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傳統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傳統文化儒家思想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傳統文化儒家思想

第1篇:傳統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關鍵詞】傳統文化 愛國主義情感 社會責任感 高尚的道德情操 頑強的意志力和自強精神 培養(yǎng)成“四有”新人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了無數中華兒女,更是當代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竭的重要資源。將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對提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華民族的教育最早要算是三皇五帝時期設三老以教化民眾,開啟民風民智。這是我國已知的最早的教育,已經說明了那時候他們已經開始知道教育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在當時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也要加強教育,依靠有經驗的老人進行口耳相授,以傳遞人們所掌握的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我國最早的教育教學論著對教育進行了論述。今天,教育的內容改變了許多,但教育者本質沒有改變―――向受教育者傳輸一定的文化與知識,形成他們形成一定的觀點。政治教育教學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和靈魂,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立志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我國的教育更是歷史悠久,有許多的成功之處,幾千年的儒家思想教育使中國人大都能愛國,愛民族,愛家,自律,知禮,這對中華民族的統一,社會的穩(wěn)定起了重大作用。但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止不前的,封建制度的腐朽,特別清政府的無能,迫使每一個中國人都在尋求救國救民的良藥,也迫使中國對教育進行改革。不可否認我們在學習西方的教育的時候,在學到了許多的好的東西。有學到好的東西的同時,也對我國的教育進行反思,是不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不行了呢?我們在迷茫困惑中前行,在當時那種社會混亂中,人們就更加思想混亂。滅亡一個國家,先滅其文化。我們今天處于社會主義改革時期,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如何對待西方文化,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我們的教育事業(yè)有過許多爭論。我們要看到傳統文化對教育教學的影響的不足之處,更要中國傳統文化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

有利于培養(yǎng)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情感是一種對祖國充滿熱愛、忠誠的感情及愿意為祖國奉獻一切的情感。中國的青年一代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要任務,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有利于團結青年一代,更會成為鼓勵當代中學生參與祖國建設的強大動力,同時,也更有利于當代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鄭成功、戚繼光、林則徐等歷代愛國英雄身上體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中起著積極的影響作用。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新一代的青年中許多人是在父母的寵愛下成長起來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動不動便對社會不滿,怨老天不公,缺少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啟迪人們將為國為民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值得當代中學生學習,不但要有強烈的愛國義情感,更要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體現出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的一種責任。

有利于培養(yǎng)中學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當前許多中學生沒有道德感,以自我為中心,缺少仁愛之心和感恩之心,驕傲自大、心胸狹隘,屢屢做出違背道德標準,甚至是觸犯法律的事情。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文化素質低下,道德水平不夠。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積累的文化底蘊對于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百善孝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篤敬”的誠信品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將心比心”的寬容品質,“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闹t虛謹慎的思想,“容止所思言詞安定”、“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彬彬有禮”的禮儀風范都是當代學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優(yōu)秀品質,中國傳統文化對于上述思想的闡述和理解精辟而獨到,是中學生們值得關注的內容。

有利于培養(yǎng)中學生頑強的意志力和自強精神:由于特殊的成長背景,當代中學生中的許多人缺少吃苦耐勞的毅力,獨立自主性差,甚至出現了家長跟到學校照顧起居的可笑場面,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和自立能力是中國大學教育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的自律精神;“頭懸梁、錐刺骨”、“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功夫深,鐵柞磨成針”的刻苦鉆研精神;“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不強者不達”的自強精神,恰恰是中國學生身上缺少的品質。

所以我們今天的教育,特別是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繼承中華民族文明傳統,儒家思想中的精華,我們一定要繼承;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學會面對全球的競爭,重新塑造有中華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教育。我們必須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以加大精神文明教育,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塑造中華民族的重要陣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包括科學文化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四有”新人,加強精神文明教育,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這是富國之道,強國之路。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要肩負這個歷史重任。

中學政治教育的作用: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將學生培養(yǎng)成“四有”新人,學校培養(yǎng)出的大批具有高度覺悟的人才既是發(fā)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主力軍,同時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力軍。中學階段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階段,中學政治課的重要任務就是要通過對一系列政治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知識和陶冶情操的關系,把個人成才同國家前途、社會需要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對整個國家,整個民族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作用。只有通過中學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全民族具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華民族才有可能發(fā)展,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文獻:

第2篇:傳統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簡單說來,只要是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就是國學。但是縱觀20世紀所談國學觀點,范圍很廣??偟膩碚f,國學是中國古代學說當中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遠影響的思想,代表有諸子百家,它們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

所以,在一般情形下,我們不能把儒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等同。兩者差異仍然很大,單單是儒學一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我以為不妥。佛家在文化如敦煌文明等等都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佛家意蘊,而中國哲學史則貫穿了道統意識。

