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行政裁決論文范文

行政裁決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行政裁決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行政裁決論文

第1篇:行政裁決論文范文

1 行政復議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1 對行政復議的性質定位不明確

行政復議的性質關系到行政復議立法的價值取向,也關系到整個行政復議制度的構架,以及行政復議工作的發(fā)展方向。因此,對行政復議正確定性非常重要。一直以來,對行政復議的性質定位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行政復議制度,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下級的層級監(jiān)督和糾錯機制,稱為監(jiān)督說另一種觀點認為,行政復議制度是一種行政救濟制度,是行政管理相對人對行政機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有異議時,申請復查及糾正的救濟制度,屬于通常所說的民告官的范圍,稱為救濟說。雖然二者并不對立,但層級監(jiān)督是行政機關的內部行為,在性質上以行政手段為主導;而救濟是外部行為,獨立于行政執(zhí)法機關之外,在性質上以司法手段為主導,理論上二者不能共存。

1.2 行政復議范圍還需完善

隨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有些界限需要進一步明確,特別是有些熱點、難點問題。如:《行政復議法》沒有將內部行政行為納入行政復議范圍,因而導致公務員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濟。保護公務員的合法權益與保護普通公民的合法權益一樣,兩者都應該有充分的救濟途徑和救濟手段。國家公務員雖然可以通過行政申訴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申訴與行政復議制度的功能不可同日而語,后者的救濟更加有效?!缎姓妥h法》將公務員合法權益的救濟排除于復議之外,這是我國行政復議制度的一大缺陷。隨著我國加入WTO,在司法行政方面也相應的出現了一些新問題,這也迫切要求我們完善《行政復議法》,與國際接軌。

1.3 行政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工作機制不順暢,且缺乏獨立性

按照復議法規(guī)定,我國的行政復議機構是各級行政復議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從表面上看,法制工作機構不同于行政機關內部的其他執(zhí)法機構,較之其他業(yè)務機構相對獨立,從而在復議審查過程中主持人與執(zhí)法者身份相分離,從而體現法律審查中的自然公證法則。但從行政組織結構上看,它在組織關系上與其他內設機構并無太大區(qū)別,因而在承辦具體復議事項時難免由于行政機關內部的上下級領導關系而受部門利益或偏私的影響,其復議活動實際上無法獨立進行,從而無法保證在復議審查中的公證、中立的立場。而這種設置上的缺陷,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復議工作機制的不順暢。

1.4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銜接不暢,增加累訴

《行政復議法》與《行政訴訟法》是相互銜接相互配套的法律制度,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是完整的行政及救濟的程序,行政管理相對人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選擇先申請行政復議,尋求行政救濟;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再向法院起訴,尋求司法救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除法律規(guī)定復議前置的以外。但在實際情況中,兩者并沒有銜接好,主要體現在:①行政復議申請范圍與行政訴訟的受理范圍沒有銜接好;②對行政復議機關作出的不予受理決定該不該提起訴訟問題沒有銜接好;③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審查上相互矛盾。

2 對行政復議制度改革的思考

行政復議制度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寄寓于社會主義政治的法律規(guī)范,在社會全面進步和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下,必須本著與時俱進的科學態(tài)度,在總結過去的經驗與不足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相關制度的成功典范,結合我過的國情,順應現代行政法的發(fā)展方向,進行必要的改革,全面加強行政復議建設,以此推進依法行政的進程,維護法律公正統(tǒng)一。

2.1 在性質上,要對行政復議制度作準確和明確的定性

對行政復議制度的準確且明確的定性是行政復議制度發(fā)揮作用的前提。從理論看,首先,行政復議從性質上分析,政復議都是作為法院司法救濟以外的一種行政救濟制度存在;其次,行政復議的啟動應以申請人提出申請為前提,不告不理,是被動的監(jiān)督;再次,從行政復議表現形式看,它是一種居中裁決行為,是行政復議機關在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兩個平等當事人之間進行居中裁決的司法行為,而不是行政機關內部的單向監(jiān)督行為。從實踐看,行政復議實行全面審查原則,通過對案件的審理,糾正行政機關的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是行政復議的職責所在。將行政復議定性為行政救濟制度,也并非一定走全盤司法化道路,行政復議不必通過搬用司法機關辦案程序來體現救濟性質,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必須堅持機構的獨立并有嚴格的程序。

2.2 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從實體上適當擴大行政復議的受案和審查范圍

行政復議法通過概括、列舉、排除三者結合的方式確定行政復議的范圍并將部分抽象行政行為納入可復議的范圍之中,這是我國行政復議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新與進步,但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目前我國行政復議的范圍仍然較窄,需要進一步擴展。行政復議領域的拓寬可能會涉及兩個比較大的方面,一是申請人資格的標準需要大大放寬,只要是受行政機關行政行為影響的個人、企業(yè)或其他團體、組織,都可以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二是行政行為的范圍也要放寬,不但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復議申請,抽象行政行為也應當可以提起行政復議申請。同時我國行政復議法把內部行政行為排除在行政復議的范圍之外,這種做法容易導致公務員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得不到行政復議的救濟,也與現代行政法治的平等精神相背馳。因此,有必要把內部行政行為納入行政復議的范圍。

2.3 建立行政復議的回避制度和聽證制度

為了加強對行政復議行為本身實行有效的監(jiān)督,首先要建立行政復議的回避制度,如果行政復議人員是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或有其他的利害關系,可能影響行政復議的公正性,當事人有權要求其回避,或其應當自行回避。其次要建立行政復議的聽證制度,對于案情重大、復雜,涉及利益面廣影響力較大的行政復議案件必須適用聽證程序。聽證一般應公開進行,但如果涉及到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的案件,聽證可以不公開進行,但聽證內容必須以筆錄的形式保存下來。

2.4 理順行政復議制度與行政訴訟制度的關系

第2篇:行政裁決論文范文

美國司法節(jié)制原則的主要內涵與審判實務

司法節(jié)制原則,是美國法院傳統(tǒng)上對于學術案件采取的一貫態(tài)度。所謂“司法節(jié)制”,是指高等學校的學術決定往往被法院給予高度尊重。如果不是恣意或變幻不定的處罰,法院一般不愿改變關于入學、評分、學位要求和其他純學術事務的決定。[1]

布朗(Brown)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其學位論文最初被由三人組成的論文委員會所批準。他隨后增加了“致謝”部分,并冠之于“不謝”,且運用不敬的語言,攻擊某些行政人員和組織。當他意欲把論文提交給大學圖書館時,此部分被發(fā)現了,其學位論文被返回給了委員會。委員會隨之認為該部分不符合學術出版物所要求的專業(yè)標準,要求該生刪掉攻擊部分的內容,才會被授予學位。布朗提起了訴訟,認為大學拒絕授予學位侵犯了他的憲法權利。初審法院同意被告簡易判決的提議后,布朗就本案向第九上訴法院提出上訴。上訴法院認為1988年最高法院的黑茲爾伍德學區(qū)訴庫爾邁耶(Kuhlmeier)案有著指導意義。本案中,布朗被交給了完成學位論文的學術任務,并被提供了完成學位論文的合理標準。要求刪掉學位論文的“不謝”部分,是論文委員會出于正當的教育目的,去教育布朗什么是學位論文格式的專業(yè)規(guī)范。原告還指控道,校方拒絕授予學位時,沒有事先舉行聽證,侵犯了他的第十四修正案規(guī)定的程序性正當權利。然而,上訴法院認為,校方的行為性質上屬于真正的“學術性”,而不是懲戒性。只要推遲授予學位的決議是“仔細且審慎的”,并不要求舉行聽證。[2]

雖然法院尊重高等學校的學術決定,但這種尊重有其限度,高等學校在拒絕授予學位時不能有恣意或是惡意的行為。在坦納(Tanner)訴伊利諾斯大學董事會案中,坦納完成了學位論文,并通過了綜合考試,卻被通知兩者都不被接受,因為他的學位論文委員會從來沒有被大學正式承認。坦納請求法院強制令,命令伊利諾斯大學授予他學位。雖然他的訴求被下級法院駁回了,但上訴法院裁決認為,按照坦納訴狀的說法,他已提供了足夠的證據,證明大學有恣意和變幻不定的行為。[3]

由此可見,美國的司法節(jié)制原則,是從法院的角度來考量司法與學術案件的關系,講的是司法一般應保持一種謹慎的立場,尊重高等學校的學術決定,只有在濫用裁量權的案件中,如恣意或變幻不定,司法才會代表學生的利益予以介入。

司法節(jié)制原則對于我國學位授予訴訟的啟示

對于我國的學位授予訴訟,行使審判權的法院同樣應堅持司法節(jié)制立場,實行有限審查,尊重高等學校的判斷余地,其正當性主要體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一是公共政策的正當考慮。當教育機構向其學生頒發(fā)學位證書時,實際上是在向社會證明,該生具備了他就讀的教育機構所要求的全部知識和技能。然而,為了使社會能完全信任由學術機構頒發(fā)的證書,確保這些證書的有關決定留給專業(yè)教育者作出正當判斷則是必要的,教師處于判斷如何幫助學生完成學業(yè)的最好位置,必須有必要的裁量權以保持課程和學位的完整。[4]事實上,從社會的觀點來看,如果法院放棄節(jié)制做法,而開始要求教育機構向那些實際上不合格的人授予學位,那么這些證書的價值將會受到嚴重削弱。[5]

二是學術評價的普遍正當性。雖然有關學位授予的訴訟此起彼伏,但是這些爭議相對于高等學校做出的學術評價來講仍然只是屬于少數。學位評定是教師做出的專業(yè)判斷,教師受過的訓練使其處于更適合做出這種判斷的位置上。不可否認,在高等學校,教師做出的對于學生的學術評價大部分是真誠的、善意的,且是相當的客觀準確;不過,由于有的教師的偏見或粗心,也出現了少部分評價不準確、不公平的情形;因此,一般情況下,但并不總是,不可能由第三方如法官去判斷做出何種學術評價,去判斷什么是準確的評價。

