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白蘿卜高產栽培技術范文

白蘿卜高產栽培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白蘿卜高產栽培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白蘿卜高產栽培技術

第1篇:白蘿卜高產栽培技術范文

白蘿卜屬于半耐寒蔬菜,較耐低溫,喜溫暖、涼爽氣候,不耐高溫和嚴寒,生長的適宜溫度為5~25 ℃,長時間處于18 ℃以上肉質根不能膨大,肉質根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3~18 ℃,低于6 ℃生長緩慢。下面談談白蘿卜的栽培技術

1整地施肥。選擇無污染的地塊,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破茬整地,秋季深翻30 cm。倒茬復種地塊的整地要在前茬作物收獲后馬上進行,清除殘茬和雜草,施優(yōu)質農家肥45 t/hm2,拌入磷酸二銨或復合肥300~450 kg/hm2做底肥起壟,壟寬55~60 cm,壟高25 cm。為防治地下害蟲,用50%辛硫磷乳油52.5 L/hm2拌成毒土,隨基肥條施在壟溝內(禁止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施入的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否則易傷害主根,形成岐根而影響產量。

2播種。播種時間為6月25日至7月5日。高壟點播或刨埯坐水種,播量為3.00~3.75 kg/hm2;株距23 cm,保苗7.0~7.5萬株/hm2。每穴4~5粒,種子在穴內散開,覆土2 cm,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防止干旱致“芽干”和積水致“悶苗”現(xiàn)象,確保苗全、苗壯。

3田間管理

3.1間苗。間苗不宜過早,因為肉質根是由下胚軸伸長形成的,適當晚間苗有利于下胚軸伸長,間苗可分2次完成,第1次在3片真葉時間苗,每穴留2株,第2次在5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壯苗。

3.2中耕。中耕疏松土壤,促進根系生長發(fā)育,使主根扎深。要求深鋤壟溝、淺鋤壟背。濕鋤深、干鋤淺,開頭淺、中間深,不傷主根。

3.3水肥管理。進入破肚期,控水蹲苗,肉質根膨大期澆水,保持田間持水量約60%,基肥不足時,結合澆水追肥,追施尿素和硫酸鉀150~225 kg/hm2,距苗10 cm遠扎眼施入,也可噴施0.5%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增產效果明顯。

4病蟲害防治

優(yōu)先使用農業(yè)綜合防治技術,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科學合理地應用化學防治方法,盡量減少農藥的使用和殘留,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無公害產品。

4.1農業(yè)防治。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或利用綜合栽培措施防病,減少農藥的使用;實行輪作換茬,清除田間病株殘體,深翻整地降低病蟲害基數(shù);施用凈肥,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用凈水灌溉。

4.2物理防治。設置防蟲網(wǎng),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采用 銀灰膜避蚜,做好種子消毒處理可預防病毒病。

第2篇:白蘿卜高產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 蘿卜;馬鈴薯;水稻;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1.104+.7;S532.048;S51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1-0112-02

馬鈴薯—水稻—蘿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將水旱、糧經作物有機進行結合,既可穩(wěn)定糧食生產,又可增加經濟收入,同時還能抑制病蟲害發(fā)生,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的現(xiàn)代精品農業(yè)栽培技術,是一項提高土地單位面積出產率、增加農民收入的一種有效方式。都勻市位于貴州省中南部,黔南州北部,是州政府駐地。市轄18個鄉(xiāng)鎮(zhèn),擁有稻田面積9 750 hm2,水稻—油菜一直以來是都勻市稻田基本種植模式。近年來,都勻市就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開展了稻田多熟栽培綜合技術研究,總結出了以馬鈴薯—水稻—蘿卜、西葫蘆—水稻—蘿卜、蘿卜—水稻—白菜為代表的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單位面積產出。以馬鈴薯—水稻—蘿卜模式為例,可產馬鈴薯18.0~22.0 t/hm2、稻谷9.0~9.24 t/hm2、蘿卜52.5~60.0 t/hm2,產值可達12萬元/hm2以上,比常規(guī)水稻—油菜種植模式增收166%以上。

1 茬口安排

蘿卜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種,11月下旬至12月收獲;馬鈴薯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種,在5月上旬收獲;水稻5月中旬移栽,9月中下旬收獲。

2 蘿卜栽培技術

2.1 整地開廂,適時播種

田地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質疏松、保水及保肥性能好的砂質土壤為宜。深耕深翻土地30 cm,結合深耕施優(yōu)質圈肥30~45 t/hm2、45%優(yōu)質復合肥450~750 kg/hm2作底肥,平整,耙細,起壟開廂。制成寬100 cm、高20 cm、溝寬40~50 cm的小高廂。蘿卜選用抗病、優(yōu)質豐產、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商品性好的如白玉春、漢白玉、韓玉春等品種;每廂按行株距33 cm×25 cm播種,每穴播種1~2粒(用種量1.2 kg/hm2)。播種深度2cm,播后蓋種[1-2]。

2.2 查苗補種,及時間苗定苗

播種7 d左右開始出苗,要及時,發(fā)現(xiàn)缺窩斷壟應及時補種。在子葉充分展開時進行,2~3片真葉時間苗,5~6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苗。

2.3 水肥管理

播種時要保持土壤含水量在80%以上,出苗后要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上,低于標準時,就要及時澆水補足,以促齊苗。葉生長盛期、后期濕度以土壤手握成團,放開即散為宜。如出現(xiàn)畦溝土壤發(fā)白應灌跑馬水,雨后應及時排水防漬。出苗后7~10 d,以清糞水作提苗肥,距幼苗8~10 cm處灌澆;播后20 d左右追施2次肥料,追施45%優(yōu)質復合肥225 kg/hm2;播后30~45 d,追施第3次肥料,追施45%優(yōu)質復合肥450 kg/hm2。

2.4 病蟲害防治

蘿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細菌性軟腐病;主要蟲害有菜螟、菜青蟲、小菜蛾、蚜蟲、黃曲條跳甲。應加強健身栽培管理,增強植株抗病能力,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結合藥物進行綜合防治。

