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級課心得體會范文

高級課心得體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級課心得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級課心得體會

第1篇:高級課心得體會范文

一、良好上機習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好的習慣終身受用。良好的上機習慣并非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從日常教學的點點滴滴入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毅力和耐心逐步形成學習規(guī)律。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學科,而各種操作技巧都需要有一定的程序和規(guī)范性。學生在剛剛開始接觸計算機時,總是被游戲所吸引,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的引導,讓他們體會到正確操作計算機的重要性。例如,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自己苦練基本功,把鍵盤操作練得特別熟練之后,在學生面前展示給他們看,同學們看得目瞪口呆,覺得老師的動作確實令他們羨慕,看著同學們的表情,我乘勝追擊的問他們,同學們,你們想達到老師的水平嗎?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想,接著向他們介紹了練習鍵盤的游戲軟件,介紹了游戲規(guī)則和指法的正確操作方法后,同學們開始練習指法,在練習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手指都覺得伸著別扭,覺得很無奈,這時我及時向他們講述了練習時的艱辛,同學們都被老師刻苦練習的精神所感動,都再一次的投入到了艱苦的練習之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老師的耐心指導、糾正下,學生的正確操作鍵盤的習慣終于養(yǎng)成了,隨著好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練習打字的速度明顯提高,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蔚然成風。

二、以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喜歡玩游戲引起的。教師上課時是不是就應該禁止玩游戲呢?我覺得不是。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把一些新課的學習融入游戲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發(fā)展智力、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例如:鍵盤的指法學習中的“鍵位”和“指法”操作對于初學的兒童來說是難點,但又是極其重要的基本操作,如果一開始教師就單純空洞的講解,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經過充分考慮和分析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中的“吃蘋果”、“青蛙過河”、“打地鼠”、“警察抓小偷”等游戲,在課堂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在忘情地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練熟了指法,也懂得了平常課堂中很難理解的回車鍵、空白鍵、換檔鍵、光標鍵、退格鍵、功能鍵的作用與使用,由于游戲中巧妙地設置一些障礙和關卡,迫使學生去理解鍵盤上的一些鍵的功能與使用,這樣他們就在無形中學會了鍵盤的使用,并有學生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渴望和對下一節(jié)課的期待。

三、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信息技術發(fā)展非???,這也就意味著信息技術的更新也快,如果我們簡單地傳授一兩種軟件的使用,勢必會造成學非所用。因此,計算機的學習就有了很強的特殊性,與其手把手教學生如何使用哪個命令,不如多讓學生了解哪些軟件可以做到什么效果,然后讓學生親自動手使用計算機,師生間合作相互探究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我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做確定一個與自已有關的主題活動,其中包括許多的操作,在學習一個軟件之初,先演示已經做好的范例,然后仔細分析所能達到的效果,討論所要使用的軟件,然后分成許多小的方面讓學生去逐步探索。有些簡單的操作不用教就會,如文本處理中修飾字體、字號等,在操作過程中學生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習慣,有些操作提醒一下也就會了,如電子幻燈片中的組合、超級鏈接等。這樣學習一方面可以節(jié)約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多操作計算機,也可以把把老師解放出來進行個別輔導;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增加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又如當學生學會WORD后,在學習POWERPOINT的第一節(jié)課時,就是介紹POWERPOINT與WORD是同一公司出廠的OFFICE系列軟件中一個,然后要學生在POWERPOINT中做一文稿,并修飾好,學生沒有提出任何問題,就能自己發(fā)現(xiàn)如何打開POWERPOINT,如何插入文本、對文字進行修飾,如何插入圖片,這樣一來,學生興趣高,探究的學習氛圍就更濃了,久而久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

四、利用小組競賽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

爭強好勝是孩子們的天性。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學習不僅能夠促使學生自覺、主動的對競賽內容進行深入透徹的學習,而且對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也很有好處。例如,在學習幻燈片PowerPoint制作這一章時,首先展示我校同學在電腦制作大賽中獲獎的PPT作品,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激發(fā)他們的熱情;然后就是提出比賽任務,即學完本章后每個小組利用所學知識將自己的興趣、特長和愛好等相關內容用PPT展現(xiàn)出來;第三步就是在本章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素材,讓他們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作品,在此過程中注意強調組長及小老師的職責,這就是任務的實現(xiàn)過程。最后,就是通過屏幕廣播功能對學生做好的作品在同組之間或全班進行交流,評出一、二、三等獎,對獲獎的適當地給予報廊宣傳或獎勵等。通過這樣的任務設計使學生的思維更具獨創(chuàng)性,使他們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有了更大興趣,他們更愿意去學習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在這種競賽方式下,學生根據所學知識,以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自主創(chuàng)作,獨立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在小組評選時,學生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相互交流,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在競賽中不斷進步。

