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關于魯迅的資料范文

關于魯迅的資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魯迅的資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于魯迅的資料

第1篇:關于魯迅的資料范文

前些年遇到張家瑞的畫集,看到他的木刻作品。凡是涉及魯迅的,都顯得很溫和,從來都不是緊張的、黑暗感的。完全是另外的路子。2005年,他把手拓藏書票十六幀贈送給魯迅博物館,其中都是與魯迅相關的作品。每一幅魯迅的肖像都慈祥清麗,四周是朗然的光照。即便是肅殺的場景,依然流動著溫潤的愛意。一幅魯迅在“五四”前后的頭像很特別,借鑒了教育部時期的一張舊照。在認真還原著苦楚中的內(nèi)心的同時,卻又增加了寧靜感。黑白的反差并不大,神態(tài)是安然的。作者眼里的魯迅是大愛的普照,寂靜里的沉思,不都是怨懟之情,而是含著對人世間無邊的悲憫與愛意。畫家從這個角度揣摩魯迅,留下的是他自己的聲音。我被作者的筆觸打動了。那一刻才認識到,魯迅的多意性,我們先前在藝術里表現(xiàn)的還是太少。

九十余年,我們與它久違了,關于那個時代的議論,卻從未停止過,也難有齊一的結(jié)論。后人看前人,總是難以回到現(xiàn)場,夾雜著自己的背景經(jīng)驗是自然的。我有時候查閱那時候的資料,常有種難言之感,歷史是后人的書寫,總要遺漏些東西,比如日常生活與人際交往,還有人文地圖,都值得一閱,可以矯正我們思想里的教條。前幾日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聽友人講史,眼睛一亮,許多材料都是新的。我們過去只信史家的話,沒有親自瀏覽舊史料,從西洋圖書里的材料資料里,就能望到另一個晚清。戰(zhàn)爭并非都是鎖國傲慢所致,帝國主義的策略在其中的作用,我們知道得很少。讀史與讀人其實是一個道理,我們理解前人時多換幾個角度,結(jié)論就不一樣了。

“五四”改寫了中國命運。士大夫的那一套漸漸退出,革新者突然走到臺前,新文化出現(xiàn)了,人們終于有了自己的新式表達??墒菍ζ溥^程,我們向來知之甚少。它是如何出現(xiàn)的,思想的集散地是怎樣形成的,都可細細研究。即以魯迅為例,他的精神潛伏與噴吐,智慧的高妙與奇絕,不都像文學史家描述的那么枯燥。歷史是趣味的存在,藝術家頗能體會一二。憂患的思想家,多是有柔情的游子,張家瑞刻畫的魯迅,對史學家不妨說是一個提示。就歷史的講述而言,我們可調(diào)試的空間,不獨新舊之差,亦有深淺之別也。

第2篇:關于魯迅的資料范文

1 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遺體、挽聯(lián)、致敬、、團聚、情節(jié)、記性、保存、陰暗、低微、寒意、深奧、詳細、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聲痛哭、囫圇吞棗、張冠李戴、馬馬虎虎、恍然大悟、北風怒號、匆匆忙忙、飽經(jīng)風霜”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jié)合時代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抓住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

4 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 抓住語言文字,通過朗讀、感悟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zhì)。

2 學習作者運用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相關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1 聽錄音導入。

1.1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8課 。(師板題)

1.2 聽鮑國安朗誦錄音:《有的人》,你認為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1.3 交流。(引導學生用詩中的語言回答)

設計意圖:播放錄音,營造氛圍,喚醒學生對魯迅的尊崇和敬佩,建立起對課文的情感認知聯(lián)系,同時幫助學生積極地走進文本。

2 學習課文,感受魯迅先生優(yōu)秀品質(zhì)

2.1 自由默讀全文,找出體現(xiàn)魯迅先生優(yōu)秀品質(zhì)的語句畫下來并寫出自己的體會。

2.2 全班交流:

師:魯迅先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做了許多讓人難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打動且感染了千千萬萬的人。文中哪些地方也打動了你,把你的體會和大家說一說吧。

(生談到哪一部分,教師隨機指導。)

A、學習 “笑談《水滸》”這一部分

(1)生談體會。

①師:你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體會到的?

②幻燈出示:

提問:你聽懂伯父的話了嗎?從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③師:臨走時,魯迅先生又送周曄兩本書,可以說明什么?

(2)理解“囫圇吞棗”“張冠李戴”的意思。(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

師小結(jié):魯迅先生婉轉(zhuǎn)地批評了周曄,而且還送她了兩本書,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關心子女,善于啟發(fā)教育子女,為孩子們想得多的魯迅。

(3)帶著如上的體會,自由朗讀。

B、學習“趣談‘碰壁’”這一部分

(1)生試談體會。

師:“談碰壁”這件事你看出了魯迅先生怎樣的品質(zhì)?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可多叫幾個學生)、

(2) 重點學習:“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一句。

①“四周圍黑洞洞的”是指什么?“碰壁”指什么?

②師介紹“時代背景資料”。 (幻燈出示)

師:生活在舊中國最黑暗時代的魯迅先生正因為為勞苦大眾想得多,所以他才會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橫眉冷對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爭。

設計意圖:伯父關于鼻子扁平的話含義深刻,不易理解。當時社會背景的介紹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魯迅先生的話,更能讓學生體會到當時社會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4)生再談理解,感受。

(5)師:這一段,是通過什么來描寫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的?(對話)

師:請你們各自找一位同學進行分角色的對話朗讀,待會兒請兩位讀得最好的同學來表演。

(6)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師生評價――指名展示)

師:從這談笑似的話語中,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懼迫害的頑強的斗爭精神和樂觀主義態(tài)度。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魯迅的優(yōu)秀品質(zhì)嗎?

C、學習“救助車夫”這一部分

(1)生說說各自的體會。

(2)再仔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看文中插圖,說說魯迅先生的哪個動作最能打動你?(小心翼翼,一點一點,輕輕地,一圈一圈的、半跪)

(3) 引導學生看圖想象

①師:畫面上半跪的正是魯迅先生,請你們閉上眼睛:想象這樣的畫面:魯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夾著、一點一點地洗著、輕輕地敷著、一圈一圈地包扎著……我們真切地感覺到在這凄風冷雨中,魯迅先生就這樣半跪了很久很久……睜開雙眼,你感覺到了嗎?你看到了嗎?

