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

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

第1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

一、挖掘教材中豐富情感因素,讓學生在生動情境中精神“提起來”

物理學科是一門實用性、應用性較為顯著的基礎科學,物理教材中圍繞物理知識點內容,設置和融入了許多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與學生生活關系密切的典型事例和生動案例.這對初中物理學習情感培養(yǎng)起到“推波助瀾”的促進功效.生本主義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充分展現(xiàn)學習對象的“主人翁”地位,讓物理課堂成為學生主體展示的“舞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初中物理教材已有的生動、豐富、鮮明的現(xiàn)實案例和趣味現(xiàn)象,創(chuàng)造出形象生動、趣味活潑的學習場景,引發(fā)初中生情感“共鳴”,提振初中生物理學習情感,成為課堂教學“一份子”,主動與教師同步互動,深入探析物理知識.初中生面對生活常見現(xiàn)象,其內心充滿了親近感,主動探究分析成為內在自覺行動.

二、創(chuàng)設充足實驗操作時機,讓學生在探究觀察中技能“高起來”

教育實踐學認為,通過自身努力獲取的經(jīng)驗技能,更能為學習對象留存深刻“印跡”,更有利于學習對象學習技能的提升.物理學科是以實驗、觀察為主要手段的知識學科,具有較強的能力培養(yǎng)功效,學生在動手操作、實驗觀察等進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能夠得到明星提高.生本主義所倡導的學生學習技能培養(yǎng)與此同出一轍.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體現(xiàn)生本主義理念內涵,教師就必須讓初中生獲取充足的活動“時機”,利用物理教材中的實驗案例、探究課題等載體,組織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觀察研究、分析歸納等實踐活動,指導和引導學生有序實驗、仔細觀察、深入研究、科學歸納,逐步培養(yǎng)他們物理探究觀察的技能和素養(yǎng).例如,在講“浮力”時,教師可以利用該節(jié)課中“浮力的大小”實驗環(huán)節(jié),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要求學生根據(jù)此節(jié)課教材實驗步驟和要求,準確操作實驗器材,有序開展實驗活動,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如實記錄.學生獲得較大空間的實驗操作“自”,其實踐動手能力得到培養(yǎng).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對“浮力的大小與體積和物體的重量之間的關系”知識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和感受,自身的主體特性得到體現(xiàn),主體探究觀察等物理學習技能得到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技能、提供自主實驗時機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安全因素和難度系數(shù).

三、注重案例解析過程講解,讓學生在思考分析中能力“升起來”

第2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

[關鍵詞]初中物理體驗式教學主體特性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10054

常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背踔猩趯W習物理知識、認知物理現(xiàn)象、探尋物理規(guī)律的過程中,需要親自參與、親自操作、親身實踐。初中階段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觀察為主要手段的基礎學科,需要學生深入?yún)⑴c物理知識、案例探究分析等活動,僅靠教師一個人的“講解”、“傳授”,難以達到物理學科教學綱要所提出的目標要求。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親身參與分析、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所獲得的學習技能和經(jīng)驗,所留下的“印記”更為深刻、更為豐滿,更加難以遺忘。體驗式教學,充分利用了學生主體的內在能動特性,引導學生參與探究分析活動,指導學生深入探究分析,在親身感知、親自實踐中,增長物理知識,增強學習技能。

一、利用教學互動特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體驗中領悟內容要義

教學活動的本質,就是教師與學生借助于課堂教學“載體”,圍繞教材內容、教學要求,進行的師生之間的交流、探討、發(fā)展的實踐過程。雙向性、互動性,是教學活動最為顯著的特性。體驗式教學倡導的是,學生作為實踐者,要親身參與教學活動。眾所周知,學生“單獨”的探究分析活動,難以達到預設的目標要求,需要教師有效指導。這就要求,教者在開展體驗式教學時,不能做“甩手掌柜”,任憑學生個體“自由活動”,而應該發(fā)揮“舵手”的“引航”、“指引”工作,在有效引導、深入體驗的過程中深刻領悟內容要義。如“分子的運動”一節(jié)的“擴散”講解中,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對該知識點有深刻的體會和認識,設置動態(tài)教學課件,向學生展示“紅墨水滴在水中的變化過程”。通過直觀動態(tài)的畫面,引導學生深入感知,并結合該知識內容進行深刻體會。學生在直觀畫面感知和思考分析中,準確領悟其知識要義。

二、利用實驗探究特性,讓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理解掌握物理現(xiàn)象

實驗是初中物理學科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探究的有效抓手。實驗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深刻揭示物理現(xiàn)象的內在規(guī)律和本質特征。傳統(tǒng)實驗教學中,教師演示實驗成為實驗教學的主要方式,學生不能深度參與實驗過程,對教師告知的實驗結果或實驗現(xiàn)象很難有深刻、準確的理解和掌握。體驗式教學,正好為初中學生參與探究自然現(xiàn)象,提供了有效載體。物理教師可以利用物理實驗的實踐、探究性,為學生提供親身操作的實驗舞臺,搭建親自觀察的實驗載體,在真切的操作實踐、觀察分析中掌握物理現(xiàn)象本質。如《電阻》一節(jié)課的“電阻的大小關系”實驗課中,教師發(fā)揮初中生主體能動性,將探究電阻大小的關系實驗活動交由學生“操作”。學生按照事先準備好的實驗器材,根據(jù)電路圖,完成電路連結活動,教師針對學生連結電路情況,進行指點,實時糾正學生連結電路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連結電路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jù)實驗步驟,改變電阻的大小,并觀察燈泡的亮度變化。學生通過觀察燈泡亮度的變化,認識到燈泡的亮度與電阻的大小有一定的關系。初中生在教師提供的親身試驗操作活動中,對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以及內在聯(lián)系,有了更好的認識和體會,其物理學習素養(yǎng)得到提升。

三、利用案例解析特性,讓學生在探析提煉中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

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案例教學也是其學科教學的重要形式,也是其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物理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筆者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教師全程包辦案例的分析、案例的講解、案例的解答等活動,將學生作為“局外人”,將學生“拋棄”在案例解答活動之外,導致學生對所獲得的解析物理案例的方法策略理解不透,掌握不深,運用不活。案例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能夠將學生置于案例解析的全過程,成為案例條件分析、解題思路、解答規(guī)律等活動的“承受者”,從而對解題思路方法有深刻理解,并能正確的運用。

問題:已知有一列長為400米的火車,在行駛途中,要穿過一條2000米長的隧道,通過測量,測得這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時用了100秒的時間,請問這列火車運行的速度是多少?這列火車在隧道內行駛了多長時間?

第3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

考點一: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例1 (煙臺市)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物體的比熱容跟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有關

B. 物體的比熱容跟物體的溫度有關

C. 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比熱容就越大

D. 物體的比熱容與物體吸、放熱及溫度和質量都沒有關系

解析: 比熱容是從熱學方面反映物質特征的一個物理量.因為不同物質的吸熱本領不同,所以不同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比熱容是由物質本身所決定的,它與物體的質量大小無關,也不隨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以及溫度的改變而變化.故A、B、C錯,D選項正確.

點撥 要正確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和物理意義,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雖然比熱容的計算式是c= ,但對于同一種物質,比熱容c與Q、m、Δt無關.

考點二:比熱容的應用

例2 (安徽?。┧哂斜葻崛荽蟮奶攸c,下列現(xiàn)象中與此特點無關的是().

