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硬件知識范文

計算機硬件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硬件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硬件知識

第1篇:計算機硬件知識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中職學校;微課開發(fā);實踐

《中職計算機新課程論》中強調,在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結合技術發(fā)展的優(yōu)勢,引進微課教學模式,促進不同專業(yè)之間的融合,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自主的學習意識,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講授的教學模式,即在課前根據課標進行備課,在課堂上按照目錄進行講授。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不能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勢必受到制約。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顯得尤為必要。本文通過分析三種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微課開發(fā)實踐,希望為新課改下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有效教學提供借鑒。

一、微課簡介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上課之前給學生提前錄制好一個小視頻,在小視頻里對所要講述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一一介紹,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便于學生更好地抓住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理解課程內容。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案設計模式,直接突出課程的重點部分和難點內容,理清所要講述內容的結構,刪去不必要的講課內容,便于學生學習。采用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給學生點明了正確的學習方向,有了新的學習動力,不再是沒有頭緒地學習。

二、“微課”開發(fā)在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實踐

(一)抓住課堂重點,促進學生理解

微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抓住課堂的重點,通過視覺上的沖擊力,促進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重慶大學出版社)第一章第六板塊“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及工作原理”的時候,由于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掌握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和軟件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部分,同時分析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標。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播放一個小視頻,在視頻里面展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即“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里面的主機,外部設備,輸入和輸出接口,總線;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里面的系統(tǒng)軟件和應用軟件的各自組成部分;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另外,教師在課堂中帶一個主機給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介紹,便于學生的理解。微課抓住教學的重點內容,提升了學生的理解水平,促進了有效教學。

(二)突破課堂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微課教學可以抓住課堂的難點,便于學生的練習,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例如,在講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重慶大學出版社)中“Word與Excel表格協作”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了解辦公室軟件的發(fā)展歷程,學會在Word與Excel中新建、保存、打開文檔,同時學會查找和替換,復制與粘貼,插入特殊符號的操作。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播放一個小視頻,在小視頻里面著重展示了本課教學難點,即“掌握基本的Ctrl+C的復制功能,Ctrl+V的粘貼功能,Ctrl+F的查找和替換功能”等,學生掌握了教學的難點之后,教師就可以帶學生去電腦上進行具體的操作,鞏固所學的知識。微課清楚地抓住了教學的難點,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促進了有效教學。

(三)分析知識結構,幫助學生記憶掌握

微課教學模式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直觀展示知識架構,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先有一個框架性的了解,再通過樹枝圖的發(fā)散形式,記憶掌握各知識點。例如,在講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重慶大學出版社)中“PowerPoint2003操作實務”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制作幻燈片,同時掌握幻燈片制作中的文字、圖片的切換手法,學會自定義動畫的制作等。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給學生播放一段小視頻,在小視頻里著重展示分析本課知識的框架結構,即“幻燈片的啟動,圖片的插入,文字的輸入,動畫效果的設置,藝術文字的插入,幻燈片的保存”等,再通過樹枝圖節(jié)點發(fā)散展開,幫助學生記憶掌握,從而為后面的有效學習奠定了基礎。之后,教師帶領學生再上機進行實際操作就變得十分容易了。微課教學給學生理清了所學的知識結構,促進了教師的有效教學和學生的高效學習。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新課改的背景下,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引進微課教學,便于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結構的理解記憶。一方面降低了教師課堂教學的難度,另一方面,通過興趣入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第2篇:計算機硬件知識范文

關鍵詞:實驗教學改革;教學模式;考核模式;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22-755-02

Train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in Computer Hardwar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HEN Nian, FANG Kang-nian, SHEN Zuo-mi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Chizhou College, Chizhou 247000, China)

Abstract: Laboratory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computer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is the hardware experiment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some malpractices, taking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train student's operat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enhanc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e computer hardware experiment teaching.

Key words: Experiment Educational Reform; Educational Model; Inspection Pattern; Innovation Ability

1 計算機專業(yè)硬件課程實驗教學現狀

計算機專業(yè)硬件課程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以《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為例,課程中的很多的知識點學生需要通過實驗途徑來產生直觀印象,強化理解;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良好的實驗習慣的養(yǎng)成都需要在實驗室中通過不斷的建立實驗線路、編程、調試等一系列的過程來完成。但是通過調查,在很多高校計算機硬件課程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導致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不透徹,學習興趣不高,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欲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

1.1 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放在突出的位置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仍然是注重知識的傳授,實驗課僅僅作為理論課的附屬環(huán)節(jié)存在。以《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為例,由于知識點較多,教學過程中對處理器,內存儲器,中斷控制器,各種類型的接口芯片等知識點往往會投入絕大多數的教學課時講解他們的結構、屬性、工作原理、工作方法等,而對相關實驗內容講述的不夠多,不夠透徹,致使學生實驗過程中只能按照實驗指導書上給定的實驗步驟,實驗數據去實驗,測試,而不能真正理解實驗的意圖,起不到很好的實驗效果。學生在學習完這門課程之后,只是掌握了微機硬件與接口的一些基礎知識,而不具備運用這些知識通過實驗來實現一個實際的功能的能力[1]。

1.2 與實際應用脫節(jié),學生實驗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

學生是實驗教學的主體,只有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實驗教學活動中來,才能啟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在不少高校,實驗項目的設置僅僅是為了驗證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點。譬如對《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中并行接口芯片的實驗,往往是將8255A中的A端口和B端口選擇其中一個作為輸入端口將他的引腳通過信號線連接到手動開關上,另外一個作為輸出端口與一組指示燈相連接[2],簡單的幾行匯編語言控制語句就可以實現開關端輸入,指示燈端輸出的實驗目的。這是對并行接口知識的一個簡單驗證,這種直觀教學對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就不可能得到增強,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首先要讓這門課程的實驗更加緊密的與生活實際運用相結合,與更好的服務學生今后的就業(yè)相結合。例如,在實驗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一個8255和中斷控制器8259組合的一個模擬生產控制的實驗項目,既可以調動學生實驗的興趣,又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1.3 考核形式陳舊,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大多數高校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學生成績考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采用以閉卷考試為主的評價方式。對于《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這門課程,在進行學生成績評定時,基本上是以期末筆試成績占總評成績的70%,而實驗課成績,包括實驗報告等則作為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30%。這種成績評價方式,只能引導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去記住課本上諸多的知識點,去進行更多的習題練習,以獲得更高的課程分數,而忽略了學習這些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他們去解決實際問題。傳統(tǒng)的學生成績考核模式,限制了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自主設計實驗項目,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2 計算機專業(yè)硬件課程實驗教學改革

諸如《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一類的計算機硬件課程的實驗教學改革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為目標,從提高實驗課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地位,優(yōu)化實驗項目設置等方面進行探索。

