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

小學音樂課程資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音樂課程資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音樂課程資源

第1篇: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217-01

目前我音樂教學中所指的課程資源主要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外部課程資源,第二種是內部課程資源。兩種資源均是在課堂進行的過程中形成的?,F階段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課程資源的形成便是在音樂教學這一動態(tài)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然而,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學還存在著一定問題,必須在課程資源生成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一、小學音樂課程資源開發(fā)要注重規(guī)范性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生成性資源開發(fā)是一項極為復雜的過程,為了能夠保證音樂課程質量,教師一定要在音樂課中對教授的內容進行嚴格的規(guī)劃,確保音樂課程的總體規(guī)范性。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需要經過嚴格的約束,對小學音樂的課程資源進行嚴格的篩選,從學生的心理層面出發(fā),深入分析小學生的心理,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此外,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還需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著手,科學地對課程進行設計規(guī)劃,提高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1]。

為了讓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從學生的興趣和心理出發(fā),便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對小學六年級學生講解《白帆》時,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先對《白帆》的曲子進行彈唱,讓學生對曲子的特點進行評述和分析。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兩兩分組,讓兩個學生對《白帆》進行合作練習,一個學生彈奏,另一個學生歌唱。通過規(guī)范化的教學模式,使小學音樂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得到規(guī)范性保障。此外,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心理進行分析,從中明確學生喜愛的風格,進而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小學音樂課程資源開發(fā)要注重可塑性

可塑性是生成性課程資源開發(fā)的重要影響因素,在音樂教學中要盡量把一些創(chuàng)新型和實用型的資源落實到音樂教育中,從根本上促進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過程同樣如此,需要對所教授的音樂知識進行不斷探究與分析,通過實踐性的嘗試明確小學音樂教學的實用性,對音樂教學中知識點的問題進行挖掘,并針對性地找出解決措施。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至找到科學的辦法進行音樂教學,才能夠使科學合理的音樂教學資源為小學音樂課堂作出實際貢獻,并推動音樂教育中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在音樂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嘗試先從風趣的語言著手。語言是知識傳播的重要“工具”,教師通過風趣的語言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僅能夠愉悅學生的身心,更能激發(fā)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美術資源對相應的音樂曲目進行教授,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去觀看相應的圖片[2]。例如,教師在教授六年級音樂教材中的《茉莉花》時,將相關的茉莉花視頻與圖片進行PPT放映,學生在直觀的茉莉花影像中欣賞茉莉花歌曲,能夠極大地加速音樂生成性課程資源開發(fā)的進度。

三、小學音樂課程資源開發(fā)要注重可教性

音樂課程的資源多種多樣,但并非每一種資源都適合小學生學習。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明確生成性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可教性,唯有可教性的保障才能夠決定該課程資源是否適合小學音樂教學。眾所周知,小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非物質文化的興趣并不濃厚,這便對學生的非物質文化歷史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困難,為此,必須通過相關的背景音樂教學,讓小學生了解我國非物質文化的魅力。

例如,為了提高學生對我國京劇的認識,便要讓學生在聆聽與演唱的過程中明確我國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教師在音樂課中對《京劇唱腔聯奏》進行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京劇唱腔聯奏》中的行當唱腔進行了解,可以將傳統(tǒng)京劇唱腔與現代京劇唱腔相融合,讓學生在對比過程中體會到我國京劇音樂的獨特韻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京劇行當的幾個標志性人物,使音樂教學中生成性課程資源開發(fā)的效率得到提高[3]。

四、結語

小學音樂教學是當前我國教育界關注的重點科目,小學音樂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綜合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良好的音樂教學會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是我國當前小學教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必須要規(guī)范、科學地對其進行探索與限制,進而開發(fā)出有利于小學音樂教學良好發(fā)展的課程資源。

參考文獻:

[1]冒曉燕.小學音樂教育中的生成性課程資源開發(fā)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31):160.

第2篇: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

【關鍵詞】小學校本;音樂課程;途徑設計

音樂教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引領學生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好的音樂可以提高人的素質和修養(yǎng)。小學音樂課程建設的主要途徑,筆者主張應是在課程領域之下,將課程分為以學科教材為實施載體的知識課程和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的經驗課程。

一、小學音樂課程建設的指向性認識

小學音樂教育在小學教育階段中的作用相當重要,少年兒童正處在發(fā)育成長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音樂教育對培養(yǎng)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文化和藝術修養(yǎng)的一代社會主義新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A教育小學階段必須高度重視音樂課程建設,發(fā)揮其育人作用。

小學音樂課程建設的指向性,是指在課程標準的基礎上,課程建設如何根據學校的情況,將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兼顧、從分散教育實踐到音樂課程化、注重傳統(tǒng)與現代的多向交匯、精英化發(fā)展與大眾化需求的協調、注重多元文化音樂的融合、活動化與學科整合等課程建設的幾個大的方面的影響作用整合,確定好課程建設的總體方向。研究表明:小學音樂課程建設對于小學音樂教育的深化課程改革具有重大的價值和廣闊的前景,不少的學校做法是把校園文化作音樂課程開發(fā)的思想指導和制度保障進行導向的。如“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課程理念下開展音樂課程建設的做法是:依據2011年《音樂課程標準》:音樂教育要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yǎng),分析“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課程理念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從音樂藝術的特點、音樂教育的歷史、音樂教育的哲學三個方面重點導向開展音樂課程建設是比較有效的。一方面,作為時間藝術的音樂的特點:非造型性、非語義性等決定了音樂的特殊性;在另一方面,音樂所具有的這些其他藝術所不具有的特點也決定了必須要以審美的方式去體驗它,而這就決定了音樂區(qū)別于其他門類藝術的審美本質?!耙砸魳穼徝罏楹诵摹币魳氛n程理念讓音樂引導課程建設,可以滿足人良好的聽覺感性,滿足人微妙豐富多樣的情緒體驗,更充分地呈現現出音樂所獨有的審美價值。

