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作文素材庫范文

作文素材庫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作文素材庫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作文素材庫

第1篇:作文素材庫范文

苦難,磨練人的意志。困難,似乎從來就與成功過不去。孟子曾說:“天將降大難于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作為?!比藗儠谏钪械姆N種困難中,磨練自己的意志。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受人所不能受之苦,苦難之下他練就了過人的毅力,默默地積蓄著力量,最終平定吳國。史蒂芬.霍金自幼愛好物理和天文學,可是多種疾病讓他喪失了說話和行動的能力,他憑著堅韌不屈的意志,戰(zhàn)勝疾病,戰(zhàn)勝苦難,寫下了不朽的著作,為物理學做了巨大的貢獻??梢?,苦難對于強者而言是鍛煉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機會,對于弱者是痛苦和沉淪墮落的代名詞。只有強者才配走向成功,享受人生。

苦難,激發(fā)人的斗志??嚯y從來都是動力的來源。德國哥延根大學,一個19歲含有數(shù)學天賦的的青年,照例完成每日老師布置的兩道數(shù)學題目,在兩個小時順利完成。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紙條上寫著第三道數(shù)學題目,他以為是老師給他額外加的,便做了起來,越做越吃力。困難激起他的斗志,他拿起圓規(guī)和直尺,在紙上畫著,嘗試著用一些超常規(guī)的思路去解題。整整一個通宵的演示,他成功了,連牛頓都沒有解出的數(shù)學難題,竟然讓這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青年做出來了,高斯因而成為偉大的數(shù)學家。所以說,苦難才能激發(fā)斗志,讓人學會獨立思考。

苦難,亦成就人未來??嚯y能讓一個人走向沉默,也能把一個人打造得光滿四射。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童年困苦,青年時期的不幸耳聾,這一切痛苦沒有使他放棄了自己的音樂夢,他把一根細木棍咬在嘴里,借從鋼琴感受到的震動,感受著聲音,傾訴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美好的向往。他的一生是悲慘的,世界不曾給他快樂,他卻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快樂。正如泰戈爾所說:只有經(jīng)歷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chuàng)造天堂的能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因此,只有經(jīng)歷了苦難,才能使人奮進和創(chuàng)造,從而鑄就了美好的未來。

由此看來,在面對人生的苦難時,我們應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勇敢。勇于踏過它,并學會在苦難中磨練意志,激發(fā)自己的潛能,激活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使自己離成功更進一步。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為。

苦難,擋不住人生的腳步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許許多多的挫折和苦難,來阻止我們前進的腳步。但是,只要在苦難面前不輕易說“不”,迎韌而上,就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好似“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p>

著名作家凌解放從小學習成績就不好,從小學到中學都留過級,直到21歲才勉強高中畢業(yè),他高中畢業(yè)后,便參軍入伍,在山西大同當了一個工程兵。每天都在抬頭不見天日的數(shù)百米的礦井下挖煤。他感到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悲涼,覺得自己已走到了人生的最底層。但他心有不甘,每次工作完后,便去團部圖書館讀書,漸漸地,他對古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部隊駐地附近,潛心鉆研一些破廟殘牌上晦澀難懂的碑文,以至自己的古文水平突飛猛進。轉(zhuǎn)業(yè)后,又受“紅學”研究會的啟示,決心寫一部歷史小說。盛夏酷暑,凌解放不辭辛苦,拼了命的寫作。終于,在1986年,他以筆名“二月河”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康熙大帝》。從此,他滿腔的創(chuàng)作熱情,猶如迎春的二月河,激情澎湃,奔流不息。使這個超齡留級生經(jīng)過苦難和挫折,成為了著名的作家。凌解放對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誤打誤撞也不甚理解,他說:“好比一只大鍋,當你走到了鍋底時,只要你肯努力,無論朝哪兒個方向,都是向上的。”

凌解放有“鍋底”的出路,梅蘭芳也有在理想面前不輕易說“不”的決心和勇氣。

“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曾拜師學藝,卻慘遭拒絕。就因師傅說他長著一雙死魚眼,不是學戲的料,在這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梅蘭芳傷心欲絕。但是,他并沒有在苦難面前輕易說“不”,而是重拾心情,化挫折為動力,用行動證明給我們看——他喂鴿。每天仰望長空,用目光對自由飛翔的鴿子窮追不舍;他養(yǎng)魚,每天俯視水底,用雙眼緊隨著遨游的金魚,尋蹤覓影。經(jīng)過日以繼夜地練習。最終,他將自己的雙眼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炯炯有神,沒有一絲灰暗、呆滯,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戲劇家,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