三是法院負擔過重的擔憂。法院尊重教育判斷的另一理由在于,他們擔心可能出現對于教育判斷不滿的學生會掀起高等學校的訴訟狂潮。正像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鮑威爾(Powell)法官在戈斯(Goss)訴洛佩茲(Lopez)案的異議中所清楚表達的,“人們可能只是猜測,若是賦予每個學生在法庭上質疑老師的任何判斷的權力,公立教育會混亂到何種程度,而且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樣做會侵犯州政府授予的教育權力。由于州立法機關把控制大學的權力主要是交給了當地的大學管理委員會,因此法院拒絕干涉立法政策?!盵6]

四是法官自身的專業(yè)局限性。學術判斷,從根本上具有主觀性和評價性,缺乏嚴格的規(guī)則、指南或純粹的經驗數據。[7]對于學生的學術判斷不同于司法和行政機關傳統(tǒng)上舉行完全聽證的事實調查程序,不符合司法或行政的程序化裁決方式。而教育過程天生不具有對立性。相反,它強調師生關系的延續(xù)性,作為教師必須承擔多種角色——教育者、指導者、朋友,有時是父母。[8]因此法院沒有能力對學術判斷做出判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密歇根大學董事會訴尤因(Ewing)案中重申:“當法官被要求審查一個純學術決定的實質內容時,他們應當對教師的專業(yè)判斷表現出高度的尊重。很清楚,除非專業(yè)判斷是如此地實質違背了可接受的學術規(guī)范,以致于表明負責人或委員會事實上沒有作出專業(yè)的判斷,否則法官不會這個判斷。”[9]與此同時,許多法院還認為教育問題無法開庭審理。

五是維護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在學位授予中,教師的學位評定權既體現了大學自治權,又體現了個人的學術自由權。這是在于,教師不是以個人的名義,而是受高等學校的委托,作為答辯委員會委員,基于其專業(yè)背景和學術能力,對于學位論文是否符合學位法律法規(guī)以及學位授予細則的要求而做出的判斷,因此其評價結論的行為效果歸屬于高等學校,是高等學校對于學位申請人做出的學術評價,而不是教師個人對于學位申請人的學術評價。與此同時,對于教師而言,在學位評定中對于學位論文的學術水平,需不受干擾地自主做出評價結論,因此,也是在行使作為個人基本權利的學術自由權。

學位授予訴訟中堅持司法節(jié)制并不意味著受教育者不能就學位授予案件向法院提訟,也不意味著有關學位授予的問題完全免除司法審查。即是說,有限審查不是不審查,因此學位授予案件可以進入法院的大門;這種節(jié)制不是講的審查范圍,不是講的法院能不能進行審查的問題,而是講的審查強度,講的是法院怎樣進行審查的問題。但是法院的審查是有限審查,是只進行形式和程序的合法性審查,并不進行實質內容的合法性審查。法院的尊重態(tài)度主要體現在學位授予決定的實質部分,也就是說法院不能代替高等學校做出學術判斷,不能以法官的判斷代替教師的判斷,而高等學校于此享有判斷余地,免除司法審查。對于學位授予決定的法律問題、程序問題,法院對于高等學校不再采取尊重的態(tài)度,并且法官可以以自己的判斷代替教師的判斷,而高等學校于此不再享有判斷余地,不能免除司法審查。

結語

高等學校是決定誰能獲得學位的唯一裁決者。不同高等學校的學位意味著不同的榮譽。如果法院適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評判學術成績,高等學校學位的個性就會減弱。而且如果作弊者和說謊者的不誠實行為未受到制止的話,那么把他們推向社會的代價是巨大的,且遠遠超出高等學校的控制范圍。實際上,學術評價要求的是一種累積信息的內行評價,不適合司法或行政的程序性裁決方式,高等學校更適合對學生的表現做出判斷。[10]因此,司法以維護學術自由為由對于學位授予行為采取尊重立場,具有一定的正當性,但是這種尊重應是有限的尊重,而不應當是絕對的尊重,無論是學術自由還是大學自治都不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法外空間,學位授予領域不應成為法治國下的一個隙裂。

因此,關于司法介入與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的關系,要避免出現兩種認識誤區(qū)。一是司法權完全凌駕于學術自由,無視學術發(fā)展的自身規(guī)律,以司法判決代替學術判斷。二是司法權以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為借口,對于有關學術事項的學生與高等學校間的爭議置之不理,怠于行使司法監(jiān)督職能,不能對于相對人的權利予以充分救濟。[11]司法介入高等學校,涉及司法權與大學自治權的關系。司法介入高等學校,也并不意味著法院簡單地以自己的判斷代替高等學校的判斷,不是侵越高等學校的職能,而是側重從法律的角度,以保護受教育者權利為中心,同時監(jiān)督高等學校依法行使權力,保障學術自由。不過,由于高等學校因自治而具有的特殊性使司法的審查并不是全面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限度,即是尊重高等學校的判斷余地,只進行形式和程序的合法性審查,并不進行實質內容的合法性審查。

司法介入和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的關系,并不僅僅關涉到高等學校和司法的關系,畢竟司法介入有受案范圍的限制,而且司法本身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高等學校和受教育者之間的學位授予糾紛,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不能單單依靠司法救濟手段,還應完善校內申訴、教育仲裁、行政復議等多種制度,暢通救濟渠道,始能既保證高等學校的學術自由、大學自治,又能實現司法的依法監(jiān)督,還能維護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K.B. Melear.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and institution:disciplinary,academic,and consumer contexts, Journal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aw, 193(2003).

[2]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in Huntsville.A Matter of Degree[EB/OL].http://uah.edu/legal/pdf_files/a_matter_of_degree.pdf,2011-03-21.

[3]Tanner v.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363 N.E.2d 208, 209,210 (Ill. Ct. App. 1977).

[4]Bruner v. Peterson, 944 P.2d 43,48 (Alaska 1997).

[5]Olsson v.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402 N.E.2d 11503(N.Y. 1980).

[6]419 U.S. 565, 95 S. Ct. 729 (1975).

[7]Johnson v. Cuyahoga County Cmty. Coll., 489 N.E. 2d 1088, 1090 (Ohio Ct. Comm. Pl. 1985).

[8]Board of Curators of the Univ. of Mo. v. Horowitz, 435 U.S. 78, 90, 98 S. Ct. 948, 955 (1978).

[9]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v. Ewing, 474 U.S. 214, 225 (1985).

[10]Carol J.Perkins.Sylvester V. Texas southern university:an exception to the rule of judicial deference to academic decisions[J].Journal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aw,1998,(25):422-423, 433.

第3篇:行政裁決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非訴行政案件的執(zhí)行,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既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又拒不履行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行政機關或行政裁決確定的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執(zhí)行申請,由人民法院采取強制措施,使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得以實現的一種制度。

一、非訴行政案件執(zhí)行的特點

非訴行政案件的執(zhí)行具有以下特點:

1、執(zhí)行機關是人民法院,而非行政機關。雖然非訴行政案件的執(zhí)行對象是具體行政行為,執(zhí)行申請人也為行政機關,但非訴行政案件強制執(zhí)行權的享有者不是行政機關,而是人民法院。

2、執(zhí)行根據應該是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進入行政訴訟,沒有經過人民法院的裁判,而且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

3、執(zhí)行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或行政裁定確定的權利人。被執(zhí)行人只能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非訴行政案件強制執(zhí)行的是行政機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職權的體現,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能否履行,直接關系到行政機關的職權是否和以實現。因而,在通常情況下,非訴行政案件的執(zhí)行申請人應為行政機關。作為行命名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不能成為被執(zhí)行人,而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人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一般只能成為被執(zhí)行人,不能成為執(zhí)行申請人。

不過在特殊情況下,非訴行政案件的執(zhí)行申請人也可以是生效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0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后,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內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日內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享有權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具體行政行為,參照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具體行政行為的規(guī)定。

4、執(zhí)行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法定期限內,既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66條的規(guī)定,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具體行政行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法定起訴期間內沒有對該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不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只有這兩個條件同時具備,人民法院才能強制執(zhí)行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向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訴訟,法院已經受理,即使其沒有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行政機關也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4條規(guī)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或者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不予執(zhí)行,但不及時執(zhí)行可能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造成不可彌補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先予執(zhí)行。后者申請強制執(zhí)行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

二、非訴行政案件執(zhí)行的適用范圍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非訴行政案件執(zhí)行的范圍是:凡行政機關對具體行政行為沒有強制執(zhí)行權,以及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皆享有強制執(zhí)行權時,行政機關都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該具體行政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7條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沒有賦予行政機關強制執(zhí)行權,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4篇:行政裁決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 高等教育行政糾紛 非訴解決機制 司法審查

近年來,隨著中國法治進程的不斷推進,公眾的維權意識不斷覺醒,高等教育領域中的爭端層出不窮,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社會反響較大的有,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拒絕頒發(fā)畢業(yè)證、學位證案;齊玉苓受教育權案;劉燕文訴北京大學拒發(fā)畢業(yè)證、學位證案等。筆者以為,這些案件可歸入高校與學生之間教育行政糾紛的范疇。目前,我國解決此類糾紛的基本機制是申訴,此外,行政復議和訴訟也是解決渠道,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干擾,糾紛解決功能的發(fā)揮極為有限,從很大程度上阻卻了高等教育行政糾紛的解決。因此,上述解決機制亟需調整和完善,與此同時,構建以行政訴訟為主,非訴形式為輔的高等教育行政糾紛多元解決機制更顯得迫在眉睫。

一、高等教育行政糾紛的界定

高等教育行政糾紛是指高校作為行政主體,在行使法律、法規(guī)授予的行政職權過程中,直接影響相對人(學生)的合法權益而引起的糾紛形態(tài)。

此類糾紛呈現出如下一些特點:一是糾紛主體是高校與學生。高校主要是指公立高校,因為現存的大量教育行政糾紛都是公立高校與學生之間基于教育管理活動而產生的。而學生是指具有高校學籍,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二是糾紛的基礎法律關系是高校與學生之間的教育管理關系。即高校作為重要的行政管理機構單方面在組織、管理、教育學生時形成的法律關系,隸屬性、非對等性是這一關系的主要特征?;诮逃芾黻P系產生的糾紛主要來源于違紀處分和學位管理兩類,前者是高校與學生教育管理糾紛最為集中的表現形式,例如學生由于考試作弊、打架鬧事而被高校勒令退學而引起的糾紛;后者主要是學校基于學生未達到校內規(guī)定的學術標準拒不頒發(fā)畢業(yè)證、學位證而引起的糾紛,前述“田永案”、“劉燕文案”即為此類。三是糾紛的內容即教育管理法律關系權利義務的內容。沒有權利義務,也就沒有爭端。教育管理法律關系的內容既包括高校在行使教育管理活動中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也包括學生在被管理過程中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主要包括高校設定的是否授予學位證書的條件,獎罰事項的范圍,處分的程度、程序,學生的救濟途徑等。四是解決糾紛的第三方組織或機構,在我國實踐中主要有高校內設置的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省級教育主管行政部門設立的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以及司法機關。

