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信息科學技術論文范文

信息科學技術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信息科學技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信息科學技術論文

第1篇:信息科學技術論文范文

(一)教師應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應用,不斷加深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我認為,要想實現(xiàn)信息技術和生物學科的“整合”,教師首先要對信息技術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至少每一位教師要能熟練使用電腦,平時要經(jīng)常主動上網(wǎng)搜集各種與生物學科相關的信息資料來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資源,并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經(jīng)常動手制作PPT、FLASH、AUTHWARE等,還要積極學習和掌握電腦的多種應用手段,在不斷嘗試中將其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二)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理解“整合”實際上是一種課堂教學中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或是效果,每一節(jié)課都有具體的任務,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在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面前,教學不能退居于后,成為次要部分,無論如何,教學都是首要內容,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獲得的學習結果,都是第一位的東西。利用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去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目標是必要的,但信息技術從屬于課堂教學的地位也是必然的。若信息技術能在教學過程最需要的時刻發(fā)揮作用,非常自然真實地成為教學過程中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步驟、一段過程……,這樣狀態(tài)下的課堂教學,就成為一種整合狀態(tài),它所達到的效果是我們所追求的課堂教學效果,此刻很難說是教學還是信息技術在起決定性作用,因為它們之間不分彼此,已經(jīng)完全融為一體,也就整合在一起了。

(三)信息技術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1.將微觀世界或宏觀現(xiàn)象通過視頻、動畫、聲音、圖片等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揭示事物本質,使抽象事物具體化。同時運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刺激學生的視、聽、看等多種感官,如用形象生動的圖像信號吸引學生的視覺,用音響適中、悅耳精煉的語言信號吸引學生的聽覺,特別是電教媒體的特技效果突破了信息傳遞中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能直觀地看到宏觀世界、微觀世界、遠方或過去的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了無限的延伸和擴展。2.關注全體、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對學習的倦怠心理,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生做題時,可以運用PPT打出不同難度的題,教師通過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其中,這樣既關注了全體,又達到了分層教學,同時也照顧了學困生的自尊心,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二、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問題

在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整合的實踐過程中,我有過困惑,總結過經(jīng)驗教訓,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盲目突出信息技術在實際教學中,不能片面追求效果的最優(yōu)化,不分課型、內容,不顧實際教學需要,盲目使用各種媒體。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工具或教學手段,如果利用得當,它就可以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如果沒有正確認識信息技術,那么素材、課件等就會變?yōu)榻處煹摹半姽唷惫ぞ?。我們如果片面夸大信息技術的效果,排斥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如以電子板書替代傳統(tǒng)板書,或是本應使用實物、模型、掛圖等常規(guī)教具的情況下,一味使用多媒體技術,就會搞得學生視覺疲勞,失去了觀看的興趣。長此以往,不但會影響信息技術的使用效果,而且還會事倍功半。因此,我們在使用信息技術時,應注意時間長短適中,信息適量,媒體搭配合理、有序、適當,而且要根據(jù)不同年齡特點的學生及教學內容需要選擇不同的信息技術手段,內容、設計上不應過于花哨,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二)使用信息技術時,應處理好教師、學生、教材的關系“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我想,不論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還是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都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型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適當?shù)赝ㄟ^各種媒介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動質疑等來提高判斷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同時教師也能對課堂收放自如,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高效性。但大家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信息技術時不能忽視教材,脫離教材,因為教材承載了當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學習任務。

第2篇:信息科學技術論文范文

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能否成功地引入課題,直接決定了一節(jié)課的效果。根據(jù)實際教學內容,每節(jié)課都力求采用學生最感興趣的事物來導入新課。

比如,在講Word版面設計這一課時,先通過電腦演示幾幅制作精美的賀卡,當學生邊欣賞邊贊嘆時。我趁機插入:“同學們,這些賀卡美不美啊?它們都是通過Word制作出來的,其實很容易,你們只要通過今天的學習,也能設計出一幅幅精美的賀卡?!贝藭r學生們的胃口已經(jīng)被“調”起來了,并對此產(chǎn)生了好奇,學習的欲望就如此強烈了,無疑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

