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代建項目論文范文

代建項目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代建項目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代建項目論文

第1篇:代建項目論文范文

近年來隨著我國投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投資項目的建設管理模式已由投、建、管和用多位一體的模式,逐漸向投、建、管和用職能分離的模式轉化。國內一些省市如北京、上海、廣東和福建等相繼對政府投資項目試點推行“代建制”,成效顯著,而且已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經驗。通過“代建制”,實現(xiàn)專業(yè)化建設管理,最終達到控制投資、提高投資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這是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一種創(chuàng)新。

結合各地試點的成功經驗,國務院于2004-07-16了《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改進建設實施方式”,“對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過招標等方式,選擇專業(yè)化的項目管理單位負責建設實施,嚴格控制項目投資、質量和工期,竣工驗收后移交給使用單位”,加快了我國對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實施“代建制”的步伐。2004-11-16建設部又出臺了規(guī)范性文件《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試行辦法》,使得“代建制”這一特定的項目管理模式的具體操作有了一定的規(guī)范依據。

“代建制”是對我國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管理模式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按ㄖ啤焙小按ā焙汀爸贫取彪p重含義,代建是指投資人將建設項目委托給專業(yè)化工程項目管理公司代為建設直至交付使用。制是指制度,規(guī)定在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設項目中采用這種項目管理模式。委托代建源于國際上通用的工程項目總承包與項目管理,但我國的“代建制”中還包括了制度的內涵,是結合國情的一項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由政府選擇有資質的項目管理公司,作為項目代建人,全權負責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組織管理,促使政府投資工程的投資、建設、管理和使用職能分離,通過專業(yè)化項目管理最終達到控制投資、提高投資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隨著政府投資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化,在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中實行代建制的體制和時機日趨成熟,可以預見,代建制即將進入一個高速發(fā)展階段。

2、推行“代建制”的意義

長期以來我國各級政府對直接投資的項目管理方式多實行財政投資,政府管理的單一模式,即建設、監(jiān)管和使用多位一體的模式,該模式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著諸多弊端。一是一些政府部門既負責投資審批監(jiān)管建筑市場,又直接組織工程項目的建設實施,存在著政企不分、責任不明、監(jiān)管不力和效益不高等問題,有的甚至還滋生腐敗。二是一些政府投資工程由臨時組建的基建班子負責組織實施,部分單位缺乏建設所需的工程管理、技術人員,不具備與項目管理相關的專業(yè)技術、經驗和水平,項目結束機構即行解散,造成了人、財、物和信息等社會資源的浪費。三是政府投資工程由建設單位自建自用,致使所有者(政府)和使用者的責任與利益分離,使用單位受自身利益的驅動,極易造成爭項目、爭資金,導致釣魚工程和超規(guī)模、超標準、超預算、拖延工期,甚至因資金缺口出現(xiàn)而拖欠工程款等現(xiàn)象的產生。四是政府投資工程各自組織建設,難以實施有效監(jiān)督,難以及時糾正建設過程中的違法違規(guī)問題,也不能適應市場化改革的需要。

實施代建制后,代建單位的作為項目建設階段管理主體,可以充分發(fā)揮其社會化、職業(yè)化、商業(yè)化的優(yōu)勢,給項目建設帶來益處。概括起來看以下作用:

(1)可使項目決策更加科學合理。使用單位將前期工作委托代建單位通過選擇專業(yè)咨詢機構完成,而非自己決策,可行性研究等工作不僅需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深度要求,更重要的是必須滿足項目后續(xù)工作的需要。前期決策階段所確定的建設內容、規(guī)模、標準及投資,一經確定,便不得隨意改動,使得前期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學性得到切實體現(xiàn)。同時,政府需根據合同約定,按照項目進度撥付工程款,因此,政府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項目資金的籌措和使用計劃,排出項目重要性順序,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從而可改變當前因政府實施項目過多而產生的負債建設、拖欠工程款等不良現(xiàn)狀。

(2)可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通過招標選擇的代建單位往往是專業(yè)從事項目投資建設管理的咨詢機構,它們擁有大批專業(yè)人員,具有豐富的項目建設管理知識和經驗,熟悉整個建設流程。委托這樣的機構代行業(yè)主職能,對項目進行管理,能夠在項目建設中發(fā)揮重要的主導作用,通過制訂全程項目實施計劃,設計風險預案,協(xié)調參建單位關系,合理安排工作,能極大地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用單位也可從盲目、煩瑣的項目管理業(yè)務中超脫出來,將精力更多的放到本職工作上去。

(3)可使項目控制得到真正落實。代建制為政府投資項目引入嚴格的以合同管理為核心的法制建設機制,在滿足項目功能的前提下,項目的投資、質量和進度要求。在使用單位與代建單位的委托合同中一經確定,便不得隨意改動;代建單位將全心全意做好項目控制工作,使用單位則側重于監(jiān)督合同的執(zhí)行和代建單位的工作情況,對項目的實施一般不能無故干涉。

(4)可充分發(fā)揮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代建制采用多道環(huán)節(jié)的招標采購,競爭充分,無論是投標代建的單位還是投標前期咨詢、施工或設備材料供應的單位,將會盡其所能,以合理的報價提供優(yōu)質的技術方案、服務和產品,這不僅有利于降低項目總成本,還能起到優(yōu)化項目的作用。

(5)有利于遏制腐敗。代建制的實行將打破現(xiàn)行政府投資體制中投資、建設、管理和使用四位一體的模式,使各環(huán)節(jié)彼此分離、互相制約;使用單位不再具體介入項目前期服務、建設施工及材料設備采購等環(huán)節(jié)的招標定標活動,代建單位在公開、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下進行招標和定標,這將有利于遏制政府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腐敗現(xiàn)象的發(fā)生。

(6)政府對項目的監(jiān)管更加規(guī)范有力:代建制下政府主要以合同管理為中心,運用法律手段,制衡各方。同時,項目審批部門根據國家政策審批項目的建設內容、投資、規(guī)模和標準,并下達項目建設計劃和資金使用計劃。財政部門將政府資金集中起來,根據發(fā)展改革部門下達的資金使用計劃直接撥付給代建單位。發(fā)展改革、財政、審計、監(jiān)察等部門運用審計、監(jiān)察等手段,對項目進行強力有效的外部監(jiān)督。

實踐證明,作為對政府投資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進行體制創(chuàng)新和流程再造而推行的代建制,是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遏制腐敗、提高投資效益的重要措施,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客觀要求,是控制建設規(guī)模、建設工期和建設投資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將能夠真正形成依靠市場配置資源、遵循市場規(guī)則、輔之行政手段的市場化政府建設項目的管理體系。

3、推廣“代建制”的建議

任何一項制度與創(chuàng)新都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代建制也一樣。隨著代建制的不斷推廣,一些問題也逐漸出現(xiàn),值得進一步思考和研究,需要認真對待。

(1)目前一些政府部門、代建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以及各相關行業(yè)主管部門對代建制的理解觀念不一、思想認識程度不同。有的歡迎并支持,有的觀望,有的懷疑,有的甚至暗中抵制。因此,首先要轉變觀念,從思想上認識到推廣代建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政府投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的必然趨勢。同時,要大力做好宣傳與教育工作,使得項目參與各方能了解熟悉代建制,支持代建制,并按代建制的要求正確對待與處理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

(2)實行代建制的關鍵在于用公開競爭機制選擇具有專業(yè)素質的項目代建單位,用經濟合同來約束項目代建單位執(zhí)行合同約定的代建任務,享受應有的權利。同時,也承擔相應的義務。然而有些地方出現(xiàn)了項目代建單位的選擇并不是嚴格按照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產生,有的地方將所有代建項目交由一個或少數(shù)幾個代建單位提供代建服務,產生新的壟斷,甚至于個別并不具備項目代建資格的單位成為了項目代建人,這些都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的建設效果,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應首先把好項目代建單位的選擇關,讓真正有能力的代建單位成為項目代建市場的主力軍。

(3)關于代建制的切入時機,比較適宜的是在項目建議書上報前或有關部門審批后就介入并開展工作,越早越好。因為項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規(guī)劃咨詢、土地征用、設計方案比選等階段往往對項目總體效果好壞與否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現(xiàn)在不少項目都是到了建設實施階段項目代建單位才介入,使得項目代建單位的優(yōu)勢不能充分發(fā)揮,影響項目的總體控制效果。因此,項目代建單位最好是在項目前期階段就介入,實施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管理。實踐過程中也可以將項目前期階段和建設實施階段分別由兩個不同的代建單位進行管理,以充分發(fā)揮不同的代建單位的特點和優(yōu)勢。

(4)有關代建制的法律法規(guī)還有待健全。在推行代建制的實踐過程中項目代建人履行職責的法律環(huán)境尚不健全,也就是說,在國家基本建設程序中沒有法律授予的地位。因此,客觀上無法得到各級政府和建設相關管理、備案部門,如規(guī)劃、建委、環(huán)保、消防、質監(jiān)等方面的認可,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雖然各方面已經給予了一些變通的處理方式,但實際上仍必須是使用人(即傳統(tǒng)上的建設方)出面進行各項手續(xù)辦理。當前的代建合同上約定的權力往往也會出現(xiàn)超越了國家法律法規(guī)所能給予的這一問題。各級政府應盡快出臺明確項目代建人在國家基本建設程序中作為建設方地位的法律性文件,對一些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guī)也應盡快完善。超級秘書網

(5)代建制不是遏制腐敗的萬能藥,實行了代建制也并不等于腐敗現(xiàn)象就會消失。雖然代建制是一個好體制,但如果實踐當中走了樣,照樣會出現(xiàn)腐敗。因此,要抓住兩個關鍵,一是政府在做法上要真正實現(xiàn)改變,整個招投標政府不參與,而是由代建人實施招投標,使政府權力從招投標環(huán)節(jié)中退出,避免權力尋租的空間。二是政府同代建單位簽署的各種合同條款一定要嚴謹細致,具有可操作性,要真正能夠對代建單位實施有效監(jiān)督,從而避免代建人的違法或違規(guī)。

為了使得代建制能更健康的發(fā)展,還面臨著加快培養(yǎng)現(xiàn)代項目管理人才、加快培育高素質的項目代建單位、制定合理的代建收費標準、避免項目代建單位惡性競爭等一些問題,需要有關的政府職能部門、項目管理企業(yè)和建設工程管理從業(yè)人員等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斷探索。

4、結束語

相信隨著社會各界對代建制的不斷熟悉和了解,隨著代建制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代建制必將會更加深入人心,在我國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中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向維。關于北京市政府投資項目代建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意見[OL].中國公路網,2004.

