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勞動教育研究課題范文

小學勞動教育研究課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勞動教育研究課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勞動教育研究課題

第1篇:小學勞動教育研究課題范文

【關鍵詞】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 存在問題 發(fā)展策略

【課題來源】山東省棗莊市二O一二年科學技術發(fā)展計劃軟科學項目《素質教育基地創(chuàng)建實踐與研究》(編號:2012RKGA012)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0-0006-02

創(chuàng)建校外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順應現代教育發(fā)展趨勢、創(chuàng)新教育培養(yǎng)人才模式的客觀需要,對促進中小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具有其它教育資源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強實踐基地建設,面向學生開展各種實踐活動,有利于促進教育觀念更新,實現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在社會實踐中相互滲透,從而更好地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我市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于2009年在市第一職業(yè)高中辦學基礎上進行功能性改造而成,擁有教學樓、實訓樓、拓展訓練場等活動場所,開設有素質拓展、電子制作、物理探究、生活化學、數學好玩、禮儀訓練、音樂體驗、沖浪e世界、生物與環(huán)保、家政實踐、布藝、剪紙、攝影、計算機拆裝、篆刻、航模、中國書法、家用電工、避險與救護、折紙、手工編織、泥塑、傳統(tǒng)體育等23個活動課程,并與當地村民合作開辟學生農業(yè)實踐區(qū),日接待近500名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是一所集勞動教育、藝術教育、科普教育、軍事拓展、生命教育于一體的綜合實踐教育基地。

這種教育方式無論從理論角度還是從實踐角度看,都是新生事物,況且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尚未被完全扭轉,因此素質教育基地建設及教育管理模式方面還面臨不少問題。經過幾年的建設與運行,我們積累了大量的一手資料,也摸索出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同時我們對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創(chuàng)建發(fā)展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作為一項課題,我們申報了山東省2010年教學研究課題,目前已順利結題。

一、存在的問題

1.經費投入問題。

創(chuàng)建校外學生綜合性素質教育實踐基地,需要較大的經費投入,無論選擇何種類型的實踐基地,如果以縣區(qū)為單位的獨立建制的實踐基地少則需投入幾百萬,多則上千萬。利用原有教育資源改造或利用社會資源整合而成的實踐基地雖投入少,見效快,但至少也需要上百萬元的投入。按照目前的教育經費投入方式,創(chuàng)建校外學生綜合性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沒有專項經費,同時,在收費方面也受到很大的限制。這制約了校外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發(fā)展。因此,創(chuàng)建校外學生綜合性素質教育實踐基地,需要當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在政策及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

2.師資配備問題。

創(chuàng)建校外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必須要建立一支本領過硬、結構合理、業(yè)務精良的專職教師隊伍,這是做好此項工作的可靠保障。但由于這是一項新生的教育項目,與學校校內教育教學有著較大的區(qū)別,能適應這一教育的教師很少。我市校外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是由職業(yè)高中轉型創(chuàng)建而來的,原有師資多為普通文化課教師、職業(yè)技能教師,不適應素質教育實踐教育教學的要求,實踐基地教師須達到的要求比學校教師更高,他們既要具備教師資格,又要掌握其它專業(yè)技術。同時,實踐基地的工作性質和環(huán)境決定了教師工作量大且比較艱苦,再加上基地是為學生提供無償服務的,沒有創(chuàng)收項目,而會造成福利待遇差,會導致基地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教師職稱評聘也還要走普通中小學教師職稱系列,帶來了一些問題。

3.基地特色問題。

素質教育基地建設功能之一是為培養(yǎng)人才、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和發(fā)展服務,那么實踐基地建設應體現我們滕州地域特色??墒俏覀兯_設課程模塊過多依賴現實條件,科學性、合理性、時代性、趣味性不足,同一門類重疊,部分領域課程缺失。

4.目標責任問題。

跟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相比,目前我市的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建設造成了滯后和被動局面。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實踐基地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不夠明確;二是由于基地建設剛剛起步,教育行政部門對基地的目標責任制考核還在探索階段;三是基地的實踐教學目標定位還不夠清晰。

二、改進和加強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建議和對策

1.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主管部門要把對基地工作的管理和對基地課程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幫助基地領導和老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提高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能力。各基地要從組織建設、人員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著手,如成立專門的課程領導小組、建立課程評價制度等,加強對課程開發(fā)、實施和評價的全過程管理,努力打造規(guī)范而有特色的課程體系。

2.制訂明確的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發(fā)展的規(guī)劃。

依托現有資源,充分利用本地、本土的社會資源,合理布點,因地制宜,科學定位,著力做好現有資源的整合優(yōu)化工作。各地在規(guī)劃時,要統(tǒng)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盤活存量,充分利用流量,要把各種教育資源優(yōu)化整合起來,發(fā)揮綜合效益,逐步建立起特色鮮明,互為補充的素質教育實踐基地。

3.多渠道籌措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資金。

努力形成以教育部門為主、社會多方籌資共建實踐基地的局面。堅持政府投入、資源統(tǒng)籌整合、勤工儉學收入、服務性收費、市場運作投資、吸收社會資源等多種途徑,籌集實踐基地的建設資金。重視創(chuàng)建投入的同時,對于基地運營經費更是不容忽視,實踐基地對學生開放實踐之日起,就需要承擔各種正常耗損及其意外損壞,還有許多實驗材料是不可重復使用,這些都是不小的開支,所以對于資金投入一定要預算周密、科學、合理。

