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技術教學論文范文

技術教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技術教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技術教學論文

第1篇:技術教學論文范文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媒體都是以物質形式出現的,教學媒體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傳統(tǒng)教學媒體,再加上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維持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這種良好的學習情境正是教師所追求的。因此,我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古詩教學時,努力通過圖、文、聲等多種功能,給學生以適當的感官刺激,由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如教學《楓橋夜泊》古詩時,學生還未走進教室,我便打開計算機,播放早巳準備好的軟件。整個教室里立刻回蕩起旋律優(yōu)美的樂曲。整個教室回蕩著音樂,學生們在強烈的文化氛圍的感染下,產生了學好古詩的強烈愿望。

鈴聲響了。我站在講臺前掃視了一下教室,只見同學們靜靜地坐在那里,注視著我。此刻,我飽含激情地開始講解:“說起唐詩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國古詩發(fā)展的最高峰。許多作品雖然距離現在已有千年,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感受到中華文化那經久不衰的魅力。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這首唐詩并結識他們的作者。”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下,產生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之情。這節(jié)課中,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生動的語言,保持這種良好的學習情境,并使這種興趣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再現詩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詩句

詩是抒發(fā)詩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過形象構成一種意境,然后借助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古詩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師語言的描述是不夠的。只有通過圖畫再現出來,才變得具體可見。《望廬山瀑布》,寫的是詩人遠望瀑布時所見的壯麗景象,歌頌了祖國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與現實的景物極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學時,我讓同學觀看錄像,瀑布在山頂上飛流而下,水珠進濺,水霧蒸騰,陽光一照,呈現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長垂的瀑布、飛濺的水珠,廬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現在學生的眼前。至此學生對“紫煙、掛、飛”等詞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深探地體會到詩句雖短,但詩人卻把瀑布的氣勢寫到了極至!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由此激發(fā)學生熱愛古詩,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朗讀訓練,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古典詩歌由于其藝術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語言、音樂、繪畫、情感多種因素的美。在挖掘這些美的因素時,多媒體技術有著強大的、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古詩押韻合轍,節(jié)奏鮮明,讀起來瑯瑯上口,悅耳動聽,呈現出抑揚頓挫的音樂美。然而要想把古詩讀出韻味來,也并非一件易事。因為詩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語言,貫穿其間的往往就是“情感”這條看不見的線索。那么在幫助學生讀懂詩句的基礎上,我們就要通過朗讀體會詩的節(jié)奏、詩的韻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他們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時,我在學生理解詩句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詩畫欣賞”。這時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先讓學生聽配樂詩朗誦,伴著舒緩的弦樂,學生靜靜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遠的寫意畫,耳中聽到的是曲調宛轉的古曲,充滿激情的朗誦。此時,詩、書、畫、曲多種美的因素融為一體,既使學生們的心靈受到了強大的感染與震撼,也使學生產生了一種要努力讀好古詩的強烈愿望。學生有了讀好古詩的強烈愿望,學生們在練習時都特別認真。一個同學讀完了,其他同學真誠地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后主動把自己對詩句的理解,用朗讀表達給大家聽。學生們積極地、主動地揣摩著、品味著詩句。這時,我悄悄地點擊電腦,教室中再次響起舒緩的古曲。驚奇的是學生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用情地朗誦起來。朗朗的書聲,悠揚的樂聲交融在一起,是那樣的和諧、那樣的動聽。每位同學都在朗誦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美,朗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2篇:技術教學論文范文

計算機技術應用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方面是非常多并且涉及面非常廣泛,從計算機技術的作用來講主其在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很多教師將計算機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能夠幫助教師完成一些教學管理以及教學的過程。在很多高校學生都將計算機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通過讓學生參與一定的項目并用計算機輔助完成,這使得學生學習的速度和學習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使得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簡短和有針對性。另外還有的老師將計算機用于自己教學成果的檢驗和對自己教學思想的檢驗,也就是這種教學軟件工具對于計算機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計算機科學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2.1多媒體教學工作中交互式的計算機技術應用

