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學習哲學論文范文

學習哲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習哲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習哲學論文

第1篇:學習哲學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實用主義教育哲學觀;基本特征;對成人教育的啟示

20世紀初,以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Dewey)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思潮對美國成人教育產(chǎn)生的巨大而深刻影響是任何哲學流派所無法與之匹配的。它所極力倡導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不僅是對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tǒng)教育理論及實踐的宣戰(zhàn),同時也以一種巨大而無形的力量推動著美國社會成人教育重大變革。他所倡導教育實用性、功利性、強調個體經(jīng)驗重要性、民主與合作的教育氛圍籠罩著20世紀初美國教育界,在當時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隨著社會發(fā)展,雖然后來美國教育領域對其思潮產(chǎn)生了懷疑并進行了強烈的批判。但不可否認,縱觀其主要教育觀點、教育設想是具有一定進步意義(盡管是其中的某些方面),對當下我國成人教育同樣具有一定的借鑒與啟示的價值。

一、實用主義教育哲學觀的源起

作為一種社會思潮、人文觀念的興起有其形成、發(fā)展的必然歷史、社會土壤。正是由于社會領域多種因素(如經(jīng)濟、政治、科學技術進步、時代觀念變更等)之間互相作用、影響、抵消才促進了在當時某些方面看來具有進步意義的新思潮或觀念的萌芽。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的社會各領域發(fā)生著深刻而巨大的變革和批判。這場革命式的風暴涉及到西方社會方方面面,他們都力圖以工業(yè)革命時期給社會留下的“劣跡”為依據(jù)進行反思,把那一時期給人們留下的追求集中、統(tǒng)一、教條的說教、單一為主要特征的觀念進行重新思考。在他們看來,從社會需要的角度審視,工業(yè)時代的價值觀和思維定勢束縛了社會發(fā)展,同時也是對人性的壓抑。與此同時,其中之一產(chǎn)生在教育領域的由于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種種弊端而導致這場“反工業(yè)革命”的思潮現(xiàn)在又重新回到教育領域,用其思潮重新定位教育。

因此。以反工業(yè)時代赫爾巴特為主要代表的只重書本知識傳授,強調知識邏輯性、整體性、重視教師主體而脫離實際的傳統(tǒng)教育觀而極力倡導教育教學過程學習者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探索性,強調教育的實用性為主要特征的實用主義教育哲學觀應運而生了。在這一過程中教育家杜威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從另一個角度審視或說是變革了教育(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或課程、師生關系),為推動美國社會的成人教育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時至當下,他的教育觀點對我國成人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借鑒與啟示的價值。

二、實用主義教育哲學觀的主要特征

實用主義教育哲學是現(xiàn)代西方教育哲學的一個重要流派,由實用主義哲學演化而來的。在反對傳統(tǒng)教育基礎上進一步在教育目的、課程觀、師生關系上提出了在現(xiàn)代教育看來仍具積極作用的一系列主要觀點,歸納起來主要表現(xiàn)在:

1.教育目的

從傳統(tǒng)教育角度出發(fā),在工業(yè)革命時期由于機器大生產(chǎn)以及過分強調生產(chǎn)的統(tǒng)一性、效率、成果,故反映在教育上注重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為將來生活做準備,重視教育結果。而在以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哲學家們看來,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強調教育過程要與生活過程相統(tǒng)一。并進一步指出學習者的生長只有一個目的:更多的生長;教育也只有一個目的:更多的教育。同時,教育目的另外一個特征在于說明教育即學習者個體經(jīng)驗不斷的增長。但我們應該看到,杜威強調教育目的要適合學習者發(fā)展這是正確的。但它否認按照社會需要定制教育目的這是錯誤的。

2.課程觀

杜威教育哲學課程論的理論基礎也是他的主觀唯心主義經(jīng)驗論。他在《芝加哥試驗理論》一書中總結“傳統(tǒng)課程在智育方面極度貧乏和缺乏組織,在這些課程里充斥著呆板和枯燥的東西,它遠離兒童經(jīng)驗,而又缺乏真正的成人知識的內容和吸引力。”在杜威看來,課程的設計、組織、實施以及評價應植根于學習者(兒童)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中,通過學習者對課程的學習使經(jīng)驗與社會職業(yè)聯(lián)系起來。在課程的設計、安排中,杜威力圖把生活實際(紡紗、織布、烹飪、木工)等為內容融入課程教授中,并放棄知識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抹殺了學校教育的特征。

3.師生關系

杜威教育哲學倡導的師生關系筆者認為在當時直至現(xiàn)在在教育領域中都是具有積極地進步意義。在杜威看來,教育教學過程應以學習者(兒童)為中心;而非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只是學生成長的幫助者,而非領導者。換句話說,在教育過程中杜威的師生關系摒棄了學習者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而大力倡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使教學活動充滿民主與合作的氣氛。在這一環(huán)境下,教師只不過扮演學習者的向導、幫助者、同伴,而絕大多數(shù)活動需要學習者自行完成。

三、實用主義教育哲學觀對我國成人教育的啟示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興起的實用主義教育哲學是典型的“美國版”,對20世紀整個世界的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它的產(chǎn)生、發(fā)展帶有多種深刻因素相互作用。同時,當其形成后又以一種強大觀念力量審視著社會諸多領域。當然,作為教育學二級學科的成人教育學同樣首次關照。用其基本特征來看待、發(fā)展我國成人教育不僅豐富了成教理論體系,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完善、發(fā)展了成教實踐,并為當前我國成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參考。

1.教育目的觀的啟示

在前述實用主義教育目的觀已提及教育與學習者個體共發(fā)展、共成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是其最好的詞語詮釋。在我國傳統(tǒng)成人教育(相對于終身教育思想提出前)領域中,教育目的帶有濃厚的短暫性,即學員通過一次或為數(shù)不多的幾次教育就可以應對當前甚至以后的生活、工作需要。在教育對象上也過多注重成人前期的教育,而很少顧及成人中、晚期(特別是老齡)的教育。通過對實用主義教育哲學關于教育目的的分析,筆者認為,當前我國成人教育應更盡最大可能涉及學習者一生的需求,尤其是終身教育、終身學習思想的提出更加肯定了教育的終身性、完整性,使成人教育目的指向成人一生工作、學習、生活開展。與此同時,因國際上把成人教育的年限規(guī)定從16歲到終身,所以社會、國家也應該加強開展多種形式的老齡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教育活動。使在“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中真正體現(xiàn)成人教育目的寓于生活的特征。

2.課程觀的啟示

實用主義教育哲學課程觀十分注重課程內容的設計、組織、實施基于學習者實際生活的直接經(jīng)驗而忽視知識、學科本身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雖然此觀點在60年代受到猛烈地抨擊,但他合理指出對我國成人教育課程的設置仍具有一定的積極啟示。在傳統(tǒng)成人教育課程的設置、組織中過分強調學科、知識的整體性、邏輯性、唯理論性,而忽視了成人學員知識、經(jīng)驗、學習需求的特點。這樣的知識本位課程觀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成人學員對知識的理解、應用,而且很容易使成人學員學非所用,出來后又一次失去就業(yè)競爭力。從實用主義教育課程觀出發(fā),成人教育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的設計應遵循導向性、實用性原則。首先,因受教育對象工作、生活的多樣性、年齡跨度的巨大差異性、此前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所以,在課程設置上應先通過對學員進行廣泛調查論證而編制相應學習課程內容。這樣才使學員在學習中學有所得,提高知識及技能的實用性;減少理論知識的成分而加大學員實際工作、生活問題解決的實踐知識。其次,成人教育課程的規(guī)劃、設計和開展必須以成人學習者需求、興趣以及學習動機為焦點。還成人學習者真正想要的學習內容。

3.師生關的啟示

第2篇:學習哲學論文范文

對于“恕”的倫理含義,一般人是沒有什么疑問的。因為《論語》有一句明明白白的話:“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這就是說,“恕”,在倫理學的意義上,意味著這樣一條道德法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孔子為什么要把這種基本的道德法則歸結為“恕”?或者說,孔子為什么會認為,這基本的道德法則應當在“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這意味著什么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有必要首先分析一下“恕”字原本的含義。

《周禮·大司徒》說:“如心曰恕”。從字的構成上講,“恕”是由“如”和“心”兩個字組成的?!叭纭保础氨热纭保跋嗨啤?,“相比”的意思;“心”即心靈,指人的情感或思想。所以,所謂“如心”,就是“心相似”、“將心與心相比”。《聲類》說:“以心度物曰恕。”《賈子·道術》說:“以己量人謂之恕?!蓖跻菰谧ⅰ冻o·離騷》“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句時說:“以心揆心為恕。”這一些闡述都是在“將心比心”這個意義上理解“恕”的。因此,“恕”,從其本來的含義看,就是“將心比心”或“推己及人”的意思。所謂“將心比心”或“推己及人”,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實際上是人的一種特有的心理情感能力——同情心的表現(xiàn)。我是人,他人也是人;我不喜歡的,他也應當不喜歡,所以,我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是不應當強加給別人的?!凹核挥?,勿施于人”,正是人們在自己內在同情心的基礎之上“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結果。既然可以從自己的本心出發(fā),通過設身處地和角色置換得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結論,我們當然也可以從同一心理情感出發(fā),得出另一與此相對的倫理原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兩種說法,是同一思想情感基礎上推演而出的,因而具有同樣的本質,所以,實質上是同一個原則即“恕道”的不同表達方式,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而已。

由此可見,被稱為儒家道德金律的這兩條道德原則以一個“恕”字便可以涵括,或者說,都是從“恕”(同情心)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八〉馈笔恰八⌒摹睂嵺`化的表現(xiàn)。

那么,“忠”又是一種怎樣的概念呢?它具有怎樣的倫理意蘊?

《周禮》疏曰:“中心曰忠。”從字的結構看,“忠”由“中”和“心”兩個字構成,也是一個心理性的概念?!爸小北硎疚恢镁佑凇爸虚g”、“中正”或“不偏不倚”;“心”則表示某種心理性的東西,如情感、思想等。所以,“忠”在古漢語里的基本含義是雙重的。作為名詞性概念,它指人最內在的,某種不偏不倚、公正無私的思想情感?!蹲髠鳌份d:前582年,范文子:“無私,忠也?!鼻?51年,荀息:“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边@里,“忠”就是“公正無私”的意思。但是,人的這種公正無私的思想情感是怎樣來的呢?這就牽涉到了“忠”的另一層涵義,即其作為動詞性概念的涵義。作為動詞性概念,“忠”主要是指人反觀、體驗自己心中最內在、最自然的東西(情感)的活動?!秶Z·周語上》說:“考中度衷,忠也?!薄爸小奔取爸行摹?,這里指最內在、最自然的內心(思想、情感等);“衷”是衣服之“中”(中衣),后來由外入內,成為內心的代詞——衷心。這就是說,人反觀、體驗并反思自己心中最內在、最自然的東西(情感)的活動即是“忠”。所以,在這里,“忠”實際上被理解為,是去尋找一種沒有有針對性的、沒有具體發(fā)動的情感狀態(tài),即人的情感的本原狀態(tài),或者說已經(jīng)發(fā)動的情感的最初源頭。人找到并居于了這種情感的本原狀態(tài),其情感就居于一種最本原的自然狀態(tài)。我們知道,先秦哲學思維上的大背景是“天人合一”的觀點。在這種觀念看來,人真正居于自己自然狀態(tài)的時候,其本性是與天地的本性相通或一致的。儒家的思維當然也無出其例。先秦儒家在天人關系上的特殊之處在于,他們認為,天地的自然本性,最根本的就是其道德本性,所謂人與天地自然本性的一致,實際上是其道德本性的一致。所以,在他們看來,人“回歸并執(zhí)守自己最內在最本原的思想情感的自然狀態(tài)”,就是回歸并執(zhí)守自己與天地的道德本性一致的德性心理狀態(tài)。天地的道德本性是“厚德載物”、“公正無私”,所以,人從“忠”的情感狀態(tài)出發(fā),自然會得出公正無私的道德行為。由此看來,以上所說的“忠”的兩方面的涵義實際上是一致的:只要我們真正地回歸并執(zhí)守著自己最本原最自然的情感狀態(tài),我們自然同時居于一種公正無私、不偏不倚的心理狀態(tài)之中,或者說,只要我們真正從自己最內在最真實的自然情感或本性出發(fā),我們就自然會公正無私、不偏不倚。

另外,在先秦的道德文化中,“忠”還有“誠實”的意思?!吨芏Y》疏“忠”時說:“中,下從心,謂言出于心皆有忠實也?!边@就是說,“忠”的情感要求于人的是誠實或真誠,即完全地把握并遵循這種自然的情感。為什么人們會賦予“忠”以“誠實”的含義呢?我們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在于其心理學意義上的密切相關,即“忠”和“誠”實際上是兩種密不可分的心理狀態(tài)。如上所說,“忠”,從心理學的意義上講,是這樣一種心理過程:人反觀、體驗并反思自己心中最內在、最自然的東西(情感)的活動。人要返觀并持守自己的最自然最內在的本性或情感,即做到“忠”,是要克服困難、排除世俗社會強加給我們的各種“雜念”的,或者說,“忠”首先要求人在情感上做到順乎自然,真誠無欺,向內尋求。所謂“順乎自然,真誠無欺,向內尋求”就是“誠”。只有當真正做到了“誠”,我們才能達到“忠”的情感狀態(tài)?!罢\”是為了達到“忠”,能“忠”者,必然“誠”。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忠”與“誠”本原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

雖然,公正與誠實這兩個詞的含義有著細微的差別,但是,“忠”之所以具有“誠實”的含義,是因為它與“誠”的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所以,從其最本原的意義上講,“忠”作為倫理原則的最基本的含義主要是“無私而公正不偏”。

總之,作為一種道德原則,“忠”最本原的含義只有一個,即“公正無私”。

孔子對“忠”的理解與上面對“忠”的含義的闡述實際上是基本一致的。在《論語》中,“忠”字共出現(xiàn)18次,其中單獨成詞使用10次,與別的字合用成詞8次。但不管忠怎樣出現(xiàn)或與什么詞連用,其基本的倫理含義只有兩種。其一是“公正無私或盡心盡力”,如“行之以忠”(《顏淵》),“為人謀而不忠乎”(《學而》)等。其二是“真誠”或“誠實”,如“忠焉,能勿誨乎”(《憲問》),“與人忠”(《子路》),“臣事君以忠”(《八佾》)等。另外,“忠”還與其他詞合用構成新詞,如“忠信”(共6見)、“忠告”(1見),其中“忠”也是“誠實”的意思。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忠”,具有兩個層面的含義:其一,心理學上的意義,它指回歸并執(zhí)守自己本原性的德性心理——天賦的“道德本心”;其二,倫理學的意義,它主要指人們行為的“公正無私”的原則。在《論語》中,孔子主要是在倫理學的意義上使用“忠”這一概念的。

二、“忠恕之道”中“忠”和“恕”的關系

在對“忠”和“恕”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以后,我們才能夠進一步分析被孔子稱為“一以貫之”之道的“忠恕”中“忠”和“恕”的關系問題。

對于孔子“忠恕之道”中“忠”和“恕”的關系及其倫理含義,理論界向來有多種看法,而且一直不能統(tǒng)一。有的人認為,在這里,“忠”僅僅是“恕”的一個陪襯,本身并無實質意義;有的人認為,“忠”在意義上只是“恕”的重復;也有的人認為,“忠”是與“恕”密切相關但卻具有本身特有倫理意蘊的概念。那么到底哪一種觀點是真正符合孔子本意的合理的觀點呢?