事實上,學校課程建設有五個指向性的要求:一是校本化,也就是將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轉化為符合學校辦學理念、辦學條件、教師素養(yǎng)和學生實際的課程;二是整合化,就是課程內和課程間跨領域整合;三是個性化,課程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就是給兒童課程選擇的權利;四是生活化,生活是課程的來源,生活是理解課程的基礎,生活是課程的目的;五是特色化,課程建設需要遵循兒童本位,要有對人的培養(yǎng)價值有獨特的認知,有對學校資源的獨特凝聚,有關于學校品牌的獨特塑造。

二、小學音樂課程建設的主要途徑

研究表明:學校課程建設的依據有6個:一是通過教育方針貫徹落地,搞清學校到底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二是國家課程方案;三是國家課程標準;四是兒童認知規(guī)律;五是學科教學規(guī)律;六是資源環(huán)境條件。小學課程體系的建設,可以有三個邏輯思考:一是按照黨的教育方針,建設德育課程、智育課程、體育課程、和美育課程,二是按照課程領域建設語文課程、數學課程,三是在課程領域之下,將課程分為以學科教材為實施載體的知識課程和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的經驗課程。小學音樂課程建設的主要途徑,個人主張應是在課程領域之下,將課程分為以學科教材為實施載體的知識課程和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的經驗課程。

1.認真學習領會小學音樂課程建設的目標。音樂課是一門具有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的綜合性育人功能的課程,它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小學音樂課程建設的目標在于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

2.把握小學音樂課程建設的特點。音樂不是一種技能教育,而是審美教育,應當通過音樂的熏陶,通過聲音藝術,提高學生的情趣。小學音樂課程標準的制定,從根本上理解了音樂課的價值,突出了藝術教育的特點,滲透了對學生理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強調通過音樂課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強調讓學生感悟、理解音樂,喜愛音樂,為學生一生愛好音樂打下基礎。

3.促進小學音樂素質教育活動開展。小學音樂課程的實施,需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采用靈活、多變、有趣的方法教授學生,引導學生更積極更快樂的學習。如從節(jié)奏入手,以語言、動作、舞蹈、表演、音樂游戲等方式去訓練學生的節(jié)奏感,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身體語言去解釋和再現音樂。如音樂課程的引入應該通過聽、看、動、想、說、導的方式來進行,用以深化、強化學生的理解、感受、表現音樂的能力。

4.確定新的音樂課程實施評價指向。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的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著眼評價的教育。評價需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準確性、流暢性,要善于發(fā)現課堂教學中的閃光點,重視學生參評的重要性。

5.開發(fā)形成校本化的音樂課程。開發(fā)校本課程一方面能夠大力發(fā)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拓寬學生所學音樂知識的范圍,培養(yǎng)、提高學生音樂能力,并且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音樂、學習音樂的機會,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修養(yǎng),充分發(fā)掘學生的音樂潛能。另一方面,開發(fā)校本課程是提高小學音樂教師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法。小學音樂校本課程建設,需要探討在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如何根據學校的情況來滿足學生需求的音樂課程開發(fā)上,注意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的兼顧、從分散教育實踐到課程化、傳統(tǒng)與現代的多向交匯、精英化發(fā)展與大眾化需求的協調、注重多元文化音樂的融合、活動化與學科整合等要求,開發(fā)形成學校特色的音樂校本課程。

三、小學音樂實踐課程建設的設計思考

小學課程建設的主要指導思想在于全面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實踐成為課堂的中心”。對于小學音樂實踐課程建設的設計思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用“清心為學,玉琢成器”的校園文化建設主題作為校本音樂課程開發(fā)的思想指導和制度保障。充分調動音樂文化活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促進作用,落實好了玉的五德“仁愛、誠信、純潔、勇敢、智慧、高尚”靈魂內容。

第3篇: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 創(chuàng)造

隨著新課改活動不斷深入,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小學音樂教學是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習音樂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音樂是人類思想的聲音,直可以對人的心靈產生沖擊力。小學音樂課程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與音樂分辨能力,也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小學音樂教學在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育還存在部分問題,不利于小學音樂課堂的健康發(fā)展,也有礙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尤其在農村地區(qū),小學音樂課程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存在較大的教學弊端。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小學音樂教學觀念,需要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全面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1. 當前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學校的經費不足,導致音樂環(huán)境較差,缺乏應有的音樂硬件設施,課本上的一些樂器的教學只能一帶而過。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不理想,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教學興趣;部分音樂教師依然保留著傳統(tǒng)思想:音樂課程只是一門輔助課程。由于音樂教師缺乏足夠的音樂教學意識,也引導學生對音樂課程產生偏見。直接影響到小學音樂教學效果;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偏向于理論教學,使得原本熱愛音樂的學生對音樂課程不感興趣。音樂課堂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古板落后的上課模式,造成小學音樂課程傾向流程化,致使音樂課程效果大打折扣。教師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教學內容枯燥,不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如果教學內容缺乏新穎性,將難以營造良好的教學范圍。

2. 完善小學音樂教學的幾點對策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音樂起源擁有眾多說法,其中勞動起源說影響范圍較廣。勞動起源說:人們在勞動過程中,為了緩解勞動帶來的疲勞,改善勞動的沉悶氣氛,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旋律與節(jié)奏。便于大家在勞動的時候,能夠掌握勞作時作用力的統(tǒng)一點,提高勞作效率。隨著音樂的不斷發(fā)展,音樂擁有許多各種各樣的旋律。不同的旋律帶給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或者高興、或者別上。音樂是多彩多樣的。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的時候,要重視“創(chuàng)造”的作用。我國音樂教學受到應試教學的限制,多年都沒有獲得較好的發(fā)展。音樂創(chuàng)造教學在國外受到教師與學校們的重視,于此制定了相關藝術課程標準。我們也要學習國外先進的音樂教學經驗,重新審視小學音樂課程的價值。比如,美國強調“開發(fā)人的潛能,提供創(chuàng)造和學生自我表現并享受成功的機會”,德國則強調“音樂是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必須發(fā)展學生所有的能力”。音樂教師要將音樂創(chuàng)造教學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造能力。

