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健康培訓范文

心理健康培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健康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健康培訓

第1篇:心理健康培訓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理念是:尊重、接納他人,建立真誠、信任的人際關系,相信他人有積極向上的潛力和資源。遺憾的是許多培訓者在培訓過程中沒有遵循這一原則,而是延用傳統(tǒng)的師資培訓模式,把教師看作被動接受培訓的客體,這樣的培訓很難達到好的效果。

近幾年來,我們與部分實驗學校密切協(xié)作,運用參與式培訓方法進行師資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參與式培訓與傳統(tǒng)培訓的比較

參與式培訓是國外進行生活技能訓練和社會技能訓練的重要手段,它的典型特征是強調受訓人員的參與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與現行的傳統(tǒng)培訓模式大相徑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需求評估,確定內容

傳統(tǒng)的培訓,其內容是由專家自己根據一個大的主題,憑猜測“想當然”包辦全盤內容,忽視學員的心聲,參與式培訓則是先征詢學員的需求,再確定內容。在隨后的培訓活動中,學員會被內容所吸引,因為這是他們的需要,最為重要的是他們有一種受尊重的感覺。

2.學員參與培訓過程

傳統(tǒng)的培訓主要由專家講授,稍好一點的情況是學員可提一兩個問題,但主要是被動地接受灌輸,沒有多少切身的感受,參與式培訓則是讓學員參與到專家設計的活動中,成為主動的思考者、行動者和體驗者,雙方共同探索。

3.多向交流,資源共享

傳統(tǒng)培訓的交流是單向的:專家向學員單向輸出信息,只開發(fā)了專家的部分資源;參與式培訓的交流是多向的,專家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都是雙向溝通,激活并開發(fā)的是群體的資源,收獲無疑會更大、更多、更快。

4.平等、溫暖的人際關系

傳統(tǒng)培訓是上對下的權威關系,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是主動與被動的關系,這種關系極大地限制了人們的思考,參與式培訓則從一開始就體現了對學員的尊重。在一種平等、溫暖的人際關系中,指導者鼓勵學員開放自己,激發(fā)學員的創(chuàng)造性。總之,學員自始至終參與其中,他們感到自己是培訓的主體。

二、參與式師資培訓的過程

為了探索新的培訓模式,我們與昆明市盤龍區(qū)東華一小合作,對參與式培訓的效果進行了實證研究,效果非常顯著。

1.合作資源

東華一小領導對這個項目非常重視,在時間、人員、開支上提供了有力保障。該校教職工以中青年為主,大專以上學歷占一半,他們既有一定的教育理論背景,又樂于吸收新的理念。

指導者為我院李輝教授。李教授長期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并有其研究生予以協(xié)助。

2.實施過程

(1)項目啟動

2000年1月,項目技術人員與東華一小校領導、教師接觸,讓他們了解項目的目的、方法和步驟等,以期獲得他們對項目的理解和支持。

(2)現狀及需求評估

為了從多角度了解目前教師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能力水平及對培訓的需求,我們在干預前對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進行了分組訪談。具體為:A.對領導訪談:主題為“希望我們做些什么?”B.對教師訪談:訪談對象是除兩名行政領導外的全體教師,分低、中、高年級教師組進行,訪談主題為:“為什么要參加培訓?”“小學生中存在哪些心理問題?”“工作中存在哪些心理困擾?”C.對學生訪談:從3~6年級各班隨機抽取成績在上、中、下游的學生各2名,組合成三組分別訪談,其主題圍繞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優(yōu)劣行為來展開。這一階段要注意訪談技巧的運用,不宜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應注意措辭委婉。

(3)確定內容

以對領導、教師和學生的現狀了解和需求評估為基礎,結合他們所能提供的時間,將培訓內容和活動方式確定為(見下表):

(4)確定評估

根據訪談結果,我們自制了兩份問卷。一是《教師日常教學行為評價問卷》,此《問卷》采用了自評和他評的方式,通過三維評價(自評、學生評價和領導評價)旨在了解小學教師在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意識和能力;二是《教師知識問卷》,此問卷由10個知識性問題組成,如“學生考試期間沒有焦慮能考得更好’、“精神科大夫對心理不健康的人提供幫助”等,旨在了解被試的心理健康知識水平。在培訓干預前對另兩個學校也做了調查。

(5)培訓干預

2000年3月至2000年7月我們對實驗組全體教師進行了參與式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每周一次,每次1.5~2小時,共12次主題活動(見上表)。培訓遵循理論聯(lián)系實際、針對性、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既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也重視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輔導能力與具體方法的指導。在培訓時,我們運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游戲、個案討論、情境分析、實踐作業(yè)等多種參與式教學方法。在一種輕松、自然、平等、和諧和開放的氛圍中,讓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培訓活動中。

例如,第八次專題“心理輔導課的原則及分析”的培訓,培訓時不是專家抽象地、枯燥地講授,而是先讓教師觀看一堂心理課錄像“我愛我家”,然后由教師討論它與其他課的異同,最后專家協(xié)助教師總結出心理健康課的四個原則。

第12次專題培訓中專家留出最后20分鐘,將事先準備好的、覆蓋以前各專題的38個小題拋出搶答,教師在熱烈的氣氛中既復習了以前的內容,又為這次培訓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6)參與實踐

每次專題培訓活動結束時都會布置課后練習,以鞏固所學內容和技能:而且教師們還主動將所學內容靈活地運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比如有的教師在學習了“變單一評價為多側面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的原理后,在班級中評選“學習星”、“守紀星”、“體育星”、“創(chuàng)造星”、“優(yōu)秀小廚師”、“故事大王”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了“親子踏青,情意濃濃”等活動,這些做法深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好評。

(7)后測評估

《教師日常教學行為評價問卷》(自評、學生評價和領導評價)、《教師知識問卷》同前測。實驗學校新增加《團體后測問卷》和《培訓心得體會。

三、參與式培訓的局限

第2篇:心理健康培訓范文

一、關注實習生心理健康,積極迎接實習工作

本次活動院領導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總結以往實習生出現的種種的心理問題,有針對的對實習生進行了心里輔導。

通過優(yōu)秀實習生的親生經歷緩解部分實習生對于即將進行的實習工做的茫然、恐懼心理,對于我院實習生走上工作崗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習生紛紛表示通過本次的心理健康培訓使自己對于未來的實習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能夠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去參加未來的實習工作。

二、關注實習生心理健康,成就美好職業(yè)

針對在校大學生理論與實踐不同步的實際問題,我院邀請了成功企業(yè)家給實習生進行了的專題講座,以此激勵實習生的工作熱情,更好的讓自己在未來的工作中找到準確的定位,認準目標并且為之奮斗。

通過成功企業(yè)家的實際經歷,鼓舞實習生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爭取更好的表現,展示自己的風采,展現旅游學院實習生的風采,成就美好的事業(yè)。

三、關注實習生心理健康,自我定位,自我成長

第3篇:心理健康培訓范文

一、聊天對比中感恩,回憶反思中感受幸福

下午上完課后,急匆匆來到西安賓館報到,在門口遇見了教聯(lián)體兄弟學校的兩位老師,交談后得知他們沒有報上名,沒有參會資格。后來他們二人同行,對會務組負責老師說好話、表態(tài)度,最終獲得了參加培訓的機會,但是食宿需自理。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兩位老師仍然堅持學習培訓,他們的境遇與執(zhí)著把我的思緒拉回到了上周五晚上七點多,我從學校出發(fā)回家,到小區(qū)門口才看到宋主任三四個語音電話,因為騎車沒有聽到,剛準備回復的時候,宋主任又來電話了,說“王老師,我給你發(fā)的文件趕快報名,把回執(zhí)發(fā)給我?!蔽艺f到家里就填,這時候宋主任又補充說“如果你暫時不行,就趕快讓家里人幫忙報一下”,當時,家里人也在外面,還在想沒這么著急吧,回到家里,趕快拿出電腦填好信息發(fā)過去。宋主任那邊又回復道:“郵件也發(fā)了吧,信息都填上……”。今天通過對比才知道,這次機會的難能可貴,更感受到能夠遇到這樣“雷厲風行”的領導并得到領導的強力支持是一件多么幸運幸福的事情,此刻,對明天的培訓充滿期待,充滿能量!