為了澄清這一問題,我們首先嘗試著從心理學和倫理學兩個意義層面分析一下“忠”和“恕”所可能具有的關系。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不管“忠”還是“恕”,都具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作為某種內在的道德心理,一是作為指導實踐的道德原則。所以,要搞清連用中的“忠”和“恕”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系,我們也可以從兩個層面去分析。

首先,從心理層面看。

我們知道,作為一種心理狀態(tài)或過程,“忠”是指“回歸并執(zhí)守自己最內在最自然的情感或本性”。所以,就“忠”本身而言,它并不指某種確定的、具體的情感,而主要是指種心理或情感的純粹自然狀態(tài)。當人處于這種內在最自然的心理狀態(tài)時,它是與天地的道德本性相一致的,所以,在這一基礎上萌生出來的情感就是德性的情感。所以,“忠”的心理狀態(tài)可以被認為是德性情感萌發(fā)的源泉,只要我們能使心靈居于這種狀態(tài),遇事就有相應的德性情感產(chǎn)生,從而就能在這種德性情感的推動下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而“恕”作為一種心理概念,則是一種確定的德性情感——同情心。針對值得同情的人和事,人并不是必然會產(chǎn)生同情心的,“同情心”的產(chǎn)生必然有一個心理的前提。從心理情感產(chǎn)生的因果關聯(lián)看,這個心理前提只能是“忠”。也就是說,只有當我們把自己的心境置于一種最內在、最自然的,符合人的道德本性的狀態(tài)(即忠)時,我們才會對別人產(chǎn)生一種推己及人的同情之心。所以,“忠”與“恕”,作為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或過程,具有一種產(chǎn)生和被產(chǎn)生的因果關聯(lián)。由此可知,“忠”和“恕”從心理到行為的發(fā)生順序是這樣的:當我們排除各種影響,回歸自己最本原、最內在的心靈深處(即做到“忠”)時,就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那天然的同情心,從而,在對待別人的方式上就應當實行“恕”的基本原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由此可見,作為心理性概念,“忠”和“恕”指兩種不同層面的心理狀態(tài)或過程,有一種源與流、情感之未發(fā)和情感之發(fā)動的關系。

其次,再從倫理層面看。

通過前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作為兩種不同的道德原則,“忠”和“恕”分別是從其相對應的心理意義上引申出來的。其中,“忠”主要是指“公正無私”的道德原則,而“恕”則主要是指在推己及人的同情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道德原則。所以,從這個層面上看,“忠”和“恕”并沒有一種生成和被生成的因果關系。但是,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這里,“忠”和“恕”同樣是相互關聯(lián),彼此難以分開的。因為離開了后者(恕),公正就會流于一種抽象的形式而失去其情感的內容,道德的擴展或普遍化就會成為一個問題;而離開了前者(忠),人與人之間的愛就失去了一個合理的原則即失去了“節(jié)”,道德關懷的對象的擴展同時失去了自己的依據(jù)或標準。所以,只有“忠”“恕”并稱,這種道德才既有公正的形式又有情感的內容,既有穩(wěn)定而可靠的標準和根據(jù),又可以一定程度地普遍化。

由此可見,作為兩種道德原則,“忠”和“恕”也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完全道德體系的內在支撐。在這種意義上的“忠”“恕”兩用,只能是一種并列的結構。

孔子把“忠恕”所成是自己“一以貫之”之道時,應當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講的,所以,現(xiàn)在我們可以毫無疑問的斷定,這里孔子及其門人所原本認為的、“忠”和“恕”所應當具有的關系:“忠”絕非僅僅是“恕”的一個陪襯而本身并無實質意義,也絕非只是“恕”的簡單重復,它們是兩個具有實質倫理意義的并列概念。

但是,不管作為德性心理還是作為道德原則,都只有“忠”“恕”并舉,孔子的倫理思想中才能本原和表現(xiàn)兼顧,人的德性、德行和德品才有了來處;同樣,也只有“忠”“恕”并稱,孔子的倫理思想才既有公正的形式又有情感的內容,既有穩(wěn)定而可靠的標準和根據(jù),又可以一定程度普遍化??傊挥羞@樣,孔子的倫理思想才有理由被看成一個完全的倫理理論體系。

三、孔子道德哲學的內在理路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孔子基本的道德思想都是建立在對人的某種心理情感狀態(tài)的發(fā)掘和體驗的基礎之上的,或者說,其基本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都是從人的某種心理情感的基礎之上推演出來的,所以,孔子的道德哲學思想,從根本上講,是屬于心理情感主義的。

由于“忠”和“恕”具有作為德性心理和作為道德原則兩個層面的意思,而它們作為道德原則的含義是在其作為德性心理的含義基礎之上引申出來的,所以,在把握孔子道德哲學建構思路時,其心理層面的意義就更為重要。我們知道,在心理層面上,“忠”和“恕”代表著兩種密切相關但又居于不同層次的德性心理,它們之間有一種源與流的因果關系?!爸摇备鼮楦荆潜驹缘?,是“恕”的情感產(chǎn)生的心理前提;而“恕”則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一種用于擴展道德關懷對象的特殊的道德情感。所以,在這種心理情感主義的道德思想構建的過程中,孔子的基本思路是這樣的:只有當我們回歸并持守自己最內在、最本真的心理情感或本性(即忠),才會自然流露出對事物的公正之心和同情之心(即?。晃覀兗瓤梢砸拦拇_立自己在實踐中對待事物的基本方式或原則,也可以把那種最自然最真切的同情心運用于實踐,從而通過“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實踐法則一定程度地實現(xiàn)道德關懷對象的普遍化;只要我們能按這種“忠恕之道”行事,整個社會的道德秩序就會得到遵循和維持。

總而言之,孔子把自己的一以貫之之道歸結為“忠恕”二字,是有他的深刻的理論根源的。《國語》說:“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知外必知德。內思心曰知中。中以應實曰知恕。蓋忠恕之意本相通?!薄爸摇迸c“恕”的相通,從根本上說,是一種隱與顯,內與外,源與流意義上的相通。

但是,孔子為什么要把“忠”當作個體道德由之出發(fā)的、最本原的德性心理呢?這是一個必須要進一步追究的問題,不然,孔子心理情感主義的道德哲學思想就仍然是無根之木。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孔子的整個道德哲學的形而上前提的問題。然而,對這種極其重要的、理論的形上前提,孔子本人(在《論語》中)似乎并沒有論述。那么,孔子心理主義的道德哲學有沒有形而上的前提呢?

我們認為,孔子心理主義的道德哲學思想是有著自己深刻的形而上的理論前提的。其實,形而上的追問是人類理性的一種自然傾向。任何一個具有正常理智的人,都會或多或少、或明確或模糊地對面前的世界作出一定的形而上學的思考,更何況作為哲學家、思想家的孔子呢?然而,在《論語》中,孔子本人并沒有闡述作為自己道德哲學之理論前提的形而上學觀點。為什么呢?我們認為,其中的一個根本的原因恐怕就是,在孔子看來,自己道德理論的形上前提實際上早已被建立起來了,無需自己再重復或贅述。我們認為,孔子理論的這種形而上學前提就是孔子之前就已產(chǎn)生并對社會產(chǎn)生深刻影響的關于天人關系的自然主義的形上觀點即“天人合一”理論,特別是老子“道”的形而上學理論。(對此,本人另有專文論述)。

我們知道,老子“道”的形而上學的基本結論就是:道的規(guī)律是萬事萬物最內在的基本法則,它是通過自然界事物的自然而然的生命或運動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事物的不受外界干擾的自然而然的生命或運動狀態(tài),正是道運行的表現(xiàn)。老子認為,在行為方式方面應當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說,人類的行為假如要“合道”或“得道”,實際上只要遵循“自然”的方式或讓自己處于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之中就行了。

但是,我們應當承認,從一定的意義上說,這種所謂“自然”,實際上還是可進行兩類分析的。首先,“自然”可以分為,屬人的和不屬人的兩類。后者是外在于人本身的自然。這就是除人之外的萬事萬物的自然而然的生命或運動。前者是人本身的自然。人本身的自然是什么呢?它有可以分兩類。其一,它當然包括作為物質個體的人本身的生命的自然。這是一種被動的或處于必然的因果關聯(lián)之中的自然,它實際上與萬物的生命的自然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其二,這就是人之區(qū)別于萬物而特有的自然,即人的自然本性(人性)或情感。情感是行為的動機。人的外在的行為正是在自己情感的推動下進行的。既然人通過法取或順應外在的自然,可以使自己的諸多行為走向成功,我們?yōu)槭裁床荒堋胺ㄈ 蔽覀冏约旱膬仍诘淖匀荒??這正是人特有的“自然”。法?。ɑ蝽槕┩庠诘淖匀?,我們得到的是“天之道”與“地之道”,法?。ɑ蝽槕┤说倪@種內在自然,我們不就可以得到“人之道”了嗎?法取了天地之道,我們可以在與外在世界的交往中獲得成功,法取了人之道,我們不同樣可以避免人際之間的摩擦,實現(xiàn)人類集體的幸福嗎?這種內在的自然不時同樣重要的嗎?“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保ā兑住は缔o傳》)可見,孔子的“人之道”的思想,其實是與老子天之道地之道即道的形而上學的思想一脈相承的。我們認為,孔子正是在老子關于道的形而上思想的基礎上,抓住了“人的內在自然”,從而開拓了一片新的哲學理論天地——道德哲學,實現(xiàn)了對老子道的形而上學的繼承與超越。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發(fā)現(xiàn),先秦關于“天人合一”的形上思想或老子的道的形而上學,正是孔子道德哲學的形上前提。正因為孔子本承著這樣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他才會把人最內在、最自然的情感或心理狀態(tài)即“忠”作為自己心理主義道德理論的出發(fā)點。

既然“人之道”就是效法即遵循自己的內在自然——人自己的內在情感或本性,那么實現(xiàn)這種“人之道”的基本途徑就只能是這樣的:首先,我們盡力回歸并持守自己最內在的情感或本性,這就是“忠”;其次,在“忠”的基礎上,確定另一種對待事物的恰當?shù)淖匀磺楦小欠N人人都生而具有的“同情之心”,即“恕”;把“忠”和“恕”的情感付諸自己的行為實踐,于是有了個體道德行為的基本的內在動力和實踐法則;整個社會的道德秩序就是在忠恕這兩種個體道德情感的推動下得以實踐和遵循的。

這就是孔子道德哲學的內在理路。

第3篇:學習哲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分析哲學代表人物特點現(xiàn)代西方哲學特征

一、分析哲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分析哲學產(chǎn)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國家,并為北美國家所熟知。它作為20世紀西方哲學的重要思潮之一,曾在世界哲學流派中占據(jù)制高點。德國哲學家和數(shù)學家弗雷格在19世紀末在語言哲學方面提出了許多重要觀點,成為分析哲學的直接思想先驅。不過,西方哲學界一般說來仍把20世紀初的英國看作分析哲學的發(fā)源地,并把羅素于1905年發(fā)表的《論指示》一文視為分析哲學形成的象征,它頭一次比較詳細地闡述分析哲學某些基本觀點。維特根斯坦等人又對其作出了更深入的發(fā)展。美國哲學家卡普蘭曾對這個流派在西方世界中的影響作出評價:“我現(xiàn)在稱之為‘分析哲學’的這種廣泛的哲學思潮,是目前英語國家中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潮。幾乎在美國各大學中,以及在英國各個大學中,人們所說的哲學實際上就是指這種思潮。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別是印度和日本,情況也變得與此相似。這種分析思潮在南美也有某種影響。最后,在歐洲大陸的國家中,它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地位的?!盵1]可見,分析哲學在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上獨樹一幟不斷發(fā)展。

二、分析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

從狹義的分析哲學上來看,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包括弗雷格、羅素、摩爾、維特根斯坦等,他們在不同的角度對分析哲學進行了概括和發(fā)展。

(一)弗洛布弗雷格(1848—1925)

弗雷格是分析哲學的直接思想先驅。1848年他出生于德國魏瑪,并從1879年起在耶拿大學執(zhí)教。波蘭哲學家沙夫稱他為“偉大的數(shù)學家和邏輯學家,現(xiàn)在人們相信他是從亞里士多德以來邏輯學中最偉大的革新者”。[2]其著作有《論概念與對象》《概念語言》等。弗雷格首先反對心理主義,批判心理主義者“把一切歸結為主觀的東西,這種觀點貫徹到底,就等于取消了真理”。[3]即認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識的基礎不是人的心理過程而是邏輯。其次,他通過研究知識表達的形式研究知識本質。他認為知識與表達是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認為自然語言不夠嚴密,必須構造一個形式語言以確保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隨后,弗雷格由提出“函項學說”,即把語句的邏輯結構分解為函項和自變項。只有通過函項分析,區(qū)分語言的邏輯層次,我們才能避免無意義的陳述。對象與概念的區(qū)別既是弗雷格的邏輯,也是他的本體論。最后,弗雷格提出涵義是語言意義的內容,指稱是語言有意義性的標準,用于科學目的的語言必須有指稱,語詞的涵義和指稱有嚴格的對應關系,涵義和指稱的學說形成他的語言哲學的基本觀念??傊?,弗雷格把研究意義理論看作哲學研究的首要任務,并把意義理論看作哲學中唯一的一部分,為語言哲學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紀元。但應當指出,他的觀點也導致一部分人把哲學的任務歸結為語言分析,解決探討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等哲學基本問題。

(二)貝特蘭羅素(1872—1970)

羅素是分析哲學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出生于英國貴族家庭,開創(chuàng)用現(xiàn)代邏輯進行哲學分析的新局面。其著作有《我的哲學發(fā)展》《意義與真理的探究》等。他的主要哲學思想是外在關系論與多元論,即在認為命題都是主—賓詞關系的命題,內在聯(lián)系不能用于反映對象和關系的命題;摹狀詞理論和親知理論,即分析名稱和摹狀詞的差別并把知識分成兩類,我們通過感官直接認知的親知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邏輯原子主義與邏輯構造論,邏輯原子就是經(jīng)過邏輯分析后所達到的最基本的單元,并提出“只要有可能,就用有已經(jīng)實體的構造替代對未知實體的推論”;日常語言與邏輯理想語言學說,即邏輯的分析工作正是通過發(fā)現(xiàn)語言真正的邏輯形式來消除哲學問題的,因此,應當建立一種邏輯上的理想語言??傊_素的一生中哲學思想發(fā)生多次變化,但都對世界哲學思想產(chǎn)生巨大影響。

(三)喬治愛德華摩爾(1873—1953)

