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中教師考核范文

高中教師考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教師考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教師考核

第1篇:高中教師考核范文

一、目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高中物理教師對物理實驗教學越來越重視了,對它的認識也提到了一定的高度,物理實驗教學改革也在“步步為營”,扎扎實實地進行著。但是,目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情況仍然不太理想,情況不容樂觀。

1.重“講”輕“實”。有些教師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不太重視,認為在高考指揮棒下,對實踐操作技能的考核比率不大。所以他們就認為:高中物理實驗知識,并不需要實踐動手操作,只要學生對實驗知識點能了解、理解,能在筆試時應付考試就行了。在這種思想的左右下,很多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重視對物理實驗過程的講授,而忽略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過程教學。對于一些重要的物理實驗,最多也只是在講臺上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對實驗整個操作過程有個大致的了解。其實這樣的教學方法只能培養(yǎng)“高分低能”的“書蟲”,扼殺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一旦學生面臨著實驗操作考核,那就只能束手無策了。

2.重“操作”輕“分析”。有些高中物理教師雖然會按照教學大綱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但是他們在教學時也只是“走形式”而已。先要求學生在書本中把實驗目的、實驗原理等理清楚,然后要求學生跟著教師的操作完成所需做的實驗步驟,在實驗時,只要求把實驗數據記錄下來,實驗就算是完成了。這種教學的方法是錯誤的。教師應該在學生動手實驗時,應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實驗數據出來后,又要對它們進行分析:這些數據是怎樣得來的?它們說明了什么道理等等。

二、目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考核現狀

高中物理實驗考核是對教師、學生物理實驗教學成果的檢測。當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考核的方式主要是兩種:1.理論考核:2.實驗操作考核。在考核過程中,學校及上級教育部門更注重理論考核,一般是通過筆試來考查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結果。例如:實驗目的考核:實驗原理的考核(通常會要求學生根據所給的試題,從實驗原理出發(fā),推導在此實驗時應該使用什么樣的公式來完成實驗的最后一個步驟。);實驗過程的考查(通常設計一個表格,在表格中預設空格,要求學生把空格中的實驗步驟填充完整,或者確定在實驗過程中哪些物理量需要測量等等。):實驗書寫報告的考核(能否簡單地書寫報告、能否正確分析處理實驗數據、能否作出實驗圖像等等。)。而在對實驗操作考核時,主要是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進行考查。例如:學生能否選擇恰當的實驗儀器、實驗操作步驟是否能合理地安排、能否組裝整個實驗過程中的操作平臺、在實驗結束后,學生能否把實驗器材清洗,準確地歸位等等。

三、充分發(fā)揮實驗考核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物理的自然科學屬性非常地強,物理實驗就是研究物理自然科學屬性的手段之一,也是檢驗學生在學習物理理論知識的手段。物理實驗效果究竟如何,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各種能力,所以我們要加大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考核力度,充分發(fā)揮實驗考核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1.改革考核方法,加大實驗考核力度。筆者認為,物理實驗的教學重在實踐操作,所以在對學生進行物理實驗考核時,不能過多地采取理論考試的方法,而應該著重實踐操作考核。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對電學實驗考核時,就可以考查學生是否具有對實驗電路的轉換能力、能否準確地調試實驗器材、是否具有排除實驗故障的能力。在考核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時,其實也可以考查的創(chuàng)新能力??梢宰屗麄冏孕袆?chuàng)新地設計實驗過程,選擇實驗儀器等等。

2.實施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加大實驗考核力度。完善的、有效的評價方式起著指導、激勵實驗教學的功能,傳統(tǒng)的考核評價方式具有不科學性、不公平性,完全忽略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實踐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等。所以我們在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考核時,應該在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上,建立新的考核評價方式。例如:教師對學生實驗結果的考核評價、實驗小組之間的考核評價、實驗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考核評價、學生自我考核評價等。小組之間的考核評價,更能激起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使他們意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就會互相配合,取得更佳的實驗效果。小組內部之間的考核,則能指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有利于學生改正自己的錯誤做法。所以說,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式,能加大實驗考核力度,有利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良性發(fā)展。

第2篇:高中教師考核范文

論文摘要: 為進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監(jiān)測體系建設,推動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實施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許多省市開始推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能否實現預期目的?作者總結一些地市會考監(jiān)考中的經驗教訓,認為只有像高考一樣嚴格監(jiān)考,才能促使中學積極實施國家的課程方案,重視薄弱學科、重視絕大多數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推動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為進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監(jiān)測體系建設,推動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實施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陜西省教育廳決定從2007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學生開始,實行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在此之前,已經有幾個省市公布學業(yè)考試實施方案。

實行全省統(tǒng)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非常必要,它是考核普通高中學生相關科目學習是否達到課程標準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檢查普通高中學分認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證普通高中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教育教學,有利于監(jiān)測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不斷提高課程實施的質量和水平。它對于推進新課程的實施,對于新課程背景下考試評價制度的重建,鑒定評價高中學生學習質量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荚嚱Y果將是高等學校招生選拔的主要參考依據。[1]

