiān)督,以便更好的考察到每個小組的學習水平,另外,在開展課堂交際活動時,教師還將充當協(xié)助者的角色,也就是學生的語言支持者。由于受已有知識、語言能力限制,學生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表述困難。這時,教師及時給與語言支持,或是直接給出表述內容,或是引導學生換種角度進行表述思維。否則,教師一旦不能做到這點,課堂活動很可能會無法正常進行下去,從而挫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甚至不配合。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及時對學習小組進行合理的評估。評估的方法主要有:教師評估、學生自我評估、學生相互評估和師生共同評估等。在教師進行課堂評估時,教師應向學生說明每次學習任務的價值,肯定學生的成績,并向他們提供建設性的反饋,這樣就使得學生既了解到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知道了改進提高的方法,相得益彰。當然,教師也可以將評估落實到期中和期末的考核中去,因為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之后,教師對學生的能力進行階段性的考核是十分必要的,考核可以通過隨堂測試、期中或期末測試、布置課外作業(yè)等形式來進行。從上述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四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課堂交際活動中所擔當?shù)慕巧⒉皇菃我坏模嵌嘀氐?,也是根?jù)實際教學情況不斷變化的,其目的就是把課堂教學設計成交際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監(jiān)督者,也是語言支持者、鼓勵者和參與者。教師盡力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空間和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引導學生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鼓勵他們自我表達,挖掘潛能,發(fā)展個性,增強他們的信心。同時,學生通過反復應用各種交際手段,重復訓練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提高交際能力。

第8篇:大學英語新概念范文

關鍵詞 人才培養(yǎng) 行業(yè)英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60

Abstract "Ordinary College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College) professional settings management measures" put forwar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employment oriented,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clear objectives,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which requires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highlight the occupation ability, language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train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in English. Therefore, the combination of English basic course and industry English teaching is worth trying.

Keywords talent training; industry English; teaching

0 引言

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yè)教育(??疲I(yè)設置管理辦法》提出了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轉型發(fā)展的方向和具體目標――“優(yōu)化專業(yè)結構,加強專業(yè)建設,突出重點、分類建設、滾動發(fā)展、形成優(yōu)勢”。①在這種情況下,大學英語課程面臨著學制與課時縮減和課程設置與專業(yè)對接的挑戰(zhàn),大學英語的教學和課程設置怎樣滿足學生將來的入職需要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對外語人才的需求成為擺在我們公共大學英語教師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本文對“大學英語課程怎樣開”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思考,以期為我校的大學英語課程建設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1 我校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的歷史回顧

2006年2月,通過成功改制,我校由成人高校向普通高校轉變,正式進入普通高校之列,大學英語課程的開設也走上了正軌。1999年,我校招收計算機科學教育、旅游管理2個專業(yè)3個班。當時,這些班級每周有兩節(jié)英語課,開設兩個學期,使用的教材是《新概念英語》。在我們這樣一所處于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專科學校來說,因其師資,教學資源等原因,大學英語教學一直處于邊緣化的趨勢。為貫徹執(zhí)行2004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茖W校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我校大學英語教研室編寫了《大學英語教學進程規(guī)范大綱》,明確規(guī)定“大學英語”課程性質為非英語專業(yè)的公共必修課。三年制班級“大學英語”課程開設2個學期,總課時144學時,總學分4學分,選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1、2冊為教材。要求學生學習結束后能達到“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 A級和四六級考試水平。

五年制大專非英語專業(yè)前2年使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編寫組編寫的《英語基本版教程》1-4冊為教材,第三年在目標管理上保持與三年制班級同步。至此,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向三年制教育類、三年制高職類、五年制非英語專業(yè)班全面鋪開,并將我校在英語專業(yè)開展的“英力克習得模式教學推廣到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學上。改革了教學考核方式,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引入到教學效果的檢查和評價中。

從2010年起,我校面向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qū))招生,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一些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涌入我校,面對由于地區(qū)差異及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學校和教師在外語教學上的投資雖然較大,而實際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如何有效的提升他們的英語水平,也確實讓英語教師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困惑,同時也成為承擔公共大學英語的教師們要解決的首要任務。

根據(j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精神,我們進行了將傳授語言知識和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大學英語教研室的設置也從無到有,歷經(jīng)學校合并、改制及教研室更名的轉變歷程,2013年8月名稱由大學英語及小語種教研室更名為大學外語教研室。在改革與探索中,大外教研室全體教師們結合我校實際,先后進行了《英力克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中的應用》、《英力克習得模式下的大學英語分層教學研究》的教學研究和實踐。

“建立在‘英力克’習得模式下的大學英語分層教學”將“英力克”習得模式教學延伸到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對教和學的過程都采取有效的監(jiān)控體系和激勵機制,改革了教學考核方式和評價方式。