摩爾是分析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出生于倫敦近郊,在1911年回到劍橋擔任講師。其著作有《駁斥唯心主義》《保衛(wèi)常識》等。摩爾對分析哲學的貢獻主要在于他一方面領導了反對唯心主義,建立一種常識哲學;另一方面,他創(chuàng)造了概念分析方法,即對日常語言的分析,這使他成為分析哲學的奠基人。

(四)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1889—1951)

維特根斯坦是羅素之后影響最大的分析哲學家,其主要著作有《邏輯哲學論》《哲學研究》。維特根斯坦在哲學觀點上經(jīng)歷過重大轉折。前期他追隨羅素,創(chuàng)造了邏輯原子主義哲學。而后期,他卻與前期哲學大相徑庭,提出語言意義的用法理論。不過他兩種相異的哲學思想對整個哲學界都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維特根斯坦的前期代表著邏輯實證主義,而后期則回歸日常語言學。

三、分析哲學的特點

分析哲學理論復雜繁多,它不僅在不同支派之間產(chǎn)生許多分歧,更在同一支派內部產(chǎn)生許多的矛盾。盡管如此,他們的觀點粗略說來仍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一)把語言分析當作哲學的首要任務

分析哲學家將大部分哲學問題歸結為語言問題,并將哲學的任務歸結為是對科學語言進行邏輯分析抑或對日常語言進行語言分析。維特根斯坦曾指出:“全部哲學就是語言批判?!盵4]他認為,哲學上的迷惘混亂產(chǎn)生于濫用語言或誤用語言,強調概念的清晰性和推理的嚴謹性??柤{普也道,“哲學應當被關于科學的邏輯所代替,那就是說,應當被對于哥們科學的概念和語句的邏輯分析所代替,因為關于科學的邏輯不是別的,正是科學語言的邏輯句法?!盵5]他們認為語言是哲學的唯一研究對象,哲學的任務不是發(fā)現(xiàn)新的命題,而是將已存在的命題變得清晰,探求解釋科學語言或日常語言的意義。因此,一切超出這個范圍的問題都是毫無認識意義的形而上學命題。

(二)把分析方法看作哲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理解和使用分析方法中,羅素、前期維特根斯坦和邏輯實證主義者基本上都強調形式分析或邏輯分析,而摩爾、后期維特根斯坦以及日常語言學派則強調概念分析或語言分析。盡管分析哲學家對分析方法的理解不盡相同,但他們都一致重視這種方法的應用。分析方法可以發(fā)揮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作用。而且,在隨后處理哲學問題的過程中,他們通過利用這種方法在語言哲學和科學哲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積極成果。

(三)高度強調理論具有科學性,并把他們的哲學稱為“科學哲學”

一方面,他們強調有必要在自然科學中建立自己的理論,特別是以數(shù)學和物理學為榜樣,使自己的論證達到自然科學那樣的精確程度。許多分析哲學家既研究哲學,又研究科學,他們或者是具有科學修養(yǎng)的哲學家,或者是具有哲學修養(yǎng)的科學家。如弗雷格、羅素等人既是分析哲學的主要代表,又對數(shù)學或物理做過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他們在解決哲學問題時,都強調要從細處著手,從小到大地逐個解決,以得出精確答案??柤{普對研究的科學性曾這樣描述道,“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學的哲學并不導向宏偉的思辨體系,而毋寧導向一點一滴的澄清。只有當眾多的思想家辛苦工作,解決了一系列細小問題之后,才能嘗試構造這樣的體系?!盵6]

第4篇:學習哲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生活方式;病人依從

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ofbloodpressurecontrolinagedpatientswithhypertension/XIAOXuan,HELi|ying,LIBin,LIMei|jun//ChineseJournalofCardiovascularRehabilitationMedicine,2007,16(2):175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informationofhypertensiontreatment,andtoexplorethereasonofpoorlycontrolofbloodpressure.Methods:Thedataof778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wereanalyzed.Results:Inwhomthetakingrateofantihypertensiondrugwas9666%,andbloodpressurecontrolratewas7648%.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ofunderpressurebetweenbeforeandaftercure(P<005~<001).Thereasonsofthepoorcontrolofthebloodpressurerespectivelywereusingshort|termdrug(75%),pertinacioushypertension(72%),poorcompliance(63%),whitecoathypertension(17%),andunhealthylifestyle(16%).Conclusion:Usingetiologicaltherapyhasimportantsignificanceforgoodcontrolofhypertension.

Author′saddress:GuangzhousanitariumofPLA,Guangzhou,Guangdong,510515,China

Keywords:Hypertension;Lifestyle;Patientcompliance本研究對廣州療養(yǎng)院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了治療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以便改進高血壓治療,取得更好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778例高血壓病人為2003~2005年來自全軍各地,在我院療養(yǎng)的,已確診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養(yǎng)員或隨員,男517例,女261例,年齡59~86,平均(746±344)歲。

12方法針對此次調查制定了特定調查表。調查表的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自感血壓升高癥狀、服用降壓藥(用藥劑量及用法)、在生活方式上有無高血壓危險因素、父或母輩中有無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病史等。入院后每日7∶00、10∶00、15∶00、19∶00分四個時段測量血壓,連續(xù)15d。要求血壓測定采用汞柱式血壓計,每日在同一時間,由同一測試者測試,記錄結果(安靜狀態(tài)下連續(xù)3次)。血壓控制不良者均在積極改善生活方式條件后再行藥物降壓治療,降壓治療方案根據(jù)監(jiān)測血壓情況和(或)動態(tài)血壓檢查結果并結合患者既往用藥史和合并癥的情況,對患者主要臟器功能進行評估后,結合現(xiàn)有的循證醫(yī)學結果選擇降壓藥物。

13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100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各組治療前、后采用自身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高血壓控制情況778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高血壓服藥率9666%(752/778),高血壓服藥者中,7609%服用鈣拮抗劑,1198%服用利尿劑,1067%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360%服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874%服用β受體阻滯劑,180%服用α受體阻滯劑,1787%服用復合制劑(復方降壓片、北京降壓0號、復方羅布麻等)。有3509%的患者聯(lián)合應用2種或2種以上的降壓藥。高血壓的控制(<140/90mmHg)率占高血壓患者的7648%,占服藥者的7566%。

22血壓控制不良原因(1)依從性差者48例(63%);(2)不良行為方式12例(16%);(3)服用短效降壓藥56例(75%);(4)白大衣高血壓13例(17%);(5)頑固性高血壓54例(72%)。

23治療結果見表1。表1高血壓各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注:治療前、后比較*P<005,**P<001。

3討論

高血壓病是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降低血壓至達標水平和維持血壓的相對穩(wěn)定,對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深入了解患者血壓控制不良的原因對于控制高血壓非常重要。

高血壓治療的依從性:有文獻[1]指出,在2/3的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中依從性不良是其原因之一,其主要因素有擅自停換藥物、藥物不規(guī)則使用、藥物的副作用及目標血壓和高血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等,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依從性。不良生活方式可以影響血壓,使血壓難以控制。包括(1)鈉攝入過多,可使血容量負荷過重;(2)長期吸煙:使不出現(xiàn)夜間血壓下降;(3)其他:嗜酒,缺乏運動等。根據(jù)JNC7,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治療高血壓,如采用DASH飲食計劃,限制鈉的攝入,參加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限制每日酒精攝入量,可以將收縮壓降低20mmHg。部分患者僅在診室內血壓升高而在診室外血壓正常,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白大衣高血壓”。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白大衣高血壓對靶器官也有不良影響。它與血管阻力的改變、左室舒張功能不全、高脂血癥、胰島素抵抗等其他代謝異常有關,故主張予以治療。部分學者認為單純的白大衣高血壓不需要藥物治療,可對其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和心理治療,并用24h動態(tài)血壓(ABPM)進行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的隨訪[3]。

服用短效制劑可致凌晨血壓陡增。人體晝夜血壓曲線呈構型改變,夜間血壓一般比白天下降10%~20%,在晨起后逐漸增高并于上午達到峰值。有少數(shù)患者在凌晨5時~6時起床時血壓猛增到峰值。一些臨床觀察顯示: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在早晨有更大的危險性,這與清晨血壓升高有很大的相關性[4]。凌晨血壓陡增,其機制可能是血壓調節(jié)對交感活動的過度反應,多見于使用短效降壓藥的患者。改用谷峰比值較高的長效制劑(如硝苯地平緩釋片),能更有效地控制夜間(0時至次日晨8時)血壓[5],防止凌晨血壓陡增,減少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

高血壓患者經(jīng)聯(lián)合3種足量降壓藥物治療(其中包括利尿劑)血壓仍不能降到140/90mmHg以下,或者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不能使收縮壓降低至160mmHg以下者,被診斷為頑固性高血壓[2]。文獻顯示[6]:小劑量多聯(lián)合用藥效果明顯,最多可聯(lián)用8種藥物。多聯(lián)合用藥(超過5種)時,每種藥物均為小劑量(常用量的1/3~1/2,一般不超過常用量)。

【參考文獻】

\[1\]WerlemannBC,OfferrsE,KollochRComplianceproblemsintherapyresistanthypertension[J].Herz,2004,29(3):271-275.

\[2\]黃平,吳健老年人頑固性高血壓[J].中華老年雜志,2005,24(4):250-251.

\[3\]施珍白大衣高血壓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5,26(1):8-11.

[4]KuwajimaI.Ambulatorybloodpressureintheelderlywithhypertension[J].NipponRonenIgkkaiZasshi,1994,31(5):920-921.

第5篇:學習哲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自然主義/認識論

【正文】

自然主義(naturalism)是一個意義模糊的概念,它貫穿于歐洲哲學發(fā)展的全過程??v觀西方哲學史,我們可以把自然主義的發(fā)展分為四個時期:古希臘萌芽時期;十七——十九世紀的自然主義;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自然主義以及當代西方(特別是美國)科學哲學中的自然主義。本文擬就當代的自然主義進行考查。

一、科學派的自然主義

在后現(xiàn)代哲學文化的大背景中,在心理主義的復歸和計算科學與認知科學的迅速發(fā)展的前提下,特別是在科學實在論和反實在論的懸而未決的爭論之后,自然主義的科學哲學思潮出現(xiàn)了。這一思潮的首倡者是奎因(W.V.O.Quine)。

1.奎因的自然化認識論

在科學哲學中最早明確倡導自然主義的哲學家當推奎因??蛱岢鲎匀换J識論的動機是對傳統(tǒng)認識論的不滿。我們知道,所謂傳統(tǒng)的認識論主要是指經(jīng)驗論的認識論和唯理論的認識論。在奎因看來,傳統(tǒng)的經(jīng)驗論有兩個教條:一是所謂的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的區(qū)分問題;按照奎因的觀點,如果全部科學(包括數(shù)字、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是一個緊密聯(lián)系的整體,它們只是沿著邊緣與經(jīng)驗相接觸,那么分析——綜合命題便沒有了明顯的界限,因此,認識論問題便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了。這是奎因自然化認識論的起點。二是所謂的還原論教條??蛘J為,休謨欲將關于世界的知識還原為感覺印象是不成功的,因為關于存在的全稱陳述以及關于將來事件的陳述是不能用感覺印象來確定的。因此后來人們轉向用語境定義(contextualdefinition)和集合論來使知識還原。如羅素的《我們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卡爾納普的《世界的邏輯構造》等都企圖將普遍科學語言翻譯成邏輯的語言,然而這些努力都失敗了,因為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告訴我們,即使有自洽的公理,也不能涵蓋整個邏輯系統(tǒng)。因此,傳統(tǒng)的經(jīng)驗論走入了誤區(qū)。

對傳統(tǒng)的唯理論的挑戰(zhàn)則更為嚴重。唯理論者追求一種內在完備的理性的邏輯建構,以作為知識的基礎,然而這一基礎動搖了。因為,人們已認識到,用以建構的那種元邏輯和元標準根本找不到,前提性知識無法建構。另外,上面所提到的哥德爾定理更清楚地表明了這種邏輯建構的內在缺陷。所以不可能為科學知識建構一個可靠的邏輯基礎。[1]

由以上分析可知,奎因的自然主義的一個來源是整體論(holism);另一個來源是非再生的實在論(unregeneraterealism),這種實在論所表現(xiàn)的是“除了科學內部可以商量的、不確定的事物之外,毫無惶惑之感的自然科學家的堅定狀態(tài)”[2]。這種非再生的實在論的目的是建立科學主義(scientism),而整體論提出的目的則是放棄第一哲學,即傳統(tǒng)的認識論。這兩者的結合使奎因認為應該放棄合理重構,從而訴諸于心理學,把認識論看作是對認識的實際進行過程的記錄,因此認識論者成了科學地探究人類知識獲取的經(jīng)驗心理學家,“認識論的地位僅僅降低為心理學(因此,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1],p.74)

可見,奎因的自然化認識論認為,傳統(tǒng)的認識論雖然受到挑戰(zhàn),但在新的澄清的意義上認識論還存在,不過此時它已經(jīng)是自然科學(特別是心理學)的一部分了。它和傳統(tǒng)認識論的一個明顯區(qū)別便是我們可以自由地運用經(jīng)驗心理學。這實質上就是把科學認識論降級到自然科學內部,從而取消了認識論的獨立性地位,代之以心理學等自然科學,因此我們稱以他為代表的一派觀點為科學派的自然主義??虻挠^點可參見陳波的文章(《自然辯證法通訊》),1995.4.)。在八十年代科學實在論和反實在論爭論不休之時,奎因的自然化認識論思想引發(fā)了不同的自然主義流派,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2.R.N.吉爾的工具化認識論

吉爾提出工具化認識論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傳統(tǒng)的方法論基礎主義失敗了。例如,萊欣巴赫不是在邏輯中而是在實際行為規(guī)則中尋找方法論基礎,哈金(Hacking)論證說,這些規(guī)則序列是隨機的,從而也就不知道其是否合理。而卡爾納普則在方法論上采取歸納邏輯的計劃,他的觀點也受到嚴厲的批判。繼卡爾納普等人之后,拉卡托斯和勞丹提出了元方法論。吉爾認為元方法論不能為反對相對主義提供有力的辯護,因為勞丹的策略實際上是直覺主義的元方法論,它是以判斷關于科學合理性的前直覺知識的合理性為起點的,因此本質上講這是一種解明策略而不是辯護,合理性問題因而被抹殺了??梢?,元方法論也困難重重。波普爾將其方法論建立在否定后件推理的簡單規(guī)則之上,而拉卡托斯(I.Lakatos)已經(jīng)證明,若遵循波普爾的規(guī)則,會將一切理論證偽。如果假定應排斥被證偽的理論,那么一切理論都應被排斥,顯然這是不可能的。綜上吉爾認為,想從事尋找基礎的工作是不可行的,應該放棄方法論基礎主義而選擇自然主義。“對任何科學來講,都不存在哲學的基礎,也不存在探討科學的理論深度的哲學方法,存在的僅是科學方法本身”。[3]

