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生時事政治論文范文

大學生時事政治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時事政治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時事政治論文

第1篇:大學生時事政治論文范文

關鍵詞: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機遇;挑戰(zhàn)

近年來,伴隨著網絡科技的日新月異,以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新媒體進一步升級更新,一個全新的概念———自媒體騰空而出。脫胎于新媒體的自媒體,以其獨到的傳播方式,呈現(xiàn)出自身的優(yōu)越特質。以人傳播為特色的自媒體,由于其便利性深受廣大網民特別是大學生的喜愛。大學校園里傳統(tǒng)媒體的低普及率導致學生過分依賴新媒體,以手機為代表的自媒體工具,成為大學生學習、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更是大學生離不開的“必需品”。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要緊跟形勢,充分認識到媒介環(huán)境帶來的變化,加強自身對自媒體的認識和運用,熟練掌握自媒體的傳播特點,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率和影響力。

一、自媒體的概述

(一)自媒體的定義

美國新聞學會的媒體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聯(lián)合提出的“We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里面對“WeMedia(自媒體)”下了一個十分嚴謹?shù)亩x“:We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shù)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雹偻ㄋ讈碚f就是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xiàn)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shù)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guī)范性及非規(guī)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也叫“個人媒體”。②其主要表達渠道是:微信、微博、新型視頻網站、博客,還有新型的個人門戶類網站。

(二)自媒體的特點

脫胎于新媒體的自媒體不僅具有新媒體本身的特質,包括互動性、實時性、全天候、全球性、海量信息儲存、傳播速度快、成本低等特點;除此之外,也擁有自身獨特的特質:1.平民化、個性化。與傳統(tǒng)媒體的發(fā)言權控制在電視臺、廣播臺、記者編輯等傳統(tǒng)媒體人手中相比,自媒體則控制在普通大眾手中。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注冊、管理賬戶、添加關注、信息,建立屬于自己的媒體,一切基于自己的愛好,極具個性化。2.門檻低、易操作。在自媒體時代,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眾成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媒體”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相比傳統(tǒng)媒體和門戶網站等新媒體的大投資大制作,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渠道中,經過簡單的注冊便可擁有自媒體,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也不要求任何的專業(yè)技術知識。3.開放性、復雜性。由于Web2.0的開放性,用戶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自由發(fā)表觀點。人們可以自主成立“媒體”,當媒介的主人。自媒體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個人意愿隨心所欲地編輯,消解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把關人”這一概念,編輯的權力被削弱。4.可信度低。由于自媒體的準入門檻低,不需要相關部門審批,信息也沒有規(guī)章制度約束。有的自媒體過分追求新聞速度或者說為了追求點擊率而忽略了新聞的真實性,導致的部分信息者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線。5.創(chuàng)新智能化。隨著移動終端的技術不斷發(fā)展,新興的個人門戶類網站,例如微信公共訂閱號等,憑借對內容的深度挖掘,籠絡了一大批受眾。另外,個人門戶創(chuàng)新性地將消息進行智能推送,使這批受眾固定化。智能推送不僅強化了受眾的可選擇性,更使得消息方和受眾能夠密切地交流溝通,加強了信息的接受度,受到越來越多受眾的青睞。

二、自媒體帶來的影響

(一)自媒體帶來的機遇

1.擴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臺。在以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們主要利用人際傳播、傳統(tǒng)媒體、校園網站等常規(guī)宣傳陣地,自媒體的加入拓寬了校園信息流通的平臺,同時也提高了傳播效率,為大學生思政工作爭取了時間,拓展了空間。自媒體是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自媒體網絡平臺上交流和分享的都是自我的真實感受。高校借助于自媒體提供的碎片化式的真實信息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使得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有的放矢,而且能夠及時地幫助學生排除困惑、解決困難。③2.增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自媒體基本實現(xiàn)了人人傳播,點點傳播,使傳播內容可以更快更多更及時地到達傳播對象。即時性是自媒體區(qū)別于一般新媒體的特性,互聯(lián)網、郵箱、博客傳播速度雖然也很快,但是不能一步到位,在傳播對象看到之前仍存在時間差。而基于手機傳播工具的自媒體的傳播可以讓傳播對象在第一時間收到信息,提高傳播效率。當下大學生對于手機的依賴性,使得他們在第一時間即可接收到自媒體的信息,大大縮短了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距離。3.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從輔導員人際傳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到利用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站、校報等傳統(tǒng)媒體進行宣傳,然后隨著新媒體的興起,校園網、校園社區(qū)逐漸建立,這些都是高校努力進行的嘗試,并且也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而自媒體的出現(xiàn)豐富了思政工作形式,高校建立人人網公共平臺、微博官方賬號、微信公共號、校園手機報,教師利用QQ、飛信、微信等賬號聯(lián)系同學等都是教師利用自媒體做出的全新嘗試。

