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范文

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

第1篇: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 認識 誤區(qū)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所必需的手段之一。它能直觀地將文字、聲音、圖片以及視頻等有機地結合并能交互式地體現(xiàn)出來。對于教師來說,它操作簡便、省時省力,能把抽象復雜的問題形象地展現(xiàn)給學生;對于學生來說,多媒體不僅是一種吸引,它還能讓學生在靈活的教學形式中自覺低接受新鮮的知識,能夠培養(yǎng)自我熱愛與追求的自主學習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提倡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特別是在校內外以及大的公開示范、觀摩課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經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之一。

但是多媒體的使用,就是靈丹妙藥嗎?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亦有它的不足,實際教學中,為避免適得其反的效果,根據(jù)實踐經驗,我總結以下多媒體應用的誤區(qū),以供參考指正。

第一,從認識講,為使用而使用,并非為需要而使用。“要求我們使用多媒體,那簡單,我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把投影儀開著,還跟平時一樣上課不就完成任務了嗎?”這是我們學校要求每個老師每個月至少上一節(jié)多媒體課后一位教師所做的回應。如此這般,利用多媒體進行上課,只是一種任務心理;或者有的人只是需要進行公開課、評比課時使用多媒體,那也只是做做樣子,是為了使用而使用罷了,而不是為了簡便、形象或者自己教學中迫切地需要而使用。這是多媒體使用中認識上的不足。

第二,從制作上講。1、濫于下載、照搬原用,不能自我創(chuàng)造、制作。原則上來說,應該根據(jù)我們所授課的內容以及編寫好的教案進行課件制作并應用于課堂,而隨意下載、拿來我用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2、過于花招、內容過多,脫離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最大特點。3、幻燈片切換時,聲音濫用,用以造成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分散。

第三,從操作使用上看。1、有些老師計算機基礎知識匱乏,往往造成操作不當,反而影響課堂教學。2、過于依賴,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幾乎沒有停手地進行操作講解,脫離了學生課堂參與的自主性、互動性教學理念。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教學的多媒體應用在它諸多優(yōu)點的相映下所產生的這些不足亦是教學的實際應用中不可避免的。針對這些不足,現(xiàn)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積極宣傳、定位思想,與時俱進、改變觀念

1、加大宣傳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點,給多媒體一個準確的定位,讓教師充分了解多媒體的優(yōu)越性。多媒體教學既然是一種新的有效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是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我們要與時俱進,改變那種“一支粉筆一本書一節(jié)課”的過于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學習新的東西,真正讓多媒體走進我們時效的課堂。要把傳統(tǒng)的教學手法與多媒體有效地結合起來,取長補短,不能封閉自固。2、多媒體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工具,它最基本的作用是輔助于教學,并非教學的依賴。不能把課件當成了教案,更不能把多媒體回歸到了“滿堂灌”。

二、加強培訓

1、加強計算機文化基礎培訓。計算機基礎知識是制作、運用課件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前提,對于計算機知識零起步的教師,首先應加強他們基本操作知識的培訓;2、加強課件的網絡下載、制作等知識的培訓。拿來主義固然很好,網絡資源共享也無可非議。我們應該通過參考別人好的課件,根據(jù)自己教案的特點,制作適合本堂內容的優(yōu)秀課件,這樣使用起來也得心應手。聲音、圖片、動畫等要用得恰如其分。3、加強教師對多媒體的應用、操作能力的培訓。

三、鼓勵創(chuàng)作,激勵優(yōu)秀

第2篇: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范文

關鍵詞:任務驅動;多媒體;電子教案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08)33-1426-01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Computer-based Culture

MENG Fan-fang

(Linyi Teacher University, Linyi 276000,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computer-based teaching culture is facing severe problem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a priority.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educ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were studied, these methods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training the computer talent having the ability to analys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

Key words:Task-driven; multi-media; electronic lesson plans

1 引言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計算機的應用范圍正越來越廣,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也成為當代大學生知識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大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因此,諸高校都針對大學一年級新生開設了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tǒng)、文字處理、電子表格、演示文稿、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和網絡基本知識,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計算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計算機教學方法正在經受著嚴峻考驗。

2 主要存在的問題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和掌握計算機基礎操作,走入大學再去重復學習這些知識,會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雖然形象直觀,但也容易產生眼高手低的負面效果;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不易協(xié)調教學內容及速度;實驗課不容易控制,學習效率和效果不明顯。

3 問題分析和解決

3.1 根據(jù)入學新生的計算機水平,實行分級教學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是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所開設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學生在入校之前,由于當?shù)貤l件以及個人愛好的不同,學生間計算機應用水平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如果按統(tǒng)一的教學進度,在相當程度上壓抑了有一定計算機基礎的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加大教師的備課難度。對入學新生的計算機水平進行測試,根據(jù)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成基礎班和高級班進行教學,為基礎較差的學生增加一些學時,部分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申請免修該課程或參加高級班,教師也可根據(jù)情況加深高級班的教學內容。這樣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感興趣的計算機知識,不斷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同時又能照顧到基礎較差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備課,使他們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

3.2 根據(jù)實際情況,改為機房上課

隨著教學手段的不斷完善,大多數(shù)高校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已由原先的黑板教學升級為多媒體教學,多媒體大屏幕投影教學雖然直觀、形象,但這種教學手段也有其局限性,課堂上學生只能聽而不能進行基本功能的實際操作,產生的結果往往是課上聽得很明白,上實驗課練習時又想不起來操作步驟,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我們通過將授課地點改在機房,實行邊講邊練,通過操作能加強記憶,容易將知識消化吸收。

3.3 適當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計算機基礎教學是為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打基礎、為后續(xù)課程作準備,學習計算機,重要的是如何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生的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習慣,而不是單純的教會學生一些具體操作,在計算機教學中的許多計算機操作看起來是瑣碎的,如果單獨拿出來可能比較枯燥,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以任務為線索,把問題組織成一個綜合實用的題目,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留給學生很大的想象空間,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練習操作的時候能掌握得更好更深刻,而且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4 加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網站建設

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點多,操作性強,學生需要在課后不斷鞏固基礎知識、熟練基本操作。因此,必須給學生提供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和豐富的學習資料??梢猿浞掷矛F(xiàn)有校園網絡資源,加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網站建設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3.5 網絡監(jiān)控軟件督促學習

由于學生畢竟年輕,自制力較差,為保證實驗室上課的質量,需要在實驗室安裝網絡監(jiān)控軟件,使學生與老師保持同步,避免學生上課時間從事其他工作。

3.6 開展計算機基礎與技術專題講座

計算機技術是發(fā)展最快的技術之一,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為了使學生的知識不斷更新,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經常就當前計算機發(fā)展的動態(tài)和新技術做專題講座,使學生及時了解計算機發(fā)展的最新情況,而這些內容往往是教材上學不到的。對當前一些計算機熱門技術也做一些比較深人的專題講座,使學生了解這些計算機熱門技術的基本原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4 結語

以上是對多年來從事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總結,通過教學改革的實施,提高了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隨著計算機及其應用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學生入學時

計算機水平的不斷提高,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正在不斷地深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鄭良斌,何薇.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5,13:22-23.