第二個原因是雖然庫恩、漢森、奎因和坎貝爾(Campbell.D.T)等人使心理學、經(jīng)濟學以及計算科學成為自然化認識論的基礎,但是在吉爾看來,這些學科尚不足以完成這項任務。第三個原因是從六十年代起,認知科學開始出現(xiàn)并且對哲學的內容和方法,以及語言哲學、心理哲學和認識論產(chǎn)生了影響,進而也開始影響到科學哲學。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科學哲學家開始把認知科學作為對科學(作為一種認知活動)所做的哲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吉爾正是其中的一位。為把這種研究手段推向深入,1988年以后,他又把認知科學分為三束:①人工智能,②認知心理學,③認知神經(jīng)科學。其中每一束都為科學哲學的中心研究課題提供了模型。這樣,吉爾自認為已經(jīng)完成了把科學哲學建立在認知科學基礎之上的任務。這也正是他的工具化認識論(即自然化科學哲學)的核心所在。即“理論是通過一種包括個體判斷和社會關聯(lián)兩者的自然過程而被接受(或放棄)的,并不涉及什么理論選擇的合理性原則”。([3],p.7)自然主義的科學哲學不需要定義合理性,因為“理論選擇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它從真正的行為者在其實際科學生活所面臨的種種選擇開始”,[4]“對我來說,存在的唯一一種合理性便是為達到已知目的而去運用經(jīng)驗確認策略的工具”。[5]可見,吉爾把合理性看作是工具性的,因而也就無需對其進行定義。因而我們稱他的觀點為工具的認識論。

伊弗朗(N.J.Efron)和費池(M.Fisch)從合理性的角度出發(fā)批評吉爾。他們認為,吉爾的解釋是不充分的,因為它忽視了合理性問題。吉爾在判斷模型的相對優(yōu)勢時過分強調其自然的模型技巧,過分強調自然的直觀推理(uaturalheuristics),而對刻畫科學活動的模型、發(fā)現(xiàn)錯誤以及模型化的系統(tǒng)嘗試等的反省卻不夠重視。因此,“科學和其它人文學科的這一方面——即創(chuàng)造性的、思辨性的、反應性,簡言之即說明的合理性方面——在吉爾的研究中完全被忽視了。”這樣看來,吉爾對科學的說明像其它自然主義者的觀點一樣,確切地講排除了關于科學的很重要的且最需要解釋的方面。他們認為,正是由于吉爾放棄了合理性,才使他的理論的解釋性價值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由于合理性對科學的探究來說是基本的,因此“吉爾的眾多洞察和深刻的分析的結合并沒有象他所說的那樣能真正地解釋科學”。[6]我們可以把他們的觀點總結如下:一方面,科學不單單是純形式的模型建構過程,它還有非邏輯的因素,后者恰被吉爾忽視了;另一方面,吉爾應該為自己的自然主義的合理性進行辯護,然而他卻放棄合理性,從而也就無法為自己辯護。

總之,吉爾的工具的認識論本質上與奎因的觀點一樣都訴諸科學以解決認識論問題。他們或者把認識論看作心理學的一個部分,或用認知科學研究認識論。二者都使認識論問題“實證”化了,因而在某種意義上取消了認識論問題。不過,與奎因相比,吉爾更加注重工具的合理性,從而上承分析哲學的方法論余緒,而更靠攏美國新實用主義的哲學精神。他以工具為出發(fā)點,試圖使自然主義有解決描述和解釋兩方面的認識論問題的能力。但是吉爾忽視了科學認識的文化學方面,這一點伊弗朗是對的。也正是由于這一原因,從庫恩、漢森以來,對科學認識的社會研究(即科學的社會認識論)才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科學的非邏輯方面也得到了相當深入的研究。從這一點上說,吉爾在自然主義諸流派代表人物中,受傳統(tǒng)分析哲學的影響似乎較深,而同人文主義和價值論最為疏遠。

3.撒加德、丘奇蘭德、西蒙等人的計算化認識論

如果說奎因、吉爾等人的自然化科學哲學的觀點仍然有相當濃厚的抽象理論特色的話,那么,撒加德的思想則試圖實際地把認識論實證化。在《計算的科學哲學》一書前言中他具體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本書用一種解題和歸納的計算機程序來解釋計算的觀念同關于科學理論的發(fā)現(xiàn)、評價以及應用等的關聯(lián)”。[7]可見,撒加德試圖在計算機的框架內解釋科學中的一系列問題,其觀點如下:

a.理論是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的復雜資料結構;它們存在于由規(guī)則、概念以及解題所構成的高度組織的集合之中;

b.解釋和解題是由規(guī)則、概念以及解答等作為中介的計算機程序;

c.理論的發(fā)現(xiàn)和評價是在解釋和解題的語境(context)中引出的子程序;

d.理論概念是有意義的,因為它產(chǎn)生于發(fā)現(xiàn)程序,并且與其它概念有關聯(lián);

e.在科學探索過程中,理論活動和實驗活動都是基本的,二者不可偏頗;

f.科學應如何研究,關于科學如何運行的描述性研究可以作出根本性的貢獻。(p.189)

撒加德認為這個科學理論性質的計算性說明是較全面的。他對PI系統(tǒng)充滿信心,認為它能解決認識論的許多問題(如規(guī)范和描述之間的關系)。但是后來他發(fā)現(xiàn)PI系統(tǒng)至少有兩點不足。一是,現(xiàn)時的模型不能解釋問題如何出現(xiàn),因為PI要求的是給出問題;另一個不足涉及到PI中觀察信息的來源,因為許多科學問題產(chǎn)生于觀察和實驗,而PI對新觀察和實驗的來源沒有發(fā)言權。([7],pp.175—176,)由于PI系統(tǒng)有局限性,所以撒加德近來又發(fā)展了他的觀點。他從注重科學自身轉向也注重科學的社會性,并給出一種新的模型,“該模型從布散式人工智能(distributedartificialintellegence.DAI)的觀點出發(fā)來看待科學共同體”。[8]亦即對科學的、心理的以及社會因素給出一種綜合的看法,實際上這是一種科學的社會模型。因為此前有一種方法論個體主義學說認為,所有解釋社會現(xiàn)象和個體現(xiàn)象的嘗試肯定只涉及有關個體的事實,據(jù)此可知,社會解釋能夠而且最終會被還原為心理學解釋。不管這種學說是否成立,撒加德認為,把科學看作布散式計算的系統(tǒng)并非是以該學說為先決條件的。我們可以把他給出的理由簡單地總結如下:①有的事實具有無法簡化的社會性;②心理學解釋和社會學解釋相互依賴;③對個體計算心理學的解釋也可能用具有社會特點的術語來表述;④社會現(xiàn)象太復雜難以處理。所以他說:“把科學共同體看作是布散的計算系統(tǒng)的觀點并不是把社會問題還原為心理學問題,而是要共同推進對社會和心智的理解”。([8],p.10)可見,撒加德并不否認認知個體活動的作用,他的目標是把對個體認知活動的理解和對科學共同體的分析結合起來,從而認識為什么科學的心理學說明和社會學說明可以結合為一體,以達到他所說的“從一種綜合的觀點出發(fā)來看待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心理學和科學社會學”的目的。

總之,撒加德認為,哲學與科學是連續(xù)的。兩者的區(qū)別僅在于哲學處理的問題相對于科學來說是較一般的、思辨的和規(guī)范的。涉及到推理的哲學分支與心理學和人工智能是連續(xù)的。他試圖把科學共同體看作是布散式人工智能,以求用計算機網(wǎng)絡來解決有關問題,從而把科學的心理學方面和社會方面結合為一個整體。

特萬泥對撒加德等人的計算機模型提出五點質疑??梢愿爬ū硎鋈缦拢?/p>

①模型能處理高階的直覺推理嗎?

②模型能處理不確定的交互作用嗎(chancyinteractions)?

③模型能處理視覺的形象化描述嗎(VisualImaginery)?由于計算論者沒有注意到視覺認知的動力學,因此,甚至連這一問題的范圍都沒認識到。

④模型能處理一個廣義的知識基礎嗎?特萬泥認為這里有一個問題,即在一個知識基礎中的那些條目實際上并不真正是原始資料,例如還有一些無認知的評價(如“結果不令人滿意”)等等?!熬臀覀兯?,沒有任何計算論者能在數(shù)據(jù)庫(database)中做到使這樣的信息(指元認知評價之類的信息——筆者)具體化?!?/p>

⑤模型能懷疑數(shù)據(jù)嗎?科學家們一般都懷疑數(shù)據(jù)。然而,幾乎所有的計算機模型都忽視了這一問題,它們把數(shù)據(jù)看作是一開始就固定不變的,給出的模型很難把握現(xiàn)實世界中的科學家所面臨問題的范圍。由于存在上述疑問,特萬泥認為,“看來,有必要在一個更大的語境中來考慮計算機模型的作用,這個語境是我們關于科學思想的、發(fā)展著的理論語境?!盵9]

特萬泥的詰難是有一定道理的??茖W理論的發(fā)現(xiàn)和科學理論的性質等問題有其非程序性的方面,諸如直覺的、社會的種種因素以及數(shù)據(jù)真?zhèn)涡缘葐栴}都是不能用計算機來處理的。撒加德等計算論者們把計算機理論泛化,以至使之成為解決所有認識論問題的萬能鑰匙,這里的片面性是顯然的。他實質上用計算機理論取代認識論問題,這同奎因等人本質上是一致的。

以上我們談了奎因、吉爾、撒加德等人的自然主義觀點??傮w來說,他們都注重把科學認知的哲學反思與科學本身的實證研究結合起來進行考察。應當說,吸收現(xiàn)代實證科學對認知的若干性質所做的具體研究是值得重視的,現(xiàn)代認識論如果不吸納這些成果,不可能有新的突破,自然化的認識論注意到這一點,這使他們的工作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但是,他們卻使認識論的獨立性地位問題受到了挑戰(zhàn),甚至把認識論消解為實證科學。而且,在自然主義的界定意義上,作為描述性事業(yè)的科學與作為規(guī)范性事業(yè)的認識論似乎是不可調和的。因此描述和規(guī)范的關系對他們來說是無法解決的。許多學者也正是基于這兩者才對他們進行批判。但是,規(guī)范性和描述性難道真的不可調和嗎?自然化認識論不能有規(guī)范的維度嗎?為了突破這一二難的困境,勞丹才將價值論引入科學認識論之中,從而形成了他的規(guī)范自然主義。

二、勞丹的規(guī)范自然主義

勞丹提出其規(guī)范自然主義的直接動因便是奎因等人放棄了認識論的規(guī)范地位。在他看來這是自我毀滅。他主張自然化認識論可以以某種方式保持規(guī)范性,從而認識論雖然是自然化的,但卻并不因此而喪失獨立性以至于被徹底消解。

1987年,勞丹明確提出了規(guī)范自然主義理論。其原因有兩個:一是勞丹認為科學方法論面臨許多困境。在傳統(tǒng)的科學哲學中,方法論占據(jù)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波普爾、特別是庫恩的工作,這種情況一去不返。波普爾把方法論看作約定,因此,沒有了合理性選擇;庫恩則認為方法論標準太模糊,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方法不能決定競爭理論的選擇。拉卡托斯甚至斷言我們根本提不出什么有根據(jù)的建議以使科學家接受或放棄哪個理論。費耶阿本德的綱領是“怎么都行”,主張方法論無政府主義。至于羅蒂則認為一切都應“羅蒂化”。由此可見,在歷史社會學派那里,方法論發(fā)展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其規(guī)范力量已被完全剝奪了。

二是勞丹以前的自然主義方法論觀點并不令人滿意。如奎因認為,方法只不過是對自然科學所用方法的描述,因而沒有規(guī)范的力量。這樣,奎因等人便面臨一個嚴重的困難:自然主義應該為自身的合理性進行辯護,但是“合理性是一個非自然的概念,”[10]這樣自然主義要用非自然主義為自身辯護,這是一個悖論。為避免悖論,因此勞丹認為:“方法論的非規(guī)范化并不是由其自然化來表征的。恰恰相反,人們可以表明一個完全‘科學的’和徹底‘描述的’方法論將具有一個規(guī)范的結果”。[11]可見,勞丹希望在以前的自然化認識論和科學哲學中的相對主義之間找到一條“中間道路”——規(guī)范自然主義。具體觀點及評論參見孟建偉和方在慶的文章(《自然辯證法研究》。1992.8;《自然辯證法通訊》,1992.2)。此處不再贅述。

三、“文化派”的自然主義

1.瓦托夫斯基的歷史化認識論

奎因和勞丹等人的自然主義的共同特點是對社會文化的疏離。M.W.瓦托夫斯基(Wartofsky)則注意到認識的文化性,他倡導認識論的歷史化以替代上述認識論。他認為,歷史的認識論開始于如下前提:知識的獲得是人類活動的基本方式,它不能脫離其它形式的人類實踐,因此也不獨立于這些其它形式實踐的歷史性(即其歷史變化和發(fā)展)。[12]由這一前提可以引伸出三點論斷:(1)人類認知實踐的適當?shù)难芯坑虿⒉皇浅橄蟮摹叭祟愋撵`”,而是具體的、有多種特色的歷史的人類實踐域——是社會的、技術的、藝術的以及科學的。(2)認知的進展要通過表征(representation),因為它通過把人工制品作為象征來表現(xiàn)。認知方式歷史地隨社會實踐,因之也隨表征的改變而改變。(3)對所有人類知識而言,不存在固定的、基本的形式或結構,人的心靈隨著各種各樣的歷史實踐的不同而改變,即心靈是一個變化發(fā)展的、歷史地自我超越的人工制造物。

瓦托夫斯基認為,卡爾納普的記錄語句為經(jīng)驗的科學哲學提供歸納基礎,但它并不就是感覺資料。后來卡爾納普放棄了這些而支持他所謂的生活經(jīng)驗,但即使這樣也還是不夠的,因為在邏輯重構過程中,所使用的資料并不簡單地是經(jīng)驗,而是描述經(jīng)驗的語句在操作。但是這些語句——記錄語句——必須依據(jù)某種語言,而卡爾納普認為這種語言的選取是出于方便和實踐上的約定。因此瓦托夫斯基說,卡爾納普的這一寬容原則(principleoftolerence)實質上并沒有為任何語句提供內在的或必要的歸納基礎性說明,因此它是一個實用主義或工具主義的社會文化約定。

至于波普爾對理論證偽的說明,瓦托夫斯基認為也有賴于社會心理學。因為證偽的經(jīng)驗檢驗的構成也是社會文化的約定。奎因和哈貝馬斯都訴諸于語言共同體的共識,對他們來說,真理是基于語言的內在規(guī)范??梢?,認識論的社會化在當代哲學特別是科學哲學中的進展一開始本是建立在經(jīng)驗主義基礎之上的。從主體間的可檢驗性到社會選擇、語言約定,都明顯地表現(xiàn)了從經(jīng)驗基礎的相對化向合理性選擇論題的過渡。由此可見,認識的根據(jù)已從傳統(tǒng)認識論的內在的或心智的語境轉移到一個語言共同體的行為的外在的社會語境。

