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七年級語文范文

七年級語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七年級語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七年級語文

第1篇:七年級語文范文

【關鍵詞】語文朗讀 生活感悟 能力培養(yǎng)

朗讀,一種訓練活動,一種閱讀活動,一種文學活動,也是一種情感活動。朗讀,是讓同學們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會情感、品味意境、發(fā)展語感的充滿情致的語文實踐活動。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教學千法讀為本”。杜甫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說。從七年級上冊語文課體中各單元所教的體會,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與見解。

一、體味文本,入情入景的朗讀

在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要求中指出:“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用心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人生的大問題。還要提高朗讀能力,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对谏降哪沁叀愤@篇文章節(jié)奏性本來就強,再體現(xiàn)詩歌的韻律,停頓就更加的明顯,讀來瑯瑯上口。“在山的那邊,是海嗎”每讀一句的停頓都是無窮的回味。譬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終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驚肉跳,盡量往里靠。”這種驚心動魄讓我們讀來會語氣加重,身臨其境?!拔以鴮掖伟l(fā)現(xiàn),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边@舒展的口吻也是體味文本的最根本語意,還會帶給讀者深層次的遐想。

從生理分析,朗讀是通過視覺、大腦、發(fā)聲器官把書面語言轉化成清晰、響亮、富有情感的口頭語言,再通過聽覺作用于大腦的一種閱讀方法。“在山的那邊,是海嗎”能讓你產生無窮結果與猜想。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其語法修養(yǎng)和普通話的水平,而且能把難于理解的文字變成容易理解的聲音信息,幫助學生理解字詞句及文章的思想內容,收到陶冶學生的情感,使之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的功效。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偶爾也會有口頭語:“這是真的嗎?”不敢確信,有時也有否定的語氣存在。

二、增強趣味,多種形式的朗讀

在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要求指出:“品味詩文優(yōu)美的語言是一種藝術享受。要反復朗讀,在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揣摩、欣賞精彩句段和詞語,并將它們摘抄下來”。在《理想》一文中:“理想是石;理想是火;理想是燈;理想是路;理想是羅盤;理想是船舶;理想是鬧鐘;理想是肥皂;理想是……”我們可以分角色朗讀,可以讓全班所有的同學各讀一句,各自有不同的理想。你讀,他讀,我讀,齊讀,配樂讀等,朗讀能激發(fā)出人不同的理解層次,從不同的形式去剖析與解悟。

誦讀教學就是在課堂上以興趣的積累、習慣的培養(yǎng)、情商的開發(fā)為前提,調動學生讀書的欲望,充分的朗讀。以讀為前提加強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把握,提高包括速讀、略讀、精讀、朗讀、默讀、整體感知、理解分析、賞析評價等等在內的閱讀能力?!兜谝淮握婧谩分小吧械牡谝淮斡?,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闭Z文課堂上,瑯瑯的書聲最美。

既然要有感情的朗讀,就要在蘊含情感的關鍵語句上著力,情感的體驗才不會如風掠浮萍,才能刻骨銘心,才會讓讀達到課堂達到“情到深處自然嗚”的境界。

三、多方結合,生情感悟的朗讀

在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要求中指出:“要繼續(xù)練習朗讀和默讀。比較長的文章,可以先默讀,再朗讀。默讀便于快速了解它的主要內容。朗讀,要讀準語氣,并注意體會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要調動創(chuàng)新思維,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注重熟讀與美讀,讓文中故事甚而細節(jié)都能活化在心里,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張口就來。

在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27課:“天上的街市”:意境優(yōu)美,節(jié)奏舒緩,有著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適合朗讀。分清節(jié)奏,念準重音,讀出感情。美好的、恬靜的、自在的、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郁的感情基調,要做到輕松、柔和、舒緩,讓人聯(lián)想,培養(yǎng)了想象能力與情感思維。例: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shù)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xiàn)了,好像/點著/無數(shù)的/街燈。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閑游。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沒有瑯瑯讀書聲的課堂是沉悶的課堂,沒有教好學生朗讀的語文課是失敗的語文課。朗讀的心理學意義,是由詞語作為刺激物所建立起來的一種條件反射(或叫第二信號系統(tǒng))。朗讀與默讀相比較,默讀時,中樞神經只受到文字的刺激,因而只作出一次反射。而朗讀時大腦則受到文字與聲音兩種刺激,反射的次數(shù)顯然增加。另一方面,朗讀時所應用的感覺器官有視覺與聽覺,而默讀只有視覺參與。語文教學實踐證明:就相同內容而言,反射次數(shù)越多,給學生的印象就越深,其理解記憶效果就越好。

