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勞動實踐過程范文

社會勞動實踐過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勞動實踐過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勞動實踐過程

第1篇:社會勞動實踐過程范文

關鍵詞: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科學分類;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91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9-0219-02

一、問題的提出與文獻綜述

從教育部在學科目錄中增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至今已有11年,一些財經類高校紛紛設置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但發(fā)展到目前為止,現代意義上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教育,在我國大部分財經類高校尚未形成相對完善的專業(yè)教學模式,加之財經類高等院校長期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課程體系中處于附屬地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目前輕實踐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正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如何培養(yǎng)能將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專業(yè)社會實踐、熟練掌握社會生產或社會活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就業(yè)市場需求向現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出的迫切要求。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的實踐教學改革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國內學者劉葦江(2008)從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設計、實踐基地建設、制度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及學生參與幾個方面,探討了當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思路。曾煜(2008)探討了社會保障課程教學形式及方法存在的問題。如何改變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分離的現狀,從根本上解決學用脫節(jié)的問題;如何實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實踐實訓過程與就業(yè)崗位的工作過程的一致性;如何實現課程設置與勞動社會保障行業(yè)核心技術規(guī)范、技術標準的同步,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獲取并提高。圍繞上述主題,本文依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課程的性質、內容、適合實踐教學的程度,將現有實踐教學課程進行分類,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課程改革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課程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實踐教學是高等學校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一,對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綜合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傳統(tǒng)教學主要偏重于介紹社會保障理論及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高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在實踐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以下問題:

1.實踐教學管理缺乏科學性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的實踐教學目標定位不準,混淆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目標概念,教學內容的選取過多依附于某門理論課或現有教材,缺乏實際崗位所需要的實用性、先進性內容;教學手段保守落后等。

2.實踐教學主體的考核方式單一

由于不同專業(yè)的實驗實訓課程結構和要求不同,同一專業(yè)不同年級的實驗實訓內容的覆蓋面不同,對學生采用單一的考核方式顯然不能滿足各種需求,也不夠科學和合理。因此,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從考核的形式到內容,都不應該忽略實驗實訓課程本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

3.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落后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往往重視理論教學或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輕視實踐教學過程,尚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實踐教學過程控制和質量評價體系,或雖有相應的實施方案,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監(jiān)控措施,使得原有教學計劃中規(guī)定的實驗實訓課程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以上問題的存在,是由于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的實踐教學課程缺少科學的分類。

三、實踐教學課程分類

實踐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形式,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實踐設置要注意內容更新,體系設計科學合理,實踐項目名稱要準確規(guī)范。實踐課程分類主要依據課程的性質、內容、適合實踐教學的程度。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的實踐教學課程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別,各類別獨特的教學要求決定了其教學過程和評價方式的獨特性。

1.基本實踐課程

基本實踐課程的實踐教學課時占課程教學課時的30%,這類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對課程內容的原理和方法進行驗證實驗,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如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勞動人事管理、社會保障制度國際比較等課程,實踐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基本操作技能為主。

2.專業(yè)技能實踐課程

專業(yè)技能實踐課程的實踐教學課時占課程教學課時的50%,這類課程與現實對接緊密,實踐性較強,需要通過模擬操作或現實操作來完成教學任務。專業(yè)技能實踐課程使學生熟練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學生將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綜合性實踐課程

綜合性實踐課程的實踐教學課時占課程教學課時的20%,這類課程需要綜合性的實訓環(huán)境,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專業(yè)技能和處理問題的綜合技巧。如學年實習、專業(yè)實習等,突出對學生創(chuàng)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的能力。綜合性實踐課程可以通過實踐教學基地來完成。

四、對策與建議

(一)基本實踐課程突出典型案例教學

對于基本試驗課程常見的方式有案例分析教學、討論式教學、觀摩性教學等。其中,案例分析教學精心挑選合適的案例讓學生討論和分析,以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討論式教學即對課程的某一內容或觀點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中分別扮演正方和反方的角色,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陳述并辨論;觀摩性教學即由教師選取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多媒體信息,向學生播放媒體內容等,這些實踐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形式,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專業(yè)技能實踐課程重在模擬教學

1.加強模擬操作。包括:(1)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模擬實習。包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與生育保險等各種業(yè)務模擬實習、社會保障會計模擬實習、社會保障軟件操作模擬實習等。(2)企事業(yè)員工福利管理模擬實習。包括:勞動力計劃與招聘職位模擬實習、工資福利管理職位模擬實習、勞動力培訓職位模擬實習、績效考評職位模擬實習等。

2.重在現實操作?,F實操作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考察活動,開展教學參觀,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考察活動,以豐富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如學習醫(yī)療保險時,組織學生教學參觀醫(yī)療保險中心,請醫(yī)保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中心的工作職能及醫(yī)保政策等,并參觀該中心的工作現場。講到農村保障時,組織參觀郊區(qū)的社保局,了解農村養(yǎng)老保險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農村低保,或者到城郊參觀農村的農村保障、村民福利、剩余勞動力轉移等。學習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時,組織參觀附近街道的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所和社區(qū)服務中心,了解社保所的工作職能、社會保險的現行政策及操作流程。學習國際勞務合作時,組織學生到經濟技術合作企業(yè)參觀勞務輸出的流程。

第2篇:社會勞動實踐過程范文

“人的表達”用英文來說是“humanexpressivity”,所涉及到的是被泰勒追溯到赫爾德的關于創(chuàng)造和教化的表現主義模式,這種模式通過黑格爾、浪漫派當然還有費爾巴哈一直傳續(xù)到了馬克思。這種本質力量的外化和占有模式,一方面是來源于亞里士多德形式概念的動態(tài)化——個體通過他自身的生產活動展示出他的本質力量;另一方面,又得益于反思哲學對于亞里士多德主義形式概念與審美形式概念的調和——主體性外化自身的對象化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活動和一種無意識的教化過程的符號表達。因此,藝術天才的創(chuàng)造性堪稱這樣一種活動的典范,在這樣活動當中,自主性和自我實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而讓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無論在面對外在自然或內在自然時都失去了暴力特征。伯格和盧克曼把這一觀念和胡塞爾超驗意識建立世界觀的創(chuàng)造性結合了起來,而且,根據以下模式來把握社會再生產的過程:“人類活動外化的產品獲得客觀性的過程,……就是客觀化的過程”。但對象化表明的只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外化、客觀化、占有和再生產這一循環(huán)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在這個循環(huán)過程當中,創(chuàng)造性活動和社會化主體的教化過程是融為一體的:“社會是人的活動的產物;社會是一種客觀現實性。人是一種社會的產物”。

由于這種生活世界的實踐在意識哲學當中仍然被解釋為一種先驗主體性的勞動,所以,它的內部仍然包含著自我反思的規(guī)范性。在意識的形成過程中,在結構上就存在著一種錯誤的可能性:把自身的勞動具體化為一種自在(An-Sich)。與費爾巴哈的宗教批判、康德的先驗表象批判一樣,晚期胡塞爾在他的科學批判中也運用了這種思想框架。所以,伯格和盧克曼才順利地把胡塞爾的客觀主義概念與物化概念聯系起來:

“物化是關于人的產物的觀念,仿佛它們不是人的產物,而是其他什么東西:自然決定性、宇宙法則的結果或神圣意志的啟示。物化暗示著人會忘記他自己才是人類世界的起源,而人對他作為生產者與產品之間的辨證法也失去了意識。按照定義,物化的世界就是一個非人化的世界。人把這個世界體驗為陌生的事實,一個人無法駕馭的異化產物。人沒有把這個世界體驗為自身生產活動的先驗產物”。