二、團輔練習中增技,傾聽敘述中賦能

上午,郝雁麗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次實用性超強的團體心理輔導培訓,從理論到應用技術再到實操練習,理論知識科學嚴密,團輔活動目標明確、效果顯著,是一場干貨滿滿的培訓!同時,休息時,郝老師耐心地為同行的老師們解決教學疑惑的態(tài)度讓我感動。如何有效地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揮作用?通過本次團輔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思考:首先,我們應當樹立一個正確的理念:在團體心理輔導中,分享是隨意的自愿的,溝通中沒有批判、沒有對錯,有得只是情緒情感的宣泄和能量的流動。其次,在在團體輔導中,難免會有預期之外的事情產生,有時會讓我們尷尬不知所措,我們應該保持一種“無為而治”的態(tài)度,不埋怨不評價。作為心理老師,學科賦予我們寬厚溫和的性格,我們應該讓這份“難能可貴”時刻保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讓團輔流于形式,要發(fā)揮實質性作用,這要求我們在設計、組織、總結團輔時,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始終記得活動只是一種載體,分享與療愈才是目的。

下午,楊泳老師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進行穿插講解,他的語言“詼諧幽默”課程在一種輕松聊天式的氛圍中展開,是一堂非?!敖拥貧狻钡暮谜n。其中,楊老師對于青春期人際交往的案例分析與輔導,贏得了現場學員的熱烈掌聲。對于“類似”問題,他另辟奇徑,擯棄了傳統(tǒng)的“問題主體”咨詢和理論咨詢,從被影響主體方著手,通過對主體的引導和干預來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楊老師的建議給了我很大的鼓舞。作為專職心理老師,我應該向校領導主動爭取心理健康教育建設,而不是等待或者被動地接受現實。還應該,準確解讀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制定出適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綱。最后,把握預防為主,干預為輔的原則,把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到學生和教師兩個主體上,雙管齊下,實現心育一致性。

三、體驗學習中鞏固,案例督導中提升

上午,劉皎老師帶領參訓學員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對學生心理咨詢技能進行了學習鞏固。培訓內容從建立咨詢關系、制定咨詢方案、實施咨詢方案、常用的幾種咨詢小技術四個部分為主線展開,每一部分都穿插了體驗活動和案例督導?,F場老師互動的積極性很高,我也作為一名志愿者與體驗者,突破自我,在200多人面前參與了“距離”互動游戲,切身體會到了“心理距離”和“人際界限”的抽象概念,再通過劉老師的指導,我發(fā)現一個行為背后可以挖掘出的東西很多,不單單是我們看到的表層含義。除此之外,劉老師“民主”的教學態(tài)度和平和寬厚的特質讓我非常感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在培訓前和結束前,都是先了解大家的需求再有針對性地講解和總結,真正讓大家感受到這是一節(jié)“落地”的培訓。通過本次體驗式學習,我對咨詢有了新的的領悟,對自己接下來的工作和學習方向有了新的思考和規(guī)劃。首先,在后續(xù)的教學工作中,除了是道法老師,我更是一名專職心理老師,在日常教學中面對學生的“特別”表現時,我應該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去應對?我認為還是以認課老師的身份去處理,嚴慈相濟,恩威并施,同時多去思考探究一下明星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其次,盡快讓自己去適應且熟悉不同的身份轉換,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行為上,在開始與來訪者建立咨詢關系的那一刻,就要賦予自己咨詢師的責任和原則,同時這種身份認同也要傳遞給學生。最后,因為咨詢經驗不豐富,技術不嫻熟畏懼到不敢接待學生或拒絕學生,這種想法要盡快放下,要相信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足夠的真誠,能夠與來訪者建立信任關系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就像溫尼克說過的,與來訪者咨詢的過程是一個雙向成長的過程,助人的同時我們也在成長。

第4篇:心理健康培訓范文

中圖分類號:B8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8)002-0144-04

心理服務行業(yè)的發(fā)展在西方國家已有百年歷史,心理服務旨在應用心理學的原理、方法和程序預防或消除癥狀或適應不良的行為,促進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采用包括各種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心理測量和評估等工作方式,可以針對個人、家庭、團體或組織進行工作。把心理學的理論方法應用于生活實踐中,為大眾服務,在西方國家已發(fā)展成正規(guī)的職業(yè)化體系,又稱為職業(yè)心理學(professional psychology)。從事心理服務的專業(yè)人員主要包括臨床心理學家、學校心理學家、咨詢心理學家等職業(yè)心理學家,還包括精神科醫(yī)生、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者等。本文以臨床心理學工作者的培訓和管理為主,介紹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的北美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培訓和管理狀況,為我國心理服務的培訓和管理提供借鑒。本文將具體從這兩個國家對臨床心理學專業(yè)的培訓要求、對教育和培訓的管理、對實踐的管理三方面來闡述北美的培訓和管理體系。

1培訓要求

在美國,博士水平教育是臨床心理學獨立從業(yè)的基本標準,在加拿大臨床心理學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心理學家都可以獨立從事臨床心理學工作。在北美洲,只有美國的政策堅持把博士學位作為心理學實踐的獨立開業(yè)的準入標準,雖然他們也有碩士水平的開業(yè)者,但其實踐范圍有所限制。職業(yè)心理學家的培訓包括教育、專業(yè)實踐培訓、繼續(xù)教育培訓幾個方面。教育方面指正規(guī)的學歷教育,即博士或碩士水平的培訓;在專業(yè)實踐上的培訓主要包括實踐課程(practicum)、實習(internship)和博士后培訓。

1.1教育培訓

關于臨床心理學的教育培訓方面,本文主要介紹博士水平的培訓要求。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的培訓模式有兩種:(1) “Boulder模式”,即科學家-實踐者模式,(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訓練的目標是獲得哲學博士學位(PhD);(2) 以臨床實踐為主的“Vail模式”即實踐者模式(practioner model),此模式的培養(yǎng)目標是授予心理學博士學位(PsyD)。

1949年美國心理學會(APA)在美國科羅拉多的Boulder城召開的會議中確定了臨床心理學家培養(yǎng)的標準:臨床心理學家要具備博士學位,既要有扎實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又要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嫻熟的臨床技能。也就是,這些人首先是科學家,然后才是臨床工作者。臨床心理學家必須具有心理學理論知識和從事研究工作的基礎,同時還需要接受一年臨床實習的訓練以獲得臨床實踐必備的工作技能,應具有心理診斷、心理治療和研究的能力。這種科學和臨床技能相結合的訓練計劃被稱為Boulder培養(yǎng)模式,即科學家-實踐者模式,這是美國培養(yǎng)臨床心理學家的主要模式。美國心理學會為臨床心理學家的培訓訂出詳細的條文規(guī)定,只有按條文規(guī)定制訂的培訓方案才能得到美國心理學會的認可。博士水平培養(yǎng)計劃的課程設置主要在以下領域:行為的生物基礎,行為的認知和情感基礎,行為的社會基礎,行為的個體差異,還包括統(tǒng)計學、研究設計、心理測量、倫理和職業(yè)標準,心理學的歷史和體系,心理診斷和評估,各種心理治療理論和技術[1,2]。龔耀先曾對按Boulder模式設置的課程有過詳細介紹[3]。

實際上,大多數臨床心理學家或者偏重臨床實踐,或者偏重研究,很少有人兩者兼顧,更多臨床心理學的申請者對從事臨床工作更感興趣。心理學家們開始考慮采用醫(yī)生的培訓思路來把心理學家培養(yǎng)成為以實踐為主的專業(yè)人員。1973年,美國心理學會在科羅拉多的Vail城召開的臨床教育與培訓會議上,確立了臨床心理學新的培訓體制,對以心理學實踐作為職業(yè)定向的學生授予心理學博士(PsyD)學位。這種培養(yǎng)模式,降低了學生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培養(yǎng)要求,更多地強調對學生進行實踐的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而不是培養(yǎng)學院式的研究人才。這種培養(yǎng)模式類似醫(yī)學博士(MD)等以實踐為主但專業(yè)技術要求較高的職業(yè)培訓。

這兩種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臨床心理學家在職業(yè)取向方面有所不同,在大學等學術機構,PhD學位的臨床心理學家競爭力更強,在實踐中二者則無明顯差異。咨詢心理學只采用科學家-實踐者這一種培訓模式(PhD)。美國和加拿大的培訓模式有所不同。加拿大有些地區(qū)采用科學家-實踐者模式,另有些地區(qū)只要具有臨床心理學碩士學位者就可獨立從事臨床心理學工作[4,5]。

心理學或相當于心理學的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或其他專業(yè)但選修了必要的心理學基礎課程的本科畢業(yè)生,可申請參加臨床心理學的博士或碩士培訓項目的學習。在美國,有些大學或心理學研究院所只有PhD培養(yǎng)計劃,或PsyD培養(yǎng)計劃,有些PhD和PsyD培養(yǎng)計劃并存,可能掛靠在不同的系所。1998年APA對全美臨床心理學畢業(yè)生進行的調查發(fā)現,在2302名畢業(yè)生中,952人(41%)被授予PsyD學位[5,6]。

1.2專業(yè)實踐培訓

在正規(guī)的職業(yè)化過程中,臨床心理學家的培訓除了理論知識和科研訓練外,重要的是能夠學以致用,把理論應用于實踐中。其專業(yè)實踐培訓包括實踐活動(practicum)、實習(internship)和博士之后的培訓。

實踐活動 實踐經驗是發(fā)展基本的實踐能力所必需的。在博士培訓期間,學生大約需要完成600-1000小時的實踐課程,學生通常是在培訓門診、大學的心理咨詢中心或其他心理服務機構,包括精神病醫(yī)院、社區(qū)心理健康中心等完成這一要求的實踐。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有機會嘗試把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用于實際工作中,增進基本的臨床技能,如心理訪談,心理評估等。除了直接與來訪者接觸,其中一部分實踐活動包括觀察、書寫報告、案例討論等。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投入真實的實踐場所,處理不同人群和不同種類的問題,其中非常重要的學習經驗來自直接的一對一的督導[5]。下面會具體談到督導在培訓中的作用。