五、在多元評價中體會合作共贏

第2篇:高級課心得體會范文

一、讓理論與實踐結合,但以學生實踐為重

計算機是一種工具,對初學計算機知識和計算機操作的人,比較好的一種方法是由實踐到理論、由個別到一般。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應當注重學生的上機實踐。我在教學信息技術課時,學生的上機時間占70%以上,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能力,畢竟信息技術最終還是以實踐為主。

在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實踐環(huán)節(jié),理論傳授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在其他時間應當給學生實踐。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高漲,才能達到我們所期望的目標,才能發(fā)揮計算機這個工具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們只需要學生了解并能正確操作就可以了,你如果給學生講為什么要這樣操作的理論,顯得多余,也顯得枯燥。其實學習電腦就是學會操作,至于綜合的工作原理,只有研究人員才會有興趣。

二、要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發(fā)散性思維,就是指不拘泥于定理和公式,不被形式所束縛、敢于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來考慮和解決問題。上升到哲學理念,那是一種普遍聯(lián)系的全局觀。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一般是按照知識結構嚴格分塊學習和訓練,循序漸進,有一定的科學性,但也存在著嚴重的弊端,比如在知識點和聯(lián)系上做得就不夠好,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

信息技術課程在很多問題上都可以從多角度思考,比如,F(xiàn)las制作,程序設計等。在Flash設計中,一樣的效果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達到,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程序設計也一樣,在編寫VB程序的時候,要實現(xiàn)循環(huán)語句,就可以用IF語句,也可以用FOR循環(huán),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實現(xiàn)。信息技術課的更大的意義在于“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抓到老鼠才是好貓”,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而不可以永遠用同一個方法去實現(xiàn)。運用發(fā)散性思維思考、解決問題后,組織學生習慣性地分析評價每一種解決方案的優(yōu)缺點和實用性,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發(fā)散思維的價值,從而既彌補單一角度的片面性,又從中尋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和規(guī)律。

三、讓課堂更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關注在學科教學中面向學生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經驗及未來生活的發(fā)展趨勢,目的是實現(xiàn)書本知識與生活知識的融通。在我的某節(jié)課中,我提前了解到多數學生都有在網上建自己的博客和免費網站的經歷。于是我設計了一個探究活動:建立自己的生活主題網站,學生們通過分組后,都形成了自己的網站主題,有“英語學習”,“我愛看奧運”,“美麗的校園”等,都是我們身邊的素材,課后學生們努力地去拍照片、采訪,等等,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探究問題的方法,效果甚佳。營造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是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手段。

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體驗成功

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鼓勵學生在練習中勇于嘗試。例如:在WORD的表格制作這一課中,可以不告訴學生如何去制表,而是提出要求,讓學生自己去工具欄中尋找解答的方法,通過試用和操作,學生其實能夠找到并畫出相應的表格,而且學生還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其他的東西,比如背景色、邊框等。其實這些都是學生個性的體現(xiàn),當他們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雖然不是很完美,但是他們都很有一種成就感。所以,我們教師要鼓勵學生想、做、試,避免聽、說、背,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每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都要對學生作出評價,評價要以正面引導為主,及時表揚、多鼓勵,對演示錯誤的,也應循循善誘、肯定成績,指導學習方法。評價的目的是教師掌握教學情況,摸清達標率,找出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反饋??偟哪康木褪且箤W生掌握技能,全員達標。

五、教學平臺要方便學生使用

新課程的要求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探究,很多老師都利用校園網建立了學習網站、FTP服務器、教學博客等。我們在網站或博客上可以把教學內容放上去,可以添加一些課外知識、友情鏈接,還可以建立留言板讓學生發(fā)表評論,從而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互動。

這些教學平臺的搭建,給我們的日常教學帶來了方便,但也有部分老師選擇電子郵箱來讓學生交作業(yè),我覺得是不太好。其一,對學生而言,發(fā)郵件比用FTP或者其他上傳方式要慢。其二,對老師而言,要看學生的作業(yè),要一封一封的打開郵件,這也是比較煩瑣的。所以,有些學校就專門為作業(yè)的上傳及批閱設計了一套內部的軟件,這樣老師可以很方便地去批閱學生的作業(yè),學生也可以很方便地上傳,同時學生還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下載到很多學習所需要的資料。因此,在未來的教學中,這樣的教學平臺是不可少的。

總而言之,發(fā)展才是硬道理。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改才剛開始,素質化教育已經開始慢慢普及,對于戰(zhàn)斗在一線的信息技術教師來說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以他人的成功經驗為起點,在探索中克服困難,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第3篇:高級課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高中化學 新課程教學 體會

高中化學新教材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新教材無論是從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還是頁面、視圖的設置上,都重視了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特點,但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問題。下面談談在使用新教材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一、教科書呈現(xiàn)方式的轉變

