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美學教育論文范文

美學教育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美學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美學教育論文

第1篇:美學教育論文范文

1、能促進健美操教學

傳統(tǒng)的健美操教學模式忽略了對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和提高,大多都停留在了技能和動作的學習上,這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而且課堂教學內容較枯燥泛味,難以激發(fā)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健美操教學中滲透美學教育,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fā)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還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健美操教學水平的提高,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可以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在健美操教學中滲透美學教育可以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提升大學生的氣質、品質。高校的教育目標,本就融合了對高素質人才的塑造。而美學思想的貫穿,正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健美操的美學價值。學生群體在教學活動中受到健美操的美學思想熏陶,其對運動美學的認知,對形體美學的認知,對舞蹈動作美、情感美、動作語言美的了解都有利于讓學生形成更為全面的美學思想,從而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如何在健美操教學中滲透美學教育

1、將美學滲透納入教學目標中

在健美操教學中滲透美學教育,首先就要將美學滲透納入健美操教學目標中,明確教學目標。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才會根據教學目標來實施教學,正確引導學生,最終完成健美操的教學任務。在健美操教學目標中融入美學教育,就是要求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表現形體美和姿態(tài)美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美操運動集舞蹈、音樂和體操為一體,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音樂中鍛煉身體,放松身心,體會到健美操的運動樂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提高身心素質健康的同時,還要注重美學的滲透,從審美的角度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和方法,讓學生能夠多方面的進行審美體驗,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在教學內容中滲透美學教育

明確了教學目標后,就要根據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選擇適用的教學內容?,F代社會知識更新速度較快,學校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注重教學內容的現代性、藝術性和豐富性,有效整合美育教學資源,選擇適合學生特點和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教材,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采用自編教材。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要尤其注重教學內容的美育功能,讓學生在掌握健美操基本技能的同時,增強身心素質,提高審美意識,注重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適應性。另外,在健美操動作內容的選擇上,要以健身性和組合健美操等充滿活力的動作為主,同時還可以配合形體訓練等課程來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和審美意識。

3、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能夠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氣氛,關系到學生是否樂于參與其中,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針對當代大學生的性格特點,體育教師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美的動作、美的意識和美感融于一體,通過人的形體和動作來表現出自身的美,使健美操教學對人的發(fā)展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針對性、科學性和適應性,將美學教育滲透進健美操教學方法中,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能夠更加直觀的欣賞到健美操的形體美和姿態(tài)美。

4、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

第2篇:美學教育論文范文

如在上“黃山奇石”一課時,課文中對黃山奇石的描繪惟妙惟肖,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用語言去進行簡單的說教,還是容易使部分學生難以去感知文章描繪的意境的。然而如果可以利用電教媒體的特點,將黃山上形態(tài)各異的石頭通過圖片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當那些栩栩如生的圖片搭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音樂,學生就會在一瞬間被吸引,當學生產生去了解的興趣,就能進一步的去激發(fā)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更會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當然,通過的電教媒體教學也能很直觀地把黃山奇石的特點表現出來。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遵循“為教學目標而服務”的原則去選擇媒體教學,不然很容易造成一部分資源浪費的現象。

二、樹立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原則

在當前的一些現代化的電教媒體對教學方法的輔助過程中,我們發(fā)現電教媒體不再是輔助作用,反而成為教師演示或者裝裱課堂的工具。在課堂上,一些教師為了展示自己備課時精心制作的一些“精美”的課件,便將整節(jié)課的時間用來展示課件,虛耗掉大量的時間,學生則成了觀看軟件展示的觀眾。教學不是匯報演出,我們要做的是提高課堂的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如果只是完全依賴課件去展示,而沒有與學生交流學習,則永遠不會實現“多媒體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原則”。我在設計PPT時有一些小技巧,如設計完PPT時向自己發(fā)問:還可以刪掉哪些部分?哪些部分過于花哨?什么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去思考?通過這些反思能夠有效地減少不需要的部分,減少一些與課堂無關的內容對學生注意力的干擾。在課堂上,我會控制PPT的切換速度,盡量不讓學生有眼花繚亂的感覺,讓PPT成為教學的輔助工具。因此,在設計總體的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師要正確處理“媒體、教師以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教師的控制下,要充分利用媒體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

三、為達最佳教學效果服務

在很多事情上的基本原則都是手段要為目的和效果服務,這一原則對選擇現代教學媒體同樣適用。一般的電教媒體其實仍然屬與現代媒體的范疇,雖然它已經使用了很多年,看上去已經逐漸落伍了,但其實從不同的教學內容來看,它反而更甚于現代的多媒體。如在學習“瀑布”一文時,學生可以在通讀全文,了解了瀑布的壯美景色之后,再播放一些關于瀑布的影像,直觀地感受瀑布的形、聲,領略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磅礴氣勢,只有讓學生聽其聲,見其形,學生才會對瀑布的形象理解更加深刻,也會在觀看到瀑布時喜愛贊嘆之情油然而生。因此,當我們在使用一些先進的現代媒體去輔助教學的同時,還要結合課文的教學內容考慮到:無論是“一般的電教媒體”,還是“現代的多媒體”,只要其能在教學中發(fā)揮出最好的作用,達到最優(yōu)秀的教學效果,我們就應該使用它。

第3篇:美學教育論文范文

在美術教育中,民間美術引入的時間還短,學生、家長、甚至老師對民間美術存有偏見,這樣的觀念使得學校在進行民間美術的教育中舉步維艱,難以推進?,F代美術教育要沖破這些不利因素,將真正的民間美術傳播給學生,傳承和發(fā)展民族藝術。

二、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中的價值

民間美術包含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愛,這些藝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對于深化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加強思想道德都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民間美術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可以提高審美能力,還能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更可以提高動手能力。我國要求開展民間美術教育,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和人文素質,培養(yǎng)審美情感和創(chuàng)造力。新疆少數民族的建筑裝飾就是其建筑文化和工藝裝飾的傳承,在關于教育學生對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認識方面都有深刻的影響。

