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蒙藥學論文范文

蒙藥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蒙藥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蒙藥學論文

第1篇:蒙藥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啟蒙教學, 國學, 創(chuàng)新,課堂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經(jīng)濟、軍事等硬實力都得到了一個長足的發(fā)展,但是與之相比,我們的文化領域卻日漸受到西方暗潮的腐蝕,正在逐步的喪失我們文化的獨立性,我想這必須是一個民族應該警覺的問題,因為我們民族最為根本的東西就凝聚在這種民族共同心理所構成的民族文化之中,這種軟實力也同時是我們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本質(zhì)特性。

最近,我們可能從各方面的信息中聽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學大師”,“XX大師”的光環(huán)和頭銜,我想這種現(xiàn)象并不能說明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到了一個繁盛時期,相反,我覺得這正好說明我們的傳統(tǒng)正在面臨著一個衰落的時期。正是因為大家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長期冷漠,讓我們都喪失了基本的文化判斷力,認為只要是讀過幾本國學典籍的人,有點拙論的就是某某大師了,產(chǎn)生了一種盲目的推崇之風。殊不知,在古代,漢代和清代這兩個被認為是經(jīng)學高度發(fā)達的時代,卻也沒有人提出過什么大師之說,有點也只是那一本本足夠可以壓斷我們現(xiàn)在學人脊梁的駭世之作。因此,我希望我們可以反思一下我們的現(xiàn)實境況,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的傳統(tǒng)延續(xù)這一重大問題。

作為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自己也可以把這種現(xiàn)實思考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因為語文本來就是與國學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而小學這個特殊時期更是一個建立國學基礎的一個黃金時期,縱觀古代的大儒和近代的幾位大學者,他們都實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到了國學經(jīng)典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最后獨成一家之言。這些人往遠有鄭玄等人,往近有章太炎等人,細數(shù)每個人,根本就沒有一個“半路出家的和尚”。因此我想我們?nèi)绻蛔尯⒆訌男【烷_始有這方面的基礎,我們就根本別想在將來有什么大師級的是人物,即使是有,也不過是一種牽強附會而已。

但是,畢竟現(xiàn)在我們的社會還是和以前的那個社會存在很大的區(qū)別,首先就是文化語境的一種天壤之別,為此,我們應該結合現(xiàn)在孩子的實際進行這方面的啟蒙教育,爭取通過我們的引導,讓孩子能在小學的學習階段對國學有個基本認識,可以借此進入國學這扇大門,同時還應該注意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國學興趣,讓孩子們真正喜歡上我們的祖宗留給我們的這些瑰寶,并學會自己去發(fā)掘其中蘊藏的豐富寶藏。

另外,這一階段的啟蒙教學一定要讓孩子打下良好的國學基礎,這一點到具體落實上就應該體現(xiàn)為讓孩子多背點古文,多背點詩詞,童年和少年應該是一個人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刻,同時也是最不容易遺忘的一個時期,但是由于小孩都喜歡貪玩,為此,就需要老師多一點督促,讓孩子多一點基礎的積累,這對于他將來無論是哪一個方面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而對于國學的培養(yǎng)來說,這應該就是必備之事了。 除了上述方面,還有一個方面我覺得是每一個小學老師,乃至是每一個老師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僅僅把目光集中在上課的45分鐘,當然這并不是說課堂時間就不重要了,相反,無論什么時候,課堂時間仍然是學生最為主要的學習時間,但是鑒于課堂學習時間的有限性以及效率的局限性,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學會用課外的一些時間來彌補這些不足,這并不是說我們就可以侵占學生的休息時間,相反,我們首先必須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盡情的玩耍,對于小學生的教學更是把這一點作為重要的依據(jù),因為我們不能破壞孩子美好的童年時期,而在童年的玩耍中學到的東西,例如團結,勇敢等都將會成為孩子受用一生的好品質(zhì)。正是基于這種現(xiàn)實情況,這要求我們應該學會把學習融入到孩子的游戲玩耍之中,讓孩子玩的更加的有意義,其實歷史上有許多文人的小游戲都可以拿來與孩子們的活動結合起來,相信孩子們對于他們陌生的游戲方式也會倍感興趣的,這樣我們就在無形當中讓孩子在玩耍中學到了他在課堂上學不到,或者也是不愿意學的知識。

第2篇:蒙藥學論文范文

專題實習指導教師必須為具備一定的帶教經(jīng)驗,理論和教學水平較高的中級職稱以上的科教一線人員承擔。要重視指導教師的培養(yǎng),定期組織指導教師就如何指導學生進行選題、實施及論文撰寫等問題進行培訓、經(jīng)驗交流和總結,并對指導教師的教學情況教學進行跟蹤、監(jiān)督、評價,不斷提高指導教師的教學能力。

2耐心引導收放有度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科研能力

畢業(yè)專題實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的研究,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指導老師在指導專題實習時要耐心引導,收放有度。在指導學生時應該從最初的選題、文獻檢索、方案的確定、實施過程中,要耐心的引導,勾畫*通訊作者出課題的藍圖,讓學生明白實習中“要做什么?怎么做?”敢于放手把課題交給實習生來做,在掌握實習進度前提下,重在啟發(fā)引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科研潛能。