由以上論述,瓦托夫斯基提出應以歷史化的認識論來替代傳統(tǒng)理解的認識論。亦即把認知活動看作是歷史地變動的,這種變動的涵義是指:認知、知覺的方式隨整個人類實踐(包括社會的、技術的、科學、經(jīng)濟、藝術的實踐)的改變而改變。他把認知活動規(guī)定為不僅僅是思想上的,還包括通過實踐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感情活動或主體能力的域;也包括在道德、藝術、科學技術語境中所涉及的判斷方式。又因為人類認知活動不是獨立發(fā)生的,它不能脫離各種實踐形式,包括狩獵、生產(chǎn)、社會交往、戰(zhàn)爭、政治等;所以,實踐是認識活動的具體方式。

2.富勒的社會認識論

富勒(S·Fuller)提倡社會的認識論。他認為,“一個對知識的自然化的研究本身就應該運用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方法和發(fā)現(xiàn)”,[13]而作為一門交叉學問的社會的認識論即可滿足這一要求。它本著建構一種規(guī)范的科學哲學的目的而把“知識社會學”作為經(jīng)驗來源。它從三個方面來研究:(1)作為一種元理論;(2)作為一種經(jīng)驗的研究綱領;以及(3)作為知識策略。

首先,作為元理論,社會認識論的基本功能在于做出一種設計,以重新解釋哲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在研究時到底在做什么。社會認識論者建構元理論的主要動機在于使知識“自然化”,并且確信知識是在它所涉及的世界之中的。而知識的自然化應該包括的不是認識論的消失,而是使一種界限——認識論和關于知識的社會科學研究的界限——消失。近來,后現(xiàn)代主義者羅蒂為了追求經(jīng)驗的歷史的研究而放棄規(guī)范的研究,這表明當代對知識所做的規(guī)范的哲學解釋漸漸脫離了社會科學的解釋。社會化的認識論者認為這正是對哲學在科學中的作用的一個錯誤理解的產(chǎn)物。

其次,社會的認識論也是一種經(jīng)驗研究綱領和一種知識策略的工具。在經(jīng)驗方面它是雙重的:一是根據(jù)預設的科學編年史工作來分析關于知識增長的哲學陳述;二是在認識上把比較突出的歷史事件分解為各個“運作部分”,這樣才能決定一個認識規(guī)范的存在與否對事件的出現(xiàn)所產(chǎn)生的不同影響。在策略方面,社會的認識論目的是發(fā)展一種修辭(rhetoric),以便把它的元理論和經(jīng)驗研究轉變?yōu)橐环N增加科學共識性的方法。

3.唐斯的社會自然化認識論

唐斯(S.M.Downs)在富勒等人的基礎上進一步具體地闡述了社會自然化的認識論。他認為,以前的自然化科學哲學不太關心科學實踐的社會本質,所注重的只是用認知科學的成果來解釋科學,因而這種研究是有缺陷的。一個缺陷是采用了認知個體主義(cognitiveindividua-lism),另外,科學實踐的社會性不可化簡。

唐斯認為,R.吉爾、西蒙以及撒加德等人把認知科學的方法用于研究科學理論的變革、評價、本質以及科學發(fā)現(xiàn)等問題,用認知科學的經(jīng)驗成果來充實和約束哲學理論,這是不恰當?shù)?。因為他們采取了認知個體主義立場,即完全根據(jù)個體的心理過程來解釋認知現(xiàn)象,認為對科學家個人的心理機制的說明能充分地說明科學中哪些因素具有認知特點。他們認為在對成功的科學進行說明時要以認知因素為依據(jù),而對失敗的科學的說明則要應用非認知因素。這一觀點在勞丹的不合理性命題中得到了明確表述:所有合理的科學實踐都可以根據(jù)認知因素來解釋,除此之外的部分則由社會學家或心理學家來解釋??梢?,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對成功科學的解釋是不相干的,社會因素的積極作用從而被抹煞了。唐斯對認知個體主義進行了批判。他從科學家為什么組成共同體來開展研究這一問題入手進行分析,認為之所以必須組成研究群體,原因首先在于,檢驗或評價假說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心理能力,還要有技術分工和合作。勞動分工是按照技術在科學共同體成員中的分布進行的。其次,單憑個人力量來評價假說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個人能力畢竟有限。所以“科學家們應協(xié)力工作以克服個人的經(jīng)驗限制,從而可以對認知勞動進行分工。如果忽視這一事實,認知科學家也就忽視了科學知識生產(chǎn)所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本質。[14]

根據(jù)以上的批評,唐斯認為應該在認識論中加入一個社會的維度。他認為科學的社會本質有三個側面:一是理論是公有的財富,它可以跨越時間在共同體中流傳;二是社會相互作用直接導致認知成果;三是應從更大的社會背景上看問題,這對于我們了解某項活動是不是對科學的一種貢獻十分必要。這三個側面有助于明確科學事業(yè)的地位,澄清科學共同體與一般社會事業(yè)的關系。所有科學實踐至少包含以上三個社會層次。唐斯的總結論是:(1)認知科學如果不放棄認知個體主義,它就不能對科學作出適當?shù)拿枋鲂哉f明,(2)具有某一規(guī)范范圍的自然主義科學哲學必然會有一種描述基礎,這種基礎要考慮科學實踐與眾不同的社會本質,(3)科學知識的生產(chǎn)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活動。([14],p.66)

瓦托夫斯基正確地看到了認識的獲得是一個歷史的、本身是實踐的、而且不脫離其它實踐的過程。他注意到寬容原則的實用性和約定性,從而提出認知活動是歷史地變動的這一觀點,并把它作為歷史化認識論的整個出發(fā)點。這種見解雖然不錯,但卻并不全面。首先,認知活動是變化的,但變化是一切事物的特點。另外,認識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在一定時期內相對不變,單純談論認識的歷史變化顯然有失偏頗,不可理解。應該把自然的因素和歷史的因素結合起來才對。富勒主張把社會科學的方法應用于自然化的認知研究。他的觀點得益于知識社會學、科學社會學以及歷史社會學派的主張。自庫恩發(fā)表《科學革命的結構》以來,對知識的社會歷史研究漸漸盛行起來,而這已成為社會歷史學派的特征。富勒、唐斯等人進而把自然化的科學哲學納入到整個社會文化背景之中去思考,認為哲學與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是連續(xù)的,應該把自然和社會科學方法運用于哲學研究及認識論研究。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面。首先,雖然應用科學的方法于認識論的研究本身無可厚非,但是認識論的研究方法是否一定是科學的方法?認識論是否具有自己獨特的問題和方法?他們這樣做的結果能否使認識論保持獨立性?這些都是成問題的。第二,從奎因開始倡導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連續(xù)性,接下來又把計算機科學和其他認知科學成果運用于認識論研究,后來又在自然化科學哲學中加入社會的維度,這里似乎有一個修改傳統(tǒng)哲學所界定的認識論研究域的問題。本來意義上的自然主義所主張的方法論主要是把自然科學方法移植到認識論之中,現(xiàn)在又加入了社會科學的方法。于是整個科學方法(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就是認識論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這樣一來,認識論的特殊地位何在?它還屬于哲學了嗎?第三,唐斯批判認知個體主義,注重認識的社會性,認為這樣才能對科學作出適當?shù)拿枋鲂哉f明。這種觀點當然不無道理,然而盡管科學是社會大系統(tǒng)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子系統(tǒng),離不開社會實踐,但科學本身畢竟有其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茖W認知的本體論基礎是自然界本身,它是獨立于社會的,是價值中立的,在這一點上,科學認知活動的不同層次的主體(科學家個體和科學共同體)具有等價性。因此,對科學認識的說明是不能完全社會化的。在這方面,外史論綱領(如愛丁堡學派的硬綱領)已經(jīng)宣告失敗。

總而言之,自然主義的本質特征在于承認認識論和科學之間存在連續(xù)性,否認這種連續(xù)性便是非自然主義。在這一點上,我們所論述的三種自然主義流派符合這一界定。因為它們都認為認識論研究和科學密不可分。自然主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在科學和認識論的連續(xù)性上采取怎樣的形式,能夠走多遠??虻热税颜J識論同心理學、計算科學、神經(jīng)科學等自然科學聯(lián)系起來,并認為是后者的一部分。顯然這否認了認知的規(guī)范特性,使諸如辯護、推理以及證據(jù)等規(guī)范概念失去地位,而代之以一些自然科學的概念。這實質上就是取消了認識論,走向了一個極端。勞丹等人正因為看到這一點才把規(guī)范性,價值論納入自然主義科學哲學之中,認為描述性和規(guī)范性可以調和。而文化自然主義者更有甚之,他們注重認識的歷史性、社會性、文化性,主張認識論和社會科學是連續(xù)的,然而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帶有人為的、主體色彩的事物,是“想要”的事物,它需要解釋學的詮釋,有賴于對價值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可以說,文化自然主義比勞丹更注重認識的規(guī)范性,并有走向否認科學認識所具有的描述性,單純強調規(guī)范性、價值性的危險,更有走向徹底相對主義的嫌疑??梢哉f,文化自然主義與其他自然主義的上述異同點使它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們已經(jīng)看到,自然主義科學哲學追求的是把認識論和科學聯(lián)系起來,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哲學研究。應該說,這種重視科學的思想對當代哲學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擺脫基礎主義的陰影等具有很大啟發(fā)意義。它本身也是為擺脫基礎主義、本質主義和辯護主義而出現(xiàn)的,在客觀上為西方科學哲學的重構提供了一條思路,但這條思路行不通。對當代自然主義來說,認識論或者成為科學的一部分,或者與價值論等結合,不管所采取的方式如何,認識論的獨立地位已不復存在,哲學已經(jīng)降低層次、消溶在科學之中,哲學和科學的界線從此化為烏有。這實質上是認識論的取消主義。如所周知,恩格斯曾經(jīng)說過:“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庇纱顺霭l(fā),關于認識的本質、發(fā)展、評價、解釋等一系列問題,都帶有極大的普遍性。這些問題的性質和解決途徑都屬于世界觀的范疇,它超越于任何一門具體科學之上。歸根結底,認識論取消論不過是重蹈歷史上經(jīng)驗主義的覆轍。而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蔑視辯證法,蔑視哲學的理論思維是“不能不受懲罰的”。恩格斯甚至直截了當?shù)卣f:“在這里,唯一的問題是思維得正確或不正確,而輕視理論顯然是自然主義地、因而是不正確地思維的最確實的道路?!盵15]自然主義作為吸收當代科學成果構建合理的哲學體系的一種嘗試值得重視,但循著這條路走下去,所得到的只能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

【參考文獻】

[1]參見W.V.Quine:EpistemologyNaturalized.inOntologicalRelativityandOtherEssays(1969),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

[2]奎因:經(jīng)驗論的五個里程碑,張金言譯,哲學譯叢,1992,p.54(譯文略有改動).

[3]RonaldN.Giere:ExplainingScience:ACognitiveApproach,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4,XVI.

[4]R.N.吉爾:自然化的科學哲學,哲學譯叢,程煉譯,1989,1.p43.

[5]R.N.Glere:WhattheCognitiveStudyofScienceIsNot?inCognitiveModelsofScience.VolXV.UniverstyofMinnesotaPress,1992,p42.

[6]NoahJ.EfronandMenachemFisch:ScienceNaturalized,ScienceDenatured.HistoryandPhilosophyoftheLifeScience,1991,No.2,p.187—222.

[7]P.Thargard:ComputationalPhilosophyofScience.CambridgeMass.MITPress.1988,XI,p.2—3.

[8]P.撒加德:心智社會——作為布散計算的科學,哲學譯叢,1994.3.p.1

[9]RyanD.Tweney:inComputationalModelsofScientificDiscoveryandTheoryFormation—SanMaterCalif,MorganKaufmann,Pub,Inc,1990,p.481.

[10]R.N.Giere:PhilosophyofScienceNaturalized.PhilosophyofScience,52(1985),p331.

[11]L.Laudan:ProgressorRationality.AmericanPhilosophicalQuarterly.Vol.121,p.19—23.

[12]Marx·W·Wartofsky:EpistemolgyHistoricized,inAbnerShimonyandDebraNails(eds).NaturalisticEpistemlolgy.1987.D.ReidelPublshingCompany,p.358.

[13]SteveFuller:EpistemologyRadicallyNaturalized,inCognitiveModelsofScience—MinnesotaStudiesforthePhilosophyofScience.Vol.XV.1992,p.427.

第6篇:學習哲學論文范文

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倫理學是德性倫理學。從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倫理學和孔盂的倫理思想來看,德性是一切美好品質的概括,它包括狀態(tài)、性情和習慣等。在西方傳統(tǒng)里,它分為勇敢、慷慨、謙遜、節(jié)制、大方、大度、溫和、公正等條目;在中國傳統(tǒng)里,它則分為恭、寬、信、敏、惠、忠、孝、禮、智、義等條目。

一、孔子的德性倫理思想——仁愛、忠恕、修己

儒家德性論的基礎是人性論??鬃诱f:“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主張性善論。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閉儒家德性論的一個重要思想基礎是“天人合德”。認為人類社會倫理道德本原在天,是天的本質屬性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表現(xiàn)。因而。第一,作為人類社會基本秩序和行為規(guī)范的道德綱常。是天經(jīng)地義的。第二。人類的社會生活和一切行為都是以天為最根本的法則的。第三。人類社會道德效法天的自然之道,體現(xiàn)天的“生生之德”,因而維持社會最和諧、最穩(wěn)定的秩序。總之.儒家德性思想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的自然經(jīng)濟模式之中.又全面滲透于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對中國的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鬃邮侨寮业滦岳碚摰膭?chuàng)始人。他的德性思想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提出了德性的總括——“仁”

“仁”是孔子德性思想的核心內容。孔子對“仁”的用法極其靈活.每次針對不同的學生的不同問題從不同的方面對“仁”做出解答,賦予其不同的意義。“仁”的根本含義即“愛人”。“樊遲問仁。子日:‘愛人’。”“仁”是以對人的真誠之愛為基礎。愛人的基礎是真誠的情感的培養(yǎng).孔子深刻地批判一切假仁假義的行為。“巧言令色。鮮矣仁”用。“剛、毅、木、訥近仁”。“仁”是人心的自然流露。非“直”無以為“仁”。“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歟。”血緣之愛.生而具有,情深意切,這種深刻的愛護之情才是為仁的根本。但這還不是仁愛本身,仁愛并不僅僅局限在血緣家庭之中.必須擴充出去。“泛愛眾而親仁”以至于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進展到“民胞物與”.把整個世界都當作是其自己的生命內在構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君子成人之美”。仁的根本目標是“立人,達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樣,仁愛之心,就不再是軟弱的情感.它有著深刻的正義感.有著寬宏的力量。

其二.概括了德性的內在規(guī)定——“忠恕”

子日:“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日:“唯。”子出,門人問日:“何謂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㈣(《論語·里仁》)“忠”是盡其在我.對人要盡自己的一切能力.孔子提倡“與人忠”舊,反對“為人謀而不忠”;恕是推己及人,人己統(tǒng)一,孔子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為人處世,實現(xiàn)“仁”的美德。“忠恕”的具體內容就是五德:子張問仁于孔子??鬃尤眨?ldquo;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日:“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輨t足以使人。”孔子認為,能做到這五個方面: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就是有了仁德。