四、技巧指導,讀通讀熟的朗讀

在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要求中指出:“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鑒,并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在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要求中指出:“熟讀課文,要聯(lián)系自己的人生體驗,深入思考,反復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還要練習朗讀,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在第五單元散文詩兩首中,《荷葉——母親》中“母愛”是博大無邊、偉大無窮的。“母親??!/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在你的懷里?!敝挥心赣H才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在《金色花》中,“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我/不告訴你,/媽媽?!边@些語句中都蘊含著人們的思想感情,都能傳情達意,這種俏皮話都顯現(xiàn)在紙上,我們朗讀瑯瑯上口。為什么“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跟媽媽捉迷藏嗎?為了實現(xiàn)自己小小的心愿,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嗎?“你這壞孩子”這樣的口吻已然穿透紙張躍上讀者的心里。利用生活經驗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形象與意境、情感與意義。語言質樸,富有生活氣息。

在23課《散步》中,小路不好走,母親對“我”說:“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到了一處難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他們怕摔傷了自己所背的親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穩(wěn),很仔細。這種尊老愛幼的美德在學生朗讀時就會有細膩有感受與體驗。“今年的春天來的太遲了”,“一些老人挺不住了”,“但春天總算來了”,母親也總算“又熬過了一個嚴冬”,這字里行間流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渡⒉健返恼Z言平易樸實,然而內涵豐富,耐人尋味,如同橄欖一般,越嚼越覺得有滋味。情趣盎然,意在言外,這里有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又體現(xiàn)了作者摯愛生活,品嘗人生甜美的無窮韻味,越讀越有味。

五、層層推進,通順流暢的朗讀

在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中指出:“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還要練習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記住主要內容”。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fā)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

在第四單元《化石吟》中,作者的思緒飛向那遠古洪荒,??菔癄€,滄海桑田,物換星移,無論多么久遠,無論變化多大,都阻擋不了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fā),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級向高級演化。學生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不局限在語文,應該放開讓學生去想,去說,去朗讀。在《風箏》一課中,寫早春二月故鄉(xiāng)風穩(wěn)季節(jié)的那一段文字,繪聲繪色,創(chuàng)造了鮮明的意境。在作者的筆下,似乎一切都活動起來了,我們好像從字里行間嗅到了大自然散發(fā)出地溫暖的醉人的春意。

總之,朗讀是一門的藝術,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理解課文思想的重要實踐渠道,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水平,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課堂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參考文獻

[1]張順.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朗讀[J].西北職教,2009,8.

[2]賀光利,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山西教育(教師教學),2009,9.

[3]馮麗春.重視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7.

第2篇:七年級語文范文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目錄

第一單元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 爸爸的花兒落了

3 丑小鴨

4 詩兩首

5 傷仲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

第二單元

6 黃河頌

7 最后一課

8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19 土地的誓言

10 木蘭詩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

第三單元

11 鄧稼先

12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13 音樂巨人貝多芬

14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5 孫權勸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

第四單元

16 社戲

17 安塞腰鼓

18 竹影

19 觀舞記──獻給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

20 口技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戲曲大舞臺

第五單元

21 偉大的悲劇

22 荒島余生

23 登上地球之巔

24 真正的英雄

25 短文兩篇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

第六單元

26 珍珠鳥

27 斑羚飛渡

28 華南虎

29 馬

30 狼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馬的世界

課外古詩詞背誦

名著導讀 《童年》在苦難中長大

《魯濱孫漂流記》:孤獨而頑強的冒險者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附錄 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漢語詞類表(實詞)

七年級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重點知識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用“從……到……”點明了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和范圍,同時也告訴我們文章前后兩部分的內容,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順序,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題。

寫作特點

用“碧綠”修飾“菜畦”,用“光滑”修飾“石井欄”,用“高大”修飾“皂莢樹”,用“肥胖”形容“黃蜂”等都體現(xiàn)形容詞運用的貼切。

用“掃、露、支、撒、系、牽、拉”這一系列連貫的動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捕鳥的全過程,也從捕鳥的過程中透露出兒童捕鳥的興奮驚喜之情,顯示了動詞運用的精妙。

