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初中體育考核范文

初中體育考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體育考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體育考核

第1篇:初中體育考核范文

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教學已占主導地位,而提問設計又是閱讀教學的聚集點,更應作全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經驗,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方法,是課堂教學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教學手段。以優(yōu)化提問設計為切入點,改革英語閱讀教學,應是英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目前,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現(xiàn)狀,即一問一答多,獨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學生回答少;直接給答案多,分析過程少。筆者根據(jù)自己的英語教學實踐,就提問設計談幾點看法。

一、提問要誘發(fā)學生興趣,忌直貴曲。

如果我們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過于淺顯,或過于簡單、容易,學生就 可以幾乎不動腦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脫口而出,這只是一種很表面化的“積極”與“熱鬧”,實際上學生思維 仍停留在低級、單一的水平,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設計問題應該在學生現(xiàn)有邏輯思維的 水準下,換換角度,換換說法,凡問必曲,培養(yǎng)學生興趣,發(fā)展學生智力,努力學好英語。如在教學《Christmas Day》(Lesson 54-55 in Junior BOOKⅢ)一課時我們作了如下一組問題設計:

①Is Christmas Eve the night of December 25th?

②Why do children in England put a stocking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on Christmas Eve? And if you’re a child in England, what will you do that night?

因為問題設計時考慮到學生興趣,課堂上許多學生躍躍欲試,競相發(fā)言,動口動腦,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當然,也可對這一課內容作如下問題設計:

①Is Christmas on the 25th of December?

②What do children in England put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on Christmas Eve?

很明顯,這幾個問題的設計,一般地說太直太淺,學生答題時幾乎可以不加思考地直接回答,而不須動什 么腦子作艱苦的探求。相比而言,這種提問設計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思維(尤其是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提問設計要設階梯,層層遞進,逐級攀登,以完成教學任務。

對于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我們盡量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依據(jù)學生水平,想方設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由近及遠,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逐步解決大問題,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看,這是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

三、提問設計應有“度”。

我們認為這個“度”必須是廣義的,它應該包括提問設計的難度、深度、亮度、跨度、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問設計中的難易度的把握。提問有一定難度,才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生注意力,刺激學生思維,讓學生體會到智力角逐的樂趣。當然要注意照顧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知識、智力水平。這要求我們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看準,要有眼光,要恰到好處。我們不能憑借主觀想象,想當然,推已及人,胸中無數(shù),而是要通 過摸底調查,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如果提問太易,學生就會不以為然,失去提問價值,教師也會失去與學生溝通的機會,浪費教學時間;如果提問太難,學生不敢答,不能答,就會損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四、提問設計要“巧”。

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提問設計中,教師對題型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因為從縱向看,它必須考慮因課堂教學流程中各個時機、環(huán)節(jié)的不同而不同;從橫向看,則要依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有 所區(qū)別。如此縱橫交織,就必須用多種提問方式來體現(xiàn)不同的教學功能,才能適應提問的運行機制。這就要求教師匠心獨運,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說,要采用多種提問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選擇比較式、填充補續(xù)式、追蹤探因式、檢查整理式等。要講究操作調控方式。要注意提問的時機、提問的對象、提問的方式 、答問的評價等。在英語教學中,提問設計的“巧” ,越來越顯出其重要作用,既能節(jié)省教學時間,又能提高教學質量,此法必須持之以恒。

五、提問要注意對學生回答的處理。

有豐富課堂教學經驗的教師,對于學生回答,不會不做出處理,不會不做出恰當?shù)脑u價,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能省,不能松。當教師自己評價學生的回答時,必須肯定學生什么地方回 答得好,回答得正確,什么地方回答得不正確,或不夠正確,并指出原因。這樣做,就能使學生對掌握的知識 是非分明,界限清楚,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而切忌對學生的回答作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的評價,甚至不做評價。不少青年教師恰恰忽略了這一點,應引起足夠重視,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疏忽不得。

第2篇:初中體育考核范文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合作學習 存在的問題 實施策略

教育一直將人的發(fā)展作為終極目標,在這種教育大背景下,語文教育也相應地被提出了新的要求,將人的發(fā)展作為新世紀語文教育的最高目標。那么如何實現(xiàn)這一語文教育的新目標呢?當前,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改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是小組合作學習,這對于提高初中學生具體知識的實際運用水平和社會化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合作學習是一把雙刃劍,使用恰當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使用不當,不但會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反而會擾亂課堂秩序。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追求合作學習的形式相似,這種現(xiàn)象若持續(xù)下去,則學生不能在合作中獲得真正的提高,合作失去其應用的意義與價值。

一、實施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當前語文課堂合作學習中存在不少問題,如學習小組組建隨意、組內責任不明確、沒有課前合作技巧的訓練、在討論中不能圍繞中心、課堂呈現(xiàn)無序狀態(tài),這些都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

(一)分組隨意

實際課堂教學中的分組大多是以相鄰座位組合在一起,而教師在分配座位時通常是依照學生的個子和男女生比例搭配,有時也會考慮到成績差別。但就以此來分配合作學習小組顯然太過隨意,人員搭配不合理,因為有的組全是成績好的學生,有的組全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的組都是比較內向的學生,有的組都是積極的學生,沒有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性格特征、特長等的差異,就不能讓所有學生在合作中都有進步。