3 馬鈴薯栽培技術

3.1 種薯處理

馬鈴薯選用早熟、豐產、商品性好的費烏瑞它品種。為減少病菌傳播,選用20~25 g的合格種薯以小整薯播種最好(一般用種1 800~2 250 kg/hm2),超過50 g的種薯應切塊播種。用高錳酸鉀水或石灰水消毒后的切刀由頂部向底部切成25~30 g的薯塊,使每塊薯都要帶有頂端優(yōu)勢芽眼(2~3個),然后用草木灰拌種或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 min后撈出,堆悶2 h再播種。

3.2 整地播種

精細整地,做到土面平整、細碎。凈作馬鈴薯采用雙行起壟栽培方式,按廂面70cm、廂溝40 cm拉繩分廂,底肥采用條(溝)施方法,施復合肥750~1 050 kg/hm2、硫酸鉀300 kg/hm2、圈肥30~45 t/hm2,先施化肥,后施圈肥。黔南地區(qū)馬鈴薯以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種為宜。播種規(guī)格(25~30)cm×(45~55)cm株行距,保證6.00萬~6.75萬窩/hm2,每窩播1個種薯,采用錯位播種,種薯直接放在土壤表面,芽眼朝上,稍用力壓,使其與土壤充分接觸。播種后起壟覆土,壟高25~30 cm。地膜覆蓋馬鈴薯為防止起膜,須將薄膜壓緊。

3.3 加強田間管理

早施追肥,及時進行中耕培土,苗高5~10 cm、齊苗時進行1次中耕培土,防止薯塊,同時追施尿素150 kg/hm2左右,旱季雨水不足應進行補水,雨季注意清溝排水。地膜馬鈴薯應及時檢查破膜,以防燒苗。

3.4 病蟲害防治

重點防控馬鈴薯晚疫病。費烏瑞它易感晚疫病,帶病種薯是晚疫病唯一初侵染來源。因此,選用合格的脫毒優(yōu)良種薯是關鍵,生產上以選擇合格二級或三級脫毒種薯為主,四級種薯為輔。大田防治:晚疫病發(fā)病初期要及時連根清除病株、同時進行第1次施藥防治,隔7 d再進行1次,一般施藥2~3次,就可達到很好的預防和防治效果。藥劑可選擇銀法利、58%甲霜靈、64%殺毒礬、大生M-45、72%杜幫克露、69%安克錳鋅等,采取多種藥劑交替使用[3-4]。及時防治蚜蟲,可采用粘蟲板、樂果、滅蚜威等農藥防治。如發(fā)現(xiàn)病毒感染的花葉、卷葉、皺縮、矮化等癥狀的植株也應及時拔除。

4 水稻栽培技術

4.1 旱地育秧

重點抓好旱育苗床整地、培肥工作。苗床選擇避風、向陽、土質偏黏、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播前25 d,按1 kg稻種播廂面長寬比12.0 m∶1.2 m的2廂為標準,開溝整廂;均勻施入充分腐熟的細嫩圈肥10~15 kg/m2、過磷酸鈣100~200 kg/m2,潑澆適量清糞水達到土肥充分混合均勻,做到廂面平整、細碎、肥水均勻。

4.2 適時播種

水稻選用商品價值高的宜香99E-4、豐優(yōu)香占、渝香203優(yōu)質、高產的香型類品種。日均溫穩(wěn)定在10 ℃左右即可播種,一般在4月6—18日進行,采用芽谷(破胸)播種,將旱育保姆加入催芽后稻種中,邊加邊攪拌,直至將旱育保姆均勻包裹在種子上。播種量(芽谷)控制在50~100 g/m2,先播70%,后補播30%以達均勻,注意播前確保苗床吸足水,播后用過篩細土蓋種,以不露種為宜。

4.3 苗床管理

播種完畢后立即噴施旱秧凈或殺草丹進行苗床除草,然后搭架蓋膜;出苗后注意補水防旱、通風防灼、施藥防鼠、人工滅草,看苗追肥,適時揭膜煉苗,發(fā)現(xiàn)病蟲及時救治。

4.4 移栽定植

當苗高15 cm、葉齡5~7葉、秧齡在35 d左右即可移栽。采用寬窄行方式栽秧,規(guī)格以1.33 m×0.20 m+0.17 m為標準,肥力上好的田塊株距可以放寬到0.20~0.23 m。

4.5 肥水管理

移栽前大田施圈肥22.5~30.0 t/hm2、過磷酸鈣(鈣鎂磷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氯化鉀150 kg/hm2、硫酸鋅22.5~30.0 kg/hm2,增施硅肥150 kg/hm2作底肥。栽秧后5~7 d結合撒施稻田除草劑除草,追施1次分蘗肥,看苗追施穗肥(始穗期),增施壯籽肥(灌漿期)。水分管理上,以寸水活蔸、淺水促分蘗、干濕壯籽、適時排曬田為原則做好水分管理工作[5]。

4.6 病蟲害防治

栽秧前2~3 d施藥防治病蟲害1次,栽秧時秧苗要采用三環(huán)唑藥液浸泡處理,及時防治稻飛虱、稻葉蟬、稻縱卷葉螟等蟲害,重點防治穗頸瘟,在孕穗期、齊穗期噴施三環(huán)唑2次。

5 參考文獻

[1] 劉家全.水稻 蘿卜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yè)科技,2009(7):28.

[2] 陳玉萍,李崇麗.日本白蘿卜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要點[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7(6):45.

[3] 潘銀山.馬鈴薯費烏瑞它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22):78.

[4] 解艷華.黑龍江省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馬鈴薯,2007,21(3):178-179.

[5] 羅延志,楊開術,趙宛兵,等.雜交水稻新品種福豐18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9(12):54-55.