表現主義模式的規(guī)范內涵就表現在物化概念當中:我們不能再把它當作我們自己的產物來加以感知的東西,限制了我們自身的生產率,同時也約束了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實現,并使主體同世界和自身出現了疏離。一旦關于世界形成或構成的唯心主義思想被唯物主義理解為生產過程,那么,實踐哲學就可以直接從自然主義的角度對這些反思哲學的定義進行轉換。在這個意義上,A?赫勒把日常生活明確為“個體的總體化生產活動:它始終為社會再生產創(chuàng)造了可能性”。在唯物主義對于唯心主義的實踐結構概念(胡塞爾最后做了闡述)的解釋當中,“生產”變成了勞動力的消耗,“客體化”變成了勞動力的對象化,對產品的占有變成了物質需求的滿足,即消費?!拔锘弊柚股a者把外化的本質力量當作失去控

制的陌生的東西,但現在卻變成了物質的剝削,而導致剝削的原因在于優(yōu)先占有社會財富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當然,這種闡釋也有利于把日常實踐概念從基礎主義意識哲學的論證義務和方法論困境當中解脫出來。而伯格與盧克曼繼承了基礎主義意識哲學的論證義務和方法論困境,為此,他們把青年馬克思的實踐概念和晚期胡塞爾的實踐概念等同起來。

然而,一旦脫離了反思哲學基礎,生產范式要想承擔同樣的社會使命,至少會遇到三個新的問題。(1)生產范式嚴重束縛了實踐概念,于是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勞動或產品制造這樣具有范式意義的活動類型,與具有言說和行為能力的主體其他一切文化形式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實際上,赫勒同樣也把制度和語言表達形式看作是人的客觀化。它們和嚴格意義上的勞動產品是一樣的。(2)生產范式在一種自然主義意義上決定了實踐概念,于是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在社會與自然之間的交換過程中,是否還能形成一種規(guī)范內涵?赫勒斷然指出,藝術家與科學家的生產活動始終都是一種有效的模式,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打破機械的異化生活。(3)生產范式賦予實踐概念以一種明確的經驗意義,于是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勞動社會將走向終結,那么,生產范式會不會因此而失去其說服力呢?奧佛(ClausOffe)就此問題在德國社會學大會上致了開幕辭。我在這里只想探討一下馬爾庫斯(G.Markus)曾經討論過的前兩個難題。關于(1):馬爾庫斯打算闡明的是,不僅工業(yè)產品——勞動過程的工具和產品,而且所有社會生活世界的組成部分,甚至包括生活世界本身,在何種意義上能夠被看作是人類勞動的對象化或客觀化。他分三步進行了論證。首先,馬爾庫斯指出,生活世界的對象因素把它們的意義不僅歸因于生產的技術規(guī)則,而且歸因于慣用的習俗。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僅代表著消耗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力和在其中運用的技能,還代表著它的使用關系和它能滿足的需求。和海德格爾分析使用對象的物的特性一樣,馬爾庫斯強調社會特性,認為這種特性是用于生產的對象所特有的,象是一種“天性”:“只有當產品與占有過程,即與個體的活動發(fā)生關系時,它才是一種對象化。在個體的這些活動中,主要的使用習慣得到了保存和內化,其中所體現的社會需求和能力再一次轉化為活生生的愿望和技能”。

換句話說,不僅生產消耗的勞動力,而且消費占有的社會可能性,都在客體中獲得了對象化。

第二,實踐無論是把生產技術規(guī)則還是把實用性的功利規(guī)則當作取向,都是以規(guī)范為中介來分配生產資料和所生產的財富。這些行為規(guī)范確立了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并為不同社會角色的履行提供動力保障。而這些社會角色反過來又決定了行為、技能和需求的滿足。這樣,社會實踐就表現出了兩面性:一方面,社會實踐是生產過程和占有過程,它依據的是技術—功利規(guī)則,并標示出社會與自然的不同交換水平,即生產力的發(fā)展狀況;另一方面,社會實踐又是一個互動過程,它由社會規(guī)范調節(jié),并把通向權力和財富(即生產關系)的不同壓力表現了出來。后一過程把實質性的內容,即一定的技能和需要,注入決定分配地位的特殊結構當中。

最后,馬爾庫斯認為,生產范式的關鍵優(yōu)點在于允許人們思考“這個二元過程的統(tǒng)一性”,即把社會實踐同時理解為“勞動和社會關系的再生產”。從生產角度來看,可以“把人與人之以及人與自然的互動過程看作是同一個的過程”。這一論斷是驚人的,因為馬爾庫斯本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明確區(qū)分生產和產品利用的技術—功利規(guī)則與社會互動的規(guī)則,所謂社會互動的規(guī)則,就是指建立在主體間相互承認基礎上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相應地,他還明確區(qū)分了“技術領域”和“社會領域”。他也不容人們懷疑,產品制造和自然運用意義上的實踐僅僅對于人與自然之間的交換過程具有結構。相反,以規(guī)范為主導的互動意義上的實踐,就不能依據勞動力的生產消耗和使用價值的消費模式進行分析。生產只是規(guī)范調節(jié)的一個對象或一種內涵。

不過,按照馬爾庫斯的看法,在至今為止的歷史當中,技術領域與社會領域只有通過分析才能區(qū)分開來。在經驗意義上,只要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互為決定,那么,這兩個領域就會牢牢地結合在一起。于是,馬爾庫斯繞了一個彎子,認為生產范式只適合于解釋勞動,而不適合于解釋互動,目的是要確定通過在制度上區(qū)分技術領域與社會領域而形成的社會形態(tài)。也就是說,他認為社會主義的特征就在于:

“它把物質生產活動還原為它的本質特征:與自然的積極而合理的交換,也就是超越一切常規(guī)和社會統(tǒng)治的純粹‘技術’活動”。

關于(2):這樣我們就觸及到了生產主義實踐概念的規(guī)范內涵問題。如果我們把人與自然的交換過程理解為一個循環(huán)過程,其中,生產與消費相互刺激,相互促進,那么,對評價社會進化的評價就有兩個標準:技術知識的增長和需求的分化與普遍化。這兩個標準從功能主義角度來看可以概括為互補性的提高。然而,今天沒有人會再去主張,社會共同生活必須要隨著社會系統(tǒng)復雜性的增長而改善自己的質量。生產范式所揭示的交換模式,與取代它而出現的系統(tǒng)—環(huán)境模式一樣缺乏規(guī)范內涵。但是,生產范式又是如何對待反思哲學教化過程概念中所固有的自主性和自我實現呢?這些規(guī)范內涵在實踐哲學中能夠得到恢復嗎?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馬爾庫斯在規(guī)范意義上區(qū)分了兩種實踐概念:一種由處于外部自然約束下的技術—功利規(guī)則控制,在另一種實踐中,興趣、價值取向和目的則成為了主觀自然的表現形式。

作為實踐目的,馬爾庫斯從制度上區(qū)分了技術領域和社會領域,也就是區(qū)分了外在必然性領域和最終一切“必然性”都要自己負責的領域:

“社會批判理論和資產階級經濟學不同,它把勞動范疇放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勞動范疇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才獲得了實踐的真實性。因為只有在這里……人才憑借他自身的目的意識行為成為其自身,而且僅僅由社會客觀性來加以決定。社會客觀性完全是針對人的,作為自然,它揭示了人的行為的界限”。

第3篇:社會勞動實踐過程范文

關鍵詞:社會實踐;培養(yǎng);智障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適應能力是個體有效地滿足自己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需要的能力。提高和發(fā)展社會適應性,是智障學生將來直面社會、適應社會、學會生存的需要,也是對智障學生進行教育的最終目標之一。智障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培智學校的首要任務就是:教會他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培養(yǎng)他們生活適應能力和社會生存能力,以及一些簡單的技能,為智障學生融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育教學中,我校堅持“幫助每一個學生‘實現自理,融入社會’”的辦學宗旨,開展了以“關注社會生活”“親近自然”“親子活動”“我們的節(jié)日”為主題的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為智障學生搭建了接觸社會、與人交往的平臺,培養(yǎng)了智障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補償了身心缺陷,幫助他們樹立了生活自信,最終使他們走向社會,學會生活,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一、低年級智障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