解析: 水的比熱容大表現(xiàn)為兩方面.一方面,冷卻或取暖.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那么一定質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溫度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較多,這樣,在吸熱與放熱兩個環(huán)節(jié)上,用水做介質有明顯的優(yōu)勢.用做暖氣循環(huán)水時,從燃燒爐處獲得的熱量較多,經(jīng)過用戶時從暖氣片向室內釋放的熱量也較多;用做冷卻水時從發(fā)熱處吸收的熱量較多,只要在散熱處將吸收的熱量盡快散發(fā)掉,就可以循環(huán)使用.另一方面,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一定質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較多的熱量而自身的溫度卻改變不多.這一點有利于調節(jié)氣溫.白天,太陽曬到海面上,海水的溫度升高不多卻吸收了大量的熱,所以人們住在海邊并不覺得特別熱;夜間,海水由于溫度降低而放出大量的熱,使沿海氣溫不致降得太低,所以住在海邊的人又不覺得特別的冷.所以海邊的晝夜溫差較小.綜上所述,本題的正確答案選B.

點撥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對物理知識點的考查更貼近社會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多用學習的物理知識去分析生活現(xiàn)象.

考點三:熱量的計算

例3 (天津市)已知鋁的比熱容是0.88×103 J/(kg?℃).它表示質量是1 kg的鋁塊溫度升高1 ℃時吸收的熱量為_____.依據(jù)上述比熱容的物理意義,請問:把質量為5 kg、溫度為20 ℃的鋁塊加熱到100 ℃,鋁塊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解析: 本題考查比熱容的物理意義及利用公式計算.第一問填“0.88×103 J”.可以利用Q吸=cm(t-t0)求出鋁塊吸收的熱量,第二問的答案為:Q吸=cm(t-t0)=0.88×103×5×(100-20) J=3.52×105 J.

考點四:探究比熱容的大小

例4 (柳州市)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A. 在兩個同樣的燒杯中,分別裝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

B. 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初溫;

C. 在燒杯中,分別放入功率相同的電熱器,加熱相同時間;

D. 用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末溫.

(1) 步驟A存在的錯誤是:_____;應改為:_____.

(2) 步驟C,加熱時間相同是為了使水和煤油_____.

(3) 步驟B和D是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如何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放入功率相同的電熱器,加熱時間相同,放出相同的熱量,可以認為兩個燒杯吸收相同的熱量.由公式Q=cmΔt可知,相同質量的不同物體,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不一樣.所以步驟A存在的錯誤是裝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應改為裝入等質量的水和煤油.步驟C,加熱時間相同是為了使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步驟B和D是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溫度升高的度數(shù)或溫度變化.

第4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

作圖題是中考光學部分的常見題,常規(guī)的反射、平面鏡成像以及透鏡作圖一般不容易失分,但非常規(guī)的作圖題很容易造成失分.

例題1(08南京) 如圖1所示,小明通過一平面鏡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圖中畫出了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但末標出光的傳播方向.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光的傳播方向,并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畫出平面鏡.

解析小明通過一平面鏡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是因為小球反射的光通過平面鏡的反射后進入了人的眼睛,所以光線的傳播方向是由小球到平面鏡,再由平面鏡到人的眼睛.畫平面鏡需要借助法線,因為法線是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之間夾角的平分線,所以我們先把此角的平分線畫出,然后再畫出該法線的垂線即是平面鏡的位置.解答此題的關鍵之處是利用了法線的兩種身份:“角平分線”、“垂線”.

例題2(08揚州)如圖2所示,OO′為凸透鏡的主光軸,S′為點光源S經(jīng)凸透鏡成的像,SA為光源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請在圖中適當?shù)奈恢卯嫵鐾雇哥R,并完成光線SA通過凸透鏡的光路圖.

解析本題首先根據(jù)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那么SS′連線與OO′的交點就是透鏡的光心,這樣凸透鏡的位置就可以確定了;從S點發(fā)出的任意一條光線都要經(jīng)過它的像點,折射光線過S′點,該題的作圖就完成了.如圖.

二、 靈活應用造成的失分.

從物理走向生活和應用是中考試題設計的主要方向之一,在這部分試題中要求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能夠結合試題的具體情境,把知識活學活用.這樣的試題對能力要求要高一些,所以容易造成失分.

例題3(2010黃岡)檢修工人在查看線路密集的電路板時,為了看清線路的連接情況,常透過一個較大的透鏡進行觀察,這個透鏡應該是透鏡(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 (填“實”或“虛”)像,電路板到透鏡的距離應 ;檢修時還用到了照明燈,這是為了照亮(填“透鏡”或“電路板”).

解析本題本質上是考查凸透鏡的性質、成像規(guī)律等應用,因為試題情境很新,考生沒有接觸過,所以很容易犯錯,尤其是第三空.答案依次為:凸;虛;小于一倍焦距電路板.

例題4(2010瀘州)被譽為“光纖之父”的華裔科學家高錕因為在“光在纖維中的傳輸用于光學通信”的成就而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光在玻璃纖維中的傳輸情況是光線每次由內層玻璃芯射向外包層的分界面時,均要發(fā)生反射,而不折射,從而使光在不斷的反射中沿內層玻璃芯向遠處傳播,如上圖.請根據(jù)圖回答:當增大入射光線AB的入射角時,CD光線的入射角(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D點將要向側移動(選填“左”或“右”).

解析每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項經(jīng)常會作為中考試題的背景資料,這類題由于題干較長,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較高而容易失分.答案為:增大;右.

三、 新穎的實驗設計題造成的失分.

中考物理實驗試題設計為了體現(xiàn)公平性和良好的區(qū)分度,實驗設計的情境都比較新穎,造成丟分的主要題型都集中在實驗設計題上.

例題5(2010大同)下表列出的是在進行探究實驗時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請你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填寫在表中對應的空格里.

解析本題在當年的中考中難度系數(shù)達到0.2,之所以造成大面積的丟分,主要是學生對這幾個實驗沒有切身的體驗,平時動手實驗時對遇到的實驗問題缺乏深入思考,解決起來感覺無從下手.尤其是第一個解決方案,學生很難完成.

例題6(2010廣州試題)如圖小明站在地鐵站臺,他透過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門,可以看到車道另一側豎直墻壁上的廣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門后面的虛像.小明根據(jù)該現(xiàn)象設計了在站臺上粗測玻璃屏蔽門到車道另一側廣告牌之間距離d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請完成相關內容.

(1) 小明相對于玻璃屏蔽門前后移動直到觀察到 ;(2)記錄 ;(3)量出的距離.除記錄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實驗必需使用的儀器是.步驟(3)中量得的距離就是玻璃屏蔽門到廣告牌之間的距離d,物理依據(jù)是.

解析本題也是一道很好的能力設計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初中物理光學中的主要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但情境非常新穎靈活.答案依次為:(1)自己的像落在廣告牌上時;(2)自己的站位;(3)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門;刻度尺;像到鏡面的距離等于物到鏡面的距離.