2.1 結合課程特點,尋求實驗課改革突破

計算機專業(yè)硬件課程基本上具有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特點,以《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為例,課程教學不但要使學生掌握硬件與各類接口的原理,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等,更要讓學生學會如何針對現實應用設計接口電路,并能夠通過程序控制。課程具有概念抽象,不能給學生以直觀、感性的認識的特點,實驗課恰好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不足,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都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對中斷控制器8259的相關內容,學生通過理論課的學習,掌握了IRR,IMR,ISR等寄存器的作用和工作方法和8259的工作過程,但這種掌握僅限于對知識點的識記,如果通過鍵盤按鍵產生中斷,中斷結果通過在實驗儀器LCD屏上顯示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學生就會對8259芯片有直觀的認識,教學的效果會更好[3]。每門課程都具有區(qū)別于其他課程的特點,教師首先要掌握這些特點,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結合這些特點靈活的運用實驗手段,使課程的教學效果更佳。

第3篇:計算機硬件知識范文

關鍵詞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虛擬三維實踐教學技術 實踐平臺

1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特點及實訓現狀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是高職計算機類專業(yè)開設的必修基礎課之一,通過該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各部件工作原理及功能、硬件組裝、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軟件的安裝、整機維護及性能測試優(yōu)化等方面。目前該課程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教學內容與市場結合緊密,更新速度快;(2)教學內容廣且泛,知識點技能點涵蓋多;(3)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是課程教授的終極目標。

針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類以實踐動手操作為主的課程來說,目前大多高職院校均傾向采用實踐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的指導思路,但大多數高職院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設備老舊,往往采用將要淘汰的電腦用于學生實訓,這樣只能滿足學生認識過時設備的類型和斷電后拆裝的基本需要,無法安排任何加電實訓內容。其次,該課程學生實訓過程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設備損壞不可避免,如果全實訓過程均采用實體設備則損耗快、維修成本高,同時也增加實驗員實訓準備及器材管理的難度。

因此,雖然說各高職院校普遍比較重視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但形式重于實際,學生的學習還是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與行業(yè)的實際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技能訓練的方式方法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2 虛擬三維實踐教學平臺搭建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訓教學中的優(yōu)勢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是近年來出現的高新技術,虛擬現實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搭建虛擬三維實踐教學平臺能有效解決實訓環(huán)節(jié)中場所、器材不足以及管理運維成本過高的問題,而且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huán)境,使得學生能真正做到“貼近實戰(zhàn)、人人動手、反復演練”。教師充分利用虛擬三維實踐教學平臺來講解計算機各部件,使學生直觀了解各部件形狀、功能、特點以及在組裝中應注意的問題。學生在充分利用此平臺練習操作后再進行真機操作,不僅強化學生對知識點技能點掌握的程度,也大大降低真實設備的無故損耗和重復投資。通過將虛擬三維實踐教學平臺與真機操作訓練,使得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技能方面受到了全方位職業(yè)培養(yǎng)和鍛煉,為達到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職業(yè)技能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3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虛擬三維實踐教學平臺設計目標

在梳理現有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訓內容以及需達到教學目標前提下,結合目前虛擬現實技術的發(fā)展水平和設計要求,提出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虛擬三維實踐教學平臺設計目標:

(1)平臺應包含豐富的虛擬設備種類和型號,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挑選部件完成計算機的組裝實驗。(2)平臺具有一定開源性,有平臺設備資源庫,能允許第三方對庫內資源更新擴充,方便增加和刪減。(3)平臺能提供較為真實的、功能完善的工作臺操作環(huán)境,為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教學提供虛擬場景,便于學生“貼近實戰(zhàn)、定崗實訓”。(4)平臺具有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反應迅速,能對操作正確與否實時進行判斷,并有正確操作方法的提示和引導,有完備的說明文檔,便于學生課余時間自主學習。(5)平臺數據庫應包含比較完善的視頻演示文檔,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始終得到正確的引導。(6)平臺應能對學生的實訓結果進行自動檢測評分,并將出錯步驟及正確做法告知學生。(7)平臺應建有實訓操作題庫,可根據實訓內容從題庫抽取考題完成學生期末部分實踐操作考核。

4 虛擬三維實踐教學平臺功能模塊設計與實現

依據設計目標,虛擬三維實踐教學平臺要能實現計算機組裝、維護、考核三個主要要求。其中組裝模塊主要是實現計算機各部件的組裝,通過該模塊使用,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各部件基礎知識,每個配件的功能特性及組裝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維護模塊主要實現計算機常見軟硬件維修維護操作,可模仿各類常見故障和問題,通過該模塊使用使學生快速掌握軟硬件安裝調試方法,維護常見應用軟件;考核模塊主要實現題庫的錄入抽取和在線評分功能,學生使用該模塊可有選擇進行自主測試,也可用于期末實踐綜合考核和技能大賽評分工具。

除了上述三個主要模塊意外,還應包含用戶管理模塊、實訓報告模塊、輔導答疑模塊、題庫管理模塊,具體功能描述如下:(1)用戶管理模塊。分為三個權限等級,一級為管理員級,可對整個平臺進行所有模塊進行管理和維護;二級為維護員級,可管理維護實訓項目、實訓內容和題庫,并對實訓報告進行批閱;第三級用戶級,僅對管理員開通的權限模塊用戶有權進行使用。(2)實訓報告模塊。維護員可對新增修改和刪除實訓報告及其內容,并依據虛擬操作可自動或人工完成批閱得出最終評價結果。(3)輔導答疑模塊。教師和學生可借助此模塊在線或離線對操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同時也具備管理資源庫功能,方便學生自主查閱觀看演示文檔和視頻。(4)題庫管理模塊。維護員可以對題庫進行新增修改和刪除操作,并根據每題設定的分值和每次考核確定的題目組成能自動生成考核試題,并依據標準答案可自動或人工完成批改得出成績。

5 結束語

通過該平臺的使用,學生能不受場地、設備限制隨時開展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方面的相關實踐操作,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計算機硬件設備的損耗,創(chuàng)新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踐教學的模式,將極大提高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課程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點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

參考文獻

[1] 趙杰,向慧慧,彭輝,吳瑩.計算機組裝與維護[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2] 付向東,金濤.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的教學應用與軟件的開發(fā)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1(4).

[3]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電腦與電信,2010(2).

