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音樂素養(yǎng)范文

音樂素養(yǎng)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音樂素養(yǎng)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音樂素養(yǎng)

第1篇:音樂素養(yǎng)范文

關鍵詞: 高中音樂教學 音樂文化素養(yǎng) 音樂情感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規(guī)定,要提高每個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得到開發(fā),并使他們從中受益。應當說,在繁重的學習任務面前,音樂是高中學齡青少年思想釋放的有效方法。然而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高中生雖然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個中原因,是他們對音樂教育大多缺乏必要的情感,對音樂文化教育普遍缺乏一定的認識,音樂文化素養(yǎng)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這就成了音樂教育者值得探究的課題。

一、激發(fā)音樂表現(xiàn)魅力,促使學生主動親近音樂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欢鴤鹘y(tǒng)教育往往片面重視并過于強調智力因素的作用,忽略了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在人的學習和成長中的地位。新的課程觀將情感、意志因素提高到新的高度來理解,從而為課程目標明確了價值取向。音樂學科的情感體驗尤為鮮明,它的審美本質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放在不可動搖的首要位置。

所謂情感,是指人在對事物或某種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性、熱情和肯定心態(tài)。要讓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教師首先必須顯現(xiàn)音樂的表現(xiàn)魅力,用魅力去吸引學生,以此激發(fā)他們主動親近音樂,從而催生學習興趣。新課標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感受音樂、用音樂美化和豐富人生的前提?!备咧幸魳氛n程把培養(yǎng)音樂興趣置于一個十分突出的位置。

在教學中,我注重通過優(yōu)美的旋律、豐富的形式來觸摸學生的情感,敲打學生的心靈。當教學樂器時,盡可能引導每個學生學會自選樂器的簡單演奏,通過聽、感、想等手段形成審美體驗;抓住學生用感官直覺和心理感知塑造的音樂形象,引導他們逐步喜愛音樂、享用音樂和熱愛音樂。如在教學歌曲《陽關三疊》時,我先是讓學生們聆聽欣賞那依依惜別的動人旋律,再回想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惜別場景,然后指導他們用不同的樂器一邊演奏,一邊感受古人創(chuàng)作的意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努力挖掘音樂文化,擴大普通音樂教育內涵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無疑給人類社會帶來了高度的物質文明,然而這把雙刃劍同時也帶來了各種良莠并存的思潮,這對正處于思想與價值觀、審美觀形成期的高中生來說更令人擔憂,這樣情感教育的重任就責無旁貸地落在了音樂教育上。學校音樂教育本身就有發(fā)展音樂文化的任務,我們應當遵循其規(guī)律,抓住音樂與素質教育的緊密關系為契機,以民族音樂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要有寬闊的心懷,接受優(yōu)秀音樂文化,使音樂教學成為以愛為本的文化傳遞活動,使音樂課堂成為培養(yǎng)人格精神的樂園陣地。

與一般學科相比,音樂課程有獨特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從感性入手,再由感性的發(fā)展進而到達理性的確立,最終實現(xiàn)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新課標指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育應該是師生共同感受、鑒別、判斷、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p>

作為音樂教育者,我們要努力實行有效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音樂文化的關注與理解。現(xiàn)行高中教材歌曲帶有強烈的感彩和鮮明的思想性。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二度創(chuàng)造,調整分析和挖掘音樂教材內容,借助于不同體裁,使學生從歌詞和樂曲的節(jié)奏、旋律中直接體驗到作品的豐富美感,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受到鮮明的形象感染和高尚的情感熏陶,從而培養(yǎng)他們健康良好的個性特征和積極向上的行為品德。教學方法則需要教師用豐富的文化觀點,積極引導和啟發(fā)學生,既要運用好學科知識,又要走進社會生活,讓他們全方位地接受多種信息,較完整地認識各種事物,努力理解和領悟藝術作品的內涵與魅力。例如在教學《亞洲音樂舞蹈欣賞》時,我從“東方雅樂―日本歌舞”到“天方神韻―阿拉伯舞風”系列作品賞析,引導學生從不同地域的文化與民俗風情、從不同人群的與民族服飾等文化大背景來加以綜合分析,對音樂與舞蹈還有器樂知識進行相應的牽移、融合,讓學生充分關注、理解亞洲整體樂舞的特點,深入感受其豐富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蘊。

三、注重音樂教育方法,推動學生從學會到會學音樂

高中生已經(jīng)發(fā)展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相對成熟階段,他們追求獨立,善于爭論,喜歡懷疑,敢于發(fā)表認識和看法,感情豐富而且熱烈。這就要求我們變換審視的眼光與角度,改進教育方式,不斷推動他們從學會音樂向會學音樂發(fā)展,為其終身學習音樂文化服務。

傳統(tǒng)高中音樂課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xiàn)在:課程定位不夠完整,與課改內容相差較大,與中小學音樂教育不能銜接,無法形成完整的基礎教育音樂課程體系;實際開課率不足,加之音樂課并非高考科目,一些學校以各種理由少開甚至不開課;求升學率、應試化傾向明顯,人為地偏離了音樂教育目標;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習慣性地去講解和分析音樂,甚至是在解釋音樂,這種以自身感受替代學生體驗、以間接經(jīng)驗替代直接經(jīng)驗的教學實在是抹殺了音樂藝術的魅力。

第2篇:音樂素養(yǎng)范文

人文學科 教師素養(yǎng) 知識技能 職業(yè)道德

1、音樂學科之人文教育本質

科爾伯特曾說(冒號):“1個國家是否偉大,并不取決于它的疆域大小,而是取決于它的人民的品格?!比嗣竦钠犯袢绾潍@得?學校教育是主要渠道。那么,學校教育之品格獲得又通過何種途徑實現(xiàn)?當然是各學科課程。其中人文學科對人品格的獲得應該承擔幾乎全部的任務,“因為人文學科的貢獻主要在于‘以獨特的方式提高人的價值判斷意識’,在于‘以1種知識和教育領域所沒有的真誠態(tài)度’來接納價值觀念?!雹俣茖W學科從整體上很少談論人生的目的、情感、意義等與人的品格緊密相關的東西,因此,以審美為基礎的人文學科之藝術學科在其中必應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而音樂學科必定成為人文教育中堅,為國人品格的獲得與培養(yǎng)發(fā)揮其獨特效用。