(二)自媒體帶來的挑戰(zhàn)

首先,隨著手機、電腦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一方面他們可以獲得大量信息、豐富大學生活,同時也可能在紛亂復雜的互聯(lián)網時代迷失自我,無節(jié)制地接觸觀看網絡視頻、網絡游戲等,使得他們過度耗費自己的時間。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將時間浪費在手機娛樂上,自媒體大大提升了這種現(xiàn)象的可能性。其次,由于自媒體的信息量大且良莠不齊,使大學生更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污染。由于信息時并不會經過審查,所以使得多種思潮大量來襲。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還沒有形成自己對各種外界信息的客觀辨別和判斷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導致理想信念迷失、價值觀混亂等問題。同時自媒體傳播速度很快,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不良信息的傳播速度和擴展范圍,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④最后,自媒體的出現(xiàn),給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緊跟時代潮流,了解新型的社交媒體,更要學會新技術,利用好自媒體這一平臺。當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被逐漸重視起來,教師開始積極利用各種網絡媒體。但是當大家剛剛掌握了QQ、飛信、人人網的時候,微博開始興起,之后極短時間內微信又騰空而出。新媒體技術革新之快,常常讓我們措手不及。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利用好微信等新型自媒體平臺。

三、自媒體時代的工作創(chuàng)新

正因為自媒體是把“雙刃劍”,這就要求高校要順應信息時代的變革,充分利用自媒體優(yōu)勢,盡可能規(guī)避其消極影響,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和手段,提高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實效性。

(一)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自媒體時代下,高校要高度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刻認識到自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打破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維模式,樹立全新的工作理念,在之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上,突出高校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優(yōu)勢,開辟新的平臺和陣地,加強管理層面、師資隊伍和學生群體的網絡素養(yǎng)教育,充分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正確引導,同時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傳播話語體系、傳播方式讀解當下的政策思想,使其深入人心。

(二)拓展全方位自媒體傳播渠道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積極利用自媒體,開創(chuàng)全新的工作平臺。高校利用網絡社區(qū),例如校園網絡社區(qū)、微博官方賬號、微信公共號、APP手機客戶端、手機報等自媒體,加大信息傳播力度。教師開通即時通訊工具:QQ、飛信、微信等渠道,建立和學生日常交流的平臺,利用自媒體工具及時了解其思想動態(tài)以及生活學習中的困難,為他們答疑解惑,同時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互動。

(三)培養(yǎng)多元化輔導員人才隊伍

輔導員隊伍中不僅要吸收專門化的人才,同時也要培養(yǎng)教師自身對自媒體的認識,掌握相關技術和運作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主動成為學生的“好友”,時刻關注學生的“朋友圈”,以便達成形式和情感的認同,掌握言論主動權,成為輿論的引導者,從而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的效果。

(四)加強高校制度建設和監(jiān)管力度

從上而下的制度約束才能形成強而有力的抓手,高校應出臺適合新形勢發(fā)展需要的網絡輿情引導制度,加強高校官方網站、官方微博、校園論壇的建設,在提供輿情表達和信息匯集空間的同時,鼓勵大學生建立和完善自律自查機制。⑤為了加強監(jiān)管力度積極設立網絡管理中心,負責校園網的開發(fā)和維護,規(guī)范和約束學生的網絡行為和習慣。同時建立公開透明、及時有效的網絡信息制度。實行信息公開,增強信息的透明度。⑥總而言之,自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更多的機遇,教師要積極利用新的技術,掌握自媒體平臺,做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同時也要認識到自媒體的弊端,盡量讓大學生主動排斥網絡上的消極信息,吸收正能量。如何最終落實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真正將自媒體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仍是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實際挑戰(zhàn)。

作者:牛小游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注釋

①張瑩.淺析“自媒體”的特點[J].科教文匯,2008,5.

②“自媒體”百度百科:/link?url=cKApy1aODjYBahqJFrcrW.

③丁凱,宋桂秋.自媒體時代高校宣教網絡建設的創(chuàng)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6.

④林偉犖.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思考[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8.

