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研活動內容范文

教研活動內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研活動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研活動內容

第1篇:教研活動內容范文

關鍵詞:制定;體育教研活動;九化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11-0048-02

一、適切化

一份好的教研活動計劃最重要的是具有適切化。首先是計劃有針對性,即教研活動的內容要來源于學校、教研組和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是一種基于問題解決的教研計劃。如學校領導和教研組長從平時教學實踐中歸納出存在的共性問題,或者是教師自己提出的在教學中碰到的困惑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等,教研活動內容的重點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其次是計劃有可操作性,在制定教研計劃之前要對本組成員的專業(yè)素質、專業(yè)能力、前期教研的經驗與成果等進行分析研究,確保研究內容與形式符合教研組和教師現(xiàn)有的基礎,貼近教師最近發(fā)展區(qū);最后是計劃有實效性,主要看實施教研活動計劃后能否解決教學實踐中的相關問題、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體質和提升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等。

二、主題化

當前,不少學校的教研活動主題不突出,一方面充斥著大量日常事務工作,如布置學校工作、傳達會議精神和文件精神等,呈現(xiàn)瑣碎化;另一方面教研活動計劃缺乏系統(tǒng)性和主題性,教研活動呈現(xiàn)點狀化。為此,教研組長要根據教研組實際情況,合理、科學、系統(tǒng)設計教研活動計劃,確定每次教研活動的主題,要站在教師和學校的角度去策劃教研活動主題,滿足老師成長的需要,為提高教研活動質量奠定扎實基礎。制定主題式教研活動一般流程為:確定教研活動主題制定實施方案圍繞主題,教師自我實踐與研究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上公開課、評課、集體備課、教材研討等)主題交流研討形成共識,整理完善資料。如在開學之前,教研組長必須先了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都遇到什么困惑或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結合具體情況初步確定每次教研活動的主題。在正式制定教研活動計劃時,教研組長要再次深入教師之中,與教師座談交流,掌握實際情況,明確教研方向。通過和組內教師共同商討,確定更切合教學實際的教研活動主題。

三、目標化

有少數(shù)體育教研活動計劃中的教研活動目標不明確,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教研目標隨意性,沒有詳細目標,常出現(xiàn)隨機性教研活動或教研目標;二是目標與教研活動不一致,目標成了空架子,目標不能發(fā)揮綱領性作用;三是目標過大、過空、不現(xiàn)實,嚴重影響了教研活動的質量。因此,在制定教研活動計劃時,必須明確每一次教研活動的具體目標,目標要清晰、具體、可操作,符合教師實際情況,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教研活動應有的作用。如主題為“細研教材,追求實效”――七年級雙手頭上向前擲實心球校級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中,教研目標定為:掌握雙手頭上向前擲實心球的動作原理、動作技術關鍵點、教學重難點、輔練手段、學生易犯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等知識點,不斷優(yōu)化教學手段,細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師研讀教材的能力,為創(chuàng)建“主動有效”的課堂打下堅實基礎。

四、多樣化

教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多樣化。教研活動內容除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研究課和教材教法研究外,要增加教案設計、教學策略與模式、專題學習、經驗總結推廣、同課異構等內容,做到內容豐富多樣,有利于激發(fā)教師參與的熱情。如圍繞籃球急停急起3課次小單元教材內容,組織3名教師依次進行一個課次的教學,開展單元教學研究。又如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即同一教材內容由2名教師進行不同的設計與教學,通過多樣化的設計和教學來研究某一教材內容,為優(yōu)化教學設計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供研究載體。另外,在教研組織形式上也要多樣化,如組成片級(校際)聯(lián)合體進行教研,避免少數(shù)學校因體育教師少而無法開展教研活動的尷尬。再如進行網絡教研,它跨越了時空距離,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搭建了一個開放、交流、研討的學習平臺,也為教師的主動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五、共議化

在制定教研活動計劃時,要充分調動組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結合自身特點主動認領專題研究項目主講人,教研組長根據組內教師認領情況,要明確每次教研活動的責任人和所有教師的任務,做到“齊參與,共議題”,有效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如制定某一主題教研活動計劃時,規(guī)定教師就某個問題選擇不同角度談想法、思路、經驗和見解,同時組內老師也可進行補充,表達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解決建議等。這樣就會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研討氣氛,教師也不再只講好話、不講缺點,而是實事求是的分析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這種有“思維的交換、思想的交鋒”的教研活動,給予每位教師的是啟示,也會逐漸形成互幫互助、優(yōu)勢互補、組內共享、形成合力的教研氛圍,幫助教師從多角度、多層面看待問題,最終實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六、預研化

預研化就是要求對教研內容預先研究,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研組長對制定的教研活動的內容要預先研究。教研組長是搞好教研活動的重要因素,體育教研組長的組織策劃、專業(yè)引領、教學示范和人際溝通等能力將直接影響教研活動的質量,所以教研組長在制定教研活動計劃時,對所要研究的內容提前做好“備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從而充分發(fā)揮教研組長的應有作用;二是組內教師也要對本學期教研活動內容預先研究,如參與教師首先要對研究的問題有所了解,要先嘗試分析問題,并在實踐中進行實驗,如果實驗效果理想,就要及時總結成功的經驗,如果實驗不成功,也要找出問題所在,捋一捋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并及時地把問題記錄下來,等待參與教研活動時與大家共同商討、切磋,真正做到有備而來。