第2篇:代建項目論文范文

【關鍵詞】民族樂隊;伴奏;大提琴;阮

中圖分類號:J62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1-0078-01

西方音樂傳入我國之后,我國音樂與西方的音樂文化交流開始頻繁,中國音樂家們開始走出國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在這樣一種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我國建立了自己的民族管弦樂隊,從近代樂隊成立到后來的發(fā)展,低音一直屬于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多年來,國內許多專家和學者對我國的低音弦樂器進行了許多研究、改革,決心選擇一個屬于中國的低音弦樂器,創(chuàng)造民族樂器的管弦樂隊。但改革是以大提琴為原型的,改造出的民族樂器從結構、發(fā)聲原理、音響、方法和其他方面都是在故意模仿大提琴。

一、民族樂隊與大提琴

低音在樂譜的底部,雖然是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聲音,但在音樂中卻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當音樂的旋律得到更多人關注時,低音部分往往能起到催化的作用。不僅如此,通過增加低音節(jié)奏和音色對比,能更加突出音樂感與內部驅動力的前進。低音能讓人在音樂中感受到強烈而獨特的節(jié)奏感,它們是一個完整的部分,擁有微妙、美麗、強大、不同的對比度和權力的感覺。民族樂隊中,一般都要用低音調,通過一個單一的演奏形式構成低音的旋律線,以保持整個音樂作品的演奏。同樣的音樂作品,如果缺少低音的支撐,則會缺乏聲音的厚度,失去音樂的表達情感。中國民族管弦樂隊雖然也使用過本國的低音樂器,但長期的實踐和運行后,還是選擇了低音大提琴。民族樂團是通過各種樂器組的樂器去完成音樂演奏的,所以對樂器的選擇很重要。在專業(yè)的音樂視唱練耳課程中,如果你聽到了復調音樂,那么最有可能聽到的是男低音。國家交響樂團中,每個樂器的聲音都不一樣,要想保證各種聲音的分布和性能,低音的效果就變得很明顯了。低音增加了,音樂的整體效果就會更加突出。同時,由于它是一個很好的穩(wěn)定性的“機器”,為音樂的速度和力量都提供了保證。

二、民族樂隊與阮

阮作為一種彈撥樂器,在中國民族器樂史上已經有二千年多的歷史。據漢代歷史資料記錄,阮是漢族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十二品樂器,最初只能演奏一個八度的音,音色渾厚。

基于阮本身的音色特點,其在中音區(qū)的音色渾厚有力,因此在上世紀50年代,張子銳先生與中央廣播民族樂團的同事們一起提出阮的改革方案。在試驗和研究中,張子銳將阮分為小阮、中阮和大阮,在進一步根據大提琴的指板,產生低音揚聲器拉阮。低音拉阮的出現(xiàn),將范圍拓展到了低音阮,豐富了阮的表現(xiàn)力。1989年,鄭汝中先生在前人實驗結果的基礎上,試圖按照西方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形狀、結構,制造出鄭汝中先生的低音阮,音區(qū)跨度上更加豐富。

新型民族低音樂器的改革,都是基于已有的中國民族樂器,在保留樂器形制的基礎上,根據西方低音樂器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以低音馬頭琴為例,它就是在保留“馬頭”的基礎上,根據大提琴在音箱、指板、線軸、演奏方法等方面的特點來改造的。使得新型的民族低音樂器有了一個鮮明的中國外貌,增強了自身的視覺效果,讓音樂工作者和音樂專家以及國外的友人們先在視覺上達成了共識,努力在音量和音色上滿足民族樂隊完成音樂作品,讓這些新型的民族低音樂器能夠得到認可。當然,外貌上的改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音響效果上讓聽眾滿意。實際上,新型的民族低音樂器在音響效果上仍然有所欠缺,民族樂隊依然在使用大提琴作為低音樂器。

三、結語

在低音樂器的改革過程中,眾多音樂專家和演奏者是以中國民族樂器為基礎的,在保留民族樂器形狀的基礎上進行各種改革的。首先,使他們有一個鮮明的中國特色外表,在視覺上先入為主,然后音箱、指板、線軸、演奏方法等方面再根據大提琴來改造。這些新的民族低音樂器可以通過外觀上的變化來增強識別度,但觀眾對于音響效果的認可才是關鍵。

參考文獻;

[1]魏淑文.大提琴在粵劇音樂伴奏中的重要性[J].南國紅豆,2013(04).

[2]彭琛.淺論大提琴在評劇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樂,2011(11).

[3]賈路紅.新型的民族低音樂器“拉忽雷”[J].音樂探索,2011(02).

[4]聶雙.大提琴作為中國民族低音樂器的抉擇與被抉擇――大提琴中國本土化實踐的思考[J].樂器,2011(01).

[5]敖崢.淺論大提琴藝術在我國的民族化[J].中國音樂,2010(04).

第3篇:代建項目論文范文

【文章摘要】

隨著高校學生的擴招,高校教師得隊伍也在不斷的擴大。青年教師給高校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時,也在教學,科研,以及師風師德建設的方面出現(xiàn)了些許問題。教師是高等院校的核心,青年教師是高等院校的靈魂;資深的教師喜歡與核心中道德高尚者為伍,新時代的大學生們喜歡聆聽靈魂潔凈的教師傳道授業(yè)。因此,切實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風師德的建設,是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

青年教師;師風師德

1 高校青年教師現(xiàn)狀

教育部在1999年為解決經濟及就業(yè)問題,提出了大學擴招,隨著高校本科生逐年的遞增,高校開始涌現(xiàn)出一個龐大的隊伍,即青年教師隊伍。教育部截止2001年的統(tǒng)計,高校青年教師總人數(shù)已達到88萬,總比例達到高校教師總比的62%。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有許多特點:這些人大多數(shù)出生在20世紀7,80年代,捧著書本苦讀二十余載,大多數(shù)直到拿到研究生學位,博士學位,通過層層選拔,才有資格到高校工作。三尺講臺,對這些專門從事知識與傳承的年輕人賦予了千鈞重任。這數(shù)以萬計的青年教師普通,平凡,沒有驕人的業(yè)績與顯赫的名聲。在做科學研究,職稱晉升,學術成果時,許多青年教師在忙亂中已把“師風師德”四個字拋于腦后:只關心學術課題,不知國內外政治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只忙晉升職稱,而忽略教學,使學生怨聲載道;只與評審職稱的教授們建立良好的關系,而忽略同事間的交流與合作;只關心論文與課題的數(shù)量,而對學術的嚴謹性嗤之以鼻,對自己的要求不高,不夠自律。青年教師的現(xiàn)狀堪憂,是社會壓力,高校環(huán)境所導致的。如何使這龐大的群體在若干年后成為各高校的骨干與精華,如何使這幾十萬人成為副教授,教授之后為學生尊敬,為社會 嘆服是教育理應考慮的問題。其中,不斷加強高校師風師德建設更是重中之重。

2 高校師風師德建設存在的若干問題

師風師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即教師自身的道德素質修養(yǎng),對政治的了解與關心,對職業(yè)的投入與熱愛,同事與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良好得體的語言與著裝,自律及要求等等。高校青年教師思維靈活,工作彈性大,大多數(shù)工作態(tài)度端正,充滿著正面力量,高校需要這些青年教師夯實高校的建設,而與此同時,在社會經濟過熱的浪潮中,青年教師還需要道德沉淀與文化素質修養(yǎng),以把這支隊伍建設成為具有職業(yè)道德,作風嚴謹,蓬勃向上的一支隊伍。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筆者通過走訪調查與五年來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的經驗,總結出青年教師隊伍中普遍存在的幾點問題。

2.1 一線教師學術作風不夠嚴謹 教學工作不夠認真

一線教師是教學工作的核心與精髓,是學生們答疑解惑,模仿尊敬的對象。而近年來青年一線教師人數(shù)過多,崗位認定與職稱評定的競爭愈加激烈,導致青年教師們將精力大半投入到積累論文的數(shù)量,參與課題的數(shù)量以及獎項評選中??蒲泄ぷ髡咂毡榱私猓撐牡漠a出需要做實驗,實驗數(shù)據是大量的試驗以及調研產生的,只有嚴謹?shù)目蒲胁艜a出對本學科有積極貢獻于社會意義的論文,青年教師有教學的壓力以及家庭的壓力,因此對于論文產出喜歡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許多論文的產出僅僅是為了湊數(shù),這樣論文的質量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對本學科做出貢獻。抄襲現(xiàn)象屢禁不止,且大都發(fā)生在青年教師當中。課題的報送面臨的壓力更大,不但要求青年教師拿出切實的研究成果,還需要與申請部門協(xié)調關系。青年教師在工作中面臨如此強大的壓力,導致很小部分精力放在學生身上。許多教師聽到下課鈴直接信步走出教室,不與學生交流,不解答學生課堂上的問題,對學生有問題的郵件匆匆一瞥,做不出合理與學術的解釋,許多教師一學期過后還叫不出三個以上學生的姓名,令學生及其不滿,與師風師德建設嚴重相背離。與此同時經濟過熱又導致青年教師們普遍認為自己收入過低,想方設法為自己再招攬一份兼職。在各個城市的私人培訓機構,經常可見到高校教師在為中小學生們補課的身影。長此以往,青年教師教學的精力越來越少,會嚴重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以影響日后的學習。最后,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些許問題。多數(shù)青年教師缺乏科研經驗使得課堂上理論內容較多而缺乏動手實驗,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發(fā)揮。一些青年教師不夠為人師表,課堂上有時滿腹牢騷,將許多時間花在批判社會現(xiàn)狀上,不給學生們正面力量,遲到早退的教學事故時有發(fā)生,從而導致自己忘記什么是 “為人師表”,學生們忘記什么是“傳道授業(yè)解惑”。

2.2 青年輔導員的思想道德建設有待提高

目前,各個高校的輔導員大多都是青年教師,青年學生輔導員可以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經??梢妼W生與輔導員關于生活學習的問題促膝長談,輔導員的確是學生學習的榜樣與情感的依賴對象。但是輔導員隊伍的過于年輕化產生了許多道德建設的問題。筆者通過對輔導員的調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狀堪憂。輔導員隊伍中許多都是研究生剛畢業(yè)的學生,在道德上不太善于掌控自己,對學生獎懲不一,有的有嚴重的情感偏向,在大是大非面前顯得猶豫躲閃。許多輔導員決定著獎學金等級,優(yōu)秀學生的稱號,學生黨員的名額,這就使輔導員們有情感偏向,歸根到底是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其次,學生經常遇到生活學習上的問題樂于與輔導員探討,有些輔導員在道德建設方面不夠成熟,很少給出中肯切實的意見,這使學生有時感到困惑,不知遇到問題該與誰去討論,及其容易走極端,說到底這是師德建設的問題。

2.3 教輔青年工作者思想意識不夠成熟

高教的教學機關與教學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高校機關是高校運轉的命脈。青年教師不斷地涌向機關也給教輔工作帶來了許多問題。青年教輔人員由于社會經驗少,對本校的運轉缺乏了解,經常在工作中出現(xiàn)紕漏,態(tài)度冷淡,知識貧乏是青年教輔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歸根到底是這些青年教室們思想意識不夠成熟,師風師德建設有待提高與完善。

3 完善師風師德建設的幾點建議

筆者參考了不少討論此論題的文章,大多數(shù)作者對師風師德建設的提出建議非常有限,且主要目標放在強化學習教育,規(guī)范教師行范,設立嚴格的獎懲機制上。而筆者認為,師風師德建設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教師科研與教學的工作壓力過大而導致的,筆者決定另辟蹊徑,提出幾點完善師風師德教育的建議。

3.1 緩解教學與科研的壓力以抵制學術不嚴謹作風

針對科研與教學的兩座大山,筆者聽取了沈陽藥科大學外語教研室吳秀萍教授的評論“沒有做過科研的教學工作者只能在講臺上重復別人的東西,不可能將創(chuàng)新能力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惫P者深有同感,抵制學術不嚴謹?shù)淖黠L,應把第一步放在緩解教學與科研的壓力,理順科研與教學的關系中去。筆者認為,青年教師進入高校工作,應首先承擔著一部分科研任務,學校應給與適量的經費讓青年教師搞學術研究,并對青年教師的產出論文產出質量有嚴格的審訂,只有發(fā)表出對本學科本專業(yè)有教學意義,社會貢獻的論文,才有可能讓這些青年教師在職稱評定中有資格參與副教授的評選。而將更多的教學任務給予教授與副教授,因為學生更喜歡聽有著科研經驗,創(chuàng)新經歷與學術積累的教授們上課,這樣學生更有積累,更有啟發(fā),個高校產出的本科生更加有質量。只有學術嚴謹,才會更好的完善師風師德。

3.2 拓寬青年教師視野 成熟青年教師的思想意識

筆者指出,許多高校青年教師思想不夠成熟,沒有文化沉淀,這導致了這些教師視野狹窄,不能更好的進行科研與教學,筆者認為,剛入校的青年教師應該至少學習一門與本專業(yè)無關的科目,做出課堂筆記與評價報告,以達到拓寬視野,充實思想的目的。同時教師在完成教學的同時應結合專業(yè)特點,多下基層鍛煉,例如在高鐵建設現(xiàn)場試驗,在其他高校實驗室得出科研數(shù)據。此外,青年的教師申請的課題報告應由評審團反復討論與不斷修改,因為只有這樣,青年教師才會對自己本專業(yè)的知識不斷的進行深入,創(chuàng)新;對其他專業(yè)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以完善自己的思維,拓寬自己的視野。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質才會使師風師德建設進一步完善。