第3篇:白蘿卜高產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 蘿卜;白玉春蘿卜;反季節(jié)栽培;管理

長期以來,貴陽市蔬菜市場的蘿卜品種供應,主要是以本地的胭脂蘿卜和白蘿卜為主。每年春節(jié)過后,氣溫轉暖,本地蘿卜易抽薹、空心、上筋,市場上蘿卜的供應就主要由云南等外地市場調入,價格較高,且不新鮮。從2004年開始,貴陽市烏當區(qū)蔬菜技術服務中心選擇了烏當區(qū)下壩鄉(xiāng)喇平村海拔在1 000 m以下的地方,對引進的白玉春系列蘿卜品種進行了越冬反季節(jié)栽培試驗,播種時間選擇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上市時間是次年的3月上旬至4月中旬。一般單產在6萬~7.5萬 kg/hm2,產值在4.5萬~7.5萬元。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種植面積從2004年的0.43 hm2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20余hm2。筆者現(xiàn)將有關越冬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品種特性

為了使越冬反季節(jié)蘿卜栽培成功,選擇了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在低溫條件生長快、產量高、品質好、不抽薹、不空心的世農白玉春、特級白玉春等蘿卜品種。白玉春蘿卜為早熟春蘿卜品種,生育期為60 d。葉數(shù)14片,葉簇半直立,葉色深綠,葉緣缺刻,花葉有茸毛。耐抽薹,不易糠心,歧根裂根少。根部全白,長圓筒形,根長22~40 cm,根徑6~10 cm,單根重1 kg左右。低溫下生長快、產量高、品質優(yōu)、肉質脆嫩,外表潔白。

2 地塊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地塊播種蘿卜。生產地的氣候、土壤、水質環(huán)境等要符合無公害蔬菜生產管理的規(guī)定。

3 整地施基肥

結合土地深翻施足基肥。每茬地施足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5 000 kg/hm2、復合肥100 kg/hm2,或施足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4.5萬kg/hm2、尿素225 kg/hm2、三元復合肥750 kg/hm2。同時用50%多菌靈粉劑22.5 kg/hm2+75%敵百蟲0.75 kg/hm2摻細土450 kg/hm2 拌勻撒入土地中,以消滅地下害蟲。地塊要耙細整平,做成壟或畦以備播種。采用1.2 m開廂,廂面寬55~60 cm,廂溝寬25~30 cm,溝深15~20 cm,用100 cm寬的地膜覆蓋。畦或壟應達到面平土細,以利于保墑。

4 適時播種

4.1 播種時間 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均可播種。

4.2 精播勻播 播種量以1 125 g/hm2為宜。地膜覆蓋后,采用點播,每廂播種2行,行距45~50 cm,窩距20~25 cm,每窩播1粒種子,播種后細泥蓋種,厚度為0.5 cm左右。為確保一播全苗,播種時一定要確保土壤墑情適宜。如土壤水分不足墑情差,播前應先澆水,創(chuàng)造適宜墑情后再播種;也可播后輕澆水造墑,采用干籽法播種。遇天干時,每天下午淋水1次,直到苗出齊為止。

5 田間管理

5.1 及時查苗、補苗 播種后7~10 d對田塊作1次檢查,對缺苗的地方及時進行補播,確保每窩1株秧苗。方法是用打孔器在缺苗處打一小洞,然后將預先準備好的苗移入洞內,用細土封嚴苗四周,然后噴灑定根水。

5.2 肥水管理 秧苗長到2~3片真葉時,用腐熟的人畜糞尿37 500 kg/hm2+尿素10 kg/hm2追肥1次,進行提苗,使秧苗快速增長;蘿卜開始露肩時,用腐熟人畜糞尿37 500 kg/hm2+磷酸二氫鉀5 kg/hm2、硼肥5 kg/hm2追肥1次;肉質根膨大盛期,每隔7~10 d用腐熟的人畜糞尿37 500 kg/hm2+磷酸二氫鉀10 kg/hm2追肥1次。蘿卜的耐旱能力較差,要求土壤保持濕潤,如生長期間土壤過干,可以選在晴天午后灌半溝水,灌后2 h排干,也可采取滴灌技術,但是不可漫灌,切勿積水過夜。特別在蘿卜肉質根膨大期,若氣候干旱應及時補充水分,以保證產量和較好品質。

6 病蟲害防治

在蘿卜越冬反季節(jié)栽培管理過程中,大部分生長時間在冬季,病蟲發(fā)生比較少,主要害蟲有蚜蟲和菜青蟲。蚜蟲可用10%大功臣2 000倍液,或用敵敵畏、樂果1 000倍液交替噴霧于葉背進行防治;菜青蟲用2.5%高效氯氰菊酯2 500~3 000倍液進行防治。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和霜霉病,分別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1.5 kg/hm2對水750 kg/hm2,或70%的乙膦鋁一錳鋅2.25 kg/hm2對水750 kg/hm2交替噴霧防治。參考文獻

[1] 張永生. 胡蘿卜秋季高產栽培技術[j]. 農技服務,2006(7): 9-10.

[2] 劉世勇. 夏秋反季節(jié)蘿卜栽培品種的選擇[j]. 農技服務,2007,24(4): 29.

[3] 曾思棋. 高山甜椒-白菜-蘿卜高效栽培模式[j]. 農技服務,2007,24(8): 43,59.

[4] 文林宏,王天文,李桂蓮,等. 黔西北山區(qū)反季節(jié)蘿卜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 貴州農業(yè)科學,2006,34(6):93-94.

[5] 李添群. 扎佐萬畝無公害蘿卜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j]. 貴州農業(yè)科學,2006,34(2):101-102.

第4篇:白蘿卜高產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糯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高海拔地區(qū);貴州省

糯玉米也叫粘玉米,是普通玉米在自然條件下發(fā)生變異后經選育而成的,其籽粒胚乳全部由支鏈淀粉組成,角質與粉質胚乳層次不分,籽粒內部呈不明蜂蠟狀。糯玉米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果蔬型食品,以采鮮嫩玉米穗為主,蒸食口感柔軟細膩,皮薄無渣,甜粘清香;收獲干玉米制作的糯玉米食品風味獨特。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結構的變化及加工業(yè)的發(fā)展,種植糯玉米已成為一種新興產業(yè),前景廣闊。

畢節(jié)地處貴州高海拔山區(qū),是貴州省糯玉米主產區(qū),為了加快該區(qū)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拉動農業(yè)經濟增長,近年畢節(jié)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糯玉米新品種選育取得新突破,成功選育出高產優(yōu)質糯玉米新品種畢糯1號,并進行了一系列的開發(fā)利用研究,探索出公司+基地+農戶于一體的糯玉米產業(yè)化開發(fā)模式,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F(xiàn)將糯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供大面積生產上應用。