第2篇:作文素材庫范文

關(guān)鍵詞:搜集素材;傾聽;觀察;體驗;善問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對于農(nóng)村語文教學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常聽語文教師抱怨農(nóng)村孩子知識面窄,語言貧乏,寫作文時無話可說……究其原因是學生對身邊的一切不敏感,不能把生活和學習聯(lián)系起來,不善于搜集作文素材。新課標要求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套話、空話。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diào)查、訪談、閱讀等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搜集材料。我覺得農(nóng)村作文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學會用耳傾聽、用眼觀察、動手去做、用嘴去問,學會在身邊搜集素材,在生活中積累素材,有效利用身邊的“源頭活水”,讓學生成為富有之“巧婦”,才可免“無米”之尷尬。

一、用耳傾聽

眾所周知,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孩子大多是父母外出打工,爺爺奶奶在家照顧。爺爺奶奶覺得自己不識字,只能讓孩子吃好穿暖,很難在學習上幫上忙。其實不然,雖說大部分爺爺奶奶不識字,但他們都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他們就是一本“活的書”,他們經(jīng)歷過的事,比孩子們吃過的米還多。像“樹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冬天火爐夏天扇”“稻田里蓋豬圈”“大年初一逮兔子”等諺語、俗語、歇后語,他們張口就來,引用恰當。語文老師應該教孩子學會傾聽,他們將可以從爺爺奶奶嘴里學到豐富的語言詞匯,聽到許許多多生動鮮活的故事。

鋼琴、琵琶、小號、嗩吶、薩克斯……各種樂器演奏農(nóng)村孩子很難聽到,但雞鳴犬吠,豬哼羊咪,蟬鳴蛙叫,鳥兒嘰喳,溪水潺潺等美妙的自然樂聲則時刻縈繞耳畔,這些也是我們作文素材庫的寶貴資源??晌覀兊暮⒆油浅涠宦劊覀兝蠋煈心康牡夭贾脙A聽任務(wù),讓學生認識到聽也是一種學習,聽也是積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徑。

二、用眼觀察

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庇^察什么呢?我認為農(nóng)村孩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擁有充分的觀察時間和大量的觀察資源?!熬G柳才黃半未勻,草色遙看近卻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西風吹葉滿湖邊”“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兒童冬雪鬧比鄰”……這些古詩名句中的景色,農(nóng)村兒童不花半毛錢便可任意欣賞。春天,小草、竹筍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柳條由黃變綠,桃花、杏花、梨花次第開放;菜花遍野,麥苗返青、拔節(jié)、抽穗;冰河開凍,鵝鴨戲水,蝌蚪尋母……夏天,麥浪起伏,玉米掛須,瓜藤舒展,人們打谷曬場……秋天,瓜果飄香,大豆搖鈴,高粱彎腰……冬天,葦絮如雪,漫天飛舞,冰封河面,鵝鴨鑿洞覓食……每季都有不同的看點;新農(nóng)村建設(shè)讓我們的家鄉(xiāng)日新月異,各鄉(xiāng)鎮(zhèn)小區(qū)初具規(guī)模,樓房樣式新穎,整齊劃一,環(huán)境整潔;每到逢集的日子,大街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車笛聲,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混成一片……適時地要求學生觀察,訓練學生的慧眼,讓他們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學會收集身邊的素材,是充實作文材料庫的又一途徑。

三、動手去做

親自做一做,親身體驗一番,獲得的感受則更為深刻。種瓜種豆,栽樹插秧,為莊稼除草施肥,收小麥,掰玉米,摘果子……體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勞,“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的喜悅。農(nóng)村孩子雖少有機會游歷名山大川,難得去逛回公園,劃回小船,更難得去看次電影,吃次肯德基,但依然可以盡享童年的時光歲月,體驗屬于農(nóng)村孩子的歡樂生活。這自然也是他們作文材料庫中最值得珍藏的一頁,老師何不慫恿他們?nèi)プ鲆换?,瘋一把?/p>

四、用嘴去問

愛問的孩子都是好學的孩子,“問”引導著他們不斷地去思考、去探索?!疤覙錇槭裁匆?jīng)過修剪,結(jié)出的果實才又大又甜?”“小麥和水稻有什么區(qū)別?”“哪些野菜可以吃?”“馬鈴薯怎樣種?”……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問老師,或許一下子很難解答,但如果去問閱歷豐富、經(jīng)驗十足的爺爺奶奶,他們可能會滔滔不絕地講上大半天,有耐心的爺爺奶奶甚至會帶孩子到田頭親自觀察一下,親手做一做,我們老師再讓他們寫一寫,這難道不是又在他們的素材庫中添上了精彩的一頁嗎?

