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初中物理替代法范文

初中物理替代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物理替代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物理替代法

第1篇:初中物理替代法范文

科學方法反映了科學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是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的橋梁,是引導學生樹立科學觀的有效途徑。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除了認真做好物理知識的探究外還應利用物理實驗引導學生做好方法性的探究。

一、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在初中物理實驗探究過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刂谱兞糠ㄊ墙鉀Q復雜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當一個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時,為了確定這個物理量與某個因素的關系,就要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只改變這個因素,看所研究的物理量與這個因素的變化關系,這種研究方法就是控制變量法。

例如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的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這三個變量,怎樣才能確定其中一個因素對導體電阻的影響及影響程度呢?這就需要用控制變量法。如下一練習題:兩個同學在做探究影響導體的電阻的大小實驗時他準備在電路中接入待研究的電阻絲,電源電壓恒定,待用電阻絲規(guī)格如下表:

1、要研究電阻與材料的關系應選擇序號___和___的兩組電阻絲

2、選擇2和3兩組電阻絲能研究電阻和___的關系

3、將2和4號電阻絲接入兩個完全相同的電路發(fā)現(xiàn)接有4號電阻絲的電路中的電流表示數(shù)大于接有2號的電路中電流表的示數(sh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

4、這種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經(jīng)常用到,以下實驗中與此方法不同的是()

A液體蒸發(fā)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B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的關系

C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D電流時用水流類比

在初中物理中用到控制變量法的實驗除了上題中提到的A、B、C三個選項的實驗外,還有如下實驗:研究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研究電磁鐵的磁性與線圈匝數(shù)和電流大小的關系、研究物體運動的快曼、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研究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的關系等等。

二、轉(zhuǎn)換法

有某些物質(zhì)或現(xiàn)象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可以通過研究該物質(zhì)或現(xiàn)象所產(chǎn)生的可見效果,對物質(zhì)和現(xiàn)象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的方法叫做轉(zhuǎn)換法。

在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這一節(jié)課中,音叉的振動我們看不清楚,把正在振動的音叉放入水中濺起水花可來認識它。電流看不見但我們可以通過它表現(xiàn)出來年的熱效應和磁效應來認識它;磁場看不到可以通過放入其中的小磁針轉(zhuǎn)動方向發(fā)生偏轉(zhuǎn)來認識。

例如下面的一個習題:磁場是一種看不見的特殊物質(zhì),我們可以通過磁場對小磁針的作用效果來認識他。這是科學研究的一種常用方法。下列選項中不是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是()

A比較溫度高低,通過液體受熱后的體積變化

B學習了電壓,通過水壓來認識它

C電磁鐵磁性的強弱可以觀察吸引的大頭針的數(shù)目

D電路是否有電流可以觀察電流表指針是否發(fā)生偏轉(zhuǎn)

在下列問題的研究中還可以用到轉(zhuǎn)化法:通過擴散現(xiàn)象來研究分子的運動;研究物理的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的關系時通過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來判斷動能的大小等等。

三、等效替代法

當兩個物理量或兩個物理過程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時就可以利用其中的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另一個物理量,或利用一個物理過程來代替另一個物理過程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等效法是物理方法中應用廣泛的重要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在效果等同的前提下,把實際的、復雜的物理過程變成理想的簡單的等效過程來處理,可加深對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理解。

例如用等效替代法測電阻:實驗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S是單刀雙擲開關、R'是電阻箱、R0是已知阻值的電阻、Rx是待測電阻。

實驗步驟:

①將開關S撥到a,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

②再將開關S撥到b,調(diào)節(jié)電阻箱R'的阻值,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讀出電阻箱的阻值為R,則被測電阻Rx的阻值為R。另外,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也用到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還可以在如下實驗探究中:排水法測小塊固體的體積;求多個電阻組成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等等。

四、理想化法

理想化法制根據(jù)所研究的問題的需要和具體情況,確定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干擾,從而簡明的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理想化法是一種科學抽象,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包括理想化實驗法和理想模型法。

第2篇:初中物理替代法范文

初中物理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以下試舉數(shù)例加以說明。

一、控制變量法

自然界中發(fā)生的各種物理現(xiàn)象往往是錯綜復雜的,因此影響物理學研究對象的因素在許多情況下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因素相互交錯、共同起作用的。要想精確地把握研究對象的各種特性,弄清事物變化的原因和規(guī)律,單個自然條件下整體觀察研究對象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對研究對象施加人為的影響,造成特定的便于觀察的條件,這就是“控制變量”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實驗過程中,控制變量法是一種最常用、非常有效的探索客觀物理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其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應用有:

1.研究蒸發(fā)的快慢與哪些因素的有關;

2.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研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4.研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5.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6.研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

7.研究動能、重力勢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8.研究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

9.研究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0.研究電壓一定、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11.研究電流做功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系;

12.研究電流的熱效應與哪些因素有關;

13.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系;

14.研究物體吸收放熱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15.研究電功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6.研究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哪些因素有關;

17.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

18.研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19.研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個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中,因?qū)嶒灡旧淼奶厥庀拗苹蛞驅(qū)嶒炂鞑牡认拗?不可以或很難直接揭示物理本質(zhì),而采取與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現(xiàn)象來替代的方法。這種方法若運用恰當,學生不僅能順利得出結(jié)論,而且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應用有:

1.研究串、并聯(lián)電路時,引入總電阻的概念;

2.等效替代法測電阻;

3.滑動摩擦力的測量;

4.“曹沖稱象”;

5.通過導體時產(chǎn)生的一些現(xiàn)象(如小燈泡發(fā)光)來確定是否有電流通過;

6.研究大氣壓的值時,用水銀柱高所產(chǎn)生的壓強來研究大氣壓;

7.在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驗證物與像的大小相同。

三、推理法

有一些物理現(xiàn)象,由于受實驗條件所限,無法直接驗證,需要我們先進行實驗,再進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確結(jié)論。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應用有:

1.研究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研究牛頓第一定律。

四、類比與歸納法

類比法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可以推出與其類似的事物也具有這種屬性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從一般性較小的前提出發(fā),推出一般性較大的結(jié)論的推理方法叫歸納法。在科學研究中,歸納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許多物理概念、定律及規(guī)律的獲得都是借助了歸納法的力量,由實驗(演示實驗或?qū)W生實驗)歸納獲得的。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應用有:

1.研究電流和電壓時,用水流和水壓類比;

2.用水波類比聲波;

3.類比磁極間和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大多數(shù)定理和規(guī)律的提出都應用了歸納法,比如銅能導電、銀能導電、鋅能導電,則歸納出金屬能導電。在實驗中為了驗證一個物理規(guī)律或定理,我們要反復地通過實驗來驗證它的正確性;然后歸納、分析整理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在阿基米德原理中,為了驗證F浮=G排,我們分別利用石塊和木塊做了兩次實驗,歸納、整理均得出F浮=G排,于是我們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確性,使用的正是這種方法。

五、圖像法

圖像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用來表示一個量隨另一個量的變化關系,很直觀。由于物理學中經(jīng)常要研究一個物理量隨另一個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因此圖像在物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實驗中,運用圖像來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探究內(nèi)在的物理規(guī)律,具有獨特之處。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應用有:

1.固體的熔化和液體的凝固圖像;

2.研究歐姆定律的電壓與電流圖像;

3.研究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的路程與時間圖像;

4.液體的沸騰實驗圖像;

5.探究物質(zhì)的密度的圖像。

六、轉(zhuǎn)換法

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zhì)或物理問題我們往往要拋開事物本身,通過觀察和研究它們在自然界中表現(xiàn)出來的外顯特性、現(xiàn)象或產(chǎn)生的效應等去認識事物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應用有:

1.用細線測量地圖上鐵路線的長度,直尺和三角板測硬幣的直徑;

2.用小磁針研究磁場方向;

3.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來比較磁性的強弱;

4.根據(jù)電燈的亮暗程度比較電流的功率;

5.通過比較電流的大小來比較電阻的大小;

6.通過觀察木塊被運動物體撞擊后移動的距離大小來比較物體動能的大小;

7.通過觀察木樁被打入沙中的深淺來比較重物的重力勢能的大小;

8.通過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現(xiàn)象來說明分子的運動特點;

9.通過物體形變量的大小來說明物體受力的大小。

研究方法多種多樣,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在指導學生研究物理現(xiàn)象、概念和規(guī)律時,教師應潛移默化地滲透科學研究方法,正確地認識各種教學方法的功能和效果,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另外,研究某些物理知識或物理規(guī)律,并不是僅僅用到一種方法,往往要同時用到幾種研究方法。如在研究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我們同時用到了觀察法(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轉(zhuǎn)換法(把電阻的大小轉(zhuǎn)換成電流的大小、通過研究電流的大小來得到電阻的大小)、歸納法(將分別得出的電阻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有關的信息歸納在一起)和控制變量法(在研究電阻與長度有關時控制了材料、橫截面積)等方法??梢?物理的科學方法題無法細致分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第3篇:初中物理替代法范文