(二)責任分工不明確

有些教師在分組時沒有明確規(guī)定組員在組內的角色,致使學生在合作時沒有責任意識,課堂上的表現(xiàn)很隨意,誰想說就說,有不說的,也有搶著說的,但都只說說而已,沒有記錄的人員,沒有組織管理者,沒有組長,不能總結概括,合作學習沒有實效。有的組雖有分工,但是不平衡,有人大包大攬,全權代勞;有人無所事事,游離于課堂之外。還有另一種情況,組員角色被長期固定,如有的人一直是記錄員,缺少其他技能鍛煉的機會,長此以往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學習小組缺少必要的培訓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被父母、長輩捧在手心,是家里的小皇帝、小霸王,這樣環(huán)境里成長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不懂付出、不懂關愛與尊重,在合作交流中表現(xiàn)出誰也不聽別人的,嘲笑他人,有時還會攻擊別人。如果不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疏導,思想進行引導,行為進行規(guī)范,技巧進行訓練的話,合作學習所必備的互助、互動的關系將無從樹立,實際意義上的合作學習也就無從談起。

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初中生正是生理、心理飛速發(fā)展的時期,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行為習慣、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因此在分組時就要考慮到各種不同,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讓每一個人的才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分組時可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形式,一般以四至六人一組為宜,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成績,每一組都要有優(yōu)秀生、普通生和學困生,這樣小組間才會均衡,為小組間的平等競爭提供可能性。二要考慮同學的特長,如有的同學擅長口頭表達,有的同學擅長書面表達,有的同學擅長發(fā)現(xiàn)問題,有的同學擅長總結,同一組里要有各種能力的同學,這樣在合作時,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為小組各盡所能,小組內成員又能互相補充,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三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征,有的同學性格開朗外向,情緒飽滿積極,能很快地參與到合作討論中來,思維活躍,但可能脾氣急躁,處理問題草率,考慮事情不夠全面,而有的同學性格內向但穩(wěn)重,考慮問題細致深入,他也許不常發(fā)言,但往往能切中要害。分組時注意到不同性格特征的搭配,會讓合作討論進行得更深入全面。四要考慮到性別的差異,不同的性別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男生更理性,邏輯思維強,女生更感性,情感相對細膩。不同的出發(fā)點,不同的思維習慣可能會碰撞出不同的靈感。在分組時要考慮到學生不同的因素越多,分組越合理,合作的效果越好。

(二)明確職責分工

如果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那么小組合作學習就會徒有虛名,由個別能力強、學習成績好的優(yōu)秀學生承包所有學習任務,課堂上也就成了個別人的展示舞臺,久而久之,優(yōu)秀的學生更優(yōu)秀,大部分同學沒有得到鍛煉提高,仍舊止步不前,漸漸地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這與共同發(fā)展的初衷不符。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分工明確,責任到每個人。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有一定的任務:小組長負責召集組員,制訂合作計劃,安排學習任務;督察員負責督察本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當組員出現(xiàn)意見分歧時,協(xié)調好內部關系,避免矛盾產生;記錄員負責將組員的意見看法逐條記錄,并將之分析,帶領大家將合作討論向縱深方向深入開展;發(fā)言人負責將本組的意見整合,將小組學習成果在全班展示交流。一段時間后,職務要輪換,這樣能最大限度地鍛煉小組成員各方面的技能,增強學習興趣,加深對別人的理解。每一次互換都是組員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理解、支持的過程。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小組成員的關系變得越來越融洽,合作意識增強,合作技能不斷提高。

(三)合作技巧的訓練

合作討論是需要技巧的,同學們不是一開始就會討論,老師也不是將合作討論的內容交給學生,說一聲“討論開始”,然后學生就能夠討論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課堂討論能力和技巧的訓練??梢韵葟囊恍┖唵蔚?、易合作的問題開始,讓組員彼此熟悉,情感上拉近距離,這樣他們就會愿意在一起開展合作學習,進而了解彼此的長處短處,從而便于小組長分配任務。接下來就是合作討論技巧的訓練了,包括如何圍繞大家商定的話題進行討論,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傾聽別人的觀點,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與組員建立平等協(xié)作的關系,如何在出現(xiàn)分歧時分析問題的關鍵,如何將討論深入地開展下去,如何記錄討論的內容并展示討論的成果,等等。學生不僅要學會討論,還要提高聽說技巧,具有組織和評價自己和他人討論的能力。每一個成員都要有參與意識和促進組員積極參與的意識,以及推動討論向積極方向發(fā)展的意識。在這些觀念和意識的引導下,學生必須不斷思考如何參與討論,如何調控聽說技巧,如何完成自己所擔任的角色任務。所以學生在合作討論時需掌握以下技巧:所問的問題要與合作討論的主題相關,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別人能聽懂;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尊重別人的觀點,要善于抓住別人說話的重點;認為別人的觀點言之有理要及時給予肯定,不認同別人的觀點時,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但語氣要委婉,不能惡意攻擊別人;討論時的聲量大小要適宜;討論時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會對有效信息進行整合,把討論引向深入;在必要時做出解釋和總結。在討論中,學生是合作的主體,結論應該由學生自己去探尋,教師不要過多介入,只有當討論偏離主題而學生不自知的情況下才進行引導,將討論拉回主題。只有在學生學會討論以后才能使合作學習有效地開展。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提倡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它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已經被無數(shù)專家從理論上系統(tǒng)論述過。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合作中掌握合作交流技巧,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充分領會所學知識,提高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最終獲得全面、終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志遠.初中語文教學實施臺作學習的策略[J].新課程,2011,(6).