低年級智障學生實踐活動主要以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為主要內容,針對低年級不同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我校成立了“自我生活管理”和“內務整理”兩個實踐活動小組。對于低年級重度智障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主要采取耐心幫扶的方法。因為這些學生由于自身缺陷,在用力的恰當、動作的準確、工具的使用等方面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低年級中度智障學生,我們主要采取扶放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中邊扶邊放,先扶后放。例如:做衛(wèi)生,首先讓能力強的學生先做,老師教他做什么,怎么做,之后教師監(jiān)督,做得不好或者沒擦到的地方教師指出來,持續(xù)兩三天后,學生就做得很好了,同時,讓其他的學生注意觀察、學習怎么做,每個同學都做好做衛(wèi)生的準備。讓能力差的學生做的時候,做過的學生適當指導、幫助。輪流一周之后,每個學生的勞動能力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在勞動中也收獲了成功的快樂。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不但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而且還讓學生把做的過程說出來,達到二者的有機統(tǒng)一。再如系鞋帶,我們先組織低年級的學生觀看高年級學生系鞋帶的過程,引導學生說說高年級的哥哥姐姐系鞋帶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然后教師再示范一遍整個過程,最后帶領學生分步練習,先將鞋帶穿在鞋頭上的兩個眼里,再交叉穿鞋帶。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做的教師絕不包辦,并對做得好的學生及時鼓勵,最后打結時教師再多作指導幫助。這樣反復練習,直到全部放手。對于低年級輕度智障學生,我們主要是積極引導他們獨立完成任務。以穿衣服為例,先引導學生分別完成穿內衣、穿上衣、穿褲子、穿鞋襪的練習,再進行整體操作,重點讓學生知道穿衣服的順序和技巧。這樣大量反復練習,直到學生能夠獨立、熟練完成穿衣服這項任務。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智障學生真正地掌握了勞動技能,提高了素質,增強了自信心,為將來能適應社會、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打下了基礎。

二、中年級智障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注重與培養(yǎng)基本勞動能力相結合

勞動能力是一切生活的基礎,也是人們生存的基本保證。智障學生由于大腦的殘疾,使支配感覺器官、運動器官的傳導神經受阻,導致他們反應遲鈍,各種動作不準確、不協調、不到位。他們的勞動能力明顯低于相應的生理年齡。為此,我校在中年級智障學生中開展了以培養(yǎng)基本勞動能力為主的“清潔校園”和“爭當保潔員”兩項活動。我校中年級智障學生,殘疾等級為智力二、三級,他們中除了智障外,還有相當一部分自閉癥學生。這些學生家長的學歷層次不高,大多數是來自農村、從事低收入工作的體力勞動者,生活大部分都比較困難,根本不懂用什么方法來教育和培養(yǎng)子女,很多都是包辦代替,很少注重孩子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這些學生不但行為習慣很差,勞動技能偏差也很大?;谶@些學生的特點,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的原則,為每名學生量身訂制了具體的訓練目標。如在勞動課上,由教師強化技能指導,從洗手洗臉到洗餐具,從脫衣穿衣到擦桌子、掃地都手把手地教,反反復復地練。常常是教師示范后,學生先動手練一練,然后一起操作,再個別指導,最后是一個一個過關。通過一年的實踐,80%左右學生的勞動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實際的生活中也得到了運用。如學生看見地上臟了能主動用笤帚掃,桌上臟了能主動去擦。勞動意識增強了,勞動技能提升了。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就應該多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多提供平臺,提高智障學生勞動能力,使他們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因為這是關系到他們今后回歸社會,能夠在社會上生存的關鍵所在。

三、高年級智障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注重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

我校堅持幫助每個學生“學會自理,融入社會”的辦學宗旨,在高年級學生中開展簡單的職業(yè)技能教育,為學生提供多種職業(yè)教育平臺,教育內容盡量緊跟社會需求,為他們將來能夠融入社會、自食其力打好基礎。我校開展了“校園餐飲”“迎賓禮儀”“去超市購物”等社會實踐活動。有專業(yè)老師負責,根據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及勞動能力,每項活動都有相應的訓練方案和訓練時間及具體要求。通過一年的實踐,“校園餐飲”和“迎賓禮儀”兩個實踐小組已經能夠進行簡單的接待任務。同時,還組織學生到超市購物,到社區(qū)參加實踐活動,到實地練習乘坐公交車等培訓,這些訓練不僅培養(yǎng)了智障學生的職業(yè)技能,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正常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社會交往中便會逐步習得,而對于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需要家長和教師利用實踐活動刻意地專門對他們進行訓練。我校通過分學段分內容的實踐活動,不但培養(yǎng)了智障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鍛煉了勞動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每個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為他們今后適應社會打好了基礎,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勇于面對生活、面對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第4篇:社會勞動實踐過程范文

【關鍵詞】認識;素質目標;途徑;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4-0278-01

在實施“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轉軌的當今,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要渠道作用,通過各個學科的協調配合,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已成為今后教學的方向。勞動課以它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融為一體的獨特優(yōu)勢,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勞動學科的自身特點,勞動學科能更好的體現出從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出發(fā),構建起“以自學為基礎,以思維為主線,以訓練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動手,動腦的能力,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體力勞動對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知識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驚人豐富的思想世界。這個世界激發(fā)著兒童的道德、智力、審美的情感”由此看出勞動教育是職業(yè)技術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在勞動教育中提高學生的素質呢?

一、以提高素質為目標

勞動教育是教育內容之一,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不可偏廢的一個方面。目前,學生中有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寵愛條件優(yōu)越,幾乎沒有勞動知識和能力,更缺乏勞動實踐。在這樣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學生不熱愛勞動。所以,開設勞動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勞動課的學習,一方面讓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方面是利用勞動課要勞動的特點,通過學生動腦、動手、付出體力、創(chuàng)造成果的過程提高學生對勞動意義的認識,培養(yǎng)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在勞動實踐中發(fā)展智力,陶冶情感,磨練意志。簡而言之,要寓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于勞動教學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開設好勞動學科將推動學校勞動學科整體育人功能。由此可見,上好勞動課,對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將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因此,勞動課教育必須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立足于素質教育,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二、以課堂教學為途徑

為了達到設計勞動課的目的,使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勞動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必須以課堂教學為途徑,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我在勞動課的教學中,對課堂結構做了如下的構想與嘗試。

2.1 激情導入,引入新課。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傾向性的心理特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入新課,促使學生積極主動而又輕松地學習是一節(jié)課良好的開端。導入新課的方法很多,可因人因時因課而異,常見的有展示直觀教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組織相關活動等方法,精心架設“興趣”的橋梁,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想上好一堂課,首先要對課堂教學有一個很好的設計。包括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及傳輸信息,并通過信息反饋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控,在反復調控中使教學系統(tǒng)的工作狀態(tài)達到最佳點。因此,抓住兩條線,即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重點在教學準備、原則、內容、方法及模式方面提出標準藍圖。如用展示直觀教具的方法,在新課講授之前把本節(jié)課的勞動成果展示給學生看,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參加勞動實踐的欲望,從而進入積極學習的狀態(tài)。

2.2 講解示范,傳授新知。勞動課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原則的重要體現,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實踐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所以新知識的學習安排應該是從理論到實踐。學生了解了勞動的步驟和方法,但每步具體該怎樣去做,還需要教師給做出樣子。教師的示范操作一要具備規(guī)范性,即準確無誤;二要具備可見性,讓每個學生都能看清楚。如講《西褲的縫制方法》時,為了讓學生清楚的看到科學標準的操作過程,我在課前認真練習多次,制成錄像帶并配有解說詞,課堂上放出后,每步做什么,怎樣做的,圖文并茂,學生邊聽邊看,效果非常好。