第3篇: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范文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困境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103-0238-01

通過這幾年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切身感受,我認為,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沒有現(xiàn)成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經驗供我們使用和借鑒,因此,需要我們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探索出更好、更實用的教學方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一定要分層次教學或者說因人施教。

1 信息技術的特點要求必須分層次教學

1.1學生起點不均衡。

高中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參差不齊的。現(xiàn)在有條件的小學、初中均開設了信息技術課,從理論上講,高中學生應該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并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高中學生一般都是由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區(qū)縣的學生組成,他們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所接受的信息技術教育是各不相同的,所以這就導致他們在高中階段的起點也是不同的。我在教學中對這一點的感受尤為深刻,一般來講,城區(qū)學校畢業(yè)的學生基礎明顯的要高于鄉(xiāng)鎮(zhèn)學校的學生。

1.2學生學習條件不均衡。

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所以學校硬件條件的好壞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是有一定影響的。城區(qū)學生所在的學校硬件條件好,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家里已經有了計算機,他們使用計算機的時間相對就比較多,所以他們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情況就要好一些;而一些來自農村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的學生,由于學校和家庭條件有限,他們接觸計算機的機會少,所以他們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的掌握情況自然就要差一些。我曾帶過的一個班,這個班上的學生90%的學生都是農村子女,他們中有很多人在高中以前從未摸過計算機,更談不上對計算機進行一些簡單操作了。

1.3學生重視程度不均衡。

信息技術是一門沒有參加高考的學科,在這個仍然以高考質量評價一所高中辦學水平、以高考成績評價一個學生12年的努力的時代,使得學生和學校不得不圍著高考科目團團轉,所以很多學生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就會不重視信息技術課,認為它是一門“副課”,學好學壞無所謂。但是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不能不重視自己所教的學科,我們不但要想方設法把信息技術課上得更生動,更吸引學生,使學生對這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還要經常鼓勵學習態(tài)度好的同學繼續(xù)努力。除此之外,課余時間我們還要經常和那些不重視這門學科的學生交談,告訴他們學習這門課對以后的作用,還可以通過座談的形式讓已經畢業(yè)的學生來個現(xiàn)身說法,讓他們談談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對他們繼續(xù)在大學學習或在社會工作的重要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興趣和重視程度。

2 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分層次教學

我校是一所農村學生占大多數(shù)的學校,所以高中學生計算機的整體水平就要低于城區(qū)其他學校。面對這種情況,作為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在教學中就不能“一本教案講到底”,而是要考慮到不同層次、不同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安排教學。教學內容既不能講的太簡單,那樣就會使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也不能以基礎好的學生為起點來講,那樣基礎較差的學生就會覺得如同在聽天書,不知老帥講的是什么,久而久之,不僅會打擊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使他們失去學習這門課的信心。在我所教的班級中,直升班的學生和平行班的學生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的掌握上明顯的有所不同,所以我在教學中就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采用了不同的教案和教學方法,直升班可以在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之后,給學生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如網頁制作、動畫制作等;而平行班就要將重點放在基礎的知識和基本的操作掌握上,因為基礎知識掌握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以后他們對計算機知識的繼續(xù)學習。

2.1教學中多采用協(xié)作式教學。

協(xié)作式教學是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組織在起,學生之間通過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來完成某個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班上都有計算機基礎好的學生和計算機基礎差的學生,上課時,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基礎的不同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安排一兩名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指導這部分基礎好的學生,他們接受速度快,等他們掌握了以后,再由他們去輔導本小組的其他同學,像這樣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輔導會使他們對知識學習掌握起來更容易。采用這中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還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

2.2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課堂練習。

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在教學中教師就更要因人而異布置上機練習。如在講新建文件夾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先讓他們掌握文件夾新建的方法,可以不規(guī)定創(chuàng)建的位置,而中間部分的學生就可以給他們出幾道具體的題目進行練習,而基礎好的學生就可以讓他們在掌握了文件夾新建的方法后,舉一反三,進一步學習掌握文件的新建,如Word文檔、文本文檔的新建等。這樣每一節(jié)課都會讓學生覺得人人都有練習做,人人都能學到新的內容。

第4篇: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范文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

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計算機技術已經越來越深刻地影響到人們的學習、工作方式,計算機成了我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職學前教育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是一門融理論、實訓、技能于一體的課程,對提升幼兒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推進幼教事業(yè)的發(fā)展尤為重要。

近年來,筆者根據(jù)學前教育專業(yè)生源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緊扣專業(yè)技能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實踐摸索,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

一、學前教育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特點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不夠明確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職業(yè)中的信息化處理能力為核心目標。由于中職學校開設專業(yè)的多樣化,不同專業(yè)的就業(yè)崗位需求不同,其培養(yǎng)目標應該有所區(qū)別。但是在目前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學大綱相對統(tǒng)一,而教材沒有根據(jù)具體的專業(yè)特點進行設計。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來說,教學上大部分還沒有結合幼兒教師的職業(yè)需求制定培養(yǎng)目標,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常規(guī)應用方面,各專業(yè)之間教學內容的區(qū)分度差,計算機技術教學內容缺少與學生專業(yè)知識的融合。因此要求任課教師必須結合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合理過濾、還原與重構教材,增強實用性。

(二)教學內容與專業(yè)需求脫節(jié)