(2)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

新課改改革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小學音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課程中。音樂來源于生活,課程的教學內容需要與學生的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不要局限在課本知識與課本曲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留意生活中的音樂,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習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社會實踐,全面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比如奧爾夫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強調的就是讓小學生自己去做,讓兒童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實踐中,讓他們在實踐中切實感受到音樂,體驗音樂的魅力。

吸引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比如讓學生先聆聽大鼓的聲音、碰鈴的聲音等。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如何從力度、節(jié)奏等方面分辨不同樂器產生的聲音。讓學生敲打自己身邊的器具,比如鉛筆盒、水杯等。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空間與自由,讓學生在和諧平等、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走進音樂世界。

(3)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現代教學技術也得到迅速發(fā)展。在教育教學改革越發(fā)深入的今天,現代教學多注重加快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教學手段現代化也成為教育者需要正面面對的重要內容。筆者認為,可以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多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向學生傳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教學內容,利用生動活潑的多媒體技術闡述原本枯燥的教學內容與信息,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時實施素質教學,提高小學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

教師要樹立現代化教學意識,將多媒體手段教學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需要重視開發(fā)多媒體的功能,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教學效果。嘗試合理利用有效資源,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資源整合。多媒體教學還利于增進教師教學交流意識,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為了將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必須集思廣益,在教研組內進行經驗交流。多媒體教學手段賦予了小學音樂課程更廣闊的教學創(chuàng)新空間,豐富了傳統(tǒng)教學資源。與傳統(tǒng)模式不同,多媒體教學手段活躍了課堂范圍,使小學音樂教學更加鮮活。教師還利用多媒體手段精心設置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情感的同時將多個教學知識重點與難點串聯在一起,通過情境環(huán)節(jié)的串接引導學生有目的學習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讓學生更好的學好重點,突破難點做好鋪墊。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有關知識,并聯系當前國內外實際現身說法,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能長久保持集中的能力,并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結語

為了順應時展趨勢,教學方法必須進行改革活動。為了改變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必要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在課堂上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不要拘于過去,而是要勇于創(chuàng)新,發(fā)現適合自己所帶班級的教學方法。除了在本文提到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吸引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等方法,教師還可以運用問題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發(fā)掘每個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率。

第4篇: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音樂;課堂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現代技術的發(fā)展已經遍布在各個領域。在教育方面,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變化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代技術和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多媒體技術教學在我國各科教學領域也被廣泛的運用。特別是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已經取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發(fā)揮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最大作用。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特點

1.多樣性和豐富性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和發(fā)展讓小學音樂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媒體教學主要是通過多媒體技術,用圖片,音樂等方式給同學們呈現出最好的課件,讓同學通過視覺和聽覺來對音樂知識產生最直接的感受。它所呈現出一種多樣性和豐富性。如,小學五年級《北國之聲》的音樂課程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和音樂,給學生補充和擴展更多的關于音樂方面的知識。這些補充說明都體現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點。

2.形象性和生動性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很多的音樂課堂都是以教師講解為主,特別是小學音樂課堂,都是教師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的模式進行教學,這樣就導致很多的學生在沒有特別的環(huán)境渲染下,對課堂學習產生不了興趣,課堂效率也很難提高。然而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完全改變了這一狀態(tài),將多媒體技術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好,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如,小學五年級音樂《五十六朵花》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先用一首國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然后用圖畫或者音頻的方式讓同學們對每一個民族進行猜測,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再用歌曲來渲染氛圍,幫助學生學習。這樣就充分的體現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3.互動性和共享性

在現代教育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到輔助作用。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積極參與,與教師產生互動,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性。如,小學四年級音樂《童年的音樂》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自己或者是年代更加久遠的歌曲,然后和同學互動,聊一聊自己所處童年的歌曲,同時很多教師從網上下載一些其他地區(qū)的歌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區(qū)的音樂文化。這樣,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就充分發(fā)揮了它的作用,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從而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在小學音樂中的實際應用發(fā)展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首先就讓學生被自己所吸引,然后通過學生對教師的興趣來引導學生“會想”“會問”“肯動”“愿動”的學習狀態(tài)。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造這種吸引力,從而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

1.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情境

音樂是一種靈動的課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知識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特別的情境,來幫助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特別是小學生,因為他們本身就具有活潑好動,天真靈動的心理特點,所以,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就要結合學生本身的特點進行教學。如,小學四年級的音樂《手挽手》的歌曲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通過多媒體課件將歌詞、圖像展現出來,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通過多媒體課件將歌曲放給學生們聽,最后教師在學生的感覺中進行教學,這樣教師在情境中教學,就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幫助導入新課

隨著科技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讓教學更加方便快捷。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生動活潑的導入可以讓整節(jié)課的效率提高。雖然說小學音樂課程的導入篇幅和結構都比較小,但是卻是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對所教的新的內容進行很好的導入,可以很好的從一開始就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如,小學四年級音樂《種太陽》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用圖畫的方式向同學們展示太陽,也可以用童話的故事用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看。這樣,在課文講解前,教師就能很好的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后面課堂的學習中學生也是更能積極參與,努力學習。

3.展示了相關的樂器

在音樂教育中,除了一些音樂歌曲的教學外,還有很多比如像音樂欣賞的課程教學。在這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講解有關樂器的知識,幫助學生學習,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如,小學五年級的音樂欣賞課,教師利用多媒體,將一些樂器用圖片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們看,然后再講各種樂器的聲音,用多媒體將各種樂器的聲音播放給學生聽。這樣,就可以將抽象的樂器介紹生動的展現給學生看,讓學生聽,加深學生對這些樂器的記憶,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便于認識和發(fā)展。