第4篇:計算機硬件知識范文

近幾年來,筆者所在學校在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取得了顯著效果。該專業(yè)已經成為我校的龍頭專業(yè),被評為省級示范性專業(yè),筆者所在學校的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實訓基地還被確定為國家級示范性實訓基地。我校學生與教師曾多次在各級計算機技能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2007年5月在全區(qū)舉辦的中等職業(yè)教育技能比賽暨2007年全國中等職業(yè)教育技能大賽廣西區(qū)選拔賽中,我校獲得了10個一等獎與和1個二等獎的優(yōu)異成績,其中網絡及應用項目獲得了3個一等獎、投影片制作項目獲得了2個一等獎、課件制作項目1個二等獎及5個優(yōu)秀指導教師一等獎?,F本人就項目教學法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經驗。

一、項目教學法的提出

項目教學法是在建構主義的指導下,以實際的工程項目為對象,先由教師對項目進行選擇與優(yōu)化,并作適當的示范,然后讓學生分組圍繞各自的工程項目進行討論、協作學習,最后以共同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價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和學的新型模式。項目教學法融合了當前三大教學法,探究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的特點,整合了某個專業(yè)崗位群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旨在把學生融入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地學習、自主地進行知識的建構,以學生知識的生成和能力的培養(yǎng)為最高成就目標。

二、項目教學法的教學設計

基于建構主義的項目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法相比,有很大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三個中心,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由以教材為中心轉變?yōu)橐浴绊椖俊睘橹行?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嶋H經驗為中心。

1.項目教學法需遵守的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2)項目的選取是學習的關鍵。

(3)創(chuàng)設學習的資源和協作學習的環(huán)境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

(4)要以學生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價學生學習效果。

2.項目教學法教學的具體步驟

根據項目教學的教法思路和教學設計原則,本人認為項目教學法教學的具體步驟有如下六步:

(1)情景設置:創(chuàng)設學生當前所學習的內容與現實情況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環(huán)境,也就是說,把學生引入到解決現實問題的情景。

(2)操作示范:選擇合適的項目,并示范完成項目的過程。

(3)獨立探索:讓學生獨立思考,消化示范項目的解決要點,為解決練習項目打下基礎。

(4)確定項目:小組通過調查、研究和討論,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具體的項目。

(5)協作學習:開展小組交流、討論,組員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工程項目。

(6)學習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項目的情況來衡量,包括教師評價、學習小組評價和自我評價三部分。

三、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實踐

1.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過程

運用項目教學法,可以利用“項目的選擇與優(yōu)化”、“實施項目”、“項目總結”三級工程項目貫穿整個教學,即以項目作為教學的對象,以實際的任務來驅動學生的學習。具體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項目的選擇與優(yōu)化。學校與企業(yè)進行合作,通過社會調查,走訪企業(yè)對畢業(yè)生的需求,根據社會和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學計劃,教師與企業(yè)一線技術人員共同設置與優(yōu)化項目,確定教學目標。在選擇與優(yōu)化項目要注意的是,選擇項目要根據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對理論知識必須堅持“必須”和“夠用”的原則,要突出培養(yǎng)技能。中職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課程的知識點十分零碎,如果單純使用知識點一一介紹示范,很容易造成學生零零碎碎地學了不少技能技法,但還是不知道怎樣去應用的尷尬狀況。我們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由于應用能力不足,不少學生學會了很多的技法,卻無法完成實際的項目。所以我們在選擇項目時要打破各門學科的界線,克服“課程制”的約束,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以客觀反映現階段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對從業(yè)者的要求為目標,對中職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各門教程進行整合,將實際生產實踐中的工程項目融入教學項目中來。比如在廣告設計中,我們選擇做一份實際需要的工程項目,如海報、廣告、展板、封面設計等,將廣告設計中所涉及Photoshop與CorelDraw的知識與技能融入這些項目,而不必按傳統(tǒng)教學分為兩門課程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實施這些項目掌握所必需的職業(yè)能力。第二部分:實施項目。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使用教師提供的示范項目,學生從應用者的角度來了解項目的功能作用,了解一個工程項目所需要完成的模塊,直接引導學生進入“情景”。然后學生進行分組協作學習,各組在項目經理(組長)的組織下,研究確定本組的練習項目,教師對示范項目各模塊開發(fā)過程的演示完畢后,針對本組練習項目開展研究討論、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工程項目等工作。在這過程中,學生進行收集信息、分組討論、設計項目方案,進行自我評價和分組交叉評價,教師根據完成項目情況進行評價總結。學生在做項目中學習,學習中做項目,構建自己的知識與能力體系,在技能訓練過程中加深對專業(yè)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滿足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需要。比如筆者在實施“平面動畫制作”項目教學中,確定制作一個MTV的項目,實施項目的任務是制作一個MTV動畫,并將具體動畫效果演示;實施項目的目標是學習MTV動畫制作的基本流程,掌握MTV動畫制作的技巧;實施項目的技術要點是引導下載動畫的制作方法、音樂剪輯的方法和技巧、線條工具、鋼筆工具和選擇工具繪制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元件“顏色”屬性的靈活運用、“混色器”面板的靈活運用、引導層和遮罩層的使用技巧、音樂的編輯、歌詞與歌曲同步的制作方法等;實施項目的具體步驟分為背景音樂編輯、故事情節(jié)編排、動畫素材準備、動畫制作四個步驟。筆者將以上實施項目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講解以后,再具體對制作MTV項目進行一次示范操作,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四個人為一組,分組實施項目,每組選出一名組長,并由組長負責寫出項目的設計方案,然后每個學生分別做一個MTV動畫,一周后,由每個組對本組成員的項目進行評價。教師要盡量參與,對每一個組進行組內評價,再進行匯總,橫向縱向對比分析,進行點評總結,最后再由學生選擇項目實施新的項目。

第三部分:項目總結。在實施完成項目以后,教師與學生要對項目進行總結,分析項目,進行知識點梳理,強化訓練,形成技能,增強職業(yè)能力,同時注重技能遷移作用,結合企業(yè)進行實際項目的訓練。

2.項目教學法的教學反饋

在應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的改革之后,與以往教學模式相比,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的現象大大減少,并能真正理解該項目的學習目的和價值。通過讓學生自主完成一個個小項目有效地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再通過完成一個個實際的生產工程項目,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也大大提高。整個教學過程深受學生歡迎,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3.項目教學法實踐的幾點體會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開展項目教學法時需要注意和解決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重視項目的完成,但不能忽略基礎知識的掌握,要讓學生建構一個系統(tǒng)的、全面的知識框架。

(2)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并不能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減輕了。

(3)學生分組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防止出現依賴思想,同時注意學生的兩極分化。

(4)現行的教材都是以課程為條塊進行知識分割的,教材應以實際項目為主線進行改革。這幾年,我們在教材開發(fā)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首先2006年筆者主編的校本教材《網頁制作教程》,在我校開始試用,本校學生參加全區(qū)計算機比賽中“網絡及應用”項目獲得了一等獎;同時我校呂相勇教師主編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用教程》與班祥東教師主編的《計算機動畫制作案例教程(Flash8.0)》于2007年由電子工業(yè)出版社發(fā)行。