一、適應學生特點,做好過渡

初中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正在逐步形成。而物理學中有一些概念規(guī)律很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老師如果一味地枯燥講解會使學生乏味,理解不全面、不到位,和實際應用更難以聯(lián)系。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感性認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從生活經(jīng)驗、感知模型和實驗基礎上找出規(guī)律,弄清因果關系,建立邏輯思維依據(jù)。如講光反射規(guī)律時,讓學生手拿鏡子把光反射到另一位置,若在入射點向鏡子做一條垂線,通過改變鏡子與光的夾角,發(fā)現(xiàn)反射光與鏡子夾角與其變化很相像,從而引導學生自己初步得出光反射的規(guī)律,再與前人總結(jié)的規(guī)律作比較,結(jié)果竟驚人的一致!學生的小臉激動得通紅,原來自己也能有如此重大發(fā)現(xiàn),很有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

二、重視學法指導,做好引路人

在初中物理學習方面,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能力以及科學的學習方法應當放在首位,這是現(xiàn)代教學理論的新觀念。物理學科的教學方法很多,如模型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zhuǎn)換法、類比法、圖像法、逆向思維法、比較法、科學推理法、歸納法、運用現(xiàn)有知識內(nèi)容推理后面內(nèi)容等。這些方法在物理教學中有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要特意加強方法指導。

處理教材時,要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弄明白本節(jié)要研究的主題,引導學生探究,首先提出問題,然后猜想,接著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搜集證據(jù),從中發(fā)現(xiàn)物理現(xiàn)象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找出其中的變化規(guī)律,并闡明其發(fā)生原因,歸納結(jié)論。在學習密度、壓強、功率時,學生只是注意其比值的數(shù)學形式,忽視了物理意義。我就引用學生熟悉的勻速直線運動中對速度概念的理解,進行類比學習,加深理解。在學習合力概念時,數(shù)只螞蟻才能挪動的一片樹葉僅一只甲殼蟲就可以挪動它,那么一只甲殼蟲對樹葉的作用力等效于數(shù)只螞蟻作用力的合力,這樣用等效替代法可以正確理解合力的概念。

三、引導學生觀察,培養(yǎng)學習興趣

第4篇:初中物理替代法范文

【關鍵詞】中考 物理 審題 程度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3-0149-01

考試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每年的中考、高考,牽動著每個家庭的神經(jīng),考試不只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是檢驗教師的教學水平,所以,每次考試不只考學生,也是對教師的考驗,因此,對學生考試技巧的訓練是關鍵。

一 恐慌蔓延

小學生經(jīng)考試進入初中,所謂一帆風順。由于所學內(nèi)容和年齡的原因,知識結(jié)構比較簡單,而且受九年義務教育影響,不管怎樣都可以讀初中??荚嚫偁師o非就是選校的競爭,對考試、分數(shù)、排名沒有概念。進入初中后,由于習慣和考試心態(tài)、技巧未調(diào)整好,學生一時不適應,考試屢戰(zhàn)屢敗,產(chǎn)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學習遇到很大困惑,時間一久,經(jīng)家長、教師的訓誡,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感,甚至與老師、父母發(fā)生頂撞,逃學逐漸淪為差生。

二 咬文嚼字

物理題很多條件隱藏在題目中,讀題時,注重關鍵字、詞、句,并把這些關鍵勾畫出來,“盤根錯節(jié)、辨利器”找到關鍵的解題條件,排除干擾項。對必須畫圖思考解題的,必須要求畫圖,把抽象的物理思維變成形象的圖示。降低審題的難度。如果一道題讀不懂,就多讀幾遍,反復揣摩出題人的心思。

初中階段的學生喜歡直接、簡單,一心想用一個公式直接得出答案,如果一道題稍微轉(zhuǎn)一點彎,學生就會感到頭痛,對于抽象思維較差又不愿意畫圖的學生來講,是個致命的問題,所以,解決物理問題,必須要求學生會咬文嚼字,還會畫圖解題。