將多媒體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交互性是計算機技術在教學中的一個最為典型的應用。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關于一門課的教學資源也是越來越豐富,通過精品課程網站的建設,使得網上的教學資源進一步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在這些教學資源中不乏精品的課件、視頻或者是圖片這些對于教師本身教學水平的提高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絕大多數的教學資源都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為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及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師可以將這些多媒體技術巧妙的應用于自身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多媒體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利用計算機技術可以增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使得學生對于教師上課的或者是教學過程存在的一些意見和看法及時的反饋到教師這里,對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調整以及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2遠程通信、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

在高等院校的教學工作中,網絡技術以及遠程通信技術的應用在教育的過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技術是網絡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的一個結合,另外還有多媒體技術作為教育的基礎,利用計算機技術的網絡交互性,使得遠程教育得到實現。這種遠程教育的方式已經在很多著名的高校流傳開來比如網易公開課,在遠程教育實現的過程中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目前在我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將經歷放在遠程教育的研究上。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雖然也存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但是二者之間的交流大多是以語言為載體,并且很多學生礙于面子不愿意和老師進行過多的交流,這個時候計算機技術中的交互性優(yōu)勢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三、計算機在教學中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用

3.1營造良好的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

通過教育的環(huán)境的創(chuàng)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種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新包括教學心理上的創(chuàng)新以及計算機教學環(huán)境上的創(chuàng)新,如果在學生討論的過程超出了教學設計的范疇,作為教師來講不應該強行的將學生的思路拉回到課堂當中來,而是應該對學生的質疑給予鼓勵,講出心中的疑惑,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再利用計算機實現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于老師的講述提出了質疑,作為教師不能給學生一味的否定,應當通過適當的方法引導自身想法所出現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自己否定自身不正確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幫助其樹立信心,使得學生在課堂當中時刻保持活躍的思路。但是在這種教育創(chuàng)新環(huán)境的營造過程中,要將這種做法的起始點和落腳點都放在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上,計算機教學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再利用計算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了解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并將可以利用的計算機技術應用在教學當中。要通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得教學的過程中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學校內延伸到學校外,要不斷的將計算機中的有利于教學的新技術應用在教學過程當中,將計算機應用在各個學科和各個專業(yè)領域的教學實踐當中,通過計算機使得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得到增強,使得學生面對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3.2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3.2.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只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動機才能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唯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才會對課堂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感興趣,在課堂中才能夠保持注意力。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幫助,通過計算機多媒體的形式進行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校的效果。

3.2.2靈活結合教材,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通過計算機與相應課程的結合來開展教學,按照教學大綱與相應的教育理念來進行教學設計,能夠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在進行教學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科知識與計算機知識的結合,來出相應的題目,這些題目不僅要難度適中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的能力。

四、計算機科學技術在教育中應用的展望

要想使得計算機技術在教學中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加強計算機應用的范圍以及應用的深度,那么就要對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新。目前很多很多方面的應用創(chuàng)新都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的思路。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對于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應用創(chuàng)新,才能夠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徹底的變革,在一定程度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在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在對某個領域中的模型或者是知識進行驗證理解的過程中,一般都會建立相應的推測方法,或者是數學模型來解決相應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利用計算機來建立實際問題數學模型并利用計算機編程來求解模型的結果最終對于數學知識以及其應用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于知識的理解以及能夠靈活運用在很大程度上又推進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這使得學生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使得學習利用計算機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這使得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理解知識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五、結語

第3篇:技術教學論文范文

中學地理課程跨科學、人文與社會、技術三大領域。課程的綜合性強,上至天文、氣象、宇宙航行,下至地理、地球、物理,縱向涉及人文科學的各個領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凡是與地理有關的知識都需了解和學習,以使自己能夠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其次要學習先進的知識和技能,將科學技術發(fā)展所帶來的地理研究新成果,融入新課程地理教學中,其中大都借助于以計算機為主要手段的多媒體技術來完成的。