目前,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使用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其主要內容有“計算機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XP” “因特網應用” “文字處理軟件Word的應用” “電子表格處理軟件Excel的應用” “多媒體軟件應用” “演示文稿軟件的應用” ,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重點仍是提高打字速度、排版Word文檔、處理Excel表格等,對于“因特網的應用” “多媒體軟件的應用” “演示文稿的應用”只是簡略帶過。對于學前教育的學生而言,不能滿足她們的專業(yè)需求。在幼兒園中,幼兒園老師需要經常對多媒體素材進行處理,利用PowerPoint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對課堂進行輔助教學。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當她們需要制作使用多媒體課件時,卻無從下手,于是,她們只能再花大力氣去重新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這就是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實際與專業(yè)技術應用相脫節(jié),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意識” ,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在工作過程中使用計算機的能力,造成了學生無法學以致用,導致學生不知道計算機和自己專業(yè)的聯(lián)系,留給學生的只是困惑,挫傷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

(三)教學對象素質參差不齊,對信息技術應用認識不足

學前教育專業(yè)生源多數(shù)來自農村,系統(tǒng)地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機會少,不懂裝懂。一是學習目的不明確,總是認為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與專業(yè)無關,不重視。二是獨立思考能力較差,遇到問題不愿多想,應付了事。三是聯(lián)系實際能力較差,不能應用計算機解決工作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有效教學,夯實技能的改革與探索

為適應時展和就業(yè)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夯實信息技術基礎,筆者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實踐教學中,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改革探索:

(一)明確教學目標,增加教學的針對性

中職教育主要是培養(yǎng)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其培養(yǎng)目標應該突出職業(yè)性、行業(yè)性的特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培養(yǎng)目標是:使學生了解、掌握在信息化社會中工作、學習和生活所必須具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使學生初步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信息,根據(jù)職業(yè)需求運用計算機的能力;使學生具備制作教學課件的能力;使學生具備在網上獲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練地在網絡環(huán)境下操作計算機的基本技能。

因此,在新時期,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必須根據(jù)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和學生實際,重新構建特定的教學內容,在減少學生的學習難度的同時,突出學生對計算機實用技術、網絡技術的掌握和應用,切實把學前教育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技術在本專業(yè)的應用能力,為專業(yè)學習和應用提供知識和技能的支撐。

(二)整合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

面對差異化的生源素質和相對統(tǒng)一的教材,必然要求中職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專業(yè)對教學內容進行再造和創(chuàng)新。因此作為學前教育專業(yè)班的計算機教師應該多了解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職業(yè)需求,學會捕捉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跟計算機相關的信息,將它們設計成教學案例。通過案例進行直觀教學,引導學生科學利用計算機知識,幫助解決專業(yè)領域中的問題及日常事務問題,從而享受學習過程帶來的成就感。這樣教學內容與專業(yè)實踐整合,不僅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新的空間和條件,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模擬幼兒教師做一個《會說話的安全標志》演示文稿,讓學生從網上下載相關的安全標志文字素材、圖片、視頻、音頻等,利用PowerPoint進行整合設計,最后讓學生配合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進行演講。這恰恰是演示文稿軟件的應用這一章節(jié)里面必須要學習和掌握的內容。因此,可以將之設計成一案例,供學生模仿學習,直接指導學生幼兒教學的實踐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靈活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

從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培養(yǎng)目標看,中職學校的學生無論是知識的學習,還是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從感性認知開始,再上升到一定的理性,最后落實到行業(yè)的實踐中,這就是知識與技能的產生與應用的情境。因此,筆者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過程中,將教學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基礎知識的學習階段和綜合實訓階段。

基礎知識學習階段,筆者一般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所要講授的知識點巧妙地設計在“任務”當中,讓學生參與進來,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學生完成“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既掌握了知識的要點,又鍛煉了她們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作的能力。如在“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一章中,設計 “制作校園周刊”這一大任務,再將任務進行細分為:素材的準備,素材的處理和加工,版面的設計(包括周刊整體結構的設計,每一個版面的布局設計,每一個版面具體內容的設計等)等子任務。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不斷地激發(fā)她們的求知欲望,從而培養(yǎng)她們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

綜合實訓階段,結合幼兒園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的需求,進行綜合性的技能訓練。在實際教學實施中,主要采用的是“項目教學法”。如幼兒園教師要開展一個“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基于工作過程,要求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要先利用各種渠道,如網絡、照相機等去獲取相關的圖片、文字、音頻、視頻信息,用word文檔編寫教案,利用圖文混排做成小報,并進行幼兒園教室的布置,最后利用PowerPoint制作課件以輔助幼兒課堂教學。

誠然在實際教學活動過程中,無論是基礎知識學習階段還是綜合實訓階段,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如在基礎知識的學習階段,可適當運用案例教學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講Word表格一節(jié)中,可以讓學生看一些實用又漂亮的簡歷案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學習表格的相關知識,培養(yǎng)她們的技能。

總而言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基礎出發(fā),重在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適應當前學前教育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何雪開.中職學?!队嬎銠C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

第5篇: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范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8-0000-01

Quality of Education Teaching in the"Computer Application"Teaching

Wei Xu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hool in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8,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 at every level to promote education at all levels.As vocational institutions,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o quality to explore the ways and modes of education transition i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Keywords:Quality education;Computer application;Teaching

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普遍共識,在全國各級各類教育中層層推進。作為高職院校,探索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途徑和模式是保證高職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是學校各專業(yè)的必修課,實施面向素質教育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必將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增強高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能力。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結構

《計算機應用基礎》涵蓋了計算機基本應用的多個方面,主要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漢字輸入法、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及其應用、Word文字編輯、Excel電子表格、PowerPoint電子演示文稿、Internet的應用七部分內容,其中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漢字輸入法以知識型和技能型內容為主,剩余的五部分不僅涵蓋大量的知識型內容,更重要的是操作型內容也主要集中在這部分,因此這部分的學習將是教師講解的重中之重。