多媒體技術的推廣和發(fā)展已經被大家所認可,它的發(fā)展讓教育更加生動形象,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對于音樂教學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豐富音樂課堂教學的手段,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提高了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第5篇: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

關鍵詞 小學音樂 多媒體資源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改革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新教育理念、教學手段、教學資源應用到課堂中,打造創(chuàng)新、高效、趣味課堂成為中小學的重要目標。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資源的應用作為典型代表,可極大的提升課堂教學信息容量、調動學生興趣與好奇心,為視覺、聽覺等感官帶去豐富的體驗,有助于改善音樂課堂氣氛,營造高效且充滿趣味的創(chuàng)新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1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資源應用價值

1.1激發(fā)音樂學習熱情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積極尋求創(chuàng)新突破,小學生作為受感性思維與興趣思維主導的群體,本身對于新興且充滿趣味性的事物有著充足的興趣,利用多媒體技術可將音樂教學打造為融視聽藝術為一體的繽紛形象,調動學生多個器官,融入教學活動。對于學生而言,多媒體技術營造的各類豐富的教學情境能夠讓他們更加深刻的感受音樂藝術之美,在理解并運用相關知識方面做到事倍功半。音樂課本中單薄的音樂形象經過多媒體加工,學生理解起來難度更小,雖然無法親臨大型音樂演奏現場,但是同樣可體會到音樂藝術之美的震撼力,有助于更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1.2喚醒藝術之美

小學音樂教學目的不僅僅只是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藝術審美素養(yǎng),讓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多媒體技術可更好的挖掘我國以及世界音樂的魅力,對從古至今的音樂進行展現,這對于喚醒學生音樂審美意識、提升個人審美素養(yǎng)有重要價值,可在小學階段提升學生們的審美情趣與藝術素養(yǎng),在音樂學習與實踐中挖掘個人發(fā)展?jié)摿?,為他們日后更好的學習音樂知識、技能奠定良好基礎。

2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資源應用策略

2.1利用多媒體篩選優(yōu)質教學資源

小學生學習音樂受感性思維主導,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利用多媒體篩選優(yōu)質教學資源服務課堂學習,如可以從中外知名古典、民族音樂中著手,選出一些雅俗共賞的世界名曲,開展教學賞析工作,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優(yōu)勢打造融合聲音、圖文等比較感性的高端音樂教材,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改造這些專業(yè)化程度較高的高端音樂作品,使其難度降低,讓學生們能夠容易接受和掌握。以這些優(yōu)質教學資源為基礎,教師們還可積極組織各類音樂競賽活動,結合多媒體平臺展現學生的音樂熱情與素養(yǎng),通過組織互動活動、推廣活動、學習活動、競賽交流活動讓學生們獲得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體驗,或者通過組織音樂夏令營活動進行優(yōu)質音樂教學資源的普及、推廣與實踐,從而豐富音樂學習體驗。

教師在利用優(yōu)質音樂教學資源的過程中,要注意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注重音樂課與生活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需豐富教學形式,在聆聽的基礎上,搭配采取練、跳、唱等方法,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同時,還要積極發(fā)揮學生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共同分享音樂魅力,積極總結音樂教學課程實踐經驗和成果,進一步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另外,學校還可積極引進專門的音樂教學多媒體設備,比如五線譜電教板、五線譜教學黑板、多媒體音樂教學系統(tǒng)等產品,通過購進優(yōu)質音樂多媒體器材產品為課堂教學服務,方便學生進行音樂學習。

2.2結合課堂合理運用多媒體資源

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而言,多媒體雖然有諸多優(yōu)勢,但是并非越先進的教學媒體越好,要結合音樂教學實際、學生身心需求、音樂課程目標進行選擇,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為篩選準則做到合理應用。對于小學音樂課堂而言,生動逼真的音響效果、色彩繽紛的動態(tài)視覺、靈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可讓學生們輕松學習、快樂學習,多媒體資源作為輔助教師的課堂工具,雖然能夠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益,但是其并非萬能,也并非音樂教學的關鍵,多媒體資源始終是輔助教師的工具,教師要在此認知的基礎上做到合理運用。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巧妙創(chuàng)設各類情境服務教學,尤其是對賞析、學習難度較大的樂曲,為方便他們快速掌握樂曲感情特點,可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讓情境與氣氛感染學生,提升賞析與學習效果。

比如音樂賞析教學中,多媒體播放音樂效果較好,但是教師在操作播放器的過程中容易引發(fā)學生好奇心導致欣賞的過程的時候分心,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規(guī)避這個弊端,以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旋律與美感為目標,合理設計教學步驟與內容。在學生進行音樂試唱的時候,多媒體伴奏雖然效果也不錯,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添加現場樂器伴奏,對學生而言的教學效果就相對更勝一籌,同時還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升了音樂教師本身與音樂課堂的魅力,有助于調動學生了解并學習樂器的熱情,從而使其積極主動的融入到音樂學習活動中。所以,小學音樂課堂中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應用應做到合理、科學、適度,提升運用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資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喚醒其對音樂的審美意識,音樂教師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篩選優(yōu)質教學資源,合理運用,提升課堂高效性,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帕提古麗?買買提.論小學教學中多媒體資源的應用與完善[J].新西部:中旬?理論,2014(1):136-136.

