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最后一課教案范文

最后一課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最后一課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最后一課教案

第1篇:最后一課教案范文

一、磨課

磨課――磨的是課,更是人;不是別人,是自己。

幸福,此時正慢慢在心里生根發(fā)芽,或許是下課后同行一句真誠的夸獎,或許是深夜時的字斟句酌,或許是睡前合上教案的一種滿足……

磨煉的所得,我想那就是幸福。

所得一:公開課并不可怕。

這幾年我一直堅持參加學校的“磨課俱樂部”,上過識字課、古詩課、閱讀課三種不同課型的公開課。對我來說,公開課是挑戰(zhàn),更是磨煉;挑戰(zhàn)的是自己,磨煉的更是自己。

上學期,執(zhí)教學校教學開放日《別董大》這一課,我設定了四部曲。

一調查。偵探般地調查董大、高適,以及他們的關系,各自有怎樣的經歷,這首詩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誕生的……然后,可以開始寫教案了。

二動筆。教案是公開課的靈魂,尤其是第一稿。先定大的框架,再填充血肉?!秳e董大》一課,我按照釋題意、讀準讀通、明詩意、朗讀升華、拓展這幾個步驟來定好大的框架。要填充的是什么?簡單明了的提問,巧妙的過渡語,對于課堂情況的預設以及對學生的評價語。

三試講。這是公開課的實戰(zhàn)環(huán)節(jié)。在開放日之前我在年級的另外三個班都執(zhí)教了《別董大》,每一次都邀請語文教研組的教師們來聽課指導。聽課教師細致地、實實在在地、細摳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地評課,讓我受益匪淺。

四模擬。公開課前一晚,我仔仔細細地在腦海中模擬公開課場景,從上課第一句話,到下課最后一句話,從打算提問的學生在教室里的站位,到什么時候課件要翻頁都一一想清楚了,才覺得胸有成竹,可以安心地去睡了。

調查,動筆,試講,修改,再試講,再修改……我對一節(jié)課著魔的時候,走路時會想,做夢時會想,有時突然的一個靈感讓課堂增色了不少,不禁會欣喜不已。那段日子仿佛生命中的其余事物都靜止了,唯有這節(jié)課實實在在地活著。

所得二:公開課教案要求。

短短幾年時間,在每學期的教研課、開放日中摸爬滾打,我對于自己的公開課教案不斷提高要求,力求做到三點。

一細致。上課時需要講的每一句話都心中有數(shù),包括問題、過渡語、學生會出現(xiàn)的每一種情況、每種情況后的有針對性的給學生的最少5條的評價語等等。

二精確。教案中明確標注清楚什么時候是第幾張幻燈片,什么時候需要黑屏。每個環(huán)節(jié)標注清楚具體用幾分鐘,幾點幾分內容進行到什么地方等。

三修改。先用電腦寫,再用手寫,版本最少5個。修改語句時反復讀,改到可以用最少的字數(shù)表達清楚問題,且符合自己的說話習慣,能體現(xiàn)自己的語言風格為止。

誰說修改教案是痛苦的折磨?近乎完美的教案誕生的那一刻,我像擁有了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孩子一樣幸福!

磨煉著,幸福著!

二、學藝

語文教師――語文教師兼班主任――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兼興趣與個性教師,工作的軌跡,同時也是青春的軌跡。

幸福,就沿著這軌跡,細細灑來??赡苁亲x書節(jié)誦讀會的點點滴滴,可能是和孩子們一起為折紙的樂趣如癡如醉,可能是拓展型課程培訓的難解滋味……

經歷過痛苦和壓抑后的成長,或許就是幸福。

鏡頭一:誦讀會。

任教后我經歷了學校三屆的讀書節(jié),每一屆我都負責一個節(jié)目:第一屆的節(jié)目初審都沒過,更別提上臺的機會了;第二屆讀書節(jié),我負責的節(jié)目叫《依依惜別情》,終于上臺了;而第三屆的節(jié)目《一路綠燈》,備受好評,我幸福得像個孩子。

鏡頭二:折紙課。

正方形、長方形,花花綠綠,不同材質的一大堆紙片,這幾年就沒有離開過我的辦公桌和課堂。每周五,孩子們興奮地來到折紙教室,期待著和我一起開始新的一課。先教折紙的基本功――對折、雙三角、雙正方,訓練如何用指甲把紙壓平,做出折痕,這是期末考試必考的內容。接著按照校本教材教孩子們折一個作品,鼓勵孩子們根據(jù)這個作品進行拓展――制作折紙畫,將作品變形,讓作品融入到生活中,等等。時間長了,孩子們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折紙,會自己折出創(chuàng)新作品……而我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在班里辦了折紙作品展、折紙小能手比賽等,折紙的魔力深深吸引著每一個孩子,上課時他們靈巧的小手,渴求知識的眼神,興奮的神情都是我幸福的源泉!

成長著,幸福著。

三、伙伴

伙伴,因為工作結下的超乎工作之上的友誼,使我的成長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幸福。

幸福,曾經是金鳳給我的一次課后點評,曾經是美妹的傾力相助,曾經是旭茹贊許的眼神,曾經是黃燕中肯的建議……

珍惜身邊的人,并且也被珍惜著,其實是一種幸福。

瞬間一:心平氣和的一年級。

四年前,第一次教一年級,第一次看到教室里面一群嘰嘰喳喳的小朋友時,我心虛了。只見數(shù)學老師莫美妹優(yōu)雅地走上講臺,有節(jié)奏地擊掌,微笑著輕聲數(shù)“一二三”,孩子們神奇般地安靜了下來!原來,讓他們安靜下來,并不需要大聲,也不需要發(fā)火。和莫老師一起共事的日子里,“神奇”的事情屢見不鮮,而她用自己的言行,毫無保留地將她的經驗傳授給了我。

第二年,我再接一個新的一年級時,同樣的場景下,我有條不紊地教孩子們擺桌椅要對齊地磚線,整理抽屜要將書本和文具分開,書包要放進小儲物柜,課前的學具要放在桌子一角,聽口令要知道何時要安靜,做值日如何干凈,民主競選班干部怎樣投票……我將莫老師傳授的每一條經驗在這一年里一一實踐,本來有些淘氣的一年級小學生格外乖巧懂事,而他們每次遇見莫老師給她的一個個微笑就是最好的回報。

瞬間二:最享受的評課時間。

黃燕老師和我年紀相仿,同一年工作,也教語文,都有點不服輸?shù)膭艃?,種種共同點讓我們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去年執(zhí)教《別董大》,我照例邀請她來聽我試講,此時她已身懷六甲,行動有些不便,仍欣然赴約。課后,老規(guī)矩,兩個人圍坐在辦公桌旁,我拿著教案,她拿著聽課本,認真但不壓抑的評課便開始了。

“導入不錯,解釋題目時要是用董大要告別誰這樣的問題引出作者就更好了。讀題目是為了讀節(jié)奏,還是讀出離別的感覺來呢?”