三 速戰(zhàn)速決

讀懂題目后,把所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找出解題思路以及對應公式。這也是由聽講到做題的過渡,有學生總抱怨,老師,你所講的知識我都懂,但一做題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這是典型的光聽不想、光想不做的懶惰習慣造成的。一旦解題找到了方法,必須要速戰(zhàn)速決,加快計算過程,這是對咬文嚼字所耽擱時間的有效補充,可以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解題時,平時對數(shù)量級、帶分數(shù)、通分計算必須熟練,平時,我對學生這方面要求非常嚴格,這是搶時間的最好方法,注意到了這些細節(jié),解題絕對又快又準。

四 滴水不漏

物理A卷基礎知識較多,90%的學生都沒有問題,100分考90分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做A卷要膽大心細,題目基礎,一般情況下運算要求不高,運算過程簡單,因此,在求解運算過程中,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另外“快”中要注意運算的準確性。對于想拿高分的同學沒有任何優(yōu)勢。有的就是對知識的熟練程度,為B卷多項選擇和綜合題贏得更多的時間。

物理B卷20分是優(yōu)生的機會,B卷綜合知識較多,一般優(yōu)生可以得到16分以上,較優(yōu)秀的可以得到18分以上,中等學生可以得12分左右,成績中下的學生得8分左右還是有把握的。

五 兵不厭詐

大多數(shù)難題思路較靈活,方法看似多樣,很多學生自以為解出來了,可考試過后,幾乎全錯,剛好掉入出題人的陷阱,對此我認為應認真審題,把解題的有用條件用筆勾畫出來,把其他無用條件去掉,并在草稿紙上寫出基本的解題思路,再仔細揣摩,以避免掉入出題人的陷阱,一旦找到了解題思路,做起來就容易了。任何難題都是由幾個基本知識點構成的,關鍵是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最快捷、有效地找出解題方法。比如說每一年的中考題都是以一道大題帶一道小題的形式出現(xiàn),小題的解決不僅為你贏得一部分分數(shù),而且還為大題的解決創(chuàng)造了條件,很多大題的解題思路隱藏在小題里面。只要做到細心、耐心、靜心。我認為,一般都沒有問題。再次,適當采取物理中的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特值法等方法解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 驕兵必敗

一套看似簡單的考題,有些粗心學生做起來,半個小時就可交卷,可成績一出來,卻一塌糊涂。做題要多疑,走一步,瞧一步。若發(fā)現(xiàn)不對,立即改變做題思路,以免越陷越深,難題最好做,解題思路較死,不易出錯,最難解的就是貌似簡單的題,稍有不慎,錯誤百出,防不勝防。每次考試總有些學生考不好。因此,題做完后,一定要靜下心,仔細檢查,簡單的程序,做起來十分困難,因為他們平時沒有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源于驗證,高于驗證,不要輕易忽視甚至放棄驗證的過程,要在驗證中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曹長遠.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教程[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第5篇:初中物理替代法范文

【關鍵詞】初中物理;科學方法

一、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是初中物理實驗中常用的探索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所謂控制變量法是指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響它的多個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的關系,可將除了這個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為地控制起來,使其保持不變,再比較、研究該物理量與該因素之間的關系,得出結(jié)論,然后再綜合起來得出規(guī)律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中,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決定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影響液體壓強的大小的因素;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影響電功、電熱大小的因素;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影響磁場對通電導體力的大小的因素等等實驗,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個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中,因?qū)嶒灡旧淼奶厥庀拗苹蛞驅(qū)嶒炂鞑牡认拗疲豢梢曰蚝茈y直接揭示物理本質(zhì),而采取與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現(xiàn)象來替代的方法。這種方法若運用恰當,不僅能順利得出結(jié)論,而且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鏡,因兩者在成像特征上有共同之處,容易使學生接受,而玻璃板又是透明的,能通過它觀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蠟燭,便于研究像的特點,揭示出規(guī)律。我們在學習中,在親歷實驗過程的基礎上,要進行方法的總結(jié),在以后遇到有關的實驗設計時,就會自覺地加以運用。比如在學習伏安法測電阻之后,要求設計一個實驗,在上述實驗中缺少電壓表或電流表,其它器材不變,另有一個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供選用,要求測出未知電阻,應該怎么辦?學生就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思想進行設計了。