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一句式,既表達寫景的詳略,又勾勒出兒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我不知道……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總而言之……”這一句式,既在全文結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又表現(xiàn)出少年魯迅告別百草園時的依戀心情,體現(xiàn)了句式運用的精當。

重難點句子

1.……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樂園”一詞是本文的文眼。它專門告訴我們:本文的作者要回憶的是童年生活中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有趣的事。該句是下文的總結句,下文內容是對這句話的具體描述。

2.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作者用“掃、露、支、撒、系、牽、拉”等表示動作的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捕鳥的全過程,也從捕鳥的活動中寫出兒童的興奮、驚喜之情。

3.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guī)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

兩個“不常用”,可見先生還是比較開明的,嚴而不厲,甚至是嚴而可親的。

4.開頭一段中“似乎”“確鑿”兩詞矛盾嗎?

這兩個詞不矛盾,卻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特殊心情—對百草園依戀的深情,因為“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年代久遠,所以一開始回憶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確定。然后追憶童年生活,種種景象歷歷在目,故用“確鑿”表示意識中根深蒂固地有這種印象。

5.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重點段落:

第2段

(1)空間描寫順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體描寫的事物

(2)三種角度:視覺、聽覺、味覺;具體描寫的事物

(3)先靜物到動物,再由動物到靜物

看了“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課本目錄”的人還看了:

1.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目錄

2.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目錄

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目錄

第3篇:七年級語文范文

教師工作總結

七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又良莠不齊,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比如,從七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閱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初一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

一、鉆研教材、了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jù),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后我發(fā)現(xiàn)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能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了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較為正確、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fā)。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習情況不斷調整。

第4篇:七年級語文范文

一、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fā)課堂活力。

本學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始終采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jù)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課堂上體現(xiàn)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充分體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xiàn)的機會。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xiàn)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fā)出應有的活力。

二、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

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wǎng)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xiàn)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本學期語文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充分利用學校遠程網(wǎng)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擴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zhàn)。教師應由知識的占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本期,我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如夯實基礎:硬筆書法每日一練,字詞聽寫“循環(huán)放映”;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天天都寫;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tǒng)指導,反復錘煉;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大作文緊扣課標一單元一寫,既有章法,又有創(chuàng)新。

四、繼續(xù)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

本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積極組織開展各級各類競賽活動,挖掘學生多方面潛力,通過各類活動與比賽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本學期我們除了組織學生參加了縣、鎮(zhèn)有關活動外,我們還舉行了緬懷先烈,清明節(jié)掃墓活動、觀看“中央電視臺2010宣傳文化系統(tǒng)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寫觀后感、古詩文背誦默寫竟賽等活動。把每次活動作為每個學生學習、鍛煉、培養(yǎng)興趣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濃厚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及綜合素質。

五、把培優(yōu)輔差工作落到實處。

本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教師形成了一個共識:通過培優(yōu)輔差工作,大面積的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為此,組里每位教師都擬訂出培優(yōu)輔差的計劃,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把培優(yōu)輔差工作落到實處。不僅解答學生的質疑,而且常常與學生談心,進行心理疏導。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把對老師的感情轉移到學科學習上來,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

六、以公開課為平臺,努力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本學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每位語文教師承擔了校級公開課,教師們互相聽課,并及時點評,指出不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各位老師對教學進行了反思。為語文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的老師甚至上了多節(jié)公開課,如鄭老師為參加縣優(yōu)質課競賽,幾乎上遍所有的班級,每上一次都有很大的提高,參加縣優(yōu)質課獲二等獎。王主任帶頭給老師們上示范課。王主任不管是哪節(jié)課,每節(jié)課都是對外開放的,也可以說每節(jié)課也都是公開的,每節(jié)課也都是很考究的。由于各位老師潛心鉆研,精心設計,本期“同課異教”活動開得比較成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向老師的課激情充沛、溫馨親切、循循善誘;宋老師的課舒展自如、灑脫奔放,并有銜接拓展創(chuàng)新……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的周老師自從擔任七(5)班語文教學工作。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研讀教材、批改作業(yè)、輔導學生上。每天早上第一個來到辦公室,給我們年輕老師做了很好的榜樣,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激勵著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周老師快要退休了,但是從不以老教師自居,不論是老課文還是新課文,都認真對待。教學個案詳細,不僅備內容而且備教法;不僅備教材而且備學生,從字、詞到閱讀,從課內到拓展,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認真?zhèn)湔n。上課充滿激情,下課落實到位,工作顧全大局、雷厲風行、兢兢業(yè)業(yè)。值得大家學習,值得大家欽佩。