生交流感受

②師:老師在想,在這個凄冷的夜晚,看到這個受傷的車夫的人只有魯迅先生嗎?其他人呢?

③師:這個像電影寫鏡頭的“半跪”,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有愛心、有同情心)

(4)抓住兩個“清清楚楚”,通過想象體會魯迅為什么變的嚴肅。

①師:為什么此刻,魯迅先生變得那么嚴肅了呢?他可能會想些什么?

②師:再想想,小周曄長大成人后,直到現(xiàn)在還“清清楚楚”的,難道還僅僅是伯父的面龐嗎?

(5)指導朗讀。(指名讀――評價――自己練讀――齊讀)

D、學習“關心女傭”這一部分

(1)生談體會

①師:女傭阿三的話講了哪兩方面的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②思考:作者是怎么表達人物品質(zhì)的?(人物的語言)

(2)指導朗讀(自由出聲練讀――女生展示讀)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自讀自悟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敢說、善說、樂說。

3 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師:魯迅先生離開我們已經(jīng)七十多年了,一個偉大的身影越去越遠。但是,魯迅先生留給我們的又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他的高尚品質(zhì),贏得了許多人的愛戴。讓我們懷著對魯迅先生無比崇敬的心情,再次去朗讀課文。同時,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①自由讀課文。

②讀課后課文鏈接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

③幻燈出示《有的人》,配樂齊聲朗誦。

設計意圖:最后讀閱讀鏈接,升華情感,在配樂朗誦詩歌中,盡情抒發(fā)對先生的愛戴之情。

4 布置作業(yè)。

讀P 96 頁“日積月累”。

設計意圖:對魯迅精神的再一次感悟,同時對“交流平臺”的學習做一鋪墊。

附:板書設計

18、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第3篇:關于魯迅的資料范文

一、帶領學生搜集信息,感知課文

感知是學習的第一個步驟,有豐富的材料才能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更加客觀的認識,在同一個主題的素材之下進行更加寬泛的閱讀才能讓學生構(gòu)建起自己的知識理解體系。在閱讀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種資料卡,讓學生能夠回家自己查找課本中相關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可以查閱一些和閱讀有關的地名、自然現(xiàn)象、人文地理特點等,以此對文章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還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集和下載一些資料,為以后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性作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閱讀關于《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對魯迅有更多的深入性的了解就需要給學生講解魯迅的品格,他為別人想的非常多,為自己想的非常少,這就是一種非常偉大的品格,要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貼近人物本身,了解人物的特點和性格,對人物有更多生平上的認識和了解??梢允褂枚嗝襟w的方式搜集關于魯迅的圖片,還有其一生的光榮事跡以及名言等,這些資料都能夠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還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感知,在學生對人物有更多個性化方面的理解。這些材料的搜集對于?W生學習同樣類型的文章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例如《我的戰(zhàn)友》《十里長街送總理》等等。資料的搜集是知識儲備的一種方式,學生可以近距離地對人物和事件進行觀察和了解,更好地走入課堂之中,感受學習的魅力,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這也是在教育心理學上稱為心理近區(qū)。

二、閱讀指導和自主探究相結(jié)合

在課外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但是課外閱讀并不是完全放任學生的一種開放類型的閱讀方式,還是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的。在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若是遇到了困難和疑惑,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混淆的地方,對文章的概念理解不清楚都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去反復地閱讀,對照文章的上下文獲取更多的閱讀旨意。語文閱讀和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相輔相成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增加閱讀才能讓學生的寫作更加豐富,才能讓學生的閱讀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尤其是一些著名的經(jīng)典讀物,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推理和論證以及說明的能力,強化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強化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能力。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會在多種閱讀的背景下得到推進和提升,也會讓閱讀漸入佳境,寫作更加順利,形成自己的寫作和閱讀風格。很多學生喜歡閱讀休閑類和科學類的讀物,這樣的閱讀方式會更具有主觀性和隨意性,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進行泛讀,搜集的材料用于寫作,每一本書都不再是過眼云煙的閱讀,每一本書都能對學生的終身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精讀、通讀以及品讀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課外閱讀文本,進入優(yōu)美的意境就要體會文章作者的真實情感,教師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做摘抄的習慣,讓學生可以大膽地去評論閱讀材料的優(yōu)劣,其中的好句和好詞等運用是否恰當。

三、延伸閱讀范圍,引領學生完善閱讀結(jié)構(gòu)

第4篇:關于魯迅的資料范文

就學術研究資源來說,情況也與以前發(fā)生了改變,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紙媒學術資源和網(wǎng)絡學術資源。相對于以前的紙媒學術資源,網(wǎng)絡學術資源雖然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研究者所悄然利用,但對其較為深入的認識、歸納、研究還沒有被提上日程。如一位歷史學界專家所稱“我們對學術的研究往往落后于學術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我們與時俱進地進行開創(chuàng)性學術研究,不得不對網(wǎng)絡學術給予高度的重視”按照百度網(wǎng)的概括,網(wǎng)絡學術資源具有以下特點:信息自由,來源廣泛;信息量極大,傳播范圍極廣;信息內(nèi)容龐雜,質(zhì)量不一;具有多媒體和超級鏈接特性以及交互性等。而網(wǎng)絡學術資源的主要類型則有:數(shù)據(jù)庫資源;學術網(wǎng)站資源;電子出版物資源;組織機構(gòu)資源;學術研究相關資源等?,F(xiàn)代網(wǎng)絡的特點可歸納為:包容性、開放性、自由性。它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對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當代著名信息社會學家卡斯特爾指出:“作為一種歷史趨勢,信息時代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圍繞網(wǎng)絡構(gòu)成的,網(wǎng)絡構(gòu)成了我們社會新的社會形態(tài),是支配和改變我們社會的源泉?!眰鞑W大師麥克盧漢也稱,“所有媒體是一些人類器官的延伸———精神的或者物質(zhì)的。輪子是腳的延伸———書是眼睛的延伸———衣服是皮膚的延伸。媒介,隨環(huán)境而變化,引發(fā)我們感覺接受的統(tǒng)一指數(shù)。每一個人的感覺擴展,改變了我們的所想和所做的方式———我們領悟世界的方式。當這些指數(shù)起了變化,人類也變化了?!币虼司W(wǎng)絡為現(xiàn)代學術研究帶來的不僅僅是某種程度上的便利,更是看待世界、思考問題的深層研究思維的改變。但同時我們也不可忽視網(wǎng)絡對學術研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袁濟喜教授認為的,“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的推廣,打破了圖書壟斷,但數(shù)據(jù)庫無限制的膨脹,導致了一種數(shù)據(jù)庫寫作文體,從而失去了學術原創(chuàng)能力”,更為嚴重的是利用網(wǎng)絡的便利進行學術造假等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等。