第6篇: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

摘要: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及完成教學目標的基本要素,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對培養(yǎng)高質量的儲備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新媒體已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環(huán)境息息相關。近年來,很多學校對于新媒體與教學工作的結合進行了大量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任然存在教學工作中的方法把握不到位、內容設計不完善等問題。對此,探索并制定中小學新媒體音樂課程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探究,成為全面提升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時效性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新媒體;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

新媒體視野下的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擬運用最新的新媒體科技發(fā)展成果和中小學課堂教學方法的特點,與社會、時代的最新發(fā)展緊密接軌,將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方法與新媒體相結合,依據當今社會的“新”、當代中小學生興趣愛好的“新”、利用新媒體、新科技的“新”,及時創(chuàng)新我們的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方法,在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借鑒慕課(MOOC) 、翻轉課堂、網易公開課、騰訊課堂等形式,開展定位簽到、微信或QQ課堂交流、課后反饋,利用互聯網大容量,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等方式創(chuàng)新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與時俱進,不再受限于教室,促進教學方法“高效化”、“時代化”。通過網絡調查數據來看,教師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對于教學效果的滿意度顯示近28%的學生及20%的教師都表述為不太滿意或不滿意。因此,為使教學效果更為高效,我們的中小學音樂教師需在教學方法上及時的進行調整與完善。

一、講授法的創(chuàng)新

講授法是通過教師用語言對于教學內容及概念所進行的詳細描述,同時結合對知識的分析、論證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了解。作為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最為常用的教學方法,其具有教學效率高、通用性強等優(yōu)點。然而,在新媒體日益普及的今天,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已經無法與日益高科技化的現代課堂所適應,學生對于教學方法的新穎性、生動性等呼聲也逐漸高漲。尤其以微信、QQ、微博以及一些新興的AAP軟件為主,早已與中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也對中小學生的認知及其思維方式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新媒體視野下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特點主要需體現在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為目的,通過對新媒體的運用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能夠自主、積極的學習。

2011年1月21日,騰訊公司推出了一款可以通過網絡快速收發(fā)文字、圖片、視頻、語音并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軟件――微信。這款軟件是騰訊公司繼QQ之后的有一款受到人們熱捧的聊天軟件,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它的也逐漸的逐漸壟斷了中國的聊天軟件市場。

微信公眾平臺的巨大潛力是新媒體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工作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對微信公眾平臺的合理運用,不但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融洽師生關系,還能強化學生在教學工作中的參與性和教學內容的共享性。我們的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工作者可有效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中的各個板塊來創(chuàng)新講授式教學方式。首先,根據微信公眾號特點,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公眾平臺來進行簽到與答題,使出勤情況與答題情況都會即時的同步在教室的多媒體屏幕上。其次,根據不同的內容設置各個教學板塊,將教學內容巧妙的融入進微信公眾平臺之中,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求,在公眾平臺中選擇自己所需要了解的板塊進行學習,與學生交流互動,實現資源共享。最后,教師可在微信公眾號中及時的推廣各類音樂課程視頻,通過不同課程視頻之間的對比,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堂的感知力,從形式上創(chuàng)新講授方法,讓講授更為出彩。

二、演示法的創(chuàng)新

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示范性演唱或演奏來引導學生把握掌握樂曲的難點和重點,從而達到加深學生音樂理解能力的目的。其優(yōu)點在于能使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音樂的表現形式,從實踐中得出經驗。然而,當前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在運用演示法進行教學時,多為通過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演唱和演奏來向學生傳遞學習的要點及音樂的風格,相應的在教師自身水平及音樂風格的把握上就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局限性。

隨著智能手機的研發(fā)和4G網絡的到來,智能手機已經與學生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而智能手機的第三方程序――APP(Application)也逐漸走入了中小學生的視野,并且深受歡迎。面對APP市場的火熱程度和使用度不斷提升的現象,開發(fā)全新的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APP以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來學習知識已然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同時,它也是寓教于樂的一種新式教學方式。目前在APP市場上比較流行的學習程序主要有:網易公開課(APP)、騰訊課堂(APP)、扇貝英語(APP)等,其特點都是教師通過第三方軟件,運用遠程演示的方法進行教學。因此,我們的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方法也可根據這些APP程序的成功案例取長補短,效仿出具有自身特點的教學方法。

近些年來,隨著互動直播APP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它也越來越受到學生群眾的歡迎。直播軟件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fā)展可以在線實時收看球賽、體育賽事、重大活動和新聞等,讓大眾有了廣闊且自由的選擇空間。我們的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也可以根據直播軟件的這一特點創(chuàng)建出屬于“音樂課堂教學”的直播APP。首先,可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建立直播頻道,學生們可以利用它收看國際、國內的各種音樂比賽直播或樂曲的示范,從而增進學生對音樂的了解。其次,以音樂的種類建立直播頻道,學生們可在練習專業(yè)的同時觀看老師對于樂曲的范唱或范奏,實時的解決自己在練習中所遇見的技術難題,實現“即時問、即時答”的教學效果,從根本上增強演示法的教學效果。同時,中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演示過程中,可對同一首樂曲通過其各種風格的演示來讓學生把握該曲的多樣演奏形式,從而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其積極主動的去探索樂曲的各類演唱演奏方法及風格特征。

第7篇: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

關鍵詞:廣東鄉(xiāng)土音樂;音樂傳承;鄉(xiāng)土音樂教材

1 廣東鄉(xiāng)土音樂教育的建設情況

1.1 廣東鄉(xiāng)土音樂教材發(fā)展的歷史沿革

廣府地域文化豐富多彩,可以為鄉(xiāng)土課程和校本教材提供大量的文化資源,使中小學課程知識呈現出多樣性和差異性的特點。最早的廣府文化鄉(xiāng)土教材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由一位名叫黃節(jié)(1837~1935)的順德人編寫出版了《廣東鄉(xiāng)土地理教科書》、《廣東鄉(xiāng)土歷史教科書》、《廣東鄉(xiāng)土格致教科書》。黃節(jié)獨立編制的這三套教材,可謂是廣東教育史上第一批鄉(xiāng)土教科書,為廣府文化的鄉(xiāng)土課程建設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