二、高等教育行政糾紛的非訴解決機制

(一)教育申訴制度

教育申訴制度是我國教育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的一項法定制度。該制度的確立為受處分學生提供了一條重要的權利救濟途徑。然而,我國的教育申訴制度存在諸多不足。首先,申訴受理機構缺乏中立性。申訴受理機構與高校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難以對高校的教育管理活動形成實質上的監(jiān)督。其次,申訴程序設置過于原則化,缺乏可操作性。例如缺少回避制度、管轄規(guī)則、聽證規(guī)則等,這不僅僅大大降低了糾紛解決的效率,同時也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可能影響裁決的公正性。最后,教育申訴后救濟渠道具有封閉性。教育申訴不應是唯一和終局的糾紛解決途徑,應與其他救濟制度復議、訴訟等連接,形成一套良性的運作機制。

(二)教育行政復議

我國《行政復議法》第6條第8款規(guī)定受教育權受到侵犯可通過行政復議獲得救濟?,F行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中對教育行政復議的適用作出了規(guī)定,因此,教育行政復議應當成為學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救濟途徑。但是,這一規(guī)定局限性較大,很難有效的解決教育行政糾紛。首先,我國的行政復議制度僅將被申請人限定為行政機關,然而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我國高校是行政機關。其次,行政復議機關審查的范圍僅包括具體行政行為,高校的教育管理活動能否屬于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還有待商榷。若高校不具備行政主體的資格,則在我國現行的教育管理體制下,由高校對學生的行政管理行為引起的糾紛只能依法通過申訴途徑來獲得救濟,而無法通過行政復議的途徑獲得救濟。

(三)教育仲裁制度

教育仲裁制度是指高校、學生將其在教育管理過程中發(fā)生的糾紛提交給依法設立的教育仲裁委員會進行裁決的一種糾紛解決制度,其作為一種具有公正性、專業(yè)性和效益性的糾紛解決機制,因其成本低廉、程序簡便、專業(yè)性強而廣為世界各國所采用。目前,我國實踐中還未采用仲裁程序解決高等教育糾紛,因此,可做如下構想。

1.基本原則。教育仲裁的適用應遵循自愿原則及司法最終審查原則。首先,教育仲裁尊重當事人的自愿選擇,但與商事仲裁不同,教育仲裁啟動主體主要是在高等教育糾紛中的權益受侵者——學生,即學生可基于單方意愿而啟動教育仲裁,而不需要糾紛雙方的合意授權。自愿原則保證了學生權益救濟途徑的多樣性,增強了仲裁結果的可執(zhí)行性。另外,司法審查是法治社會糾紛解決的最終程序。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學生的權益,教育仲裁應允許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時仍可向法院提起訴訟,獲得最終的判決結果。

2.教育仲裁機構的設置與組成。教育仲裁機構,即教育仲裁委員會可設置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由后者牽頭組織設立,但地位獨立,與行政機關不具有隸屬關系。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組成包括高校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和教育、法律領域的專家。受理的范圍主要限定在教育領域具有專業(yè)性的涉及學生處分、學術爭議、學籍管理和學位授予糾紛。

3.教育仲裁程序。教育仲裁程序應包括申請與受理、仲裁前的準備、調解、開庭和裁決。

三、高等教育行政糾紛的司法解決機制

司法是確保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法院是人們尋求公正的最后場所,在現代法治社會,司法作為剛性的糾紛解決方式,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看到高等教育糾紛非訴解決機制功能發(fā)揮并不理想,申訴與行政復議存在諸多缺陷,教育仲裁制度在我國尚未確立。為保障學生的正當權益得到充分、完善的救濟,將行政訴訟這條司法救濟途徑引入高校教育管理領域就顯得十分必要。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立法中找不到高校作為行政訴訟被告的合法依據。司法實踐中的受理狀況也很混亂,大部分司法機關都持回避的態(tài)度,即使個別司法機關將高校解釋為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對此類案件進行受理,由于法官認識不同,處理各異。因此,高校與學生之間的教育行政糾紛以期通過訴訟渠道得以化解,有賴于一套成熟、可行的司法審查機制的確立。

(一)司法審查的介入方式

司法審查的介入方式,取決于高校教育管理行為的性質。實踐中,針對教育管理糾紛,法院有的按民事訴訟處理,有的按行政訴訟處理,原因就是現行法律對高校教育管理行為的性質定位模糊。筆者認為,高校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行為,明顯不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而具有隸屬性。同時,教育管理權是國家依法授予的,從國家行政權中剝離出來的,相對獨立的一種具有行政管理職能性質的社會權力。事實上,在教育管理活動中,高校常常單方面的制定校規(guī)校紀、校令、實施懲戒等,帶有強烈的行政色彩。因此,從高校教育管理行為的性質來看,司法審查的介入方式只能是行政訴訟。

(二)司法審查的受案范圍

司法審查可以介入教育管理糾紛,但應是一種有限的介入。即在充分保障大學自治空間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界定受案范圍。筆者認為,司法審查的范圍應以高校的教育管理行為對學生權利的影響程度為標準,凡是改變學生受教育者身份,對學生的重大權益產生影響的行為均可納入司法審查的范圍。

具體來說,在違紀處分類糾紛中,學校認定學生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高校校紀校規(guī),而做出的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等使其喪失學籍或影響到學生取得畢業(yè)證、學位證的處分;在學位管理類糾紛中,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兩種情形:前者包括高校做出的降留級、取消學籍和強制退學、不予頒發(fā)畢業(yè)證、不授予學位、取消申請學位資格、取消或者追回已經頒發(fā)的畢業(yè)證書的決定和已經授予的學位、撤銷學位、宣布學位證書無效;后者包括不予頒發(fā)、補辦學業(yè)證書,宣布學業(yè)證書無效的行為。

而諸如學校作息時間、課程安排、教師授課、閱卷、或較輕的紀律處分(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等,因為僅僅涉及學校日常教學、秩序的維護,或者對學生的權益影響較小,因此,不宜納入受案范圍,學生可采取申訴的方式獲得救濟。

(三)司法審查的強度

高校作為文化知識的傳承、培養(yǎng)和傳播的機構,享有法律賦予的獨立權和自治權,這也是學術自由的必要權利保障。司法權過分的介入可能會侵犯到高校的自治權。那么,如何實現自治權與司法權的動態(tài)平衡,需要把握司法審查的強度。“審查強度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后,對進入司法程序的行政行為進行何種程度的監(jiān)督和何種方式的審查,法院應當如何看待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中作出的行政決定?!?如果說,司法審查的受案范圍是從橫向劃定了司法權的邊界,而審查的強度則是從縱向明確司法權可到達的深度。

筆者認為,司法審查強度應遵循以程序審查為主,事實審查為輔的原則。也就是說,法院主要審查法律問題,即審查作出決定的主體資格、內容、目的和程序等是否合法,對涉及學術、學業(yè)的爭議,鑒于專業(yè)化程度較高,而不便審查。例如在“劉燕文案”中,法院僅僅審查了北大校評審委員會在操作過程中是否符合正當程序,而仍將判斷該論文是否達到博士學位水平的實質問題交由北大的學位評審委員會來判定。這樣司法審查既在程序上保障了學術公正,又充分尊重了高校的自由權和自治權。相比較而言,那些無涉專業(yè)學術問題的糾紛,如學校對違反考試紀律、打架斗毆等學生給予的開除學籍、退學等處分,法院可以適當介入展開事實的審查。原因在于,此類糾紛專業(yè)性不高,法官在尊重校方的事實判斷及程序公正的前提下,可憑借基本的社會常識進行認定。

第5篇:行政裁決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高校教師作為當今社會重要的職業(yè)群體,其權利的保護與救濟對于高等院校的發(fā)展和整個教育行業(yè)的法治進程而言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然而隨著教師合同聘用制的廣泛施行,高校教師的權利保護越來越處于困境之中,其有效的救濟途徑已成為廣大教師工作者極力思索和探討的話題。因此,探求高校教師的法律救濟問題無論是對于教師本身而言,還是對于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而言,其意義都是非常深遠和廣泛的。

【論文關鍵詞】高校教師;法律救濟;申訴;仲裁

高校教師作為當今社會重要的職業(yè)群體,其權利的保護與救濟對于高等院校的發(fā)展和教育行業(yè)的法治進程而言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然而隨著教師合同聘用制的廣泛施行,高校教師的權利保護越來越處于困境之中,其有效的救濟途徑已成為廣大教師工作者極力思索和探討的話題。因此,探求高校教師的法律救濟問題無論是對于教師本身而言,還是對于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而言,其意義都是非常深遠和廣泛的。

一、高校教師法律救濟的現狀

作為一名普通的社會勞動者來講,高校教師享有法律規(guī)定的一系列公民的基本權利。

而作為一名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來講,高校教師則擁有教育法律法規(guī)所賦予的權利。目前我國關于教師權益救濟的立法規(guī)定主要表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高等教育法》、《關于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事業(yè)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2003)。不難看出,關于高校教師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固然不少,然而能真正有效落到實處,達到保護效果的卻寥寥無幾。

目前,我國關于高校教師的法律救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問題,給廣大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帶來了不少的麻煩與不便。具體而言,包括救濟范圍模糊化、救濟途徑單一化、救濟程序空泛化和救濟效果淺顯化,這些問題困擾著廣大需要迫切法律救濟的高校工作者們,同時也給高等教育的法治進程帶來了不少的阻礙。

二、高等教師法律救濟的途徑

(一)教師申訴制度

“教師申訴制度是指教師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對學校處理不服時,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機關申訴理由,請求處理或重新處理的權利救濟制度?!蔽覈?993年頒布《教師法》其第39條就教師申訴權利做出了原則性規(guī)定:“教師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或者對學?;蚱渌逃龣C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三十日內,作出處理。”隨后,原國家教委于1995年印發(fā)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第8條也專門就教師申訴問題作了具體規(guī)定。

