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

第1篇: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 高中歷史 有效性教學

1研究背景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而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因此,課堂教學變革就成為課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將發(fā)生著根本性的變化,這一切都要求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必須加強課堂教學變革的實驗與研究,以教學研究來推動課堂教學變革,以課堂教學變革來推進新課程的實施。

對照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要求,著眼于促進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體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勢在必行,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本論文追求的核心目標。

2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定義

對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來說,它與一般的教學有效性有其共同之處,又有其獨特性。首先,它的獨特性是由高中歷史課程性質決定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述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和規(guī)律,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門基礎課程。

其次,它的獨特性是由歷史學科的學科特點決定的,歷史學科具有前瞻性、當代性、人文性、主客觀統(tǒng)一性及科學性與文學性相結合的特點。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歷史教學的本質是人文素質教育。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精心準備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在師生互動中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知識、形成能力、持續(xù)發(fā)展,也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用盡可能少的時間落實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體現(xiàn)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3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1)有助于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學校作為一種組織,如何改善過程績效,提高組織效能,實現(xiàn)組織目標,是學校最關心和重視的。做好這一工作的關鍵之一是提高教學質量,而眾多研究結論表明,學校有效性依賴于教學的有效性,學校要想成為優(yōu)秀學校,首先必須做到教學有效。

(2)有利于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通過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讓老師了解目前教學中出現(xiàn)低效能、低產出的現(xiàn)狀,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提高高中歷史教師對有效課堂教學必要性的認識,提升教師的理念。

(3)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通過具體探討教師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的問題,探索有效性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探討教師應該掌握和運用的有效教學策略,為高中歷史教師改進教學提供指導。使大多數(shù)教師自覺地變“奉獻型”為“效益型”,變“經驗型”為“反思型”,變“教書匠”為“教育家”,提高高中歷史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yè)務水平。

4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彰顯歷史學科的特色,找準歷史學科教學的原動力。歷史學就是一門兼有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雙重屬性的學科,從研究對象看,歷史學無疑屬于社會科學,但從研究的主旨和研究方法看,歷史學更屬于人文科學。作為社會科學它關注的中心則是客觀的人類社會,它是外在于具體個人的。作為人文科學,它研究的是人的觀念、精神、情感和價值,是“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積淀下來的文化。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一書中提出了對這樣的課程目標:“加強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和團隊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能力。進一步樹立崇尚科學精神,堅定求真、求實和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

中學歷史課程的學科特點及其價值功能,決定著中學歷史教學的基礎特征及其價值追求。它是衡量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問題的原動力。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為依據(jù),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從一般的教學規(guī)律,更要從歷史課程的特殊性出發(fā),整體把握歷史學科的基本內容,深入挖掘歷史知識中內在的教育價值,有效落實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2)共同研討,改進教法,切實發(fā)揮備課組的整體智慧。教師個體的單打獨斗很難妥善解決課改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也很難處理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團隊,需要整體的智慧。

(3)研究學情,有針對性地教學。學情簡單地說就是學生的情況,具體說指學生的實際特點,主要指學生的知識和智力發(fā)展水平,學生動機,年齡等心理特征,也包括學生的認知方式和學習習慣等學生個性心理特征。學情分析是系統(tǒng)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著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它是教學的前奏,是實施個性教育、全面教育的基石。

5結論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而教師在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應該高舉課程改革的這面大旗,努力承擔起促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發(fā)展的使命和責任。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高中教師明確自身的使命和責任,切實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有效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第2篇: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提高 歷史 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A

1潛心研究教材,整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對歷史教材的功能進行重新定位,高中歷史學科是一門內容涵蓋廣、情感蘊含深的學科,在社會生活中還有許多課程資源可供開發(fā)利用。一是開發(fā)圖書刊物資源。歷史學科涉及的知識范圍非常廣泛,學生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可以增加有關歷史題材的知識積累,例如對世界發(fā)展史、中國革命史等方面的知識,僅靠歷史課本的簡單介紹,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要引導學生通過廣泛閱讀來增加歷史知識了解,同時,教師平時也要多涉獵課外書籍增加知識積累;二是開發(fā)鄉(xiāng)土社區(qū)資源。高中歷史教師要養(yǎng)成處處留心觀察的習慣,注意搜集對歷史教學有幫助的各種鄉(xiāng)土資源加以運用。在課堂教學中,許多書本中舉例的內容,學生缺乏直接的感知與認同感,如果在教學中加入本地曾經發(fā)生過的一些典型事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知欲望,提高教學效率;三是開發(fā)好廣播影視資源??梢哉f,歷史學科教學工作是和廣播影視關聯(lián)最大的一門學科,許多歷史事件都被影視工作者搬上了熒幕,造就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學生通過這些影片的觀看,可以增加對歷史知識的積累,同時也進一步深化了歷史發(fā)展觀的教育。教師可以在課后提供一些優(yōu)秀歷史影片的目錄,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觀看,也可以利用活動時間播放一些影片的精彩片段,強化對學生的教育。需要指出的是,現(xiàn)代熒屏上有些影片反映內容經過了改編與加工,教師在教學中要加以甄別。此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通過網絡手段開展知識搜集,拓寬視野,增加知識積累。