在選題、文獻查詢、實驗研究、論文撰寫、論文答辯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力,按實驗設計方案,獨立進行操作和實踐,鼓勵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勇于奇思妙想,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對得到的實驗結果進行全面分析,剖析重要實驗發(fā)現(xiàn),總結試驗中獲取的經(jīng)驗,從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的科研思考與操作能力。

3嚴格管理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蒲凶黠L

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是我們醫(yī)學教育培養(yǎng)目標之一,也是一個醫(yī)務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研習慣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是科研專題實習的主要目標之一。帶教老師要帶學生熟悉實驗室的實驗環(huán)境與儀器設備,向?qū)W生介紹實驗室相關管理制度、儀器設備基本操作規(guī)程和注意事項等,同時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

第3篇:蒙藥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 列當屬;肉蓯蓉屬;草蓯蓉屬;傳統(tǒng)藥物學

[收稿日期] 2014-05-23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260615)

[通信作者] *王曉琴,E-mail:.cn

[作者簡介] 白貞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藥用植物學和分子生藥學,Tel:(010)84738623,E-mail:

列當屬Orobanche、肉蓯蓉屬Cistanche、草蓯蓉屬Boschniakia均隸屬于列當科,其中列當屬是該科一大屬,我國有該屬植物25種,主產(chǎn)于西南部至東北部;肉蓯蓉屬我國有6種,主產(chǎn)西南部和西北部;草蓯蓉屬我國分布2種。被譽為“沙漠人參”的名貴中藥肉蓯蓉的基原植物肉蓯蓉C. deserticola Ma屬于肉蓯蓉屬,全草具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功效。列當屬植物列當(紫花列當 )O. coerulescens Step也稱不老草、草蓯蓉或獨根草,民間作為肉蓯蓉的代用品,應用歷史悠久;此外,黃花列當O. pycnostachya Hance等該屬多種植物在民間也是肉蓯蓉的代用品。被譽為“不老草”的草蓯蓉屬植物草蓯蓉,傳統(tǒng)醫(yī)藥典籍記載其也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延緩衰老、滋補強身等類似肉蓯蓉之功效[1]??傊?,以具有補腎壯陽功效而在民間稱之“不老草”泛指列當科的多種植物,是典型的“同名異物”。

為了深入了解“不老草”及所在屬的藥用情況,本論文對列當屬Orobanche、肉蓯蓉屬Cistanche、草蓯蓉屬Boschniakia植物在各少數(shù)民族間藥用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整理和總結,并分析了傳統(tǒng)療效與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等方面的相關性,以期為該科藥用植物的深度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方法

1.1 整理標本館植物標本原始記錄 查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標本館的列當科植物的標本,記錄民族藥用植物的原始記錄信息。

1.2 實地調(diào)查和走訪 在當?shù)厮庌r(nóng)和醫(yī)療工作者的協(xié)助下,調(diào)查了內(nèi)蒙古東北部、甘肅西北部地區(qū)列當屬、肉蓯蓉屬和草蓯蓉屬民族藥用植物的資源分布、標本采集,并根據(jù)《中國植物志》核對標本館的原植物標本進行了鑒定。

1.3 查閱文獻記載 通過查閱中國歷代主要本草著作(《滇南本草》、《植物名實圖考》、《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晶珠本草》)和檢索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及學位論文,對列當科民族藥用植物的藥用信息進行了匯總與整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民族藥種類豐富 列當屬植物共25種,其中有6種藥用植物在4個少數(shù)民族間作為7種民族藥應用,藥用種類占總數(shù)的24%;草蓯蓉屬植物共3種,其中2種藥用植物在8個少數(shù)民族間作為10種民族藥應用,藥用種類占總數(shù)的67%;肉蓯蓉屬植物共5種,其中2種藥用植物在3個少數(shù)民族間作為3種民族藥應用,藥用種類占總數(shù)的40%(表1)。

2.2 寄主類型多樣 列當屬25種植物都為寄生植物,其中有16種植物的寄主有明確記載,主要是蒿屬植物。草蓯蓉屬藥用植物的寄主隨植物種類不同

表1 列當屬、肉蓯蓉屬和草蓯蓉屬植物在少數(shù)民族間藥用情況

Table 1 The officinal of Orobanche, Cistanche and Boschniakia in the minority

屬名植物名稱寄主民族藥種類民族藥名稱藥用部位功效與主治

列當屬 列當Orobanche coerulescens蒿屬植物傈傈藥王念密

全草和根 主治腎虛腰膝冷痛、陽痿、遺精;外用治小兒腹瀉、腸炎、痢疾

蒙藥特木根-蘇樂全草 補腎助陽,強筋骨;主治炭疽、陽痿、腰腿酸軟、神經(jīng)官能癥、小兒腹瀉等;外用消腫

彎管列當O. cernua蒿屬或谷類植物蒙藥阿紫音-特木根-蘇樂全草用途同列當蒙藥功效

黃花列當O. pycnostachya蒿屬植物蒙藥希日-特木根-蘇樂全草用途同列當蒙藥功效

滇列當O. yunnanensis彝藥薄荷如全草 主治小兒麻痹、肢體消瘦、陽痿遺精

大花列當O. megalantha木藍屬、茉莉?qū)僦参锊厮帾毾銊t全草 主治子宮出血、鼻血衄、陽痿、筋骨酸痛

毛藥列當O. ombrochares蒙藥烏蘇圖-希日-特木根-蘇樂全草用途同列當蒙藥功效

草蓯蓉屬 丁座草Boschniakia himalaica杜鵑花屬植物傈僳藥莫奪比塊莖 主治胃痛、腹脹、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吸蟲病、腮腺炎