七、定時化

教研活動要做到定時定點,一般建議每兩周進行一次教研活動,如遇期中考試、運動會等重大活動,可適當拉長間隔時間,但每學期至少開展6~8次的主題教研活動,確保教研活動的次數(shù)和時間,為開展教學研究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學期的教研計劃一經公布,就要一一落實,并盡可能做到按計劃執(zhí)行,不要隨意改變計劃(特殊情況除外)。一般情況下,一個學期的體育教研活動要前緊后松,要抓緊前半學期進行研究課、公開課、展示課和教學技能培訓等室外活動,如遇天氣原因而無法開展活動,也有足夠多的時間進行調整。學期結束前幾周應安排相關的達標考查、考試、總結等教研活動,這樣可確保教研工作有條不紊、緊張有序和有章可循。

八、制度化

在制定教研活動計劃之前,先要制定相關的教研活動制度與流程。如制定備課制度、主題教研制度、聽課評課制度等,這一系列的制度能確保教研活動順利開展和教研活動的質量,也是執(zhí)行教研活動計劃有效性的根本保證。例如主題教研活動制度:在教研活動之前,首先確定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與背景,提出教研活動的期待目標;然后組織教研活動,通過主講者和同伴之間的交流、爭論取舍及汲取建議,提出基本結論,達到教研活動的效果;最后是提煉主要經驗,反思不足之處,提出進一步的思考。

第2篇:教研活動內容范文

1.開展活動前,組長要提前做好以下工作

1.1 要確定教研活動的具體內容。

1.2 根據活動內容,確定教研活動的最佳形式

1.3 確定參加活動的人員

1.4 精心思考,設計好活動過程

教研活動,是通過一定的活動形式,有組織、 有計劃的探討 、總結教育規(guī)律和方法 、學習和推廣教學經驗、提高教師素質,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的教研教改研討活動。它的形式包括探討、研究、學習、交流活動,如賽課評比、觀摩學習、聽課評課、研究討論、集體備課、專題講座、經驗交流、現(xiàn)狀調查等。它的內容涉及提高教學質量各層面、各學科、各方面的研究,教研活動具有探索性、總結性、針對性、診斷性、創(chuàng)造性、檢驗性、、和連續(xù)性的特點,是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師業(yè)務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有效途徑。

2.在實踐中,真正要把教研做好,還要注意以下細節(jié):

2.1 找準真問題是教研活動的的基礎和起點。要開展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動,抓準要解決的問題是關鍵。發(fā)現(xiàn)教師存在的困惑并且提出問題,是教研活動的起點,它從根本上決定了教研活動能否正確、順利地開展。[1]

對于教師來說,只有能夠滿足他們專業(yè)成長需要、能夠解決他們工作中的困惑問題的學習和培訓,才能激發(fā)出教師內在的主動學習、研究和實踐的動機和欲望,才能讓他們感受和體驗到獲得專業(yè)成長、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樂趣。要想使教研活動取得實效,問題必須真正來自教師的體驗。

要組織好一次有成效的教研活動.關鍵是要提煉出一個有意義的研討主題。為此,一方面必須深入到教學第一線,和教師一起去觀察、調查,尋找在教師中存在比較普遍的真問題;另一方面又不能就事論事,就問題談問題.而必須通過認真研究,敏銳地發(fā)現(xiàn)問題的實質,從而將問題轉換成一個明確的研討主題。

2.2 確保教師的主體地位是教研活動的關鍵。要想開展好一個教研活動,教師的狀態(tài)到底如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研活動的主持者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而作為主體的教師則必須處于主動的、能動的、積極的狀態(tài)。如何才能確保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主要有以下三點。

教師們應該享有確定主題的參與權。教研活動的主題應在教師的親自參與下才確定下來,應是教師從感到迫切需要解決的教學實際問題中選擇出來的。從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環(huán)節(jié)開始,就應確定教師的教研主體地位,而不是到了召開討論會時教師才參與進來。正因為教研主題是在教師的參與下共同確定的,教師就清楚地知道了為什么要開展這次教研活動,這次教研活動要達到什么目的,自己應該如何去主動參與,從而也就使教師從“要我參加教研活動”轉變?yōu)椤拔乙獏⒓咏萄谢顒印薄=處焸儗萄谢顒拥膩睚埲ッ}都有所了解,主體地位得到了尊重,積極性也就發(fā)揮出來了。

教師在教研活動中應該享有選擇權。這就是說,在教研活動中,不是管理者或主持者去規(guī)定教師說什么、怎么說.而是由教師自己去確定應該展示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示,表達什么、用什么方式表達。正是因為選擇權掌握在教師自己手中,教師就能夠表現(xiàn)出一種積極的主動精神。

要和教師一起做好討論前的準備工作。既然教師已經意識到自己是教研活動的主體,開好教研會自己責無旁貸,因此就不會去打無準備之仗,不會去打無把握之仗。這種主體的意識,就必然要落實到做好討論前的準備工作上來。有了充分的前期準備,教師來參加教研活動時,就不再處于茫然狀態(tài)或是隨機式的即興發(fā)言,而是有條有理有據有深度。這就使得教研活動開展得十分有效。

2.3 恰當?shù)慕M織方式是開展教研活動的基礎。內容和形式是相輔相成的。好的內容必須要有好的形式來體現(xiàn),否則,就會事倍功半,甚至毫無功效。

教研的活動形式要為教研的目的服務.選擇什么樣的教研形式,應該首先考慮是否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教研的關鍵問題;然后根據教研需要權衡不同形式存在的利弊,選擇更加有利于達成教研目標的形式;同時,這一決策應該能夠更有效地發(fā)揮教師在教研中的主體作用。