1.努力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人們學習積極性的內部動力,也是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必要條件,學生學好信息技術課的前提是“興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從自己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中得出:“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币粋€人只有對某個問題產(chǎn)生興趣,才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才會啟動思維,才會以飽滿的情緒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它的辦法,才會主動獲取相關的知識,將“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并且,一個人只有在做事情時感到其樂無窮,精神才會高度集中,才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發(fā)明。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從問題的引入和學習活動的設計上下功夫,引人入勝的導入、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是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傊S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很多,教師要勇于探索和實踐。

2.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shù)膶ο螅侵鲃舆M行問題加工的主體。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幫助,利用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同時,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強調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教師的作用從信息的提供者變?yōu)橹笇д撸侨蝿栈騿栴}的展現(xiàn)者,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對于新的課程內容,只要學生能自學弄明白的問題,教師就不要用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設計出層次分明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用“自己學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提供讓學生“各抒己見”的機會。學習的主動權應交給學生,不能采用“填鴨式”來教學,更不能采用“機灌式”來教學。最后教師再通過課堂小結使教學內容系統(tǒng)化、完整化。而對于新技術,新名詞的教學,則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設想與追蹤。

例如,對“文字處理”的教學,教師只要向學生講清“Word2000窗口的組成”即可,其余的知識和操作都必須讓學生上機操作學習,教師的任務是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提出問題,并適時進行點撥,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的反饋。

3.以任務驅動教學,自主探究

在上機課之前,要向學生提出本節(jié)課學習的要求,明確學習任務,教師應把“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導火線”,根據(jù)學生的需要,采用“提出任務,學生自學,教師輔導,歸納問題,集中講授”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精選學生感興趣的和能用已學知識解決的任務,從而培養(yǎng)學生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是每位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講授這部分教學內容前,教師可事先準備一些用WORD軟件制作的精美賀卡、優(yōu)秀的電子報刊,向全班學生演示,并適時提出任務:如何利用WORD制作賀卡與電子報刊?要完成該項任務,可先將這個任務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任務,每節(jié)課完成一項小任務,引導學生逐步去實現(xiàn)賀卡、電子報刊或板報的制作,達到教學的目標。

4.活用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與結合,計算機的多媒體技術已越來越受到各學科教師的歡迎。而運用多媒體電子教室進行教學,能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如虎添翼,并為教師開辟更廣闊的創(chuàng)新空間。能改善教學媒體的表現(xiàn)力和交互性,使媒體呈現(xiàn)的教學內容更具體,更有利于知識的傳播。能使學生手、腦、眼、耳并用,使學生有新穎感、驚奇感、獨特感、直觀感。能喚起學生的“情緒”,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也使教師的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優(yōu)化了教學的過程,從而增加教學效果。

5.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師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探討,相互切磋。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教師不能低估學生的能力,要在相互討論中使學生提出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而且可以在討論中,使每個人獲取新的知識,受到新的啟發(fā)。還可以進行作品成果展示,可以采取自我評價,組內互評,小組間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雙向及多向評價。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總結自己的作品特色與不足;組內互評,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對小組作的貢獻;小組間互評,可以讓學生站在本小組的立場去比較和其它小組的差距;教師評價要客觀公正的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與不足。

三、讓學生在鞏固性練習中,進行知識的整合創(chuàng)造

學習信息技術最關鍵的動力就是學生的好奇心,求和欲和成就感,在教學中,我努力搞活課堂氣氛,鼓勵同學們之間相互交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我曾經(jīng)給學生布置過一項作業(yè),用所學知識制作一張賀卡,送給你的同學。學生在創(chuàng)作作業(yè)的過程中,不僅練習了WORD軟件的綜合運用,創(chuàng)作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并且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問題,我又趁熱打鐵地給同學們講授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辦法,保證學生學得更扎實。

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愿望。通過學生自己的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保證信息技術課的最大效率。