筆者從人文學科角度、通過對人文學科教育本質的論述,意在闡釋音樂學科的人文學科的概念內核和音樂教育的人文教育本質,強調音樂學科的重要性。

2、音樂教師素養(yǎng)構成

如上所述,音樂教學實施者——音樂教師的素養(yǎng)就顯得尤為突出與重要,因為首先教師的職業(yè)就是以人格再造人格,教師是人的品格的直接影響者、塑造者。正所謂(冒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次,因為音樂教師是整個音樂教學活動的直接策劃者、實施者、參與者,因此音樂教師素質高低直接關乎音樂教育質量好壞。音樂教育的成敗關鍵在音樂教師,音樂教師優(yōu)劣關鍵在教師素養(yǎng)。

(1)知識技能素養(yǎng)

1.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

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是指音樂教師必須具有的直接服務于音樂教學的音樂專業(yè)技能、理論及音樂文化知識。筆者稱之為基礎素養(yǎng)。

教師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包含(冒號):歌唱教學技能、鋼琴彈奏技能、合唱指揮技能、作曲技法技能、音樂理論知識、音樂史論類知識。歌唱教學技能是指音樂演唱能力和水平,基本要求包括(冒號):良好的樂感、恰當?shù)那楦斜磉_、科學的歌唱方法等。鋼琴彈奏技能指教師的鋼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基本要求(冒號):正確的觸鍵、恰當?shù)那楦刑幚怼?定的手指技巧。合唱指揮技能是指音樂教師的專業(yè)合唱與指揮能力,包括(冒號):正確的合唱聲音概念、作品的正確把握處理、基本指揮技術以及組織排練能力等。作曲技能指音樂創(chuàng)作方法與作曲理論知識。音樂專業(yè)技能理論知識指音樂專業(yè)知識,包括(冒號):曲式與和聲、基本樂理、視唱和練耳、樂器知識(除通用樂器外,還要了解其他民族樂器,以及電子樂器)。音樂史論類知識指基本音樂歷史知識和相關文化知識,包括(冒號):中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中外民族民間音樂、通俗音樂等。

上述諸多音樂素養(yǎng)集中體現(xiàn)為音樂教師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音樂聽力,即音樂辨別或鑒別能力。這種能力既是音樂教師綜合音樂能力的反映,也是具體教學過程所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學生的演奏、演唱,還是為學生進行各種演示,向學生提出要求,做出指導,以及逐漸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聲音概念和自學能力,包括音樂欣賞,無1不與音樂聽力密切相關。因此,音樂聽力是衡量音樂教師音樂素質高低的1個重要標志。

2.藝術知識技能與其他學科知識素養(yǎng)

藝術技能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素養(yǎng)是音樂教師完成音樂教學應該掌握的除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之外的其他藝術門類,其他學科技能知識等。筆者稱之為必要素養(yǎng)。 “美國學校藝術教育第1套在政府干預下,包括有4門藝術課程的綱領性文件——《藝術教育國家標準》這樣表述(冒號):藝術教育是1個有序的包括音樂、視覺藝術、舞蹈、戲劇4門藝術學科的教育”,②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藝術教育結構與內容。這就要求音樂教師素質的復合型,要求音樂教師知識文化的多元性。依據(jù)《藝術教育國家標準》,音樂教師的藝術素養(yǎng)應包含(冒號):基本舞蹈技能與其相關舞蹈知識及1定舞蹈編導能力,簡單美術技法(素描、色彩等)與相關美術知識,簡單戲劇表演能力與相關戲劇知識。

除此之外,音樂教師還應具有1些其他學科知識素養(yǎng)。如1定文學知識與良好的文辭能力、基礎哲學、美學及歷史知識等。

3.教育教學知識與技能

教育教學知識與技能是音樂教師完成音樂課程教學必須具備的教學技能。筆者稱之為工具素養(yǎng)。包括3方面內容(冒號): “美國DBME以學科為基礎的音樂教育模式,倡導從創(chuàng)作、美學、歷史、評論的角度來學習音樂。其中創(chuàng)作包括即興表演、作曲和表演。”④由此可見,音樂教師在創(chuàng)造性音樂教學能力方面至少應具備表演(包括即興表演)與作曲兩項素質。

2.1般教育教學技能。內容為(冒號):分析教材組織教材的能力,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準確判斷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導學生的能力,現(xiàn)代化教學技能。

3.普通教育教學知識。包括(冒號):心理學知識,教育學知識,教學法與教學論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還包括學生身心發(fā)展、學生個體差異及對學生學習客觀正確評價方面的知識。教學法知識包括普通教學法和音樂教學法知識。教學論知識包含教育、教學論、音樂教學論知識等。

4.治學與研究能力

治學與研究能力內容廣泛,包括音樂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自我學習研究能力、經(jīng)驗交流觀摩能力以及教師教育合作能力等。教師治學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它間接影響音樂教師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到音樂教師知識技能的提高和完善。比如建立科學的音樂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習新的音樂教育模式,學習先進的音樂教學手段等,都依靠于治學與研究能力。

加里寧指出(冒號):教師1方面要貢獻自己的東西,另1方面又要像海綿1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學中吸收1切優(yōu)秀的東西,然后再把這些優(yōu)秀的東西獻給學生。其樸素的言語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中國近代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冒號):“以教人者教己”“教學做合1”。前輩的教育思想今天仍然適用。 當前,教師要做研究型教育者(筆者稱之為教師學者化),已是中國教育大勢之趨,這勢必要求教師學習研究能力的提高。所以,治學與研究能力是音樂教師必須努力之處。同時,音樂教師要明確終身學習的意識,因為我們身處在1個知識時代、信息時代,知識的淘汰與更新日新月異。

(2)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道德是什么?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冒號):道者,路;德者,得也;惪(德)外得于人,內得于己。在道與德的關系上,古人稱(冒號):“行道,有得于心,謂之德”。行“道”,“內得于己,外得于人”,稱為“德”??梢?,“‘道’具有客觀性,是外在對人的客觀要求。‘德’則具有主觀性,是人內心獲得的信念、意識和品質等。‘道’是‘德’的前提,‘德’是‘道 ’的內化?!雹?/p>

可見,道德應是外在行為規(guī)范與內在意識、品性的統(tǒng)1。因此對于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簡稱師德),我們應注重教師“內化”的道德,而不是客觀的規(guī)范、原則。我們不能把師德僅僅訴諸于條例與規(guī)定。對師德的重視由來已久,漢代教育思想家董仲舒強調(冒號):“興太學,置明師,以養(yǎng)天下之士”。他提出(冒號):“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吾取之”。他明確指出(冒號):“善為師”的必要條件首先是“既美其道,有慎其行”的師德。這“美道慎行”充分表明董仲舒對教師道德的高度重視并要求以身作則的意義。師德的內涵主要包括(冒號):