但是,實施高中水平考試要實現預期的目的,從會考的經驗和教訓看,關鍵是要嚴格考試紀律。

長期以來,許多省市實行高中會考。國家教委明確指出:“實行普通高中畢業(yè)會考是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加強教育管理,推動教學改革,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給中學以正確的導向?!睂嵤嫉某踔允菫榱耸箤W校由過去只重視高考升學率轉向重視合格率;教育教學從面向少數學生轉向面向全體學生,保證大多數學生達到高中畢業(yè)的實際文化水平;促進學校按教學計劃開設各門必修課程,加強教學中的薄弱學科、薄弱環(huán)節(jié),克服偏科現象;同時使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以現代教育測量和評價理論為指導,科學評價學生個人和群體學習質量和學校教學水平。[2]

實施會考十幾年來,眾所周知,絕大多數學校還是只重視高考升學率,不重視會考,許多學校只開設高考課程,不開設高考不考的課程;教學仍然主要面向升學有望的學生,背離了“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宗旨;會考成績的公信度與權威性喪失,誰也不會用會考成績來評價學生個人學習質量和學校的教學水平。高中會考制度各項功能正在逐步弱化。

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是應試教育的頑疾作祟,直接原因是基層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領導與教師都不重視會考,以至于許多地方會考的監(jiān)考形同虛設,姑息學生考試作弊。

某地的幾個學校在最近幾年,高二理科學生沒有上過一節(jié)思想政治課,學校甚至沒有給理科學生購買高二思想政治課教材。同樣,高二文科學生也沒有上過一節(jié)物理、化學、生物課。但是,這些學校的學生近幾年的政治課會考成績不是“很好”,而是“相當的好”。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學校文科學生的物理、化學、生物會考成績也是相當的不錯。學生們毫不掩飾——如此大面積的“好成績”都是集體作弊的結果。

來自各個學校的監(jiān)考教師都知道學生根本沒有學過一些課程,如果嚴格監(jiān)考,許多學生會考成績會不及格,將無法取得畢業(yè)證,無法參加高考,可這并非是學生的錯,故而監(jiān)考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嚴格監(jiān)考,有些教師由于無法面對兩難的處境,只好拒絕監(jiān)考。學生當然明白,如果考不及格,后果很嚴重,但是又沒有學過相關課程,在監(jiān)考不嚴的情況下,只好采取不正當的手段?;鶎咏逃姓块T對會考也不十分重視,大家都清楚當地中學為了集中精力抓高考,沒有開足開齊國家規(guī)定的課程,如果嚴格監(jiān)考會導致當地學生大面積不及格,這會影響到自己的政績,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對于會考監(jiān)考基本上是例行公事式的走過場,口頭上講得非常嚴格,實際上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因此,盡管省關于會考監(jiān)考有一系列的文件規(guī)定,有各種各樣的違紀處罰辦法,但那只是為考前培訓做樣子而已的。 轉貼于

于是,本應非常嚴肅的省級考試,其考場紀律遠遠不如學校的平時考試;本該具有十分權威性的省級水平測試的成績卻完全不能夠代表中學生學習的真實水平。這樣的考試已經喪失了當時的功能,除了增加學生負擔、擾亂正常的教學計劃之外沒有多少積極意義。

會考監(jiān)考不嚴,還造成嚴重的負面作用。除了直接影響學風,還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消極影響。學生參加會考后,普遍感慨:做人不能做老實人,做老實人太吃虧了。那些平時在各個方面都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生,在會考面臨道德和利益的沖突時,也大都選擇了作弊。這種會考實際上給學生上了一堂消極的政治課,它完全背離了會考推行素質教育的初衷。

課改以來,許多學校認為高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國家要求的課程,只要不高考的就不開設,包括一些必修課;或者不按規(guī)定課時開課。什么研究性學習、什么通用技術、什么校本選修課,統(tǒng)統(tǒng)不管。反正學生學分由學校給予,學校還能讓學生不畢業(yè)?學分認定時堅持寬松原則,甚至沒有開的課程如通用技術等,學生的學分都一個不會少。

現在要實行學生學業(yè)考試了。這是一個正確的導向,有利于學校推進新課程的實施。但是,這次學業(yè)水平考試如果依然采取以往會考監(jiān)考的那種形式,則不僅不能達到目的,還會事與愿違,造成更惡劣的社會影響。

所以,實施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關鍵在于嚴格考試紀律。省市教育行政部門一定要像重視高考那樣重視學業(yè)考試,要求監(jiān)考像高考監(jiān)考一樣嚴格,督查要像對待高考一樣認真負責,還要啟動高考的現代化監(jiān)視技術、電子屏蔽技術,考生和監(jiān)考考試違紀也要與高考違紀同樣處罰,并且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只有這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才會重視學業(yè)考試,學校才會按照新課程的要求開課,才會關注每一個學生,才能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教育廳關于印發(fā)《陜西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陜教基[2008]18號.