“讀出告別的感傷更重要?!?/p>

“理解詩意時提出的三個問題還不夠準確明了?!?/p>

“第二個問題換成‘這些景物給你怎樣的感覺’會不會好一點?”

就這樣,黃燕從我的導入到板書,不厭其煩地和我討論著,而思想碰撞的火花讓我們樂在其中。她盡心盡力地出謀劃策,每次都能讓我從“當局者迷”的困境中跳出來重新審視自己。唯有如此的評課,才有真正的進步!

珍惜著,幸福著!

第2篇:最后一課教案范文

本學期我們要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努力發(fā)揮集體的智慧,把我們三語備課組工作搞出特色,首先積極完成學校的各項語文教學常規(guī)工作,每周

二、周四的備課、教研活動,組員們要準時參加,充分準備,積極討論,完善教案,及時打印,修改,上交教案。平時能結合常規(guī)考核,大家互相聽課,評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教學演練場聽課,評課正常有序,要以迎接“六認真”工作檢查時的要求,嚴格檢查作業(yè)、教案等力求達到學校的高標準,落實“六認真”的新的要求。另外作文競賽、古詩背誦、單元測試、參觀訪問各項活動組織要秩序井然,充分深入提高、發(fā)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具體如下: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新學期工作意見,以學校辦學目標為指針,以"創(chuàng)造適合教師發(fā)展的管理"和"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為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興趣為重點,著眼于教師和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提高,著力于教師和學生自主發(fā)展機制的建立,加強語文教學流程管理,深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健全質量調控機制,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1.繼續(xù)抓好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創(chuàng)設濃郁的學術氛圍,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2.重點抓好教學常規(guī)管理,進一步增強教師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3.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形成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4.改進教研活動的形式、方法和內容,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爭創(chuàng)優(yōu)秀學科組。

二、基本情況

我們三語組共有十位教師,在方主席的領導下,他們工作積極,認真負責,組員關系和諧一致。張主任領導工作繁忙,張主席年歲已高,但她們從來都是寧可自己累一點,組內的事也從不少做一份,同時為年輕教師的工作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得到了組員的敬重;**在工作中毫無保留地把經驗貢獻給大家,**等幾位教師在工作中能虛心請教,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傊?,三語組成員干工作踏踏實實,勤勤懇懇都有一顆敬業(yè)愛崗之心。我們三年級共有學生五百多人,他們個個勤奮好學,天真活潑和我們的教師共同組成三年級充滿朝氣的群體。

三、具體措施

1.備課、聽課、評課活動準時、認真,真正達到提高成員的上課水平。

2.組織學習新課標中的新理念,各種小語教學雜志,提高組員的理論水平。

3.聘請學校的語文教學專家、領導作上課、理論研究的指導,切實有效地更新組員語文教學的舊思路、舊方法。

4.積極報名、組織教師參加學校的“協(xié)作杯”課堂教學競賽,在賽場上磨練教師的水平。

5.積極報名、組織教師進行教學經驗的,教學研究的理論總結,參加省“教海探航”的論文競賽。并積極投稿。

6.合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陣地,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訓練。

7.開展“提優(yōu)補差”課題研究,從上課、作業(yè)、輔導幾方面找方法。

8.開展各種生動有趣的活動發(fā)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如“春游、詩歌朗誦比賽”鼓勵各班開展自己的特色語文活動,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活。

9.抓好各項學生在校的語文學習常規(guī),如早讀課、寫字課。

10.組織學生參加市級以上的寫字競賽、讀寫競賽,力爭在大賽中展示我們的學生。

11.加強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努力提高學生的作業(yè)習慣、聽課習慣,嚴格把握作業(yè)的質量,控制數(shù)量,及時批改,及時調控教學。

12.強學生的課外閱讀。用好學校組織編寫的《日記精選》、《古詩文誦讀》、《課外閱讀指南》,本學期將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測試和調研,并組織展示。

語文集體備課教案編寫要求

一、每課教案一般包括:課題、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課時分配、課前準備、教學過程、作業(yè)設計、板書設計等幾部分,最后在括號中注明教案設計者的姓名。

二、課題采用三號仿宋體加粗,每部分的名稱采用小四號黑體,每部分的具體內容采用五號仿宋體打印。

三、每部分的名稱前不加序號,具體內容可分四級,序號分別為:“

一、

二、三……”“⒈⒉⒊……”“⑴⑵⑶……”“①②③……”。一級序號后加頓號,二級序號后加小圓點,三級、四級序號后不加標點,也不空格。

四、頁面設置:紙張類型寬195毫米,高270毫米;上邊界、下邊界、左邊界各為20毫米,右邊界為60毫米。右邊界處劃一豎線。

3開國大典

教學目標

一、通過閱讀課文,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認識的偉大歷史意義。

二、結合理解課文,訓練學生適當提高閱讀的速度。

……

教學重點

閱讀課文,感受開國大典的盛況,訓練學生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中含義比較深刻地句子。

課時分配兩課時

課前準備

一、教學掛圖;

二、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開國大典》。

三、讓學生預習課文,要求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一邊讀一邊想,讀的過程中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找出意義較深的句子。

第3篇:最后一課教案范文

淺談小學音樂的情感教學 文章 來源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感

在音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體會歌曲的情感呢?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歌曲。只有創(chuàng)設一種與音樂情境相和諧的環(huán)境、氣氛,以情動情,才能使學生很快地進入音樂中,進而用各種豐富的音樂語言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我在教唱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這一課教案設計時,我請了一位男同學,扮成四川當?shù)匾簧贁?shù)民族兒童,在PPT背景下的樹林中迎著太陽邊唱邊跳,通過這一組生動的電視畫面,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產生一個情感氛圍,使學生以景帶情,情景交融,從而促進對歌曲的理解與感受,提高學生對學唱這首歌的興趣。在教唱《彩云追月》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我在PPT背景音樂下,伴著明月圖片的展示,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中秋佳節(jié)之際,對在外辛苦工作的父母的思念之情,想象著自己在節(jié)日之際盼望與他們團聚的心情。這樣一來,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學生就能夠很好地把歌曲所表達的思念之情用自己的歌聲來演唱了。