三、轉(zhuǎn)換法

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測量,有的物理現(xiàn)象不便于直接觀察,通過轉(zhuǎn)換為容易測量到與之相等或與之相關聯(lián)的物理現(xiàn)象,從而獲得結(jié)論的方法。譬如,在研究電熱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電流通過阻值不等的兩根電阻絲產(chǎn)生的熱量無法直接觀測和比較,而我們通過轉(zhuǎn)換為讓煤油吸熱,觀察煤油溫度變化情況,從而推導出哪個電阻放熱多。教學時不妨設計一問:為什么研究電熱與電阻大小的關系時,還用到似乎與實驗無關的煤油呢?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在小結(jié)出該實驗中煤油的作用的基礎上,進而再問:該實驗能否不用煤油而改用其它方式來觀察電阻通電后的發(fā)熱情況?這樣促使學生思維得以發(fā)散,轉(zhuǎn)換的思維方法得到訓練,設計實驗的能力也隨著提高了。

四、類比法

類比法是一種推理方法。為了把要表達的物理問題說清楚明白,往往用具體的、有形的、人們所熟知的事物來類比要說明的那些抽象的、無形的、陌生的事物,通過借助于一個比較熟悉的對象的某些特征,去理解和掌握另一個有相似性的對象的某些特征。如:用水波類比聲波;用水路來類比電路;在研究電壓的作用時,借助于看得見而學生比較熟悉的“水壓形成水流”的實驗作類比,來揭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又比如在研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的實驗中,為準確記憶通電螺線管的北極與電流方向的關系,以緊握的右拳頭類比為螺線管,四指為線圈并指向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一端為北極。這樣形象直觀很容易被學生理解記憶牢固。當然,這里還可以用其他方式來類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找到更符合學生實際的類比方法。

五、圖象法

圖象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用來表示一個量隨另一個量的變化關系,很直觀。由于物理學中經(jīng)常要研究一個物理量隨另一個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因此圖象在物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實驗中,運用圖象來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探究內(nèi)在的物理規(guī)律,具有獨特之處。如: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和水的沸騰情況的實驗中,就是運用圖象法來處理數(shù)據(jù)的。它形象直觀地表示了物質(zhì)溫度的變化情況,學生在親歷實驗自主得出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通過描點、連線繪出圖象就能準確地把握住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特點、液體的沸騰特點了。

在其他的實驗中,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采用圖象來處理數(shù)據(jù)。例如在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規(guī)律實驗中,把各點作為橫軸、電流為縱軸,作出的圖象為水平直線,很直觀表示出串聯(lián)電路中各點電流相等的規(guī)律。這樣學生非常容易理解和記憶。在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電壓的關系、同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重力大小跟質(zhì)量的關系等實驗中都運用到圖象法。這樣把數(shù)形結(jié)合、圖形與文字結(jié)合起來處理數(shù)據(jù)、描述物理規(guī)律,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處理數(shù)據(jù)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

六、比值定義法

第6篇:初中物理替代法范文

【關鍵詞】物理教學;概念;知識;方法;比較法

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人們常常通過比較來認識事物。要認識一件事物的本質(zhì),只是從這件事情本身來考察是不夠的,還必須把這件事情和其分相關聯(lián)的事情訴在一起比較。比較就是根據(jù)一定的標準,把彼此相關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進行考察,確定其異同。只有比較,才能有鑒別:只有鑒別,才能有認識。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思維和物理規(guī)律具有可比性。教材中很多概念,如速度、慣性、比熱、密度、壓強等等,都是用比較法引出的。在物理教學中應重視使用比較法,用比較法可幫助學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尤其在復習課上運用,能使知識融會貫通,開拓學生的思維,并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有利于知識網(wǎng)絡的形成,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比較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它可以在異類對象之間進行,也可以在同類對象之間進行,還可以在同一對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間進行,比較的內(nèi)容也極其廣泛,可以是概念、規(guī)律的定義、公式的表示,也可以是物體間作用方式、作用效果、物體運動狀態(tài)和運動過程等各個方面。

一、概念的比較

1.比較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是物理知識的核心內(nèi)容。如果沒有物理概念作為基礎。就無法形成物理學的體系。物理概念是對物理現(xiàn)象、過程等感性材料進行科學抽象的產(chǎn)物。物理概念的教學還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開發(fā)智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教好概念,學生學好概念,對于實現(xiàn)中學物理教學的目的任務,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是至關重要的。初中學生學習物理概念中常見的問題有:經(jīng)驗中形成的不正確、不科學概念的干擾。感性認識不足或已在物理中,有些物理概念看來很相似,但其物理意義卻不相同,這就要學生弄清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例如,重力和壓力,是學生極易混淆的概念,一些學生常將壓力和重力間的某些非凡情況下的關系一般化,往往認為“壓力的大小總等于重力的大小”甚至認為“壓力就是重力”。如果將兩個力加對比進行理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另外,初中學生對質(zhì)量和重量,壓力與壓強,熱量與熱能等等也常常分辨不清。對于這些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對比、辨析、明確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是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概念,理解、鞏固、深化概念最有力的措施。