1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畢節(jié)地區(qū)生產上種植的糯玉米品種大多數(shù)是地方種,植株不整齊,產量低,口感較差,適應種植的范圍較狹窄。將本地種改為雜交種,是提高糯玉米產量和效益的關鍵。目前適應畢節(jié)地區(qū)栽培的糯玉米雜交品種主要有畢糯1號、筑糯2號、筑糯5號、筑糯7號、筑糯10號、筑黃糯1號、遵糯1號等,可根據(jù)其生育期加以選擇。糯玉米粒色有白、黃、紅、黑和雜色等,但目前多數(shù)為白色品種。播種前應先對種子進行精選,用一開一涼的溫水浸種10 h左右后,撈起置于25 ℃處進行催芽,待種子露白時播種。

2隔離種植

糯玉米基因屬于胚乳性狀的隱性突變體,在栽培糯玉米時要與其他玉米隔離種植,以免接受其他玉米花粉而影響品質。隔離方法有時間隔離、空間隔離、高稈作物隔離和自然屏障隔離等。畢節(jié)地區(qū)以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種植為好??臻g隔離,即在沒有障礙物的平壩地區(qū)需在種植區(qū)外圍300~400 m范圍內不栽種其他類型玉米品種,如有林木、高山等天然屏障,可適當縮短隔離間距[1]。畢節(jié)地區(qū)較多的高山和森林資源為糯玉米生產提供了獨特的天然隔離條件。若不能進行空間隔離,則應采取時間隔離(錯開播種期)的方法來避免與其他品種的花期相遇,2個不同類型玉米品種的播種期間隔時間一般為20~30 d。如大面積成片種植糯玉米,可適當降低隔離標準??傊?,以不使2類品種的玉米花粉相遇為原則。畢節(jié)地區(qū)目前種植的糯玉米生育期比普通玉米短,在普通玉米播種前20 d左右采用塑料拱棚育苗和移栽,既可達到隔離要求,又能提早上市,同時還能提高經濟效益。

3精細整地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發(fā)達,分布范圍廣,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土壤環(huán)境條件對玉米生長發(fā)育十分重要。精細整地,可使根層的死土變活土,生土變熟土,逐漸加厚活土層,擴大玉米的根系活動范圍,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長;可以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數(shù)量,促進土壤養(yǎng)分的分解和轉化,為玉米生長提供必需的土壤養(yǎng)分;可以減少田間雜草和病蟲危害,把雜草種子和害蟲的卵、蛹、幼蟲深埋地下,使之不能復生和發(fā)芽。因此,要抓住有利時機,進行深耕整地,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耕翻20~30 cm,耙碎整平,同時開好環(huán)田邊溝及中間溝,以便灌水和排澇。結合耕翻施足基肥,一般施有機肥15.0~22.5 t/hm2、復合肥450~600 kg/hm2或玉米專用肥450 kg/hm2作基肥。潮濕易澇地區(qū)應起壟種植以利排水。

4苗床準備

床土用細肥土、細圈肥按1∶1的比例加入適量清糞水,加入磷肥300 kg/hm2以及鋅肥(或鉀肥)30 kg/hm2混拌均勻堆漚3~5 d后使用。要求土塊細碎,磷肥過篩,混拌均勻,不干不稀,在營養(yǎng)土中加入適量清糞水,使之能揉捏成團,在1 m左右的高度落地能散,將營養(yǎng)土與清糞水混拌均勻后用手工捏制成拳頭大小的營養(yǎng)坨,用筷子頭大的木棍從球頂往下打一個約3 cm深的播種孔,并整齊錯位排列在苗床里,大田準備營養(yǎng)坨6.75萬~7.50萬個/hm2,等待播種。整理好苗床,一般按寬80~100 cm、深8~10 cm開廂做床,廂面要平整,苗床底用塑料薄膜鋪墊,防根系扎入床土中移苗時傷根。營養(yǎng)坨擺放好后,用塑料薄膜覆蓋苗床,以便保持水分、防止營養(yǎng)坨干燥及防止苗床或播種孔積水[2]。

5分期播種,合理密植

畢節(jié)地區(qū)3月初至6月上旬(3月1日至6月10日)均可播種。具體播種日期應根據(jù)生產加工安排,大面積種植應錯期播種。最早播期為地表5 cm的地溫穩(wěn)定在12 ℃以上時;采取薄膜育苗移栽技術,可提早10~15 d播種;最遲播期為保證鮮穗采收期氣溫在18 ℃以上的日期。以畢節(jié)地區(qū)為例,大田春播宜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早春保溫育苗可根據(jù)條件提早到3月上旬,大田夏播可在6月初,最遲不得遲于6月10日,以防開花期冷害不實。要足墑播種,墑情不足要造墑播種。每穴2~3粒,下種后及時覆土并精細平整畦面,播種深度4 cm左右。根據(jù)市場的需求進行分期播種,每隔7~10 d播種1期,并且早、中、晚熟品種搭配[3],以提高經濟效益。寬窄行種植,寬行80 cm,窄行40 cm;或60 cm等行距種植,株距20~25 cm。3~4葉間苗,5~6葉定苗,間定苗的原則是除雜、除小、留壯苗,保證全田幼苗均勻一致,留苗6萬株/hm2左右。早熟品種可密些,晚熟品種可稀些。播完后,先撒細水,使營養(yǎng)坨表面濕潤和播種孔內略有水漬,待收水后,表面撒蓋3~4 cm厚的細肥土。并在苗床四周開一淺溝,再用2 m長的竹塊每間隔80 cm搭1條拱架,在拱架上覆蓋塑料薄膜,四周用細土壓邊,實行全封閉。播種后5~7 d出苗,每3 d檢查1次,如苗床表土發(fā)白,就揭膜澆水,澆后蓋嚴;苗床內氣溫超過30 ℃時,揭開兩端通風,1葉1心時,澆清糞水1次。2葉時開始煉苗,第1天揭膜1/3,第2天揭開2/3,第3天全部揭開。移栽的前一天下午澆足清糞水,確保幼苗生長健壯。

