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范文

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

第1篇: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范文

    一、對新形勢下課堂教學的認識

    結合新課標理念和“二期課改”精神,我們認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要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個體需求,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要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多考慮他們的需求和感受;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并給予學生充分發(fā)揮的自主空間,提倡“玩中學、玩中練”;讓小學體育課堂回歸學生的生活,在師生教學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體育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他是一種在戶外進行的教學雙邊活動,學生需要通過各種身體練習,達到思維與活動緊密結合,體育知識和技能緊密相連。其次小學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變化各不相同,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第三要根據(jù)新課程精神和教材特點組織教學。教材內容豐富多彩,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教師要善于把握教材,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方法進行教學。

    二、教學技藝在師生教學互動中生長

    1、理解,師生關系的新起點

    課堂不僅是建構知識的平臺,也是人際交往的場所。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有強烈的欲望,有積極的情緒,有充沛的精力與體力;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以使學生思維活躍,迸發(fā)思想火花,產生奇思妙想。建立平等、友愛師生關系,營造融洽、和諧的運動環(huán)境,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達成學習目標。教師首先必須開闊心胸去理解學生,然后再敞開胸懷去關愛學生,這是進行小學體育教學的首備條件。教師要利用生動親切的語言渲染課堂環(huán)境,“蹲下身”和學生在“同一個高度上”活動,逐步將自己融入孩子們中間,像一個和平使者用智慧傳遞知識技能,用愛心連接學生之間的情誼。

    那是二年級的一節(jié)體育課,教學內容是立定跳遠和接力跑游戲。做完準備活動后,大部分學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自由分散開地練習立定跳遠。突然,一名學生跑過來對我說:“老師,張運他一次也不跳,還故意用小石子砸我們?!蔽覇?“他為什么要砸你呢?”但我定神一想,這個張運是個很淘氣的同學?!八€打了我一拳呢!”嘴快蔡明大聲說,語氣有些憤怒。當我?guī)е瓪庾呦驈堖\的時候,卻看到他那若無其事的樣子,真想好好批評他一頓!但我克制了,心想:以前曾批評過他,但卻不管用,為何不改變一下教育方法呢。我靈機一動,想先聽聽他的心理話。于是我走到他身邊,撫摸著他的頭,溫和地對他說:“為什么不和同學們一起練習,你看他們練得多認真、多歡快啊!你怎么能用石子砸人呢?”“我不想跳,我跳不好……誰叫他們嘲笑我呢!”說話間表露出一副無所謂的神情,說完轉身過去,背對著我。我愣了一下,問:“那你體育課想活動什么項目呢?”“想跑步,我50米比他們快!”“跑步?行啊,一會兒就有接力跑啊!”我說,“我要和他們單獨PK”他說。他是想單獨挑戰(zhàn)其他小朋友,那就給你個機會吧,我說:“好!你去準備吧,一會我給你個機會!”接力跑前我專門安排了這次挑戰(zhàn)賽,結果,張運真的跑得比其他同伴快。下課時,他樂滋滋的,我抓住時機與他談了心。后來,張運同學還真成了我的小助手呢。

    你給孩子一份理解和關愛,他就會對你產生依賴和信任!作為體育教師就應該敞開胸懷愛學生,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召他們,他們會逐步接納你,更加尊重你。這樣的例子發(fā)生了幾次,我總是把握時機,與孩子們走近,與他們成為朋友。

    2、玩耍,課堂教學的切入點

    玩是兒童的天性,課堂教學中抓住小學生這一特點,為了讓孩子喜歡體育課我以“游戲”為“家常飯”,以“競賽”為“家常菜”,力圖讓小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練、在玩中樂。

    記得那是我從中學轉到小學上的第一節(jié)課,教材是立定跳遠,我采用較為“程式”的方法進行技能教學,結果學生練得垂頭喪氣。課后我經過與同事交流,對教學方法進行了積極調整,第二堂課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樣是立定跳遠課,我是這樣組織教學的:一上課我就問:“同學們,今天想不想做游戲?”同學們急切地回答:“想!”?!敖裉?老師要和大家做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游戲,叫做‘剪刀,石頭,布’。我接著說:“游戲的方法是這樣的:各人自己找朋友,兩個同學一組,先設置好起點,然后通過猜拳‘剪刀,石頭,布’來決定勝負,贏的一方雙腳蹬地向前跳一次,輸?shù)囊环皆仉p腳向上跳一次。每五次為一組,最后看哪人離起點遠,距離者勝,距離最遠的將贏得全班總冠軍。大家一聽游戲中還要比賽,一個個躍躍欲試。一會兒各自找到了朋友,學伴間玩得既緊張又活潑。一會兒找同學測量,一會兒找老師評判。15分鐘的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大家練得滿頭大汗。這時我再評價同學的跳躍動作,請做得規(guī)范和跳得遠的同學出來示范的講評……通過這一競爭性的游戲,一下子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

    課后,我最深的感受是:學生看似玩,實際上做的是雙腳用力蹬的立定跳遠動作;形式的變換,讓他們在歡快中達成了教學目標。對于孩子們,這種教學方法遠比教師不斷地講解、示范,學生排著隊不停地輪流練習要強得多。從孩子們的笑臉上,我能感受到這種教學方法的好處。

    這次教學啟發(fā)了我,后來我通過合理的創(chuàng)編、科學的安排,推出一些游戲性、競爭性強的學習內容,采用“新、奇、活”的、能使學生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安全有序的環(huán)境中玩,在玩中掌握知識和運動技能,在玩中逐漸養(yǎng)成自主意識、紀律觀念和組織能力。

    例如:球類教材是低年級重學內容,既是發(fā)展學生技能、技巧主要途徑,也是發(fā)展學生力量、靈敏、協(xié)調等體能的重要手段。如果按常規(guī)組織形式進行教學,孩子們雖能掌握部分技術動作,但學練的積極性并不高;如果以游戲的形式出現(xiàn),孩子們積極參與、樂此不疲。我通過查閱資料和自我創(chuàng)編,我把小籃球的運、傳、投編成兩人或集體練習的游戲,并制訂簡單的規(guī)則,以比賽的形式出現(xiàn),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練技能。

    3、自主,教學互動的發(fā)生點

    給孩子們空間自主選擇內容,是體現(xiàn)課堂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也是師生互動的出發(fā)點和生長點。其一是給學生自主練習的空間。低年級小朋友年齡雖小,但興趣廣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師應考慮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打破以往低年級教學中一切都由教師組織,師生一起做同一活動的做法,而多給學生有選擇性的自由練習空間,使學生找到練習的樂趣,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長,為終身學習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二是給學生自主表現(xiàn)的空間。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練、自己去學,就給了部分學生表現(xiàn)的良機,就如有的學生很想成為運動員,就大膽邀請老師參與他的活動,通過表現(xiàn)來實現(xiàn)他的愿望;有的學生想當小老師,就組織一些有共同愛好的同學一起來練習,培養(yǎng)了組織能力;有的學生在練習時想出了新花樣,得到了老師的肯定,那勁別提有多得意了。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實際需要考慮,放開手腳,把課堂還給孩子。