[2]國家教委.關于在普通高中實行畢業(yè)會考制度的意見.教基[1990]017號.

第3篇:高中教師考核范文

在“對話”日漸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生存和生活狀態(tài)的今天,一種較完整的現代教學理論――對話教學理論也正在逐步形成。作為普通高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歷史學科的教學應如何更好地在課堂教學中予以實施呢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筆者以為,實施對話式教學可從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

一、以文為本,讓學生與教材深刻對話

在高中歷史對話式教學中,讓學生解讀歷史文本――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對話教學強調的是"從一個開放心靈者看到另一個開放心靈者之話語"(馬丁語),這就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親歷文本,對話教材,對教材進行獨立性的帶自我意識的閱讀,分析,并在全身心的體驗品味中獲取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和見解,只有這樣才能為生生對話,師生對話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感覺,理解和評價教材,實現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平等對話。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與教材對話的興趣

“對話教學”要求教師由“帶著教材走向學生”向“導著學生走向教材”轉變,要求教師運用多種方法,巧妙地激發(fā)學生對教材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濃郁的學習氣氛。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盡量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引導學生融入教材。例如:在學習《》一文時,我利用“神舟五號”發(fā)射成功,舉國歡騰的有利時機,先播放“神五”升空的瞬間境頭,接著讓學生就“神五知多少”這個話題略作暢談,進而指出“神五”的成功發(fā)射反映了我國在國防建設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指出我國不僅在國防領域,而且在其它如政治,經濟,文教等領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然后教師繼續(xù)講道:"我們今天看到了也感受到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果,但你們知道我國的現代化歷程從何時開始,以什么事情為標志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拋出各自心中的答案,當有學生提出是時,我先肯定其答案的正確性,然后追問:"為什么說我國的現代化歷程是從開始的"提問激起了學生濃厚的探索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進而去研讀課文,探究歷史。

2、引而不發(fā),讓學生在與教材的對話中解決問題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點才能常有思索,常有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最終通過與"文本對話"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兩漢的統(tǒng)治》中的"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內容時,我讓學生自己羅列漢武帝實施大一統(tǒng)的具體措施,并聲明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拋出來討論,結果就有細心的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秦始皇采納法家思想并焚燒了法家以外其他各家的典籍,而漢武帝卻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呢"這個問題課文中沒有現成的答案,它需要學生深入去研讀文本,讀出教材中顯性的和隱性的信息才能解開,于是我就先肯定和表揚了這位學生的探索精神,然后指出:“從秦始皇的‘崇法’到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實際上反映出這兩個時期在治國思想上的變化,那么,是什么引起了這種治國思想上的變化呢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按照這個原理我們來看看這兩個時期的‘社會存在’有沒有發(fā)生變化?!苯又揖鸵龑W生深入挖掘教材,從主客觀兩方面的變化對這個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直至最終找出答案。

二、張揚個性,讓學生與歷史自由對話

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教師肩負著“傳道,授業(yè),解惑”三大重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常以權威者和社會代言人自居,以長者的身份自居,要求學生絕對地服從自己,在這種理念下,師生之間的關系只能是一種僵化的,冰冷的,機械的關系。由于師生之間缺乏真正的交往和對話,也就談不上理解,更談不上精神上的交融,學生永遠是被動者,而這反過來又阻礙了教學任務的更好落實。在教學理論走向交往和對話的時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就不僅是教學的要求,也是時展的必需了,“我們應該從根本上重新評價師生關系這個傳統(tǒng)教育大廈的基石,特別當師生關系變成了一種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關系的時候”,還教學一個本真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就是“你――我”的關系。在對話式教學中形成的“你――我”關系中,師生雙方都作為整體的,獨特的個人而相遇與交往,在相互對話與理解中接納對方,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萊雷所說,"通過對話,學生的教師和教師的學生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術語:教師式學生及學生式教師……這里沒有誰教誰,也沒有自己教自己,只有從頭到尾在相互地教"。

第4篇:高中教師考核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歷史 歷史教學 高考

應試教育制度是我國實行了多年的教育制度,盡管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仍舊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發(fā)揮著一定的影響。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使得新課程改革和高考之間出現了一定的矛盾。對于高中歷史教師來說,其必須要加強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并要以此為基礎調整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歷史教學的發(fā)展,確保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實現新課程改革的同時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勝利。

一、要加強對課堂教學的關注,做到簡而精

新課程改革實施催生了許多新的教學思想,例如:以人為本、師生雙主體以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等等。這些思想能夠有效的指導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高中歷史知識。但是,就實際的情況來看,很多教師都沒能夠正確的把握這些教學思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過分的注重課堂教學形式的翻新,忽視了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忽視了新課改與高考之間的聯(lián)系。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不能夠只是關注教學思想的體現,只關注對形式的翻新,而是要加強對教學內容和高考大綱的研究,要將高考大綱和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并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向學生介紹高考大綱,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將課本知識與考試大綱結合起來,做到高考平時化,平時高考化。其次,在追求課堂教學形式的翻新時,要掌握好一個“度”,即,要做到精煉教學內容、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并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本知識,并提高其對知識的認知程度,使其能夠更好的應用知識。