傳統文化有其獨特的生存力,也是與政治經濟文化的密切結合。根據很多學者提出的儒學復興的觀點來看,多數是認為儒學所代表的是中華文化的保守性、虛偽性。我認為這種觀念大大忽略了儒學當中體現人性的方面,而僅僅是肯定其過于教條化的一方面。因而“二分”傾向是必須得到認可的。所謂中華傳統文化的“二分”傾向,是指在多元化的現代文化沖擊下,文化必然面臨選擇,我們應把傳統文化分裂,一邊用于新文化的建立和新思想的形成,另一邊則拋棄。各種文明的沖突和選擇是具有必然性的,所以傳統文化也必然面臨生存性的危機。

儒家文化必須賦予新時代的特點才能夠解答當前中國文化問題。中國文明似乎走到一個轉型期,有一個三岔口,就是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的問題。“國學熱”給了我們新的啟示,就是中華文明的復興必須從古代的文化中發(fā)起,中國傳統文化能夠解救現代文化危機。道德、倫理的衰退需要一個新的出路,在西方就有學者稱“儒家思想是21世紀的解藥”。

第3篇:傳統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關鍵詞:韓國 儒家思想 高校教育

一、儒家文化的歷史背景

眾所周知,儒家思想是由我國先秦時期的孔子所創(chuàng)立,經過不斷發(fā)揚光大,在東亞和東南亞廣為流傳,特別是韓國和日本。我們在平時韓語專業(yè)的學習過程中也了解到,韓國比儒學的誕生地中國更加遵崇儒家文化,《洛杉磯時報》曾報道說:“韓國比中國更儒家”。在韓國,雖然有多種宗教存在,但是在倫理道德上卻以儒家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韓國社會后,各種社會問題有所增加,但是韓國政府以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作為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的制約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韓國人日常生活中可以體現出的儒家傳統文化,而且通過種種細節(jié)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已經深深根植于韓國社會,在政治體制,經濟模式以及社會生活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某些積極的影響。

但是現在外來文化的強力沖擊之下,我們對儒家思想的傳承的意識越來越淡。科技發(fā)達了,人們更多愿意面對手機和電腦,甚至連幾歲的孩子都心心念念著電子游戲,而對一些傳統游戲完全不了解。很少有學校會為學習傳統文化專門開設課程,這導致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少。當我們?yōu)槭フQ節(jié)大肆慶祝的時候,很多年輕人已經不會包粽子、做湯圓,一到端午元宵,都去超市里買粽子和湯圓。這些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必須重視。

二、儒家文化對于高校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中開展關于儒家文化的系統性的課程較為合適,一來,大學生相對來說時間比較充足,沒有特別繁重的學業(yè)壓力,而且大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強。高校中是學生學習多元化的知識的好時機,但我們不能忘本,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不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人們淡忘,學習傳統文化是每個學生都要做的。

儒學這一在中國文明史上獨領上千年的傳統文化,在當今的學校人才教育中,更顯示出其非凡的現實意義。重視儒學經典教育,讓每個學生終身受益。學習儒學經典著作,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把握儒學經典精髓,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弘揚儒學經典文化,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 因此,學校在實施教育過程中,結合社會現實、針對學生實際,把儒家經典教育納入學生課程體系之中。

儒家思想本是中國幾千年以來的文化精髓,流傳到韓國后也相當受重視。韓國現在從小學到大學都有專門設立有關儒家文化的課程,反觀我國學校中開設的卻少之又少。

我們要學會根據韓國的儒家文化來反思自己,并且在高校中開始著手。大學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最后一個階段,不僅要從專業(yè)知識技術的角度,更要是從人格素養(yǎng)的方面來考慮,一個學生是否能成為真正的棟梁之才。

現在,中韓兩國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很多人去學習關于韓國的歷史文化,其中也不難發(fā)現兩國的文化中有許多的相似點,當韓國把儒家思想十分推崇的時候,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畢竟這是我國的文化,大學生作為一代即將出世的新生力量,更應該把儒家文化發(fā)揚光大。

三、儒家文化在韓國高校的發(fā)展

細心觀察,在韓國語的部分詞語的運用上有很值得深思的現象,比如在漢語中通常會使用“我媽媽”或“我爸爸”等詞,而在韓國語中,卻用“?? ??”翻譯成中文也就是“我們媽媽”,這實在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語言現象,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對于韓國本土文化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

早在1960?年,韓國就將儒家文化放入到大學、中學、小學的教育科目里面。在推行國民精神教育的過程中,韓國始終把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作為載體,通過傳播儒家文化達到鑄造韓國民族精神之目的。韓國初中道德課滲透儒家文化傳統,要求學生要孝敬父母老師,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與人要和諧相處。大學開設的國民倫理課吸取儒家文化的精華,并且進行自立自主思想方面的教育,以達到強國之目的。亞洲金融風暴過后,韓國又提出“文化立國”國策,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精髓,將其融入到現代生活之中。?例如,在高麗大學中設有“職業(yè)與道德、道德理論教育”的必修課程,和孟子著作導讀、韓國的儒家等一些選修課程。而且韓國著名的成均館大學的辦學目的就是為了促進王室對儒家思想的進一步理解與研究。