二、親自參與,體驗情感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心目中的音樂課是快樂的、輕松的,應該是充滿笑聲的。如果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能夠親自參與音樂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活動,當然這些活動必須要緊緊圍繞歌曲來進行,那么,當學生處于愉悅狀態(tài)時,就能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思想火花,對歌曲情感的把握就會有所提高,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短窀琛愤@一課,它是音樂與舞蹈相結合的一個典型的課,于是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用繩子代替竹竿,讓學生按著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分組跳繩,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一對一、面對面蹲在地上,雙手拉著繩子貼在地板上,反復做開、合的兩拍練習,再和著《跳柴歌》的音樂進行,最后請學生跟老師一起跟著音樂,在開、合的跳繩中間跳來跳去,感受跳竹竿舞的快樂,學生也從中體驗到快樂的情緒。這樣的活動,就為后面歌曲的情感把握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學生在演唱時也比較順利。教學《小小雨點》這一課是時,課前,我讓學生收集雨點的聲音,讓學生自制簡單的樂器來模仿雨點的聲音。沒想到這一任務布置下去,一年級的小朋友十分感興趣,課堂上帶來了各種各樣自制的樂器,有用瓶子灌水的,有用瓶子灌沙子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雨點的聲音,我分別讓學生模仿小雨點的聲音,模仿雷雨的聲音,學生們都模仿得十分到位。于是在歌曲的學唱中,他們能夠很好地把握住《小小雨點》的聲音大小了,而且通過自制樂器來模仿雨點聲,加上老師的引導,學生對這首歌曲的情感把握也十分到位了。

第4篇:最后一課教案范文

遠程教育資源集聲、光、動畫為一體,可使學生的眼、耳、手、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各種教育資源非常豐富,有利于教師學習和借鑒。但是,由于學校地處山區(qū)農村,教師年齡較大,接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機會較少,大部分教師不會應用,因此,加強教師培訓,幫助廣大教師學習和掌握,成為首要任務。為此,學校制訂計劃,從遠程教育的設備維護、資源的下載與存儲、集體電子備課、信息技術的應用及新課程理念等多個方面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采取集中培訓、分批培訓、專家引領和骨干教師帶動等多種形式,主要采取請專家來校講授和派教師外出學習的方法,重點培訓教師遠程教育資源的應用能力和課程改革理論,重點解決遠程教育資源如何與課程改革理論有機融合的問題,確保在教師教學中能夠根據(jù)所授課程和課標要求,合理應用設備和教學資源,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此外,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師時間,采用分散式學習培訓和集體式學習培訓等形式,保證全體教師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都能學習和鞏固提高。例如,分散式學習培訓,一般這樣進行:教師自己收集素材,刪減、應用、檢測,然后集中展示、交流討論、學習應用、再檢測。而集體式學習培訓,則采用集體收集素材、集體操作、集體討論、分散練習、集體應用評價的方法。這種個體與集體相互結合的方法,方便靈活,機動性強,有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最終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2進行集體備課

備課是上課的前提,隨著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很多學校依據(jù)課程改革的精神,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實行集體備課。隨著遠程教育資源網(wǎng)的建立,緊跟時代潮流,依托農村遠程教育資源網(wǎng)的優(yōu)勢,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實行集體備課。加強制度建設,確保集體備課活動扎實有效備課的關鍵是有效,既要改變觀念,吸收別人優(yōu)秀和先進的研究成果,又要結合自己的實際,不能機械照搬。因此,建立健全各種規(guī)章制度,確保集體備課高效科學。例如,制定了《集體備課的原則》《集體備課的具體要求》《集體備課時間規(guī)定》《“農遠”資源下載打印制度》等。在《集體備課的原則》中,要求教師遵守提前性原則、完整性原則及反饋性原則。提前性原則是指集體備課要提前一周進行,以便鉆研大綱和教材,收集資料。完整性原則是指備課時要注重教材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全盤考慮“農遠”資源在本單元或章節(jié)的教學中所發(fā)揮的作用,保持其內容的完整性。反饋原則是指為了取長補短,要求教師一課一反思,記下課堂發(fā)生的事件,集體備課時進行討論交流,總結“農遠”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在《集體備課的具體要求》中,要求教師必須堅持“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的思想,備課中要體現(xiàn)新課改理念,從實際出發(fā),了解學生的能力基礎及心理特點,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既符合教改精神,又適應學校實際。同時要求教師認真對待并參與集體備課,積極發(fā)表意見和建議。針對存在的問題積極研討,在探討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立遠程教學管理體系備課組與學校的遠程教學管理體系要隨時保持聯(lián)系,保障在備課時及時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以教研主任為組長、教研組和備課組為核心,具體負責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的使用。如通過看優(yōu)質課、觀摩課等,激發(fā)教師的思維,幫助教師完善和提升備課教案。聘請市、縣教研室等進行指導實現(xiàn)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與集體備課有機整合,僅靠本校教師的能力是不夠的,必須有上級有關專家、學者的幫助。為此,定期請市、縣教研室的領導來校指導,和教師共同研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與難點、練習設計及媒體的使用等問題,幫助備課組成員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進行課件制作等,最后形成個性化電子教案供大家使用。

3加強教學實踐

加強教師培訓和進行集體備課是利用遠程教育的基礎,主要目的還是用來教學,促進課程改革,發(fā)展學生能力。運用遠程教育資源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課堂導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前,在導入時一般用教師談話、實物掛圖、講故事、設置懸念等方式,因為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接觸這些方式,時間久了往往感覺不新鮮,容易產生疲勞,起不到應用的作用。而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上的媒體導入,則可以給學生以驚喜。形象演示,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果僅靠教師的語言強調,總不如學生在邊看、邊聽、邊想、邊動手的過程中理解得深刻。遠程教育網(wǎng)中有著無盡的資源,教師可通過下載所需要的資料,在課堂上直觀、形象、動態(tài)地進行演示,通過具體地表達事物發(fā)展的過程和生動地揭示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一定的物質形態(tài),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在學習《觀潮》一課時,可利用課件向學生演示錢塘江大潮來時的壯觀情景。如此生動形象的展示,無不起到突出重點、降低教學難度的作用,既能激發(fā)興趣,又易于學生理解。創(chuàng)設現(xiàn)實情境,促進學生探究現(xiàn)實情境,看得見,摸得著,可信可親,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探究。如在學習思品課“走科教興國之路”時,可從遠程教育網(wǎng)上下載“神舟”飛船成功升空并收回的視頻,能幫助學生了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fā)展方面的成就,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現(xiàn)實意義,促進學生去探究實施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創(chuàng)新的途徑。