4.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一批專、兼職結合的高素質師資管理隊伍是實踐基地建設、發(fā)展的重要保障。要做好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實踐基地指導教師的專業(yè)技術和指導水平。加強理論研究,特別是教育科研工作,根據需要不斷進行活動項目創(chuàng)新,優(yōu)化、完善活動內容與形式,積極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基地業(yè)務部門要堅持節(jié)查、日評、周反饋等形式強化課堂教學監(jiān)督外,定時開展“聽、評、糾、思、創(chuàng)”相結合的模塊大教研,使課程設計更加科學、合理,更貼近學生生活。開展校級示范課、組內公開課等系列聽、評課活動。充分利用休訓時間,組織教師開展階段反思,擺查思想、心理、行為上存在的問題,組織研討會。

5.精心開展課程研究。

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省定課程計劃,以提升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開發(fā)系列化、體驗性實踐活動課程。

充分利用校內課程資源,大力開發(fā)校外課程資源。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積極與社區(qū)、公園、綠化站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多方開辟活動場所,如風景區(qū)、博物館、敬老院、污水處理廠、氣象臺、科技館、德育基地、社區(qū)等,并與這些單位簽訂活動協議,保證學生實踐活動能順利開展。因地制宜地、靈活多樣地開展各種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的實踐活動。

6.創(chuàng)新機制,完善制度建設。

一是立足校外素質教育基地的特點,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對管理過程中的每個細節(jié),明確人員,落實責任,確保培訓效果及培訓安全。

二是完善教學、考核體系,逐步形成一套全面、規(guī)范的教學、考核體系,從而為學校發(fā)展不斷注入活力和生機。

7.實行校際聯動。

基地和參訓學校協調配合,明確管理職責,重抓細節(jié)落實,確保培訓過程平穩(wěn)有序。主動聯系,提前籌劃。每次培訓提前1-2周與參訓學校聯系,將學生所帶物品清單、基本注意事項、作息時間表等材料提供給參訓學校,并就可能出現的問題及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詳細交流,做到有的放矢。根據初中學校的具體情況安排好車輛,排定課表,調整好宿舍和行政教室?;靥暨x的有責任心、有愛心、有激情、有能力的骨干教師,為各班配備了協助管理員,實行全過程跟蹤服務,消除學生管理上的時空盲區(qū)。基地政教處嚴格按照工作規(guī)程認真操作,天天檢查天天量化、統(tǒng)計匯總公正公開。

第2篇:小學勞動教育研究課題范文

“8、4、82%、1 218、1”,這組數據來源于廣東潮州市華僑中學2011年的“高考備忘錄”。它們分別代表著:僑中已經連續(xù)8年高考上本科線人數居全市各校之首,連續(xù)4年高考上本科線超千人,2011年的應屆本科率達到82%,高考本科總入圍人數為1 218人,雄居全市36所高完中的第1位。這并不是一組讓人費解的密碼,但是要想復制這樣一份高考的輝煌“戰(zhàn)績”,卻需要付出比破解密碼更多的扎實努力。

在廣東省潮州市,有4所市重點高中常常會因為其出色的成績而被人們熱議,其中兩所高中是市直屬重點高中,而華僑中學卻只是一所縣屬學校,因此有網友戲言,華僑中學是一所平民高中,雖然通過自己的努力高考取得了全市排名第二的成績,但骨子里的平民印記卻依然很嚴重?!捌矫窀咧小钡奶岱ㄊ前琴H?華僑中學“低進高出”的教學優(yōu)勢究竟如何體現?該校是如何揚長避短,不斷續(xù)寫潮州市高考升學大戶的華章?小小學校又有著怎樣的大夢想?在對話盧東喬校長的過程中,這些問題的答案逐漸明朗。其實,“低進高出”并不是一個教育神話,而是這所有著55年建校歷史的中學靠著科學的管理、嚴謹的教研及深厚的社會責任感所開辟的一條平民高中的自“貴”之路。

低進高出:把二流的生源培養(yǎng)為一流的人才

《中國教師》:在網上有網友把僑中稱為“平民高中”,您認同這樣的提法嗎?

盧東喬:我十分理解為什么有網友把我們僑中稱為“平民高中”,畢竟在十幾年前我們也只是很一般的學校,辦學條件也好,教學效益也罷,都十分不起眼,幾乎可以說是“名不見經傳”。而且即便到了現在,我們的硬件設施也不是很盡如人意,學校的占地面積都不到30畝,卻要容納三千多名學生,其中還有3 000名是內宿生,所以也許網友的“平民高中”提法中也蘊含著僑中辦學條件比較“貧”的意思吧。但我個人覺得僑中之所以給大家留下“平民高中”的印象,最主要還是因為僑中的生源。從學生的來源上來說,自從1992年潮州市升為正廳級市后,華僑中學就由原來的市屬中學變成了潮安縣的縣屬中學,招生半徑也隨之發(fā)生了改變,學生大部分都是來自于潮安縣,而且其中很多的學生都是來自于農村的家庭,想來這樣的生源構成本身就具有非常明顯的“平民性質”。此外,再從生源的層次來看,質量也相當的“平”。每一年中考過后,兩所市屬重點中學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上層”生源,也就是說這兩所學校幾乎“包攬”了中考成績在全市排前1 000名的學生,可想而知,我們僑中在生源層次上的“平民性”是多么的突出。

《中國教師》:看來華僑中學確實在生源上并沒有占到太多的優(yōu)勢,“低進”的說法基本可以成立,但又要如何來說明僑中辦學特色中的“高出”呢?