韓國推行“文化立國”最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挖掘儒家文化的精華,把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社會,發(fā)揮儒家文化的社會功能。儒家文化是值得我們乃至全人類都應該珍惜的精神財富,我們肯定其德育價值和弘揚儒家道德思想的同時,要正視其時代局限性。 由此看來,韓國相當注重儒家的發(fā)展,對我國高校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比如,上課前,見到老師說:“老師好?!毕抡n時說:“老師再見?!边@些都是我們平時比較忽略的東西,雖然說師生之間像朋友一樣相處的模式有助于推動學習氛圍,但是尊敬老師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牢記,而且要用行動來表示?;蛘哌€可以舉辦有關儒家的文化節(jié)、知識競賽等一些有趣的活動,這樣寓教于樂更加可以讓同學們接受,因為有不少同學表示由于儒家理論課程比較枯燥,沒有很大的學習動力。

通過對韓國高校人文社科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分析,我們一方面要看到韓國高校與我國高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差異性,要在承認兩國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制度存在差異的前提下分析韓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特征背后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要清楚認識到韓國與我國同屬于東亞儒家文化圈、同處于全球化時代的轉型時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解決好繼承傳統和堅持創(chuàng)新相結合、民族精神教育和世界公民教育相結合的問題是兩國共同的任務。通過借鑒韓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法和途徑,以期能使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挖掘新的思路、找到新的方法。

四、韓國德育現狀對我國的借鑒作用

儒家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長期以來在韓國社會中一直占主導地位,并通過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影響著韓國社會的政治、教育、法律制度及整個經濟文化生活。而我們能夠感覺到我國在保護傳統文化方面也在加強,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華成語大會等,但儒家文化傳承方面尚有不足,特別是韓國適時地發(fā)展儒家道德思想,在學校教育方面也采取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這些對于提高和完善我國學校的德育水平應該具有一定的啟示借鑒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借鑒

在韓國家庭教育中,非常注重禮治教育。遼寧省沈陽市的西塔地區(qū)是繼美國洛杉磯以外朝鮮族第二大海外生活區(qū)。隨著1988年中韓兩國建交之后,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朝鮮族人以及朝鮮人來到沈陽西塔地區(qū),許多韓國家庭也隨之來到中國定居生活。在韓國家庭中,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兒時就培養(yǎng)他們按照韓國傳統禮儀來尊敬長輩以及愛護晚輩。孩子們從小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如長輩再給晚輩倒酒的時候,晚輩一定要雙手持杯或者右手持杯,另外左手放在右肘部表示尊敬,同時不能面對長輩飲酒,要側過頭飲酒;這些簡單的禮節(jié)雖然簡單,但是卻反映了儒家孝、仁、禮思想在韓國家庭教育中的影響。?這一點也無疑是可以為中國高校生所學習的。

而中國式家庭教育,讓人聯想到的更多是“棍棒”或是“溺愛”這樣的詞匯。家長們望子女成才心切,然而卻往往不知道正確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走上一個極端。例如現在的小孩子常常上補習班,為此失去了很多玩樂的機會,也很容易失去小孩子的意志、樂趣等非智力因素。另外,體罰又是一嚴重的社會現象。不僅家長,甚至學校里都會出現這種狀況,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心智發(fā)展。

(二)學校教育的借鑒

在韓國教育觀深受儒家尊師重道思想的影響,自古傳承至今。今天的韓國人對教育的關注度絲毫不亞于國人。在韓國人的觀念中,教師和學校對孩子的影響甚至堪比家庭。即使再年輕的教師,享受的禮節(jié)也遵照家長的形式。同時,在韓國社會中,教師的社會地位一直以來都受到全社會的認同。

所謂“尊師重道”,這正是儒家文化的精華所在。但據我們調查顯示,中國大部分高校雖然都設置有中國文化相關課程,但基本為選修課程,而大學生往往會因這樣的課程枯燥而放棄學習。這就導致了除了在學校的基本教育以外,大學生很難在學校內接觸到儒家相關課程的教育。對此,我們建議部分有條件的高??梢栽O置一些儒家文化館,并輔以多種表現形式來展示儒家文化的精髓。如觀看紀錄片,舞臺劇表演,創(chuàng)新方式的導入也許會吸引一些高校生學習與了解。

儒家文化教育不僅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有很大的幫助,更是可以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其人際關系的加強和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都是有極大的作用的。希望中國高??梢越梃b好的教育經驗,并形成一種良好的教育的氛圍,研究和發(fā)揚儒家文化,廣泛地應用于我們的高校教育中,取長補短,使大家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成長成才,同時增強我們保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意識。

第4篇:傳統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關鍵詞】現代室內設計;傳統文化;交融方式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192-01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現代室內設計的發(fā)展也逐漸偏向于西方文化,對西方設計理念的運用較為頻繁。這種發(fā)展形式雖然能夠實現現代室內設計的國際化發(fā)展,但是卻忽略了本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重要作用,難以實現我國室內設計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宣傳本國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1]因此,新時期設計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將現代室內設計與我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促進現代室內設計的長遠發(fā)展。