實習 臨床心理學的博士培養(yǎng)要求有一年時間從事全職臨床工作,即實習一年。博士生在完成理論課程的學習和必須的實踐活動,準備好博士論文的題目和研究計劃后可以申請進行實習[5]。實習為學生整合心理學理論和專業(yè)技能提供了機會,為將來進入專業(yè)的臨床實踐工作做準備。常常是在實習的這一年,因為高強度的臨床工作和督導等培訓活動的綜合,學生的臨床技能獲得突飛猛進的進步。

博士之后的培訓 為了達到獲取州立執(zhí)照的要求(在美國,獨立進行臨床工作需要在所在的州參加考試,以獲得該州的執(zhí)業(yè)執(zhí)照),獲得博士學位后還需有一年的受督導的臨床經驗才能申請執(zhí)照。大多數新近畢業(yè)的臨床心理學博士會尋求博士畢業(yè)后進行臨床實踐和接受督導的臨床經驗,即他們在進行臨床工作時必須有一定的督導,或者有些會尋求正式的博士后培訓。博士后培訓包括一般技能的高級培訓和專項培訓,專項培訓指的是在某一臨床專業(yè)領域進行集中培訓,比如,臨床神經心理學???,或臨床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學的培訓[5]。正規(guī)的博士后培訓近年來剛開始進入職業(yè)心理學的培訓主流。

督導 職業(yè)心理學培訓的一個特色是引入督導機制。從實踐活動開始到實習,到博士畢業(yè)后的培訓,在獲得執(zhí)照之前的臨床工作都是在督導的直接指導下進行的。督導通過觀察、錄音、錄像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案例討論,幫助受訓者學習和掌握臨床技能。督導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是一對一,也可以是團體督導。督導過程也是職業(yè)勝任能力的評估反饋過程,督導可以幫助被督導者提高在心理治療中認識自己問題的能力,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極限、盲點、個人特征以及語言行為等的特殊習慣可能對干預過程產生的消極影響[7]。督導也幫助受督導者學習專業(yè)倫理規(guī)范。但是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臨床心理學家在督導領域的工作都沒有接受培訓和監(jiān)督[8]。因此,在國外對于督導評估工作該如何改善提高以及督導勝任能力的研究目前開始受到重視。

1.3繼續(xù)教育培訓

臨床心理學家的執(zhí)照更新要求參加繼續(xù)職業(yè)教育(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PE)。美國大多數州有強制CPE的要求,即通常要求每年要參加20小時或更多的CPE學分,具體小時數每州有所不同。而這些培訓和教育是由執(zhí)照委員會認可的,他們會頒布繼續(xù)教育的標準和要求并進行認可[5]。CPE的形式包括講座、會議、工作坊等多種形式。在繼續(xù)教育方面如果沒有達到CPE要求,執(zhí)照就不允許更新。關于執(zhí)照問題參看下文對實踐的管理部分的介紹。

與繼續(xù)教育相關,但又有所不同的是對在職人員的培訓。在美國,在職人員如果想進入職業(yè)心理學的專業(yè)領域,必須接受正規(guī)的學歷教育或培訓,比如碩士或博士教育(全職或半職),或者參加某心理治療學派的培訓研究所進行系統(tǒng)培訓(非短期培訓,通常要連續(xù)幾年的培訓,全職或半職)從而獲得他們的資格認證,再從事與之相關的心理服務。另外,還有一類心理服務人員,學歷要求不高,做更一般的心理服務工作(比如心理康復中心的工作人員等),接受的是最基本的培訓。在美國,心理服務是分層次、分級別的,行業(yè)協(xié)會和管理的部門也不同。關于碩士水平的培訓和某種流派治療師的培訓,可能需要另文介紹,本文將不進行詳細說明。

2 對教育和培訓的管理

對職業(yè)心理學的管理,其中之一是建立教育和培訓標準。這部分的管理通常是通過認證的方式進行的。認證是自我管理的一種方式,通過認證機制來評估專業(yè)勝任能力是職業(yè)心理學教育和培訓管理的重要部分。教育和培訓管理包括行業(yè)內管理和政府管理兩方面。行業(yè)內管理負責制定教育標準,對培養(yǎng)計劃進行認證,制定實踐和倫理規(guī)范標準,為政府管理部門提供參考。行業(yè)管理和政府管理是互相參照、互相兼容的。

對教育和培訓的管理主要有這些機構:全國性的專業(yè)學會,如美國心理學會(APA),加拿大心理學會(CPA);政府管理機構,如美國和加拿大州省心理學聯(lián)合委員會(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Provincial Psychology Boards,ASPPB);非官方的獨立的評鑒機構:如美國心理學健康服務提供者的國家注冊部(National Register of Health Service Provider in Psychology),以下簡稱為國家注冊部(NR);實習和博士后培養(yǎng)計劃的評鑒也受美國和加拿大心理學博士后和實習中心聯(lián)合會(Association of Psychology Postdoctoral and Internship Centers,APPIC)的管理。關于學歷教育的權威性認證主要是APA/CPA的認證,加上ASPPB/NR的認證,在美國和加拿大有一些州省還有本州省心理學委員會認證的教育培養(yǎng)計劃[5]。

下面主要介紹美國心理學會(APA)對臨床心理學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認證來說明認證過程。APA對臨床心理學培養(yǎng)計劃的認證是為了對培訓進行質量監(jiān)控,以保障對大眾的服務質量。博士培訓計劃的認證是志愿的,已認證的培訓計劃由于種種原因也可以志愿地取消認證,認證需要定期地再評審。APA對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計劃進行認證是非政府的質量評估和保障過程。

APA對于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認證是通過APA的認證委員會(Committee on Accreditation,COA)來進行的,COA遵循美國教育部關于認證的管理條例。對于博士培養(yǎng)點,不僅要達到APA認證標準,為了讓申請學生更好地了解該培養(yǎng)計劃的成效,COA現在開始要求在學校招生廣告的網站上提供畢業(yè)生的培訓結果情況,比如,實習情況、畢業(yè)生的情況,如工作場所和學生對教育的滿意度[9],這些在以前是認證中的保密信息。

被APA認證的職業(yè)心理學博士培養(yǎng)計劃(PhD和PsyD)見APA認證的博士點列表()。CPA認證的培養(yǎng)計劃見:cpa.ca/accreditation/。APA認證的實習點和博士后培養(yǎng)點列表見:。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培養(yǎng)計劃的認證評審過程。初次申請參加認證的培養(yǎng)計劃,需要向APA的認證委員會COA遞交自我評估報告,自評報告通常需要包括培養(yǎng)目標、培訓課程、課程計劃(如4年課程安排時間表)、教授及培訓人員背景、實踐活動及實習安排、督導的安排、對學生的評估和考核方式等。COA審閱后,如果符合認證的基本標準和要求,就會要求對該培養(yǎng)點進行實地考察(site visit),如果符合標準,就給予認證。以后每年要遞交一份年度自評報告,COA每年審核一次,如果有疑問,可能會要求進行實地考察。另外,COA對已認證的培養(yǎng)點,每隔3-7年會安排一次定期的實地考察(根據該培養(yǎng)計劃的發(fā)展階段,決定實地考察的間隔期),以監(jiān)控培養(yǎng)點的質量[10,11]。APA認證的培養(yǎng)計劃包括博士培養(yǎng)計劃(doctoral program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博士實習培養(yǎng)計劃(doctoral internship program)、博士后培養(yǎng)計劃(postdoctoral 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三種。

APA認證指導原則和程序會不斷進行修訂。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認證,強調對培養(yǎng)目標和培訓結果的評估,關注職業(yè)勝任能力(competence)的培養(yǎng)而不僅僅是課程設置,強調基礎理論訓練和專業(yè)實踐訓練的結合。美國教育部承認APA的COA的認證體系,APA也會修訂其認證要求,以順應美國教育部對認證機構的認可的管理條例。

APA/CPA和ASPPB/NR的認證是互相兼容的。APA的心理學博士培養(yǎng)計劃指南(The Guidelines for Defining a Doctoral Program in Psychology)被NR和ASPPB采納作為評估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標準。1980年NR制定了實習培養(yǎng)計劃的標準,APPIC、APA也采納參考了這些標準,對實習機構進行認證。

NR是非官方的組織,是獨立機構,是職業(yè)心理學培養(yǎng)計劃認定機構。ASPPB是政府管理組織,從1986年起,ASPPB和NR聯(lián)合進行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認證。NR使用指定標準(designation criteria)(更定量化的標準)來認定培養(yǎng)計劃。美國各州的立法把這些標準(完成NR指定的培養(yǎng)計劃或APA認證的培養(yǎng)計劃)也逐漸包括進去。NR的標準更寬泛一些,這樣執(zhí)照管理機構可以據此為依據評估那些APA沒有進行認證的培養(yǎng)計劃[5]。

博士實習計劃的認證包括APA或CPA的認證、ASPPB/NR的認證,以及APPIC的認證。APPIC是獨立的非官方的關于博士實習和博士后培養(yǎng)計劃的評鑒機構。博士實習點包括APA或CPA認證的博士實習機構,APPIC列出的實習點(包括APA或CPA認證的實習點,以及符合APPIC實習標準的培訓點)。APPIC對于統(tǒng)籌安排美國和加拿大的博士實習生有很大幫助。絕大多數的實習生是通過APPIC來申請實習的。另外,還有美國國家注冊處NR認可的實習機構,目前APA、APPIC把NR認可的實習培訓計劃的標準也融入他們的標準中[5]。