2.4 適宜的環(huán)節(jié)是教研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一個好的教研活動,其展開的各環(huán)節(jié)必須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能夠一步步引領教師在經歷多次的思想碰撞之后,最終獲得某種認識。可以這樣說,如果在教研活動中各環(huán)節(jié)脫節(jié)或是拖拉,就會使教研的目標發(fā)生偏移,甚至無法達成目標問題的解決;而如果教研活動中環(huán)節(jié)緊湊,設計合理,必然能夠保證教研活動的完整性和目標的指向性。

教研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合理安排,需要教研組織者的精心設計。在教研過程中的及時提升,是任何教研活動都不能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對教研組織者的考驗和鍛煉。

3.教研活動后的總結工作。

第3篇:教研活動內容范文

一、當前開展園本教研中存在的問題

1 教研目標大,造成低效的教研活動

一些幼兒園在開展教研活動時,對教研活動的概念不清楚,以致于在制定計劃時,貪多求大,造成教研目標偏大,在具體的教研活動中無法落實。例如:把教研目標定位于“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或“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huán)境”等。而這樣的目標在一學期的教研活動中根本無法操作,從而造成教研活動流于形式,不能解決教師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既浪費了教師的時間,又無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形成了低效的教研活動。

2 教研內容繁雜、缺乏系統(tǒng)性,造成負效的教研活動

一些幼兒園不能根據教師實踐中的問題做一個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對教育實踐中的眾多問題不知道如何切入,造成教研活動的內容雜而多。如在某個幼兒園的教研計劃中,九月份的教研內容是“幼兒常規(guī)培養(yǎng)”、十月份的教研內容是“活動區(qū)創(chuàng)設”、十一月份的教研內容是“幼兒園角色游戲的開展”、十二月份的教研內容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每個月都有一個獨立的教研內容,且內容之間沒有內在的聯(lián)系,每個教研內容包含很多,有的內容需要一學期甚至一年的時間來完成。雖然組織者在教研活動中運用了園本教研中的諸多形式,但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其結果只能是教研活動走過場,教師實踐中已有的問題在其中根本得不到徹底解決。這種注重形式的教研活動,忽視了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形成低效甚至負效的教研活動。

3 缺乏專業(yè)指導,形成研而無效的教研活動

以幼兒園為主陣地的園本教研能較好地發(fā)揮幼兒教師的創(chuàng)造潛能,但這需要專業(yè)人員的指導和先進教育理念的引導和支撐。從某種角度來講,專業(yè)人員的引領是園本教研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但在教育實踐中,一些幼兒園由于缺乏專業(yè)人員的指導,造成了園本教研的研而無效甚至負效。從我市一些幼兒園教研活動的調查和現(xiàn)場教研活動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組織者駕馭教研活動的能力有限,雖然采用了互動等多種形式,提出教研主題、教師自由研討,但是由于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有限,研討只能是“原地打轉”或是偏離主題;有些教研主題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雖然教師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最終勞而無獲。

(2)引導失當,我們在個別幼兒園看到,由于組織者本身業(yè)務能力欠缺,在教研活動中傳遞給老師的是錯誤的信息和觀念。例如在一所幼兒園開展的認識正方體的一課三研的活動中,全園20多位教師用了一個多月時間設計、組織認識正方體的數(shù)學活動,由于組織者在正方體的基本概念、教材分析、重難點把握及教學設計中存在問題,造成一些教師在組織活動中過分注重形式、基本概念不清、拼盤式教育等現(xiàn)象,這樣的教研活動不僅不能解決教師問題,反而使教師陷入一種茫然混亂的狀態(tài),不知道什么樣的活動是體現(xiàn)《綱要》理念的活動。

(3)低水平的教研活動。由于多數(shù)幼兒園得不到較高水平的專業(yè)引領,致使多數(shù)幼兒園的園本教研處于低水平的重復運作狀態(tài),這種低效狀態(tài)不僅不能解決教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推進園本教研的縱深發(fā)展,而且違背了以園為本教研活動的實質。

二、有效開展園本教研應注意的問題

1 明確的針對性和指向性

幼兒園教研活動是指針對幼兒園教養(yǎng)工作中普遍存在、急需解決的一個或兩個問題而開展的活動。幼兒園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來源于教研計劃制定的好壞。一份好的教研計劃必須是教研目標明確、具體、措施具體可行。例如:一所幼兒園針對本園教養(yǎng)工作中教師基本功欠缺、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教師教法欠缺等問題,將幼兒園教研目標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用3年時間從小問題入手,分領域進行研討,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短期目標是每學期針對每一領域的一個問題為切入點開展有實效的教研活動,如一學期的教研目標定位在以音樂欣賞為中心,提高教師設計與組織、評價音樂教育活動的能力。圍繞此目標,幼兒園組織教師學習音樂欣賞理論j分年級組聽課觀摩;邀請專家對全園的音樂欣賞活動從選材、分析教材、目標制定、活動設計等多方面進行現(xiàn)場點評;運用一課多研的形式,教師自薦專家、教師現(xiàn)場互動,形成幼兒園設計組織音樂欣賞活動的框架。通過這樣的教研活動,教師從理論到實踐對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的設計、組織與評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教師設計與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