第5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方法;思維;實驗;初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0-231-01

在高中眾多的學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高中的物理相當難學,久而久之,很多學生就對物理學習喪失興趣,更有學生便放棄了物理的學習,這對于學生的整個科學文化知識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物理學與生物學、化學、天文學等學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的組成部分。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成功取決于正確的方法和艱苦的奮斗”;所以學好高中物理也是有章可循的,本文就如何加強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淺談一些在教學中的體會。

一、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常見問題的解析

通過分析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形形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死記硬背,不能靈活的處理問題

很多學生還是像初中死記硬背一些物理學定義和公式,并且這種現(xiàn)象在學生當中是普遍存在的。這類學生在學習中不具備必須的思維模式,只注重生搬硬套,不能靈活的運用公式,在做題時不能從分析物理的過程從發(fā),也不管公式的條件是否成立,常常出現(xiàn)硬套公式,這必然會出現(xiàn)許多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這種思維習慣嚴重的阻礙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2、邏輯思路混亂

邏輯推理是高中物理學習必備的一種思維方法,很多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邏輯推理較差,思路混亂,答題沒有規(guī)律可言,容易出現(xiàn)顧此失彼,錯誤率較高,不能很好的理清做題思路提高效率。

3、思維定勢影響對模型的正確理解

物理模型對于物理學來說具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一個物理模型容易在學生中形成定勢,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即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這里談談給學生帶來的消極作用的影響。如一個質量為M,帶有1/4光滑圓弧的物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圓弧的圓半徑的R,從圓弧最高點無初速釋放一個質量為m的滑塊,使其沿l/4圓軌道自由下滑。整個過程只有重力做功,滑塊與地球之間形成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所以當滑塊離開光滑圓弧時速度為v,根據(jù)公式則有mgR=mv2/2。當題目的條件改變?yōu)楫斘矬wM置于光滑的地面上時,很多學生仍然列出上面的公式,這顯然是由于思維定勢導致的結果。

二、學習方法的探討

1、要深刻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

在高中的物理學習中,物理概念是最基本的知識,它是物理本質的一種體現(xiàn)。物理概念是我們學好物理學的基礎,有利于我們更好的把握物理的學習和理解物理這門學科。在理解物理概念時,我們要認真理解概念的意義,要對概念有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理解的一個過程。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時,要勤于思考,認真分析把握概念的本質含義。比如,對于“加速度”概念的講解,我們可以從實際出發(fā)來理解。汽車在發(fā)動出發(fā)時,速度在20秒內由0m/s加速到10m/s,高鐵的在出發(fā)時在20秒內速度由0m/s加速到20m/s,汽車與高鐵在20秒內速度的變化就是由于加速度大小的差別引起的。由此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就讓學生對加速度的概念有著很深刻的理解。

2、多做習題,在練習中總結錯誤

一個物理公式并不是很快就能掌握的,這就要求我們通過一定量的習題來加深對公式的理解,不斷地總結做過的題目,認真分析錯誤的原因,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時,要勤于查閱資料,請教同學和老師,直到弄清題目的含義,這樣一個過程下來,會讓學生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反思。有些學生在做題時,會思考解題中所遇到的方法,并加以推廣應用,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在解題時追求一題多解;不少學生還有著自己的錯題集,把犯過的錯誤反復的拿來研讀,從中吸取教訓,避免以后不會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這些學習方法都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中的開放性思維

開放性思維就是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的特點,它表現(xiàn)在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具有發(fā)散、遷移、轉變等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可以從以下方法入手。一題多解就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較好的方法,它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如:有兩個半徑都是r的球A和B在光滑的水平軌道上,球A的質量為m,球B的質量為M,當兩球心之間的距離大于L(L>>2r)時,球A、B之間無相互作用力,若兩球心之間的距離小于等于L時,兩球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恒定斥力F,設A球從遠離B球的地方以初速度V0向原來靜止的B球運動,當V0滿足什么條件時,兩球不會發(fā)生相撞?

解析:分析題目可知兩球不發(fā)生碰撞時的臨界點為:兩球速度相等時,L+XB -XA >2r。針對此題,可以從能量與動量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可以從力與運動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同時還可以從力、能量和運動觀點相結合的角度來分析問題。

4、加強學生的實驗技能

物理學的發(fā)展離不開物理實驗的發(fā)展,很多重要的理論就是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如:“萬有引力定律”和“電磁感應”等理論的發(fā)現(xiàn)。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豐富了我們的科學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加深了我們的實驗技能和做事的能力。所以要認真的做好每一次的實驗,完成每一次實驗所要求達到的目標,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和分析實驗結果,這樣才能加深對實驗和規(guī)律的理解。

總之,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避免學生陷入“題海路線”而導致的厭學情緒,真正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單 良.淺析提高中學物理學習效率的方法[J].科學教育.2009(2):6.

[2] 馬 騫.對高中物理學習思維障礙的探討及對策[J].素質教育論壇.2009(10)

第6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

一、 總的要求:

(一) 審清題意

審題要細而又細,“咬文嚼字”,反復推敲.尤其是看來較容易的題目,更要字字認準,句句看清,嚴防錯覺;有些題目似曾相識,更要嚴防疏忽大意,造成錯漏.一定要做到:一不漏題,二不看錯題,三要看準題,四要看全題目的條件和要求.

要注意題目中的一些關鍵字,如熱量計算中溫度升高到多少度和溫度升高了多少度;要注意題目中的一些條件,如“光滑”、用電器正常工作、串聯(lián)在…、并聯(lián)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空氣阻力、滑輪重、溫度對……影響、輕桿)等.要注意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如將用電器接在家庭電路上……等.

(二) 規(guī)范化答題

語言規(guī)范化(用物理語言表述、且表述準確),格式規(guī)范化,不寫錯別字(豎直堅直;逐漸變大變大或大),禁止寫連筆字,做到容易題不丟分,難題多搶分,不得零分.

二、 題型分析:

選擇題

選擇題是一種客觀性試題,它具有知識的廣泛性,答題的簡便性和評分的客觀性等特點.解答時要求學生能準確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掌握有關物理方法,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從近幾年的中考物理試題來看,選擇題的特點是針對性強,且根據(jù)試題情景設置不同的選項,可以涉及到不同的知識點和物理情境,使考查目標的知識面增大,還可以根據(jù)考生在平時學習中易犯的錯誤設置選項,從而鑒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考查學生的理解、判斷、識圖、計算等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學生學習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能力的常用方法.

選擇題的題型一般有:

1. 概念辨析

例1(2010年湛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磁場和磁感線都是真實存在的

B. 電動機工作時是將電能轉化為動能

C. 揚聲器、電磁繼電器、電鈴都應用了電磁鐵

D.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fā)生的

解析本題要正確辨別磁場、磁感線這兩個易混概念,磁場是真實存在的,而磁感線是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而假想出來的曲線,實際并不存在;本題還要能區(qū)別電動機和發(fā)電機的能量轉化,知道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產(chǎn)生的,知道電磁鐵的應用等.

2. 規(guī)律理解

例2(2010年金華)如圖所示,給電磁鐵通電,鐵塊及彈簧在圖中位置靜止,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動時,關于電流表示數(shù)和彈簧長度變化情況是()

A. 電流表的示數(shù)增大,彈簧的長度增加

B. 電流表的示數(shù)增大,彈簧的長度減小

C. 電流表的示數(shù)減小,彈簧的長度增加

D. 電流表的示數(shù)減小,彈簧的長度減小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滑動變阻器和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的理解.

例3由歐姆定律公式可導出R=U/I,關于此式的物理意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為零

B. 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導體的電阻越大

C. 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的電阻越小

D. 導體電阻值的大小,可以用它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它的電流的比值來表示

解析本題著重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電阻的大小與通過導體的電流或導體兩端的電壓大小無關,我們還要理解其他物質或物體本身的性質,如物質的比熱容、燃料的熱值、物質的密度等

3. 聯(lián)系實際

這類題主要考查物理規(guī)律、原理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解答的關鍵是對生產(chǎn)、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在剖析事例或現(xiàn)象的過程中,找到與物理原理的聯(lián)系,進而做出解答.

例4(2010年泰州)手機接收到來電信號時,指示燈發(fā)光并發(fā)出聲音(或振動);撥打別人的手機,如對方接收不到信號,會聽到“您撥打的用戶暫時無法接通”的提示.現(xiàn)用兩部手機、硬紙鞋盒和金屬點心盒做“探究不同材料對接收電磁波的影響”實驗:將一部手機先后放到鞋盒和點心盒內(蓋嚴盒蓋),再用另一部手機撥打盒內手機,如圖,在下列判斷盒內手機能否接收到信號的方法中,不可靠的是()

A. 聽是否有“暫時無法接通”的提示

B. 盒內手機設為振動,觸摸盒子感覺是否振動

C. 盒內手機設為響鈴,聽是否傳出聲音

D. 在盒蓋上開一個小孔,看盒內手機指示燈是否發(fā)光

解析手機的應用已經(jīng)普及到千家萬戶,而它是應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的,密封的金屬容器能夠屏蔽電磁波,本題將電磁波的特性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手機上.