二、要重新認識教學內容

通過對現行的歷史教材的研究我們不難發(fā)現,無論是哪一個版本的教學,其都有一個共同點:敘事方式都是模塊專題式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特點極大的提高歷史的專業(yè)性,增加了歷史概念在歷史課本中的比重。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高中歷史教師就必須要重新的去研究教學內容,并要加強對高考的把握。通過對近幾年的歷史高考試題的研究我們發(fā)現,無論是哪一地區(qū)的試題,都不會出現對某一歷史概念進行直接闡述的題目,而是側重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以及與概念相關的史實的考察。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重新認識教材內容,要在加強概念教學的同時加強對概念內涵、概念外延以及與概念相關的史實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歷史知識,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其發(fā)散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三、樹立新的復習觀念

對于高中生來說,其在高一和高二階段中,往往要學習三年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高三階段開展全面的復習,以此來提高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并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這樣的情況雖然符合高考的要求,但卻不能夠滿足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往往不能夠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識內容,這樣的情況使其在總復習的時候,不能夠更好的依靠對知識的理解去強化記憶、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基于這樣的情況,高中歷史教師就必須要樹立起新的復習觀念,即,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好對知識的回顧和復習。在這方面,教師可以利用隨堂提問、默寫等形式來對學生的知識情況進行檢測,從而全面掌握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尋找到學生的知識漏洞,而后再以作業(yè)或者考試等形式,來強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具體做法是,在講授某一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時,必須要有意識的向學生介紹之前所學過的和即將要學的、其相關的知識,還要按照時間的前后順序幫助掌握同一時間段中外歷史上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只有學生構建起了完整的知識體系,才能夠讓其主動的開展復習,強化其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繼而實現完善知識體系的目的。第三,要合理的使用試卷。在高三總復習中,學生往往會接觸到大量的試卷。這是開展復習的有效措施,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就很可能會影響復習的質量,甚至使學生產生嚴重的厭學心理。因此,在利用試卷進行復習的時候,教師不能夠打“題海戰(zhàn)術”,而是要做到“精簡試題、舉一反三”。具體的來說,要精煉試題,提高每一道題目的針對性,確保學生每做一道題就會有一點提升。其次,每一份試卷都必須要體現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的同時,更加接近高考的要求。

四、要加強對學生材料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

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我們可以發(fā)現,在當前的歷史課本和近年來的高考考試題目中,往往會有大量的文字或者圖片資料,學生要想獲得某些理論和知識,就必須要對材料進行分析。因此,對于現階段的歷史教學來說,其必須要加強對學生材料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加強對史料的篩選,要確保學生能夠對史料產生新鮮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研究和學習之中來。其次,要重視對材料的設問和解讀,要做到少而精,避免其成為課堂教學或復習的絆腳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新課改來說,高考制度也許是一個不合理的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現階段以及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是需要高考成績去檢驗新課改的成敗。正式基于這樣的情況,高中歷史教師就必須要調整課堂教學、重新把握教材并要改善復習。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實現新課改的同時,更好的應對高考。

參考文獻:

[1]盧尚建.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文化型態(tài):打破與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 2008,(07)

第5篇:高中教師考核范文

目前高職院校的課程考核方式基本上仍然采用以筆試為主的理論知識考核方式,單一化的筆試考核模式雖然有利于統(tǒng)一組織,成績易于量化,但更側重于知識型內容的考查,對實踐應用能力及應用性技能考核力度不夠,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過分追求題目的正確答案和解題技巧,缺乏對實踐技能學習的熱情,也阻礙了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全面掌握高職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和個性特點,不利于學生將來的職業(yè)發(fā)展,也不能滿足社會對高職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國外職業(yè)教育考核方式的成功經驗

1.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及其能力考核方式德國是職業(yè)教育比較發(fā)達的國家,其國內普遍采用雙元制職業(yè)教育。其教學過程包括兩部分組成:企業(yè)實踐過程和職業(yè)學校理論學習過程。兩個過程的時間比例為7:3。雙元制對學生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時考試和國家考試兩類。學校負責的平時考試由任課教師負責,企業(yè)負責的平時考試由企業(yè)的實訓教師負責。國家考試則由州統(tǒng)一組織。學生畢業(yè)設計的題目由企業(yè)選定,并報學院考試委員會審定。學生畢業(yè)論文由企業(yè)實訓教師為第一指導,學院教師為第二指導,并在企業(yè)實踐中完成。

2.英國BTEC教育模式及其能力考核方式英國BTEC教學模式的考核從根本上改變了以試卷定成績的傳統(tǒng)考核方法,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實際成果為標準。成果包括專業(yè)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兩方面。專業(yè)能力成果是指學生在完成教師交給的課業(yè)和其他任務時,掌握、運用和創(chuàng)新專業(yè)知識的能力。為保證考核的準確性,要求教師對每次課業(yè)和每次課內外活動都要給出明確的等級評判標準。并且要求標準內容十分清晰,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完成課業(yè)和社會調研等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自我管理、與人溝通合作、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及應用現代科技手段、設計和創(chuàng)新等能力。