第3篇:初中體育考核范文

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與“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相并列的五大板塊之一,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的新理念,把以往教材中的寫作、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三個系統(tǒng)整合于綜合性學習之中,以達到將課堂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的整體目標,是新課程改革中引進語文課程體系中的一個新亮點,是新課標精神的具體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展開,越來越多的語文老師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在有限的條件下競相開展活動,學生也慢慢的走出了課堂,走進大語文中去。更可喜的是,語文綜合性學習越來越得到師生認可,更多的研究課題紛紛展開,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和實施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認識。

語文綜合性學習從學習方式看,既有學生個體的獨立鉆研,又有群體的合作學習;從學習內容看,有語文活動和主題研究兩類,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和內容的綜合性學習,其過程一般都是要經歷這樣幾個階段:準備階段、體驗階段、交流展示階段、總結評價階段。這四個階段也是我們在做課題研究時所遵守的活動程序,但按部就班的走下來往往效果不好,其中還有很多要我們注意的問題:

1、綜合性實踐活動教師包辦的較多。一些老師習慣于“手把手”教給學生如何去做,每個活動的開展總是安排得妥妥當當,甚至代學生去做一些事。事實上,綜合實踐活動應放手讓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這也是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在我們從事課題研究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有一些學生過于懶惰,什么都要等老師準備好了才行動,老師不給設計好一個細節(jié)步驟,他就不會往前走。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學習者通過自己練習、探索、發(fā)現(xiàn),所獲得的知識才真正有效”。學生如果連最基本的活動過程都不熟悉,必將影響其自主開展探究活動。所以在活動前,教師要把準備工作做好做細,但絕不是告訴他們每一步怎樣走,而是幫助學生學習怎樣自己設計活動過程,這個工作一開始做好了,以后的的活動會輕松很多。

2、學生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時過分關注考點。已經習慣了考試的學生們忘記了生活中的樂趣,一說到學習就是考試,所以學生們在活動中偏重于圍繞中考選擇活動重點,也就會導致忽視了其他的活動環(huán)節(jié),最終影響活動效果,造成能力的缺失。當然,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是分不開的,從這點看來,教師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存在著較強的應試色彩。又因為區(qū)域環(huán)境和教學條件相對較差,農村中學生相對城市中學生來說能力較差,見識少,積累少。在城市里我們經??吹接袑W生拿著紙、筆、文件夾等文具在商場、超市、公園等公共場所調查采訪,而農村學生很少有機會去實施這種調查,能力得不到鍛煉,漸漸也就拉開了差距。這就就更需要教師多開展活動,給學生一個鍛煉的機會。

3、學生在展示成果時方法和形式上過于單一。不少學生因來自農村,消息閉塞,能力上存在不足,膽子較小,在進行成果展示時,感到很困難,無法運用多種展示形式,無法獲得更多的幫助,從而影響到活動成果交流。大部分學生選擇用手抄報的形式進行展示,能在小組間進行多樣化交流展示的只有一小部分同學,這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形成是極端不利的。我們可以幫助學生選擇寫小論文,做調查報告、畫圖、開小記者招待會等各種形式的匯報方式。

4.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課的探究內容決不只限于教材本身,也不限語文學科特定的知識體系,更多的是來源于社會和自然,來源于學生身邊鮮活的生活。雖然現(xiàn)在網(wǎng)絡資源已經普及,農村中學生也能夠在家上網(wǎng),可是由于缺乏家長的正確監(jiān)督和指導,網(wǎng)絡成了大部分學生聊天游戲的工具,利用網(wǎng)絡資源學習的學生少之又少。大多數(shù)教師和學生往往關注的是與課本有聯(lián)系的活動,像故事會、詩歌朗誦會、電影觀后感等,可實際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到山川河流,小到花草魚蟲都可作為活動對象,關鍵是大家有沒有捕捉到這些資源,愿意不愿意探究其中奧秘。

當然語文實踐活動也不一定都要讓學生走進社會,走到戶外。教師利用學校、學生身邊已有的資源一樣能進行。語文教師要有“平中見奇”的眼光,適時利用生活的有利時機,合理利用身邊資源,有效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走進陽光明媚的活動天地中。

第4篇:初中體育考核范文

關鍵詞 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 面向全體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1-0014-02

新課程的實施,繼續(xù)教育的持續(xù)開展,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如何在課堂上全面地處理好因材施教與面向全體學生的關系,許多教師還感到茫然和困惑,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造成課堂教學中許多無效的學習,如小組合作學習追求課堂教學的“表面熱鬧”而流于形式、過分強調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課堂評價中的“表揚”鋪天蓋地、過分強調“探究學習”等現(xiàn)象。根據(jù)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是要樹立面向全體學習者,保障每一個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權利;二是要確立“育人為本”,德育為首,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理念,也就是說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體我們該怎樣落實呢?

