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漢字演變的方法范文

漢字演變的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漢字演變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漢字演變的方法

第1篇:漢字演變的方法范文

一、通過字形演變,引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學生對學習內容本身所產生的興趣有兩種,一種是由直觀形象引起的感性認知興趣;一種是由事物之間聯系所引起的理性認識興趣。對于小學識字教學來說,缺少了直觀形象這一特點,“形義”結合識字正好彌補了這一欠缺,利用漢字字形的演變來引起學生的識字興趣。在識字教學中,配合圖片、多媒體課件等形式,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漢字的演變過程,對學生的感官形成視覺刺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形義”結合,幫助學生識記漢字

1.通過母體字的講授,幫助學生記憶字形

占漢字總數95%以上都是合體字,它是漢字構成的主體,也是學生識字的重點,而一百多個派生能力強的母體字,是構成合體字的基礎,也是識字的邏輯起點。母體字是指在漢字繁衍過程中具有派生能力的字,那么由一個母體字加上相應的偏旁組成相應的子體字,構成以母體字為核心的一族字,講解好母體字的成因和演變過程則是學生識字的重點。

2.通過“聲旁表義”的特點,挖掘漢字內涵,幫助學生理解字義

漢字是音、形、義的統(tǒng)一體,語音是有意義的,沒有意義的聲音不能算是語音,正如陸志偉先生所說:“只有有意義的聲音才是語言學的材料?!痹诠糯墩f文解字.敘》中也提到:“本無其字,依聲托事?!边@些都說明了漢字聲旁表意的特點。

三、教給識字方法,培養(yǎng)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中,通過“形義”結合識字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構字規(guī)律和識字方法,這樣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為學生自主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

1.通過象形字的講解,理解字義

象形字是最能體現漢字演變的漢字,對象形字的講解為學生今后學習、理解、運用漢字打下比較牢固的基礎。通過學習,學生掌握象形字200多個,大部分學生能夠讀準字音,分析字形,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解字義。

2.進行部件分析,為學習合體字打好基礎

在教學形聲字時,重點讓學生分析理解偏旁、部首的含義,為下一步教學合體字的音、形、義打好基礎,教學生會根據偏旁推知相關含義。相同的部件所在位置不同含義也有所區(qū)別,如:“人”在上一般指人字形的,如:全,表示人字形的屋頂?!叭恕痹谙乱话闶侵浮皟骸比纭靶帧?。

3.分析字形,區(qū)別形近字

學生錯別字多的一個原因就是形近字易混。字形分析法,就是對字形結構、偏旁部首進行分析、講解的一種識字方法。運用字形分析應當抓住字形特點,用形象化的語言加以分析。又如“鳥”和“烏”,“鳥”:小鳥是有眼睛的,鳥字里的一點就是小眼睛,千萬不要丟了,丟了,小鳥就什么也看不見了?!盀酢弊譀]有一點,因為烏鴉全身漆黑,連眼睛也看不見了。

這種“望形生意”的分析法生動形象,符合兒童年齡特點,使他們能輕松愉快又牢固地掌握字詞。

四、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探究能力

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學生能拓展了新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對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能力,通過合理的想象發(fā)現字族字之間的內在關系,通過挖掘漢字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探究意識。

1.利用小組合作,激活學生思維

在學生掌握一定分析母體字的方法后,可讓學生獨立分析相應的子體字,并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在不脫離字的本意的情況下得出漢字的合理解釋,提高學生分析漢字的能力。石本無光,相擊而發(fā)光,對于一個個體來說,個人的思維是有局限的,而合作交流使學生的思維發(fā)生碰撞,相互啟發(fā),有利于啟迪智慧,發(fā)散思維。

第2篇:漢字演變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小學;識字教學;字理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261-01

識字的方法較多,字理識字就是其中一種,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特征,但是一旦使用不恰當,就不僅無法達到預想的識字效果,還有可能會給學習者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或是陰影,尤其是對辨別能力較差的小學生而言,其所產生的影響就會更加深刻,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和原則,合理教學下面就談談字理識字的具體方法。

一、字理識字的具體方法

1、對字形表意加以說明

漢字是象形文字的一種,有很多漢字現在的字形都是通過對指示對象的描摹而形成的,這些漢字就能夠通過分析字形來進行識記。在利用字形進行識字時,能夠進行字形表意分析的漢字大多都是象形字或者指事字。例如,漢字“中”,從字形來看,“口”的中間有一豎畫貫穿而過,也就表示著中間、正中的意思。在對字形表意進行分析時,常常需要將其與金文、小篆和甲骨文等古文字形相結合,而在這之中,金文和甲骨文的象形程度又相對更高,但是,其與楷書字形之間的差距也是比較大的。小篆雖然象形程度相對較低,然而其與楷書的字形的差距卻是比較小的,所以,小學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應當視具體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古文的字形。

2、對漢字構造加以分析

對漢字的構造進行分析也是一種較為常用、并且更能夠為學生所掌握的一種識字方法。在進行字理識字時,能夠進行漢字構造分析的大多是會意字、形聲字。就前者會意字而言,通常是由表意構件來組成,比如漢字“歪”,按照平常的理解來說,不正即歪,“不”與“正”這兩個構件組合起來也就剛好表達了“歪”這一字的意思,“歪”的字形也就形成了。而后者形聲字也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漢字“枯”,形旁“木”表示與樹木相關,聲旁“古”,是說其聲音與“枯”非常相近。但這里必須要注意的是,很多形聲字的聲音和讀音都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fā)生了變化,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相同或相近,并非完全的相同。

二、字理識字的具體原則

1、不講不確切的

漢字學本來就是一門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科,必須要系統(tǒng)地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某一漢字字理的把握并不是特別確切,就不應該將其傳授給自己的學生。針對那些字理眾說紛紜,尚還沒有定論的字理,教師也最好不要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2、盡少分析訛變后的字的字理