關于此項制度,雖然《教師法》和一些部門規(guī)章對教師申訴制度進行了具體化和細致化的規(guī)定,然而從實踐效果來看,我國的教師申訴制度本身仍存在著諸多不完善之處:(1)申訴機構模糊化。該法并沒有規(guī)定專門負責教師申訴的機構和人員,從而對申訴的處理容易造成相互推諉的現象,使得教師的權利得不到合理及時的保護。(2)程序規(guī)范隨意化。申訴機構在處理教師申訴時適用的程序缺乏合理的法律規(guī)范,對于教師主體的申訴得不到迅速有效的處理,有礙糾紛的解決。(3)申訴執(zhí)行空泛化。該法對于申訴決定的執(zhí)行期限、被申訴人不執(zhí)行時能否申請強制執(zhí)行以及被申訴人如不執(zhí)行申訴處理決定的法律后果并未有明確的規(guī)定,使得申訴制度難以發(fā)揮它應有的功能。

那么,我們該如何完善此項制度,具體來說,可分為以下幾點:

1.規(guī)范教師申訴的專門機構

應在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內設立專門的受理機構,例如申訴委員會,由其來獨立負責處理高校教師的教育行政申訴案件。此外,還可在校內設立教師申訴委員會。校內申訴制度通過學校內部的部門對糾紛進行解決,能夠及時糾正學校的錯誤行為和對教師不公正的處理,把學校與教師的糾紛化解在內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減輕了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壓力,將學校與教師雙方的損失降到最低。

2.明確教師申訴的具體內容

教師申訴的內容規(guī)范模糊,對廣大教師提請申訴帶來了諸多不便。為此,應明確厘清教師的申訴內容,將教師與學?;蚱渌逃龣C構及行政主管部門之間發(fā)生的行政糾紛和民事糾紛區(qū)分開來,以確保申訴內容的針對性,實現教師申訴的有效救濟。

3.加強教師申訴的合法監(jiān)督

對教師申訴過程中的合法監(jiān)督,給教師充分行使申訴權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利于糾紛的客觀處理??纱_立教師申訴的公開制度,建立教師申訴的處理檢查制度,也可指派專門人員對申訴機構的申訴處理行為進行合法性的專項調查。

教師申訴制度作為我國高校教師進行法律救濟的主要途徑,對高校教師的權益保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大力加強此項制度的建設與完善,確保高校教師的申訴權利落到實處,使其糾紛得到有效的救濟。

(二)教育仲裁制度

“教育仲裁是指學校、教師、學生將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基于教育權利與義務關系所發(fā)生的法律糾紛提交給依法專門設置的教育仲裁機構,由其對雙方的糾紛進行處理,并作出對雙方具有約束力的裁決,從而解決教育糾紛的活動和制度?!薄案鶕?995年原國家教委《關于開展加強教育執(zhí)法及監(jiān)督試點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教育仲裁制度和人事部2000年《關于在事業(yè)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中的相應規(guī)定,國家可以授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設立教育仲裁委員會,負責解決教育糾紛?!?/p>

教育仲裁制度作為解決教育糾紛的一種機制,具有與調解、訴訟不同的特點。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1)準司法性。“由于教育仲裁委員會實行一次裁決制,當事人如不服,在法定期限內,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學術糾紛等特殊教育法律糾紛實行一裁終局,裁決立即生效,當事人如不服不得再向法院起訴?!薄爱斒氯嗽诓脹Q生效后,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國家通過法院對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程序的制定以及仲裁裁決的執(zhí)行進行干預?!保?)專業(yè)性?!敖逃俨梦瘑T會的人員構成應該包括精通教育法的法律專家、教育專家和教育管理專家”,“其人員構成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在解決教育糾紛時更具有權威性,做出的裁決更容易得到糾紛雙方的認可,也能更快、更有效地解決專業(yè)性較強的問題?!保?)公正性。教育行政仲裁具有一般仲裁的特性,仲裁員是處于中立的裁判者,能夠不偏不倚地作出裁決。同時,教育行政仲裁機構雖是由政府設立的一個官方的仲裁機構,但與本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不具有隸屬關系,保證了“主持者的超脫”。在審理程序上大量汲取司法程序的要素,在審理方式采用對抗式,充分保障當事人申辯權和其他正當權利,以此來保證其獨立性與公正性。

雖然教育仲裁制度是解決教師法律糾紛的良好措施,但由于其在我們國內尚未發(fā)展到十分發(fā)達的程度,因而還存在一些局限。故而,應采取一些改善的措施予以發(fā)展和完善。具體說來,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教育仲裁的范圍

“從充分保護教師、學生合法權益的目的出發(fā),教育仲裁不但要解決因教師、學生法定權益受侵害而引發(fā)的糾紛,還要解決尚未在法定范圍內的教師、學生的正當權益受侵害而引起的糾紛,僅要考慮民事、行政糾紛,還要考慮到學術糾紛。”因此,應對教育仲裁的范圍予以充分和明確的規(guī)定,從而使得教育仲裁得以充分發(fā)揮其在解決糾紛上的獨有優(yōu)勢。

2.設立教育仲裁的立法保障

對于高校仲裁的特殊性,我國相關部門應制定一些特定的法律法規(guī)來予以規(guī)范和保護。比如,“可制定一套教育系統(tǒng)內部的教育仲裁法,并在已有相關教育法律法規(guī)中補充包括教育仲裁在內的救濟體制;在《高等教育法》中明確高校與教師的法律關系內容和性質以及高校教師的法律地位,為糾紛的解決提供法理依據?!?/p>

第6篇:行政裁決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反傾銷;司法審查;《規(guī)定》

 

反傾銷是遏制不正當競爭的一個重要手段,若運用不恰當,則可能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白手套,此時對反傾銷進行司法審查就顯得尤為重要。反傾銷司法審查就是對反傾銷這種行政行為進行司法救濟,由獨立與調查機構的法院來對反傾銷的合法性進行再審查。

我國反傾銷司法審查首次在2002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第53條中予以明確,但是這些只是原則性的規(guī)定,缺乏實踐可操作性,加之反傾銷的行政案件的復雜性與專業(yè)性,遠非一般行政訴訟所能解決,這樣,在人世一周年之際,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于審理反傾銷行政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這一司法解釋,它不僅是我國為履行人世承諾的又一重大舉措,更是我國法治建設的必然選擇。對于反傾銷的司法審查制度,在當今世界各國中以美國和歐盟的規(guī)定堪為表率。本文正是在研究美歐反傾銷司法審查制度的基礎上,對我國新頒的這一司法解釋進行了探討,希望有助于我國反傾銷司法審查活動的規(guī)范化。

一、司法審查的受案范圍應擴大

 

對于司法審查的范圍,美國法律規(guī)定司法審查的受案范圍有兩類,主要體現在《美國關稅法》第516a(a)中,一類是不發(fā)起反傾銷程序的即時判決;

另一類是已公布的最終裁決。其中對于第一類,有以下三種情況:l、由商務部作出的不發(fā)起反傾銷調查的裁決;2、由國際貿易委員會做出的不存在國內產業(yè)受到實質性損害、實質性損害威脅或實質性妨礙的裁決;3、由國際貿易委員會做出的不審查基于情勢變遷的決定;對于第二類,主要表現在美國不對臨時性措施的裁定進行審查,只限于已公布的最終裁定,有如下四項內容:1、由商務部或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最后肯定或否定性的裁決;2、商務部根據出口商所作的協議而停止調查的決定;3、由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的依《美國法典》第19卷~1671c(h)或~1673c(h)作出的損害影響的裁決;4、國際貿易委員會關于協議是否已完成消除損害性的決定。

歐盟反傾銷司法審查的范圍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無效之訴,另一類是不作為之訴。所謂無效之訴是指當事人通過訴訟,請求法院做出關于歐洲議會、理事會所頒布的具有約束力的文件不具有效力的宣告。而不作為之訴則是指當理事會或委員會因未能采取行動而違反歐共體條約時,各成員國或共同體的其他機構可向法院提起訴訟,以便使法院確認此項違法行為。但是此訴必須有一個“預先提起程序”,即原告必須在獲悉共同體機構不作為違法行為之后一定時期內,向共同體機構提出請求,要求其履行某種行為以遵守法律的規(guī)定。只有當共同體機構在接到原告的提請2個月內仍未采取一定行為,原告才能向法院提起不作為之訴。

由此可見,歐盟不僅可以對調查當局的最終裁定提起司法審查,而且還可以對初步裁決提起司法審查,而美國則不予受理,可見,歐盟規(guī)定的范圍更加廣泛,此外,雙方均可以對不發(fā)起反傾銷調查的裁決進行司法審查。歐盟對于調查機構的不作為之訴還規(guī)定了一種類似行政復議的必經程序,即“預先提起程序”,以防止濫訴的出現。我國《規(guī)定》在第一條中,便開宗明義的指出,人民法院受理以下四類反傾銷行政案件:“(一)有關傾銷及傾銷幅度、損害及損害程度的終裁決定;(二)有關是否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以及追溯征收、退稅、對新出口經營者征稅的決定;(三)有關保留、修改或取消反傾銷稅以及價格承諾的復審決定;(四)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起訴的其他反傾銷行政行為?!蔽覈倪@一規(guī)定借鑒了美國的終裁審查原則,也就是說,對于傾銷及反傾銷幅度、損害及損害的初裁不在司法審查之列,這主要是因為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決并不會影響當事人的財產權利,不具有終局性,同時如果司法機關連初步裁定這樣的行政決定都要一一過問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行政機關的活動造成阻礙,必然會損害行政活動的效率,更何況還有行政救濟的存在呢,所以筆者認為我國這一款的規(guī)定是非常好的。但是我們不難發(fā)現,《規(guī)定》并沒有對申請反傾銷調查的不立案調查的決定做出是否受理的規(guī)定,從國外反傾銷司法審查的普遍做法和法治要求來看,也不存在任何的障礙,從邏輯上來看,《反傾銷條例》第27條中規(guī)定的終止反傾銷調查決定也是一種最終的行政決定,既然最終的行政決定都應該進行司法審查,為何又將其排除在司法救濟之外呢?這樣無疑會給行政機關濫用權力留下了缺口,其公正的目標顯然是打了折扣的,所以筆者認為,在《規(guī)定》的第一條中還應該加入一條法院受理的范圍:“有關反傾銷調查申請做出不立案調查的決定。”