3對實踐的管理

對職業(yè)心理學的實踐管理主要是政府管理,通過執(zhí)照法來實行。執(zhí)照法:定義職業(yè)的實踐內容和范疇,為該職業(yè)審定教育、培訓和考核標準,最重要的是為了保護大眾,幫助大眾確認有資格從事該職業(yè)的人員。心理學執(zhí)照法的要求是達到健康服務專業(yè)要求,完成認可的培養(yǎng)計劃的教育,并獲得執(zhí)照。根據執(zhí)照法的規(guī)定,給大眾提供心理服務的實踐者必須有執(zhí)照。美國有些州有例外情況,在政府機構供職,比如,在州或聯(lián)邦的研究所或機構、在大學、在研究實驗室等,可以不需要執(zhí)照。執(zhí)照是獨立開業(yè),比如開私人門診,所必須的。獲得執(zhí)照只是向大眾保障該專業(yè)人員符合最低從業(yè)標準,或者說執(zhí)照是為了設定最低的準入門檻。

執(zhí)照是一項法定制度,在美國由各州政府主管。執(zhí)照心理學家的資格認證由美國和加拿大州省心理學聯(lián)合委員會ASPPB總體負責,具體工作由各州心理學委員會(Psychology Board)的執(zhí)照委員會(Licensing Board)負責實施。心理學委員會是州政府的職業(yè)管理機構。

職業(yè)心理學家取得執(zhí)照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包括教育、實踐經驗和考試三方面。關于教育要求是從認可的教育培養(yǎng)計劃(通常是ASPPB/NR或APA認可)中獲得博士學位(如PhD,PsyD等)。有些州有不同水平的執(zhí)照,低水平的要求可以是碩士學位,但對他們的實踐有更多限制,不能獨立開業(yè)。比如,心理學家助理(Psychological Associate)的執(zhí)照,可以進行有督導的實踐。對于實踐經驗,通常要求有兩年的受督導的實踐經驗。這一般包括博士生期間的一年的臨床實習,以及獲得博士學位后進行一年的臨床實踐。在達到教育和實踐經驗的基本要求后,獲取執(zhí)照還要參加考試。一般采用ASPPB提供的考試,即心理學專業(yè)實踐考試(Examination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Psychology, EPPP)。該考試的范圍涵蓋心理學的各個領域,與博士培養(yǎng)課程的要求基本一致,內容全面(參見:ASPPB網頁, 省略)。在美國有些州,還要參加面試,以考察申請者的臨床實踐技能。同時執(zhí)照的申請者還應該熟悉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及倫理學規(guī)范,這些法律知識及其應用要通過筆試或口試來評估[6]。執(zhí)照申請的具體要求可參見ASPPB的相關手冊[12]。

執(zhí)照審批標準在美國由各州自己確定,但都受到APA的關于州立法(state legislation)的指導原則的很大影響。1992年ASPPB采用了自定的立法標準?,F在,完成APA認證的博士培養(yǎng)計劃,或ASPPB-NR認定的博士培養(yǎng)計劃,都能滿足大多數州執(zhí)照法對教育的要求標準。加拿大不像美國那么統(tǒng)一地采用那些標準,在加拿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已注冊心理學家以碩士水平進入心理學的實踐工作[5]。

執(zhí)照分為兩種類別,一類是普通執(zhí)照(generic licensing),一類是專長執(zhí)照(specialty licensing)。一般是普通執(zhí)照,如臨床心理學家、咨詢心理學家、學校心理學家。專長執(zhí)照是在普通執(zhí)照的基礎上進一步區(qū)分專長領域的執(zhí)照,ASPPB區(qū)分了11項專長執(zhí)照,如:臨床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學、臨床神經心理學、臨床健康心理學等。在美國的一個州獲得執(zhí)照后,通過一些審批程序,可以在另一州開業(yè)或相對簡單地獲得另一州的執(zhí)照,執(zhí)照根據州與州之間的協(xié)議和有關要求,有可移動性[5]。

關于專業(yè)實踐的資格認證除了州政府的執(zhí)照認證外,還有一些獨立認證組織的資格認證。比如,美國的國家注冊部(NR),1973年成立的獨立的認證機構,認證心理學健康服務提供者(Health Service Provider in Psychology,HSPP)。有州一級執(zhí)照的實踐者可申請NR的認證,注冊為HSPP。另外,于1947年成立的美國職業(yè)心理學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ABPP)為了識別職業(yè)心理學專家的不同專長區(qū)分了11個專長領域,根據專業(yè)人員的培訓背景和經驗及專項考試,可獲得該委員會的專家認證,成為ABPP的成員?,F在ABPP認可NR的認證標準,由NR認證的心理學家被ABPP認為已自動達到申請為專家的最基本標準,可申請進行ABPP的專項評估。心理學家通常可參加的認證包括州一級認證的執(zhí)照心理學家(各州),NR認證的心理學健康服務提供者(全國性),及ABPP認證的心理學專家(全國性的)[5]。

在獲取執(zhí)照之后,還需要遵循有關規(guī)定以維持執(zhí)照。維持執(zhí)照的要求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遵守倫理規(guī)范和職業(yè)標準,如APA或CPA的倫理規(guī)范,以及有關的職業(yè)管理條例。如果違反職業(yè)規(guī)范,被投訴到執(zhí)照委員會,會被調查追究責任,如取消執(zhí)照或認證資格,受到瀆職的指控,嚴重的觸及刑法的行為會被追究法律責任[13-15]。這里特別要強調倫理規(guī)范的管理,因為心理學臨床實踐要保護來訪者的權益不受傷害。這就要求心理學臨床工作者必須在倫理學范圍內開展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來訪者的權益,發(fā)揮治療作用。受到瀆職指控的主要行為有不正當的、不妥當的治療、不正確的評估、違反保密或個人隱私原則等[16]。維持執(zhí)照的另外一方面的要求是繼續(xù)教育。執(zhí)照要更新,需要有一定的繼續(xù)教育學分,有關繼續(xù)教育的具體要求參見上文繼續(xù)教育培訓一節(jié)。

本文從培訓要求、教育和培訓管理以及實踐的管理三方面簡要地介紹了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的北美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培訓和管理狀況。我國心理健康的臨床從業(yè)者的培訓和管理體系還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正在走向正規(guī)的職業(yè)化發(fā)展的過程中,借鑒國外的培訓和管理體系,結合我國的文化背景和現實條件,逐漸完善心理學臨床工作者的職業(yè)培訓和實踐管理是我國心理衛(wèi)生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和方向。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for accreditation of programs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6.

2 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for doctoral programmes and internships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Ottawa: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3 龔耀先. 臨床心理學的過去與現在. 中國臨床心理學, 1993, 1(1):2-7.

4 姚樹橋, 朱熊兆. 二十一世紀臨床心理學的臆測.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 2001, 9(1):69-72

5 Hall JE, Hurley G.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training, licensing, and credentialing. In:Weiner IB,Stricker G,Widiger TA.Handbook of Psychology. V. 8: Clinical Psychology.Hoboken:John Wiley & Sons Inc,2003:471-496.

6 李曉虹, 楊蘊萍. 北美臨床心理學家的從業(yè)資格和能力要求.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5, 13(3): 370-372.

7 向慧, 張亞林, 陶嶸. 國外臨床心理學家勝任特征研究概況.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6, 14(3): 328-330.

8 Scott KJ, Ingram KM, Vitanza SA, et al. Training in supervision: A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s. Couns Psychol, 2000, 28: 403-422.

9 Belar CD. Revealing data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lin Psychol: Sci Pract,2000,7(4): 368-369.

10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ccreditation Operating Procedures of the Committee on Accredit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5.

11 江光榮, 夏勉. 美國心理咨詢的資格認證制度.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5, 13(1): 114-117.

12 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Provincial Ps-ychology Boards. Handbook of Licensing and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Psychologists in the U.S. and Canada.Montgomery: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Provincial Psychology Boards,2002.

13 Pope KS, Vasquez T: Ethics in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A Practical Guide for Psychologists.2nd ed.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8:19-39.

14 Jones SE.Ethical issues in clinical ps-ychology.In:Weiner IB,Stricker G,Widiger TA.Handbook of Psychology. V. 8: Clinical Psychology.Hoboken:John Wiley & Sons Inc,2003:497-508.

15 李曉虹, 楊蘊萍. 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的職業(yè)化發(fā)展及現狀. 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 2005, 32(2): 93-96.