2精心設計教案,奠定歷史課堂教學基礎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要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下功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開展四個方面的備課。一是備教材。要想提高教學成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入研究教材,全面把握教學要求,尤其要認真研究高中歷史新教材與傳統(tǒng)教材在編排理念、內容選擇、能力拓展等方面的不同之處。教師要對照大綱要求,認真研究歷史教材的各個章節(jié)、重點與難點等,把握之間的聯(lián)系,構建完善的歷史知識框架體系,并進行科學的二次加工,將一些鮮活的教學實例添加到教學之中;二是要備學生。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對象是學生,那么要想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就必須要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知道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學習習慣與能力等,便于在教學過程設計中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特點,優(yōu)化教學過程。尤其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課堂提問、自學安排等方面進行周密的設計,及時應對教學活動之中出現(xiàn)的各種意外情況等;三是要備教法。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進行認真篩選,選取最適合本次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要堅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堅持發(fā)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原則,充分運用師生雙邊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動起來,引導他們開動腦筋,開展合作探究,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等,同時要體現(xiàn)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四是要備手段。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教學輔助設備,以往許多教師就憑一支粉筆一本書就可以走上講臺,在教育現(xiàn)代化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這樣的教學形式顯然已經不能夠適應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xiàn)代教學媒體作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展課堂教學空間、營造教學情境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這些方面在教學設計中都要充分體現(xiàn)。

3構建和諧課堂,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都是具有獨立思維能力的個性個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當作平等的個體來對待,尊重學生人格,和學生進行共同探究來解決問題。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陳舊思維,與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尊重的相互關系,促進教學雙邊活動的有效開展;二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學生在歷史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層次,這是客觀現(xiàn)實,是無法以教師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這種差別,在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目標要求等方面區(qū)別對待,不搞一刀切,結合學生自身能力發(fā)展情況開展教學活動,對優(yōu)秀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后進生適當降低目標層次,促進學生都能夠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得到充分發(fā)展;三要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生的思維方式具有較大的開放性,許多學生在考慮問題時喜歡另辟蹊徑,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雖然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或不完善之處,但是教師不能簡單加以否定,要注意保護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對于不完善之處要加以啟發(fā)引導,對不正確之處要及時提醒,要對學生的這種積極思考的學習態(tài)度予以肯定。

4注重學法指導,有效開展歷史自主學習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開展學法指導,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一是要指導開展自學。開展課前自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針對歷史教學內容與進度安排,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預習中首先要掃清閱讀障礙,按照教師提出的教學目標進行自我學習,可以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強化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遇有不清楚之處要做上標記,在課堂學習時進行質疑或針對性聽講;二是要指導合作探究。高中生已經具有了較強的合作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以合理運用,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組學習,引導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探究題,開展討論與探究,自己動手獲得答案與解決問題的方法等,教師在此過程中進行畫龍點睛式的點撥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三是要指導聯(lián)系實踐。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到的各種歷史知識與觀點,需要在社會實踐中加以驗證與運用,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機會,強化認識,開展思想教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尋找歷史的痕跡,用學到的歷史知識與觀點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等,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歷史能力。

5鼓勵開展質疑,提高課堂師生雙邊活動成效

第3篇: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一、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微課在選材中存在不足

微課教學在選材中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內容相比,并沒有什么差別,只是將傳統(tǒng)的模式套上了一層“微課”的包裝,而教師依舊照搬模式,為學生灌輸課本知識。而在這種模式下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課程內容后,并不能對其進行準確的理解、把握及應用。在選材中,教師依舊帶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并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問題,沒有解決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生對歷史微課的期望值逐漸降低,反而有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2.微課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微課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利用互聯(lián)網來實現(xiàn)與歷史教學的對接。它需要資源與資源的有效組合,以及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利用互聯(lián)網將教學內容加以擴展以便實現(xiàn)最高的效率。在微課教學中,教師不應當只注重微課的資源,還應當注重微課的共享服務職能以及激勵職能。

3.微課錄像水平較低

微課視頻的制作離不開其錄像質量,錄像質量的高低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歷史教學水平。視頻的清晰度、剪輯效果以及字幕設計都需要精心設計,否則學生便會失去耐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設計

高中歷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正確的認識歷史,通過歷史中的事件來尊重和發(fā)展文化。而隨著教育教學的逐步發(fā)展,新課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歷史知識的前提下,還要讓能借助其知識來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進而能夠聯(lián)系現(xiàn)實,做到鑒往知來,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萬千變化的世界。我們以人民版教材必修一種的《明清君主專治的加強》為例進行微課設計,突出歷史分析這一能力如何在微課中體現(xiàn)。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課本中明確的教學目標,即廢除丞相制的原因、設內閣以及軍機處的原因這三個基本歷史事件,并向學生說明這三個基本事件是我國在專制時代下政治發(fā)生轉變的重要形式;其次,向學生解釋內閣制、軍機處等含義,并根據(jù)當時的社會背景來進行詳細的解析,分析當時社會制度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再者,教師要教授學生利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對歷史中的問題進行辨析,以此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最后,在進行教學導入時,教師可以將每一個問題都結合相關的歷史資料以及歷史視頻,并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全方位的認識到明清時期的社會歷史狀況。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既然是設計的一堂微課,那么微課的特點一定也要體現(xiàn)在我們的設計當中,突出其趣味性和短小精悍的優(yōu)勢,做到既有內容又有吸引力,這樣設計出的微課才是符合我們教學要求的優(yōu)秀課程。

三、高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發(fā)展應當注意的問題

1.減少在制作理念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微課視頻與其他視頻相比,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它能夠讓學生從中受益,且傳播的知識具有高價值和高共享的特點。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將微課這一優(yōu)點發(fā)揮到最大,充分體現(xiàn)其教育性特點。教師應當在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前提下,設計出新型的教學方案。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明確教學的方向和內容是微課在實施過程中的核心。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應當加強自身修養(yǎng),結合互聯(lián)網教學的同時回歸到教材中,明確設計方向,并結合唯物史觀向學生闡述歷史,讓學生從中真正的有所學。

