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責任審計總體審計策略范文

經濟責任審計總體審計策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責任審計總體審計策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責任審計總體審計策略

第1篇:經濟責任審計總體審計策略范文

關鍵字 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 質量控制

經濟責任審計作業(yè)由于特別講究工作程序和質量標準的全面執(zhí)行,因此實施標準化作業(yè)管理是必然結果,從控制審計質量的角度來講又非常的必需。那么什么是經濟責任審前標準化作業(yè)?審前標準化作業(yè)對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有何作用?如何實施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

一、經濟責任審計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的概念

經濟責任審計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是指內部審計部門按照全過程審計質量控制的要求,在組織實施審計項目時按照程序要求,對準備階段各個環(huán)節(jié)實施標準化控制,從而達到控制審計質量、規(guī)避審計風險和提高審計效能的目標。

二、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的意義和作用

1、從審計程序上看審前標準化作業(yè)對審計質量控制的作用

經濟責任審計作業(yè)特別講究工作程序和步驟,組織實施審計項目是通過開展審前調查、確定審計方案、實施審計取證、撰寫審計報告、審計成果運用等等一系列的審計程序完成的,審計項目的質量高低也就在作業(yè)過程中形成了。而審計前準備工作是審計總體過程的必經階段,審計前準備工作所取得的資料和掌握的情況決定審計重點和審計取證以及人員配備和人員分工,它是整個審計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階段,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審前準備工作一旦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審計質量,如審前不培訓,審計人員不具備把握質量的素質保證;審計方案不制訂,腳踩西瓜皮審到哪是哪等等,在這種狀況下,經濟責任審計推行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就顯得非常必需。因此,加強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是強化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內容。

2、從審計標準上看審前標準化作業(yè)對審計質量控制的作用

經濟責任審計作業(yè)雖有各項關于質量控制的規(guī)章制度,但每個審計人員對制度的理解和認識有優(yōu)有劣,審計質量控制的標準如果得不到全面執(zhí)行,也會影響審計質量,嚴重時帶來審計風險。審計前準備工作對審計重點有慎重的確定,對審計人員有側重的選用和培訓,通過審前標準化作業(yè)可以做到條理清晰,明確審計重點,有的放矢,能夠更好地組織和管理好審計資源,實現審計質量的可控、在控、能控。

3、從審計人員素質上看審前標準化作業(yè)對審計質量控制的作用

內部審計作業(yè)質量的高低關鍵靠人來把握。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專業(yè)勝任能力、職業(yè)審慎性都是影響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審計組成員的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尤其是新進審計人員增加,他們雖然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技術不熟練,審計經驗缺乏,急需進一步加強基本功訓練,以達到作業(yè)標準化的要求。把審前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作為教材,重視審前培訓,從而迅速提高審計新人基本功,是保證審計質量的捷徑。

三、如何實施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

㈠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關鍵點

實施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關鍵點在于審計項目實施前編制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明確在準備階段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在實施中嚴格按照作業(yè)指導書的程序要求逐一執(zhí)行和記錄,保證審計程序和標準得到全面控制,提高審計項目質量。

㈡審前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的程序及標準

審前標準化作業(yè)共分項目立項、審前調查、數據采集、制定方案等11項程序。

1、審計項目立項

內部審計機構根據審計職責和審計管轄范圍,編制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并報組織適當管理層批準后或經單位人事管理部門等類似機構的委派、委托進行立項,安排審計項目。

2、選派合適的人員組成審計組并確定審計負責人

經濟責任審計小組的選派可采用內部審計部門自行組織和聘請中介機構人員配合形式。

由內部審計部門確定審計人員的,應結合不同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性質、預計的審計工作量,以及審計任務的復雜程度和完成時限等,確定所需要的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數量。在人員選派方面,要注意保持審計工作的連續(xù)性,審計分工要相對穩(wěn)定,組員盡可能包括前期曾對該被審單位進行過審計的人員,這既可提高審計效率,也有利于檢查督促以往審計結論和決定的落實,同時注意執(zhí)行回避制度。對審計組負責人或組長的選擇和確定,應考察其以往工作態(tài)度和現實工作能力。

具體項目實施前應由主要負責人簽發(fā)審計指令,審計指令應包括以下內容:項目名稱、立項依據、審計起訖期間、審計種類、審計組成員等,組成審計組的同時應明確指定二級復核、三級復核人員,復核人員應充分利用審計信息化平臺在現場審計期間進行遠程實時復核。

3、編制與審定審前調查方案

審計組成立后,應當進行審前調查,初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基本情況,確定審前調查方案。

4、內部控制調查

在審計準備階段,要通過調查表、流程圖等形式對被審計單位的控制環(huán)境、會計系統、控制程序以及相關計算機控制環(huán)境進行了解和初步評價,內部控制了解的實質,就是要通過調查和記錄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確定企業(yè)內部控制是否可以依賴,從而決定下一步審計策略。