2 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

任何一個活動的開展都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幼兒園教研活動的開展也同樣。因此,幼兒園在開展教研活動時要關注活動的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例如;幼兒園語言中故事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的教研活動,它是從語言相關理論學習為切入點,以實踐活動中教師的觀摩研討、案例反思為中介,達到提升理論知識、形成故事教學設計和組織模式的這樣一個系統(tǒng)、連續(xù)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活動,教師在故事教學中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教師設計活動的觀念、組織、評價能力都得到了體現(xiàn),教學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3 適當?shù)膶I(yè)引領和有效指導

園本教研的開展,需要專業(yè)人員的引領和有效指導。幼兒園可以建立與教研人員、理論工作者合作的共同體。例如:可以定期聘請教研人員為幼兒園的教育問題會診,為幼兒園教研活動的開展進行準確定位,指導幼兒園教研活動的開展,通過開展有實效的教研活動逐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真正達到以教研促幼兒園教育質量提高的目的。

三、有效開展園本教研的形式

1 案例研究

用于園本教研的案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幼兒自發(fā)、自主、自選活動的案例,其價值是關注幼兒的和諧發(fā)展;另一類是以教師預設為主的集體教學活動案例,其價值是關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由于這兩類案例都來自教師十分熟悉的教育教學實踐,因此老師在教研活動中的反思和研究始終與他們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融為一體,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2 教研組合作研究

教研組是幼兒園的基層教研單位,可以根據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趨勢,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帶有各年齡班特點的合作研究。如小班以入園適應問題、生活自理能力、常規(guī)教育為主,在小班年級組共同開展此項研究,通過年級組教師的共同研究,形成小班幼兒入園適應問題的解決對策及幼兒自理能力和常規(guī)培養(yǎng)的實施細則;大班年紀組以幼小銜接問題為主,從課程設置、主題開展、區(qū)域創(chuàng)設和相關領域滲透、幼兒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入學前經驗準備等方面開展研究,形成具有本園特色的園本研究,這種研究既可解決教師實際問題,又使教師在合作中開闊思路、提升自我。

3 一課多研,邀請專家現(xiàn)場點評

幼兒園可以針對本園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帶有傾向性問題,以現(xiàn)場觀摩或觀看錄像等形式,將一個教學活動從不同角度切入,開展多次研討。先由教師點評,再由專家從理論到實踐進行點評,專家和教師在同一平臺上討論相同話題,直接體會相互間的特點、優(yōu)勢和差距,達到學習借鑒的目的,從而提升教師的評析能力和教研活動的深度和質量。

4 開設教師論壇,搭建成長平臺

根據教研目標,每學期可以選擇有價值的一個或幾個教育教學主題,運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師論壇,讓教師亮觀點、談經驗、展示成果,教師論壇使教師將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和教研活動中積累的經驗在全園得到關注,它不僅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供平臺,而且激勵教師在自主研究的基礎上互相學習、互相提高,共同成長。

5 資料整理匯編,提高綜合能力

第4篇:教研活動內容范文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教育部頒發(fā)的課程改革綱要及各學科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許多全新的理念。如何將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真正轉化為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是取得本次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同時,這又是一個難點。教師們在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碰到了許多的問題和困難,他們最缺乏的就是將理念轉化為行為的方法和策略。教研活動,特別是校本教研開展將是幫助教師解決問題與困難,實現(xiàn)理念與實踐溝通的有效途徑。但從學校教研工作的現(xiàn)狀看,教研活動形式的傳統(tǒng)、單一和僵化還是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難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為此,我們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教研活動形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作了一些實踐與探索,以下?lián)褚榻B四種。

一、學術沙龍式教研活動

學術沙龍是一種由同一學術團體的成員參加的,可以自由發(fā)言的專題討論會。我們把學術沙龍作為教研活動的一種形式,每次就一個課改話題展開討論,不強求統(tǒng)一的結論,旨在開闊思路,引導思考,加深教師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尋求更多的教學策略。

此種教研活動形式適用于對教師不易理解或存在爭議的問題的澄清,或是對教學策略最優(yōu)化的討論。如以“語文教學中如開展探究式學習”為主題舉行學術沙龍,教師可圍繞“探究式學習作為理科教學中常用的學習方式是否也同樣適用于語文等人文學科的學習?在語文課中可讓學生探究哪些內容?教學模式如何?教師的作用如何發(fā)揮?”等問題自由發(fā)言。通過交流,教師們自然加深了對探究這一學習方式的認識,同時還可形成許多教學策略與方案,經過進一步的比較篩選,便可用于指導教學實踐。

在學術沙龍式教研活動中,我們還可嘗試借鑒“頭腦風暴”和“中立主席”等策略,以取得最佳的效果?!邦^腦風暴法”又稱“智力激勵法”,最早是由現(xiàn)代創(chuàng)造學奠基人奧斯本提出的。借助此法開展學術沙龍式教研活動,可由組織者以一種明確的方式向所有參與教師闡明中心問題,然后讓每位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內自由提出盡可能多的想法和方案,在此過程貫徹“無錯原則”,不允許任何的批評與指責,并作好詳細記錄,稍后再進行整理與分析?!爸辛⒅飨ā眲t是英國課程專家斯坦豪斯的創(chuàng)造。它要求活動組織者必須在活動前盡可能多地收集與討論問題相關的資料,提供給大家。在此基礎上引導大家展開充分的討論,并確保討論過程的連續(xù)性,但在活動過程中對討論的問題必須始終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不能利用自己的權威對討論進行控制與限定。運用以上兩種策略開展學術沙龍教研活動,有利于發(fā)揮每個參與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對問題形成更全面、更深人的認識。

二、對比教學式教研活動

對比教學式教研活動是指針對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通過設計不同的課堂教學對比來加深認識,尋求教學的具體對策。

對比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可以將早幾年的課堂教學錄像與按新課程理念設計實施的同一內容的教學進行對比;可以是同一教學內容由不同教師按各自不同的設計進行教學對比;也可確定一個教學內容,由一位教師自行備課后實施教學,教研組成員聽課后再對照新課程的新理念、新要求進行集體備課,然后由同一位教師再進行課堂教學實踐,進行前后對比.