隨著時間的變化,漢字也在不斷地進行著演化,但是其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訛變。所謂的訛變,就是指漢字的形體在其演變的過程當中,因為字形的誤解或者說人們?yōu)榱耸箷鴮懜臃矫娑鴮ζ浔硪饨Y構加以破壞,使其產生了形變。比如,漢字“?!钡募坠俏氖怯梢桓鶚涓珊腿鶚滂径M成的桑樹之形,但是在后來,很多人將樹干和樹杈分開來看,誤以為三根樹杈是三只手,使得“?!卑l(fā)生了形變,楷書中的“?!弊忠彩怯尚巫兒蟮摹吧!弊盅葑兌鴣?。類似這樣的,經歷了訛變的漢字,其字形與字義并沒有什么直接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應當使用字理識字的教學方法。

三、字理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字理來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興趣可以說是人們對一切客觀事物進行積極探索的一種傾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人們大腦皮層上的興奮狀態(tài),從而增加人的快樂情緒。就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而言,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的,如果學生還沒有興趣的話,是很難學好的。而學生也只有有了漢字需要,才有可能產生相應的識字興趣。一般情況下,激發(fā)學生的識字目的和識字意義是識字教學的最重要手段。而就目前的狀況來,因為這些手段并沒有將漢字所特有的本質特征體現出來,所以大部分學生還根本無法意識到自己對漢字的需要,所以其識字興趣也就被大大降低,這也是現階段小學階段識字教學工作的最大困惑所在。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對多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的運用來創(chuàng)設出更為有趣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動作、實物、表情以及圖畫等較為直觀的手段來將那些抽象文字符號變得更加形象和具體,讓學生了解到漢字在字形、字音和字義等方面的來龍去脈,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進而增強其記憶效率。例如,教師在對“看”字進行教學時,可以從小學生最熟悉的人物“孫悟空”入手,讓他們做一個用手遮目的標志性動作。這一形象直觀的教學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特點,當然也更能夠激發(fā)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所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點,更容易讓學生發(fā)現其自身的識字需要,促使其更加主動地去探究漢字的奧妙。

2、利用字理來發(fā)展學生思維

語言可以說是思維的一個載體,所以在識字教學這一起始教學階段,更應該加強對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視。在識字教學中,字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盡管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等漢字的教學方法與程序不盡相同,但其仍有著非常明顯的共同之處,大多都是圍繞“明理辯形發(fā)散運用”這一基本的模式來開展的,對學生思維的訓練非常有利。

例如,在對學生形象思維的訓練方面。所謂的形象思維,就是指以表象作為材料而進行的一種思維,是物體在尚未呈現之前,出現于腦海中或者想象出來的一種形象。教師可以利用字理來開展識字教學,引導學生們對漢字進行溯本求源,大致了解一下漢字的形體演變過程,用以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fā)展。比如,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就有非常多的諸如“日、月、山、田、禾”之類的象形字,教師便可通過“實物彩圖抽象的概括圖古體漢字楷體漢字”和“楷體漢字實物彩圖抽象的概括圖古體漢字”這兩種順序來展示該象形字的形體演變過程,讓學生通過對過程的了解去掌握漢字。

可見,字理識字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識字教學方式。所以,小學教師在利用字理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掌握科學的方法與原則,從而減輕小學生識字記字的負擔,盡可能地避免錯誤的出現,進而更好發(fā)揮字理識字在識字方面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第3篇:漢字演變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0-0056-01

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重要知識載體,有著特殊的作用。作為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為重心,不斷探究、總結識字教學新途徑,借以來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在此,筆者就小學語文教學談一下自己的實踐。

1.學習基本筆畫的寫法和認識

每一個漢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筆畫組成的,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認識筆畫和寫好筆畫是識字、寫字的基礎。認識和掌握"點、橫、豎、撇、捺、提"幾種基本筆畫又是基礎之中的基礎。這幾種筆畫的寫法規(guī)律是:"點"要頓,"橫"要平,"豎"要直,"撇"出尖,"捺"尾大,"提"向上。除此之外,寫這些筆畫時,不同的筆畫下筆和起筆的輕重力度也不同等。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將這些規(guī)律貫穿于整個識字、寫字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

2.巧用感官教學,讓學生快樂識字

小學生形象思維較強,教師在識字課堂上可以適當采用感官教學法,該方法要求教師在講授生字之前可以通過實物的展示引出漢字,學生單一地學習抽象的漢字不如形象地感受立體化的實物,從"實物一漢字"的教學模式將大大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還能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舉例來講,教師在講授"花"字時,可以不用一下子讓學生著眼于該字的讀音、拼寫、結構等,如果先引入"花"的實物展示會不會效果更好呢?可以在課堂上展示一束鮮花,或者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示不同花的圖片,一邊展示一邊讓學生講出花的類型、顏色、形狀等,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對漢字的直觀感受,還可以通過聯想觸類旁通,學習更多的漢字。名詞的識記在感官教學法的引導下效率更高,而一些表音漢字也可以通過該方法進行教學,如"哇、呱"等字的教學,盡管教師不能直觀展示其實物,但可以通過聲音的導人加深學生的印象。

3.環(huán)境識字

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是識字教學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深化學生對漢字本源的認識,又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文字表達事物的能力。正因為如此,不少專家學者提出了"識字教學要與學生周圍的環(huán)境緊密聯系"的觀點。所以要利用開放多變的生活環(huán)境,開拓廣闊的識字空間,鼓勵孩子們在生活環(huán)境中主動識字。如:學校,為孩子識字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宣傳欄、板報、畫廊等都是識字的活教材。家庭,是孩子最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中的日用品、裝飾品、玩具等物品的包裝、商標、說明書,電視節(jié)目,課外書,掛歷等也是識字的好教材;孩子游公園、逛市場、看電影等社會活動中見到的標語、門牌、商標等,正是識字的大課堂;自由閱讀,引導孩子和閱讀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早達到將遇良才的識字目標。

4.多媒體課件輔助識字

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直觀,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從而增強教學效果和效率。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如"森"和"林"二字,先出示一片樹林畫面,讓學生觀察、思考、感受"森林"的意思是樹木眾多,大片生長的樹木。然后分解"森林"為五個部件,引導學生念兒歌"三木是森,兩木是林,森林已成蔭,請去大自然中行"。這樣就幫助學生理解了"森林"的字音、字形和字義。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5.分析字理進行識字教學