2.3 實際操作,掌握要領。學生的實踐活動是勞動課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形成熟練技能的最佳途徑。學生的實際操作要在教師的組織安排下進行,教師要巡視指導,發(fā)現錯誤及時糾正,特別是重點部分更應多強調,讓學生在操作中掌握要領。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產生作為一個完整現象的教學過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苯處熢谡n堂中始終要以學生為主體,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導演”,把學生推向實際操作,掌握要領的舞臺。

四、以社會實踐為目的

中學勞動課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離開了社會實踐,即使教師講得再透徹,學生聽得再明白,不進行社會實踐,要達到勞動課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素質也是一句空話。為此,中學勞動課必須以學生的社會實踐為目的。我認為應該做到三個結合。

4.1 勞動課教學與生產相結合。以生產程序為序,安排授課內容,做到課堂學理論,基地搞實踐。如在學習《西褲的縫制方法》時,從褲子的面料分析,縫制用線的選擇、褲子各部位的熨燙等等,在教師的指導下,樣樣由學生自己完成。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點,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形成基本的勞動技能。

第5篇:社會勞動實踐過程范文

論文摘要:運用的經濟學原理,分析了勞動價值論對管理行為科學性的重要作用,進而為科學管理的實現尋找依據。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指商品的價值山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的科學理論。這一理論論證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價值規(guī)律,第一次揭示了被物品外殼掩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闡明了價值形式和貨幣的全部歷史發(fā)展過程。勞動價值論小僅為剩余價值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而且也是實現科學管理的直接基礎。其核心內容,是側卜究抽象勞動如何形成商品的價值,進而揭示在物的外殼掩蓋卜的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系。皿然這一理論是馬克思在資木主義社會完成的,但其中的內容具有普遍的意義,對人們的一般活動具有普遍的指份作用。因為從這一理論的內容中我們可以悟到: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這個道理是小變的,只是它在小同的社會形態(tài)中具有小同的表現方式罷了。其實在人類社會中,人們的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相聯系。管理活動是人類社會中的一項重要活動,從總體上說,它是整個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這小僅說明了管理活動木身的重要性,而且也說明了管理活動與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之間的密切聯系。我們把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的外延加以擴展,那么,勞動價值論對科學管理活動具有一定的指份作用。

第一,勞動價值論是管理的主體實行科學管理的基礎。管理過程是管理主體與管理客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動態(tài)過程,主要表現為管理的主體對管理的客體的指揮、調動和支配的過程。其目的就是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去實現既定的管理目標。其實質就是利用較少的投入去獲得較大的產出。對管理的客體的科學分類,是在靜態(tài)的條件卜對管理的客體所做的區(qū)分,從而對管理的客體的各個部分或方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便找到正確的管理方法,順利地實現對客體的管理。這是實現科學管理的重要條件。管理過程則是在動態(tài)的條件卜對各個管理要素的具體運用,主要追求在充分發(fā)揮個體作用的基礎上實現整體的最佳效果。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管理一詞的主體內容。管理活動也是一種勞動,作為勞動就必須衡量投入與產出。這是管理的主體所應完成的主要仟務,也是科學管理的重要基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而一是具體化為管理的客觀規(guī)律之中;一是物化為管理的主體的必備素質。在管理科學領域存在著許多客觀規(guī)律,但小論哪一條客觀規(guī)律,其最終的目標都是為實現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服務的,這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陀^規(guī)律是我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我們對客體正確認識的結果,其目的是指異管理實踐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順利實現既定的管理目標,獲得預期的管理效益。認識實踐和管理實踐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兩者統(tǒng)一于管理目標的最終實現,統(tǒng)一于管理仟務的最終完成。管理的主體素質是決定整體管理活動基木狀況的決定因素,是管理這種實踐活動的投入能否獲得預期效益的關鍵。因為認識實踐和管理實踐都需要管理的主體來完成。管理的主體與管理的客體的對立統(tǒng)一是管理實踐中的主要矛盾,在這一矛盾中,管理的主體是矛盾的主要方而,居于主異地位,擔負著對整個管理過程的指揮、調動、協調等仟務。這些仟務完成得如何,主要取決于管理的主體內在素質。山于管理過程是一個綜合過程,所以管理的主體必須具有較好的綜合素質。這些綜合素質概括起來主要的是一般的基礎知識(包括具有關于社會、自然等方而的一般知識水平和在世界觀和方法論范疇內的觀察、認識、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管理科學領域中的專業(yè)知識(其中包括管理學的基木原理和勝仟具體專業(yè)崗位的專門知識)。這些綜合素質對于管理活動的實際效果具有決定的作用。例如,管理的主體是否具有正確認識管理的主體與管理的客體之間的辯證關系的能力,是能否正確處理兩者關系的前提,而這一點是管理的主體能否進行科學管理的基礎。

第二,勞動價值論是對管理的客體進行科學分類的基礎。從哲學角度講,客體是進入認識和實踐活動范圍的客觀事物,即人們所要認識和改造的對象物。從管理學的角度講,客體是指進入某一具體管理活動范圍,歸屬于管理主體指揮、調動、支配的對象物。它一般具有歸屬性、受動性、手段性的特點。就是說,作為管理的客體,它一定是屬于某一特定的管理主體的管轄和支配,并以此來實現管理主體所確定的管理目標。應該說,管理活動是從管理客體開始的,要使管理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我們首先要明確管理的客體,對管理的客體給子必要的界定,在這個基礎上,管理的主體才能形成相關的管理方式、管理路徑、管理目標等其它的管理要素。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對管理的客體進行科學分類呢?勞動價值論在這個過程中起不什么作用呢?肯定地說,它是管理的客體進行科學分類的基礎。從管理的客體的具體存在形式上來看,我們一般可以把它分為人、則、物。這種分類法木身就是以管理的客體在管理活動中的小同作用為出發(fā)點的。說到作用就要涉及到大小、正負,而這其中的內容就是效益或價值。總體上說,皿然人、則、物在管理活動中是小可缺少的,各自的作用也是小盡相同的,但我們對它所作的這些區(qū)分,始終是以效益或價值作為標準的。正是山于小同的管理的客體在實現效益或價值的過程中具有小同的作用,所以我們才能對其進行必要的分類,反過來說,這種分類始終是以效益或價值作為最終標準的。

第三,勞動價值論是正確制定勞動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礎。勞:辦吹入分配制度是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它是調整管理過程中人的基木狀況的重要杠桿,對于管理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影響。在管理活動中正確地運用這個杠桿,可以極大地調動勞動者的主觀積極性,是正確處理管理的主、客體之間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保證管理過程中主體客體化的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對于切實保證勞動者的應得收入和基木權利更是具有深層次的意義。正確地使用這個杠桿的基礎是勞動價值論。在確定勞動者的收入分配時,首先應對其勞動狀況和勞動付出進行科學的研究和確定,這樣才能正確地確定勞動者的勞動收入。我們把勞動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才能使勞動價值論真正發(fā)揮其指異作用。要在實踐中正確地運用這一原則,我們必須準確地把握兩點一是勞動者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量的大小,一是勞動者所從事勞動活動的性質。一般地說,價值是由勞動創(chuàng)造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勞動都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價值是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這種凝結要真正成為價值,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得到社會的認可。也就是說,作為社會中的人,其勞動如果小能得到社會的認可,那么他的勞動也就沒有創(chuàng)造價值,從而成為無用的勞動。確定勞動的性質應該把握住兩點:一要區(qū)分勞動的簡單性和復雜性,一要確定該勞動在其所處的整體系統(tǒng)中的地位和作用。簡單勞動是指小用經過專門訓練、一般勞動者都能勝仟的勞動,這種勞動的價值含量較小。復雜勞動是指必須經過專門訓練的人才能勝仟的勞動,這種勞動的價值含量較大,等于多倍的簡單勞動。顯然,對于從事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的勞動者,勞動收入必然存在明顯的差別。另一方而,我們還必須確定勞動在其所處的整體系統(tǒng)中的地位和作用,因為從系統(tǒng)論的角度來看,實現母系統(tǒng)的大效益是一切活動的根木目的,一種勞動(或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的具體作用,當然是我們在確定勞動者收入分配時所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一也就是說,該勞動在這個過程中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與該勞動者的勞動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例關系。缺少這一方而的衡量標準,對于確定勞動者收入的科學性就是小全而的。比如說,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的區(qū)別比較明顯,在實際操作中也容易區(qū)分。但在兩者內部進行區(qū)分時就小是很容易,必須加上上述的條件。當我們對兩種簡單勞動或兩種復雜勞動難以區(qū)分時,就應該引入上述條件,即看它們各自在整體系統(tǒng)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這樣就為正確區(qū)分相近勞動的價值量的大小提供了保證。在實際工作中,勞動的上述差別,都具體表現為工作崗位的差別,那么從這個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小同的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量小同,小同的勞動者就應該得到小同的勞動收入。這種情況具體表現為工作崗位的小同,小同工作崗位的人員就應該具有小同的報酬,對于高科技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實行高薪制是合理的,符合勞動價值理論的基木要求,也是具體實踐勞動價值理論的一個重要表現。