一、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從儒家思想來看。儒家思想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思想,其包含著豐富的哲理和人文思想,對于現代室內設計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例如,儒家思想倡導天人合一,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能夠重視自然環(huán)境和室內空間設計的協調統一。[2]又如,儒家思想主張“中庸”之道,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時能夠做到“恰到好處”。第二,從道家思想來看。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主張對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視,重視室內設計中的虛實結合、泳步岷稀5諶,從佛教思想來看。佛教是我國的傳統,佛教思想中的內容對于現代室內設計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3]例如,佛教的審美觀念是以簡約為美,這一點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具有重要體現。佛教包含的禪意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能夠營造簡樸、幽遠的意境,這也是許多設計人員所追求的設計理想。

二、現代室內設計與傳統文化的交融方式

(一)文化符號的交融。現代室內設計與傳統文化的交融首先表現在文化符號方面。傳統文化中具有較多的文化符號,如我國中的各種符號,各民族、各時代的重要圖騰象征,以及其他重要的圖像等。這些符號元素代表著我國的傳統文化,而將這些文化元素應用于現代室內設計中,可以有效提升設計的內涵,增強現代室內設計的歷史厚重感。[4]文化元素的交融和應用可以采用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直接采用具有我國傳統文化意義的元素,將其全部或者部分應用于現代室內設計中,或者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力量對這些元素進行簡單加工和調整,使現代室內設計既能夠突出文化特色,又能夠具有現代化特征。第二種是對于傳統的文化元素進行重組,實現傳統藝術的創(chuàng)新,給人們帶來新的視覺享受。當然,這兩種形式的核心要點均在于,既要融合我國傳統文化,又要重視功能性和形象的統一,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我國現代室內設計的發(fā)展。

(二)風格神韻的交融。傳統文化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還體現在風格設計上,設計人員在進行室內風格設計過程中,應該要參考我國傳統文化的神韻?!耙饩趁馈币恢笔俏覈鴤鹘y藝術中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園林藝術、建筑藝術還是書法、繪畫藝術,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一直強調幽遠、淡雅、寧靜等意境的營造。[5]而從現代室內設計來看,要達到這種意境,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必須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能夠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研究,通過框、顯、遮、借等設計方法,合理規(guī)劃現代室內設計的空間設計,重視虛實結合、意境和功能結合,實現現代室內設計功能性和意境美的統一。

(三)文化思想的借鑒。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內涵還包括對稱的美感、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這些思想觀念都是現代室內設計中可以借鑒的部分。例如,設計人員在進行現代室內設計時,可以重視空間布局上的對稱性,采用對稱格局進行設計。此外,設計人員在實際的室內設計中,還需要加強對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和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既保證現代室內設計的合理性,滿足客戶的設計功能要求,又能夠實現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提升生態(tài)效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傳統文化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如道家思想中強調的對自然的尊崇,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佛教倡導的文化意境,這些對于現代室內設計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啟發(fā)意義,要求我國設計人員在進行現代室內設計時,能夠加強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將傳統文化的思維、神韻以及符號等運用于具體的設計中,實現現代室內設計功能性和文化性的統一。

參考文獻:

[1]邢艷春.傳統美學與現代室內設計思維的碰撞與交融[J].中國市場,2014,(24):101-102.

[2]李永慧.中國傳統裝飾文化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東方公館酒店設計為例[J].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108-110.

[3]張譯丹,楊豪中.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 美術大觀,2012,(01):114.

第5篇:傳統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中庸》用中論析義

“孔顏樂處”,樂在何處

大同思想與傳統文化

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

儒家義利觀內涵辨正

與中體西用

莊子體道次第思想簡述

逍遙:莊子人學思想解讀

中國文化與世界前途

道德流毒——段正元的故事

《宗鏡錄》的中觀思想

《爾雅·釋親》的文化說解

終身學習——文化之正道

體宏容深博大精微孔子文化

孔孟的仁政思想與現代民主政治

孔子思想與香港和平回歸

論孔子人生理念的現代意義

坡與晚明個性解放思潮

再論儒學在未來教育中的地位

論儒家“忠恕”之道的永恒價值

漫議中西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

由法律看西方對中國文化的認知

畫歪的臉譜孟德斯鳩的中國觀

孔子的天道觀形成于晚年

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

新儒學經濟活動中五行始生之序

《易傳》圣人觀及其現代意義

論文天祥的儒學思想與人格精神

佛教解脫價值觀及其現代意義

論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學建構

儒學是中華民族的哲學與宗教

“和而不同”的永恒社會人生價值

儒家思想在傳統文化中的歷史地位

當代新道家道家超越理想的科學闡釋

香港孔教學院:現代民間儒教的基地

新傳統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定位致和之道

《國語》中的“曰”字與“云”字分析

孔子中和哲學在二十一世紀的偉大作用

儒家思想為什么能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段正元與現代新儒學“道統”觀念之比較

儒家文化自覺精神以先秦儒家為對象的分析

論“儒”的演變與孔子對西周宗教傳統的改造

黑犬是犬,白馬非馬及其他先秦名辯學派三題

“五蘊”與“十二因緣”之關系及其哲學意義

大化流行之理有關當代橫斷科學之哲學實質的己見

第6篇:傳統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儒家思想的啟示:

1、儒家思想使中國人比較注重以情感為根基。

2、儒家思想講求對現實的追求,推動了中國人的入世精神。

3、儒家思想使中國人講求理性的實用性。

4、儒家講求人的社會性,加強了中國人內部的關系紐帶。

第7篇:傳統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關鍵詞】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中國傳統建筑;藝術氣質

一、引言

建筑,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在這方面,我國人民具有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

從雄偉壯麗的宮殿,到多姿多彩的民居;從金碧輝煌的亭臺樓閣,到奇巧別致的寶塔橋。千百年來,我國人民繼往開來,博采眾長,用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中國古代文明源遠流長,建筑文化也曾光輝燦爛。建筑藝術在歷史長河中就是一種文化,在延續(xù)中就是一個民族的傳統。中國傳統建筑從產生、發(fā)展到成熟,經歷了幾千年。

二、中國傳統建筑中的禮樂文化

有人說“中國文化是禮樂文化”,這肯定有它的道理,因為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以禮樂為基本框架的?!皹芬舱?,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

我國傳統建筑的審美價值是和中華民族的禮樂文化密切關聯的。在商周時代,不管是我國的中原、西北還是江南,人們的精神理念都是由鬼神觀念占據,正常的人性被緊緊地束縛著。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古代社會最為激烈的變革階段,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開創(chuàng)、創(chuàng)造成為了主流,百家爭鳴,諸候蜂起。其中所貫穿的一個核心思想,便是我們所說的理性主義,它承前啟后,在擺脫了原始巫術宗教的種種傳統觀念的同時,又奠定了漢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單單從思想、文藝領域來說,主要表現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和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叭寮野褌鹘y禮制歸結和建立在親子之愛這種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礎和原則之上,把一種本來沒有什么道理可講的利益制度予以實踐理性的心理學解釋,從而也就把原來是外在的強制性的規(guī)范,改變而為主動性的內在欲求,把禮樂服務和服從于神,變而為服務和服從于人”。而道家,避棄現世,但卻不否定生命,追求個體的絕對自由,在對待人生的審美態(tài)度上充滿了感情的色彩,因而,它以補充、加深儒家文化而與儒家文化共存,形成了歷史上的“儒道互補”的文化現象。以上這些觀點的形成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才促成了秦從某種嚴格的禮的秩序出發(fā)來進行建筑布局,即使是秦代開始的園林建筑也始終沒有太多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圍,“百代皆沿秦制度”,一切都遵循著秦的建筑規(guī)范。顯然,理性貫穿了中華民族建筑的始終,決定并影響著中華民族建筑的發(fā)展。

三、傳統建筑中儒家與道教思想融合的體現

我們從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歷史上看,儒家和道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影響著中國的文化進程。并且,二者又相互融合,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了中國文化多元互補的特征。顯然,傳統文化貫穿了中華民族建筑的始終,尤其儒道思想,決定并影響著中華民族建筑的發(fā)展。

儒家思想中講的君臣父子、長幼尊卑等綱常倫理制度造成的等級觀念及中庸思想,在建筑設計和布局上得以充分體現。因為在中國社會生活的組織關系中是以血緣為縱向,以家族關系為橫向組織起的社會制度,從而體現在建筑布局設計上,中國的傳統建筑以群體組織關系為長處,體現出社會組織關系。在軸線設計上,以南北縱軸線作為重要布局,以東西橫軸作為輔助軸線。以中軸線作為中心,按照軸線對稱的方式進行,在不同坐標點的建筑,直接體現出主人社會地位的高低及等級,軸線對稱布局是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等級觀念及中庸思想物化的集中體現形式。故宮設計是典型的儒家思想體現,故宮的龐大的建筑群落是中國最大的四合院,嚴格遵循中國傳統的儒家等級制度,主次分明地對布局進行設計,分為前朝后寢。前朝是帝王處理政務的地方,后寢是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處理日常公務及舉行內朝小禮儀的場所。在故宮的設計中采用以縱軸線為主,以橫軸線為輔的方式。在軸線的前半部分正中央依次排列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軸線的后半部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在左右橫軸線上,為配殿和東西六院。組織關系嚴謹、有序。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不僅融合了佛教諸派思想及玄學的思想所長,并且結合了中國文化中的哲學思想,成為與儒家傳統文化并重的一派。