(5)考核機制應著重于實際應用能力,考核方式應多樣化。比如在實施網絡項目教學考核時,不必像以前一樣采用筆試的方式,而是可以采取當場測試的方式,讓學生當場解決問題,上交項目完成報告書進行考核。

第5篇:計算機硬件知識范文

高職教育是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的體系[1];其重要模式之一就是實踐性教學,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應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目前,專業(yè)技能實訓課的開設已逐步趨于完善,各校公共英語實訓體系也相繼構建,對專業(yè)英語如計算機英語實訓涉及甚少,有的干脆沒有。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實訓目標不明確,缺乏“高職”特色

在高職院校,雖然已經清楚地意識到英語實訓教學對提高英語應用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但是由于教師不太了解IT行業(yè)對計算機相關專業(yè)人才職業(yè)能力的要求,實訓教學比較盲目,沒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

2.師資力量匱乏“,雙師型”教師嚴重不足

對于計算機英語的教師,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對專業(yè)知識的要求,要求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知識,能及時掌握計算機領域各種新技術、新知識;二是對英語水平的要求,要求英語知識要達到一定水平,特別強調英語閱讀能力及聽說能力,能基本上進行雙語教學。基于這兩個要求,滿足條件的老師不多,導致無法展開有效的實訓教學。

3.相配套的實訓教材開發(fā)滯后,缺乏系統(tǒng)性、科學性

目前計算機英語的實訓教材仍停留在單項技能訓練,如:英文電腦配置單的擬定訓練,某個具體的全英文軟件的應用操作等,這種實訓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單項技能,但局限性很大。目前IT企業(yè)需要的是具有較高綜合職業(yè)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由于各實訓項目開發(fā)的隨意性很強,相互之間沒有聯系,整個實訓教學缺乏系統(tǒng)性、完整性,導致學生難以將所學的各項技能聯系起來、融會貫通,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弱,不能滿足企業(yè)需要,容易陷入就業(yè)難的困境。

4.未建立穩(wěn)定的校內、外實訓基地

一些高職院校建立起來的英語實訓基地由于資金不足或組建時間過短出現條件簡陋、儀器設備陳舊老化、設施不齊全等情況,影響了教學質量,降低了教學效果;而校外與企業(yè)及其他兄弟院校共享建設的實訓基地仍處于起步階段。

二、計算機相關專業(yè)人才英語應用能力需求分析

計算機人才就業(yè)的困難已是大多數高校不爭的事實,究其實質發(fā)現,主要因為市場所需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崗位對英語應用能力要求與學生培養(yǎng)目標不符,據麥肯錫研究報告[3],我國少于10%的計算機相關專業(yè)畢業(yè)生能夠勝任在國際工作環(huán)境下的英語交流。

隨著計算機專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市場越來越成熟,用人單位對其計算機不同層次人才及其所具備的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用人單位對計算機人才英語能力與素質的要求看,主要包括:從應用層面來說,能熟練閱讀用英文撰寫的計算機技術文獻、資料、書籍,這是因為大多數計算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都是以英文公布于世的。這對于快速、準確地獲取最新計算機技術、動態(tài)信息來說非常重要。從鍵盤名,窗口菜單、互聯網上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網頁、各種操作系統(tǒng)的命令到未漢化的計算機應用軟件、計算機教科書、參考書、說明書,都或多或少要使用英語,有時,還需要直接與客戶用英語交流。從開發(fā)層面來說,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本身也依賴于英語,軟件開發(fā)中的技術文檔和資料也大都也來自英文。

三、以就業(yè)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英語實訓環(huán)節(jié)設計

(一)基礎英語語言能力模塊:筆者將基礎英語定義為日常英語,它是各種行業(yè)英語的基礎,在高職計算機英語實訓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仍然需要占少部分比例。

(二)商務英語語言能力模塊:筆者將此處的商務英語定義為基于所有職業(yè)的泛商務英語,不同于專業(yè)性的商務英語,它是開展一切工作活動的語言基礎,是各行各業(yè)從業(yè)人員必備的語言能力。

第6篇:計算機硬件知識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教育教學改革;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51-0150-02

一、引言

S著國家“互聯網+”的政策引導和市場的巨大需求,信息產業(yè)迅速發(fā)展。企業(yè)對計算機應用技術特別是軟件開發(f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職院校中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的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是在辦學過程中,出現了畢業(yè)生動手能力較差、項目開發(fā)能力欠缺等現象。我院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課程體系包含了圖片設計、動畫制作、網頁開發(fā)、計算機組裝維護等技術應用性課程,同時在專業(yè)方向上明確為軟件技術開發(fā)[1]。本文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為例進行專業(yè)剖析,探索研究校企深入合作辦學的策略和方法。

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剖析

1.學生學情分析與企業(yè)用人評價。由于現行的高考和招生政策,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的整體素質略低于以往。但是調研發(fā)現,并不是這些學生的能力不夠,只是學習的自覺性較差。這些學生對操作類的課程比較感興趣,通過設置適當的課程體系,增加課程內容的趣味性,改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加動手學習的機會,彌補學習自覺性差的短板。

近年來,以二級院系為單位,一直向用人單位寄送《用人單位對畢業(yè)生綜合評價表》,經常安排老師走訪用人單位,舉辦校企座談,根據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的反饋情況分析,用人單位對畢業(yè)生總體上是比較滿意的,特別是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虛心求學的態(tài)度。另外,用人單位也提出了比較重要的建議,主要是:一是強化專業(yè)課。多開設軟件開發(fā)的專業(yè)課,并且要與時俱進,適應市場最新技術,也希望學生在校期間能夠積累足夠多的項目經驗,有條件時模擬實際項目,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在項目中進步,縮短學生適應企業(yè)環(huán)境的周期。二是課程進一步細分?,F在IT行業(yè)已經進行了細化,詳細到游戲、通信等各個領域,因此,學校在對學生培養(yǎng)時應該注重專業(yè)方向性,根據市場需求改善課程內容與授課方式。

2.畢業(yè)生對學院教學情況的反饋。從回收的調查表中顯示,畢業(yè)生建議,學??刹捎靡恍┯行侄蝸碓鰪妼W生的實踐能力,例如鼓勵學生多參加一些競賽或一些社會性活動,讓學生在假期能參與一些具體實踐;與企業(yè)進行合作,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實現學校與企業(yè)、學生與企業(yè)的互動;學生應該從在校期間就去專業(yè)對口的公司實習,幫助自己定位,認清并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今后順利地進行工作定位做好鋪墊;加強溝通協作能力;應當策劃并鼓勵學生組成團隊進行實踐活動,盡量增加集體提交的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溝通技巧,鍛煉相互協作能力;要組織一些大規(guī)模練習性項目,目前能夠給學生鍛煉的項目規(guī)模比較小,軟件工程的知識沒有以實際項目為例講解;盡早安排實習,應當加大在大一、大二的學時和學分量,把一些專業(yè)基礎課程提前到大一、大二,通過企業(yè)實習讓學生對計算機行業(yè)有一些感性體驗,盡可能將教學內容和實際應用相結合。