三、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的應用模式設計

(一)樹立對民間美術教育的重視觀念

首先要進行的是對學生的民間美術的審美普及教育,包括美感的教育,美學知識的普及和普遍美術教育。在課堂教育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開展關于民間美術教育的交流活動。民間美術由于其濃厚的民族氣息和富有的藝術特征,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尤為重要,因此在進行民間美術的教學時,要帶領學生重新領悟和解讀其中深意。許多職業(yè)學校對民族美術的教育不夠深刻,教學體系也不完整。但是運用地域特色文化來加強對民間美術教育的吸引,相信學生也能更好的適應。新疆少數民族的建筑裝飾算是當地較為常見的民間文化,將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引入課堂,更易接受和認知,也會引起學生興趣。

(二)提煉適合不同層次學校的民間美術教學資源

民間美術教學資源的選取要根據教育性、學生心理和課程性質出發(fā),選擇適應審美觀念、學生喜愛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美術資源。新疆少數民族的建筑裝飾在審美情感表達、裝飾造型表現和文化融合等方面表現出了濃烈的地域特征。這些裝飾既實用又具有藝術性,可以作為民間美術教學資源;而學生們的喜愛和可以動手制作部分裝飾也允許民族建筑裝飾成為教學資源;這種具有民族和宗教特色的建筑最能體現藝術價值,因此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三)因地制宜開發(fā)民間美術資源教學應用

制作工藝的難易程度、年齡層次的不同和地方民間美術優(yōu)勢決定了一個學校在選取民間美術教育資源方面的內容。新疆少數民族裝飾如彩畫、石膏花、拼花磚、釉面磚和木雕等的制作工藝并不太難,具有當地民族和宗教特色,而且適合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習制作,因此可以選取作為民間美術教學資源。(四)開發(fā)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民間美術的教育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開放式教學和小組互動交流教學,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內容。以新疆少數民族建筑裝飾木雕為例,老師可用一個小故事引出木雕的來由,然后再進行造型分解,激發(fā)學生對民間美術的學習興趣,從而帶動民間美術在課堂的吸引力。

四、民間美術資源在美術教育中的實施

(一)欣賞課教學實施

通過讓學生欣賞一些民族建筑的裝飾,感受造型藝術的特點和價值,積極鼓勵學生表達欣賞心得,并通過欣賞其造型與色彩,了解不同民族建筑裝飾的文化價值和在生活中的寓意,培養(yǎng)學生熱愛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的情感。

(二)操作課教學實施

在民間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積極,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民間藝術的美妙與博大精深。如石膏花裝飾,教師可引導學生開闊思路,在顏色和造型上自主創(chuàng)作,例如在淺藍、淺綠色彩外,添加金色,課堂制作完成后可送與同學留念,并向同學解說感想,表達祝福。

(三)實施的保障措施

將民間美術引入到美術教學,除教師和學生按要求發(fā)掘和應用民間美術資源之外,還要求學校在教學設備上進行充分的資源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勵,要求相關教學老師提高民間美術素養(yǎng)和改進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社會要給予民間美術合理的關注和支持,共同發(fā)展和弘揚民間美術,從而提升全公民綜合素質,讓民間藝術和社會一起更好的發(fā)展。

五、總結

第4篇:美學教育論文范文

一、理念

美國中學數學教育更注重數學思想思維方法、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具備利用數學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樣的教學理念也一直貫穿于美國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比如當講到函數概念時,不是單純生硬地告訴學生y=(fx)是一個函數、有定義域、值域等理論化、概念性的東西,而是告訴學生函數是一種關系,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之間的關系都可以用函數來表示、分析、解決,使學生能夠建立所學數學知識與生活中實際情境的聯(lián)系。相比之下,我國中學數學教育更加強調數學知識概念本身的扎實理解與掌握,一個明顯的好處是可以為學生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很難真正運用數學工具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教學形式

在我國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發(fā)揮了教學的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教師按照課程標準與考試的要求安排教學內容,主導教學過程,學生有義務去掌握老師所教授的內容并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相比之下,美國的課堂教學更加看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多地強調計算工具的使用,比如普遍使用Ti系列計算器以及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更強調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而不只是對數學知識本身的學習。

三、教學內容

在具體內容安排上,國內數學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對于知識概念的掌握與扎實理解以及對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穿插了很多意在強調不同解題方法的例題以及課后練習,而國外數學教育則更加強調以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作為引入,并在教材中穿插很多實際的案例,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與應用的聯(lián)系。

四、考核標準

在美國,相對來說更加側重對能力素質方面的考查?!皩W術才能測驗”(SAT)這一考試工具是很多學生、學校認可并采納最具權威的水平測試工具,作為考試工具,SAT重在測試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意在甄別學生學術能力的高下,SAT考試沒有統(tǒng)一的時間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何時何地參加SAT考試。而我國采取高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甄選,側重于對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以及所具備的解題能力的考查,兩者側重點不同,前者更加側重能力的遷移性,而后者則更加強調檢驗學生在高中階段所掌握的具體知識與技能。

第5篇:美學教育論文范文

首先,一個人道德的成長需要什么?不得不承認,在情育方面,美育高于德育,審美教育是德育的深化,可使人從客觀上感受到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等各種美的形象,從而將其轉化為理性自覺意識,提高內心靈魂美的追求,使人自覺脫離世俗,拋棄低級趣味,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這是德育難以達到的。