在儒家、道教思想的融合中會發(fā)現它們的連接點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形成于先秦時的儒家,在漢武帝采納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之后,儒學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主流。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儒家不把自然看作和自己不同。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認為人與自然是和諧的,有“天人合一”,“萬物與吾一體”之說。而這樣的思想導致了中國人藝術心境與自然融為一體,“崇尚自然,歸法自然?!币蚨搀w現在建筑設計,園林建筑設計等多方面。在建筑景觀組織設計中建筑以群體取勝,重群體的組織關系。注重和環(huán)境的關系虛實結合,以含蓄的線條與大地相依,向鋪陳的組織形象體現了與自然相適應的觀念。建筑外部造型虛實相依,輪廓柔和,線條流暢:屋頂設計為反曲線和輕巧多變的翼角,表現出與自然相融洽的觀念。在建筑主體設計中對房屋基礎和方位選擇的極大重視,形成我國所有的人與自然樸素的哲學觀念,即“風水”。在結構設計上,采用結構框架系列的優(yōu)點,因而在最大限度上形成了室外空間完全流通在一起。但在園林設計上注重建筑、山水、植物有機地融合為一體,把自然美與人造美統一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共生、天人合一的學術觀念。在室內設計中,儒家的“天人合一”也表露無遺,處處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價值取向?!疤烊撕弦弧钡乃枷胧侵袊O計師所遵守的設計哲學的運用人力巧奪天工,不露人工修飾的跡象。

四、結語

古代的建筑有過許多的輝煌,有許多建筑上的奇跡至今仍讓我們不敢比擬,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我們要認識了解的還很多,所以繼承和發(fā)揚傳統文化對于當代建筑的創(chuàng)新與繼承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澤厚主編:《美的歷程》(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羅哲文主編:《禮記?禮器》(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8篇:傳統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關鍵詞】儒家文化和教學;有效教育;效果

New period Confucianism cul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

Li Hong-fen

【Abstract】The Confucianism is much more than the Confucius a person's thought, more fixed and unchangealbe of thought.Language teaching always thought with Confucianism cultural close related.The value mindset of language teaching is a Confucianism of value mindset.Nowadays society lay claim to cure a country by law of emphasize in the meantime with virtuous cure a country, because of Confucianism to China political system and education system etc. of influence deeply rooted.Therefore, language teaching of value mindset and Confucianism of value the mindset be close related.

【Key words】Confucianism culture and teaching;Valid education;Effect

1.儒家文化的內涵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倫理型文化,儒家著重于人際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儒家學說實質上是一種人本主義學說,十分關注人的存在,尤其是人的倫理存在問題,在個體性方面,傳統儒家十分強調“為仁由己”“君子求諸己”“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正心” “誠意” “修身” “慎獨”等觀念,從而有力地突顯了人們在道德學問和人生志向方面自主自強的重要意義。在團體性方面,傳統儒家十分強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人之大倫”,從而有力地突顯了人們在某些特殊性人際關系中維系情感和諧,恪守道德規(guī)范的重要意義。在群體性方面,傳統儒家十分強調惻隱、羞息、辭讓、是非的四端之心和“仁者愛人”的崇高理想,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從而有力地突顯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實現普遍性“泛愛眾” 的重要意義。

2.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儒家思想教育的具體體現:

儒家文化是禮樂文明的根據,價值觀念是非的標準,倫理道德的規(guī)范,藝術審美的尺度,由此構成了中華民族基本精神價值體系和倫理道德價值體系。當然,糟粕是有的,但我們無法舍棄的是那里的精華,所以我認為通過傳授已經延續(xù)了2500多年的儒家文化思想,能夠填補由于現代化進程造成的道德缺憾。

2.1敬養(yǎng)父母。

現代社會上,依然還存在許多與和諧社會不相吻合的現象,諸如敬養(yǎng)父母問題。這一問題特別嚴重地存在青少年身上,他們大多被嬌生慣養(yǎng),再加上社會的不良影響,很容易就會走上邪道。通過電視、報刊等媒體時不時會聽到或看到不是把父母趕出家門,就是對父母大打出手,更有甚者毒害父母等。中國幾千年來的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在這些人身上蕩然無存。我認為社會有責任,家庭有責任,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更有責任。這些人在接受教育階段,沒能依照儒家孝道去做,所以做出不孝道的行為或犯罪的活動來危害社會、家庭和父母。李密的《陳情表》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藍本對學生進行孝道的教育。李密談到“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讓學生深刻體會李密對祖母的那片孝心,從而直接地對學生進行孝道的教育。人是社會網絡上的一個因子,家庭是社會組織的細胞,一個人在家能做到孝,并把這種孝悌的風氣帶到政治上,就是孝政了。這便是從家庭道德的孝道而推及國家政治的政道。

2.2治國仁德。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積極入世的激情,同時利用儒家思想傳授治國之道,要讓學生不能一味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讓學生了解國家大事,世界大事,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地積極性,更好地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導學生要立身正己,垂身示范。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大意說的就是“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帶頭端正了,誰又敢不端正呢。”在《論語為政》中孔子說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強調治理國家時要施行仁道的重要性。