1.多媒體教學是讀圖教學的突破點。地理教學中的讀圖、析圖是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也是學生的重難點。但是,如果教師能借助多媒體技術,把教學掛圖由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由無聲到有聲、由抽象到具體、由復雜到簡單地呈現出來,學生就會有興趣隨光標閃動而去讀圖、析圖,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學習中國34個省區(qū)行政圖時,學生對各省行政區(qū)輪廓及空間分布十分難記,無頭緒下手。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大屏幕展示中國行政區(qū)圖,并采用不同顏色勾勒出各省級行政區(qū)輪廓,標注省會、簡稱、全稱。再按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部逐一隨光標閃動呈現,把重點省級行政區(qū)凸現閃動,有些省區(qū)還可配上事物圖像進行形象記憶。如,配大鵬展翅,陜西省配秦皇兵馬俑,青海省配一只大白兔,廣東省配一只象頭等。這樣的整合行政區(qū)圖,使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由無聲變?yōu)橛猩?,由抽象變?yōu)榫唧w,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特別能激起學困生的參與。

2.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資料和圖片,能大容量再現區(qū)域地理和人文景觀,體現地理教學跨越時空的特點。初中新課程中涉及許多世界區(qū)域地理和人文景觀,但大都只是簡略介紹,一帶而過。更多的內容和資料需在課堂活動中或課外活動中去搜集、查尋。所以利用信息技術,網上下載,整合教學資源是最佳途徑。教師利用多媒體整理出的更多資料和人文景觀圖片,能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去親身感受。且這些資料容量大、跨越世界各地奇觀,展現出經典人文地理。久而久之,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也會把查閱到的地理奇聞、景觀在課堂上交流共享。

3.多媒體教學適應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需要。學生學習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語言型、視覺型、文字型、運動型等。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注重視覺型(即讀圖、看圖分析)、文字敘述型,通過讀、看、聽、說來完成教學過程。由于讀圖的枯燥、抽象,久而久之,對于上課不會專心聽講的學生就坐不住,要么講小話,要么睡覺,要么開小差。計算機輔助教學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所謂的“學困生”,他們思維活躍,屬運動型,只是教師沒有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對電腦的操作都是一流的,所以教師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引領他們在電腦上查閱地圖,查閱有關地理教學資料,他們絕不會亞于優(yōu)等生。從中他們也獲得了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成就感。所以說,多媒體教學適應不同類型的學生需要。

二、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整合應注意的問題

1.防止那種新技術、舊理念,呈現過量信息的“灌輸課”,現代課堂教學并不是提供越多的信息就越好,因為學生在一定的時間條件下接受的信息和思維的提高是有限的。

2.要根據課程需要來進行教學設計,而不是節(jié)節(jié)課都用,以免造成喧賓奪主,或者走馬觀花。

第4篇:技術教學論文范文

包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在內的地方院校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方社會發(fā)展和經濟建設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6年2月,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通過評估,由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并更名為凱里學院。經過7年多的建設,學校無論在學科專業(yè)建設、師資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教學條件建設,還是在教學水平、科研水平等方面都上了新臺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為黔東南及周邊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近年來,凱里學院繼續(xù)加強教學條件建設,特別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投入較大,逐漸改變了教學中“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tǒng)局面,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對現代技術的認識差異,在課堂教學中對現代技術的應用方面仍然缺乏合理性,亟待改善。英美文學是英語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英美文學課程由于其獨特的內涵要求和教學目標,使其擁有獨特的教學原則和規(guī)律??v觀我國的英語教育教學歷史,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無論是在教學要求還是在教學形式上都在不斷演變,20世紀90年代以前主要以紙質文本的文學史和文學作品閱讀與分析為主,自80年代末開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得到廣泛認可,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高效應用的背景下,為傳統(tǒng)英美文學教學的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形成了現代教學理論和方法,網絡信息技術為英美文學課程提供了建構主義提倡的教學環(huán)境。、

二、英美文學教學現狀

英語專業(yè)的英美文學課程屬于高年級開設課程,根據相關規(guī)定、英語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基礎,該課程以《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的名稱分別安排在第6學期和第7學期。根據調研和分析,生源和教學總體呈現以下狀況:

(一)學生基礎薄弱。2012年,筆者對凱里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調研,發(fā)現學生進校時英語基礎普遍較弱。以英語專業(yè)(旅游方向)學生為例,該班共有48名學生,其中外省籍學生3人,貴州省非黔東南籍學生8人,黔東南籍學生37人,全班平均高考英語成績?yōu)?8分,最高分為132分,最低分為36分,可見,學生入校時英語基礎總體相當薄弱。