3.教師項目開發(fā)能力與教學效果。近年來,學院引進教師的學歷越來越高,但是有企業(yè)工作經歷的教師相對較少。大部分老師剛從學校畢業(yè)就任教,由于沒有在行業(yè)企業(yè)中工作過,所以缺乏對市場最新技術的了解,缺乏軟件項目的實戰(zhàn)經驗,上課時照本宣科,理論性知識講授的比較多,不夠形象生動和聯系實際,教學效果不夠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即使考試分數比較高,也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職業(yè)教育的職業(yè)性、實踐性體現不夠。

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幾乎都是來自于省、市相關行政部門和學校的縱向項目,與企業(yè)聯合開發(fā)的橫向課題較少。究其原因,一是教師的開發(fā)能力較弱,都是從書本上獲得知識,缺乏真實項目的鍛煉,沒有較強的研發(fā)能力參與到橫向課題的開發(fā)中;二是缺乏相應的政策機制鼓勵和促進企業(yè)與學校實現技術合作與項目開發(fā),企業(yè)考慮到項目進度、成本等因素,沒有讓教師參與自己項目開發(fā)的積極性。

三、校企合作辦學的探索與實踐

在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才的共識下,與具有行業(yè)代表性的IT企業(yè)深入合作,共建了一套校企合作辦學長效機制,能夠有效地解決專業(yè)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這套機制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共建人才培養(yǎng)方案。根據市場需求現狀與變化,提出人才培養(yǎng)的具體規(guī)格,調整職業(yè)技術課程體系,適應崗位群的轉換,樹立終身發(fā)展目標,實現從校園人到職業(yè)人的角色轉換[2]。這幾年,與北大青鳥、江蘇微軟中心、安博教育集團等成功簽署人才合作培養(yǎng)的有關文件,由專業(yè)教研室和合作企業(yè)共同負責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制訂,共同實施人才培養(yǎng),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合作開發(fā)與更新教材。根據就業(yè)市場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引入行業(yè)標準,共同建立課程教學體系,由企業(yè)的技術專家、管理人員參與課程開發(fā)建設,共同確定教學內容,同時標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目標,開發(fā)具有實用性、趣味性、前瞻性的教材。豐富教材的形態(tài),包括書本、電子課件、微視頻、案例庫、課程網站等形式。并且根據市場的需求和所用的最新技術,及時更新教材內容。(3)合作實施專業(yè)課程教學。聘請企業(yè)技術人才擔任兼職教師,擔任實踐性課程的教學工作、校外頂崗實習的指導工作,將課堂搬進企業(yè),或者將企業(yè)環(huán)境引入課堂,讓學生在真實的企業(yè)開發(fā)環(huán)境里親自動手,開發(fā)采編來自軟件企業(yè)的實際項目,接受規(guī)范化的軟件開發(fā)過程的管理和全方位的企業(yè)員工素質訓練。這種基于實際項目的訓練區(qū)別于傳統(tǒng)IT培訓的案例式教學,學員畢業(yè)后,可直接進入軟件企業(yè)就職參與項目開發(fā)。(4)共同負責頂崗實習和推薦就業(yè)。創(chuàng)新頂崗實習管理機制,構建“資源共享、校企共育、專人跟蹤”的管理模式,由企業(yè)引入一部分學生實習,校企共同落實頂崗實習的考核、評價制度,提高實際工作環(huán)境中的頂崗實習效果。學生在實習期間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所以學校和企業(yè)共同做好學生的就業(yè)指導。由于在校期間按照行業(yè)的要求進行人才培養(yǎng),所以絕大部分學生能夠滿足企業(yè)用人需求,實現學校、企業(yè)、學生共贏。(5)合作進行師資培訓和項目開發(fā)。為提高教師的職業(yè)實踐經驗、新技術實踐能力,以及項目教學、互動教學的能力,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企業(yè)頂崗鍛煉。企業(yè)接受教師擔任技術人員,參與企業(yè)項目開發(fā)、管理、營銷等工作。在企業(yè)里,教師由學校和企業(yè)共同管理和考核,教師參與到真實的項目開發(fā)中去,積極參加企業(yè)生產、技術研發(fā)、技術改造、管理、營銷等工作,使赴企業(yè)鍛煉的教師專業(yè)核心技術技能和職業(yè)實踐能力得到提高[3]。(6)合作加強與完善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共建軟件實訓基地,把行業(yè)企業(yè)的項目開發(fā)、技術支持、產品培訓引入學校,建立校內生產性軟件技術實訓室,以合作企業(yè)命名,根據合作企業(yè)提供的項目詳細設計選擇開源或免費框架、應用服務器軟件,選擇開發(fā)工具、版本服務器軟件、數據庫等進行實際項目的編碼工作和訂單培訓。在穩(wěn)定已經建立的校內實訓基地基礎上,繼續(xù)建設或開發(fā)新的校外實訓基地。同時,共同建設校外實訓管理標準,提高校外實訓質量。

四、結束語

計算機應用技術教育教學不僅僅關系到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還跟用人單位的利益緊密相關。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才的機制,有效彌補了學校、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脫節(jié),加強了他們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在課程教學、師資培養(yǎng)、項目研發(fā)等方面進行無縫對接充分合作,使W生在“學中做、做中學”,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促使職業(yè)素養(yǎng)和技術技能與企業(yè)行業(yè)“零距離”對接,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快速適應崗位要求;使教師培養(yǎng)了職業(yè)理念,提高了項目開發(fā)和科研能力,豐富了專業(yè)實踐經歷,轉化為課程項目化設計和教學能力,有效地避免了計算機和軟件開發(fā)技術快速發(fā)展所帶來的供求差異擴大化,實現了學校、學生、企業(yè)三方共贏的結果和局面。

參考文獻:

[1]邱清輝.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建設思路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0):98-99.

[2]林茂,冷士良.高職院校校企一體化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建設[J].江蘇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03):48-50.