2.減少在制作內容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計出能夠引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可以思考的微課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從歷史現(xiàn)象或歷史知識出發(fā),把具體歷史事實以生動的形式轉化成微課設計。在對微課程進行開發(fā)設計時,教師要尤其要注意將教學內容分解,分模塊設計,真正使微課短而精,選擇最能切中要害的點為突破口,以便學生理解和學習。

3.減少在制作方式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微課要想在課程中順利的運行下去,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微視頻,而微視頻的引入就需要教師提高專業(yè)技術水平了。我們常用的制作方式主要以錄像、圖畫、PPT等技術,這些技術可以根據(jù)不同視頻的需要來制作出不同的效果,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所需設計和開發(fā)出預想的視頻。考慮到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教師可以添加一些帶有趣味性的錄制手動或圖片,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制作微課時一定要考慮到時長和節(jié)奏,一堂微課的內容不能過多、節(jié)奏不能太慢,要在最短時間內抓住學生的眼球,同時還要把課程主體內容完整的展現(xiàn)出來。

第4篇: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4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2)10-058-1

一、解讀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即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遵循教學規(guī)律,以最少的精力、時間、物力投入,而獲得較高的教學效果,從而滿足個人與社會教育的價值需要。這要求教師把握有效教學理念,掌握科學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其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有效教學的主旨是關注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也就是利用教育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發(fā)展與進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即將學生培育成擁有完美人格的優(yōu)秀人才,讓學生有較高的心理、身體、政治與文化素質。

第二、有效教學注重課堂教學效益,這需要教師有效益與時間觀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考慮到教學效益,不可因追求形式而放棄追求教學效益。

第三、有效教學要注重教學策略。即教師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的或目標而運用的解決問題的各種行為方式。有效教學要求教師把握相關的策略知識,從而在具體教學情景中做出有效決策??傊行Ы虒W不僅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還是引導老師教學、評價他們教學效果的一種標準。

二、高中歷史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建議

(一)活用情境與問題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

所謂情境教學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或投入一定的具有感彩的、生動形象的具體教學情景,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體驗態(tài)度,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識記。同時,喚醒學生情感,促進學生心理機能發(fā)展。

例如:教學“”時,對生活于民主社會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對這一時期中封建社會的黑暗與專制的內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巴金所創(chuàng)作的《家》中的一些故事情節(jié),如覺新結婚、覺明離家出走、瑞玨之死等故事展開教學情境的鋪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在民族危難之際,為何倡導科學、民主、新文化、新道德,在后期時,又轉為對的學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樣,通過歷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營造出情感氣氛,教師再適時地提出問題或思考任務,制造出知識的矛盾沖突,從而引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2.問題式教學

問題式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提出各種問題與任務,誘導學生進行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探究,進行實踐體驗,從而幫助理解、掌握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實現(xiàn)由能力至人格的全面發(fā)展,使其成為有創(chuàng)新思維,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在問題式教學中,教師所設的問題應具有層次性,有一定難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層次性高的問題具有的真實性與開放性就越大,就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與認知能力。

如評價性問題則要求學生可以根據(jù)相關標準對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歷史制度與思想等展開有價值性的判斷與決定。如:西方民主政治有何優(yōu)越性與局限性?中國是否可以照搬美國的民主呢?等,這些問題開放度較大,同時和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較強,有助于學生提高抽象思維與歷史認知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問題的適度性,問題的難度不能過低或者過高,也不可總是對學生進行提問,應滿足各層次學生的發(fā)展與需求。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即利用電、光、聲等媒介物將知識信息傳輸與接受變得更直觀、更美化、更生動、更形象,通過各類教學媒體的合理配置、選擇與組合,進行展開跨時空的課堂優(yōu)化教學,有多重的感官刺激,速度快、信息量大、應用范圍廣等優(yōu)勢。例如教學 “美國的霸權政策”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設計:1.全方位的教學設計,如對象、內容、目標、策略與評價;2.信息采編與材料處理,如文字、圖片與音像等;3.腳本撰寫,制作課件,其要求為:畫面清晰而簡明,視覺、文字、音像結合,符合學生心理與生理特點,講究質疑、設疑,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等。課件的形式則可為CAI課件,也可為網頁。在這一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貫穿于歷史知識、歷史線索的問題中,通過資料查閱與思考而獲得結論。通過本課的學習后,學生則可了解二戰(zhàn)后美國借助其軍事、政治、經濟上的優(yōu)勢,實施各種霸權政策,致使世界政局長期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同時,理解了二戰(zhàn)后世界格局的形成與影響,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此外,課件還可轉為交互型的過渡,加上交互設計、交互圖標,利用問答對話、圖形化界面、菜單交互等。

四、注重圖文史料的有效利用

第5篇: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三生教育;高中歷史教學;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歷史教學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這就要求歷史教學要把滿足人的生存和發(fā)展需要、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推動人的身體素質和精神品格健康成長和人格的完善放在首要地位,這就與“三生教育”的內涵完全符合。所以,高中歷史教學中處處貫穿著“三生教育”。