(二)教學時數不足。根據規(guī)定,文科專業(yè)的總學分數控制在165學分以內,計劃學時控制在3140學時以內,扣除通時教育課程、生涯教育課程、特色教育課程、集中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師教育課程、創(chuàng)新素質與綜合能力、課程實踐實驗等,專業(yè)課的計劃學時只有1536學時,由于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在課程設計和安排方面不得不最大化考慮基礎課程的利用,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最大化彌補學生英語基礎的“先天不足”,每周學時為2學時,總學時為72學時。而英美文學信息量和閱讀量較大,72學時不能很好顧及作品的研讀,更多的是涵蓋了其中的基本知識、流派、著名作家等,頗有文學史的教學形式。

(三)圖書資料缺乏。近年來,由于辦學需要,凱里學院大量購入圖書,社會各界也大量捐贈圖書,學校的圖書總量上了新臺階。但是,在外文圖書方面,仍然顯得數量不足,特別是原版圖書較少,還不能完全解決學生閱讀原著的需求。

(四)學生興趣不濃。從教師反映的情況以及在學生中的調查結果分析,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個人愛好等因素,大部分學生對英美文學課程的興趣不濃,導致學生在文學作品欣賞、文學現象探索等方面缺乏積極性,平時的學習缺乏主動性,文學作品閱讀量小,達不到相應的要求,大部分學生在英美文學課程方面花時間,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急功近利的心理非常明顯。

三、現代信息技術對英美文學教學的積極影響

現代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介入,主要強調對文字處理、視頻處理、音頻處理和網絡資源的引入,文字、圖片、電影、歌曲、音頻等資料以及網絡資源的應用,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取舍等方面的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英美文學教學實踐的促進作用也非常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改變觀念,創(chuàng)新實踐。現代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導致外語教學活動與傳統(tǒng)模式有著較大的區(qū)別。面對新技術和新要求,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在原來的教學模式基礎上進行調整,在教法上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順應教育發(fā)展需求,適應新形勢下的文學教學內涵要求。

(二)拓展資源,提高能力。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渠道主要是課本和教師的教案,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使這一模式受到了徹底的顛覆,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得到無限的拓展。在英美文學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相關的背景知識、文學文本以及相關的分析材料等。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網絡資源,能極大地提升學生在英美文學領域中的鑒賞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文學課程,無論涉及文學概論、文學作品賞析、文學史等,信息量都非常大,在傳統(tǒng)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基本上是長篇大論地解讀文本,或者沒完沒了地書寫板書,教學內容取舍較多?,F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讓教師能在課前準備好課件,在課堂上自如地加以利用,節(jié)約了書寫板書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立體生動,藝術性強?,F代信息技術在語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學過程的立體化效果,使教學過程更具藝術性和可欣賞性,能最大化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圖片、電影、視頻、音頻、文字、特殊文學文本結構展示等加大了英美文學教學的藝術性。

(五)易于理解,增強感知。鑒于在語言課堂教學中引入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課堂教學中的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大大得到加強,具象形式一改傳統(tǒng)教學中的抽象形式,對文學作品本身和背景知識的理解難度大大降低,增強了學生對文學現象的感性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四、現代信息技術對英美文學教學的消極影響

有人說,現代信息技術是雙刃劍。在語言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既有其積極的一面,但無疑也存在著消極的因素,如果應用不當,勢必引起不利的影響,值得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師的注意。

(一)喪失閱讀,流于形式。如前所述,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使英美文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被顛覆,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得到無限的拓展。也就因為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導致學生不在熱衷于原著文本的閱讀和研究,容易造成學生按圖索驥,根據教師布置的問題直接在網絡資源中尋找答案,流于形式,囫圇吞棗,對文學作品和背景知識一知半解,甚至形成理解誤區(qū)。

(二)藝術再造,作品失真。在現代社會中,網絡資源中的文學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是當下得到普遍認可和接收的事實,例如,小說被拍成電影,詩歌變成歌曲,散文變成音頻作品,形成了文學作品欣賞中的“快餐文化”,但是,當傳統(tǒng)文學作品被打上現代技術的烙印后,往往發(fā)生了文學作品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從標題到故事情節(jié)都有可能發(fā)生變化,文學作品內涵抑或思想性失真。

