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初中地理教學經(jīng)驗總結范文

初中地理教學經(jīng)驗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地理教學經(jīng)驗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地理教學經(jīng)驗總結

第1篇:初中地理教學經(jīng)驗總結范文

【關鍵詞】國培計劃 初中地理 河南

1 項目實施的背景

為了在2020年實現(xiàn)國家教育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目標,國家教育部、財政部于2010年開始實施了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 包括“中小學教師示范性培訓項目”和“中西部農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兩項內容,采取骨干教師脫產(chǎn)研修、集中培訓和大規(guī)模教師遠程培訓相結合方式,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骨干教師有針對性的專業(yè)培訓[1]?!皣嘤媱潯钡?實施,對提高我國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促進基礎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

2商丘師范學院實施“國培計劃――初中地理短期集中培訓”的實踐總結

商丘師范學院作為一所地方師范院校,始終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在中小學教師培養(yǎng)和推進課程改革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自從承擔國培計劃項目以來,商丘師范學院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創(chuàng)新性開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在歷年的教育部網(wǎng)上匿名評估中,我校綜合排名始終名列全省前列。自2013年到2015年連續(xù)三年承接了“國培計劃”項目中的“農村中小學教師短期集中培訓”初中地理學科培訓子項目,累計培訓學員237人。通過對參訓學員的問卷調查,參訓教師對我們的培訓給予了高度評價,滿意度均在95%以上。我們的經(jīng)驗總結起來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2.1加強領導,組建高效管理團隊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由成教院、教科院、教務處、財務處、后勤服務總公司等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組員的商丘師范學院“國培計劃”項目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成教院,具體負責協(xié)調、管理、監(jiān)督項目的執(zhí)行。項目實施單位環(huán)境與規(guī)劃學院也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黨總支書記為副組長的“初中地理國培”項目實施工作組。各部門進行了具體而明確的分工,充分調動、整合各方優(yōu)質資源,提供項目實施所需的良好教學和后勤保障條件,為“國培”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科學制定以提高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為主的研修目標

根據(jù)《綱要》的有關精神和國家關于實施“國培計劃”的有關要求,本項目的研修目強調“培養(yǎng)教育教學骨干”和“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等。每次培訓前,我們都會對農村中學一線教師、教研員進行培訓需求調研,并到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召開項目論證座談會。根據(jù)調研資料,科學設定培訓目標,根據(jù)目標確定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制定具有很強針對性、實效性的研修培訓方案,真正做到按需培訓。

2.3合理設置以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主的研修內容及課程模塊

根據(jù)“國培計劃”課程標準,結合受訓教師的實際情況,研修內容遵循針對性、實用性、有效性的原則,以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為終極目標;以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要為核心內容;以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為核心取向;以激發(fā)教師專業(yè)自主性、提高終身學習力為基本著力點,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構建研修內容。

2.4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方式

開辟形式多樣的主題課程,例如帶領學員參觀商丘師范學院地質標本館、商丘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考察等活動,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促進國培學員的理解與提煉,特色活動課程獲得學員的高度贊揚。

2.5適時進行以提高培訓效果為主的考核評價

采取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學員達到課程學習目標的程度進行綜合考核。培訓過程中,堅持培訓工作檢查制度、管理人員聽課制度、定期召開學員代表座談會制度、學員“評教、評學、評管”制度以及相關的激勵約束制度。以上制度的建立使培訓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得到有力保障。

2.6有效做好以鞏固效果、完善培訓體系為主的培訓后服務

培訓結束后,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后期跟蹤指導方案,定期追蹤返校工作的受培教師,觀察他們在教育教學中的發(fā)展變化,認真聽取受培教師的建議,進一步改進教師的培訓工作。

2.7對學員進行人文關懷,創(chuàng)建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

班主任對班級進行人文管理,學員是培訓的主體和核心,調動學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提高培訓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圍繞這個中心,我們做到了以下幾點:一是每天都通過飛信向所有學員發(fā)一條關于天氣與生活提示等方面的信息;二是每天晚上班主任和項目團隊都在QQ群里與學員交流,隨時了解學員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三是分組形式多樣化,不同的活動采取不同的分組模式,盡可能讓所有學員之間都有合作交流的機會。