二、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料的數(shù)字化建設

第一,多個網(wǎng)絡電子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就人文學科來說,中國首次大規(guī)模將現(xiàn)代網(wǎng)絡電子信息技術運用于學術研究的嘗試始于上世紀末。1998年,世界銀行提出了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CNKI工程(即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是在中國范圍內(nèi)以實現(xiàn)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fā)起,始建于1999年6月。由此各種學術資源開始源源不斷的匯集到了網(wǎng)絡這一虛擬空間,并實現(xiàn)了各類資源利用上最大限度的及時、高效和便捷。這些大型數(shù)據(jù)庫包括了人文社科領域在內(nèi)的多種學科,所涵蓋的史料信息量巨大,且不斷處于更新增補的過程之中。對于現(xiàn)代文學研究來說,它們基本上將多年來公開發(fā)表出版的學術論文一網(wǎng)打盡了,并且電子化檢索系統(tǒng)對于查找相關資料也非常方便迅捷。此外還有《全國報刊索引數(shù)據(jù)庫》(原名《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shù)據(jù)庫》由上海圖書館《全國報刊索引》編輯部負責研制和編輯)、維普資訊網(wǎng)等大型數(shù)據(jù)庫。上述大型數(shù)據(jù)庫都是綜合性質(zhì)的,現(xiàn)代文學史料也自然包括于其中。

第二,網(wǎng)上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當網(wǎng)絡時代到來,人們對于圖書館的使用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前人們多靠翻卡片到書庫尋找所需資料,但隨著各圖書館網(wǎng)站的建立,實現(xiàn)了信息查詢的電子化。各網(wǎng)站除了介紹本館概況、服務項目、專題資料以外,多有“館藏目錄檢索”一項。人們通過網(wǎng)絡檢索就能迅速獲知所要查詢的圖書館是否有所需要的圖書資源。對于現(xiàn)代文學史料工作而言,尤其重要的是這些電子資源中有些還提供全文瀏覽功能。如中國國家圖書館的中國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在這里不但可以查詢各種圖書目錄,還可以在線閱讀各種圖書及期刊。一些重要的現(xiàn)代文學期刊如《現(xiàn)代》、《新月》、《文藝復興》、《文學季刊》、《萬象》等,都實現(xiàn)了在線全文閱讀,且可以按照題名、出版者、責任者、出版地、出版時間、目錄等多種方式檢索。此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當然也還有部分重要的現(xiàn)代文學民國期刊如《新青年》、《小說月報》、《抗戰(zhàn)文藝》等尚未掃描上網(wǎng)。功能相似的網(wǎng)絡資源還有浙江大學主持的中英文圖書數(shù)字化合作計劃(簡稱CADAL)的民國期刊數(shù)據(jù)庫子庫、大成老舊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晚清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等。這些網(wǎng)絡電子資源在使用上可以相互補充,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普通研究者對民國期刊的研究需要。此外,比較重要的還有超星數(shù)字圖書館。超星數(shù)字圖書館,提供了數(shù)十萬種電子圖書及近萬部學術講座,在電子書查找及視頻史料等方面走在了前列。而超星數(shù)字圖書館中的超星名師講壇,實現(xiàn)了在線聽課,更是不可多得的鮮活資源。以上種種網(wǎng)上數(shù)字圖書館,借助于縮微、掃描、網(wǎng)絡傳輸?shù)葦?shù)字化技術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第三,各種與現(xiàn)代文學相關的專題學術網(wǎng)站網(wǎng)絡資源中的現(xiàn)代文學史料還包括一些專題性的學術網(wǎng)站。如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的網(wǎng)上文學館、香港中文大學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網(wǎng)、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的當代文化研究網(wǎng)、當代中國文學網(wǎng)、左岸文化網(wǎng)、詩生活及很多現(xiàn)代作家研究會創(chuàng)辦的專題網(wǎng)站,如北京魯迅博物館網(wǎng)站、北京老舍紀念館網(wǎng)站、中國茅盾研究網(wǎng)、郭沫若研究中心、巴金文學館網(wǎng)站、魯迅紀念館、穆旦紀念網(wǎng)、徐志摩紀念網(wǎng)等。這些專題性網(wǎng)站都收藏有諸多作家的文字、圖片、影像方面的史料,一方面為部分文學愛好者提供相關領域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也是研究者查找收集資料的部分來源。

第5篇:關于魯迅的資料范文

前瑞典學院院長埃斯普馬克曾在北京大學就諾貝爾文學獎做過一次演講,關于提名,他說,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有提名權。有四組人可以提名,第一組是瑞典學院的委員們,還有一些其他相關學院的相關委員們。第二組是最大的一組,世界上所有大學里面的語言學和文學教授。第三組是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提名。第四是各個國家作家協(xié)會的主席,他們是作家的代表,有資格提名。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任何與諾獎有關的事情,都有50年的保密期,如果你提名了某人,這件事情絕對不能泄露,50年以后才可以說。

因此,依照此說,近些年關于巴金、王蒙、李敖等獲提名的消息都是在提名以后馬上在媒體公布,這是有違諾獎評選規(guī)范的。我們可從這位前院長的演講中了解到諾獎評選的年度工作程序:每年的2月1日提名工作結(jié)束,在無數(shù)的提名中,拋去重復的,大概會有200個不同的候選人。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5個人)會準備好這200個人的資料,向瑞典學院的全體院士匯報。進入4月份,200人的大名單會縮減為15人的名單。到5月份,剩下最后5個候選人。最終以投票來決定諾獎得主。瑞典學院有18位院士,每次投票必須有超過12位的委員,投票才算有效。而只有得到超半數(shù)的票,12人投票要超過8票,這個人才能得獎。