一、生命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

(一)用高中歷史教學內容來擴展生命教育

歷史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承載著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生命教育更是歷史厚重扉頁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歷史教學用鮮活的史實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推動學生主動、健康、積極地發(fā)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xiàn)生命的意義和理解生命的價值,以此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人民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一《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一課中,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列強入侵的危害,得出列強入侵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它無視中國人民的基本生存權,漠視生命,從而使學生在反思歷史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軟弱就會被,使之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價值,關愛生命。在《偉大的》一課中通過幻燈片展現(xiàn)日本731部隊用活人做實驗,兩個日本軍官的殺人比賽、萬人坑、等,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戰(zhàn)爭對生命的輕視以及生命的脆弱,從而讓學生對生命更加敬畏,更加珍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學習中,通過凡爾登戰(zhàn)役、索姆河戰(zhàn)役的慘烈讓學生感受到龐大的戰(zhàn)爭機器慢慢地、兇殘地吞噬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完整的家庭。通過播放《西線無戰(zhàn)事》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戰(zhàn)爭的殘酷,更加珍惜和平、珍愛生命。

(二)創(chuàng)新歷史教學方法來進行生命教育

在《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一課中,讓學生反思殖民擴張與殖民主義的罪惡,引發(fā)對生命的敬畏,是本節(jié)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的核心所在。為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此我通過播放《大國崛起》里的一段解說詞讓同學們對殖民擴張加深理解,并展示殖民主義者遺留在島上的大炮、島上的黑人奴隸雕塑、島上關押黑人奴隸的堡壘底層、由非洲開往美洲的販奴船中的黑人奴隸、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遺產的戈雷島等照片,通過再現(xiàn)歷史情境的教學設計達到對生命的直觀感悟。歷史教學方法是多元化的,為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黑奴的非人待遇,我以學生現(xiàn)有知識結合現(xiàn)實去追溯歷史,通過提問學生“你對巴西的了解有哪些?”“除了足球外,你知道巴西的國舞嗎?”以此引發(fā)學生興趣,講述桑巴舞的來歷。桑巴舞起源于非洲,隨著販賣黑奴活動的興起開始向外傳播。據(jù)說奴隸販子在把黑奴塞進船艙運往新大陸的時候,擔心路途遙遠,奴隸們在船艙中一窩幾十天,到岸時腿腳不靈便,賣不上好價錢,就把擁擠在船艙中的黑奴驅趕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鐵鍋為伴奏,讓他們跳森巴(桑巴的前身)活動筋骨,無意中就把舞蹈帶到了拉丁美洲,成為黑奴苦中作樂的活動。后來逐漸傳播到社會其他階層,風靡全國,成為“國舞”。通過圖片、故事等的講解,再引導學生展開課堂討論,讓他們真正懂得平等、人權、生命的可貴。

二、生存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

(一)挖掘高中歷史教學資源進行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強調學習生存知識,生存技能、關心社會和自然,強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高中歷史教學蘊含著豐富的資源,通過歷史教學,可以以史為鑒、以古通今,啟迪學生智慧,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頑強進取的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生存能力,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二《古代中國的經濟》中,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中國古代人民以辛勤的勞動、卓越的智慧改進了生產工具和技術,發(fā)明了耬車、翻車、筒車等生產工具,修建了都江堰、鄭國渠等大型水利工程。通過歷史課堂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人類為了生存的需要,創(chuàng)造出的輝煌成就,從而啟迪學生面對逆境,要學會生存,要努力創(chuàng)造生存的有利條件。在《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一課中學習“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文化發(fā)展的重大貢獻,通過學習四大發(fā)明的發(fā)明傳播,讓學生感受中國古代的輝煌氣勢,從而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精神和科學熱情。在必修三《19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這一專題的學習中,通過學習拜倫的《唐璜》感受到為了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爭的努力,折服于拜倫勇敢投身于希臘民族解放運動的精神;學習高爾基的《海燕》,震撼于那份“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的魄力;學習普希金的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使我們明白憂郁的日子終將過去,懷著美好去迎接明天!從這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帶領學生去領略生存的價值、奮斗的樂趣。在學習歷朝歷代愛國將領、民族英雄時,注重讓他們歷史事跡和人物形象鮮活起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高尚情操的教育,讓學生從歷史發(fā)展的曲折過程中去理解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歷史處處是箴言,學習歷史讓我們從他們的人生故事里學會生存,學會積極進取、學會永不言棄的努力。

(二)用歷史教育功能進行生存教育

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常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吃一塹,長一智。學歷史、讀歷史不是為了沉湎于過去,而是要構筑歷史通往現(xiàn)實,面向未來的渠道。在學習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尤其是法國大革命時可以深刻感受到革命的艱巨性曲折性,這就可以引導學生正確面對挫折,學會應對挫折的方法與技能。在學習經濟全球化的問題中,面對全球化要把握機遇、積極參與、防范風險、趨利避害,針對疾病傳播、泛濫等學會預防,掌握生存技能。在與人相處中,可以汲取歷史智慧,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有著無比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從先秦到明清,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博大恢宏的優(yōu)秀文化。“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規(guī)范思想,“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博懷,“自強不息”的人格修養(yǎ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責任意識和愛國思想.......對當前和今后治世為人處事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價值。

三、生活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

(一)用歷史文化來豐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體悟生活,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歷史是人創(chuàng)造的,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創(chuàng)造了璀璨的文化。高中歷史課本中,雕塑、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詩、詞、賦等文學手法,無一不展現(xiàn)著前人的美好生活觀。電燈、電話、電視等科技發(fā)明,每一項都是人類對生活執(zhí)著追求的體現(xiàn),沒有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的信念,怎會有人類美好的今天和未來?歷史舞臺上留下了千姿百態(tài)的人物形象,他們個性張揚,如意大利“文藝復興”代表人物哥白尼、布魯諾等,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的學說或成就,表現(xiàn)出了豐富的人文價值和人文精神,對整個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必修三《打破隔離的堅冰》這一課里,通過講述海明威傳奇的一生,熱愛各種運動、參加兩次世界大戰(zhàn)、身體多次遭到重創(chuàng)依然不向命運低頭,誠如他的作品《老人與?!防锼f的那樣“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種崇高的思想境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都給人以強烈的美感和震撼,給我們的生活傳遞正能量,使人的心靈、品格、情操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升華。