盧東喬:我們可以很自信地說,“低進高出”確實是我校近年高考的一大亮點。僑中生源遠不如其他重點中學,但近幾年來,我校高考不僅獲得了大面積的豐收,而且也出現了許多尖子考生。我們已經連續(xù)8年高考上本科線人數居全市各校之首,連續(xù)4年高考上本科線超千人。在2011年的高考中,我們上第一批重點線的人數為279,居全市第2位,超出市里下達的任務數89人,完成任務率居全市第一,高達146.8%,應屆本科率達到82%,高考本科總入圍人數達1 218人,雄居全市36所高完中的第1位。在上重點線、本科線人數及增幅均居全市前列的基礎上,我校的尖子生同樣成績斐然。2010年,全市文科總分、理科總分前100名中我校分別占12名、11名;理綜單科成績共有3位考生位列全市前10名,排名分別為第2名、第4名和第10名;此外還有3名學生分別獲得了語文單科全市第4名、理數全市第10名、英語全市第10名的優(yōu)異成績。而在2011年,我校迎來又一個豐收年,高考成績再次實現跨越式突破,全市文科總分、理科總分前100名中我校分別占17名、12名,有4名學生分別獲得理綜全市第3名、英語全市文科第3名、語文全市文科第3名、數學全市理科第5名的好成績。就2010、2011這兩年的高考成績來看,僑中實現了“同心扎實備考,持續(xù)高位走強”的目標,展示出了很強的教育加工培養(yǎng)能力,彰顯了備考的高質高效,充分體現了“低進高出”的辦學特色。

《中國教師》:僑中一直在強調自己“低進高出”的辦學特色,而且從貴校近年來的高考表現中我們也確實能感受到這些成績的鼓舞人心,但除了那些正取生,特別是那些入學成績優(yōu)秀的正取生,入學成績處于后段位的那些學生也實現了“低進高出”嗎?

盧東喬:這個問題問得很尖銳,但我們僑中的優(yōu)秀成績是經得起質疑和考驗的。你提到了一個是否全體學生都能獲得最大的教育增值的問題,我依然用數據來回答你。

2011屆學生的入學成績均在全市第823名之后,幾乎都是潮安縣第350名之后的二類生源,然而,在優(yōu)質生源人數大幅度減少情況下,我校高分層人數仍迅猛遞增,總分600分以上的有43人,其中文科15人,理科28人。上一批重點線人數獨占全市的23%。其中,一些個案是很能說明問題的:周震同學高一入學成績只有581分,未能達到市直屬重點中學分數線,在僑中,經過三年的努力,高考成績635分,躍升全市第9名、全縣第1名;鄭燁同學高一入學成績只有524分,列市第4 745名,今年高考以598分躍升為市理科第246名;蘇培琴同學高一入學成績只有547分,列市第2 764名,今年高考以610分并列市文科總分第36名;余穎同學高一入學成績只有556分,在當年潮安縣考生中位列486名、全市1 538名,經過三年的努力,高考成績678分,躍升全縣第一名、全市第11名;黃雪玲同學高一入學成績只有508分,位列全市5 326名,今年高考以649分躍進200名內……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校師生勇于面對壓力和挑戰(zhàn),求真務實,奮力拼搏,從而創(chuàng)造出非對等層次生源高考成績的奇跡。此外,最能說明問題的數據是,2011年,我校的正取生本科上線率高達98%,擇校生本科上線率也達到了61.7%,相信這兩個數據很好地說明了我?!暗瓦M高出”的全體學生“覆蓋率”。

而且從我校歷年的高考成績來看,“低進高出”的特色也很明顯。就拿2005年的高考來說,全市學生在高一入學時中考成績580分以上的共327人,而華僑中學連一人都沒有。那屆的尖子生只有2人(分別是578分和579分),人數僅占全市尖子生的0.3%,但在2005年的高考中,我們總分在700分以上(編者注:當年廣東省實行標準分制,900分為高考滿分)的人數達到26人,占潮州市4所重點高中總數的16%,2004年、2005年高考11個學科中,我校分別又有6個學科平均分居4校第一。也就是在2005年,市教育局陳鴻鑫局長在全市的高考總結表彰會給了我們“低進高出”的贊譽,甚至將我們華僑中學譽為“潮州教育的一面旗幟”,這是對我們的肯定,也激勵著我們更努力地力爭做到名副其實。

絕不給學生“貼標簽”

《中國教師》:既然已經獲得了如此多的贊譽,華僑中學今后會不會更注重對尖子生的培養(yǎng),從而繼續(xù)刷新“一批率”的記錄呢?