(三)注重情節(jié),文學性弱。在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圖片、電影、視頻、音頻、文字處理等手段加大了英美文學教學的藝術性,但從另一個方面分析,在藝術性的增加的同時,文學課程本身應有的文學性大打折扣,因為“視頻/音頻快餐”能促進眼球和大腦的極度閃爍,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作品情節(jié)和片段,忽視了通過利用優(yōu)秀作家作品分析進行人性教化和道德教育,因此,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英美文學教學在文學性方面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為缺乏文學性的文學課程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四)思維膚淺,理性誤差。谷啟楠認為,“影視作品注重視覺效果,一般比較膚淺,過于直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方式,使他們滿足于被動地接受現成的信息而不愿意進行深入的思考,滿足于了解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而不愿認真研讀原著”、?,F代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英美文學教學在促進學生開展批判性思考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學生不愿意在文字之間尋找意義,更愿意在“視頻/音頻快餐”中尋找一種視覺上的,導致對于作家和作品缺乏深層次的理性認識。

(五)缺少互動,興趣漸失。人們經常提到“粉筆+本書”是傳統(tǒng)教學的代名詞,在現代信息條件下,“課件+鼠標”卻成為了有些課堂教學的代名詞。有研究表明,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能看見教師的面部表情,學生的信息接收率可高達90%。反之,信息的接收率甚至小于20%,在現代課堂教學中,不難發(fā)現這樣的現象:教師在多媒體設備后面“埋頭苦干”,部分學生要么做自己的事,要么表情木訥地聽講,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久而久之,學生會發(fā)現教學索然無味,學習興趣下降在所難免。

五、結語

第5篇:技術教學論文范文

(1)醫(yī)學教學需要用到大量的大幅掛圖,在教學時攜帶大量的大幅掛圖不方便,現場繪制即浪費時間又不能準確真實表述出圖的內容。

(2)“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由于教學手段單一、呆板,課堂氣氛死板、沉悶,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的聽課積極性不高,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受到了抑制,容易使教師因循守舊、不思改進,一本教案用幾年,以至知識老化,創(chuàng)造性思維枯竭。

(3)醫(yī)學教學素材眾多,難以長期保存。

(4)醫(yī)學知識繁瑣、復雜,課堂上老師苦于難把大量的知識傳授于大家,多數老師一味填鴨式的講授,不僅不會增加學生學習的效率,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學習資源和信息。

2多媒體技術在醫(yī)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1)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把枯燥無味的知識形象、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使得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盡可能獲取更多的知識。

(2)多媒體技術可以節(jié)省板書時間,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還可以增加與老師溝通互動的機會。

(3)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醫(yī)學教學過程單調枯燥的局面,完全可以在課下依靠網絡加強學習,而且多媒體技術實現了資源的共享,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

3多媒體教學在醫(yī)學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多媒體教學在醫(yī)學教學中產生了重大的變革,但是,應用多媒體時,應將多媒體作為教學的助力,不能成為教學的絆腳石。所以,使用多媒體技術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遏制學生的想象力。這就造成教師在課堂上過多的進行電腦操作,引導學生按照課件的指示進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

(2)避免重回填鴨式教學。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教師的板書量大大減少,造成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導致教師無法全面的掌握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對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發(fā)現和改正。

(3)避免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使教師學生之間失去互動性。學生也不會再認真地去做筆記,整理自己的學習思路和知識體系,而是變得更愿意去依賴拷貝教師的教學資料。

4結論

第6篇:技術教學論文范文

初中生的學習自覺性不高,反而好奇心和求知欲卻很強烈,將任務探究融入信息教學中正是解決這一狀況的良好對策。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現,一旦講課內容單調不能引起學生們的探索興趣,他們就很容易利用計算機玩游戲、看視頻,做一些與教學講課無關的事,愛動手實踐也是學生們的一大特點。我們要想提升課堂效率,教學任務的設計必須要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發(fā)揮課堂主體特性和積極性。另外,學生個性和認知都存在著差異,任務設計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兼顧到所有學生的心理因素,引導學生保持高昂的激情進行信息技術的訓練,保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身心健康。