    下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二年級的體育課,原本的教學計劃是前滾翻和迎面接力游戲。在上完了前滾翻練習后,我就準備組織迎面接力跑游戲,卻發(fā)現(xiàn)由于幾個學生病事假,各組人數(shù)不均等;加之迎面接力已練過幾次,如果還是按原來的分組賽跑,勝負已了如指掌。我想了想,說:“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有能力、也肯動腦筋,本課還有15分鐘時間,我想讓你們自由支配,但有個主題,那就是快速跑;還有個要求就是要玩出花樣,并注意安全!”同時又說:“有什么要老師幫忙的盡管找我?!边@樣一說,全班同學一下樂開了花,紛紛按照他們自己商量好的活動方案活動起來。不一會兒,幾個同學跑過來說:“老師,我們想賽跑,你來給當裁判,好不好?”我馬上答應了。別看他們人小,比賽起來可不含糊,跑起來還真像個小運動員,有一股拼勁呢!得了第一名的同學對我說:“老師,我跑得快,我想參加學校田徑隊,你看我可以嗎?”“當然可以了,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有拼勁,我想將來一定能成為出色的運動員?!逼渌麕讉€同學也說:“我們也要參加田徑隊?!笨粗⒆觽兲煺嬗窒蛲谋砬?我真開心!再回頭看看其他孩子,一幫幫、一群群練著自己喜歡的項目,一個個都特別帶勁。下課前5分鐘,我引導他們對游戲活動進行了總結,個說得頭頭是道。

    原來的教學預設被打破了,臨時生成的主意卻得到了許多意外的收獲:同學們練得有組織、有方法;有的學生想成為運動員;還有的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

    4、期待,教學成效的增長點

第2篇: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范文

案例一:在5A Unit6 Doing housework開始上課時,使用了學生們非常喜愛的動畫人物懶羊羊作為開場。師:Today, I will bring you a new friend. Look, who’s he?學:He is Lan Yangyang.師:What does he like?學:He likes drinking/eating/sleeping.一個好吃懶做的懶羊羊就躍然紙上,學生都顯得很興奮,好像誰都沒自己了解懶羊羊,很積極地回答我的提問。隨后我繼續(xù):懶羊羊很懶,不愿做家務,誰愿意幫他啊。在歡快的課堂氣氛中,自然且流暢地引導到課文當中。

分析: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要激發(fā)并提升課堂教學的活力,“上得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fā)光,小手直舉,小嘴直張”。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生處于在愉悅、興奮的情緒狀態(tài)時,他們的感知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均會增強,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充滿活力的課堂可以大幅提高教學質量,而活力則來自于學生對英語的濃厚興趣、強烈的求知欲和不斷拓展的思維。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人物只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提高課堂效率的其他途徑需要我們教師去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

案例二:在5A Unit6 Doing housework課堂課上,一位平時表現(xiàn)一般的學生,在我的循循點撥下,終于回答對了提問。伴隨著贊許的“Good job!繼續(xù)努力!”,我將早已準備好的糖果輕輕地放在了他的課桌上,小家伙的表情頓時從緊張變成詫異然后變成驚喜,最后激動地對我說:“Thank you,Mrs. He!”。再看看其他小朋友,一個個都張大了嘴巴盯著他手里的糖果,那個嫉妒啊,恨不得自己立馬變成他,讓全班同學都去羨慕。我的這個舉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接下來的課堂上,學生們都積極踴躍地回答我的提問,生怕錯過了每次得到糖果的機會。

課后,有一位學生馬上就要過生日了,我就問她:“想要什么禮物呢?”,學生漲紅了臉,低著頭說:“我想要糖?!蔽乙宦犃ⅠR答應她:“賀老師家里有很多糖,明天就帶給你?!闭l知她使勁搖搖頭,聲音更低了,“我說的不是那個糖,我說的是……”哦,我這才豁然開朗。要的不只是糖,更多的是老師的贊許。

分析:學生渴望老師的認可,渴望同學的關注,這個就連最調皮,成績最差的學生也不例外。學生需要得到別人的賞識,特別離不開父母的鼓勵和老師的肯定。這堂課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和溫馨的評價氛圍,這樣有利于反饋信息的暢通和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火花的迸發(fā)。在課堂評價時,注意面向了全體,使用激勵性和賞識性的評價語言,不忽略某個學生,提高了課堂效率。

案例三:教學9A Unit 5 Reading II,教學設計清晰地呈現(xiàn)兩條主線,情景主線Hollywood’s all-time best C Audrey Hepburn和語法主線(一般過去時引入過去完成時)教師啟發(fā)學生對 Audrey Hepburn 課文復述后講解She had put most of her effect into ballet training before she entered the film industry. 先講解put one’s effort into 知識點,然后提問entered 是什么時態(tài)? 引出had put ,教學過去完成時的構成。接著讓學生找出 Reading 中所含有過去完成時的句子,講解過去完成時的用法,利用《伴你學英語》練習冊P97 二動詞填空的材料,請同學們總結出過去完成時態(tài)的時間狀語,注意隨時間狀語的變化,時態(tài)進行變化。

分析:此教學過程中,掌握語法過去完成時,語法教學采用層層深入模式,將其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用法,構成時間狀語,以Audrey Hepburn為情境的鋪墊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不時指導學生根據(jù)呈現(xiàn)的句子自覺感知其內在的規(guī)律,在一步一步的指導中讓學生完成所學知識,并適時總結,在鞏固學生對各知識的認知上,采用了豐富多變的形式,如:選擇,動詞填空、漢譯英形式,使原本枯燥的時態(tài)教學生動起來,同時運用Audrey Hepburn大量的照片,影劇片段等豐富的信息來充實課堂內容,使學生在欣賞中學習語法,將新課程理念無痕地契入課堂。

案例四:一位老師在教學9A Unit4 時,發(fā)現(xiàn)本單元的 Pronunciation中講述的是名詞和動詞的重讀音節(jié)的知識,即兩個音節(jié)的名詞,重音落在第一音節(jié);兩個音節(jié)的動詞,重音落在第二音節(jié)。而9A Unit 5 Pronunciation 中也是學有關重音的知識,而且是一詞多意,在英語中有部分記它即是名記又是動詞,區(qū)別正好是讀音的不同,而且如果是名詞,重音在第一音節(jié),如果是動詞,重音在第二音節(jié),這樣Unit 4 和Unit 5 的內容就是一個系統(tǒng),完全可以整合成一節(jié)課來學,即有系統(tǒng)性,又有整體性,也有助于學生掌握。

第3篇: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范文

【摘要】近年來,很多英語工作者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面對基礎不同的學生,傳統(tǒng)的因材施教很難進行下去,并且在現(xiàn)實的教學活動中,班級授課制的制約也會導致學生的差異(即學困生、中等生、學優(yōu)生的差異)被教師以“一刀切”的方式忽視。因此,研究等級分化式的導學案來輔助教材很有必要。本文重在探討如何利用等級分化導學案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及導學案編撰原則,望能在英語教學領域有所裨益。

關鍵詞 高中英語;等級分化教學案;教學效率

引言

在我國現(xiàn)有的教育模式下,同一班級中“學困生,中等生,學優(yōu)生”的等級分化很大,所以教師不能再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一味的教材教學會使學優(yōu)生“吃不飽”,中等生“吃得少”,學困生“吃不消”,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使用與教材配套的等級分化導學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得到相對應的有效能力提高和學習效率的改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蔽覀儽仨殢膶W生的素質差別入手,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益為中心,按照新課程的理念與要求改善課堂教學的狀態(tài),盡可能地縮小新課標的總體理念與等級分化教學實踐之間的差距。

在以東廬中學的講學稿為前身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下,我轉變了思維方式,合理開發(fā)、利用、整合了課程資源,將以前的導學案教學進行了更進一步的細化,我稱之為等級分化導學案,即為適合同一班級不同等級的學生而制定的分級導學案。

首先,我參照了中國教師報的李炳婷前輩的研究方案,她對這個問題研究的非常深刻,非常具體。

第一,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努力使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設計達到最高效率化,這是進行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條件。