當然這些方法是要和寫相互配合才能發(fā)揮功效的,老師可以根據(jù)季節(jié)的不同,目的不同,適時地布置觀察日記,體驗日記,聽聞感受……每日一記,日積月累,學生的作文素材庫自然“材”源滾滾,成了“富有的巧婦”,還愁做不出“可口的飯菜”嗎?

第3篇:作文素材庫范文

其實,建立健全寫作素材庫的方法有很多。經(jīng)過教學實踐檢驗,我認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一、認真地體察生活與自然,是獲取作文寫作素材的最直接的方法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睂ι钆c自然的體察,給了很多作家以靈感的同時也帶給我們以啟迪。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農(nóng)村中學。農(nóng)村學生天性追求自然,追逐自由,雖說比起城市里的學生少了一些人情世故的歷練,但是他們?nèi)绻眯娜ンw會自然,就能夠從自然那里汲取一份厚重與樸實。與此同時,語文教師要注重引領(lǐng)學生用心感悟生活。生活是瑣碎的,酸甜苦辣,五味陳雜,但卻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獨特體驗?!拔宜脊饰以凇?,在此時我們不需要“懷疑”,認真地體察生活與自然,是獲取作文寫作素材的最直接的方法。

二、有效地閱讀,是間接獲取作文寫作素材的最佳途徑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敝苯拥伢w察自然與生活獲取的寫作素材誠然品質(zhì)最高,但卻一定會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然而幸好我們?nèi)杂幸惶痘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睊侀_“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功利,讀書是間接地獲取寫作素材的重要方法。讀什么?教材的文本,課外的名著,零散的書籍都在涉獵之內(nèi)。雖說不同的閱讀內(nèi)容需要不同的解讀方法,但好處卻是不少,通過有效閱讀,我們獲取了大量的寫作素材。

三、認真練筆,是整合素材的唯一途徑

多數(shù)學生面對作文,束手無策的原因就是在于練筆的機會很少。歐陽修認為要想解決這一難題,沒有捷徑可走,“唯勤讀書而多為之”。

練筆,也只有練筆才能不辜負對生活的體察與廣泛的閱讀。認真練筆,是整合所獲取原始寫作素材為題材的唯一途徑。從這個意義上看,練筆才是構(gòu)建作文素材積累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

歐陽修說,文章缺點用不著別人指出來,自己多練筆就能發(fā)現(xiàn)。這就是寫作的訣竅:勤奮練筆,腳踏實地。

其實,所有的作文理論都是老生常談,關(guān)鍵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應該回避這樣的問題。構(gòu)建主義學說中為“學習”所下的定義是: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獲取知識的過程及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gòu)的方式而獲得。因此每個學習個體接受教育而獲取的知識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它必將隨著人們認識程度的深入而不斷地變革、升華和改寫,出現(xiàn)新的解釋和假設(shè)。

第4篇:作文素材庫范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jié),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捌綍r靠積累,考場憑發(fā)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并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并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于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并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jié),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第5篇:作文素材庫范文

要想寫好作文,教師和學生都應該走進生活中去,因為生活是作文的源頭。沒有生活的體驗,就沒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沒有豐富的情感。葉圣陶先生曾說:“文章必須從真實生活里產(chǎn)生出來”,“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作文教學必須立足課內(nèi),面向課外;立足課堂,面向生活,充實學生的語言材料,拓寬學生的寫作范圍?!缎抡n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農(nóng)村的生活說單調(diào)卻也豐富多彩:山村小路上與牧歸的老牛作伴;山里溪邊戲水抓魚;菜園田野嬉耍玩鬧;爬山摘果、下河游泳;春季踏青、秋季野炊等等,這些都是農(nóng)村學生寶貴的經(jīng)歷,也是最好最真實的寫作素材。