二、司法審查的訴訟主體的界定應該明晰化

 

司法審查的訴訟主體即原告和被告主體資格的確定。按照美國法典' 1667 (9 ) (1994)的界定,凡不滿反傾銷裁決的任何利害關系人均可起訴,對主管當局的裁決提起司法審查。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四類:(1)被調查的外國生產者、出口商,美國進口商等;(2)生產或制造該產品的外國政府;(3)美國同類產品的生產商、批發(fā)商等;(4)被認可的代表生產同類產品的美國工人的聯盟以及同類產品的生產者的行業(yè)協會。由此可見,美國對利害關系人的規(guī)定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

而歐盟關于訴訟主體的規(guī)定主要體現在《歐共體條約》第173條,主要包括成員國、外國生產商或出口商、歐盟反傾銷調查的申請人,他們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對于是否是成員國的國民以及是否有永久居住地或經常居住地沒有限制。但是歐盟規(guī)定,只有那些同國外出口商有關聯交易的國內進口商才有訴權,而獨立的進口商一般不具有原告資格。同時,在歐盟的法律里,有一個“特權原告”(privileged applicants)的概念,如各成員國、理事會和委員會,在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修訂《歐共體條約》第173條之后,連議會和歐洲中央銀行也成為了特權原告。

從對美國和歐盟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和歐盟的規(guī)定的相同點主要體現在他們都對原告資格的范圍放得比較開,一般都包括被調查的外國生產者、出口商、進口商,只是歐盟限制進口商必須與國外出口商有關聯交易,因為獨立的進口商可以將征收的反傾銷稅轉移到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同時,美國還將利害關系方擴展到“同類產品的生產者”,并且十分重視工人聯盟以及同業(yè)協會的作用,并賦予外國政府原告資格,這是歐盟所沒有規(guī)定的。歐盟略顯保守之處還表現在它對于“特權原告”的規(guī)定,其原告資格主要來源于其地位,其著眼角度主要是為了維護歐盟自己的反傾銷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規(guī)定》的第二條和第三條也對司法審查的訴訟主體做了較為具體的規(guī)定,其中原告是“與反傾銷行政行為具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個人或組織”,“利害關系人是指向國務院主管部門提出反傾銷調查書面申請的申請人、有關出口經營者和進口經營者及其他具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被告則限定在“做出相應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的國務院主管部門?!笨梢?,我國對于“利害關系人”的規(guī)定基本上是與歐美的規(guī)定相接軌的,并且與美國保持一致的是我國并沒有對進口經營者進行分類,也就是說獨立進口經營者也享有訴權。筆者認為這是合理的,因為進口經營者是反傾銷稅的直接承擔者,一旦若被征收了反傾銷稅,為了能夠確保利潤,他必然會將高額的稅負轉移到進口商品上來,這必然會使其在商業(yè)價格激戰(zhàn)中處于不利地位,可見征收反傾銷稅與其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如果本不應該征收反傾銷稅,損害了其合法利益,他當然有理由成為原告。根據美國法典的有關規(guī)定,外國政府也可以成為原告,《規(guī)定》里面顯然將其排除在外,筆者認為,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符合我國國情的,一旦涉及政府,便可能引起的不僅是國際經濟方面的糾紛了,還可能轉化為國際政治糾紛,這樣既不利于國際社會的安定與團結,在我國反傾銷司法審查程序機制剛剛啟動和不完備的情況下,就更不應該像歐美那樣作擴大解釋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規(guī)定》中指出“其他具有利害關系的組織”,這個組織包不包括美國法里所說的“同業(yè)協會”呢?筆者認為是包括的,同業(yè)協會在國外反傾銷應訴中的作用已經有目共睹,而在國內的反傾銷司法審查中也理應成為帶頭人。至于被告,《規(guī)定》只是以概括性的語言指出是做出相應被訴反傾銷行政行為的國務院主管部門,一般認為有三家:外經貿部、國家經貿委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有學者提出,關稅稅則委員會不應列入被告,因為它從始至終都只是起到“橡皮圖章”的作用,只是根據外經貿部的建議做出決定的,只有名義上的決定權。筆者不那么認為,根據《反傾銷條例》第29條、第38條、第46條、第50條的規(guī)定,雖然關稅稅則委員會是根據外經貿部的建議做出決定的,但是關稅稅則委員會仍然是依據國家賦予其行政權,獨立行政,國家經貿委也只是一種建議,所以也應該列入,只是當原告提起訴訟時,可以將其列為共同被告,以防止出現雙方互相推諉的局面??偨Y之,《規(guī)定》對于被告規(guī)定得過于原則化,含糊其辭,應該具體明確化,以增強實踐可操作性和透明度。

三、司法審查的管轄法院應當專一化

 

對于司法審查的管轄法院,歐美采取的是兩種不同的模式。美國模式是在原本的法院組織體系外另設專門的反傾銷司法審查的法院進行審理;而歐盟模式則與此相反,它仍是在原有的法院組織體系內來進行司法審查,不再另設專門的法院。具體而言,美國反傾銷司法審查的初審法院是國際貿易法院,而上訴法院為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上訴法院一般只審查法律問題,而不審查事實問題;在歐盟,既可以直接向設在盧森堡的歐共體初審法院(歐洲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反傾銷措施的合法性進行司法審查,也可以根據歐盟各成員國的相關法律提起訴訟。歐洲法院的職責是對共同體機構所實施的反傾銷措施的不合法性進行評價和鑒定,而依共同體法律規(guī)定而征收反傾銷稅,是成員國的事務,對成員國機構征稅程序中的不公正行為,相關企業(yè)不能通過歐洲法院來進行干預,而只能通過成員國法律來實現其權利。

   我國司法審查的管轄法院主要集中在《規(guī)定》的第五條?!兑?guī)定》的第五條對第一審管轄法院作了如下規(guī)定,認為是:“(一)被告所在地高級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被告所在地高級人民法院”,因為國務院主管部門均在北京,所以實際上也就是北京高院以及北京高院指定的北京中院來受理,其中有一個隱含的信息就是如果不服一審判決,有可能上訴到最高人民法院。對于《規(guī)定》沒有公布前,學術界有過很激烈的討論,基本上是分為兩派主張的,一種是主張美國模式,另一派主張歐盟模式。就目前《規(guī)定》而言,采取的是歐盟模式。筆者認為,還是建立一個專門的法院來對國際貿易方面的糾紛予以管轄比較好,反傾銷是一個非常復雜、技術化的行政程序,在相關事實判斷的背后需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敏銳的政策意識來作為后盾,而我國現行的司法體系內存在著諸多弊端,如司法活動的消極性、司法資源的稀缺性以及法官知識結構的局限性,加之我國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與國際經濟交往會越來越密切,而我們立法應該做出超前立法,即在一定的社會關系形成以前便預先以立法的形式對這種社會關系做出調整,更何況已經有一系列的司法解釋作了奠基,不能僅僅因為行政案件與經濟、民事和刑事案件相比數量較少,或是考慮與法院組織機構、運行機制不一致而不敢邁出改革的第一步。所以,筆者認為還是設立一個專門法院比較好。

四、司法審查的過程應細化

 

對于司法審查的過程中,歐美也采取了兩種不同的模式,歐盟采取的法律審的模式,而美國采取的是法律審和事實審相結合的審查模式。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516a(b)(1)條中,規(guī)定如果法院認為行政記錄或行政案卷不能完全或不能充分支持行政裁決,法院就可以將案件發(fā)回,這種事實審并不是事必躬親,它是在對行政機關認定的事實的基礎上,對證據是否確實和充分以及是否符合取證程序等進行的裁決,不適用“重新再來標準”,并且法院不應當考慮案卷記載以外的事實,在更多程度上體現出司法機關對行政機關的尊重。至于法律審則主要是行政機關是否違反律規(guī)定的程序以及當特定問題含混不清時,法院還應當讓行政機關對其所作的行為進行法律解釋,以裁判其自由裁量權是否出格,這是美國法上的“法律解釋原則”歐盟采取的是法律審,歐盟在司法審查上采取了“司法自限”,歐洲法院是一個區(qū)域性的法院,在很大程度上,其管轄權是通過區(qū)域組織法律的明示或默示授權,非基于一個國家主權而取得的,所以它一般對事實采取了回避的態(tài)度,只對法律方面的問題進行審查。根據歐共體條約第173條,歐盟審查如下:“(1)沒有能力,主要針對歐共體主管機關采取的措施超越其權限的情況;(2)違反基本程序要求的;(3)違反條約或有關適用的任何法律規(guī)則(4)濫用權力?!庇纱诉€可以看出,歐盟還可以對抽象行政行為進行司法審查。

第7篇:行政裁決論文范文

【摘要】醫(yī)療事故可區(qū)分為醫(yī)療責任事故和醫(yī)療技術事故兩類。醫(yī)療事故的民事責任是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筆者認為,作為以損害賠償為主要責任方式的醫(yī)療事故糾紛在我國具有可仲裁性,我國應盡快將仲裁這一爭議解決方式適用于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并建議在現有仲裁委員會下設立醫(yī)療事故賠償中心。醫(yī)療糾紛仲裁分為自愿仲裁、強制仲裁、自愿與強制混合仲裁等模式,我國現階段宜采用自愿仲裁的模式。醫(yī)療專業(yè)水平應該是聘任醫(yī)療專業(yè)仲裁員的首要資格條件,舉證責任倒置應成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中的主要證據規(guī)則。

【關鍵詞】醫(yī)療糾紛;醫(yī)療責任事故;仲裁

【寫作年份】2010年

【正文】

一、仲裁解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可行性

(一)現行糾紛解決機制存在缺陷

根據2002年《條例》第46條規(guī)定,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解決途徑有三種,即協商和解、行政調解和民事訴訟,其中對前兩種途徑《條例》進行了重點規(guī)范。但令人擔憂的是,當前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解決似乎越來越向“私力救濟”的方向發(fā)展。而這種“私力救濟”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醫(yī)療暴力的普遍化和激烈化。