第二,對課程資源的合理整合和對教材的進一步開發(fā)。例如,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為例,我把每一個單元分成五課時,共五個單元二十五課時,每一個課時分成三種模式,標注哪一部分是學優(yōu)生所用,哪一部分是中等生所用,哪一部分是學困生所用,利用此種等級分化導學案,引領不同等級的學生把自己該掌握的知識,課前解決,把握每一課時的重點,區(qū)別出哪些是有待鞏固的新知識,并加深課后的強化訓練。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等級分化導學案編寫堅持的原則會與以往有所不同,等級分化導學案會要求教師在編寫過程中做到:①把問的權利還給學困生。我們知道,學困生的特點就是對很多問題掌握不透徹,所以要徹底改變教師問、學生答的現(xiàn)況,讓學困生掌握問問題的主動權。②把讀的時間還給中等生。以往的教學模式中都是老師講解45分鐘,這無疑就擠占了學生的時間,中等生的特點是能基本掌握學習技能,所以把時間還給中等生就是讓其多讀,在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③把講的機會讓給學優(yōu)生。學優(yōu)生能高度總結出本堂課的教學重點,雖然教師的精講是為學困生和中等生提供學習機會,但對于學優(yōu)生來說,表達自己的認識、注重彼此間情感的交流更為重要。

第三,為了使每堂課的教學目標高效率達成,教師應根據(jù)三種學生的具體情況和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如reading部分我們采用背景知識預知(三種等級學生)、話題討論(中等生、學優(yōu)生)、詞語辨析(學優(yōu)生)、文章skimming和scanning(三種等級學生)、ppt等進行教學,對整個單元由簡到繁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中獲取知識。

第四,英語教師要仔細考慮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不增不減,恰當選擇”為原則,努力使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最高。在等級分化導學案教學中可以采用學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合作學習的方式,互幫互助,組織搶答,輪答,小組合答等多種活動形式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有趣而記憶深刻。

最后,導學案的最后一部分應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難易程度及數(shù)量各不相同的習題,在導學案每個題頭應標注出不同學生所做的內容,并通過講評使不同等級的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此外,對布置的課后作業(yè),也要分等級要求。對于學困生一要題量少,二要題目簡單,以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初步建立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中等生要重視對本課時語法的準確把握,能運用一般規(guī)律;學優(yōu)生要偏重于對情感目標的深化和理解,注重訓練口語技巧和表達能力以爭取更快的發(fā)展。課后,教師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也要通過筆試、口試及利用課余與學生的交談中了解和發(fā)現(xiàn)不同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導學案教學所出現(xiàn)的漏洞并進行補救,防止優(yōu)等生吃不飽,中等生吃得少或學困生吃不消的問題發(fā)生。

綜上所述,利用等級分化導學案,可以幫助高中英語教師對高中英語教學方式有一個全新的改變,把培優(yōu)補差當作自己的份內事,走在課改前列。在此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養(yǎng)成自學習慣,利用等級分化導學案使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使學生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我堅信,經過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的研究過程,不斷改進等級分化導學案,終會改變以往因材施教,學生掉隊的教學情況,從而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魯蓉蓉.英語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海外英語,2010年07期

[2]范光亞.分層教學在英語有效性教學中的運用[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3]吳幫來.分層教學之我見[N].學知報,2010年

[4]于立新.論分層教學之利弊[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作者簡介】

第4篇: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范文

一、具體體會

(一)以分工合作的形式,構建起了“空間與圖形”中幾何概念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網絡

這項課題研究省里的總課題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案例研究》,荊門市承擔的子課題是《“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幾何概念教學的有效性案例研究》,“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幾何概念教學包含四個方面內容:圖形的認識、圖形的測量、圖形與變換、圖形與位置,荊門市又將其細化分解為七個方面的內容,市直6所學校承擔平面圖形與測量的研究任務,鐘祥市2所學校承擔立體圖形的研究任務,京山縣、沙洋縣6所學校承擔位置、觀察物體、圖形與變換的研究任務,東寶區(qū)、掇刀區(qū)4所學校承擔角的研究任務,今天進行現(xiàn)場匯報交流的6所學?;竞w了這些研究內容,通過這樣進行分工協(xié)作,就構建起了一個研究框架與網絡,支撐起了“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幾何概念教學的有效性案例研究這個課題,這樣安排非??茖W合理。

(二)以案例研究為手段,探索出了“空間與圖形”中幾何概念的有效性教學策略

1.石化一小課題組通過創(chuàng)新性研究進行了有效的教學探索。如在“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教學”這一案例中,石化一小的老師們創(chuàng)新性的設計學具3組9根小棒(顏色相同的長度相同),讓學生擺三角形,然后通過旋轉、平移得出3個三角形完全重合,也就是全等,再讓學生擺四邊形,同樣比較發(fā)現(xiàn)雖然邊的長度固定,但擺出的大小、形狀不同,從而讓學生明白了三角形的三條邊的長度固定了,形狀與大小也就完全確定,這就是它的穩(wěn)定性。

2.鐘祥市實驗小學課題組通過專題式研究對立體圖形的教學形成有效策略。從“長方體的認識教學”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他們對幾何概念教學采取的策略是層級推進。首先是直觀展示,感知概念。如教學長方體的面、棱、頂點,通過實物教學具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初步感知面、棱、頂點。其次是動手實踐,理解概念。通過動手操作,制作長方體框架或模型,學生會做,說明他們理解了長方體的特征。再者是空間想象,內化概念。利用多媒體技術,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及長、寬、高的空間關系,讓學生建構一套關于長方體特征的思維體操,將概念深深印在腦海中。最后是解決問題,鞏固概念。通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達到鞏固概念的目的。

3.市實驗小學課題組通過對比式研究探索有效教學策略。他們研究的是“圓的概念教學”,學校課題組采取的是“同課異構”這種對比式研究辦法,由多位實驗教師分別執(zhí)教“圓的認識”這一課例,來探索不同的設計,哪一種或哪一點更適合教學實際,更為有效。

4.沙洋縣高陽小學課題組通過反思性研究進行有效性教學探索。學校課題組通過對教學案例進行反思、研討,促使課題研究走向深入。如在“位置與方向”這一課例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溫故知新,發(fā)現(xiàn)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等策略準確地把握了確定位置的兩個要素:方向和距離,使課堂教學變得有效。

5.石化二小課題組通過問題式研究對長度、面積單位概念教學進行了有效探索。他們針對小學數(shù)學幾何概念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忽視概念的實質,注重結論的記憶,僅以課本知識為導向,割裂了系統(tǒng)間的概念等進行了一些典型課例的研討,形成了諸如變抽象為直觀,變靜為動,化難為易等有效策略。

6.東寶區(qū)象山小學課題組通過實踐性研究形成角的概念教學的基本模式,即按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鞏固,概念的應用四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三)以課堂教學為陣地,在“空間與圖形”中幾何概念教學的有效性課題研究中促進了師生共同發(fā)展

課題研究必須立足于課堂教學,課題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應該是在師生的發(fā)展上,從今天現(xiàn)場匯報以及通過課題資料展示的學校情況看,通過兩年多的研究,真正落實了“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果即成長”的研究理念,課題學校的師生都在研究中成長、發(fā)展。

二、幾點建議

一是注意課題研究的真實性。現(xiàn)在教師對課題研究要么是應付型研究,認為課題研究是負擔,純粹完成任務;要么是功利型研究,研究時不做事,結題時要掛名。其實課題研究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相當有利的,教師隨著年齡的增長,教學研究越來越懈怠,專業(yè)發(fā)展就不夠,專業(yè)化程度就不高。如果我們做研究型教師,同樣可以越老越值錢。2012年2月份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老師們可以對照標準看一看,自己有多大差距。同時也希望老師們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在研究中促進個人專業(yè)成長。