"字理識字教學"有利于兒童心理、認知、思維等多方面的發(fā)展。象形,是最早的漢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狀的方法來造字。象形字的教學應該根據字的特點來進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圖形,分析圖形與字義的聯系;再講解由圖到字的演變過程,分析圖形與字形的聯系;然后綜合分析圖形、字形與字義的聯系,字形、字義與字形、字義三者之間的聯系。如"日"字教學,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體,像太陽形,像太陽的圓形,里面的一點象太陽里的黑斑(有的說像太陽里的光);再講解由到日的演變過程,分析圖形與字形的聯系:演變?yōu)?,拉長為一:然后綜合分析圖形、字形、字義三者之間的聯系。學生理解了"日"字的形義聯系,便會掌握"日"字的構形原理。圖文并茂,形象法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它既有助于學生了解漢字據形知義的特點,掌握象形字的形、義、音,又有利于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長期的字理解析,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漢字的文化底蘊,從根本上提高民族素質,傳承民族文化。

6.課堂上不斷復習,鞏固訓練

是當堂采取多種方法復現,及時鞏固要求認識的字。認字和認人-個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識,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鞏固認字最好的辦法是復現,最有效的辦法是在語言環(huán)境中多次見面。根據兒童"先快后慢"的遺忘規(guī)律,當堂和認字之后兩三天內進行復習、鞏固尤為重要。學生認字,千萬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邊學,一邊丟。要重視在合作中、游戲中、活動中鞏固認字。比如,同位或小組中比賽誰認得快、記得牢,發(fā)揮同學間互相激勵、互相幫助的作用。比如,用摘蘋果、走迷宮、找朋友、巧配對等游戲的方式在興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比如,教師自編句子、兒歌、謎語,在鼓勵學生從身邊、從書報上找到剛認的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及時鞏固認字??傊?,認字教學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計讓學生和生字多次見面上,力求做到當堂認識,當堂鞏固。

總之,教無定法。作為教師在新課程改革大的背景下,應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調動其識字的主動參與性,最大限度地確保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借以來推動學生對字的掌握和運用。

參考文獻

[1]高艷磊。如何加強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J].新疆教育

[2]吳迪. 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興趣培養(yǎng)[J].神州教育

第4篇:漢字演變的方法范文

一、看圖說理,由義及形

漢字的構成一般來說是先有象形,然后派生出指事、會意、形聲乃至假借和轉注。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低年級段的教學中,老師要正確運用好圖畫和古文字,為楷體漢字的教學服務。讓學生觀察實物彩圖或抽象圖,引導學生進行看圖說話,讓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理解漢字演變的過程,知曉字理,由義及形,對以后識記其他相同部件的合體字奠定了科學扎實的基礎。

如在教學“山”與“川”這兩個生字時,先讓學生看高山與河流的實物彩圖,引導學生描述高聳的山尖與流動的水。再看簡筆畫的概括抽象圖,此時的圖形已比較接近楷體字,但它還是屬于圖畫的性質,依據它的主要筆畫線條與小篆文字對照,建立圖與文字之間的聯系,說說它們的演變過程。在此基礎上學習楷體的“山”與“川”字。此時出現在學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座高聳起伏的高山和奔騰不息的大川了。

二、析形會意,再現情景

意義合成是會意字的一種會意方法。“析形――會意――運用”是我們進行會意字教學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學生對很多獨體象形字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老師只要稍作引導,學生應該完全可以自己將各部件的字理聯系起來理解。會其意,講其景,生動地再現漢字所蘊含的情景,有利于學生準確地掌握和運用。在實際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常常又是靈活多樣的。

1. 圖示法。即用圖畫將漢字的本義表示出來。如教學“采”字可繪出手在樹木上采摘的簡筆圖。教學“飛”字,可以畫一只飛鳥與“飛”字作對照,學生可以馬上看出“飛”里的撇點是小鳥展開的翅膀。圖畫形象、具體,有利于將漢字的形與義緊密聯系起來記憶,加深了對漢字本義的理解。

2. 演示法。通過演示來表示字的形義關系。如“掰”看似復雜,用手直接演示就十分直觀好懂。又如“滅”字,用一塊木板蓋在火上,則形義不言自明。

3. 描述法。就是用潔明了的語言去闡明漢字的構形原理。如學生總會把“初”字寫錯。其實只要在一開始學習這個字時解析用刀裁布是制作衣服的第一步,故刀與衣組合成“初”,首先、起始的意思。那么孩子們就應該不會把“衤”寫成“礻”了。

4. 聯想法。在析解字理時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以加深對漢字形義的理解。如教“囚”字,想象人被關押在牢籠中。本義就是拘禁、囚禁。這類會意字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聯想即可再現情境。

5. 故事法。即用故事闡明字理。如教學“家”字,就可通過故事的形式介紹古代先民的游獵生活習性以及養(yǎng)“豕”(豬)定居為家的故事。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家”的構字原理,還還原了人類生活的演變歷史。

在教學會意等合體字時,應根據構字規(guī)律,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引導他們主動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三、依理析詞,綜合運用

小學階段要求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學會其中2500個左右。因漢字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聲字,所以,準確地掌握常用的、組字率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時用于表義的特點,就能形成自主識字的能力,進而能“無師自通”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漢字。

例如學了火字并懂得“火”作形旁時變寫為四點底“灬”,那么就能自覺地析解“煮”、“烈”、“烹”、“熬”、“照”等字的形義;學了“首”(表人頭),并懂得“首”作形旁時變寫為“頁”,那么,當學到“顧”、“頸”、“項”、“顏”等字時就能自覺地用“人頭”去析解它們的形義。

第5篇:漢字演變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古典課程 書法 教育

三、古典書法課程教育的發(fā)展

毋庸置疑,現代學科與課程教育的優(yōu)勢是注重科學方法和知識體系,但也存在忽略人文素養(yǎng)的缺點,傳統(tǒng)的古典教育則關注受教育者的人文素養(yǎng)。因此,梳理和研究古典書法課程教育,平衡、整合古典教育的人文性和現代教育的科學性,對基礎教育階段書法課程建設的研究與探索,大有裨益。