4結語

第5篇:最后一課教案范文

一、整體意識

新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數(shù)學課程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學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絕不是某一門學科單獨所能完成的。培養(yǎng)兼?zhèn)涓呱衅返屡c聰明才干、“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鮮明個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是社會對教師的期待。堅持以人為本,是這次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培育學生的品德與修養(yǎng),保護他們的自尊與自信,激發(fā)他們的夢想與激情,是教育的最高成就。教師要淡化學科的個性,強化各門學科的共性,注意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溝通。

二、應用意識

數(shù)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于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shù)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新理念強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tǒng)計觀念、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產和生活實踐,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shù)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從而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欲望和意識,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有理數(shù)的乘方”中,我是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

師:你們吃過拉面嗎?

生(情緒開始疑惑):吃過。

師:你們誰見過制作過程?

生用手比劃。

師問:在前不久深圳飲食節(jié)上,一位蘭州廚師制作出1024根比頭發(fā)絲還細的拉面。若廚師拉5次,能制作出一碗有多少根面條的拉面?

學生開始思考,一會就說出是32根,并寫出2×2×2×2×2=32,于是我就很自然地寫出25――有理數(shù)的乘方。然后,學生很快推算出,蘭州師傅只需拉10次就能制成1024根拉面。整節(jié)課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

三、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意識的核心是批判的意識,就是不受固有思維模式的束縛,勇于標新立異。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不能否定教學原則,與教學規(guī)律相悖,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吃透教材、熟練掌握教育技術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主要包括:(1)教學內容組織的創(chuàng)新。例如,對教材內容的解構與重組,對概念、命題賦予不同的現(xiàn)實模型或不同的數(shù)學模型,對例題、習題的改造、變化與擴充等,均是在原有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2)教學模式構建的創(chuàng)新。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教學模式,更注意綜合一些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一些新的教學模式。(3)教學組織形式的創(chuàng)新。(4)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主要是多媒體的合理運用,課件編制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更富創(chuàng)意等。

四、目標意識

課堂教學過程的最終目的是要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須跳出認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標的整體性和全面性,要處理好“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關系。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確定多個教學目標,有的是主要目標,有的是次要目標;有的是直接目標,有的是間接目標,設計時要統(tǒng)籌把握。教師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必須緊緊圍繞這一課的重點、難點和目標展開,對重點給予重視,對難點分析明白,這一切都在于服務實現(xiàn)這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而這一具體目標是一門課程總目標的一個子目標,因而要做到每一課教案和全部課程目標體系上的有機統(tǒng)一。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生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發(fā)展,更要關注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五、訓練意識

學數(shù)學離不開解題。特別是對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學生不僅要形成一定的技能,而且要在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達到一定的要求,這些離開必要的訓練是不行的。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堂上提供足夠的練習時間和練習量。教師對例題的選擇要有典型性、示范性,練習要有挑戰(zhàn)性、針對性、系統(tǒng)性,要善于將所要解決的問題寓于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中。

六、反思意識

第6篇:最后一課教案范文

關鍵詞:人員配比;合理分工;備學生;課后修改

備課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準備工作。備課也是教師根據(jù)所授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課程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教學表達方法和教學順序,并且保證學生能夠開展最有效的學習。而成功地備好課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備好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可以加強教學工作的計劃性和針對性,還有利于教師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

備課通??煞謧€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其中,個人備課是指教師自己專研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而集體備課則是由教授同一課程的教師共同來鉆研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同時尋找最合適教學方法等問題的活動。相對而言,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一目了然。下面就針對集體備課的四要素,以我校電子專業(yè)組專業(yè)基礎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應用》的集體備課為例,通過講述職業(yè)類學?;鶎訉I(yè)教研組一線教師合作、集體備課的故事來闡釋集體備課要素之把握。

要素一:人員的合理配比

1.建立以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為主的團隊

2012年9月,新的一個學期的開始,我校電子教研組正式啟動了《模擬電子技術應用》的集體備課,通過發(fā)揮專業(yè)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專業(yè)引領作用,對該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單元章節(jié)做出整體目標設計,團隊中電子類市級學科帶頭人1名,區(qū)級學科帶頭人1名,區(qū)級骨干教師3名,和3名相關任課教師。經驗豐富的優(yōu)秀教師是整個研究團隊的堅實基礎,我們這個團隊有參加過江蘇省單招電子電工命題的學科帶頭人,也有參加過相關市級技能競賽的骨干教師,這些常年從事電子專業(yè)各種專業(yè)課程教學的老師,對于《模擬電子技術應用》這一課程在電子專業(yè)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具有充分的認識。之前雖有相互交流,即使平時教學中也有相關的討論研究,也不是全面的、系統(tǒng)性的完整總結和提煉。

2.團隊一線教師、青年教師是不可或缺的

既然是備課,曾經教授過本課程,與現(xiàn)在正在教授該課程的老師的教學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集體備課小組人員配比上,除了邀請曾經教授該課程的優(yōu)秀老教師外,還加入了現(xiàn)在正在教授該課程的一線教師和第一次上課的青年教師。同步上課的老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第一次上課的青年教師在備課團隊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我們往往會忽略的問題。我們團隊的馬××老師,就是第一次教授本課程,雖然在大學中也學過相關課程,但是從自己學到教授學生,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這教學的新路程上,與學生一樣,他們面對同樣的課程,相同的知識點,存在疑問,以及看待課程重點和難點,會相對更加接近。因此,相對于老教師而言,在某些方面青年教師反而更加易于接近學生,更容易與學生產生共鳴。

要素二:分工的合理配比

1.主備課人必須是一線教學的教師

我們沒有按以前通常的方案,將學科骨干作為主備課人,而

是將學期內正在進行實際教學的3位老師設定為主要備課人。相對備課小組的其他老師而言,他們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環(huán)境進行更為詳細的備課。同時,他們又是集體備課小組,課程教學的實際實施者。因此,設定他們?yōu)橹鱾湔n人,對于整個集體備課小組而言是合理的。主備課人在平時常規(guī)備課的基礎上,更為細致地認真鉆研教材,翻閱資料,精心設計出合理的教案、學案。而對于備課重點則落實在知識點、重點、難點、訓練點、拓展點這5個方面。對于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突破措施進行詳細闡述,同時還對學法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方法過程進行設計,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等。