3.3 營造濃厚的師風師德建設氛圍 強化管理與嚴格考核

許多青年教師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模式,大多數(shù)是上班,下課,回家。教師與教師之間缺乏交流,對學校正在進行或即將進行的大事件缺乏了解,針對授課教師這一特點,筆者認為,教輔機關應該在學校營造濃厚的師風師德建設的氛圍,積極倡導“德育為主,教育文本,教學育人”,定期將一線教師聚集起來,使教師們有更多的機會交流,使這些會議成為青年教師表達意見,提出觀點的有效渠道。同時,學校也應該強化管理和完善考核機制,多多聽取學生們對教師的評價,將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作為主要的評選依據,使得培養(yǎng)良好的師德師風成為青年教師的自覺行為。

4 結語

青年教師的師風師德建設是一個永久的議題,任重而道遠。作為青年教師,在工作的道路上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抱怨無濟于事,可以通過理性的溝通而表達訴求,解決好青年教師工作中存在問題,才是建設師風師德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王玨:《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冷曉彥:《論新世紀高校師德建設》,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第4篇:代建項目論文范文

――洪小文博士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

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已經建立12年,這些年來,我們的研究員和工程師懷揣“變夢想為現(xiàn)實”的理念,大膽想象、小心求證。目前,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已經遍及計算機基礎研究的20多個領域。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我為領導的科研團隊感到自豪。

人才策略

像研究院這么重要的部門,為什么人數(shù)上只占微軟的百分之一?與產品部門不同,我們研究院更需要空間和自由,去讓大家做夢。研究院的工作就像是科幻電影,科幻電影是對未來做夢,研究院同樣如此。不同的是,我們不但做夢,還把夢變成現(xiàn)實。找1萬人、10萬人來做夢,并不見得能做出更大的夢。一個好的靈感,其實只需一個小的團隊就能想出來,并去實現(xiàn)它。一個人想不出來的東西,是不是用一百個人去想就能想出來?這也不盡然,其中的道理是相同的。而在進行產品開發(fā)時,情況會更復雜些,同種產品還要考慮不同規(guī)格、考慮各種各樣的兼容性問題,因此需要大量人員相互協(xié)作才能完成。

MSRA要做的就是去找來一批最有經驗、對未來最有愿景的人,給他們提供資源來把今天的夢變?yōu)槲磥淼默F(xiàn)實。做研發(fā)需要的是“大膽設想,小心求證”的精神。只會小心求證的人,考試可能考的很好,但他膽子不夠大,不敢去大膽假設,無法勝任創(chuàng)新的工作。只會設想的人更不用談。MSRA看中的人不一定是天才,但一定是非常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能夠從不同角度想問題的人。

在MSRA,研究員就像會下金蛋的雞,要逼他每年都要出結果,他就會出一些比較小的成就。難就難在沒有出大成果以前,應該怎樣去預測是否繼續(xù)對這人有信心。但是,一旦把時間拉長,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如果我領導的這些人,多年后都出了好成績了,這代表我是個好領導。假如我的預測跟一般人一樣,或者還不及一般人,那我就是個壞領導。雖然對人的評估是長時間的過程,但我們還是會從他最后出的結果來判斷。

微軟奉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平常工作將最大的自由和空間留給研發(fā)人員,那么,如何進行人才管理呢?作為MSRA的院長,我并不擔心這件事,因為我掌握了最重要的權力――人事權。“生殺大權”在握,便可以逐漸遴選出適合MSRA的人才,保持這個團隊強勁的研發(fā)實力。

創(chuàng)新策略

創(chuàng)新存在風險,尤其像MSRA這種以未來數(shù)年、數(shù)10年前沿技術為研發(fā)目標的團隊,風險更大。如何降低這種風險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MSRA有一整套完善的體系來確保研發(fā)項目的成功率。除了前面提到的“生殺大權”之外,還有項目論證機制、研發(fā)成果發(fā)表機制等,這些都可以幫助提高研發(fā)項目的成功率。關注研發(fā)項目的成功率,并不代表不接受失敗。如果每個項目都獲得成功,那代表MSRA是失敗的,代表向前邁出的步伐太小。我們鼓勵大家做一些大膽的假設,所以失敗和怎么從失敗中調整步伐,是做研究的必修課。這不是說我們喜歡失敗。如果這個假設不成功,我們就要換,科學家的生活就是這樣,科學家需要執(zhí)著精神。

MSRA有一個類似于項目申報的流程:申報人需要介紹自己的新想法,并接受大家的質疑。實際上,這更像是一種探討。我們鼓勵堅持己見,但堅持己見不是就不用聽各方的意見,而是聽了以后自己做決定。有時候可能不同意人家講的東西,但這可以刺激、幫助你想到更多原本想不到的。這種討論很重要。

除了這種MSRA內部的體制,通過對外發(fā)表研發(fā)成果,也是一種有效地提高項目成功率的方式。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公司都允許自己的員工這么做。科學一定要發(fā)表,基礎科學要人類共享。科學走過的路,即使錯的路,也要發(fā)表出來,因為這能讓別人少走冤枉路。如果科學沒有發(fā)表,我可以保證,人類的發(fā)展不可能這么快的。而且,一個公司發(fā)展到一定地步以后,一定要有這樣的胸懷。

發(fā)表研發(fā)成果會得到更多人的檢驗,還能通過這種方式找到研發(fā)方面的伙伴??茖W家基于共同的興趣進行的協(xié)作,能夠提高項目的成功率,往往還能夠收到“1+1>2”的奇效。如果僅靠微軟自己,不管微軟多大多強,想推動整個人類的基礎科學進步是不可能的。今天IT產業(yè)之所以這么蓬勃,并不是因為某一家壟斷,而是因為大家開放、共享。

華人與創(chuàng)新

MSRA的誕生,據說是源于比爾?蓋茨1995年到中國的一段長長的旅行。到中國設立研究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到了這里的人才。我們這里90%的員工是中國人,我們在這里做的是最尖端、風險最大的研發(fā)。MSRA的創(chuàng)新何其不是證明了中國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當世人都認為中國知識在生產、制造廉價的東西時,MSRA過去10幾年的成就多多少少證明中國創(chuàng)新、做高端產品的實力。

剛過去的10年是改革開放的第3個10年,是中國各行各業(yè)增長最迅速的10年,中國人在創(chuàng)新道路上奮力前行。中國人在創(chuàng)新方面擁有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第一,中國人刻苦、努力。從某方面看,做研發(fā)、搞創(chuàng)新是件非??菰锏氖虑?,需要不厭其煩地小心求證,中國人的刻苦、勤奮在這方面幫助頗大。我常說,你很難比別人聰明兩倍,但比別人努力兩倍是可以辦到的。第二,中國傳統(tǒng)上就很重視教育,有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不論是企業(yè)創(chuàng)新也好,還是社會、經濟發(fā)展,都從中獲益,MSRA也是如此,我們90%是中國人,80%的人都是在中國雇的,所以我們當然獲利。

中國人在創(chuàng)新方面同樣存在不足。中國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一般比較尊重權威,即“老板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這種模式不利于創(chuàng)新。再者,中國企業(yè)過于看重成本,表現(xiàn)出來就是不太愿意冒風險,而創(chuàng)新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另外,創(chuàng)新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東西,但中國教育有時候過分重視標準答案,這種環(huán)境下很難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造力。

給中國創(chuàng)新的建議

第一,從興趣出發(fā)。我求學的那個年代,人們念書的目的就是改善自己生活的社會經濟條件,上大學選專業(yè)也是選擇有出路的,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的興趣就被抹殺掉了。做科學、搞研發(fā),最重要的就是要跟著興趣走。因為有興趣,才能讓你在面對難關時候堅持下去,要不然有難關就轉彎了。第二個建議是給中國企業(yè)的。中國企業(yè)做事情在乎成敗,一定要成功,一定不能賠錢,將成本放到第一位,這對創(chuàng)新產生的影響就是:在創(chuàng)新方面不敢放手去做,很多機會就這樣失去了。

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企業(yè)在達到一定規(guī)模后,往往會橫向發(fā)展――什么賺錢就做什么。這種發(fā)展思路本來無可厚非,但這種思路于創(chuàng)新而言實無半點好處――一直追逐賺錢的行業(yè),也就意味著每一行都不能做的深入,而做研究往往需要浸其中20年、30年甚至更長時間。

另外,中國企業(yè)需要建立起對品質的追求。做研究,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對品質的執(zhí)著,一個研究成果出來了,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它足夠好了嗎?繼續(xù)往前走還有什么?這也是創(chuàng)新的動力源泉。需要強調的是,追求品質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提升審美觀,做哪一行,就要能夠去了解哪一行的審美標準,因為不能審美,就不會有品質的追求。要喜歡自己做的東西,喜歡才會審美,才會執(zhí)著,這個過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

據我觀察,比爾?蓋茨以及很多科學家,家境都很好,他們做企業(yè)、搞創(chuàng)新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真的有理想。隨著我們繼續(xù)往前走,以知識為主的經濟情況之下,最后的競爭還是在創(chuàng)新方面。

關于MSRA

第5篇:代建項目論文范文

他叫趙鵬飛,甘肅省第三屆“隴原名師”獲得者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學校長。

一張書單背后的文化視野

要想描繪一個人頭腦中的文化圖景,辦法之一是看他的藏書。

趙鵬飛說:“我個人愛好是閱讀、體育運動,現(xiàn)在,我經常能做到的就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彼€說,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啟發(fā),滋養(yǎng)浩然之氣。

中國傳統(tǒng)經典自不必說,從他繁多的引文中至少可見《論語》《孟子》《老子》《詩經》《禮記》等。西方文化他也很有研究。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教師帶頭讀書學習,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言傳身教。愛讀書、有學養(yǎng)的教師,往往都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學生效仿,有很多學生就是在老師的影響下愛上讀書的?!壁w鵬飛說道。

在趙鵬飛的辦公桌上,一沓沓厚厚的筆記本引人注目。翻開筆記本,密密麻麻地寫著所有讀書的心得。邊讀書邊寫讀書筆記的習慣趙鵬飛已經堅持了幾十年。趙鵬飛說:“一個教師讀書的厚度決定了他站在講臺上的高度。只有見多,才能識廣。教師不讀書的結果,便是知識越教越少,知識越教越舊,教學水平越教越低,等到學生不喜歡,便揚頭嘆氣,‘老了,跟不上趟了?!鲆幻媒處?,上一堂好課,不僅要在課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一生都在下功夫。只有平時多讀書,多積累,上起課來才會胸有成竹。”

實踐證明,好的學習者是好的教導者,好的教導者,往往也是好的學習者。趙鵬飛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教以來,他從來沒有放松過自己的業(yè)務學習,源于持續(xù)不斷的學習,使他的業(yè)務能力、教學水平、教研能力走到了眾多教師的前列。

趙鵬飛深知讀書對一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工作之余不忘讀書,經常閱讀教育教學專著,名家名師案例,寫讀書筆記數(shù)萬字,領略他們的風采,取長補短,不斷提高個人素養(yǎng)。同時還筆耕不輟,經常寫隨筆,撰寫教育教學論文。他先后在國家、省、市級教育教學刊物上十余篇,《學校管理的新理念》發(fā)表于《甘肅教育》2004年第7期,《教育品質概念的提出及闡述》發(fā)表于《天水師院學報》2010年第30卷,《語文教學要增強背誦的自信》發(fā)表于《甘肅教育督導》2012年第6期,《語文教學不存在“死記硬背”》發(fā)表于《語文建設》2013年第11期?!稑嫿▽W校教育的教育品質》發(fā)表于《中國教師》2016年7月份。除此之外,他還獨立完成省級自選課題2項,課題《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積累問題的實踐與研究》《天水市棗園巷小學校本培訓規(guī)劃構建與實踐研究》均通過了省級鑒定,參與完成省級鑒定課題3項。

癡心于教學,讓課堂綻放精彩

“趙老師知識淵博,上課理論聯(lián)系實際,妙趣橫生,我們很喜歡聽他的課。”不少學生這樣說道。

在多年的教學中,趙鵬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課堂教學風格,多次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組織的課堂教學競賽中獲獎。