1.敬業(yè)與奉獻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師——財富蘊藏其中》中指出(冒號):“人們要求教師既要有技能,又要有職業(yè)精神和獻身精神。”筆者認為,敬業(yè)與奉獻是師德之首。要做到這1點,教師必須心中有愛。這是因為學校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活動,其活動基礎是愛,愛是成功教育的基礎。所以愛心是教師敬業(yè)奉獻精神之基礎,是最重要的師德素質之內因。這種愛表現(xiàn)為對教學工作的愛和對教育對象的愛。教師內心的愛外化為愛崗敬業(yè)之實際體現(xiàn),樂教勤業(yè)之實踐行為。盧梭曾說(冒號):“有些職業(yè)是這樣的高尚,以致1個人如果只為了金錢而從事這些職業(yè)的話,就不能不說它是不配這些職業(yè)的;軍人從事的就是這樣的職業(yè),教師從事的,就是這樣的職業(yè)?!?/p>

筆者認為,當代教師真的需要1點“捧著1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追求。再則說,教育本身追根溯源就是無名無利、清白之事。

2.修養(yǎng)與言行

筆者認為修養(yǎng)與言行是教師“道行”之表現(xiàn),是教育者知識水準、人格修為、思想水平、文化素養(yǎng)之融合。而如是之修養(yǎng)綜合外化為教師言行,教師個人之范行,言行是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和反映。兩者既獨立又聯(lián)系。教師修養(yǎng)與言行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學生,而這種影響對學生內心影響更深入、更久遠。

孔子曰(冒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熤扌袑W生的影響十分深遠。烏申斯基說(冒號):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所以音樂教師應努力在修養(yǎng)、言行方面多做文章,努力實現(xiàn)自身修為的提升。當然,人的修養(yǎng)需要1生來完成。音樂教師的個人修養(yǎng)也不是1朝1夕能完成的,需要音樂教師用1生來譜寫。但關鍵是我們要去做,因為(冒號):“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前蘇聯(lián)現(xiàn)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誡教師。

總之,師德是教育之車輪,教師之羽翼;師德是教育教學之保障。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好國民,這要靠教師的德行、教師的學識、教師的才能、教師的高尚人格。

結語

音樂學科作為人文學科理念以及音樂教育教學“學科綜合”之思想,要求音樂教師素養(yǎng)多元性,筆者概括為知識技能素養(yǎng)與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知識技能素養(yǎng)涵蓋音樂技能知識、藝術與其他學科技能知識、教育教學知識技能及治學與研究能力;師德素養(yǎng)包括敬業(yè)與奉獻、修養(yǎng)與言行兩方面。這些技術與非技術因素對音樂教師都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冒號):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音樂教學首先與音樂教師專業(yè)水平緊密聯(lián)系,但教育質量好壞最終決定于師德水準高低。綜上所述,做1名音樂教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時做1名音樂教師又是非常榮尚的。正如盧那卡爾斯基所說(冒號):“教師是博學多才的,并且是國家中最可愛的人……沒有任何1種職業(yè)像教師那樣對人提出那么高的要求。教師應該使自己成為人們的典范。”

第3篇:音樂素養(yǎng)范文

一、以現(xiàn)代音樂教育思想為指導的專業(yè)技能基礎

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喜愛音樂,要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故要不斷提高音樂教學技能,用自己的歌聲、琴聲、語言和動作,將音樂的美傳達給學生;要善于用生動的手段,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故我們音樂教師應通過對國家基礎教育新課程音樂學科各相關理論的學習,從而形成先進的音樂教育理念,并以之為指導,研究新音樂教育理念下音樂教學同音樂專業(yè)知識技能的關系,加強對音樂專業(yè)知識技能的認識并展開學習,奠定適應現(xiàn)代音樂教育發(fā)展的堅實音樂專業(yè)能力基礎,保障音樂教學的基本需要。

(一)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是音樂教師的重要基本功,自然流暢、富有音樂表現(xiàn)力的演唱是一個優(yōu)秀音樂教師的基本條件之一。歌唱是人類原始的、本能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也是人類表達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方式。唱歌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培養(yǎng)音樂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

(二)樂器演奏技能

樂器演奏技能也是音樂教師的重要基本功之一。鋼琴是音樂教學的首選樂器,故音樂教師應具備基本的彈奏能力,能夠根據(jù)歌曲旋律、曲式風格與情緒要求,正確選擇和編配伴奏,不斷提高即興伴奏的能力,為創(chuàng)造性地音樂教學活動服務。

(三)識讀樂譜技能

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huán)節(jié)。識讀樂譜能使學生掌握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也能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深化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幫助學生把握音樂藝術。

(四)創(chuàng)作技能

音樂新課程增加了“創(chuàng)造”的教學領域,這對我們音樂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皠?chuàng)造”是指在音樂教學中的即興創(chuàng)造和運用音樂材料來創(chuàng)作音樂的活動,包括了一切創(chuàng)造性音樂活動(即興音樂表演、自制簡易樂器、編配伴奏音型、簡單的歌曲創(chuàng)作等)。

(五)指揮技能

指揮技能是音樂教師必備的音樂技能,包括合唱指揮與樂隊指揮。合唱是音樂教學中的常見形式,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都很普遍。隨著音樂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學校的各種樂隊日益增多,并越來越受到重視,對校園文化的建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二、以拓展現(xiàn)代音樂教育為思路的藝術素養(yǎng),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及職業(yè)素養(yǎng)

現(xiàn)代基礎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之一是“綜合”。即以音樂教育為本,廣泛綜合其他相關文化領域的共同元素,整合成音樂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藝術素養(yǎng)完整和諧發(fā)展的空間。在一些國家級或省級的音樂比賽中,我們的選手在技能展示方面都表現(xiàn)得較為出色。拓展現(xiàn)代音樂教育,首先要加強音樂教師各藝術素養(yǎng)的均衡發(fā)展,形成教師的藝術通識通感能力。其次加強對教師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要加強現(xiàn)代信息技術同音樂教學的聯(lián)系,為音樂教育現(xiàn)代化打下基礎。再者就是加強做為教師的相關職業(yè)素養(yǎng)及文化素養(yǎng)。

(一)加強音樂教師的文學語言藝術的培養(yǎng)

雖然語言并不是音樂課的主要內容,但標準、準確、生動、組織有序的語言無疑可以為一堂音樂課增色不少。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應該是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教師在講解和范唱時,如果不能做到語音標準、字正腔圓,就不能準確詮釋歌曲或樂曲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其美育的功能也將大為削弱,教師的課堂語言要生動形象、精辟凝煉把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藝術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教師的課堂語言還應富有感染力,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真正地融入音樂中,接受藝術的感染與熏陶,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達到美育的目的。

