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擬人句大全范文

擬人句大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擬人句大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擬人句大全

第1篇:擬人句大全范文

2021影視劇里哪些話讓你熱血沸騰

1、愿國土之上,再無百里硝煙,愿我國百姓安居樂業(yè),人間炊煙不斷,千里綿延。

2、我們的國家,我們不愛,誰愛。

3、是我們讓敵人知道,我們的國家無比強大,不容欺辱!

4、中國是我的中國,也是你的中國,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

5、紅船開天辟地,紅日東方升起,嶄新的未來是人生不懈的命題!

6、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輾轉(zhuǎn)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

7、立春就回來,回來給你們蓋房子。

8、一只蛋如果從外面被敲開,注定只能被吃掉。如果從里面啄開,說不定是只鷹。

9、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只有自律的人,才可以脫穎而出,成就大事。

10、我們不打這場仗,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

讓人熱血沸騰的臺詞句子大全

1、我要為這個國家去做點什么!

2、人么,不是樹,人有兩頭根,一頭在老先人手里,一頭就在我們后人手里,我們后人到哪了,哪兒也就能在扎根。

3、洋人看不起我們,尊嚴只能在戰(zhàn)場上取得。

4、傷亡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

5、讓你的敵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氣。

6、周生辰,你離我近點……

7、賀新歲,愿國土之上,再無百里硝煙,愿我北陳百姓安居樂業(yè),人間炊煙不斷。

8、你用情義來要挾我,就應該想到,我不會逃了。

9、辰此一生,不負天下,唯負十一。

第2篇:擬人句大全范文

摘 要: 目前對謎語的研究多集中于文義謎,特別是字謎,而關于事物謎的研究并不多見,尤其是從語義學角度。本文試圖發(fā)掘出事物謎的語義構成特點,并對其承載的現(xiàn)實價值與作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 謎語 事物謎 語義構成

一、什么是事物謎

事物謎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事物謎是指民間謎語,因其多圍繞事物設謎而得名。狹義的事物謎是指除文義謎以外的、根據(jù)事物本身特征出謎猜謎的謎語,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后者。

通常事物謎分為事謎和物謎,前者多隱喻某一行為動作或生產(chǎn)活動等,后者則用以隱喻某動植物、器具物品、自然現(xiàn)象、人體器官等。前者如:四角方方一座臺,臺上塑出人像來,塑起手來又無腳,塑起身子無腦袋。――裁衣;后者如:頭像綿羊頸似鵝,不是牛馬不是騾,四腳雖長跑不快,南方少來北方多。――駱駝。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有些人誤認為只要謎底為事物的謎語就為事物謎,這是不對的。以兩個謎底同為“日”的謎語加以分析,其一:畫時圓,寫時方,寒時短,熱時長;其二:一個勤儉的老公公,天一明亮就上工,有朝一日不上工,不是下雨就刮風。第一則的謎底雖然是指太陽的“日”,且其后兩句與日光夏長冬短的特征具有一定關聯(lián),但仍是偏于解文義,且前兩句緊扣“日”這個文字進行描述,整體采用會意的方法制謎猜謎。而第二則的謎面則是抓住日的本身特征“天明出現(xiàn)”、“下雨刮風時不出現(xiàn)”進行描述的。因此,第一則為文人謎中的字謎,后者則為事物謎。

總體來說,事物謎有以下特點:(1)事物謎的謎面多采用歌謠及韻文格式,便于記誦和流傳;(2)事物謎的謎底為事物,且謎面要抓住事物的形狀、色彩、動作、用處等特征進行描述;(3)事物謎通俗淺顯,多與日常生活相關。

二、事物謎的語義構成

事物謎通常由三部分組成:謎面、謎目和謎底。謎面是制謎者所出的題目,即猜謎者猜測的依據(jù);謎目則是出謎者給定的猜謎范圍;謎底就是答案。在這三個部分中,尤以謎面最需花費心力構思商量,也以其最能體現(xiàn)出語言的魅力與價值。劉勰在《文心雕龍?諧隱》中指出:“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敝赋隽酥i面需要做到的閃爍曲折。分析事物謎的語義構成,實際上就是描述事物謎的謎面是以何種方式表達語義并將其指向謎底的。

(一)反復敘述,正面會意。

這一類事物謎的謎面采用的是對謎底的直接解釋,并通過對事物的反復描寫、敘述直陳其語義。

例如:有翼無毛肚內(nèi)空,無鐵無銅響如鐘――(打一動物)(謎底:蟬)。謎面對于謎底“蟬”的外貌和叫聲做了細致描述,“有翼無毛”說明其為昆蟲類,“響如鐘”則表明其叫聲響亮,而“肚內(nèi)空”則與蟬餐風食露的特點不謀而合。

猜謎者只要根據(jù)謎面的描寫反復思考,并將其敘述特征一一對應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上,便可猜出謎底。

(二)巧設比喻,委婉曲折。

這類事物謎隱藏事物本體,而抓住事物外觀形態(tài)或功用等特征設喻,通過對喻體的描繪以影射表達語義,從而使猜謎者得到暗示。

例如: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白胖子,白胖子,作用大,能榨油,人人夸――(打一植物果實)(謎底:花生)。謎面以“麻屋子”喻花生殼、“紅帳子”喻花生紅衣、“白胖子”喻花生仁,雖是用喻,但是抓住“麻”“紅”“白”等詞對花生的外貌做出了一番詳盡描寫,并通過“屋子”、“帳子”、“胖子”的里外關系影射花生、紅衣、花生仁的層層套疊,而“能榨油”則是對花生功用的直接描繪。