請注意,這里同時出現(xiàn)了兩個機構(gòu),一個是5人的“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一個是18人的“瑞典學院”。瑞典學院成立于1787年,它不叫“瑞典皇家學院”,而是獨立的“瑞典學院”,諾貝爾獎其他的獎項都是由瑞典皇家學院評選頒發(fā),唯獨文學獎由瑞典學院來操作。我也曾像許多人一樣,誤以為諾貝爾文學獎當然是由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來決定,其實非也。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與瑞典學院根本就是兩碼事,這個機構(gòu)的5個人,其主要任務就是準備很多材料,而這些材料是為瑞典學院討論用的,他們并沒有決定權。換言之,決定權只在瑞典學院。

魯迅曾拒絕諾獎提名

搞清楚諾獎的評選程序,便可以對中國作家的諾獎情緣做一番梳理。先說魯迅,這段話幾乎是談到魯迅與諾獎時的恒定版本――“魯迅是第一位受外國人關注并有可能獲得諾獎提名的作家。1927年,來自諾貝爾故鄉(xiāng)的探測學家斯文?海定到我國考察時,在上海了解了魯迅的文學成就以及他在中國文學上的巨大影響,與劉半農(nóng)商量準備推薦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被魯迅婉言謝絕?!庇梢陨铣绦颍荫R上想到這樣三個問題:第一,這位探測學家是否具備提名的資格?第二,若他沒有資格,魯迅拒絕提名也就無以談起。第三,即便獲得提名,也是200人之一,并沒有什么太值得炫耀的。

因此,重要的已經(jīng)不是討論魯迅的拒絕提名,而是他對于諾獎的態(tài)度,這就引出了魯迅在1927年9月25日就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一事寫給臺靜農(nóng)的那封著名的信。

靜農(nóng)兄:

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請你轉(zhuǎn)致半農(nóng)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里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么,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可笑。

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yōu)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以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jié)果將很壞。

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后能否創(chuàng)作,尚在不可知之數(shù)。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學,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p>

魯迅80多年前對諾獎的態(tài)度,對今天的中國作家,仍不失一針清醒劑。一,魯迅認為諾獎確實是有水平的,它不是靠僥幸可以得到;二,拿諾獎衡量當時中國的文學狀況,魯迅認為中國還有距離;三,魯迅是以一顆平常心觀之,即世界上優(yōu)秀作家多的是,而諾獎不可能頒給所有的優(yōu)秀作家。

除了魯迅,還有關于林語堂獲得過諾獎提名的說法,我從相關材料中了解到有四次。第一次是1944年,這使他成為第一個被推舉入選的中國作家;林語堂用英文寫的長篇小說《京華煙云》出版后,先后被譯成多種文字,僅在美國就賣了10多萬部,被國外評論界譽為“中國現(xiàn)代的《紅樓夢》”。他的《生活的藝術》也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出版,僅在美國就重印了40版,被列為當年暢銷書之一。林語堂的書是直接用英文寫的,不存在翻譯問題,而且暢銷,影響大,因此獲得提名。第二次是1972年;第三次是1973年;第四次是1975年被國際筆會舉薦為諾獎候選人。我注意到媒體報道??畤@出這樣一句話,“由于種種原因,他仍無緣入選?!彼^種種原因,又給人留下了諸多神秘感。其實,清楚了諾獎的評選程序,也就沒那么多神秘可言。因為,即便獲提名,也只是200分之一而已。

老舍并非差點兒獲獎

現(xiàn)在流行的關于老舍差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敘事版本大體是這樣的:1968年(最開始的說法是1966年),中國正值“”。而老舍就在這一年獲諾獎提名,到了最后5名決賽名單中還有他;秘密投票結(jié)果,老舍第一。但傳言老舍已經(jīng)去世,瑞典方面多方打探老舍下落,后推斷老舍已經(jīng)去世。按諾獎規(guī)矩,只授健在者,不給已故之人,所以評選委員會決定在剩下的四人中重新進行評選,條件之一,最好是給一個東方人。結(jié)果這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若按照這個說法,日本的川端是撿了中國老舍的便宜。甚至會有國人心底在說,如果老舍在世,就輪不到日本人獲獎了。我們很多時候其實就是在以這樣簡單的邏輯思考不簡單的問題。而這聽上去又是那么順理成章,以至于我們從來不想其中無法解釋的矛盾――老舍去世是在1966年,川端康成獲獎是在1968年。問題來了,有沒有可能把1966年“原本”要授給老舍的諾獎給川端康成保留兩年?1968年授給川端康成的諾獎,是否“原本”要授予老舍?

事實上,回答這個問題極其簡單,因為諾獎評選規(guī)則確定的是,凡與評選相關的信息、檔案,都須保密50年。既如此,誰又能、并如何能知道無論是1966年還是1968年,老舍是否進入了當年諾獎評選的最后五人決賽圈?只有等到2016年或2018年老舍去世50周年或川端康成獲諾獎50周年之際,諾獎評選檔案揭秘的那一天,這段似乎完全由“口傳”遺留下來并廣布流傳的“歷史”,才能真正水落石出。

然而,極為重要的一點是,不管老舍是否獲得過諾獎提名,都無損于他是一位中國現(xiàn)代大師級的天才小說家。他的文學成就,更不會因他未曾獲過諾獎提名而有所降低。

沈從文極可能得獎

瑞典學院18位院士中唯一通曉中文的馬悅?cè)幌壬?,無疑在中國作家與諾獎之間,扮演著一個極富意味的角色。他的話常常“一言九鼎”,并時常掀起波瀾與爭議。近二三十年來,經(jīng)他嘴里說出的某某將是“最有希望獲得諾獎的中國人之一”遠不止一次。結(jié)果除了莫言,其他中國作家均與獲獎無緣。