4. 求比值(比例法、數(shù)據(jù)代入法)

(1) 比例法:用比例法解題可以省略反復套用公式而帶來計算的煩瑣,對物理量的單位也沒有統(tǒng)一的要求,只要相比的同一物理量的單位相同就可以了.運用這種方法既能通過計算定量得出結果,也能經(jīng)過分析定性比較大小.

例5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是2∶1,比熱容之比是3∶4,若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則升高的溫度之比是()

A. 2∶3 B. 3∶2

C. 3∶8 D. 8∶3

解析由物體吸收熱量公式Q=cmΔt,可得甲、乙兩物體吸收熱量的公式為:Q吸甲=c甲m甲Δt甲和Q吸乙=c乙m乙Δt乙,將兩式左右兩邊相比然后將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和比熱容之比帶入比例式,即可得出結果.

(2) 數(shù)據(jù)代入法:根據(jù)題目給定的數(shù)據(jù),給未知的某個物理量假定一個恰當?shù)闹荡腩}中,然后進行計算.

例6(2010年玉溪)在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8A,開關S斷開后,電流表的示數(shù)改變了0.6A,則R與R的阻值之比為()

A. 1∶3 B. 3∶1

C. 2∶3 D. 3∶2

解析本題可以假定電源電壓為6V,由于開關斷開后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化了0.6A,原來電流表示數(shù)為0.8A,則通過電阻R2的電流為0.6A,通過電阻R1的電流為0.2A,根據(jù)歐姆定律可以計算出電阻R1、R2的阻值分別為30Ω和10Ω,這樣就可以計算出電阻R1、R2阻值之比.

5. 圖像分析

在物理學中,常采用函數(shù)圖像將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因此圖像實際上反映了物理過程和物理量的關系(如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等).運用此方法時應做到:(1)識別或認定圖像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過程及其有關的因素和控制條件;(2)分析圖像的變化趨勢或規(guī)律,弄清圖像所表達的物理意義;(3)根據(jù)圖像的變化情況確定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并給以正確描述或做出正確判斷.

例7(2010年濰坊)兩定值電阻甲、乙的電流與電壓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現(xiàn)在將甲和乙并聯(lián)后接在電壓為3V的電源兩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甲的電阻是乙的電阻的兩倍

B. 甲的電壓是乙的電壓的兩倍

C. 流過甲的電流是流過乙電流的兩倍

D. 流過乙的電流是流過甲電流的兩倍

解析本題解題的關鍵在于根據(jù)圖像計算出電阻甲和乙的阻值大小,然后再將甲和乙并聯(lián)后接在電壓為3V的電源兩端,比較通過甲和乙的電流關系.

6. 估測類

(1) 解答時應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數(shù)據(jù):

家庭照明電壓值220V,每層樓高3m左右,一個雞蛋的質量約50g,人體電阻約為幾千至幾百千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車一般行駛速度約5m/s等.

(2) 記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數(shù):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熱容等.

例8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測符合事實的是:

A. 家用彩電的電功率約為200W

B. 寫字臺臺面的面積約200cm2

C. 洗浴水的溫度約60℃

D.人體的電阻約為幾十歐

綜上所述,解答選擇題的一般方法為:

一、 認真審題,看清題意

二、 透過表象,抓住關鍵

命題者在編題過程中,往往故意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識編織在一起.設置所謂的“陷阱”,在解題時只有抓住“關鍵”,即明確該題所要考查的“知識點”,找出那些隱蔽而又重要的條件,這樣就能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三、 理解題意,排除干擾因素

這種方法要在讀懂題意的基礎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先將明顯的錯誤或不合理的備選答案一個一個地排除掉,最后只剩下正確的答案.注意有時題目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那就是排除正確的選項.

四、 學以致用,聯(lián)系實際

不少同學在答題過程中暴露的共性問題是:靈活運用知識分析處理新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這一點恰恰暴露出目前初中物理學習存在一大誤區(qū):“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這樣往往會造成學生思維僵化,碰到實際問題感到無從下手.

填空題

填空題是主要考查同學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只要做到認真審題,看清題意,再聯(lián)想學過的相關知識,一般比較容易找到答案.然而出現(xiàn)問題的大多在文字性表述方面,由于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這里要提醒同學們要高度重視自己“文字表達能力”的提升!另外,認真仔細的審題是正確解答問題的前提和保證,建議同學們在審題時能抓住“題眼”,再聯(lián)想相關物理知識.

填空題的解法

1. 回憶法

對于一些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題目,根據(jù)熟記的物理知識,直接填出正確答案.

例9(2005年沈陽)許多人習慣將手機掛在胸前,其實這樣是不科學的,因為手機發(fā)射出的

__________會對人的心臟造成不良影響.

解析此題應回憶所記憶的現(xiàn)代電信網(wǎng)絡知識,知道手機的天線既能發(fā)射電磁波也能接收電磁波.

2. 觀察法

物理意義明顯地緊扣物理定理和規(guī)律的填空題或一些技巧性的填空題,通過觀察思考可以確定正確的答案,如電表的讀數(shù)等.

例10(2010年湖州)如甲圖電路,當開關S閉合后,電流表的指針偏轉如乙圖所示,其中a電流表測量的是通過_____ (選填“電源”“L1”或“L2”)的電流,b電流表的讀數(shù)應為_____ 安.圖中電阻箱示數(shù)是_____ Ω;.

3. 計算法

例11(2010年南京)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定,閉合開關S1、S2,電壓表示數(shù)為9 V,電流表示數(shù)為1.5A;斷開開關S2,電壓表示數(shù)為6V,則R1和R2的阻值分別是_____ 、_____.

解析本題首先要能夠判斷出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電阻R2被短路,只有電阻R1工作,根據(jù)歐姆定律可以計算出電阻R1的阻值;斷開開關S2時的電路是電阻R1和R2是串聯(lián)的,由于此時電壓表是測電阻R1兩端的電壓,電源電壓是恒定的,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分配規(guī)律,可以求出電阻R2兩端的電壓,這樣電阻R2的阻值也就迎刃而解了.

4. 排除法

例12(2010年貴陽)到了貴陽,小軍更好奇了,五顏六色的燈光使得貴陽更加美麗,特別是街道兩旁的路燈和高樓上的那一串串的小彩燈.請你告訴小軍:路燈是_____聯(lián)電路,小彩燈是_____

聯(lián)電路(選填“串”或“并”).

解析家庭用電器中有一件不工作(開路),其余的用電器能照常工作,家庭用電器不可能是串聯(lián)的.

5. 比例法:

例13(2010年玉溪)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R2=5Ω,R1、R2兩端的電壓之比是_____,R1、R2產(chǎn)生的熱量之比是_____.

解析本題中兩電阻并聯(lián),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關系可以知道兩電阻兩端電壓之比,由于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電阻上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流成正比,這樣就可以判斷出并聯(lián)電路中電阻上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阻成反比.

6. 估算法

例14(2010年玉溪)在體能測試中,小明選擇跳繩.他在1min內跳了150次,每次跳離地面的高度為5cm.設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時間相等,則他跳繩時的功率最接近_____.

解析本題要知道小明同學跳繩時的功率,就要知道他1min內所做的功,由于他是克服他自身重力做功,則要知道他的質量,那么我們根據(jù)日常常識,一名中學生的質量大約在50kg,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jù)功率計算公式求出小明同學跳繩時的功率.