(二)加強音樂教師各藝術素養(yǎng)的均衡發(fā)展

時代的發(fā)展使人的素質趨于綜合化的需要,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而且還要有專業(yè)以外諸多學科的知識;不僅是文化知識,還包括教學藝術和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運用。

(三)加強對教師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斷豐富了音樂教學媒體的資源,使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和課堂結構增添了許多新鮮的教學元素,使抽象的音樂教學變得更加感性、活潑生動,開闊了學習者的音樂視野,從而促進音樂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加強做為教師的相關職業(yè)素養(yǎng)及文化素養(yǎng)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對于學生的問題及求知需求,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所以,要求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以音樂為本,以育人為本,做一名現(xiàn)代知識型的教師。

三、以發(fā)展自身潛能為目的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音樂教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是教師成長的后勁。它是以創(chuàng)新為靈魂,以發(fā)展自身潛能為目的,以開展教科研活動為載體。通過教科研意識的培養(yǎng),各級部門的重視和相關機制的建立而實現(xiàn)。

(一)獲取、處理信息能力

這是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充電器”。隨著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迅速發(fā)展,一方面必須把握知識跳動的脈搏,主動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必須掌握并能靈活運用獲取和處理大量信息的工具。

(二)學科整合能力

教師應全面理解和掌握音樂教學各領域的內容要求及其互相的聯(lián)系,并在教學中將其融合成有機整體,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課程資源開發(fā)能力

結合小學音樂教育,教師應該重點開展地方特色藝術形式、人文社會、自然景觀的鄉(xiāng)土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研究學習。從而培養(yǎng)自身的課程資源開發(fā)及利用能力。

(四)教育科研能力

第4篇:音樂素養(yǎng)范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舞蹈

舞蹈是一種藝術形式,它與音樂是一對相互交融的結合體,是形體美與音樂美的相互融合。它可以通過人體藝術來表現(xiàn)生命的意識和情調,展現(xiàn)生命活力。舞蹈是音樂的一部分,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學生在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的過程中,也可以學到一定的音樂知識。因此,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音樂的主題,融入適當?shù)奈璧附虒W,用舞蹈這種詞匯向學生詮釋音樂的真諦,讓每位學生都可以懷著愉悅的心情學習音樂。

舞蹈教學,激發(fā)音樂興趣

舞蹈是一種藝術,它在音樂和情感的渲染下,引導學生用身體演繹動人的節(jié)奏。小學生活潑好動,渾身洋溢著熱情的氣息。在音樂課堂中,單一的歌唱教學會讓學生感到非常乏味,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舞蹈教學,采取愉快互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上伸伸胳膊,踢踢腿,不僅可以活躍音樂課堂的氛圍,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快樂的學習音樂。

比如,在教學《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這首歌曲的時候,筆者就利用了舞蹈來營造課堂氛圍。這是一首高山族的歌曲,高山族的人民本來就能歌善舞,非常喜歡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因此在上課的過程中,筆者加入了對高山族的介紹和高山族的舞蹈,讓學生一邊欣賞一邊跟著做動作。開始的時候學生還有些不好意思,隨著歡快的旋律,學生慢慢放開了自己,跟著音樂跳起了舞蹈。此時此刻,課堂之上氛圍歡悅,學生在歡快氣氛的感染和熏陶下,手舞足蹈。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烈,學習效果達到了最佳。

由此可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果將舞蹈融入音樂課堂中,可以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不再是學生的負擔,每位學生都是音樂活動的參與者。重要的是,學生邊唱邊舞,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的內涵,掌握歌曲的情感。

通過舞蹈教學進行歌詞記憶

歌唱教學是音樂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當學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之后,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記憶歌詞了。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他們的興趣非常容易轉移,要在短時間內讓學生記住歌詞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在以往,教師一般會通過反復訓練達到記憶的目的,但是這種方式會讓學生感到十分厭煩。如果教師用肢體語言將歌詞串編成一個簡單的舞蹈,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歌詞,還可以提高學生的f調能力和表達能力。

比如,在教學《樹葉兒飄飄》這首歌曲的時候,筆者也采用了肢體語言幫助學生記憶歌詞,將歌曲中各種小動物的動作展示給學生們看,讓學生通過動作來領會歌詞的意思,從而更加輕松地記住歌詞。在展示的過程中,筆者還讓學生跟著示范做動作,學生將小胳膊揚起來,踏著優(yōu)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就這樣,學生一邊表演,一邊歌唱,學習的興趣很濃,很快就在舞蹈中理解并記住了歌曲的歌詞,收到了非常不錯的課堂效果。

由上可見,將歌詞創(chuàng)編成舞蹈,用肢體語言的形式將其表現(xiàn)出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和記憶歌詞,還可以將歌曲中的含義表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不過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帶領學生做表演的時候,要維持好課堂的紀律,要保證動作的完整性和連貫性。

通過舞蹈教學進行音樂欣賞

音樂是一種以聽覺為主的藝術形式,它的目的是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舞蹈可以將人們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通過動作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在小學音樂的欣賞課中,如果讓學生反復聆聽只會讓他們覺得音樂欣賞枯燥無味,不僅讓音樂課堂失去了原本的靈動,還阻礙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舞蹈帶動學生的聽覺,讓學生的思維在舞蹈的律動中達到興奮的狀態(tài),讓整個音樂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比如,在欣賞《波蘭舞曲》這首音樂的時候,它是天鵝湖組曲的選段,屬于非常經(jīng)典的音樂作品。柔美的旋律賦予了人們內心的思想與情感,讓整首音樂充滿了生命與活力。不過小學生的思維并不成熟,對音樂的鑒賞也缺乏經(jīng)驗,只是讓他們單純的聆聽音樂,他們不僅無法領悟音樂中的美感,還可能會因為理解不了音樂的思想感情而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因此,在播放音樂的同時,為其配以華麗、高雅的芭蕾舞蹈,讓學生通過舞蹈來體會音樂所帶來的意境之美。這樣,學生就會置身于藝術的殿堂,用心去感受美的力量與真諦。

優(yōu)美的音樂就像一股清冽的山泉,華麗的舞蹈猶如一幅旖旎的畫卷,它們相輔相成,互為表里,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的同時,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舞蹈,讓學生的生命充滿音樂之美。