6單株定向移植

在幼苗生長到2葉1心時移栽最好,此時移栽容易定向、成活,返青時間短,生長健壯。要克服小苗定向率低、大苗返青時間長、老苗易形成僵苗而造成減產的問題。先將苗床里的玉米苗按大小、強弱分類,選生長健壯、整齊一致的苗集中移植,按規(guī)定的株行距定向擺放到移栽溝里,第2片葉垂直指向大行,以充分發(fā)揮個體和群體優(yōu)勢;將農家肥、化肥施在2株玉米苗之間,用清糞水澆施在營養(yǎng)坨上幫助定根提苗,然后再覆土掩蓋,使廂面略呈“瓦背”形,適合蓋地膜的地塊一定要當天覆蓋地膜,防止水分散失[4]。海拔1 600 m以上的山區(qū),氣候冷涼,熱量條件較差,春、秋低溫是制約玉米高產的主要因素。根據(jù)生產實踐,玉米要實現(xiàn)高產,應采用地膜栽培,利用地膜覆蓋增溫保溫和保水保肥的作用,促進玉米健壯生長,提早成熟奪取高產。覆膜要平,緊貼地面,用細土封壓膜邊,壓膜寬度4~5 cm;根據(jù)玉米種植密度定點破膜,打窩播種或移栽,窩深7~8 cm,膜孔寬6~7 cm,用細土封嚴破膜孔口。

7田間管理

在玉米苗移栽1周后,結合施肥進行第1次中耕松土,用清糞水9 000 kg/hm2以上加尿素75 kg/hm2或用尿素150~225 kg/hm2追施提苗肥,并注意偏施弱株。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尿素225~300 kg/hm2追施攻穗肥。其追肥方法是在2株玉米相距中心處打孔追施,施后及時用細土覆蓋洞孔,肥料離玉米莖稈基部10~13 cm。抽雄吐絲期,視玉米長勢巧施粒肥,若植株稈青葉綠,下部葉片枯黃不嚴重則少施;長勢不旺、下部葉片枯黃多則多施。一般施純氮34.5~69.0 kg/hm2。也可根據(jù)玉米長勢長相追施1~2次葉面肥,用磷酸二氫鉀3.0~7.5 kg/hm2、尿素7.5 kg/hm2,對水750~1 050 kg噴施,以延長葉片功能期。糯玉米品種的分蘗較多,應在拔節(jié)期及時打杈拔除。開花期如遇高溫、陰雨等不利氣候時,要人工輔助授粉,保證其結實飽滿。

8適時采收

適時采收是保證糯玉米產量和品質的關鍵。鮮食糯玉米一般在授粉后23~26 d(乳熟末期)采收,以手掐有濃漿為最佳采收期。采收過早則太嫩,糯性差;過晚則偏老,風味不佳。采收時鮮玉米穗帶苞葉采下,及時上市,不宜在常溫下存放,否則品質和風味下降。加工用糯玉米要待籽粒完全熟后收獲。

9參考文獻

[1] 包其龍.甜糯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08(7):52-53.

[2] 馬曉梅,苗翠香. 甜糯玉米套種白蘿卜高產配套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9(4):144-145.

第5篇:白蘿卜高產栽培技術范文

2015年底,蔬菜價格再創(chuàng)新高,西蘭花更是獨占鰲頭,這讓很多西蘭花種植戶大賺了一筆,也讓很多人為之眼紅,西蘭花種植熱潮再次升級。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盲目跟風,往往會適得其反。那么,怎么才能從種植西蘭花中獲得穩(wěn)定收益呢?

今天,請跟隨筆者來看看武漢地區(qū)的西蘭花種植能手――朱恒先生,他是如何做到的?朱先生種西蘭花遠近聞名,菜行老板們都說,他來賣西蘭花,別人只能等他賣完才能賣。為何?因為朱先生的西蘭花賣相深受消費者喜愛。

朱先生雖然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但平時喜歡鉆研、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喜歡創(chuàng)新,具有危機意識,尤其是對種植西蘭花有著深刻的體會和獨到的見解。與其他西蘭花種植戶相比,他每年都能獲得不菲的收益,即使在市場行情低迷的時候,他的收益也是別人的近2倍。因為別人賣西蘭花只帶錢包,而他賣西蘭花則是隨身攜帶筆記本。

在獲得他允許后,我好奇地翻看他的記錄本,一看竟然全是關于西蘭花種植的筆記。圍繞這本意義非凡的筆記本,我們展開了以下談話。

筆者:您好,朱先生,聽說你這幾年種西蘭花發(fā)了財,請問你是怎么做到的?

朱先生:秘訣就在這個筆記本里。歸為一點就是要迎合市場的需求、統(tǒng)籌規(guī)劃種植!

筆者:朱先生,可以和我們具體分享下你的種植秘訣嗎?

朱先生:好啊,我也希望把西蘭花的市場做大做強,這樣就可以形成規(guī)?;a業(yè)化了。

談話間,有好幾個當?shù)匚魈m花種植戶從附近趕過來,向他咨詢西蘭花種植的經驗。趁其與他人交談時,我如獲至寶地打開他的筆記本,仔細翻閱,發(fā)現(xiàn)里面是西蘭花種植的技術記錄,包括品種選擇、育苗管理、栽培技術等各個細節(jié)。經過朱先生的允許,我們整理后,與大家共享如下。

合理搭配品種、安排播期

朱先生介紹,種植西蘭花前一定要了解全國各地西蘭花集中上市的時間,避免集中上市。為規(guī)避風險,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即早熟、中熟、晚熟西蘭花分批播種,合理搭配(朱先生的種植計劃見表1)。

播期確定后,選擇合適的品種,再結合最合理的技術。結合亞非種業(yè)的西蘭花品種,種植戶可以分析亞非每年循環(huán)性試種、示范、對比、篩選的試驗數(shù)據(jù),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生產,準確把握上市時間,爭取淡季上市,提高收益。

重視栽培過程每一步

注意培育壯苗。壯苗是高產的前提。育苗時應選擇3年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用7份黏土和3份砂土配制營養(yǎng)土,每1 m3營養(yǎng)土加入水溶性好的三元復合肥2 kg。每667 m2需苗床7 m2,種子20~25 g,種子與適量沙子混勻后均勻撒播在苗床上,覆蓋0.2~0.5 cm厚細沙土保濕,噴灑精-異丙甲草胺除草劑。然后搭小拱棚,覆蓋遮光率75%的遮陽網(wǎng),注意苗床防雨、防漬。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用電動噴霧器補水(常規(guī)灑水壺補水會造成表層土板結,不利于出苗),約3天后出齊苗,及時揭去遮陽網(wǎng),防止形成高腳苗。苗齡30天左右即可定植,定植前7天讓幼苗充分見光煉苗。若幼苗期陰雨天過多,可用多效唑控苗,促壯苗。