二、素質教育融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多重模式

(一)采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在本課程中這種教學模式適應于講授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發(fā)展、計算機編碼、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等理論內容。例如在講授“計算機的組成”這一內容時,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計算機的組成框圖,讓大家對計算機的組成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以后,展示各組成部分的實物并簡要說明其作用,讓同學們進一步加深對各組成部件的認識,然后讓同學們針對老師講課所用的這臺計算機的基本配置進行評價并就此展開交流和討論,最后教師概括性地作些補充和小結,這樣下來,同學們既掌握了計算機的組成也了解了相關的硬件配置常識,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采用以操作為主的練習模式。計算機應用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其中相當一部分內容都需要學生通過上機操作去學習和掌握,為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對這部分內容應采用以操作為主的練習模式。采用這種模式應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1.教學應以實踐為主,精講多練:“精講”是指教師要講出教學內容的基本知識點和精華;“多練”是指讓學生有足夠的上機時間,進行有目標、有實際效果的操作練習。一般來說,鍵盤指法及漢字輸入等技能型的內容,教師只需指出指法練習的要點和編碼的規(guī)則,余下的就是要學生多練習,通過練習掌握技能技巧;對于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操作型的內容,宜上機邊講邊練,即教師在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演示后,馬上讓學生動手進行一個與剛才授課內容有關的操作練習,這樣,學生的思路始終跟著老師的授課內容,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用學到的專業(yè)知識做工具去探索面臨的新問題,又便于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2.做好上機前準備:由于這種模式是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起組織、引導、控制作用,因此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師應該針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設計一些上機操作題,這樣每次上課時教師就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布置操作任務,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去學習,他們就會主動去思考去鉆研完成這一任務所需要的知識。

三、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中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加強

(一)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應該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達到和諧統(tǒng)一,使教師從“教育者”角色轉到“引導者”角色上來,把主要任務放到教學生學習的方法上。教師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應該靈活采用個案教學、項目教學、問題教學、任務驅動式教學、啟發(fā)式等教學方式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其理解。例如,在講Word時,學生會理解這是一種簡單的打字工具,但可以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自己設計個人簡歷、校園小報、新年賀卡等,當一副副精美的賀卡誕生后,他們學習興趣也被激發(fā),轉被動型學習為主動型學習,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學中精講多練,注重實踐指導。所謂精講,就是不必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講清課程的要點和基礎知識,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所謂多練,即讓學生上機操作,從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提高操縱的準確性,迅速性,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精講是前提,多練是關鍵,實驗指導是重要環(huán)節(jié)。舉行專題講座,報告會,舉辦各種計算機技能比賽,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也促進學生計算機應用水平的提高。

(三)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用多媒體和電子教案進行多媒體教學,著重提高教學效果。如在講授Powerpoint時,可事先設計好一個聲音優(yōu)美的動畫演示文稿,上課時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思考自己應如何編輯和制作,從而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鼓勵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和校級計算機技能比賽,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也為學生更好的就業(yè)提供幫助。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責任心。

面對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社會的挑戰(zhàn),應試教育必然向素質教育轉軌。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各專業(yè)的公共基礎課,必須面向素質教育,構筑新的教學理念、模式和新的評價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使學生不但掌握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利用計算機求解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我們教學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孫立春.素質教育新論[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4

第6篇: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模塊化教學;情景教學

近幾年,國家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為培養(yǎng)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實踐動手能力強的技能人才,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中職學校的基礎課程之一,其教學目標旨在提高學生計算機知識水平,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輸入法的操作;學會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會使用Word版面設計和文字編輯能力,能夠使用Excel制作出電子表格文檔,能夠熟練進行數(shù)據(jù)的計算、排序和篩選及Internet應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使他們系統(tǒng)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實踐方法,使他們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所必需的職業(yè)技能。因此,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應避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大膽地改革現(xiàn)有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深入分析中職學生的情況、教材特點、課程體系結構特點等。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一、目前學生情況分析

由于各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教育水平不平衡,學生的計算機基礎在入學前存在很大的差異。有的學生已經在中小學或者家庭中學習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就會覺得安排的課程太簡單,認為學不到新的知識,學習沒有動力,不能滿足他們想進一步學習的愿望;而一些農村和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對計算機知識了解很少,甚至連計算機都沒有見過,就會覺得課程安排的太難,不能消化,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收不到好的學習效果。

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1.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師生間的互動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往往是一個教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一班學生,結果一堂課下來,教師上課講得洋洋灑灑,口干舌燥;學生聽得云里霧里,不知所云。因此,學生就會養(yǎng)成不積極思考的習慣,只能夠被動地接受學習,缺乏主動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過于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忽略知識的模塊性

在上計算機基礎課時,習慣于從計算機的起源、產生、發(fā)展,講到它的作用意義,再講到它的構造特點,再講到實踐操作,一下子把學生帶到頭頭是道的理論中,毫無興趣可言。要知道,我們的教學對象是中職生,是學習基礎不扎實,學習興趣不高的群體。要因材施教,不用整本教材滿堂灌,只要選取學生夠用的、適用的、想學的、能學會的知識模塊,如,計算機基礎模塊中的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tǒng)、Word文字圖表處理、Excel電子表格處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小模塊等。

3.課程內容陳舊,與社會發(fā)展脫節(jié)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各種計算機產品換代淘汰簡直日新月異。而課程內容的更新速度相對緩慢,從而導致計算機的許多新技術、新知識不能很快出現(xiàn)在教科書上。教學內容的陳舊使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相適應。

三、計算機基礎新教學模式、方法的嘗試、改革和創(chuàng)新

如何制訂教學計劃才能既讓基礎好、學得快的學生有學習興趣和動力,又讓基礎薄弱、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能掌握知識是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解決的課題。

1.開展分層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有區(qū)別地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有區(qū)別地進行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對不同類別的學生實施學習指導,在教學的廣度、深度、進度上要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布置作業(yè),還要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從而達到總體教學目標。首先,對學生進行分層,根據(jù)學生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情況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為在進校以前學習過計算機基礎課程,具備比較扎實的計算機理論基礎,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可以使用計算機解決一定的問題;B層為成績次于A層,但是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了解部分計算機理論知識;C層為基本上沒有計算機知識,對計算機知之甚少,需要從頭學習。其次,在各層中成立學習小組,每組都包括A、B、C的學生,并選出各層基礎較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小老師。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按難、中、易分層提出不同的學習任務,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譬如,C層學生可以從“簡單”級任務作為學習的起點,完成該級別的任務就算達到了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在完成較簡單任務的基礎上繼續(xù)完成更深一層的學習任務。在任務的驅動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的能動性,互幫互學,既調動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習到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當然,學習成績、考試成績的評定也不能再實行統(tǒng)一標準,各層次學生只要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就能得滿分,完成更深一層的學習任務還有適當?shù)募臃郑桓邔哟蔚膶W生若能積極地幫助其他學生也有適當?shù)募臃?。這樣,既能促進學生積極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能培養(yǎng)學生間的協(xié)作能力及互相幫助。這樣也可以杜絕那些不聽講、喜歡玩游戲的行為,使得學生大都激情地融入課堂學習中去。

