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八年級語文教師范文

八年級語文教師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八年級語文教師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八年級語文教師

第1篇:八年級語文教師范文

一、認真鉆研教材,總結教學規(guī)律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為八年級語文的教學帶來了全然不同的新版教材。面對八年級教材的重整與改編,教師應當有所心理準備,也應當以積極的、正面的態(tài)度進行應對。作為八年級語文教師,要立足于新版教材,要認真鉆研教材,要洞察教材中所蘊含的先進理念與科學思想,要以基礎教育改革中所倡導的教學標準進行教材內(nèi)容的剖析與內(nèi)涵的挖掘,要認真鉆研教材中的各章、各節(jié),深挖其中的知識聯(lián)系與貫穿特點,并在生活素材及其他學科資源之間的有效整合下為學生提供與眾不同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的八年級語文學習變得豐富多彩。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再現(xiàn)課文實景

語文知識是對生活場景與情感的一種錘煉,是對生活中各種情景境界的一種感悟。在八年級語文教學之中,教師要處理好語文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銜接,要將語文知識寓于生活情境之中,通過生活中生動、形象的情境資源進行語文課本內(nèi)容的真實展現(xiàn),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語言與文字的無窮魅力,讓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領悟到生活的美好。例如,在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生活性情境:在這個變化超速的時代,學生是想生活在這個繁忙熱鬧的大都市,還是希望居住在嫻靜怡然的世外鄉(xiāng)村呢?請大家踴躍地談談自己的想法。通過此種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進行教學,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探求課本知識的興趣,還能夠使學生的情感快速地融入課文之中,讓學生將自身置于桃花源之中,感受作者所寫文章的大意與主旨。

三、開展合作探究,激發(fā)學習情感

第2篇:八年級語文教師范文

根據(jù)《彰武三中2016-2017學年度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確定的工作目標要求,在溫校長的帶領下,我組全體教師精誠團結,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腳踏實地,不斷突破,基本完成工作目標,現(xiàn)總結如下:

(一)本學期我組所有教師都上了校內(nèi)公開課,各年部教師精心準備,教學設計各具特色,精彩紛呈。教師們積極聽課,年輕教師聽課均在20節(jié)以上,其余教師至少15節(jié)。

在各年部教師上課結束后,教研組長及時組織全體語文教師開展評課和研討,鼓勵創(chuàng)新,肯定了高效優(yōu)質(zhì)課型,發(fā)現(xiàn)和糾正了一些問題,促進了教師經(jīng)驗交流和素質(zhì)提高。

(二)本學期我組組織了四次教研活動:

1.2016年9月8日,《彰武三中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2016-2017學年度)》研討會;

2.2016年10月13日,省級課題《初中語文課程整合及實施策略的研究》開題啟動會;

3.2016年11月3日,阜新市伊馬圖學校,自主高效課堂展示活動;

4.2016年12月16日,語文主題課堂教學評價研討會。

(三)學習交流

本學期我組教師主要研讀以下書籍和刊物:

《語文課程標準》、《初中語文主題學習》、《中國教師報》、《語言文字報》。

本學期我校承擔一次阜新市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會活動,主題是“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活動研討”。我校張曉燕、侯佳林老師上了兩節(jié)公開課。我們組織了研究會成員學校的部分老師進行了研討。

2016年11月3日,我校部分語文教師參加了在阜新市伊馬圖學校主辦的自主高效課堂展示活動,并參加了研討。

(四)研修成果

本學期我組有四名教師的研修成果投稿到《教師博覽》期刊:

趙  敏:課堂案例《父愛無價,真情暖暖》

趙小玲:課堂實錄《覓文學蹤跡,尋詩詞奇葩——叩開宋詞之窗》

李艷麗:課堂實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侯佳林:教學隨筆《半幅對聯(lián)》

(五)語文主題學習

通過一個學期的聽課、評課和研討,我校的“語文主題學習”教學工作已經(jīng)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我校特色的語文主題學習三大課堂類型的教學流程基本形成。

(六)課外活動精彩紛呈

1.本學期《彰武詩歌》發(fā)表我校學生作品八篇。

2.成功舉行了七八年級朗誦比賽和漢字聽寫大賽。

3.《八年級學生觀察日記作品選》編輯成冊。

第3篇:八年級語文教師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整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總目標與內(nèi)容中指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提高文化品位?!庇衷诔踔袑W段閱讀中指出,初中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名著閱讀的任務量是龐大的。人教版語文課本中名著閱讀的編排體現(xiàn)了課標中“在合理安排基本課程內(nèi)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fā)、選擇的空間”的理念,只以“名著導讀”形式附錄在讀本的最后,教參中也沒有相應的闡釋和解說,給了語文教師較大的選擇、利用的空間。這既給教師帶來了較大的自由,也給教師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所以,語文教師需要通過相關學習,掌握名著閱讀整合策略,重新構建名著閱讀框架和體系,具備把分散在諸冊語文課本中的名著加以整合的能力,以及正確實施名著教學的能力。