在學生了解懂得治國之道的同時,也需要讓學生懂得“仁道”之理,孔子覺得“仁”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境界和道德境界,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說的是“聰明的人樂于水,有仁道的人樂于山,聰明的人喜歡活動,有仁道的人喜歡沉靜,聰明的人快樂,有仁道的人長壽。”孔子還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本褪歉嬖V我們大家一個有志氣、仁道高尚的人,從來不因貧生怕死而違背仁,只有勇敢犧牲來成全仁德,而臨著仁德,即使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強調了人的自身修養(yǎng)方面的仁道的重要性。

有了“仁道”之理,治國之道,可以說是德才兼?zhèn)洌枷虢∪?,政治過關。這些,我們應當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滲透這些精華的儒家思想,讓學生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挠杏弥恕?/p>

2.3誠信守正。

在商品經濟日益發(fā)展物欲橫流的社會,誠信守正尤其顯得重要。子曰:“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逼渲芯驼劦脚c別人交往時要誠心誠意,不論到哪里去,都不能廢棄這一做法。儒家思想把誠信作為立人、立國、立世之本。誠信是真正無妄的意思。守正是誠意正心,保持政道而不邪。誠信守正也是立人之本,是個體道德的基石。一個人立足于世,與社會、他人以至自然交往,誠信是交往的首要條件。人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往活動中,自己要取得他人的誠信,首先自己要對他人誠信,才能建立和擴大自己道德信譽,給人的各種交往活動帶來極大的方便。儒家思想強調在各項職業(yè)活動中,要以誠信為第一生命。各誠信主體如國家、政府、團體、個人都要信守誠信,不騙自己的良心,不騙國家,不騙他人;人與國家、政府、他人都互相尊重,真誠相待,不高陰謀詭計,不互相欺騙,不互相計算。這樣國家才能取信于世,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團體才能取信于群眾,個人才能取信于他人。這樣社會交往活動的公共道德就會得到提升,社會風氣就會得到凈化,社會秩序就會得到安定。因此說,誠信是人類社會秩序良性運行的基礎。

2.4謙恭力行。

謙恭即謙虛、恭敬?,F代學生急功近利的為數不少,在學業(yè)上不謙虛恭敬,自恃清高,任意孤行,不敏而好學,不虛心好學,以向他人老師詢問為恥。這可以說是制約成績提高的最大瓶頸,也導致了學生身心健康的不全面發(fā)展。針對這一情況,在語文教學時特別是在學習《論語》時,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疏導??鬃诱f的好“若圣與仁,則吾光教?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以圣人和仁人的標準來衡量我,我哪能擔當得起呢?我不過學習工作起來不感到厭煩,教起別人來,從不感到疲倦,不過如此而己?!弊鳛橐淮趲?、一代圣人,賢人還不如此地謙虛謹慎,我們更多地應是自慚形移、面紅耳赤。

力行即盡力而為,盡自己最大所能去做事,少說多做。而不要做墻頭上的蘆葦頭重腳輕,不要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做事要身躬力行?!跋刃衅溲远髲闹睂τ谀阋f的話,先實行以后,再說出來。倡導我們要腳踏實地去做之后,再說出來。古時候的人言語不肯輕易出口,是因為害怕自己做的不如說的好,而感到恥辱——“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如何切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儒家思想教育

作為一名教育者,他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培養(yǎng)一個完整無缺的人,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具備儒學觀念,時刻準備把儒家教育滲透進語文教學中,我們學校德育教育利用儒家思想為載體,對在校學生立身處世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儒學強調人與人之間要團結,互助,友愛,為人要與人為善等思想。為了做好這些工作,作為整體的單位學校和個體的教育工作者的我做了以下工作:

3.1營造濃厚的儒家文化氛圍。

在全體師生之間展開對校園內的道路,教學樓的命名的征名活動,最終集大家的智慧,分別對校園內的道路、教學樓賦予了儒家思想顯明的名字, 除此之外,在校園內路的兩旁,在連廊里,教室內外墻壁上等明顯之處均已張貼上能反映儒家文化思想精華的名言名句。另外,在辦公樓大廳里放有孔子塑像和名言名句等等。使儒家文化的氛圍營造到了極點,讓全體師生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地秉承儒家文化思想。從這一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甘露、養(yǎng)料。

3.2定期開展有關儒家思想一系列的活動。

學校每學期定期召開三次全體師生對儒家文化思想的大討論,教師要談自己是如何把儒家文化思想滲透到各自學科教學中去,及自己最近一段時間閱讀有關儒家文化方面的書籍的心得體會。學生主要談自己在接觸、學習儒家文化思想后的感受、心得。三星級高中驗收時,我們學校舉行的“儒家文化論壇”得到省評估院的高度贊揚,在我校召開全縣中小學校長論壇大會上,我校的“教育沙龍------儒家文化與學科教學”又精彩亮麗,得到兄弟學校的一致好評。