2.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側重點不同的情景教學

根據(jù)我校的專業(yè)情況,可以分為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和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如電子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數(shù)控技術應用、旅游藝術專業(yè))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

(1)針對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教學

針對目前我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特點:他們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及技術,但是缺乏系統(tǒng)性、專業(yè)性的學習,而且學習習慣及學習方法也有所欠缺,因此,考慮到計算機本專業(yè)的學生在其后要開設大量的本專業(yè)課程,而計算機基礎是這些后續(xù)課程的基礎,因此,在當前應該把一些基礎知識、常用計算機軟、硬件等相關知識融合為計算機專業(yè)的計算機基礎一門課程來講授,使學生掌握Office辦公軟件知識、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基礎知識、基礎的程序語言等基礎知識。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問題的邏輯思維方式和利用軟、硬件技術與工具解決相關領域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內容上,應適當篩選,不一定全部都講授,使學生在實踐中感知,也是對其后本專業(yè)課程的一個提前認知。

(2)對其他專業(yè)學生的教學

對于其他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必須掌握的技能,無論今后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是必須具備的。再加之本來接觸計算機時間很少,基礎較差,可以在分層教學的基礎上實行Office辦公軟件的情景教學。

所謂情景教學,就是針對各專業(yè)學生的工作方向,在介紹基礎的知識之后,講解大量與本專業(yè)相關的案例。這樣,使學生通過具體的案例學習,體會到計算機知識給學習、生活以至工作帶來的便利。

例如,針對電子技術專業(yè)、機電技術應用、數(shù)控技術應用的學生,在進行Word基本技巧教學時,在上課以前要先了解學生現(xiàn)時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進而安排任務,Word章節(jié)的設計任務為“報刊設計操作”和“畢業(yè)自薦表制作”,內容涵蓋Word里的文字設置、段落設置、圖文混排、表格制作等知識點,講解之后,可以增加“如何通過Word制作產品說明書”“如何通過Word制作年度工作計劃”“如何通過Word制作公司內部刊物”“如何通過Word制作會議備忘錄”等方面的小案例進行情景教學。而針對旅游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增加“如何通過Word制作酒店宣傳海報”“如何通過Word制作酒店的服務手冊”等案例進行情景教學。在進行Excel基本技巧的講解之后,增加了“通過Excel制作公司產品價格調查表”“制作公司企劃部員工工資預算表”等方面的小案例進行情景教學。在進行PowerPoint基本技巧的講解之后,增加了“如何通過PowerPoint制作公司產品的調查”等方面的小案例進行情景教學。通過一系列的案例,使學生在情景中感受教學,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學習掌握知識。

(3)修訂校本教材,因生施教

由于社會發(fā)展趨勢,會存在學生抱怨“在學校學的都沒有用,不適用”等現(xiàn)象。因此,我們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必須進行改革。在原有的校本教材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特點和社會企業(yè)對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的需要,修訂校本教材。按模塊化知識結構編制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深度、廣度,讓學生學得懂、能用、實用。

(4)搭建網絡教學資源共享平臺

其實,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光靠課堂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課后的教學延伸。如,將教師的電子教案、各模塊習題及答案、上機實訓報告及素材等資源放在網絡上,供學生下載自主學習和練習。專業(yè)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水平,自主選擇學習,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對于某些在計算機學習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平臺鼓勵他們進行超前學習,和他們通過QQ,Email等工具進行交流,輔導他們并讓一部分學習尖子參加計算機技能大賽等。

計算機基礎課程針對不同專業(yè)進行不同的情景教學,可以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素質、專業(yè)技能、專業(yè)興趣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大量的案例使得上課的時間比較緊湊,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往往難以快速掌握,跟不上教學步驟。而且,面對不同專業(yè)進行不同的案例情景教學,要求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在教學中要重點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李雁飛.“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長治學院學報,2008(10).

[2]何克抗.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下的教學設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第7篇: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范文

1 引言

隨著信息化技術高速發(fā)展,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已被廣泛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時,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計算機基礎”課程已經成為了高等院校所以專業(yè)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程,該課程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計算機技術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跨學科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在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所有專業(yè)都非常重視“計算機基礎”課程,在第一學年都對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3個學分,72學時(其中36學時理論、36學生實驗)的課堂教學。但是,在新形勢下如何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目的、內容、方法及考試模式已成為教師的教學重點。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教師們可以更好地利用和擴大“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計算機基礎”內容包括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操作系統(tǒng), Office辦公軟件,網絡基礎知識等,并且該課程的特征在于具豐富的知識和靈活的操作性。[1]因此,在有限的教學課堂上很難覆蓋計算機的所有方面。此外,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更新速度快,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yè)生的計算機應用能越來越高。授課教師課堂教學上應該更具有先進性、科學性,以保持與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發(fā)展步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何幫助學生通過拓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術應用的知識和能力非常重要。

2 課堂教學的拓展方式

在充分完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我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拓展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

2.1 圖書館資源的拓展

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是學校的信息資源中心,它是緊緊圍繞教學、科研拓展,切實成為了廣大師生求知成才的“第二課堂”。 對于學生們來講,要想超越教師說講和課本中的知識,可以有效地利用圖書館資源。如果學生能自覺地去圖書館看書,自己將成功地改變從“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索者”轉變,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地吸取更多更新奇的知識。那么,學生在圖書館一定會擺脫課堂教學的局限性,拓展教學內容,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自學熱情。由此可以看出,圖書館是當今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2 網絡、多媒體資源的拓展

隨著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互聯(lián)網的運用已成為當今教學領域的熱點。網絡、多媒體資源利用,是將文本、圖形、音頻、動畫、視頻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獲取操作、編輯、存儲),并能以單獨或合成等各種形態(tài)呈現(xiàn)交互結果的技術及方法,它為我們提供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教學手段,給傳統(tǒng)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和教育技術帶來新的變革和發(fā)展。[2]學生也能通過互聯(lián)網搜索到適合自己的教學資源。網絡資源包括多媒體、ppt、、flash等,通過使用下載工具來搜索想要的網絡教學資源。