第5篇: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范文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強調,體育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鍛煉,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運動技能。因此,為了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體育教師應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新的課程觀,轉變觀念主要體現(xiàn)兩個方面。

1.體育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為了樹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和體育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發(fā)展,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啟發(fā)者、指導者和促進者,使學生成為參與運動、自主學習的主體。

2.體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和評價觀。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從課程的被動執(zhí)行者轉變?yōu)檎n程改革的主動參與者,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制定行之有效且客觀的“質量”評價體系。

二、形成多維度拓展體育課程資源的能力

體育教師在課程改革中,不僅是實施者,還是開發(fā)者和建設者;應參與課程的研究、改變教材的呈現(xiàn)形式;改進、補充教材資源,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對教材進行整合;從而達到多維度的開發(fā)和拓展體育課程資源的目的。開發(fā)和拓展課程資源應注意以下三點。

1.體育課程的形式應是多種多樣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只有豐富多彩的課程形式和內容,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激發(fā)學生參與運動、鍛煉身體的興趣。

2.對一些傳統(tǒng)競技運動項目,如田徑、體操等,應進行教學手段的改造、創(chuàng)新與拓展,才能適應中小學生的需要與發(fā)展。3.拓展體育課程的視野,特別在農村中小學體育課程資源相對緊缺的情況下,要求體育教師拓展體育課程的時間、空間,達到多維度拓展資源與學科整合的要求,充分挖掘校內外、地方民俗體育資源,建立校本教材。

三、掌握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多渠道地開發(fā)和組織利用現(xiàn)代教育資源,有利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和共享《體育與健康》信息資源、優(yōu)化課堂教學;因此,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整合、共享課程資源是我們課改實驗的當務之急,體育教師不妨從三方面去領悟認知。

1.體育教師要深刻認識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認識現(xiàn)代教育技術也是體育教育改革發(fā)展的要求。這才會產生內在動力,才會有利于教學策略的實現(xiàn),有利于深化學科教學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新課標明確規(guī)定體育教師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便及時掌握最新的教育信息,豐富教育、教學手段。

3.要能夠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尤其是要學習掌握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的相關知識,積極設計和制作錄像課、教學課件、微課等,把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運用到室內體育理論課中,以便更好的指導實踐課教學。

四、提高開展教學研究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新課標

20世紀70年代,英國學者斯騰豪斯提出的課程開發(fā)和改革的模式,并從課程實施的角度首倡“教師作為研究者”的理論。在新課改中,體育教師不僅要以教學者的身份呈現(xiàn),還應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現(xiàn),把每一節(jié)課、每一個教學內容作為研究新課程的平臺。想把自己變?yōu)?ldquo;研究者”,要從以下兩個途徑去尋找突破口和切入點。

1.培養(yǎng)濃厚的科研意識,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體育教師要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提高教學能力的同時,努力提高教研能力,如申報與確立省、市級課題,設計教學案例,自制教具,創(chuàng)編校本教材,組織業(yè)余興趣小組訓練等。

第6篇: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范文

【案例背景】:

小學六年級學生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成長階段,思想日漸成熟的他們,在學習中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因此,作為小學高段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也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尋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材,或是把某些技術動作繼續(xù)延伸,從而使得即將升入初中的學生在小學段學到更多的東西。

本著這些想法,筆者在六年級的課中穿插了《前滾翻分腿起動作》,并準備用三課時完成教學:第1課時-輔助動作《前滾翻成直腿坐》;第2課時-《前滾翻分腿起的動作》;第3課時-復習課,追求動作完美度。

在一次校級公開課中,筆者把《前滾翻分腿起的動作》的第二課時安排了進去,在試教課后,發(fā)現(xiàn)還有許多的不足,通過教研組長的指導和在其他教師的建議,首先對教案進行了修改,并結合課堂實踐,鉆研教學手法,同時也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在教學示范中就有了好的展現(xiàn)。這一個過程往往就是教師進步最快的時候,這也讓筆者接下來對上公開課充滿了信心。

【案例描述】:

1.情景一:發(fā)現(xiàn)問題,停止活動,尋找對策。公開課前的一節(jié)體操新授課上,由于學生學習的輔助動作《前滾翻成直腿坐》的情況較好,因此在那次課的最后我簡要講解并示范了《前滾翻分腿起動作》。所以這節(jié)公開課上筆者首先問大家:“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最后老師做的《前滾翻分腿起的動作》嗎?誰能給我們展示一下?!睂W生們議論開來?!拔襾碓囋?。”只見徐成剛同學站了出來,雖然帶些猶豫,但還是完整的做了下來?!白龅谜娌诲e!大家給他鼓鼓掌?!蔽腋吲d的表揚了他,并結合他的動作仔細地講解了動作要領,接著我要求同學們在本組的墊上自己練習,而我就巡回指導起來。

可是沒過多久,學生的學習勁頭就沒了,有的坐在墊子上聊天,有的開始嬉戲起來。筆者一看不對了,這時一個念頭在腦海浮現(xiàn),于是鳴哨集中了學生,并說:“同學們,王老師也想好好學習一下這個動作,大家都來幫我找找缺點,好嗎?”同學們一下子都來了勁,都圍了過來,準備找出老師的破綻?!暗趵蠋熡袀€小要求,誰要是說出老師的缺點時,就請他給老師示范一個正確的動作,你們說好嗎?”同學們都一致贊同。

2.情景二:師生平等,勇挑破綻。于是,筆者開始做出各種錯誤動作,連續(xù)重復完成了幾次,剛做完,孩子們就嘰嘰喳喳討論起來,筆者微笑著說:“沒關系,大家都認識,誰怕誰啊,隨便發(fā)表意見?!笨赡苷f了怕筆者不高興,沒人主動發(fā)言,只是看著我偷笑。老師只好點名說:“體育委員帶個頭吧!”體育委員說道:“王老師第一個前滾翻動作翻得很漂亮,接下來的動作雖然腿不直,但還是起來了,這點值得學習?!彼麆傄徽f完大家都點頭贊同,于是筆者說:“非常感謝你對我的鼓勵,請為老師和同學們展示一個腿很直的動作吧。”體育委員做得很好,大家給了他熱烈的掌聲?!斑€有其他的意見嗎?”這時徐成剛站出來說:“王老師做得不錯,就是一次準備動作不漂亮,腿和五指都沒并攏?!惫P者接著說:“評價得太好了,你也來展示一下吧!”他也同樣贏得了掌聲。接下來,同學們又提了很多缺點,如:前滾翻腳沒有充分蹬地,滾翻過程中雙腿沒并攏,還有雙腿打開不及時等。好像一下子他們都成了老師了,筆者心里一陣陣的高興著。

3.情景三:完美展示,躍躍欲試。“能看得出剛才每位同學都很仔細地觀看了老師的動作,并且動了腦筋,找出了很多不對的地方。下面王老師根據(jù)你們的要求再做一個,你們再來評價一下動作好嗎?”學生一起喊道:“好!”筆者活動了一下頭部,深吸了一口氣,做了個優(yōu)美的示范,學生們紛紛點頭,并鼓起掌來。筆者也高興的對大家說:“老師有這么大的進步,看來你們的意見起了很大的作用,你們如果也把這些注意點做到位了,相信你們也會把動作完成的很漂亮,同時老師也想告訴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你們要多觀察,多思考探究,你們就會學得更好,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努力,就一定有收獲?!边@時,發(fā)現(xiàn)他們都個個都充滿了信心,并一個個躍躍欲試。這時,再組織他們回到自己的小組練習,再次巡視時,發(fā)現(xiàn)大家的動作果然有了明顯地提高,而且在練習中學生們還能互相幫助,互相糾正動作,互相評分呢!快下課了,鼓勵大家說:“你們表現(xiàn)的真棒!再努力一些就可以跟國家體操運動員比一比了?!币还?jié)課就這樣輕松愉快的結束了。