普米藥可白柳全草主治風濕關節(jié)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吸蟲病、草烏炎

白藥寄母懷胎、一支臘塊莖 理氣、止痛、止咳、祛痰、消脹、健胃;主治胃痛,腹痛、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痛

佤藥日嘎呀全草主治外傷出血、強壯

彝藥結角頭麻全草主治外傷出血、強壯

哈尼藥全草主治外傷出血、強壯

草蓯蓉B. rossica愷木屬植物朝藥不老草、不爾老草、草早翁全草 主治腎陰虛引起的陽痿、遺精、、不孕、腰膝冷痛、老年便秘、津枯便秘、小便遺瀝、崩漏帶下、膀胱炎、膀胱出血等證

蒙藥寶日一高要全草 主治泛酸、胃脹、“協(xié)日"性頭痛、陽痿、遺精、、赤白帶下、腰腿痛

肉蓯蓉屬 肉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梭梭、白梭梭藏藥敦母索恰肉質(zhì)莖主治咽喉腫痛、乳蛾、癰癤疔毒

蒙藥查干-告亞肉質(zhì)莖 主治腰膝痿軟、陽痿、遺精、女子不孕、赤白帶下、腸燥便秘

沙蓯蓉C.sinensis 紅砂、珍珠柴、沙冬青、藏錦雞兒、霸王、四合木、綿刺等蒙藥盾達地音一察干一高要全草 溫陽益精、潤腸通便;主治腎虛陽衰癥、便秘

管花肉蓯蓉C. tubulosa檉柳屬植物莖益腎壯陽、潤腸通便、補精血

鹽生肉蓯蓉C. salsa (細枝/凸尖)鹽爪爪、紅沙、珍珠柴、白刺、芨芨草等全草 溫腎壯陽、潤腸通便、補血;主治陽痿遺精、腰膝冷痛、血虛便秘等

而異,丁座草B. himalaica的寄主是杜鵑花屬植物,草蓯蓉B. rossica的寄主是愷木屬植物。肉蓯蓉屬植物的寄主也隨植物種類而異,肉蓯蓉C. deserticola的寄主是梭梭或白梭梭;沙蓯蓉C. sinensis的寄主類型多樣,分別是紅砂、珍珠柴、沙冬青、藏錦雞兒、霸王、四合木、綿刺等;管花肉蓯蓉C. tubulosa的寄主是檉柳屬植物;鹽生肉蓯蓉C. salsa的寄主是細枝鹽爪爪、凸尖鹽爪爪、鹽爪爪、紅沙、珍珠柴、白刺及芨芨草等。因此,可以依據(jù)寄主的分布區(qū)、蘊藏量等可間接獲取、分析、判斷上述植物的相關信息。

2.3 入藥部位不同 列當屬植物除了列當在傈僳藥以全草及根入藥外,其余都以全草入藥。草蓯蓉屬除了草蓯蓉在白藥和傈僳藥中以塊莖入藥外,其他8種少數(shù)民族藥用植物均以全草入藥。肉蓯蓉屬肉蓯蓉肉質(zhì)莖入藥、沙蓯蓉全草入藥(表1)。

2.4 傳統(tǒng)療效與現(xiàn)代研究一致 列當屬、草蓯蓉屬、肉蓯蓉屬多種植物在我國民間入藥,歷代本草和各地中草藥手冊都有記載(表1)。綜合分析上述3屬植物的傳統(tǒng)功效,可歸納為3個方面:補腎壯陽、潤腸通便,主治各類出血,主治各種疼痛。

傳統(tǒng)功效與主要活性成分密切關聯(lián),對上述3屬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列當屬主要活性成分為苯乙醇苷類、環(huán)烯醚萜苷類和多糖;肉蓯蓉屬主要活性成分為苯乙醇苷類、環(huán)烯醚萜苷類、木質(zhì)素類、揮發(fā)油類和多糖;草蓯蓉屬主要活性成分為環(huán)烯醚萜苷類、揮發(fā)油類和多糖(表2)。其中苯乙醇苷類成分和環(huán)烯醚萜苷類成分在上述3屬內(nèi)分布廣泛?,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苯乙醇苷類成分具有很好抗菌、抗炎、抗氧化、增強記憶力等作用,目前在肉蓯蓉共分離得到22個苯乙醇苷類成分。而在傳統(tǒng)療效中上述3屬植物都具有治療腸炎、痢疾及各類疼痛,如胃痛,腹痛、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痛等,說明活性成分與傳統(tǒng)療效一致?,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草蓯蓉B. rossica、肉蓯蓉C. deserticola、黃花列當O. pycnostachya提取物和歐亞列當O. cumana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草蓯蓉B. rossica乙醇提取物和多糖、肉蓯蓉C. deserticola多糖、管花肉蓯蓉C. tubulosa、歐亞列當O. cumana水提取物和列當 O. cumana多糖都具有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歐亞列當O. cumana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500 mg?kg-1能促進雄性幼鼠附性器官發(fā)育,具有雄性激素樣作用。這些都證明了傳統(tǒng)療效中的補腎助陽,強筋骨、強壯等功效相一致。草蓯蓉B. rossica水提液也證明具有抗炎作用,這與治療膀胱炎等功效一致。

表2 主要化學成分類型[2-13]