教師不可到教學作文時才讓學生搜腸刮肚地想素材,而是在平時就要引導學生留心生活中的有趣的事,并記錄下來,讓學生自己準備一個豐富、龐大的“素材庫”。最簡單的方法,是寫日記。這是學生寫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塊園地,讓他們寫自己的話,寫實在的話,見什么寫什么,干什么寫什么,讀什么寫什么,想什么寫什么。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規(guī)定每人每周寫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于教師全面總結(jié),可起到督促檢查作用。因為學生還不善于觀察,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細節(jié)的觀察習慣尚未養(yǎng)成,導致“可寫的事兒滿街跑,瞪著眼睛看不到,豎著耳朵聽不著”。因此,給學生“任務(wù)”,讓學生帶著“觀察”的目光去尋覓,就能找到很多新穎的寫作素材。

如何讓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老師要對學生授之以漁。

1.教會學生觀察生活。作文訓練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要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如觀察鄉(xiāng)村、街道的重大建設(shè)與細微變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設(shè)施的添置,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工作表現(xiàn),觀察大自然的樹木花草、日月星空……通過觀察,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的情操。

2.組織學生參與生活有意義的活動,使學生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guān)系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guān)系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如組織學生開展“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演講形式的主題活動,配合重大節(jié)日組織學生舉辦聯(lián)歡會,平時組織學生郊游,深入農(nóng)村,扎實上好綜合性學習……讓學生的表現(xiàn)意識得到培養(yǎng),才華得到展示,表達能力得到提高。這樣,就可以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產(chǎn)生寫作文興趣。

3.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我們從作文訓練的需要出發(f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材料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如種植莊稼,讓他們了解農(nóng)作物的生長過程;飼養(yǎng)蟲魚鳥獸,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參與家務(wù)勞動及公益勞動,體驗勞動的滋味;考察家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從而懂得保護環(huán)境……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實踐的感受。如學會技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贊揚的歡樂;遇到困難、挫折時的懊喪;受到責難、誤解甚至諷刺打擊時的憤慨……要引導學生善于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庫”。

4.指導學生描繪生活。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表達方法之后,我們要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定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nèi)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因而學生能以“生活”為基礎(chǔ),以“真實”為準則,以“新穎”為前提,去描繪那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喜怒哀樂的家庭生活,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自然生活。培養(yǎng)學生“我手寫我心”,就是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現(xiàn)個性風格。老師應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表達,甚至寬容學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點,讓他們自己去克服,自我成長,從而使學生個性在文章中日益張揚起來,讓一個個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靈活現(xiàn)充分展現(xiàn)。

對生活的感悟需要長時間逐步培養(yǎng),老師要結(jié)合實際,適當加以引導。學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們就會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平靜的湖面下,蕩漾著動人的激情,雄奇的深山里孕育著鳥語花香;汩汩的流水中,傾訴著無盡的愁思……感悟后的生活原來是那樣豐富多彩,引導學生將自己不同于別人的感受寫出來,作文就不愁沒有新意。

第6篇:作文素材庫范文

以上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說明了我們的作文教學出現(xiàn)了問題。但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反思自己三十的教學歷程,筆者認為主要是學生在選材上出現(xiàn)了困惑。針對這一問題,近幾年來,我采用三大手段來應對這一難題,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首先,教育學生學會做人。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城鎮(zhèn)中學,一些學生的行為習慣很不好。比如:家庭生活本來不富裕,卻大手大腳地花錢;父母的工作很辛苦,卻視而不見,毫不關(guān)心;自己平時很懶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自立能力;沒有養(yǎng)成預習、復習的好習慣,不會自主學習……

其實,初中階段,學生以寫記敘文為主。初中生寫的記敘文就是敘述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聽到、經(jīng)歷過、接觸過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文章。而這樣的文章材料恰恰來自自身,如果做人不端,心地不善,所選材料怎么會有說服力呢?又靠什么來表達主旨呢?所以我給每一屆學生上的第一堂作文課都是“先做人,后作文”。給學生布置一些特別的家庭作業(yè):省下一周的零花錢,把它捐給貧困學生或買一本世界名著來閱讀;周末親手給父母做一頓飯,或擦地、洗碗、整理內(nèi)務(w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謝絕父母陪讀,獨立完成作業(yè)……學生堅持做了一段時間之后再作文,大有收獲。在寫“這就是我”這篇作文時,很多同學一掃初始寫作的畏難情緒,將自己這一階段在家里的表現(xiàn)真實地寫進了作文,不但有的有事可寫,而且還懂得了要選那些能夠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好事來寫。通過幫助學生建立取之不竭的生活素材庫,初步解決了學生作文“無米之炊”的問題。