第6篇:社會勞動實踐過程范文

一、社會實踐方式是人與自然矛盾的根源

馬克思在實踐的基礎上,深刻的剖析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自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并揭示了私有制與異化勞動是人與自然矛盾關系塌陷之源。勞動活動是實踐的主要方式,勞動產品就是勞動者勞動對象化的產物,卻與勞動者相對立,最后對象化還要受對象的奴役。從勞動者與勞動產品之間的異化,馬克思深入到了異化勞動的核心,勞動活動的本身的異化。這種異化主要表現為,勞動是在勞動者強制被迫下進行的勞動。馬克思提出勞動的異化后,又提出了人同自己“類本質”的異化和人與人的異化。馬克思在這里說到的類,就是指人類在實踐活動中的一般性質,類的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人通過勞動才能達到自由。但是異化勞動卻使這種關系倒了過來,勞動不再是人類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而是人類維持自己生存的一種手段。①馬克思發(fā)覺異化勞動是人類精神痛苦的根源,勞動者的異化正是在人與人以人與人的社會結合的方式進行的。同樣是異化勞動,不同階級在生活中的異化也是不同的。馬克思在分析異化勞動時得出,正是私有制和異化導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塌陷。私有制發(fā)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與人的關系也逐漸利益化。當資本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的時候,生產的盲目性,資源能源的過度使用和浪費成為生態(tài)危機的首要問題。

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實踐前提

1.實踐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基礎和前提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提綱》中首次提出了實踐的世界觀思維方法,按照這種世界觀,世界在本質上看來就是人類的實踐活動,實踐就是人與自然聯系的中介,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過程,就是自然界的人化過程,也是人的自然化的過程?,F階段,我們進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實踐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和前提。馬克思首先肯定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和獨立性,同時指出,人類通過實踐活動將自化自然改造成人化自然。馬克思認為,實踐是人與自然關系的中介,人類通過實踐創(chuàng)造性的改變自然,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客體主體化和主體客體化的過程。一方面,人類通過實踐可以將自化的自然轉變?yōu)槿嘶淖匀?,另一方面,自然界在人類實踐的過程中也將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加以物化。正是這樣的一個過程,人與自然才可以逐漸的達到一種平衡狀態(tài)。只有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達到一種平衡,人與人,人與社會才能夠實現和諧發(fā)展。我們建設生態(tài)文明就是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換句話說,實踐也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基礎和前提。

2.不恰當的實踐方式是生態(tài)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自20世紀以來,人類的居住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生產力的提高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另一方面,資源能源的過度開發(fā)使用和污染物的過度排放也導致了生態(tài)危機惡化。這些問題都集中表現了人與自然的矛盾,而矛盾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不恰當的實踐方式。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最后一條說到,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②。馬克思在這里說明,哲學家們在解釋世界的同時,重要的是要有改造世界的實踐行為。這種實踐行為的可行性必須建立在遵循自然界客觀規(guī)律的基礎上,如果人類的實踐行為與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產生偏差甚至相違背的時候,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就會顯現出來。工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就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利用客觀規(guī)律對自然界和人類進行改造后的結果,但是,科技的發(fā)展和巨大的物質財富的吸引下,人類對自然的依賴感逐漸被征服感所取代,尤其是在科技革命后,人類對自然的無限制的索取和肆意排放,導致生態(tài)問題日益加重。歸根結底,生態(tài)危機就是人類的生存的危機,實踐是人類的存在方式,從另一個角度說,生態(tài)危機也是人類不恰當實踐方式產生的后果。

三、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

自然觀對中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實踐的理論指導馬克思唯物主義自然觀為我國解決生態(tài)危機,建設生態(tài)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來源。解決生態(tài)危機和建設生態(tài)文明都要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而不恰當的實踐也是造成生態(tài)危機的根本原因,為此,解決生態(tài)危機,建設生態(tài)文明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人類的實踐觀念和實踐方式。十七大報告中提到要在全社會樹立生態(tài)文明觀念,在科學的生態(tài)文明觀念的指引下進行生態(tài)文明建設。這種科學的生態(tài)文明觀念為我國生態(tài)實踐行為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前提,也是認識和實踐在生態(tài)文明中最直接的體現。馬克思唯物自然觀對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啟示主要有:

1.為我國認識到生態(tài)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馬克思唯物自然觀特別強調了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大意義,為我們分析生態(tài)危機根源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有助于我們更深刻的認識生態(tài)危機的實質。二十世紀末期,人類在面對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時提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馬克思唯物主義自然觀在實踐的基礎上把人與自然統(tǒng)一起來,為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支撐。馬克思恩格斯曾反復強調,在人與自然的相處過程中,人類對自然界的改造務必尊重自然界的規(guī)律,遵循自然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否則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想要達到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解,必須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一個合理的“度”,社會實踐中這個“度”主要分為“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物的尺度”就是自然界內在的聯系和客觀規(guī)律,而“人的尺度”是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價值尺度,人類只有在尊重“物的尺度”的基礎上才能滿足人類的價值和需要。馬克思恩格斯還極力反對那些把人與自然相分離的理論。由此可見,建設生態(tài)文明只有立足在馬克思實踐的人化的自然觀的基礎上,并把它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和價值導向,才能獲得持久的動力和良好的發(fā)展。

2.是我國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重要指南目前,我們正處于由工業(yè)文明向生態(tài)文明轉型的一個重要過渡時期,建設生態(tài)文明,就必須在馬克思唯物自然觀的理論指導下,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馬克思唯物主義自然觀主要揭示了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為建設生態(tài)文明提供了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指南。馬克思認為人類一刻也不能停止物質生產實踐活動,生態(tài)文明的建設最終還是需要通過人類的實踐活動。首先,大力發(fā)展生產力,為環(huán)境保護提供物質基礎和手段??茖W技術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每一次科技革命都能極大的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資源的消耗,經濟的科技化也可成為某些生態(tài)問題的解決途徑,通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來節(jié)約資源能源的消耗來保護環(huán)境。另一方面,科學技術在給人類帶來巨大財富和積極成果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效應。為此,我們不應該像法蘭克福派那樣放棄科技的使用,而是應該更努力的發(fā)展科技來減少甚至消除舊的科技帶來的負面效應。其次,要推動生產關系的變革??茖W技術的發(fā)展為解決生態(tài)危機,建設生態(tài)文明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在私有制社會,人類對物質財富的占有更多的是為了獲取更大的社會權利,這種情況下,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更多的是為了人類對他人的征服。因此,我們必須要改變現有的生產方式,只有從根本上消除私有制,變革生產方式,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解決生態(tài)危機。