注意填空題的解答要求對概念性的問題回答要確切、簡練;對計算性的問題回答要準確,包括數(shù)字的位數(shù)、單位、正負號等.

作圖題

分析近幾年各地中考物理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作圖題已經(jīng)成了考查的熱點,其分值比例在6%~10%之間,這類試題從涉及的知識點上可以分為力學作圖題、光學作圖題、電學作圖題和電磁學作圖題等,往往涉及多個知識點,考查內容覆蓋基本概念、性質、定律和技能,作圖題能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展示了物理知識的真實性、應用性,一般是根據(jù)題目的要求,作出適當?shù)膱D像、圖線,并不要求說明作圖的依據(jù).下面我們以力學作圖題、電學和電磁學作圖題為例來說明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

1. 力學作圖題

例15如圖所示的彎曲杠桿,OA=OC=CB,在A端吊一重物G,請問在哪一點加的為最小力F,使AO(O為支點)保持水平平衡,試畫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解析作力臂的基本步驟是:① 找支點;② 畫力的作用線;③ 過支點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標上垂直符號;④ 標出力臂.這里容易產(chǎn)生的錯誤是認為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連線一定是力臂.本題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要想使動力最小,則動力臂應該最大,而最大動力臂應該是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此時動力的方向必須與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連線垂直,根據(jù)所給的條件,此杠桿距支點O最遠的點是B點(因為OB>OA),則動力F應作用于B點,方向與OB垂直,且方向向下,力臂為OB.

2. 電學、電磁學作圖題

電學、電磁學作圖題主要包括:根據(jù)實物圖要求電路圖、連接家庭電路、標出磁體或磁感線的方向、利用右手螺旋定則確定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等.

例16(2010年廣州)一只玩具貓外形如圖所示,貓體內有電池,貓手相當于一個開關,向下壓貓手,貓臉上的兩個小電燈會一齊發(fā)光,把你猜想的貓體內的電路圖畫在方框內.

例17居民樓的樓道里,夜間樓道燈一直亮著會造成浪費.科研人員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開關”,它能在天黑時自動閉合,天亮時自動斷開;利用“聲敏”材料制成“聲控開關”.它能在有人走動發(fā)出聲音時閉合,無人走動時自動斷開.請將如圖的“光控開關”、“聲控開關”、燈泡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正確連入電路,設計出只有在夜間且有聲音時燈才亮的樓道燈自動控制電路,同時安裝一個不受開關控制的三孔插座.

解析家庭電路作圖題主要的形式是家庭電路中各元件的連接,如開關與燈的接法、兩孔插座與三孔插座的接法等,也包括對已連好的家庭電路進行改錯.連接家庭電路與一般電路不同的是,要充分考慮到其安全性.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電路的控制,我們認真審題就會知道聲光控開關的特點是只有在無光(天黑)、有聲音(有人走動)時燈才發(fā)光,從而判斷這兩個開關是串聯(lián)關系,開關與用電器也是串聯(lián)關系,然后再根據(jù)“開關斷火,螺旋接零”的原則就很容易把圖完成.插座與其他用電器是并聯(lián)關系,并且不受開關控制,遵循“左零右火中接地”的原則.

例18(2010年上海)根據(jù)圖中通電螺線管的N極,標出磁感應線方向、小磁針的N極,并在括號內標出電源的正、負極.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右手螺旋定則、磁感線的畫法和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根據(jù)右手螺旋定則很容易判斷出通電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再根據(jù)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判斷出電源的正、負極;在磁體外部,磁感線總是從N極出來,回到S極,根據(jù)通電螺線管與磁體間的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標出小磁針的極性.

探究與實驗題

探究與實驗題是最能考查同學們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能力的一種題型,它不僅能反映同學們學習過程中的觀察能力、動手動腦能力,而且還能反映同學們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理解情況,所以探究與實驗題是每年中考試題中重要的題型之一.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中考實驗題不僅在深度與廣度上增加了,而且逐漸實現(xiàn)了從知識型到能力型的過渡,特別注重做實驗與背實驗的區(qū)別.

例19(2006年重慶)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模型”“類比法”等科學方法,在下列研究實例中,運用了“控制變量法”的是

A. 研究電流時,從分析水流的形成來分析電流的形成

B. 研究磁場時,用磁感應線描述空間磁場的分布情況

C. 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關系時,保持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

D. 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將撬棒抽象為繞某一固定點移動的硬棒

解析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幾個不同物理量的影響,為了確定各個不同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就要控制某些量,使其保持不變,改變某一個量,探索所研究的物理量與該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本題中的C選項運用了這種方法.

將一個物理量、一個物理裝置、一個物理狀態(tài)或過程用另一個物理量、另一個物理裝置、另一個物理狀態(tài)或過程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這種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如串、并聯(lián)電路總電阻的研究等實驗中應用了這種方法.

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抓住主要因素,對實際問題進行理想化處理,是“建立模型法”.如研究“磁感線”“杠桿”就是建立模型法,本題中的B、D選項運用了這種方法.

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問題說得清楚明白,往往用具體的、有形的、人們所熟知的事物來類比要說明的那些抽象的、無形的、陌生的事物,這叫類比法.如用“水壓”類比“電壓”,用“水流”類比“電流”,用抽水機類比電源等.本題中的A選項運用了類比法.

例20(2005年柳州)小明家電熱毯的電阻線斷了,他把電阻線接上后繼續(xù)使用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接頭處燒焦了.

(1) 小明猜測接頭處的電阻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相同時間內產(chǎn)生的熱量增多,是接頭處燒焦的原因.

(2)剪下包含有接頭處的電阻線一段(足夠長),請你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小明的猜測.

要求:①畫出所用的電路圖.②寫出實驗步驟.

解析(1) 用焦耳定律幫助推測:電阻變大時,產(chǎn)生的熱量會增多.

(2) 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驗證接頭處的電阻比其他地方的電阻要大,所以還要有其他地方電線來進行比較.從控制變量方面來考慮,用以比較的電線應當與接頭處的電線是相同的,只不過一段燒焦了,而另一段是完好的,設計的電路圖如圖所示.至于電阻的大小,可以用伏安法進行測量.

例21(2006年廣州)小芳在做探究感應電流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時,猜想金屬棒在磁場中運動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的方向可能與磁場的方向有關.也可能與棒的運動方向有關.她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如圖:使金屬棒向右運動,看到電流表指針向左偏;把磁鐵南、北極上下對調,金屬棒變?yōu)橄蜃筮\動,看到電流表指針仍向左偏.

根據(jù)以上現(xiàn)象,小芳得出了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的方向、棒的運動方向無關的結論.

你認為小芳的結論正確嗎?若認為正確請說明理由,若有錯,分析小芳得出錯誤結論的原因.

解析感應電流的方向既然可能與磁場的方向有關,也可能與棒的運動方向有關,那么小芳在設計和操作實驗時,就應當有控制變量的意識:在探究感應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是否有關時,應保持運動方向不變;在探究感應電流方向與運動方向是否有關時,應保持磁場方向不變.然而小芳在實驗時,卻同時改變了兩個因素,所以得出的結論不可靠.(就好象在體育課上,老師同時發(fā)出兩個“向后轉”的口令,結果使執(zhí)行口令的人仍然回到原來的方向,這時你不能說老師的口令是無效的)

例22(2006年威海)為測量一只標有“6.3V 0.3A”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其實驗小組設計了圖的電路圖,現(xiàn)有實驗器材為:電壓表(量程0~3V,0~15V)一塊,電流表(量程0~0.6A,0~3A)一塊,“10Ω 2A”和“50Ω 1A”的滑動變阻器各一只,電源(電壓恒定為12V)一個,開關一個,導線若干.實驗時,甲同學認為電壓表和電流表都應選用小量程,滑動變阻器應選用“50Ω 1A”的;乙同學認為電壓表應先用大量程,電流表應先用小量程,滑動變阻器應先用“10Ω 2A”的.