2004年起,廣東省內各地各校開展了以地域文化為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工作。佛山市南海區(qū)平洲高中教師張漢鋒編寫了專門用于鄉(xiāng)土教學的《粵劇藝術研究》,內容包括粵劇發(fā)展的源流、粵劇與佛山、粵劇與中國近現代革命、廣東音樂與曲藝等。2006年,《廣州市小學鄉(xiāng)土音樂》獲得審查通過并運用于教學中。2009年,珠海市斗門第三職中編寫了《沙田民歌校本教材》,中山市東升鎮(zhèn)勝龍小學編寫了《咸水歌校本教材》。其他涉及鄉(xiāng)土音樂內容的教材有《順德人文讀本》、《鄉(xiāng)土中山》、《客家文化之都―――梅州》、《揭陽文化》等綜合鄉(xiāng)土教材。

2005年,由廣東教育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雷雨聲主編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走進音樂世界》教材里,有獨立的單元介紹學習鄉(xiāng)土音樂,內容包括粵曲、廣東民歌、兒歌,形式包括音樂欣賞、學唱民歌等,這是廣府地區(qū)廣泛使用的一套教材之一。

1.2 廣東鄉(xiāng)土音樂在某些地區(qū)中小學傳承的現狀

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明確指出要把各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音樂和民族音樂作品納入到音樂課的教學中。在《20012010年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中強調指出:“教育必須構建開放的、充滿生機的課程體系”,“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政策,提高課程適應性”。在民歌發(fā)源地的一些民歌愛好者、地方音樂教研組和個別學校領導紛紛響應,開展民間音樂進課堂的活動。

以下是筆者通過與專家學者的交談和資料搜集,了解到不同的鄉(xiāng)土音樂在不同地區(qū)的一些中小學傳承的狀況。在廣府地區(qū)的校園里傳承鄉(xiāng)土音樂是極個別現象,以下所介紹的學校都屬于鄉(xiāng)土音樂重點推廣基地。

廣東沙田民歌在2007年6月1日被正式列入省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這個課題由珠海市六位沙田民歌愛好者發(fā)起的,并在同年10月12日,他們就如何保護、研發(fā)珠海沙田民歌舉行開題報告。這六人小組借著斗門第三職中的教學平臺,通過各種方式教學生學唱和欣賞沙田民歌。該校的所有音樂老師都被要求學習沙田民歌,以便在音樂課上教學生欣賞、學習。校園廣播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播放半小時的沙田民歌,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目前六人小組一直著手編纂沙田民歌教材,把他們對沙田民歌的研究用通俗的語言表現出來。

咸水歌是中山水鄉(xiāng)的特色民歌,在中山市東升鎮(zhèn)勝龍小學,咸水歌成了這個學校校本課程的“主角”。2001年,學校嘗試性地成立了一支專門唱咸水歌的小型民歌隊,校領導專門請來熟悉咸水歌的前輩擔任校外輔導員的角色,一邊輔導音樂老師一邊教學生。2003年,該校正式將咸水歌寫進了校本課程,民歌隊員也逐漸壯大起來。2004年,學校正式把咸水歌當作音樂課的一部分,滲透到3~6年級的音樂課程中。2009年,該校正式成為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掛牌點。

佛山是粵劇的發(fā)源地,目前佛山活躍著數百個私伙局,但近年來佛山的粵劇市場一直在萎縮,觀眾日趨老齡化,為此,有政協委員提出要讓粵劇進校園,在學校里推廣普及粵劇教育。2002年,佛山市幾所小學陸續(xù)以課內教學、興趣小組等多種形式開始了粵劇、粵曲教育的探索,請來粵劇、粵曲名家為中小學音樂老師講課。但隨之而來的種種困難超出了他們的想象,由于經費不足、師資短缺、粵劇教材的編寫等多種原因,多所學校的粵劇教育于2007年戛然而止。

2 廣東鄉(xiāng)土音樂傳承存在的問題

以鄉(xiāng)土音樂作為音樂教學的內容在歐洲已有悠久的歷史。我國新世紀的國民音樂教育改革提出,應將我國各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綜合上述的情況來看,廣東的中小學并沒有很好地貫徹《標準》的指導思想,廣東鄉(xiāng)土音樂只在個別學校進行推廣和傳承,并不是在全市或全省范圍內進行大面積的推廣,其傳承問題突出表現在:

2.1 地方和學校的鄉(xiāng)土音樂課程意識淡薄

地方教育部門推廣鄉(xiāng)土音樂教育的力度欠缺,沒有教育部門的支持,學校難以實施鄉(xiāng)土音樂教學,更不可能建立完善的鄉(xiāng)土音樂教學體系。以上重點推廣鄉(xiāng)土音樂教學的學校,在鄉(xiāng)土音樂課程實施、鄉(xiāng)土教材的編寫、第二課堂的開展等方面能夠日益完善,但它們卻在推行民間音樂進課堂時沒有帶動其他學校共同參與。筆者認為這和地方教育部門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和推廣力度密切相關。

2.2 學校經費不足

學校很難為鄉(xiāng)土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持續(xù)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保障。重點推廣鄉(xiāng)土音樂的學校能夠維持下去,全靠一批藝術家、愛好者和熱心人士的幫助,但最終離不開的卻是當地政府的經費支持。學校的教育經費更多的是用于應試類課程的建設和教學上面,能用到音樂課程教學上的很少。

2.3 鄉(xiāng)土音樂教學師資短缺

年輕的音樂教師對傳統(tǒng)民間音樂文化的理解、認識不夠,鄉(xiāng)土音樂對于他們來說是陌生的,要在學校大范圍地傳承民間音樂,首先要保證師資力量。教師除了教授學生鄉(xiāng)土音樂外,還要參與搜集、改編、創(chuàng)作等工作,讓學生能學到更多的優(yōu)秀民間藝術。