數(shù)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以促進每個學生在數(shù)學上得到最大限度發(fā)展。我的理解是,從大多數(shù)中等生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數(shù)學教學的基本前提下,應同時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和學有余力的學生,推行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在知識、能力、興趣、心理等方面的個性差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有針對性地推進分層教學,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既能“吃了”,也能“吃飽”,使每個學生在數(shù)學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發(fā)展。為此,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點落實:

一、教學目標彈性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它對教學的實施具有誘發(fā)、導向、調控和激勵的功能。教學目標的彈性,反映在教學要求方面,就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有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求。例如,教材的正文和練習、習題中的基礎題是要求全體學生都會的內容,而靈活運用和探索研究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設置的。同一高度的教學目標,不可能適合所有的學生,教學目標的彈性,應是在把握學生基本狀況和數(shù)學素質教育基礎要求的大前提下,既體現(xiàn)《數(shù)學課程標準》對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又體現(xiàn)部分優(yōu)等生能夠達到的更高層次要求,變全班同一的教學目標,為保底不封頂?shù)姆謱咏虒W目標。圍繞彈性化的教學目標,為不同基礎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并據(jù)此來進行課堂教學。這樣的做法有利于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因此有助于誘發(fā)學生積極的自我評價,并有利于促使學生自我激勵心理的產生。彈性化的教學目標也有助于教師靈活把握課堂教學,調控教學進程,把“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二、課堂教學層次化

課堂教學過程要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圍繞彈性化的教學目標分層次施教。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要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獨立活動,課本讓學生看,概念讓學生想,思路讓學生講,疑難讓學生議,規(guī)律讓學生找,結論讓學生得,錯誤讓學生析。堅持學生自己能學懂的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學、學生自己能思考回答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自己思考回答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體現(xiàn)學生獲取知識的自主性,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就能用適合自己的速度去學習,從而達到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做到因人分層施教。另一方面是必須強化教師對學生獨立活動的主導作用,做到整體把握,分層推進,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始終置于教師的引導、指導之下,讓全體學生充分參與。由于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必然出現(xiàn)各類學生參與程度、學習收效不同的現(xiàn)象。以學論教,教為學服務,學因導發(fā)展,在學生獨立活動時,教師要抓住時機,及時了解各類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知情況及所遇疑難,并依此因勢利導,分層施教。此外,老師還可注意設計一些高難度的問題,供優(yōu)等生選做,讓那些學習還有余力的優(yōu)等生獲得更大發(fā)展。這些做法也可以解決在課堂教學時,優(yōu)等生學習能力強而“吃不飽”的問題,提高課堂效率。再有一點,我們教師還可運用優(yōu)勢激勵原則,讓優(yōu)等生做小先生,輔導幫助后進生學習,這樣做還能讓優(yōu)等生體會小先生的樂趣,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向上。

三、作業(yè)布置多樣化

課后布置作業(yè)的一個重要目的,就在于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內容,提高他們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普通教學實踐中,老師會根據(jù)中等學生的水平,給全體學生布置相同的作業(yè)。這樣的作業(yè)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來說,能夠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對于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則顯得過于簡單,只能是浪費時間,相反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則可能難以獨立完成而只能抄襲,當然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為更好地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可多樣化布置不同類型的課后作業(yè)。例如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布置只要求學生簡單應用所學知識即可解決的基礎型題目。而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教師可布置一些需較復雜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的練習型作業(yè)。對于學有余力的優(yōu)秀學生,教師則要布置一些應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的拓展型或創(chuàng)造型習題。當然,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來多樣化布置作業(yè),確實需要教師付出更大的精力去選擇題目和批改作業(yè),但教學效果是十分明顯的,的確能促進每個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四、練習與測驗命題多能化

第5篇:初中體育考核范文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

新課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學習方式。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與探究)之一的合作學習,已逐漸被廣大中學英語教師引入英語課堂。這種新型的學習模式給英語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讓廣大師生獲益匪淺。它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集體的歸屬感與責任感,發(fā)展了學生的交際與審美能力;與此同時,也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出現(xiàn)了很多新問題,致使許多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產生了質疑。下面通過筆者的一則教學實例來說明。

JEFC Book Ⅲ Unit 3 Lesson10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

教學目標:(1)認識到我們人類現(xiàn)在正面臨著一個重大問題――環(huán)境污染。(2)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及明確保護環(huán)境的具體措施。(3)學生樹立起“保護地球,愛護校園”的意識,

合作形式:四人小組形式。

教學設計:首先,在新授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出示一張“雙手捧起地球”的圖片,并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it means ?要求學生就這一問題展開2~3分鐘的小組討論。討論之后,筆者引導學生得出如下結論:It means the earth is our hom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We live on the earth . We should love our home――the earth . 然后,筆者讓學生進行第二次小組合作,討論下面的問題:(1) 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earth? What things can harm the environment? (2)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進而引出新授內容。

其次,在講授新課環(huán)節(jié),出示有關環(huán)境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森林遭無限度地砍伐以及海里很多魚死亡等)的許多圖片,接著播放該課的課文錄音,并向學生提出下列問題:What did the writer suddenly hear one day when he was at a friend’s

home ?What is the pleasant way to help keep our city clean and tidy?筆者放兩遍錄音后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后簡單講解課文中的疑難句。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導入環(huán)節(jié)所展示的圖片認識到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huán)境正面臨著許多嚴峻的問題。

接著,筆者組織學生針對以下思考題進行第三次小組討論:Is there any pollution in our school?What can we do to make our school clean and beautiful?討論結束后,每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討論結果。