“趙老師上課不喜歡照本宣科,總喜歡結合身邊的事例及同學們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教學,做到教學內容貼近生活,指導生活。在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以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經驗,在學校教學設備不齊全的客觀條件下,多方搜集教學資料和材料,并在平時閱讀大量的教學雜志及理論書籍,積累了一些先進的教育思想,搜集整理了一部分實用的教學信息并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闭劶摆w鵬飛的教學特色時,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學教師張華說道。

三尺講臺,一根粉筆,助他揮灑生命的詩意,演奏詩意而唯美的交響。對于醉心語文教學的趙鵬飛而言,課堂是他詩意的舞臺,是他激情的生命場。課堂是他的至愛,也留下他堅實而閃光的足跡。

趙鵬飛崇尚“一個好老師不僅要有飽滿的教育教學熱忱,而且還必須博學、多識、善教”,他始終認為:把備課當設計,夢囈中呼喚的都是精雕細刻;把講課當創(chuàng)作,企望堂上的每個細節(jié)都是靈感之源;把教育當對話,相信理解與尊重能樹起做人的全部尊嚴。

近幾年來,他勤于學習,堅持向同行學、向專家學、向書本學。自費訂閱教育期刊20多種,做了近10萬字的讀書筆記。教學上,他潛心鉆研,嚴謹治學,形成了自己“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的教學風格,他善于用無窮的知識魅力吸引學生,用先進的教學藝術感染學生。尤其是善于把一些重要的知識編成口訣,讓學生“聽得輕松,學得愉快,記得牢固”。

早在2004年,趙鵬飛率先提出了“同課異構”公開課教研模式,已被多校推廣應用。他先后提出的“教育品質”、“語文教學不存在絕對的死記硬背”,語文的教學原則:“先求讀熟,不急求懂”,數(shù)理自然科學類課程的教學原則:“先理解,再學習”,語文課堂“四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學習語文其本質是學習語言應用能力”等教育思想,不光影響了他的學生,而且正在影響著他身邊的教師。這些教育思想內涵豐富,具有前瞻性。這從他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天水師院、隴南初等教育研究學會等地所做的多場報告中可見一斑。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趙鵬飛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教學研究成果突出,多次榮獲省、市級獎勵,2006年獲第六屆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1項,2012年論文《教育品質的提出及闡述》在甘肅省實施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論文評選活動中獲得二等獎,2000年獲甘肅省小學語文“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體現(xiàn)合作學習”觀摩課二等獎,所授小學語文《黃河象》被評為市級一等獎,2001年獲區(qū)級優(yōu)秀教案三等獎1項。

關注青年教師成長,積極承擔培訓任務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壁w鵬飛本身就是一個有著濃濃書卷氣的校長,憑著他的人格魅力、學識水平和管理能力,以文化治校,讓老師和學生每走一步,都浸潤著圣賢留下的余香,讓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充盈著濃濃書香味,進而豐富師生人文素養(yǎng),促進心靈健康成長,人格日趨完善。

近年來,趙鵬飛在認真完成自己教育教學任務,主動履行崗位職責的同時,還積極承擔了省市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各種教師培訓、家長培訓任務,對青年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5年5月應邀在隴南市初等教育研究會2015年學術年會上做了題為“學習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首選策略”的主題報告。2012年至2014年連續(xù)三年在“國培計劃”甘肅省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天水師范學院小學語文班完成了“道不遠人,對話真語文教學”的專題報告。2011年至2014年連續(xù)四年在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甘肅省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天水師范學院小學數(shù)學班完成了“中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專題報告。2014年在天水市兒童美德教育家長培訓活動中,先后在秦州區(qū)、麥積區(qū)、甘谷縣、武山縣完成了“兒童品德行為與家庭教育”的培訓講座。2014年10月,在天水市兒童美德教育推進工作中,完成“兒童品德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的培訓講座4次。

在校本培訓中,趙鵬飛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和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受學校委托,先后舉辦了多場專題講座。他提出的語文課堂 “四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突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落實了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訓練,避免了教師對文本解讀的泛濫。他所倡導的語文教學的“五項活動”,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凸顯了對學生讀和寫的訓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文教學風格。隨著培訓的開展,讓廣大教師明確了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找到了深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構建高效課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學校的語文教學成績逐年上升。

趙鵬飛認為,一個良好的師資團隊是辦好學校的關鍵,教師成長不僅僅意味著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還決定著學生的成才質量和學校的發(fā)展水平。

作為應對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一項重要策略,一個以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為特征的學習型社會的建立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共同趨勢。學習作為社會和個人發(fā)展的手段,將延續(xù)個體一生,成為持續(xù)的終身活動。

教師的成長是精神成長,是教育教學觀念的生長與轉變。要轉變觀念,首當其沖,就要抓好教師的學習。

實踐證明,教師持續(xù)學習的過程,是不斷提升專業(yè)精神,增強專業(yè)修養(yǎng),拓展專業(yè)知識,強化專業(yè)技能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斷完善自我,體現(xiàn)人生價值,實現(xiàn)幸福人生的過程。既然在學校管理中首先要管好教師的學習,一談到學習,就會牽扯到學什么、如何學的問題。

在談及學什么的問題時,趙鵬飛說道:“一是學習本體性知識。本體性知識是指可以直接傳授給學生的學科知識,以及與學科知識有密切關聯(lián)的其他文化知識。這是教師從教的基礎。二是學習條件性知識。條件性知識是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生成教育智慧的知識,是教師設計教學、組織教學、評價教學的策略性、程序性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識 。三是學習課改知識。四是堅持思想政治學習。自古至今,教育就是一項與社會道德密切相關的工作,教師經常被當作社會道德的化身,社會在給予教師應有尊重的同時,對教師職業(yè)的純潔性、高尚性有高于社會其他職業(yè)的期望 。這不僅是社會要求,也是職業(yè)自身的要求。”

作為一名校長,平時要管理的事項很多,但趙鵬飛認為學校最有價值的管理是教師隊伍的管理,其本質就是對教師“學習”的管理,即通過有效的管理策略,促進教師的工作學習化,學習生活化。通過持續(xù)不斷的學習,促使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與提升,進而促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優(yōu)化,最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成了必然。

大膽創(chuàng)新,優(yōu)化語文教學結構

趙鵬飛認為,小學是打基礎的階段,學生應在多方面合格發(fā)展的基礎上有生命出彩的地方,具體來說,學生應在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發(fā)展特長、培養(yǎng)興趣,從而享受學習過程所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長期以來,趙鵬飛一直擔任語文教學工作,在教學實踐中,他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一邊反思,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語文教學的“兩個目標”、“三件大事”,確立了語文課堂“四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積極開展了語文教學的“五項活動”。

“兩個目標”,即能讀懂別人的文章,自己會寫文章。這兩個目標的提出,有效回避了現(xiàn)實語文教學中教師把語文課上成思想品德課的方向性錯誤,讓教師走出了對文本解讀泛濫的誤區(qū)。在作文教學中,他把學生怕寫作文、不會寫作文的障礙鎖定在語言障礙上,明確提出了學習語文就是學習語言的本質內涵,有效落實了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訓練。

“三件大事”,即:少講精講,多讀多背,堅持寫日記。為什么要少講精講,趙鵬飛認為:“老師講得再多也是教師個人對文本的理解與價值判斷,這與學生的認知水平、思想層次、情感層次是有一定距離,學生對思想情感的理解,有待于回歸到生活情景中去完成,所以語文教學要有所期待。語文學習不同于數(shù)理自然科學類課程的學習,數(shù)理自然科學類課程是知識性課程,其知識結構是邏輯結構、鏈條式結構。學習中,任何一個知識點的缺失,都會導致知識鏈條的斷裂,造成繼續(xù)學習的困難。所以,數(shù)理自然科學類課程的學習原則是‘先理解,再學習’。語文教學多關乎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表達,讀文章是理解別人的思想情感,寫文章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思想情感就不是知識體系,它有層次之分。往往年齡越小,認知水平越低,閱歷越淺,學生的思想情感層次就越低,對文章理解起來就越困難,所以,語文學科的學習原則是‘先求讀熟,不急求懂’。”

趙鵬飛認為,學習語文,首先是學習語言,語言的學習包括語言的積累和語言應用能力的訓練,語言的積累有三條途徑:一是在生活中積累語言(語言習得),二是在閱讀中積累語言,三是在背誦中積累語言。

多讀是讓學生海量閱讀、整本書閱讀,在閱讀中涵養(yǎng)精神,培養(yǎng)語感。語感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另一個目標。語感是學生對語言的感知、理解能力。但凡能力,都是在實踐中形成的,絕不是老師教會的。學生海量閱讀的過程就是語言實踐的過程,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學生的語感就自然形成了。

堅持寫日記,是鍛煉學生的用語能力,形成用語技巧,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趙鵬飛說道:“日記教學的策略是鼓勵學生每天堅持寫日記,保持這種形式是最重要的。至于寫得好壞,寫什么都是次要的。要避免拔高要求,制造畏難情緒,否則學生就不敢寫了,最終也就不會寫了?!?/p>

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為了構建高效課堂,突出對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訓練,趙鵬飛自行設計了語文課堂教學“四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即:讀文――走入文本――走出文本――背誦。

讀文有課前讀、課中讀、課后讀。讀法有齊讀、朗讀、默讀、速讀。旨在讀正確、讀流利、讀通暢,讓學生自讀自悟,熟讀成誦,這是學生理解文章的前提。

走入文本,是指理解課文。學生在大量自讀自悟的過程中,對文章一定會有自己的理解,多數(shù)能夠明白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只是學生在表述主要內容、中心思想時語言不夠準確罷了。在現(xiàn)實教學中,往往是教師串講串問,大講特講取代了學生自讀自悟的過程。當然,必要的講解要有,但要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

走出文本,是要教師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是怎樣寫的,看作者敘述、描寫、表達思想情感時,運用了怎樣的語言文字、怎樣的表達方式,要讓學生學習作者的用語技巧,體會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和形象性,形成自己的表達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把“讀”和“寫”結合起來,要把教會學生怎樣寫作為重點,訓練學生使用語言文字這一工具的能力。現(xiàn)實語文課堂教學中卻往往缺失了這一環(huán)節(jié)。

背誦,學過的文章要背會,把文章爛熟于胸,只有文章背會了,文章所負載的思想情感,在日后的生活體驗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思想情感層次的提高,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學生就會恍然大悟,達到真正的理解。如果文章沒有背會,將一無所獲。因此,趙鵬飛提出:背誦不光是語言積累的過程,更是思想積累、情感積累、智慧積累、民族精神積累的過程。

“五項活動”,是趙鵬飛就語文教學提出的策略性方法,內容包括:閱讀進課堂、記讀書筆記、一周一故事、堅持寫日記、寫規(guī)范字。

隨著他在語文教學中“五項活動”的開展,有效地落實了對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形成了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的良性發(fā)展。

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這是趙鵬飛不斷進步,成長為一名既懂教學,又懂教研和教育的優(yōu)秀教師的心路歷程。他對語文教育的理解是全面的、系統(tǒng)的,沒有停留在點滴上,形成了獨有的語文學科知識結構。他教語文不光是學生出成績,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能力得到了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人生成長、繼續(xù)學習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第6篇:代建項目論文范文

關鍵詞:設計藝術;鮑扎圖房;設計工作室;研究性實踐;研究生教學

中圖分類號:J503文獻標識碼:A

Enlightenment of Ecole des Beaux-Arts: Designing Studio and Graduate Student Teaching Study

WEI Dong-feng

(College of Design, Nanjing Arts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3)