2.8注重培訓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

(1)在培訓中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有機結合,專題學習與交流研討相結合,觀摩考察與反思體驗相結合,相互滲透融合,在理論培訓中強調實踐案例分析,在實踐訓練中突出理論與能力提升,在交流研討中分享經(jīng)驗,在反思中改善教育教學行為。

(2)以參訓教師的需求為中心,以典型案例為載體,創(chuàng)設參與式的教學情境,發(fā)揮學員的主體作用,引領學員研討真實的教育教學問題,在參與、合作和專家指導下主動建構、總結反思教育教學經(jīng)驗,發(fā)展實踐智慧,提升實踐能力。

(3)靈活采取對話式、案例式、探究式、參與式、情境式、討論式、任務驅動、現(xiàn)場觀摩等多種方式開展培訓,提高學習者的參與度,增強培訓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課程實施的實效。

3 實施過程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雖然培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規(guī)培計劃實施時間較短,沒有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各高校都是在探索中實施,因此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就我們承擔的河南省初中地理教師培訓而言,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3.1部分學員的遴選不合規(guī)范

從學員身份來看,學員中兼職地理教師較多,有部分的學員以其它學科為主科,地理只是兼任(表1)。部分中學領導擔心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不愿意派遣專業(yè)教師外出參加培訓,而是隨意調換與教學無關人員。這些學員地理專業(yè)基礎不扎實,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以上這些學員參加培訓時,一般紀律性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到課率低,給我們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他們回到工作單位時也難以有效發(fā)揮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反而擠占培訓名額,造成國家資源浪費[3]。

3.2學員專業(yè)基礎差別較大,培訓需求有所差別,難以面面俱到

從學員來源地來看,學員來自市區(qū)、縣城、鄉(xiāng)村,有城市教師也有農村教師,他們的層次、水平、需求差距太大,給我們進行針對性培訓帶來了困難(表1)。農村中學教師的培訓機會相對較少,他們對培訓內容的需求往往圍繞平時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困難和問題展開。具體表現(xiàn)在:在培訓內容方面,他們渴望的前三種分別是:教學方法和技能、學科專業(yè)知識的更新、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這表明農村中學教迫切渴望掌握相應的學科教學方法與技能,以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我們培訓調研和培訓跟蹤調查中了解到有部分農村中學由于條件限制,新的教學方法與理念很難開展,雖然在培訓中感受到了新的模式,但很多都適應與城區(qū)學校而農村學校則難以開展。我們的培訓也充分考慮到“城市模式”與農村學校實際的結合。

3.3后期跟蹤指導缺乏有效途徑

由于短期集中培訓只有短短的15天時間,在此時間內很難保證所有參訓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能產(chǎn)生質的飛躍,更重要的是培訓后期對學員的跟蹤指導,通過培訓后續(xù)跟進,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綜合能力,使教師成為持續(xù)、自主的專業(yè)學習者,促進教學行為的改善。但就前幾年的情況分析,后期跟蹤指導會流于形式,僅僅局限于日常交流,大多數(shù)學員回到工作崗位后就失去了進一步學習的動力,效果不明顯。

4 進一步做好河南省初中地理教師國培計劃的思考

(1)做好前期調研,增強培訓的針對性[2]。為了更好地完成國培計劃,保證培訓質量和效果,在每次培訓前都要對部分中學地理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主了解目前中學地理教師在教學中所面臨的難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以及對中學地理教師培訓的需求,從中分析、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以作為制定培訓計劃和內容、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主要依據(jù)。做到培訓目標明確,滿足培訓學員需要。

(2)地方縣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對參加“初中地理國培”的教師嚴格審查資格,從申報人員的任教學科、任教年限、年齡等方面嚴格把關,不能把外出培訓當成福利對待,禁止非本學科教師及即將退休教師納入培訓范圍,真正把農村第一線的專業(yè)地理骨干教師選參加培訓。