施足基肥,合理追肥,補充中、微量元素。每667 m2深施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N∶P∶K=15∶15∶15)75 kg、鋅肥1 kg、硼砂2~3 kg作基肥,整地作畦。一般畦包溝寬1.3 m,高25 cm左右,雙行“品”字形定植,株行距40 cm×65 cm,每667 m2定植2300株左右。

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定植20天左右,每667 m2追施尿素7.5 kg。當植株有12~15片葉旺盛生長將要封行時,每667 m2再追施尿素10 kg,配合葉面噴施硼、鈣、鋅、鎂、鉬等微肥以提高其品質,蓮座期、結球初期、結球中期各1次。生長中后期,平衡施肥,可以獲得高產。

除以上外,有些細節(jié)需要注意。如亞非綠瑩瑩、亞非火峰等早熟品種可不覆蓋地膜,但是晚熟品種必須覆蓋地膜,因為地膜可以保墑,使植株在冬季生長迅速,提早上市;選擇除草劑除單子葉雜草時要慎重,防止出現(xiàn)藥害;定植前對苗床噴施1次殺蟲劑和殺菌劑;選株高15 cm,具4~6片真葉的幼苗定植;有側枝的品種,可適當留2~3個側花球,其余抹掉。

補充CO2氣肥,有利于抗病高產。苗期正值陰雨高溫天氣,注意補充CO2氣肥,否則植株易發(fā)生霜霉病、疫病,且葉片薄、胚軸細長。除了選擇亞非晚熟翡翠、亞非女神等抗病性較好的品種外,還要注意預防霜霉病、疫病、菌核病。

加強田間管理,主、側花兼收

眾所周知,西蘭花有側花,但很多人不喜歡有側花的品種,而朱先生卻不以為然。他微笑地對我說:“其實側花大有益處!我每年種亞非晚熟翡翠時,每株會特意留下2~3個側花,主花球采收后,再沖施1次水溶肥,不出1個月,又可以收獲1次側花,產量還不錯呢!且正逢春節(jié)剛過,菜價行情好,又是一筆不錯的收益!”但是,只有商品性好的側花才有好收益,建議選擇主、側花兼收的品種,如亞非晚熟翡翠和亞非壯壯。

與優(yōu)秀合作伙伴共成長

朱先生介紹,亞非種業(yè)主營國外進口西蘭花品種,具有產量高、商品性好、遇低溫不變紫的特點,產品質量有保證,產品菜商都喜歡,種植效益有保障。而且,他們公司的愿景是做精、做細、做強、做大,與我的發(fā)展愿望不謀而合。我期望能與他們長期合作。

看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種西蘭花,也能種出個致富經。

第6篇:白蘿卜高產栽培技術范文

韓國是世界上第8大西瓜生產國。西瓜在韓國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園藝作物,僅次于辣椒、大白菜、白蘿卜和洋蔥。直到現(xiàn)在,西瓜仍然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夏季消費水果。然而,隨著設施系統(tǒng)和溫室以及新的種植方法發(fā)展,西瓜可以多季節(jié)栽培和周年供應,在韓國超過70%的西瓜是在溫室和塑料大棚生產的。由于栽培技術的提高和設施條件的改進,西瓜單產逐年遞增,栽培西瓜已經從生產圓果形的西瓜轉向生產小果型、橢圓形、高甜、優(yōu)質、果皮和顏色都比較漂亮的西瓜品種。采用葫蘆或南瓜砧木進行西瓜嫁接仍然是一個主要的栽培方法,高質量的嫁接砧木品種的需求仍然在持續(xù)增長。

在韓國多數(shù)西瓜生產采用的是雜種一代,因此種子公司銷售和競爭的品種主要是雜種一代。由于西瓜育種相對周期比較短,韓國的西瓜育種技術水平也在迅速提高。本文將對韓國的西瓜生產和育種以及西瓜和砧木品種的現(xiàn)狀和展望進行綜述。

1 西瓜生產

自1980年以來,韓國的西瓜種植面積每年都在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在1995年達到高峰,面積45 207 hm2,然后每年都在逐漸下降,在2011年韓國西瓜面積為15 717 hm2。這種下降趨勢是由于露地栽培面積減少,且露地栽培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和勞動力短缺的影響,導致產量不穩(wěn)定。相反,溫室栽培由于受氣候影響較小并可以生產出高品質的西瓜,栽培面積反而增加。西瓜總產量也有類似的下降趨勢。2011年,西瓜凈產量為65.8 萬t,平均人均消費量為13.4 kg。同年,西瓜種子的銷售額約為1 000萬美元,占總的蔬菜作物種子市場4.8%,僅次于辣椒、蘿卜、洋蔥、大白菜、番茄,位居第6。2011年,西瓜種子生產量為12 847 kg,出口1 247 kg種子。

2 西瓜育種

西瓜是13世紀從中國引進到韓國進行栽培的。在1900年左右開始模式化栽培,多樣化的西瓜品種則是從日本引進。直到1950年,西瓜品種也只是從日本引進,然后進行試驗,篩選適應韓國的品種。1950年后,韓國利用西方的種質資源,進行開創(chuàng)性的新品種選育工作。目前,西瓜雜種一代品種均為國內生產,并為國內市場和出口所用。

高產和大果型西瓜育種在20世紀60、70年代初進入,那時候主要是露地栽培。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農民把西瓜作為主要的經濟作物,西瓜從露地到設施溫室栽培轉變,高品質西瓜品種選育成為西瓜育種重點。

3 果實品質

3.1 果皮顏色

深綠色果皮的西瓜在韓國對消費者是最有吸引力的。然而,種子公司也選育具有不同果皮顏色新品種,包括黑色果皮。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蜜寶”西瓜品種在全世界范圍廣泛栽培,也被作為黑色果皮品種的重要育種材料。從那時起,種子公司已經連續(xù)育成不同皮色的西瓜品種,包括黃色、綠色、深綠色和黑色果皮的品種。