最后,筆者布置課后作業(yè),要求各小組寫一份有關校園環(huán)境污染的調查報告以及保護校園環(huán)境的具體措施。

一、問題的提出

筆者原以為以上課堂設計、改變了傳統(tǒng)的講授型教學模式,留給了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空間;既不脫離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不僅使學生掌握了課本內容,還使他們學到不少與本課主題相關的課外知識。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卻出現(xiàn)了一些低效現(xiàn)象:

問題現(xiàn)象一:學生的合作浮于表面

當筆者出示“雙手捧起地球”的圖片,并要求學生就“What do you think it means ?”這一問題展開2~3分鐘的小組討論時,學生馬上聚在了一起,但說來說去,也就說了這么幾句話:This is the earth .It’s our home. We live on the earth. We love our earth. We live on the earth . We should love our home――the earth.當要求學生展開第二次小組討論時,學生除了說一些前幾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之外,再沒有其他內容了。當?shù)谌我髮W生合作討論“Is there any pollution in our school. What can we do to make our school clean and beautiful”時,由于缺少課前調查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討論內容相當膚淺??傊?,這節(jié)課的小組合作學習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問題現(xiàn)象二: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

小組合作增加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但是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匯報的次數(shù)多;而另外一些學生卻習慣于當聽眾,很少甚至從不發(fā)表個人意見,漸漸地他們對于一切語言活動都漠不關心。

問題現(xiàn)象三:學生的角色落實不到位

由于在合作學習分組時,筆者采取按座位自然分組的方法,沒有考慮到小組中個別成員的個體差異以及均衡搭配,小組中各成員的分工也沒有采取輪換。因此,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成了各小組的“常任”報告員。上課時,本人怕影響教學效果或拖延時間,也不敢過多地讓學習困難的學生擔任報告員角色,因此使他們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發(fā)展。

二、對策和方案

通過對第一次教學實踐的反思,本人對第二次教學實踐做了如下調整:

1.合理安排和組織學習小組,并對各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

在組織合作學習小組時,本人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明確各自的角色,比如組長、記錄員和發(fā)言員都應各司其職,人人有事可做,而且小組成員要輪流擔任每個角色。這樣每個組員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學習任務。并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以下措施來確保合作學習的效果:(1)經常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避免有些學生“濫竽充數(shù)”,在小組合作中不積極思考;(2)實行共同獎勵,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學,鼓勵小組的優(yōu)秀成員主動地幫助“學困生”;(3)督促小組成員之間共享信息,資源的共享使得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同時也能收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學習效果。

以上措施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2.改變第一次合作學習分組時采取按座位自然分組的方法,而是以任務為中心分組

讓學生按個人興趣自由組合學習小組,他們知道誰的組織能力強,誰的口頭表達能力強,誰的觀察能力強,誰的邏輯思維能力強,與誰組合更具有互補性等。以這種方式組合的合作小組,往往具有很強的同質性,小組成員之間個性差異較小,有利于高效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

三、實施效果

第二次的合作學習避免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唱“獨角戲”,而其他學生當“觀眾”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課堂氣氛非?;钴S,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又使學生了解了地球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增強了學生“保護地球,愛護校園”的意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本人讓學生預習的問題實際上是英語課與生物課中的“環(huán)保”章節(jié)的整合。教師讓學生列舉污染源,學生講出了很多的污染源――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實際上讓學生復習了生物課中剛學的“大氣與健康”“土壤與健康”“水與健康”等的環(huán)保知識。

第二,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解決這些污染問題,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參政議政的意識。學生們以主人翁的身份,提出了種種解決方法。比如解決水污染問題,他們先用勸說的辦法,當此法行不通時,再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最后上告政府;解決空氣污染問題,他們號召人們騎車上班。當老師提醒他們,若家離工作地方很遠,不能騎車上班時,該怎么辦?他們馬上想到了公交車。他們要求政府增加公交車輛,建造地鐵。

第三,教師因勢利導,請他們回憶一下,以前有否做過有損于環(huán)保的事情,其實是英語課與政治課的整合。在這么和諧、民主、激動的氣氛中,學生們毫無顧忌,暢所欲言,紛紛講述了自己以前的不文明表現(xiàn)。當老師問他們以后還會做這種事嗎?他們發(fā)自內心地回答“No”。自然恰當?shù)牡掠凉B透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使活動達到了。

第6篇:初中體育考核范文

【關鍵詞】初中英語;群體差異;交流合作;分享;發(fā)展

我們知道,一個班級人數(shù)眾多。每個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生活經歷各不相同。這就使得他們存在個體上的客觀差異。正式這種差異性也使得他們的學習接受能力及認知發(fā)展特點各不相同。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階段,教師就不不能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過于籠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影響并不好,不利于孩子的全面發(fā)展。那么,針對這個現(xiàn)象,筆者提出群體差異合作的教學模式。通過不同分組的形式,給每個小組安排學習任務,針對不同差異的學生進行分類教學,使其都能得到共同進步和發(fā)展。以此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尊重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能夠給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應用。

1. 初中英語教學中群體差異合作探究教學的特點

群體差異合作教學模式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以小組差異性分組為平臺,以教學任務設計為載體,然后針對學生的客觀差異提出不同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通過不斷的實踐創(chuàng)新提出的,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次新的變革。具體表現(xiàn)在:一、群體差異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更加尊重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開放性的小組討論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這就有別于傳統(tǒng)的簡單說教形式,沒有任何活力。二、合作式的探究性學習有著相對獨立的教學模式和思維習慣。學生在各個小組中根據(jù)教學任務的完成,合作式的規(guī)劃出學習的重難點,并相互引導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三、介于英語的學科特點,簡單的書本知識教學很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那么,根據(jù)群體差異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采取開放的形式。各抒己見、轉換思路等等。這對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和多角度洞察力有著很大的幫助。通過系統(tǒng)的教學任務設計,構建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氛圍。為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提供重要的教學支撐。