第3篇:信息科學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日趨廣泛,已經(jīng)成為教師調動學生興趣與思維、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提高教學效率、開拓學生視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以及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力求闡述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師生關系、教學效果等方面的一些體會。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教師角色的轉變。隨著我國計算機的普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使我感受到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手段有效載體的重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與反思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與快樂。

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由“樂學”到“會學”,努力使教學充滿情趣,各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多媒體的應用,設計激情生趣的導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我的教學亮點;用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努力讓學生走人情境!努力使學生自主探究新知,是我的教學想法。隨著新課程的教學,我在探索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上做了一些嘗試,現(xiàn)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探索興趣

“掌握知識獲得實際技能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復雜的認知活動,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求知欲是推動學生學習這一活動的主要動力?!苯嬛髁x論指出,學習環(huán)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也就是說,在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下,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還要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并把情境創(chuàng)設看作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實際證明,在導人環(huán)節(jié),教師精心設計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探索欲望的活動情景,能使學生處于一種良好的、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更為有效的投入到探索活動中去。

二、任務驅動,明確探索方向

“任務驅動法”使學生學習目標十分明確。學生緊緊圍繞這一目標,探求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方法,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興趣。“任務驅動法”使學生在完成一個個任務過程中主動地獲得知識,逐步提高能力,實現(xiàn)學習目標。

在課堂上,當學生探索欲望被激發(fā)后,老師相機提出本節(jié)課需要完成的任務。對于任務目標的設計尤其重要,任務目標應該盡可能與日常學習生活或其他學科內容密切聯(lián)系,那些僅僅是為了訓練某項操作而設計的任務,學生的興趣往往不大。提出任務后,再就應該引導學生圍繞該任務展開思考,該任務主要講的什么?完成該任務必須具備什么知識和技能,自己準備從哪些途徑來獲得這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該怎樣辦?這樣一系列問題有利于學生弄清任務含義,并按照一條正確的思路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要針對各個學生的不同情況,糾正錯誤的理解和思路,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獲取知識與技能。堅持這樣,對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將有很大的益處。

三、加強學科知識的整合,創(chuàng)設活潑生動的課堂

信息技術課程不是學習一些單純的知識,而是與其他學科相密切聯(lián)系。無論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還是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最有效的載體就是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我們淡化學科性,強調綜合性,有意識地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相整合,在信息技術課中Word的教學中一定有語文學科的內容,在Excel的教學中一定有數(shù)學的相關知識,在PowerPoint的教學中一定有美術的相關知識,信息技術課可以以其他學科內容為載體才能使信息技術課上得生動活潑而不顯得蒼白枯燥。因此,學習時應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地整合,還應較多地聯(lián)系生活、生產(chǎn)和科研實際。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不但應用了計算機、網(wǎng)絡、課件或網(wǎng)絡探究等新型教學模式,而且能夠使教師、學生更清晰地認識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義,科學地調整實施教育信息化的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務于促進學習,提高師生的教與學的質量。:

四、真正轉變教師角色,真正體現(xiàn)學生主體

第4篇:信息科學技術論文范文

1.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備課

在信息技術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進行科學教學工作的科學教師應注意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備課。在傳統(tǒng)的科學教學中,科學教師在備課時往往需要查閱大量的與課程相關的資料,在查閱這些資料時,許多教師可能需要去圖書館進行查閱,這樣不僅費時,而且還很有可能查不到自己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在信息技術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科學教學就不需要科學教師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科學教師只要利用計算機查閱與課程相關的知識,然后將課堂上所需要的知識復制下來,利用計算機將其制作成PPT,甚至科學教師還可以將相關的視頻、音樂保存在U盤里,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

2.借助多媒體進行科學教學

在傳統(tǒng)的科學教學中,有時候教材中會涉及許多圖像,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帶著大量的圖片、模型去教室進行授課。對于教師來說,帶著大量的圖片、模型進行教學不僅麻煩,而且還有可能會遺漏某些教具;對于學生來說,有時候坐的比較靠后的學生可能根本就看不清圖片、模型的內容,除此之外,有些學生可能在觀察圖片、模型之后,還是不能理解課本上的內容。在信息技術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科學教學就可以改善這一點,科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科學教學,將課堂上所要用到的圖片通過PPT進行播放,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可以播放相關視頻,使學生能更加直觀地理解。