一、問題的緣起

中國的藝術院校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設的環(huán)境藝術專業(yè),但全國幾乎所有的相關院校都沒有固定的教材與教學模式。當初的課程主要是以表現(xiàn)技能教學為教學主線的。專業(yè)課主要是空間的技法表現(xiàn)、立體構成、制圖以及實踐性的專題設計組成。教學中更多的是關注到畫一幅漂亮的空間表現(xiàn)圖和制作一組形式感極強的空間構成。它強調基本的表現(xiàn)能力的訓練,重視渲染技術作為主要的表現(xiàn)手段,重視純粹的構成模式。從1990年代中期以來環(huán)境藝術專業(yè)教學顯著變化,特點是引進了建筑學科以及景觀學科的專業(yè)人才。在藝術設計學科的大系統(tǒng)下,教學模式與內容有了較大的改變,其中最重要的是引入了建筑學有關教學模式。如空間設計的教學模式,課程中是否將觀念、原則、方法作為空間設計教學的核心,它涉及到觀念的教育、設計意識的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造型的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各種實用的設計技術的學習。環(huán)境藝術專業(yè)教學只是藝術設計教學中的一部分,從藝術設計教學總體的來說,其中存在著諸多問題。

設計教學課程體系中的缺項:①重視單一的顯性課程教學(公共課與專門課),缺乏對隱性課程教學(如行業(yè)設計競賽、專業(yè)考級考證、項目參觀等)的開發(fā);②從渲染模式到構成模式,再到空間設計教育模式,“教什么與如何教”的問題;③研究造型技術的多,市場問題、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研究少。[1](p.21)

設計實踐教學的困惑:①現(xiàn)在校園的規(guī)模尺度變大了變氣派漂亮了,然而人的尺度卻遠了。有統(tǒng)一的大教室,卻沒有了個性化的設計室,失去了討論與切磋的學習氛圍;②教學與設計實踐設備的自動化強了,手的訓練卻沒了;似乎“再也不會弄臟雙手了”,幾乎完全放棄了“做”也找不到可以動手實踐“工作室”;③唯一能夠做的實踐:電腦效果圖,不去看市場、不去圖書館、不讀書、不做研究;④工作室教學存在問題以及如何處理“生產型實踐”與研究性實踐教學的問題。

研究生教育是高層次專業(yè)人才和精英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精英人才的競爭是當前國際競爭的焦點,精英教育是精英人才產生的主要渠道。在高等教育大發(fā)展的今天,中國已經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推進精英教育和培養(yǎng)精英人才,是中國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發(fā)展的一件大事。然而,現(xiàn)行的研究生教育中,導師與研究生自身素質及教與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

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問題:①符合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的教師數(shù)量相對較多,一些導師自己沒有明確的研究方向,鮮有研究課題;②導師對什么是設計專業(yè)的研究生特性不清楚,無法實施針對有效專門教學;③指導研究生深入的學習缺少較具體的思考想法,不能給學生出題,或出題范圍過大,學生難以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有價值的課題成果;④存在重復本科生教學內容“五年級現(xiàn)象”;⑤學生多了,個別指導少,大班課多。[1](p.22)

碩士研究生的問題:①缺少個人規(guī)劃,學習盲目,沒有自己的學習目標,不知道自己的就業(yè)方向。有不少應屆本科生考研目的不明確,對今后就業(yè)與職業(yè)認識茫然無知,東一榔頭西一棒,浪費了不少時間;②研究生畢業(yè)設計作品質量不及本科生作品,研究與實踐能力退化現(xiàn)象,或者說,研究與實踐能力沒有真正得到有效培養(yǎng)與訓練;③學生研究能力欠缺,不懂得如何更有效的系列讀書、采集資料、提出問題、解決提問、處理與平衡讀書與實踐關系;一些來自于工作崗位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往屆生,似乎有些專業(yè)實踐經驗,但不會寫文章,不會做研究總結。④實踐能力欠缺,不懂得如何處理實踐項目中的組織管理、進度管理、成果落實、人際關系;本碩直升的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工程設計實踐,走向社會工作后,還得重新實踐學習,距離成為“精英人才”差距明顯;⑤研究生的階段研究和學位論文低水平重復。課題綜述和課程論文寫作質量不高,選題少,影響到學位論文的選題創(chuàng)新、選題意義和學術價值。

現(xiàn)行的藝術設計教育中像上述教學課程體系中的缺項、設計實踐教學的困惑、研究生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等方面的問題,如果不盡快加以完善改變,那么我國藝術設計教育就不會迅速地成熟起來。

二、鮑扎的建筑教學

巴黎美術學院(The Ecole Bes Bealux-Arts)簡稱“鮑扎”,是國內建筑學界對位于法國巴黎塞納河南岸波拿帕特大街(Rue Bonaparte)14號的美術學院及其學術思想的混稱。雛形是l648年成立的法國皇家繪畫和雕塑學院。[2](p.124) 鮑扎是法國1960年前建筑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全球建筑教育最主要的發(fā)源地。

1、“研究會”與“鮑扎”

在法國“參與建筑教育的方面眾多。有國家的也有民間的:國王本人對此情有獨鐘,常常親自或委派大臣過問辦學事宜,督促有關部門頒令立章,“皇家建筑研究會”或是后來的“美術研究會”,則是官方的建筑教育代言人”;[2](p.123)法國皇家(國家)的相關諸研究會與鮑扎建筑教育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自始至終都在事實上牢牢控制著鮑扎的整體運作。研究會既是全法建筑學界的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以其權威性理論指導了全法國建筑學科的整體學術方向;同時很大程度上又是國家及其有關職能部門在建筑教育組織與管理上的代言人,事實上左右著皇家 (國家)有關建筑教育的方針、政策的決定、頒布與實施??傊?“該會控制著建筑師、學生、承包商、皇家建筑、各省、各城市,是為中央集權服務的有力機構,”[2](p.125)研究會在對于羅馬大獎賽的作用上是直接的指導,牢牢控制著整體運作,研究會還以其在國家和職能部門的學術權威影響學院等人事任命。此外,研究會會員作為著名的建筑學者,他們中有為數(shù)較多的人在鮑扎的學生時期獲得羅馬大獎,并參與鮑扎的建筑教學。

2、“鮑扎”與“圖房”

“鮑扎”體系俗稱為學院派(Academic Approach)。施行正規(guī)、理性和嚴謹?shù)慕ㄖI(yè)訓練。其設計教學,是師徒制。師徒制是中世紀延續(xù)下來的、在行會中廣泛采用的培訓新手的方法。它的意義恰恰與學院派相反,代表了非正規(guī)、經驗的和松散的手工藝訓練。[3](p.20) 這個相互矛盾的特征充分體現(xiàn)在“美術學院”和“圖房”這兩個教學機構的設置上。學院與圖房的聯(lián)動是鮑扎的教學特色。學院與畫室的聯(lián)動最終目標體現(xiàn)在“羅馬大獎賽”。學院出題,圖房做設計,由學院評審階段競賽得主晉級,最終優(yōu)勝者獲“羅馬大獎賽”由政府資助赴羅馬深造。二者在運作上相互隔離,通過設計競賽制度結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制。

3、美術學院教學

在整個鮑扎建筑教育中,“美術學院”除設計課以外的所有課程的設置、實施以及學籍管理、競賽的具體教學相關活動,學院無疑是建筑教育的主體,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整體素質?!懊佬g學院”不開設計課,將繪圖、做方案的動手實踐交給“圖房”去完成,這是一大特色教學模式,學院開設的主要課程,建筑理論、建筑史、營造法、透視、數(shù)學等。理論學習是學生的主要功課。這類似現(xiàn)今的碩士研究生教學,在一年級課程安排中設計史理論、專業(yè)理論、論文寫作等占了大部分教學時間,讀書是研究生的重要任務。

“美術學院”入學條件:年齡限在30歲以前,報考者得先選好圖房及導師以學習建筑知識,進入圖房接受集數(shù)學、繪畫、設計教學培訓,并取得圖房導師的推薦。一般需三年備考,入學考試競爭也很激烈。學生在入學經過了繪畫造型基礎訓練、文化課學習、專業(yè)設計培訓,完成了類似現(xiàn)今大學本科生的文化與專業(yè)培訓,只有約十分之一的學員進入“美術學院”繼續(xù)深造。這種入學前的建筑畫室培訓,有別于現(xiàn)今的美術高考補習,因為后者只是單一的繪畫造型與圖案基礎訓練,而建筑畫室培訓是要大量接觸建筑專業(yè)基礎與創(chuàng)作設計,在不斷的學習、模仿與創(chuàng)作設計中,積累了建筑知識、創(chuàng)作經驗,并且大多數(shù)學員直接從圖房走向職業(yè)建筑事務所。

“美術學院”對圖房教學影響很大,控制了除“羅馬大獎賽”以外的其他競賽及會考的出題與評審。學院通過為競賽出題目和評審競賽作品,這些虛擬設計題目由圖房作圖完成,在整個過程中,學院真正能夠控制的部分是競賽的開始與結束,圖房處于中間過程,是能夠給予學生專業(yè)幫助唯一教學場所。在這里,可以理性傳授的建筑知識和不可以理性傳授的設計技能之間的矛盾,通過學院與圖房所構成的整體而得以解決。相比現(xiàn)今的碩士研究生教學,由于理論教學與設計工作室教學缺少真正意義上的管理與合作,或者根本就沒有設計工作室教學,使得實踐類的研究生無處動手做設計,也缺少有價值的虛擬題目供研究,設計技能和研究能力都不能得到提高,因此常出現(xiàn)研究生畢業(yè)設計作品和課程作業(yè)質量不及本科生作品,研究與實踐能力退化現(xiàn)象。

4、圖房教學

鮑扎的圖房是一個設計的專用教室、建筑畫室。私人性質占主導地位的松散型建筑設計專修之處,進行以建筑設計為主的訓練,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學院制約著圖房的教學。圖房學生需通過“學院”所設的各類設計會考競賽才能在學業(yè)上順利晉升直至參加大獎賽。羅馬大獎賽對其培養(yǎng)對象專業(yè)能力的要求,奪得大獎是圖房水平最重要的標志?!懊佬g學院”不開設計課,學生自由選擇圖房學習繪畫、建筑設計,并依據“學院”所設的各類設計會考競賽題作圖,經過三年以上的學習及通過設計會考晉級。圖房緊緊圍繞學院的出題教學,是不在學院“編制”的設計教室。

圖房運作方式獨特,既不同于舊式的作坊,也不同于事務所。圖房并不實際做工程設計,導師會另外開設事務所。圖房完全按照學院的定期出題準備參賽,進行構圖練習、快圖練習和設計渲染練習,圖房學生大部分時間用來研究學院公布的設計類型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資料準備,研究設計任務書,研究建筑平面的生成和細部設計,如裝飾物的選擇、柱式細節(jié)、構建比例等。圖房的學生不實際做工程設計,只做學院出題的虛擬設計,這表明圖房學習目的單一性與內容的研究性和非就業(yè)性學習。在圖房中學生充分掌握了建筑表現(xiàn)技法,完成了“圖面的建筑”學習,為了就業(yè)而入職業(yè)建筑師的事務所做真實工程設計。

圖房導師:由于“美術學院”只設建筑理論課,對建筑成果的希冀必須靠圖房導師的具體教學指導才能實現(xiàn)。圖房學生集資聘請的導師,有學院教授和有名的職業(yè)建筑師,圖房導師們以自身的理論積累與實踐經驗、參賽經驗與學生溝通、討論,對學員專業(yè)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們與學生面對面地就學生的設計,通過大量作方案和評圖,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傳播建筑理論。在評圖中往往一個節(jié)點、結構設計的修改就可以引出一個大話題,將教授的觀點傳授給學生。而圖房導師間學術差異明顯,并影響到美術學院設計教學早、中期學術上的多姿多彩?!皩W生全圍繞在他周圍,他開始指出疑惑與危險所在,他常常并不理會作者,而是面向全組,從建筑的小局部聯(lián)系到世界范圍的建筑進程。他并不急于為學生的草圖定案,他常常既讓我們愉快地確信我們的草圖不需要煩惱,也讓人們看到了我們做夢也想不到的藝術前景,激勵我們夜以繼日完成圖紙。他具有非凡的力量去接納其學生的想法,并幫助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發(fā)展下去?!盵2](p.137)