2. 群體差異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實踐

2.1合理分組、提高組員參與積極性

教師在小組分組時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效做到男女均衡、成績均衡、性格均衡。這樣才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互相分配學習任務。如果成績分組不合理的話,很容易造成成績差的小組學習任務完成時處于落后階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然會受到很大的打擊,甚至出現(xiàn)厭學的現(xiàn)象。那么,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成績均衡分組,然后在學習任務分配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2科學設計教學任務、強化小組合作意識

教師在小組分組完畢后,要充分發(fā)揮群體差異分組教學的優(yōu)勢。核心環(huán)節(jié)就是要科學設計教學任務。這樣才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小組的討論積極性,刺激小組學習氛圍。例如學習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3“?What?were?you?doing?when?the?UFO?arrived?”課時。教師就要根據(jù)小組成員的特點設計教學任務。例如,小組成員較為活躍,思維跳躍性較大的小組成員可以設置“What do you think aliens look like?;Just imagine aliens eat?”等話題。這種開放性的話題更加有助于發(fā)揮小組成員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如果小組整體性格較為沉悶的??梢栽O置問題:“If you meet an alien, do you want to say?,If you are an alien, do you want to say to the earth the person?”然后讓小組成員分配角色。一部分模仿外星人,一部分扮演地球人的角色,展開對話。這種情景創(chuàng)造的教學任務更加能夠調動小組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2.3統(tǒng)籌規(guī)劃、加強問題反思

介于每節(jié)英語課堂只有45分鐘的時間,教師就在課前對教學任務進行詳實的規(guī)劃,以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其教學價值。同時,教師在統(tǒng)籌規(guī)劃的教學內容下,可以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預判,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角色的扮演具有靈活性。這樣教師在對教學任務很好把握前提下,有助于對學生的學習方向進行引導。有助于刺激教師進行不斷的總結教學內涵,歸納教學意義。使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7篇:初中體育考核范文

關鍵詞:項目設置 項目組合 考試 應試教育

前言

南京市初中畢業(yè)生升學考試體育工作(以下簡稱中考體育)從首次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已有近20年的歷史。它是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盛行、應試教育現(xiàn)象嚴重的情況下,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證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從總體看,這項工作進展較為順利。從人們最初的不理解到理解,由反對到支持。中考體育已逐漸被學生、家長和社會認可和接受,學校的體育工作得到了加強,學校體育條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在中考體育的發(fā)展史上,也出現(xiàn)過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考“老三樣”多年不變,形成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練什么的應試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學生身體、心理的全面發(fā)展,演奏著與新課程標準理念不協(xié)調的節(jié)拍,因此體育中考制度的改革與完善勢在必行。我市根據(jù)新的課改精神,對中考體育項目進行了改革,由最初的考“老三樣”(50米、立定跳遠、鉛球)到去年的“2X+1”[50米、立定跳遠、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女)三選一;籃球、排球、足球/踢毽(女)三選一;1分鐘跳繩必考]以及今年的“3X”[2分鐘跳繩、50米×8往返跑二選一;立定跳遠、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女)二選一;籃球運球、排球自墊/踢毽(女)二選一]。這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1.探討、分析的目的

(1)作為中考體育重中之重的是考試項目的設置,應該讓學生擁有充分自,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項目進行測試,使項目設置趨向于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為以后我市中考體育項目的設置提供參考依據(jù)。

(2)為了有效地抑制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xiàn)象,提高學校體育的地位,保證體育課的正常教學;學校領導重視體育考試,增加了對體育設施設備的經費投入,改善了學校體育辦學條件,體育教師的責任感得到加強,促使他們認真地備課、上課,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2.探討的方法

(1)閱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和我省進行此項工作的各市歷年來中考體育項目設置情況。

(2)訪問有關專家和體育教師:進行面談。

(3)調查:向部分考生發(fā)出問卷103份,回收92份,回收率89.32%,問卷有效率85.44%。

3.探討的結果與分析

(1)結果:從對南京市2007年中考體育“3X”模式組合滿意度入手,得到的結果是:感到滿意的考生占58.69%,基本滿意的考生占31.43%,不滿意的考生占9.88%。

(2)分析:此次調查結果明顯好于往年,其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該模式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改精神,注重對學生整體素質的考查,倡導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扎實而又靈活地運用各項素質和基本能力為基礎。

②該模式一改以往的“應試”格局,體現(xiàn)了我市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成效,避免了考什么、教什么、練什么的應試現(xiàn)象和考試項目內容過于單一的弊端。

③該模式增大了學生中考體育的選擇面,雖然對學生的學習負擔有所增加,但對克服應試現(xiàn)象,貫徹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乃至愛好,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參加體育運動的樂趣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④調查中發(fā)現(xiàn):通過該模式(3X)的組合,中考體育雖然滿分率有所下降,但優(yōu)分率明顯提高。這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參加體育運動所取得的成功,為以后參加體育運動、養(yǎng)成終生鍛煉的習慣打下了良好的堅實基礎。