[3]張鯤,李壯.校企合作與高校應用型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4,(03):101-102.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CHENG Tao,MAO Lin,XIE Xiao-wei

(Jiangsu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Taizhou,Jiangsu 225300,China)

第7篇:計算機硬件知識范文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決定》提出,職業(yè)教育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立德樹人,促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yè)能力,使中等職業(yè)教育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然而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初中生對計算機操作已有一定的掌握,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出現了招生從當年的火爆,到如今的冷冷清清。同時,計算機專業(yè)因投入大,設備更新快,技術發(fā)展迅速,資金、師資力量不足,使得中職校難以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因此,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遭遇到了發(fā)展瓶頸。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課程設置的現狀分析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投入大,設備更新快,技術發(fā)展迅速,很多學校因為資金有限,師資力量不足,使得在課程設置上只能根據有限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進行開設。例如,目前我們Office辦公軟件常用2010版,而受到教學資源的影響,很多中職學校也只能選擇Office 2003低版本進行教學。雖然同種軟件不同版本都會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是讓學生感到學校所學的知識跟不上技術的發(fā)展,職校培養(yǎng)的學生滿足不了社會的崗位需求,從而產生無用論思想。所以,中職校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希望學生“想進來、留得住、出得去”,就必須在課程設置上進行改革。

 

二、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聯動式”課程設置的內涵界定

 

聯動,指若干個相關聯的事物,一個運動或變化時,其它也跟著運動或變化,其中運動或變化具有專業(yè)、快速、及時的特點。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聯動式”課程設置是指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課程設置,與初中的信息技術課程聯動,與學生就業(yè)的計算機技術崗位需求聯動,與高等學校課程設置聯動,根據學生的能力基礎、社會崗位能力目標要求及個性發(fā)展設置專業(yè)課程?!奥搫邮健闭n程設置,能夠向下(初中)、向上(高職)、向外(社會需求)及向前(技術發(fā)展)研究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程體系。

三、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聯動式”課程設置的特點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聯動式”課程設置,要求根據學生的能力基礎、社會崗位能力目標要求及個性發(fā)展,結合專業(yè)特點,培養(yǎng)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其具有以下特點。

 

1.連貫性

 

“聯動式”課程具有連貫性的特點,它根據計算機技術的變化和學生基礎的差異進行課程內容的調整和修正,并及時刪減、補充、更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開設課程前,開展普遍的初中學生信息技術知識能力情況調查,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信息素養(yǎng),做到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掌握的內容,中職階段就不重復開設。同時,為滿足學生的升學需要,中職階段的課程要與高等學校課程銜接,做好初中、中職、高職之接的對接。

 

2.漸進性

 

“聯動式”課程設置漸進性既要求學生的學習從專業(yè)基礎課到專業(yè)核心課再到專業(yè)限選課,由易到難,一步步遞進。由此,課程設置的漸進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

 

3.合理性

 

“聯動式”課程合理性的特點,體現在合理的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各門課程之間的結構合理,包括開設的課程合理,課程開設的先后順序合理,各課程之間銜接有序,使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與訓練,獲得計算機應用專業(yè)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

 

4. 科學性

 

“聯動式”課程的內容安排符合知識論的規(guī)律,能夠根據教學大綱,囊括學科的主要知識,充分體現課程設置的科學性,能夠反映社會崗位能力的需求,滿足時展的要求,跟得上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

 

5.前瞻性

 

一方面,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迅速,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課程開設不僅要緊跟技術發(fā)展,又要把握好社會需求的脈搏,緊扣時代主題的前瞻性課程內容能使畢業(yè)求職的學生在競聘中脫穎而出、穩(wěn)操勝券。另一方面,銜接好高校教學的前瞻性課程,對于將來升學進入高校深造的學生可以輕松過渡,盡快適應高校的學習。

 

四、構建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聯動式”課程設置的策略

 

根據《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要求培養(yǎng)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yè)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yè)技能,提高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和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滿足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需要,結合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聯動式”課程的特點,從以下幾方面探討“聯動式”課程設置的構建策略。

 

1.學情分析,是構建“聯動式”課程設置的基礎

 

學情分析是課程設置的基礎,包括分析學生的“已知”,即學生已經具備的跟計算機應用專業(yè)有關的知識、技能水平等;“未知”,即學生沒有具備的本專業(yè)需要的專業(yè)知識、技能、能力等;“怎知”,即學生學習的方法、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等;“能知”,即通過學習達到的教學目標。

 

通過調查了解到,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厭 學、惰學的消極心理,所以教師要對課程進行優(yōu)化,在教學中不但要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而且要引導學生“想學”、“樂學”、“善學”。通過深入的學情分析,掌握學生的“已知”、定位學生的“未知”,教會學生“怎知”,實現“能知”的目標,以此優(yōu)化課程設置。

 

2.服務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是構建“聯動式”課程設置的宗旨

 

職業(yè)教育的目標之一是服務區(qū)域經濟、服務行業(yè)、服務企業(yè)。在構建課程設置時,應該按照學校服務的區(qū)域、行業(yè)、企業(yè)需求來設置課程,行業(yè)、企業(yè)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職業(yè)學校就培養(yǎng)什么的人才,以滿足區(qū)域的需求,構建學校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特色課程。因此,課程設置服務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這是課程設置的宗旨。

 

3.對接好高校課程體系,是構建“聯動式”課程設置的主張

 

中職畢業(yè)生技能強、文化基礎差,這樣的情況會很大的制約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而近年來,各省在加大高校對口中職招生的力度,拓寬中職生的出路。對于中職生來說,畢業(yè)后的出路不僅僅是就業(yè),還可以進入高校進行深造。不少中職畢業(yè)生會選擇升學,而技能強、文化基礎差的問題,就會使得中職生升高職后,很難適應大學的學習。因此,“聯動式”的課程設置對接好高校課程設置的主張,能讓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學生打好文化基礎、技能基礎,輕松完成中職到高職的過渡,這樣就能增強中職學生的發(fā)展后勁。

 

4.建設良好的師資,是構建“聯動式”課程設置的關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這句話足以體現了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人才教師是關鍵。良好的師資體現在教師師德高尚、業(yè)務過硬、肯鉆研、善思考,他們是教育教學的實踐者、研究者、創(chuàng)新者。在實施課程教學時,應有一定的師資配備。 教師本科學歷達100%;中高級職稱比例占70%,“雙師型”教師比例達80%;建立理論實訓一體化的教師隊伍,適當增加部分專業(yè)實習指導教師比例;同時,還需從相關行業(yè)、企業(yè)聘請專業(yè)教師,其占專業(yè)教師比例的10%左右,外聘專業(yè)教師均需具有中級職稱或高級職業(yè)資格。行業(yè)、企業(yè)專業(yè)教師參與教學,有利于課堂教學更貼近崗位需求。

 

5.建立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是構建“聯動式”課程設置的生命線

 

課程設置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核心。多元化的課程評價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包括課程目標評價、課程內容評價,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能夠及時了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多維度的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使得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發(fā)展更持續(xù)。

 

通過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聯動式”課程設置的內涵界定,從學情分析、區(qū)域經濟發(fā)展、高校課程體系對接、師資建設、課程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探究其構建策略,為當前形勢下,解決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發(fā)展瓶頸問題,尋求專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新思路。