對比教學式教研活動比較適合運用于課改綱要、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一些具體的,操作性強的要求、方法的貫徹和實踐。如“過程與方法目標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怎樣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實施對策”等等。利用對比教學式開展教研活動,較為直觀形象,操作性強,利于教師對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的接受與把握,先進的教學理念易于轉化為教學行為,因此,也深受教師們的喜愛。

三、課例分析式教研活動

課例分析式教研活動是借助必要的媒體手段,運用一定觀察與診斷技術,對于某一堂課(可以是代表當前教學現(xiàn)狀的課,也可以是以新課程的理念要求設計的課)進行深入的剖析和反思,作出較科學的評價,尋求更有效對策的一種教研活動形式。這種剖析與反思可以是圍繞某一個專題進行,也可以是對整個課堂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與診斷;可以通過課堂觀察記錄、師生問卷訪談、作業(yè)練習分析作出定性判斷,也可以借用數(shù)據統(tǒng)計技術,得出定量的分析,如教師提問行為類別頻次統(tǒng)計、提問技巧水平檢核、弗蘭德語言互動分析、教學時間統(tǒng)計分析等,不同的統(tǒng)計技術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問題。

課例分析式教研活動需要一定的技術條件和設備,如攝錄像設備或錄音設備、計時設備、相關統(tǒng)計量表等;參與研究的教師要有明確而細致的分工,對教師們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所費時間與精力也較多。但其優(yōu)勢在于可以幫助教師更科學更深入地認識日常教學中未發(fā)現(xiàn)或不重視的許多問題,再通過教學策略的改變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將新課程理念落實得更到位。此類教研活動安排要做到少而精,要精心挑選教師實踐中典型的課例進行分析,以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

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是將教研與科研有機融合的教研活動形式。它以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較復雜的問題或內容為研究對象,制定分步驟研究計劃,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圍繞同一專題多次反復研究,探尋教學對策,逐步解決問題。與常規(guī)的教研活動相比,它具有更深入、更規(guī)范、更科學、更具針對性等特點。

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比較適用于課程改革中提出的具有超前性的,教師們不太熟悉的,或者在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新理念、新內容、新要求、新方法的認識與實踐。如,新課程的教學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中小學生古詩誦讀等等。

例如,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都是以寫記實類習作為重點,很少有想象作文的內容。而《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要“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笨墒?,讓學生多寫想象作文,會不會產生更多的空話、假話?哪些內容的想象作文適合學生寫?怎么指導才能使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教師們都很困惑,可資借鑒的資料和經驗很少,為此,我們在一所學校中嘗試應用“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加以研究,參與研究的教師在半年多的研究過程中,反復地進行課堂實踐、分析討論,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了認識,找到了策略,積累了經驗。

第5篇:教研活動內容范文

一、幼兒園教研活動要緊扣新《綱要》的指導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把正教研的方向。

二、每學期初,結合幼兒園實際及教師、幼兒發(fā)展所需,選擇、調整教研內容。各教研組長根據幼兒園統(tǒng)一部署和本組實際情況,定好本學期計劃(包括落實本組教師的研究專題和必須學習的教學理論著作及教師教學實踐活動時間)。

三、每學期組織全園性的教學觀摩和教學研究活動,鼓勵創(chuàng)新,觀摩后,組織討論、評議、評分,并作為教師業(yè)務考核內容存檔。每月開展一次全園性教研活動(含網絡QQ群教研),由園長和各教研組長輪流主持;各教研組每兩周進行一次教研組教研活動。學期末進行一次全園教研經驗交流總結。

四、教研活動前要提前告知教師研討內容,事先作好準備。教研活動期間,不得無故缺席,如有特殊情況,需事先向負責人請假。

五、教研活動時,主持人要有計劃地分步實施,注意環(huán)環(huán)緊扣教研活動的原則,不斷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應遵循“確定專題,學習理論,獨立實踐,集體講評,總結提高”的原則,每一次教研活動時由專人負責作好書面記錄,并注意記錄規(guī)范化。

六、全體教師要積極參與每次教研活動,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參與問題的研和思,努力形成爭鳴、探究、團結的教研氣氛。

七、每學期舉行一次教學研磨活動,各級部要有計劃地開展級部成員間的教育觀摩和教育研究活動,通過以教育理論為依據的實踐研討促使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

八、教研組間樹立合作、創(chuàng)新、互助、進取的氛圍,定期組織教師級部間、班級間相互參觀學習,開闊視野、取長補短。教研組長要有計劃地在本組內開展相互聽課、評課等研討活動。帶領本組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組織教學能力。