2.非主備課人的分工合作

5位非主備課人教師,雖然已經教授過相關課程,在集體活動中,也應事先熟悉教材和內容,思路清晰,教法學法明確,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心中有數(shù)。在熟讀3位主備課人的備課后,結合以前《模擬電子技術應用》或者相近的《模擬電子技術》的備課教案,寫出自己對教學目標的把握、教學重點難點的確認以及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寫出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精彩片段的教學設計。一定要借鑒自身前面教學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在主備課人備課詳案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疑問、需要請教的問題等,并做好發(fā)言準備。非主備課人中,將1位老師作為日??傌撠煟绽U每次課的前后資料;3位負責匯總每次的意見,輪流對每一節(jié)課定稿;最后1位,也是我們中制作課件能力相對較強的老師,對三位主備課人的課件匯總修改,最終定稿。

要素三:將學生作為備課的出發(fā)點

1.從備學生的心理出發(fā)

作為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在初中時期,大多是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往往對于學習存在畏懼的心理。如果我們按部就班,按常規(guī)教學進度教學,對于我們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而言可能不是很好的方式。我們備課小組將整個教學進度作相應調整,延長開始章節(jié)的課時,放慢節(jié)奏,適當降低難度,以便學生能回顧前面所學的專業(yè)知識,更快入門。

2.注重備學生的學情

我們備課小組在每一次教研活動中,首先關注的就是學生學習的情況反饋,將其作為下次備課的前提,對不足的地方及時做出調整,盡量做好對已學知識點的梳理,找出彌補不足的方法。并且盡量從學生已學的知識出發(fā),尋找新的知識點和已學過的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有效地開展探究新知的活動。

要素四:注重課后的修改和反思

1.將重點放在課后備課

在以往的集體備課中,我們一般都是將精力放在一起備課,然后修改、反思。每個老師都將面臨很大的工作量,會被占用很多時間,可能達到的效果反而不理想。我們認為,在這次《模擬電子技術應用》的集體備課中,我們將重點放在了課后的修改和討論。也就是3位主備課人,按照學校的日常工作先各自備課、上課,然后整個備課小組在一起修正、討論。在課后改進中,注重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盡量使每一次備課小組的活動都高效、合理。每一位教師在集體備課中都應當積極參與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集思廣益。

2.注重青年教師的課后分析

在課后集體備課的研討活動中,我們盡量多鼓勵青年教師發(fā)言。因為在《模擬電子技術應用》的集體備課討論中,年輕教師馬××老師已開始面對老教師比較拘謹,而其他教師則是以平等和尊重的態(tài)度來相互面對,尊重每個人的意見,有不同意見也可相互探討,后來馬老師也漸漸進入了狀態(tài),變得活躍起來。

3.保持每個人的自身特色很重要

每位老師根據(jù)其自身的特點,都有其各自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因此,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位老師應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可以將備課做相應的調整,使其更加適合自己的教學。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情況也會有所不同,教師不應照搬集體備課模式,而應針對每個班級不同的情況,做出自己的調整方案。面對同樣為五年制但男女生比例不同的班級,我們就采取了不同的方案。男生多的班級,任課老師的動手能力也相對較強,我們盡量多安排實驗,多動手操作;而女生多的班級,可以適量減少。每個上課教師都應取集體備課之長處,根據(jù)具體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

參考文獻:

第7篇:最后一課教案范文

一、以身示范,不斷提高自我素質

1、認真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我。本學期凡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和業(yè)務學習,我總是積極參加,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寫好心得體會,本學期我政治學習筆記達十多次,共五千多字,寫心得體會兩次,業(yè)務學習筆記共20多次,共一萬五千字,通過學習,自己的法律意識、道德水平不斷提高。

2、率先垂范,做好班主任工作,做學生的貼心人。

(1)、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做到天天講安全、天天背常規(guī),天天放學強調,本期辦安全教育黑板報3期。召開安全教育主題班會8期,你寫安全教育案例9份,安全教育的內容有交通安全、乘車安全、行走安全、活動安全,飲食安全、消防安全等,通過安全教育,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人人能夠自我保護,一學期本班學生安全事故為零。

(2)、衛(wèi)生工作常抓不懈.做到教室天天掃兩次,廁所拖兩次,甲型流感預防始終不放松,每天做好三檢工作,認真記載。專題教育12次,辦黑板報2期檢查學生個人衛(wèi)生12次,教室、走廊、桌椅、學生的餐具天天消毒、天天記載,全班無一例學生患流感,學生健康率為100%。

(3)、班級管理工作常抓不懈。本期我經常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家訪約30多次,電話聯(lián)系約40多次,特別是對胡紫桃、劉曉塵、楊鵬、張鵬、劉凌云、張志豪、龔雷、周豪、魏國強、王鳳嬌等一些特殊學生聯(lián)系比較多,通過家訪,班級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使這些留守生、單親生、貧困生、學困生轉化較快。

(4)、以活動為依托,做好班級工作。班集體是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片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得以張揚,特別是集體活動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在這學期,我們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如學校舉行的國學經典誦讀比賽中我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校舉行的“六一”匯演中,全班學生積極參與熱情非常高。在講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競賽活動中我班萬麗晨、劉心怡、表現(xiàn)較出色。通過不同形式活動的開展,我班現(xiàn)在形成了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大家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都不斷加強。

(5)、以情感為紐帶,做好思想工作。經濟社會的潮流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冷漠,如何讓孩子學會愛,那么只有用真愛去感染他們,才能達到讓他們因被愛而學會去愛的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做到關心愛護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對少數(shù)表現(xiàn)略差的同學,經常和他們談心,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一但發(fā)現(xiàn)他們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么異常,及時性、主動地和家長聯(lián)系,向他們了解情況,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我班有位叫胡紫桃的女孩,她的父親去世,母親至今下落不明,從小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中十分困難,得知這種情況后,我對她更多了一份關愛,在學習上,她遇到難題時,我耐心的給她講解,直到她弄懂為止;在生活中,我會用實際行動來溫暖她。對她資助一些學習用品,如筆、本子、墨水、書籍等,當她拿到這些學習用具時,他非常感動,我心里充滿了欣慰。,