(一)古典書法課程教育的目的:通仕之階

中國古典書法課程教育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功利性。從兒童階段的識字、書寫,發(fā)展到科考任官時要求的“楷法遒美”,書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讀書人仕途。

西周時期,已經確立了文字之學,造字之法。“養(yǎng)國子以道,教之眾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教,五曰六書,六曰九數。”“書”包括“字學”和“書寫”雙重含義,“書”以“字學”為根本,教化是從識字習書開始,并作為“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的大事。

秦漢時期,漢字書寫和功名利祿直接掛鉤,已成為一種制度,引導人們重視研究文字學和書寫技巧。西漢政權建立后,丞相蕭何又捃摭秦朝法律,取其適宜于當代者,制定了漢律九章 ,其中《尉律》記載:“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又以六體試之,課最者以為尚書、御史、史書令史。吏民上書,字或不正,輒舉劾?!?/p>

類似的制度,至唐代有了明顯的發(fā)展?!胺矒袢酥ㄓ兴模阂辉簧?,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辯正;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yōu)長?!薄胺矒袢艘运牟牛9σ匀龑?。四才,謂身、言、書、判。其優(yōu)長者,有可取焉?!闭f明唐代考察、選拔人才,主要看四方面:身、言、書、判。 而對于“書”即漢字書法水平,有明確的標準和嚴格的要求,那就是“楷法遒美”,就連武官在謀文職時,也要取精于書寫者。唐代“以書取士”的做法,大概是基于書法的筆力、技巧、風骨、格調,能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處世態(tài)度和價值旨求,是考察人基本素養(yǎng)的重要指標。這種做法,對唐以后的影響極為深遠。

有宋以后亦如此。宋代“自真宗朝,試身、言、書、判者第推恩,乃特詔曰:‘詳核吏治,念其或淹常選,而以四事程其能。騰承統(tǒng)緒,循用舊典,爰命從臣,精加詳考。其令翰林學士李諮與吏部流內銓以成資闕為差擬?!谑窍痰眠w官,率以為常?!泵鞒瘯r,“府、州、縣學歲貢生員各一人,翰林考試經、書義各一道,判語一條,中式者一等入國子監(jiān),二等達中都,不中者遣還,提調教官罰停廩祿?!笨梢哉f, 宋以后為適應于科舉需要而出現的“館閣體”,是漢字書寫的實用性和功利性的集中反映。

重視書法教育,不僅是歷代延續(xù)的一種制度,更成為了古代士大夫的共識。朱長文《續(xù)書斷》“自秦變六體,漢興章草,英儒承承,故得不廢,寢興于西京曹魏之際,而極盛于晉、宋、隋、唐之間,窮精殫妍,變態(tài)百出,無以尚矣。當彼之時,士以不工書為恥?!笨梢姡瑵h字書法的優(yōu)劣能衡量一個人的修養(yǎng)高低,既是古人的一種意識,也是古代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

(二)古典書法課程教育的內容:文字之學

古典書法課程教育,一般程序為教授、臨摹、練習和考核,不僅有重要的教育內容,也有相對完整的系統(tǒng)教材,即所謂漢字書寫的啟蒙教材——習字蒙書,主要是為了對兒童進行文字、知識、德行的教育。先秦至六朝,字書因書體演變而頻繁更替;唐以后,書體演變的基本穩(wěn)定,新字書的出現大為減少。

漢字以象形為基本特征,是古老而又經過多種形體演變的文字,至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一般以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秦小篆為漢字的古文字系統(tǒng);秦漢時期出現并流行的隸書,是漢字今文字系統(tǒng)的開始;至東漢楷、行、草書體的出現并在社會上廣泛使用,標志漢字完成了字體重大演變。從這個意義上講,古典書法課程教育是一直伴隨著漢字變體而演進的,其教育內容不僅包括識字多寡、寫字好壞,而且還包含著古今文字的演變軌跡,這構成了古典書法課程教育的內容——文字之學。

文字之學在古代雖稱為“小學”,而地位極高。 “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yǎng)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薄吧w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嘖而不可亂也。’”

先秦和漢代用以識字習書的字書,如《漢書》所云:“《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蒼頡》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歷》六章者,車府令趙高所作也;……《博學》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體復頗異,所謂秦篆者也。是時始造隸書矣,起于官獄多事,茍趨省易,施之于徒隸也。漢興,間里書師合《蒼頡》、《爰歷》、《博學》三篇,斷六十字以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為《蒼頡篇》?!嚾簳d略備矣?!笨梢姡惹氐綕h出現了一系列的字書,其出現是由書體的演變所致。漢代兒童書法學習的第一階段,主要是進行漢字的識、讀教育,所使用的教材除了上述字書以外,還包括《廣倉》、《無尚》、《飛龍》等字書;到第二階段,除加強對漢字的書法教育,提高識字的數量和寫字的技巧外,重點進入專經學習,使用《孝經》、《論語》等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倫理道德。東漢末年,漢靈帝設置的鴻都門學,實際上是一個進行書寫教育、交流的場所。鴻都門學的教學中就有專門漢字書寫教育的內容,當時流行的《熹平石經》,從內容上講是一本標準經書,而實際上是一部政府倡導的漢字書寫標準字帖。

三國至六朝,蒙學字書教材頗多。唐代所使用的蒙學字書教材主要有《開蒙要訓》、《太公家教》等。其實相關的書籍遠不止這些,《新唐書》記載小學類的書籍有六十九家,一百三部,七百二十一卷,可見數量、內容之龐雜。當時對書法課程教育的內容、時間、標準、評價有嚴格要求:“學書,日紙一幅,間習時務策,讀《國語》、《說文》、《字林》、《三蒼》、《爾雅》。凡書學,石經三體限三歲,《說文》二歲,《字林》一歲。” 在科舉考試中,對書法也有明確的標準:“凡書學,先口試,通,乃墨試《說文》、《字林》二十條,通十八為第。”