2.比較法可使學生真正理解概念,靈活運用概念

一個物理概念的表達式中,包含了定義方式、物理意義、及單位等內(nèi)涵。將表達式間進行橫向比較,能促使學生記憶概念、活化概念和深化概念。有些物理概念間有許多相似之處,從相似概念的比同中,讓學生了解和學會形成概念的某些方法。例如,速度概念的表達式V=S/t和功率的表達式P=W/t相比較,它們都反映了另一物理量變化快慢的共同特征;它們的單位都是由另外兩個物理量的單位復合而成。另外,象密度、電阻、比熱等概念,從公式上都可看出,對同一物質(zhì)來說,它們的比值都一個“常數(shù)”,反映著物質(zhì)本身的屬性。這可消除諸如“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為零”、“一杯水比熱(密度)比半杯水的比熱(密度)大”等之類的錯誤。

3.用“比較”可以深化概念。加強知識聯(lián)系,使之系統(tǒng)化

在上新課時,知識往往比較分散,復習課上教師要幫助學生通過比較,把一些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可使學生靈活運用概念以深化概念。如復習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時,可通過對兩種電路中電流的路徑、電流特點、電壓特點和電阻特點等加以比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經(jīng)過比較,學生加深了對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理解,解決相關問題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二、知識內(nèi)容的比較

通過這樣的比較分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和對知識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如:晶體與非晶體;蒸發(fā)與沸騰;凸透鏡與凹透鏡;汽油機與柴油機;浮力與壓強;功率與機械效率;定滑輪與動滑輪;電流表與電壓表;電動機與發(fā)電機;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與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小燈泡的電功率等等。

三、物理研究方法的比較

在物理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而且要重視有關物理學研究和處理問題方法的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巴甫洛夫認為:“重要的是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的總結(jié),認識一個科學家的方法遠比認識他的成果價值更大?!?/p>

初中物理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變量法、實驗推理法、轉(zhuǎn)換法、類比法等。如:

1.等效(替代法)

在電路中,若干個電阻,可以等效為一個合適的電阻,在研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等

2.建立理想模型法

通過磁感線研究磁場的分布,通過光線研究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等。

3.控制變量法

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響壓力作用大小的因素等

4.實驗推理法

研究牛頓第一定律;人們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等。

5.轉(zhuǎn)換法

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fā)光來確定,即根據(jù)電流產(chǎn)生的效應來判斷等。

6.類比法

電流、電壓類比水路、水圧等。

四、不同解決方法的比較

比較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將會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深對物理過程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能力。例如:用不同方法測量固體密度。規(guī)則外形的固體密度的測量(天平和刻度尺法,彈簧稱和刻度尺法),不規(guī)則外形固體密度的測量:天平、量筒法:無天平(彈簧秤)、有量筒方法;有天平(彈簧秤)、無量筒法。又如:不同方法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物體所受的浮力等。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靈活、準確地運用比較法,不僅可以密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比較中去偽存真,由此及彼,將知識和方法融會貫通,對教學難點的突破和教學重點的突出,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初中物理教師之友

[2]教育科研研究

第7篇:初中物理替代法范文

關鍵詞:實驗探究;科學方法;創(chuàng)新能力;高效課堂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現(xiàn)代教育的關鍵,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物理實驗的教學在物理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以往的教育注重知識的傳授和灌輸,隨著社會經(jīng)濟建設的發(fā)展和需要,對構建高效課堂的要求更加迫切,更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物理本質(zhì)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實驗本身是一個探究的過程。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體會到探究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的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學習高效化。實驗中不僅要求對知識要熟記于心,還要求要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探究能力。將探究式教學方法應用到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習慣,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下面就是我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總結(jié)的一些探究方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有所幫助,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1、圖像法

物理學習的基礎是數(shù)學,因此在物理試驗中離不開用數(shù)學圖像來處理數(shù)據(jù)。不僅具有簡明、直觀的特點,而且處理的數(shù)據(jù)誤差小、精確度高,還可以分析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

在探究電流隨電壓、電阻變化(歐姆定律)的試驗中,運用圖像法處理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特點,既直觀又簡明。