第6篇:關于魯迅的資料范文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生成作好鋪墊

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是生成的起點,激發(fā)興趣就必須挖掘出學生自身的條件。由于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不同,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不同,他們的審美能力也有差異,所以他們對文本的理解也不同。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凡是生活經(jīng)驗較為豐富的學生,閱讀到相關的文本時,對文本的形象把握比其他學生更為準確,描繪得更為鮮明細致,更易入境,更易動情。要激活學生的閱讀審美經(jīng)驗,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不同,閱讀的效果也不相同。最后,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認知水平。因為認知水平的發(fā)展為閱讀提供認知前提,不同的認知發(fā)展水平的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同。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課時,我請學生在預習時查找關于魯迅的有關資料,如: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和《悼魯迅先生》等等,了解魯迅先生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在課堂上讓學生用一兩句話介紹魯迅先生,學生有的介紹他的生平,有的介紹他的文學作品,有的介紹別人對他的評價,這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又在交流中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生們在學習課文時更能理解魯迅先生的為人,真切地感受到魯迅――這位“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形象。在教學課文之前,我們要鼓勵學生充分閱讀與文本有關的資料,豐富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和閱讀體驗,開拓學生的期待視野,在教學中加以融會貫通,為課堂的生成奠定基礎。

二、引導學生抓“錯誤”,促生成

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課文,是借助矛盾的對立和統(tǒng)一來表達思想情感,突出人物和事物特點的,貌似矛盾,實則統(tǒng)一。由于認識能力的限制,小學生易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只看到矛盾處,看不到統(tǒng)一點,理解易出現(xiàn)偏差。因此,我們可抓住教材中貌似矛盾的地方,設置話題引發(fā)矛盾,引導爭辯,求得理解,解決矛盾,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抓“錯誤”促生成。當學生答問錯誤時,我們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聽之任之,而應利用錯誤中可利用的因素,或追問暗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或反詰歸謬,以學生錯誤為答案為前提,推衍出荒謬的結(jié)論,讓學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頓悟。

三、聯(lián)系生活,智慧生成

課堂與課外是相聯(lián)系的,但課堂的空間與時間又都是有限的,如何發(fā)揮有限的時空來連接學生經(jīng)歷過的無限的生活空間昵?筆者想起了曾聽過的《憶江南》一個教學片段獨具特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預習,結(jié)合課后的注釋、查找到的資料,學生們自己已經(jīng)能很好地理解詞的意思,背誦后抓住生成點展開:“孩子們,你們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對古詩詞能獨立理解得這么好,那我們也來當一回小詞人吧,模仿白居易的詞作,填寫一首屬于你自己的《憶江南》,好嗎?”話音剛落同學們就躍躍欲試,用他們的智慧歌頌家鄉(xiāng)的美麗風光。這樣以生活化的感性表象取代抽象的說教,以生活中相類似的境況喚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聯(lián)想,豐富生活積累,生成一種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的原貌,甚至高于生活的情感,促成了課內(nèi)外的聯(lián)系。

四、讓學生學會多元解讀,在解讀中求生成

文學作品留有廣闊的想象空間,因而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對話,往往會有很多多元的感受和獨特的體驗。學生與文本交流后,每人所獲得的信息豐富多彩,對文本的理解、感悟,也充滿個性化。教師及時組織學生交流,在生生交流中使信息聯(lián)系和信息反饋在多層面、多方面展開,產(chǎn)生互動效應,或喚起認同,或觸動聯(lián)想,或產(chǎn)生爭議,或激發(fā)疑慮……從而使交流的內(nèi)容“增值”,更趨于豐富、生動、全面、準確和深刻,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價值。在教學《四季》一課時,我引導學生讀文本:“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說……”結(jié)合觀察雪人的圖片,然后思考:冬天里雪人會怎么想呢?有的說:“雪人很高興,因為在冬天里它能和小朋友玩?!庇械恼f:“雪人很自豪,因為它覺得自己很漂亮?!庇械恼f:“雪人拿著掃帚很神氣?!蹦憧?,學生在多元解讀中顯示出童真童趣,我們又何必去追求那唯一的答案呢?事后想想,如果沒有這節(jié)外生枝,課堂將是平平淡淡,孩子們也不會這么自覺、這么主動、這么投入地與文本對話。

總之,新課程呼喚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這就要求教師細心呵護學生,積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積極把握課堂智慧的閃光點、生長點和切入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處理好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動態(tài)生成與教師備課的預設性的關系,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資源,語文課堂教學才可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初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的動態(tài)生成.何穎.

[2]淺談小學語文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李云輝.

[3]構(gòu)建小學語文生成性課堂的教學策略研究方案.沈海波.

第7篇:關于魯迅的資料范文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彼?,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理念脫穎而出。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為根本,改變了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們構(gòu)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綜合運用于實踐的機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研究性閱讀實質(zhì)上也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方式,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中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那么,在中學階段,我們的教師該如何應用研究性閱讀,來開發(fā)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呢?

一、因勢利導,確定專題

若想有效的開展研究性閱讀,首先要確定好研讀的專題。研究的專題可以由老師根據(jù)學習的內(nèi)容和目標來統(tǒng)一確定。比如: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主要是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歷史,體會正義戰(zhàn)爭的偉大和非正義戰(zhàn)爭的罪惡,宣揚真善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戰(zhàn)爭專題”的研究,通過查找、閱讀古今中外的戰(zhàn)爭題材的文學作品,搜集歷史、軍事等方面的資料來全面認識戰(zhàn)爭;初中每個階段的語文教材中都有魯迅的作品,對于學生而言,魯迅的作品是比較難理解的,為了更好地幫助解讀文本,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不拘泥于教材,開展“魯迅專題”的研究性閱讀活動。專題確定后,我們應該盡量把閱讀的范圍集中在有關魯迅生平、思想、成就等方面。當然,還可以把專題確定得更小一些,把閱讀的范圍鎖定在魯迅小說的專題,這樣集中研究可以挖掘得深一點,時間用得少一點。

關于研究性閱讀的專題,也可以由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或者學習的內(nèi)容確定一個時期內(nèi)整個閱讀的范圍。自然,這就不拘泥于語文的范圍,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都可以列入閱讀的專題。如:有學生對體育感興趣、有學生對文藝感興趣、有學生對網(wǎng)絡感興趣,同學們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確定他們自己的相關專題;還可以根據(jù)社會時事來確定:三月可以研究助人專題,七八月可以研究革命專題,十月可以研究愛國專題等等。學生的專題可以自己來研究,也可以小組合作研究。