5、審前調查情況分析

審前調查分析是確定審計方案的基礎,審前調查分析應針對審前調查階段獲取的各種信息進行橫向分析、縱向分析、比率分析,從數量和性質方面判斷審計事項重要性,確定審計重點內容和適當的抽審方法,以進一步提高審計效率、保證審計質量。

6、審計方案編制與審定

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內部控制的了解和初步分析性復核的結果,制訂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實施方案,審計方案由項目主審負責編制,審計組長審批。

⑴審計方案內容

包括但不限于:

①審計目標及審計依據;

②審計對象及范圍;

③審計內容及重點;

④審計程序和方法

⑤審計人員安排及分工;

⑥時間安排;

⑦工作要求。

⑵審計方案編制方法

①做好審前調查工作,調查內容完備;

②審前調查嚴格按照規(guī)定程序進行,通過提供審前調查提綱,編制具體調查資料格式,形成審計工作方案的編制依據;

③明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

7、送達審計通知書

審計通知書應由審計機構送達至被審計單位及被審計人本人。審計通知書應至少在審計組正式進駐被審計單位3日前提交,使被審計單位做好必要的安排,保證單位正常經營業(yè)務不因審計而受影響。

下達審計通知書的同時,要對被審計單位提出書面承諾要求。

8、審計軟件立項

審計項目實施前一周,項目負責人需要在審計軟件中完成該項目的立項工作,完成組成項目組、進行工作分工、上傳審計方案、審計指令、審計通知書等一系列階段性文書,做好審前準備工作。

9、采集數據,登記疑點

審計人員根據審計分工,在審前應充分利用審計軟件,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數據進行采集,通過報表分析、指標分析、科目分析等數字化手段,有效的把握總體、鎖定重點和精確延伸,擴大審計的廣度和深度。對于有疑問的業(yè)務、數據、證據作為疑點進行登記,為后期現場實施審計做好鋪墊。

10、審前培訓

審前培訓由項目主審組織開展,目的是確保審計組成員具備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具備項目審計的勝任能力。審前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明確審計目標和審計責任、確保審計人員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和需要特別關注的重大經營、管理問題、了解審計方案、審計程序、審計分工以及審計項目所需的針對性知識。培訓形式可以靈活多樣。

11、審前業(yè)務會議

進駐審計時由主審組織召開,全體審計小組成員參加,主要進一步明確審計分工協作、時間安排、審計責任和審計紀律,同時對審計重點、審計程序、審計重要步驟進行強調。

四、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對審計質量控制的效果

準備階段的標準化作業(yè)管理對促進項目總體質量有了保證,審前準備階段程序從內部審計人員選擇、疑點采集、審計方案的制訂等方面進行控制,明確審計項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應達到的審計目標,促使內部審計人員考慮如何圍繞目標開展工作。內部審計質量最終體現在合理選擇內部審計人員上,而標準化作業(yè)程序要求對審計人員進行了科學、合理分工,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從而使項目總體的質量有了素質保證。

審前標準化作業(yè)管理是審計質量控制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實施過程中除了按照作業(yè)程序和標準去執(zhí)行,還應注重對審計人員加強標準化作業(yè)的意識教育,講清標準化作業(yè)的形成過程,執(zhí)行的目的、意義及作用,使廣大審計人員對標準化作業(yè)有較為完整的理性認識,這是落實好標準化作業(yè)不可忽視的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索耶內部審計》邰先宇等譯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5年6月

[2]《標準化作業(yè)管理》祖林 華夏管理培訓網 2006年10月份

第2篇:經濟責任審計總體審計策略范文

1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審計風險

1.1審計獨立性方面審計機構不能獨立于其他部門之外,審計人員和被審計單位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審計公正的關系,都會造成審計風險。不良的審計環(huán)境也會對審計人員造成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和誘惑,使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原則性、獨立性和責任心受到挑戰(zhàn),從而加大審計風險。

1.2審計方法方面由于被審計單位業(yè)務的復雜性,受審計成本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審計事項全部查清。有的審計人員不講究審計方法,只求樣本數量,不求質量一味追求逐頁看憑證,泛泛抄寫數字、資料,審計工作中抓不住主要問題。目前,審計一般都是判斷抽樣,受審計人員經驗水平限制,抽樣時可能對被審單位一些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大的項目選擇的樣本量過小,這就加大了審計的潛在風險。

1.3審計對象方面大多數企業(yè)領導干部任期時間長,有的任職長達十幾年,所形成的會計資料多,財務人員更換頻繁,新的財務人員對過去發(fā)生的一些經濟事實又不清楚,確認財務收支或資產負債及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方面的審計工作量大,給審計實施工作帶來不少困難,存在著潛在的審計風險。