2.美育增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大學生的個性品質

審美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一個人完美的人格,一個全面發(fā)展完美的人格心理結構包括認知結構、倫理結構、審美結構。而塑造完美人格的關鍵在于建構其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這種心理結構的建造與個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有關。相對來說,教育程度越高,心理結構越豐富,欣賞能力也就越強。假如我們所受的藝術熏陶多、文化教養(yǎng)水平高,那就會使心理結構豐富、審美能力強,你就能夠在別人不能夠發(fā)現美的地方發(fā)現美,并進行美的創(chuàng)造。因此,可以說,審美教育是審美心理結構的建造過程,在大學進行系統(tǒng)的審美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它主要是通過個體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出美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出美的產品,去影響大學生原本不成熟的心理結構,增強大學生審美感受能力,使其達到平衡,間接的影響智力和品德使其趨向成熟,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雖然說智育、美育、德育、體育都是影響人發(fā)展的方面,但完美人格的塑造其最基本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審美教育。

3.美育在大學教育體制層面的作用

美育是大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必修課,它不僅重視人的成長,對于學校培養(yǎng)現代化人才,提高教學質量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1)美育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眾所周知,審美活動是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一些國家將美育作為每個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來設置,其主要原因就是接受過美育教育的學生別出心裁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人稱道。“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左腦管抽象邏輯思維,右腦管具體形象思維,它有利于人右腦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使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機結合,不僅對藝術人才的培養(yǎng)必不可少,對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9例如:同樣是蒙娜麗莎的一幅畫,一千個讀者總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將這樣一幅畫給一個學過美育和沒有學過系統(tǒng)美育教育的人看,我想見解肯定是大相徑庭的。美育有助于提高人的感知覺能力、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繼而提升想象力。美育最可見的功能就是它一旦融入到自己的思想里,系統(tǒng)的提升了自己的鑒賞能力,繼而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世界觀,形成一定的審美表達能力以及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2)美育能夠豐富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認識

當代審美教育著眼于人文精神的建構,既不是理想主義的奴隸,也不是現實主義的囚犯,而是以現實為出發(fā)點,以服從于整體文化的重建要求為方向。這樣,當代審美教育既在理想層面體現著對于現實文化的具體批判,又在現實批判層面上有了高度理想。因此,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能夠很好的進行心理調節(jié),陶冶品性,凈化心靈,豐富生活的智慧。

(3)美育能夠融合大學教育的各門學科,使各學科形成統(tǒng)一基礎

美育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美育就是以上提到過的審美教育。廣義的美育是指將美學原則滲透到各學科后形成的教育,包括藝術教育、美學基本理論教育還有課堂中實行的審美教育。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學校美育應當從狹義向廣義發(fā)展,美育是一種自由形態(tài)的教育,比較容易與各學科結合,滲透到各學科中。相對于體育,美育也有一定的健身功能,如和諧的旋律可以使人性情和緩,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審美意識的健全,使體育活動帶有美感,并增加大學生形體美,內在氣質美。審美教育是社會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審美教育作為教育手段能凈化人的心靈,培養(yǎng)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完善完美人格。美育的發(fā)展還有待于人類總體意識的提高,實現對人的全面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將有利于人類的進步,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因此,審美教育對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全人類應為此做出努力!

4.結語

第6篇:美學教育論文范文

收藏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網站首頁┆課件下載┆教學論文┆實用文檔┆個人簡歷┆論文中心┆演講稿┆考試相關┆黨團社會┆職場技巧┆作文園地┆法律文書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文書->語文論文->教學內容退出登錄用戶管理

贊助商

欄目導航

·語文論文·數學論文

·英語論文·政治論文

·物理論文·化學論文

·歷史論文·地理論文

·生物論文·音樂論文

·美術論文·體育論文

·信息論文·德育論文

·教育法規(guī)·課程改革

·家長頻道·教育管理

·教程指導·班主任論文

·教育綜合

最新推薦

·用反證法解遺傳題的幾點

·愉快教學法初探_生物論文

·注重初中生物教學,提高

·轉基因動物制造的藥品被

·轉基因羊的誕生_生物論文

·關于新世紀中學生物課程

·關于新編高中生物必修教

·轉基因動物食品安全嗎?

·轉基因動物_生物論文

·課件制作技巧略談_生物論

·CAI課件的編制原則_生物

·“根的形態(tài)”一節(jié)中多媒

熱門文章

·大氣溫室效應和全球

·保護生物多樣性_生物

·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

·淺談納米技術_物理論

·轉基因動物_生物論文

·動植物基因工程介紹

·數學家名中英文對照

·轉基因動物食品安全

·[圖文]小學音樂課改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

相關文章

·強化學生美育教育發(fā)

·強化學生美育教育,

·中小學創(chuàng)新教育及其

·發(fā)揮地理優(yōu)勢滲透美

·通過中學化學教學滲

·[圖文]中學物理教育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美

·中學外語課堂教學中

·數學新教材中美育因

·把握數學美的特征發(fā)

美育的意義及其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_語文論文

作者:佚名來源:不詳時間:2006-12-1222:46:28人:yujklj68kfg

減小字體增大字體

[作者]李麗

[內容]

美育即審美教育,是培養(yǎng)審美意識的教育。

中學教育是一個有機整體,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等內容,其中美育是這個整體的重要組成部份。然而,普遍的情形卻是許多學校及教育工作者輕視甚至排斥美育,其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二:或認為無須美育而人自能審美,或認為審美無關宏旨,因而美育無甚意義。這種看法是十分錯誤和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對美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以討論。

無論是自然的、社會的、還是藝術的客觀事物,只要具有美的屬性,都可以作為人們的審美對象;但是,人們并非天然地就能進行審美,正如馬克思所說:“對于不辨音律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音樂對它說來不是對象?!保郏?)]客觀存在的美,先天健全的器官,只是審美的客觀條件和素質基礎,主體不具備審美意識,審美仍無法進行。審美意識是一種社會意識,是人在生理心理素質基礎上,經過后天的審美教育并在審美實踐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是審美教育和審美實踐的產物。由審美教育和審美實踐培育形成“感受音樂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客觀美才能成為審美反映的對象,主客體之間才能構成審美關系。概而言之:人們要進行審美活動,必須具備審美意識,要具備審美意識,美育是必不可少的。