第8篇:計算機硬件知識范文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TP3-4

1 前言

在這個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新型知識時代,科技水平往往決定了科技信息,而計算機則成為了目前人類社會中進行信息溝通的不可或缺的科技手段。在中職教育中,為了能夠穩(wěn)定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基礎開設了公共基礎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其課程主要教學目的在于培養(yǎng)中職學生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一些日常問題的能力。而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很多人畢業(yè)之后可能直接步入社會崗位,因而如何保證在校期間能夠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能夠在正式入崗之后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對計算機知識的要求,就成為了目前中職計算類教育的基礎。

本文將目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這一課程的基本教學實踐問題展開探討,并將結合項目教學法給出針對目前該教學過程在實踐過程的幾點措施建議。

2 現階段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就現階段中職教育中《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以及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來看,目前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大方面的問題:

2.1 傳統(tǒng)教學模式陳舊單一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一般都是通過讓學生直接上機進行教學的,通過讓學生直接接觸電腦,在操作訓練中提高計算機技能。很多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還局限于教材與教師,往往是通過教師講述書本教材內容,或者由教師一人進行計算機操作,而學生則坐在下面接受知識灌輸?!队嬎銠C應用基礎》的理論知識如果脫離了上機講解就會讓學生覺得整體教學枯燥乏味,從而提不起上課的興趣。而在當今社會中,掌握良好的計算機操作基礎,是進行各類工作的必要基本手段,因而我們必須改變這一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使中職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切實提升其計算機操作能力。

2.2 教學課堂中學生實戰(zhàn)機會不多

以office軟件word的操作技能教學過程為例,雖然教師可以通過單純的課本知識點教授讓學生理解在word打字操作中的一些注意點,但是想要中職學生能夠切實記住這些操作要點,并且能夠將word操作技能真正運用到將來的工作環(huán)節(jié)中,就必須要通過反復的實戰(zhàn)操作,在任務完成中落實知識點。但是目前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中,卻沒有很好地為學生提供這些實戰(zhàn)機會,也以word教學來說,目前多數中職計算機教學教師就沒有在課堂中為學生安排word操作任務,使學生從實戰(zhàn)操作中感受到word操作技能的使用性與簡便性。

2.3 計算機的現行考核制度與學生實際能力脫節(jié)

現階段,在很多中職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學科能力考核多是采取試卷檢測的形式,即通過在試卷上設立選擇題、簡答題等文字題目,來考察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掌握度。而這一形式對于檢驗中職學生在《計算機應用基礎》這一課程中的知識掌握度時卻是失效的。這是因為,單憑學生的試卷準確率,我們最多能夠判斷學生對于這些與計算機有關的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度,而不能夠檢驗學生知否真正地具備良好的上機操作能力,即無法檢驗計算機教學的課堂有效性。正是在這樣一種不符合邏輯的考核設置下,目前中職教學中,很多在試卷成績上取得較高分數的同學本身的上機操作能力卻非常薄弱。

3 就項目教學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實踐教學重點

3.1 談項目教學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契合性

(1)培養(yǎng)目標

對于中職院校開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其教學目的更應該落實于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這一學習工具,而不能讓學生停留在對于計算機理論知識的記與背。中職學生在其畢業(yè)之后往往會成為社會發(fā)展進程中重要的技術工人,因而為了保障目前社會人才的科技化與學習型發(fā)展,我們就必須關注對于中職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計算機教師在其授課過程中必須將“實踐”與“理論”統(tǒng)一起來,把“做”與“學”統(tǒng)一起來,時刻關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即要通過中職教育為社會培養(yǎng)出學習型、科技型人才。

(2)教學內容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其所包含的理論與操作知識內容非常多,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因而為了能夠讓學生對該課程有一個系統(tǒng)性的了解,計算機教師往往在幾十分鐘的教學時間內盲目進行知識點傳輸,而這種行為卻忽視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實際接受度。因而我們可以建議中職計算機教師開展項目教學法,因為在項目教學法中,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布置具體相關的項目任務,讓學生親歷或模擬工作現場進行實踐練習,并且在具體的項目任務完成中,學生也能夠很好地做到由淺及深的知識了解過程。除此之外,中職學生通過具體項目的體驗和磨練,能輕松、愉悅地獲得新知并同時增強了專業(yè)技能,提高了對項目整體規(guī)劃的能力。

3.2 談如何在實際《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融合項目教學法

本部分中,將以兩個實際操作項目來闡述項目教學法在目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1)成績表制作項目

計算機教學教師可以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上向學生布置一項關于制作成績表的項目,而該項目主要就是用于考察學生對于office軟件Excel的應用。

如上圖,已知十名同學的成績,現在要求進行成績排名、區(qū)間篩選、平均分以及最高低分的篩選工作。那么同學就可以充分利用Excel軟件的函數功能,而不需要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計算。例如求最大值,可以用“=max()”這一函數,其中括號內的是域的定義,學生只需要拖動鼠標圈住計算范圍即可。同樣,也有“=min()”、“=sum()”等函數可以用來求最小值以及總和。另外,在數字處理的基礎之上,教師還應讓學生學會將Excel表格中的數據按照一定目的進行圖表制作,從而在Excel中的每一張sheet任務表中插入相關的餅狀圖或者折線圖等。如下圖:

通過向中職學生布置成績表的制作項目,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Excel表格的操作進行摸索研究,從而進一步了解到計算機技術手段必須通過切實的操作練習才能提高。

(2)課余生活展示項目

計算機授課教師在講授PPT程序操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向同學布置展示課余生活的這一制作項目來實現。教師應要求學生制作出同時具備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的精美的PPT文件,從而生動活潑地向教師以及其他同學展示中職學生豐富的課余生活內容。在制作PPT 的具體過程中,中職學生能夠感受到由圖文并茂、動感十足的PPT作品帶來的視覺與聽覺震撼,也能夠切實地感受到來自于計算機技術為生活帶來的便利與精彩。

4 針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實踐問題的幾點建議

4.1 教師與學生急需轉變計對算機教學的實踐觀念

為了能夠對現階段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進行徹底革新,我們必須首先轉變教學教師以及學生對于該課程的教學觀念,要明白計算機教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同樣重要的教學課程,脫離了理論基礎學生無法進行進一步的計算機知識學習,而脫離了實際操作過程,學生則只能“紙上談兵”,能談不上在將來就業(yè)中對于相關計算機軟件的具體操作。而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扭轉教師與學生的這種關于實踐教學的觀念,必須強調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上機操作的必需性。