新教材在呈現(xiàn)方式上的轉變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舊教材以文字敘述、知識講解為主,而新教材以學生活動為主;二是舊教材中的課堂實驗基本以教師演示為主,而新教材以學生探究為主;三是舊教材對于結論性知識一般給予明確揭示,而新教材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自己進行歸納總結;四是舊教材呈現(xiàn)方式單一,而新教材在每個單元或課題中借助大量的圖片來呈現(xiàn)內容,反映出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教材呈現(xiàn)方式的轉變,必然引起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新教材改變了過去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做、學生看,教師歸納、學生記憶的被動局面。更為主要的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體現(xiàn)在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上。

二、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高中化學必修課程是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基礎上,為全體高中生開設的課程,是為全體學生打下共同化學基礎的具體體現(xiàn)和保證,具有雙重功能和雙重基礎性。這就使得我們在化學新課程的教學中,遇到了如下的不少困難與困惑。

1.化學新課程的知識呈現(xiàn)方式和順序變了,知識內容的目標要求變了,造成學習內容與學習時間之間的很大矛盾,教師感到難以適應。

2.從課程設計來看,必修模塊的目的是促進全體高中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是人人都要學的化學,因此必須強調其基礎性。課程標準要求是根據相應課程模塊學習中的紙筆測驗、非紙筆測驗、活動表現(xiàn)和學習檔案記錄進行綜合評價,以此判定學生是否獲得相應模塊的學分。但目前我市甚至全省各學校卻難以達到這樣的評價要求,更多還是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價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就出現(xiàn)知識面拓寬與把握如何才是適度的問題。

3.從教學方法看,目前,各校都沒有配齊教材要求的有關圖書資料、掛圖、儀器、藥品、音像資料、模型、標本以及電化設備等,特別是實驗器材,跟不上新教材教學的要求,使得新教材提供的很多素材無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三、教學中采取的幾點措施

(一)認真學習課程標準,轉變教育理念

化學課程標準對教學要求、教學建議、教學評價都作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和要求,因此,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確立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的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充分體驗感受,自主形成知識,獲得能力,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

2.確立在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發(fā)展團隊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交流與表達能力。

3.確立化學教學要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理念。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應注重以獲得科學知識為基礎,提高技能為目標,精心設計組織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科學實踐活動。

(二)領會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準確把握教學要求

從必修模塊自身的編排體系來看,以物質分類的思想來整合教學內容,通過提供實驗事實、科學史話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歸納的方法獲得化學知識。因此,同樣的知識內容,在新、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學要求也不相同。如"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在必修模塊中是作為化學反應的分類類型來介紹,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根據分類標準進行類別判斷。在實際教學中,首先應該保證所有的學生掌握好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最基本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完全可以也應該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對教學提出高一些的要求,以更好地理解知識以及為后續(xù)學習預留空間。值得注意的是,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是螺旋上升的,不是在知識首次出現(xiàn)時就要求學生一下子全部達到的。新課要求與模塊學習結束時的要求應該有所不同。

(三)注重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

新教材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初高中的銜接,從教學內容、教學要求、編排體系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化。例如:教材把"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編為第一章,以此作為連接初中、高中化學的"紐帶",突出化學實驗的基礎性。其中第1節(jié)在內容上以初中學習過的粗鹽提純作為主要線索,復習溶解、過濾、蒸發(fā)等初中學習過的基本操作,同時又在此基礎上設計了"交流與思考"欄目,要求學生通過討論,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除去粗鹽中含有的可溶性雜質cacl2、mgcl2及硫酸鹽等,對過濾除雜操作進行深化。充分體現(xiàn)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和螺旋上升。新教材科學地安排氧化還原知識是分階段、分層次的,到高三課程結束時,才能達到到位的要求。

(四)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科學探究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達到提高全體公民整體素質的目的。對學習方式的分解有多種主張,我認為可以分為獨立的接受學習、合作的接受學習、獨立的探究學習、合作的探究學習等幾種。例如技能訓練,可以用獨立接受學習方式為主,輔之以合作接受的方式。當前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研究如何組合運用多種學習方式,要研究組合依據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環(huán)境的特征,要防止全盤否定某些學習方式和片面地采用合作或探究的學習方式去對待所有的學習內容的做法。

(五)學習評價多元化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教材的特點,我們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均努力體現(xiàn)自評與他評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專項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

1.在學習過程中引領學生進行自評,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學生在各項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對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實驗操作技能、探究能力、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水平以及表達交流技能等自評與他評。

2.通過每一單元后的歸納總結,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及時進行形成性或階段性的結果評價。在此基礎上,讓每一個學生針對本單元重點內容出一份紙筆考試題,相互交流,進行互評。