第6篇:教研活動內容范文

一、遵循實施教師有效教研活動的基本要求

1.明確研究核心,了解教師的需求。有效的教研活動首先必須是有的放矢的活動。不了解教師的需求是不可能組織起真正有效的活動?;顒咏M織前首先要進行調研,規(guī)劃教研主題,摸清教師的認識和行為現(xiàn)狀,掌握老師的基本需求,從而確立教研活動的基本內容和選擇恰當?shù)慕萄蟹绞健?/p>

2.注重教研方式,做好活動規(guī)劃。注重教研活動方式的選擇與教研活動規(guī)劃的科學性是保證教研活動有效性的重要基礎。平等的、開放的教研活動方式有助于教師集思廣益、暢所欲言,極大地發(fā)揮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茖W的、富有針對性的教研活動規(guī)劃則是保證教研活動有效性的重要條件。

3.營造交流氛圍,尊重真實生成。任何活動都要精心準備,把教研活動當作預設節(jié)目的流暢表演卻是不提倡的。我們認為,充分準備不是為了展示,而是為了促進教師交流的“火花”,“預設”的目的要為“生成”服務。在開展教研活動的過程中要把握好話語主動權的調控。教研活動最怕的是“一言堂”,沒有交流就沒有進步。因此在研討中真正重要的是過程中即時生成的東西,不走過場,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只有當教研活動能夠起到激活“生成”的作用,它才是成功的。

4.達成研究共識,關注行為跟進。教研活動的收獲與成效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認識上的進步,二是行為上的改進。許多教研活動的小結往往是對過程的整理,卻沒有思考研究之后的認識提高,沒有去關注最后的共識。通過教研活動大家要從淺顯的道理出發(fā),慢慢提升為指導教學行為的基本理念,再將理念系統(tǒng)化為理論。

二、把握實施教師有效教研活動的基本特征

1.有效教研活動具有鮮明的針對性。老師參加教研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自己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困惑或問題。如果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沒有這樣的意圖與愿望,這種教研活動就會流于形式。教研活動的針對性有兩層涵義:一是對解決問題的針對性,二是對于不同教師群體需求的針對性。針對性的把握恰恰反映了組織者的水平。所以每一次有質量的教研活動必然要有清醒的背景分析和明確的活動意圖。

2.有效教研活動具有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教研活動是老師成長與進步的“扶手”,而“蹬階”的關鍵是研究活動后形成的幫助老師改進教學行為的理念與建議。如果活動中大家或人云亦云,或激烈爭辯,最終沒有形成明確共識,明天的教學就還會是過去的簡單重復。當然這種共識并不僅指的是大家共同接受的結論,可能很多時候它會呈現(xiàn)為大家對多種教學行為的具體分析、探討而有不同看法的結論,并為下一次的研討準備了素材。

3.有效教研活動具有漸進深入的連續(xù)性。要達到改進教學行為的目的,教研活動必然是堅持對某一專題的持續(xù)研究。這種階段性的連續(xù)研究應該體現(xiàn)“螺旋式上升”的特點,它是形成共識——行為跟進——進一步認識——進一步改進的“螺旋式上升”。它可以是大主題下的小專題的深入“剝筍”,也可以是分工研究的共享交流。絕對不要幻想通過一次教研活動就能達到目的,教師的教育教學狀態(tài)就會發(fā)生根本性改變,要堅信所有教研的成果都只能是階段性。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成效。

4.有效教研活動具有關注過程的生成性。教研活動的目標達成并不像“走路”那樣,它有明確的起點但卻沒有終點。有效教研活動的結果常常是隱性和潛移默化的,而且不同老師的目標達成要比學生學習更具分化性。所以教研活動中不必采用及時評價來觀察老師的進步,而要在教研活動的過程中鼓勵教師真實投入,要及時肯定教師在教研活動通過量的積累最終達到質的提高,要使教師真實的感受到只有對教研過程的投入就必然會有理想回報。

5.有效教研活動具有理論結合實踐的指導性。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經??梢园l(fā)現(xiàn)不少老師在教學實踐上辦法不少,但卻難以道出其中的所以然,只能停留在教書匠的層面,如果能夠道出其所以然,那么教學行為的改進就會有穩(wěn)定的理念支撐,優(yōu)化的教學行為傳播與推廣才會有相應的支持。所以,教研活動的水平與質量常常反映在理論能否很好地與實踐結合,能否幫助老師形成基于實踐的理論并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得以推廣。

綜上所述,學校實施教師有效的教研活動,其目標就在于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業(yè)務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整體的發(fā)展。新課程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這個“人”既包括學生也包括教師個體,學校在實施有效教研活動中既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更要關注和關心教師個體的專業(yè)成長。因此學校在實施教師有效教研活動中要高度重視活動的內容與質量,要明確其重要作用、遵循其基本要求、把握其基本特征,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才能確保教研活動目標的達成。從而從根本上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7篇:教研活動內容范文