第2篇:大學生時事政治論文范文

[關鍵詞]消費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西方社會思潮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1)014-0069-02

大眾消費型社會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社會,指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困繞消費來加以組織與運作。本文所講的消費文化是指在消費社會中的所形成的大眾文化。它基于這樣一個假設,即認為大眾消費運動隨著符號生產、日常體驗和時間活動的重新組織。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商品、產品和體驗可供人們消費、維持、規(guī)劃和夢想。消費絕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價值的消費,相反,通過廣告、大眾傳媒和商品展示陳列技巧,消費文化動搖了原來商品的使用或產品意義的觀念,并賦予其新的影像與記號,全面激發(fā)了人們廣泛的感覺、聯(lián)想和欲望。[1]這里面就有一個從實際需要與激發(fā)現(xiàn)來的欲望之間的漂移過程。鮑德里亞早在1968年出版的名著《物體系》一書中指出:“消費的對象并非物質性的物品和產品:它們只是需要和滿足的對象。我們過去只是在購買、擁有、享受、花費……財富的數(shù)量和需要的被滿足,皆不是以定義消費的概念:它們只是一種事先的必要條件……如果消費這個字眼要有意義,那么它便是一種記號的系統(tǒng)化的操控活動?!盵2]鮑德里亞深刻指出被消費的東西永遠不是物品,而是關系本身(它既被涉及又是缺席的,既被包換又被排除),在物品構成的系列中,自我消費的是關系的理念,這個過程不僅僅是人與物品的關系,也是人與他人、集體、世界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系統(tǒng)性活動和全面性回應,當然應該有文化認同的問題。[3]

一、消費文化:顛覆生產范式的意識形態(tài)控制

消費社會的誕生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其實質是西方工業(yè)化國家解決長期困擾資本主義體系的生產過剩與需求不足的矛盾產物,是生產領域的技術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商品如何消耗消費的必然結局。西方社會從工業(yè)社會進入到消費社會的內在邏輯分析:其一,西方生產技術水平和社會生產率的提高,大批量生產出來的產品必須找到足夠的市場,大生產要求大消費。其二,消費市場的擴張首先采取了地理擴張的方式,隨之而來的是殖民主義、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其三,隨著市場的地理擴張的結束,西方必須尋找到了新的市場擴張的途徑:社會擴張,即通過調整社會階層結構,增加中低階層的收入水平,不但把勞動者看做是生產力要素,而且把勞動者當作消費者來培養(yǎng),從而增加國民的總體購買力與消費傾向,促使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從而達到了消費從外向內的一個轉型。消費社會的形成,按筆者理解,應該特別關注以下三個方面因素:一是大眾傳媒的促進作用,二是商品的符號象征性,三是欲望的被開發(fā)。消費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生產、分配與交換,顛覆了傳統(tǒng)“生產決定消費”的經典范式。

在消費社會中, 消費執(zhí)行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職能, 它是發(fā)達資本主義社會最有效的意識形態(tài)控制手段。消費不再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經濟活動領域, 而是一個實施社會控制的政治領域。物對人的控制、人的非人化都是在消費過程中實現(xiàn)的。消費使人沉浸在滿足需求的幸福中不能自拔, 從而失去批判和反思的能力, 對現(xiàn)有體制產生認同, 革命性的反抗被消解。物品符號化是消費意識形態(tài)得以施展的基礎。一方面,符號成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中介。物品的符號化使得人和作為消費對象的物品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由“消費者―物品”轉向了“消費者―物品―消費者”,消費不再是作為個體的活動由主體直接指向對象,而是通過物品這個中介,指向其他的消費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有通過物品這個中介也只有在消費過程中才能建立起來,離開了消費人就無所歸依。只有通過消費,人才能尋找自己的社會歸屬與社會意義。另一方面,消費社會出現(xiàn)了新的階級劃分,而劃分的依據(jù)就是對符號的消費。消費過程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交流,另一個是區(qū)隔。在通過消費尋找社會歸屬感的過程中,消費者不斷向自己所屬的社會團體靠攏、匯集,也就自動與其他的社會團體劃清了界限。跟需求無關的消費,不斷地制造出消費范例,自上而下地灌輸給消費者。以消費范例為中心,消費者會形成不同的社會團體。這就是消費過程中的社會區(qū)分。它成為取代舊的社會區(qū)分的新的社會分層。社會區(qū)分功能作為消費社會的法定過程,每個人都要通過它歸屬于社會,并確定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這種區(qū)分建立起一個有差別次序的社會整體結構,每個個體都通過符號消費在這個社會結構中確立一個位置。[4]通過符號消費實現(xiàn)的區(qū)分沒有任何強制性,人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是在自我或他人的身份認同中實現(xiàn)的。人們察覺不到它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對它非但沒有質疑,而且人們還主動選擇進入這個分層結構,并在其中自覺尋找自己的位置。消費意識形態(tài)就是在個體的無意識中實施社會控制,表面上看,消費只是個混亂的領域,實質上“它是一種約束、一種道德、一種制度”。[5]