二、開發(fā)資源,收集資料

研究專題的確定可以使研究有的放矢,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廣泛地收集有關的信息材料,盡量做到全面、具體。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資料的來源問題??梢猿浞职l(fā)揮學生們的智慧,讓他們自主、合作的去完成這一任務??梢匀D書館借閱、可以自己購買、可以通過網(wǎng)絡、可以同學之間甚至不同的班級、學校之間形成資源共享……

在收集時還要做到縱向和橫向的結(jié)合。所謂縱向就是深入挖掘,該專題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各階段的信息,這可以追溯歷史的發(fā)展過程;所謂的橫向就是旁征博引,與該專題相關聯(lián)的其他領域的資料,這可以拓寬知識的領域。例如:研讀杜甫專題,既要研讀杜甫青年、中年、晚年的代表作品,也要研讀和杜甫同一時代的其他著名詩人的詩歌,這樣可以幫助對杜甫及其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把握。與此同時,還可以讀一些相關的文學史和文學評論,以加深對杜甫的了解。這樣縱橫結(jié)合,可以使研究性閱讀深入而有序。

三、研讀有序,閱讀得法

如果把上一個環(huán)節(jié)收集到的相關資料,一股腦擺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可能會茫然,所以,就應該講究一個“序”,即研讀的主線??梢灾笇W生根據(jù)研讀的需要,安排讀書的主次先后,這樣按序就讀,就可以做到書多而閱讀井然有序。

在研讀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綜合運用多種讀書的方法。我們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寫讀書筆記,做好摘錄或者制作知識卡片等途徑,把那些有價值的資料分門別類的摘抄、收集下來,這樣便于閱讀完成后進行比較、對照、交流、研討。其實許多做學問的都是從摘抄或做卡片中取得研究進展的。面對著手頭的諸多學習資料,我們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研讀活動和實際的需要,采取精讀、瀏覽或者跳讀的方法來進行處理。但一定要提醒學生,必須隨時記下自己閱讀的收獲和體會。

四、分析歸納,交流評價

這是研究性閱讀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步驟。在讀了眾多材料之后,接下來則是將材料進行匯總,提煉自己的論點,并旁征博引,來支撐論點。烏申斯基說:“我們的教育不是培養(yǎng)會玩耍的猴子,不是培養(yǎng)會學舌的鸚鵡,更不是培養(yǎng)見風使舵的兩面派,而是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人?!痹诂F(xiàn)代社會,有思考能力的人,才是有力量的人。所以,在提煉論點時,要求學生要力求有真知灼見,不人云亦云,不因循守舊,要有新的見解,新的發(fā)現(xiàn)。這就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分析、歸納、比較、質(zhì)疑、創(chuàng)造的能力。

第8篇:關于魯迅的資料范文

1、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查出生詞的意思。

2、找有關魯迅的資料。

3、提出疑問,寫點感受。

師:(連續(xù)點擊)請看圖片,能看出圖上是什么嗎?

生:魚風箏、龍風箏、蜈蚣風箏。

師:同學們喜歡放風箏嗎?

生:喜歡!

師:請說說放風箏有哪些快樂?

生:當風箏飛到天空,我的心也隨之飛翔,我感到很自由。

生:我把風箏放到了天上,有一種成就感,所以我很快樂。

生:我放風箏時,田野開闊,我的心胸也變得開闊。

師:談得真好!同學們放飛了風箏,也放飛了心靈。老師也喜歡放風箏,尤其在春意融融,微風和煦的日子里放風箏,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呼吸,那是多么愜意的事!可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這份快樂和自由呢?

生:不是,魯迅的小兄弟就不能。

師:請讓我們走進魯迅兄弟,了解一段風箏的故事。(板書題目,點擊魯迅、周建人照片)課文讀熟了嗎?(生:讀熟了),(我把課文分成幾部分,由5名同學和我把課文讀完,中間穿插點評朗讀情況)。

師:要在閱讀中有更大收益,需深入思考,在思考中一定有疑問產(chǎn)生,請同學們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學生大部分舉起手)

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

1、為什么天空中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我們看到風箏可是快樂的呀。

2、“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弟弟已經(jīng)忘卻了踏壞風箏這件事,我應該輕松,為什么我反而悲哀?

4、我為什么把放風箏看成是可鄙的事情?

5、我看到了一本關于講論兒童的書,我為什么說是不幸的?還說懲罰輪到了,懲罰什么?

‘、我的心為什么很重的墮下去?

7、什么是“臉上添刻了生的辛苦的條紋”,“生”是什么意思?

8、結(jié)尾句是什么意思?

9、“精神的虐殺”是什么意思?

10、放風箏為什么沒有出息?

11、弟弟做風箏時,見到哥哥來了,他為什么驚惶?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些較淺,就讓學生回答;提出的問題無序,我把問題中的關鍵語詞按照課文段落順序?qū)懺诤诎迳?,同時合并了幾個小問題。散文起始的悲哀為全文定下感情基調(diào),悲哀的原因和結(jié)尾一致,要理解作者的悲哀,要在全文討論后,所以1、3合并,“驚異”的原因隨時讓學生回答。4、10、11都涉及到當時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所以合并,2、7隨時讓學生回答。最后按課文順序提出了如下問題,簡要板書:

1、放風箏沒有出息?一他認為做什么有出息?

2、精神的虐殺?

3、懲罰?不幸?心沉重?

4、弟弟忘卻,我仍悲哀?

5、四面是嚴冬,寒威和冷氣?

師:請同學們四人一組,先互相交流,準備回答。

(學生討論交流,老師走到學生中間傾聽,了解學生對問題的初步理解,以便引導提升。)

師:請談一談對第一個問題的理解:為什么哥哥認為放風箏是沒有出息的,他認為做什么是有出息的?

生:哥哥認為弟弟不應該喪志,而應該好好學習,學習才有出息。

師:哦!你怎么知道哥哥是這樣想的?

生:猜的,魯迅成為文學家就是讀書得來的。

生:哥哥認為讀書有出息,課本插圖上哥哥抱著一本書。

生:現(xiàn)在也這樣看,不能只想著玩,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有出息。

師:現(xiàn)在學習的內(nèi)容和過去相同嗎?