盧東喬:關于刷新“一批率”這個問題,當然不會沒有考慮,但一定要理性地處理好。要面對現實,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實施,切忌頭腦發(fā)熱、顧此失彼。畢竟學校生源的情況就擺在那兒,我們學校應該將攻關重點放在提高本科率上,保證教育的總體質量,貪求不切實際的“奇跡”會弱化我們的辦學特色和優(yōu)勢。我傾向于在保證既得成績的基礎上努力從挑戰(zhàn)中獲得新的機遇和成績。這兩年我們學校也開始采取措施試圖刷新一批上線率,但我們不會盲目地去追求所謂的尖子生效應,而是在保證全體學生都能公平地享受到我校最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尖子生的選拔和培養(yǎng)工作力度。

《中國教師》:僑中是怎樣“既保證了公平,又提升了效率”的呢?

盧東喬:對公平的最大保障措施就是我們不分什么尖子班、普通班、后進班,我們所有班級的生源配置都是平均的,都是既有尖子生也有后進生,正取生和擇校生在班級中的比例都是均衡的。而且為了保證這種公平,每個學年都會進行一次重新編班,畢竟經過一年的時間,班級之間的成績會發(fā)生分化,學生的進步也會帶來生源層次的流動,但我最主張的還是公平,因此會通過重新編班來再次配平班級之間的生源基礎。這樣一來,班級之間能夠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能夠更好地促進班級之間、學生之間的“你追我趕”,也能極大程度地保護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對于分尖子班、普通班、后進班的做法,我有一些個人的看法,我覺得那樣一來雖然能夠集中優(yōu)勢教育資源來培養(yǎng)尖子生,但同時也打擊了其他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而且當班級與班級之間有了等級之分后,就很難做到所有教育資源分配的“一碗水端平”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讓大多數學生成為了少部分學生的陪襯,有違教育公平的原則。

當然,因材施教也是一種教育策略,但這種策略的使用要注重倫理性,不能讓本應錦上添花的因材施教變成用以分化學生、剝奪部分學生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借口。我們華僑中學也注重因材施教,也會在保證公平的基礎上加大對尖子生的培養(yǎng)力度。我們的具體做法是:在高一、高二兩個年級的文、理科班中挑選出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在自愿的前提下,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免費參加由各學科最優(yōu)秀教師組織的輔導。說白了其實就是學校會在課余給尖子生免費“開小灶”。我們的這種尖子生培養(yǎng)是和“分班式”的尖子生培養(yǎng)截然不同的,因為這些尖子生是來自不同班級的,輔導結束后就會再次回到自己的原班級。而且成為尖子生的機會也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這能促進學生間的良性競爭,因此可以說我們的尖子生培養(yǎng)是在公平的基礎上提升效率,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

用管理、教研等優(yōu)勢拉高生源“短板”

《中國教師》:華僑中學整體成績的優(yōu)異眾人有目共睹,請問學校是如何抓高考備考工作的?新的學年中又將采取什么措施來優(yōu)化高考備考策略?

盧東喬:高考備考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如果不更新觀念,建立長效機制,就很難提高備考效益。因此,我校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攬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三年備考一盤棋”的思想,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進行三年一體的教學設計?;A年級側重夯實基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三年級組注重研究動態(tài),注重傳承創(chuàng)新備考管理模式及備考方法,使“成功在課堂,潛力在學生,優(yōu)勢在群體,關鍵在落實”的備考策略能落到實處。

新學年開始了,我們要用發(fā)展的觀點對待新一屆的備考工作,加強傳承創(chuàng)新,著眼整體,注重協調,凝聚合力。要著力加強語、數、英三科的備考復習,尤其是數學。文綜、理綜要在上屆備考操作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創(chuàng)新,要根據各科實際,貫徹優(yōu)化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策略,爭奪高分。關鍵環(huán)節(jié)要注重“三化”,即“強化過程效益,細化學法指導,濃化教研氛圍”。各科備考,尤其文綜、理綜要遵循“夯實基礎、培養(yǎng)能力、學會轉換、精煉材料、整合落實、加強訓練”的原則,提高備考實效。

在明確了備考思路與對策后,我們高三教研組將本屆備考劃分為了4個時段,各時段都有具體的時間安排和目標要求。第一時段從第一學期上課起至期末全市統(tǒng)測,各科擬完成新課內容及一輪基礎復習,采取“拉網式”做法,注重考點覆蓋面,突出“基礎性”;第二時段從第二學期起至市“一?!?,擬以知識塊為形式,構建知識網絡,以專題為載體進行歸納總結,拓展深化,突出“系統(tǒng)性”;第三時段為“一?!焙笾潦小岸!?,擬以高考Ⅱ卷題型為主線,進行專題訓練,重在培養(yǎng)考生綜合運用知識及適應新題型結構的能力,突出“針對性”;第四時段是“二模”后至高考前,側重整卷訓練,強化評講力度,同時注重培養(yǎng)考生的應試心理,突出“實用性”。

為了保證備考工作能夠順利高效的開展,學校將實行“以高考備考領導小組管理為核心,以高三年級組管理為主體”的管理體制,以加強領導,緊抓落實;將優(yōu)化備課組和班主任的合作機制,以增強團隊力量;此外還將加強備考研究,各備課組不僅要認真研究2010、2011年廣東省高考試題以提高本屆考生復習的針對性,還要研究學生以能有效地分層輔導、因材施教;不僅要研究訓練方式以提高訓練效果,而且還要根據備考研究成果來夯實高一、二年級學科教學基礎,把高考考點、要求和備考方法貫穿到高一、二年級平時的教學之中,以促進我校高考工作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國教師》:您剛才的陳述中用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研究”,可見僑中是十分注重教研合一的,能不能向我們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在倡導教研合一的實踐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什么困難和挫折?