Table 2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植物苯乙醇苷環(huán)烯醚萜類木脂素類多糖揮發(fā)油

(紫花)列當Orobanche coerulescens +++

圓齒列當O. crenata +

肉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管花肉蓯蓉C. tubulosa++

鹽生肉蓯蓉C. salsa++++

草蓯蓉Boschniakia rossica+++

環(huán)烯醚萜苷類在3個屬中廣布,李茂星等研究發(fā)現(xiàn)總環(huán)烯醚萜苷可以顯著縮短凝血酶時間, 并增加纖維蛋白原含量, 表現(xiàn)出很好的凝血作用[14]。也有研究表明肉蓯蓉總苷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這也佐證了傳統(tǒng)藥物學中上述3屬植物都有止血功效(表3)。因此,從活性成分和藥理研究等方面進一步證明了民族藥傳統(tǒng)療效的正確性。

表3 藥用植物現(xiàn)代藥理作用[15-22]

Table 3 Modern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these medicinal plants

現(xiàn)代藥理作用藥用植物及部位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及抗衰老 草蓯蓉Boschniakia rossica提取物;肉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提取物;黃花列當Orobanche pycnostachya提取物;歐亞列當O. cumana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

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草蓯蓉B. rossica 乙醇提取物,多糖;肉蓯蓉C. deserticola多糖;管花肉蓯蓉C. tubulosa;歐亞列當O. cumana水提取物;列當O. cumana多糖

抗應激管花肉蓯蓉C. tubulosa;草蓯蓉B. rossica提取物

抗腫瘤草蓯蓉B. rossica 甲醇提取物;野菰種子

抗炎草蓯蓉B. rossica水提液

保肝草蓯蓉B. rossica;肉蓯蓉C. deserticola

抗血小板聚集肉蓯蓉C. deserticola總苷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草蓯蓉B. rossica提取物;肉蓯蓉C. deserticola苯乙醇苷類化合物

其他:抗輻射;通便;改善學習記憶;鎮(zhèn)靜;抗病毒;抗動脈粥樣硬化;保護缺血心肌肉蓯蓉C. deserticola

2.5 野生資源趨于瀕危 肉蓯蓉生長在內(nèi)蒙古、甘肅、新疆及青海等地的湖邊,寄生于藜科植物梭梭(鹽木)Haloxylon ammodendron Bunge的根上,是世界瀕危保護植物。野生肉蓯蓉因被大量采挖,數(shù)量已急劇減少。據(jù)調(diào)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僅有7株肉蓯蓉,而且由于梭梭是駱駝的優(yōu)良飼料和當?shù)厝罕姷娜剂希蜻^度放牧和大量砍挖,使梭梭的數(shù)量也急劇下降,這進一步加重了肉蓯蓉瀕危的境地。作為名貴中藥,其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加,而資源蘊藏量瀕危枯竭,要解決如此巨大的供需矛盾,目前正從2條途徑進行嘗試:一是進行大規(guī)模規(guī)范化栽培來增加市場供應,目前在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新疆的南疆、甘肅酒泉等地都有較大規(guī)模的種植。二是根據(jù)藥用植物親緣學的原理,親緣關系越近的種,其活性成分越相似、功效越相近的觀點指導下,尋找肉蓯蓉的可替代植物種類。其中,列當屬為列當科最大的一個屬,該屬植物分布廣泛,資源豐富,而且多種植物在我國部分地區(qū)民間以作為藥用,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利用前景。已有的研究均表明列當屬和肉蓯蓉屬植物具有相似的化學成分,這是民間尋找代用品的化學基礎,因此深入研究和開發(fā)列當屬植物資源對緩解肉蓯蓉植物資源匱乏局面和擴大藥源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20卷[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2:507.

[2] 宋志宏,屠鵬飛,趙玉英,等.管花肉從蓉的苯乙醇苷類成分[J].中草藥,2000,31(11):808.

[3] 周玉碧,田永禎,林鵬程,等. 肉蓯蓉脂溶性成分分析[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0(22):450.

[4] Kobayashi H,Karasawa H,Miyase T,et al. Studies on the Constiuents Cistanchis Herba V. Isolation and structures of two new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cistanoside E and F[J].Chem Pharm Bull,1985,33(4):1452.

[5] Karasawa H, Kobayashi H, TakizawaN, et al.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Cistanchis Herba Ⅶ.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cistanosides H and I[J].Chem Pharm Bull, 1986, 106 (7): 562.

[6] Yoshizawa F, Detama T, Takizawa N, et al.The constiuents of Cistanoside tubulosa (Schkenk)Hook. F. Isolation and structures of a new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and a new neolignan glycoside[J] . Chem Pharm Bull,1990, 38 (7):1927.

[7] Yim S H, Kim H J, Liu Y Z, et al. A new iridoids from Boschniakia rossica[J]. Chem Pharm Bull, 2004, 52 (2): 289.

[8] Shyr M H, Tsai T H, Lin L C. Rossicasins A, B and rosicaside F, three new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from Boschniakia rossica[J]. Chem Pharm Bull,2006,54 (2): 252.

[9] 趙軍,閆明,黃毅,等.紫花列當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藥材,2007,30(10):1255.

[10] 趙軍,閆明,黃毅,等.紫花列當水溶性成分研究[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09,21:619.

[11] 韓繼新,楊九艷,邵紅霞,等.蒙藥黃花列當化學成分的研究[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1(6):669.