三、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

由于我國的國情和教育體制與西方發(fā)達國家存在很多不同,所以改革現有的課程考核方式不能照搬照抄它們的方法,而要根據國家對高職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并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建立多維立體考核體系,充分發(fā)揮考核的重要作用,增強學以致用的能力,促進集素質、能力、知識于一體的一線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

1.高職培養(yǎng)目標是制訂考核方案的基礎

與普通本科院校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不同,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技能型人才,注重學生素質、能力和知識的全面發(fā)展,在專業(yè)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加強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提高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高職教育課程考核的方式和內容要適應其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突破現行考核評價體系的束縛,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2.多維立體的課程考核形式

根據高職培養(yǎng)目標制訂的課程大體可分為五大類:理論型課程、知識技能型課程、純技能型課程、能力證書型課程、頂崗實習課程。單一的考核方式不可能適應不同性質的課程的需要,因此采用多維立體考核方式勢在必行。新的考核方式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增加技能型考核的比重。另外,筆試考核的部分考核標準由標準答案向綜合評價轉變,減少客觀題比例,讓學生不要把精力放在具體題目的選擇答案上,而是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3.鼓勵企業(yè)參與考核評價體系建設

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邀請企業(yè)共同參與實訓課程、頂崗實訓課程、畢業(yè)設計等課程的考核。企業(yè)在實際工作情境中對學生的職業(yè)技能、職業(yè)道德、團隊合作能力等進行全方位指導和評價。

四、多維立體考核的具體措施

1.理論型課程考核模式

對于純理論型的課程,在考核中堅持“必須,夠用”的原則,只考查那些基本的理論知識,不去深究理論的推導計算過程,適當弱化對于解題技巧的考核,并減少客觀題比例,增加主觀題的考查比例。如讓學生談談對課程中一些理論知識的理解及現實意義,或是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在專業(yè)學習方面有什么提高。另外,考核成績中還要考慮學生的課堂及作業(yè)表現。為了防止作業(yè)中的抄襲現象,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幾組,給每組同學布置不同的題目,并在習題課上由每組同學講解做題步驟,供其他同學討論,在講解中的表現作為課堂成績的重要部分。這樣的教學操作通過給學生傳遞學習壓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課程的綜合成績更能反映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課程綜合成績=60%期末考核成績+20%課堂表現+20%作業(yè)成績

2.知識技能型考核模式

對于知識技能型課程的考核要分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和實踐技能部分。兩部分考核各占50%。其中對理論部分的考核同上述理論型課程;對實踐技能部分(即課程中包括的實驗、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的考核不能只注重實驗、課程設計報告的完成,必須結合整個實驗過程綜合考慮。這部分成績應由課前預習、操作過程、實驗報告、課程設計報告等內容組成,其中操作過程應該成為評價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各實踐項目完成的速度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都是考核的重要因素,因為操作速度往往反映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水平,而創(chuàng)新能力則體現了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實踐的能力。課程實驗成績=課前預習20%+操作過程50%+實驗報告30%由于課程設計是分組進行,設計過程中小組成員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因此除了考查每個人的實踐技能,還要考查成員間的團隊合作能力。課程設計成績=操作過程40%+課程設計報告10%+團隊合作能力20%+設計成果30%

3.純技能型課程的考核模式

純技能型課程主要是教授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如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文化基礎等課程。這種課程的考核采用課堂作業(yè)成績代替期末考試,即每堂課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堂作業(yè),學生要在下課前完成,教師對學生的每次作業(yè)給出成績,而期末成績是根據課業(yè)成績和課堂表現得到。課程的考核方式注重操作能力的考核,強調平時的學習態(tài)度,體現學生的技能水平。

4.基于能力證書的考核方式

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是勞動就業(yè)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很多職業(yè)從業(yè)的基本要求。為了使高職畢業(yè)生在工作中能夠盡快適應企業(yè)的從業(yè)要求,很多高職院校紛紛開設了與專業(yè)相關的基于職業(yè)資格證書課程。如電氣專業(yè)的電工實訓課程就是為了學生能夠考取中高級維修電工證書而開設的。對于這些課程,取消考試,引入“以證代考”的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即考取資格證書,相關課程成績即為合格的制度,從很大程度上既滿足了社會對勞動力的從業(yè)資格要求,又避免了對學生的重復考核。

5.頂崗實習的考核模式

頂崗實習是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借鑒德國職業(yè)教育辦學經驗,是根據我國職業(yè)教育辦學體制的實際情況采用的一種旨在增加學生實踐技能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高職階段的最后1~2個學期由學校和企業(yè)共同組織,在企業(yè)參與生產實踐,組織以企業(yè)為主、學校為輔的考核,考核內容側重學生在實習中體現出的職業(yè)素質、品質,如創(chuàng)新精神、團隊合作能力、吃苦耐勞的品質等等。