第5篇:心理健康培訓范文

關鍵詞:心理健康;研究與培訓;鐵路職工;行為管理;安全生產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1-0142-04

心理學逐漸成為強化企業(yè)管理的興奮劑

越來越多的企業(yè)管理者認識到,21世紀的企業(yè)不僅要懂績效管理,還要懂心理學。企業(yè)及企業(yè)管理者已逐漸把心理學當成強化企業(yè)管理的興奮劑,開始把心理學的知識應用于分析、說明、指導企業(yè)管理活動中的個體和群體行為。有人把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心本管理分別視為管理學上發(fā)生的三次革命,而這三次革命分別已經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在美國、日本和中國,可見以心理學為核心的心本管理對于當代中國企業(yè)管理的意義。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管理心理學進入了許多企業(yè)的視野。

管理的第一要素即是管人。當企業(yè)遭遇困難或發(fā)展“瓶頸”時,其實可通過調動員工及領導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改善組織結構和領導績效,提高勞動和管理效率。用心理學為核心的管理方法調整領導及員工情緒以達到最佳狀態(tài),對企業(yè)提高效率、增強凝聚力會有超乎想象的促進作用。通過掌握管理中的心理學,企業(yè)決策者可以更好地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改善組織結構,提高企業(yè)效益,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發(fā)展生產的目的。而企業(yè)中層管理者借助管理中的心理學則能準確找到自身定位,了解與緩解自己上下級關系的壓力,矯正管理中的偏差,找到最佳的激勵自我和下屬的有效方法,從而發(fā)揮每一位員工的能動性,逐步成長為真正意義上的優(yōu)秀職員和管理高手。一位渴望成功、渴望支配世界的人,就更需要通過學習管理中的心理學,更好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修養(yǎng)、提高認識,在工作中充分體現出真實的人格與自我實現的需要。

筆者所在職工教育培訓基地開展了“武漢鐵路局職工心理健康與安全行為管理相關應用技術研究”,以在鐵路安全運輸生產中以職工的心理過程、心理特征為研究基礎,從職工的心理方面加強對安全的認識和理解,突出運輸生產過程中與安全關聯(lián)的職工行為的研究,規(guī)范職工的安全行為,合理有效地進行職工安全行為管理。通過研究,找出鐵路職工的心理特征和行為規(guī)律,建立健全鐵路職工心理健康檢測預警和心理危機干預機制,適時對鐵路職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和心理咨詢服務,從而激勵安全行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為,對于預防安全事故、保障安全生產具有重要作用和積極的現實意義。

鐵路職工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及情感上各類心理活動正常、關系協(xié)調、內容與現實一致、人格處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它的標志是: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xié)調;適應環(huán)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促進安全生產有序可控。鐵路行業(yè)的特殊性以及諸多壓力給鐵路職工造成的精神壓力、思想困惑和情緒波動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也給鐵路安全運輸和職工隊伍穩(wěn)定帶來了潛在隱患。因此,注重指導培訓鐵路職工心理健康和檢測預警體系建設,研究和開發(fā)用于鐵路職工心理健康檢測專用量表常模的心理測評系統(tǒng)軟件,建立鐵路職工心理健康檢測與危機干預機構即“鐵路職工心理健康檢測咨詢服務中心”,采取有效手段解決職工心理問題,關乎和諧鐵路的建設,關乎鐵路改革與發(fā)展的順利推進。

全面開展鐵路職工心理健康研究

(一)職工心理健康與安全行為管理相關技術應用的基礎

開展職工心理健康與安全行為管理相關應用技術研究,以在鐵路安全運輸生產中職工的心理過程、心理特征為研究基礎,從職工的心理方面加強對安全的認識和理解,突出運輸生產過程中與安全關聯(lián)的職工行為的研究,規(guī)范職工的安全行為,合理有效地進行職工的安全行為管理,不但是社會和時展的需要,更關乎鐵路改革與發(fā)展的順利推進。開展鐵路職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分析及與安全行為管理相關應用技術研究工作已刻不容緩。

國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現狀 心理健康在國外很受重視,但從世界范圍來看,心理健康問題依然很嚴重,并且真正系統(tǒng)地開展心理健康研究是從20世紀才開始的。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的世界上前10種致殘或使人失去勞動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種是精神疾病,即抑郁癥、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酗酒和強迫性神經癥。據統(tǒng)計,在全世界,有3.4億抑郁癥患者、4500萬精神分裂癥患者,每年還有1000~2000萬人有自殺企圖。200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表了《心理健康:新理解,新希望》的報告,再次強調要正確看待心理健康問題,對心理疾病要有新的理解,同時要有治療的信心。報告提議要正確了解心理疾病是怎樣由基因、生物、社會和環(huán)境因素一起導致的,理解心理與生理健康是不能真正分開的,它們是相互影響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被長久忽略的心理健康對個體的整體良好狀態(tài)是至關重要的,社會和國家必須廣泛重新認識這一點??傮w上,國外心理健康研究具有政府重視、起步較早,范圍廣、規(guī)模大,手段現代化、形式多樣化,從業(yè)人員資格培訓嚴格等特點。由于經濟狀況、地理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以及國家重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心理健康研究在各國發(fā)展并不均衡,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以及第三世界國家的心理健康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我國心理健康研究現狀 心理健康研究是國際上的熱點,我國在借鑒國外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廣泛、深入地開展了心理健康研究。(1)對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視程度加大。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社會經濟體制改革日益深入,社會競爭不斷加劇,對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視程度加大。雖然我國心理健康研究的歷史較短,但隨著國外心理健康研究的迅速發(fā)展,我國群眾的心理問題被越來越多地關注。從目前行政部門的正式文件和政策到新聞媒體的熱烈討論,都可看出我國已經認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為當前一項重要和十分緊迫的工作。(2)心理健康研究內容逐漸豐富。雖然我國還沒有像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那樣的大型心理健康研究機構,但是我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也在行為、系統(tǒng)、分子水平上開展著心理健康研究。目前,該實驗室正擬逐步建成國內最完善的心理健康研究平臺。此外,國內其他心理學研究機構也開展了方方面面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調查與研究。(3)較系統(tǒng)地開展了從業(yè)人員培訓工作。心理健康培訓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學校從事心理輔導與咨詢工作教師的培訓;另一方面,是對專業(yè)心理咨詢人員的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考試是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推出的一項新型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填補了專業(yè)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不足。

安全心理學在企業(yè)安全行為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安全心理學是以研究人在安全生產活動中的心理活動與行為規(guī)律為目的和任務的科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又是安全科學技術的下屬學科。近兩年,特重大事故頻頻發(fā)生,大型以下事故更是數不勝數。根據對大量事故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70%~80%的事故都與人有直接關系。所以,安全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人的身上,應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提高人的安全意識,提高生產者遵守安全規(guī)章制度的自覺性,提高他們的工作技能及安全防護技能,尊重他們的意愿和要求,這就是要做到“以人為本”。人是生產過程的執(zhí)行者,人的思維方式及心理活動,哪怕是運算速度達到每秒上千億次的大型計算機,在很多方面也無法企及。但生產者的思維方式及心理活動將主導人的行動,一旦發(fā)生不安全行為,就有可能誘發(fā)安全事故。一般企業(yè)的安全生產管理,多停留在安全規(guī)章制度與辦法的執(zhí)行、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上級安全檢查的過關上。雖然絕大多數用工單位都進行了“三級安全教育”,但很多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做到深入人心。人的行為過失、不安全行為及不安全狀態(tài),都可直接導致事故的發(fā)生。而這些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于人的思想、行為相對于安全規(guī)程及安全狀態(tài)發(fā)生了偏差而造成的,這種偏差產生的原因,就是人心理活動的結果。特別是鐵路特種作業(yè)人員,必須要有穩(wěn)定的心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自身、他人及設備的安全。

(二)國內外心理健康與安全心理學研究對鐵路職工心理健康研究的啟示

一是必須進一步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一個社會要發(fā)展、一個民族要振興,首先就要有高素質的人才,而心理健康是一個人全面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與國外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還不盡如人意,有學科化、形式化、表面化和孤立化的傾向。二是要深化心理健康研究的內容。我國對心理健康的研究雖然日益重視,但還有很多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未被人們認識到。從我國目前心理健康研究的內容上看,許多研究還處于心理健康狀況描述以及一些心理問題的治療方面,深入揭示心理健康問題的腦機制研究、基因研究以及分子水平的研究還相當缺乏。三是要完善心理健康工作的網絡。國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經驗已經表明,不同的心理健康機構的合作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越來越重要。當前迫切需要對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進一步整合,提高信息化水平。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還處于分而治之的局面。因此,非常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實踐中檢驗,不斷改進和完善,進而向更廣的區(qū)域推廣。四是要進一步加強從業(yè)人員培養(yǎng)。據統(tǒng)計,我國每100萬人中只有2.4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亟須培養(yǎng)更多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專業(yè)人員。五是鐵路企業(yè)職工的心理健康狀況亟須關注。隨著鐵路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大量新技術、新設備投入運用及高速度、快節(jié)奏的工作形勢給鐵路職工帶來了諸多現實的心理壓力,同時他們還有來自生活、學習、人際關系、家庭、疾病等方面的問題。因此,鐵路職工的心理狀況亟須特別關注。目前,我國對鐵路職工這一特殊群體心理健康狀況的系統(tǒng)研究還處于空白狀態(tài)。