(3)完善國培計劃工作績效評估標準、體系及機制。現(xiàn)行的國培計劃績效評估體制主要是依托第三方機構組織的網(wǎng)上匿名評估,此舉會對培訓高校有一定的制約作用,部分學員在評價時難以做到公平公正,培訓高校為了提高得分而往往會在教學管理上降低對學員要求。

(4)加大農村中學地理教學設備投入。很多來自農村的地理教師認為培訓期間所學到的先進教學理念回到工作崗位后由于教學硬件設施的欠缺而難以實施,地理教學本身對地理用具的使用率較高,教學設備的大量投入,能讓學生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利于增加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要發(fā)展地理教育,筆者覺得地理設備的大力投入必不可少。農村中學每個班級的地理教學應當有配套的地理設備,如:掛圖、地球儀、GPS以及多媒體教學用具[4]。

參考文獻:

[1]靳蓬.國培計劃教師培訓項目探索與反思[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6(5):133-138.

[2]馬如彪.楚雄師范學院實施“國培計劃-中西部地區(qū)農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的實踐與思考[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2,27(1):89-94.

[3]楊行玉.教師發(fā)展專業(yè)視域下“國培計劃”的實踐探索與問題反思[J].安康學院學報,2012,24(6):106-109.

第2篇:初中地理教學經(jīng)驗總結范文

一、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課堂引導環(huán)節(jié)

要求教師在課前認真研讀教材、教參和相關參考資料,確保上課內容的充實、完整。在具體的備課中,教師需要精心設計一個課堂的引導環(huán)節(jié),將抽象的、邏輯性強的教學知識融入課堂的導入中,做到從上課的一開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教師做到:(1)吃透教材,將教材、教參和參考資料融為一體,結合學生學情有效地制定教學目標;(2)結合教學內容的性質將教學目標實行分層次設置,如一級識記、二級理解、三級應用、四級拓展;(3)結合分層次的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課堂引導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要顧及學習程度、等級不同的學生。

例如,在《中國地理》中要講的中國的人口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在調查自己家族(三至四代)、社區(qū)人口的增長變化狀況,初步了解其變化的特點,并嘗試分析引起變化的具體原因。這樣可以分層次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做有效的補充和點評,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如,在《世界地理》“地形的形成”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課堂短片展示,通過壯觀的火山噴發(fā)、劇烈的地震以及模擬板塊的運動過程等景象來吸引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二、通過課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來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高效課堂要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就要確保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導者,只將有效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并組織學生有效實踐,使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能應用知識。

在地理課堂中,需要教師將整個教學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選一名負責人(組長),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來設計不同的任務,通過給學生布置任務來驅使學生在課堂行動起來,每個小組都能積極思考、勇于發(fā)言,小組之間也能相互競爭、督促進步。教師需要給予有效的補充和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從而幫助學生不斷進步。

三、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效結合現(xiàn)實生活開展教學

地理知識廣泛地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得以應用,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例如,在課堂提問學生喜歡去哪些城市旅游?同學們去過哪些城市的著名景點?這些城市的經(jīng)濟、人口、礦產(chǎn)、動植物怎樣?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可以設計一份旅游線路圖,并說明設計的原因等一系列問題,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使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地理、學習地理,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很好地應用于自己的生活。

四、鼓勵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現(xiàn)代教育中,我們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地理課堂中同樣要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學習過程中,每一位學生對同一個問題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方式。作為教師,應當尊重、理解學生的思想意識,結合構建高效課堂;應當在課堂中積極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提問,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疑問,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針對學生提出的具體問題,在班級中可以相互討論、相互交流,不僅可以督促學生積極思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能與其他學科之間相互滲透,有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五、仔細批改學生作業(yè),有效開展輔導答疑

教師布置作業(yè)是學生對所學知識得以有效鞏固的基本方法。同時學生作業(yè)的具體情況也反映了教師在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缺陷。因此,教師只有在課后認真批改學生作業(yè),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只有教師對學生做到有效的輔導答疑才能鞏固強化所學,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才能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