七、加強備課組活動,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組內活動,研討教學,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本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以集體備課、教學展示為載體,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集體智慧的凝聚,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優(yōu)化課堂教學。每周星期一的第六、七節(jié)課我們七年級語文組老師聚在一起,確定單元目標,探討課文主旨,研究

課文教法、學法,探究課文疑難盲點。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扎實有效開展集體備課,提高了語文課堂效率。

八、繼續(xù)實現(xiàn)“三清”策略,扎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第5篇:七年級語文范文

1. 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

1.1 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課前學生預習產生的問題是學生思考留下的痕跡,應該鼓勵學生對課文質疑,這樣在一堂課上學生就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另外,語文課堂容量比較大,知識點比較散,因而很少有學生一堂課下來全部都懂,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提問,尊重學生的內心體會,包括課堂上隨時提出的問題以及課后所提的問題。

1.2 教師要關注“問題” 問題的設計。首先應具有明確性,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語文教學語言時應該規(guī)范明確而不能模棱兩可;否則會使學生不知所措。問題的設計應講究層次性,力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從語文閱讀課中體會出成功的樂趣;否則問題過于簡單會使理解能力高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問題難度大會使理解能力低學生感到高不可攀。學生在課堂上會就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時教師應對這種做法表示肯定,同時耐心引導給予解答。無論是學生的問題或教師的問題,學生大腦的思考都有一個過程,因而教師應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其思考,在巡視中注意對學生察言觀色,切忌草草收尾,流于形式,否則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對自己的思考能力產生懷疑。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褒揚,而不應局限于書本答案同時教師的評價語言應該豐富而不應單調枯燥,比如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好”或“不錯”。

2. 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要利用評分藝術 學生的理解水平不可能達到教師的思考水平,因而在批改閱讀理解題目時,應該對學生的答案不苛求,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就應給予充分肯定,這樣學生接到批改后的習題時才會有種滿足感;而不應死抱著答案不放或者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這都是沒有給學生應有的尊重。

3. 教給學生解題方法 教師把內化的思維過程在學生面前外顯,這樣才會切實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形成思維方法和良好的答題習慣,才會終生受益。答題能力,學生從審題到答案的組織,教師都應教給學生可操作的方法,讓學生有章可循,從而使他們對做閱讀理解產生自信心。

3.1 審題。平時應培養(yǎng)學生把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劃下的良好習慣,從而很快的抓住題目的重要信息,如題目中出現(xiàn)的“作用”“含義”“原因”“用原文回答”“不超過20字”等。

3.2 思維角度的培養(yǎng)。學生把關鍵字眼圈出后,就應考慮從什么角度答題,從而打開解題的切入口,如答某段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時,應告訴學生首先應分析這段文字描寫的對象和特點,然后告訴學生應聯(lián)系上下文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考慮;又如答某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時,應告之應該首先弄清楚詞語的表面意思,然后聯(lián)系語境及課文的中心答出其深層意思。長期以往,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形成自身的答題思路,而不至于拿到題目時,無所適從。

第6篇:七年級語文范文

這一學期我擔任七年級(1、2)班的語文教學,在緊張匆忙中快要結束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xiàn)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從參加新教材培訓到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復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fā)語文課堂活力,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fā)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fā)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fā)課堂活力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知欲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fā)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始終采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jù)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與培養(yǎng):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lián)翩,或小組間交流,或挑戰(zhàn)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間互動,環(huán)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xiàn)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fā)現(xiàn)、挑戰(zhàn)與沉思同在?;钴S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xiàn)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fā)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xiàn)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fā)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xiàn)。

應試教學課堂總是教師比比劃劃,總是在如何把知識線條明晰化上動心思,在學習中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接受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wǎng)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為實現(xiàn)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擴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zhàn)。教師應由知識的占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xiàn)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yǎng)學習者”的過程,實現(xiàn)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fā)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可見,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么,學生對于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復的訓練過程。

第7篇:七年級語文范文

詩歌理解性默寫

1,《觀滄?!分凶髡呓柚蠛P蜗笫惆l(fā)了自己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和偉大抱負的兩句是:,

2,《次北固山下》詩中既即景抒情又蘊含自然理趣的兩句是:,.