[12] 邵紅霞,楊九艷,鞠愛華.蒙藥列當?shù)幕瘜W成分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26(1):129.

[13] 張雷紅,堵年生.肉從蓉化學成分的研究概況[J].中成藥,2003,25(4):323.

[14] 李茂星, 賈正平, 胡之德, 等. 藏藥獨一味止血有效部位總環(huán)烯醚萜苷對大鼠血液凝集參數(shù)的影響[J].中國藥房,2007,18(3):2312.

[15] 劉東春,王芳,崔征,等.歐亞列當提取物的藥效學研究[J].中藥材,2000,23(6):341.

[16] 曾群力,鄭一凡,呂志良.肉蓯蓉多糖的免疫活性作用及機制[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2,31(4):284.

[17] 劉東春,王芳,崔征,等.歐亞列當抗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的研究[J].沈陽藥科大學報,2001,18(3):204.

[18] Geng X C, Tian X F, Tu P F, 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echinacoside in the mouse MPTP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7,564:66.

[19] Tian X F, Pu X P. Phenylethanoid glyeosides from Cistanches sanlsa hibit apoptosis induced by 1-methyl-4-phenylpyridinum ion in neurons[J].J Ethnopharmacol,2005,97 (1):59.

[20] 楊宏新,楊勇,閆曉紅.肉蓯蓉抗運動性疲勞機制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8,15(4):24.

[21] 劉曉林,趙秀香,魏穎穎,等.向日葵列當粗提物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08(3):104.

[22] 馬風霞,趙權.列當多糖的提取與組成分析[J].特產(chǎn)研究,2003(2):43.

Investigation of ethnic medicinal plants Orobanche,

Cistanche and Boschniakia

BAI Zhen-fang1, LIU Yong1, WANG Xiao-qin2*

(1.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2.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01011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pecies of ethnic medicinal plants Orobanche,Cistanche and Boschniakia, and their ethnopharmaceutical uses were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systematical data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relevant specimen and referen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x plants belonging to Orobanche were used as seven kinds of ethnic medicinal plants, two plants attributing Boschniakia were used as ten kinds of ethnic medicinal plants, two plants of Cistanche were used as three ethnic medicinal plants. The same plant was often used as different ethnic medicine in varied ethnic minorities. The effects of the ethnic medicines included yang-tonifying, hemostasis and analgesic activities. Henc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the rich plant resource of Orobanche for alleviation of Cistanche resources shortage.

第4篇:蒙藥學論文范文

摘 要:查閱近年國內(nèi)京大戟研究文獻,對其藥材基原、化學成分、藥理藥效、歷史沿革、臨床應用等方面進行分析整理,尤其對京大戟的化學成分、炮制方法做了較為詳細的總結,通過對書籍和文獻的系統(tǒng)歸納,得出了較為明確的結論,為今后京大戟的規(guī)范化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京大戟;化學成分;現(xiàn)代研究

中圖分類號:R282.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717(2011)03-0577-03

Modern Research of Radix Euphorbia Pekinensis

ZHANG Le-lin1,SUN Li-li2

(1.College of pharmacy Shand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

2. Shando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

Abstract:Refer to the documents of Radix Euphorbia Pekinensis in recent years.Analyze the Original of Radix Euphorbia Pekinensis、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y and Potency、Historical origi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And conclud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method of processing detailedly.Get a properly conclusion by making a summary of the books and ducuments.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tandardized research of Radix Euphorbia Pekinensis.省略。

京大戟是我國傳統(tǒng)中藥,收載于歷次版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性味苦、寒、有毒,歸肺、脾、腎經(jīng),具有瀉水逐飲,消腫散結的作用,用于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等癥[1]。臨床上常用于胸膜炎積水, 晚期血吸蟲病腹水, 肝硬化腹水及精神分裂癥等。京大戟主產(chǎn)于江蘇南京、揚州、邳州等地,此外,四川、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亦產(chǎn)[2]。

1 藥材基原

京大戟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未發(fā)芽前,或秋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殘莖及須根,洗凈曬干。京大戟應用歷史悠久,但目前市場上多用紅大戟代替京大戟使用,二者所含化學成分不同,臨床應用亦有所區(qū)別,紅大戟瀉水、逐飲、消腫的作用不及京大戟,但其攻毒散結作用較強。由于其毒性作用較小,使用較為安全,亦有瀉水逐飲的功效,故現(xiàn)在臨床上多使用紅大戟。

經(jīng)孟慶安等考證,歷代本草所載大戟即為大戟科植物京大戟,而從未對紅大戟有任何描述,直到民國之后,各種中藥書籍中開始出現(xiàn)紅大戟的描述,由于紅大戟毒性較小且有一定的療效,市場上逐漸流行使用紅大戟代替大戟入藥,而歷代所用京大戟卻逐漸無人問津。究其原因,可能因為自《本草圖經(jīng)》以來便記載大戟“春生紅芽,漸長作叢,高一尺以來;葉似初生楊柳小團;三月、四月開黃紫花;團圓似杏花,又似蕪荑”,《本草綱目》也記載“杭州紫大戟為上”,此后,諸本草均以此稱大戟“春生紅芽”, 很多方書也注明用“紫大戟”、“紅芽大戟”。雖然實際指的都是現(xiàn)在的京大戟,但正因為這些名稱的刻意注明,另加紅大戟的花也是淡紫紅色,且頂生數(shù)十朵密集呈頭狀的聚傘花序,所以將書中描寫的京大戟誤認為是上等的紫大戟(紅大戟)。又由于紅大戟的毒性確實較京大戟小,使用較為安全,亦有瀉水逐飲的功效,所以后人可能誤以為現(xiàn)在用的紅大戟是大戟中的上品紫大戟,以致造成現(xiàn)在市場上多用紅大戟,幾乎不見京大戟。紅大戟雖也有瀉水逐飲的作用,但其功效完全比不上京大戟,所以對京大戟進行必要的現(xiàn)代研究,使其能更好的得以應用是非常必要的[3-4]。