圖房的魅力除了優(yōu)秀的導師外,還有一重要之處即“群體精神”。圖房的學習氛圍值得羨慕,現(xiàn)今設計院校已難尋這樣的工作室空間:大房間中擺滿了大畫案、大繪圖板,不同年級的同學集于一室,相互觀摩影響與交流學習,有著共同的目標和集體的榮譽。不同年齡、資歷的學員在朝夕相處漫長的學習中,積累了相當?shù)膶W識與經驗,在導師不在時,有經驗的學員通過設計點評,非正式但經常性地與初學者進行學術思想交流。圖房的空間尺度有限,人的尺度更是親和密切。學識共享成為學生最主要的知識接受與提高能力的途徑。

三、鮑扎圖房的啟示

1、鮑扎建筑教育對藝術設計教育的啟示

1919的包豪斯宣言如是說:“一切造型藝術的最終目的是完整的建筑”。建筑是藝術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建筑設計與藝術設計有太多的共通之處。建筑是距離藝術設計最近的學科。學習研究鮑扎的建筑教育,從一個側面了解建筑教育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對改進現(xiàn)今的設計教育教學有著現(xiàn)實指導意義。

鮑扎的建筑教育給我們的啟示很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鮑扎歷史上貫穿始終的最大特點是“研究會”與“學院”關系緊密。一方面學院始終在學術上受制于研究會會員們的意志。另一方面,又正是因為這種學術上的關聯(lián),官方的管理被轉化為學術范圍的專業(yè)指導,針對性與可行性都得到改進,并且建筑教育幾乎是直接得到國家上層領導的關注,其在地位上所受到的尊崇令人羨慕。

其次,通過學院與圖房的分工合作完成對學生的正規(guī)、理性和嚴謹?shù)慕ㄖI(yè)訓練,鮑扎的建筑教育從一開始就確立學院的理論研究與教育定位,學院負責開設理論課程,設計競賽的出題與評審,圖房導師指導學生按照競賽題目及設計任務書做階段性的不同類型建筑設計,從局部到整體,從結構到裝飾。理性傳授知識與快圖、渲染訓練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使學生在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上得到提高。學院通過控制競賽與會考出題及設計成果評審而控制整個教育與教學方向,使圖房的設計培訓始終不會偏離學院設定教育目標。藝術設計教育與鮑扎的建筑教育在理論教學與專業(yè)設計動手能力訓練方面要求是相同的,但我們至今依然沒有處理好二者關系,要么是只讀書不動手,反之,只是“作圖”而研究性不夠。

其三,圖房教育很有成果,優(yōu)秀學員獲獎,大多數(shù)學生獲得了扎實設計技能和職業(yè)技能訓練。學生在虛擬題目的準備、練習與參賽過程中學習,始終在進行研究性設計實踐,從基本建筑表現(xiàn)技法入手,在模仿中繼承傳統(tǒng)建筑文化元素,在改良設計中學會創(chuàng)新;相比而言,我們有不少藝術設計教學工作室,管理上還不健全,缺少有理論有實踐經驗的教授輔導學生參加各類設計競賽,或者根本就不關心行業(yè)設計競賽、專業(yè)考級考證、項目參觀等隱性課程,許多研究生在三年中只是為了完成課程論文和學位論文,沒有實踐也不知道如何做研究性實踐。正是由于缺少“教授出題與評圖”,研究生不作圖,不調研,對本專業(yè)沒有感情,對專業(yè)研究創(chuàng)新點沒有認識、找不到專業(yè)話題、沒有設計體驗和感觸,寫不出研究綜述,課程論文質量不高是較普遍的問題。

其四,圖房導師與學生的一對一的評圖討論和圖房學生間相互學習影響,群體精神與學識共享,應該被視為值得借鑒的工作室教育模式。藝術設計研究生教學需要學習這個好傳統(tǒng),目前現(xiàn)狀是導師與研究生的關系疏遠,大多導師只是過問研究生的讀書與資料采集情況,很少去督促學生做虛擬選題的設計研究,更談不上為學生的設計改圖、評圖。研究生大多是與導師保持單線學術聯(lián)系,研究生之間缺少實質性學術交往。不同指導老師的學生之間,由于導師觀點差異來往更少。此時,擺滿畫臺的大“圖房”學習氛圍成了奢望,群體精神與學識共享的缺失是不可避免的。

2、研究會、學院、圖房的聯(lián)動

鮑扎的教學是由國家、院校及社會三方聯(lián)動完成的一項事業(yè),是個遠遠超越學院范圍的龐大而復雜的系統(tǒng)。其中有幾個要點是值得我們思考:其一,研究會會員有極高的學術素養(yǎng)和學術權威地位,學院始終在學術上受制于研究會會員們的意志。其二,研究會的官方背景和官方的管理被轉化為學術范圍的專業(yè)指導,針對性與可行性都得到改進,建筑教育直接得到國家上層領導的關注,其在地位上所受到的尊崇令人羨慕。其三,研究會、學院、圖房三方面為了“羅馬大獎賽”選拔頂尖建筑人才,從學術指導、研究方向、競賽出題、動手實踐、設計出圖、作品評審,形成統(tǒng)一的大聯(lián)動,這其中分工明確、目標一致,連貫統(tǒng)一,模式化的建筑教學前后進行了300年之久,為法國和美國等建筑高校、建筑事務所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建筑與管理人才。研究會、學院、設計工作室的聯(lián)動培養(yǎng)人才模式,對今天的中國建筑與藝術設計教育依然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在“研究會、學院、設計工作室的聯(lián)動”模式上,我們存在諸多問題:其一,“研究會”與“學院”教學脫節(jié),“研究會”不了解“學院”的教學理念的變化,二者溝通渠道不暢,在教學目標、人才培養(yǎng)標準以及課程與實踐等方面的觀點認識存在較大差異,一句話,各干各的;其二,由于中國的“研究會”多為非官方背景,研究與活動經費欠缺,很難對“學院”的教學與研究有實際上的投入,因此對“學院”教學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有限。其三,“學院”與非“學院在編”的設計事務所、設計工作室的聯(lián)系更少,對“實用設計”不了解也看不上,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在所難免。

應該看到,以上層面的問題,正在向好的方面變化,“研究會、學院、圖房的聯(lián)動”培養(yǎng)建筑與室內設計人才模式,被越來越多的“研究會”與“學院”重視。近年來由研究會和學會組織的各類學生杯設計大賽多了,“學院”也主動聯(lián)系學會參與活動以提高在行業(yè)內的知名度,聘請設計名師開講座,參觀工程施工項目等。同時,鼓勵設計教師投入研究性實踐,將設計工作室作為大學設計教師從事的一個特殊實踐與教學的場所,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有別于實際的設計任務,在類似于實驗室的環(huán)境中研究設計,是設計工作室教學管理主要任務。這要求大學設計教師集中精力,研究教學與實踐項目的結合,研究項目“問題”。

3、設計工作室的教與學

鮑扎的建筑教育也存在問題:強調作圖與表現(xiàn)技法訓練的“圖面的建筑”[3](p.23)學習,也是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問題?!皥D面的建筑”學習關注的是畫一幅漂亮的空間表現(xiàn)圖和制作一組形式感極強的空間構成,缺失對建構與空間設計意義的關注?!霸诂F(xiàn)代建筑出現(xiàn)之前,作圖是建筑師設計的唯一手段,建筑物在平面圖上只是表現(xiàn)為一些連續(xù)的筆觸或圖形,它們代表了實體與空間的種種關系。從最開始的構思到最后完成的施工圖,其間是一系列的圖面上的作業(yè)?!盵4](p.9) 改進修正“圖面的建筑”學習的問題,很多當代的建筑師更習慣于直接用模型進行設計研究制作模型需要材料。模型作業(yè)的設計方法應該是從“包豪斯”的工作坊訓練中衍生出來的。建筑師不是以作圖來構思,而是通過模型來研究。這樣的研究較之圖形更為直觀,可以打破單純圖形思維的限制。國內的藝術院校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的環(huán)境藝術專業(yè)教學中,總的表現(xiàn)為相似的“圖面的建筑”教學,直至1990年代中期才有所變化,接受了模型設計與設計工作室實踐性教學模式。然而,在研究生教學中,由于工作室制度與管理不完善,“圖面的建筑”教學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缺少建構研究,即構成一個建筑物的整體的各個部分如何組合在一起的基本規(guī)律的研究。

鮑扎圖房的“圖面的建筑”教學的問題引起了關于設計工作室教學的關注與思考。設計工作室是建筑院校和環(huán)境藝術設計院校的重要教學組成部分。鮑扎的設計室稱為圖房。在這里,學生要掌握建筑學與藝術學的視覺表現(xiàn)方法,要學會運用建筑與藝術設計語匯,而且要學會建筑與藝術設計思維方式。觀念、技能、設計思想通過教師的學生之間互動得以傳遞、展示和評估。設計工作室有不同的教學和模式:鮑扎圖房唯一的任務就是作圖和參賽;而包豪斯的工作坊,強調手工藝工匠式訓練,一對一的師徒制的實際操作,將鮑扎圖房訓練回歸中世紀的傳統(tǒng)作坊;美國綜合院校設計試驗室,接受鮑扎圖房教學理念和設置,但有了變化。強調以設計過程為中心的建筑教學法,把設計中的問題和設計的階段作為教學的主要問題;卡塞爾美術學院通過設置學生與導師保持學術聯(lián)系的教授工作室和不分專業(yè)學生共享的、以學習實際操作的實踐場所――學習車間[5](p.50),巧妙協(xié)調了理性傳授的設計知識和不可以理性傳授的設計技能之間的矛盾。

以鮑扎圖房為模式的設計工作室在我國的建筑與藝術設計院校中為數(shù)頗多,其教學法不斷受到建筑教育界內部專家的批評。在教學內容方面,鮑扎圖房式的設計室脫離建筑實踐,特別是普通的大量性的建造環(huán)境。設計室完全受制于教師的控制和監(jiān)督,是一種傳統(tǒng)的至上而下,從性別結構到最后評分受制于其下的統(tǒng)治性的表現(xiàn)。在教師與學生方面,“這里沒有社會生活,只是教師用來體現(xiàn)狹隘和過時的專業(yè)機構觀念的場所,學生不可以挑戰(zhàn)教師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和價值觀?!薄捌浣Y果是學生變成教師的容器,裝得越滿,教師就越成功,學生把容器撐得越大,他的成績就越好。”[6](p.14)

設計室工作室教學問題反映在:其一,設計室工作室的結構與運作形式是相對獨立化的個體,缺少與社會現(xiàn)實、建筑場所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與現(xiàn)實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要求的脫離;其二,在獨立化的教學體中,教授處于絕對的中心位置,從設計教育方向教學計劃,構思出題、任務書擬定到評圖評分的整個過程,教授起決定作用。教授的學術思想與獨特的設計操作手法,是所帶的學生學習樣板;學生在模仿中被鼓勵和最終被認可。其三,在獨立化的教學體中,永遠處于被動接受定位的是學生,他們缺少建筑理論借鑒,更沒有經驗,也無法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感受融入設計中去。設計室工作室的教學問題,我們需要在教師角色、教學方法、學生態(tài)度等方面加以改進。

教師角色:“裁判”轉變?yōu)椤敖叹殹薄uU扎的圖房及現(xiàn)今的設計工作室中,教授處于絕對的中心位置,是處于“裁判”的角色。評圖中,對待學生的設計創(chuàng)意,習慣于根據自己的價值體系去評判。樂于指出學生方案中的不符合規(guī)范、不符合現(xiàn)實條件與功能等種種問題,樂于告訴學生自己的經驗和不應該怎么做。缺少對于學生自己的獨特想法的深入發(fā)展的有效指導。學生是被動接受,最終設計生成符合教師希望的結果。而“教練”的教師角色則為:比較注重學生方案中積極的一面、有發(fā)展前途的一面。在輔導中,并不給學生過多詳細的指示和干預,僅提一些問題和建議。教師密切注視著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表現(xiàn),不輕易地否定其發(fā)展中點點的創(chuàng)意,想法中只要有局部可行,就予以及時肯定,使學生有信心去發(fā)展自己的方案。這樣的“教師作用很像球場外的教練,教師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很高的境界,看到學生的長處和缺點?!盵7](p.120)