“教學設計把重點放在將‘教、學、做’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始終。將交際法、任務型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引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大學英語分層教學的實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通過接受分層教學后,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②

2 新一輪課改形勢下大學英語課程開設意向和學生需求調查

轉型發(fā)展對于地方高職高專來說,既是壓力也是機遇。我校為配合轉型后的課程體系設置要求,對大學英語課程的開設做了調整,將其開設為供全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選修的校級任選課,總課時72學時,總學分2學分。調整后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將面臨著學制和學時縮減及課程設置與專業(yè)對接的挑戰(zhàn)。為此,我校承擔大學英語教學任務的老師們圍繞“基礎英語教學與專業(yè)對接的行業(yè)英語教學的引入”展_了討論,從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開設的意向和需求入手,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2015級全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進行了調查與訪談,涉及的內容如下:

(1)你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

(2)在英語學習中,你目前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3)大學英語課對提高你的英語水平有無幫助?

(4)你希望大學英語開課幾個學期?

(5)大學期間,你你認為每周安排多少節(jié)大學英語課為宜?

(6)你聽說過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學嗎?

(7)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與你的專業(yè)有關聯(lián)的地方嗎?如果在大學二年級期間開設與你的專業(yè)相關的英語課程,你對課程的開設有什么建議?

(8)本學期你是依據(jù)什么選擇《大學英語》課程的?

(9)如果本學期你沒能一次性通過英語等級考試,你將如何準備以后的考試?

(10)你希望學校對你的英語學習提供什么便利?

此次參與調查學生群為2015級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應參與調查人數(shù)1861,發(fā)出問卷數(shù)1765,回收問卷數(shù)1765,回收率100%。問卷收回后我們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從數(shù)據(jù)分析的結果看,75%以上的學生對大學英語的開設持肯定態(tài)度,希望課程開設兩個學期以上,每周2學時以上,認為大學英語課程對個人將來的求職就業(yè)有幫助,68%的學生認為可以將英語與專業(yè)結合起來學習,70%的學生“在校期間打算通過英語A級考試”希望大學英語課程學習對英語過級考試有幫助;72%的學生希望通過“與職業(yè)相關的英語考試”,認為口語學習很重要。此外,從調查的結果看,實施電影教學和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和英語教學與專業(yè)、行業(yè)的對接也是學生關注的一個內容,希望能引起廣大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的共鳴。

調查的結果及學生對這門課程學習的期望值與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等??茖W校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是一致的?,F(xiàn)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就是:大學英語課程的開設和教學如何實現(xiàn)和滿足學生的素質發(fā)展和興趣需要與行業(yè)對接的矛盾。新課改在實現(xiàn)??圃盒5霓D型發(fā)展階段的推行是一場革命,其理念能否真正實現(xiàn)取決于從課程理念到行動的真正達成。

3 轉型形勢下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

轉型發(fā)展對高職高專學校的課程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學英語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也勢在必行。傳統(tǒng)的教學把外語課視作知識課,英語教學不具備職業(yè)特色,它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用一個標準衡量差異懸殊的眾多教育對象。這種“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既遏制了有較高發(fā)展意向和較強學習能力的學生的發(fā)展,也妨礙了學生個性、愛好和特長的發(fā)展,也給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按照《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個性化,既要照顧起點較低學生,又要給基礎較好的學生有發(fā)展的空間,適應時展要求的需要”。因此,課程設置和教學應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把英語教學作為職業(yè)技能訓練的教學觀點,突出基礎性、實用性、針對性,以滿足大學生素質拓展和將來崗位能力的要求。鑒于此,筆者認為,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3.1 繼續(xù)實施“分層教學”

2004年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應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個性教學的實際需要。”③面對學制和學時都縮短的實情,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使大學英語教學得到實質性的提高,有必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確定“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分級達標”的改革,針對具有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并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教材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為前提,有區(qū)別地制定教學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使每個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盡可能獲得最大進步。