⑤該模式的中考體育推動了學校對體育工作的重視,提高了體育教師的地位,調動了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促進了體育教師“教”與“研”的力度(因為考試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體育教學的內容),促使他們認真地備課、上課,不斷地總結、反思,為學校體育健康地向前發(fā)展提供了動力。

⑥南京市中考體育考試項目不斷變化,考試模式不斷改革,效果越來越明顯。今年的中考體育項目比較合理、全面,不僅有教材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而且有民族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項目和冬季鍛煉項目,充分體現(xiàn)了我市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成效。

4.小結與思考

(1)小結

南京市中考體育采用的“3X”模式的組合是正確的,它對改變“應試現(xiàn)象――考什么練什么,干擾正常體育教學”的傾向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癤”項目的組合考試調動了學生上好體育課、參加課間鍛煉和課外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也能真正認識到“體育考試”有壓力。這種綜合思考、優(yōu)化搭配,“以人為體,以學生為本位”的考試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模式。

(2)思考與建議

①按照國家教育部以及各地教育部門的規(guī)定,大部分省市(包括我市)中考體育以30分計入中考總成績。分數(shù)的限制使測試內容的靈活度和學校的重視程度降低。如果將中考總分(恢復)調整為45分(按每項15分計入總分),其結果又會是怎么樣呢?(分值調整的目的)這就更有利于學校體育的發(fā)展,讓更多的人參與體育、關心體育。試想將中考體育分定為10分,有多少學校給予重視?將體育分定為100分,那又有多少學校重視?兩者存在的問題不言自明。

②建立中考體育考試題庫和評分標準(共6或9項次),臨近考試前一個月由學生自己抽簽(6抽3或9抽3)而定項目組合。這樣,雖然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但能真正克服中考體育的“應試”現(xiàn)象。

參考文獻:

[1]體育教學.2006年第4期,2007年第2期、第3期.

第8篇:初中體育考核范文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過程性評價模式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272-01

過程性評價模式,開始考慮了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基礎差異比較大,對體育技能的學習速度和掌握程度存在很大不同,同時體育比較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身體靈活度、柔韌度等方面要求比較高,學生體育課程成績的好壞跟個體因素存在很大關聯(lián),因此我們必須采用過程性評價的方法,才能準確的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過程性評價模式得到的信息對教學方式的改進更有意義。因此,筆者將針對這個問題展開探究。

1 初中體育教學實施過程性評價的必要性

在我國當前的體育教學中,在教學理念上老師一直把體育課程當做“副科”,在思想意識上不夠重視,在教學方式和教學考核上長期沿用一個模式,導致教學模式與學生學習需求出現(xiàn)偏差,造成教學效率不高。過程性評價可以客觀的反映出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不足之處,這樣更有利于教學方式和內容的改進,因此實施過程性評價的體育教學模式使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的必要途徑。

體育課程跟其他的學科相比,存在很多不同之處,一方面其需要一定的理論課程奠定學生學習體育技能的基礎,同時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動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相對于其他學科其實踐課程是教學方式的主要形式,因此學生的個體條件差異,對體育教學的效率有很多關系,只有結合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體育成績考核,才能更準確的反映體育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因此,初中體育教學實施過程性評價是體育課程自身的特性所要求的。

實施過程性評價能夠更客觀和真實的反映學生在學習體育課程中的苦難和進步之處,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根據(jù)評價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學習這門課程,我們都知道體育可承載提升學生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道德品質團隊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實施過程性評價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初中體育教學實施過程性評價時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2 實施過程性評價模式的要求

(1)過程性評價不同于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考核模式,只通過學生對老師要求的教學內容完成的程度老判定學生的學習情況,過程性評價主張內外結合,實行開放式的評價,在對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效果進行考核時沒堅持主管和客觀兩方面的因素。

(2)過程性評價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對學生的考核內容不僅僅限于考試成績,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等因素也進行全面的考核。

(3)過程性評價注重對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改進的反作用,過程性評價得出的教學信息更能真實客觀的反映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通過過程性評價的信息反饋更有利于教學改革,不斷循環(huán)地提升教學效率。

3 如何構建初中體育教學過程性評價的模式

3.1 評價的內涵和標準

我們所提到的過程性評價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相互之間的評價,及自己對自己的評價。而要想讓學生能夠更加客觀的對自己以及同學平時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就需要非常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過程性評價的內涵。換言之,教師不僅自己要理解過程性評價,還要讓學生了解過程性評價,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在評價中的參與積極性使評價更為客觀和公正。

3.2 設計評價方案和工具

(1)評價內容包括學習態(tài)度、體能、知識與技能評價、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

(2)評價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評價、絕對和相對評價、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

(3)評價主體包括自評、互評、教師評價還可以家長評價。

3.3 解釋和利用反映學習質量的結果

我們對過程性評價結果要更加側重進行深入的分析,從其中獲取更多有價值的線索,為學生下一步學習指明方向。鑒于現(xiàn)階段社會、學校以及學生個人對體育課的整體看法,我們很有必要通過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系統(tǒng)評價,讓社會和學生個人,以及家長看到體育課教學模式的改進和完善,同時也更深刻的認識體育課的價值,提高大家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4 結語

總之,要先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效率,實行過程性評價模式使必不可少的,同時在實行過程性評價時我們必須注重考核內容的真實性和考核方式的多樣性,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我國初中體育教學的效率。以上純屬筆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麗.淺談過程性評價[J].課外閱讀(中旬刊),2011(10):139.