二、自我加壓,主動完成教學任務

(1)潛心備課。備課是教師教學行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學期我做到不同的類型用不同的備法,借鑒式的備課與自主式的備課相結合,備課教案詳細,反思寫得具體深刻全面,一學期來,我備語文課130多節(jié),思品課38節(jié),活動課36節(jié),心健課36節(jié),班隊活動課17節(jié)。不僅保證了備課數(shù)量而且保證了備課的質量,在學校備課檢查中,我的語文備課被評為“優(yōu)”。

(2)精心授課。在課堂教學中,我能更新理念,轉變角色,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多讀、精講、多練、多寫,使課堂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教《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我用情景表演法和重點切入法,讓學生表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得投入。又如教《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我用學科整合發(fā)法和課外延伸法,將社會、環(huán)境、人文、地理等知識整合到語文教學中,豐富學生多方面的知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3)細心批改。本期我?guī)Я昙壍恼Z文,做作業(yè)3套,共110多次,寫字1套,共30多次,做文1套,8次,自測試卷2套,共30多次。每套作業(yè)和試卷及時批改,全批全改,對學困生面批面改,課外作業(yè)抽查批改。尤其是作文的批改更為精細,有眉批,有總批,批語富有激勵性,益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4)耐心輔導。對于學困生,我是給愛心,講方法。使他們不斷進步。如我班張鵬、龔雷、劉曉塵、胡紫桃張志豪、曾松等同學的語文成績差,又十分懶惰而貪玩,常不完成家庭作業(yè),還拖欠課堂作業(yè)。對此我經常與他們交心談心,鼓勵他們,??吹剿麄兊拈W光點,哪怕只是點滴進步,我都給予一個“優(yōu)”加以贊許,讓他們找會自信,找到學習的樂趣。除此,我還采取家訪和電話聯(lián)系,通過家庭和學校共同輔導,使這些學生有較大的進步。

(5)用心測評。每學完一組課文,我都指導學生認真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然后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檢測,最后講評,對知識查漏補缺,使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期末畢業(yè)考試均分83.8分,合格率95.3%,高分率70%,占全街辦第二名。:

三、更新理念,穩(wěn)步開展教研工作

第8篇:最后一課教案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 網(wǎng)絡環(huán)境 課程 整合 團隊

加快發(fā)展,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國家的號召,更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方向。中央電教館組織領導的“十五”、“十一五”全國教育技術研究都把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整合作為重要研究項目,我們有幸參與其中,幾年的研究,我們深深體會到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給我們帶來的欣喜和收獲。在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過程中,理論、師資、設備等是整合成功的基石。同時,我們也感覺,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過程中,團隊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為什么需要團隊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信息化時展的需要,是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的需要,是實施基于信息技術背景下新課程的需要。當前,學校信息化建設正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有序地向前發(fā)展著,學校的信息化設備也在逐步完善中。此外,國家也加大了對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技能方面的培訓,意在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操作的能力。這些的一切,都意在為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不過,當前也有許多學校的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受到了硬件、師資等方面的制約,給整合帶來了不利因素。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方式多種,本文主要是介紹的是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信息技術整合。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科課程整合課程中,要為學生提供基于Internet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網(wǎng)絡教室,提供在Internet Explorer下運行并涵蓋學科課程核心與外延知識體系的網(wǎng)絡課件,提供對學生學習過程及匯報過程評價的方案體系,并且,還要注意經驗的積累與理論的總結與共享。可以看出,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一個精密的系統(tǒng)工程。在受到硬件和師資制約時,要上好一節(jié)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課對一個單個教師來說,著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為了克服硬件和師資方面的不足,采用團隊的形式進行課程整合,可以達到滿意的成效。

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中團隊的構成

1994年,組織行為學權威、美國圣迭戈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斯蒂芬·羅賓斯首次提出了“團隊”的概念:為了實現(xiàn)某一目標而由相互協(xié)作的個體所組成的正式群體。

為了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我們可以根據(jù)現(xiàn)有條件和需要,選擇恰當?shù)慕處熃M成一個團隊。

1、團隊的組織者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很嚴謹、認真的課程,不容馬虎,主講教師的教學設計等一系列材料都要經過反復推敲,需要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理念的組織者來把關,他即是這個團隊的領導,也是整個團隊核心。成員之間的組織、協(xié)調與溝通都需要他來完成,這就是團隊的組織者。

2、學科教師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學科課程是整合的第一要素,學科課程教師是必不可少的一員,學科教師是整合課的教學主要設計者,也是主講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和組織者。

3、信息技術教師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中,信息技術是第二要素,也是整合的基礎,我們需要信息技術教師??梢哉f,信息技術教師在課程整合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課程整合設備提供與維護,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訓練也都需要不開信息技術教師的全力配合。

4、課件制作教師

課件制作教師網(wǎng)絡課件的制作者,也是整合課中不可忽略的一員,課件制作者要根據(jù)事先設計好的教學計劃和內容,對來源于網(wǎng)絡或其它方面的信息進行篩選并重新組合,把與課程有關的資料歸類合成,形成傳輸受限小,適合學生瀏覽的超媒體格式的網(wǎng)絡課件。

三、整合過程中團隊如何開展工作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一節(jié)課,它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成效的課程。建構主義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中起著理論指導作用。建構主義認為: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應當包括情境、協(xié)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四個部分。整合的目的也就是通過信息技術這一平臺,為學生創(chuàng)設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要想完成好一節(jié)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課,需要團隊的成員各司其職,通力合作。

1、確定目標,組成團隊

由于受設備和師資等因素的制約,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沒有形成常態(tài)化教學,要上哪一科、哪一課便有了一定的機動靈活性。選擇適合整合的學科和課程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一般團隊的組織者大都是對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有著相當?shù)恼J識和經驗豐富的專家。在整個整合過程中,能起到統(tǒng)領、協(xié)調、支持和凝聚的作用。只有確定好了科目和課程后,才能確定團隊的人員組成、制定并完成教學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團隊成員要對學科、課程進行選擇,達成一致,確定整合的科目、課題、內容。

2、完成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由學科教師在團隊的組織者指導下,吸取課件制作者和信息技術教師的意見而完成的。教學計劃的制定十分關鍵,不能空想,要從實際出發(fā),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即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其次,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清晰,應給學生更多的交流機會;再有,牽涉的問題不應太多,避免偏離教材,應側重解決教材所體現(xiàn)的教學目標。