3.2 果實形狀

短橢圓形果、單果質量8~10 kg,是目前最流行的西瓜類型。長橢圓形西瓜品種主要出口海外。在國內市場,因為短橢圓形果占主導地位,長橢圓形品種已經消失。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小果型(單果質量2~3 kg)西瓜品種越來越受歡迎。然而,小果型西瓜由于皮薄瓜瓤軟酥,導致貨架期和保質期短,不利于銷售,因此小果型西瓜品種的消費在減少。然而,育種者仍然熱衷于改善小果型西瓜品種品質,提高其運輸和貯藏性能。

3.3 瓜瓤顏色

紅色或桃紅色瓜瓤西瓜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些黃皮或黃瓤品種開始種植。由于這些品種與其他普通西瓜比較起來,風味品質差,瓤質粗,含糖量低,只占有很小的市場。然而,近年來消費者對于奇特性狀的西瓜品種越來越感興趣,因此改良的黃皮和黃瓤品種很有潛力。

3.4 增加功能性成分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重視,提高西瓜果實中瓜氨酸和番茄紅素成分含量越來越受到關注,并被列入育種計劃中。含糖量仍然是西瓜的一個重要性狀。大多數(shù)的國內西瓜品種含糖量都比較高,一般在11%~13%(Brix)范圍內。根據(jù)種子公司提供的數(shù)據(jù),西瓜育種品系之間的番茄紅素含量變化范圍為171~338 μg·mg-1,最高番茄紅素含量的西瓜品系被廣泛用于回交育種計劃中。

4 種子特征

4.1 無籽西瓜

無籽西瓜品種對于出口和國內市場很重要。盡管無籽西瓜很普及,但無籽西瓜的商業(yè)生產還是受栽培地域和季節(jié)所限,這主要是因為無籽西瓜受栽培環(huán)境的低溫寡照所限。最早栽培無籽西瓜于1960年之前,生產無籽西瓜可以有幾個途徑,包括使用三倍體品種的種子,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二倍體西瓜,利用X射線處理花粉并授粉給二倍體西瓜,或者使用四倍體西瓜花粉代替二倍體花粉授粉。通常情況下,三倍體無籽西瓜含糖量高,但存在瓤質粗,皮厚,前期生長勢弱等各種生理問題,尤其是低溫季節(jié)溫室栽培由于日照量低而引起糖分減少。因此在韓國急需在低溫條件下生長勢強和果形周正的無籽西瓜新品種。因此在選育無籽西瓜過程中,選擇有重缺刻葉片的二倍體自交系比染色體加倍更加重要。

4.2 種子大小

除了三倍體無籽西瓜外,具有種子數(shù)量少和小種子的二倍體西瓜品種也是重要的育種目標之一。大部分在4月和5月收獲的西瓜果實種子少,因此易于食用。然而,在6月以后生產的西瓜往往有很多種子。育種者把重點放在選育小種子特征的西瓜品種上,在韓國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研究出一個簡單的種子大小性狀的遺傳模式,并構建了具有不同的種子大小的近等基因系(NILS)。

5 抗病性

溫室種植西瓜面積的增加和連續(xù)種植導致各種病害的發(fā)生。在韓國每年有超過20多種不同的西瓜病害。在夏季多雨的季節(jié),露地栽培西瓜容易發(fā)生炭疽病、蔓枯病、根腐病等,而由土傳病原真菌引起的枯萎病和白粉?。≒M)在溫室栽培西瓜上發(fā)生很嚴重。隨著越來越多的F1代西瓜種子在國外進行生產,由種子傳播細菌病原引起的細菌性果斑病(BFB)是一種新出現(xiàn)的病害。幾種類型的病毒病和根結線蟲病也是西瓜的重大病害。

西瓜的病害可以預防,尤其是土傳病害可以通過抗性砧木嫁接西瓜苗進行預防。定期噴施農藥,也是有效控制病害傳播的傳統(tǒng)方法。然而由于新的病害類型不斷出現(xiàn),消費者也要求生態(tài)友好型的農產品和健康食品,盡量減少農藥的使用,選育抗病砧木和抗病西瓜品種是西瓜育種者的一個主要目標。與其他重要的蔬菜作物相比,由于西瓜大部分是通過嫁接砧木抗西瓜病害來克服土傳病害,選育抗土傳病害的西瓜品種在韓國不是主要的。

5.1 枯萎病

枯萎病是由枯萎病菌引起的,在韓國西瓜枯萎病是報道的最早病害之一。可以通過嫁接葫蘆和南瓜砧木使這種土傳病害得到有效控制。最近有報道,除了葫蘆和南瓜外,野生黃瓜(Sicyos angulatus)也可以做西瓜嫁接砧木并有很強的抗性。在韓國通過西瓜種質的抗病篩選,確定‘PI299379’,‘PI271769×Calhoun Gray’,‘PI296431-FR’和‘騎士’等具有對枯萎病的中等抗性。這些種質可以作為西瓜砧木,代替已經使用的南瓜砧木‘Shintozwa’和葫蘆砧木‘FR Dantos’。

5.2 炭疽病

在多雨季節(jié)的露地栽培西瓜中,炭疽病可引起西瓜嚴重減產。在韓國最近的研究中,抗炭疽?。ㄐ》N1和3)的西瓜育種正在進行中,‘AU-Producer’ 和 ‘AU-Jubilant’在47個栽培西瓜品種中表明具有最高的抗炭疽病性,而‘PI271778-3’在5個Citrullus. lanatus var. citrodes是最耐病的?!瓵U-Producer’通過和2個高品質自交系雜交,獲得‘920532’和‘920533’,被經常作為育種品系用于抗炭疽病的F1雜種品種選育中。

5.3 蔓枯病

由土壤真菌Didymella bryoniae(auersw)引起的蔓枯病發(fā)病率在不斷增加。在21份國內和18份國外的品系中,只有3份國外的材料(‘PI 189225’、‘PI 482322’、和‘188207’)表現(xiàn)出對國內分離dw96-67病菌的中抗水平。

5.4 白粉?。≒M)

隨著溫室栽培面積的增加,導致白粉病的突發(fā)事件增加,白粉病在整個韓國都有發(fā)生。篩選出了抗白粉病的西瓜種質資源,IT207182的23份品種為中度抗白粉??;引自印度的授粉品種‘Arka Manik’和PI254744在韓國被確認為抗白粉病。通過生物鑒定法鑒定一系列甜瓜不同基因型表明,Podosphaera xanthii (Castagne) U. Braun & N. Shishkoff生理小種在韓國為主優(yōu)勢小種,不同于2W小種,有可能是小種1W。對‘Arka Manik’抗白粉病遺傳規(guī)律研究表明,白粉病抗性是由單基因不完全顯性遺傳。