3.實驗考查是化學課進行非紙筆測試的主要形式。實驗考查既可作為終結性評價,又可作為過程性評價,主要采用他評,即由教師評定成績。

第4篇:高級課心得體會范文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師是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課堂上應尊重學習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整節(jié)課,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甚至解決問題教師只是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加以引導,有時鼓勵學生提問。為此,教師應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放棄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多看、多問、多想、多講、多行。重視每一位學生的見解,賞識他們每一點進步的思想火花。

如在教學“公司的經營”時,可以大膽取舍,對于學生能夠自學的一些關于公司的常識性知識通過編寫學案由學生自學,集中精力突破教學重點即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突破重點采取的方法是“情境教學法”。具體設置以下情境,“時光荏苒,歲月如梭。10年之后……。”10年后,學生讀完研究生后,選擇共同創(chuàng)業(yè),成立公司。第一步,成立什么樣的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全班50人,每人出資10萬元,500萬元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這一活動,學生理解教材關于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常識)。第二步,成立組織機構。由股東代表,成立股東大會,選出董事會、監(jiān)事會,聘用總經理,組織公司的管理機構(讓學生體會公司的經營管理制度,深刻理解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內容)。第三步,召開股東大會,討論公司如何經營發(fā)展(突破教學重點)。首先由各位股東代表召集股東分組討論方案,這期間教師提供聯(lián)想兼并IBM的背景材料,并設置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討論。最后各位股東代表發(fā)言,提出各自的經營策略,教師給予點撥提升,突破教學重點,水到渠成。

2 采用靈活、創(chuàng)新、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生對政治課接受的重要原因。新課程要求政治教學的教學方法要靈活、新穎,能夠啟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開闊視野,能夠讓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實際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觀察身邊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校園生活、學習生活等方面大量鮮活、真實的事例,大膽提出質疑,獨立思考,共同討論,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對真理的探究精神。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政治課感到枯燥、乏味,以致打消了學生學習的興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創(chuàng)作漫畫激趣法。根據教材內容,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漫畫,使用投影機在課堂上將其投放出來。比如出版“時事政治手抄報”激趣法,指導有興趣的同學自己找資料,出版“時事政治手抄報”。手抄報的要求:一是材料要新;二是要能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資料加以分析、評論。這種方法不但鍛煉了出報人的各種綜合能力,還啟發(fā)了其他同學,起到互學、互教的作用。另外,教學中還要采用時事新聞報道,辯論比賽、演講比賽、小論文撰寫,小報制作、研究性學習多種形式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政治素養(yǎng)。

3 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在政治新課程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出教學的開放性、感受性、啟發(fā)性、探究性、主動性、實踐性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時還要盡快掌握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并應運于教學過程之中。高中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系統(tǒng)性較強的學科,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論,講解得較為生動透徹,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通過多媒體課件等生動形象且直觀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向學生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感知材料,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想象,把他們帶入某種特定的情景之中,同時讓他們踴躍發(fā)言,激烈討論,積極參與到教與學中來。這樣的教學,不僅帶給他們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對知識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活學活用,還完成了對他們“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了教學過程培養(yǎng)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政治課的啟發(fā)性、主動性和感受性。

第5篇:高級課心得體會范文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8―0070―01

新課程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體現(xiàn)了教育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也體現(xiàn)了新時期和諧社會建設的新風貌。教學一線的老師是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執(zhí)行者,他們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轉變直接決定著新的課程改革能否落到實處,改革以往地理課程的教學弊端,探索新時期教學方法的新路子,也是擺在地理老師們面前的一個嶄新課題。

一、注重教學目標的全面性

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要克服以往地理課過分重視知識的傳承傾向,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結合起來,高度關注學生科學素質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發(fā)展。具體地說,就是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方法和結論,而且還要發(fā)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領會地理學的精神實質和思想方法,從而受到一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采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

1.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中學地理研究的對象,時空界限廣闊而遙遠,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單純依賴學生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掌握的,必須借助地球儀、各種地理教學掛圖和地理景觀圖等直觀教具,或者借助影視錄像、幻燈片等手段,把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方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充分利用地圖進行教學。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又是一種特殊的地理教科書,學生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獲取許多地理知識,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新課程中常有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教師若適當地引用一些與教材有關聯(lián)的,且生動、形象、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證,一方面能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同時也能引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3.利用易記歌謠、諺語、順口溜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學中抓住區(qū)域地理相互聯(lián)系的規(guī)律,編成簡潔明快、瑯瑯上口的順口溜,既可幫助學生記憶,又可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運用歌謠記憶地理事物,不僅鞏固了地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作地理歌謠的熱情。

4.采用開放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綜合思維能力。開放式地理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以教材內容為綱要:一是開放教材內容,引進地理研究中的新觀點、新看法;二是開放學生思維,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新課標在學習內容和方式上具有開放性,突破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tài),把學生置于一種動態(tài)、開放、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它不僅豐富了學習內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綜合思維能力。