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以小鳥的活動寫早春特色的詩句是:.

4,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開放,芳草如茵.游客騎馬踏青,陶醉在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之中,

真可謂《錢塘湖春行》中所寫','

5,崔顥在《黃鶴樓》中寫到'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而馬致遠在《天凈少秋思》中

也有兩句與此意境相似,這兩句是:,.

6,《龜雖壽》中表達了詩人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進取精神,從而抒發(fā)了詩人的雄心壯志與對未來

宏圖大業(yè)的向往之情的詩句是:,.

,.

7,孟浩然的《過故人莊》:詩中描繪優(yōu)美寧靜的田園生活的句子是:,

.詩中寫農家的勞動生活的詩句是:,

.表現(xiàn)對朋友,對鄉(xiāng)村的依戀之情的句子是:

8,《題破山寺后禪院》中形容環(huán)境幽靜,消除人心中俗念的詩句是:,

.后人根據(jù)',.'得出一個成語'曲徑通幽',形容景色幽雅,也富含一定的哲理.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用擬人手法表達詩人對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10,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詩中寫親人盼詢歸期,從而抒寫詩人與親人間互相思念的真摯之情的詩

句是:,.抒寫詩人希望與親人會面的詩句是:,.

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詩入詞,詩中著重寫今日的感傷,被譽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是:

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圖的句子是,

.表現(xiàn)詩人憂患意識,反映官僚紙醉金迷生活的詩句是:

13,《觀書有感》中,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的是:,.

文言文重點字詞.

1,之:故時有物外之趣:結構助詞,'的'.2,以:徐噴以煙:介詞,'用'.

昂首觀之:代詞,'它,指夏蚊'.以叢草為林:介詞,'把'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用在主謂結構間,取消可以為師矣:介詞,'憑,靠'.

句子的獨立性,不譯.以數(shù)萬計:介詞,'用'.

下車引之:代詞,他(指元方)此獨以跛之故:因為

人皆吊之:代詞,他(指丟馬的人)可以為師矣:介詞,憑,靠.

其鄰人之父亦云:結構助詞,'的'.仁以為己任:介詞,'把'.

3,而: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表修飾,可不譯.

暮而果大亡其財:表修飾.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表修飾.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連詞,表順承,可譯為'就'墮而折其髀:表順承.

學而時習之:連詞,表順承,譯作'然后'.相委而去:連詞,表順承.

人不知而不慍:連詞,表轉折,譯作'卻'.而疑鄰人之父:表轉折,'卻'

任重而道遠:連詞,表并列,譯作'并且'.

4,然:忽有龐然大物:形容詞詞尾,譯作'……的樣子'.果然鶴也:副詞詞尾,不譯.

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形容詞詞尾,譯作'……的樣子'.

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但是,可是,連詞,表轉折.

5,為: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譯作'被'6,其:蹲其身:代詞,譯作'自己的'

知之為知之:譯作'是'.必細察其紋理:代詞,譯作'它的'.

項為之強:譯作'因為'.其恕乎:副詞,譯作'大概,也許'.

以叢草為林:譯作'當作'.其子曰:代詞,他的

為人謀而不忠乎:譯作'替'大亡其財:助詞,不譯.

此何遽不為福乎:譯作'是'而折其髀:代詞,他的,指'好騎'的兒子

7,觀:昂首觀之:看作青云白鶴觀:景象

8,故:故時有物外之趣:所以溫故而知新:形容詞作名詞,'舊知識'

故又名'鬼市'云.:所以此獨以跛之故:原因,緣故.

9,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兼詞,相當于'于之',其中'于'為介詞,'之'為代詞,指'在這幾個同行的人中間'.

10,時:故時有物外之趣:常常元方時年七歲:當時時而習之:時常.

11,富:宋有富人:形容詞,富裕家富良馬:動詞,有很多,富有

12,亡:暮而大亡其財:丟失馬無故亡而入胡:逃跑

13,引:下車引之:拉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拿起,拉開.