一、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整合的意義和價值

初中階段要求學生完整閱讀的名著共有14部。這些名著分散在六本書中。相對零散,系統(tǒng)性和序列性的特點不明顯。名著閱讀整合就是對這些名著從不同角度進行取舍、配置、融合、調(diào)整,使名著閱讀形成條理性、系統(tǒng)性,充分發(fā)揮名著作為人類文化精華對于學生的重要作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整合的意義和價值在于:

1.構建合理化的名著閱讀體系,使學生的名著閱讀形成條理化、系統(tǒng)化,以杜絕名著閱讀的隨意化、零散化。2.選擇最優(yōu)化的閱讀內(nèi)容和方式,“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使學生養(yǎng)成讀整本書的好習慣。3.制定最合理的閱讀目標,力求使名著閱讀發(fā)揮最大價值,使學生通過名著閱讀增長見識,啟迪智慧,切實提高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

二、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的整合策略

在名著閱讀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性,根據(jù)自身特點、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情境及需求對名著進行再創(chuàng)造。名著閱讀整合的策略包括很多方面,這里,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談起,一是名著閱讀的調(diào)整,二是名著閱讀的拓展。

(一)名著閱讀的調(diào)整

主要指對名著篇目在教材中的順序進行調(diào)整。由于受地域和學生實際的限制,以及名著本身的限制,教師在使用名著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做適當調(diào)整。在調(diào)整時首先要考慮學生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其次,要考慮學生的閱讀興趣、愛好。再次,要考慮到課內(nèi)外閱讀的銜接。最終,使名著閱讀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1.按照從易到難,從短到長的順序,將教材后提供的名著閱讀篇目,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篇目調(diào)整分布(一)

名著閱讀計劃(14篇)

年 級 書 目

年 (上) 《格列佛游記》

九(下) 《水滸傳》

簡裝本 《繁星?春水》

《伊索寓言》

(下) 《海底兩萬里》八(下) 《童年》 《昆蟲記》

年 (上)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駱駝祥子》 《名人傳》八(下)

(下) 《水滸傳》 《朝花夕拾》八(上)

九 年 (上) 《簡?愛》 《培根隨筆》 《傅雷家書》

在上述的表1中,《格列佛游記》《海底兩萬里》因為作者大膽的想象而形成了離奇曲折的情節(jié),內(nèi)容明白易懂,學生閱讀起來沒有障礙,非常契合低年級學生的閱讀心理,所以被調(diào)整至七年級,同《伊索寓言》一起,構成聯(lián)想想象類名著系列。同時,基于名著篇幅的考慮,將《朝花夕拾》《名人傳》做了一下調(diào)整。 這樣做,使每年級每學期閱讀量趨于均衡。同時,將九年級下冊名著閱讀分配于七、八年級中,從而也可減輕了九年級下冊學習的壓力。閱讀的效率也相應的提高了。

2.按照同課文的聯(lián)系程度,將名著篇目進行調(diào)整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篇目調(diào)整分布(二)

名著閱讀計劃(14篇)

年 級 書 目

年 (上) 《格列佛游記》

九(下) 《水滸傳》

簡裝本 《繁星?春水》

《伊索寓言》

(下) 《名人傳》八(下) 《童年》 《朝花夕拾》八(上)

年 (上)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駱駝祥子》 《昆蟲記》七下

(下) 《水滸傳》 《海底兩萬里》八(下)

九 年 (上) 《簡?愛》 《培根隨筆》 《傅雷家書》

表2的調(diào)整是因為七年級下的課文選取了魯迅的兩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其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而《朝花夕拾》卻被放在了八年級上。從文章體裁上看,八年級上開始集中學習說明文。這一年級段的名著閱讀相應地該把《昆蟲記》放入其中。但遺憾的是《昆蟲記》被放在了七年級下。七年級下第三單元的主旨是“我也追星”。課文編排有《音樂巨人貝多芬》《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等五篇有關名人的文章。而與此有緊密關系的名著《名人傳》卻并沒有放在這一年級段閱讀,而是放在八年級下。