二、教學任務的有效實施

提高信息課堂教學品質,提升學生技能實踐,要從具體的課堂任務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來體現,如何確保任務開展的有效化是我們信息教師的教學重點。1開展學習任務,引導積極求知課堂任務的開展要從教學的基本目標出發(fā),借助任務的形式充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特性,教師們要懂得將課堂的教學內容巧妙地結合到任務中去,引導學生自行進行認知、探索和思考,從而完成初始教學目標。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任務問題的細化,促使學生漸進性地了解課堂內容所學,具體實踐達到鞏固所學的目的。Word是最基本的一種Office辦公軟件,是現代學生的必備技能之一。在教學這一內容時,我事先準備了幾張自己制作的賀卡與海報,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演示,學生有了興趣,然后適時提出課堂學習任務:如何利用Word軟件進行賀卡、海報的制作?學生有了具體的學習目標,自然能夠投入課堂積極求知,進而有助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灌輸。2兼顧情境任務,彰顯真實體驗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在任務教學模式中結合了情境的創(chuàng)設,借助模擬情境給予任務實施一個真實的背景,有助于學生信息技術運用的真實體驗。單調的任務會降低求知的熱情,而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開展學習任務,促進學習的直觀化與形象化,有積極的現實運用意義。個人簡歷在求職過程中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是一個人信息的簡約直觀體現。信息課堂開始前,我給學生們展示了兩份個人簡歷,基本的信息都類似,但簡歷制作水平差距明顯,讓學生判斷如果他們是面試官,他們會選擇哪位,學生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制作精美的那一位。這樣給了學生一個真實的情境,讓他們真實體驗了簡歷制作技術的重要性,從而在課堂上他們更能設身處地地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和鍛煉。3拓展課余任務,提升技能培養(yǎng)信息技術的教學注重實踐應用,想要實際顯著地提升課堂的所學,就要加大學生實踐訓練的機會。信息教學的課堂往往會剩余一部分時間,我借助具有實效性與趣味性的任務來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不僅要加強課堂內容的運用,更要引導學生將舊有的知識內容與新學的技術才能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在電子相冊相關內容教學過后,我讓學生們自由進行電子相冊的制作,不論風景和人物,全憑學生個人喜好。這一任務要求學生結合之前學過的運用搜索引擎進行圖片搜索、篩選、下載和應用,很容易將新舊知識聯(lián)系到一起,更好地加強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也可以習性進行任務創(chuàng)設,督導自己有一定的目標進而能夠精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去。

三、教學任務的應用評價

第7篇:技術教學論文范文

近年來,高校鋼琴班都在擴招,原有的一對一鋼琴教學授課方式已經落伍,不能迎合信息化時代的需要,只有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才能緩解這一現象。靈活的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了多聽、多看、多練等條件,提高了教學質量。鋼琴教學也是一種審美教學,學生在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以后,就會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文化素質和審美能力。高校鋼琴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夠直觀生動地表現歌曲所描繪的美麗自然風光,豐富音樂教學中的美育因素,學生的音樂視野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有效闊大。

2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不足

在高校和教育機構高度重視多媒體教學的形勢下,再加上剛畢業(yè)的青年教師計算機基礎比較好,又精通多媒體課件制作,使得很多青年教師根本不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味的運用多媒體,有礙于青年教師的成長。此外,高校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必須花費大量時間精心設計、反復演示,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為了省事,直接復制別人的課件或者簡單地復制課本,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把該課件教授給學生,不利于課堂教學。在高校日常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整個課堂都是通過鼠標遠程控制來向學生們演示知識,缺乏與學生的眼神交流,匆匆忙忙演示課件,也無暇顧及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導致師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課堂教學氣氛死氣沉沉,教學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如果高校教師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設置內容與背景的顏色對比,就會嚴重的影響學生的視力[2]。

3發(fā)展趨勢

在互聯(lián)網盛行的信息時代,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已成為當今的熱點話題,今后該怎么發(fā)展?值得深思。因此,為了給學生提供機會和條件,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高校鋼琴教學活動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使學生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將隨時展而變化的學習理念應用到高校鋼琴的教學當中,從而形成了一套符合時展要求的鋼琴教學模式,學生對于高校鋼琴教學新模式可以根據自身基本情況,自主選擇,在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地創(chuàng)新并開展鋼琴教學活動,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有效性,為多媒體技術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提供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推動我國高校鋼琴專業(yè)教學邁上新臺階[3]。在多媒體技術應用到高校鋼琴教學課堂的同時,鋼琴教育改革必將朝著標準化、網絡化、個性化模式發(fā)展。它具有大容量、多元立體化與多功能等優(yōu)勢,學生將高校鋼琴教學課程中學到的知識、能力與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實踐相結合,創(chuàng)作音樂,讓多媒體技術的革新與進步為鋼琴教學提供一個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4結語