五、結論

第6篇:高中教師考核范文

關鍵詞:綜合理科考試;高中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2-0294-01

應國家的迫切需要,國家教育部確定了高考"3+X"方案,且率先在廣東實行成功。我省預計2002年正式實行。這一方案旨在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綜合運用知識的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人才,以適應新世紀科技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和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所以,我們要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教學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活化他們頭腦中的文化知識。作為一名中學化學教師,正確理解和把握綜合科目考試的指導思想與命題模式,盡快適應這一模式,并指導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認為中學化學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重視"雙基"教學,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學科知識

為適應綜合能力的考試而忽視"雙基"教學,無異于"無源之水"、"無米之炊",最終將得不償失。因為中學教育是全面的基礎教育,使學生掌握好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當然也是高考改革不會改變的一個目標。綜合科目的考試比單一科目的考試更強調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趨于多變與靈活。但綜合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以各單科知識為基礎和載體的,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各單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有可能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各學科間交融才有可能實現。

從對綜合理科試卷分析看出,綜合理科涉及的題型,除了學科之間知識滲透融合的新題型外,還保留了相當比例的單一學科(包括學科內綜合)題型。所考察的知識點中,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占了相當的比重。即使綜合試題所涉及的內容,也是各學科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無非是進一步融合而已。因此,在化學教學中,仍需認真鉆研教材,依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形成良好的化學學科知識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在高考中以不變應萬變,即綜合能力的提高必須建立在扎實的"雙基"之上。

2.重視各學科的知識交匯,加強多學科綜合題解法研究

在強化學生"雙基"教學的同時,還必須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綜合能力考試不但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平時的教學中,一方面要狠抓基礎,把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抓牢,還要引導學生,抓好它們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注意抓好本學科內的綜合。另一方面,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點進行融合,抓好化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如化學與生物、化學與物理、化學與數學、化學與語文等,這些學科間具有相當的聯(lián)系(隨知識的深入,進而形成生物化學、化學物理、物理化學等各專業(yè))。這樣,通過相關學科聯(lián)系,既有利于本學科的教學,同時又對相關學科的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使同學們在學習中注重同步發(fā)展,齊頭并進。因此,弓l導學生既重視本學科內的綜合,又注重運用其他學科知識和方法解決化學問題尤為重要。當然,作為教師,也應了解其他學科的基本知識點,使不同學科間加強交流,各學科知識點相互交融、互相貫通。另外,還應探索一些綜合目的解法,形成一些新的思路和思維方法。

3.重視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實驗設計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化學實驗以其生動的魅力和豐富的內涵,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發(fā)揮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近年來,高考實驗題的比重逐年加大,特別是2000年綜合理科的試題,不僅一重視對實驗能力與操作技能的考查,還增加了學科間綜合能力的考查。如試卷第25題,涉及生物與化學兩個學科。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應特別注意這一發(fā)展趨勢,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強化對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

第7篇:高中教師考核范文

【關鍵詞】:會考 素質教育 命題計劃

通過會考命題,促進普通中學素質教育的實施,引導師生正確把握教育教學思想,是教研員不可回避的一 個問題。本文旨在通過高中地理會考命題的實踐,總結一些體會和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對高中地理會考的性質、目的和內涵的認識

高中地理會考是國家承認的省級普通高中學業(yè)成績考試。它不同于升入高一級學校所進行的選拔考試,而 是屬于以標準參照為主的終結性考試。也就是以教學大綱要求為依據的水平考試。其任務在于考核學生地理課 程的學業(yè)是否達到高中畢業(yè)標準。因此,它必須嚴格區(qū)別于高考,必須面向全體學生。

會考的內涵:我們認為主要應該考核學生在高中地理教學大綱規(guī)定范圍內,所應具備的地理素質。具體說,包括作為現代人不可缺少的地理科學文化知識、地理思維方法、正確的環(huán)境觀、資源觀、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全球意識、繪制簡單地圖和圖表的能力,以及作為一個中國公民所應了解的國情、國策和省情知識。要強調指 出的是,上述內容是普通高中學生所應具備的,按高中地理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應屬基本要求。與此同時,還應 考慮高中地理課在高中所占的課時比例,以及我省民族眾多、薄弱學校較多等因素,在制定考試目標時,需在 高中地理教學大綱允許的范圍內,把合格的下限適當下調,合格以上分出若干層次,以激勵不同學習狀況的學 生產生再學習的欲望。

高中地理會考,要全面貫徹高中地理教學大綱的精神,發(fā)展素質教育,提高地理教學質量。這是地理會考 的總精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我們通過教研途徑,對高中地理課的教學強調以下幾點:1.抓好基礎知識和基 本技能訓練;2.重視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全球觀念和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