5.5 病毒病

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CGMMV)和西瓜花葉病毒(WMV)在韓國是引起西瓜植株發(fā)病最頻繁的病害之一。據(jù)一項調查顯示,發(fā)生在1998年和2002年之間的西瓜植物病毒病,在露地栽培西瓜中比溫室栽培發(fā)病更嚴重。在不同地域采集了128份樣本, 87.8% 樣本主要含CGMMV和WMV,或者一些西葫蘆黃花葉病毒(ZYMV),但不是黃瓜花葉病毒(CMV)或木瓜環(huán)斑病毒(PRSV)。在1989年首次發(fā)現(xiàn)CGMMV,在1998年全國各地就有超過463 hm2西瓜植株感染CGMMV。由于這種病毒發(fā)生和種子供應商有關,因此種植者提訟,認為種子是傳染主要途徑。經過一定程序進行農藥處理的種子,可以顯著降低這種病毒病的發(fā)生。然而,在201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西瓜對病毒病感染率,甜瓜壞死斑病毒出現(xiàn)最頻繁,其次是CGMMV、CMV、WMV和ZYMV。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商業(yè)推廣西瓜品種對這些病毒具有高度抗性。

5.6 疫病

在韓國西瓜生產田中檢測出兩個疫病的病原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在1988年和1989年,這些菌株分別引起西瓜果實腐爛和根莖部腐爛的大爆發(fā)。在1991年和1993年,分別引起果實腐爛和莖葉腐爛發(fā)生。

5.7 根結線蟲

在1999—2000年之間,對471個西瓜溫室栽培區(qū)域中西瓜根結線蟲病害發(fā)生調查表明,15.3% 被檢測出感染根結線蟲。根據(jù)線蟲種病原的分布,Meloidogyne incognita根結線蟲占總調查的92%;4.0%為花生根結線蟲Meloidogyne arenaria。4.0% 為北方根結線蟲(Meloidogyne hapla)。在重復種植西瓜的溫室中,根結線蟲的發(fā)病率更嚴重些。

5.8 其他病害

在韓國,病原Monosporascus canonballus是從猝倒的嫁接西瓜砧木葫蘆的腐爛的根分離出來的。由于這種病菌嚴重損害西瓜引起極大關注,目前還沒有高度的抗性葫蘆砧木或西瓜品種可以利用。然而,低抗M. canonballus的南瓜種質資源被確認在未來可以作為抗性砧木品種被利用。在2002年從塑料大棚的西瓜植株中檢測出漆斑葉斑病。其病原被確認為Myrothecium roridum Tode ex Fr. 這是在商業(yè)溫室栽培中第一次報告漆斑葉斑病自然發(fā)病。另據(jù)報道,由Cladosporium cucumerinum引起的黑星病在1999年也在韓國發(fā)現(xiàn)。這種病害對于冬季溫室栽培西瓜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溫室環(huán)境非常有利于病原的生長。1993年報道,由Alternaria cucumerina引起的葉枯病發(fā)生嚴重。采用3個西瓜品種對2個菌株的致病性進行了檢測,并沒有發(fā)現(xiàn)其抗病。

6 砧木育種

在韓國所有西瓜種植都需要嫁接育苗。砧木種子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促使種子公司進行各種砧木品種選育。韓國的砧木占全世界砧木種子的10.2%,列世界第二位。對瓜農來說,關鍵是嫁接砧木可以有效防止土傳病害,更好地適應不利的溫度環(huán)境,耐受干旱及鹽等非生物脅迫,減少在溫室中連續(xù)種植西瓜引起的各種生理失調,并且幼苗整體一致。另外,嫁接西瓜可以改進果實品質和產量,并且延長收獲時間也是農民選擇嫁接西瓜苗的重要原因。在歐洲或亞洲的不同國家,葫蘆和南瓜是主要的砧木資源,因為其有優(yōu)越的抗多種病害性能和穩(wěn)定的生長勢。

在韓國,種間南瓜雜交砧木(C. maxima × C. moschata)更受歡迎,因為其有更好的抗病和抗逆能力,它約占韓國國內砧木市場的50% 以上(約合2.5億美元)。野生西瓜(C. lanatus var. citroides)也被用于砧木品種,但它僅占12%(約合0.6億美元)的市場份額,因為野生西瓜的嫁接植株與葫蘆或南瓜砧木植株相比,普遍生長勢較弱。直到20世紀90年代,在韓國的嫁接西瓜砧木主要還從日本引進。從那時起,國內才開始選育西瓜砧木品種,并推廣應用。西瓜砧木育種目標除了耐生物或非生物脅迫,還要考慮提高健壯的根系,在苗期、成熟期和接穗的親和力,提高接穗活力,西瓜產量和果實品質。

7 生物技術在西瓜育種上的應用

在韓國,西瓜育種主要是傳統(tǒng)雜交育種。西瓜組織培養(yǎng)和離體再生系統(tǒng)以及非商業(yè)計劃開發(fā)的轉基因品種已提到日程。和西瓜非生物脅迫相關的分子克隆已有報告;DNA水平研究已被利用在西瓜育種中,主要用來研究西瓜遺傳多樣性,品種鑒定以及F1雜交品種純度檢測等。

表達序列標簽(EST)-簡單重復序列(SSR)的信息可從葫蘆基因組的數(shù)據(jù)庫()中查詢,并有效地用于開發(fā)DNA標記并用于不同的育種方向。近些年來,應用大量EST-SSR引物評價國內、引進的自交系以及相關的品種遺傳距離。這項研究還表明國內的種質資源對育種來說遺傳基礎非常狹窄,類似于以前的研究結果報道的美國西瓜品種遺傳范圍比較狹窄。這些研究結果也表明在過去的育種過程中許多育種材料被廣泛共享,因此強調需要創(chuàng)建不同西瓜遺傳群體。EST-SSR標記也被有效地用于商業(yè)生產的雜種F1品種的純度檢測,Choi和Park確定了一組EST-SSR標記用于種子公司常用的6個不同的雜種F1品種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