1.4審計人員方面審計工作涉及面廣,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具備查賬能力,還要熟悉宏觀經濟管理知識、政策法規(guī)、具備綜合判斷分析能力等,而目前大部分審計人員的業(yè)務素質不夠全面,嚴重制約和影響審計工作的質量。如果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不夠高,則容易做出錯誤的評價和結論。職業(yè)道德是每個審計人員應當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如果審計人員接受被審計單位的好處,則會喪失其客觀公正的立場,造成審計風險。如果審計部門內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審計人員不能嚴于律己,必然會造成審計風險。審計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yè)謹慎和職業(yè)關注,風險意識淡薄,也會產生審計風險。

1.5審計證據方面實現審計目標,必須收集和評價審計證據。審計人員形成任何審計結論和意見都必須以合理的證據作為基礎,否則,審計報告就不可信任。在審計中由于取證不慎重,有時取得的證據不真實或者只憑被詢問人的口證取得旁證,證明質量不高,使審計結論定性不準確。審計依據準確是加快審計任務順利完成的關鍵。審計依據認定不準,迫使審計人員到處收集和尋問;有時審計人員對套用的法規(guī)依據產生模棱兩可的看法,很有可能引起審計風險。

2審計風險的控制措施探討

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不僅需要良好的外部社會環(huán)境,而且還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從本單位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和條件,在審計準備、實施和報告階段采取各種風險管理和控制對策,以減少審計風險,避免風險損失。

2.1審計風險責任制度的建立審計人員要樹立審計風險意識,在執(zhí)業(yè)過程中要把風險意識積極地貫穿于審計計劃、審計實施和審計終結的全過程。審計組織要建立健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明確審計組織內部各層次、各個崗位的職權,做到事事有人審核、有人操作、有人負責督導和有人負責考核。審計部門還要按責任建立專業(yè)指導機制,保證審計人員在特殊的情況下能夠得到及時的咨詢服務和恰當的業(yè)務指導;審計部門還要建立健全內部約束機制,實現審計工作有計劃、審計項目有程序、審計底稿有規(guī)范、審計質量有控制。

2.2審計方法的合理利用采用合理的審計方法,是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的得力措施。選用審計方法,應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要適合審計目的。在審計方法上不但要使用傳統的審計方法,還要使用一些先進的輔助方法,堅持賬面審計和外圍調查相結合,注意對非會計資料的審計。通常是采用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賬戶余額分析法,將所審階段的情況與行業(yè)規(guī)律或平均水平以及被審計單位的歷史記錄相對照,從中發(fā)現異常情況,以確定審計重點和審計策略,在減輕審計工作量的同時,又能有效地降低審計風險。此外,在對會計資料進行實質性測試之前,要根據符合性測試結果來確定實質性測試的重點及工作量,對內控制度薄弱環(huán)節(jié),多進行實質性測試,以避免審計資源不足情況下所產生的審計風險。

2.3審計風險的預控機制應樹立只與正直客戶打交道的原則。客戶如果對其顧客、職工、政府部門或其他方面沒有正直的品格,則出現差錯和舞弊行為的可能性就大,固有風險就比較高。即使擴大審計測試的規(guī)模,審計人員也難以使總體審計風險的水平降低到社會可接受的程度內,出現法律糾紛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因此,審計人員在 接受委托之前應當采取措施,如與前任審計人員聯系,了解前任審計人員與該被審計單位有無法律訴訟發(fā)生,了解該被審計單位更換審計人員的原因等,評價客戶管理高層的品格,一旦發(fā)現委托單位缺乏正直品格就應盡量拒絕接受。

對陷入財務困境的客戶要尤為注意。歷史上絕大部分涉及審計人員訴訟案都集中在宣告破產或償債出現問題的審計客戶,審計人員一旦判斷客戶陷入財務困境,最好考慮拒絕接受這類客戶。若無法拒絕,則應提高審計費用,執(zhí)行較為詳細的審計程序,以控制審計風險。

了解客戶所在行業(yè)的情況及客戶的業(yè)務。不熟悉客戶的經濟業(yè)務和生產經營實務,就可能發(fā)現不了經濟資料反映的內容,也就可能發(fā)現不了某些錯誤。

2.4社會環(huán)境的完善應積極向社會宣傳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經濟責任審計中應負的責任,使社會各界對審計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并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審計人員只能嚴格按應有的審計程序進行審查取證,必須要有被審計單位和有關人員的積極配合才能有效執(zhí)行,有效地降低審計風險。

2.5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審計人員是審計工作的具體執(zhí)行者和操作者,審計質量的高低取決于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在新形勢情況下,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yè)道德和業(yè)務素質。為了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索質,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審計人員的業(yè)務培訓和后續(xù)教育,不斷更新知識和思想觀念,提高他們的分析、判斷、預測經濟活動能力,教育他們在實施過程中嚴格遵守職業(yè)道德、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廉潔奉公和愛崗敬業(yè)。要培養(yǎng)成既有熟悉和精通的審計業(yè)務,又要有敬業(yè)精神,不徇私情,秉公辦事的品德高尚、為人正直的綜合人才,以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