第5篇:音樂素養(yǎng)范文

一、對教師的要求

1.對音樂美學的思考

音樂美學主要講述的是審美的觀點。我國在2001年6月7號了《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強調了音樂教育的核心是審美。對于音樂課程來說,其特質是情感審美。音樂教學施予者的美學修養(yǎng)對音樂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是使音樂教學符合審美的前提和根本保證。馬克思說,“美是人的本質的對話,是自然人的對話”。音樂審美通過對音樂情感的體驗來引導人們對真、善、美的體會,并從中得到享受與啟迪,通過建構人的審美心理起到人格塑造和心靈陶冶的作用。

2.中學音樂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

(1)音樂教師的教學氣質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名在教學崗位上的教師,應該具有一般教師的特質。音樂教師要與其他教師一樣要熱愛學生,在熱愛教育事業(yè)的同時還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拓展新視野,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這樣的教師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音樂教師形象關系到學生對教師的喜愛與信任。音樂教師首先在教學儀態(tài)上要符合課堂上的禮儀要求。其次,音樂教師也需要有發(fā)音清晰、準確、語速適中、語調規(guī)范的教學語言。除了一般教師的教學氣質外,音樂教師還需要有獨特的自我風格,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獨特的音樂氣質引起學生的廣泛興趣是一個音樂教師的不二法門。

(2)音樂教師的藝術修養(yǎng)

所謂藝術修養(yǎng),是指個體所具有的藝術感知、理解、表現(xiàn)、鑒賞、判斷、創(chuàng)造諸能力所形成的獨特的審美心理特征。音樂教師除了要具備上面所說的教師一般的氣質外,獨特的音樂修養(yǎng)和美學修養(yǎng)也是一個合格的音樂教師的必備品質。一個合格的新時代的音樂教師,不僅要掌握豐富的、足夠的音樂基本知識以供基本的教學使用,良好的文學和美學修養(yǎng)也能在基礎的音樂教學過程中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音樂是藝術中的一個門類,藝術各門類之間的情感表達和美的體現(xiàn)是相通的。因此提高其他藝術類的修養(yǎng)對音樂美學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美學修養(yǎng)對音樂教師來說尤為重要,只有了解美學、音樂美學和審美教育學的基本理論與常識,音樂教師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完善審美心理結構,提升審美修養(yǎng)。

3.提升自身音樂美學素養(yǎng)

目前的教材對于中學生而言,這些作品似乎距離他們的生活很遙遠,這些音樂作品缺少了時代感,而中學生對于流行和時尚又是非常地敏感,因此,這些音樂作品就很難迎合現(xiàn)階段中學生的審美觀。現(xiàn)階段中學音樂教材里缺乏符合時代潮流及中學生想要的音樂作品。因此,這就要求音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美學素養(yǎng),將這些音樂素材穿插在我們的中學音樂教材當中,更好地引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音樂具有較強的美學的色彩,除了引導學生進行音樂的審美外,還要將其他學科的審美觀點,例如美術、文學,與音樂進行結合。例如,培養(yǎng)學生了解音樂歌詞的優(yōu)美,歌詞是一種簡單的詩意文學,而美術是對音樂的渲染。同時,從心理學方面進行研究音樂美,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廣義的社會學的角度去告訴學生音樂藝術,諸如音樂的社會功能、音樂的價值標準、音樂的階級性因素、音樂的持續(xù)存在和繼承性等讓學生去了解。從音樂作品的結構、諸構成因素的內在特性等方面都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音樂的美、音樂美學等一系列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享受精神方面的樂趣,使心靈得到凈化,產(chǎn)生。同時也體會到音樂獨立的人格的尊嚴和情感,從而對教學產(chǎn)生正面積極的作用。

4.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音樂的審美,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中學教材中音樂內容豐富多彩,涉及面非常廣。這不僅要求我們高中學生對音樂形式要有所了解,同時也要理解作品內在的含義。應該通過分析作品的音樂材料、音樂形式、內容、表現(xiàn)手法等引發(fā)學生的音樂審美意識。對教材中的作品加以分析和說明,對學生了解一部作品起到很好的作用。從音樂作品的分析中引發(fā)對音樂美學的思考,從而有機會引導學生把握音樂的整體形式和內涵,領會音樂各要素的作用。對于不同的音樂類型我們要有不同的引導和啟發(fā)。對流行音樂的欣賞也同樣有所要求,因為中學生對流行音樂比較感興趣,因此,他們對流行音樂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但是他們的理解只是存在于一些表面的現(xiàn)象,比如說歌手的形象、歌曲的風格以及社會上的流行程度等。那如何使這些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呢?同樣在引導學生的時候,就要從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音樂編配及音樂所表達的內在精神等方面去欣賞?,F(xiàn)在的學生應該接受多元化的音樂形式。

二、對學生的要求

如今中學生喜歡的音樂以流行音樂為主,這與中學生正處在從青年早期向青年中期過渡的特殊時期有關。中學時期是形成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時期,同時,中學生人生觀的發(fā)展是很不穩(wěn)定的,很容易由于受到所接觸的外界環(huán)境以及交往的人的影響,而改變其對社會生活的目的和意義的看法。流行歌曲比古典音樂作品貼近生活,簡單的配樂加上通俗易懂的歌詞更容易讓人接受,再加上流行音樂中所具備了一個時期最流行的元素,這正贏得了喜歡追逐時髦的年輕學生喜愛。高中生可以通過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鑒賞的習慣,來提高自己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設定了六個教學模塊,分別是“音樂鑒賞”、“歌唱”、“演奏”、“創(chuàng)作”、“音樂與舞蹈”和“音樂與戲劇表演”。這六個模塊要求高中生自主學習,自主參與提高自己創(chuàng)新的能力。各地區(qū)教育水平和同地區(qū)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和多樣性,音樂能力較弱的學生和音樂能力較強的學生在這個提高自我音樂美學素養(yǎng)的平臺上,都要好好珍惜,主動實踐,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音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挖掘音樂教學內容的審美因素,將自己的音樂審美體驗積極地融入對教材的分析、處理之中,形成強烈的音樂審美動力和審美渴望。音樂教師需要用良好的審美修養(yǎng),優(yōu)雅、大方的教學儀態(tài),生動、感人的教學語言等來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自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只有經(jīng)過多次、反復的審美體驗,在自覺感知、想象、理解、表現(xiàn)以及創(chuàng)造音樂過程中,才會形成音樂審美心理,達到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培養(yǎng)性情的目的。學生通過音樂與自己情感生活連接和相互作用,學習用音樂的方式表達和交流情感,獲得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交流能力,達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從教學中得到美的愉悅是最簡單快捷的途徑。音樂教育不僅與我國的基礎教育有關,更是與我國的全民音樂素質有關。音樂是美的藝術,是美的體驗。音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是對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能力培育。同時我們需要將音樂教育的成果傳遞給其他各門學科,使音樂真正成為素質教育的一塊基石。