其次,指導學生學會讀書。

除了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生活素材庫之外,還積極倡導學生課外開展大量的閱讀好書活動。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也深深體會到讀書對于寫作的重要性及影響力。因此,鼓勵學生少喝一瓶飲料,購買一本好書來讀。從最初的名人小故事、優(yōu)秀作文選,到語言優(yōu)美的散文、詩歌、中外名著,要求學生熟讀并深思,從這些精美的文章中獲得寫作的養(yǎng)料?,F(xiàn)在我們的學生作文選材范圍在不斷地擴大,班級不斷涌現(xiàn)出《懂你,李清照》《走近杜甫》《唐詩,我的最愛》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

第三,積累素材,寫觀察日記。

要寫好文章,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chǔ)。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chǎn)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jié)果;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

鼓勵學生觀察過程中要將自己的五官全部調(diào)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并隨時用筆將觀察到的東西記下來。寫觀察日記,這樣就不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素材就會積累起來。一學年下來,每個學生都積攢了厚厚的一本觀察日記,從家庭衣食住行發(fā)生的細微變化,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從校園文明小事的記錄,到小區(qū)鄰里的和諧共處。這樁樁件件都逃不脫學生們的法眼,都成為嶄新的素材被記錄在案。

于是,班級的“同學例文庫”里又出現(xiàn)了《我們都有一個家》《和諧鄰里》《領(lǐng)略四季》等這樣的美文。

第7篇:作文素材庫范文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銀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觀察是不夠的,還得請教別人,查閱資料。

2.能在習作中介紹家鄉(xiāng)的一種特產(chǎn),先寫它的外部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等,題目自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例文中獲取寫作素材的方法。

難點:訓練學生把觀察到的、詢問到的、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教學準備

《網(wǎng)絡(luò):使作文教學更加鮮活——狀物類作文》專題學習網(wǎng)站。

教學過程

(一)瀏覽網(wǎng)站,激發(fā)習作興趣,活躍氣氛

師:大家都比較熟悉銀杏,但你有沒有認真觀察過它有什么特點、思考過它有什么價值呢?大家肯定想再看一看,下面讓我們一起瀏覽專題學習網(wǎng)站。

在網(wǎng)絡(luò)教室里,學生進入作文專題學習網(wǎng)站,點擊導航欄中的“例文點導”,再打開網(wǎng)頁右邊“友情提示”中的“銀杏”,有關(guān)于銀杏的圖片、視頻、文字說明等資料。

師:剛才同學們上網(wǎng)瀏覽了有關(guān)銀杏的資料,請說說自己了解了哪些內(nèi)容。

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有的學生說出了銀杏樹的樣子,有的學生講述著銀杏的特點,有的學生闡明了它的價值。

設(shè)計意圖:利用作文專題學習網(wǎng),給學生圖文并茂的視覺感受,從而提高了寫作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專題網(wǎng)站打開了學生的思路,誘發(fā)了學生的寫作動機,學生自然會萌發(fā)寫作的欲望。

(二)整合網(wǎng)站資源,在線點撥方法

1.初讀例文,感知內(nèi)容

學生輕聲讀例文,思考:這篇例文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學生討論交流。

2.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學生自讀,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師的要求完成《銀杏》這篇習作的,學生討論交流。

3.讀寫遷移,運用寫法

師:你準備介紹家鄉(xiāng)的哪一種特產(chǎn)?

學生如果選寫家鄉(xiāng)特產(chǎn)方面的內(nèi)容,可以點擊導航欄中“素材匯集”,打開“素材庫”中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查到連云港的特產(chǎn),有“過寒菜”、“古安梨”、“云霧茶”、“對蝦”、“豆丹”、“海帶”、“沙光魚”等詳細的文字介紹以及高清晰度的圖片。此外,還有“蘋果”一年四季的生長情況錄像,“云霧茶”暢銷國內(nèi)外的實況剪輯等。這樣,學生在練習時就不會煞費苦心地去想內(nèi)容了。如何來寫?教師在線點撥: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介紹特產(chǎn)的外部特征,如形狀、顏色、大小、質(zhì)地等,再詢問他人和查閱專題網(wǎng)資料,介紹該特產(chǎn)的營養(yǎng)價值、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通過詢問他人和查閱專題網(wǎng)站資料,介紹該特產(chǎn)在食用或使用時注意的問題。介紹特產(chǎn)時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詳有略,側(cè)重注意一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注意說法要有根據(jù)。學生如果感覺還有困難,則可以先欣賞佳作,由仿寫發(fā)展為創(chuàng)新,從而提升寫作能力。