3.注意將信息技術融入科學課堂

在信息技術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科學教學,科學教師不僅僅需要了解怎樣使用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資源進行教學,還應了解怎樣將信息技術融入科學課堂。在科學課堂上,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難免會忽視與學生的互動,使在信息技術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科學教學不僅不能提升教學效果,還可能會降低原本的教學效果,對此,科學教師應注意將信息技術融入科學課堂,使信息技術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小學科學課堂更加緊湊、更加生動。

4.利用網(wǎng)絡資源豐富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科學教學應注意利用網(wǎng)絡資源使教學資源得到豐富,為學生創(chuàng)造知識探究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學科學教學的核心目標應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的知識探究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信息技術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科學教學不應局限于查找網(wǎng)絡資源、利用信息技術,而應利用網(wǎng)絡資源豐富教學資源,使學生能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fā)自己的好奇心,自主地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探究,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5.注意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在傳統(tǒng)的科學教學中,完全沒有課堂情境這一說,因為科學教學中只有教師、學生以及課本等三個元素,學生要獲取科學知識只能通過課本和教師,教師也沒有任何途徑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在信息技術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科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而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則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與理解。例如,教師在講授《昆蟲》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由昆蟲的叫聲組成的音樂,使學生感覺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與昆蟲相關的圖片、影像,使學生對各種昆蟲的印象更為深刻。

6.重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科學教學中,教師一般是對照著課本進行講解,在進行知識的延伸時,教師采取的方式是為學生講述一些相關的知識,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模型,除此之外,所使用的道具也只有粉筆和黑板,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免有些枯燥,難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信息技術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科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對教學信息進行擴充,使學生能在多樣化的教學信息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仍以《昆蟲》一課為例,教師利用電腦為學生設計簡單游戲“送昆蟲回家”,讓學生為相應的昆蟲找到自己的家。設計這種游戲,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在無形中強化學生有關昆蟲種類的記憶。

7.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科學修養(yǎng)

科學課程所涵蓋的內容以及背景知識在所有課程中是最豐富的,對于教師的科學修養(yǎng)要求較高,需要教授科學課程的教師能夠掌握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天文、地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基礎知識,并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尤其是在如今科學技術發(fā)展迅速的背景環(huán)境下,如果教師墨守成規(guī),停滯不前,就不能跟上時展的步伐,對學生的發(fā)展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在信息技術網(wǎng)絡普及的今天,教師要時刻注意提高自身的科學修養(yǎng),利用方面快捷的網(wǎng)絡技術,不斷汲取最新最科學的理論知識,在研究中成長,在成長中教學。

二、總結

第5篇:信息科學技術論文范文

信息技術教師要轉變觀念,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首先,要多學習教育理念,特別是新課程。其實,很多教學科目,有些教學的基本理念應該是息息相關的。尤其自從自己親身教學信息技術課后,認真讀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認真吸取了其中的教育理念。信息技術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的深刻理解,能夠幫助我們更深理解信息技術學科的使命,它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地位如何,小學科學也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它的好多教學理念對信息技術教學是很有意義的,如探究教學法。在學校信息技術教師一般只有一二個,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進行跨學科聽課,在模仿中學習上課經(jīng)驗。新授的操作技能要讓學生明確新技能具體的操作步驟,教師既要注重這節(jié)課需要完成哪些知識點,又設計出包含操作技能重復訓練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不知不覺地進行著操作技能的重復操作,從而讓學生把基礎練扎實了。

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信息技術不僅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以及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操作、瀏覽等工具,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學生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而且提高了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那我們又如何來整合呢?一方面,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指導小組中安排一個信息技術教師,作為學生的信息技術顧問。當學生或是教師有技術上的問題時,信息技術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呐嘤?。另一方面,在信息技術課上設計了專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會應用技術來學習的方法與策略。主題化教學時,學生在一種學習資源環(huán)境下的教學,如果缺少知識資源,教師較難達成預計要實施的目標,自主學習更是不會達到。那么,可以制作一些關于這些主題學習活動的網(wǎng)站,讓信息技術性和文化性緊密地結合,在信息技術課中構建一種學習的環(huán)境。所以,多媒體教學光盤我們也要充分利用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聲有色”的學習環(huán)境。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課堂教學的多媒體化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從教材的使用者到教材的開發(fā)者