二、消費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判斷消費主義思潮是否進入大學校園。從高校大學生的象征性品牌的消費就可以找到研究問題的切入點。象征性品牌消費從其性質入手可以劃分為兩種符號表現(xiàn)形式:示同性與示異性。示同性就是借助消費來表現(xiàn)自己是從屬于所認同的某個社會階層或組織,示同性的時尚消費讓青少年獲得了一種“群體成員感”, 就如同獲得了邁入“時髦社會圈”的入場券,從而擺脫了“落伍”的詬病。示異性就是借消費顯示自己與別人的差異和不同,以此拉開差距,達到社會地位的上升。時尚消費中的“示同”或“示異”的具體表現(xiàn),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攀比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對于自己達不到的消費水平不惜透支以達到,是謂“攀比”;對于消費品無休止的革新?lián)Q代,總要站在時尚的潮頭,是謂“炫耀”。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分析。首先,大學生是否以符號消費為追求對象;其次,這種符號消費是否能實現(xiàn)并在大學生群體中蔚然成風。消費主義思潮是一種崇尚追求過度占有和消費作為滿足自我和人生目標的價值取向與行為實踐。消費者開始自主思考,于是“新一代消費者”應運而生,這是一種模式的轉變,消費者不再像木偶一樣亦步亦趨了。[6]首先表現(xiàn)為以自我為核心,一味滿足自我需要,不顧及這種需要的外部效應。其次表現(xiàn)為崇物主義至上,過度占有和消費物質財富;享樂主義至上,過分追求奢華;時尚主義至上,對流行文化產品趨之若鶩。最后忽視商品實際效用,追求商品符號資本,以達到區(qū)隔的目的。凡事一定有個度,這個度就是是否超過本人、家庭或組織的支付能力;是否屬于理性化消費;是否超標準消費;是否危及到他人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正常理性的消費必須支持,過度消費才是消費思潮,必須予以反對。西方消費主義思潮在當下中國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的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我主義至上的消費主義思潮。就大學生來說更注重自我方面的展示。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主流群體注重的是個性,是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對企業(yè)而言,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東西,當消費者覺得你的產品有價值符合其審美觀消費者才會愿意花錢購買,倡導 “自我消費” 。[7]

第二,崇物主義至上的消費主義思潮。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的財富表現(xiàn)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商品成為整個社會經濟的細胞,現(xiàn)在的市場已經由以往的物資缺乏轉入物質豐富的階段。為了消費而消費,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比富斗闊”的行列中,消費的目的已不再是因為需要,而是為了炫耀或證明自己。過度占有和消費物質財富,會導致消費品的浪費。

第三,享樂主義至上的消費思潮。后物欲時代的發(fā)展,人們不單純的只對物質資料進行消費,進而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出現(xiàn)了享樂主義的消費思潮。享樂主義通常與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掛鉤。物質資源是舒適的基本條件,也是炫耀的最初手段。消費者對于奢侈品的無限追求,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消費者刻意展現(xiàn)自己擁有的奢侈品,從而暗示自己的地位、個性和身份。

第四,時尚主義至上的消費思潮。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形式、服裝、審美判斷、人類表達自我的整體流行風格藉時尚而不斷變異。一旦較低的社會階層開始挪用上層的風格,即越過較高社會階層已經劃定的界限并且毀壞他們在這種時尚中轉移而去采用一種新的時尚,從而形成區(qū)隔。時尚主義消費,把人自身品牌化。

[注釋]

[1]英•邁克•費瑟斯通著,劉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后現(xiàn)代主義》,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轉引自周憲:《文化研究關鍵詞》,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頁。

[2]法•鮑德里亞著,林志明譯:《物體系》,時報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222頁。

[3]包亞明:《游蕩者的權力――消費社會與都市文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

[4]韓玉霞:《鮑德里亞對消費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第14頁。

[5]法•鮑德里亞著,劉成富、全志剛譯:《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