2.3 IT市場資源的拓展

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地更新,計算機軟件和硬件不斷地發(fā)展,課本上的知識已經遠遠地跟不上計算機實際的發(fā)展。那么,我們的教學內容不應該只局限于書本,更要適應計算機發(fā)展需求。隨著IT產品和科技信息越來越集中,在這個集中的舞臺上都將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產品。學生可以去那里進行科學研究,進行技術開發(fā),以獲得高新技術產品的最新信息,成為學生拓展課堂教學最理想的地方。

3 利用拓展資源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拓展資源,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激發(fā)學生自我學習的渴望和能力的提高。

3.1 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除了正常的教學之外,還指導學生閱讀更多的書籍,并教會他們如何迅速找到計算機基礎的相關的書籍。我校學生進校后,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就會給學生介紹和展示學校圖書館書目,超星數(shù)字圖書館,CNKI等文獻資源,同時教會他們搜索文獻的方法。這樣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獲得更多計算機基礎相關知識。學生們?yōu)榱藬U大自己的視野,除了掌握課本的內容,還需要獲得有關教學參考的資源和知識。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求學生在每節(jié)課后利用圖書館資源寫出每節(jié)課的總結報告。我們從學生的總結報告可以看出,學生們進一步了解了電腦的基本知識。此外,他們已經意識到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他們甚至可以在自己的文字里定義概念。更重要的是,在自學教學過程中來實現(xiàn)自我的成就感。

3.2 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資源

如果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只僅限于課本和參考書上的軟件和硬件知識,這對于他們想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是遠遠不夠的。21世紀以后,我國為了提高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和促進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從國家、省和各自的高校都把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精品課程之一。這些精品課程的建立,使我們在網上可以免費的獲得計算機基礎相關的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這些優(yōu)秀教學資源的共享,成為了學生通過自學拓展視野的重要資源之一。此外,我們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軟件/硬件故障、病毒入侵、死機等,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我們很少能在書本上找到答案。那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試圖引導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來尋找解決問題。在如何處理好計算機問題的時候,互聯(lián)網上可以找到大量各種信息,這給問題的處理一個巨大的幫助。例如,如果我們如何使用word2010分頁,我們可以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詞“word2010 分頁”,這時學生可以在網頁上提供的許多解決方案中選擇一個最滿足的。經過一段時間,很多學生都習慣于只要有問題都喜歡到互聯(lián)網找答案,也就是在學生中流傳的“不懂問百度”的思想。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解決同學們的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困難,也可以提高同學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充分利用IT市場資源

隨著學生上計算機基礎課程、寫總結報告,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相關理論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但是,要學習最新的產品信息、功能、參數(shù)和維修經驗,他們必須走出校園拓寬他們的視野。此外,學生在購買IT產品時還必須知道最合適的價格,基本的維護技巧等。從IT市場資源的調研,我們認識到充分利用IT市場資源是這門課的核心之一,直接決定了這門課是否適應社會的成敗。根據(jù)市場需求,設計該課程要拋開“學科系統(tǒng)化”的觀念,設計出適合出不同專業(yè)和企業(yè)對計算機需求的課程內容。學生在進入IT市場的時,要從就業(yè)市場,計算機在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企業(yè)用人對計算機的要求去了解。學生在調查之前,他們對以上三個問題認識是膚淺的,通過調研他們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更清晰的圖像。有些學生除了走進市場外,還在互聯(lián)網上尋找相關的信息。畢竟IT市場不是學校,由于學生本身計算機知識能力有限和缺乏相應的職業(yè)道德,在走進IT市場時肯定被一些工作人員誤導,或者在計算機的某些方面還不會操作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學生應該學習相應的教材內容,結合實踐和相關理論從新走進IT市場。

4 拓展課堂教學反思

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課堂拓展教學,必須以圖書館、網絡、多媒體、IT市場資源的強力支持。為保證其核心問題是如何轉變單純傳授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把培養(yǎng)能自主生存、終身學習、和諧發(fā)展的人作為首要目標。實施課堂教學拓展并不是放棄傳統(tǒng)教學而是將傳統(tǒng)教學進行必要的修改,引進較為科學的教學方法,使計算機基礎課程在現(xiàn)代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多種教育機制并存適實課堂教育與教學。

大學教師除了主要是教會學生如何自學,如何處理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和動力。計算機基礎教學課堂拓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3]計算機基礎教學課堂拓展使教師在教學中要走出課本的內容,要不斷改進更新更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只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總結、實踐,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主動性和興趣,也才能完成由學生的主動學習代替被動學習的飛躍。[4]如果說傳統(tǒng)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那么課堂教學拓展更是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統(tǒng)一,是師生挑戰(zhàn)自我、展現(xiàn)自我的大舞臺。那么,計算機基礎教學課堂拓展更要及時反思,這種反思可以使教師直觀、具體地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存在著那些問題,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計算機基礎教學課堂拓展要求老師再次研究學生、教材,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而且是將計算機基礎教學課堂拓展系統(tǒng)化、理論化,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認識能上升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

第8篇: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范文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思維;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6-0219-03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進入大學的一門必修公共課,是高校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計算機技術迅猛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計算機技能要求不斷提高;二是計算機應用無所不在,各專業(yè)亟待提高人才的計算機高級應用能力;三是計算機的普及,使得其在改變當代人生活方式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人的思維方式,這就要求當代大學生不僅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處理日常復雜事務,同時能借助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去分析、處理現(xiàn)實事務??傊?,我們應認清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加快改革步伐,使之適應信息社會的發(fā)展,滿足社會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

一、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面臨的三個困局

當前,隨著電腦的普及化和信息全球化的發(fā)展,尤其是平板電腦和手機智能化的突飛猛進,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困局,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普及化與專業(yè)化的需求悖論;二是理論化與實戰(zhàn)性的二律背反;三是趣味性與邏輯性的內在沖突。

(一)普及化與專業(yè)化的需求悖論

根據(jù)最新網絡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1年底,城鎮(zhèn)居民計算機擁有率超過70%;截至2012年12月底,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到42.1%,我國網民中農村占比為27.6%;截至目前,一些省市城區(qū)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普及率達到100%,部分地區(qū)的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普及率甚至高達80%。計算機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已成為生活、娛樂等的必需品。他們在進入大學前就已經能夠熟練地操作計算機,有的甚至具備了一定的編程能力。課堂上“普及化”的計算機基本理論和技能對于他們來講已不再神奇,非但不能吸引他們的眼球,反而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排斥計算機基礎課程。然而,在有限的學時內,能普及那些計算機基礎薄弱的同學計算機知識,已非易事,又如何擴展知識呢?