更深入地看,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仍在于審美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對于人認識與改造世界、對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審美意識是審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心理根源??陀^世界作為一個整體,其屬性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人類要掌握客觀世界(即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須相應地擁有多方面多層次的方式。審美方式就正是人類掌握客觀世界的諸種方式之一。它能使人“按照美的規(guī)律”[(3)]去認識、改造世界,而只有充分擁有和運用包括審美方式在內的多種方式,才能使人“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質”,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亦即恩格斯所說的“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4)]總之,無論是從掌握世界的角度還是從人的發(fā)展的角度而言,審美掌握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意義。既然如此,作為形成人的審美意識的必要條件的美育,當然就絕不應輕忽而應予以高度重視。

美育之重要,還在于它對其它各種教育活動(尤其是德育、智育)有著促進作用。在這里,只側重談談它對德育、智育的促進。

美育的內容是培養(yǎng)審美意識(美的觀念),德育的內容是培養(yǎng)道德意識(善的觀念),智育的內容是培育科學意識(真的觀念),審美意識與道德意識、科學意識有著緊密的內在聯(lián)系,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美育能夠對德育、智育產生促進作用。

審美意識中滲透著科學意識??茖W意識是求真:以概括、理知的形式認識和把握客觀世界的本質規(guī)律;審美意識是求美:以感性直觀的形式反映客觀世界的美的屬性。二者是相互區(qū)別、相對獨立的;但是二者又是密切聯(lián)系著的,求美的審美意識必然是以對真的認識和把握為基礎的。從最一般的如形色聲動靜等觀念到人事景物情等理解,都是人們對事物的概括和理知的認識、把握,離開這種認識、把握,客觀事物對于主體根本無美可言。我們對高山、大海的審美反映,就絕不只是單純的感官愉悅,而是滲透著一定的理性因素、具有對“真”的認識的性質的。特別是對社會美、藝術美的審美反映,更有著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的重要因素,如對,對《紅樓夢》的審美反映,其中必包含有對特定社會歷史本質規(guī)律的認識、了解,如果對此無科學的認識、把握,斷不能對它們的重大審美意義產生敏銳的審美感知和深刻的審美理解。

審美意識中積淀著道德意識。當人在實踐中掌握了客觀世界規(guī)律(真),并運用于實踐中時,便產生了道德意識(它是人對客觀現實、實踐活動是否合乎主觀目的、需要的反映、認識,是一種社會功利觀念),其后,才從中孕育出審美意識。因而,審美意識在產生之初是等同于道德意識的,客觀事物的目的性就是善,也就是美。但是,審美意識一旦產生,就開始逐漸從道德意識中分化出來,相對獨立地發(fā)展,以自己獨特的似乎無功利的形式反作用于客觀實踐,可以“不顧任何實用的考慮而喜愛美的東西”。[(5)]然而人類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最終都是為了實現和滿足人類社會的需要和利益,與之根本無關甚或相反的東西,不可能被感受為美;所以,分化獨立出來以后的審美意識的具體表現形式盡管可以不與個人當前的實用功利發(fā)生直接的聯(lián)系,在根底里卻仍然包含著社會功的利性質,潛隱著比個人直接功利目的遠為深廣的社會功利目的、需要??傊?,相對獨立的審美意識雖不等于道德意識,卻必然包含著道德意識,只不過它有道德意識的內容和效能,是體現、實現于比較曲折間接的形式里而已。

審美意識中含有科學認識因素和倫理功能性質,培養(yǎng)人們的審美意識的同時,當然就能間接地使人也得到一定的科學意識、道德意識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可見美育確實是不可缺少不容輕視的一種教育。

美育之必要、重要已毋庸置疑,問題的討論便推進到:中學教育中如何實現美育?總的說來,美育應該且可以廣泛地滲透到學校的一切教育、教學乃至行政管理工作中,從而得到某種程度某些方面的體現。

在語文教學中實現美育,是語文教學應有之義,現行的《全日制中學語文大綱》就明確規(guī)定了語文教學目的應包括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觀”,但認識僅止于此,無以理解它為何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要對此有透徹的理解、認識,必須對美育與語文教學的內在聯(lián)系,對語文教學實施、貫穿、強化美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予以探討。

1.語文教學內容所具有的審美屬性,決定了語文教學與美育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二者相互依存、互為條件,語文教學的過程必須貫穿美育,美育通過語文教學得以實現。

意識是存在的產物。沒有審美對象的存在,絕無審美意識的產生。馬克思說:“只有音樂才喚醒人的音樂感覺”,[(6)]“藝術對象創(chuàng)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7)]培養(yǎng)審美意識的美育之實施、實現必須以審美對象為先決條件。而正是在這里,語文教學顯示了實施美育的優(yōu)越條件,為美育提供著堅實的基礎。這主要表現在語文學科具有鮮明的文學性。文學性既是語文教育的特征之一,又是語文教育的巨大優(yōu)勢?,F行的中學語文教材,80%的課文是中外文學名作佳作。文學是藝術美中的一個重要類別,是藝術美、自然美、社會美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現。因此,文學正是絕佳的審美對象。其它非文學的議論文、說明文等,也都有一定的典范性,在思想內容、結構、手法、語言上有著美的品質,不失為審美的對象。由此可見,語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結晶,為美育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同時,既然語文教材以美為其本質屬性之一,因而語文教學就必須貫穿著美育。必須從審美入手,引導學生對課文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形式作出審美感知,進而作出審美的判斷和評析,否則,學生一開始就會被阻隔于藝術形象之外,進入不了作品創(chuàng)造的藝術境界,當然也就不能體察作品意蘊和藝術特點,即使是進行主題分析歸納也很難,因為作品的主題是潛藏于藝術形象和藝術形式之中的。不作審美啟發(fā)引導,只作理論性分析,只能是對完整的語文教學的粗暴,至多只能完成一些知識性教學任務,其主題歸納、形象分析、特色指點等都必是隔靴搔癢、抽象空洞、硬性外加的東西,無以實現語文教學的文學感染、思想熏陶的功能。