2 化學成分的研究

現(xiàn)代研究結果表明,京大戟中主要含有三萜類、二萜類、黃酮類、生物堿、有機酸、鞣質(zhì)、樹脂膠、大戟色素體A、B、C等成分[5]。

2.1 三萜類化合物 三萜類化學成分大戟苷,也有文獻叫做大戟酮,經(jīng)查閱,二者為同一種化學物質(zhì),大戟苷是由大戟苷元euphornetin與D-葡萄糖、L-阿拉伯糖結合而成。有報道說大戟苷是京大戟中主要的毒性成分,其在體內(nèi)有類似巴豆油或斑蝥素的作用,對消化道有較強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劇烈的腹瀉、腹痛、便血。分析其作用機理可能是由于大戟苷溶解紅血球而使局部細胞壞死,內(nèi)服腐蝕消化道出血所致[6-7]。目前京大戟的化學成分研究中并未有分離得到大戟苷的報道,分析其化學成分得到最多的是三萜類化合物大戟醇。梁僑麗等從通過對京大戟乙醇總提取物進行硅膠柱層析分離得到了三萜類化合物大戟醇(euphol)和甘遂甾醇(ticullol),二者質(zhì)譜數(shù)據(jù)基本一致,分析得出,二者可能互為同分異構體[8]。姜文紅等通過硅膠柱色譜以不同比例正己烷-三氯甲烷及三氯甲烷-甲醇洗脫,從京大戟的石油醚部位分離得到3個三萜類化合物,分別鑒定為24-亞甲基-環(huán)阿爾廷醇(24-methene-cycloartenol)、大戟醇(euphol)和甘遂甾醇(tirucallol)[9]。郭增軍等從湖北大戟根的丙酮提取物中分離得到8個化合物,其中包括三萜類化合物大戟甾醇(euphol)[10]。大戟醇作為京大戟三萜類成分的主要分離物,其藥理藥效作用目前仍不是很明確,有待于進一步的實驗加以驗證。

2.2 二萜類化合物 Kong LY等分離并鑒定了4種具細胞毒作用的二萜類化合物,分別為Euphpekinensin、3,12-o-diacetyl-7-o-benzoyl-8-methoxyingol、ingol-12-acetate、ingol,能顯著抑制體外鼻咽癌細胞的活性[11]。也有報道說京大戟中所含的二萜酯類是其毒性作用的成分,主要表現(xiàn)為對粘膜、皮膚和胃腸道強烈的刺激性。梁僑麗等從京大戟提取物中分離得到casbane烷型二萜類化合物京大戟素(euphpekinensin),并證明其有較強的細胞毒性,可以抑制人體的KB細胞[8]。

2.3 黃酮類化合物 Ahn MJu等從京大戟中分離出4種黃酮類化合物,并證明其具有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的作用[12]。

2.4 其他成分 孔令義等對京大戟化學成分進行研究,從京大戟中分離得到九個化合物,經(jīng)理化常數(shù)和波譜數(shù)據(jù)分析,分別鑒定為羊毛甾醇(Ⅰ)、3-甲氧基-4-羥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Ⅱ)、β-谷甾醇(Ⅲ)、傘形花內(nèi)酯(Ⅳ)、2,2′-二甲氧基-3,3′-二羥基-5,5′-氧-6,6′-聯(lián)苯二甲酸酐(Ⅴ)、d-松脂素(Ⅵ)、槲皮素(Ⅶ)、3,4-二甲氧基苯甲酸(Ⅷ)和3,4-二羥基苯甲酸(Ⅸ),Ⅵ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的木脂素類化合物[13]。梁僑麗等同樣對京大戟進行研究,通過硅膠柱進行梯度洗脫分離得到8個化合物,除三萜類化合物大戟醇(Ⅵ)、三萜類化合物tirucallol(Ⅶ)和二萜類化合物京大戟素(Ⅷ)外,其余五個化合物經(jīng)理化常數(shù)和4大光譜數(shù)據(jù)分析,分別鑒定為正十八烷醇(Ⅰ)、3-甲氧基-4-羥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Ⅱ)、β-谷甾醇(Ⅲ)、正三十烷酸(Ⅳ)、2,2′-二甲氧基-3,3′-二羥基-5,5′-氧-6,6′-聯(lián)苯二甲酸酐(Ⅴ)、其中Ⅱ、Ⅲ、Ⅴ結構鑒別與孔令義所做的化學結構鑒別一致,Ⅰ、Ⅳ、Ⅵ、Ⅶ均為首次從京大戟中分離得到[8]。