第7篇:社會勞動實踐過程范文

關鍵詞:勞動與社會保障;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

中圖分類號:F240/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8-0211-02

同志在全國科技會議上指出:“科技的發(fā)展,知識的創(chuàng)新,越來越決定著一個民族的發(fā)展過程。創(chuàng)新是不斷進步的靈魂,如果不能創(chuàng)新不去創(chuàng)新,一個民族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加快知識創(chuàng)新,加快高新技術產業(yè)化,關鍵在人才,必須一批又一批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脫穎而出?!贝髮W的中心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適應信息社會快速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振興和面向2l世紀國際競爭的需要。我國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教育面臨著市場化、國際化的挑戰(zhàn),迫切要求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高素質的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然而,傳統(tǒng)的重理論輕實踐、重傳承輕創(chuàng)新、重單一型輕復合型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落后于經濟體制改革對人才的需求,如何創(chuàng)新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教育并創(chuàng)造新型人才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面臨的問題

(一)課程設計忽視教育內容的實用性

課程設計必須體現出與市場接軌、為社會需求服務的宗旨。然而,目前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課程設計缺乏實用性,專業(yè)設置劃分過細,造成課程體系明顯出現“專才教育”模式。由于過細的專業(yè)設置,導致很多課程與課程之間的內容重復,專業(yè)特色不突出。學校過于重視專業(yè)目標,造成對于大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某一專業(yè)、崗位的業(yè)務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比較強,忽視人文素質(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社會交際能力,溝通、組織、判斷、領導工作的能力)的培養(yǎng),致使學生知識面過于狹窄,適應性比較差,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嚴重不足。以案例教學為例,開始實施案例教學時,學生思維活躍且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很高,但最后卻變成了應付式的案例討論與分析。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只是用案例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沒有分析學生學習的現實需要。沒有深入分析案例教學與學生渴望提高專業(yè)技能之間的聯系。所以,在課程設計方面應該特別強調實用性。

(二)課程體系結構不完善,缺乏系統(tǒng)性

由于我國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從國外引入,在我國發(fā)展時間短,不少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不成體系,難以使學生在4年學習后形成完整的學科專業(yè)知識鏈。并且我國高校按照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編寫統(tǒng)一的教材,對公共課、學科共同課和專業(yè)主干課的重視大大超過專業(yè)選修課,必修課比重較大,一般占到總學分的70%以上,任意選修課的比重較小。約占20%,選修課不僅課時少,而且課程類別也比較單一,課程內容簡單和結構不合理、體現創(chuàng)新能力的課程偏少等問題,這樣不利于拓寬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容易造成把本來具有不同個性、不同特點和特長的人才用單一的、整齊劃一的培養(yǎng)模式和課程體系鍛造成了同一規(guī)格的所謂合格人才,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共性有余而個性不足。這既不能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要求,也不利于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陳舊

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教育的教學方法應是啟發(fā)式、討論式的。而我國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教學中實施的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從整個教學組織過程看先進信息量不足,信息更新頻率較低,相對固定的教學計劃,內容陳舊的教材,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而另一些貼近學科發(fā)展前沿和市場需求的課程又不能較快增設,其結果是課程的更新速度滯后于時展的要求。程式化的教學必然導致學生得不到最新知識的教育,必然不能很好的掌握該領域的最新成果、研究動態(tài)??傊?,我國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教學仍然局限于“填鴨式”的理論教學方法,很難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四)畢業(yè)生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差

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是培養(yǎng)從事勞動就業(yè)、社會保障管理工作,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其教育必須體現“與市場接軌,為社會需求服務”的宗旨。然而,我國高校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教育并非如此,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主要是重點培養(yǎng)教學和科研人才,基于這一前提,形成了以理論為中心的課程模式。這樣就導致課程之間很多的內容重復,課時總量膨脹,而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很少,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專業(yè)理論課的開設越來越多,而傳授應用性知識、培養(yǎng)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受到輕視和排擠,有些課程設置了實踐環(huán)節(jié),但也流于形式;教師多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并以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為評定學生學習好壞的標準,忽視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培養(yǎng)出來的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畢業(yè)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環(huán)境適應能力、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差。

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途徑

針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依據勞動社會保障工作的性質及對人才的要求,從以下四方面對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作一些探討。

(一)構建能力主導型的課程體系

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課程的設計應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即按照新時期創(chuàng)新型勞動社會保障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要求,貼近學科前沿,貼近市場需求,重新構建符合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自身特點的科學課程體系。在加強專業(yè)課程和基礎課程建設的同時,要進行整體優(yōu)化與重組,祛除一些陳舊的、不合適宜的課程,保留以前課程體系的核心精華部分,以社會需求為設置導向,將現行的課程劃分為如下:

整個課程體系由兩大模塊組成:基礎能力培養(yǎng)模塊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階模塊,每一模塊又由諸多小模塊組成,將實踐環(huán)節(jié)貫穿于兩大模塊之中,每一環(huán)節(jié)內容選擇的依據是:教學內容應該體現適應學生個性的不同。兼顧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同時還顧及勞動與社會保障教學的能級累進特點。在這一體系中,人才培養(yǎng)在知識、素質、能力諸方面應有新的提升,能適應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和信息化發(fā)展的需要?;A能力培養(yǎng)部分中課程突出大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進階模塊中選修課的比例要增大,必修課的比例要減少。設置較多的選修課的原因是這樣做易于調整專業(yè)組合。變換專業(yè)方向,拓寬就業(yè)門路。同時,專業(yè)必修基礎課少而精,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如社會保障學、勞動經濟學、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選修課無論是從課程內容還是課程質量上都要保證高水平,這樣做的目的是盡最大的能力讓學生在自

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應及時將學科發(fā)展的新觀點和新方法引入課堂,并做到從理論到實踐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學科專業(yè)知識鏈,也有利于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學生找準創(chuàng)新的切入點,并加以創(chuàng)新研究。

(二)提倡參與式教學

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達到這個目的,應采取參與式教學方法。首先,采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案例應具有代表性,反映現實社會中的熱點性社會問題。采用案例教學,運用專業(yè)理論對復雜現實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啟發(fā)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激發(fā)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意識到理論知識對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采用模擬教學。所謂模擬教學,是指根據教學的內容,針對客體的特點,設定管理情境,給學生分派角色,組織教學的一種方法。模擬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的熱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應變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三)加強勞動社會保障專業(y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首先,應構造完整的實踐教學結構體系。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交叉進行的,要加強校內外實驗及實習基地的建設,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評價標準和考核方法。其次,實踐教學應貫穿全部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學習相關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管理實踐技能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從經濟角度觀察、分析社會經濟現狀和市場競爭現象,分析社會活動所面臨的環(huán)境與問題,使學生掌握現代管理方法與技能。再次,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應包括課程實驗實踐活動、畢業(yè)設計教學和其他形式的實踐教學形式,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第8篇:社會勞動實踐過程范文