巧設比喻的事物謎在語義表達上委婉曲折,讓人無法一眼看穿,猜謎者要從謎目所定范圍內(nèi)尋找答案,且直到謎底顯出,才能恍然大悟,并品出謎面的自然貼切。

(三)運用比擬,生動形象。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在事物謎中,大多采用將物當作人寫的擬人手法來傳達語義,投射謎底事物。

例如:害了相思病,身體受如柴,巴得團圓日,不覺淚滿腮――(打一日常用品)(謎底:雨傘)。這則事物謎的謎面是寫一個人在相思之苦的煎熬下骨瘦如柴,但是在團圓之時,卻淚流滿面。但以“日常用品”這一范圍來說,猜謎者便要苦苦思尋:究竟什么物品“很瘦”,且在“團圓”時,身上滿是“淚珠”?再聯(lián)系平時經(jīng)常使用的物品,“雨傘”的答案便很容易想出來。

運用比擬手法設置謎面,可以使語義得到生動形象的傳達,增強事物謎的藝術感染力。

(四)用以提問,靈活通達。

這類事物謎實際上為山歌、盤歌等民間歌謠,只是以對歌的方式,一人提問,一人回答,形成如同謎面和謎底的謎語。

例如下面苗族盤歌的選段:――什么尖尖,尖尖尖上天?什么尖尖,尖尖水中生?什么尖尖,尖尖長街賣?――寶塔尖尖,尖尖尖上天;菱角尖尖,尖尖水中生;牛角尖尖,尖尖長街賣。一人以歌聲發(fā)問謎面,另一人以歌聲回答謎底,“尖尖”是謎底事物的基本外形特征,而“尖上天”、“水中生”、“長街賣”則是對答案的進一步區(qū)分。

雖然采取直接和即興發(fā)問的方式來設謎,但仍可靈活通達地表達語義,這是民間勞動人民智慧的魅力。而以這種對歌方式進行猜謎活動,為了尋求韻律和氣氛,人們常采用組謎的形式。

(五)巧用典故,表現(xiàn)力強。

盡管民間謎語沒有文義謎那樣富有“文化氣息”,但勞動人民的智慧仍是促使事物謎充斥著大量民間傳說。

例如:一人端坐小轉(zhuǎn)臺,一人執(zhí)刀從后來,曹操獻刀有鏡照,董卓看見不理睬――(打一事)(謎底:剃頭)。這則事物謎顯然化用了“曹操獻刀”的故事,但“小轉(zhuǎn)臺”又表明了這是發(fā)生在現(xiàn)代社會公共場合的事情,而“一人持刀”,但另一人卻視若無睹,聯(lián)合實際生活,“剃頭”的答案便呼之欲出。

運用典故的藝術手法巧妙地傳達語義,具有“事半功倍”、表現(xiàn)力強的優(yōu)點,而各種傳說故事的運用又增強了事物謎的趣味性,引人入勝。

三、事物謎的現(xiàn)實價值

事物謎作為一種特殊的民間文學形式,蘊含著豐富的語言學知識。例如事物謎中的修辭運用、文化語言學知識、方言現(xiàn)象等。例如,從朝鮮李朝早期的漢語教科書《樸通事》中的兩則謎語:“金甕兒銀甕兒,表里無縫兒。這個是雞蛋。”“金罐兒鐵攜兒,里頭盛著白沙蜜。這個是梨兒”。可以得知在元末明初北方漢語官話中便已出現(xiàn)兒化音。

事實上,事物謎以其特有的寓意性和隱喻性,向砦人們所熱愛。文人多用其展示才智、互相傾軋。而民間勞動人民則多視其為娛樂活動。事實上,無論是知識分子所創(chuàng)造的文義謎,還是平民百姓所設的事物謎,都有助其抒發(fā)一些不便于明說的社會現(xiàn)實,又因謎語便于記誦,這些隱諱之事便被很好地流傳并保存起來。事物謎作為民間的產(chǎn)物,自然凝聚了大量社會現(xiàn)實。例如:怒氣沖沖訴短長,肚里空有好文章,全部家產(chǎn)都用盡,留把雨傘轉(zhuǎn)回鄉(xiāng)――(打一事)(謎底:打官司)。從這則事謎中,字里行間都反映出舊社會訴訟不公的現(xiàn)實。

事物謎僅可以作為人們娛樂之物,其采用口語化、歌謠化的語言巧妙隱射具體事物特征的特點,還使其可作為一種教育工具,以鍛煉孩子的想象、歸納和推理能力。而且事物謎以千奇百怪的物體、事件作為謎底,用其教育孩子,不會與現(xiàn)實脫離,還可激發(fā)孩子認知事物的興趣。例如一兒童組謎:什么鼠,能爬樹?什么貓,能吃竹?什么鷹,飛不高?什么鳥,懂醫(yī)術?什么狼,怕見人?什么虎,躲在屋?什么牛,只會爬?什么獅,水中???謎底分別為:松鼠、熊貓、貓頭鷹、啄木鳥、黃鼠狼、壁虎、蝸牛、海獅。在現(xiàn)代社會中,孩子無法真切地見到、觸摸這些動物,運用猜謎方式對其進行教育具有很好的效果。

四、結語

從被公認為我國最早謎語記錄的“女承筐,無實;士l羊,無血”,到現(xiàn)今日益多樣的謎語書籍和謎語活動,事物謎都作為當之無愧的主角出現(xiàn)。猜射事物謎,寓知識和教育于娛樂之中,我們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要積極創(chuàng)造事物謎,并學習和傳播制謎和猜謎的知識基礎和文化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仿.中國謎語大全[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2]王仿.中國謎語、諺語、歇后語[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3]申江.謎語知識大全[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4]孫雍長.燈謎與謎語[J].語文建設,2000(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