2.4 鄉(xiāng)土音樂課程資源緊缺

第8篇: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音樂教育;農村與城市;均衡配置

隨著我國綜合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及基礎教育改革的大力實施,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多方面的重視。但由于經濟的差異,全國大中城市及農村地區(qū)在音樂教育資源的配置上還存在很大差異。以邢臺市為例,農村與城市小學在音樂教育的普及、硬件設施、重視程度方面都有所差異。所以,縮小城鄉(xiāng)音樂的差異,提高農村音樂教育水平,對我國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我國小學音樂教育現狀概述

目前在我國一線的大都市里,小學音樂教育確實已經取得了比較大的成效,譬如在北京和上海,很多孩子已經成為了“小音樂家”。這些城市的學校里擁有較好的音樂設施,較強的教師隊伍,學校和教師都在思索并嘗試更好地貫徹新課改的精神,實施高效的教學,家長也比較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所以在這些大城市里小學音樂教育發(fā)展的普遍是比較好的。而在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小城鎮(zhèn)和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則又是另一番景象。表現在教學器材的落后,教師專業(yè)素質的高低以及教學方法的單一等原因導致小學音樂教育不能順利進行。許多家長關心的只是學生的語數外分數,音樂課成績無所謂,學校也只一味的追求升學率,不夠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正是這些認識上的偏差,給這些地區(qū)的小學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二、城鄉(xiāng)小學音樂教育資源的差異性

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創(chuàng)造性有著重大作用,可見,在小學普及音樂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對邢臺市部分農村(邢臺市柏鄉(xiāng)縣正元寺村小學、邢臺市隆堯縣北樓鄉(xiāng)堯張小學)與城市小學(邢臺市郭守敬小學、邢臺市行知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發(fā)現本市農村與城市小學音樂教育在好多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資源分布不均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育觀念的差異

在對市區(qū)學校走訪中,大部分老師、家長、學生對音樂課的開設持支持的態(tài)度。他們普遍認為音樂課可以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教育管理部門也同樣重視小學音樂教育,所以在市區(qū)的音樂開課率高,教學比較規(guī)范。

而對邢臺市隆堯縣北樓鄉(xiāng)堯張小學進行調查時發(fā)現,大多數村民認為把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課學好才是必要的,孩子考試分數高就是好學生。再加上學校對教師的考核與學生升學考試成績直接掛鉤,音樂老師考核沒有成績,影響音樂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久而久之就潛移默化的減少了對音樂課的重視,導致音樂課的開課率下降,出現“一室多用”,主科占用音樂課時的現象。

由此可見,在教育觀念上城鄉(xiāng)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轉變傳統(tǒng)思想觀念對小學音樂教育水平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硬件設施的差異

在對對邢臺市區(qū)及周邊農村幾個學校進行走訪調查中發(fā)現,農村與城市小學在教學設施的配置上還存在一定差距。邢臺市區(qū)大部分小學硬件設施比較齊全,大多數都配有獨立的音樂教室,室內有鋼琴、電子琴、電視機、立體音響、錄音機等配套設施。符合《九年義務教育結算學校音樂教學器材配備目錄》標準,并且配有正規(guī)出版社的音像資料和書籍。教學質量好,學生能夠在快樂中體驗音樂的魅力。

而邢臺市農村小學情況就沒那么樂觀,幾乎沒有獨立的音樂教室,采用“一室多用”的方式授課,而且沒有鋼琴,有的配有電子琴。在極少數學校才有獨立的音樂教室,并配有一部分樂器和音響設備。但大部分都是簡單枯燥的上課方式,這樣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硬件設施很重要,縮小農村與城市硬件設施的差異刻不容緩。

(三)師資力量的差異

本人對邢臺市兩所小學和農村兩所小學音樂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走訪調查,發(fā)現邢臺市小學音樂教師多數為接受過專業(yè)培訓的本科畢業(yè)生,學校師資雄厚,音樂教師教育理念強,在教學方法、教學技巧上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性,能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享受音樂的魅力所在。

而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學歷大多數都是中專或大專,而且年齡稍大,受過專業(yè)培訓的本科畢業(yè)生幾乎沒有,教師缺乏音樂素養(yǎng),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當大的缺陷,從而影響音樂課的正常進行及課堂質量。總體而言,邢臺市農村與邢臺市的小學音樂教師相比,在學歷、人數、音樂素質及教師職業(yè)素質上存在一定差異。

(四)教學內容的差異

由于思想觀念、教師隊伍專業(yè)化水平的差異,反映在城鄉(xiāng)小學音樂課程在音樂教學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教學內容的差異不僅影響音樂課的正常進行,而且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針對此種情況本人對邢臺市區(qū)及周邊學校進行了調查。結果是邢臺市小學設置的音樂課時比較充足,其授課內容涉及到了基本的音樂知識,上課形式也是多種多樣。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音樂課堂的順利進行,最主要的是它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讓學生在娛樂中學到更好的知識。

而邢臺市農村音樂課的課堂上就沒有那么樂觀了。音樂課的開課率較低,授課內容相對單一,好多學校都沒有按照大綱要求去做。教學內容大部分以單獨的歌曲學唱為主,而且在歌曲的選擇上,也不是都合適,好多都是課本之外的流行音樂。

三、提高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水平的對策

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必然發(fā)展趨勢,音樂教育是一個特別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其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音樂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提高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水平,逐步縮小音樂中出現的城鄉(xiāng)差距至關重要。

(一)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

轉變人們對音樂教育的態(tài)度及看法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音樂走進生活,在課堂上實施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音樂課程,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多舉行各種音樂活動,擁抱生活,讓他們認識到音樂的樂趣,音樂無處不在。重要的是讓人們認識到音樂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二)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

解決這一大難題,首當其沖的就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次是學校的重視,再者就是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首先,學校應提供專門的音樂教室,應該按照《九年義務教育結算學校音樂教學器材配備目錄》標準,建立專門的音樂教室。而音樂教室中所需要的設備是非常重要的,應該配備應有的音樂設備和配套的音像資料以及書籍。所以這就需要政府和學校的力量,共同努力,層層把關引進正規(guī)的音樂設備和購買正版的書籍。