第8篇:技術教學論文范文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讓學生自主開口而不是被動的跟讀和聽讀,關鍵還是在于是否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進入英語課堂。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了英語教師一個大忙。他鮮活的畫面,可愛的動畫,都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教授人教新版pep四上unit5Atthefarm中,學生需掌握動物的單詞名稱,了解其叫聲,并能數一數它們的數目以及分清長相相似的動物。教授此課時,我首先通過視頻“Whatanimalsdoyouseeonthefarm?”進行熱身和導入,視頻中既有動物的形象,也有聲音,同時在看完后還可以對學生提問“Howmany…doyousee?”學生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新知有了整體的初步感知。后面的活動中,學生聽音辨別動物,通過找茬分辨相似的動物(如鴨和鵝)。雖然課堂上沒有動物,但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正確使用,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多媒體播放動物的叫聲,學生聽到立即說出單詞并能做出動作。學生學起來自然,興趣濃厚。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提供生動而逼真的教學情境

任何的語言的學習都不是孤立的,而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交際,我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貼近日常學習,生活情景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有聲有色的語言環(huán)境,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和運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所以說,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營造集圖、文、聲于一體的教學情境,對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多媒體技術可根據所授課的內容,機動靈活的模擬真實的生活情境,通過圖像,聲音,動畫,文字等給學生視覺,聽覺的刺激。使抽象的內容生動形象,拉近教學與學生的距離。例如,人教新版pep四上unit5Dinner’sready。這一單元主要是要求學生掌握關于食物的單詞,并會運用句型Whatwouldyoulike?去詢問對方對食物的需求,從而更進一步去詢問價格:Howmuchisit?本課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一家飯店,里面的食物圖片真實而誘人,菜單上圖片與價格都呈現給學生。如果沒有多媒體的幫助,學生無法感受到去開口說的必要,只會機械的按老師的要求去重復。.而通過多媒體的幫助,模擬語言交際的真實情鏡,吸引學生,就會激發(fā)他們說話的欲望,進行口語交際,使口語教學有效而真實。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口語表達氛圍

由于生活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學生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和膽量。因此,教師應把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大膽地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要敢于表達。例如在讓孩子分組就某個話題進行口語交際時,首先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與動畫人物進行交流。并通過音樂動畫等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口語表達氛圍,緩解他們的壓力。在一次分組討論幾個國家天氣的課上,有少數同學緊張,不敢發(fā)言??赏ㄟ^多媒體呈現的小小天氣預報員帶領孩子們一起去說,既做了示范,也讓孩子能更自然愉悅用英語去表達。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信息反饋和活動評價

在英語課堂上,對學生活動作出反饋和評價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測評。對學生的課堂評價和反饋是有效、成功的教學的一部分。利用好多媒體技術,進行信息反饋和活動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例如,人教新版pep三下Doyoulikepears?本單元要求學生掌握有關水果的單詞并詢問他人對水果的喜好。這節(jié)課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表格讓學生調查同學的喜好,并運用信息技術反饋學生的調查結果。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直觀收集、綜合分析學生學習效果,了解學生的各項技能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Φ刃畔?。學生也可以通過活動反饋結合教師的評價對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五、結語

第9篇:技術教學論文范文

1.從目標出發(fā),設計任務項目

對于教學而言,需要達成怎樣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有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來支撐。也就是說,目標是制訂任務最重要的依據。對于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而言,教學目標要相對集中簡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此基礎上,設置相應的活動任務,讓活動任務與目標之間形成緊密的對應關系,這樣的活動任務就是聚焦的、有實效的。如五年級《調動文字》一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1)掌握插入和改寫狀態(tài)的切換與區(qū)別;(2)學會插入和刪除文字的方法。因而,這一課教學前所要建構的任務就非常明晰,通過設計三項任務,一是提供一個文本,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展開,嘗試插入相關文本的操作;二是對于文本中相關的語句,按照指令完成改寫狀態(tài)的切換以及插入、改寫工作;三是讓學生自己寫一小段文字,綜合運用上述操作。如此,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層次分明的活動任務,有序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索,學生的積極性必然提高。