三、營造教學氛圍,激勵學生合作學習

1.建立教學機制,增強合作的意識。合作學習需要多樣化,而小組成員的多樣化,可以使小組活動中有更多、更豐富的信息輸入和輸出,可以激發(fā)出更多的觀點,使小組成員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教師應根據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合理安排學習小組,保證每個組內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將具有不同能力優(yōu)勢的學生組合在一起,形成優(yōu)勢互補,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男女生的混合則可以通過不同的視角豐富學生的思維。

2.體現(xiàn)教學民主,創(chuàng)設有效的合作。合作學習是為了達成團體目標,但它與獨立思考并不矛盾。理想的合作學習是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應該要留足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必須對研究的問題形成初步的認識,然后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展開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有成效的。

3.適時教學引導,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由于每個組員對學習問題的解讀不同,這就需要討論、交流、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在討論中,教師必須牢記引導者的職責予以恰當的點撥,讓學生逐漸學會討論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4.引導學生“會聽”。傾聽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會傾聽”的訓練。養(yǎng)成“學會傾聽”的良好習慣,一要細心,二要耐心,三要虛心,四要用心。

第6篇:高級課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2008年秋,河南省進入了高中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教材進入課堂教學。新課程體系以全新的理念,從課程目標、結構、內容、評價等方面都發(fā)生了根本性變革,給基礎教育的教學改革帶來了全面深遠的影響。那么,在新課改中教師如何遵循教學規(guī)律,投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針對這一問題,我就近一年來的新課程高中歷史教學工作做一簡要總結,談幾點切身體會。

一、在教學理念上,要準確理解新課標與新教材的地位和相互關系

新課標以學生的行為目標方式表達了各模塊之間的基本要求,是實施教學,實施評價的依據,是教材編寫的依據,因此,也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依據。新教材是教材編寫專家基于自身對新課標的理解和對實際教學過程的考慮而編寫的。新課程教材編寫原則是“一個課程標準,多種版本教材”,這給了教師選擇教材的自由。但由于新課程標準不夠具體,編寫者的理解認識不同,各種版本教材有較大的差異,各有千秋。這就要求教師以新課標為核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當做引導學生認知發(fā)展,分析理解事物并進行反思批判的一種載體,而不是學生完全接受的對象和內容。因此,教師在備課和教學中,對于具體的教學內容,應看這節(jié)內容對應的新課標是如何表述的,理清教材在課程標準落實、學習目標設定、教學內容選擇、學科思想體現(xiàn)等方面的思路,明確那些內容是新課標規(guī)定所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這些要求要達到什么水平?從而做到對新課標和新教材的準確理解,大膽地對教材進行二次處理和教學內容的重新編排,自主地整合教材、選擇教法、客觀評價,同時,不斷探索校本課

程的開發(fā),以迎接挑戰(zhàn)。

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主要是“填鴨”式的灌輸法教學,而新課改恰恰是要求改變這種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要求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充當的是“指揮棒”的角色,引導學生的學習,在學生學會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如我講人教版歷史必修二《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變遷》一課時,我就采用了“教師塔臺,學生唱戲”的教學方式,課前讓學生自己去準備和了解和課文有關的資料,課堂之上就由學生來根據自己的了解和準備來講解內容。雖然學生對于知識的講解有時不夠到位,但是通過角色轉換,學生已經有了自信心和成就感,而且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比教師講解時理解的更為透徹。教師還要有寬容精神。教師只有對學生一些不合教師本意或教材原有觀點、方法的選擇實行寬容,學生才會感到教師對自己挑戰(zhàn)精神、爭辯膽識的一種鼓勵,從而樹立起敢于質疑、善于求異的信心,發(fā)展和升華自己的創(chuàng)造素質,也才能最終保證課堂學習的正常有效地開展。

三、重視與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提出“在堅持基礎性和時代性的原則下,關注學生生活,密切與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聯(lián)系?!鄙鐣陌l(fā)展日新月異,一方面要求教學內容能迅速做出反應,增加一些反映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實社會發(fā)展的新內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僅能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實踐能力,從而使學生走上社會后能更好地面對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實社會的挑戰(zhàn)。確立注重現(xiàn)實主題與高中歷史課程相聯(lián)系的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極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質,是落實“科教興國”戰(zhàn)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確定了這樣一些策略:倡導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課程結構;體現(xiàn)課程內容的現(xiàn)代化;倡導建構主義的學習;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念;促進課程的民主化與適應性。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無不體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在教學中注意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實社會的主題與高中歷史課程相聯(lián)系,善于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進行談古論今,由今及古實現(xiàn)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匯,這種現(xiàn)實感和時代感,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根據現(xiàn)實學會做人處世,是教育事業(yè)與時俱進的需要,是時代課程改革的呼喚。