(二)名著閱讀的拓展

名著閱讀的拓展是指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名著閱讀教材開放性的特點,從實際教學需要出發(fā),對名著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难a充,拓寬名著閱讀的范圍,構建較為開放的名著閱讀體系。

1.從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出發(fā),適當補充

不同年齡的青少年,他們的心理發(fā)展水平不同,他們的讀書興趣也不同。因此教師要了解他們的興趣,盡可能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給他們推薦他們愛讀的書籍。

比如,7年級即可給學生補充推薦郭敬明的《幻城》、凡爾納的其余兩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高爾基的《我的大學》《在人間》;8年級可補充推薦老舍的《四世同堂》、魯迅的《吶喊》和其他名人傳記;9年級可補充推薦曹文軒的《草房子》、莎士比亞戲劇、《儒林外史》等中外名著。

2.從課內(nèi)到課外,適度延展

課內(nèi)文章的精讀一定會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文章是名家的名篇,這無疑給教師提供了一個引進該名家其他優(yōu)秀作品的絕好的契機。教師利用這一時機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學生在7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中學到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之后,就可推薦原文的出處之作――《城南舊事》。

3.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課外閱讀名著

社會的發(fā)展,科技手段的進步,給學生們提供了廣闊的閱讀機會和空間。課標指出:“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p>

第4篇:八年級語文教師范文

【關鍵詞】聽力;朗誦;語言記憶力;語義理解力;話語品評力

【Abstract】2004, I with a few colleague together established the city class topic"new the lesson mark descend a beginn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language to hear ability of development method research" topic set, in the research the process, establishment obedient the contents and procedure of teaching.Contents:Speech recognition dint;Language memory;Language righteousness apprehension;The words criticize dint.Procedure:Listen to will listen to into remembering to listen to understand.For grade eight student but speech, heavy criticize the development of dint in the language memory, the language righteousness apprehension and words.Combine grade eight text speech a text a constitution a characteristics:Concentration(grade seven dispersion at each unit, grade eight concentration at 562 unit), have great capacity(grade seven only 67, grade eight have 10), for the sake of transfer student study text speech text of interest, don't feel lifeless in the text of two unit the speech 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learn, so grade eight listen to dint train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put at the text speech text unit.Train the point is a student to pass to listen to read aloud, sing a text speech text concerning the expert, exaltation the language memory, the language righteousness apprehension and words criticize dint.

【Key words】Listen to dint; Read aloud;Language memory;Language righteousnessapprehension;The words criticize dint

前言

聽說能力是口頭語言的接受和發(fā)表能力,也是兩種重要的語文能力。葉圣陶先生說得好:“接受和發(fā)表,表現(xiàn)在口頭是聽(聽人說)和說(自己說),表現(xiàn)在書面是讀和寫?!雹佟墩Z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的第九條: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磥?,聽說能力訓練勢在必行。

在這樣的形勢下,2004年我和幾位同事共同成立了市級課題“新課標下初中學生語文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研究”課題組,在研究過程中,制定了聽話教學的內(nèi)容和程序。內(nèi)容:語音辨識力;語言記憶力;語義理解力;話語品評力。程序:聽進

記住

聽懂

會聽。對于八年級學生而言,重在語言記憶力、語義理解力和話語品評力的培養(yǎng)。

那么,通過什么方式來訓練呢?這時,我把眼光投入到了八年級五六單元——兩個文言文單元。文言文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感興趣,連續(xù)兩個單元的文言文教學,要讓學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可以先從文章的朗誦、吟唱入手,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適時的引導、點撥,這樣既讓學生愉快地學習了文言文,又達到了聽力訓練的目的,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呢?

訓練一:聽朗誦,再現(xiàn)美景。

《桃花源記》、《三峽》、《湖心亭看雪》、《與朱元思書》、《小石潭記》、《醉翁亭記》、《滿井游記》中寫景的句子比較多,意境美,這樣的篇章,我采取這樣的方法訓練學生的聽力:請閉上眼睛聽著名的藝術家林如朗誦《答謝中書書》,再現(xiàn)山川之美。

師:假設你就是這幅畫面的攝影師,你的鏡頭是如何推進的?

生1:首先是山水掩映圖,遠鏡頭拍下“高峰入云”,再漸漸地把鏡頭推近,拍下“清流見底”。接著再聚焦到兩岸色彩斑斕的石壁,四時常青的竹子和樹林。

師:那么,接下來,該怎么拍攝呢?