3.2 課程開設以素質拓展和W生興趣需要和崗位需求為切合點,推進1+X的課程模式改革

高職英語教學必須以就業(yè)為導向,積極配合專業(yè)特色,“針對職業(yè)崗位特點開發(fā)設置課程體系,依據(jù)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進行教學模塊的劃分,使課程體系體現(xiàn)知識及能力的遞進性、層級性,將實踐教學課程與語言知識的學習進行實質性地融合,突出對學生綜合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使課程體系突出方向特點”。④開發(fā)以素質拓展和學生興趣及職業(yè)需求的課程,既要重視基礎課教學,確?;A課教學質量;又要體現(xiàn)轉型發(fā)展對未來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提出的新要求,重視大學英語課程與專業(yè)、行業(yè)的對接,達到“學以致用”, 根據(jù)各專業(yè)自行設計安排,部分專業(yè)在修完本課程后開設專業(yè)英語。第二學期開設各種英語選修課程,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及滿足社會不同崗位的需求。采用1+X的課程模式?!?”是指第一學期統(tǒng)一開設大學英語作為基礎課,為學生查缺補漏,2學分,72學時?!癤”是指第二學期實施分項限選課教學模式,每項2學分,72學時。把英語基礎課程和專業(yè)方向課程結合在一起,開設如“計算機英語”、“物業(yè)英語”、“餐飲英語”、“文秘英語”、“會計英語”、“商務英語”、“物流英語”“營銷英語”、“郵電英語“等行業(yè)英語課程;其次,將素質拓(下轉第151頁)(上接第130頁)展與學生的興趣需要結合起來,開設英語口語強化訓練班,四六級考試輔導班;通過英語基礎課程和以素質拓展和學生興趣及行業(yè)需要緊密結合的模塊課程提升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通過參加各類英語等級考試過級率的提升,為學生搭建求職、就業(yè)的平臺。

3.3 重視課堂教學中引入文化教學

對學生來說,學英語如果僅限于學習語言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只懂語言不懂文化,就很難學好該語言。因此,針對大學英語文化素質教育方面的內容,可推出語言文化類課程,如英美文化概況、影視欣賞、英美文學作品選讀等課程。此外,還可利用整合開發(fā)課程資源,選用優(yōu)秀的英文原版教材,精選適合學生閱讀的英語材料,選擇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作為訓練學生口語的影像素材,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去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思想內涵,使學生通過語言文化、藝術熏陶,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差異的寬容性和處理文差異的靈活性。

3.4 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性

為了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有效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延伸活動,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拓展英語教學空間,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擴大知識信息量的輸入。

3.5 改革教學模式及評價體系

第9篇:大學英語新概念范文

關鍵詞:網(wǎng)絡課堂;大學英語教學;教學策略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隨著因特網(wǎng)在全球的發(fā)展,大學英語網(wǎng)絡課堂已成為了受師生歡迎的教學平臺,它給大學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處于一種新的教學空間里,教師的課堂教學決策和教學策略的運用必然會產(chǎn)生變化,使大學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決策和策略賦予了新的內含和特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使高等學校的校園網(wǎng)工程已遍布全國,英語網(wǎng)絡化教學及其研究已成為了21世紀的高等教育的熱點。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要求》明確指出:“高校應充分應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教師為主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薄靶碌慕虒W模式應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的教學方向發(fā)展,技術上應體現(xiàn)交互性、可實現(xiàn)性和易操作性,并建議學生在計算機上學習所獲學分比例應占英語學分的30%—50%”,因此,探討大學英語網(wǎng)絡課堂的教學策略,對于達到這一要求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大學英語網(wǎng)絡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一種新概念,現(xiàn)在學生到機房、、宿舍、網(wǎng)吧上網(wǎng)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我們看到網(wǎng)絡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學生對網(wǎng)絡非常有興趣。于是,要實施網(wǎng)絡課堂教學,我們首先要研究的是每堂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應該如何設計?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它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堂的是什么?如何上課?我們需要做些什么?這里,我們以《新視野大學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第一冊第三單元“AGoodHearttoLeanon(好心可依)”一課的課堂教學作實驗,用行動研究法探索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策略運用情況。

二、研究的目標和重點

基于以上問題,我們提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精讀課文內容,對全文的語篇結構進行分析,概括主要內容,找出那些是事實?那些是觀點?對文章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以達到掌握全篇內容的目的。文化目標是:通過本篇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識和觀念。情感目標是:通過學習本單元內容,培養(yǎng)學生對感謝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情懷和意識。學習策略目標:通過英語網(wǎng)絡課堂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wǎng)絡查詢信息資料,分析處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為了有效實施大學英語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實現(xiàn)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文化目標、情感目標,學習策略目標,我們對學生的計算機使用技能,網(wǎng)絡技術諸因素和教師對網(wǎng)絡課堂操作的技能進行了調研和討論。

我們根據(jù)自行研制的網(wǎng)絡課堂進行教學。在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固然能夠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但在網(wǎng)絡課堂,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會發(fā)生變化。另外,網(wǎng)絡課堂的設計和制造包含教學設計、教學策略、學習策略、教學評估、教師教學風格等方面的內容,這些都是上好每一單元內容的關鍵。此外,大學生的學習需要老師的指導,因此有效利用網(wǎng)絡課堂完成“AGoodHearttoLeanon”這一單元是教學工作的重點。

三、首先研究的問題

在網(wǎng)絡課堂里,我們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增加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動手操作和實際體驗。學習能進行自主學習、個性化的學習。網(wǎng)絡課堂的環(huán)境能夠打破時空限制,讓學生能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學習課文內容和相關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鍛煉查詢信息、處理信息、交換信息的能力。因此,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AGoodHearttoLeanon的課堂設計。