第7篇:高級課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淺談 課改 高中 物理 教學 體會

隨著國家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尤其是隨著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實施,高中物理教學無論是在理念層面還是在操作層面,都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zhàn)。因此,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筆者認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主要應在以下三方面尋求新的突破:

一、在教學設計的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

眾所周知,在應試教育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通常都是從知識的理解記憶、技能的規(guī)范操作和解題的強化訓練來立意的,課堂教學的目的幾乎被唯一地定位在向學生傳授應試教育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因此,“傳道、授業(yè)、解惑”就被片面地當作傳遞知識、教授技能和幫助學生解決在掌握知識與技能中存在的問題。這樣一來,灌輸也就必然成了主要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新課程改革中,依據現(xiàn)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學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新課程標準又把它具體化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

1.對于教學內容的構思,要以課程標準中的相關條目為依據,以所用教材的相關內容為參照。在“知識與技能”維度,不僅要關注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關注物理學的歷史進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來的發(fā)展趨勢、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在“過程與方法”維度,要注意把物理規(guī)律的探究過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義、物理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學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的獨特角度和物理學思考并解決問題的典型思路等納入教學內容。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與和諧、展現(xiàn)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艱辛與喜悅、關注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和與物理學相關的熱點問題、判斷大眾傳媒有關信息是否科學等納入教學內容。

2.對于教學活動的安排,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以教師本人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所在學校的現(xiàn)實條件為基礎。在“知識與技能”維度,要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和技能的復雜程度以及學生在學習中的接受邏輯和心理特點,有度有序地安排教學活動。在“過程與方法”維度,要留有足夠的空間,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嘗試運用實驗方法、模型方法和數學工具來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guī)律,嘗試運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與他人討論、交流、合作;還要讓學生通過物理課程,來學習如何計劃并調控自己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的學習過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要注意發(fā)展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清;鼓勵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并通過合作學習來培養(yǎng)敢于堅持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團隊精神。

二、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學生常常被看成單純的認知體。在教學活動剛開始甚至尚未開始就人為地劃分為好、中、差三個等級。一種流行的觀點是,學生在學業(yè)成績上呈現(xiàn)出的個別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生俱來的素質差異造成的結果,課堂教學對于這種差異的改善作用極小或完全不起作用。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面對參差不齊的學生,教師只能按正態(tài)分布原理,以全班學生的平均水平為基準,根據中等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設計和實施教學,不難預料這種做法必然會導致有人“吃不了”、有人“吃不飽”的狀況。這種置學生個體差異于不顧,只管把既定的知識甚至僅限于與考試有關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的教學方式,完全背離了教學的因材施教原則,嚴重損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新課程改革所遵循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不是單純的認知體,而是富有朝氣和生命活力的人。因為包括教學在內的“任何一種活動,人都是以一個完整的生命體的方式參與投入,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參與和投入”。其次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不是一模一樣的標準件,也不是一個僅以年級或班級為標志的抽象群體,而是一群具有多元智能和獨特個性的具體的人。第三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動接受體,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積極的學習主體。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要求教師應當立足于每一位學生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全面把握學生成長的各個要素,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指導策略,科學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良好氛圍,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學習情景,著眼于使全體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得都到提高。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體現(xiàn)出對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因為任何一位學生都潛藏著無限的發(fā)展可能。教師的職責應當是面向全體學生,啟動每一個學生的內在動力,為學生提供學習成功的適當條件,引導并幫助學生把潛在的能力變成現(xiàn)實的水平,促進學生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和個性的充分發(fā)展。

三、在教學評價制度上要有新的突破

第8篇:高級課心得體會范文

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是治療復雜多支病變和危重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我們自2004年-2008年為14例患者行“冠脈搭橋術”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全組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齡40歲-72歲,平均43.9歲,術前均有心絞痛發(fā)作,其中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12例,合并有心肌梗塞史8例,高血壓病史12例,糖尿病4例,6例有吸煙史,一例室壁瘤形成,心功能II級9例,III級5例,術前EF:0.44-0.68.

1.2手術方法

全麻常溫體外循環(huán)下手術6例,同時行室壁瘤切除1例,靜脈使用肝素(3mg/kg),胸骨正中切口同時取大隱靜脈,取左乳內動脈前給予肝素化,常規(guī)升主動脈及右心房插雙腔管,轉機后阻斷前探查梗阻部位,并解剖出吻合部位,主動脈停跳液灌注保護心肌,心跳停止下行冠狀動脈遠段血管吻合,開放升主動脈心臟復跳后,用主動脈側壁鉗,做橋靜脈血管與升主動脈近段吻合,合并室壁瘤病例,先行室壁瘤切除,再做冠狀動脈搭橋血管吻合。[1]8例使用心臟冠狀動脈穩(wěn)定器,在常溫非體外循環(huán)心臟跳動下行冠狀動脈搭橋(OPCABG)。