生2:晨昏變化圖。早晨出發(fā)到山上,將鏡頭對準氤氳的、逐漸消散的霧氣,側耳傾聽此起彼伏的猿鳥的叫聲。到了傍晚,遠鏡頭拍下快要落山的太陽,夕陽的余暉映照在寬闊的水面上,潛游在水中的魚時而躍出金色的水面。

師:兩位小小攝影家,能否為我們朗誦一下剛才你們捕捉到的畫面呢?其他同學再閉上眼睛聽,再現(xiàn)畫面。

兩個學生分別朗誦之后,全班再朗誦。這樣三遍朗誦,兩邊聽讀,大部分學生都能背誦了,在不知不覺中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記憶力、語義理解力。

訓練二:聽吟唱,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記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行路難》、《明月幾時有》,文中作者的情感起伏比較大,這類文章需要老師在網(wǎng)上找朗誦或吟唱的好的篇目,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過程。比如,教學《明月幾時有》,我就在網(wǎng)上找到了楊小勇的吟唱和黑風的朗誦。兩者我都放給學生聽。

師: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個?

生1:我喜歡黑風的朗誦,因為他很符合我們現(xiàn)在的語言習慣。楊小勇的吟唱聽起來怪怪的。

生2:我不贊同,我喜歡楊小勇的吟唱,他一唱三嘆,雖然里面好像有一些京劇的元素,讓我們覺得有些不習慣,但是他唱出了蘇軾的心聲,讓我們能夠感覺得到蘇軾強烈的情感變化過程。感覺剛開始的時候他內(nèi)心抑郁、悲憤,才會“我欲乘風歸去”,逃避現(xiàn)實。后來心胸開闊,有些釋然,才會表達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愿。

師:我很欣賞剛才這位同學,他聽出了吟唱中所表現(xiàn)的詞人的情感變化。其實,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所以楊小勇的吟唱恰當?shù)卦佻F(xiàn)詞人當時的境況。我這兒,還有一首王菲關于這首詞的歌唱。我們再來聽一聽??纯茨阆矚g楊小勇的吟唱,還是王菲的歌唱。

生3:我喜歡楊小勇的吟唱,感覺王菲的歌唱沒有那種古味,平淡了一些,情感的變化不大,沒有那種心潮起伏的感覺,詞人那種由苦悶、矛盾轉而豁達、樂觀的情感表現(xiàn)得不夠。

通過這樣的小小的爭論,在聽讀對比中,在直觀的感受中,讓學生既領會到了詞人微妙的情感變化,又鍛煉了學生的語義理解力和話語品評力。

訓練三:聽誦讀,品評作者的政治抱負。

《岳陽樓記》中作者表達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醉翁亭記》中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達了作者“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懷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樂業(yè)的美好理想。這樣兼濟天下,心系蒼生的偉大思想,要讓現(xiàn)代的學生去理解并學習借鑒,教師的巧妙引導非常關鍵。

在教學《岳陽樓記》時,我是這樣做的:

師:請同學們先聽誦讀,邊聽邊找出體現(xiàn)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

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師:課文中有關于這句話的翻譯,我們一塊兒來看一看。這種先憂后樂的思想,你贊同嗎?

生1:我不是很贊同,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憂國憂民我贊同,但是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我不贊同。如果天下人都樂不起來,那么不是永遠都快樂不成了嗎?

師:我不贊同,《孟子》中有這么一句話:“獨樂樂,與人樂,孰樂?”天下人都樂不起來,你一個人樂,那有什么意思?

生2:我贊同,這種先憂后樂的思想其實跟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差不多。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獨身子女而言,缺少的正是這種精神,吃的穿的要好的,遇到困難就退縮,以個人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憂樂觀。

生3:我也贊同。我記得歷史書上曾經(jīng)講過孟子的民本思想,范仲淹在這兒把它發(fā)展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他在被貶謫的苦悶中,還能發(fā)出這樣的吶喊,是難能可貴的。

……

學生在一次又一次思維的碰撞中,堅定了自己的立場,確立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作為一位育人的語文教師而言,這是她應盡的責任。當然,學生語義理解力和話語品評力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提高。

后記

前面提到的八年級文言文教學中的聽力訓練,是帶有目的性的訓練,所以關鍵是在聽之前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一定要根據(jù)不同的文章有所側重,而且盡量單一,多了學生反而難以掌握。當然,現(xiàn)代文閱讀的聽力訓練,那就更不同了,這是后話,希望更多的人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因為“聽說讀寫”,“聽”是放在第一位的呀。