【教學反思】:

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所積極倡導的。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和足夠的活動機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有效地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發(fā)展。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1.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培養(yǎng)較強的學習興趣。要完成學習任務,發(fā)展能力,提高素質,學生必須明確學習目標,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如以上案例中,當教師做出質量不高的動作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要解決的問題都是學生自己提出來,并由他們展示出正確的動作。把這些缺點和不到位的問題進行整理,讓學生進行自主的研究和解決,因而他們都顯得很積極,更有決心去完成自己要求的動作。

2.注重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提升思維品質。這次課中,深切地體會到:好的教學不僅僅是給予學生知識和技能,更多的是學習動機的喚醒、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思維品質的提升。

在講授過程中,教師示范動作時,許多學生不屑一顧,有的學生自我感覺過高,往往會有覺得動作太簡單的想法,但是請學生示范時,又沒人敢做,有敢做的也沒信心。這時,想一種特別的教學形式就能把學生吸引過來,喚醒他們對學習的欲望,不再讓他們感覺是在完成任務,而是在自我追求和提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要促進教師專業(yè)功底的提升,體現(xiàn)引導性。體育教師也是“長大了的孩子”。要指導學生學習“像科學家那樣探索大自然”。體育老師自身的專業(yè)素質至關重要。教師應以身示范自己尋求探究時機進行探究,不斷提高探究能力。要提高引領的效率,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體育老師自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的積淀與教學功底的養(yǎng)成。

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杰斯在對傳統(tǒng)教育進行深刻批判的基礎上,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加開放的要求:教師必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傳統(tǒng)的只注重“教”的“傳授者”。探究教學的典型特征是,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與教學目標有關的知識與認知策略,而是創(chuàng)造一個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經過探索后去親自發(fā)現(xiàn)和領悟它們。它要求教師以促進者的角色,把重點放在創(chuàng)造條件、引起和激勵學生的探究和發(fā)現(xiàn)上。本課教學中,教師以引領者、促進者和被評價者的角色激勵學生探究學習,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活動感悟】:

在這次教研活動中,筆者充分感受到了要上好一堂體育課,而且要上一堂好的體育課是多么的不容易。教師要時刻保持一個引領者、促進者的角色,有時還是被評價者。教師必須不斷地研究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很幸運的是,在眾多地幫助下,我們總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通過他人的建議再結合自己的想法構建出一個科學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就是這樣,通過反復地鉆研教材,多次的課堂實踐,不斷的總結經驗。在公開課中,認真學習和思考專家的點評,吸取同行的指點和經驗,相信自己的教學能力一定能夠有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倪勝勇.談學時主題教學案例設計[J].體育教學,2007,(1).

第7篇: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范文

答:一節(jié)體育課兩個教材內容搭配有沒有過時的問題確實一直困擾著一線教師的日常教學!中小學體育課的教材內容搭配在當下實際教學中最常見的有以下三種形式:第一種是一節(jié)體育課只有一個項目的某項技術動作作為唯一教材內容,第二種是以兩個不同項目的技術動作搭配,第三種是一個項目的技術動作搭配一般身體素質或這個項目的專項身體素質內容。出現(xiàn)一線教師對一節(jié)體育課教材內容搭配之疑問,應該源于傳統(tǒng)體育課教學是兩個教材內容搭配的原則與當下一個教材一課到底盛行之間的現(xiàn)實矛盾。造成這個矛盾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本次體育課程改革對以往教學內容過多,造成實際教學中因受教學時間限制而蜻蜓點水的現(xiàn)狀提出質疑和改革,樹立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終身體育意識為理念,減少學習內容數(shù)量而增加單個內容學習時間為目標,于是大量出現(xiàn)了上述第一種體育課的形式;二是當下中小學的體育課尤其是在各類評比、展示、研討時,往往采用一個教材內容到底或者有教材內容搭配,但基本是上述第三種搭配形式;三是2005年以后各種版本的高等教育體育專業(yè)學生學習的“學校體育學”和“教材教法”兩門課程中,闡述體育課內容時,大多數(shù)基本沒有涉及教材搭配,而只有在示例教案時能看出課的教材內容搭配,但引用的教案中教材搭配均屬于上述第一、三種;四是課程改革以來出版發(fā)行的相關體育教學理論書籍中的觀點,如2003年季瀏、汪曉贊主編出版的《初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教學法》中,課的教學案例的內容搭配都是上述第一種。

雖然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當下對于一節(jié)體育課兩個教材內容搭配的要求,老師們有疑惑甚至概念模糊,很多認為不用搭配了。但“一節(jié)體育課以選擇兩項內容為宜”(毛振明《實用學校體育學》),仍然是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主流。因為無論是傳統(tǒng)的體育課還是新課程改革以后的體育課,一節(jié)課的教材內容需要搭配是有其合理性的。首先,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決定了體育教學內容全面性的要求,現(xiàn)實的學校體育要實現(xiàn)這個要求,體育課是最主要的陣地,因此也就決定了中小學體育課采用單一的教材內容不利于實現(xiàn)課程性質提出的全面性要求,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廣泛性的運動興趣。其次,中小學生正處于全面生長發(fā)育期,身體各方面的運動素質需要得到全面均衡發(fā)展,同時還有年齡段跨度較大問題,各年齡段身體素質發(fā)展敏感期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均有區(qū)別,體育課采用單一教材內容就不利于全面適應這些問題的解決。再次,不同運動項目具有各自的特點,有的運動項目娛樂性強,有的就弱甚至沒有,從而造成學生對不同運動項目的興趣差異,在教學中普遍表現(xiàn)為喜歡娛樂性強的而不喜歡弱的,因此采用單一教材內容往往會影響娛樂性弱的運動項目的教學質量。

因此,我認為中小學的一節(jié)體育課教材內容兩個搭配還是主流,但在實際操作中要根據(jù)教學對象年齡和具體項目特點靈活應用。我的理解是年齡越低兩個教材內容搭配的課時越多,隨著年齡增長可適當減少,增加一個教材內容一節(jié)課的課時,以便為深入學習掌握技術比較復雜的運動項目創(chuàng)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同時娛樂性比較強的運動項目,可以適當增加單個教材內容課時,反之要盡可能少安排。

問:單元是連續(xù)教完,還是和其他單元的內容穿插教學,請問哪個比較好?(浙江 胡勇)

答:隨著體育課程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各種類型的單元,且學界對單元的理解出現(xiàn)了不同的觀點。如金欽昌教授認為:“單元教學工作計劃也可稱為單項教學工作計劃。它是把每個年級某項主要教材,按照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中確定的課次順序,安排出每次課的目標、要求、重點、難點,以及教與學手段的計劃”(1994年出版的《學校體育學》);毛振明教授在2005年出版的《體育教學論》中,對單元教學計劃是這樣界定的:“單元體育教學計劃也稱單項體育教學計劃”,在進一步解釋時:“把某個教學內容按照某種教學模式體例安排課次的教學文件”;季瀏、汪曉贊教授2003年出版的《初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教學法》中說:“單元教學計劃很顯然應該是一種教學內容集合的表述”;潘紹偉、于可紅教授2005年出版的《學校體育學》認為:“單元教學是一種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集合,是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將一次或一組內容分解成有機聯(lián)系的幾個部分,逐次進行反復學習和練習,以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的教學組織形式”;顧淵彥教授在《體育教學》2006年第5期發(fā)文說:“單元是課的上位概念,它是以課為基礎的基本教學單位”。