請你對兩位同學器材選擇的合理性作出評價并填在下面的表中(如合理,不需要說明理由;如不合理,請指出不合理之處和產(chǎn)生的后果).

解析一般,電壓表的量程選擇要看電源的電壓,本題中電源電壓為12V,選用0~3V的量程一是有可能損壞電壓表,二來也不能顯示出燈的額定電壓.電流表的量程選擇一般不能比電路的最大電流要小,小燈泡的額定電流是0.3A,電路的最大電流不會比0.3A高很多,用0~0.6A的小量程足以進行測量.滑動變阻器在此實驗中的作用是調節(jié)燈泡兩端的電壓,通過計算可知小燈泡的電阻為21Ω,約為10Ω變阻器的2倍,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特點,小燈泡最少也能分擔電源電壓的三分之二強,即總是在8V以上,對于額定電壓是6.3V的小燈來說,后果很嚴重:它不能得到額定電壓,而且時刻處于燒毀的危險中.通過以上分析,甲、乙同學的方案都有不合理之處.

例23(2010年龍巖)某實驗小組測一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1) 請你在圖中畫出本實驗的繞繩方法.

(2) 用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動滑輪的重所做的額外功_____(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時,克服摩擦和繩重所做的額外功_____,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_____.

(3)多次改變提升的物重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目的是為了_____.(填字母)

A.減小摩擦

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C.獲得多組數(shù)據(jù)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

解析(1) 分析表中的各組數(shù)據(jù),鉤碼重相同而動滑輪重不同時,機械效率不同,可見動滑輪重影響了機械效率;動滑輪重相同而鉤碼重不同時,機械效率也不同,可見鉤碼重也影響了機械效率.至于拉力的不同是由于鉤碼和動滑輪重的不同而引起的.

例26(2008年太原)培養(yǎng)菌種需要在相對穩(wěn)定的溫度環(huán)境下進行.如圖是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設計的恒溫箱.他們將一段電熱絲R接入電源電壓為36V的電路中,測得其實際功率為27W.(電熱絲阻值不隨溫度變化)請你解答下列問題:

(1) 電熱絲是利用電流的__________效應工作的.

(2) 通過電熱絲R的電流為多大?

(3) 為保證菌種的培養(yǎng),箱內發(fā)熱功率應為12W.在不改變電源電壓和原電熱絲的情況下,需在箱內串聯(lián)一段多大阻值的電熱絲?

解析(1)電熱絲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2) 已知電熱絲兩端的電壓和實際功率,利用公式I=P/U計算通過電熱絲的電流;(3) “箱內發(fā)熱功率12W”指的是串聯(lián)一段電熱絲后,電路的總功率為12W.已知電源電壓,根據(jù)R=U2/P得到電路中的總電阻,再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阻之和,可求得需串聯(lián)電熱絲的電阻.

綜上分析可知,解答計算題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統(tǒng)一單位制.根據(jù)定律、公式對單位制的要求,將不同的單位換算成統(tǒng)一單位,一般來說應采用國際單位制.

2. 強調完成計算題時的格式是:寫公式代入數(shù)據(jù)寫結果,一般情況下建議分步做,比較穩(wěn)妥.

3.大計算題中書本上沒有的關鍵公式要寫出推導過程,需要判斷、比較的需進行判斷比較;做完后要答一下.

4. 注意下標的正確使用.

5. 對結果進行檢查或初步判斷.求出計算結果后,并非大功告成,如果時間允許,還要審查計算結果,看是否有錯誤或漏答.即使時間緊張,也要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初步判斷.

參考答案

例1 A; 例2 A; 例3 D; 例4 D; 例5 A;例6 A; 例7 C; 例8 A;例9電磁波; 例10 L1; 1.2; 2010; 例11 6Ω 3Ω; 例12并 串; 例13 1:1 1:4;例14 75W(其他相近也正確); 例15 略; 例16略;例17略; 例18略;例19 C;例20 ①變大②略;例21不正確,為了研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有關,必須保持與棒的運動方向不變,而研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與棒的運動方向有關時必須保持磁場方向不變,小芳同學將兩個方向同時改變,因而無法得出結論. 例22略; 例23(1) 略 (2) 相同 相同 大; (3) C; 例24解:(1)金屬電阻Rt在0℃時阻值為R0=100Ω, Im=R′=100Ω(2)I=代入數(shù)據(jù)得:Rt=200Ω,Rt=100+0.5t, 代入數(shù)據(jù)得:t=200℃ (3)電流刻度值越小對應的溫度刻度值越大(其他合理均得分);例25(1)12Ω 0.5A; (2)12Ω; (3)b 14W;例26 (1)熱

(2)解:P=UI 通過電熱絲R的電流I===0.75A

(3) I= 電熱絲R的電阻R===48Ω

P=UI 串聯(lián)電阻后的電流I===A

I= 串聯(lián)電阻后的總電阻R總===108Ω

第7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

因此,在教學中更要重視思維程序的建立和訓練,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程序是我們探求的急所。

重視思維程序的建立和訓練,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程序大體可分如下環(huán)節(jié),即審題抽象出物理對象和物理情景尋找問題所滿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規(guī)律建立模型求解。

一、審題

從實際問題中提取與問題有關的文字信息或圖像信息,明確已知量和未知量,并用相應的圖形或符號表示,使復雜的變化過程代碼化。讀題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冗長的數(shù)字信息或背景介紹類可略去,忽略干擾項,排除次要因素,抓住問題所設,確立理想化的研究對象和物理場景,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尋找物理對象在變化過程中滿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規(guī)律,直至解決問題。

例1[2014?四川卷]石墨烯是近些年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材料,其超高強度及超強導電、導熱等非凡的物理化學性質有望使21世紀的世界發(fā)生革命性的變化,其發(fā)現(xiàn)者由此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用石墨烯制作超級纜繩,人類搭建“太空電梯”的夢想有望在本世紀實現(xiàn)??茖W家們設想,通過地球同步軌道站向地面垂下一條纜繩至赤道基站,電梯倉沿著這條纜繩運行,實現(xiàn)外太空和地球之間便捷的物資交換。

(1)若“太空電梯”將貨物從赤道基站運到距地面高度為h1的同步軌道站,求軌道站內質量為m1的貨物相對地心運動的動能。設地球自轉角速度為ω,地球半徑為R。

(2)當電梯倉停在距地面高度h2=4R的站點時,求倉內質量m2=50kg的人對水平地板的壓力大小。取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地球自轉角速度ω=7.3×10-5rad/s,地球半徑R=6.4×103km。

審題:很明顯,文中開始的文字描述即為背景介紹,本著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原則,這里可以進行快速閱讀;邊閱讀邊在稿紙上記錄相關已知量如h1、m1、ω、R等,而未知量為動能,即Ek=m1v,欲知動能,在m已知的條件下須知速度,又結合題中已知h1、m1、ω、R和明確運動為勻速圓周運動,應用公式v1=r1ω和r1=R+h1具體如下:

[解析](1)設貨物相對地心的距離為r1,線速度為v1,則

①r1=R+h1

②v1=r1ω

③貨物相對地心的動能為Ek=m1v12

④聯(lián)立①②③得Ek=m1ω2(R+h1)2

(2)設地球質量為M,人相對地心的距離為r2,向心加速度為an,受地球的萬有引力為F,則

⑤r2=R+h2

⑥an=ω2r1

⑦F=G

⑧g=

設水平地板對人的支持力大小為N,人對水平地板的壓力大小為N′,則

⑨F-N=m2an

⑩N′=N

聯(lián)立⑤~⑩式并代入數(shù)據(jù)得N′=11.5N

二、確定物理對象,建立物理情景

運用示意圖幫助理解題意,尋找變化規(guī)律,建立各物理量的聯(lián)系。常見的示意圖有受力分析示意圖及運功情景示意圖,通過邊審題、邊畫圖,并一一把已知條件和問題用字母符號標注在受力分析示意圖及運功情景示意圖上,使問題能在腦中形成完整的表象,不至于因忘記條件或問題而中斷解題過程的思維去重新審題,同時,示意圖能使解答問題所必須的條件同時呈現(xiàn)在視野內,圖象成為思維的載體,視圖凝思實際上是視覺思維參與了解解題的過程。

例2(2014?武漢11月調研)某學校組織趣味課外活動――拉重物比賽,如下圖所示,設重物的質量為m,重物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某同學拉著重物在水平地面上運動時,能夠施加的最大拉力為F,求重物運動時的最大加速度。

[解析]依據(jù)題中要求解重物運動時的最大加速度,故選擇對重物進行受力分析,畫出受力分析示意圖,由牛頓第二定律

FN+Fsinθ=mg

Fcosθ-Ff=ma

又Ff=μFN

聯(lián)立以上各式解得a=(μsinθ+cosθ)-μg

當tanθ=μ時,重物運動時的最大加速度 am=-μg

三、建立模型關系并列式求解:常見高中物理模型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物理對象模型

作為物理研究對象的客觀實體的理想模型有質點、理想氣體、點電荷、彈簧振子、理想變壓器、薄透鏡、點光源、光線等。

(二)物理狀態(tài)及過程模型

這類模型有勻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穩(wěn)恒電流、等溫變化等。

(三)直觀假想模型

這類模型有電場線、磁感線、等勢面、光滑平面等。

(四)結構理想模型

這類模型有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波爾原子模型等。

在明確研究對象時,一般選擇與已知量或未知量有關的物體對象或模型為研究對象,結合物理狀態(tài)及過程選擇恰當?shù)囊?guī)律進行列式計算或討論。注重挖掘隱藏條件,把握臨界狀態(tài)的含義。

例3[2014?全國卷]一物塊沿傾角為θ的斜坡向上滑動。當物塊的初速度為v時,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如圖所示;當物塊的初速度為時,上升的最大高度記為h.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物塊與斜坡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和h分別為( )。

A.tanθ和

B.(-1)tanθ和

C.tanθ和

D.(-1)tanθ和

[解析]此題中提到最大高度,達到最大高度的隱藏條件即為速度為零,題中求解動摩擦因數(shù),既有摩擦力,不能用機械能守恒定律,故使用能量守恒定律。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以速度v上升時,mv2=μmgcosθ+mgH,以速度上升時m()=μmgcosθ+mgh,解得h=,μ=(-1)tan θ,所以D正確。

第8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

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彈簧、秤鉤、指針和刻度盤組成.(見圖1)

二、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拉彈簧用的力越大,彈簧伸長得越長.這與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中的第一點是符合的,即使用在物體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

例1某同學研究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系,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分析以上記錄的數(shù)據(jù)后,能得出的結論

是:.

解析從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拉力大小由0.49N增大到0.98N,變成2倍,彈簧的伸長也由2cm增大到4cm,變成2倍;同樣由0.49N到1.47N,增大到3倍,伸長也由2cm到6cm,增大到3倍;依此類推,可以得出,拉力增大到幾倍,彈簧的伸長就增大到幾倍,即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這里的伸長是指現(xiàn)長度與原長(不用任何力時的長度)的差,切不可與彈簧長度混為一談.

三、彈簧測力計使用前的注意點

1.觀察量程,即測量范圍,如圖1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5N,使用前要估測所測力的大小,被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否則會損壞彈簧測力計.

2.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即最小兩個刻度間所表示的數(shù)值,了解分度值的大小,有利于正確讀數(shù).如圖1,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

3.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若不在,應調零,否則測量結果不準確.如圖2(d),不用任何力時指針在零刻度值下方,測量后讀數(shù)時就將指針上方的一段值讀進去了,導致測量結果偏大.

4.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應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目的是看彈簧是否跟外殼相碰、摩擦,是否有不靈活的現(xiàn)象.

四、彈簧測力計使用過程中的注意點

1.無論彈簧測力計是豎放、橫放、斜放,彈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都要一致,彈簧、秤鉤不能和外殼產(chǎn)生摩擦,否則結果就會不準確.

2.觀察時視線要與刻度盤垂直.

3.讀數(shù)時,指針往往不一定正好指在某一刻度線上,粗略測量時,靠近哪條線,就讀那條線的數(shù)值,初中物理測量長度需記錄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必須估測一位,其他如質量、時間、溫度、力、電壓、電流等估測不作要求.

例2如圖2所示,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圖中正確的是().

解析B圖手拉掛鉤時向上拉,由于彈簧測力計自身的重力,未拉之前彈簧先伸了一點而使測量結果偏大;C圖力的方向沒有與彈簧軸線方向一致;D圖測力前沒有先調零.

所以A正確.

例3一位同學在自制彈簧測力計前,取某一規(guī)格的彈簧來做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1)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2)用這種規(guī)格的彈簧做彈簧測力計,它的測量范圍是多大?

(3)用這種規(guī)格的彈簧做成的彈簧測力計,在原長100mm處定為零刻度,以后每伸長5mm劃一刻度,標記為1、2、3……,且將相鄰的兩個刻度間均勻分成5小格,則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多少?

解析100mm是拉力為零時的原長,每增加1N,彈簧伸長量增加5mm,在5N以后,沒有這個規(guī)律,所以本題解法如下:

(1)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跟所受拉力成正比(一定要強調“在一定范圍內”);

(2)測量范圍是0~5N;

(3)每伸長5mm劃一刻度,即每增加1N劃一刻度,又在相鄰兩個刻度間均勻分成5小格,每小格是0.2N,所以分度值是0.2N.

這是一道對能力要求較高的實驗題,考查了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及怎樣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有關知識.

例4如圖1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用十分簡潔的文字為它寫一份使用說明書.

解析這是一條小綜合的簡答題,考查識圖能力及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的知識,并且學會用物理術語十分簡潔地寫一份儀器使用說明書.首先要能夠根據(jù)圖示知道這只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分度值,其次要知道彈簧測力計的作用,這是一道開放性題目.

參考答案如下:

使用彈簧測力計,最大測量值不能超過5N;

使用前要將指針調在零刻度線上,即調零;

彈簧測力計使用前首先要輕輕來回拉動幾下;

測量力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內彈簧伸長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

例5小明同學做實驗時,在豎直懸掛的彈簧下加鉤碼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所受拉力的關系,下表是小強同學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一定范圍內).

(1)請你幫小明完成上表的空白處;

(2)在坐標圖3中畫出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受到拉力大小的關系圖;

(3)請你說明彈簧測力計上相鄰兩刻度線間的距離為什么總是相等的?

解析第(1)小題中,要求我們填出伸長量,而伸長量是現(xiàn)在的長度與原長之差,由表中可知當彈簧受到的拉力為零時,得到原長為6.0cm,這樣由左向右的四空中分別是8.4cm-6.0cm=2.4cm、9.6cm-6.0cm=3.6cm、10.8cm-6.0cm=4.8cm、12.0cm-6.0cm=6.0cm.

第(2)小題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表先描點然后用平滑曲線將這些點連接起來,作圖如圖4.