① 出自《語文教學設計論?聽說教學設計論》。

參考文獻

第5篇:八年級語文教師范文

關鍵詞:綜合性學習農(nóng)村優(yōu)勢創(chuàng)造性

一份調(diào)查表明:農(nóng)村初中學校語文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到30%,經(jīng)常性有計劃開展活動的不到20%,學生真正參與并積極投入過活動的不到15%,新課程所設置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幾乎成了一種擺設。問其原因,絕大多數(shù)師生的回答是:農(nóng)村沒條件。于是乎,農(nóng)村學校條件上的弱勢成了教師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一個天然托辭和心理障礙,教師只是從中考應試的角度,抓幾種題型,如對聯(lián)、仿寫、說話、圖表解說、材料探究、名著(僅僅是提要)欣賞等,進行大量的講解與練習,以達到中考拿分的目的,其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功利性和短視性成了一種常態(tài)。而這往往成為一所甚至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學校推崇的“短平快“學習方式,這無疑是與新課程的目標背道而馳的。其實,農(nóng)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相比,雖然有其難于克服的弱勢,如教學設施缺乏,學生見識相對狹窄,經(jīng)濟文化相對落后,信息獲取與交流相對滯緩等,但農(nóng)村學校自有其獨特的語文活動優(yōu)勢,只要教師能去充分挖掘與利用這些優(yōu)勢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去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就一樣甚至于更有特色的實現(xiàn)新課程設置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

一、充分挖掘利用農(nóng)村學生優(yōu)勢資源,針對性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農(nóng)村初中學生,正因其見識相對狹窄,語文活動相對較少,大多數(shù)學習時間都用在課本上,因而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有著天然的愿想與興趣,這種愿想與興趣往往比城市學生來得更強烈。只是我們語文教師沒有好好的組織學生去參與活動,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這種語文心理需求,才使得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逐漸成了學生的“冷飯“,教師的“閑飯”。因此,作為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這種強烈的語文心理需求,從教學心理上充分重視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從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高度去看待它,而不是把它看作可有可無的“閑事”。其次,農(nóng)村學生長期生活在農(nóng)村,他們經(jīng)常與大自然中的各種動植物與自然現(xiàn)象打交道,然而他們又經(jīng)常無法說出這些動植物與自然現(xiàn)象的名稱與特點,常常處于好奇與懵懂狀態(tài)。作為語文教師,就不能無視這種現(xiàn)象,或者干脆把它看作是生物教師的事,而應把生物學習與語文學習很好的結合起來。如在七年級上第三單元“感受大自然“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適時帶學生到他們熟悉的田間地頭,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認識自然,并引導他們把這種感受與認識用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再如八年級下第二單元“尋覓春天的蹤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作為農(nóng)村學生就有著參與的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的在家里觀察燕子的活動、花的開放、草的萌發(fā),也可以集體組織學生去校園周邊的山林野地踏春,讓他們在活動中對自己熟悉的東西進行認識、詢問、記錄,然后教他們以自己喜愛的語文形式(如日記、童話、寓言等)表述出來,這不但提高了他們的語文興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們對春天的認識,尤其是對自己熟悉的農(nóng)村的認識。再者,農(nóng)村初中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在農(nóng)忙時參加過農(nóng)事勞動,他們對農(nóng)事的過程與心理的感受和認識是城市學生無法比擬的。作為語文教師,不要認為這是農(nóng)村學生的劣勢,是見識狹窄的一種表現(xiàn)。其實這是一筆豐富的語文資源,完全可以與城市學生的逛超市、旅游、上網(wǎng)相媲美,可以好好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加以利用。如在八年級下第一單元“獻給母親的歌”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就可以結合他們的農(nóng)事經(jīng)歷,引導他們描述母親勞作的形象,體會母親勞作的情感,討論實際報答母親的方式等,這也許比從網(wǎng)上搜集一些描寫母愛的文學作品或觀看一部母愛電影來得更直接、更深切。再比如七年級上第五單元“我愛我家”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同樣也可以結合學生的農(nóng)事或農(nóng)村家務勞動有針對性開展活動,讓學生說說農(nóng)家的溫馨與快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有興趣有感情的投入到活動中來。