宋元流行的兒童蒙學字書教材主要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童蒙訓》、《性理字訓》、《訓蒙詩》、《訓蒙記》等。宋代書學的教學管理采取“三合法"和考試測評法,《宋會要》大司成劉嗣明等言:近除小學條制,小學生八歲能誦一大經,日書寫字二百,補小學內舍下等;誦二經,一大一小,書字三百,補小學內舍上等。十歲加一大經,字一百,補小學上舍下等。十二歲以上,加一大經,字二百,補上舍上等。即年末及而能書誦及等者,隨所及等補。反映出宋代小學階段書法教育的靈活性,這樣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要求和不同的學習進度,表現出對小學書法教育中教學管理和考核方式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元代的書法教育還制定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計劃,具有代表性的是元初程端禮所制定的《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私人講學內容多數不出程氏所列的課程,可見其地位之重要,其影響之遠及元明清三朝學校教育,迄今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應該指出的是,從教材內容看,宋元以后,對兒童蒙學字書逐漸偏重理學德行的教育。

明清大體沿用宋元的格局,書法課程教育以識字為主,多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蒙求》、《神童詩》、《小兒語》、《續(xù)小兒語》、《弟子規(guī)》、《龍文鞭影》等為識字教材。明代的學校體制非常完備,“科舉必由學校,而學校起家,可不由科舉。學校有二:曰國學,曰府、州、縣學。府、州、縣學諸生入國學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睂W校對學生的漢字書寫有嚴格要求,“每日習書二百馀字,以二王、智永、歐、虞、顏、柳諸帖為法?!?清朝監(jiān)生也以臨摹晉、唐法帖數百字為日課。學業(yè)的考核以一年為限,每月一小試,采取積分法,擇優(yōu)錄用。“常課外,月試一等與一分,二等半分,二等以下無分。有五經兼通,全史精熟,或善摹鍾、王諸帖,雖文不及格,亦與一分。積滿八分為及格?!蔽恼虑芳训珪鴮憙?yōu)者也可得分,這對學習書法的監(jiān)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激勵。

可以這么說,古典書法課程教育與漢字演變緊密聯系,教育內容充實,體系完備,書寫要求和標準明確,教授、臨摹、練習和考核程序規(guī)范。古典書法課程教育不僅是文字學的教學,而且還是知識和德行的教育,是實用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結合。這一點值得我們作進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借鑒。

(三)古典書法課程教育的啟示

顯然,古典書法教育建立在古人對漢字有高度認識的基礎之上,隨著漢字字體的不斷演變而逐漸發(fā)展的,并促使?jié)h字書寫成為漢字書法藝術。古人對漢字書寫有獨到的共識,即漢字書寫是一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書寫水平是衡量一個人修養(yǎng)高低的標準,是為官升遷的條件,在有些朝代更把它當作制度來推行。以文字演變?yōu)楹诵牡奈淖謱W是古典書法課程教育的基本內容,它包括識字、書寫為基礎的訓詁學、音韻學等方面的知識,并構建了相對獨立的漢字書法課程教育體系,制定了完整的書寫要求和考核標準,編寫了內容豐富、適應時展需要的識字書寫蒙學教材。在古典書法課程教育過程中,不僅完成了文字書寫教育和相關知識的傳授,而且融入了人的道德教育內容,把書寫技巧、知識傳播和德行修養(yǎng)有機結合在一起?!@對當下的書法課程建設有重要啟示。(未完待續(xù))

——本文為2012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編號:12JCWH11YB)和紹興市教育科學2013年度規(guī)劃課題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 1 ] (清)鄭玄注 《周禮·地官·保氏》[M] 中華書局 1985

[ 2 ] (東漢)班固 《漢書·藝文志》[M] 卷三十 中華書局 1962

[ 3 ](宋)歐陽修宋祁 《新唐書》[M] 卷四十五 中華書局 1975

[ 4 ] (后晉)劉·等 《舊唐書·職官志二》[M] 卷四十三 中華書局 1975

[ 5 ](元)脫脫等 《宋史》[M] 卷一百五十八 中華書局 1985

[ 6 ](清)張廷玉 《明史》[M] 卷六十九 中華書局 1974

[ 7 ](宋)朱長文 《續(xù)書斷》《歷代書法論文選》[M]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

[ 8 ](東漢)班固 《漢書·藝文志》[M] 卷三十 中華書局 1962

[ 9 ](東漢)許慎 《說文解字·敘》《歷代書法論文選續(xù)編》[M]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3

[ 10 ] (東漢)班固 《漢書·藝文志》[M] 卷三十 中華書局 1962

[ 11 ](宋)歐陽修 宋祁 《新唐書·選舉志》[M] 卷四十九 中華書局 1975

[ 12 ](宋)歐陽修 宋祁 《新唐書·選舉志》[M] 卷四十九 中華書局 1975

第6篇:漢字演變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中國—東盟 南博會 語言接觸 翻譯 障礙 克服

一、語言接觸研究

在語言演變的長河中,由于族群的相互遷移、近鄰間長期密切的文化紐帶和輸出型的語言傳承與教育(吳漢, 2007:69),任何語言不可能同其他語言完全隔離,必然會連續(xù)或階段性地產生接觸,相互繼承和借鑒,而促使語言演變的加速、語碼的發(fā)展及互譯機制的改變,引發(fā)語言影響、語言兼用及語言轉型的語言變化鏈(袁焱,2002:17)。自二十世紀以來,對語言接觸的研究逐漸提上日程并成為語言學研究的熱點之一,Weinreich的《接觸中的語言》(Language in Contact)、Haugen的《挪威語在美洲》(The Norweigian Language in America)(袁焱,2002:2),Appel?R和Muysken?P的《語言接觸與雙語性》(Language Contact and Bilingualism)、Sarah?G?Thomason的《語言接觸導論》(Language Contact—An Introduction)及Herne.B.和Kuteva.T的《語言接觸與語法演變》(Language Contact and Grammatical Change)等都一一得出結論,“顯性”和“隱性”的語言接觸是引起語言演變的杠桿和產生語言變異的發(fā)酵素,能夠使多語言、多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更完善、更科學的領域,幫助語言學習者及使用者更好地把握異語言、異文化的特點,從而進一步改善語言共時、歷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具有語言和文化互通互譯方面的重要價值。