3、制作網(wǎng)絡課件

由課件制作老師完成。網(wǎng)絡課件的制作是一個十分龐雜而繁重的工作。為學生提供一個好的網(wǎng)絡課件,對課程整合有著強有力的支撐作用。網(wǎng)絡課件不同于一般的課件,它是基于超媒體格式,能在網(wǎng)絡瀏覽器下運行的集成著某一課核心內容與相關擴展知識的一個中小型網(wǎng)站。由于課件包含著大量的文本、圖片、影片等元素,信息量比較大,且又要符合學科內容與學生年齡的要求,制作起來著實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盡管有很多整合專家提出要側重建立資源庫建設,但這的確需要一個過程,非一日兩日能夠解決。在這渡時期,課件的制作還是應由教師來完成。網(wǎng)絡課件的制作還要隨時根據(jù)教學設計做出適當調整。

4、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

由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沒有形成常態(tài)教學,另外,整合課與信息技術課的對學生技能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很有必要對參加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以便提高學生在課堂上搜集、整理、交流、共享的技能和效率。這個任務一般需要信息技術教師來完成。對學生訓練可與前

兩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進行。

5、進行課程整合

團隊的組織者要隨時掌握團隊內的每名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和進度,并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作適當合理的調整,以便順利完成課程整合的準備工作。最后,由學科教師完成課堂教學。

6、經驗的總結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為學生搭建一個協(xié)作、交流的平臺,我們對理論正逐步認識。同樣,在整合過程中,我們也要不斷地對自己所進行的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進行反思與經驗總結。所以,每上完一節(jié)整合課,團隊成員應坐在一起,對這一過程進行切實的評估,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

四、整合過程中團隊應該注意的問題

團隊合作是一種為達到既定目標所顯現(xiàn)出來的自愿合作和協(xié)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并且會自動地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xiàn)象,同時會給予那些誠心、大公無私的奉獻者適當?shù)幕貓?。如果團隊合作是出于自覺自愿時,它必將會產生一股強大而且持久的力量。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在整合過程中團隊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1、同心協(xié)力很關鍵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一個過程,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非一日兩日之功,時間略長,團隊內的教師十分容易出現(xiàn)意見不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此時,團隊的領導應從中協(xié)調與鼓勵。再向前一步,就會碩果累累。

2、采納有益的意見

在數(shù)學上,1+1必定等于2。而在團隊中,有的時候會大于2,但也有小于2的可能。這里的1,我理解為是個人的技能、智慧。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課是一個完整的教學計劃,當然,一個計劃的產生必定凝聚著眾多人的智慧。一節(jié)好的整合課教案,應主賓分清、合情合理、恰如其分。

3、取長補短,相互包容

看到過很多學者的評價:《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組合從外觀和單個人上來說這個團隊好像不怎樣,其團隊成員要么個性鮮明,優(yōu)點或缺點過于突出,實在難以管理;要么缺乏主見,默默無聞,實在過于平庸。但就是這么一群對團隊精神一竅不通的“烏合之眾”,“個性”突出的典型人物組合在一起,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最終卻完成任務取回了真經!

結束語

加快發(fā)展,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國家的號召,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方向。近六七年的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我們一路走來,我們的確收獲很大,我們從專家和廣大同仁那里得到了寶貴的理論和經驗,同時,我們也欣然將我們的點滴體會與各位共享,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全國參加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專家和廣大教師也是一個大團隊,這里有著推心置腹地說理,也有著腳踏實地的努力。雖然付出艱辛的勞動和巨大的努力,但我們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我們所取得的經驗雖然很少,但它是我們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和學科課程整合的真實寫照。我們在積極地學習,我們在不斷地摸索,我們正迎著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曙光,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參考文獻

[1]李謹.《縱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何克抗教授專訪》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張錫霞,張紅云.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三種基本模式《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17期.

第9篇:最后一課教案范文

一、從聽覺入手,培養(yǎng)多聲部概念

合唱是多聲部、多層次的聲音達到高度統(tǒng)一、和諧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培養(yǎng)合唱意識的第一步應該是培養(yǎng)多聲部概念。

1.借助鋼琴,進行聽覺訓練

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聽覺訓練應從聽辨音區(qū)開始。教師在高音區(qū)彈奏旋律時提示學生用手輕輕拍頭,中音區(qū)彈奏時提示學生用手輕輕拍肚子,低音區(qū)彈奏時提示學生輕輕跺腳或走起來。當學生能準確地做出反應后就可以加大訓練難度,進行兩個音區(qū)的聽辨練習。如教師同時彈奏高、低兩個音區(qū),學生相應的反應是邊走邊輕輕拍頭;教師同時彈奏中、低兩個音區(qū),學生相應的反應是邊走邊輕輕拍肚子;教師同時彈奏高、中兩個音區(qū),學生相應的反應是原地一只手輕輕拍頭,一只手輕輕拍肚子。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就能很好地聽辨不同的音區(qū)及“雙音區(qū)”了。

應當注意的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訓練的方式要多樣化。音區(qū)聽辨可以是一個學生做,也可以以集體的方式進行。例如:將學生分成三組,每組分別代表高、中、低三個音區(qū),聽到教師彈奏哪個音區(qū),相應的組員做出反應;還可以扮演不同的動物,如用大象、小兔子、小鳥等形象來表示不同音區(qū)。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使學生覺得有趣,同時幫助他們在不同音區(qū)中尋找自己所在的團隊,培養(yǎng)分聲部意識。

2.借助音響資料,培養(yǎng)多聲部聽覺

合唱教學失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沒有建立多聲部概念。我認為,在低年級就應該培養(yǎng)多聲部聽覺,這樣有利于今后的合唱學習。

首先,教師要精心挑選音響資料作為補充教材供學生聆聽,中外優(yōu)秀合唱團的CD、重唱與重奏作品、巴赫的復調音樂都是不錯的選擇。對器樂類作品的欣賞最好是結合視頻進行,例如聆聽圣-桑的作品《天鵝》,學生通過畫面可以看到豎琴和大提琴兩種樂器,再配合聆聽音樂,便能更鮮明地感受到兩種樂器的音色和旋律。如果沒有視頻,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只能聽到大提琴演奏的主旋律。當然音樂是聽覺藝術,這種方法在低年級適用,但到了中高年級,隨著學生聽覺訓練的進一步升華,就無須再配合視頻欣賞了。