教學方法:由歸納轉變?yōu)檠堇[。鮑扎的圖房教學方法表現(xiàn)為一個“歸納”的過程:往往直接針對具體任務,解決具體問題。每個競賽任務都是綜合的,是虛擬任務和場景的模擬,試圖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題目、重復的過程,積累經驗,歸納共性、“悟”出道理。而“演繹”的教學過程:從設計的一般性的問題入手,通過把具體問題放到更大的背景上去,通過項目調研與資料采集,使學生先獲得一些理性的認識,然后再把這種認識應用到具體的任務中去。這種從一般到個別的過程可視為“演繹”的過程。過程中強調項目設計與城市大環(huán)境、與項目場所基地的密切關聯(lián)關系,場所特有的可識別要素,以及設計者對場所環(huán)境的調研與參觀體驗和場所背景問題的初步認識。

學生態(tài)度:從重“教”到重“學”。設計工作室的大量時間被用于評圖、審圖,實際上是不斷地督促學生作圖進展,落實具體項目設計任務的按照計劃進度完成,學生責任心、自主性以及對專業(yè)的興趣都存在問題。反映出來的學習態(tài)度就比較被動。輔導密度對學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但大部分學生認為設計課就是在課上搞設計,課下很少花時間準備,只有在教師規(guī)定交圖的時候才突擊一下,所以每次輔導都難得看到方案的明顯進展。相應地,對于教師提出的要求和規(guī)則,一些學生通常不太在乎,也不認為這是個嚴重問題。今天的高校學生面對的是信息科技的普及使知識的傳播渠道廣泛的社會,學習成為個人化的行為,對高校特定為學生準備的知識的依賴性在減少。因而,教學方式應逐漸從教師上課輔導,轉向學生從不同渠道自學,并要自己設計自己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學會管理自己和遵守規(guī)律的習慣、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意識十分重要。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階段性成果內容、格式、圖紙尺寸、交圖時間等,學生要有遵守規(guī)律的習慣,完成設計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態(tài)度是關鍵。只有實現(xiàn)教學的重心從教師到學生的轉移,鼓勵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鼓勵原創(chuàng)性而非模仿力,設計工作室的教學效果與現(xiàn)實意義才能夠得到體現(xiàn)。

4、“生產型”實踐與研究性實踐

鮑扎圖房不做“真題”和實際工程項目設計,圖房培訓始終不偏離學院設定教育目標,是學習型、研究性的設計室,這一方面比現(xiàn)今一些設計工作室做的都要好。設計研究來自于設計實踐。然而,并非所有的“實踐”都可以成為“研究”,研究性界定了“實踐”的不同性質?!吧a型”實踐是指設計教師利用教學之余承接設計項目的實踐活動且多是以盈利為目的“生產”層次的設計及工程施工。“我們現(xiàn)在的大學設計教師做設計的很多,也很忙,不過能脫離‘生產’的層次,上升到‘研究’層次的并不多。盡管如此,我還是認為就建筑設計教學這個建筑學教育的核心任務而言,一個設計教師能與‘實踐’保持緊密聯(lián)系要比單純寫文章這樣的學術研究強百倍。但是,我們也對設計教師從事大量‘實踐’活動的消極面有深刻的體會。實踐多了必然減少了對教學的投入,我們所期望的‘實踐’(包括研究性和普通的實踐)和教學的良性互動往往事與愿違?!盵8](p.8)

一個有理論認識與研究背景,有工程設計與管理經驗的教師,對高校設計工作室教學很重要,這是毋庸質疑的。但是,有工程設計與管理經驗的教師,未必就能夠上好課,未必就能教學生。教學工作與工程設計在價值觀、工作方法、研究內容、表現(xiàn)成果等多方面差異較大。我們強調實踐性與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對實踐的理解也是多層意義的,有對實踐項目的表層觀摩,有對實踐項目的內部管理了解,也有是參與工程設計的規(guī)劃、前期、設計展開、細部設計、施工跟蹤設計修改等,以及項目論證研究等細節(jié)繁多、目的不同。這里面包含了基于應用的設計實踐與基于討論研究總結性質的研究性實踐。多數(shù)情況下,接受業(yè)主委托的項目設計,設計教師是沒有挑選余地的接受任務。業(yè)主對所委托的設計師有資質要求,對項目設計有經驗和已完成的作品。這說明一般情況下,設計教師會較長的時間里只做某一類型的設計項目,長此以往,設計項目、設計要求及細節(jié)等雷同重復,成了典型的生產型普通實踐。設計教師大多不能由這類實踐中總結出有價值的設計研究成果。雷同重復的工作占用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必然減少了對教學的投入,對于教學研究有負面影響。一般來說,教授所帶的研究生會參與教師的研究課題,作為助手負責資料采集與調研報告的寫作。也有更多的研究生是為導師的工程設計的干活。由于受生產型普通實踐和實踐項目的類型限制,研究生在學習與研究方面收獲不會多。

如何有效控制減少設計教師的生產型實踐,鼓勵設計教師投入研究性實踐,將設計工作室作為大學設計教師從事的一個特殊實踐與教學的場所,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有別于實際的設計任務,在類似于實驗室的環(huán)境中研究設計,是設計工作室教學管理主要任務。這要求大學設計教師集中精力,研究教學與實踐項目的結合,研究項目“問題”,只有這樣的研究性實踐教學,才是設計工作室實踐教學的真正目的與意義所在?!把芯啃越虒W對學科發(fā)展的貢獻,我認為具體有兩類。一類是在對個別設計案例和建筑師的設計方法的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具有普遍適用性的設計觀念和方法,并且能夠建立一套傳授這種觀念和方法的有效途徑。另一類“研究性教學”,即把設計工作室作為研究設計新概念、新方法和新形式的場所。建筑學的普遍規(guī)律是新的東西總是先發(fā)生在學校之外,先發(fā)生在實踐中,再由發(fā)明者帶到校園內,或由設計教師通過“研究”成為一種普遍適用的和可以傳授的方法。”[8](p.8)因此,在設計工作室實踐教學中將普通實踐提升為研究性實踐教學,其評價原則是必須超越設計教師個人設計經驗和設計類型,最終必須對形成建筑學、設計學中心的專業(yè)知識和方法體系獨特的貢獻,必須可以描述、傳播和討論。

四、結語

鮑扎的建筑教育給我們的啟示很多,研究會、學院、設計工作室的聯(lián)動培養(yǎng)人才模式,對今天的中國建筑與藝術設計教育依然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通過研究會、通過學院與圖房的分工合作完成對學生的正規(guī)、理性和嚴謹?shù)慕ㄖI(yè)訓練,學院通過控制競賽與會考出題及設計成果評審而控制整個教育與教學方向,使圖房的設計培訓始終不會偏離學院設定教育目標。圖房教育很有成果,學生獲得了扎實設計技能和職業(yè)技能訓練。學生在虛擬題目的準備、練習與參賽過程中學習,始終在進行研究性設計實踐。圖房導師與學生的一對一的評圖討論和圖房學生間相互學習影響,群體精神與學識共享,應該被視為值得借鑒的工作室教育模式。藝術設計教育與鮑扎的建筑教育在理論教學與專業(yè)設計動手能力訓練方面要求是相同的,但我們至今依然沒有處理好二者關系。

研究鮑扎的建筑教育,反思藝術設計教育與研究生教學,對碩士研究生教學要解決的教與學問題:導師要明確的研究方向,尋找有價值的研究課題;研究設計專業(yè)的研究生特性,實施針對有效專門教學;在研究性實踐方面給學生出好題,把好關;加強對研究生個別指導;碩士研究生的個人規(guī)劃、學習目標明確,設計自己的就業(yè)方向,并有針對性選擇實踐培訓,有效培養(yǎng)與訓練研究與實踐能力,處理與平衡讀書與實踐關系。

中國社會正處在重大的變革過程之中,我們的社會需要什么樣的藝術設計教育?我們應該為國家培養(yǎng)什么樣的建設人才?我們的教學改革應該循著一個什么樣的思路進行?這些都是我們每個藝術設計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并回答的問題。(責任編輯:陳娟娟)

參考文獻:

[1]何曉佑.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chuàng)造”――中國高等院校工業(yè)設計專業(yè)教育現(xiàn)狀研究[J].藝術百家,2008,(01).

[2]單踴.西方學院派建筑教育史研究[A].設計教育研究[C].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4.

[3]顧大慶.圖房、工作坊和設計實驗室――設計工作室制度以及設計教學法的沿革[A].設計教育研究[C].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2.

[4]顧大慶.空間、建構和設計――建構作為一種設計的工作方法[J].建筑師,2006,(01).

[5]季鵬.自由.自律――卡塞爾美術學院的學習車間[A].設計教育研究[C].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5

[6]賈倍思.從“學”到“教”――由學習模式的多樣性看設計教學行為和質量[J].建筑師,2006,(01).

第7篇:代建項目論文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基于項目的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1)03―0145―04

學科競賽是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的有效途徑,在當今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素質訓練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科競賽不僅能活躍校園學術氛圍,還能促進相關學科的教學改革,從多方面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科競賽活動的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的特點,決定了學科競賽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科學合理、有效的指導模式是學科競賽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目前學科競賽的形式和內容多樣,不同的競賽因其特點各異,相應的指導模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僅探討大學生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的構建問題。

一 大學生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構建的依據

大學生多媒體學科競賽作為一種考查和評價學生綜合專業(yè)實踐能力的活動,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對學生而言,參與多媒體學科競賽本質上是一項學習活動;對學校和老師而言,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是一項教學活動。我們認為,多媒體學科競賽與基于項目的學習特征非常吻合,基于項目的學習從理論上對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的構建具有指導價值,是我們構建大學生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的主要依據。

1 基于項目的學習(PBL)的內涵與特征

(1) PBL的內涵

基于項目的學習(Project-based-learning,簡稱PBL)就是學習過程圍繞某個具體的學習項目,充分選擇和利用最優(yōu)化的學習資源,在實踐體驗、內化吸收、探索創(chuàng)新中獲得較為完整和具體的知識,形成專門的技能和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學習[1]。其中“項目”(project)一詞是管理學科中“項目”在教學領域的延伸、發(fā)展和具體運用[2]。管理學中項目管理的“項目”有如下含義:“項目就是以一套獨特而相互聯(lián)系的任務為前提,有效地利用資源,為實現(xiàn)一個特定目標所做的努力?!盵3]“項目是創(chuàng)造特定產品和服務的一項有時限的任務?!盵4] 可見,PBL的核心內涵就是學習過程圍繞某個具體項目進行。換句話講,就是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限內,通過完成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的任務而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學習活動,隨著任務的完成,會產生特定的產品和服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習者充分發(fā)揮個人的積極主動性,在動手實踐、探索中獲得新知,發(fā)展能力。PBL的宗旨是把學生融入有意義的任務完成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學習、自主進行知識建構,把基于真實任務生成的知識和培養(yǎng)起來的能力作為最高的學業(yè)成就目標。PBL不僅重視學習結果,而且看重學習過程。

(2) PBL的特征

基于項目的學習具有多種特征[5] [6]:

1)學習情境真實而具體?;陧椖康膶W習是按照實際需求立項的,項目一般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學生面對的是真實而具體的任務,學習活動是基于現(xiàn)實生活進行的探究,學生通過探究獲得學科知識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2)學習內容綜合而開放?;陧椖康膶W習所涉及的任務都是綜合而開放的,其綜合性表現(xiàn)在PBL融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于一個個項目之中,涵蓋了多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其開放性體現(xiàn)在PBL不局限于書本,也不局限于某個單一角度看待問題,它涉及的是真實的,活生生的,而且處于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之中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和解決。

3)學習結果最終表現(xiàn)為作品。基于項目的學習有一個或一系列最終作品,而且學生之間要就作品制作進行交流,在討論中得出結論并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

4)學習活動中強調合作。老師、學生以及涉及該項活動的所有人員相互合作, 形成“學習共同體”。在“學習共同體”中,成員之間是一種密切合作的關系。

5)學習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陧椖康膶W習能促進學校與社區(qū)的聯(lián)系,學生的最終作品能夠與老師、家長以及商業(yè)團體進行交流和分享,甚至可以提供給商家在市面上銷售,從而獲得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6)學習過程中需運用多種認知工具和信息資源。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生會用各種認知工具和信息資源支持其學習。