3.3成立專門的儒家文化研究室。

學校精心篩選不同學科不同年齡階段的教職工組建成儒家文化研究室人員,其職責是在向縱深儒家文化研究的同時對全校師生的儒家文化思想工作作一詳細布置和安排引導。

3.4每堂語文課前,讓學生到黑板上寫上一句能反映儒家文化思想的具有警醒的句子。

上課前讓全體學生進行誦讀、理解、背誦,長期積累、堅持不懈,明顯地增加了師生儒家文化思想的文化底蘊。說話辦事很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學生身上體顯了現代氣息與古老氣息的融合,讓學生在學習現代科學知識的同時繼承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

3.5收錄精華語錄編輯成儒家文化思想精粹的小冊子,每學期編輯一冊,讓學生隨身攜帶,隨處均可拿出來誦讀幾句。晨讀課上、林蔭小道上、亭臺軒榭邊、假山旁、池塘邊……隨時都能看到手捧小袖珍冊子正在全身貫注地觀看、背誦。邊來回踱步邊醒悟著體悟著,可以說是我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6精心選擇國學讀本。

《弟子規(guī)》也像《三字經》一樣,三個字一組,讀起來頗有節(jié)奏。講的就是如何做人,就是教人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做一個知書達理的人?!兜茏右?guī)》作為“天下第一規(guī)”,對學生學好規(guī)矩,樹立做人的標準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增廣賢文》語句精辟,瑯瑯上口,通俗易懂,一經成誦,便終身受益。這些格言警句有的集自雅句,有的采自諺語,所謂有文言,有俗語,有直言,有婉言,有勸善言,有勉戒言,在家出家言,有仕宦治世言,隱逸出世言,士農工商無一不備。

3.7不可操之過急,要注意循序漸進。

儒家文化影響我國歷史兩千多年,其積極意義非同尋常,不少大儒對儒家思想不斷補充加以完善,不要期望孩子能在短時間背誦且加以領會并約束自己的言行,應該給孩子以消化吸收的時間,讓儒家文化滲透孩子的思想中,不能看到短時間內不見其明顯效果而加以放棄。

4.語文教學中滲透儒家文化思想所取得的成績、效果

提高了對語文學習的樂趣,愿意、樂意地去汲取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營養(yǎng),對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有一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自身修養(yǎng),提高了愛國熱情,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對文言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學習文言文不會感到那些枯燥、乏味、晦澀難懂了,而是我們找到了學習文言文的樂趣,提高了文言文學習效率。

學生的記憶力得以提高,堅持認真誦讀經典的絕大部分學生都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各科成績得以提升。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于他的記憶力和理解力的高低。誦讀經典的學生,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會顯著增強,這時學生讀學校里的教科書易如反掌,考試成績根本不用擔心。提高了學生作文水平,“胸有萬卷書,下筆如有神”,誦讀經典的學生,大多說話流利,作文水平明顯提高,遣詞造句,引經據典……

第9篇:傳統文化儒家思想范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在中職學校德育課堂中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學校德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闡述了中職學校德育課堂進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做法。

一、中職學校德育課堂中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德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追崇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這是中華民族幾千來橫亙不變的思維模式及價值取向,也是新時代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石。目前一些中職學校對學生德育基本停留在對學生在校安全、衛(wèi)生、紀律、儀容儀表等方面的要求,這樣的德育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作為學校德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即指明了學校德育的方向,也指出了學生德育的目標。它解決學校德育中“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片面思維,也讓學校德育有了豐富的內涵。

二、中職學校德育課堂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模式

在中職學校德育課堂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筆者的做法是:

1.研究學生、設計教法

中職學校德育課堂中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以班為單位進行,班主任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點與關鍵。班主任必須先要備好課,備課有三項主要的工作要做:第一是研究學生,重點是弄清學生德育方面的缺失。第二是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好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內容要分門別類,按周、學期做好計劃,使之具有延續(xù)性。第三是設計教法,傳統“說教式”德育方式延續(xù)到信息化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在學生德育中用處不大。如何緊跟時代潮流,最大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這就是教法設計。

2.重儒家文明為主

儒家思想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儒家思想主張“禮治”“德治”“人治”。它既符合中華民族的思維、倫理道德、價值取向,也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所在。

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把儒家文明中的精華作為德育的內容,上學生弄清儒家文明中“禮治”“德治”“人治”意義與內涵;弄清儒家文明對中華民族的深遠影響;弄清儒家文明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與地位。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求學生的思想、行為符合中華民族的傳統與現代的需要。

3.讀經誦典、促良好班學風

讀經誦典是中職學校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之一。誦讀的經典可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孝經》《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guī)》《常禮舉要》《聲律啟蒙》等。

通過誦讀,學生可以系統地、實質性地接觸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可以弄清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這種內涵既體現在對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要求上,也體現在對人的行為修養(yǎng)上。通過誦讀,最終形成人人讀經典,個個講修養(yǎng),大家樹新風,班級促和諧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