參考文獻

第6篇:音樂素養(yǎng)范文

【關鍵詞】音樂教育;音樂素養(yǎng);素質提高;實踐體會

音樂在人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樂可以凈化心靈、美化情操,促使人們健康向上。音樂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以美的素質,美的感染。音樂教育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對學生的精神起著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音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素質,使人充滿了對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對生活、生命和整個世界的摯愛,增強奮斗的自信和力量。音樂教育感染人、教育人,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經(jīng)說:“音樂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他認為,音樂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教育以外,還承擔把人教育成美的人和善的人。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應當充分地重視高校的音樂教育,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一、師院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與制約因素

1.教育機制改革的滯后

隨著時代的前進與發(fā)展,教育機制也逐步完善成熟,由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一步步地轉向更加合理的,符合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現(xiàn)代化教育,這在高校教育機制中體現(xiàn)得最明顯。不過,由于長期以來保守教育機制的深刻影響,我國的教育體制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弊端,在大學教育當中,教育意識還不夠開放,普遍存在著過死、滯后的現(xiàn)象,根深蒂固的高考機制和傳統(tǒng)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開放度,同時也制約了音樂教育的發(fā)展。

2.對大學音樂課堂的忽視

在我國,對大學生的音樂教育是個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音樂課堂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除了有音樂專業(yè)的院校設有專業(yè)的音樂課堂和教學設備,多數(shù)普通高校只開設了音樂選修課,課程較少,上課的質量也不高,使許多大學生在主觀或客觀上無意識地放棄了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校期間受到的音樂熏陶和培養(yǎng)少得可憐。從初步調查的情況看,和其他專業(yè)相比,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嚴重影響著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主動性;音樂教學上課程設置很不理想,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授課條件十分有限,音樂教學設備和器材老化,不能及時更新,導致音樂課堂和教學難以達到現(xiàn)代化的教學標準;第二課堂的開設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也存在許許多多的現(xiàn)實困難。因此,師院現(xiàn)階段的音樂教育很難有突破性的提高。

3.西方文化思潮的沖擊

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涌進,西方文化思想也日益強大地沖擊著我國傳統(tǒng)文化。使師院音樂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如何在教學中保留自已的傳統(tǒng)音樂并包容外族文化的音樂,達到一種健康的平衡是師院音樂教育面臨的新課題?,F(xiàn)階段我國的音樂領域中,西方文化色彩濃厚的通俗樂、搖滾樂的沖擊波一浪高過一浪,我國傳統(tǒng)的音樂文化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輝。對通俗樂的追隨在大學生當中也是十分地狂熱,而部份通俗樂的內容并不健康,某些歌曲歌詞的內容低俗偏激,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擔心。在涉世不深,身心發(fā)展處在半朦朧階段的學生身上,頹廢、自由色彩濃厚的音樂,將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生過多地接觸低俗音樂,在音樂的學習和發(fā)展方向上容易迷失方向,心態(tài)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可能會形成偏激、浮躁的性格,嚴重的甚至會誤入歧途。凡此種種問題令人擔憂。

二、提高大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做法

1.拓展音樂教學的空間

在生活中,音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師要擅于拓展教學空間,寓教于平時的學習、生活、娛樂和活動中,不可放棄每一個契機和教學天空。教師要盡量利用課余時間和第二課堂多創(chuàng)造課堂教學授課的機會,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去增強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知識和能力,在活動中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在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引導,了解學生對音樂的喜好和需求,糾正不良的喜好和錯誤的理解,打開音樂教學更廣闊的前景和天空。

2.積極改革教學方法

音樂教師要采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音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給音樂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生動立體的強大功能,情境、情趣、情感畫面的展示,節(jié)奏鮮明富于動感的伴奏以及賞心悅目的視頻畫面,再加上微機練習的實踐題的設計,使得音樂專業(yè)教學展示出強大的鮮活力?,F(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形象生動,學生感知鮮明,印象深刻,有利于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大大提高音樂教育專業(yè)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運用視聽結合的多媒體教學在提高教學效率方面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3.注重音樂理論教學

理論是鑰匙,是規(guī)律,萬事萬物都有規(guī)律。我們要正確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就需要把握它的規(guī)律。學習音樂也是同樣的道理,音樂理論就是打開音樂之門的鑰匙。現(xiàn)在大學音樂授課中,普遍忽視了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原因是理論授課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音樂教師認為這樣可能會挫消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我個人認為,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鍵在于老師有沒有將這一內容能夠生動,有趣地帶到課堂上來,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理論的重要性,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掌握好理論知識,有利于準確地把握事物。對事物的認知要從本質上理解學習,從而提高到一個較高的層次,要重視并要求學生學習好音樂理論知識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讓學生更深意義地理解并學習音樂,這一神圣的職責義不容辭。如果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只限于在日常生活中唱唱歌、跳跳舞,拔動拔動音符,這是不夠的。要從理論的基礎上去學習,創(chuàng)造,發(fā)展音樂,挖掘音樂的真理與無窮魅力。

4.提倡高雅音樂的學習與欣賞

良好的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樂能啟發(fā)人們產(chǎn)生美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好的音樂作品不僅有鮮明美好的音樂藝術形象,而且有悅耳動聽的音響,充滿生活的氣息,表現(xiàn)出朝氣蓬勃的樂觀情緒,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發(fā)揚新的社會風尚。古時,把音樂分為正音和邪()音,正音可以移風易俗,凈化人的心靈,邪音沒有節(jié)制,會亂人心志。因此,有“正聲”效應的音樂對融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促進社會和諧團結(下轉第124頁)(上接第121頁)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應盡量讓他們接觸一些平靜、廣闊,有一定高雅情趣的音樂,使學生在接觸音樂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受到熏陶,個人修養(yǎng)也得到了提高。

5.提高音樂教師的自身素質

在音樂課堂中,教師的良好心態(tài)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自身素質高,在教學中有良好的心態(tài),優(yōu)美的教學風范將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活生生的范本直接進入學生的視野,美化他們的心靈。把握良好的教學心態(tài),沉穩(wěn)恬靜的心靈,充分的愛心,寬闊的視野,優(yōu)雅的舉止,甜美的笑容,還有動聽的嗓音。這一切,將會直接觸動學生的心扉,培養(yǎng)他們高雅的審美情趣。因此,教師本身要嚴格要求自已,學會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美,音樂中的美,提高音樂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從而引導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其良好的音樂素質和人格情操。