(二)探索歷史教學策略來開展生活教育

歷史教師要與時俱進,結合歷史內容與生活幫助學生學史以鑒今,積極探索有效教學策略,通過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開展生活教育,如組織學生考察歷史遺跡,參觀歷史博物館,搜集歷史人物和歷史事跡的材料,撰寫考察報告等,讓學生以多種方式了解歷史,學以致用,啟迪生活。另外可以在歷史教學中開展讀書活動、歷史知識競賽、歷史故事講演比賽等,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和精神生活,使其能夠快樂的學習、快樂的生活、健康活潑地發(fā)展。在學習必修二《經濟全球化》一課中講述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經濟迅速發(fā)展,但經濟發(fā)展的同時,由于人口增長過快和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無休止的掠奪,破壞了全球的生態(tài)平衡,沙漠化,淡水資源的缺乏,大氣和水污染的不斷加重、氣候的惡化等都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為此提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讓經濟發(fā)展的同時,又能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在講授“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知識點時,我組織學生開展歷史課堂講演比賽,把班上分成8個小組,讓他們就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主題展開講演比賽,最后評選出最佳小組和最佳演說家。這樣的教學策略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xiàn)新課改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精神,而且使知識點得到更深更寬的拓展,提高了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也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明白人與自然要和諧發(fā)展,保護環(huán)境應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讓我們人人都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在學習《“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一課中,我讓學生課前搜集了大量關于臺灣的材料,在教學中分三部分學習,昨天的臺灣、今天的臺灣、明天的臺灣,并在課堂上進行了小表演,演繹了臺灣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意識,激勵他們?yōu)榱俗鎳慕y(tǒng)一大業(yè)必須要努力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不斷探索改進歷史教學策略,不僅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總之,“三生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是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策略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歷史教學的德育教育功能,培養(yǎng)他們對人類自身、人類的歷史、人類的現(xiàn)在與未來、以及對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理解、關心和感悟。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可以使學生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從中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生存,從而樹立起積極向上、健康友好的品格,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

參考文獻:

[1]羅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

[2]余偉民.歷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第6篇: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一、高中教學利用影視資源的反思

高中語文、歷史、政治、地理、英語等學科教學和學生思想教育、素質拓展中,都較廣泛地使用著影視資源。運用影視資源,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審美教育,陶冶學生情操,提高思想品德修養(yǎng);輔助教學,擴大教學信息,拓展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學會學習、有效學習;強化學生成就動機,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促進教學手段信息化,提高課堂效率,等等。影視資源設計要注意科學性、目的性、可行性、適度性、整體性等基本原則。在影視資源設計形式上,要注重學校影視資源庫建設,注意利用影視資源促進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性學習。這些認識和研究成果,關注到了高中教育教學利用影視資源的一般教育意義、設計原則和設計形式,有一定的實踐基礎。但更多停留在對高中教學表層意義的認識上,且主要集中在歷史學科,缺乏對優(yōu)質影視資源教育價值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如果影視資源更多停留在對高中教學表層意義的認識上,且主要集中在歷史學科,缺乏對優(yōu)質影視資源教育價值的深入挖掘和拓展,是很難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取得預期效果的。

1.影視資源在高中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很多教師和學者認為,采用影視資料只是為輔助教學,它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設計教學情境、展現(xiàn)教師的多媒體技術水平,是教育教學信息化的基本要求。這些認識,顯然沒有真正把影視資源作為一種重要課程資源來看,沒有界定影視資料的類別和質量好壞,沒有從人文與社會領域來審視影視資源的特殊價值和意義,沒有充分把握高中歷史、政治學科的特點和人文性、社會性、教育性、思辨性與科學性,也沒有考慮多媒體教學的實際效果。毋庸置疑,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設計,教學質量根本上取決于教學設計。高中教學利用影視資源,不僅可以輔助教學、活化課堂、設置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潛在價值和廣闊前景。特別是歷史教學中,利用優(yōu)質影視資源可以創(chuàng)造出引人入勝的、無可替代的歷史情境,讓不可復原的歷史最大程度上得以重現(xiàn),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親近歷史,在體驗、感悟歷史中高效學習、增長智慧、快樂成長。

2.影視資源的選用和空泛化趨勢。影視資源題材廣泛,包羅萬象,且更新速度快。從電影、電視劇來看,資源之繁雜足以使人眼花繚亂、迷失方向。在當今文化產業(yè)化、市場化潮流中,部分商家為追求票房、利潤和所謂“時尚”,不惜以低俗、媚俗、庸俗的影視作品來吸引觀眾;不惜將歷史庸俗化、娛樂化,來迎合世風、搶占市場。這些作品對正處于青春期、成長期、叛逆期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轉型期的高中生來講,無疑遺毒甚巨。因此,高中教育教學中選用影視資源,教師一定要高度負責、謹慎、有的放矢、精心準備,堅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取精華棄糟粕,選用集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時政性、探究性、高清度于一體的優(yōu)質影視資源為教育教學所用,否則,寧缺勿濫。這樣的作品可以是影視片斷,也可以是完整版影視,甚至可以是影視海報、精彩花絮或者節(jié)目預告。由于所屬領域、學科性質和教學目標的不同,高中各科利用影視資源的效果卻大相徑庭,甚至出現(xiàn)空泛化趨勢,從而使部分學生誤認為影視資源利用就是看看而已,甚至是自己趁機放松消遣、嬉皮搞笑的時候。這樣利用影視資源,顯然已經悖其初衷。高中教育教學利用影視資源,一定要有突出的學科特點與明確的教育教學目的和要求。特別是政治、歷史教學,利用影視資源要有利于將課堂變得鮮活、充滿智慧與情趣,有利于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人文素養(yǎng)、公民意識、民族民主精神和全球視野。