14,數(shù):見宮殿數(shù)十所:表示不確定的數(shù)目.層層指數(shù):點數(shù),計算.

15,詞性活用:

鞭: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名詞作動詞,譯作'鞭打,用鞭子打'.

故:溫故而知新:形容詞作名詞,'舊知識'新:溫故而知新:形容詞作名詞,'新知識'

仁:仁以為己任:名詞作動詞,實現(xiàn)'仁'的理想.

低:逾時,樓漸低,不見其頂:形容詞作動詞,'降低'.雨:天雨墻壞:名詞作動詞:下雨

近:近塞之人:形容詞作動詞,靠近,接近.富:家富良馬:形容詞作動詞,有很多,富有.

善:有善術者: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于.擇其善者而從之:長處,好的地方.

智:其家甚智其子: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聰明.

16,通假字

項為之強:'強'通'僵',僵硬.不亦說乎:'說'通'悅',高興,愉快.

誨女知之乎:'女'通'汝',你.是知也:'知'通'智',智慧.

一切烏有:'烏'通'無',沒有.裁如星點:'裁'通'才',只有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問.

17,重點字詞

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私:心里.擬作:比作.于:在.

徐噴以煙:慢慢地.蓋一癩蝦蟆:原來.方出神:正好.

使與臺齊:讓.定神細視:集中.人不知而不慍:了解.生氣,發(fā)怒.

學而為思則罔:迷惑.學而不思則殆:有害.是知也:此,這.

擇其善者而從之:跟從.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懷寬廣,意志堅定.

無何:不久,不一會兒.危樓:高樓.往來屑屑:形容來往匆匆.

或憑或立:有的人.靠著.不一狀:形狀不一.俄而:不久,不一會兒.

欣然:高興的樣子.撒鹽空中差可擬:把……撒在.大致,差不多.相似.

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比作.陳太丘與友期行:約定.太丘舍去:丟下.

非人哉:真不是人啊!.相委而去:委:丟下,舍棄.去:離開.(丟下我走了.)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第8篇:七年級語文范文

1、學習通過外貌、神態(tài)、動作和環(huán)境等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方法。

2、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組織文章的方法。

3、感受深沉的母愛,感悟濃濃的親情,感知偉大的人性。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內容,品味文章蘊含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對“愛”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引導探究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準備:竹棒或其他木棍、小黑板、課文朗誦錄音、歌曲《懂你》和《感恩的心》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聯(lián)系現(xiàn)實,喚醒情感

師:同學們,知道自己的母親生日的請舉手。(肯定有些學生不知道自己母親的生日,于是就借題發(fā)揮。)看來,我們是該好好反省反省了,母親整日整夜為我們操勞,將自己全部的愛都傾注在我們身上,而我們活在愛的幸福光環(huán)中卻一直都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有一個人曾經也這樣認為,她甚至漠視母親的關愛,而她的母親卻依然將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到她身上。

今天,就讓我們敲開小巷深處那一扇斑駁的木門,一起聆聽那個關于母愛的故事……(板書課題及作者)

2、了解背景,初步感知: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作者林莉。她出生不久便被拋棄,后來被一盲女收養(yǎng),生活十分窘迫。后來她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縣城重點高中,不久之后便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小巷深處》便是她的代表作。

3、出示目標,整體把握:師:(出示小黑板)現(xiàn)在請大家看著小黑板上的學習目標,這是我們學習這篇文章所要完成的任務。學習目標:(1)、學習通過多種描寫方法來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2)、學習如何選取生活的瑣事來表達情感;(3)、品味文中語句,感受深沉的母愛。

師: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大家的獨立思考和通力合作,相信你們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它們。

4、初讀課文,掃除障礙: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難懂的字音字詞,然后同桌之間互相討論。(師根據(jù)學生初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難懂的字音字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原則上大部分同學都懂的字音字詞就不講。)

5、揭示問題,思考討論:師:請同學們看小黑板上的思考題:(1)、養(yǎng)母為“我”做了那些事情?(2)、文章是以什么為線索組織材料的?(3)、“我”對母親的感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大家?guī)е@三個問題回到課文,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十分鐘后檢查自學成果。(生自由讀課文,尋找問題答案,師從旁巡視指導。)