二、充分挖掘利用農(nóng)村學校校本資源,特色化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農(nóng)村學校,無論是校舍、設施還是文化信息,都與城市學校無法相比,但卻自其特色語文資源。像我市不少的農(nóng)村中學,如朱坊中學、龍華中學、赤土中學、橫市中學等,都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辦過農(nóng)?;驋呙W校,有的學校還保留著或多或少的農(nóng)場或林場,有著城市學校沒有的農(nóng)村語文資源。這些語文資源里有很多具有生命力的語言,如農(nóng)村用語、農(nóng)事詩、俗言俚語、農(nóng)諺、《百家姓》、《三字經(jīng)》、《增廣賢文》等。我們作為農(nóng)村語文教師,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這些資源,特色化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如在八年級上第六單元“怎樣搜集資料”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帶學生到學校資料室,從以前的農(nóng)校資料中,去搜集那些還有生命力的語言,去積累現(xiàn)在還能用的詞語,并從語言的變化中去感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再比如,在九年級下第三單元“關注我們的社區(qū)”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走訪的形式,去調(diào)查本村當初這些上農(nóng)?;驋呙ば5臓敔斈棠梯叺奈幕詈彤斀褶r(nóng)村青壯年的文化情況,尤其調(diào)查記錄他們在不同年代的不同習慣用語,如問候語、流行語等。借此讓學生感受歷史的腳步,增強對農(nóng)村的認同感,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語言的適應能力。

三、充分挖掘利用農(nóng)村文化資源,創(chuàng)造性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農(nóng)村文化,雖然較之城市文化,有其粗糙、野性和迷信的成分,但往往卻是人類最原生態(tài)最本真文化的因子。農(nóng)村學生長期生活在農(nóng)村,對此耳濡目染,卻往往缺乏正確的判斷,不能汲取其精華而剔除其糟粕,容易產(chǎn)生自卑或自賤的不良心理。對此,我們作為一位有責任的農(nóng)村語文教師,應該從語文的角度對農(nóng)村新文化建設有所作為。至少我們可以借助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幫學生明辨農(nóng)村文化的優(yōu)劣,提高他們對農(nóng)村和農(nóng)村文化的認識,讓他們學會理性的認識自己所在的農(nóng)村和在農(nóng)村的自己。如在七年級上第一單元“這就是我”語文綜合性學生活動中,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作為一個農(nóng)村孩子的優(yōu)點和特長,如會喂豬,會種菜,會割稻,會做飯,愛勞動等,讓他們從小樹立做人的信心。而在七年級下第一單元“成長的煩惱”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就自己親情“缺失”(農(nóng)村有近八成孩子是“留守孩”,雙親在外或單親在外。)的煩惱,討論自己的理解和自己解決的辦法,以書信或手機短信的形式向遠在他鄉(xiāng)打工的親人訴說,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自立意識,增進親子情感。再比如八年級下第四單元“到民間采風去”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作為農(nóng)村學生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廣泛搜集自己所在農(nóng)村的民俗民風,如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婚喪嫁娶風俗、飲食舉止習慣、山歌“古文”“道情”(“古文”、“道情”為客家特有娛樂形式,南康市民均為客家人。)等,然后拿到課堂上就其內(nèi)容與語言形式進行辯論,讓學生在辯論和教師的引導下,正確認識這些民俗民風文化,形成正確的文化審美觀。

總之,只要我們能深刻理解新課標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設置的目的,創(chuàng)造性的用好用活教材(新課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造的開放性語文學習載體),充分挖掘農(nóng)村語文優(yōu)勢資源,農(nóng)村學校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不但能有所為,而且能有大作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第6篇:八年級語文教師范文

新課標實施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材內(nèi)容增加了“綜合性學習”部分,其中心內(nèi)容是在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突出學習過程中的探究性,重點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篩選信息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團結合作的精神”。而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標準中的新內(nèi)容,“沒有多少經(jīng)驗可供借鑒”。加上綜合性學習活動課的準備過程多是在課外時間進行,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致使很多的活動課流于形式。如何上好綜合性學習活動課,成為我們語文教師經(jīng)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以下是筆者近幾件來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就“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如何利用網(wǎng)絡資源”所作的一些嘗試,列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一.明確學生的上網(wǎng)任務

新課標人教版初中語文每冊課本都有六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每次活動的主題隨各單元課文主題的不同而不同,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活動題目和主題布置給學生不同的搜集資料任務。《說不盡的橋》(八年級 上)可布置學生下載各種形式的橋的圖片,打印出來帶到班上展示,并在網(wǎng)上查找相關資料,給有特色的橋建立小檔案,內(nèi)容包括:修建時間、地理位置、主要數(shù)據(jù)、作用與意義、建造者等,還可以附上關于“橋”的小故事。既鍛煉了學生上網(wǎng)搜集資料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有些方面資料的查閱,對中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搞不好還會勞而無獲,教師可盡可能地提供相關網(wǎng)站的網(wǎng)址。如《到民間采風去》(八年級 下),推薦相關網(wǎng)址可查到“五五回陽九,沿著沙岸插楊柳;九九盡了九,冬去春來花草稠”、“一九二九莫伸手,三九四九水上走……”等科學準確的農(nóng)諺?!侗称鹦心易咚姆健罚ò四昙?下)西部旅游網(wǎng),中國旅游網(wǎng),華夏旅游網(wǎng)。