2 多媒體學科競賽與基于項目的學習(PBL)特征比較

多媒體學科競賽與基于項目的學習特征非常吻合,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任務情境是真實而具體的。學生參與多媒體學科競賽,需要完成一個真實而具體的任務,即產生一個作品,這與相關課程教學中完成的作業(yè)有所不同。

(2)涉及的內容是綜合而開放的。當學生創(chuàng)作一個多媒體作品時,需要綜合運用所學專業(yè)知識,甚至還要涉及其他學科知識,單純地依靠任何一門學科很難制作出高質量作品。

(3)都有一個或一系列的最終作品。多媒體競賽的最終呈現(xiàn)方式是電子作品,選手們努力的目的就是完成一個或一組能得到認可的多媒體作品,優(yōu)秀的作品還能推銷給用戶,從而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都是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多媒體競賽作品的完成是一個創(chuàng)作過程,是一個通過不斷探究的創(chuàng)新過程,學生通過一系列探究活動獲得電子作品創(chuàng)作方面的原理性知識,并掌握電子作品的制作技能。

(5)都強調學習活動中的合作。參與競賽的活動中老師、學生以及相關成員需要通力合作,這是順利完成項目的基礎。

(6)都要運用多種認知工具和信息資源。多媒體競賽活動需要借助各類軟硬件資源獲取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支持,這些資源為多媒體作品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多媒體學科競賽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完成作品來參與的一項活動,實際上是學生親歷一個真實項目的過程,這里的項目正是“為創(chuàng)造特定產品和服務的一項有時限的任務”,即學生在一定時限內,借助多種資源創(chuàng)作電子作品的任務。而PBL的核心特征就是學生集中精力解決真實問題,并以作品的形式呈現(xiàn)問題解決的最終成果,然后把作品推銷給他人,成學習結果的分享。正是因為二者的相似性,使得基于項目的學習成為我們構建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的主要依據。

二 基于項目的大學生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

借鑒PBL的思想,我們構建了基于項目的大學生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該模式是根據PBL的實施步驟以及多媒體學科競賽活動的流程構建的,指導活動主要圍繞項目進行。具體來說,基于項目的學科競賽指導模式是以社會或企業(yè)的真實或模擬項目為載體,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基于真實的任務環(huán)境完成項目選擇、計劃、實施、展示與評價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業(yè)務技能、方法能力、社會能力、職業(yè)角色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一種教學模式。

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在操作上包括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項目確定、項目規(guī)劃、項目實施、參與競賽、總結反思,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和學生的活動如圖所示:

1 項目確定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項目確定是多媒體競賽活動的啟動階段,對于競賽能否取得好的成績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該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是“選擇項目,組建團隊”。學生首先結合自己的學習或生活體驗以及企業(yè)和社會需求初步選擇項目主題,然后在指導教師幫助下進行提煉、挖掘和提升,最終確定項目選題;項目確定之后,由學生發(fā)起并組建團隊。

項目確定階段,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教師要在學生初步選題的基礎上,從新穎性、時代性、需求性以及可行性等方面予以把關,協(xié)助學生完成項目論證;團隊是完成項目的基礎,恰當?shù)膱F隊組合是成功的前提,教師應對團隊組建提供指導性意見,鼓勵和提倡優(yōu)勢互補的團隊組合。團隊的發(fā)起與組建一般應由項目最初提出者完成,若多人提出同樣或類似提案,則經由協(xié)商產生一個項目負責人,必要時項目負責人可由教師指定。需要指出的是,在項目確定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輔助學生”而非越殂代皰。

2 項目規(guī)劃

謀定而動。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計劃清楚。多媒體競賽作品的創(chuàng)作也不例外,項目規(guī)劃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制定計劃,成員分工”。在完成項目確定并組建團隊之后,項目小組要在負責人領導下制定全面而詳細的規(guī)劃,具體包括:明確項目范圍,組員合理分工,制定項目進度表等。

在項目規(guī)劃環(huán)節(jié),指導教師首先要給學生集體傳授制定項目規(guī)劃的方法,要求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然后項目小組聯(lián)系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制定相應規(guī)劃,明確項目范圍即項目中要完成的所有工作,并對人員進行合理分工,明確各自的職責,同時制定項目進度時間表。在制定項目規(guī)劃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適時予以指導。值得注意的是,項目規(guī)劃雖然是由項目負責人主要完成的,但規(guī)劃過程中需要團隊成員集體參與,協(xié)商確定。

3 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是產生競賽作品的實質階段,也是項目規(guī)劃的具體落實,主要任務是“分工實施,形成作品”。項目實施以團隊分工協(xié)作的形式展開,項目成員首先按照計劃分頭完成各自工作,然后整合形成完整作品。項目實施環(huán)節(jié)主要以填寫項目開發(fā)文檔的方式,對項目開展的各個步驟進行監(jiān)督管理,明確每個成員需要完成的任務、職責,即說明什么人什么階段該完成什么任務,提交什么文檔,完成情況如何。

教師在項目實施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宏觀上監(jiān)控項目實施的進展狀況,并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適時提供資源、方法、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同時指導學生掌握團隊協(xié)作策略,使各成員能積極投入創(chuàng)作活動并在協(xié)作中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協(xié)同工作,以保證項目團隊高效、順利完成任務。特別強調的是,在整個項目實施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使得各自完成的分項任務和創(chuàng)作的完整作品得以優(yōu)化。

4 參與競賽

作品完成后即進入參與競賽階段,主要任務是“參賽準備,現(xiàn)場答辯”。競賽一般分初賽和復賽,初賽無需學生在場,而復賽則要學生參加。參與復賽是多媒體學科競賽活動不容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競賽現(xiàn)場的表現(xiàn)非常關鍵,能否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清晰表達創(chuàng)作意圖和作品亮點,能否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闡述甚至辯護,關系到是否能為參賽作品增色的問題。對學生來說,參與競賽的具體活動包括提煉作品特色,按規(guī)定提交作品及相關文本,答辯演練,現(xiàn)場展示并答辯。

教師在該環(huán)節(jié)的主要活動為:幫助學生提煉作品特色,指導學生撰寫參賽文本,為學生答辯準備提供指導。教師在該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組織答辯演練,演練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現(xiàn)場表現(xiàn)力,使其能清晰、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具體任務是指導學生陳述和辯解,從態(tài)度、用語、聲調、姿勢、表情等側面進行全方位指點,使學生能夠在限定時間內清晰而準確地展現(xiàn)作品的關鍵點、創(chuàng)新點。

5 總結反思

總結反思是指參賽結束后學生在反思的基礎上完成自我總結和團隊總結,目的在于積累經驗,提煉方法,優(yōu)化思維過程,使自己未來的探究活動更為有效。因此,總結反思是多媒體學科競賽活動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偨Y反思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積累經驗,尋找不足”。對學生來說,該階段具體的活動是自我總結和團隊總結。

總結反思階段教師的活動是引導、指導學生進行反思,并組織交流匯報活動。反思是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的檢驗過程,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7]。對于多媒體學科競賽來說,反思是對整個項目完成過程進行再認識的活動,還包括對參賽過程的再認識。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反思總結個人和團隊成功的經驗,同時通過反思察覺自己和團隊在完成項目、創(chuàng)作作品、參與競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因為反思不是簡單的回顧和一般的分析,而是從新的層次、新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問題與不足并予以解決和彌補的活動。反思是一個內隱的過程,教師應通過組織匯報活動等形式使反思的結果外顯化。匯報活動既可以在小組(團隊)內進行,也可以是小組(團隊)間匯報、還可以在班級內演示匯報。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未獲獎項的團隊和學生,既要找出差距,也應看到自己的閃光點,為下次參賽做好準備;教師也要總結指導的經驗與不足,為日后的有效指導打好基礎。

三 基于項目的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的應用原則

基于項目的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是寧波大學多媒體教學團隊在多年指導競賽的基礎上,借鑒基于項目的學習思想,根據PBL的實施步驟以及多媒體學科競賽活動的流程構建的,在實際運作中已顯現(xiàn)出其優(yōu)勢與實效,但該模式的應用也有一定的要求,需遵循一些原則。

1 以項目為中心的原則

基于項目的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是以項目為中心的,指導活動主要圍繞著項目來進行。雖然多媒體學科競賽的最終產物是多媒體作品,但具體的指導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作品的制作上,而應該上升到項目開發(fā)與項目管理的高度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其在親歷一個完整項目的過程中,掌握項目開發(fā)的整個流程,培養(yǎng)管理項目的能力,同時提高動手實踐能力。還需強調的一點是,該模式倡導來自社會或企業(yè)實際需求的真實項目,因為真實的任務對學生更具挑戰(zhàn)性,因而也更有吸引力,學生所獲也就更多。在我們的多媒體競賽指導實踐中,學生的很多項目選題都是來自社會或企業(yè)的真實需求,比如,第九屆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網站類作品一等獎《寧波地源熱泵系統(tǒng)建筑應用設計軟件》,DV類作品一等獎《記憶1944》,第八屆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課件類一等獎《荷花書苑網絡學習平臺》等。實踐證明,通過基于真實項目的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不僅提高了學生綜合應用專業(yè)知識完成實際任務的能力,還加強了學生的項目意識,使其具備了項目策劃和管理能力,這也是他們將來步入社會所必備的技能。

2 發(fā)揮團隊指導的原則

基于項目的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強調專業(yè)教師的團隊指導作用,指導教師通過形成優(yōu)勢互補的團隊,能夠克服單兵作戰(zhàn)式指導的不足,提高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的質量。以網站類作品的指導為例,我們形成由具有策劃能力、市場推廣、項目管理實戰(zhàn)經驗的教師以及美工、動畫高手、編程人員組建的指導團隊,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使多媒體競賽作品的質量不斷得到提高。

3 提倡過程反思的原則

基于項目的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特別重視學生在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反思,在項目進展中,教師要鼓勵并指導學生通過反思不斷總結項目開發(fā)與作品創(chuàng)作經驗。事實上,反思不只是“總結反思”階段的活動,而是貫穿于項目開展的始終。作為指導者、促進者的教師在項目進行中應適時引導學生主動反思自己的工作路線和軌跡,從而不斷調控完成項目任務的策略,提高項目開發(fā)的效率,積累項目開發(fā)與管理的實戰(zhàn)經驗。

4 虛實互相結合的原則

為了加強教師團隊對多媒體學科競賽活動的指導工作,應該建立快捷有效的指導通道,通過多種途徑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信息溝通,為此必須掌握一個虛實結合的原則,即將面對面指導與基于網絡的遠程指導結合起來。基于網絡的遠程指導既可以通過QQ、MSN、BLOG和BBS等通用性社會軟件實現(xiàn),也可以通過專門開發(fā)的指導網站進行。在我們的實踐中,開發(fā)了“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網站”,不僅實現(xiàn)了虛實指導途徑和方式的交融,而且提供了多媒體學科競賽資源庫,為學生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范例與素材,實踐證明虛實交融的指導方式使得學科競賽活動的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雖然基于項目的大學生多媒體學科競賽指導模式在實踐中顯現(xiàn)了其優(yōu)勢,但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而且,大學生多媒體學科競賽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其他因素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從系統(tǒng)的角度予以考慮,其指導模式不能自成體系,獨立運作,必須要有相應的管理機制、服務機制、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作為支撐和保障,對此,筆者將另行撰文論述。

參考文獻

[1] 胡慶芳,程可拉.美國項目研究模式的學習概論[J].外國教育研究,2003,(8):28-30.

[2][5] 劉景福,鐘志賢.基于項目的學習(PBL)模式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02,(11):18-19.

[3] (美)杰克•吉多,詹姆斯•P.克萊門斯著,張金成等譯.成功的項目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21.

[4] 曾昊等.第一次做項目經理[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2:8.

[6] 高志軍,陶玉鳳.基于項目的學習(PBL)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09,(12):92-95.

[7] 鄭菊萍.反思性學習簡論[J].上海教育科研,2002,(8):43-46.

On the Construct of Multimedia Subject Contest Instruction Model of Undergraduate Based on Project

WANG Hai-yanXU Jian-dong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