然語言演變也好,語言變異也罷,純粹的兩種或多種語言或文化的相加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新結果,其原因在于語言接觸與眾多社會因素有關,世界性的語言接觸必須將它放在一個特殊的語域環(huán)境中去分析和討論,采取系統(tǒng)研究的方法才能有橫到邊、縱到底的突破,語言因素、文化因素和社會因素的決定性意義都有它們的個中理由。一種語言在與另一種語言接觸時,無論在形式上或內容上、共時與歷時的概念中都會出現一些新形式和新變異。尤其是文化相對后進的民族與相對先進的民族、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接觸后,受影響的程度會相對較大,出現的新形式和變異性狀就顯得愈加明顯。這些新形式和新內容,有的是原本語言中沒有的。自身語言或文化中不存在的形式和內容被本地化后,易長期穩(wěn)定地存活于該語言、該文化中,并推而廣之,得以豐富和社會化、生活化、日常化的應用與交流。觀照語言、文化具象,從各自語言文化的本體出發(fā),進行語言結構基本要素的研究,以語言文化物理的、心理的和時間的視角為基本軸,進行異語碼轉換與跨文化交際層面的解析,和寬泛的交際環(huán)境與跨文化交際、文化定勢的對比分析(賈玉新,2000:55-133),最終又回歸到本體中來思考語言內質、外顯及信息代碼系統(tǒng)的靈性轉換、句界的調用、音韻的調節(jié)和遣詞造句的調整,演化成跨語言和跨文化中交際效能的“權勢”、“平等“或“一致性”(賈玉新,2000:314),這對于豐富語言區(qū)域和文化格局的認知與理解、發(fā)現性學習與掌握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意義。同時,立足于語言的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而進行語言接觸和克服互譯障礙是社會語言規(guī)劃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體現。

對語言接觸的研究表明,隨著被影響語言與影響語言的不斷滲透與移植、借用與演變,就會形成有時遙相呼應、有時形影相隨的親緣關系,一方面為異語言接觸者的語言使用及交際提供了有形便利,另一方面也衍生出異語碼傳播、溝通和翻譯的無形障礙,相關語言的類型學意象或圖景(typological profile)便會經歷顯著變化,在特定情形下會導致出現次模標本或所謂的后補模式(metatype),也就是說,相關語言之間獲得了高度的互譯性(mutual intertranslatability)(林有苗,2008:212-214)層面與機理。

二、中國-東盟的語言接觸

第7篇:漢字演變的方法范文

漢字!做為華夏大地五千年來最偉大的結晶,造就了如今強盛的中國!四四方方是你的本貌,正氣凜然剛正不阿是你的原性,外潤內圓標志著你的美感,博大精深注定讓你包羅萬象。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漢字觀后感初一,供大家參考。

漢字觀后感初一1漢字,是我們除了口頭交流外,最重要的交流方法。漢字,不光歷史悠久,也蘊含了許多靈魂的傳奇。

每次,當我看著一個個方塊字,便充滿期待,心潮澎湃;漢字,是炎黃子孫的驕傲;漢字,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漢字,是有生命的字體;漢字,更是我們交流情感,表達感情的堅固橋梁。沒有了漢字,我們將不再擁有文化,只是一群會說話的“睜眼瞎。”

漢字,能帶我們穿越古今,見證它演變的悠久歷史,從“畫”出來的甲骨文,到金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等階段,最后化為普便使用的楷書,可楷書也仍未完全定型。它們的每一次演變,都凝結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心血。現在回首望去,漢字每前進一步,都令人值得驕傲。

漢字,在我眼中從不是沒有生命、僵硬的,而是一個個五彩繽紛,鮮活的生命,如幻夜的星星般可愛的精靈。每當我想到“七彩”這個詞時,就忽有忽無,隱約望見天空中繽紛的彩虹在閃著漂亮的光芒;每當我想到“拼搏”這個詞時,就會想到運動場上,熱血飛奔的體育健兒們,以及他們決心拿第一的堅定目標;每當我想到“精靈”這個詞時,就仿佛能觸摸到一群長著翅膀,輕盈飛舞的孩子們,和他們一張張笑臉,一句句歡聲笑語。漢字,有一雙深邃的眼睛,觀察著這個多變的世界,也有一對大大的耳朵,靈敏地聆聽著這個世界所有動聽,美妙的聲音,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天真的話語;還有銅牙利齒,訴說著所有它看到的,聽到的,和它本身悠久的歷史。它在無形之中,為我們添上一雙飛翔的翅膀,帶我們遨游所有美妙到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漢字天堂。

漢字,是世界上一顆明珠;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我們最親愛的老師。在平時,只要我們合理運用,正確書寫,就能讓它綻放無窮的魅力!

漢字觀后感初一2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有非常多的書寫格式和組合模樣,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也會有許多的奧秘和趣事,都可以幫助我們記住漢字。不信,聽我講一則我親身經歷的小故事吧!

在20--年的某天中午,我突然發(fā)現有一串電話號碼:收廢品的“小偷”:139-------54。我驚奇地大聲對媽媽說:“媽媽,快看!‘小偷’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寫在墻上了!”“哪有這么笨的小偷?”媽媽說?!安恍牛鷣砬埔磺?”媽媽扭頭一看,哈哈大笑,“小學生,看清楚,那讀‘yu’不讀‘tou’,它比小偷的“偷”少一個單人旁,看清楚了嗎,別犯那些低級錯誤了!”

可不是嗎,原來多一個部首,就發(fā)音和意思截然不同,我睜大眼睛看了看,記住了這兩個字。過了幾天,我有路過那里,望眼瞧了瞧,“啊!媽媽快來看,‘小俞’變‘小偷’了!”這回我沒看錯,不知那個調皮鬼把俞的旁邊加上了一個單人旁,現在真是“收費品的小偷”了,我拍手大笑。中國有很多漢字只有絲毫差別,如自己的“己”讀(ji)、“已經”的“已”讀(yi)和巳時的“巳”讀(si)這三字肯定讓老外學漢字抓狂,聽說老外在考漢語時遇到這三字問有啥區(qū)別時,老外用直尺去量己、已、巳三字的出口的尺寸是多少?中國的漢字還有一字多音字,用在不同的詞語中,讀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比如朝在朝陽一詞中讀“zhao”,在朝代一詞中 讀 “chao”。

漢字有中國古代智慧的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漢字的學習并不是那么枯燥無味、無趣的,在生活中,中國的漢字樂趣多多,一個部首、一個偏旁、一個讀音、不同的場合運用,就能改變漢字形、字音和字意,學習中國的漢字真正其樂無窮啊!