2.從需要出發(fā),確定主要任務

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因而,學生的學力基礎和學習需要是設計活動任務時必須重點考慮的方面。同樣一項內容,有的班級學生課外已有接觸,或者已能熟練運用,如果再按部就班設計淺層次的活動任務,學生就會失去興趣。相反,如果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全新且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那么活動任務的設計就要有一定的坡度性,讓學生能“跳一跳摘桃子”,這樣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才會高漲。如在《文字復印機》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普遍課前已對復制文本的一兩種方法有所掌握,那么在課堂上就可以設計幾項靈活性的任務,讓學生自主運用不同的方式對呈現的內容進行復制,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互相指導。這樣的任務設計,既是向目標的邁進,也確保了學生在各自原有的經驗基礎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并能順利掌握本課的教學內容。

二、妙設情境,提出任務

建構好任務項目后,以怎樣的形式提出任務呢?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情境,或是組織一些小競賽,或是模擬一些現實場景,或是以問題引發(fā)他們的挑戰(zhàn)闖關欲,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入任務活動中。

1.把握認知心理,創(chuàng)設模擬性情境導引任務

小學生喜歡直觀、形象性的事物,豐富有趣的情境,最能激活他們的學習因子。因而在教學中,應將學習任務納入情境之中,通過模擬學習生活中的某個場景,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觸任務,并饒有興趣地展開任務的探究。如在教學《我是板報設計師》時,邀請兩位同學將事先做好的兩塊電子板報展示給大家看,一塊板報內容字體與圖案比較單一,另一塊從色彩的搭配到圖文的結合,都給人以一種協(xié)調舒適感。這時,請同學們說說:你更喜歡哪塊板報?為什么?學生都很有自己的見解,紛紛發(fā)表建議。這時老師順勢問學生:你們也想自己動手來設計一塊這樣美麗的板報嗎?特別注意板報標題的設計。學生興致極濃,都急切地想一展身手。如此將任務置于情境中呈現,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發(fā)現藝術字的魅力,繼而自主動手、嘗試任務,比教師開門見山直接生硬布置,效果要理想得多。

2.遵循思維規(guī)律,創(chuàng)設問題性的情境導引任務

“一切思皆起于疑”,也就是說,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計算機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以問題的形式導引活動任務,即通過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引發(fā)學生的實踐操作,在問題的突破中獲取新知識,感受學習的成就感。如在教學WORD文字處理軟件中“查找與替換”這個操作,給出一段文字,讓學生手工進行查找替換,學生查得很認真,卻費時費力。這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啟發(fā):既然計算機是智能化的,那是不是應該有一種更加快捷的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將這些任務一次性完成呢?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學生探究的勁來了,紛紛要展開嘗試。此時,可以讓學生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欄中的工具自主實踐。這樣遵循“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極為有益的思維與實踐的鍛煉。

三、立足發(fā)展,指導探究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知識來源于動作。”這強調了學生實踐、體驗的重要性。學生接受了活動任務后,展開自主探究與實踐,這時,教師可以從實踐途徑、問題策略、協(xié)作方式等方面,指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智慧,挑戰(zhàn)學習任務,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將教學活動指向學生長遠的能力發(fā)展。

1.指導實踐方法,發(fā)展個體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術教學普及的情況下,學生人手一臺機器,資源配置到位,能確保學生更好地展開信息技術的學習。在任務驅動式教學中,學生以任務為引領,自主展開探究,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注意進行巡視,及時發(fā)現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種種困惑,并給予及時指導。特別是當領到一項任務后,學生不知從何處下手,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去展開嘗試,也可以借助網絡搜尋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還可以認真閱讀教材獲得化解之法。這些都是非常富有實際意義的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方法,也是作為學習者必須形成的能力。此后,當學生面對學習過程中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借助這些方法去自我尋求突破。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就自然生成,將對以后的學有裨益。

2.引導互助共享,發(fā)展合作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