4.2 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學習興趣

最好的教師以及求學動力往往就是興趣,因而必須提高學生本身的學習興趣,必須提高學生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首先,應當讓學生意識到目前計算機技術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且與他們未來的就業(yè)工作更是緊密相關的。其次,教師應當向中職學生充分講解計算機世界的奇妙,從介紹計算機發(fā)展史開始,讓中職學生了解計算機技術在現實社會中的滲透與無處不在。我們也必須注意讓學生切實關注計算機應用知識,而不是過分熱衷于計算機游戲、網絡視頻等其他網絡虛擬世界的內容。

4.3 精講多練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授課教師應當讓學生通過操作練習來提高其自身的計算機技能。在實際課堂中,很多教師往往利用短短的幾十分鐘時間向中職學生講述了關于某一特定程序的各方面知識,而學生往往不能立刻吸收這些大量的計算機知識,因而教師應當注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安排適當的實際操作實踐的時間,讓學生通過足夠的練習操作來了解教師的講學內容。另外,在教學課堂中,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也應當注重自身和學生之間交替練習的進行,這是因為,學生往往不能通過一次講解就全方面了解技術知識內容,教師需要通過學生初步的操作情況來了解多數學生的掌握情況,從而具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更正與提升。

4.4 革新相關考核制度

進行計算機知識的相關考核,一方面是為了讓教師能夠通過考核成績檢驗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通過給予學生一定的應試壓力來促進學生日常課程中的學習。正如上述所屬,單純地通過試卷設置,通過選擇題、判斷題等題型來考察學生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測試學生對于程序以及軟件的實際操作能力來檢測整體教學效果。同樣的,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在傳統(tǒng)的試卷考核過程中,學生往往更加注重于對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而忽視了實際操作,但是在革新中職計算機考核制度之后,學生也將了解到對于計算機操作技術掌握的重要性,從而會在其學習過程中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對于程序以及軟件的操作環(huán)節(jié)。

5 結語

總的來說,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應當是同時重視學生對于理論基礎知識、實際操作能力掌握度的,而不能因為過度關注不合理的考核制度而忽略了對于學生上機操作能力的關注。只能通過《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實踐教學內容,切實提高了中職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才能夠保證中職學生在正式步入社會崗位之后有一定的能夠完成計算機操作任務。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yè)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第9篇:計算機硬件知識范文

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教學改革當前大學生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形勢不容樂觀,從這一側面也反映出他們綜合實踐能力不強這個弱點。我們強烈地感覺到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課內、課外活動中。尤其,高職院校更多的是直接為社會和用人單位提供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如果不能突出這個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就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大學生在就業(yè)之前還需要到就業(yè)培訓中心進行崗位技術培訓。因此,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的教學改革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實現與職場零距離對接。

一、對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課程體系的分析

本專業(yè)屬于高職教育工科類別的技術性專業(yè),培養(yǎng)具有面向企事業(yè)單位,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熟悉RFID系統(tǒng)應用,熟悉計算機軟硬件維護,熟練掌握至少一種軟件開發(fā)工具,能夠參與信息系統(tǒng)的分析、設計、實施以及承擔日常維護、管理工作,掌握綜合布線及組網技術,能承擔網絡工程組建及信息安全控制,掌握多媒體技術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夠從事多媒體制作、網頁制作、二維動畫制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現行的計算機專業(yè)課程設置,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為主,而且所開設的課程有偏硬的課程和偏軟的課程,偏軟的課程又分為編程、應用軟件的使用和網絡技術三大類。編程的課程有C語言、C++、VB、JAVA、ASP應用技術等開發(fā)環(huán)境,應用軟件使用類的課程有網頁制作、平面動畫、三維動畫等,網絡技術類的課程有計算機網絡技術、組網與網站設置等。但卻存在一定的缺點:首先,課程涵蓋了偏硬、偏軟的課程內容,軟硬不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軟件技術如今已經不再是硬件技術的派生物,它已成為計算機技術的一個獨立分支,這樣的課程設置已不能適應目前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其次,課程安排內容重復。以編程類課程來說,開設的編程課程所涉及的開發(fā)環(huán)境太多且大都雷同,如C語言、C++語言等,每門課程都只是學了一些基本的知識,深度不夠。因此,這樣的課程設置泛而不專,不能體現“一專多能”的作用。學生在校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廣而不精,畢業(yè)生面對社會擇業(yè)時很難馬上適應工作,而用人單位顯然不愿意錄用沒有專長的學生。

二、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

在計算機課程改革研究中,目標定位是最重要的,它直接關系到課程結構、專業(yè)口徑、人才培養(yǎng)目標乃至教學方法實施等問題。在課程改革目標選擇上,不僅要有助于學生樹立符合市場機制的就業(yè)觀念,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yè)素質,同時還不能浪費教育資源。因此,計算機課程改革在目標定位上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堅持“寬基礎、多方向、厚基礎、強技能”的原則。既能夠掌握一類職業(yè)崗位共同的專業(yè)理論,又能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應職業(yè)崗位范圍內發(fā)生轉移,達到上崗無須過渡,轉崗不必培訓之目的。

1.突出專業(yè)課程的職業(yè)傾向性,以職業(yè)能力作為配置課程的基礎,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真正滿足職業(yè)崗位的需求。

2.注重與人文學科的結合?;A理論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專業(yè)知識強調針對性和實用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3.強化學生職業(yè)能力訓練,綜合開發(fā)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強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就業(yè)上崗和職業(yè)變化的適應能力,實現“多證書”制度。

4.增強課程的靈活性,形成模塊化、彈性化的課程體系,適應行業(yè)和社會對應用人才規(guī)格多變的需求。

5.研究課程設置的方法。由企業(yè)、院校聯合調整、選定專業(yè)基礎和專業(yè)課程,走“訂單式”培養(yǎng)之路。

三、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按照精品課程評估指標體系,使課程規(guī)范化。在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作進一步優(yōu)化完善。專業(yè)教學內容要能夠反映該學科的最新成果和發(fā)展趨勢,開設滿足社會對計算機應用技能性人才要求的新課程。

1.通過職業(yè)能力結構分析與能力分解,科學地制訂了教學計劃。通過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相關的工作崗位群或技術服務領域進行職業(yè)能力分析,確定學生應具有的職業(yè)能力,并將其分解為崗位能力、基本素質、其他相關能力。再根據能力分析來確定課程設置體系,從而建立新的課程教學體系,將學生應達到的能力目標,轉化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目標。

2.理論課程安排合理。在理論課教學的安排上,淡化傳統(tǒng)理論課與實踐課程之間的界限,將一些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融為一體,課程安排上有創(chuàng)新與特點??傮w來看所有課程安排緊密圍繞“技術應用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教育”的主線,強化“兩個體系”,突出“三個能力培養(yǎng)”。形成嚴密而合理的網絡體系,可行性強??刹僮餍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