(三)加強師資建設的力度

首先,招聘一些年輕有學歷、有素質的教師,對入編老師學歷、素養(yǎng)、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己送ㄟ^的老師還要進行良好的培訓,以便提高師資水平,建立良好的師資隊伍,讓音樂老師正視自己的位置,增強其責任感。其次,還可以聘用一些思想進步、熱愛教育事業(yè)的骨干教師,這對老師和學生轉變教育觀念會有很大的正面影響,同時可以激發(fā)其他教師的積極性。其三,合理安排入編老師的結構,盡量避免“一師多用”的現象。

(四)規(guī)范音樂課的教學內容

《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第六、七條指出,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加強藝術類課程教學,按照國家規(guī)定和要求開齊開足藝術類課程;初級中學、普通高級中學開設的藝術課程,應當按照國家或者授權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藝術課程標準進行教學。所以,教育部門應該監(jiān)督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課程的進行,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選用配套的書籍,教授所要求的內容。同時監(jiān)督音樂課課時,減少缺堂少時,主科占用音樂課的現象。讓農村小學的學生享受與城市小學學生同等的教育待遇,達到教育公平。

綜上所述,解決邢臺市農村與城市在音樂教育上的差異性刻不容緩。政府和教育領導部門應當在農村音樂教育課程的實施和發(fā)展上給予經濟上和政策上的扶持和幫助,轉變農村學生、家長、教師對音樂教育的態(tài)度及看法,使城鄉(xiāng)小學音樂教育均衡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萬麗君.走向公平的藝術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95.

第9篇:小學音樂課程資源范文

關鍵詞: 中小學 音樂教育 德育

在中小學教育中,音樂學科除了具有與其他學科所共有的認知及教育功能外,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情趣等許多方面,還應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薄爸行W音樂課程要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發(fā)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yǎng),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p>

中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切實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潛心研究教育理論,大膽進行教育實踐,深入挖掘音樂課程資源,充分發(fā)揮音樂課程的德育功能。我對此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中小學音樂課程安排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許多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滲透著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民族文化的獨特氣質,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它們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藏。那些歷史題材的作品,特別是那些表現中華民族的自強自尊、樂觀向上的信念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及促進學生自立自強、奮發(fā)有為的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贊美和歌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如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背景,生動地描繪了中國人民英勇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展現了抗日必勝的光明前景。這部融交響性、寫實性于一體的氣勢磅礴的大合唱,既有中華民族的英勇氣魄和強烈的時代精神,又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群眾性的特點。中學課本所選的第七樂章《保衛(wèi)黃河》是一段進行曲體裁的輪唱歌曲,其快速大跳的動機與逐級擴張的音型,生動地表現了中國游擊隊員們?yōu)楸Pl(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而戰(zhàn)斗的英雄形象。這樣的優(yōu)秀作品,無論是演唱還是欣賞,都給人無窮的力量,收獲激情的體驗。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說:人的心靈接受美和藝術的效率遠遠勝過接受一個不喜歡的單調的說教。音樂課上,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多聽優(yōu)秀民族音樂作品,著眼于情感體驗,并指導學生學唱、背唱其中優(yōu)秀的主題及段落。學生的感性材料積累多了,逐漸有了自己的鑒別能力,自然會被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所吸引,繼而自覺領會、挖掘其中的內涵,使之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成為學生確立人生觀、世界觀的有力支撐。

二、積極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作精神

在音樂教學中,要通過多種集體活動如合唱、合奏、音樂游戲等,營造出一種美好的情境,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體會到只有共同努力、團結協作,才能把活動開展好。這樣,將思想教育融于音樂訓練之中,不僅使學生受到了集體主義教育,而且提高了音樂能力。例如在合唱教學中,老師首先引導學生多聽優(yōu)秀的合唱作品,培養(yǎng)學生對合唱的興趣,讓學生分小組練習不同聲部的旋律,熟練后再集體協作合唱,理解合唱的要領,要求每位學生在聲音狀態(tài)、力度變化、口型和呼吸、起聲、收韻等方面都盡量一致,各聲部聲音要均勻,團結協作,共同完成活動。在學校的拉歌比賽中,學生忘情地歌唱,在齊唱班歌的時候自信而驕傲,大大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協作意識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還必須要求每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而這種動力又來源于學生對美妙音樂的憧憬和向往,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引導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藝術作品而團結協作,從而使每位學生都受到集體主義教育。

三、充分利用音樂資源,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充滿藝術文化氛圍的教育環(huán)境,可以使人身心愉悅,成為廣大師生共有的精神財富和溝通情感的橋梁。恰當利用音樂資源,有利于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美好的校園環(huán)境。例如,早晨,清新、純凈的樂曲(如《校園的早晨》、《朝景》等)陪伴師生走進校園,可以使新的一天充滿活力;午休時,抒情、徐緩的音樂(如《美麗的夢神》、《搖籃曲》等)可以為學生的夢境增添浪漫的氣息,提高睡眠質量;寫字課上,典雅、古樸的樂曲(如《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隱隱響起,會使學生有一個恬淡的心境。“染之蒼則蒼,染之黃則黃”。學生在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身心愉悅,定能由美生愛,激發(fā)熱愛學校、熱愛家鄉(xiāng),進而熱愛祖國和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感。

當然,中小學音樂課程的德育功能還不僅僅體現在以上幾點,它在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使學生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藝術、特別是對音樂,道德內容是其靈魂,是其存在的意義。學校音樂課的一切形式都應當旨在發(fā)展學生的精神生活,幫助他們認識世界,形成他們的世界觀,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币魳方處熞ㄟ^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獲得豐富的音樂審美體驗,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中。尊重學生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能為學生提高審美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好人文素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們應特別注意發(fā)揮音樂課的德育功能,陶冶學生的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