(二)理論化與實戰(zhàn)性的二律背反

理論學時與實踐學時的配比問題,一直是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中備受爭議的問題。很多高校以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為主,然而,實際教學中,實踐學時并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學生的實踐技能并無顯著提高,反而使學生因課程設置過于簡單,而忽視這門課程。針對這一問題,一些高校嘗試將原有的以技能性知識為主的教學內容,改為計算機導論的精簡版。學生們在無形之中被從其熟知的計算機世界帶入到了一個充滿陌生的概念和符號的計算機世界,他們不能理解為何要學習那些似乎很高深而又對自身似乎毫無用處的原理和思想,從而使他們走向另一個極端――因厭惡而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失去興趣。

(三)趣味性與邏輯性的內在沖突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偏理工類的課程,其教學內容決定了這門課程邏輯性較強,缺乏趣味性。通常僅有那些求知欲或好奇心很強的學生會被那枯燥的理論和復雜的代碼所吸引。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高校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采用多媒體教學,試圖通過聲音、圖像等外在因素增強課程的趣味性。然而,對于像計算機的發(fā)展、特點等敘述性的知識點以及程序設計這類邏輯性很強的課程內容,即便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依然不明顯。

目前,鑒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不佳,很多專業(yè)都在考慮刪減這一公共必修課的學時,甚至取消這門課程,并將其列入專業(yè)改革方案中,使得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困境。

二、破解困境的實踐探索與理論思考

(一)破解困境的實踐探索

面對種種困境,我們曾從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改革。

1.分層次教學模式

學生入學初始,對其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通過網考形式進行摸底。各任課教師根據(jù)授課班級考核的各項得失分情況,制定分層次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的展開主要以占多數(shù)的中等層次學生為主,通過課堂提問、實驗指導等多多關注低層次同學。通過課外思考等方式滿足高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每次實驗課的實驗內容包括基礎實驗和實戰(zhàn)思考,基礎實驗是必須完成部分,而實戰(zhàn)思考則由學生結合自身學習情況,自由選擇完成。

2.案例教學法

主要是針對理工科學生開設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使用的教學方法。因為個體的思維方式不同,因此每一個具體問題都存在一個以上的解決方案。采用案例教學法,使學生在交流各自方法的優(yōu)缺點的同時,吸納彼此的精華,這不僅能增進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拓展了思路,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資源網絡共享

教學課件、歷年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真題等資源均實現(xiàn)網絡共享,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空間。此外,還采用QQ群等方式加強師生間溝通。這種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上機網絡考核

期中、期末課程考核方式均采用上機網考,考試題目從題庫中隨機抽取。題目的隨機性增加了考試的難度,學生為了通過期末考試,則必須化壓力為動力,用心地去練習。這種間接的自主學習,著實使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編程技能更上一層樓,并大大提高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過級率。

除了以上幾種改革外,有些高校還引入E-Learning[1]等學習交流的新的教學模式,雖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現(xiàn)狀,但是均無法從本質上改變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所遇到的困境。

(二)破解困境的理論思考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了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2],可歸納為三種能力[3],即計算機使用能力;計算機系統(tǒng)認知能力;計算思維能力。

很多高校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將重點鎖定在前兩種能力的培養(yǎng),即通過實驗課程增強學生的計算機使用能力,通過計算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講解,增強學生的計算機系統(tǒng)認知能力。但實踐證明這條路是行不通的,雖然沒有偏離培養(yǎng)目標,但卻沒能很好地權衡三種能力的輕重。以程序設計課程為例,教師常常將語法、讀程序、編寫程序作為教學重點,由于學生沒有好的思維方式的引導,常常在遇到一些陌生問題時無從下手。在程序設計課程中,語法都是固定的,而待解決的問題是千變萬化的,那么如何用固有的語言基礎知識來解決紛繁復雜的問題,就成了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成敗的瓶頸。

2006年3月,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周以真教授在美國計算機權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雜志上給出并定義了計算思維,為解決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201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辦了首屆“九校聯(lián)盟(C9)計算機基礎課程研討會”,并隨后發(fā)表了《九校聯(lián)盟(C9)計算機基礎教學發(fā)展戰(zhàn)略聯(lián)合聲明》將“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4]。2010年10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國良院士在“第六屆大學計算機課程報告論壇”倡議將計算思維引入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進一步確認了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核心地位。

三、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計算思維教學的注意事項及實施路徑

(一)計算思維教學的注意事項

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灌輸計算思維,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像擁有閱讀、寫作和算術基本技能一樣擁有計算思維能力,并能自覺地應用于日常的學習、研究與將來的工作中[5]。培養(yǎng)大學生養(yǎng)成用計算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這并不意味著需要將現(xiàn)有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推倒重來”[6],而是要在原有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提高和優(yōu)化[7]。

(二)計算思維教學的實施路徑

筆者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同時考慮到當代大學生的敏感點、興趣點,在教學中選取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恰到好處地將計算思維融入原有的計算機基礎知識體系當中。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教學目的。

1.結合實際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專題課

(1)以講授為主的人物專題

設置以講授為主的人物專題,這一想法主要來自于筆者曾接觸過的哲學專業(yè)課程,他們通過介紹與主題相關的一些哲學家的思想,讓學生來理解、掌握某一觀點。同樣,如果想讓廣大的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了解并走進計算機世界,我們也有必要讓他們熟悉計算機世界的代表性人物。由于人物專題以介紹人物的背景、生平、經歷、思想、主要成就等內容為主線,因此使原本枯燥的教學內容帶有了故事性、趣味性。在授課過程中,利用人物的核心思想吸引和感染學生,使學生在了解人物的同時將其思想融入自身。