二.借助網(wǎng)站,活動實踐

除了廣泛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無所不包的資源,筆者認為要使綜合性學習課更加有質(zhì)量,還可以在學校的專題網(wǎng)站里開設欄目進行探究活動實踐。如: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探索月球的奧秘》,活動前,我們在校園專題學習網(wǎng)站下開設了一個欄目:“月球之旅”,成立了我們班自己的“旅行社”,各學習小組又確立了本組的“旅游”主題。有的是開發(fā)利用月球資源,有的是揭開月球的面紗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開始借助網(wǎng)絡獲得了大量關于月球的信息,他們把這些信息加以篩選,存放在小組文件夾中。“旅客們”需要什么樣的“旅游產(chǎn)品”呢?我們又利用校園網(wǎng)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

你知道關于月球的來源有哪些嗎?你想了解月球上有哪些可利用資源嗎?

你認為在月球上能夠看到地球上的哪些景觀?你像知道“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嗎?你想體驗在月球上的生活嗎?

在進行深入的調(diào)查后,各“旅行社”已經(jīng)獲得大量資料,大家開始編輯處理,有的成員分析統(tǒng)計結果:32%的“旅客”對月球上有哪些可利用資源感興趣,21%的“旅客”想弄清在月球上究竟能看到地球上哪些景觀,27%的“旅客”希望將來能在月球上定居,13%的“旅客”或夢想與嫦娥共舞,或想品嘗吳剛的桂花酒,還有7%的旅客希望長大后能做楊利偉、費俊龍式的航天英雄。

經(jīng)過編輯分析,學生們又各顯神通創(chuàng)作了精美的“月球之旅紀念冊”,并上傳到學校的專題網(wǎng)站上,有的是網(wǎng)頁型的,有的是小報式的,有的就是幻燈片。

三.交流,小結評價

信息獲取了,還要給學生們提供交流的平臺。在老師的指導下,“月球驛站”的成員們通過校園網(wǎng)的專題學習網(wǎng)絡上的“在線交流”和即時問卷統(tǒng)計的技能,實現(xiàn)了校園網(wǎng)上的,同時在網(wǎng)上散發(fā)“月球之旅紀念冊”。

通過交流活動,學生對撰寫活動小結和體會更得心應手,懂得了“探究創(chuàng)新”“相互交流”“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在綜合性活動實踐中是多么的可貴,這也正是新課標對學生素質(zhì)培養(yǎng)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之一。

總之,在綜合性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要“積極利用網(wǎng)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時空范圍、提升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第7篇:八年級語文教師范文

一、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币簿褪钦f,學生一旦對某一事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實踐、探索、求知,并在這一過程中產(chǎn)生愉快的體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熱愛之情,進而主動地學習、鉆研、創(chuàng)造、體驗語文知識,這十分有助于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紫藤蘿瀑布》這節(jié)課時,教師首先以唐朝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引入新課,讓學生通過想象感受瀑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的氣勢。然后使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紫藤蘿花,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紫藤蘿花的恢弘氣勢,領略生命的色彩,進而將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

二、積極參與,構建和諧課堂

在長時間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剛進初中的學生能夠很主動地參加課堂活動,而年級越高的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越小,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只有在心情放松的情況下,才能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所以,要想使語文課堂變得高效,就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在講課過程中,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相互討論的方式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民主教學思想,為學生提供安全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使每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蘇教版)八年級下冊《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這節(jié)課時,教師先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找出難以理解的詞句,并以小組的形式相互討論,接著使用提問式的教學方法,問學生:“題目是一首歌的歌詞,它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最后將每個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在班上一起探討,并讓每名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使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三、成功體驗,樹立學習自信

在日常學習中,倘若學生經(jīng)常能夠感受到成功的體驗,就會獲得學習的。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設法為學生提供成功的滿足感。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問題太容易,學生不用思考就能答出,沒有挑戰(zhàn)性,即使答對,也不會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問題太難,會讓學生無從下手,可望而不可即,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喪失學習自信心,影響教學質(zhì)量。所以,教師在精心設置問題時,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深度的問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體驗,進而樹立學習自信心,并保持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同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答案可能是豐富多樣的,無論是否正確,教師都應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給予肯定,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給予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被教師稱贊的喜悅心情。學生獲得了成功體驗,就會對學習產(chǎn)生強大的自信心,進而更專心、更積極、更主動地學習語文。