第9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

關鍵詞: 機械效率 典例 剖析 歸類

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是力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中考幾乎每年必考的一個知識點。人們應用機械的目的是為了省力或省距離,為了充分發(fā)揮機械的作用,就要涉及機械的效率問題。不少學生在學了本知識點之后應用公式解題時仍經(jīng)常出錯,只是死套公式,缺乏靈活應用。本文結合教學和學生常見錯誤,通過例題加以分析,剖析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防錯提示,避免陷入誤區(qū)。

一、常見錯誤及例題

問題一:概念理解不完整。

這種錯誤常見于概念辨析題,原因是片面理解概念,缺乏深入認識。

【案例1】下列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越省力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B.做的有用功多,機械效率越高

C.做的總功越少,機械效率越高

D.額外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機械效率越高

錯解A認為越省力,即人做的總功就越少,機械效率越多。

錯解B、C都只從η= 片面分析,未控制另一個變量。

【解析】機械效率的高低是由有用功和總功兩個因素共同決定的,機械效率的高低與機械是否省力、是否省距離無關,所以A錯;由η= 可知,有用功多額外功也可能多,所以B錯;總功少,有用功也可能少,C錯;額外功在總功中的比例越小,那么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比例就越大,由η= 可知,機械效率就越高,D正確。

【感悟】正確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是解題的關鍵,機械效率表示的是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與是否受力,做功多少無關,與機械自身(如機械的自重,摩擦)和做功現(xiàn)象(如被提起的重物)有關。

【拓展】有一個滑輪組經(jīng)過改進后機械效率提高了,把同一個重物提高相同高度,問改進后與改進前對比()。

A.做的有用功減少了

B.有用功不變,額外功減少了

C.總功不變,有用功增大了

D.總功不變,額外功減少了

問題二:對滑輪組特點理解不完整。

引起原因是對滑輪組認識不清,不能準確判斷滑輪組繞線n,或對滑輪組的省力公式F= (G 指動滑輪重量,忽略摩擦)和公式s=nh應用不熟練,從而導致計算W 和W 出錯,使η計算錯誤.

【案例2】如圖所示,用同一滑輪組兩次提升同一重物時的情景,不計滑輪組及繩間的摩擦,比較兩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大?。ǎ?。

A.η >η B.η =η C.η <η D.缺少條件,無法比較

錯解A認為甲比乙省力,F(xiàn) = ,F(xiàn) = ,由η= = 知,η >η 。錯解C認為甲圖中n=3,乙圖中n=2,由η= = = 知,η <η 。

【解析】由η= = = = 知,因G相同,G 也相同,所以η =η ,選B。

【感悟】本題考查了運用觀察、比較法分析問題的能力,分別正確算出η 和η 是解題之關鍵。對同一滑輪組,若提升同樣重的物體,無論繩子的繞法如何,機械效率都是相同的。

【拓展】甲、乙兩位工人分別用下圖所示的A、B兩種方式,將同樣重的物體提高到高處,滑輪的重力小于沙子的重力,不計摩擦阻力和繩子的重力, 工人用力較小,兩人所用的機械效率η η (填“>”、“=”或“<”)。

問題三:對滑輪組及所拉物體之方向判斷錯誤。

此類問題在于學生不能正確理解誰做有用功,一律死套公式η= = = 。特別是針對水平放置的滑輪組和滑輪組豎直而被拉物體方向改為水平的題目最易出錯或無從下手。

【案例3】:某人站在岸上,利用滑輪組通過拉繩使停泊在水中的船勻速靠岸,如圖所示,船重1.02×10 N,船移動時受到水的阻力是船重的0.01倍,船受到滑輪組的拉力始終沿水平方向。此人水平拉繩的力為240N,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錯解:由η= = = = =85

解到此,有些學生會認識到η為百分數(shù),不能大于1。上題中結果明顯錯誤,而束手無策,就認為不會而放棄,缺乏深入思考進而對此種題失去信心。

【解析】動滑輪對船的拉力作的功是有用功,該拉力等于船前進所受的阻力。阻力為船重的0.01倍,即f=0.01G=0.01×1.02×10 N=1.02×10 N,船前進的距離(S )是繩子自由端前進距離(S)的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η= = = = =85%

【感悟】滑輪組可將重物提起,也可拉動物體水平前進,兩種情況的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力的方向、大小不同,拉起重物時克服重力做功,水平拉物體時克服阻力做功。分析哪個力做的是有用功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

【拓展】如下圖所示,用滑輪組拉著重600N的物體A沿水平方向移動,40s內物體移動了8m,拉力F作的功為1280J。求:

(1)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

(2)若動滑輪的重為12N(不計繩重及摩擦),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問題四:結構固定的同一滑輪組機械效率認為不變。

【案例4】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2×10 N的物體,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為625N,拉力所作的功為1.25×10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80%,若不計繩重及摩擦,將提升的重物改為重3×10 N的物體,求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錯解:由η= 得W =ηW =0.8×1.25×10 J=1×10 J

【解析】本題錯誤在于在解題過程中認為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力不同的物體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不變的。事實上,同一滑輪組提升較重物體,機械效率較大,其正確解法是:由η= 得,

W =ηW J=0.8×1.25×10 J

由W=Fs得,s= = =20m,h= = =5m。

所以承擔總重量繩子的段數(shù)n= = =4(段),

由F = (G +G )得G =nF -G =4×625N-2×10 N=500N。

當改為重3×10 N的物體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F = (G +G )= (3×10 N+500N)=875N。

【感悟】本題之所以易錯,關鍵在于部分學生認為同一機械中額外功不變,機械效率就不變,而忽略了重物變化,有用功和總功隨之改變,從而導致機械效率變化。實際上,根據(jù)η= = = = 可知,滑輪組機械效率大小與G和G 都有關,G 不變,G變化時,η也是變化的。所以,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之一就是盡量減少額外功,采取減輕機械自重(G )和加油來減小摩擦;另一種方法就是對于G 不變時,盡量讓機械滿載(即增大G),就能充分發(fā)揮機械的作用,即提高機械效率。

【拓展】如圖所示,用40N的拉力,使物體G勻速上升,不計繩重和摩擦,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為75%。求:

(1)物體G和動滑輪重各是多少?

(2)若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N,此裝置的機械效率可提高到多少?

二、概念與公式分類

以上幾例都是學生在解決機械效率時常見錯誤,為避免錯誤,本文現(xiàn)對有關概念和公式歸類如下,以供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選擇。

(一)有關三種功。

1.有用功:機械對物體所做的功。常用計算方法有:

A.豎直拉物體時W =Gh,此公式對沿斜面上拉物體和杠桿提升物體也適用。

B.對于水平滑輪組拉物體前進,W =fs,題中一般都是物體水平方向勻速運動,拉物體的力與物體克服阻力互為平衡力,大小相等。

C.W =W -W

D.W =ηW

2.總功:人(動力F)對機械做的功,用W =Fs或W =W /η來計算。

3.額外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一般用W =W -W 計算。

(二)機械效率。

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定義η= ×100%,它只有大小,無單位,且η<100%,即η<1。

對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計算,分為豎直拉物體和水平方向拉物體兩種情況:

A.豎直拉物體時η= = = = ,其中大多數(shù)題目中以應用η= 和η= 解題較易。

B.水平方向拉物體前進時η= ×100%= = 。(f指物體受水平方向阻力,s指物體移動距離,F(xiàn)指繩子自由端所受拉力,S指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另外,對于斜面的機械效率也可用η= = 計算;對于杠桿提升重物的機械效率也用η= = 來計算。

結合以上公式分類,希望同學們能聯(lián)系具體題目加以練習,減少錯誤,真正理解公式的含義,學好用好公式,去解決物理中的各種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九年級物理上冊(蘇科版).

[2]九年級物理(上)同步講解與測評(江蘇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3]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