4.學生起草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設(shè)計意圖:作文專題學習網(wǎng)站中的“素材庫”使學生獲得了大量的寫作材料,解決作文中“米”的問題。同時,“在線點撥”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作文的能力,使課堂處處流淌著靈動。

(三)互動交流,教師在線為學生排憂解難

第8篇:作文素材庫范文

關(guān)鍵詞:信息技術(shù);作文教學;整合

當今社會,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術(shù)同樣給作文教學注入了新內(nèi)涵,使作文教學有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把信息技術(shù)與作文教學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通過信息技術(shù)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表達欲望,拓寬學生的思維、外化文本的意蘊與內(nèi)涵,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也是語文教學活力得以生成的必要條件。下面就信息技術(shù)與作文教學的有效整合談?wù)勛约旱囊恍├斫狻?/p>

1創(chuàng)情境,激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沒有興趣就沒有寫作的欲望。學生由于受閱歷、年齡的限制,總感覺沒有東西可寫,沒內(nèi)容可寫。運用信息化手段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教學時,教師根據(jù)作文要求運用信息技術(shù),可把平時不能看到的內(nèi)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生動的圖、文、聲、像撥動孩子們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例如在寫有關(guān)動物的作文時,可選形態(tài)、動作、睡眠等等不同的畫面,通過反復播放,特點定格等方法,通過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按作文的要求,邊體會老師的指導,邊組織自己的文章,在觀察中輕松地完成作文。

2拓題材,強需求

每個學生內(nèi)心的需求是強烈的,力量是巨大的,如何喚醒每一個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信息技術(shù)就是一種最佳的輔助手段,其開放性及多樣性、交互式為喚醒學生的需求帶來更多的可能性。1.1找話題。要創(chuàng)造機會,多提話題,讓學生來展示自己,學會表達,要讓其想說想講,片言只語都沒關(guān)系,如放學回家時,可讓學生拍攝路上和在家有趣的視頻、照片上傳學校云平臺,在學校利用作文課,讓同學們對照資料,聊聊天,只要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應當給予鼓勵,也可以用多媒體一體機的功能,創(chuàng)造出多樣平臺,如論壇、辯論會,針對一個話題,說出來,更重要是嘗試把話寫出來,比比誰寫得更充分,更得體,解釋得更清楚。1.2多交際。利用信息技術(shù)的交互性,讓學生能利用微信、QQ等多互動,多交流,話題多元,立場不限,給長輩留言;給保安講在校門口發(fā)生的一件事;在雙親節(jié)日里給父母寫短信等等,只要肯交流,敢說出來,教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喚醒自信,激起需求,有了需求就會表達,交互即是平臺,也是方式,讓更多的學生找到自己,學會表達。1.3多鼓勵。鼓勵是自信的前提,習作評改時,即時展示每一個同學的每一個句子,老師用熒光筆輕輕地寫上贊許的話,就是一股清泉,涓涓流進學生的心田,注解的即時性讓表揚的現(xiàn)場感更強,鼓勵的力量更大。

3創(chuàng)微格,強訓練

運用信息技術(shù)進行作文教學,拓展學生思維空間?,F(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具有延伸功能,它可以使作文課堂教學不受時間、空間、宏觀、微觀的限制。教師通過畫面展示、切換、組合等步驟,甚至把某個生活視頻畫面變成慢鏡頭,或分解成系列圖片等創(chuàng)造微格的手段,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幫助他們弄清人物與人物、事件與事件、人物與事件之間的關(guān)系,弄清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間關(guān)系。引導學生進行符合情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使他們由靜向動,由內(nèi)向外,由人物的外貌、神情、動作想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由眼前想過去,想到將來,由此事物想到彼事物。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在大量的資料面前及逼真的情境面前,學生有話可說。進一步啟迪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達到思維活躍,觀察、思維、聯(lián)想互為作用,相互激發(fā),產(chǎn)生共鳴,使學生發(fā)表出自己的建議和想象內(nèi)容。

4強溝通,練表達

隨著泰安教育云平臺、二實驗云、網(wǎng)梯平臺、微信、QQ、校訊通的開通,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的方式與途徑也日趨廣泛,網(wǎng)絡(luò)作文應運而生。利用QQ說說,QQ空間日志、個人博客、微信美篇自由表達時環(huán)境、心理較為寬松,表達的內(nèi)容也很自由,學生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情感進行習作,發(fā)揮具有自我特色的創(chuàng)意,自由抒發(fā)。