新課程觀認為,教師與學生才是真正課程的開發(fā)者、實踐者、實施者。教材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與教師開展各項學習活動的重要載體,所以教師要對教材的內容、價值取向等有準確的定位,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在新的課程觀的引導下,教師與學生對現(xiàn)有的教材,做出有效的處理。以互動生成的先進理念挑戰(zhàn)教材,發(fā)揮教材的“特殊功能”。很多信息技術教師把這門課程同于數(shù)學、語文等的學科看待,教學目的實施、教學方法以及考試模式都很大程度上受這些學科的影響。所以有時會感到索然無味、枯燥。目前,有的省市的教材還很單一,條件好的學校甚至已經(jīng)從一年級就開設信息技術課,這給我們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要求我們能夠創(chuàng)新地使用好這些教材,讓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得。小學信息技術有很多的內容: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畫圖、文字處理、網(wǎng)絡基礎知識等,在教材的編寫體系上,這幾個模塊是相互獨立的,而且教學順序也有嚴格的要求。但實際情況是,如果我們教師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話,學生肯定會喪失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我認為,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打破各模塊之間的界限,但每個模塊要有所側重,只要學生能夠樂意接受。例如,教學“文字處理”時,我把上網(wǎng)的一些基本操作教給學生,從而為學習后面的內容提供方便。目前,把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部分,我們如何在這樣的新標準下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我認為,要強調信息技術的學習在于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救贖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與學生生活實踐的整合,特別是在綜合實踐中的應用。在整合成風的今天,信息技術摻雜了太多的元素在里面。因此,信息技術的“本”,到底是什么?“本”還應落在交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并能用這些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信息技術的知識上。

四、結語

第6篇:信息科學技術論文范文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學活動主要由教師講授完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信息技術的應用,主要停留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層面,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從信息技術的使用時段看,它主要應用在課堂教學中,課前、課后主要是學生的自主預習與自我練習,由此造成信息技術的生存周期只局限于課堂上,不能覆蓋學生學習全過程,出現(xiàn)智慧教室大投入、小產(chǎn)出的局面。要想實現(xiàn)信息技術完全覆蓋教學活動,必須二者統(tǒng)籌兼顧。加強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課程內容的緊密聯(lián)系,將技術逐漸向課前課后拓展延伸,使學生在三個階段均可利用信息技術獲取知識。同時,教師能利用信息技術掌控課前、課中、課后學生學習情況,這就需要變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課前、課中、課后視為一個有機整體。而信息技術作為紐帶,貫穿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時段。第一,在線先學,各取所需。智慧教室平臺把多層次的學案制作成微視頻或PPT,作為資源包發(fā)送到學生終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和喜歡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異步學習。這是教學組織個性化研學課堂的出發(fā)點。第二,多屏助學,多維互動。這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電子書包”應用模式?;佑懻撛瓉碇荒茌斎胛谋荆萍s了互動的實施,現(xiàn)在的平臺實現(xiàn)了語音討論、直接手寫批注,結合先進的語音輸入法,實現(xiàn)師生、生生、媒體與學生等的多維互動。多屏助學,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讓“真學”在每個學生身上真實發(fā)生。第三,在線作業(yè),及時反饋?!凹磿r反饋”能夠即時檢驗、反復檢驗學生學習效果,讓學生在自我測試中鞏固所學方法,學會自主學習、自我測試、鞏固所學,也讓教師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學情,優(yōu)化下一步教學內容。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中的課堂教學結構,顛倒了知識傳授與內化的環(huán)節(jié),把知識傳授放在課前,學生具備了課堂內化的前期知識基礎后,課堂上主要通過協(xié)作與交流內化知識,形成意義建構。整個教學流程中,學生是知識內化與意義建構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知識內化與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為學生創(chuàng)造知識內化與意義建構的環(huán)境,并選擇合適時機介入學生的協(xié)作與交流,引領學生形成知識內化與意義建構的正確方向。