漢字觀后感初一3漢字,中國的一大瑰寶,更是中國歷史能長達數千年的重要原因。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漢字之一,是唯一使用至今的文字,至少有四千年以上的歷史了。已經發(fā)現的最古老的漢字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

從甲骨文后,隨著書寫工具的發(fā)展和歷史的演進;到現在我們常看到的楷書,行書,隸書,中間經歷了大篆,金文,小篆。在世界上,只有中國,普通大眾還能看懂幾千前祖先的文字;其它的國家,或文字失傳,或者變化巨大,普通人已經不可能理解祖先的文字了。

什么原因使我們文字能流傳如此之久呢?我們祖先的文字是象形方塊文字,更注重于表意,不會因為不同地區(qū)讀音的不同而漢字變化;這樣,在我們這個大統(tǒng)一的國家里,不同地區(qū)即使風俗習慣,方言千變萬化,但都用相同的文字;在表音語言文字發(fā)達的國外,十里不同俗,八里不同音的的情況下,文化語言都很容易因音不同而變化;可以說,統(tǒng)一的方塊文字是我們國家文化源遠流長,國家統(tǒng)一的最大保證。

我們的漢字不但傳承久遠,而且極易理解,內涵豐富。比如“愛”字,由“爪”“禿寶蓋”“心”“友”四部分組成;而“友”是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在一起的人,這就是朋友了?!皭邸钡纳厦孢€有“爪”,和禿寶蓋,“心”,三個部分,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抓住心。和朋友心心相通,抓住朋友的心,理解朋友的悲喜憂愁,這就是愛。

我愛漢字,我愛我們的國家,我們源遠流長的文化!

漢字觀后感初一4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文字,它象征著文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處處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可是,你知道漢字是怎樣發(fā)展的嗎?

漢字的發(fā)展背后其實還有一個美麗的神話。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倉頡是皇帝的史官,皇帝命令他的臣子倉頡創(chuàng)造文字。倉頡長著像龍一樣的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特別愛動腦筋,觀察身邊的事物和周圍的景物或想問題。他每天抬頭觀察天上的星星,鳥雀的羽毛顏色,龜殼上的花紋和山川起伏的形體和特征,它把這些東西的形狀描繪在自己的手上,龜殼,獸骨上,又把它們一一簡化,就成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這個神話當然是荒謬的,但也證實了一個事實——漢字是由象形字演變而來的。

中國的漢字是博大精深的,當然在漢字中也有許許多多的小笑話:有一次,我在寫作文時,忽然把“但是”的“但”寫成了“雞下蛋”的“蛋”了,逗得我和媽媽捧腹大笑。還有一個是我在書上看到的,一個外國人來到中國學漢字,一天,他看到一個“已”字,過了一小段時間,他又看到一個“己”字,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又看到一個“已”字。他驚訝的說:“中國的漢字真是博大精深啊,自己還會生長呢。”在生活中,不僅有笑話,還有許多字謎呢:十八乘六——校,皇帝的新衣——襲,一個日一個月,不是今天——明。

我愛漢字,從“a o e ”.......開始,我對漢字就癡迷到不能自拔的地步。

我喜歡你漢字,你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漢字觀后感初一5我愛漢字,愛它如一幅幅跳躍的畫。細細品讀如同一段秀美的小詩。用心感受,好似一則蘊意深遠的故事。靜靜欣賞,仿佛走進了多彩的歷史畫卷。

我愛漢字,愛它那來源的美好與神秘。傳說以前,所有人都不會寫漢字,使用的是結繩記事的方法,也有用“物語”,但是,這樣非常不方便。倉頡觀察鳥的足跡,星星的變化.......根據事物動態(tài)簡化后造出來了甲骨文。這雖然是一種傳說,但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漢字是由象形字演變而來的。

我愛漢字,愛它那博大精深的內涵。漢字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字,是我國文明的象征。同音不同意,同意不同音,加一點,去一捺都有可能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樂”一看就非常開心,“悲”一瞧就傷心無比?!爸亍庇旋嫶笾?,“輕”有浮云之覺。“幽深”像走進了靜謐繁茂的森林,“冷霜”似進入了寒氣之谷。

我愛漢字,愛它那方方正正的美。在書法家手中,它會發(fā)生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浩瀚如海,或凝脂如膏,或挺拔如峰,或低矮如谷。

第8篇:漢字演變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漢字;字體設計;美學

字體設計作為平面設計中信息傳達的構成元素之一,在平面設計的視覺傳達中占有主導地位。而中國的設計師在平面設計中對漢字運用的歷史由來已久,把漢字的形、音、義,結合幾千年來漢字書法的演變,用平面設計的形式美學加以提煉,設計出的作品既符合現代造型特征,又融入了圖形創(chuàng)意的元素,是民族性、藝術性和商業(yè)性的有效融合。

一、漢字書法的設計美學本質

漢字,作為我國最基礎的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已跨越了幾千年的歷史。從象形文字作為表達自然事物的符號的設計,到漢字沿革史上各種書法字體所蘊含的多元化美學內涵,直至現代印刷字體在社會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應用,這都是漢字書寫設計所包含的美學思想從原始的單一元素表達向多種多樣的社會應用的延伸。因此,漢字書法的演變本質上也是一個領域美學設計的發(fā)展史。