勞動是人有目的、有意識地制造和使用工具,按照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改造客觀世界的社會活動。生產勞動作為生產實踐活動的一種基本形式,是人通過有目的的活動改造自然對象并在這一活動中改造人自身的過程。它與其他生產實踐形式相比,生產勞動更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首先,生產勞動使人類維護生存的方式對于外部世界而言是能動的,決不像其他生物那樣“順其自然”。這種能動的改造外部世界的過程,不僅使人認識到自身與其他生物在生存方式上存在差異,如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正是人認識自身與認識自我的起點,而且為人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念奠定了最原始、最樸素的客觀基礎。價值觀念來源于人對自身的反思和對生存體驗的結果,這為建構人的道德基礎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人正因為有了以生產勞動為內容的生活,才能實現對生活的體驗,也才能經常遇到人們對生活艱辛的感嘆。這些大量沒有經過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生活品味慢慢融合成人的生活價值元素,成為自然自我的價值標準,為他今后為人處世確立了基本范式。其次,生產勞動成為認識他人和認識社會的基本通道。生產勞動是建立在分工基礎上的社會性勞動,以生產勞動為基礎而建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成了生產關系的核心內容。因而生產勞動的社會性不僅突破了單個自然人在特定有限的境域中,對美好生活無限追求所形成的諸多矛盾,而且為人類社會的形成和在一定社會場域中建立起來的社會倫理與道德準則產生重要影響。道德的本質就是人們在以生產勞動為核心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對現存社會關系的一套評價體系,它與法律一道作為穩(wěn)定和發(fā)展社會關系的兩大支柱。凡被認為是道德的,它會以社會的各種方式進行褒揚,激勵人們沿著特定的方向去生活;凡被認為是不道德的,在社會的譴責中受到抑制和制裁。于是每個人的生活賦予了特定的生活價值,并建構起一定的道德準則。同時,生產勞動是“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根本動力,也是人在融入社會過程中形成德性的關鍵。所以人以生產勞動的方式融入社會便成為生活德育的基點,而決不是來源于脫離生產勞動的道德灌輸。所以,生活德育是關注生活的教育,是指引人建構生活德性的實踐性教育。人正是在以生產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化過程中,確立了自我價值的方向,在競爭共存的社會規(guī)則中做出“適”與“不適”的反應,從而將人對他所生活的社會產生道德認同感,因而人的社會化過程也是道德內化的過程。人的生活是有層次的,其層次結構與人類的需求層次結構大體上是對應的。生活的基礎是生存,它保障了人的生命的延續(xù),滿足了人的“衣、食、住、行”的生理上的需要。人之所以成其為人,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從生存向生活的跨越。這不僅實現了生活對生存的超越,而且為人向更高目標邁進奠定了心智基礎。從生活德育的觀點看,對生存的超越練就人的勤勞、節(jié)儉、忠厚的道德品質,使人具備了做人的基本品質,這也是成人的基礎。因而維持生存不僅是生活的基礎,而且是生活超越生存的動力源。一方面只有人能存活下來,他才能以現實的存活狀態(tài)為參照,去構想更加美好的生活遠景。也不管最終能否跨越這關鍵一步,但人類用自己的雙手對生存維護的歷程卻改造了人的自身。雖然其他生物同樣具有維護生存的本能,但由于它們不能通過想象并憑借生產勞動對生存的維護和超越,所以無論如何達不到人的境界。另一方面,只有實現了對生存的超越,才能激發(fā)人們去努力找尋成人之道的斗志和熱情?;蛟S充滿許多曲折與坎坷,但正是在愈挫愈勇中實現了人的跨越,也將人類與其他生物徹底區(qū)別開來。人也正是在滿足一定的生活層次并不斷提升生活層次的循環(huán)進化中關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從而確立和建構一定時代背景下的道德素質。

我國生活德育的虛化

(一)生產勞動的弱化對生活德育的影響道德不僅是歷史的,而且是社會的,道德的價值在于為每個人的生活賦予了特定的社會意義。一個自然人的生存可能無需道德的存在,但在以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社會關系中,道德的作用便立即凸現出來。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面前,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矛盾需要道德加以調整和規(guī)范,以此保證自我與他人的各種利益得以實現。生產勞動的社會性越強,人們之間的矛盾就越發(fā)錯綜復雜,因而社會對道德的訴求更加強烈。生產勞動的社會性不僅對道德的效度提出了要求,而且要求道德所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如果一個人從小就大量參與生產勞動或社會實踐,那么他一般會表現出較強的社會意識與社會責任,這正是生產勞動對人的德育功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逐步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社會面貌正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曾經以集體生產勞動為方式的生產關系逐步被分散式、自主式的生產形式所取代,因而生產勞動的社會性正日益被眾多分散的小型化生產方式所分割。每個人在無形地從社會性較強的生產關系體系中游離出來,導致現代人的社會性在不斷弱化。人們在以自我為主導的分散式的生活中,開始對道德和倫理疏遠,從而使人的德性基礎受到全面的沖擊。我們關注到“80后”、“90后”的問題,他們普遍表現出的自主性和張揚性就是社會性弱化的必然結果,鮮明地嵌入了我國社會急劇轉型的時代烙印。值得關注的是,生產勞動的社會性不斷弱化的社會問題不僅發(fā)生在以工業(yè)為主導的城市空間,而且也廣泛地發(fā)生于以農業(yè)為主導的廣大農村。由于我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農村人口向城市大量遷移,使廣大農村的社會問題不容忽視。作為生產勞動主力軍的農村青壯年大規(guī)模地向城市轉移,不僅使農村人口密度的大幅下降,更嚴重的是使農村生產勞動的社會性的弱化與日俱增。駐守在農村的人口以老、弱、病、殘為主,基本上是勞動能力不足的弱勢群體,生產勞動的虛化與社會性的弱化,使農村青少年長期處在自主分散的生存境域中,再加上留守兒童急劇增多,親情的缺失使他們從小就在相對封閉、落后和無助的環(huán)境中生活,導致人格虛化的問題日益突出。(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德育的影響人的道德素養(yǎng)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伴隨著人的整個生命歷程。由于每個人對生活的指向表現不一,有的人從低一級的生活層次向高一級的層次躍遷后,生產勞動在他生活的構建中或許變得沒有原先那么重要了,為了貪圖生活的安逸,回避和遠離以生產勞動為靈魂的社會性生活,其道德水準可能就維持不變甚至倒退。人唯有不斷地通過生產勞動或社會實踐廣泛地接觸社會并不斷地反思自我,那么他的道德素養(yǎng)才能不斷地得到鞏固和發(fā)展,“活到老,學到老”不光只是解決知識學習的問題,同樣對于人的德性的維護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為什么有不少人剛開始的時候人品不錯,可在某些特定環(huán)境中卻干出了不道德的事情,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因為他所生活的條件和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而缺少生產勞動的再教育往往成為其中的主因。經濟的發(fā)展不僅導致收入分配的不均,而且加劇了生產勞動在社會各階層分布失衡的矛盾。一方面,隨著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使原本由每個人事必親為的生產勞動方式開始以貨幣交換的方式轉嫁給其他人,使一部分人的生活中嚴重缺乏“成人”所需的生產勞動。這不僅影響人自身的身體狀況,更為嚴重的是影響了參與生產勞動的深度和廣度,不利于人的道德結構的全面優(yōu)化。另一方面,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勞動外包的傾向十分明顯:衣服破舊了,只要有錢到了商場就能購買新的;家里沒有大米,只需一個電話就有人上門服務;招待客人無需在家庭的勞動協作中實現,只要付費完全可以坐進酒店享受全程的“周到服務”;等等。這些變化說明了我們的生活的確變得方便快捷,但也從另一個方面折射了現代人的生產勞動在急劇分化中變得弱化和失衡。從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視角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存方式,反復地強化生存的實然結果而又不斷地掩蓋超越生存的艱辛歷程。原本由生產勞動奠基的生活系統(tǒng)被“外包”式的優(yōu)越條件切割成生活的碎片,將原本通過生產勞動而構筑的人的社會性被先進的科學工具分割成缺少協作包容的自然性。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人基于現實的社會性正在被虛擬的電子社會在不同程度地替代,因而當代青年人在生產勞動嚴重不足的社會背景下,其精神世界正讓位于虛擬的電子世界,于是網絡成癮、網絡犯罪等社會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因此,人在以更強的能力和手段改造著外部世界的同時,同樣以更快的速度加劇了人性的虛無。這不僅印證了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的道理,同樣說明了經濟的發(fā)展應該與人類的進步和諧共進。(三)功利性的學校智育對生活德育的影響生活德育就是要引導學生去關注生活,關注自身存在的意義,并尋求適合于自身的“人的活法”,從而去建構有意義的生活。我們的德育就是要面對那些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去引導他們積極實踐,并在實踐中反思自身存在的現況,去超越自身探尋生活的價值。因此,生活德育是以學生接觸社會、體驗生活為前提的。而我國現行的學校教育將生活德育所需的基本條件完全剝奪。首先,智育模式的嚴重仿生傾向使學生逐漸失去自我。我國基礎教育一直實施的是模塑式教育,即仿生教育。一種模擬生命,而實際上是否定生命自主活動的設計思路和方法所主導的教育。它把對學習者生命活動的觀察、分析和模仿,轉化為控制性的指導思想或技術規(guī)范,并加以實施的教育。從操作層面上看,仿生教育的本質是用生理的強化去代替生命的領悟,是強化教育者“教”的措施和技術手段,從而以學生在大量的局部、機械和物理的觀察、分析和模仿中去代替生命價值的重構。讓學生在預設的機械模仿中構建知識體系,使學生在大量預定的作業(yè)中實現“量到質的轉變”,這些都是仿生教育的細節(jié)所為。只要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沒有根本轉變,仿生教育就不會停止?;A教育成為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視為“致勝法寶”的“題海戰(zhàn)役”也逐年升級。鋪天蓋地的試卷作業(yè),從課堂做到課外,從學校練到家庭,從平時學到周末,試問哪里還有學生關注生活、參與實踐、自我主張的機會呢?仿生傾向將學生接觸社會、體驗生活、參加生產勞動的基本權利透支得一干二凈,哪里還有德育的“自我空間”呢?其次,智育邊界的無限擴張,讓學生在知識增容中不能自拔。基礎教育一直默認并強化一種觀念,那就是唯有知識的增量才是生命活動的不竭之源。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基礎教育拼命地嘗試著拔苗式的超前教育,大學的內容下移到高中,高中的內容下放到初中,初中的內容下移到小學,小學的知識向幼兒園滲透。于是基礎教育的“地盤”做大了,教學節(jié)奏加快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生自主實踐和自我探索的空間壓縮了。正常的周末打了折扣,法定假日成了奢望,更長一點的寒暑假期變得遙不可及。學生每天在不停地像機器一樣機械地運轉,僵化地關注著作業(yè)、考試和分數,缺乏生產實踐,缺少生活內涵。學生的身心不堪重負,畏學厭學情緒普遍滋生。其結果是竭澤而漁,得不償失。知識如浩瀚的海洋,永無止境。當一個人因為生命價值所需而具備了持續(xù)學習的動機與能力,那將成為暢游學海樂學終生的永恒追求。反而言之,倘若學生因為迫于各種壓力勉強地學習,那么今天所進行的一切智育活動將因他們離開學校后而變得毫無意義。教育原本是讓生命個體獲得幸福,可是一個年輕稚嫩的生命從接受教育的那一天起,他的快樂就無形地被我們的智育所剝奪。試問,教育的幸福觀從何而來?道德教育生活德育需要學校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德育與智育的協調發(fā)展。我國改革開放之后,為了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急于縮小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科學技術也便步入了巔峰。與之同行的智育也因此順理成章地超越于德育而成為教育的核心。更為糟糕的是,在加強智育而推動的教學改革中,由于頂層設計忽視了德育的內在機制與內在要求,將德育實踐智育化,結果是原本以實踐為主導的道德教育類課程被人為地抽象成教條式的文本,嚴重背離了道德教育的初衷,從而全面沖擊了我國教育的健康發(fā)展,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第9篇:社會勞動實踐過程范文