5用網(wǎng)絡(luò),積素材

利用信息技術(shù)幫助學生收集寫作素材,蓄積寫作靈感。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作文需要積累大量的素材。身邊的人、做過的事、接觸的物,對學生來說,雖然都很熟悉,但是真正落到紙上卻往往無話可寫。對素材的收集,教師講授的并不少,但學生平時真正注意的卻不多,學生平時閑聊講起來頭頭是道,寫起來空洞乏味。究其原因,還是平時積累太少。學生每天面對“學?!彝ァ眱牲c一線的生活,寫作素材的匱乏是學生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除了加強生活實踐,引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互聯(lián)網(wǎng)的強大信息量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素材,學生學得更多、更快。利用學校信息技術(shù)課,引導學生把網(wǎng)上閱讀到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段落“粘貼”到自己的“寫作素材庫”;另一方面,引導他們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見聞感受也記入“寫作素材庫”,并定期將語言素材和生活素材進行分類、選擇、整理,同學間再進行交流,相互補充。還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延伸,嘗試寫作。這樣,豐富了學生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增強了學生的觀察積累能力。

6重評改,提效率

評改是學生作文訓練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它起著指導、分析、激勵的作用,是提高學生習作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利用多媒體進行習作評改的優(yōu)勢還在于讓學生直接參與到從批改到講評的整個過程。在作文評改課上,將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上,師生共同討論修改。將批改的過程完整地展示給學生看,不僅能糾正有代表性的錯誤,而且能教給學生修改文章的方法:讓學生明白“批、改、增、刪、調(diào)、換”等是修改文章的一般方法,以及它們的規(guī)范符號。修改完后,將修改前后的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進行對比,促使學生養(yǎng)成寫完作文后自覺修改的好習慣。通過教師講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在交流評議中,每個學生的作文都有機會接受別人的評議,并從中取長補短。這樣的作文講評,既可營造愉快熱烈的氛圍,又有利于學生作文思路的開拓,有利于差生借鑒、參考,使全體學生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傊?,信息技術(shù)與作文教學的整合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它優(yōu)化了作文課堂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彌補了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許多不足,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多維的習作環(huán)境,真正激發(fā)了學生作文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文思泉涌。

參考文獻

[1]何克抗:《關(guān)于信息技術(shù)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中小學電教》

[2]何克抗、李克東主編:《信息技術(shù)與語文教學改革》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9篇:作文素材庫范文

【關(guān)鍵詞】還原生活 貼近生活 走進生活

要解決作文難的問題,就得親近生活,葉圣陶曾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章。”很多學生怕作文,原因之一就是學生腦子里沒什么東西可寫,一片空白。怎樣改變這種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一、還原生活,再現(xiàn)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葉圣陶先生教育理論的核心。

作文素材來源于“生活”,這是誰都知道的。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一個人的原生態(tài),就是社會原生態(tài),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說真話,訴真情”的契機——還原生活。教學時,教師只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生活實際,組織學生分角色進行課堂表演,再現(xiàn)生活本真,才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激情和欲望,才會產(chǎn)生一種非說不可的心態(tài)。

比如,我讓學生寫作《我的班主任》時,精心設(shè)計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班主任和學生互通電話,要求學生要惟妙惟肖,然后互換角色,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角色中體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guān)心和體貼。這就是還原生活再現(xiàn)生活,學生就急于表達了。

二、作文題貼近生活

作文題目就是作文的靈魂,鮮活的貼近生活的文題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教師在命題時要精心設(shè)計,要考慮到各個層面的學生,避免單一化,可采用半命題、自由命題的形式,從接觸到的能認知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每次作文要設(shè)計多元化命題,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可以發(fā)揮自己特長的切入口:

比如,一件難忘的事、自豪的事、后悔的事,可以干脆來個半命題的,一件xxx的事。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肯定躲不掉這三種事情的纏繞,那么學生就都有要說的話了!