2、模擬法

在研究磁體周圍磁場分布情況時,磁場和磁感線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又實實在在的存在,如何讓學生觀察到磁場的存在呢?這就要用到模擬法這種實驗探究方法:把玻璃放在磁體的上面,把鐵粉均勻的灑在玻璃板表面,由于磁場的存在,鐵粉呈磁感線狀分布,證明了磁場的存在。

3、控制變量法

影響物理研究對象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相互交錯、共同起作用的,所以要想把握研究對象的特性,弄清事物之間變化的規(guī)律,必須在多個變量中,人為地控制一些量不變,而研究其它量之間相互關系??刂谱兞糠ㄊ浅踔须A段物理實驗中很重要的一種探究方法。例如:液體內(nèi)部某一點的壓強大小與那些影響因素有關?在探究過程中我們可以猜想:可能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可能和液體內(nèi)部某一點的深度有關。首先,可以控制深度不變,探究液體密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其次,可以控制液體密度不變,探究深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

4、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抽象、復雜的物理過程或現(xiàn)象變換成理想、簡單的過程或現(xiàn)象來研究處理的方法。

當測量器材無法直接測量某個物理量時,就要設法用可以直接測量的物理量來取代不能直接測量的物理量,但要注意的是直接測量的與不能直接測量的物理量之間要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例如:在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用兩根等大的蠟燭,把沒有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后面,與前面點燃的蠟燭的像重合,用這個沒有點燃的蠟燭代替虛像,就可以把虛像的位置確定下來,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直觀化。

5、理想化法

在探究有些物理問題時,有些影響因素我們沒有辦法忽略,因此在探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它理想化,從而有利于我們探究物理現(xiàn)象。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小車和水平面的摩擦力不可消除,因此可以假設水平面絕對光滑,這樣有利于我們總結(jié)實驗現(xiàn)象,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牛頓第一定律。

第8篇:初中物理替代法范文

論文摘 要:現(xiàn)從兩個方面入手對初中科學實驗課日常生活用品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問題進行探討,包括: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直接替代實驗用品、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實驗用品。

日常生活用品來源于學生生活,且易取、易得,是對學校實驗室資源的補充。日常生活用品開發(fā)成為實驗課程資源,能把學生的學習視點從書本逐漸引向生活,引向更廣闊的自然時空,使學生對科學現(xiàn)象獲得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科學知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一、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直接替代實驗用品

如果沒有合適的課程資源,可以由那些特征和性能近似的其他資源代替,課程資源具有替代性。中學科學實驗創(chuàng)造技法中的替代法是通過對原型的觀察研究,洞悉其材料結(jié)構、工藝造型、功能原理等,在原型的引發(fā)下進行創(chuàng)新的一種技法。替代法不是消極的頂替和被動的替換,而是主動、積極地創(chuàng)造。利用替代品做實驗能打破常規(guī)實驗的條條框框,啟發(fā)求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可直接替代的實驗儀器:白色厚薄均勻的瓷湯匙可作代蒸發(fā)皿,用于一般固體的加熱,少量溶液的加熱、蒸干等;口大、口邊光整、無色、大小適宜的藥瓶、罐頭瓶等,都可作集氣瓶;用塑料吸管或水性筆芯代替導管;用泡沫塑料代試管架;包裝藥片的塑料凹槽可作井穴板;光亮的紐扣、燈泡、表蒙子、罐頭盒等,根據(jù)上述物體表面是凹或凸的可以成為凸面鏡或凹面鏡;老花鏡代替凸透鏡等。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可直接替代的實驗藥品:廢舊干電池外殼剝下洗凈替代鋅,廢舊干電池中剝?nèi)〉氖籼娲?;破鋁鍋、鋁壺、青霉素等瓶口剝?nèi)′X片;精裝香煙的鋁箔代替鋁箔;鋁質(zhì)廢電線中剝?nèi)′X絲;銅質(zhì)廢電線中剝?nèi)°~絲;大理石可替代碳酸鈣;食用小蘇打可替代碳酸氫鈉;廚房用精鹽可替代氯化鈉;廚房用醋可替代醋酸;豆油、菜油、豬油可替代油脂。

二、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實驗用品

學校實驗室應提供一些常用工具盒,為師生利用身邊的物品,廉價的材料自制教具,進行科學實驗提供便利。有些制作精巧的自制教具和創(chuàng)意新穎的實驗器具不是登不了大雅之堂,而是可以作為學校的常規(guī)儀器保留下來。它們不僅有助于科學實驗教學,而且可以激發(fā)廣大師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給學生以親切感和成就感。正如麥克斯韋所說:“演示實驗的教育價值常常是與儀器的性能成反比,學生用自己自制的儀器,即使在用的過程中總是出錯,卻常常比用細心調(diào)整的儀器易于學到更多的東西。”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也曾說過:“自制的儀器永遠比買來的好?!庇行┧幤芬部梢岳靡恍┥磉呉椎玫脑牧献灾啤1M管不是很純凈,但用于一般實驗還是可以的。