延伸培訓內涵,特色辦學創(chuàng)一流

鑒于我們在復員退伍軍人學員(以下簡稱“復退學員”)學歷教育培訓管理中應用了心理學方法和技巧,使復退學員培訓工作實現了由“重嚴管、保穩(wěn)定”向“重培養(yǎng)、提素質”的根本轉變,培養(yǎng)復退學員健康心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培訓基地武漢培訓站承擔的《培養(yǎng)鐵路復退學員健康心理是實現培訓目標的關鍵》課題榮獲第八次全國優(yōu)秀職教文章評選三等獎。同時,鐵道部、各鐵路局的各級領導對職工心理健康高度重視,中科院心理咨詢專家評價培訓站心理健康咨詢工作為“全路領先”。已完成的工作為我們開展“武漢鐵路局職工心理健康與安全行為管理相關應用技術研究”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我們以問卷調查與訪談的方式在武漢鐵路局職工中廣泛深入開展了心理健康狀況調研。共發(fā)放問卷8848份,回收7680份,回收率86.8%,有效樣本總數6718份,回收有效率87.5%。并選擇100個典型個案進行了深入訪談。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報告鐵路職工心理健康的真實狀況,發(fā)現鐵路職工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形成了《鐵路職工心理健康調查研究報告》。報告的主要結論有:(1)部分鐵路職工存在人際交往困難現象(占8.1%),人際交往困難狀況在不同鐵路系統(tǒng)之間有較明顯的差異。(2)部分鐵路職工存在抑郁癥狀(占13.98%)。(3)部分鐵路職工整體安全意識較強(占77.56分)。(4)大部分職工在面對挫折時傾向于積極應對(占52.73%)。

在調查、分析鐵路職工心理健康狀況的基礎上,我們還對鐵路職工心理健康與安全行為管理的相關技術開展了研究工作,研發(fā)出一套用于測評鐵路職工心理健康狀況的軟件系統(tǒng);并針對鐵路職工心理健康狀況,設計出了能夠有效解決心理健康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培訓體系及活動方案;同時,還編寫出版了《鐵路職工心理健康讀本》。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對鐵路職工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服務,切實減輕了大量鐵路職工的心理壓力,為促進鐵路的和諧發(fā)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對策與建議

(一)建立科學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為鐵路部門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應從鐵路長遠發(fā)展出發(fā),在鐵路系統(tǒng)內部建立“鐵路職工心理健康檢測咨詢服務中心”,將職工心理健康工作納入整個鐵路系統(tǒng)的安全風險管理之中,實行事前預防、事中動態(tài)監(jiān)控調節(jié)、事后干預的策略,以適應新形勢下中央提出的科學發(fā)展觀和調整發(fā)展方式的總體思路。鑒于職工心理障礙的隱私性、保密性及干預的權威性,成立“鐵路職工心理健康檢測咨詢中心”,要以正在開展鐵路職工心理健康研究的職工教育培訓單位為依托,形成向各單位輻射的職工心理危機預警檢測咨詢網絡,把有關職工心理健康的科研成果切實轉化為生產力,為鐵路安全運輸生產提供有力的保障?!拌F路職工心理健康檢測咨詢中心”的職責和作用:(1)為領導科學管理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心本管理轉變提供科學決策依據。(2)為科學實施風險控制管理,確保安全運輸生產提供有力保障?!叭`”(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是復雜的,但人的行為與安全生產是密切相關的。本次科學研究的落腳點就是通過對人的行為的干預,預控風險,杜絕安全隱患,保障安全生產,配合安監(jiān)、勞動衛(wèi)生及各運輸業(yè)務部門,充分運用所研發(fā)的鐵路專用軟件,開展職業(yè)安全風險防控的檢測咨詢、宣傳教育培訓工作。(3)針對調查研究發(fā)現的職工心理障礙,制定切實可行的心理危機干預方案并組織實施,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4)每年對所有職工進行一次心理健康檢測,掌握職工心理健康動向,篩查隱患,為科學用人、發(fā)揮人的能動性提供依據和保障。(5)培養(yǎng)一支一專多能的師資隊伍。采取多種形式,在實施鐵路各專業(yè)培訓的同時,開展職工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教育、培訓、咨詢工作。(6)建立健全鐵路職工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和網絡,培訓和培養(yǎng)各單位專兼職心理輔導員隊伍。

(二)充分發(fā)揮安全心理學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

在安全生產管理活動中,應通過開展安全心理研究分析廣大鐵路職工的心理,了解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的需求與愿望,預測他們的工作行為及動向,制定出切合實際的鐵路職工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充分發(fā)揮安全心理學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1)作為給工程技術設計及制造部門提供設計、制造、施工的機械、器具及防護用品的依據;(2)為生產環(huán)境的改善提供指導;(3)為安全部門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法規(guī)、條例、制度、辦法提供參考依據;(4)為安全教育提供理論依據,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手段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5)在分析事故時提供深層次解釋,進而找到預防事故的措施和方法。人在心理活動失常時會導致生產工作不穩(wěn)定,而良好的心理活動可以發(fā)揮人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在實際工作中,如果使鐵路職工保持良好、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安全生產就會呈現穩(wěn)定的勢頭。在安全管理中,通過研究職工心理活動,可以更好地加強班組、車間生產人員的安全預測、控制和管理效果。如果人員沒有安全常識、安全意識淡薄,待出現事故苗頭時不能采取任何措施,就很容易造成嚴重事故。

(三)科學健全的心理健康危機干預機制的建立方法及措施

從現階段職工表現出來的心理障礙來看,應當根據現實存在的職工心理健康問題制定并盡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主題團輔活動、心理咨詢方案,從而有效解決職工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預防層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鐵路職工心理健康的維持不僅需要外部干預,也需要鐵路職工將自身心理健康內化為一種職業(yè)素養(yǎng)。我們建議在鐵路內部有計劃、有層次地推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

檢測預警層面:定期對職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檢測。心理健康檢測包括測量與評估兩項內容。測量采用量表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在測量方法上,主要以我們開發(fā)的鐵路職工心理健康專用測評軟件為主,根據測試的目的及人群的不同輔以其他心理健康素質及癥狀量表。

干預層面:對明顯出現心理健康障礙的職工進行針對性的危機干預。(1)依據調查結果反映出的心理健康障礙癥狀,以講座的形式開展系列主題培訓和團體輔導。(2)在開展具有針對性、普及性講座的前提下,使職工基本上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正確而清晰的理性認識,再輔以體驗式團體工作坊的形式,讓職工的心靈得到輕松愉悅感,找回曾經的熱情與自信,以應對生活與工作的挑戰(zhàn)。(3)在前兩項活動的基礎上,舉辦更多參與性強、互動性強的主題活動,從而提升職工溝通和表達能力,滿足人際交流需要,提升職工團隊凝聚力、情緒調節(jié)能力,滿足職工對組織生活的情感歸屬需要。(4)針對那些已經被篩查出心理疾患的人群,進入個人心理危機干預層面,從而有效制止職工在精神層面受創(chuàng)的嚴重程度,以防止重大隱患的發(fā)生,使鐵路系統(tǒng)規(guī)避發(fā)展中遇到的風險。(5)實施重大事件發(fā)生后的危機干預。

心理健康容易受到重大事件的影響,如體制改革、人員重組、崗位變動、新管理手段使用、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等,職工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結婚、離婚、喪失親人等,都有可能對職工的心身健康造成影響,都會使職工因適應不良而產生各種情緒問題,進而引發(fā)心理失衡。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監(jiān)控機制,對重大事件的影響進行跟蹤,宏觀把握鐵路職工的情緒波動和心理健康指數,及時把握員工可能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

參考文獻:

[1]邵輝.安全心理與行為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

[2]馮紹群.行為心理學[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8.

[3]鄭日昌,江光榮,伍新春.當代心理咨詢與治療體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鄭日昌.心理測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曾慶齡(1967—),女,湖北監(jiān)利人,碩士,武漢鐵路局職工教育培訓基地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為企業(yè)職業(yè)培訓、人力資源及經濟管理。

第6篇:心理健康培訓范文

我于2020年6月7—12日參加了2020年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培訓,此次培訓的內容包括“行為與創(chuàng)傷治療”、“團體心理咨詢及應用”。參加此次培訓,收獲最大的是接觸了“團體心理咨詢”這樣一個新的工作理念及方法,并由此對自己的工作做一個新的打算。

這次培訓中間,插入了一個討論會,規(guī)定了兩個討論主題,一是我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另一個主題是某些方面的學術研究成果。或許是因為多數老師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不長,多數小組討論的是第一個主題,因為這個問題相對要簡單得多,而且,將平時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希望能夠得到解決或改善。之前,我是一點不了解我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狀況的,在這次培訓中,與其他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進行交流之后,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在結業(yè)典禮上,我代表我所在的四班將我們關于我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問題、策略向省教育廳做了一個陳述,簡單的來說,現狀是不斷發(fā)展,問題是發(fā)展不平衡,策略是加大培訓力度。

在這份總結中,我想談談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策略。從2015年9月開始,我一直擔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兼職教師。四年來,接受過一些學生的咨詢,但是,工作場所不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沒有正規(guī)、全面的記錄,接受咨詢總人次數不到100人,平均每年不到25人,在此期間,我也不清楚其他老師的工作情況和工作量。中心由一個專職教師和4—6個兼職教師組成,專職教師沒有承擔起組織和協(xié)調的任務,平時相互間缺乏聯(lián)系和溝通,更無所謂督導、轉介等工作方式。因此,我認為,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處于“一盤散沙”的狀態(tài),并且,很難對學院學生整體的心理狀況作出評估。存在的問題突出體現在各自為政的工作模式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缺乏一個有專業(yè)背景、有組織才能的人來擔任領導,負責制定工作目標、工作計劃、考核標準等。我覺得,當務之急,并不是培訓、加大投入等問題,而是完善工作制度,以調動專職和兼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整合力量,做好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此,對于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做一個簡單的建議。對2021級新生入學時做好心理健康水平的評估,用團體心理咨詢的工作方法,對學生進行學業(yè)輔導、適應訓練、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