6、解決問題,理清思路: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解決小黑板上面的問題。養(yǎng)母為“我”做了哪些事情?(學生舉手回答,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當進行概括或補充)(明確:(1)、為了“我”搬家;(2)、為了“我”改變性格;(3)、為了“我”終年辛勞;(4)、為“我”取得的成績而驕傲;(5)、為了“我”而抑制感情;(6)、為“我”送生活費和營養(yǎng)品。)

師:從母親為我做的這些事情可以看出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明確:善良、充滿愛心、勤勞等,這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母親那種無私的、崇高的愛。)那么文章又是以什么為線索組織材料來展現(xiàn)這種母愛的呢?(明確: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來組織材料。其實這種情感的變化歸根結底都是圍繞著這個“家”來展開的。)(板書:家)

師:我對這個“家”、對母親的情感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請找出相關的句子。(明確:四次情感變化,由“滿足、自豪”到“回避、厭惡”再到“淡忘、隔絕”最后“悔悟、回歸”。)(板書:滿足、自豪 回避、厭惡 淡忘、隔絕 悔悟、回歸)

師:作者圍繞著這四次情感變化,作者選取了生活中許多瑣碎的事情來寫,這對表現(xiàn)本文的主題有什么好處?(明確:選取生活中的瑣事更能突顯出養(yǎng)母那種無私、深沉的母愛。)

7、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從整體上體會到了養(yǎng)母對“我”的那種偉大、無私而又深沉的母愛。高爾基曾說過: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現(xiàn)在,就讓我們聽聽《懂你》這首歌曲,在歌聲中再次感受深沉無私的母愛。(播放歌曲《懂你》)

第二課時

1、情感導入,引發(fā)共鳴

師:母愛是一首永遠都唱不完的歌,母愛的光輝指引著我們前行的道路?,F(xiàn)在就讓我們繼續(xù)走入小巷深處去感受那份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母愛。

2、揭示問題,思考討論

師:(出示小黑板)請同學們帶著背板上的問題回到課文,十五分鐘后檢查自學情況。

問題一:文章開頭的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問題二:文中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展現(xiàn)人物形象?找出相應的句子并簡要分析。

問題三:文章中反復出現(xiàn)“小巷”、“竹棒”等事物,它們有什么作用?

問題四: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或事例,有感情地朗讀,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問題五:反復朗讀課文最后三段,體會字里行間所蘊涵的深厚情感。

3、解決問題,品味文章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對問題一的理解?(明確:通過早落的黃葉渲染了“我”被遺棄時的凄涼氛圍和“我”的凄慘身世。這在寫作技法上屬于環(huán)境渲染法/環(huán)境切入法。)師:文章除了運用環(huán)境描寫來展現(xiàn)人物形象之外,還用了那些描寫方法?(明確:運用了外貌、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這些描寫表現(xiàn)了母親辛勤勞作、無私付出的偉大的母愛。如:“夏日,母親就如同一尊雕像,執(zhí)著地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來?!边@段外貌描寫表現(xiàn)了“我”對母親辛勤勞作、無私付出的敬佩與贊頌。這也是養(yǎng)母生活的真實寫照。再如:“在風中,她無助的倚在墻邊還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這些外貌、神態(tài)描寫抒發(fā)了“我”被母親無私偉大的愛所感動,也流露出“我”對自己無知、愛慕虛榮的深深自責。)師:通觀全文,“小巷”、“竹棒”等事物反復出現(xiàn),它們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確:這些事物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作者借這些物體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師:閱讀這篇文章,有沒有哪些句子或事例讓你特別感動的?請將它讀出來并談談你自己的理解。(生各抒己見,師從旁點撥。分析完之后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師:文章最后三個自然段講“我”回歸的過程,請同學們反復朗讀,品味里面的感情韻味。(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個文段,并講解一下反復的藝術手法在這三個文段中的運用以及“媽媽,我回來了,我已經回來了”這句話中回來的兩層含義:表層涵義是指“我”重新回到了母親身邊;深層涵義是指“我”的心靈的回歸、情感的回歸。)

4、當堂訓練,鞏固成果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閱讀下面的文章,并回答問題。(師印發(fā)閱讀訓練題。)

第9篇:七年級語文范文

下面是本人的教學經驗及教訓.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jié)課的活動.

2,課堂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