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的實驗儀器:利用墨水瓶(代燈座)、汽水瓶蓋(固定燈芯)、塑料瓶蓋(代燈罩)、廢鐵皮(代防風罩),可做成很實用的酒精燈;取下廢燈泡上的金屬套(可在酒精燈上轉(zhuǎn)動著燒一會兒),再小心取出燈泡中的玻璃柱。金屬套內(nèi)外涂一層漆,干后配上皮塞和導氣管,把金屬套用油灰黏合在玻璃泡上,即可做成代燒瓶;用眼藥水軟塑料管或其他類似的軟管,在管口上套上一支拉尖的細玻璃管,就是一支非常實用的滴管;用大小適宜的圓玻璃瓶,截取上面部分,可以做成漏斗;用油灰或熔蠟把大號廢舊注射器的頂端的小孔堵住,配上水泥座或厚木座,就成了一個很實用的小量筒;用普通食品塑料袋制儲氣袋,儲用都很方便;簡單的木質(zhì)天平可以自制:用木條作橫梁,用一段廢鋸條磨成刀口作支點,在橫梁上等臂兩端各掛一個塑料盤子作托盤。砝碼可用硬幣(三個一分硬幣作2克砝碼,三個五分硬幣作5克砝碼,誤差不大)、空藥瓶(盛上相當?shù)纳车[,可當10克、20克、50克的砝碼)和磚頭(切成所需的重量,例如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來代用。如自制簡易顯微鏡的材料完全可以廢物利用,可以選用圓形花鏡片兩個、馬糞紙1張(鞋盒即可)、三合板或薄木板1塊,小鏡片1個,鐵絲和圓釘若干,乳膠和小木條。

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的實驗藥品:用稻草等燒制少量即得草灰;用柳樹枝自己燒制,研細即為炭粉:取蛋殼數(shù)個洗凈、晾干、搗碎,可制得碳酸鈣:用銅絲在水焰上燃燒,表面可生成氧化銅;一些花草、果實及蔬菜如卷紫心菜、紫蘿卜、紅蘿卜、紫羅蘭花等均含有育翅酸堿指示劑作用的色素,可以用這些植物來自制酸堿指示劑。

近年科學實驗改革正在向著貼近生活的方向進行,從生活性、實用性和符合年齡特點的角度來考慮設計實驗是很有必要的。要善于從熟悉的環(huán)境和事例中發(fā)掘?qū)嶒炚n程資源,豐富教材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加深對周圍事物本質(zhì)的認識和理解,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習慣。

參考文獻:

第9篇:初中物理替代法范文

探究性實驗教學;科學探究;課堂實例;啟發(fā)引導;分組實驗

新課程改革非常注重探究性實驗教學,有關探究教學的理論網(wǎng)上及教學雜志很多,但具體到一節(jié)物理課,到底怎么上才能較好的貫徹探究的理論,是不少一線物理教師普遍存在的困惑,本文以《平面鏡成像》這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為例,談談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經(jīng)歷一個相對較為完整的科學探究,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設計思想: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學生學習了“光的反射”后的一節(jié)探究課,是光的反射的重要應用。平面鏡是學生經(jīng)常接觸的東西,學生對此有著豐富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但學生第一次真正接觸“像”這個概念,存在著不少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通過老師的啟發(fā)引導,親身經(jīng)歷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器材的選擇、數(shù)據(jù)的獲取和分析、交流、討論及實驗結(jié)論的得出,經(jīng)歷一個相對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在體驗中感悟探究,讓學生在交流探索中一步步把探究引向深入,體驗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知道虛像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1)在實驗探究中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經(jīng)歷探究全過程。(2)感知虛像的含義;(3)學會利用“等效替代法”研究問題。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1)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獲得“發(fā)現(xiàn)”成功的喜悅,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感受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點:

1.經(jīng)歷“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過程。

教學難點:

1.虛像的概念。

2.實驗的設計。如何選擇實驗器材、怎樣把平面鏡所成的無形的像“顯現(xiàn)”出來(等效替代)。

教學過程: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