第7篇:心理健康培訓范文

論文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參與-體驗式

隨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不斷增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教育部門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培養(yǎng)一支數量充足、專業(yè)基礎扎實、實踐水平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成為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相關教育部門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提出了更高的具體要求,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的培訓。然而目前大多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還是停留在傳統(tǒng)知識傳授式的培訓基礎之上,存在著培訓觀念落后并與培訓方式相脫節(jié)、忽視教師的主體性、重理論輕實踐等諸多缺陷。針對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中存在的不足,筆者通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構建出了“參與-體驗式”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培訓模式,努力探索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的理論模式,并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效果。

一、“參與-體驗”式培訓模式的涵義

“參與-體驗式”心理健康教師培訓模式是指培訓教師通過與受訓教師之間進行人際互動,引導受訓教師進行內部的人際溝通與經驗分享,從而促使受訓人員獲得心理輔導理念與技能的培訓方法。在該培訓模式中,培訓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疑問、促使成員之間積極討論,并在適當的時候提供與情境相關的專門知識作為指導。受訓教師通過對心理輔導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體會并領悟這些理論,最終將其轉化為個人化的理念和技能。

二、“參與-體驗”式培訓模式的特征

“參與-體驗式”培訓模式充分體現了受訓教師“主體性”和“參與性”的特征。受訓教師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他們不再只是帶著耳朵和筆記本的被動聽眾和記錄者,而是主動的學習者。在培訓教師的引導下,受訓教師積極發(fā)揮自身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主體參與作用。

“參與-體驗式”培訓模式突出培訓的情境性和體驗性,是指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與受訓教師生活和工作密切相關的真實情境,讓受訓教師獲得新的體驗,積累情感體驗,完成理論和技能的學習?!皡⑴c-體驗式”培訓還充分考慮到了受訓教師的情感因素,重視受訓教師的情感體驗。受訓教師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充分調動自己情感因素,并在培訓教師以及受訓教師之間通過互動進行情感的交流。情感因素加深了受訓教師在培訓中的卷入程度,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動機并保障了他們對心理輔導理論和技能的有效學習。

“參與-體驗式”培訓強調理論與技能并重,克服了以往傳統(tǒng)培訓方式只重理論或理論與技能脫節(jié)的弊病,有效地保證了受訓教師理論和技能的學習和掌握,使受訓教師能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最終形成個人化的心理輔導理論。

三、“參與-體驗式”培訓模式的基本過程

“參與-體驗式”培訓是一個以問題為起點的五步遞進式循環(huán)過程,即以對問題的探究與澄清為起點,經歷情境設置與體驗、嘗試輔導與實踐、經驗交流與分享、輔導理念與技能五個個性化階段。

第一階段是問題探究與澄清階段,是讓受訓教師自己發(fā)現問題,分析產生解決問題的內部動機并對自己進行設想,進而形成計劃的階段。培訓教師要引導受訓教師主動參與到培訓中來,讓受訓教師考察問題、探究問題、激發(fā)動機、澄清問題(理解心理輔導實質)、制訂計劃、確立目標。

第二階段是情境設置與體驗階段,是通過情境設置讓受訓教師發(fā)生觀念沖突并產生情感體驗的階段。受訓教師在這一階段中依次經歷了置身于具體情境中、激活原有知識和觀念、新知識與原有觀念產生沖突、體驗心理輔導過程以及對輔導活動的開展作出計劃等過程。

第三個階段是嘗試輔導和實踐階段,這一階段要求受訓教師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嘗試運用心理輔導的理論和技能解決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受訓教師解決學生的日常問題與學習問題是以行動研究的方式來進行的。受訓教師在行動研究過程中,以反思日記的形式,寫下輔導的體會、感受、心得以及不明白的問題,并不時對自己作出評價和提出要求,再通過查閱資料或尋求同事與專家的幫助進行調整和改進。

第四階段是經驗交流與分享階段,這一階段是受訓教師進一步澄清問題、考察并理解心理輔導的方式和策略、激發(fā)原有知識與新知識交互作用、團體互動相互觀察學習、反思心理輔導的實施過程并進一步增強體驗和分享經驗的過程。在受訓教師積累了一定的輔導經驗之后,以開展心理輔導研討會的形式,讓受訓教師報告各自的輔導經驗,并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經驗。

第五階段是輔導理念與技能的個性化階段,這一階段是受訓教師經過自己的實踐和行動研究后,再進行考察與反思,把所學的理論與技能內化為自己的理論與技能,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心理輔導理論與技能。受訓教師分組研討心理輔導實質和價值,在團體互動中反思適合自身特色的輔導方式和策略,計劃和實施心理輔導的研究課題,撰寫心理輔導專題研究報告,并在培訓教師的指導下不斷完善自我理論體系和提高技能。

四、“參與-體驗式”培訓模式的策略

為保障培訓目標的順利實現,“參與-體驗式”培訓可采用以下培訓策略。

1.積極引導,主動參與

為了激發(fā)受訓教師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筆者在培訓時從創(chuàng)設與受訓教師實際相關的情境入手,引導他們思考這些與他們日常教學密切相關的問題,先激起他們強烈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把注意力和興趣集中到培訓內容中來,再一起進行理論和技能的探討和學習。在培訓過程中,通過小組討論,腦力激蕩,師生、生生對話,互動分享等方式,讓受訓教師的注意力和興趣始終圍繞所培訓的內容,并始終保持高度的積極性。

引導受訓教師主動參與,一改傳統(tǒng)培訓模式中培訓教師和受訓教師之間的單向交流模式,形成了培訓教師與受訓教師之間的雙向交流和互動。這種方式有利于形成活躍、寬松、平等、和諧的教學情景,還可以將受訓教師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充分展現出來,有利于培訓教師與受訓教師之間以及受訓教師與受訓教師之間相互吸收、相互學習,使他們都能在反思中學習到新的知識。

2.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體驗

在傳統(tǒng)講授式培訓中,單向傳遞通常采用灌輸的方式,很少涉及受訓教師的認知感悟和情感體驗,這就容易打擊受訓教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成為被動的接受者?!皡⑴c-體驗式”培訓強調關注受訓教師在培訓過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體驗、認知感悟和反思內化等心理活動。在該培訓中,受訓教師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充分調動自己的認知和情感因素,積極地參與到培訓中來。

3.交流互動,經驗分享

“參與-體驗式”培訓通過開展小組討論的形式,采用自我表露、頭腦風暴等方法,讓受訓教師在交流和互動中充分分享彼此的經驗,不僅分享以往的輔導經驗,而且分享在培訓過程中獲得的新的體驗;不僅與其他的受訓教師進行經驗的分享,還與培訓教師進行經驗的分享。經驗的分享有利于受訓教師之間相互吸收、相互學習,并在反思中學習到新的知識,達到使受訓教師實現自我成長的目的。

4.現場演練,促進應用

“參與-體驗式”培訓的目標是讓受訓教師掌握心理輔導的理念和技能,最終形成個性化的心理輔導理念和輔導技能。要達到形成個性化的心理輔導理念和輔導技能的終極目標,就需要受訓教師將理論知識和技能不斷地融會貫通,并在應用中不斷進行自我反思。

5.運用反思,整合經驗

第8篇:心理健康培訓范文

XX縣XX中學XXX老師的講座首先通過視頻課件,介紹當前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偏極狀況的一組新聞,然后從六個方面分析了調查的原因:

(1)學習壓力無從釋放。

(2)早戀問題得不到正確的引導。

(3)家庭結構殘缺帶來的影響。

(4)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造成的結果。

(5)隔代教育產生的障礙。

(6)個性特色以及社會傳媒注入了一些不良因素。

接著XXX老師介紹了XX中學十多年探尋搜索而逐漸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中學生心理咨詢工作體系:

一是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全面開展“1+1心聯(lián)行動”健康教育活動。

二是切實加強心理咨詢隊伍的建設,夯實心育基礎。

三是規(guī)范細致的咨詢輔導,為學生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四是拓寬校園文化建設渠道,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注重班主任隊伍建設,把好心理健康教育首要關口。

XXX老師的講座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XX縣XX初級中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活動中心XXX老師的交流發(fā)言,從七個方面介紹了該校是如何做好心理咨詢工作的:

(1)營造溫馨的心理輔導環(huán)境。

(2)組建專業(yè)的心理輔導隊伍。

(3)強化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5)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

(6)開設“悄悄話信箱”。

(7)堅持日常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

譚學美老師的交流為我們展示了心理健康咨詢工作很好的工作范例。

XX縣實驗小學XX老師從四方面介紹了穩(wěn)步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

(1)加強管理,完善機制,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駕護航。

(2)同步實施,三方聯(lián)動,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營造氛圍。

(3)創(chuàng)造機會,抓實培訓,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專業(yè)團隊。