1.協商和解

盡管數據表明醫(yī)患雙方之間的協商和解是解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主要途徑,但是當事人雙方協商解決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在實踐中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醫(yī)療事故糾紛協商的過程中,有一些自力救濟或者私力救濟處于法律的邊緣甚至是規(guī)避法律的產物。[2]在實際爭議發(fā)生后,往往會因醫(yī)患雙方的立場及利益觀點不一致,使得醫(yī)患關系無法調解。于是“鬧院”等事件頻頻發(fā)生;[3]患者漫天要價,出現“大鬧弄大錢,小鬧弄小錢,不鬧不弄錢”的不正?,F象;甚至有社會惡勢力參與其中,嚴重擾亂了醫(yī)療機構的正常工作秩序。另一方面,醫(yī)療機構(醫(yī)務人員)借“私了”之機,回避了第三方的監(jiān)督,規(guī)避了其可能要承擔的刑事、行政責任,不利于對醫(yī)療質量的監(jiān)控和提高以及對患者的生命權和健康權的保護。[4]

2.行政調解

在我國以行政調解的方式解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患者(家屬)對衛(wèi)生行政部門解決糾紛的公正性存在疑慮。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衛(wèi)生行政部門既管理醫(yī)療機構,又開辦醫(yī)療機構。在目前的醫(yī)療體制下,大多數醫(yī)療機構還具有明顯的公益服務性質。因此,衛(wèi)生行政部門出于行業(yè)保護和其他考慮,易存在“偏袒”或“隱瞞不報”等弊端,導致其權威性在患者(家屬)中大打折扣,公正性令人質疑。二是在行政調解方式上,當司法機關與衛(wèi)生行政機構未形成合理協調時,衛(wèi)生行政處理結果常被法院推翻,從而導致案件解決的拖延。

3.民事訴訟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發(fā)現,現有的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解決途徑并未能為醫(yī)療糾紛的解決提供良好的機制,難以緩解日益矛盾化和尖銳化的醫(yī)患關系。在當前這種醫(yī)患矛盾急劇增加,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解決機制存在諸多缺陷的情勢下,開展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構建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實屬必要。

(二)可仲裁性問題

盡管我國部分地區(qū)的仲裁委已經開始嘗試性地受理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為全國范圍內開展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提供了范例,但是其普及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其中最主要的是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在我國是否具有可仲裁性的問題。

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可仲裁性,是指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是否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機構可以受理的糾紛種類范圍之內,當事人能否將有關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交由雙方約定的仲裁機構加以解決。依據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要求,當事人通過仲裁協議提交的仲裁事項,必須是國家仲裁立法允許采用仲裁方式處理的事項。否則,就會導致仲裁協議無效,做出的仲裁裁決也不會被承認和執(zhí)行。因此,可仲裁性是構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制度的基本前提。

1.從現行規(guī)定看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可仲裁性

從《仲裁法》第2、3條對仲裁范圍所做的規(guī)定來看,在我國,糾紛是否可以用仲裁方式加以解決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第一,爭議主體的平等性,即發(fā)生糾紛的雙方應是平等主體的當事人,若當事人之間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則其糾紛不能仲裁;第二,爭議事項的可處分性,即可提交仲裁的事項應當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當事人之間因其無處分權的某些身份關系及其他關系發(fā)生的爭議,不能仲裁;第三,爭議內容的財產性,即當事人提交仲裁的事項應該是合同糾紛,或者非合同的財產性糾紛。[6]《仲裁法》未對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可仲裁性作出明確認可或排除,由于《仲裁法》在仲裁范圍的規(guī)定中使用的是“其他財產權益”,加之立法對“財產權益”的內涵沒有明確界定,司法解釋上也沒有統(tǒng)一說明,[7]故而使得我國理論與實務界在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可仲裁性問題上存在很大分歧。此外,在2002年的《條例》中,仲裁也未被列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解決方式之一。在立法層面上,是否可以通過仲裁解決沒有得到明確支持。

學術界也有兩種對立的觀點。否定說認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不具有可仲裁性。理由是盡管醫(yī)療事故責任是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意味著對醫(yī)療事故既可以提起違約之訴也可提起侵權之訴。但現實中出于對權益保護最大化的追求,在多數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患方都是以醫(yī)療機構侵權為由提出各種賠償的訴訟請求。但醫(yī)療侵權行為所指向的侵權客體是患者的健康權、身體權、生命權、隱私權等,而這些權利并非屬于財產性權益。因此,也就不能采用仲裁方式來解決。這樣,由于《仲裁法》對爭議限定為必須具有財產關系的內容,從而使得醫(yī)療糾紛不具有可仲裁性。而肯定說認為,醫(yī)療糾紛可分為醫(yī)療侵權糾紛和醫(yī)療服務合同糾紛,但無論是哪種糾紛,雙方當事人均為平等民事主體。除強制治療關系外(如傳染病的防治),醫(yī)患關系的建立、變更或終止以及醫(yī)患關系中權利義務的確定,醫(yī)療糾紛的處理,均應實行意思自治。醫(yī)患雙方當事人具有完全民事權利能力,在不涉及國家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自由處分自己的民事實體權利,其承擔責任的方式主要是經濟賠償責任。因此,從決定可仲裁性的三個方面衡量,可以確定醫(yī)療糾紛應當具有可仲裁性。[8]筆者贊成肯定說,雖然醫(yī)療侵權行為所侵害的權利本身不是財產性權利,但是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爭議焦點通常是:是否存在賠償責任以及賠償多少的問題,這種糾紛的實質是具有平等地位的民事權利主體之間具有財產內容的糾紛,并且當事人具有自由處分權,因此可以將當事人之間的這種醫(yī)療糾紛解釋為“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從而使得醫(yī)療損害賠償糾紛具有可仲裁性。

2.建立醫(yī)療糾紛仲裁機制的理由

筆者認為,拋開對現行法律規(guī)定的分析,從應然的角度看,基于下述理由,也應當在相關立法中明確規(guī)定可以用仲裁方式解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

(1)仲裁本身所具有的優(yōu)勢。就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而言,仲裁和訴訟相比,其優(yōu)勢表現為:其一,更具專業(yè)性。其二,快捷且經濟。其三,具有更好的保密性。

(2)尊重當事人的仲裁意愿。仲裁建立在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礎上,只要發(fā)生爭議的實體權益糾紛在當事人自由處分的范圍內,就應當允許當事人選擇仲裁這種糾紛解決方式。在當事人不侵犯國家、集體和他人權益的情況下,當事人利用仲裁方式解決爭議的意愿應該受到尊重和法律保護。[9]

(3)構建多元化的醫(yī)療糾紛解決機制。在現階段的醫(yī)療體制下,應當建立多元化的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解決機制。多種多樣的糾紛解決方式能夠以其各自特定的功能和特點相互協調而共同結合成為一種互補的、滿足醫(yī)療事故糾紛主體多樣要求的程序體系和動態(tài)調整系統(tǒng)。多元化的解決機制相對于單一的糾紛解決機制而言,更能體現出諸多的理性因素。[10]現代法制國家總是設法避免和排除單一的糾紛解決機制,而向其成員提供多種解決民事糾紛的途徑和方式,提供多種選擇的可能性讓其自由選擇。而沖突主體可以根據自身的利益和需要選擇相應的民事糾紛解決機制。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和醫(yī)療訴訟、調解等各種糾紛解決方式的共同存在,可以形成各種糾紛解決方式各顯其能和分流案件的局面。競爭可以使得仲裁、訴訟、調解等各種糾紛解決機制不斷彌補自身缺陷,吸取其他程序的優(yōu)點和長處,完善自身程序。

3.有關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的實踐

(1)美國

除了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導致醫(yī)療過錯幾率增加,醫(yī)患溝通不足導致醫(yī)患關系惡化,國家整體經濟不景氣等醫(yī)學和經濟學方面的因素外,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訴訟費用高昂,效率低下,無疑也是導致整個醫(yī)療市場成本增加,最終產生醫(yī)療事故危機的主要原因。[13]為了解決危機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彌補醫(yī)療責任保險資金的缺位或不足,美國各州相繼出臺了多項綜合改革措施以減少社會醫(yī)療成本的劇增。其中具備多種優(yōu)勢的仲裁糾紛解決機制為許多州立法機構提出并采用,以降低飛速增長的醫(yī)療成本。

多數的州法院對仲裁解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表示支持。在Madden v.Kaiser Foundation Hospitals[14]案中,原告Madden先生,接受醫(yī)院治療前已經在醫(yī)療計劃中表明,醫(yī)療過失以及一切產生于Kaiser Founda-tion醫(yī)院治療過程中的糾紛將提交仲裁解決。當醫(yī)療糾紛發(fā)生后,Madden先生將醫(yī)院訴諸法院。加利福尼亞州最高法院裁定撤銷訴訟,責令原告將案件提交仲裁機構進行仲裁。在Buraczynski v.Eyring[15]案中。醫(yī)生依據仲裁協議將先后發(fā)生的兩起醫(yī)療事故糾紛提交仲裁。患者主張,由于仲裁協議過于寬泛而違反了公共政策,患者與醫(yī)生之間簽訂的仲裁協議無效。田納西州最高法院認為,醫(yī)療護理行業(yè)和其他行業(yè)一樣,都可以適用仲裁解決糾紛;醫(yī)務人員同患者之間簽訂的仲裁協議不違背任何公共政策。

概括而言,美國各州關于醫(yī)療糾紛的仲裁模式可分為三類:自愿仲裁、強制仲裁、自愿強制混合仲裁。

第二種仲裁模式是強制仲裁,即當事人雙方在發(fā)生醫(yī)療糾紛后,必須首先將醫(yī)療糾紛提交仲裁機構仲裁。例如,馬薩諸塞州法律要求所有的醫(yī)療過失訴訟都必須首先經過一個由法官、律師和醫(yī)生所組成的仲裁小組審查,看是否存在責任或者判斷損傷是否是由醫(yī)療過失造成的。若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而提起訴訟,法庭在審理案件過程中仍可以接受仲裁小組的意見。[20]從筆者查閱的相關資料看,這種強制仲裁的裁決一般不具有終局性效力,并且仲裁庭認定的事實和裁決對之后提起的訴訟也不產生任何影響。因此,涉案雙方當事人如不服仲裁庭作出的裁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將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