其次,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欣賞課教案,對于一些作品,可引導學生關注器樂曲中聲部、樂器的配置,通過一些活動來幫助體驗不同的聲部旋律。例如一年級教材中的《小象》和《調皮的小鬧鐘》這兩首欣賞曲,其共同點是都用固定音型伴奏:《小象》是一首爵士風格的樂曲,一開始的前奏就由固定音型 連續(xù)演奏四次之后由弦樂奏出小象蹣跚前行的主題;《調皮的小鬧鐘》也是在樂曲的一開始由雙響筒敲出切分音表現(xiàn)小鬧鐘。這兩個一開始出現(xiàn)的節(jié)奏都貫穿樂曲始終。教學中教師可在聆聽《小象》前先采用體態(tài)律動讓學生感受前奏的節(jié)奏以及音高;聆聽《調皮的小鬧鐘》前教師先用雙響筒按照音樂中的節(jié)奏敲擊,學生聽節(jié)奏繞圈走,熟悉固定音型,在學生熟悉了固定音型之后再完整聆聽全曲,這樣,他們在聽覺上就有了多聲部的體驗。

二、從節(jié)奏入手,建立多聲部概念

節(jié)奏合奏是幫助學生建立多聲部概念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切忌枯燥的操練,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梢試L試以下幾種方法:

1.在情境中進行節(jié)奏合奏訓練

由于兒童都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所以他們很喜歡角色扮演游戲,因此將節(jié)奏合奏合理地融入情境中,會極大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理發(fā)師》一課中,我請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節(jié)奏合奏練習:

訓練時先分聲部進行練習,然后采取從一個聲部開始逐漸疊加聲部的方式,直至學生能很好地進行節(jié)奏合奏。

在聆聽第二冊器樂曲《鐵匠波爾卡》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圖形譜,分別扮演大師傅手里拿著大錘、小師傅手里拿著小錘打鐵的情景:

第一樂段第22小節(jié)開始(從前奏算起):

從第二樂段第17小節(jié)開始:

第三樂段與第一樂段相同,結束句為:

上述兩個例子,學生是在一個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節(jié)奏合奏訓練的,角色之間相互聆聽、配合,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便可較為輕松愉悅地逐步建立起多聲部的聽覺概念。

2.運用聯(lián)覺效應,有助于學生節(jié)奏合奏的準確性

在節(jié)奏合奏中經常會出現(xiàn)互相影響而產生錯誤的情況,使節(jié)奏合奏到最后變成了讀著不一樣的象聲詞,而節(jié)奏卻是一樣的“齊奏”了。運用聯(lián)覺效應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如在練掃除節(jié)奏的場景中,我設計了兩種節(jié)奏:

在訓練時,我給兩種節(jié)奏分別加入兩種動作配合練習,教師夸張地拿著掃把大幅度地從左掃到右,嘴巴發(fā)出“唰、唰”的聲音,請學生模仿。而擦桌子的節(jié)奏則指導學生邊在桌子上擦,邊從嘴巴發(fā)出“嚓、嚓、嚓、嚓”的聲音。由于動作幅度大小不一,由動覺影響聲覺,發(fā)出的聲音長短自然也不一樣,憑借聯(lián)覺效應就可準確地完成節(jié)奏合奏。

3.進行節(jié)奏卡農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聲部的獨立性

在學生學習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之后,就可以進行節(jié)奏卡農訓練。節(jié)奏卡農訓練能幫助學生進一步培養(yǎng)聲部間的獨立性,不被互相干擾。低年級的學生進行卡農訓練時首先要注意節(jié)奏的排列應疏密結合,也就是說一小節(jié)密集,一小節(jié)寬松。如: XXXX │X X│XX XX │X- 這樣的排列可降低卡農的難度,讓學生有時間思考和反應,提高準確率,幫助學生建立信心。而且應在學生拍節(jié)奏的基礎上進行,比如讓學生先拍,教師錯后一小節(jié)進入,讓學生體驗什么是卡農。在學生明白這一形式后,教師與學生互換,教師先拍,學生后拍,最后將學生分成兩組,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節(jié)奏卡農練習。

三、遵循學生學習規(guī)律,進行二聲部合唱訓練

大多數(shù)音樂教師都按照教材中的安排,從三年級開始,按部就班地進行合唱教學。教材中對于合唱的編排十分科學合理,遵循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從二聲部輪唱開始到伴唱式、復調式最后到柱式,逐漸加大合唱的難度。我認為我們可以遵循這個規(guī)律,活用教材,在低年級通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在學生有了分聲部意識和多聲部聽覺之后,尤其是在學生能熟練掌握節(jié)奏卡農這一技巧時,就可以進行簡單的二聲部合唱訓練了。

1.輪唱,打開合唱的大門

與節(jié)奏卡農一樣,輪唱訓練要在學生十分熟悉歌曲的情況下進行,并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例如一年級下冊歌曲《兩只小象》,在學生能很好地唱熟歌曲后,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扮演兩只小象,教師手上拿著兩只小象,一只在前面走,另一只在一小節(jié)后跟進來。這樣學生只要跟著他們扮演的那只小象唱,按照歌譜來唱,第一只小象在倒數(shù)第二小節(jié)反復一次,就能順利地完成輪唱。再如一年級下冊歌曲《拍皮球》,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體育課拍皮球比賽的場景,學生分成兩組圍成兩個圓圈,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輪唱,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本組的聲音抱團,降低其他聲部的干擾。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歌曲都可以進行輪唱,教師選擇歌曲時要注意第一和第二聲部的和聲配置是否合適,如果一首歌曲進行輪唱時有太多不和諧音程,就不適合進行輪唱練習。

2.為歌曲旋律編配二聲部伴唱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教材中的歌曲,為其編配固定音型的二聲部進行合唱訓練。例如一年級下冊歌曲《小雨沙沙》:

歌曲唱熟后,進行分角色表演:從第九小節(jié)開始,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扮演種子和小雨,配合律動表演進行教學,二聲部效果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再如一年級下冊歌曲《火車開啦》。在學生演唱準確、熟練之后,我加入了汽笛的聲音:

挑選音準較好的學生來擔任火車頭,組員當車廂,在教室里進行歌表演,由組長唱表現(xiàn)汽笛聲的聲部,組員唱原歌曲。

對低年級進行合唱訓練,一定要注意情景性,這樣既能使學生感覺有趣,又能降低合唱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