第9篇:初中體育考核范文

摘 要 為了設計出更加合理的中學體育教學制度,有利于后期教學工作高質量的開展,本文從體育中考制度對教學的影響進行分析,考察了體育中考制度對于中學生運動能力和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提出幾點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 體育中考 制度研究 教學手段 發(fā)展研究

體育中考是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的風向標,對指導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有重要意義。從體育中考的教學要求和評測標準來看,當前體育中考的測試標準設計不夠合理,不利于學生體能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初中體育教學的目的,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運動習慣,在日常的訓練活動中提升個人運動水平。因此,制定“以素質能力發(fā)展”為核心的體育教學目標,通過后期的強化訓練,培養(yǎng)出具有較強運動能力的學生,才是體育中考的真正意義。

一、體育中考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積極影響:體育中考制度的存在,形成學校關注體育,體育教師的地位提高,促使其更加努力的完成相應的體育教學目標,并進行長期的體育訓練,從客觀上也達到了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合理的體育考試制度能夠全面考核學生能力,從多個角度審查學生的受教育情況。當前的體育考試制度強調了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引發(fā)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消極影響:現(xiàn)行的體育考試制度不能完全測試學生的體能水平,相關的考試政策和測試手段實行之后,得到的測試成績往往比較片面,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體能訓練情況,不利于展開全面性的體育教學工作。體育中考制度中的缺陷,會促使體育教育向“成績”看齊,只追求考試部分的體育項目鍛煉,不利于學生的整體體育素質的提升。此外,由于體育中考是一種考核要求,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具備一定的強制選擇性,學生無法根據(jù)自身的選擇進行相應的體育學習,也因此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二、各方對中考體育認識的誤區(qū)

(一)學校方面

當前學校只是將體育中考作為應試教育的普通考核課程,沒有從素質教育能力發(fā)展的角度改革校內體育教學工作。探索適應本校實情的中學體育教學模式,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大綱的要求改革,才是推動初中體育課程教學進步的關鍵。

(二)w育教師方面

體育教師采用投機的態(tài)度應付體育中考,只重視完成領導安排的教學任務,教學方式急于求成,只重視提高成績,卻不關心學生是否學到真正的體育鍛煉方面的知識。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開展興趣體育教學,應用新穎的教學方式,轉變學生對于體育課教學活動抵觸態(tài)度,這對中學體育教學的未來和發(fā)展來說十分重要。

(三)學生方面

學生對于體育中考比較抵觸,并沒有認識到體育中考對于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意義,在體育訓練活動中采用消極的態(tài)度。在素質教育環(huán)境中,中學生應該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體會到安全運動的快樂,通過自身的運動水平來完善最終實現(xiàn)提高運動能力的目的,在根本上實現(xiàn)通過運動改善身體素質的目的。

(四)家長方面

家長對于體育中考的重視程度不夠,片面的將體育中考與文化課考試劃等號,認為體育教學就是以簡單的體育知識教學為中心,忽視了體育訓練對于學生健康身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三、對體育中考制度改革學校體育教學的措施建議

(一)擴大體育中考范圍,實行體育隨機抽樣考核

改革體育中考制度,重視體育與健康的考核。體育訓練的重要目的,是提升訓練者的身體素質,從而保持身體健康。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對體育健康基礎知識進行重點教學,讓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與健康課程的學習。

擴大體育中考范圍,實行“興趣+隨機抽樣考核”的模式,注意在隨機抽樣考核中平衡考查學生的各項體育指標。在考核過程中,可適當賦予考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對一些如籃球、足球、排球之類的不易進行標準化評判的考核項目進行打分。根據(jù)“興趣+隨機抽樣考核”的模式,能促進體育教學的多元化發(fā)展,并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目標。

(二)鍛煉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性的體育鍛煉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與同學的互動中,增強學生的訓練熱情。為了結合學生的興趣點,教師還應及時地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修改完善教學計劃。在發(fā)展學生體能核心教學工作,應以考試項目為主,選擇與之對應的教學內容,在學生核心體育運動能力培養(yǎng)中,重點提升學生的協(xié)調性、爆發(fā)力和柔韌性。

(三)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規(guī)避體育中考誤區(qū)的方法

應采用過程管理評價的能力考察模式,將學生的平時成績和目標效果測試成績相結合,得到最終評價成績,從而將學生體育能力考核工作貫穿到初中體育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體育教師應從身體指標選考項目分析,加大技術選考項目的考核內容比例,從而完善考試制度。合理安排學生的訓練次數(shù)、節(jié)奏,讓學生有充足的練習間隙休息,在體能恢復后繼續(xù)進行一定強度的重量練習。在各種活動課和放松活動之后,安排學生學習心理健康調節(jié)知識,讓學生學會肌肉放松法和自我暗示法,在呼吸調節(jié)中促進體能恢復。

培養(yǎng)中學生運動能力課程設計中,教師應合理控制運動負荷,根據(jù)學生生理特點,合理設計運動強度。根據(jù)學生運動特性選擇與之相對應的體育教材,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對體育中考制度進行優(yōu)化設計,重視對于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的考核。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采用多次、分項的能力考察方式,顯著提升體育考察制度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王威,江艷.體育中考實施后初中體育課程運行現(xiàn)狀描述與成因分析――以安慶市為例[J].中學體育教學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