以上教授們對單元的概念界定,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單元的內容是唯一性的還是多樣化的,由此也引出了不同單元類型的認識趨勢。金欽昌和毛振明兩位教授認為單元的內容是單一性的某項教材或教學內容,這在以上兩位教授的概念中非常明確地表述了,這也是中小學體育教學對單元計劃最為權威和傳統(tǒng)的觀點。而季瀏、潘紹偉和顧淵彥等教授的觀點表明單元的內容是一個以上,是內容的集合,是課的上位概念(因為通常課的內容是兩個搭配的,所以單元內容至少有兩個或以上)。顧淵彥教授還在這個概念的基礎上,對單元的分類提出了新的觀點,把單元分為課題單元和教材單元,教材單元又可分為單一教材單元和復合教材單元。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單元的種類,如于可紅教授提出的問題解決單元、專項技能單元、專項技能結合體能單元等等。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上述單元概念和單元類型的多樣化現(xiàn)狀是這位老師提出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之一。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對單元的概念界定呈現(xiàn)多樣化的現(xiàn)狀,同時也決定了單元類型的多樣化,而這些不同類型的單元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實施,也就是具體到某個學期時,不同單元的教學順序以及內容如何組合是擺在一線教師操作層面的問題。以往單元的教學順序是有學期教學計劃決定的,因為某個教材內容需要多少課時教學大綱事先有規(guī)定,學期計劃就是根據(jù)大綱規(guī)定按一定原則進行內容的排列。但課程改革以來重視單元研究的同時弱化了學期教學計劃的強調,以至于許多老師不清楚學期教學計劃為何物。同時由于新出現(xiàn)的單元類型基本上是多個內容為主的,這又給老師們造成了單元計劃做好就可以按單元課時順序上課的印象,因為單元的課時內容符合實際教學內容搭配的要求。

因此,單元是連續(xù)教完,還是和其他單元的內容穿插教學,實際教學中需要根據(jù)不同類型單元做出不同處理,考慮教材內容技術難易程度、娛樂性和兼顧學習興趣性等因素綜合安排。比如耐久跑單元,這種以側重發(fā)展身體相關素質而技術又相對簡單的運動項目為教材內容的單元,適合與其它單元穿插并相對分散排列;再如,以籃球某項技術動作為教材內容編制的單元,實際教學中需要視具體情況區(qū)別對待,當單元中安排某項戰(zhàn)術教學時,需要連續(xù)教完,而作為技術復習尤其是后階段的復習課時,可以適當分散,與其他單元內容特別是興趣性比較差的搭配教學,有利于改善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樣課題單元、復合教材單元等新型的單元類型,也可以同籃球單元那樣處理。

問:學期教學計劃(進度表)是不是不需要了?(浙江 李荊)

答:這個問題其實與以上第二個問題緊密相關的,單元連續(xù)教完還是和其他單元內容穿插教學,需要通過一個中間媒介實現(xiàn),這個媒介在課程改革之前就是學期教學計劃(進度表)。課程改革以來,由于單元計劃類型的豐富,單元計劃在整個中小學體育教學計劃系列中承擔的角色,發(fā)揮的作用也就隨之改變,相應的這個媒介也發(fā)生著變化。

課程改革之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計劃包括學年教學計劃、學期教學計劃(進度表)、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其中的學期教學計劃(進度表)是根據(jù)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各項教材內容課時數(shù),按照季節(jié)、技術難易等原則分配到各次課中,而單元教學計劃只是按照學期教學計劃事先排定的課次順序,詳細地確定每次課的具體教學目標、重難點等課堂教學實施主要環(huán)節(jié)的相應內容,并不具備決定課次教學順序以及與什么教材內容搭配的功能。在這樣完整系統(tǒng)的教學計劃下,中小學日常體育教學每次課的教學內容是很規(guī)范、很系統(tǒng)的。

課程改革之后的教學計劃種類發(fā)生了改變,課程標準中學期教學計劃不再出現(xiàn)在單列的計劃中,只有水平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各計劃之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如季瀏、汪曉贊,2003年出版的《初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教學法》中說:“單元教學計劃在水平教學計劃與課時教學計劃之間,起了一個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它一方面是水平教學計劃的分解與細化,另一方面則是課時教學計劃的主要依據(jù)”。在2005年以后出版的高等學校體育專業(yè)使用的教材《學校體育學》中基本也是如此。如周登嵩,《學校體育學》(簡編本)認為:“單元教學計劃可以看成是構成水平教學計劃的分子,有許多分子組成了完整的水平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在水平教學計劃與課時教學計劃之間,起了一個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潘紹偉,《學校體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認為:“單元教學計劃組成了完整的水平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在水平教學計劃與課時教學計劃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在單元教學計劃概念以及各類計劃之間關系發(fā)展變化的基礎上,單元的種類得到了極大豐富,單元教學意識不斷強化。所以從課程標準按水平段劃分的理念來看,學期教學計劃的退出無疑是正確的。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造成了一定的混亂,主要表現(xiàn)就是單個教材內容上課日益嚴重,教學的隨意性大大增加,可以整個學期都上學生喜愛的一個項目,結果就是由于項目的特點加上教師理念的問題使得學生身體素質不進反退,最明顯的就是高中選項課。如乒乓球選項教學班,學生一年甚至兩年學下來,球技學的并不咋樣,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時各項素質呈下降的現(xiàn)狀,尤其是耐力。

由此可見,在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學計劃系統(tǒng)中,有必要加強學期教學計劃的制訂,但需要根據(jù)單元的變化而改變原來的做法。首先在制定時間順序上要改變,變單元教學計劃之前為單元教學計劃之后。課程標準替代教學大綱后,單元教學計劃的概念發(fā)生了改變,單元計劃不僅要承擔原來傳統(tǒng)意義上的任務,還要在此之前先完成根據(jù)目標集合選擇內容集合,也就是在單元教學計劃之前內容集合細化是不足的,水平教學計劃只是根據(jù)課程標準將內容分配到學期而已,而且還只是內容和課時的范圍,這就無法排定課次順序;其次是要改變學期教學計劃這個名稱,稱之為學期課次教學進度計劃,根據(jù)水平教學計劃制定好所有教學內容的單元教學計劃后,需要根據(jù)一定的原則合理地將一個學期的多個單元計劃進行排列組合,使之符合實際教學形態(tài),有利于教師日常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從而保證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

制定學期課次教學進度計劃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根據(jù)單元教學計劃的類型確定課時的拆分組合原則,單一教材內容單元的課時以拆分后與其他單元課時搭配為主,多教材內容單元的課時以不拆分與其他單元課時穿插搭配為主。

兼顧內容本身娛樂性與學生學習興趣相統(tǒng)一原則,在拆分穿插時需要考慮內容本身娛樂性傾向,側重身體素質發(fā)展又比較枯燥的,以拆分搭配和穿插為主,反之以連續(xù)穿插為主。

第8篇: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詞:學校體育學 民族院校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3)08-0006-03

教育部頒發(fā)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方案》中明確將《學校體育學》列為體育教育專業(yè)主干課程。通過《學校體育學》課程的開設,一方面幫助學生更全面、準確地了解學校體育工作,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專業(yè)知識結構的形成和體育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體育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效果。然而,由于諸多原因,民族院?!秾W校體育學》教學中,依然存在著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以追求“考試”成績過關為目標的應試教育模式。鑒于此,本文試圖通過對民族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校體育學》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探析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并依據(jù)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現(xiàn)有理論成果的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為進一步完善該課程教學體系和推進教學改革提供可鑒依據(jù)。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西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yè)2008級、2009級、2010級部分學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2008年以來與本研究主題有關的多篇學術論文、相關教育學專著及教學文件。