(4)明確任務,拓展渠道,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增實效。

XX縣實驗小學的介紹也為我們大家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

XX中學關工委的交流從“確定方向”、“建章立制”、“構建平臺”、“推廣輻射”四方面作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探索,特別詳細地介紹了在構建平臺上做了五項具體工作:

一是建立特殊學生檔案,二是開展心理健康講座,三是接收學生的心理咨詢,四是設立學生信箱,五是做好書面宣傳。這為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在今天這次培訓、學習、交流的基礎上,對于今后如何進一步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對大家提出以下四點要求:

一、全縣各中小學要充分認識、并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達到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提出的“在全省各中小學90%以上建立談心屋”的要求。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形式要多樣,除辦好“談心屋”外,還可以在開展“千名教師進萬家”的走訪活動中,或利用手機、QQ、微信、微博等現代化手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第9篇:心理健康培訓范文

關鍵詞:培訓教育;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U69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7)07-0066-02

在知識經濟爆炸式發(fā)展的時代,在打造“互聯(lián)網+”及智慧港口已不僅僅是一句口號的今天,企業(yè)間的競爭早已不再是只靠資本投資和規(guī)模經濟等傳統(tǒng)方式就能保持長期的競爭優(yōu)勢,歸根到底是一場人才的競爭。企業(yè)要想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謀發(fā)展,必須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和一大批與時俱進的優(yōu)秀人才。員工與企業(yè)共同成長是企業(yè)的立身之本,培作為被企業(yè)長期廣泛采用的提升員工業(yè)務素質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企業(yè)管理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企業(yè)也把越來越多的資源投入到員工培訓工作當中。

1 港口企業(yè)員工培訓教育工作現狀及分析

1.1 對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培訓結束后,培訓效果的體現需要一個過程。由于不能明顯感覺培訓帶來的益處,有些企業(yè)對培訓投入的熱情不高,不舍得對培訓投入更多。在人才管理中“重使用、輕培訓”的現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選送受訓對象時,以“工作忙,抽調不出人”為理由,使主要崗位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和中層管理骨干長時間得不到培訓,這些人員的知識更新速度緩慢,嚴重影響了戰(zhàn)略決策和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1.2 培訓的需求與內容缺乏針對性、系統(tǒng)性

對參加培訓的個性需求缺乏調研。培訓需求分析是整個培訓體系的基礎,也是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一些企業(yè)制定培訓方案,沒有分析組織現狀與組織目標之間的差距,造成培訓設計的整體目標偏低。對各類、各層次人才的理論、業(yè)務、能力等素質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沒有對人員的知識、能力結構差異進行分析,也沒有對培訓對象的個性需求進行分類分析。這樣就導致了不管哪一層次的人員,都是在被動地進行培訓,培訓的實際效果不明顯。

1.3 培訓方式不夠靈活

目前,港口企業(yè)培訓基本是由企業(yè)內的專(兼)職教師進行授課。企業(yè)內培訓機構的專職教師一般是理論知識較豐富,但缺乏生產實踐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局限性比較大;企業(yè)內兼職教師有著較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但授課經驗缺乏,對先進知識、工藝和管理經驗的授課基本是“一言堂”的講授為主,缺乏互動式的交流、研討。由于培訓教師的素質不一和培訓方式的單一,直接影響了培訓的效果,培訓效果不佳,成果難以鞏固。此外,從培訓的周期性來說,短期培訓疲于奔波,難見奇效,長期培訓又會影響到港口的生產作業(yè),教和學處于矛盾之中。

1.4 對培訓效果缺乏系統(tǒng)評估

目前,大多企業(yè)的培訓評估只對培訓的組織、培訓講師的表現等進行考評,而關于培訓對員工行為的影響,甚至對于企業(yè)整體績效的影響沒有考評。對培訓是否達到了所設定的目標?通過培訓,學員是否學到了想學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否已轉化成了能力?以及培訓的投資回報率如何等問題,缺乏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也就是說,企業(yè)連自身都不清楚培訓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2 龍口港在員工培訓教育工作中對新方式方法的探求

近年來,龍口港集團有限公司的培訓教育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及人力資源部門對培訓模式和方法的不斷探求和歸納整合下,已經形成了一套適合自身發(fā)展特色的培訓體系,目前這一體系正日趨完善并得以鞏固發(fā)展壯大。

2.1 在分析培訓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年度培訓計劃

年度培訓計劃的制定需要根據集團公司現狀及總體發(fā)展目標以及人力資源發(fā)展規(guī)劃系統(tǒng)制定。由集團公司下屬的各部門,分、子公司提報年度培訓需求計劃并由人力資源部實施調研,匯總分析培訓需求,從而對培訓的內容、方式、師資、教材和參訓人員、經費、時間等有一個統(tǒng)籌的規(guī)劃和安排,進而制定出年度培訓計劃。年度培訓計劃必須闡明指導思想,明確培訓目標和培訓任務并以嚴明的培訓制度作為保障措施,以保證年度內各項培訓工作按計劃有條不紊地實施。

2.2 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實現港口特色培訓

龍口港的員工培訓工作,根據港口發(fā)展的特殊性,在原有的外派培訓,內部培訓、聘請專家入港授課等傳統(tǒng)培訓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增加企校聯(lián)合辦學、舉辦“工程碩士”學位教育培訓班,搭建品牌系列課程學習平臺、開展“打造兼職教師隊伍,開發(fā)企業(yè)內訓潛能,全面推進企業(yè)文化建設”活動等靈活多樣的特色培訓方式,不斷提高員工綜合素質,為港口快速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17年初,在原有傳統(tǒng)模式及特色培訓模式的基礎上,增設“線上學習”模式。

2.2.1 突破傳統(tǒng)“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模式,大力開展企校聯(lián)合辦學

近年來,龍口港一直與大連海事大學及青島港灣職業(yè)技術學院聯(lián)合辦學,收到了顯著的培訓效果。共派送龍口港基層以上管理干部100人到大連海事大學管理學院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選派生產一線的優(yōu)秀班組長、技術骨干共近200名分批次到青島港灣職業(yè)技術學院進行短期脫產培訓,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培訓結束后,召開“學習心得交流會”,許多在管理中碰到的難題通過交流經驗的方式迎刃而解,這種培訓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校企聯(lián)合辦學”對企業(yè)來說,能夠充分利用校方優(yōu)質教學資源,結合生產經營與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實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對高校來說,可將精品課程延伸至企業(yè),進一步實現辦學的社會價值,最終實現校企共贏的局面。

2.2.2 搭建“工程碩士”學位教育平臺,把教學辦在了家門口,圓員工一個讀研夢

為進一步提升員工學歷教育,龍口港于2009年開辦了首期大連海事大學在職工程碩士班,應學員要求繼續(xù)開辦了第二期碩士班,至今兩期碩士班共計75人研修了碩士學位課程。龍口港在承擔教師往返路費,食宿費的基礎上,給予取得碩士學位的員工報銷50%學費。這些舉措高度提高了員工在企業(yè)中的主人翁地位。員工在進一步提升自身學識和能力的同時,也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后勢力量。對于企業(yè)和員工來講,也是一種共贏的局面。

2.2.3 增設華企商學院線上學習平臺,增加了培訓的趣味性和時效性

當今社會,知識的價值日益凸顯,知識更新的速度日趨加快,員工通過微信、網絡獲得信息資源的途徑更加方便快捷。那么就需要一種全新的培訓模式適應這一培訓需求。2017年初,龍口港開啟“管理人員線上學習”模式,通過在各部門、單位設置賬號管理員,按照部門崗位需求選擇設置必修課進行在線學習。通過視頻、照片等痕跡化學習管理統(tǒng)計每月參加學習員工為1064人,每人每月至少保證4課時學習記錄。學習內容涵蓋形象禮儀、財務管理、互聯(lián)網思維、人力資源、客戶服務、團隊建設、績效考核等十大系列共160門課程,課程短小精辟,課時多在20-40分鐘,適合業(yè)余、工間組織學習。不僅滿足企業(yè)自身戰(zhàn)略制定全員學習計劃的功能且滿足個性學習需求,好友交互式學習模式讓在線學習更加生動有趣,“PC端+移動端”的云服務學習方式讓學習更加方便智能。

2.2.4 充分利用“技師工作站”基地實訓平臺,實現產學研聯(lián)合工作狀態(tài)

2017年龍口港被煙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設立為“煙臺市技師工作站”并一次性撥付專項培訓教育基金10萬元用于購置培訓設施。龍口港技師工作站緊密圍繞集團人才發(fā)展戰(zhàn)略,堅持培養(yǎng)人才、服務企業(yè)的原則,優(yōu)選各技能崗位的骨干和能工巧匠以及山東首席技師、山東省突出貢獻技師、煙臺首席技師等行業(yè)公認、專業(yè)技術精湛并在生產領域中起帶頭作用的高級技師20人入站開展工作,充分利用集機械精密加工、維修技能實訓、機械設備實操、內燃機械維修功能于一體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和技能培訓基地,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挖掘、考量和改進,并通過傳、幫、帶的形式學技術、提技能、強素質,提高技術工人隊伍的整體業(yè)務水平,進一步夯實技術工人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