【關鍵詞】勞動經濟學 經濟發(fā)展 推動作用

前言:勞動經濟學主要研究勞動關系和勞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作為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發(fā)展歷史悠久,并且與較多的經濟學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勞動經濟學的核心旨在追求以最少的勞動資源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的進步,也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平穩(wěn)運行。在勞動經濟學發(fā)展過程中,對經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勞動經濟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策略、為國家制定經濟政策提供理論基礎、為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提供理論支持、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的推動作用。通過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可以有效分析社會經濟發(fā)展中存在的經濟現象,也可以有效發(fā)揮勞動經濟學對經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并給予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支持。

一、為勞動經濟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策略

一個國家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勞動者和勞動管理間的協調程度有著較大的聯系,所以要想使國家的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穩(wěn)定發(fā)展,需要努力協調勞動者和勞動管理之間的關系。勞動和經濟的問題貫穿于人類整個生命過程中,勞動者的經濟活動必然與勞動關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勞動經濟問題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亟需解決的問題。只有將社會勞動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并且合理分配勞動者的經濟報酬,才能促進勞動關系的更好發(fā)展。由此可見,勞動經濟問題得以解決的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套系統(tǒng)的、合理的、科學有效的、有實踐意義的勞動經濟學理論體系。勞動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理論的一大分支,發(fā)展時間較長,并且有著豐富的實踐,因而其理論體系較為完善。因此,加強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可以探索出有效的方法策略以解決勞動經濟問題,更好協調勞動者和勞動管理間的關系,優(yōu)化勞動力資源和合理分配勞動者的經濟報酬,以有效發(fā)揮勞動經濟對社會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促進作用[1]。

二、為國家制定經濟政策提供理論基礎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自始至終都離不開物質資料生產,而勞動者通過勞動進行生產產品和勞務供給,促進了物質文化生活的發(fā)展,也滿足了更多人的廣泛需求。由此可見,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都應該積極充當經濟管理者的角色,通過出臺經濟政策的方法而規(guī)范社會發(fā)展,并且對社會發(fā)展中的勞動力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有效發(fā)揮經濟管理職能,以促進社會發(fā)展和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然而,在國家充分發(fā)揮經濟管理職能時,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勞動經濟政策,但政策的制定必須依據一定的理論。勞動經濟學理論來源于一定的科學原理和研究實踐,進而可以為國家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國家制定經濟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規(guī)范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又可以促進國家經濟政策的不斷完善??茖W制定勞動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不僅可以維護勞動者的基本經濟利益,以促進勞動者在社會勞動中有效發(fā)揮創(chuàng)新能力和主觀意識,而且對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國家依據勞動經濟學而制定經濟政策,不僅能夠促進勞動經濟學更為廣泛的應用,而且也能使經濟政策制定更加合理[2]。

三、為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提供理論支持

加強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可以為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對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科學理論體系就是建立在勞動經濟學理論基礎之上的,而科學理論在勞動經濟學的發(fā)展歷程中探索到突破點,進而形成有特色和實踐意義的科學理論體系。社會主義經濟學的發(fā)展以理論為重要指導,廣泛研究勞動經濟的現象和深入分析勞動經濟的問題,以解決勞動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使社會主義發(fā)揮優(yōu)越性。社會主義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勞動經濟,而勞動經濟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勞動關系,所以處理好勞動和經濟的問題,需要有勞動經濟學作為理論支持[3]。

四、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的推動作用

在我國,注重以科學理論為指導而發(fā)展社會主義。歷年來,我國黨和政府都重視勞動和經濟的問題,并多次進行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嘗試,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我國制定社會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國民經濟計劃,和實施社會發(fā)展的計劃,需要有效解決勞動問題,在完善我國經濟制度和推進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方面,勞動和經濟的關系更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離不開對勞動經濟學的廣泛研究和探索,不斷尋找勞動問題和經濟問題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而針對具體問題而采取有效措施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快速平穩(wěn)發(fā)展。我國黨和政府的高層領導,不止一次強調過勞動方面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的重要性,并且我國通過建立和完善新的經濟發(fā)展模式、經濟運行機制,為解決勞動問題創(chuàng)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加強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4]。

五、結論

總而言之,進行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有效解決了經濟發(fā)展中存在的勞動經濟問題,而且也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尤其是針對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期間的我國而言,加強對勞動經濟學的深入研究,更加明確勞動與經濟間的關系,能夠促進我國對勞動經濟學有正確的認識,并推動我國不斷探索與我國經濟發(fā)展相適應的勞動經濟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劉華.農村婦女職業(yè)教育對農業(yè)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3.

[2]常永智.經濟區(qū)域競爭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