語文教學與美育有著質的統(tǒng)一性,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乃是勢之必然。

2.從方法論的角度看,語文教學是實施美育的優(yōu)選途徑。美育具有多端性,可以選擇多種入手處進行美育。引導學生接觸多彩多姿的大自然,使學生從大自然中獲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導學生接觸異彩紛呈的社會生活,使學生從社會美中去辨別善惡美丑,塑造美的心靈,都是美育的途徑。但是,藝術美可以使學生集中地感知美、理解美、體驗美,受到美的教育。在談到社會生活美和文學藝術美時曾指出:“因為兩者都是美,但是文藝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有普遍性?!保郏?)]正因為如此,從藝術美入手去進行美育就能實施更高層次的美育,更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中學美育中,藝術美則是重要的審美對象,藝術學科的教學則是實施美育的便捷的途徑。其中,語文教學以其課時多、內容廣博的特點,自然地應成為實施美育的最佳手段和途徑。

3.中學美育的實際情況,決定了語文教學是實施美能的重要渠道。中學教學的特殊性,中學生年齡、閱歷、知識、心理發(fā)展等方面的特點,決定了中學不宜開設專門的美學理論課(即使是大學,也都是在較高年級才開設美學課程),中學美育的主要任務便只能交給藝術類學科去完成。音樂與美術當然是美育的基礎課,且相當專業(yè)化,但是,這兩門課程的學時實在太少(大多數高中取消了這兩門課程),實難起到完成中學美育任務的主要作用。而語文是學生的主課,是學生接觸量最多的學科(其學時占中學全部學科總數的30%),且其內容又集中了深廣的美。語文教學應當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切實而又有效地實施美育。

凡此種種,已足以證明:語文教學與美育有著本質的必然聯(lián)系,語文教學是中學美育的重要途徑。

語文教學中的美是豐富的,進行審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樣的。根據語文科的特殊性和語文美育的實踐經驗,可側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去進行美育。

第7篇:美學教育論文范文

新的音樂教材形式上更加豐富多彩,添加很多卡通與插圖,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美的世界;內容上更加具有豐富而且具有審美價值,融進了很多結合了優(yōu)秀的作品;更加貼合學生生活,體現了教材與學生的互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教材中欣賞美、發(fā)現美、研究教材文本之美,這是低成本高效益的審美教育途徑。

1.善用插圖

小學音樂教材中,教材單元都配有趣的圖片。學生第一看關注的就是這些圖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良好契機,引導學生對圖片進行欣賞,然后從圖片之美引入對樂曲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對樂曲的欣賞與學習有審美準備。例如:在《小白船》的教學中,讓學生欣賞圖片中的月亮、星星、小船組成的圖畫,說出來這幅畫美在哪里?制造了什么樣的意境?然后通過樂曲的欣賞感受、驗證這種美。這樣的教學不僅把音樂與美術貫通,而且能充分利用美術與音樂之間的天然聯(lián)系,整合審美資源、深化審美感受。另外,教材中有一些小的故事、小問題、小互動設計等,這些素材都是編者精心設計的,對音樂教學有著極大幫助,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為樂曲的學習做鋪墊。

2.與作品互動

教材的核心是樂曲,在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良好氛圍,誘導學生感情動蕩產生情感共鳴的情境,引導學生融入到作品中去,在互動中感受韻律之美。首先,與歌詞交流。歌詞本身具有節(jié)奏美、意境美、韻律美、和音美。如:《魯冰花》中的歌詞“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啊魯冰花……”表現了女孩對家鄉(xiāng)、母親的深切思念和凄婉傷感的情緒,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牽夢縈的不盡思念之中。其次,與伴奏交流,音樂節(jié)奏來源于自然界,來源于生活。如:汽車的喇叭聲,火車的隆隆聲,蟲鳥的鳴叫聲,下雨的滴答聲等,在教學中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的節(jié)奏引領學生為歌(樂)曲伴奏。如在教學《雨滴》時,把i5555555|25555555|75555555|i5555555|采用密集的節(jié)奏,讓學生用手指彈擊坐的“凳鼓”,突出強拍模仿雨水聲,在學生有節(jié)奏的伴奏聲中,學生如醉如癡。再次,與歌曲交流,如在《賣報歌》教學時,老師先用輕松快樂的形象范唱歌曲,讓學生說說老師唱得怎么樣?學生馬上覺得:這個小報童很可憐,不能用這么歡快的情緒來演唱。那么到底怎么唱呢?讓學生討論,得出:第一段的速度唱得稍快些,反映等派報時焦急的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唱得稍慢,表達內心的凄苦;第三段速度可稍快,表現出小報童對未來充滿希望。

二、走進教材,發(fā)掘背后的文化之美

針對教材中的教學主題,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欣賞教學的圖文之美、體驗教材作品中的節(jié)律之美,還要進一步發(fā)掘教材本身的文化之美,把對美的欣賞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1.發(fā)掘背后的語言

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文化的發(fā)掘要結合學生實際,可以從樂曲體現的生活文化、樂曲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樂曲抒發(fā)的情感、樂曲體現的民族特色文化、樂曲代表的時代文化精神等。例如:在《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中,教師要從雷鋒文化現象出發(fā),充分向學生介紹雷鋒的生平事跡與故事,介紹雷鋒精神對于時展與社會文化的積極意義,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從文化與情感的深度去領悟樂曲本身的精神之美。