二、高中政史教學中影視資源的有效利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和《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共同指出,“凡是對實現(xiàn)課程目標有利的因素都是課程資源。”文字、音像(包括圖片、照片、錄音、錄像和影視作品等)、人力資源(教師和學生)、實踐活動資源(社區(qū)、工廠)、信息化資源,都是基本的課程資源。鑒于學科的特殊性,要達到預期教育目標,高中政史教學利用影視資源必須堅持一些重要原則。

1.科學性。即選用的影視資源應有鮮明的學科特點,事實客觀、可信,有充分的說服力;知識性、思想性強,有利于傳承文明、科學和理性;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個性健康發(fā)展。正如培根所說:“讀史可以使人明智,讀詩可以使人靈秀……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2.政治性。即所選影視資源應具有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符合黨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guī)及輿論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能夠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高尚的精神鼓舞人,優(yōu)秀的作品塑造人,崇高的人格激勵人”,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3.時效性。即影視資源的選用,一定要緊扣時展和社會熱點,關系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資源新穎且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特別是歷史影視資源,可以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或周年問題為切入點,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科素質拓展。

4.趣味性。即選用的影視資源應當生動、鮮活、有情趣,符合特定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的特點和學習需要,能夠為學生的知識積累、成長經驗、興趣愛好和成就動機所接受、消化。這類作品,政治教學中可以是小品、演講,也可以是歷史影視。歷史教學中,則可以是歷史文獻片、政論文獻片、專題片、史詩劇片斷,如《故宮》、《六集歷史文獻片•》、《電影頻道•世界歷史》、《大國崛起》等。

第7篇: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微課;歷史教學;應用

微課的應用并不僅僅是一個制作技術開發(fā)過程,更是一個在先進教育理念支持、精細創(chuàng)意的教學設計方法指導下進行的一項創(chuàng)造性工作,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教師。如今,微課已不是新鮮概念了,這種新課程形式已經不同程度的深入到歷史教學中。沒有教師精心教學設計理念支持下的微課作品,頂多只能算是一個外表華麗、中看不中用的精美“視頻式課件”,仍然擺脫不了傳統(tǒng)課堂的“翻版”或“束縛”。所以,隨著微課應用的進一步深入,教師慢慢有種危機感和緊張感,強烈地感覺到了充電的重要性。

1 缺乏規(guī)范的微課教學設計

大多數(shù)教師在微課的制作中,沒有進行規(guī)范的設計,只是將原有的教學設計簡單融入微課制作中,對設計的教學內容沒有標準的度量。同時很多教師也沒有熟練的掌握微課的制作技巧,不能及時學習當下教育信息技術,只是簡單的把ppt導入視頻軟件中,展示過程和以前所使用的ppt播放并無差距?;诖酥谱鞒鰜淼奈⒄n質量欠缺,對于學生缺乏強烈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微課應用的價值。雖然有些教師已在課堂教學中嘗試將自己開發(fā)的微課與具體的教學內容相結合進行實踐研究,但目前這種研究的層次比較淺,微課是否適用于初中的所有課程,適用于哪些課程哪些教學內容,還需進一步實踐檢驗。

2 對傳統(tǒng)教學的有益補充

盡管微課程在教育領域的研究初見成效,但其使用率還是較低。大部分教師只是偶爾使用微課。由于微課前期制作過程耗時長,需要一線教師根據(jù)教學需求選取恰當?shù)慕虒W內容進行。因而,設計制作一節(jié)全新的微課程對教師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需要具備各項設計操作技能。同時,中學教師往往工作量繁重,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著微課的使用。 目前,大多數(shù)教師只在課堂上應用微課,簡單的將微課看做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種方法,并未真正體現(xiàn)出微課的作用,而且應用方式過于局限、死板,使教師失去了在課堂中的領導作用,只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習效果并沒有明顯的效果。微課在短短的時間內,不可能把特別繁瑣的知識講清楚,還是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教師通過洪亮而親切的聲音、充滿愛心而慈祥的微笑等身體力行的生動的教學行為,都會給學生以鼓勵,教師淵博的知識和耐心的解答加強了師生互動交流,建立起溫馨和諧的師生關系,微課卻不能建立起這種平等的交流互動,因此,微課只能作為傳統(tǒng)教學的有益補充,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3 微課在歷史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反思

3.1 加強理論學習

當前教師工作十分繁重,以中學歷史學科為例,每個教師平均帶三個班,每周課時量為15節(jié),有同步練習冊,每天批完作業(yè)出錯的同學一一叫來,指導改正再次批改。這樣成天批不完的作業(yè),根本沒有時間空閑下來去思考如何去制作微課,即便會也沒有時間去制作微課,只是簡單上網搜索下載一些有關教學內容的課件在課堂使用,這樣就導致了微課為何使用率不高的結果。同時學校還組織歷史專業(yè)任課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參加興慶區(qū)組織的有關微課制作和應用的培訓,聆聽了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的精彩視頻講解。每一位老師對微課的制作和應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撰寫了學習筆記和心得。