1.2.2 問卷調查法

隨機抽取西北民族大學體育教育專業(yè)2008級、2009級、2010級180名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回收問卷178份,有效問卷175份,有效率98%。

1.2.3 訪談法

與2名《學校體育學》原任課教師進行交流,探討現(xiàn)有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問題;在教學期間與學生交流,對實習回校學生進行訪談,為研究尋找依據(jù)。

1.2.4 經驗分析法

根據(jù)自己教授《學校體育學》課程積累的經驗,針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小學體育教學實際,總結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改革對策。

1.2.5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Spss 12.0軟件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2 《學校體育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

2.1 以講授教材為主,忽略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調查結果表明,西北民族大學《學校體育學》授課方式仍以傳統(tǒng)的注入式教學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將教材中現(xiàn)成的知識結論直接灌輸給學生,至于學生對該門課程有無學習熱情和興趣,如何學、學什么,是否學會、學懂,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充分應用于實踐則考慮甚少。學生表現(xiàn)出學習興趣乏味,學習方法機械、死板,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高。平時完成作業(yè),只是倉促應付或相互抄襲,缺乏主動搜尋各種相關資料的意識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對于基本知識也只是簡單地死記硬背,為分數(shù)而學,考試過后原本還給老師。另外,長期以來,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受“體育專門化訓練”的影響,高考時文化課成績相對較低,進入高校以后,由于基礎文化知識儲備的不足,自覺看書學習的習慣尚未形成,在《學校體育學》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學生對綜合性理論課知識學習缺乏必要的認識,基本理論與相關學科知識缺乏有機聯(lián)系,不能將已經學過的《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體育教育學》等專業(yè)理論學科知識進行有條理的吸收和靈活運用,導致近幾年來在體育教育實習時,有部分學生明顯存在教案書寫欠規(guī)范,對中小學課程內容不盡熟悉,組織教法不合理,教學實踐能力欠缺等問題,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師在《學校體育學》教學中,過于偏重以教材為中心,從頭至尾講授基本理論,未曾引導學生涉獵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再加之缺少組織校內試講,校外觀摩等實踐環(huán)節(jié),從而從根本上忽略了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2.2 以課堂學習為主,忽略課堂內外的有效銜接

現(xiàn)代課程理論認為:“課程不僅僅包括知識,而且包括學習者占有和獲取知識的主體活動過程”?!秾W校體育學》是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一門課程,教學活動不僅僅局限于理論課堂。學生口令及隊列練習,基本徒手操的練習與編排,基礎身體素質練習與游戲的組織,一般性體能訓練方法,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課余體育代表隊訓練,課余體育競賽,課堂準備活動、基本的教學步驟與方法,教學觀察與評價,各項目裁判的實習等都是在《學校體育學》課堂之外進行。學生在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等所有術課學習中,均耳濡目染體育教學組織、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靈活運用。

然而,在目前《學校體育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尚未高度重視課外的作用和效果,一味強調以課堂為中心,偏重于書本知識傳授,忽略了課內與課外的銜接,與各術課任課教師和代表隊教練員之間溝通甚少。實踐課教師只重視各自術課技術技能的學習,學生掌握技能之后再如何根據(jù)中學生實際施教,方法步驟該如何進行,幾乎無暇顧及或指導甚少,出現(xiàn)學生“身在此山,但仍不識真面目”的情形。理論與實踐課教師“齊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共同考評學生技能的有關成績認定未予建立,最終使《學校體育學》課程內容學不致用,導致學生在教學實習乃至畢業(yè)之后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出現(xiàn)教學方法不當、組織措施不力等弊端,從中似乎也可以找到為什么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只會示范,不會教學的原因所在。

2.3 注重理論考核,忽視學習過程能力評價

目前在《學校體育學》課程教學評價模式中,多年來一直只采用單一的期末筆試的考試形式,并以此作為確定學生學習綜合成績的主要依據(jù)。學生只要按時上課,遵守課堂紀律,就可獲得較高的平時成績。考試前,教師再集中復習,學生挑燈夜戰(zhàn),做到考前突擊就能過關。這種單一、落后的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僅激發(fā)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教師得不到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信息而無法調整自己的教法內容和要求。奔著成績而教,只為及格而學,唯以分數(shù)論成敗,忽略了多元能力評價,結果出現(xiàn)個別學生理論考試90多分,但在操場不會整隊的尷尬局面。導致的結果是頭重腳輕,缺乏堅實的基礎,缺少將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具備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注重過程評價、階段評價、單元目標評價理應成為《學校體育學》教學改革考慮的重要內容之一。

3 《學校體育學》教學改革的建議

3.1 理論聯(lián)系實踐,強化學生能力訓練

《學校體育學》課程的目標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學校體育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從事體育工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提高《學校體育學》的認識層次,有一個觀念上的更新與發(fā)展,不能僅僅局限于已有的知識與經驗。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認真鉆研教材,并要廣泛閱讀、收集相關教學資料,全面了解當前國內外學校體育的最新動態(tài),特別要注意吸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內外學校體育改革中的一些新思想、新觀念。在“始于概念、終于概念”的傳統(tǒng)教學中,知識很難轉化為學生的能力,更談不上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從而往往導致體育專業(yè)學生對理論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為此,應牢固樹立《學校體育學》課程“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教學理念,以描述學校體育實踐中的各種現(xiàn)象開始,讓學生從直接的“體驗”中感知、學習和鞏固知識,親身參與到資料搜集、編輯與撰寫課堂討論提綱、書寫課時計劃和試講活動中。將知識學習與探索過程相統(tǒng)一起來,實現(xiàn)理論知識的內化與整合,發(fā)展學生運用專業(y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破以往突出教師為中心,通過組織看課、說課、試講、評課等一系列體育教師專業(yè)技能的學習與演練,逐漸縮短教學與未來工作情境之間的差距,促使學生吸收、鞏固、強化所學知識,并使其實踐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3.2 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加強課堂內外聯(lián)系

隨著教學研究領域的不斷拓寬,教學活動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學習準備活動、自學活動、總結評價活動都在課外,它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學模式由課堂走向課內外結合以適應時代的潮流。在今后的《學校體育學》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改變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觀看中小學優(yōu)秀的《體育與健康》課教學案例,應根據(jù)教材結構、內容,結合學校體育實際,合理組織教材,改變以往只將抽象、空洞的理論知識如數(shù)灌輸給學生的傳統(tǒng)教法,多用案例分析,少些照本宣科;加強術科教學與《學校體育學》課程教學的聯(lián)系,在教師的組織與引導下,將《學校體育學》基本理論知識應用于體育教學實踐,盡可能給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些實踐操作機會。如:學生在學術科和組織課外活動時,教師多向學生提問該項內容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又該怎樣教,基本的準備活動和一些基本教學內容的教法步驟該怎樣寫,基本的上課隊型、口令、組織、裁判、教學內容的教法步驟等應讓學生在課堂上多進行練習;課外多組織一些各種形式的教學比賽,技能大賽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提高能力,建立教、學、練相結合的綜合的教學方法體系,不斷總結對學生體育能力培養(yǎng)的一套方法。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組織學生到附近中小學觀摩《體育與健康》課,聘請中小學體育教師前來講課、傳授經驗,要求學生寫出聽課記錄并分組評價。通過組織課堂內外討論的形式,加強師生互動;鼓勵學生自由辯論,發(fā)表個人獨立見解,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內外學習的熱情,激活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課內課外緊密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3.3 改進評價方式,通過評價提高教學效果