其三.指出了德性的層次——圣德、仁德、凡人之德

在孔子看來,德性是有層次的:子貢日:“如有博施與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要使別人站得?。鹤约阂率滦械K通.同時也要使別人事事行得通。能夠就眼下的事實選擇例子一步一步的去做,可以說是實踐仁德的方法了。

德性的第二個層次是仁德,這是君子所具有的德性君子應具有寬恕的德性:“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舊君子應具有中庸之德。君子應群而不黨。“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如此等等,做到這些才算是個君子。圣人之德是德性理想,君子之德是現(xiàn)實德性。

德性還有第三個層次是凡人之德.那就是一般人可以具備的德性。孔子雖深受弟子愛戴,但孔子認為自己是一個凡人。還不具備君子的德性。他說:“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從這也說明,一般人不做君子.也應該具有一定的德性

二、盂子的德性倫理思想——仁、義、禮、智四位一體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義禮智”四德并提。他從人之深層細微的心理情感活動尋求仁愛之心的內在根據(jù).所謂“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他提出仁宅義路、居仁由義,從內在與外在、基礎和行為的統(tǒng)一確立了“仁義”道德的根本內核和道德人生的基本取向

孟子從孔子那豐富龐雜的概念群中將仁、義、禮、智提取出來,重新規(guī)定,稱之為四德,以此作為倫理哲學概念內核。標識道德之善。孟子從人性善的角度探討四德的根源.認為四德是人的本性,“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噬就是說,“仁義禮智”四德是人內心所固有的.它發(fā)端于人之善。他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四德的基礎,認為四德來自人們的四種心理狀態(tài):“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他從人自然內在地具備“四心”的意義上認為.人之為人在于人之有仁義禮智四德:“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舊他又言:“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他是以仁義禮智道德作為人的本質規(guī)定之所在。他從相互補充、相互制約的角度探討四德之l'n-J的聯(lián)系:“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jié)文斯二者是也。”仁義札智四德是他的倫理哲學中最重要的四個范疇.以四德為骨架而建立起來的邏輯結構就是他的倫理學的整個體系。

孟子認為.仁和義作為德性.其表現(xiàn)形態(tài)和層次是不一樣的。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仁是內在的,深層次的,義是外在的,淺層次的。他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求知。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強調我們要深刻認識仁義禮智四德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閉。“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當人的生命和幸福與道德理想、原則發(fā)生沖突時:應該毫不猶豫地犧牲個人的幸福和生命去捍衛(wèi)仁義道德。所渭“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嗍此即“以身殉道”。這是孟子倫理思想中光彩奪目的一頁。也是孟子精神最具感染力的地方。

此外,孟子還提出了存心養(yǎng)性、反身內省的德性修養(yǎng)論。“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_捌由于修養(yǎng)之道在于從“心”內求,因此,在道德實踐上,孟子主張“反求諸己”。他說:“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罰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

三、朱熹的德性倫理思想——居敬、窮理、省察

朱熹的德性倫理思想是建立在“理”的基礎之上的.他提倡德性的目的就是為了建立一個和諧與美好的社會秩序。

朱熹首先對“理”作了三方面的規(guī)定: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為是物者”,是物之規(guī)律;二是物之“所當然之則”,是人應當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已”者.“非人之所能為也”。朱熹認為,“所以然之故”和“所當然之則”,都是“非人之所能為也”的必然。他說:“天道流行。造化發(fā)育。凡有聲色象貌而盈于天地之間者,皆物也。既有是物.則其所以為是物者,莫不各有其當然之則而自不容已,是皆得于天之所賦。而非人之所能為。”pt他認為德性的目的就是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達到一種和諧的境地。他把“理”看作是至高無上的德性。他說:“未有天地之前.先有此理”.理是先于天地、先于人類麗存在,這種超時空、超感覺的“理”是字宙的主宰。一切倫理道德準則都是由它派生出來的。“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為天,地得之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問者.又各得之而為性。其張之為三綱,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明。他說:“理是個極好至善底道理,……是天地萬物至好底表德。”嘲“其中含具萬理。而綱理之大者有四。故名之日仁、義、禮、智。”這就是說,“理”不僅是諸種事物的根源,是根本的理,同時又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其中最主要的德性原則是仁、義、禮、智。要達到“理”的德性境界.必須做到“居敬窮理”。“居敬”就是做事專心致志。謹慎小心,不受的干擾,不喪失心中的“天理”;“窮理”就是“格物致知”,即接觸事物,研究掌握其道理。他認為將君、臣、父、兄、弟、夫、婦、事師長、交朋友等不同的角色。規(guī)范在仁、忠、慈、孝、友、恭、和、柔、禮、信等方面,這種規(guī)范是先天的,符合“天理”的。每一個角色都應當嚴格遵守。“未有君臣,先有君臣之理。”只有恪守這種一一對應的倫理規(guī)范.整個社會就能順應天理.因而也就能達到一種和諧。社會就得以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

朱熹主張重德輕欲,認為人欲是罪惡的,而天理才是崇高的。“夫人只是這個人。道只是這個道。豈有三代漢唐之別?但以儒者之學不傳.而堯、舜、禹、湯、文、武以來轉相授受之心不明于天下.故漢唐之君雖或不能無暗合之時,而其全體卻只在利欲上。此其所以堯舜三代自堯舜三代,漢祖唐宗自漢祖唐宗。終不能合而為一也。”這就是說,堯、舜、禹三代帝王心術是天理流行,社會上所有的現(xiàn)象都是至善的、光明的:而三代以后的帝王,心術都是人欲之私.社會的一切現(xiàn)象也都是混亂、黑暗的。而治世的目標就是鏟除三代后的人欲、恢復三代的天理。他強調天理并不是要消滅人欲,而是要使人欲服從天理,人正當?shù)挠桥c天理相符合的.只有不正當?shù)挠排c天理相違背,這時只要統(tǒng)治者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只要把握好一種尺度.就能達到一種和諧的境地.這樣.世界就將處于一種美好的境界。

在治國德性上他提倡“仁者愛人”。他認為,求仁是人的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只有戰(zhàn)勝了人欲,恢復了天理,便叫做仁。“仁是眾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此孔門之教,所以必使學者汲汲于求仁也”閱。他認為只有實行德治,統(tǒng)治者才能使天下歸心,才能以靜制動。也才能“以寡而服眾”。

朱熹還特別重視道德修養(yǎng)。認為“私欲凈盡,天理流行”是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是圣人。人們應當以圣人作為修養(yǎng)的模范、標準。他認為加強道德修養(yǎng)應該積極促使青年實踐、立志、堅毅、用敬、求知、踐實。他說:“學者大要立志。”對于立志.朱熹認為“為學須先立得個大腔當了。卻旋去里面修治壁落教綿密。”聞“凡人須以圣賢為己任”聞。立志是朱熹求知進學的出發(fā)點.因為志既立則學問可次第著力。“識得道理原頭.便是地盤。”嗍不然.則無從下手。道德修養(yǎng)貫穿于人的始終。而學校之道德教育對于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形成和完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朱熹將學校劃分為“小學”和“大學”兩個階段。小學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將“忠”、“孝”、“悌”、“信”等一般的道德倫理規(guī)范“必使其講而習之于幼稚之時”。大學階段就要在此基礎之上“明其理”,即按照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步驟.使其“明明德”,最后達到“止于至善”的目的。

同時.朱熹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繼承了孔盂的觀點.認為修養(yǎng)要著力于三個方面。即“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朱熹認為我們能夠盡自己的心。盡自己的力.來實現(xiàn)道德上的至善.這就是忠。他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我們能夠推已及人,在積極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消極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就叫做恕。“忠是無一毫自欺處,恕是稱物平施處。”他解釋說:“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嘗不同,則道之不遠,于人者可見!故己之所不欲,則勿以施之于人”。忠恕相互聯(lián)系,“‘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諸人’,非忠者不能也.故日:‘無忠,做恕不出來’。”人們真正做到了“忠恕”就到達了“仁”的道德境界,“合忠恕,正是仁”悶。信者誠也。所謂誠,朱熹認為“誠者。天之道,誠是實理自然,不假修為者也。誠之者.人之道,是實其實理,則是勉而為之者也。”“誠之者.未能真實無妄.而欲其真實無妄之謂.人之道也。”

第7篇:學習哲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老子》哲學以“道”為最高范疇,“道”的本質內涵則為“自然”,是為“道法自然”;而“自然”乃是自本、自根、自主自成、自由之義,深蘊主體性思想的義理。由于“道法自然”的命題最終歸結為“人法自然”,故“自然”的理念實為《老子》哲學的主體性價值原則.透露出對人之主體性的重視與強調。

關于人的主體性(Subjectivity)問題,學界爭議頗多,但在主體性涵義這一基本點上大體上存在較為廣泛的共識:主體性指的是人作為主體區(qū)別于客體的質的規(guī)定性,基本涵義為自我主宰、自我決定、主動、自覺、自由;反之,聽命于神靈,受制于外在力量、外在權威等,均為主體性缺失、遮蔽或異化的表現(xiàn)。所謂主體性原則,即是指強調人的主體性,視主體性為人之本質、最高價值的思想觀念。主體性不等于人性,但無疑是人性的核心內容,因此,有關主體性的思想乃是對人之本質、本性及其實現(xiàn)的反思,是對人自身命運的關注。中國傳統(tǒng)哲學雖然沒有“主體”、“主體性”之類的用語,但正如論者所說,“從根本上說,中國哲學是關于人的學說,是關于人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的學說,為此,它要確立人的主體地位”,突出人的主體身份,強調人的主體性,因而其中蘊涵著豐富的主體性思想。

事實上,已有不少學者通過對比中、西方哲學主體性思想的異同,梳理出中國古代主體性思想的若干特點;亦有學者著力于傳統(tǒng)主體性思想的深入研討,發(fā)現(xiàn)其豐富內容。本文即在此基礎上,對《老子》哲學的主體性原則作一粗淺考察。

一西周以來,傳統(tǒng)宗教思想漸趨松動,但這種松動主要限于少數(shù)思想精英,占據(jù)社會思潮主流的仍然是普世的宗教人格神信仰,“天”、“天命”等觀念雖已凸顯出德性、義理諸人文義,但神性無疑仍是第一義的

至《老子》出,標舉“自然”之“道”為宇宙本原,從形上學的高度徹底否定神性主宰之“帝”、“天”,這才從根本上動搖了宗教神學的權威?!独献印愤@一形上學突破的無神論意義甚為顯豁,但其思想蘊涵絕不限于此,其中實涵攝主體性思想的深蘊。

徐復觀在討論殷周之際的人文覺醒時曾提出著名的“憂患意識”說:“在以信仰為中心的宗教氣氛之下,人感到由信仰而得救;把一切問題的責任交給于神”,“此時的信心,乃是對神的信心”,“宗教的虔敬,是人把自己的主體性消解掉,將自己投擲于神的面前而徹底皈歸于神的心理狀態(tài)”;“只有自己擔當起問題的責任時,才有憂患意識”?!皯n患意識,不同于作為原始宗教動機的恐怖、絕望。一般人常常是在恐怖絕望中感到自己過分地渺小,而放棄自己的責任,一憑外在的神為自己作決定。在憑外在的神為自己作決定后的行為,對人的自身來說,是脫離了自己的意志主動、理智導引的行為;這種行為是沒有道德評價可言,因而這實際是在觀念地幽暗世界中的行動。由卜辭所描出的‘殷人尚鬼’的生活,正是這種生活”。“‘憂患’與恐怖、絕望的最大不同之點,在于憂患心理的形成,乃是從當事者對吉兇成敗的深思熟慮而來的遠見;在這種遠見中,主要發(fā)現(xiàn)了吉兇成敗與當事者行為的密切關系,及當事者在行為上所應負的責任。憂患正是由這種責任感來的要以己力突破困難而尚未突破時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憂患意識。乃人類精神開始直接對事物發(fā)生責任感的表現(xiàn),也即是精神上開始有了人的自覺的表現(xiàn)?!薄霸趹n患意識躍動之下,人的信心的根據(jù),漸由神而轉移向自己本身行為的謹慎與努力。這種謹慎與努力。在周初是表現(xiàn)在‘敬’、‘敬德’、‘明德’等觀念里面?!薄爸艹跛鶑娬{的敬,是人的精神,由散漫而集中,并消解自己的官能欲望于自己所負的責任之前,凸顯出自己主體的積極性與理性作用?!盠4J自己對自己負責,而不是由上帝或別的外在權威來決定、主宰自己的命運,這正是人的主體自覺、理性自覺的表現(xiàn),是人的主體性的首要特征。故徐氏之“憂患意識”說,亦可謂之“主體性”說,堪稱對《老子》形上學突破的恰當詮釋。然而,從主體性思想的視角來看,《老子》的貢獻并不僅僅在于一般地討論人的主體性問題,而更在于對人之主體性予以本體論高度的探討與論證,從而確立起中國哲學的主體性原則。

《老子》形上學的核心內容為“自然”之說?!独献印返诙逭略疲骸叭朔ǖ?,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彼^“道法自然”,不是說在“道”之上、之外另有一“自然”存在并為之所效法,而是說“道”即“自然”、表現(xiàn)為“自然”;而所謂“自然”,乃是“自己使自己成為這樣”之意,故“道法自然”乃謂“道”自主、自成。蓋老子以為天地萬物生于“道”,依存于“道”、決定于“道”,而“道”則以其自身為存在依據(jù),自作主宰、自我決定、自我成就。是為《老子》形上學之第一義。

根據(jù)“道”既超越又內在的觀點,本體之“道”既超越形下萬有,高遠在上,為形而上之終極存在,又下落、遍在于天地萬物,寓于萬物而為物的內在本性,故“道法自然”的觀點乃邏輯地展開為“物法自然”即天地萬物自生自成的思想?!肚f子》深得其旨,特拈出“自化”二字:“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秋水》)所謂“固將自化”,是說天地萬物原本乃是自我生成,自行變化的,其存在與發(fā)展并非由于外在的原因,而是取決于自身內在的固有本性?!肚f子》又說:“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吹萬不同,而使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自高”、“自厚”、“自明”、“自己”、“自取”皆揭示萬物“自然”,而非別有主宰。

然而,《老子》形上學的宗旨主要并不在于探究外在的宇宙本體與自然界之客觀知識,解決客觀世界的存在與認識問題,而在于從中推演、確立人的價值本體與本體存在,以解決人的終極關懷問題。在老子看來,“自然”既是宇宙的本體,又是萬物的本體,尤其是人的本體,三者乃是合而為一的?!独献印芬环矫嬲f“道法自然”,以“自然”為宇宙本體之“道”的本質內涵,另一方面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以終極之“道”為人的價值本原。故“道法自然”最終落實為“人法自然”。劉笑敢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云:“人生活在天地之中,而天地又來源于道,道在宇宙萬物中是最高最根本的,但道的特點卻是自然二字。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又取法于自然,所以,道是最高的實體,而自然則是最高的實體所體現(xiàn)的最高價值或原則?!谶@里的論證中,地、天、道都是過渡、鋪排和渲染的需要,全段強調的重點其實是兩端的人和自然的關系,說穿了就是人,特別是君王應該效法自然?!瓕τ谶@一段,有人主張讀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按照這種讀法,人法自然的思想就更直接了?!贝苏f甚是?!叭朔ㄗ匀弧币馕吨白匀弧奔醋杂赡耸侨说谋拘?、人的生命的最高價值,意味著人生的終極意義在于追求自作主宰、自我決定、自我展開、自我完成。