地理素質教育內涵豐富,而且隨時間、空間而異,要充分體現它,就需要從許多方面作不懈努力。

二、高中地理會考應體現素質教育的功能

高中地理會考是在高考停考地理,普通高中的課堂教學嚴重向“應試教育”傾斜的情況下開始進行的,因此,帶有糾偏的歷史使命。在“應試教育”進一步暴露出弊端的同時,社會各界普遍提出了貫徹素質教育的主 張。素質教育的內涵十分廣泛,但就考試而言,大體包含如下內容:考試是一種手段,具有對教學進行評價、反饋、預測和激勵功能。通過對這種手段的運用,測驗師生教與學的狀況,調整教學過程,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達到使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文化科學技術素質的目的。

如何體現素質教育的考試,我們以為應具有以下四點。

1.各種考試都必須從整體課程計劃的角度來設計,盡可能在考試中滲透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 身體心理素質的評價因素。

2.要立足于反映全體學生學習的狀況,盡可能地發(fā)揮考試的激勵作用,使所有學生從考試中認識到自己的 學習成績,并能激發(fā)再學習的欲望。

3.要注重對學生認知能力、發(fā)現能力、學習能力、發(fā)展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測試。

4.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三、擬訂會考命題計劃的指導思想及設想

高中會考是一項十分嚴肅而認真的工作,經過多年實踐,深刻體會到,會考是否真正反映了貫徹地理教學 大綱的精神,是否真正反映了地理學科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命題的恰當與否是關鍵。然而,命題計劃的編制 ,又從根本上控制著命題的質量。因此,在歷年會考中,都把編制會考命題計劃,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擬訂命題計劃所遵循的原則

1.適度性原則。試卷中試題的能力和層次要求,應在地理會考目標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

2.代表性原則。試題的內容,能力要求,應對地理會考目標總體具有代表性。

3.結構性原則。試卷中各種題型的比例設計,要符合地理會考目標規(guī)定的要求。

4.導向性原則。試題有利于學校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

四、地理會考試卷總體設計

地理會考試卷總體設計是命題指導思想、命題原則的具體體現。因此,根據會考目的,把總體設計定位為 :重點考核學生對高中階段地理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能力的考查,既要使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達到會考合格要求,又要使及格以上學業(yè)水平有一定區(qū)分度。根據這 個總體設計,把有關問題作如下處理。

1.內容比例。根據地理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知識比例,歷年會考中,把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分數比確定為1:4:5。在這個框架內,再根據教材知識點的密集程度,確定各單元所占分數的比例。

第8篇:高中教師考核范文

物理實驗操作考核試題來源是從上級部門提供的六個試題中選擇出代表性比較強、器材準備比較容易、實驗中不會產生潑灑的四個試題作為考核試題.

1 實驗操作測試中出現的弊端現象和存在的問題

實驗一:“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器材準備方面:有的學校未按標準要求準備器材,如同一考場中所準備的玻璃板大小形狀各不相同,甚至沒有提供豎起玻璃板的支架.

學生操作順序顛倒,如先在玻璃板的另一邊白紙上放上顯示像位置的物體,然后再在靠近自身的這一邊白紙上放上成像物體.有的學生將玻璃板放置使其平面與操作者身體正面垂直,觀察現象時要側身彎腰才行,實驗動作別扭.

實驗二:“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器材準備方面:

部分學校準備的器材沒有提前做嚴格檢查,如電流表、電壓表內部接線脫落,接線柱脫落或嚴重松動,有的表已經損壞.導線沒有使用有連接插頭或帶有叉片的導線,導致接線不牢靠或不方便甚至導線數量不足,電源有用學生電源的,也有用電池的.燈泡規(guī)格差異較大.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蹺起,沒有緊壓在電阻絲繞線上.

學生操作方面:

(1)不能按順序連接相應的電學元器件,接線過程中沒有斷開開關;導線端頭沒有按順時針方向繞在接線柱上,致使擰接線柱螺帽時連接的導線被退松甚至脫開.電流表、電壓表量程選錯;電流表、電壓正、負接線柱接反,表指針反向偏轉不能及時發(fā)現并于以糾正;沒有細致檢查電路的習慣.電路連接完畢后燈泡不亮或電表指針不動的故障不能及時排除.

(2)閉合開關前,沒有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調節(jié)滑片的方向錯;調節(jié)滑片時移動幅度過大,電流、電壓變化過大;調節(jié)不到指定的電流、電壓值;調節(jié)時不去觀察電流表、電壓表;電壓表串聯(lián)接入電路;實驗結束,忘記整理實驗器材.

(3)電路連接正確,燈泡正常發(fā)光,電流表、電壓表有指示,但不及時讀數,只是傻呆呆地觀看.認為實驗完畢,不知道還要做什么.

(4)儀表擺放方位不正,讀數極不方便,且產生視角誤差.

(5)實驗數據不直接記錄在試卷上,而是記錄在草稿紙上,然后再往試卷上謄寫,浪費時間.

(6)只記錄有實驗現象、實驗數據,而無實驗結論.