盧東喬:你的判斷很準確,我們僑中的確一直十分注重構建“學”“研”“教”一體化的工作機制,鼓勵教師們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力爭做到課程求“新”、教研求“實”和課堂求“活”,在扎實開展校本教研的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課程結構,推動教學改革,構建探究型課堂。

例如我們十分倡導要發(fā)揮校本教研在推進學校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上的導向與動力作用,為此也下達了具體的工作要求。首先,我們要求全體教師做好省、市級立項課題開題申報工作及中期檢查指導工作,注意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規(guī)律,做好教研成果的轉化,以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我們要求各教研組要增強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教學問題”的敏感性,在此基礎上形成“課題”,堅持“問題就是課題”的理念,開展全員參與“問題研究”的教研工作,突出以“教學問題”為研究重點,并使“課題”研究成果轉化為服務教學的策略和工具,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在向“學”“研”“教”一體化邁進的過程中,切實加強教研組建設,充分發(fā)揮其引領、指導、服務教學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我們要求教研組要做到:加強常態(tài)課的管理,各科組組長和年級組應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yè)批改、輔導、測試等校本教研工作實行細化管理,引導教師有效工作,再輔以指導學生制訂自主學習和發(fā)展計劃的工作;認真落實我校的聽評課制度,發(fā)揮公開課、示范課的引領作用,讓公開課引領常態(tài)課;完善備課制度,發(fā)揮集體備課優(yōu)勢;舉行定期的教研活動,每次活動要做到“四有”,有活動主題、活動主持人、活動時間、活動記錄,切忌流于形式,使教研活動真正體現正?;?、實效性;此外還要積極開展教師“結對子”活動,以老帶新、以新促老,互學互幫,共同提高;繼續(xù)推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舉措等等。

要說教研實踐中的困難和挫折當屬“時間瓶頸”和“條件瓶頸”了。教師們的教學任務都很重,要在此基礎上再開展研究、做課題真是相當不容易,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很多教師都會面臨著想把研究做“實”但又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情況,多少都感覺有些“力不從心”。當然,讓教師們感到力不從心的可能還包括在面對研究任務時自身研究素質的缺乏,我們也試圖加大教師教育力度來彌補這一缺憾,但過程中又會遇到一些限制。如果政策能夠給學校教研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支持,我想“學”“研”“教”一體化會發(fā)展得更順利。

《中國教師》:一如你所說,教師們平時都有很繁重的教學任務,那教研一體的工作會不會讓教師們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過大呢?

盧東喬:不可否認,會有一定的壓力,但不會“過度”,因為我們一直強調的都是“求質不求量”。也就是說我們不會去硬性規(guī)定教師一個學期要發(fā)表多少篇文章,但會要求每位教師都必須參與一個研究課題。這些課題的研究問題都是由教研組從實際的課堂和教學中提煉的,我們開展教學研究的目的也在于要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為了累積論文的數量。在每個學期末,我們教研組的同志會對教師們的教研成果進行評價,首先會看是不是每一位教師都參與了一項課題的研究,是否獨立或與他人一同合作完成了一個教研成果,然后會重點考評課題的完成程度,評估其對現實問題有多大的實際作用??偟恼f來,我們更注重研究的“質”而不是“量”,當然,優(yōu)秀的教研成果我們也會進一步整理、收集、編印成冊。綜觀整個過程,研究與教學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在這樣的機制下做出來的研究不僅會有很扎實的現實基礎,而且反過來也能促進我們教師去思考改善教學的策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們學校的教師們都很有“主人翁”的意識,絕大部分人都是很認真地對待教研工作的,正是在他們的辛勤努力下才有了僑中的“跨越式發(fā)展”。

《中國教師》:能不能給我們說說華僑中學在教師評價和激勵方面的情況?