音樂素養(yǎng)包括音樂素質與音樂修養(yǎng)。即不單要有音樂綜合理論基礎,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音樂知識與實踐能力,還要具有對音樂較高的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如何加強大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教育,是新世紀新的教育機制對我們提出的新課題。因此,我們要轉變思想觀念,提高思想認識,采取各種切實有效的方式,使學生在學好專業(yè)的同時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從而開創(chuàng)我國音樂教育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李克用.高校音樂教育的研究與探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7篇:音樂素養(yǎng)范文

    一、了解學生眼中的音樂

    筆者認為,音樂教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了解學生眼中的音樂。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趨于成熟,內心極其渴望情感的表達和體驗,而時下流行的善于表達情感又溫婉好聽的流行歌曲正好對應了中學生現(xiàn)階段的口味,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我們的學生耳朵里聽的、嘴里哼的都是流行歌曲,為何他們頭腦當中“音樂”的概念就等同于流行歌曲。

    音樂不只是流行歌曲、通俗音樂,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音樂是人類文化的表現(xiàn)和象征,是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睂W生不了解音樂,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其背后深刻的社會原因,不得不引發(fā)每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我們是否給學生提供了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環(huán)境和條件?學生的基礎教育中是否滲透了音樂教育?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在新學期之初我給學生了布置了“課下搜集關于音樂的資料,并展示給大家”這樣一個課前作業(yè)。課堂上,同學們的展示讓我震撼,他們紛紛抖出了自己的收獲,從《詩經(jīng)》、《漢樂府》到唐朝的《霓裳羽衣舞》再到交響樂《命運》以及流行歌曲《雙截棍》,全面而深入,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初步感知了音樂,對音樂有了初步的了解,摒棄了原來對音樂的片面了解,奠定了高中音樂教學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初步了解音樂的基礎上,音樂教育就可以著手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興趣,從而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走進音樂、理解音樂。

    二、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質

    每一個學生的心中都有一座音樂圣殿,只在于我們如何開啟它的大門。我所任教的高中是一所普通高中,大部分學生來自農(nóng)村。 

    高一新生入學,在上第一節(jié)音樂鑒賞課之前,我心存顧慮:學生們以前接觸過音樂嗎?程度如何?城區(qū)的初中學校會比鄉(xiāng)村的音樂教育開展得好一些嗎?學生們的音樂基礎會不會相差很大?……顧慮很多,也很難解決,但時間不等人,馬上就要開課的,于是我拋棄了所有的雜念,心中只有一個聲音:音樂語言是世界通用的語言。

    為了避免第一節(jié)課出現(xiàn)“尷尬、冷堂”的現(xiàn)象,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們從兒時的記憶開始搜索,有的同學哼起了《兩只老虎》、《歌聲與微笑》,有的同學想起了《我和你》等等,還有很多時下流行的網(wǎng)絡歌曲,大家暢所欲言、蠢蠢欲動。我趁熱打鐵給學生播放了教材所選用的作品搖籃曲《檳榔樹下?lián)u網(wǎng)床》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愴交響》。在聽搖籃曲時,我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圖片和想象聯(lián)想的方法感受音樂情景,并和學生一起通過身體律動體驗歌曲中有規(guī)律的搖擺的節(jié)奏。在聽交響曲時,我又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去感受音樂中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過多的語言解釋,只有對音樂的感受。于是我有了新的認識:我們的學生不懂音樂嗎?不!音樂和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他們樂于陶醉其中,接受音樂的洗禮。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每一堂課我都帶領學生領略不同的音樂風情,要么是純樸的民歌風,要么是異域的舞蹈風情,甚至是抽象的十二音……我們的學生是熱情的,對生活和學習是充滿信心和向往的,他們渴望了解更多的音樂和文化,從而不斷地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加有修養(yǎng)的人。

    三、撥動學生審美的心弦

    春天繁盛,夏天蔥籠,秋天斑斕,冬天純凈,這是大自然的變化之美,但也會常常因為我們的“熟視”而不被發(fā)現(xiàn)。萬物靜觀皆自得,只有懂得欣賞的人,才能感悟到它的美。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就必須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任務就是循序漸進地引導,來不得半點急躁,也沒有捷徑可循。

第8篇:音樂素養(yǎng)范文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我深刻地認識到在低年段音樂教學情境教學極為重要。因為低年段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學唱歌曲和欣賞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師精心創(chuàng)造各種有效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同時情境教學也正符合了新課程的要求,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進一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以下是我根據(jù)低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對情境教學的途徑進行的一些探索。

一、 利用電教創(chuàng)設情境

所謂電教創(chuàng)設情境是指通過電教設備(如錄音機、幻燈機、錄像機、VCD機等都可以作為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教學的教具)將音樂中的圖像、內容、節(jié)奏等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調動他們的眼、耳、手等多種器官,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如在欣賞第一冊《平安夜》時,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較柔和、優(yōu)美,與中國過年的音樂風格相差甚遠,因此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在教學時,我直接讓學生欣賞了全曲,然后讓學生說說你聽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大部分學生都說,聽了以后感到很悲傷、很可憐、很想哭。還有一位學生竟然問:“老師,為什么外國人過節(jié)這么悲傷呀?”此時我用任何語言進行解釋,都不能消除學生心中的疑慮。因此在上課時,我先到網(wǎng)上找了一段關于過?誕節(jié)的影像資料,然后配上《平安夜》的歌曲,學生邊看邊聽,看著外國人圍著圣誕樹快樂過節(jié)的情景,看著他們在虔誠祈禱的情節(jié),真正了解了“平安夜”的內涵,兩節(jié)課的效果明顯不一樣。

在唱歌教學中,利用電教創(chuàng)設情境也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教《小雨沙沙》一課時,教師先播放一段雷聲隆隆、風聲呼呼、雨聲沙沙的錄音,創(chuàng)設了一個春雨綿綿的情境,再以幻燈展示出一張空白片,學生判斷出雨聲后,教師便在幻燈片上畫出雨絲,接著播放這首歌的旋律。在歡快的樂聲中,教師再用幻燈展示出一顆顆種子發(fā)芽、生長出葉子的過程,這樣,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聽音樂――看畫面――再聽音樂――再看畫面,深刻地理解了詞意,這樣把學生置身于音樂的情境中學習,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感受力、鑒賞力和表現(xiàn)力。