(2)以課堂討論為主的知識點專題

針對教學內容的主題,教師在課前設置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問題,作為課堂的導向,以學生對問題的看法、疑問為主題進行討論,教師給予參考觀點。如多媒體技術、網絡基礎知識等部分內容,可以讓學生談談他們身邊的多媒體、網絡,以及他們所期待的、喜歡的未來的多媒體、網絡的形態(tài)、應用是什么。通過課堂探討,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出他們所不熟知的一些重要的多媒體、網絡的應用,以及多媒體及網絡的新一代高端技術。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從過程來看,內容比較零散,課堂相對無序,但從宏觀上看,是完全按照教師精心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展開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計算思維,還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2.啟發(fā)式教學法

實際上,在過去的教學中,為解決一些具體問題,我們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計算思維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方式――啟發(fā)式教學,即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

(1)“任務驅動”教學法

所謂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以某個實例為先導,進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學和做,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Microsoftword等以操作性為主的課程,我們的理論課通常是以介紹各功能、菜單為主,輔以簡單實例。對于學生來講,聽課的難度系數(shù)為0,一看就會。但到實驗課或實際應用時,什么都不記得了。因此,對于這一類的理論課,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比較適合。在課堂上,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觀看者,而是“任務”的執(zhí)行者,他必須經過思考完成任務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直至任務結束。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引入我國,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案例教學,就是以我們都熟悉并常常需要處理的一些問題作為討論的核心,并為學生提供問題的背景,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對于每一次案例教學課,要求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案例,認真分析案例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為每個環(huán)節(jié)分配適當?shù)臅r間,進而完成教案。在課堂上,教師要針對學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進行總評,指出每一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及實現(xiàn)時的注意事項。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用于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設計類實驗課。

四、結束語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已勢在必行,每一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者都是這一改革的踐行者。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計算思維教學改革是一項難度很大、具有開創(chuàng)型的工作,只依靠個人或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完成的。只有廣大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者經過努力的思考與探索,積極地、有意識地采用計算思維教學,才能達到培養(yǎng)大學生利用計算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的,并為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學習潛能、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容,陳一明.基于E-Learning與ICT的計算機基礎課程資源平臺[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2010(3):285-288.

[2]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李波.計算思維與大學計算機基礎[J].中國大學教學,2012(7):43-45.

[4]何欽銘,陸漢權,馮博琴.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大學教學,2010(9):5-9.

[5]朱鳴華,趙銘偉,趙晶等.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2(3):33-35.

第9篇: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案范文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分層教學;教學的實施

[中圖分類號]TP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11)07-0075-02

一、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分層教學是在班級授課制下按學生實際學習程度施教的一種手段,它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分類指導,其出發(fā)點是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最適合自己的實際學習水平的教育,使每一層次學生都能完成其相應的學習任務,達到相應的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共同進步,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總體的教學目標。

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制”是目前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它有效地解決了大國辦大教育的問題,有優(yōu)越性,也有其局限性。其局限性突出表現(xiàn)在它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行“一刀切”的教學形式,妨礙了學生個性、愛好和特長的發(fā)展。特別是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導致學生兩級分化日趨明顯。

二、分層教學的實施

1.確定分層教學目標

作為老師對計算機教學設計要作到四個清醒認識: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學習水平有清醒認識;對計算機教學的知識點在學科知識體系中的位置有清醒認識;對計算機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有清醒的認識;對學生的個體輔導和個體激勵的方法有清醒認識。

確定教學目標要在分析學生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來確定,設置分層目標要遵循“既要讓全體學生達到教學大綱要求的基本目標,又允許學有余力的學生超過課程要求去學習”的原則,使目標層次與各類學生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相適應,讓不同起點學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標。

2.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分層課堂教學應堅持先預習后學習,方法重于知識,過程和興趣重于結果的原則;計算機分層課堂教學應該堅持重視學生的信息反饋,并注意培養(yǎng)其學習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分層課堂教學中,始終貫徹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教學基本規(guī)律。在教學中,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激發(fā)興趣,調動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

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是學生鞏固和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采取個別輔導的方法,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講解;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采用分組討論、教師提示的方法,進行計算機提高性輔導;對基礎很好的學生采取個別點撥,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生實行分層授課后,成立“計算機興趣小組”,采用讓學生之間相互輔導的辦法進行學習計算機知識,培養(yǎng)其優(yōu)良品德和合作精神。同時做好反饋信息的收集工作,改進教學方法、修改教案。

3.布置分層作業(yè),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應用

在教學中,為學生布置上機操作作業(yè)要考慮到學生實際知識水平。在學生對知識學習缺乏興趣的情況下,作業(yè)的難易程度不應該超出學生承受范圍,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要能夠完成最基礎的操作,基礎較好和很好的學生能夠獨立的完成操作并創(chuàng)造性的完成所學知識,才有可能培養(yǎng)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4.評價分層,樹立學習信心

評價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很重要。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不能采用統(tǒng)一評價的方式,通過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活動和操作活動的有效記錄和評價,將過程評價、動態(tài)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對學習進行評價和考核,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納入平時有效的管理和監(jiān)督之下,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反應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分層教學要求教師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每個層次學生學習水平是動態(tài)化的,無論什么層次的學生,在評價時都應遵循及時性、客觀性、激勵性原則,充分發(fā)揮評價的診斷功能和激勵功能。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評價應有所區(qū)別,對于學習基礎較差學生的點滴進步應采用激勵評價,鼓勵他們努力向高一層次發(fā)展,對于學習基礎較好和很好的學生所取得進步應采用競爭評價,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奮進。在縱向評價的基礎上,按階段對每個學生進行動態(tài)評價,期末集中對每個學生進行綜合分析,并進行必要的層次調整。

三、分層教學的效果

經過教學實踐,分層教學方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在分層教學模式下,一方面有利于原有“后進生”可以向好的方面轉化,另一方面又有效的杜絕了有的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到很難掌握。分層教學使所有學生都得到提高,獲得成功感,有效防止基礎好的學生有驕傲自滿的心理,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夠樹立學習的信心,促進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整體評價體系,鼓勵組員相互學習和相互指導,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協(xié)作的意識和能力。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充分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分層教學確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這種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原則。實踐證明,分層教學模式是積極的、進步的,符合中職教育的現(xiàn)狀,適應了學生對不同內容的學習需要,有效的解決了班級授課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間的矛盾。為學校的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1]李劍萍,魏薇.教育學導論[M].人民出版社.

[2]邱學華著.嘗試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