建立全面、客觀、準確、實用的評價體系,改變以往的單一評價形式,注重過程評價、階段評價,單元評價,加大平時學習過程評價的權重,并把評價作為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平時成績(20%)包括課堂出勤、學習態(tài)度、師生互動、作業(yè)完成情況:課堂出勤占50%,包括曠課、事假、病假,期末按缺勤次數(shù)分別予以扣分;學習態(tài)度占25%,包括學生隨意遲到、早退、上課睡覺、不帶書本筆記、看課外書、玩手機等,如發(fā)現(xiàn)上述情況要當堂酌情扣分。師生互動和按時完成作業(yè)25%,包括作業(yè)完成情況、課堂上教師提問、學生向教師提問,以及與教師網上互動答疑等,每次可加2~5分。

(2)階段學習成績(20%)包括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幾個學習階段,根據(jù)學生討論、案例分析(教案書寫規(guī)范程度)評定成績。

(3)單元評價(20%)包括專題報告、聽課記錄、說課、試講教案及實踐試講等,根據(jù)完成情況分別進行成績登記。評價內容包括學生根據(jù)自學情況進行的自我評價以及分組互評。分組互評的具體方式可每組隨機抽取或選派代表利用課堂演示、口頭匯報等方式向全班展示討論學習成果,最后填寫課堂討論學習登記表。以教學小組(15人左右)為單位進行試講時,要求每位同學準備試講教案,試講結束相互評議,如實填寫聽課記錄表,以現(xiàn)場打分和上述材料作為評定成績依據(jù)。

(4)期末考試(40%)包括理論試卷考試和實踐活動成績評定。通過整個動態(tài)的評價過程,可以使學生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的學習程度,養(yǎng)成自律、反思的學習習慣,通過規(guī)范的過程評價達到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目的。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民族院校《學校體育學》任課教師對課程改革關注較少,課程意識較淡薄,不能及時了解和獲得新觀念、新信息,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了解不夠深入。教學過程中“重教授,輕實踐”,教學方法及手段略顯陳舊,已不能適應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要求。

(2)民族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文化素質較弱,專業(yè)理論知識之間缺乏系統(tǒng)性。學生參與教學實踐機會較少,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亟需加強。

4.2 建議

(1)教師須牢固樹立新的課程理念,實施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設計和制定個性化的評價標準,加強與各術課教師之間的聯(lián)系,指導學生能夠制定各種教學文件和一般基本徒手操的編排,注重學生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第9篇:小學體育課教學案例范文

一、現(xiàn)狀分析

1、對課程標準理念理解尚不全面。

《課程標準》提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盡管目前體育教師注重了課堂教學的形式新穎,關注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體驗,但忽視了真正對學生產生影響的方面,有矯枉過正之嫌,因此引起的困惑使得很多體育老師處于被動應付狀態(tài),把本該有一定運動負荷的體育課上成不考慮運動負荷的課,是非常不對的。缺乏一定的學練數(shù)量,學生在體育課上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就很難真正掌握,也就很難在課外活動中得到拓展和延伸,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就無從說起。

2、強調場地器材的數(shù)量與多樣性,忽視教師的組織作用。

為了提高身體練習密度,一些教師不考察課堂教學時間的投入與教學效果之間的效率關系,也不考慮教學硬件設施的實際情況有沒有可行性,不去研究教者怎樣精講巧練,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過多運用大批體育器材以加大課堂教學容量,試圖以此來增加練習密度,但實際情況有時卻正好相反。如有兩個小組,第一組每人給一個籃球,讓他們去練習;另一組只給一個籃球,讓他們進行全場或半場三打三比賽,請問哪一組密度更大,更有效?再如:我們很多教師課前不準備場和器械,而是到了課中才讓學生拿器械,這既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也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3、強調教師教的重點,忽視學生學習的難點。

在小學低年級中,許多好動的小男生不用老師教,就能將壘球投得很遠;大部分小女生則相反,老師教了很長時間卻還是老樣子,為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何在?如何減少這種差異?有些體育教師只注重了教學重點,拼命花大量的練習時間在這個重點上,殊不知學生學習的難點突破不了,重點只能是水中花,鏡中月。

4、強調教學內容的本位性,忽視教學內容安排的目標與意義。

如在低年級教學投擲壘球時,許多老師考慮到安全性等因素,練習時一般選擇分二至四組單向投擲或有較遠間隔距離的對向投擲。在一、二年級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里,我們將壘球這個項目的成績作一對比,會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的成績幾乎沒有進步,為什么?比如在發(fā)展學生的奔跑速度中,有的教師就反復練習30米、50米,50米、30米,練習的密度與強度是很大,但練到后來,學生疲憊不堪,興趣索然無味,且容易形成速度障礙,效果適得其反。

5、強調教學設計的預設,忽視教學設計的生成與創(chuàng)新。

預設是對未來教學過程的前瞻性準備;生成是對過程情境變化的靈活性順應。課堂有時的精彩盡在預設中,然而更多的精彩卻出現(xiàn)在預設之外,預設永遠不會達到頂點。在課堂上如果出現(xiàn)與預設預料之外的情況,教師就應調整預設(也就是預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生成,然后回到預設上去,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在體育教學中,生成情況比較普遍,教師在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發(fā)揮自身的主導地位,使生成指向預設的教學目標,不能任由學生興趣產生的生成去組織教學,使教學成為教師隨意借題發(fā)揮的一種行為。

6、公開課、展示課等的誤導。

應當說,聽評與參與各種公開課、展示課等對教師教學技能與教學藝術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但在這種課中,難免有一些作秀的因素與表現(xiàn)形式,會盡可能在一節(jié)課時間里表現(xiàn)出學生技能上的較明顯提升或變化。在實際的常態(tài)課中,這些技能的提高或變化往往需要一個教學單元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會產生急功近利的現(xiàn)象,教學練習中面面俱到,形成了練習老是低水平重復的怪圈,正是公開課精彩紛呈,常態(tài)課濤聲依舊。

二、促進練習有效性的策略

為了促進體育教學中練習的有效性,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并在指導學生身體練習時考慮以下一些因素。

1、練習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

教師在設計練習方法時,首先要考慮練習的目的性。如果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所設計練習內容的針對性就不強,必然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因此,從課堂活動的整體規(guī)劃到具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乃至每一個細節(jié)的安排,教師都應充分考慮,使所設計的每一項練習以及其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具有明確的目的,盡可能摒棄那些對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中看中不用的練習。

2、練習要以解決問題為重心。

一般情況下,練習的主干肯定是為解決課堂的重難點的,要注意的是其他的輔練習也要具有相關性,也要為解決核心問題所服務的。無論是課的準備部分還是結束部分,都是為主教材服務的。而有的老師在選擇時隨意性很大。其次,練習的形式不能是專項性的。如在小學一年級新授跳短繩時,部分學生動作很不協(xié)調,學起來就有很大的難度,如果叫其反復進行專項練習肯定也能學會的,但花的時間就會很長,這就需要有針對性的輔助練習方式進行幫助,則會事半功倍。

3、練習要以全體學生為主體。

確切地說,是練習所達到的效果要以全體學生為主體。這一點很重要,但在現(xiàn)實教學中卻最難做到。學生在已有的認知、技能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導致他們在完成練習后產生的效果有高有低,有好有差。這就要求教師學會觀察課堂,分層設計練習內容,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也只有大部分學生的練習達到效果了,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更高水平的技能學練。

4、練習要以多元評價為依托。

教師必須重視評價的多元化。評價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恰當?shù)脑u價有助于教師及時調控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調整教學進度,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善于抓住評價的時機,通過評價對學生的學練行為等進行引導,使每個學生都有體驗學習成功的機會,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教師也應根據(jù)評價結果與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流,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評價中自我肯定,自我反思,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