2 結果

本組中在全麻體外循環(huán)下手術6例,非體外循環(huán)心臟不停跳下手術8例。搭橋2支3例,搭橋3支6例,搭橋4支5例。平均3.1支。左前降支均與乳內動脈吻合,余采用大隱靜脈吻合,同期行室壁瘤切除術1例,主動脈阻斷時間48-84分鐘之間,轉機時間68-130分鐘之間,均自動復跳,本組14例無圍手術期死亡,術后應用阿斯匹林、硝酸甘油、鈣通道阻滯劑等藥物治療,術后均無心絞痛癥狀,術后隨訪4年,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3 討論

3.1手術適應癥

CABG比較明顯的手術適應癥:(1)無癥狀或有輕度心絞痛,但冠狀動脈造影顯示有明顯的左主干病變(狹窄程度大于50%);相當于左主干病變的前降支和回旋支近端狹窄大于等于70%;或三支血管病變的患者尤其是左室功能不正常(射血分數—EF小于50%)。(2)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冠狀動脈造影顯示有明顯的左主干病變,或相當于左主干病變的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近端狹窄大于等于70%;三支病變者伴左心室射血分數小于50%;二支血管病變伴左前降支近端狹窄和左心室射血分數小于50%;或無創(chuàng)檢查證實有心肌缺血或內科藥物治療無效。(3)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內科治療無效;或冠狀動脈造影顯示有明顯的左主干病變;或左前降支和回旋支近端狹窄大于等于70%。(4)左心功能底下的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造影顯示有明顯得左主干病變或左前降支和回旋支近端狹窄大于等于70%;或伴有左前降支近端病變的二支或三支血管病變者。(5)有嚴重室性心律紊亂伴左主干病變或三支血管病變的患者。(6)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型術(PTCA)失敗后仍有進行性心絞痛或伴有血液動力學異常者。(7)冠狀動脈搭橋術后內科治療無效的心絞痛患者。

3.2搭橋材料的選擇

目前用于搭橋的材料主要有大隱靜脈,乳內動脈,橈動脈,胃網膜右動脈等。大隱靜脈取材方便,管腔大發(fā)生痙攣情況較少,對初始單位應首選大隱靜脈。[1]

3.3手術方法的選擇

目前CABG分兩類:(1)非體外循環(huán)心臟不停跳下行CABG,因為體外循環(huán)造成主要臟器功能障礙,主要有腦、肺、腎的損壞,為避免這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相當一部分患者選擇非體外循環(huán)下的CABG,同時具有較少體外循環(huán)、輸血、和住院費用及恢復快的優(yōu)點,早中期效果較好。這需要術者操作熟練,還需要麻醉師控制心律及血壓的技術。(2)體外循環(huán)心臟停跳下行CABG:常規(guī)體外循環(huán),心臟停跳下手術具有吻合血管顯露好,吻合滿意,適合三支以上病變。對于初期開展單位首選此術式。[2]

3.4術后處理

術后并發(fā)癥主要有心機梗死、中風、低心排、心率紊亂、腎功能衰竭、胸骨后感染。術后早期應用異丙酚靜脈維持,使患者鎮(zhèn)靜,減少心率過快和心率紊亂的發(fā)生。如發(fā)生心率過快可用硝酸甘油等括血管藥物防止冠狀動脈痙攣及血壓過高,減少心肌氧耗。術后1天給阿斯匹林抗凝治療,低心排是冠心病術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給血管活性藥物,備IABP、必要時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2]

參 考 文 獻

第9篇:高級課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課程課程特色課堂教學課堂管理考核方式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學生在高專接受計算機教育的先導課程,也是計算機應用的重要課程,著重于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顧實用軟件的使用和計算機應用領域的前沿知識,為學生日后熟練使用計算機和進一步學習計算機有關知識打下基礎,因而《計算機基礎》已作為面向全校所有專業(yè)開設的基礎課程。

作為一名高專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師,明晰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課堂教學與管理,制定相應的考核方式是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特點。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心得。

1 高專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程特色

1.2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過多的注重課堂教學和為學計算機而學計算機,都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有的同學課堂聽課很認真,上機時間也能完成各項實驗任務.但是遇到實際問題仍然解決不了。而有的同學卻僅僅因為要用計算機完成某項任務(甚至是游戲),卻很快地掌握了相關的操作技巧。

1.2 計算機基礎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由于信息技術廣泛滲透到各個學科領域,使得各學科自身對計算機課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其他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效果。

1.3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內容日新月異。信息技術一直都處于一個非穩(wěn)定的狀態(tài)。新的技術、新的應用系統(tǒng)、應用方式層出不窮。從計算機硬件到操作系統(tǒng)各方面都在飛速地發(fā)展與更新,課程的教學內容也應與時俱進。