專題教研是指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在一定的時段內針對某個教學問題展開專項研究的教師群體研修活動。它是將教研與科研有機融合的教研活動形式。“專題教研”所研究的專題指向教師自身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促進教師個人理論修養(yǎng)與實踐能力的提高。與常規(guī)的教研活動相比,“專題教研”最主要的特征是問題專題化,專題成果化,因而具有更規(guī)范、更有針對性的特點,大大提高了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教研組舉行專題研討,結合各自提出的問題,開展組內研討,在話題中生成主題,在問題中生成專題,采取“問題——研究”“理論——行動”“實踐——反思”的策略,按照典型性和適切性的要求,確定教研組的研究專題。專題的確定立足于解決實際問題,成果應當具備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微格教研”是用音像設備記錄教師的教學行為,以音像再現(xiàn)的形式及時反饋,供教師個人和教研組活動進行分析、評價的一種研究課堂教學、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方法。它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細化分析和研究。微格教研的開展能有效地促進教學技能的提高。教研組根據信息交流過程中教師行為方式的構成要素,圍繞語言技能、提問技能等10項教學技能指標,對教師教學技能現(xiàn)狀進行調查分析。根據調查分析表,針對存在的問題,確定教研主題,確定研討時間、方法、操作步驟等,組內教師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開設研討課,由同組其他教師負責錄像或者錄音,對與專項教學技能訓練有關的內容進行整理,開展專項研討。通過自我分析,互相分析,達成共識,獲得整體提高。

網絡教研是隨網絡應用的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嶄新的教研模式,主要方式是依據搭建的網絡教研平臺,開展網絡環(huán)境下的觀課、評課、集體備課等活動。網絡教研是傳統(tǒng)教研方式的重要補充,也是新形勢下教研方式創(chuàng)新的趨勢,其最大優(yōu)勢在于拓展了教研活動的時空。學?;蚪萄胁块T利用網絡平臺開辟網絡教研專欄,以學科為單位建立學科網絡教研平臺,供教師開展網絡教研。各學科定期網絡教研信息,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包括教研主題、教研時間、教研活動要求、活動主持人以及與活動有關的學科資源。所有學科教師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通過網絡平臺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網絡教研的管理人員在網絡教研活動結束以后形成點評意見,對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評價。區(qū)域范圍內的所有學科教研活動都要采取網絡教研跟進的辦法,在教研現(xiàn)場活動結束以后,所有參會人員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在學科網絡教研平臺繼續(xù)開展交流研討。

第8篇:教研活動內容范文

一、使教師成為教研活動的主體

1、教研活動內容來自教師的需要

以前幼兒園總是在學期初根據自己的觀察找出教師們應該彌補的不足,加以總結作為教研活動的內容,再去組織教師們一起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教師對安排的教研內容并不感興趣,參加教研活動總是心不在焉。通過反思和與教師的談話,發(fā)現(xiàn)原來制定的教研內容并不是教師需要和感興趣的,參加這樣的教研活動雖然說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但是離幫助教師們真正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還有很大的差距,要調動教師們參與教研活動的主動性,就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努力去尋找他們的需求,把他們的需求作為教研活動研究的對象,以解決教師工作中的難點為重點,激發(fā)教師的內驅力,使他們成為研究的主人?,F(xiàn)在,我們在制定教研內容的時候總是先找教師們聊聊,聽聽他們的意見,找出工作中的共性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然后再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研內容。這樣一來,教師們通過參加教研活動解決了問題、彌補了不足,自然很樂意參加,而且興趣很高。

2、根據教研內容的不同選擇參與對象

(1)全體參與:一些共性的研討內容需要全體教師參與,這也是比較普遍的。如:同時培訓、課改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的研討等。全員參與教研的優(yōu)勢是省時、信息傳遞快、見效快。

(2)分年齡段參與:某一些教研內容是比較適合某一年齡段的,那么就沒有必要全員參與,如:《怎樣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適合小班段的教師參加研討;《如何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的準備工作》適合大班段的教師參加研討。分年齡段參與教研的優(yōu)勢是針對性強、避免浪費其它無關人員的時間。

(3)課題組參與:各課題組都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課題研討活動。這類研討適合承擔課題研究任務的教師參與,因為它有很強的階段性與連續(xù)性,是比較專項的一種研究。課題組參與教研的優(yōu)勢是能夠使課題研究持續(xù)深入地進行。

(4)學科組參與:課改以來,在提倡學科整合的同時仍應注重學科領域的縱向深入研究。開展某一學科領域的研討可請目前擔任此學科的教師參與研討。這樣,她們所提的問題有針對性、所想的辦法可行性,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同類的問題。

(5)新教師參與:每個幼兒園都有新教師和老教師,新教師經驗不足,對課改精神的領會不如老教師,因此,就要經常性地組織學習、培訓、研討。如:《幼兒常規(guī)的管理》、《各種文字資料的書寫》、《教材的合理安排與使用》等,新教師要進行不止一次的培訓,老教師若參加這類的培訓會覺得是學一些“老掉牙”的東西,浪費她們的時間,不僅沒有效果反而產生厭煩情緒。

(6)園內外參與:我園是青海省農牧區(qū)教師培訓基地,承擔了指導培訓農牧地區(qū)的教師的任務,為了發(fā)揮基地的引領作用,我們認為一些比較有價值的、可推廣的教研活動都邀請跟崗教師參與。如:課題的階段成果匯報展示、專題的教研活動等均可邀請跟崗教師參加。這樣,可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同時,在研討過程中也可聽到來自各個方面的聲音,對提高我園的教科研水平、辦園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7)自由組合:教師們在一起常常會就當天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小問題拿來與同伴交流,并展開討論,這是一種自發(fā)的、比較自由的研討,愿者參與。教師們在這種隨機的、輕松的、愉快的談話中解決了一個個的小問題。

二、改變教研活動形式

教研形式的靈活多變,可吸引著教師,激發(fā)教師參與的積極性。我們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教研形式:

1、學習培訓:一般有文章學習、網上信息收集、外出培訓學習、業(yè)務培訓、通識培訓等。這類學習,要求教師要做筆記、寫體會,交流自己的收獲與感受。

2、交流學習:一般有獲取信息的交流、經驗做法的交流、想法看法的交流。

(1)獲取信息的交流:現(xiàn)在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我們發(fā)動全體教師都參與到信息的收集工作中。如:課改后,幼兒園的區(qū)域改革較大,為了了解各地的改革情況,吸取別人的精華,我們布置全體教師來個“關于《區(qū)域活動的創(chuàng)設與指導》信息收集大行動”。教師們通過各種渠道去學習并收集相關的信息,經過自己的過慮、篩選、整理后,教研活動時拿出來與同伴交流。這樣教師獲取的信息是立體的、全方位的,有利于她們從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看待一個問題、認識一個問題。況且,教師個體在學習、過慮、篩選、整理信息時就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

(2)經驗做法的交流:幼兒園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老教師有老經驗,新教師有新舉措。因此,交流各自的經驗做法有利于教師們互相借鑒、共同提高。如:我們組織教師開展《科學管理班級》、《主題活動的實施》、《親子活動的開展》等活動的經驗交流,效果頗佳。

(3)想法看法的交流:一般就圍繞一個問題以對話的形式進行交流。如:《談談對課改的理解、想法》、《班級區(qū)域活動的規(guī)劃》等,教師們沒有主配角之分,她們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種氣氛比較寬松、融洽,但不能散散結束,必須提煉出一些主要觀點,形成共識。

第9篇:教研活動內容范文

關鍵詞: 初中生物教研 有效性 提高策略

教研活動是學校發(fā)展的動力,是教學改革的前提和要求,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研活動的有效性對于教師和學校的發(fā)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采用合理途徑提高教研活動的有效性,從而提升教學水平,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一、合理制訂教研計劃和制定規(guī)章制度

每個新學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動對于整個學期教學活動的開展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學校和教師要積極開展教研活動。首次教研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將學校的教研精神和教研標準傳達下去,并且完成對教研組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工作。

教研活動計劃的制訂主要包括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教學研究活動的課題及公開課的安排,等等,在進行生物教研活動計劃的制訂時,要從學校對教研活動的規(guī)定和要求出發(fā),并結合生物教研組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對于各個教師的意見進行整理和分析,最終形成嚴密的活動計劃??茖W合理的教研活動計劃能夠保證教研活動的規(guī)范性和目標性,有利于有效性的實現(xiàn)。在進行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時,要根據學校和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對教師的行為進行約束,保證教研活動的順利開展??傊?,通過開展此次教研活動,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主動性,傳播以研興教的觀念,提高教師的教研意識,保證教研活動的實效性。

二、建立和完善說課和聽課制度

不同的教師對于授課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是不同的,就算是授課內容相同,教師在課程的拓展、知識的挖掘、對其他科目的滲透程度方面都會存在較大差異,針對這種情況,要建立和完善說課、聽課和評課制度,讓每個教師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在進行說課、聽課和評課時,每位教師要表達出自己的實際想法,將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教材的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通過說課和評課展示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到的資料、教案和遇到的問題等,都要按規(guī)定進行上傳,實現(xiàn)教學經驗共享,如果遇到疑問則要采取合理措施及時解決。開展教研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因此,學??梢园才沤處熯M行聽課,在聽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及時解決問題。

三、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理論學習對于教師的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成為各科教學的目標,過去陳舊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教學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因此,教師不僅要重視對教育理論的學習,而且要轉變陳舊的教學模式,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學校和教研室可以訂閱與生物教學相關的參考資料,讓教師學習符合新時期要求的生物教學方法。在學習之前,教師可以將資料中合理的教學方法打印,使其成為可以隨身攜帶的資料,然后與其他教師共同學習和探討,將自己對教學方法的理解及實行教學方法的經驗和看法表達出來,實現(xiàn)在共同學習中獲取進步。

另外,在對教研成果進行實際運用時,要嚴格遵循教研成果的實施原則。學校還可以開展觀摩和學習活動,學習其他學校和教師的先進教研成果,并且結合本校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借鑒。

四、進行課題研究,提升教師水平

課題研究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教學水平,是當今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對于學校的發(fā)展也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要想順利實現(xiàn)課題的研究,需要三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果不能對研究步驟進行合理安排,則是不可能順利完成對課題的研究的。

在開展課題研究時,教師可以將研究的過程分為幾個階段,然后對每個階段的內容進行分項,確保每項都有專業(yè)的負責人管理。如果在研究過程中遇到問題,則教師可以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解決,保證課題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另外,學校和教師要重視研究成果的傳播和發(fā)表,將研究的過程和成果在相關的教學刊物上發(fā)表。開展課題的研究,能夠使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并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在選擇課題時,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教學目標出發(fā),確保通過課題的研究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提升生物教師的教學水平。

另外,在開展教研活動的過程中,還要重視對教師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如果僅憑個人力量,則很難取得理想的教研成果,因此,學校要重視每個教師的作用,讓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提高教研活動的有效性。

五、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如何提高初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教育部門和學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教研活動對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學校和教師要認識到教研活動的重要作用,采取合理措施提高生物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畢鳳娟.提高中學生物教研活動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11(34).

[2]谷興紅.提高初中生物教研活動有效性的探索[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研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