三、寫作走進生活

作文素材是從現(xiàn)實生活及大自然中汲取的,要想讓學生作文有取之不盡的素材,那么,我們就要讓我們的作文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讓生活告訴學生怎樣寫作文。

1.細心觀察,留意生活,積累素材

我們要引導學生成為生活的有心人,細心觀察,留意生活,積累素材,那么大千世界就成了他們?nèi)≈槐M的素材庫了。

例如,街道上的細微變化;家中生活設(shè)施的改變;父母臉上的皺紋;同桌的變化等等,凡是符合學生年齡段,我們都可以讓學生去觀察,去感受,慢慢地,學生筆下的世界就會變得精彩起來。

2.創(chuàng)設(shè)氛圍,大膽想象

黑格爾說:“最杰出的藝術(shù)本領(lǐng)就是想象?!彼?,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例如,教學“假如我是……”時,教師要求學生人人參與,人人發(fā)言,分小組計分,讓他們在一個個“假設(shè)”中勾勒自己的理想、抱負,描繪出自己燦爛的未來。

3.參與實踐,寫出真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是陸游的《示兒》里的兩句詩,意思是說,只有親身參與,才能有最真實的體驗,書本上的描述,絕對沒有親身實踐的真實感,同樣的道理,學生只有參與實踐,走進生活了,筆下的場面才會生動逼真!

七年級上冊中有一個要求學生在描寫一件事或一個場景中用幾個象聲詞的練習,看似簡單,但如果教師沒有精心設(shè)計,學生是寫不出真實而精彩場面來的。有一回,正好有個攝制組在我們這里取鏡頭,我?guī)W生本來打算去野外看風景,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看到的景象寫一段話的,但是見了這樣的場面,不僅是學生,就是我也挪不動腳步了,于是,我就隨機應變,讓學生看了一會兒,直到換場景了,我和學生們才離去,但是我知道,這樣的場面是偶然的,我們還是要去親近自然,同時,因為攝制組拍攝的是戰(zhàn)爭題材的,可能有的女生不喜歡!于是,作文本上“湖面炮聲隆隆,汽笛聲聲,曳光彈騰空而起,人工煙霧籠罩湖面”“藍色的天空中傘花朵朵,刺耳的呼嘯聲不絕于耳”等一幅幅聲像結(jié)合的立體畫便躍然紙上。

四、作文評語注重激勵原則

不知道同行們是否也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學生們關(guān)注的不僅僅是分數(shù),也十分關(guān)心評語,他們很在乎自己的勞動成果是否得到了肯定,因此,我認為,評語就是學生寫作興趣的催化劑,關(guān)鍵就看你如何用了。

在實際操作中,我是這樣嘗試的,注重感情;注重趣味;注重激勵。我們的評語如果敞開心扉,如話家常,扣住學生的心弦,讓學生感受到我們在用心關(guān)心他,在欣賞他,在發(fā)現(xiàn)他,我們是要和他們談心,而不僅僅是談話,那么學生也就會敞開心扉,寫出真心話來,露出真感情來,學生的寫作沖動就會大大增強,進而愛上作文。

我班一個父母離異、性格孤僻的學生在《我渴望》中吐露對媽媽的思戀。我的評語是:“從你文章里,老師讀出了你對母愛的渴望。你平實的語言,真摯的感情,讓老師淚眼朦朧。你是個優(yōu)秀的孩子,老師相信,通過你的努力,你的家人會對你刮目相看,并以你為榮的?!边@個學生從此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臉上也漸漸露出了笑容。

偶爾的幽默,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愉快的學習情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有個學生,喜歡用“而”,我給他的評語是:“當而而不而,不而而而,兒時少而而!”此后這位學生,就不再“而”字滿天飛了。

賞識性的評語,對學生的激勵是相當大的。記得我班有個學生,喜歡背一些唐詩宋詞,有一回在作文中引用了幾句,我當即給予肯定:“你真了不起!能把古詩文巧妙地運用到寫作中來?!焙髞磉@位學生,每次作文,都能很巧妙地引用幾句詩詞,作文水平簡直是日新月異!

當你面對不符合寫作要求的作文時,不要直接批評,要善于引導學生換一個角度思考,發(fā)現(xiàn)自己習作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個學生在《二十年后的我》中,大談特談他現(xiàn)在應該努力學習,為二十年后積累知識,卻忘記了二十年后,他在干什么應該干什么,我并沒有直接用“離題”“重點不突出”指出文章的不足,我這樣評價“換一個題目,這文章很不錯,可是你卻忘了,二十年后,你在干什么”。這個學生看了批語后,馬上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了修改。

生活是學生的素材庫,只要讓學生走進了生活,就有取之不盡的素材。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她離不開生活。”讓我們帶著學生走進生活吧。

【參考文獻】

1.陶行知:《中國教育改造》,上海亞東出版社,1928.4.

相關(guān)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