2 高專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堂教學

計算機基礎作為實踐性非常強的教學課程,同時又是面向高專院校的學生進行的教學。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提高學生的知識的應用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能舉一反三,提高自身計算機的綜合應用能力。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2.1 運用任務式教學方法

任務式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布置適當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以任務驅動課程的教學,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知識、探索知識并且進一步掌握知識。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使學生能牢固的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一種學習方法。采用此種教學方法,給出的任務應圍繞所教學的主題,使學生能明確自己所完成的任務的意義所在。例如在學習PowerPoint演示文稿軟件《幻燈片演示技巧》一節(jié)中,我先將制作好的一個完整的幻燈片案例演示給學生看,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提高學生的制作熱情。接著通過放給學生素材圖片與文字,并布置任務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任務要求有幻燈片中對象的動畫設置與幻燈片間的切換效果。學生的制作熱情非常的高漲,在他們制作的過程當中,我巡回進行指導,對于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我進行統(tǒng)一的講解。通過任務驅動使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成就感,也會對于這門課程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2.2 運用交互式教學方法

交互式教學方法,是指教師通過屏幕的演示、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制作以及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達到在課堂上實現(xiàn)師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機交互的特點。計算機基礎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的地方在于這個交互過程需要教師、學生與計算機三者一起來完成,師生之間通過多媒體演示、口頭講述等方式進行知識的傳遞,人機之間通過實踐的操作來完成知識的應用與鞏固。在交互式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學習,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主動地學習,是接受知識與搜集信息的處理器。教師不再是一桶水,不再是知識的傳送機,而是一條開放的小河,是

教學的管理者、引導者,同時又是顧問者和參與者。例如在電子郵件軟件Outlook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大屏幕演示來創(chuàng)建一個郵件賬戶,然后通過這個郵件賬戶與學生進行互動,相互之間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來進行信息的交互,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運用引導式教學方法

引導式教學方法,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為主要目標,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教師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問題,使學生產生疑問,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完成知識的掌握。在引導式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方式很多樣化,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往教學內容上去思考問題。例如在學習文字處理軟件WORD中《WORD的表格制作與應用》中,通過給出學生的課程表,引導學生去思考,為什么要采用WORD而不是用EXCEI淶完成課程表的制作,分析其中的原因。通過學生的自主思考來完成內容的教學,并且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綜合分析能力。

3 高專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堂管理

眾所周知高專學生相對來說整體水平不高,要想能夠將課堂教學完整地進行下去,課堂的組織與管理也是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建設民主、活躍、熱烈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一個既互相幫助又友好競爭的環(huán)境下學習。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發(fā)揮學習優(yōu)秀者的榜樣作用,鼓勵學生間相互積極表現(xiàn),讓人人爭做優(yōu)秀者。讓這些優(yōu)秀的學生帶動整體的學習氛圍,并且?guī)椭渌麑W生進行知識的理解與實踐的操作。2、堅持發(fā)揚課堂民主。按照本課程的特色,建設民主的、活躍的、熱烈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一種學生間的相互幫助、友好競爭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一種積極熱情、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師生關系。3、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個學生,以一種積極的、耐心的態(tài)度對待后進生和學困生,對他們多鼓勵、多幫助,保持對這些學生的關注,讓他們能樹立起對自己行為能力的自信心。

4 高專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核方式

高專的培養(yǎng)目標是具有綜合職業(yè)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工作在生產、技術、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高級人才。所以,高專計算機基礎教育不應停留在會打字或會操作計算機常用軟件的水平上,而應讓學生在系統(tǒng)掌握操作系統(tǒng)與常用辦公軟件的操作的基礎上,著重掌握將來從事社會職業(yè)所必需的實用文檔的編輯與寫作、表格制作與計算、演示文稿的制作上。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核分成兩部分:一是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主要考查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二是綜合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基本技能的考核可以通過上機操作考試的形式進行,這類考試的試題都是一些包含各單元知識點的操作題。計算機應用軟件的考試目的不是為了難倒學生,而是要讓學生熟練操作,因此,公開試題庫,讓學生多練,能熟練地掌握這些基本的操作,然后讓考生隨機抽題考試。要求學生參加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獲取相應的資格證書,并以此評定學生的成績。

綜合能力的考核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評價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次設計作業(yè)。結合不同專業(yè)的需要的課后設計作業(yè),對于引導學生鞏固知識、學會自學將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課后設計作業(yè)對系統(tǒng)地啟發(fā)學生思考、引發(fā)學習興趣、檢驗學習效果都會收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5,結論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將會對計算機基礎教學提出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思考在日新月異的新形勢下有效促進計算機基礎教學,不斷地進行探索和改革,為高專學生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計算機應用能力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志花.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yè)教學改革研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