盧東喬:評價是監(jiān)督也是激勵。在我們學校,教師評價要從4個方面著手。首先會對其教學效果做一個評價,而且為了保證教學效果評價的公平性,我們一直都在采取“教考分開”的做法,即授課的教師不能參與命題,這樣一來,每一次的學生考試都能客觀體現相關教師的教學成效。其次,我們還會采用學生評價的方式來了解教師的表現。此外還會由教務處進行教案檢查和學生作業(yè)的檢查,看其教案是否完備,批改作業(yè)量夠不夠,評閱學生作業(yè)認不認真、細不細致。我所說的這四大方面都已經細化為不同的尺度和指標,而且每一部分都會有不同的權重,從而形成了一套嚴密的教師評價方案。

我們會根據教師評價的結果來決定各位教師績效工資的等級。在我們學校,高一、高二教師的績效工資分為3等,每個月大家都先領最低等級的績效工資,到季度或期末的時候學校會評估每位教師的績效等級,然后再一次性給教師們發(fā)放完相應等級的績效工資,一般是一個學期評一次績效。高三教師的績效工資分為2等,第一學期以市里的統(tǒng)考成績?yōu)橐罁?,第二學期則以高考成績?yōu)橐罁?。高三基本上聚集了大部分最?yōu)秀的教師,而且都比較辛苦,因此績效等級會相對高些。我們對高一、高二年級涌現出來的優(yōu)秀教師還有一種激勵措施,那就是讓他(她)去教高三,這樣不僅能獲得較高的績效工資,而且也會比較有成就感。此外,在評價中名列前茅的優(yōu)秀教師還會獲得更多的評優(yōu)機會,并可以被優(yōu)先推薦進入各級“名師工程”的培養(yǎng)對象名單,獲得更多的培訓、晉升機會。

總之,我們會繼續(xù)完善教師評價方案,充分發(fā)揮“發(fā)展性教師評價”的優(yōu)越性,力求客觀、準確地評價教師,促其發(fā)展,以鼓勵先進,鞭策落后。

《中國教師》:華僑中學在教師培訓方面又有哪些舉措呢?

盧東喬:在教師培訓這一塊,我們有“青藍工程”和“名師工程”?!扒嗨{工程”主要側重于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我們會在高一、高二年級的教師中開展“常規(guī)教學活動月”活動,進一步按教學五環(huán)節(jié)的要求進行規(guī)范、檢查,同時要求各教研組做好幫扶計劃,落實“幫帶、結對子”活動安排,組織好“新手上崗”青年教師參加“教學活動月”活動,并注重指導他們的教案編寫及講課技巧、聽課反思等活動,逐步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促其成長。此外,我們還會以縣、市中學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比賽為契機,組織好青年教師,尤其是“新手上崗”教師參加校內觀摩比賽,一方面挑選選手參賽,另一方面做好觀摩聽評課活動,做好點評和反思工作,從而促進青年教師成長?!懊麕煿こ獭眲t是為了進一步提升骨干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學校計劃加大力度抓好名師建設工程,在學校教育教學科研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充分發(fā)揮本校省、市、縣名教師及特級教師在教育教學教研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做好學校名師培養(yǎng)對象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中國教師》:生源幾乎可以說是決定著每一所學校最終教育成果的先天條件,僑中作為一所縣屬中學,當面臨著生源不如意的情況時,是如何實現“落后于起跑點”卻“贏在終點”的?

盧東喬:從學生管理的角度來說,首先,我們十分重視新生教育。在僑中還是一所二流學校的時候,很多來僑中讀書的學生是有一種自卑感的,一些學生甚至都不愿意穿校服、戴?;?,因為覺得被貼上“僑中學生”的標簽似乎就低人一等了。所以我們十分注重新生教育,隨著僑中辦學質量的崛起,會請往屆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回校向新生現身說法,用成功的事實來讓新生們相信,只要在僑中好好努力三年,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越,甚至能超越當初中考時考上了市重點學校的學生。此外我們還會在新生入學訓練時,安排專門的學法指導課,力爭讓學生們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經過新生教育后,有些新生的轉變會令家長都感到驚訝。其次,我們還注重對學生的心理保健。高中的學習生活與初中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們遇到的問題也會比初中多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可千萬不能放松。我們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得很好,還被評為了“心理健康優(yōu)秀單位”,沙盤治療法一直被我們使用著,可以說是我們學校專有的。再次,我們還對學生有嚴格的紀律要求。這個階段的學生大都處在叛逆期,因此紀律問題是必須嚴抓的。我們可以很自信地說,再調皮搗蛋的學生來到僑中后想搗亂都會沒有“市場”,一方面源于我們的校風、學風非常好,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們的管理很規(guī)范。對于那些特別調皮的學生,班主任會監(jiān)督他,年級分管政教的領導也會著重監(jiān)督他,政教處的領導更會監(jiān)督著他,在嚴密的層層管理之下,調皮搗蛋的苗頭會被有效地扼殺在搖籃里?,F在很多家長與優(yōu)秀的學生都會優(yōu)先選擇到我們學校就讀,特別是那些在初中比較調皮的小孩的家長,他們常戲言,“不怕小孩學不會,就怕小孩學壞”,在僑中,他們可以很放心。

若要從學校優(yōu)化生源的策略上來談,學校通過自身的發(fā)展吸引到更多優(yōu)質資源才是更“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我們華僑中學而言,現在的生源層次相較于10年前已經提高很多了,而這種進步和提升與我們在發(fā)展過程中使用過的“人海戰(zhàn)術”息息相關。2006年以前我們基本都是在使用“人海戰(zhàn)術”,即通過擴大生源基數來增加上本科的人數,這種做法在當時對提高學校知名度是有效的。當我們加緊苦練內功,通過提高思想認識,狠抓師德教育,強化制度建設,規(guī)范學校管理來使考上本科的人數逐年增加時,我們學校的口碑就越來越好,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大幅提升了,這就直接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優(yōu)質生源。因此,可以說我們華僑中學是通過“人海戰(zhàn)術”起步而獲得了生源重新“洗牌”的機會,繼而再施以優(yōu)質教學與科學管理,從而收獲了越來越高的教育效率。

不僅要“低進高出”,還要“低進優(yōu)出”

《中國教師》:相信“低進高出”已經成為了僑中教學成果的一大亮點,可是這多是以分數作為人才衡量標準時得出的結果。如果要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教育質量測評,僑中是否在“低進高出”之外同時實現了“低進優(yōu)出”呢?