河南省安陽市殷商遺址出土了大量刻在龜甲獸骨上的象形文字,被考古學家稱為甲骨文,這是我國歷史上有據可考的最古老的文字。從設計的角度來說,它們是人類第一次主觀能動地進行符號創(chuàng)造,用于信息的傳達,代表著漢字設計的奠基。數千年后,在絕大多數人眼中,它們已經成了幾千年前那個時代的標志,也成了現代社會中多元的、可變的圖形符號的一種。漢字書法的發(fā)展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種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形成的各種書寫方式是字體發(fā)展中所沉積的精心設計的結晶,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征,給人不同的藝術感受。而它們的共同點,是作為一種字體,既有實現字意和語義的功能,又有各自的美學效應。

二、現代設計對漢字美學的提煉

(一)印刷字體和專用字體的出現

由于印刷術的廣泛應用,漢字字體漸漸向適于印版鐫刻方向發(fā)展,出現了宋體、長宋、扁宋、仿宋等多種印刷字體,并在西方文字的影響下,出現了黑體、美術字體等多種新字體。這些字體在近現代印刷品中表現非?;钴S,是印刷行業(yè)字體設計不斷適用技術進步的產物。隨著平面設計的不斷發(fā)展,字體設計對漢字的形態(tài)、筆畫和結構形式不斷探索,以漢字的形、音、義為基礎,把充滿藝術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逐漸融入到漢字的書寫中,使字體更切合宣傳對象的特征,就這樣,專用字體應運而生。

在現代設計中,為了表現更完美的視覺傳達,印刷體、專用字體與書法字體的結合也成為一種常用的平面設計方式,特別是在與民族傳承、古典文化有關的書畫印刷和廣告包裝中顯得尤為多見。

(二)現代字體設計對漢字形、音、義的運用

中國的漢字是一種極富魅力的文字樣式,每個字都有其不同的含義,俗語又說:“見字如見人。”這更說明即便是同一個字,出自不同的書寫習慣和書寫方法,其形象甚至含義都可能差異很大。這也決定了漢字在平面設計中必將是一種擁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設計元素,現代字體設計正是對字的美學內涵進行了深入挖掘,并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

以著名的“郎”酒包裝設計為例,在設計構成上以字體設計為主要元素,作為設計主體的“郎”字運用渾厚灑脫的書法字體獨自占據了主要的設計版面,當然,印刷字體、色彩設計及商標也是包裝的必要元素;在設計理念上充分運用漢字的形象取義的方法,利用“郎”字在中國社會文化中的特定色彩,把它的形、音、義融入到酒類包裝的設計中,既使商品獲得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又體現出現代的精神活力,讓產品包裝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形態(tài)美。

三、漢字設計與圖形設計融合的優(yōu)勢

(一)起源優(yōu)勢

使文字具有圖形化特征,一直是設計師最忠實的設計理念。漢字起源于像甲骨文一樣的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圖形創(chuàng)作,而現代社會使用的中文簡化字也保留著大量的象形文字的感覺,其他國家的文字很少具備這樣的特性。因此,每個漢字都有獨立的含義,它既是文字又是圖形,這與現代字體設計領域中形意結合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注定了漢字成為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重要元素。

(二)傳承優(yōu)勢

第9篇:漢字演變的方法范文

一、教師自身的漢字儲備

要想會教,首先自己要有豐富的學識,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寫一手好字,還要對祖國的漢字文化有較深的認識。這樣才能保障漢字教學方法化與藝術化。

二、激發(fā)孩子學習漢字的興趣

小學一年級課本中第一課單純識字課是《口耳目》,從圖形、象形文字,再到通用標準漢字,無疑在向老師及學生傳達一個信號,讓孩子從這三個過程中體會漢字的演變,再則就是讓孩子們能找到識字的樂趣與方法。可以讓孩子先根據自己的觀察找一找與6幅圖相應的象形文字,再找一找對應的漢字。并說說圖上物體與漢字的聯系。這種直觀的圖文結合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主動發(fā)展。如果教師能從這一課開始和孩子們一起去找尋漢字的淵源,在每節(jié)識字課中都能有針對性的對幾個漢字進行深入地、科學地講解,把這些漢字的發(fā)展與演變的過程簡單地、有趣地告訴學生,再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加強漢字與事物間的聯系,從而達到識字、了解字詞的含義。孩子們一定會對識字有更大的興趣,也能從識字中找尋到樂趣。

三、融識字于課文情境中

小學低年級考試命題一般不涉及課文的內容,而為什么又要安排那么多篇課文呢?我想是要對孩子在課堂上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而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讓孩子在這個情境中認字、識字。在識字教學上也要避免單純的、機械性的識字、寫字。要把漢字放到文章中去,放到句子中去,放到詞中去。這樣一定會加深記憶,更為下一步的書寫打下基礎。

四、融識字于游戲中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在漢字教學中為了鞏固加深對漢字的認識與學習,教師要設計一些漢字游戲來與孩子們玩,使孩子們在游戲中愛上識字、樂于識字。在課堂上經常采用的游戲如下:

1“.摘蘋果”,準備一棵蘋果樹道具,上面掛滿寫著生字的“蘋果”,你想要摘到蘋果首先要認字,最后比一比誰摘的蘋果多。

2“.開火車”,這個游戲在新認字課常常用到,以小組為單位組成一列火車,每人抽讀一張字卡,小組合作完成這個任務,就算過關。

3“.猜認生字”,以字謎的形式出現,在猜字謎的過程中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學識,更鞏固了漢字,同時也深化了這個漢字的特點。

4“.找朋友”,根據合體字的規(guī)律,把它們分別制成偏旁部首、獨體字兩個部分的卡片,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它們的“搭檔”。

五、融識字于生活中

“生活處處皆語文”,低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大,除了在課堂上識字,還要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我們把識字教學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充分利用一切資源,如:收集商標,從商標中識字;從校園建設中識字;從電視節(jié)目上識字,讓良好的識字習慣伴隨孩子成長。

六、要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能力

漢字雖然形態(tài)各異,數千個字就有數千個形象,但是,根據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把識字的規(guī)律性知識和方法盡早地教給學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

1.利用基本字記憶字形。利用學生已掌握的一定數量的獨體字,加一筆,減一筆或兩個獨體字合起來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

2.利用部首的變化記憶字形。漢字有許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更換部首就能變成一個新字。利用這種方法讓學生加強識字。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