二關于“自然”的主體性意蘊,這里有必要加以辯說

如前所述,“自然”乃是“自己使自己成為這樣”之意。其中“自”字有“自己使自己如何如何”的意思,表示施動者即受動者,受事者即施事者。今人多釋“自然”為“自己如此”,似無不可,實不盡妥貼,不能準確體現(xiàn)短語的語法結構和語法意義,尤不能準確表達出“自”字作動詞狀語所蘊含的主體性義理:人之所以成其為主體,關鍵在于人具有能動性,在于人是施動者,是行為活動的發(fā)出者,思想、行動直至完成、實現(xiàn)正是人的主體性的鮮明體現(xiàn);同時,人是目的,人的行為活動只有最終指向人自身,其行為活動才能實現(xiàn)意義,人才能真正成其為主體,人的主體性才能真正確立。故作為施動者和受動者合一的主體之人,其主體性乃是為己與由己、目的性與手段性的統(tǒng)一。

作為主體之人的最高價值,“自然”不是一事實陳述,不是指人之實然,而是一價值判斷,指人之應然。由于《老子》宇宙論之“道”兼攝生成論與本體論雙重意義,“人法自然”的命題似乎面臨著存在與價值的內在緊張,即一方面,作為天地萬物之一的人由“道”所生,受“道”制約;另一方面,人又要“法自然”,求得自主、自決。邏輯的可能解釋是,《老子》本原之“道”生成萬物后實亦化而寓于、內在于物,于人而言,“道”既高遠在上,是超越的、外在的,又寓于此身之心中,是內在的。正如論者所說,《老子》雖無“性”字,卻有實際的人性論思想,即“德”論_6J?!暗郎?,德蓄之”,天地萬物雖生于“道”,但既生之后,即內在地擁有“德”。“‘道’是從宇宙論上說的,‘德’是從人性論上說的,有‘道’而后有‘德’,‘德’是‘道’的真正實現(xiàn)者,也就是‘道’之在人者。”l7】“德”者得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德”即“道”之所命賦,物之所以為物者,于人而言,乃是人的內在本質、本性。

老子把“自然”規(guī)定為本體“道”的本質內涵,進而將其轉化、下貫為人的內在本質、本性“德”,這一對人之主體性的高度重視和強調意味著主體性原則的確立。在中國哲學史上,構建主體性原則并將其提升到本體論的高度實自《老子》始?!独献印酚终f“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將人的存在提升到宇宙本體的高度,這是對人的主體性的極度推認和提揚。后來《中庸》之謂人“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說大致與此相當。按照《老子》天(道)人合一的思想,人的“自然”本性乃是終極之“道”所賦予的,《老子》雖無“性善”的說法,但“自然”既為終極之“道”所命賦,則其善與良乃不待言而自明。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乃至宇宙的主宰,關鍵在于人具有主體意識之自覺,具有“自知”之明,能夠覺悟、把握和實現(xiàn)宇宙的本質、人的本質。與道、天、地的恒常長久相比,個體生命短暫而渺小,但人有能力亦有必要發(fā)揮主體能動性自得其“道”、自成己“德”,以獲得“自然”的稟性,突破自我的有限、現(xiàn)實的拘局,將生命之精神提升至與宇宙精神相契合的自由之本體境界,從而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是為《老子》“四大”說之要義。

三《老子》哲學的主體性原則表明,中國哲學很早就提出了主體性原則

就此而言,中國古代哲學無疑具有“早熟”的特點。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古代哲學由于以“天人合一”思想為主導,缺乏主客二分思想,只重視人而不重視自然,因此,缺乏主體性原則-8J。筆者認為,這是對中國古代哲學和主體性思想的雙重誤解。

首先,作為主體之人的活動對象,客體不僅僅是自然界,也包括他人、社會乃至主體自身。將客體等同為自然界,把主客關系僅僅限定為人與自然的關系,勢必導致只承認人在認識、改造自然方面的主體性而否定人在社會政治、倫理道德、藝術審美諸領域的主體性。與西方哲學相比,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主流固然不重視人在認識和征服自然界方面的主體性,因而導致科學的落后,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tǒng)必定缺乏主體性思想和主體性原則。

第8篇:學習哲學論文范文

1.1研究對象將2013年1~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納入研究,納入標準:

①明確的腎臟疾病診斷;

②符合血液透析治療指征;

③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

①合并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

②未取得知情同意者。共納入580例,男334例,女246例。

1.2院內感染定義標準參照衛(wèi)生部頒布的《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并結合明確的微生物學證據(jù)判斷院內感染的發(fā)生情況,并根據(jù)樣本來源不同分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以及切口感染。

1.3調查方法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健康和衛(wèi)生系統(tǒng)反應性》量表中的相關內容自行設計院醫(yī)院感染險因素調查表,通過信度和效度檢驗后,由同一組高年資醫(yī)護人員進行調查。2013年7~12月間入組病例采用上述問卷進行前瞻性調查,并給予健康教育干預,具體內容:針對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強透析過程中的管理,并組織患者學習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使患者增強自身的醫(yī)療技能和護理能力,在透析過程中可以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并注意鍛煉、加強營養(yǎng)等。2013年1~6月間入組病例采用回顧性調查研究,資料來源于出院后的病歷及電話隨訪。

1.4調查內容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非隧道式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合并糖尿病情況、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情況、自我護理能力,并按下列標準進行分類量化:術后院內感染發(fā)生情況:未發(fā)生=0、發(fā)生=1;性別:男性=0、女性=1;年齡:<55歲=0、≥55歲=1;非隧道式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5d=0、≥5d=1;合并糖尿病情況:否=0、是=1;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情況:否=0、是=1;自我護理能力:<92分=0、≥92分=1。

1.5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醫(yī)院感染發(fā)生情況580例入組患者中,發(fā)生醫(yī)院感染82例,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14.14%。

2.2血液透析患者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2.3血液透析患者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Logistic分析。

2.4健康教育干預前后住院患者感染情況比較。

3討論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疾病替代治療的主要方式,通過把血液引出體外并在透析器內血液與透析液進行物質交換,排出體內廢物、過多的水分和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血液透析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其中醫(yī)院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以及導管均可成為病原菌侵入的部位。根據(jù)不同的流行病學資料,血液透析患者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在10%~50%不等。本研究對580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分析可知,共發(fā)生醫(yī)院感染82例,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為14.14%。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在上述研究中,首先通過單因素分析的方法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非隧道式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合并糖尿病情況、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情況、自我護理能力患者的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有差異(P<0.05)。這就初步提示以上因素參與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也可以反映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①高齡患者的全身情況較差,抵抗力和免疫力均開始退化,在接受血液透析后抵御病原菌入侵的能力較弱,易發(fā)生肺部感染;

②合并慢性疾病的患者容易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③非隧道式中心靜脈導管時間延長直接增加了病原菌入侵的風險,接受各類醫(yī)療操作時也容易發(fā)生醫(yī)院感染;

④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可導致菌群失調、耐藥菌產(chǎn)生、二重感染的發(fā)生。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過程是一個受到了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過程,僅用單因素對其發(fā)生的風險進行解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應當對可能參與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明確不同因素在醫(yī)院感染發(fā)生中所發(fā)揮的作用以及作用程度。在本研究中,在單因素分析的基礎上還利用Logistic回歸分析的方法明確了諸多因素在醫(yī)院感染中的綜合作用,由結果可知:高齡、非隧道式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超過5d、合并糖尿病、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是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自我護理能力強是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的保護因素。這就要求在臨床實踐中針對以上危險因素注意以下幾點:

①嚴格掌握中心靜脈置管的指征,在操作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原則;

②針對高齡患者加強營養(yǎng)支持,針對糖尿病患者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③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大規(guī)模使用廣譜抗生素所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是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這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透析治療需要侵入性的操作,非隧道式中心靜脈導管為病原菌的入侵提供通道,增加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的風險;

②患者本身存在腎功能衰竭,某些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減少,再加以血液透析過程中大量氨基酸丟失,會進一步加重患者抵抗力低下的情況;

③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可破壞菌群平衡、造成二重感染。醫(yī)院感染發(fā)生后可導致患者的病情迅速惡化,并在終末期腎臟疾病的基礎上出現(xiàn)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并增加院內感染的病死率。正確認識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有助于針對性地給予預防造成的二重感染和耐藥菌感染;

第9篇:學習哲學論文范文

“西方”具有的理論來源,并且在理解馬克思的哲學時具有新的視野。他們更注重資本主義的當展、科學技術的當展、社會主義的當代實踐,重視對馬克思著作的研究,重視對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在新的理解視野中,他們看到了、看清了傳統(tǒng)理解中看不到或看不清的馬克思的一些思想。

(一)社會歷史或人的問題是哲學的主題

在傳統(tǒng)理解中,社會歷史或人的問題至多只是哲學的主題之一,哲學的真正主題是整個世界的一般本質,本體論(一般世界觀)被看作是哲學的核心、靈魂。

“西方”者在理解馬克思的哲學時普遍強調,馬克思哲學的主題不是自然,不是整個世界,而是社會歷史問題或人的問題。盧卡奇把馬克思的哲學理解為“總體性哲學”,在他看來,“總體性”不存在于自然界,只有人類歷史有“總體性”,因此他理解的馬克思哲學是一種社會歷史理論,他特別強調:“認識到這種方法(馬克思的辯證法——引者注)被限定在歷史的和社會的范圍內,這是特別重要的?!?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柯爾施也認為,馬克思的哲學“它是一種把社會發(fā)展作為活的整體來理解和把握的理論;或者更確切地說,它是一種把社會革命作為活動的整體來把握和實踐的理論?!?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施密特說:“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并不理會關于心靈的精神或物質的本性問題;……馬克思的唯物主義首先關心從這個世界上消除饑餓和痛苦的可能性問題?!?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薩特認為,“如果存在某種像辯證唯物主義那樣的東西,那它一定是歷史唯物主義,……如果這種唯物主義存在的話,也只能在我們的社會世界有限范圍內才是真理?!?注:薩特:《辯證理性批判》,陳學明主編《二十世紀哲學經(jīng)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頁。)馬爾科維奇在介紹“實踐派”的觀點時說:“在馬克思看來,根本的問題是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人道的世界的同時如何實現(xiàn)人的本質……哲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對異化現(xiàn)象進行批判的分析,并指明走向自我實現(xiàn)、走向實踐的實際步驟。”(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西方”思潮在強調社會歷史問題、人的問題是哲學的主題時,其“主題”的含義并不是很清晰和確定的,但是確實有啟發(fā)意義。至少在以下幾個意義上,可以說馬克思哲學的主題是人的問題、社會歷史問題:馬克思哲學所關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的歷史發(fā)展,馬克思哲學的根本目的是實現(xiàn)人的解放,首先是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馬克思哲學的現(xiàn)實對象,是人的歷史活動;馬克思哲學的基本任務,是揭示歷史運動的規(guī)律;馬克思哲學活動的重點是唯物史觀,馬克思的哲學不是本體論哲學。

(二)不能把哲學僅僅理解為是對唯心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顛倒”

在傳統(tǒng)的理解中,哲學被理解為是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顛倒,即把唯心主義辯證法顛倒為唯物主義辯證法。一些“西方”者對“顛倒”說提出質疑,他們強調這種顛倒不能僅僅理解為把唯心主義辯證法轉變?yōu)槲ㄎ镏髁x辯證法,而是在于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歷史運動的辯證法??聽柺┱f:“列寧把從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轉變僅僅看作一種轉變:由不再是‘唯心主義的’而是‘唯物主義的’新的哲學世界觀取代植根于黑格爾辯證法的唯心主義世界觀。……馬克思和恩格斯對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唯物主義顛倒只不過在于把這種辯證法從它的最后的神秘外殼中解放出來,在‘觀念’辯證法的‘自我運動’下面發(fā)現(xiàn)了歷史的現(xiàn)實運動,并把這一歷史的革命運動宣布為唯一的‘絕對的’存在?!?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施密特說:“在把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僅僅解釋成是與任何唯心主義相對立的、僅僅是哲學內部的甚至是世界觀上的二者擇一時,是不能理解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的”。(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柯爾施和施密特在這里透露出一種深刻的理解:僅僅從與唯心主義對立的意義上來理解馬克思的哲學,還不能深刻理解馬克思哲學變革的實質;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新哲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顛倒,“辯證法+唯物主義”這一公式不能深刻揭示哲學變革的實質。實際上,對黑格爾哲學的唯物主義顛倒不是由馬克思而是由費爾巴哈首先完成的,費爾巴哈在《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中說:“只要將思辨哲學顛倒過來,就能得到毫無掩飾的、純粹的顯明的真理?!?注:《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02頁。)這里所說的“思辨哲學”指的就是黑格爾哲學。作為對黑格爾哲學的顛倒的費爾巴哈唯物主義也不是機械的或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而是辯證的唯物主義。因此,如果僅僅把馬克思的哲學理解為是對黑格爾哲學的唯物主義顛倒,僅僅把馬克思的哲學理解為辯證的唯物主義,我們可能還是停留在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水平上。馬克思哲學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顛倒的真實意義在于,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人的真正現(xiàn)實的感性活動即實踐的全部意義,用實踐出發(fā)點代替黑格爾哲學的理念出發(fā)點。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的這一顛倒,不僅超越了唯心主義,同時也超越了舊唯物主義,把唯物主義推進到實踐的或歷史的唯物主義形態(tài)。

(三)實踐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人是什么?一些“西方”者認為人是實踐的存在物,實踐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對這一點表達得最明確的是南斯拉夫“實踐派”。馬爾科維奇說:“人在本質上是一種實踐的存在?!?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彼德洛維奇說:“人區(qū)別于其他任何存在是因為人是一種實踐的存在?!?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提出“人是實踐的存在物”是對馬克思哲學的走近。在傳統(tǒng)的理解中,關于人的本質,主要強調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一理解不能說錯,但沒有揭示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本質是什么。馬克思的論斷并不是講人的共同本質是什么,而是講要理解一個人或一些人區(qū)別于其他人的具體本質,必須看他或他們所處的具體的社會關系。那么,在馬克思看來,人區(qū)別于動物的共同本質是什么呢?是勞動,或更一般地說,是實踐。馬克思說:“一當人們自己開始生產(chǎn)他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qū)別開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25頁。)“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的論斷,是符合馬克思的上述思想的。只有理解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才能理解人的本質在現(xiàn)實性上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因為正是在實踐中,人們存在著具體的社會關系。