2.補充素材促進理解

對教學內容的文化背景的發(fā)掘,可以提高學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內涵,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默化作品中蘊含的音樂之美,提高教學的效果。例如:像挪威作曲家辛丁的《春天悄悄來臨》,學生一般來講無法很快領會作品的表達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作者家鄉(xiāng)的春天風景,也可增加與春天有關的其他欣賞曲等,讓學生全面體會作品的意境。再如:在作品《盼》的教學中,同樣也面臨著學生對于作品的歷史背景與作品表達的顯示情感的陌生問題,文化的發(fā)掘與補充能夠才是學生理解這些音樂語言的基本條件。

其實,中小學音樂教材中,很多經典名曲的理解都離不開對文化背景的發(fā)掘,因為作品中注入的那種來自作者的真、善、美,才是我們進行審美教育的優(yōu)越材料、實現音樂教學審美為核心的基礎和前提。

三、加工教材,創(chuàng)造課堂教學之美

葉圣陶說過:“教材只是個例子”。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材觀,創(chuàng)造性地、個性化地使用教材,拓寬課程的內涵和外延,對教材進行增、減、重組,從而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效果。

1.開發(fā)教材,讓教材與實際結合

教師要重視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在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學科特點、教學目標、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以教材為載體,靈活有效地組織教學。同樣的教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學生、不同背景、不同老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把教材內容與實際充分結合起來加工教材,才能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與潛力。例如:歌曲《其多列》是一首表現孩子們結伴上山砍柴、揀竹葉時演唱的歌曲。學生剛入學,認識的字很少,這首歌曲對他們來說難度很大,同時城鎮(zhèn)學生對歌詞大意與場景也很陌生。在教學中,有的老師把內容調整到學期末教學,效果好多了。

2.補充教材,襯托文本內容

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讓教材與學生的生活與認知規(guī)律靠攏。例如:《我們才不怕大灰狼》是動畫片《三只小豬》的主題曲,兒童在欣賞、觀看動畫片時,最關心的不是三只小豬的快樂、也不是大灰狼的倉皇,而是其中的矛盾沖突。教學中教師要圍繞這個中心設計教學,充分展開和突出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引起學生的廣泛參與。

3.個性化教材,讓課堂更加實在

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師生的特長之處,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設計個性化教學。如:在教學第四冊《跳起舞》中,班級學生或者老師就有跳舞的特長,在教學的設計中就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與學生的這個特長,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現場表現新疆舞蹈,然后大家一起學、一起玩,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而發(fā)。

四、走出教材,讓課堂散發(fā)生活之美

音樂之美只有融入學生生活,才能對心靈產生影響,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所以,在教學中要積極利用生活素材,營造生活素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味音樂教材之美。

1.讓教學生活化

在課堂中,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生活內容的補充。如:在教學合唱歌曲《鐘聲叮叮當》時,我聯(lián)系生活發(fā)現:合唱聲部的鐘聲很像中國寺廟的撞鐘一強一弱有規(guī)律地響著,而主旋律的鐘聲像是模仿教堂的排鐘,有起伏地敲著,非常動聽。于是我以聆聽模仿有規(guī)律的撞鐘聲為切入點,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合唱聲部也是來源于生活,也是生動形象的,最后學生不僅愛唱合唱聲部了,而且把鐘聲的高低、強弱模仿得淋漓盡致。接著讓學生聆聽像音樂一樣的鐘聲和美妙的歌曲,再啟發(fā)學生理解音樂、想象音樂。如:“音樂鐘在跳優(yōu)美的舞蹈”,讓學生在想象中感受音樂6/8拍的節(jié)奏美;“音樂旋律的起伏像弧線一樣美”,通過動作、畫一畫來充分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的美,最后歌曲主旋律的演唱水到渠成。

2.走出課堂

針對音樂教材內容,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去,走進大自然與社會,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提高教學效果。如我們可以根據地方音樂文化習俗,選取恰當的角度和材料,編寫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進行富有特色的教學。例如:海南是黎族少數民族的聚集地,黎族人在“三月三”跳起竹竿舞,音樂教師把竹竿舞蹈帶進課堂,或把學生帶到節(jié)日聚會上,讓學生身臨其境地上一堂生動的音樂課;“舞獅”是南方逢年過節(jié)及各種喜慶場面都能見到的壯觀場景,在第一冊《過新年》中,可以讓學生扮成生龍活虎的小獅子,滾、爬、踢、打地表演獅子。北方的《過新年》就可以“扭秧歌”,聽聽秧歌節(jié)奏,學學秧歌舞,學生樂在其中。北京的《國旗國旗真美麗》可以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聽國歌唱國歌,身臨其境地感受國歌響起時雄壯威嚴的氣氛等。

五、提升教材,讓課堂閃現生命之美

1.讓思維與情感飛翔

音樂什么是對生命本身的潤色,是生命火花的閃耀。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尊重學生的情感與智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讓每一個生命的火花綻放,讓音樂促進每一個生命的茁壯成長。

例如:在《愉快的夢》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把歌詞中神奇的夢境讀一讀:“搖啊搖啊搖啊,我的夢之船,在綠色的海上輕輕蕩漾?!痹诿雷x中初步感受歌詞的意境美,節(jié)奏美;隨后,引導學生按2/4拍的感覺讀和6/8拍的感覺讀,讓學生在對比讀中感受出感受歌詞那飄搖的韻律。

師:感覺怎么樣?