生:不同,過去只要求學生讀死書,不提倡綜合素質(zhì),現(xiàn)在的學習是多方面的,包括動手能力。到戶外活動也是學習。

師:你對現(xiàn)代學習的內(nèi)涵理解得很正確,很清楚,真了不起!過去只要求背那些孩子們不懂的書,很枯燥,那是唯一的出路。魯迅少年時也受了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用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管教弟弟,所以他認為放風箏是可鄙的,只有讀那些經(jīng)書才是有出息的。魯迅當時才十七、八歲,就已經(jīng)受到錯誤觀念的毒害。

師:正是因為受錯誤觀念的影響,哥哥才不讓弟弟放風箏,才踏毀了弟弟苦心孤詣做的風箏,魯迅把這一行為稱為精神的虐殺,我們繼續(xù)討論:哥哥踏毀的是一只風箏,為什么自己認為是精神的虐殺?

生:放風箏是非常愜意快樂的事,哥哥限制了弟弟的快樂。

生:因為弟弟喜歡的事哥哥卻制止。

生:因為哥哥用自己的喜好來要求弟弟,使弟弟受到了精神創(chuàng)傷。

師:同學們透過踏毀風箏的表面,看到了精神虐殺的實質(zhì)?!芭皻ⅰ币辉~怎樣理解?

生:我查了詞典,虐殺:用殘酷的手段對待別人至死。

師:哥哥是怎樣用殘酷的手段至弟弟自由快樂于死地的?請同學們找出弟弟喜歡風箏的神態(tài)、哥哥踏毀風箏的動作,并有感情得讀一讀。

學生找出弟弟喜愛風箏的語句“張著小嘴”、“出神”、“驚呼”“高興得跳躍”;哥哥粗暴毀壞風箏的動作“抓斷”“擲”“踏扁”老師引導學生比較,朗讀相關語句。

師:弟弟如此摯愛著風箏,風箏就是弟弟童年的夢想和追求啊,別人做的是蜈蚣和瓦片風箏,弟弟做的卻是漂亮的蝴蝶風箏,他多么想讓這只蝴蝶翱翔在藍天!可卻被哥哥粗暴的毫無顧忌的踏毀!這樣一顆聰慧的有創(chuàng)造才氣的心靈被哥哥糊涂的落后觀念徹底泯滅掉了

生:老師,我知道了弟弟為什么見到哥哥進來而驚惶,因為在當時弟弟也認為放風箏是沒有出息的,但是又忍不住好奇和興趣,心里本來就緊張,他又敵不過哥哥,所以見到哥哥驚惶失色。

師:你能把問題聯(lián)系起來思考,很珍貴的思考方法。弟弟內(nèi)心有多絕望,哥哥沒有留心,只認為自己管教得完全正確,那是愚昧觀念暫時的勝利。是什么原因讓哥哥閃電般蘇醒過來?

生:我讀到了一本關于外國講論兒童的書,才明白,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p>

師:讀到這本書,作者應慶幸才對,為何說是不幸?這里的“懲罰”是什么意思7

生:魯迅先生讀了了這本書,接受了新思想,才明白自己原來做錯了,他感到對不起弟弟,很后悔,所以說是不幸。

生:他內(nèi)心愧疚,不能原諒自己,所以是自己內(nèi)心受到懲罰。

生:魯迅先生內(nèi)心受到良心的譴責。

師:同學們已經(jīng)深入到先生的內(nèi)心,談得很透徹!魯迅先生認識到兒童和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當年粗暴阻止弟弟有益的活動,是把成人的世界強加在兒童身上,摧殘了兒童的天性,這個兒童還是他的同胞弟弟,所以十分痛心,對弟弟懷著深深的懺悔。于是希望能補過,可是二十年后弟弟的反應如何?

生:弟弟全然忘卻。

師:這就引出一個非常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按常例來講,如果雙方有了誤解或摩擦,一方忘卻,另一方正可以輕松下來,可魯迅先生的心情為什么反而更沉重更悲哀?

生:弟弟忘卻,不能給哥哥補過的機會,所以哥哥心情沉重。

生:他不能補過,只能在悲哀中度過。

生:二十年來,他的內(nèi)心一直很愧疚。

幾個同學回答之后,舉手的就寥寥無幾,同學們都用期待的目光望著我。我感到這個問題比較難,學生的回答只在淺層徘徊,于是我就啟發(fā)道同學們提出了許多有分量的問題,我也有疑問和大家討論:你們認為對這件事弟弟是忘了好,還是不忘好?

這時班里分成了兩派,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我分別讓代表回答:

生:弟弟忘了好,這樣他就不痛苦了。

生:忘了好,不然弟弟會變成一個斤斤計較小肚雞腸的人。(眾生笑)

一生按不住站起,把手舉得高高的,我請他講。

生:弟弟不忘好,這樣二十年后,就給了哥哥補過的機會,哥哥就不再痛苦。

師:你是說,喜歡圓滿的結(jié)局?

生:是。

生:我認為弟弟不忘好,給了哥哥補過的機會,更能增進兄弟之間的親情,他們就相處得更親密。

師:你們都是從親情上理解的。(到此時學生還是沒有真正探到文章的意蘊)如果這件殘酷的事發(fā)生在你們的身上,你們會忘嗎?

生:我不會,會給我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

生:我有不同于親情的看法。

師:請講。

生:我也認為弟弟不忘好,弟弟能記住,說明他受到的創(chuàng)傷很深,他有自己的個性。(我一陣竊喜,這可是個救星,于是微笑點頭)

生:我認為弟弟不忘好,自己受到這樣的傷害怎么能忘呢?不忘說明弟弟有自我意識。(這個更厲害!),

估計時間差不多了,我順勢講道:可事實卻是弟弟真的忘了。同樣一件事,哥哥20年后記得很清楚,弟弟卻沒有留下任何印痕,童年時期在哥哥的壓抑下,自覺認同了兄長的教育和管束,后來的忘卻是心靈被扭曲,個性被壓抑的見證!魯迅先生一直提倡解放人的精神,解放兒童的精神是其中很重要的內(nèi)容。他希望弟弟,大而言之,希望被虐殺者具有人的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希望被虐殺者能維護自己正當要求,追求做為人的自由精神。希望人與人的生存狀態(tài)是和諧共生,沒有奴役和被奴役的現(xiàn)象。如果被虐殺者,沒有覺醒,毫無抗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永遠不能達到和諧民主的境地。這就是魯迅先生悲哀的原因,嚴冬寒冷體現(xiàn)他心頭的悲涼。