(四)實踐范疇是哲學的總體的、基本的范疇,是哲學的出發(fā)點范疇

在傳統(tǒng)的理解中,哲學的總體的基本范疇是物質,實踐范疇只是認識論的基本范疇?!拔鞣健闭邆儎t普遍提出,實踐是哲學的總體的基本的范疇,是哲學的出發(fā)點范疇。盧卡奇在談到他的《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時說,實踐概念是“這本書的中心概念”。(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施密特說:“不是所謂物質這抽象體,而是社會實踐的具體性才是(馬克思)唯物主義理論的真正對象和出發(fā)點?!?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馬爾科維奇在介紹南斯拉夫的哲學爭論時說:“在這場辯論中,主張馬克思哲學的核心范疇是自由的人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實踐——的觀點占了優(yōu)勢?!?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他自己認為,馬克思的哲學是“建立在實踐概念的基礎上的哲學”。(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弗蘭尼茨認為,“歷史實踐的范疇是馬克思對人和歷史的哲學解釋的根本范疇?!?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盡管許多“西方”者在肯定實踐范疇是哲學的基本范疇時常常否定物質范疇在哲學中的意義,而且對實踐的物質本性缺乏正確的認識,但是,在肯定實踐范疇是哲學的基本范疇、是哲學的出發(fā)點范疇這一點上,他們是比傳統(tǒng)的者更接近馬克思的。實踐范疇確實是哲學的總體的、基本的范疇。馬克思自覺意識到的自己的新唯物主義與舊唯物主義的區(qū)別,不是對物質的理解,而是對“‘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的理解。

(五)把意識的現(xiàn)實對象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

馬克思對“‘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的理解,首先在于他把實踐理解為意識的現(xiàn)實對象。傳統(tǒng)理解始終沒有能理解馬克思的意識對象觀,仍然把意識的現(xiàn)實對象理解為某種既成的、非主體存在的東西,而不是把人自身的物質活動即實踐理解為意識的現(xiàn)實對象,把對象理解為歷史地生成的東西。“西方”者們則大多十分重視馬克思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特別是其第一條的思想,馬克思在此清晰地表達了新唯物主義的意識對象觀。盧卡奇在講到意識的現(xiàn)實對象時,直接表述了馬克思《提綱》第一條的思想:“馬克思強烈地要求我們要把‘感性世界’、客體、現(xiàn)實理解為人的感性活動?!?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他認為馬克思在意識對象觀上堅持“創(chuàng)造的原則”,(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作為意識對象的“現(xiàn)實……無論如何它要高于那種產(chǎn)生于經(jīng)驗世界的僵硬、物化了的事實的現(xiàn)實……這種現(xiàn)實決不同于經(jīng)驗的存在,它不是固有的,而是變異的。”(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霍克海默也理解到了意識對象的歷史生成性,他說:“被判斷的對象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種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注:霍克海默:《批判理論》,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194頁。)施密特說:“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他曾批判了以往所有唯物主義把現(xiàn)實片面地理解為在直觀上給予的客體,‘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的,不是主觀地去理解的?!?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從認識論來說,自然與其是作為逐步地純粹‘給予的東西’,不如說越來越作為‘被創(chuàng)造的東西’出現(xiàn)的。”(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能被認識的東西,在嚴格要求意義上只是主體‘所創(chuàng)造的東西’。”(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實踐派”波什尼亞克說:“存在并非某種在(主體)以外的東西;人就是存在的組成部分。人意識到了存在,即在人自身之內,存在意識到了它自身?!?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

二、對馬克思哲學的遠離

“西方”哲學除了的源頭外,還有西方哲學的源頭,“西方”者們往往站在某一西方哲學的立場上來解讀馬克思的哲學,這一視野限制了他們對馬克思哲學的另一些方面的正確理解,在這些方面遠離了馬克思,看不到或看不清在傳統(tǒng)理解中已經(jīng)看到和看清了的馬克思的思想?!拔鞣健闭軐W對馬克思哲學的遠離,最主要的表現(xiàn)是這樣那樣否定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其中,少數(shù)人明確提出馬克思的哲學是超越了唯物、唯心對立的“實踐哲學”,而大多數(shù)“西方”者雖然在口頭上還承認馬克思的哲學是唯物主義哲學,但是在一系列哲學問題上又背離了唯物主義。

(一)馬克思的哲學是超越唯物、唯心對立的“實踐哲學”

葛蘭西明確否定馬克思的哲學是唯物主義,他說:“大家知道,實踐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從來不曾把他自己的概念叫作唯物主義的,當他寫到法國唯物主義的時候,他總是批判它,并斷言這個批判要更加徹底和窮盡無遺。所以,他從來沒有使用過‘唯物辯證法’的公式,而是稱之為同‘神秘的’相對立的‘合理的’,這就給了‘合理的’此詞以十分精確的意義?!?注:葛蘭西:《實踐哲學》,重慶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頁。)葛蘭西把所有哲學分為三類:“感受的哲學”、“整理的哲學”和“創(chuàng)造的哲學”,唯物主義屬于第一二類哲學,唯心主義和哲學屬于第三類哲學,馬克思的“創(chuàng)造的哲學”“它肯定不是唯心主義的一元論,也不是唯物主義的一元論”。(注:葛蘭西:《實踐哲學》,重慶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頁。)葛蘭西在講到對“歷史唯物主義”這個術語的理解時說:“人們忘記了在一個非常普通的用語[歷史唯物主義]的場合,人們應當把重點放在第一個名詞——‘歷史的’——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具有形而上學的根源的第二個名詞上面?!?注:葛蘭西:《實踐哲學》,重慶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頁。)葛蘭西的“超越論”對整個“西”思潮產(chǎn)了重要的影響,其他許多“西方”者雖然沒有像葛蘭西那樣明確否定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但在許多哲學問題上,實際上是沿著葛蘭西的“超越”路線走的。

(二)否定哲學基本問題,反對“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反對所謂“二元論”思維

許多“西方”者或明或暗地批評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論斷,把堅持哲學基本問題看作是一種“二元思維”而加以否定??聽柺┰谂u“庸俗社會主義”時說:“用的術語來說,庸俗社會主義的主要缺陷在于它相當‘不科學地’堅持著一種樸素的現(xiàn)實主義——在這種現(xiàn)實主義中,所謂的常識(即‘最壞的形而上學’)和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標準的實證主義科學二者,都在意識和它的對象之間劃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覀儗⒆C明,事實上,馬克思和恩格斯決沒有任何這樣的關于意識與現(xiàn)實的關系的二元論的形而上學觀”。(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然而,列寧回到了‘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絕對對立,而這種對立曾經(jīng)構成了劃分17世紀和18世紀啟蒙運動兩大流派的那種哲學爭論甚至某種宗教爭論的基礎?!?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薩特在批評“自然辯證法”思想時說:“這一教條主義的源頭來自‘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注:薩特:《辯證理性批判》,陳學明主編《二十世紀哲學經(jīng)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頁。)馬爾科維奇在總結“實踐派”的觀點時說:“正統(tǒng)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即認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問題,一般被認為是抽象的、與歷史無關的二元論的觀點而受到擯棄?!?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在這聲辯論中,……物質和精神、客體和主體的二元論被這些范疇是如何可能從實踐概念中推演出來的觀點所取代了?!?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哲學基本問題,以及由對這一問題的回答而區(qū)分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哲學派別,都是以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主觀和客觀的區(qū)分為前提的,沒有這種區(qū)分,就不能提出哲學基本問題,就不會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誰接受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誰就必須承認哲學基本問題,誰就必須接受“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反過來,誰反對哲學基本問題,反對“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誰就不可能堅持唯物主義。“西方”者一方面承認馬克思的哲學是唯物主義,另一方面又否定哲學基本問題,反對“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這不能不是自相矛盾的。實際上,他們的真正傾向在于否定、弱化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而對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的承認往往是口頭的和字面的。

(三)借口反對思維和存在關系的“二元論”,堅持非唯物主義的“現(xiàn)實”、“實踐”概念

不少“西方”者在反對思維和存在關系的“二元論”時,形成了他們的一種非唯物主義的“現(xiàn)實”、“實踐”概念,把精神活動也看作是一種現(xiàn)實,或是現(xiàn)實的一個要素。盧卡奇認為,“現(xiàn)實”包括精神和物質兩個基本因素:“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在于它們是同一個而且同樣真實的、歷史的、辯證過程的諸多方面?!?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柯爾施說:“對現(xiàn)代辯證唯物主義來說,重要的是,在理論上要把哲學和其它意識形態(tài)體系當作現(xiàn)實來把握,并且在實踐上這樣對它們……他們總是把意識形態(tài)——包括哲學——當作具體的現(xiàn)實而不是空洞的幻想來對待的?!?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各種科學意識,“如果它們也是作為世界的一個‘觀念的’組成部分的話,那么它們就作為世界的真實的和客觀的組成部分而存在于這個世界之中。這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辯證法和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之間的第一個明顯區(qū)別?!?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馬爾科維奇更明確地說:“無論是社會現(xiàn)實問題還是自然現(xiàn)象問題,‘現(xiàn)實的本質’都包含了主觀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社會事件所以是主觀的,乃是意識存在——作為活動者的人——的參與使然。”(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西方”者很少去談實踐的構成因素,但是從他們反對“二元論”思維方式和對“現(xiàn)實”的理解來看,他們不是把實踐看作是人們的客觀物質活動,而是把意識、理論看作是實踐的一個有機構成因素。更有少數(shù)“西方”者把理論活動直接看作是實踐的一種方式,阿爾都塞就是這樣,他認為:“除了生產(chǎn)外,社會實踐還包括其他的基本實踐。這里有政治實踐……意識形態(tài)實踐;還有理論實踐……”(注:阿爾都塞:《保衛(wèi)馬克思》,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39、140頁。)還說:“關于理論,我們指的是實踐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也屬于一定的人類社會中的‘社會實踐’的復雜統(tǒng)一體?!?注:阿爾都塞:《保衛(wèi)馬克思》,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39、140頁。)阿爾都塞甚至認為馬克思的理論是馬克思的“理論實踐”的反映,檢驗馬克思理論正確與否的實踐標準也不是社會歷史實踐而是馬克思的理論實踐本身。(注:參見阿爾都塞《閱讀(資本論)》;陳學明主編《二十世紀哲學經(jīng)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706-707頁。)

無論是把理論活動看作是現(xiàn)實、實踐的一個要素還是把理論活動看作是現(xiàn)實或實踐活動的一種方式,都遠離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現(xiàn)實、實踐概念。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中的“現(xiàn)實”、“實踐”是相對于意識、理論的范疇,是指人們的“客觀的活動”、“人的感性活動”,人們的“實際生活”、“人們的存在”或“社會存在”。把理論看作是現(xiàn)實、實踐或現(xiàn)實、實踐的一個要素,馬克思的“從物質實踐出發(fā)來解釋觀念的東西”、“生活決定意識”、“理論反映現(xiàn)實”、“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等命題就失去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意義。

(四)“拒斥形而上學”,否定物質本體論,反對“自然辯證法”

許多“西方”者受西方哲學思潮的影響,把尋求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的思維叫作“形而上學”而加以否定,在他們看來,唯物主義的“物質本體論”就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維,是馬克思的哲學所沒有的。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思想具有本體論的意義,所以也在他們的反對之列。盧卡奇批評“恩格斯錯誤地追隨黑格爾,把這種方法(指辯證法——引者注)擴大到自然界。”(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施密特說:“和蘇聯(lián)的所有解釋相反,真正的不是自然化了的黑格爾主義,不是竭力用另一個本體論的始基即物質,去簡單地替換所謂精神這個本體論的始基。”(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而在恩格斯那里,“辯證法成為在馬克思那里所決沒有的東西,即世界觀、解釋世界的積極原則?!?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恩格斯的自然概念歸根結蒂仍然是本體論的。”(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薩特說:“自然辯證法,它在任何情況下都只能是由一種形而上學假設的客體?!?注:薩特:《辯證理性批判》,陳學明主編《二十世紀哲學經(jīng)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頁。)“拒斥形而上學”、否定物質本體論和自然辯證法,必然會否定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至少會弱化哲學的唯物主義路線。否定物質本體論,否定自然辯證法,從形式來看,并不完全否定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他們至少在口頭上還承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但是,從實際來看,這種否定就是放棄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陣地,并最終會導致放棄唯物主義的所有陣地。放棄了物質本體論這個重要陣地,也就不能堅守其他陣地。不肯定世界的物質性,當然也就不能真正承認社會歷史歸根到底是一種特殊的物質運動形式,就不可能有歷史唯物主義。

不能以馬克思哲學的主題是人的問題、社會歷史問題為根據(jù)否定物質本體論。理解人的本質、社會歷史的本質,最重要的當然是要認識人和社會歷史區(qū)別于自然運動的特殊本質,但也要認識人、社會歷史與自然運動共同的本質,對這種共同本質的認識就是物質本體論。因此,物質本體論是馬克思哲學主題的題中應有之義,并不是與解決人的問題、社會歷史問題不相關的理論。也不能因為馬克思談論物質本體論不多就認為馬克思的哲學沒有物質本體論。馬克思對物質本體論談得不多,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些問題基本上已經(jīng)由先前的唯物主義特別是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解決了,馬克思的任務主要不是重復前人已經(jīng)基本解決了的理論,而是把唯物主義推向前進,超越直觀唯物主義而走向實踐唯物主義,超越自然唯物主義而走向歷史唯物主義,所以其理論重點是制定科學的實踐觀和歷史唯物主義。談得不多不等于沒有,馬克思是談到世界的物質性、自然的先在性和自然的辯證運動的,馬克思是繼承了唯物主義的物質本體論思想的。物質本體論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組成部分。

(五)否定反映論,否定客觀真理

在認識論上,“西方”者普遍否定反映論,否定客觀真理。盧卡奇借口思維對象的變易性否定反映論,他說:“如果變易的真理是將要被創(chuàng)造出來而尚未產(chǎn)生出來的未來,如果它是種新的東西,存在于各種傾向之中,但這些傾向(借助于我們的意識)將會變成現(xiàn)實,那么,思維是為一種反映這個問題就顯得毫無意義了?!?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如果事物不存在,思維何以‘反映’?……在‘反映’論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現(xiàn)實的理論上的具體的兩重性。這種兩重性對物化意識來說很難統(tǒng)一。從這樣的觀點來看,無論是事物被認為是概念的反映,還是概念反映了事物,這都無足輕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兩重性都依然如故。”(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盧卡奇這里所說的“兩重性”,指的就是“二元論”。馬爾科維奇在介紹南斯拉夫“實踐派”的觀點時說:“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被當作對藝術研究方法的一種諷刺普遍地受到拋棄?!薄霸谶@場生動的、時而是戲劇性的辯論中,正統(tǒng)的者試圖拯救‘反映論’這一由蘇聯(lián)辯證唯物主義者和保加利亞哲學家T.巴甫洛夫發(fā)展起來的認識論基石。針對這種理論提出的三個主要的反對理由是:首先,它忽視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全部經(jīng)驗,又回到了一種18世紀自在的物質客體和精神主體的二元論;其次,在反映是一切意識的根本特征這一觀點中,內含了明顯的教條主義;第三,這種理論的錯誤還在于,意識實際上遠不是消極地伴隨并復制物質的過程,它常常預見和設計尚不存在的物質客體,試圖通過說明我們在這些情況中討論的是‘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來重新定義反映論,給人一種專門為此約定的印象,根據(jù)這種約定,反映的概念便以這種方式被夸大到使人完全不知其所云的地步?!?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