生1:第1種感覺很快樂。

生2:第2種感覺很輕很美。

生3:我喜歡第2種,感覺夢飄得很遠。

學生竟能有這么豐富的想象力!教學不僅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還讓他們在形式的遞進中逐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歌詞的音韻美和節(jié)奏美,在美感的升華中感受歌曲的意境。

2.讓心靈得到熏陶

在教學中,要善于提升音樂的育人功能。音樂是人類的心靈體驗,是人心理的折射,可以陶冶情操、凈化靈魂。良性音樂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可改善人的情緒,振奮人的精神。完備的音樂審美心理結構,已成為人類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

第8篇:美學教育論文范文

“食必常飽,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財富的增長,以及掙脫“談美色變”政治氛圍的束縛,消除對美容的傳統(tǒng)誤解與恐懼,張揚人的愛美之心,審美需求在社會人群中迅速增長。需求決定供給和消費,大中城市的社會美容業(yè)(包括生活美容和醫(yī)學美容)逐漸興起,公辦醫(yī)療機構也爭相設立醫(yī)療美容科、中心等。1993年1月12日,國務院批轉國家教委《關于加快改革和積極發(fā)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見》要求:“拓寬專業(yè)面,加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的力度”,“充分發(fā)揮各校優(yōu)勢,根據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規(guī)劃專業(yè)設置、調整專業(yè)方向、制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選編教材和組織實施教學?!碑斈?,原北京聯(lián)合大學中醫(yī)藥學院原、原大連醫(yī)學院、石河子醫(yī)學院及原宜春醫(yī)學高等??茖W校四院校經上級批準創(chuàng)辦了“美容醫(yī)學”專業(yè),學制大專三年。當年,上述四所院校在大連、宜春多次召開會議,研討并制訂了美容醫(yī)學專業(yè)的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材編寫等。之后,全國10多所院校相繼開辦“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美容醫(yī)學方向)”本科班,學制五年。2004年,衛(wèi)生部、教育部聯(lián)合頒發(fā)“衛(wèi)科教發(fā)[2004]167號”文件,公布了“醫(yī)療美容技術”專業(yè)的???高職高專)、本科兩個層次的專業(yè)科目設置。至今,全國先后有40余所院校開辦該專業(yè)教育。因此,我國的美容醫(yī)學教育事業(yè)是根據當年國家的高等教育政策而設置的,是改革開放的一項創(chuàng)新成果,理應繼續(xù)沿著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方向予以建設和發(fā)展。

2美容醫(yī)學教育事業(yè)的系統(tǒng)化發(fā)展

在我國,美容醫(yī)學的整體學科體系己經確立并逐漸完善,其基礎和應用領域的發(fā)展方向均已明確。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興醫(yī)學學科已在世界上獨占鰲頭,并被國際同仁所公認。在此學科及其行業(yè)發(fā)展的大好形勢下,我國的美容醫(yī)學教育事業(yè)也取得顯著成績。雖然成績顯著,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或不足,如:專業(yè)建制不全、教學內容欠完善、生產實習配套不均、專業(yè)隊伍不穩(wěn)定、師資力量薄弱等。美容醫(yī)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既要適應醫(yī)療美容事業(yè)迅猛發(fā)展的現實和大局的客觀需要,也要遵循醫(yī)學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為此,提出如下建議,以科學地解決這些問題:

2.1堅持美容醫(yī)學教育的兩個專業(yè)方向1991年以來,全國先后有原華西醫(yī)科大學、原北京醫(yī)科大學、原同濟醫(yī)科大學、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安徽醫(yī)科大學、宜春學院等20所院校開設了醫(yī)學美學課程,成為創(chuàng)辦美容醫(yī)學教育事業(yè)的前奏。1993年以來,有10多所院校相繼開辦了“美容醫(yī)學”專業(yè),40余所院校先后開辦了“醫(yī)療美容技術”專業(yè)?!绑@回首,離天三尺三?!蔽覈廊葆t(yī)學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辦是有政策依據的,諸如:“美容醫(yī)學”和“美容醫(yī)療技術”專業(yè)中的“專業(yè)”一詞,是就其學科的專業(yè)性特征而言。各院校在開辦“美容醫(yī)學專業(yè)”教育之初的1993年,是根據當年國務院批轉國家教委的正式文件關于“充分發(fā)揮各校優(yōu)勢,根據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規(guī)劃專業(yè)設置……”精神而經上級批準創(chuàng)辦的。后來,又按國家出臺的有關規(guī)定而改辦為“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美容醫(yī)學方向”。此后開辦的“醫(yī)療美容技術”專業(yè)是根據“高職高專專業(yè)設置指南”中“醫(yī)學技術類”專業(yè)而申報的。2002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第19號)”了《醫(y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隨后《美容醫(yī)療機構與醫(yī)療美容科(室)基本標準》、《醫(yī)療美容項目》和《醫(yī)療美容技術操作規(guī)范》三個配套文件相繼出臺。三個文件明確將“美容醫(yī)療應用技術”單列一類,其原因就是美容醫(yī)療應用技術可以由美容醫(yī)師操作,也可以在美容醫(yī)師的指導下由技師、護士或經過培養(yǎng)訓練的醫(yī)務人員操作。從而,“醫(yī)療美容技術”專業(yè)教育不僅符合了社會需求,也在專業(yè)法規(guī)方面被肯定。目前,這兩種教育結構都已成為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組成部分。從醫(yī)學美學與美容醫(yī)學整體學科的專業(yè)性特征上看,它無疑都是美容醫(yī)學教育中的兩個專業(yè)方向。

2.2辦好不同層次的美容醫(yī)學教育我國美容醫(yī)學專業(yè)教育自1993年創(chuàng)辦以來,經歷了由三年制??葡蛭迥曛票究平逃倪^渡。而成為一名合格的美容醫(yī)師,首先必須是一名合格的臨床醫(yī)師,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因此,美容醫(yī)學專業(yè)采用七年制教育更為合理。七年制專業(yè)教育應是下一步的發(fā)展方向。在教學計劃安排上,前五年可參照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人才五年制培養(yǎng)方案,后兩年中一年學習美容醫(yī)學相關課程及美容專業(yè)課,一年參加美容專業(yè)實習。2001年,中南大學招收“美容醫(yī)學心理”和“醫(yī)學審美行為”兩個專業(yè)方向的博士生;2003年,東南大學創(chuàng)辦的“醫(yī)學美學設計”碩士研究生班招生。這一高校成功利用現有傳統(tǒng)專業(yè)的博士、碩士點開展醫(yī)學美學與美容醫(yī)學的高層次教育的模式,對于逐步發(fā)展美容皮膚科學、美容牙科學、美容外科學等專業(yè)方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也表明我國的美容醫(yī)學教育正朝更高層次學歷教育發(fā)展,不同層次的美容醫(yī)學教育正日趨走向成熟。