3 京大戟藥理作用的研究

3.1 瀉下作用 京大戟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國外學者早已對京大戟的瀉下作用有了較深入的研究,研究證明京大戟瀉下作用機理是由于其化學成分刺激腸管,引起腸蠕動增加,從而產(chǎn)生瀉下作用。其藥效作用是通過刺激腸管,促進腸蠕動,增加腸道內(nèi)腸液,加速腸內(nèi)容物的推動而產(chǎn)生瀉下作用,減少內(nèi)容物在腸道內(nèi)的停留時間及增加水份的吸收而達到消除腹水、胸腔積液等的目的[14]。日本學者Masakazu也通過實驗研究證實京大戟的乙醚提取物和熱水提取物均具有較強烈的瀉下作用。

3.2 抗炎作用 通過對大鼠、小鼠角叉菜膠引起的足水腫實驗發(fā)現(xiàn),京大戟石油醚提取液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抗炎作用,京大戟石油醚提取液對由佐劑或甲醛引起的關節(jié)炎有明顯的抗炎活性。通過對角叉菜膠誘導的大鼠胸膜炎實驗發(fā)現(xiàn),京大戟抗炎作用的機理是其提取液通過抑制相關組織血管的通透性,從而使白細胞總數(shù)增加而使?jié)B出液減少,從而發(fā)揮其抗炎功效[15]。

3.3 利尿作用 通過對大鼠先造成實驗性腹水后,再灌服京大戟煎劑或醇浸液,則可產(chǎn)生明顯的利尿效應[16]。

3.4 其他作用 京大戟醇提取物有興奮離體妊娠子宮的作用。京大戟提取液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并能拮抗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尚溪瀛等研究發(fā)現(xiàn)京大戟注射液可以延長L615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期,并阻斷了S期細胞。由此證明了京大戟注射液具有抗癌作用[17]。

3.5 毒性作用 京大戟提取物對腎有刺激性,過量服用能引起咽喉腫脹、充血,嘔吐,劇烈腹痛及腹瀉,繼而累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眩暈,昏迷、痙攣,瞳孔放大,終因虛脫而麻痹死亡。我國歷代本草記載,大戟與甘草配伍是禁忌,屬十八反之列。動物實驗證明,小鼠腹腔注射京大戟,甘草乙醇浸出液或灌服煎劑,可增加大戟的毒性[18]。

4 京大戟的炮制歷史沿革

京大戟為一瀉水、逐飲、消腫的要藥,其作為藥物最早見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為下品,言其味苦、寒。主蠱毒、十二水、腫滿急痛、積聚、中風、皮膚疼痛、吐逆。已經(jīng)有二千多年的藥用歷史,為中醫(yī)傳統(tǒng)的瀉下藥。歷代醫(yī)家在臨床應用中十分重視對大戟的炮制,記載和保存了京大戟炮制的豐富經(jīng)驗。

大戟的炮制方法始見于劉宋時代雷的《雷公炮炙論》,書中要求“蒸”后用。此后逐漸發(fā)展為單制和輔料制兩類制法。單制法有:炙( 炒) 、蒸、煮、焙等,其中唐代最早提出大戟炒法,如《外臺秘要》有大戟切片,炒令黃,治膀胱不通,四肢急滿。其后,各朝代醫(yī)書中都有相同的記載,其中還記述了炒制的不同要求。如宋?《博濟方》中有大戟“炒令黃色”的記載;明?《醫(yī)學入門》中也提到了大戟“微炒”等等。大戟輔料制法的記載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宋代及之后所記載京大戟的輔料制法有:漿水制、泔制、酒制、鹽制、麩制、面煨、醋制等,如《圣濟總錄》以麩炒大戟治水氣腫滿;《太平圣惠方》中有大戟以生姜汁和面裹煨熟,搗為末,治積年厭食癥;明?《景岳全書》中提到“醋浸炒”,治一切沉積痰飲;明?《醫(yī)學綱目》也中有“酒浸三宿,切片焙干”使用的記載;清朝時期《串雅補》中又新增“鹽水炒”的制法等等。

京大戟現(xiàn)代炮制方法中,最常用的是醋制法。其中醋制法又包括醋炒和醋煮兩類方法。醋煮法是05版《中國藥典》收錄京大戟的唯一炮制方法。而在《全國中藥炮制規(guī)范》中收載京大戟的炮制方法則是醋炒法。有資料研究,通過生品京大戟與不同醋濃度醋制京大戟比較,在相同量煎煮、濃縮8g生藥/mL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京大戟未炮制品對小鼠的LD50顯著低于各濃度醋制品對小鼠的LD50,生品LD50為157.35g/kg,而10%、30%、50%、70%的京大戟醋制品依次為188.31、176.43、214.60、197.49g/kg,由此可以看出,京大戟經(jīng)醋炮制后毒性作用顯著降低(P

5 京大戟臨床作用的研究

京大戟主要功效是瀉水逐飲,消腫散結,古代醫(yī)書對大戟此功效亦有記載。如《活法機要》中記載大戟與牽牛子、木香同用,具有逐水退腫的作用,可治療水腫壅盛,臨床上用于臟腑水濕在中、下焦,腹大如鼓,二便不通,脹滿急痛等癥?!度蚍健分杏涊d大戟與甘遂、白芥子同用,具有逐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痰涎留在上焦,咳嗽黏稠,喘急背冷等癥,亦可治頭痛不可舉,或咳唾喘急,或痰迷心竅。