第9篇:關于魯迅的資料范文

珍惜時間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九年級(18)班的楊繼悅。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時間,勤奮學習。

  在不知不覺中,大半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時,你是否已經(jīng)滿懷希望和憧憬,是否做好奔向20xx的準備,我覺得無論做什么準備,要懂得珍惜時間,更要珍惜我們的青春時光。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那就是時間。

  在一天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大家應當認真反思你在這一天的所作所為,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珍惜時間:老師上課時,你是否因為知識枯燥難懂而放棄聽講?上自習課時,你是否因為自己意志薄弱而心不在焉?在家中做作業(yè)時,你是否禁不住電視和電腦游戲的誘惑而虛度時光?在周末,你是否因為貪玩而無暇顧及書本?

  只有愛惜光陰的人,才能夠做到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安徒生如果不是腳踏實地,就不可能從鞋匠的兒子成為童話大王;愛迪生如果不是堅持不懈,就不可能創(chuàng)造科學上的奇跡,成為偉大的發(fā)明家;愛因斯坦如果不是持之以恒,就不能成為科學泰斗,創(chuàng)立震驚于世界的相對論。同學們,我們要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只能勤奮學習,只能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時光。要勤奮就得珍惜時間。時間老人是公平,慷慨的,每人每天都是24小時??蓵r間老人卻又是不公和吝嗇的:只給勤奮、刻苦的同學帶去智慧,力量和喜悅;卻給懶惰、散漫的同學留下遺憾、悔恨和痛苦。有同學為刺眼的分數(shù)低頭痛哭,有同學卻為自己的進步而歡欣鼓舞……

  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留給記憶,明天將交給夢想,你所能把握的,就只有今天!讓我們好好珍惜今天這美好時光吧!“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當熟悉的鈴聲又在耳畔響起、瑯瑯讀書聲又響遍校園的時候,同學們,珍惜時間,辛勤的耕耘吧!努力學習一定會給你帶來成功!同學們珍惜時間、刻苦學習!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珍惜時間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珍惜時間》。

  上次來學校的路上我看見一棵柿子樹?,F(xiàn)在是冬天了,這棵柿子樹的葉子變成了金黃色,風一吹葉子就脫落了。記得在春天的時候,它是那么的健壯,樹枝上長滿了翠綠色的葉子,一副生機勃勃的樣子。很多小孩子在它下面嬉戲,但是現(xiàn)在,它卻像一位老人一樣老態(tài)龍鐘。我想,樹和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有年輕的時候也有衰老的時候,并且從年輕到衰老只是一眨眼的功夫,真是光陰似箭。我深深的感到:我們要珍惜時間?;貞涍^去我并沒有好好珍惜時間。比如以前我因為看電視而沒有完成作業(yè),像這種事情常常發(fā)生,我很后悔,所以我告訴自己要抓緊時間認真完成作業(yè),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想到這里,我心情變得非常好,到學校學習的心情輕松多了,以前寫作業(yè)時東看看西看看老是不專心,可是現(xiàn)在我全神貫注地寫作業(yè),不開小差了。像昨天我除了學習,還看了有關于歷史的課外書,過的比以前充實多了。我非常感謝那棵柿子樹,因為它給了我珍貴的啟示――珍惜時間。

  有人把時間比作金錢,這說出了它的珍貴,卻無法突出它的價值!或許有人反駁:人一生勞碌,無非就是為了金錢,從而得以生存,是以時間換取金錢為代價的??墒侨松谑?,難道就只為了生存嗎?還在于活得鮮明,活得有價值!金錢失去,可以由時間換回,然而,卻從來沒有人能用金錢買到時間。有人把時間比作智慧,為了說明它是用金錢買不來的,還需經(jīng)過努力,拼搏、思索、創(chuàng)造……但是,即便費了這番心思,仍舊無法從魔掌中奪回時間!“花開堪折只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只有善于用時者,才能取得勝利!在時間的注視下,有人在努力,有人在消磨;有人迎向進取,有人自甘墮落;有人將年華虛度,有人勤懇奮發(fā)……有人滿腔熱血,畢生充實;也有人白發(fā)早生,無為而終。時間喜歡有志氣,敢于和它競爭的人;痛恨任人擺布,隨波逐流,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tài),不思進取的懦夫!同學們,在我們的一生中,青少年時期的時間特別寶貴。這個階段生命力最旺盛,精力最充沛,記憶力最強。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大好時機,認真學習各科知識,去迎接明天的挑戰(zhàn)。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闭湎r間吧,同學們,這樣,我們的生命便不會隨著日月的更替而衰老,我們將成為時間的主人,我們將青春永駐!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珍惜時間演講稿3

  同學們,大家好!

  這天,我想說說珍惜時刻的問題,時刻是最寶貴的東西,俗話說得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人生最題就是如何讓一寸光陰等于一寸生命。

  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浪費時刻表隨處可見,比如:上課時,不認真聽講,讓老師總管紀律,導致老師不能完成當天的教學資料,既浪費了自己的時刻,也浪費了老師和同學的時刻;中午在家,一邊寫作業(yè)還邊看電視,玩些游戲,干一些不就應干的事;有的同學迷戀電腦游戲,適當玩電腦游戲有益于我們的智力,但迷戀電腦卻會虛耗了超多寶貴的時刻……也許大家都認為這些是小事情,但是時刻就在這一點一滴中浪費了。

  這天,我想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故事。魯迅大家都知道,但你們知道魯迅成功的秘訣嗎?魯迅成功的秘訣就是珍惜時刻。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熟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僅經(jīng)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忙母親做家務;為了不影響學業(yè),他務必作好精確的時刻安排。此后,魯迅幾乎每一天都在擠時刻。他說過:“時刻,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濒斞概d趣十分廣泛,因此時刻對他來說,實在十分重要,他每一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在魯迅的眼中,時刻就如同生命。他曾說:“美國人說,時刻就是金錢。但我想:時刻就是生命。”因此,魯迅最厭惡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魯迅正因珍惜時刻而取得了成功,成為一代大文豪!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