第三種是強制仲裁與自愿仲裁相結合的模式。采取這一仲裁模式的州法院,依據一定的標準來確定醫(yī)療糾紛需要強制性仲裁還是可以自愿協議仲裁。以新澤西州為例,依據該州醫(yī)療過失侵權法的規(guī)定,對于爭議標的在20,000美元以下的醫(yī)療事故糾紛,法院要求首先通過仲裁解決,而對于超過20,000美元訴訟標的額的醫(yī)療糾紛,當事人則可以自愿選擇以仲裁還是訴訟方式解決糾紛。但是,仲裁裁決不具有約束力,在雙方當事人不服仲裁庭做出的仲裁裁決時,可將糾紛訴至法院,原先的仲裁裁決對案件的審理沒有任何影響。[21]

在美國,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醫(yī)療糾紛案件通過有效的仲裁協議而提請仲裁解決。[22]

(2)墨西哥

墨西哥的醫(yī)療事故糾紛案件數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同美國一樣,高昂的醫(yī)療責任保險迫使醫(yī)生不得不“采取保守醫(yī)療策略”,即通過增加檢查項目,擴展疾病診斷程序以降低醫(yī)療責任事故的風險,減少醫(yī)療糾紛訴訟的幾率。[23]但增加醫(yī)療費用又激起了患者的不滿情緒,致使醫(yī)療糾紛更容易產生,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

(3)日本

綜上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首先,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具有可仲裁性。其次,對于支持醫(yī)療損害賠償糾紛仲裁的地區(qū),是否要求仲裁強制性前置存在不同態(tài)度,但多數國家或地區(qū)采取自愿仲裁模式,并通過風險負擔等機制鼓勵當事人將醫(yī)療損害賠償糾紛提交仲裁解決以提高糾紛的處理效率。再次,除美國極個別州規(guī)定當事人一旦簽訂仲裁協議即喪失提起訴訟的權利外,美國絕大多數的州和其他國家都允許當事人在不服仲裁裁決時可以再向法院提起訴訟,并且仲裁庭認定的事實和裁決不影響之后法院對案件的審理。最后,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裁決是否具有終局性也存在不同規(guī)定,有的規(guī)定只要當事人在仲裁裁決作出后的一定期限沒有提出異議,則仲裁裁決即產生終局性效力;有的則不承認仲裁裁決具有終局性效力,當事人可以再提起訴訟,但是一旦原告敗訴則會由其承擔一定的經濟負擔。綜上,前述國家在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方面的立法和實踐無疑將對我國建立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機制起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建立我國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機制的若干建議

(一)仲裁模式

根據現階段我國的具體情況,筆者認為我國宜采用自愿仲裁模式,即允許醫(yī)患雙方通過簽訂仲裁協議處理日后發(fā)生或者已經發(fā)生的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裁決一旦作出即對雙方當事人產生約束力。為鼓勵醫(yī)患雙方將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提交仲裁解決,可以借鑒美國部分州的做法,通過風險承擔或設定訴訟標的額“門檻”等方式,使當事人盡可能選擇仲裁方式。此外,為排除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再纏訴,久拖不決的困境,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裁決應該具有終局效力。不過,鑒于醫(yī)療事故往往侵害的是患者的身體權、健康權等重要權利以及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應當允許在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時,可以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提起訴訟,若超過期限沒有提出異議,則仲裁裁決產生終局性效力。

(二)仲裁機構

關于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機構的設置存在不同設想。有的學者以醫(yī)療糾紛具有特殊性為由,主張通過專門性仲裁機構對醫(yī)療糾紛進行仲裁。筆者認為這一觀點并不可取。我國的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可直接利用現行的仲裁機構,無須再設專門的仲裁機構,可考慮在現有的仲裁委員會下設立醫(yī)療事故賠償中心。因為,醫(yī)療事故責任的特殊性并不在于法律適用上,而在于對醫(yī)療行為的認定上。由專業(yè)的鑒定組織對醫(yī)療行為及其產生的后果、因果關系等進行認定即可較為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因此,只要吸收部分醫(yī)學專家為仲裁員,就有利于公正、準確、快速地裁決糾紛,這樣既節(jié)省資源,又降低解決爭議的成本。其次,由于我國的仲裁制度起步較晚,仲裁制度本身尚存在不完善之處,將仲裁運用于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這一特殊領域時,難免存在諸多不適之處。因此,現階段首先要解決的是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的具體制度的合理設計,民眾對醫(yī)療仲裁意識的提高等問題,而不是是否設置獨立的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機構這樣的問題。

(三)仲裁員

就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而言,聘任仲裁員,首先應當堅持專業(yè)性原則。因為提交仲裁的案件大都涉及復雜的醫(yī)療技術性事項以及醫(yī)患法律關系,要迅速公正地對案件做出裁決,仲裁員就必須具備必要的醫(yī)療、法律知識。其中,醫(yī)療技術的專業(yè)性知識無疑至關重要。所以,必須嚴格按照專業(yè)性原則來選聘仲裁員,將醫(yī)療專業(yè)水平作為醫(yī)療專業(yè)仲裁員聘任的首要資格條件。除此之外,由于臨床醫(yī)學本身是涵蓋十分廣延的學科,高級醫(yī)療技術人員往往只能對自己的專業(yè)領域給出權威的意見。因此,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員的聘任,也應當按照各個專業(yè)領域進行。

(四)仲裁庭的組成

(五)仲裁協議

在實踐中,醫(yī)療仲裁難以推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醫(yī)療事故發(fā)生以前,醫(yī)患雙方之間沒有簽訂仲裁協議。而當發(fā)生糾紛后,又幾乎不可能讓充滿抵觸情緒的患方和醫(yī)方達成合意簽訂仲裁協議。因此,醫(yī)療仲裁協議可按兩種形式進行:一是在醫(yī)療機構門診病歷以及住院病歷的說明內容中增加仲裁條款選擇項,患者(家屬)在接受醫(yī)療機構的治療前在醫(yī)務人員的說明下,可自行選擇是否同意仲裁條款,若劃鉤選擇則視為對該仲裁條款的認同,若不填寫則視為對仲裁條款的默認。另一種是印制獨立的仲裁協議?;颊?家屬)在接受醫(yī)療機構的治療前在醫(yī)務人員的說明下,選擇是否簽訂協議,醫(yī)務人員也可自主決定是否簽署該協議,任何一方拒絕簽字則視為該仲裁協議不成立。鑒于大多數患者不了解仲裁,甚至會誤以為醫(yī)療機構在玩花樣以剝奪自己的某些權利而使自己處于不利地位,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協議的書寫應當注意語言使用和具體內容的編寫,仲裁協議的語言應盡量平實、簡單。

(六)舉證責任

在我國,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在國內一些知名的仲裁委員會制定的仲裁規(guī)則中,舉證責任的分配也是遵循這一原則,即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zhí)峁┳C據加以證明。

在舉證責任倒置后,并不意味著作為弱勢一方的患者(家屬)就可以不負擔任何舉證責任了,舉證責任倒置只是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部分免除了患方的舉證責任,但是并沒有完全免除患方的舉證責任。因為,患者還必須證明其醫(yī)療事實存在的過程。在舉證責任倒置后,患者(家屬)也有責任就侵權行為和損害后果向仲裁庭提供一定的證據。比如,證明自己確實在某家醫(yī)院就診、治療過;證明醫(yī)療機構(醫(yī)務人員)對自己的人身造成損害的事實;自己的診治經過等。

三、結束語

2002年《條例》中對“醫(yī)療事故民事賠償糾紛解決方式”相關規(guī)定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對患方權益保護的社會呼聲日益強烈,同時,也表明完善現行醫(yī)療糾紛解決方式刻不容緩。筆者建議,根據現階段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宜采用自愿仲裁模式,允許當事人在不服仲裁裁決時,可以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提起訴訟,若超過期限沒有提出異議,則仲裁裁決產生終局性效力;在現有仲裁委員會下設立醫(yī)療事故賠償中心;將仲裁協議作為選擇性條款列于門診病歷或住院病歷的說明內容中;把醫(yī)療專業(yè)水平作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專業(yè)仲裁員聘任的首要資格條件,并按照醫(yī)學各專業(yè)領域進行仲裁員的聘任;將舉證責任倒置作為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的舉證責任規(guī)則。筆者希望,通過上述建議,盡快在我國建立起公正、經濟、高效的醫(y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機制,以有效緩和日趨緊張的醫(yī)患關系,維護患者和醫(yī)療機構雙方的合法權益。

【作者簡介】

郭玉軍,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杜立,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博士。

【注釋】

[2]范愉:《淺談當代“非訴訟糾紛解決”的發(fā)展及其趨勢》,載《比較法研究》2003年第4期。

[3]王澤琛、王永周:《解決醫(yī)療糾紛的新思路》,載《西部醫(yī)學》2007年第1期。

[6]黃進、宋連斌:《仲裁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第24頁。

[7]陳立峰、王海量:《論我國<仲裁法>的管轄范圍》,載《北京仲裁》2006年第1期。

[8]余承文:《醫(yī)療糾紛的可仲裁性研究》,載《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9]前注[8],余承文文。

[14]Madden v.Kaiser Foundation Hospitals,supra,17 Cal.3d 699(1976).

[23]Studdert DM,Mello MM,Sage WM,DesRoches CM,Peugh J,Zapert K,Defensive Medicine among High-risk Specialist Physicians in A Volatile Malpractice Environmen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Vol.293,2005,p.2609.

[26]黃丁全:《醫(yī)事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94頁。

[28] 天津仲裁委設立醫(yī)療糾紛調解中心受理事實清楚、責任明確、當事人僅對賠償方案有爭議的醫(yī)療事故糾紛。按照天津仲裁委員會醫(yī)療糾紛調解規(guī)則的規(guī)定,醫(yī)療糾紛仲裁調解堅持當事人自愿原則。雙方當事人如果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調解中心調解,即可以向調解中心提出申請。《天津仲裁委設立醫(yī)療糾紛調解中心》,中國仲裁網china-arbitration.com/.

[29]《深圳將成立醫(y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委員會免費調解糾紛》,網易新聞news.163.com/08/0818/16/。

[30]Joseph C.Krella,Legislative Malpractice:An Analysis of Ohio's Proposed Mandatory Medical Malpractice Arbitration Program,Dayton Law Review,Vol.33, 2007,p.119.