四、該網(wǎng)絡課堂的設計

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對教材的研究和我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們寫了一份教案。在分析對比傳統(tǒng)課堂和網(wǎng)絡課堂的異同后,我們對網(wǎng)絡課堂進行了設計和布局,其結構為:首先利用教師所做的網(wǎng)絡課件進行學習,其次是使用外研社所提供的光盤進行學習,要求學生對課文的結構進行分析,要學生在屏幕上畫出樹狀圖,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句畫出全文的寫作框架。然后,再要求學生最后通過BBS發(fā)表自己對該單元內容的見解和評論,與全班同學和老師進行成果分享。在此安排中,老師使用任務教學法,讓學生根據(jù)老師所布置的任務進行研究和學習,若學生有問題,可通過在線答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

五、網(wǎng)絡課堂教學

網(wǎng)絡課堂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決策,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策略。經(jīng)過我們的研究論證,我們認為網(wǎng)絡課堂教學可采用以下策略:任務教學方法、研究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法,以學生為中心,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讓學生完成任務,完成練習,完成操作,讓學生能夠跨越時空,與老師和同學能夠進行同步和異步交流學習。讓學生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獲取語言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網(wǎng)絡課堂教學情況記錄

我們希望能從我們的教學中得到一些實際的驗證和反饋,我們通過網(wǎng)絡技術,對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進行跟蹤記錄。另外,就是課后,對學生進行訪談或問卷調查,要求他們發(fā)表對這堂課的看法。

通過查看分析跟蹤記錄、訪談和問卷調查,教師可得知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學生的學習成效。老師可根據(jù)這些反饋信息進行反思和探討,以利于對下一單元的學習進行修改和調整,以便充分表現(xiàn)網(wǎng)絡課堂的優(yōu)越性,增加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把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把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利益緊密相聯(lián),學生會在評價教學中增強了對內容的掌握,提高他們的技能,老師也會對學生的學習成功感到振奮,會更加關注教學過程,更加努力地提高教學技能,達到教學相長,相得益彰的目的。

七、網(wǎng)絡課堂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一)對學生的學習策略的影響

采用網(wǎng)絡課堂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的學習增添了新的學習工具,網(wǎng)絡課堂以學習者為中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策略和形成研究習慣,促使學生成為獨立的成功學習者。網(wǎng)絡課堂以教師為指導,學生可能通過合作學習、合作研究、提交學習研究成果及時得到老師的反饋,以幫助學生調整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對學生技能的影響

網(wǎng)絡課堂的學習能夠為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訓練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更多的機會,學生可不受時間的限制,隨時進行學習和訓練,彌補自己學習的不足,有利于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提高。

八、對教師教學策略的影響

(一)對教師教學技能和教學心理的影響

網(wǎng)絡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平臺,對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心理都是一種挑戰(zhàn),教師得具備熟練操作電腦的能力及網(wǎng)絡技術的運用的能力。這使得老師在課前準備和實施教學中都增加了難度,尤其對電腦操作不太熟練的教師,自然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和緊張心理狀態(tài),但這種心理會隨著對電腦和信息技術的熟練,自信的增強而消失。

(二)對教師教學設計策略的影響

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不同,在應對網(wǎng)絡課堂的教學時,老師會針對教學的特征來設計和考慮教學內容的傳授和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師會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特點以及教師本人的教學風格來進行教學。

(三)對教師專業(yè)能力和教學觀念的影響

網(wǎng)絡擴寬了學生的視野,開辟了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教師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和傳播者,在學生不知有關知識和信息的情況下,學生可借助網(wǎng)絡進行查詢和學習。面對學生獲得的如此多的信息,老師有時就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就客觀上要求老師要增強自身的專業(yè)能力,擴寬自己的學科領域,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九、結論

通過網(wǎng)絡課堂實施的《新視野大學英語》AGoodHearttoLeanon的實驗,我們親身體驗了網(wǎng)絡課堂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革命,我們操作電腦和網(wǎng)絡技術的應用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對大學英語的網(wǎng)絡教學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課堂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促使學生成為具有更加獨立性的成功學習者。使我們更加明確了大學生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和必要性,對今后如何開展網(wǎng)絡課堂的教學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網(wǎng)絡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還待于我們今后研究解決。

參考文獻:

[1]祖晶.有效教學策略的理論和實驗研究[J].教育評論,1998,(05).

[2]蔣建洲,發(fā)展性教育評價制度的理論和實踐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崔曉霞.大學英語基礎階段口語測試探索[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3,(04).

[4]BrownJ.D.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Resear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

[5]HowcanTeachersBecomeMoreEffectiveandEfficientofClassroom-BasedAssessment[DB/DC].Ritri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