二、 借用圖片展示情境

圖片是展示音樂課情境教學的手段之一。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好的圖片可以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促使學生很快進入歌曲的情境,達到理想的教學功效。如欣賞《大海搖籃》和《海上風暴》時,我選擇了藍色的大海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一邊是溫柔的、波浪平靜的海面,慢慢地轉變?yōu)椴鸱暮C?,后有小船被吞沒的情景。讓學生看著這樣的畫面欣賞,根本無須教師解釋,學生便一目了然,同時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后面及時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效果會更好。又如教《草原就是我的家》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歌曲的意境,我選用了美麗的大草原作為背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或對大草原的印象,自主地到畫上你自己想畫的大草原上有的其他東西。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不一會兒,一幅“草原美景圖”就在大家的巧手下誕生了。通過引導學生也參與情境的創(chuàng)造,能使學生更主動、更有效地學習歌曲。

總之,圖片的使用是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教學的重要手段。音樂老師可充分利用它,完美地把自己的教學內容展示在學生面前展示情境,達到藝術教育的目的。

三、 借助語言帶入情境

語言也是音樂課情境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音樂教學實踐中,音樂老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要善于運用聲調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把學生帶入音樂世界,因此教師的語言應充滿激情。在備課時還要特別注意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語的設計,使環(huán)節(jié)之間連接得更緊密、更恰當。例如,在欣賞《擠奶舞》時,我先引導學生用動作感受了草原上的傳統(tǒng)節(jié)目,如騎馬、摔交、射箭等,然后用語言進行轉移:“朋友們,進行了這么多的運動,你們累了嗎?渴了嗎?蒙古族熱情好客的人們已經(jīng)來到了奶牛場,準備擠奶來招待我們,大家想去學學擠奶嗎?”由此導入《擠奶舞》的欣賞和表演。這樣能激起學生的表演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在教唱《下蛋羅》一歌時,教師一進課堂就說:“今天我們要去參觀一個農(nóng)場,在農(nóng)場有一位光榮的媽媽正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你們想去看看嗎?”通過語言的刺激,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里,使他們在躍躍欲試中,全神貫注地沉浸在音樂中。

四、 通過表演體會情境

學生喜歡表演,也喜歡看表演。通過動作和表情表達出歌曲的內容和感情,容易使學生體會歌曲的情境。如欣賞《快樂的一天》時,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活動場面:讓學生根據(jù)自己一天的生活編演小品《快樂的一天》,同時配上音樂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感受生活的快樂,同時也對音樂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教《兩只小象》時,讓學生扮演小象,通過舞蹈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小動物之間深厚的友情,學習它們要團結友愛。這樣,通過各種表演使學生加深理解了歌曲的內涵,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能力,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發(fā)展,同時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五、 借助生活領略情境

教師通過生活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因此在學習《閃爍的小星》時,可在前一天給學生留作業(yè):晚上觀察星星,讓學生發(fā)現(xiàn)星星的各種形態(tài),激發(fā)學生熱愛美、表達美的能力。在音樂課聽歌之前,讓學生說說自己所見的夜空景色,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在一段優(yōu)美、寧靜的樂曲聲中,師朗讀“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學會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星星的印象進行繪畫,創(chuàng)造《星空圖》。這樣不僅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了作品,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藝術能力。

六、借助情境設計培養(yǎng)師生情感

第9篇:音樂素養(yǎng)范文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實現(xiàn)美育教學,教師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來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使學生在新穎有趣的教學中對音樂學習產(chǎn)生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同時,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需要不斷進行學習,提高自主的音樂素養(yǎng),用豐富的音樂知識來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進美育教學,教師要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凈化學生的心靈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用生動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音樂欣賞過程中體會音樂中蘊含的情感,在腦海中充分想象音樂中的情境,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得到凈化和熏陶,實現(xiàn)對學生的心靈和情感的教育。

(一)發(fā)揮學校和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課堂學習中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同時,學校也要注重小學音樂教學的美育教育,使教師的教學面對全部學生,讓學生在動人的音符中獲得教育,促進他們高尚情操的建立。學校還要成立美育教育教研組,通過探討和協(xié)商,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出新的教學模式,促進美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在教學實踐中加強美育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作為藝術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師要深入探究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發(fā)揮音樂潛能,促進他們音樂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在新的教學模式中,音樂教學要實現(xiàn)美育教學,需要教師從教學實踐中獲取經(jīng)驗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在音樂教學中加強美育教育。

二、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學習氛圍,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普遍認為只要讓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就達到了育人的目的。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音樂文化知識,還要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和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和他們的學習能力,用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和學生已有的音樂認知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知識來激發(fā)他們的認知矛盾,讓學生在自覺的探究過程中完成音樂知識的構建,激發(fā)他們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能力。例如:小學音樂教材中的《大雁大雁天上飛》和集體舞《東北秧歌》。前者音樂旋律抒展優(yōu)美、節(jié)奏相對穩(wěn)定,其動作形態(tài)顯得平穩(wěn)、圓滑、輕柔、舒展大方,顯現(xiàn)出學生從小要學雁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的本質,后者音樂旋律奔放,節(jié)奏活潑、興奮、紅火熱烈。其動作形態(tài)則跳躍、頓挫、輕快、情緒歡快激昂,呈現(xiàn)出集體性的廣場民間藝術那歡快熱烈的場面。在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音樂節(jié)奏中,讓學生把對音樂的感受通過舞蹈動作展現(xiàn)出來,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開放性的學習空間,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在傾聽和表演過程中對音樂所表達的情境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讓他們在趣味性的學習中培養(yǎng)了音樂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引導,在積極的互動過程中,學生在對音樂探究活動中能夠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感受美,表現(xiàn)美,以美塑形。

三、創(chuàng)新評價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動力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學習中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一般以教師的主觀意識為主,在單一的評價方式中,教師對學生沒有全面的了解,對他們不能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具有片面性,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教師要對評價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做到以下幾點:(1)以綜合性評價取代量化評價;(2)評價的功能由側重甄別轉向側重發(fā)展;(3)既重視學生在評定中的個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導讓學生在評定中學會合作;(4)強調評價問題的真實性、情景性;(5)評價不僅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結論,而且重視得出結論的過程。為了充分發(fā)揮評價機制的激勵作用,讓所有學生都能從學習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我們對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進行探究,通過多樣性的評價活動對學生課堂中小組合作活動進行評價,形式有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家長參評等等,使用等級制進行評價。為了體現(xiàn)激勵機制,采用多種趣味性較強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在新的評價方式中,學生對自己有了綜合全面的認識,能夠激發(fā)他們產(chǎn)生學習音樂的強烈動機,積極主動地進行音樂知識的探究,促進他們音樂素質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