第8篇:行政裁決論文范文

【關鍵詞】工傷認定 行政復議 行政訴訟

近年來,勞動保障行政案件呈逐年增加趨勢,數量最多、問題最為突出的是工傷保險案件,盡管工傷保險法律制度已經基本成形,但現行工傷認定的社會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導致工傷補償爭議轉為工傷認定引起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日益增多。

工傷認定行政爭議,與其它行政爭議相比較有其特殊性。在工傷認定行政爭議提起復議的案件中,從表面上看,是因申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引發(fā)的行政爭議而產生的,但案件的矛盾焦點或者說申請人真正關注的問題,不是在于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合理,而是在于用人單位與受傷職工之間所涉及的雙方利益如何協調。所以,行政復議或訴訟中的被申請人或者被告雖說都是行政執(zhí)法部門,但其反而更類似第三人?;诠J定行政爭議的特點,本文從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實踐出發(fā),提出工傷認定行政爭議應當區(qū)別其他行政爭議進行處理的一些觀點,進行商討。

一、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程序期間應當設立調解程序

行政復議機關在審理行政復議案件時,依照自愿、合法的原則可以對行政機關享有行政自由裁量權案件和行政賠償或行政補償糾紛兩種行政復議案件適用調解。其他的都沒有規(guī)定。對于工傷認定案件,按照現行的法律規(guī)定,工傷行政確認案件不屬于調解的范圍,但無論從人性化角度,還是從社會和諧化角度,法律都承載著太多的社會責任問題。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程序的設立,不能僅僅是臉譜式的一個過程,更應當是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排除糾紛、維護穩(wěn)定的一種工具,一個調和器。

現在的行政訴訟程序中,雖然都有進行調解,但這只是依據最高院文件而進行的人性化的程序,沒有法律依據,效果不是很大。工傷認定結論是進行工傷賠償的法律依據,因此工傷認定行政爭議雖說是行政爭議,但又有民事爭議的特征。復議和訴訟表面上審理的是行政機關執(zhí)法的程序和法律適用,但結果卻往往直接關系到工傷賠償這一民事程序能否順利進行。也就是說,告的雖是行政機關,爭議的雙方卻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通過認真調研分析,結合大量的案例,我們認為,對于這種類型的案件,在將政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程序中應當明確規(guī)定調解程序。一部分工傷認定案件事實清楚,勞動關系明確,之所以存在工傷認定爭議,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企業(yè)不理解工傷認定相關規(guī)定,心中有怨氣,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勞動者受傷后對賠償數額有過高的期望,激化了矛盾。針對這種情況,工傷認定過程中,由行政復議機關通過協調用人單位與受傷職工,積極做好企業(yè)的思想工作,向企業(yè)宣傳法律法規(guī),使企業(yè)明確其應承擔的用工主體責任。同時幫助受傷職工,使其了解工傷賠付標準和長時間訴訟會產生的不利影響。通過調解,化解用人單位與受傷職工之間的矛盾,解決工傷認定糾紛,促進勞資之間在自愿的前提下,就工傷待遇達成和解協議,并將和解協議通過當地的勞動仲裁機構予以確認,并由申請人撤回行政復議申請,這有利于避免勞動者面對工傷認定后漫長的追償程序,維護其合法權益,同時在節(jié)省訴訟成本和司法資源、及時依法處理爭議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等各方面來說都是有益的。

二、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程序期間是否應當中止工傷認定效力,有待商榷

工傷認定行政爭議救濟的渠道已經很明確。但在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期間,是否適用行政救濟中的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問題,在實踐中往往爭議較大,操作也較復雜。

如果依據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zhí)行的規(guī)則,則在復議或者訴訟期間工傷認定推定為有效,可以作為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的依據。但此情況可能會存在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如果仲裁或者訴訟以此工傷認定為依據,作出了相應工傷賠償案件的裁決或者判決,而經過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此工傷認定被撤銷,那么矛盾和沖突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作為依據的具體行政行為已經無效了,已經生效的仲裁裁決或者民事判決如何處置?法律與法律間不可協調,對法律的嚴謹、嚴肅是一次挑戰(zhàn)。

如果一方當事人提出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工傷認定作為一種證據依據必然存在異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因此可以由復議機關或者行政訴訟機關確認工傷認定暫時不發(fā)生法律效力,等待復議或者訴訟的結果來確定。但是也會出現一個問題:某些用人單位必將以此為契機和權利出發(fā)點,推遲甚至逃避自身應當承擔的相應義務,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及時保障。因此容易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有的甚至引發(fā)上訪、刑事犯罪,給整個社會帶來不穩(wěn)定因素,影響了利益享有者權益目標的實現,不符合我國立法保護弱勢群體的本意。

為了有效解決工傷行政爭議出現的這些問題,切實保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應當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程序中,考慮建立一些針對工傷行政爭議的相應補償措施。對有參加工傷保險的工傷行政爭議,可中止工傷認定的效力;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工傷行政爭議,一是縮短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審理期限。二是可不中止工傷認定的效力,讓勞動者可通過仲裁或者民事訴訟及時獲得賠償,實行權利保障。

三、結語

工傷認定作為工傷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處理體制實施以來,有效地處理大量的工傷保險爭議案件,對保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和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揮了重大的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新型的勞動關系的出現、法律條文本身的特點以及程序設計上的原因,以致人們對其理解經常出現明顯分歧,使工傷認定及其訴訟遇到了許多法律上的障礙和難題。因此,完善工傷認定的相關立法,使工傷認定在實踐中能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已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第9篇:行政裁決論文范文

一、我國現行司法變更權的特點。

1、適用范圍有限制?,F行法規(guī)定了司法變更權的只有三處:

一是《行政訴訟法》第54條規(guī)定的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可以判決變更。行政處罰是國家主管行政機關根據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于違法管理論文"target="_blank">行政管理法規(guī)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所作的一種懲罰。法院在審理行政訴訟案件時,依據規(guī)定,可以對行政處罰明顯失卻公正的行政行為適用司法變更權,判決變更行政決定的具體內容。

二是行政賠償案件中,按照《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規(guī)定損害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賠償標準應給與相對人合法賠償。如果因賠償問題提起行政訴訟的,法院可以對不服賠償數額的訴訟請求,依據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判決變更具體的賠償數額。三是關于行政裁決爭議,學界有觀點認為因行政裁決爭議提起的行政訴訟也是變更判決適用的范疇,理由在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1條規(guī)定“被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違法,民事爭議當事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審理?!惫P者認為,行政裁決案件應納入司法變更權的適用范圍,但是僅僅依據此條法律規(guī)定,不足以認定?,F行法涉及司法變更權的規(guī)定目前只有三處,由此可見,可以適用司法變更權的情形較少,其適用范圍及其狹窄。

2、適用條件有限制。只有行政處罰明顯失卻了公正性,法院才能對行政決定予以判決變更。受處罰人的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與其受到的行政處罰明顯不相稱,或者受處罰人所受的行政處罰與其他犯相同或相似違法行為的人所受的行政處罰相差懸殊。但是,“明顯不相稱”、“相差懸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尺度,何謂“顯失公正”,沒有明確的標準,在行政案件中,必須賦予法官極大的自由裁量權才能予以判斷。

3、可以選擇適用。法律明確規(guī)定,行政處罰明顯失卻公正時,人民法院可以適用變更判決,也可以不適用變更判決。法院有權選擇是否判決變更。在司法實踐中,基于選擇變更的法律規(guī)定,法院很少真正考慮實際情況再予以選擇,往往是要么統(tǒng)一判決變更,要么根本就不予適用。又由于顯失公正原本就是一個極其抽象的概念,判斷是否明顯失卻公正的標準屬于法官自由裁量的范圍,這種情況下,給與法院以選擇的權利雖然可能導致法院適用變更判決的隨意性,但是符合立法實際,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因為,實際案情可能非常復雜,有些情況下,法院并不比行政機關更清楚作出原行政決定的實際情形,也不比行政機關具有更加了解案情的優(yōu)勢,法院有可能因為變更判決而導致實際上的不公正。這種情況下,法院就可以選擇不適用變更判決,如此可以充分發(fā)揮行政權和司法權各自的優(yōu)勢。因此,在現有規(guī)定下,強化變更判決在適用上的可選擇性,突出變更判決的選擇性特點,可以避免司法權過分的干涉行政權。

二、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1、沒有明確界定“顯失公正”的判斷標準?,F行行政訴訟法尚未對顯失公正作出直接而明確的界定,只是簡單指明:“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可以判決變更”,何謂顯失公正,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有些學者認為顯失公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畸輕畸重、處罰不平等、責罰倒置、沒有可行性、反復無常等。這種看法的弊端主要在于它只圍繞行政處罰這一具體行政行為來相應設定顯失公正的內涵,而沒有從顯失公正本身來揭示其含義,這顯然不能全面而準確揭示“顯失公正”的真正內涵。此外,顯失公正是極其抽象的概念,以此作為界定行政處罰是否適用變更判決的標準,在司法實踐中難以把握。

2、變更判決的適用范圍過于狹窄。現行法不僅將變更判決的適用限定于行政處罰這一具體行政行為,而且進一步限定于只有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才可以判決變更??膳袥Q變更的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只能是具體的行政處罰,其它具體行政行為如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處理等都不能成為變更判決的對象。

3、顯失公正與的界限不明。是指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雖然在其自由裁量權限內,但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的目的、宗旨,并且極不合理。一般是故意為之,如故意考慮了法外因素或故意不考慮依法應當考慮的相關因素,明知自己負有義務,但故意延遲,反復無常同一情況不同處理等;顯失公正大多是過失所致。的直接后果一般是違法,顯失公正的后果一般是形式上合法而實質上不合法。法院對的行政行為行使的是撤銷權,而對顯失公正的行政行為行使的是變更權。

4、司法實踐中適用較少。治安行政案件歷年來在所有的行政案件中所占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但是法院最終以治安處罰顯失公正作出變更判決的案件卻不多。法律規(guī)定對于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是否判決變更,由法院依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用,實踐中,有些法官為了避免與被訴行政機關沖突并不適用變更判決。曾有記者采訪一位行政庭的法官對于顯失公正的治安處罰為何不直接加以變更時,該法官坦言:“某些治安處罰雖然確實顯失公正,但是并沒有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界限,再說行政訴訟法只是規(guī)定可以變更,對于這種情形,我們往往要么維持,要么責令原機關重新作出治安處罰”。

針對現行司法變更權制度存在的諸多問題,究其原因,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