3.2 信息技術化教學模式尚未普及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種的“微”產物誕生,如微信、微博、微電影等,這意味著我們進入了微時代。微課的作用主要在于解惑而非授業(yè),它不能代替課堂新知識的教學。筆者認為學生利用微課可以反復觀看的特點,用來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會對學生的學習知識的主動性以及掌握知識的牢固性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樣,教師在教學中,也要跟緊時代的步伐,應該注重學科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不要過于沉浸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由于現(xiàn)在教師繁重的工作量,不能及時學習當下教育技術,因而導致大部分教師只是偶爾使用微課,少部分教師從未接觸過微課,只有少數(shù)教師才會經常使用微課。即便使用微課的老師大部分也沒有進行規(guī)范的設計。

3.3 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根深蒂固

第8篇: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課改教學

Abstract: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 teaching reform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but also new course standard requirements.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s high, which require us to have a teacher must be from the thought idea, to the teaching method has the new change, in order to achieve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author from the change in teaching concept, study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and carefully prepare lessons etc aspec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62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當今素質教育下的課程改革和教材變革帶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而課堂教學的改革關鍵是實際課堂教學的不斷創(chuàng)新,使之更適合當今初中生自我表現(xiàn)和自我發(fā)展之要求。2010年下學期開始,高中新課程改革在重慶市全面展開,新課改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是個全新的概念,一方面,這一全新的教學實踐給學校帶來了新觀念、新氣象、新變化,給學校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困難和問題。筆者就此略談五點不成熟之看法,以供借鑒。

一、要轉變教學理念

轉變教學理念是順應新課改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傳統(tǒng)的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老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久而久之,學生的個性被泯滅,創(chuàng)造性被扼殺,從長遠看學生還談何發(fā)展。新課改下師生關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則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學生從學什么到知道怎樣學,課堂的教學鮮活了起來??涿兰~斯說過:“真正的教育不只在學校中,通過學校而且將在一生里洋溢和傳播著教育?!边@句話是對新課改理念最好的理解和闡述。

二、研讀新教材,精心備課

新課程的歷史教材不注重和追求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和專業(yè)性,而是通過新課程的教與學來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這是歷史新課程改革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在整個的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求通過師生共同體驗、探討、領悟歷史,大力提升師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從而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從這方面說,新課程體現(xiàn)了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符合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但是歷史教材編排每單元每課的內容涉及比較多、比較廣,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歷史課時安排雖有計劃但不切實際,課程標準又比較籠統(tǒng)難以把握。各地的教學安排主要是由學校根據(jù)自身狀況自行安排,并且歷史學科在高中教學中又屬于弱勢科目,在重理輕文的環(huán)境下是不太受重視的,這就導致教材編排與學校課時安排存在很多的矛盾。

由此可見新教材難度比舊教材要大得多,因此教師要認真的研讀新教材。把握好課本的整體性,每單元的系統(tǒng)性,每課的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精心備課。備課之前教師可以通過上網,閱讀相關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再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篩選;也可以和同事共同備課,學習別人的閃光點,彌補自身的不足,盡力使課堂豐富且效率高。

三、設計好每一步教學過程和每一個探究問題

關于這個方面我們網上有很多課件課現(xiàn)成的教案,但是由于地區(qū)差異,歷史因素等造成了不同地區(qū)學生整體水平有巨大的差異,別人的課件或者教案也就不適合自己的學生。所以我們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應該根據(jù)自己對自己學生的了解和教學目標來設計每一步教學和問題。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們要達到既要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又要完成教學目標還要進行適當?shù)耐卣寡由臁_@就要求開頭一定要精彩,有懸念,能吸引學生。而中間則要緊湊形式要多樣,讓學生感覺是一個又一個的無限風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渡過美好的40分鐘。最后要總結點評讓學生進一步加深這節(jié)課學習的印象。但在這個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開頭雖然要求精彩,但是一定要緊扣教材,才能在精彩之后自然過渡到教材內容。如果只一味的求精彩而脫離了教材那么精彩之后一切就會從新陷入冷淡。 第二:探究活動設計要合理,難度要掌握好。不要什么問題都叫學生去探究,一些很簡單的問題采取讓學生自主學習就可以了。而一些需要學生思考但是根據(jù)他們現(xiàn)有水平又能得出答案的問題可以設計為探究學習活動。如果太難超出學生能力范圍,只會讓他們喪失探究的熱情。第三:教學方法要多樣,但是切忌花哨不實用。根據(jù)教材內容及實際教學環(huán)境設計教學方法,不要學一些看起來很好但是不實用的方法。最后,教學模式也要不斷變化。每一節(jié)課內容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jù)內容的不同和環(huán)境的變化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

四、課堂總結評價和拓展

對新課進行總結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本節(jié)課的印象,有利于鞏固本節(jié)課知識。而評價,是指針對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表現(xiàn)進行公正的總結。一般方法是抓住閃光點進行表揚但同時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而這個不足可以采用較委婉的方式表達。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感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從而激發(fā)他學習的興趣。但是切忌夸張的表揚,如:一個學生什么也沒有回答,而教師卻說你真不錯,或者你真優(yōu)秀等,這樣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關于拓展延伸,一定要體現(xiàn)學以致用的作用。盡量把所學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體現(xiàn)歷史的借鑒和為今天服務的作用。

第9篇: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微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5-0361-01

1.關于微課的解釋及由來

微課即指微課程。"微課程"這一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國人戴維?彭羅提出。它是指運用建構主義方法,以移動學習和在線學習為目的進行實際教學的新型課程。這種微課程的教學課程被戴維?彭羅稱為"知識脈沖",被人們稱為"一分鐘教授"。其具有易于開發(fā),短小精悍,圖文并茂的特點。