京大戟作為藥物應用于現(xiàn)代臨床,其主要治療腎炎水腫、結核性胸膜炎、百日咳等病癥[21-22]。除以上臨床應用外,同時現(xiàn)代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京大戟用作注射液在臨床上對于抗腫瘤作用有一定的療效,文成英等通過對KY821白血病細胞株的體外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京大戟注射液可以明顯的阻斷人體S期細胞的生長,從而有效的抑制癌細胞DNA的合成,驗證了關于京大戟有效成分具有抗癌、抗病毒的報道[23]。但京大戟注射液作為抗腫瘤藥物依然存在問題,低藥物濃度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不如西藥敏感,但如過大地增加藥物濃度仍可產(chǎn)生較大的毒副作用。

6 小結與討論

目前市場上對于京大戟的應用比較混亂,對于京大戟和紅大戟沒有進行明確的區(qū)分,甚至有些地方直接用紅大戟來代替京大戟作為藥用,雖然兩味藥材在功能主治上有相似之處,但其各有側重點,京大戟雖然毒性較大,但其瀉水逐飲消腫之力完全在紅大戟之上,紅大戟作為藥用更側重在其毒性稍小,攻毒散結力稍勝。而紅大戟在瀉水逐飲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京大戟的。

對于京大戟的化學成分的研究,雖然國外早已對大戟屬植物有較多的研究,但對于京大戟的化學研究尚不充足,京大戟的有效成分及其毒性成分尚未十分明確,國內(nèi)關于京大戟化學成分方面的報道也比較少見,這一領域仍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雖然京大戟具有較多藥理功效,但由于臨床上缺乏對其藥理作用,特別是毒副作用機制更深入的研究,因此京大戟的應用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解毒、減毒,從而更好地發(fā)揮京大戟的藥理治療作用,也是研究人員致力的目標。現(xiàn)代研究逐步證明,大棗中的某些成分確實可解大戟類植物的毒性。并且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大棗的解毒機制是從多方面同時進行的,如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癌作用、抗炎作用、黏膜保護,與毒性成分結合生成對機體無毒或低毒的新物質(zhì),等等。目前已有相關課題從以上各個方面展開了對大棗緩解大戟類藥材毒性機制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繼續(xù)深入地研究,將為未來臨床安全使用大戟類藥材提供大量可靠的數(shù)據(jù),并且為將該類化合物開發(fā)利用為新型、安全、高效的藥物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經(jīng)過歷代醫(yī)家和現(xiàn)代科學實驗的不斷摸索實踐,對于京大戟的炮制已有了比較確切的方法,目前大家一致認為醋制法是減少京大戟毒性的最好方法,2005版《中國藥典》和《全國中藥炮制規(guī)范》也收載了有關京大戟醋制的方法,也有很多文獻報道,通過小鼠的急性毒性實驗也證實了京大戟經(jīng)醋制后其毒性作用可以顯著的降低。所以說目前為止炮制京大戟的輔料選擇基本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唯一欠缺的是其炮制規(guī)范化研究和質(zhì)量標準的建立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也希望本文能對京大戟研究的進一步完善提供科學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156.

[2] 《中華本草》蒙藥卷[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4:261-262.

[3] 孟慶安,徐志堯,劉秀書.大戟用藥品種的探討[J].天津藥學,2007,19(6):25.

[4] 李偉,蔡霞.大戟屬藥用植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8,27(5):1-5.

[5] 翁維良.中藥臨床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27-228.

[6] 宗倩倩,唐于平.大戟科中藥材的毒性作用研究進展[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24(4):283-285.

[7] 嚴亨波,肖新月.大戟科5種有毒中藥材的活性成分及質(zhì)量標準研究進展[J].中國藥師,2007,10(6):544-546.

[8] 梁僑麗,戴傳超,吳啟南,等.京大戟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08,39(12):1779-1781.

[9] 姜文紅.京大戟石油醚提取部分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醫(yī)藥信息,2009,26(6):15-16.

[10] 郭增軍,左建峰.九牛造化學成分研究[J].中藥材,2007,30(4):412-415.

[11] Kong LY,Li Y,WuXL,et al.Cytotoxic diterpenoids from Euphorbia pekinensis[J].Planta Med,2002,68(3):249.

[12] Ahn MJ,Kim CY,Lee JS,et al.Inhibition of HIV-1 integrase by galloyl glucoses from Terminalia chebula and flavonol glycoside gallates from Euphorbia pekinensis[J].Planta Med,2002,68(5):457.

[13] 孔令義 閔知大.大戟根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學學報,1996,31(7):524-529.

[14] 竇志華,丁安偉.大戟屬有毒中藥毒性成分及炮制減毒研究進展[C].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六屆中藥炮制學術會議論文集:226-232.

[15] 左風(譯).大戟提取物的抗炎作用[J].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98,20(3):39.

[16] 崔珉等.中國生理科學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北京:中國生理科學會學術會議,1964:136.

[17] 尚溪瀛.大戟注射液對L615白血病小鼠體內(nèi)藥物實驗及DNA含量的檢測[J].中醫(yī)藥學報,2000(2):67.

[18] 郭曉莊.有毒中草藥大辭典[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2:339.

[19] 金世元,王琦.中藥飲片炮制研究與臨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475-477.

[20] 王琦,王虎龍.現(xiàn)代中藥炮制與質(zhì)量控制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238-239.

[21] 湯禮文.大戟紅棗湯治療急性腎炎40例[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3,6(1):36.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