第8篇:八年級語文教師范文

語文教學在完成學校德育工作任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因此,教師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應憑借學科特點,挖掘教材內(nèi)容,既注重知識的傳授、情感的熏陶,又進行規(guī)則方面的引領。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把規(guī)則自覺地形成一種習慣,知道用規(guī)則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課文《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的災難》時,要培養(yǎng)學生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學習《期行》(七年級上冊)時,教育學生懂得明禮誠信;學習《背影》《永久的悔》教育學生尊老愛幼等,這些都是極好的教育題材。

二、在綜合實踐中模擬,形成規(guī)則意識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可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币虼耍_展綜合性學習自然也為學生創(chuàng)設規(guī)則意識提供了氛圍。教學中,要積極縮短教學與生活的距離,將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統(tǒng)一起來,主動拓展教學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從而巧妙地滲透品德教育、規(guī)則意識教育、法制教育。 比如,八年上冊第五單元綜合性學習《環(huán)境小課題研究》,結合當前進行的環(huán)境綜合治理,讓學生走出去,親身體驗環(huán)境保護。當然,從安全教育的角度,就要遵守一些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讓學生在討論、篩選、確定、執(zhí)行規(guī)則中自己教育自己,達成一致性。也就是說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什么叫規(guī)則,體驗規(guī)則的重要,比如,外出活動期間的行車安全規(guī)則等。同時,在實際的活動中,學生明白了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在公共場所如何保持文明舉止等。

三、在寫作活動中關注,規(guī)范規(guī)則意識

第9篇:八年級語文教師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重組學習

人教版的語文教材,主要是按照主題編排的,文章的編排貼近學生生活,就某個主題進行學習探索,文體交叉,興趣盎然,便于師生就某個話題深入了解。但是,這種編排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文體不清,對于作家作品的學習過于分散,對于習題的創(chuàng)造性訓練較少,無序訓練較多而科學訓練較少……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推進要求我們創(chuàng)造性地教學,而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第一要義是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教學資源。只有如此,創(chuàng)造性教學才有堅實的基礎,才有良好的憑借。

在實際教學中,我就嘗試性地進行了教學資源的整合,做法如下:

一、將同一位作家的作品集中學習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中學習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們又接著學習了他的《五柳先生傳》(八下),還學習了他的兩首詩歌《歸園田居》和《飲酒》(八上和八下)。通過集中學習陶淵明的作品,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更了解了陶淵明作為田園詩的創(chuàng)始人及代表作家創(chuàng)作的動機及緣由,也更能夠理解他為什么會創(chuàng)作出千古流傳的名篇《桃花源記》。結合他的《五柳先生傳》我還讓學生查閱了他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較為全面地了解他人生的主要歷程,深刻認識其為人秉性,并分析他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之間的關系。在這一系列的學習過后,我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對陶淵明其人和作品的認識寫200字左右的文學評價,學生因為有了大量的學習積累,自擬題目寫出了許多較為深刻的作品。

二、將課內(nèi)外的學習資源進行整合

現(xiàn)行教材給學生提供的學習資源往往是零散的、不夠突出。為彌補教材的不足,我采用專題寫作、凝合資源塊法,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學習資源。

三、跨越學科,整合教學資源

在七年級下冊的教材中,我們看到有一個單元是文學藝術類,有《社戲》《竹影》《觀舞記》等作品。在學習中,我和學生一起認真欣賞了中國畫與西方的油畫,通過賞析這些美術作品,提高學生鑒賞美的能力。結合《竹影》中的介紹,于賞析中更深刻地了解了我們祖國的藝術瑰寶——國畫的魅力,增強了學生對國畫的興趣與熱愛。在學習《觀舞記》時,我們一起觀看了印度舞的視頻,我建議學生觀看印度電影,熟悉舞蹈這種藝術樣式,了解印度舞的獨特之處,鼓勵他們對于不同的藝術樣式都有所認識與了解,增強每一個人的藝術欣賞水平,熱愛藝術,熱愛美。再例如,在學習八年級說明文《生物入侵者》的時候,我讓學生結合生物課程的學習,向大家介紹除了文中列舉的生物入侵者之外,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在什么情況下給我們的生物圈帶來了怎樣的不可彌補的破壞……這種跨越學科整合教學資源的學習,使學生的認識是統(tǒng)一而又完整的,深刻而又有趣的,也使得學生知道了各門學科之間是相通的,樹立大語文觀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