實驗三:在“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器材準備方面:

實驗使用的杠桿不規(guī)范,其調平螺母(或配重)位置有在杠桿兩端的,有在杠桿中間部位的;懸掛鉤碼的掛鉤或孔的分布有的多有的少,間隔差異大.

學生操作方面:

調整杠桿平衡時,不知道應扭動哪個螺母,特別是調平螺母(或配重)的位置在杠桿中間部位的,有的學生只呆板的依據課本上“實驗前,要調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或配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句話,而他扭動的是支架卡上的緊固螺絲.掛鉤碼時不注意掛空,致使鉤碼跌落撞擊桌面或鐵架臺基板,產生不應有的噪聲,干擾其他學生的實驗注意力.

實驗四: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器材準備方面:

同一個實驗考場,所配該實驗的器材不一致,導致學生認為給他的器材不足而不能完成實驗;個別學校所配的彈簧測力計為教師教學演示用的,體積太大,準確度不高,不利于學生實驗操作和精確讀數;在配備器材時沒有把彈簧測力計的指針調到零刻度處.

學生操作方面:

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物體運動時不能使物體勻速運動,因而不能準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拉彈簧測力計的方向前后不一致,如前一次是沿水平方向,而后一次是斜向上方拉,致使讀數誤差加大.

2 問題的病因分析

(1)少數學校領導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缺乏對實驗教學的有效檢查管理,部分學校在對普及實驗室建設中所添加的實驗設備放在儲藏室后,不再問津,實驗儀器在包裝箱內“長眠”.

(2)在平時教學中,由于條件限制等種種原因,很少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直到中考實驗操作考試臨近才進行突擊實驗.甚至有的學校在拿到將要考查的試題之后,學校通知給教師,教師組織學生根據要考查的試題內容進行 “有針對性”的專門實驗操作訓練,這樣對付實驗操作考試.由于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實驗不重視,很少做實驗,因此,即就是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專門實驗操作訓練,然而在實驗操作考核過程中問題百出.個別學生背實驗,考試中默寫實驗條目及實驗數據.

(3)有的教師重理論,輕實驗,怕麻煩,對實驗不重視,甚至對有的實驗根本就從未成功地做過.如在縣級學科賽教中,竟然有兩位教師在做“探究電流的熱效應”實驗,都沒有成功,不得意臨時改變了自己原來設計的課堂教學流程,把探究實驗變成了“嘴巴加粉筆”的“口筆”實驗.

3 提高實驗教學效率的改進意見

(1)要深刻認識到并不是學校建起了標準的實驗室、花了大把的金錢購買了富足的實驗器材就萬事大吉,教學實驗就一定沒有任何問題了,教學質量自然就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就大大增強了.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強化對實驗教學的管理,經常深入課堂檢查實驗教學的進行情況,檢查實驗設備的使用情況,隨時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隨時解決,及時增添所缺器材,補充損耗掉的器材,以彌補因器材的不足而對教學實驗產生的影響.

(2)教師要對教學實驗要有正確的、清醒的認識,實驗不是可有可無,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更不是麻煩、累贅,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措施.

(3)教師要練就過硬的實驗基本功,操作迅速、動作科學規(guī)范,語言表述準確清楚.不僅要做好演示實驗,更要指導、引導學生做好探究性學生實驗.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注重加強學生良好實驗習慣的培養(yǎng),使他們知道實驗規(guī)則要求,逐步掌握實驗方法,依據應該遵循的實驗步驟,有序獨立與協(xié)作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實驗.

(4)開展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大賽,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和獎勵措施,通過大賽的激勵促進教師實驗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為實驗教學儲備活力.

第9篇:高中教師考核范文

1、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和學科相融,就如傳統(tǒng)的“粉筆+黑板”,作為傳授知識的工具,信息技術在教學上用得最廣的是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的運用,因為它們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及獨有的系統(tǒng)功能。教學中與語文整合,可使計算機的視、聽功能全部展現出來,打破傳統(tǒng)媒體的“線性限制”,以隨機性、靈活性、全方位、整體化的方式把語文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現給學生。

在高中教本中,如講教杜甫詩歌時,我就利用了多媒體和網絡,因為現代語文教學重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重視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yǎng)。所以在講課前做了個關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課件,通過音樂和畫面讓學生像看電視一樣從感觀上的聽、看來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當時的社會背景,再通過畫面想像: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的詩人,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會是如何呢?在回答問題前,讓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有關杜甫的資料,引導學生自動、自主地學習,之后,經過討論,整理資料,然后對照作品,通過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領會杜甫詩歌的思想風格。這樣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學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并拓寬了學生的眼界,對杜甫這一詩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資料的實踐能力,也實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和老師在教學中“導”的地位。

2、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不僅是教學手段、教學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學內容的擴展與改革,這就是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術作為教本的輔助內容與課本內容相融,擴大課本知識的外延。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們都知道,互聯(lián)網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里面的知識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寬廣,與語文學科整合,可以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采集到廣泛的知識,使學生的閱讀面、知識面擴大,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資源結合在一起,更好地學習語文。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將給語文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