盧東喬: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在我看來,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能夠互相滲透、協調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因此,我校在努力實現“低進高出”的同時也在全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首先,我校十分重視貫徹執(zhí)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多次受到省、市、縣的表揚獎勵。為了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左右的體育活動時間,我們嚴格執(zhí)行“兩課、兩操、兩活動”的規(guī)定,并把“體衛(wèi)先進班”作為評“三好班”的必備條件。根據學校場地小、活動空間有限的實際,我們因地制宜地開展了毽球等課外體育活動,并通過舉行校級毽球比賽來推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積極開展。每學期我們還會結合節(jié)慶活動舉行師生籃球賽、師生排球賽等比賽。學校還有運動隊,隊員們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訓練,近幾年參加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和市、縣中學生籃球賽時均獲得了好成績。

其次,我們很注重對學生的心理輔導,確保學生心理健康。我們充分認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確定了“提高認識、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突出重點、穩(wěn)步發(fā)展”的工作方向,充分利用潮安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指導中心辦公室設在我校這一有利條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實踐。學校設有心理輔導室,聘請了學習心理學專業(yè)的教師和一批持有心理健康教育A、B、C證的教師為心理輔導人員,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我們借助創(chuàng)建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活動,加大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側重對高三年級學生的輔導,著重解決部分學生的考試焦慮問題,同時加大對學生人際交往方面的心理輔導,力求能及時疏導學生“心結”,防患于未然。

再次,我們重視藝術教育,主張以美育人。近年來,我校除致力于校園環(huán)境的美化,通過美的環(huán)境陶冶學生情操,美化心靈外,還十分重視藝術教育。學校每年舉辦一次藝術節(jié),藝術節(jié)期間舉辦師生書畫、攝影展,組織詩歌朗誦、演講比賽,各班舉辦有舞蹈、小品、器樂、合唱等形式多樣的文娛晚會。我校的藝術教育成果顯著,學生參加各級文藝活動頻頻獲獎。我校還大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共開設興趣小組20多個,各小組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使學生的才華得到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培養(yǎng)。興趣小組成員參加市大中專學生電子科技創(chuàng)作比賽、青少年網頁設計大賽,均獲一等獎;參加“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廣東省少年郵集制作大賽、省中學生“少男少女”杯現場作文比賽、“星河杯”潮汕中小學生作文比賽、潮州市“4•23世界讀書日”征文比賽,分獲二、三等獎、優(yōu)秀獎。豐富多彩的活動活躍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發(fā)展。

此外,我們還堅持開展勞動教育,以塑造學生的良好人格。在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我校開辟了潮安縣鳳凰鎮(zhèn)、紅山森林公園等勞動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基地參加采茶等勞動。除此之外,我校還結合潮州市創(chuàng)建衛(wèi)生文明城市等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打掃馬路、清潔車站、清除城市“牛皮癬”等公益勞動,并結合新課程的實施,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活動等。每年寒暑期,學校都認真組織學生到企業(yè)、工廠、農村參加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接近群眾,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中國教師》:您剛才談到了體育、心理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和勞育,能不能再給我們談一談華僑中學德育工作的開展狀況?

盧東喬:我校始終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為出發(fā)點,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積極探索育人新路,努力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

我們有一個由政教處團委會、學生會、年級組、心理咨詢輔導室、值日導師、糾察隊組成的德育管理網絡,用以保證學校德育工作能有序開展。為進一步促進師生的和諧發(fā)展,我們從制度創(chuàng)新入手,加大了德育評價體系創(chuàng)新力度,實現了德育工作從“關注知識”到“更加關注、尊重和鼓勵學生主體道德實踐”,從“關注學生認知發(fā)展”到“更加關注情感發(fā)展”,從“關注單向度的教導”到“更加關注雙向溝通、對話、倫理和人際交流”的三大轉變,提升了德育工作的實效。

此外,我們狠抓德育的基礎教育,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們所實施的“綠色德育”和各月的主題教育活動?!熬G色德育”活動主要用以提升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與環(huán)保意識。我們通過開展各項以環(huán)保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綠色體驗”,強化其“綠色德育”實踐。同時也十分注重加強校園的美化、綠化與凈化,以形成健康向上的環(huán)境文化,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的作用。而每個月都會進行的主題教育活動會將養(yǎng)成教育、安全法紀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都包括在內。我們在加大對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檢查力度的同時,用系列德育活動來營造學校的德育環(huán)境,以提升學生的自律意識。比如今年9月我們開展了“學規(guī)范明規(guī)范”活動,10月開展了愛校愛國教育活動,11月、12月即將分別開展關愛生命教育活動和禮儀教育活動等。

《中國教師》:剛才您提到了貴校德育評價體系的創(chuàng)新,這些創(chuàng)新都是怎么體現的呢?