2.3促進美容醫(yī)學畢業(yè)生就業(yè)觀念的轉變美容醫(yī)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部分本專業(yè)學生對醫(yī)學美容市場需求還知之甚少,對美容醫(yī)學學科發(fā)展與前景并不看好,畢業(yè)后總是把目光停留在公立醫(yī)院,想方設法能進入公立醫(yī)院參加工作。調查顯示:由于自身興趣投身該專業(yè)工作的畢業(yè)生不足20%,真正能成為醫(yī)學美容的精英更少。這主要還是受傳統(tǒng)就業(yè)觀念的影響。如今,我國民營醫(yī)學美容機構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壯大,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旺盛,而且其經營機制靈活,管理意識強,設備更新快,新技術開發(fā)應用及時,多方面往往優(yōu)于公立醫(yī)院。民營醫(yī)學美容機構已成為美容醫(yī)學畢業(yè)生施展專業(yè)才華的大舞臺。因此,應積極促進美容醫(yī)學畢業(yè)生就業(yè)觀念的轉變。學校有選擇性安排美容醫(yī)學或醫(yī)療美容技術專業(yè)學生實習期間到民營機構學習,有利于學生解放思想,客觀、全面地認識醫(yī)學美容市場及其發(fā)展前景,改變就業(yè)觀念,也有利于推動醫(yī)學美容技術的開發(fā)應用及行業(yè)規(guī)范化發(fā)展

第9篇:美學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語文;信息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1-0101-01

1 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師生雙向互動

傳統(tǒng)的教學系統(tǒng)是由教育、學生和教材這三個要素構成的,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學生則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在這樣一種結構下,老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輸對象,即使是凱洛夫的五段教學論(激發(fā)動機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運用鞏固檢查效果),雖然用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和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控制,但也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不能把學生的主體作用很好地體現出來。

新《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將語文定義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術強的學科,它要強調的是一種“交際”,而這種“交際”實際上正是人與人之間一種互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便體現為師生間的互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學生如果始終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肯定難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更不可能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型人才,那么,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如何改變這一弊端,實現師生間真正的教學互動呢?

首先,利用網絡資源實現角色轉變。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更多地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即以引導為軸線,以知識傳授為內容,也就是說,語文教師在傳授知識方面的作用可以從提供者的傳授者逐步過渡為知識的導航者。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查閱和掌握有關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借助網絡,獲得一些教師也不曾掌握的知識,通過網絡,學生可以與遠在天邊的人進行特定內容的交流,獲取對學習的有益指導;通過網絡,學生可以主動地摸索未知空間,豐富自己的知識,訓練出良好的信息素質??偠灾?,在網絡媒體提供的條件下,有效的客觀資源更為豐富,學生自身資源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對教師的依賴性相對減少。教師和學生的地位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發(fā)生了很大改變,教學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與灌輸,教師的角色主要是教學信息資源的設計者,學生學習促進者,教師表現主要是從前臺走到了后臺。

第二,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的BBS、社區(qū)論壇、聊天室、在線QQ等渠道或者發(fā)Email與學生進行同步或異步溝通,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某問題進行網上討論,可以與學生進行情感與思想的溝通,也可以在網上進行教學(在學校具備網絡教室的條件下),或者進行網上“故事接龍”等等。學生也可以通過QQ、Email等方式與教師進行溝通,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思想動態(tài),及對調整教育教學內容與方法,從而實現師生間真正的雙向互動,而借助傳統(tǒng)媒體實現的師生溝通大多數是單向交互的,是教師到學生的,學生的反饋行為一般并不通過傳統(tǒng)媒體來實現,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借助網絡可以實現師生間的雙向交互,甚至可以方便地實現學生與校園圍墻以外世界的雙向交流。

2 利用信息技術,強化閱讀教學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網絡的普及,這一現狀將會有圈套的改變。在網絡上,存在著遠遠超出人們需求的信息,只要上網鼠標輕輕一點,古今中外各類文學著作,便盡收眼底。這將給語文教學閱讀教學帶給革命性的改變。那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閱讀教學呢?

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網上閱讀篩選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科學中,過量的信息獲取被稱為“信息過載”現象。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獲取的信息沒有好好組織,混亂地堆在腦海中,未經形成知識的信息,從而白白占據大腦空間。因此,語文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如何準確尋找信息,正確評價信息,并把凌亂的信息組織成結構良好的知識,從而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和信息素質。

第二,要利用網絡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教學活動。如在網上開展主題性研讀活動,選擇性閱讀活動和閱讀經驗交流活動。其次,主題性研讀活動是讓學生圍繞一定的主題,按照點圓式信息傳輸路徑閱讀大量有關文本,這種閱讀主題豐富靈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寬,傳輸路徑具有輻射性。教師可提供經整理的大量資源,學生可從在網上獲取相關資源,可在論壇交流心得,選擇性閱讀是讓學生在網上快速閱讀,然后根據需要選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進行精讀,這是一種由“面”及“點”的信息輸入方式。

3 利用信息技術,改革作文教學模式

首先,由于多媒體網絡的介入,學生的寫作欲望被激發(fā)起來并在不斷的膨脹,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創(chuàng)設的情景使學生身臨其景,這種情境中的觀察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必將把內容與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點撥學生如何透過具體事實和現象,認識蘊含其中的深刻道理,這是教學方法上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