微課是一種充分利用高科技,在基本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針對某一個或幾個知識點,用很短的時間,通過視頻或者音頻資料來講解其內涵的新型教學模式。

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所講授的主要是點狀和一些瑣碎的知識。一般都是對教材的解讀,體型的精講,考點的歸納,或者是學習方法的傳授,教學技能的展示和講解。

2.微課的特點

2.1主題突出。微課是針對教育教學在具體實踐中的具體問題進行研究探討,主要是為了突出某一專題的重點知識的教學方法,或者是反映某些教學主題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與學的互動活動。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來說,微課的教學內容更加精簡,主題更加突出,更有利于學生把握重點知識。

2.2使用便捷。微課教學是以相關視頻短片為主,結合教學指導,多媒體素材和教學課件,教師的教學反思,學生的意見以及歷史研究專家的有關見解等資料,制作出一個主題鮮明,類型繁多,結構嚴謹?shù)?主題研究"營造出一個真實的歷史環(huán)境,使微課更具有教學案例的特征。

2.3傳播方式多樣。微課的性質決定了其具有主題突出明了,內容簡單具體的特點,這意味著微課課程內容極易表達,成果容易轉化且課程容量小,用時短,可以通過手機,視頻與微博的形式進行討論傳播。

3.微課的制作方式

3.1開發(fā)腳本。開發(fā)腳本主要包括了主題選定,方案設計,素材準備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微課要達到能夠在有效時間內詮釋教師所關注的重點知識和問題,且由教師獨自操縱進行授課。原則上,一個微課往往是只突出一個講點,一般是學科中的重難點或者是頻繁考點。教師在制作微課時,首先要確定課題,再根據(jù)主題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以此來搜索與課題相關聯(lián)的史料,題型,還可以尋找相關的故事。

3.2錄制相關視頻。微課的課程類型主要包括演示類,講授類,討論類,練習類還有實踐類等等。一般而言,教師設計一個微課一般根據(jù)自己的主題內容來從中選擇一個最適合的教學方式,但也可能同時運用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的組合形式。然而,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方式的不斷改革,微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不是一成不變的,處于不斷創(chuàng)新中。

3.3個性教學。教師在制作一些微課時,應該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然后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用較為個性化的語言或者實踐性方式表達出自己的心得體會,講述一些相關的學習故事,寫出自己的內心的感悟,與同學一起探討發(fā)現(xiàn)并解決新的問題。

4.歷史學課的微課設計和運用

制作出一個好的歷史微課,不僅要求歷史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了解到相當高的程度,還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研究,通過對學科特點和學生學習心理的了解,規(guī)劃出能在最短時間內給學生最豐富優(yōu)質的歷史微課程。

4.1將微課與課堂緊密結合。在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中,微課更多地充當著現(xiàn)實課堂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是現(xiàn)在歷史課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課程內容,學生們的課程需求,教師的教學重點會有不同,因此,微課在歷史課堂中擔任了包括課題引入,概念講述,演示過程以及鞏固練習等不同角色。無論是其中的哪一種,都是為整個模板主題能夠更好地詮釋。所以,教師所設計的微課要與主題課堂相結合,以此來更好地突出主題。另外,教師要準確地掌握學習主題的整體知識結構,并在此基礎上把自己所要講授的課程內容進行歷史化的分析與重組。在設計時,既要把握自己的教學結構,又要更多地去關注那些需要適合微課講授才能完成的重點知識。比如說,介紹一個具體的概念,講述一段重要的史實,分析一個難懂的問題。這只限于那些不需要與同學積極互動的內容,對與那些交流比講解更重要的知識,則不適合通過微課的方式來講述。

4.2注重細節(jié)。微課相對于主題課堂來說,更加注意細節(jié)。教師在設計微課時,要重視短小精悍,能促進學生進行深層次思考的問題。不管是針對歷史知識的講解還是對歷史現(xiàn)象的詮釋,我們都可以對其進行微處理。我們歷史教師要以宏觀,中立的角度去看待微課,將學習中的重點問題和重點內容進行微化,分成若干個小的分支,然后通過微課來解決。與此同時,教師對教學語言也應細化打磨,在流暢,極富感染力的基礎上,又能體現(xiàn)歷史學科的特點。

4.3以學生為主體。雖說微課不以與學生互動為主,但仍不能忘卻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在微課設計中,歷史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點撥與引導,潛移默化的滲透各種史觀以及歷史專業(yè)思想,深入發(fā)掘學生們尤其是對歷史感興趣的學生源源不斷的潛能,從而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有效性,這就將微課的主要作用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當然,微課的順利進行需要硬件設施的完善。因此,學校應該完善教學器材,對微課教學予以支持,開發(fā)利用學校師生間的異步交流,信息溝通,建成歷史學習共同體,使學生的身影無處不在。

根據(jù)以上的方法策略,我舉出以下實例。

如人教版歷史學科必修三中,第五和第六專題可以和二為一,主要講授了中國近代精神文明的發(fā)展轉變。這一大專題可分為兩個子專題來進行講授。一是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二是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其中的重點和關鍵考點主要有:,維新變法,以及的形成發(fā)展,在中國的傳播。教師根據(jù)以上制作微課的要求,設計出能夠很好地詮釋知識內容且易引起學生重視,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微課,必定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吸收知識要點。

在現(xiàn)代化的今天,我們的教育工作要與時俱進,成分利用現(xiàn)代化資源,使學生能夠更好吸收接納新知識,實現(xiàn)更高的教育水平,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閆濤 中國歷史"微課程"設計初探 湖北省宜昌外國語學院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