盧東喬:首先,我們創(chuàng)新了德育評價的思路。德育評價是對精神產品的生產過程及其效果的評價。對精神產品的評價往往導致德育評價缺乏定量內容,更多的是定性描述的結果,造成德育評價的泛化,也使學校德育評價在信度和效度上存在不足。為此,我們嘗試了新的德育評價思路,注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結合。此外,我們還讓學生個體參與德育評價實踐,如我們讓學生參與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情況的評價、學風評價、道德素質自評等,這使學生既直接參與了“教育”活動,有利于其主體道德的發(fā)展,同時也間接參與了“管理”活動,有利于學校德育實踐的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

其次,我們創(chuàng)新了德育評價的方式。為了使德育評價具有科學性,提高其評價的信度和效度,我們摒棄了以往單純采用觀察法的做法,更新了評價模式,力圖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德育評價,創(chuàng)造一種融自由的評價環(huán)境、先進的評價手段、簡捷的評價方法等于一體的評價方式。如我校的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情況的評價、班風學風評價等評價都是以專門設計的計算機評價軟件為操作平臺,以學生個體在無記名情境中的自評為基本方式,以班級為基本統(tǒng)計單位,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班級、年級和學校三個層面的評價數據和結論。在實施這種評價模式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加強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評價時的組織工作,確保全體參評學生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擾的情況下進行自主評價。二是做好評價結果的分析和應用,主要是對班主任教師的班級管理和教育現狀的分析以及對學生道德素質發(fā)展的現狀進行評估,并在此基礎上對德育的方案進行改進,以提高德育工作實效。這一嘗試既為學校德育決策提供了穩(wěn)定、可靠的信息依據,又有利于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有利于協調班級教育力度,形成教育合力,推動師生和諧發(fā)展。

最后,我們創(chuàng)新了德育評價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使用的德育評價一般都是終結性評價,這種評價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往往失去了德育評價的導向功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發(fā)展,也挫傷了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積極性?;谶@種認識,我們把德育評價過程看做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力圖使評價結果成為主觀與客觀、終結與階段的和諧統(tǒng)一。當前,我校所采用的德育評價方法有自評、年級組評、領導評、家長評等,并在綜合運用這些方法的基礎上側重學生自評,一般每學期進行期中、期末兩次評價,通過前后評價信息的比較分析,明確學生個體道德發(fā)展的現狀及班級管理教育狀況,也使班主任老師看到自己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這一嘗試既有利于學生、班級的自我完善,也有利于激勵機制的形成。同時,我們的德育評價還注重在走動式管理中實施監(jiān)控評價,由政教處與團委會組織的學生值日生(糾察隊)隊伍,每天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環(huán)境衛(wèi)生、課堂紀律等項目進行檢查,量化打分,公布結果,并把量化分作為評選學月文明班的主要數據。這既鼓勵學生自覺遵紀守法,樹立為班集體爭奪“流動紅旗”的信心,也有利于學生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總之,我校創(chuàng)新德育評價是為了發(fā)展。一年多來的實踐表明,這種德育評價模式增強了學校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實效性,促進了德育過程的整體優(yōu)化,促進了師生的和諧發(fā)展,也使學校的德育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小學校的大夢想

《中國教師》:盧校長,您在高中副校長、校長的職位上工作了十多年,在您看來,一所高中的社會價值在哪里?

盧東喬:高中對于整個社會的責任真的挺重的。高中學生的年齡普遍處于16歲至18歲的階段,正是走向成年的最重要階段,因此也可以說,高中就是培養(yǎng)“成人”的基地。普遍說來高中有兩大任務,即分別向高校和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無論是要完成哪個任務,都要首先讓即將走向成人的學生們明確人生的意義,走入成人的行列,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要教育他們使他們有一定的道德追求,關心民族、國家命運并能擔當起一定的社會責任。高中教育是“成人”教育,不僅要輸出年滿18歲的成年人,更要輸出人格完善的成熟之人。這樣一種“成人”教育,怎么重視都不過分。

《中國教師》:校長是學校發(fā)展的謀劃者和精神引領者,請您就學校發(fā)展的機遇和挑戰(zhàn)展望一下僑中的未來。

盧東喬:經過幾年來的努力,華僑中學已經躋身“名?!毙辛校⒗^續(xù)在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上前進著。我們的師資逐步優(yōu)化,學生層次逐步提高,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管理模式逐年創(chuàng)新。最好的是,全體教職員工的自信心很強,主人翁意識不斷提升;校風良好,學風濃厚,學校整體環(huán)境和諧,辦學質量不斷提升;教育效益也一年比一年好。這些都是讓我們歡欣鼓舞的進步,也是能推動我們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機遇。雖然我們仍然會受限于校區(qū)狹小、硬件配置不盡如人意等客觀現狀,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校區(qū)會有的,硬件配置也會進一步提升,而我們華僑中學也將奮勇前行,繼續(xù)朝著“高品位、有特色”的方向努力,為把僑中打造成潮州市、廣東省乃至全國的教育“名牌”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