二、技術與教學內容的統(tǒng)整

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來源、表現(xiàn)形式、深度和廣度、交互性以及時效性等。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前后,教學內容的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由此可見,用傳統(tǒng)方法選擇教學內容,已不能適應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中的課堂教學要求。要想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高度融合,必須對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統(tǒng)整,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更多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以學生的實際水平為準繩,以智慧教室環(huán)境平臺應用工具為依托,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乃至增刪、更換,創(chuàng)生出適合學生實際、發(fā)展學科思想的教學內容,教學生之所需,教學習之所需,讓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的教學更有效、更有味。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半截蠟燭》是劇本體裁,筆者選擇“油燈換蠟燭”“抱柴端蠟燭”“裝睡拿蠟燭”三個場景進行教學。首先,在平臺上推送資源包,讓學生了解劇本特點及其與一般文章的不同讀法。接著,告訴學生劇本又叫腳本,據(jù)此可創(chuàng)作電影、電視劇,制作廣播劇和電影海報……然后,將全班學生自由分成六個小組,每組選擇一個場景,組內商量要把劇本變成什么。最后,小組成員借助平板電腦的視頻功能、語音功能、拍照功能進行展示。其中,前兩組學生將“油燈換蠟燭”利用平板電腦的視頻功能拍成微電影,第三、第四組的學生將“抱柴端蠟燭”,利用語音功能錄制成廣播劇,最后兩組學生把“裝睡拿蠟燭”做成畫報,拍照上傳。每個小組的作品展示完成后,全班學生根據(jù)文本鑒賞評析——亮觀點、找依據(jù)、說理由,大家各抒己見。在這里,筆者播放了《草船借箭》的微視頻,拓展了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基于此微視頻改寫成劇本。以學生先學為起點,以文本特點為依據(jù),借力智慧教室的網(wǎng)絡平臺功能,統(tǒng)觀平臺技術與教學內容,這樣學生的學習內容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提高學生的語言外化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技術與個性化學習的統(tǒng)一

個性化學習是指通過對特定學生的全方位評價,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在傳統(tǒng)課堂上,由于大班教學,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困難重重,但在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有了技術的支持,個性化學習便成為可能。如何讓技術最大化地“支持”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答案不言而喻:技術與個性化學習的統(tǒng)一。在預學環(huán)節(jié),智慧教室平臺提供多種數(shù)字資源供學生自主學習,將被動地跟教師學習變?yōu)楦鶕?jù)需要,主動調用資源庫中的相關數(shù)字資源進行學習、體驗、思考。例如,教學《七律》一課時,為了達成從詩句中體會詩人“大無畏的氣概、樂觀的精神”這一目標,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常常要求學生整齊劃一地觀看每句詩背后的有關歷史事件的圖片、視頻。學生反饋時觀點統(tǒng)一,口徑一致,顯得蒼白干癟。借助智慧教室,筆者為學生提供了自助式的數(shù)字資源,如飛奪瀘定橋的視頻、巧渡金沙江的文字、爬雪山的圖片,學生根據(jù)需要查看相應資料。通過資料的自主學習,學生對詩人心中瀘定橋鐵索之“寒”、金沙江水之“暖”等情感表達的體驗入腦入心,教學目標達成也就水到渠成,技術成了個性化學習的溫床。課堂教學中,智慧教室反饋系統(tǒng)自動收集不同認知水平學生有代表性的學習表現(xiàn),教師通過平臺生成的報告診斷學生認知水平、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等的層級差異,實施個性化學習。例如,教學《貓》一課時,第1~3自然段寫了貓的性格古怪的具體表現(xiàn),僅僅是幾個詞的不同,卻能反映出學生不同的思維水平、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將其分成A、B、C三類。A類學生不僅能準確提取關鍵詞語,而且思維嚴密,考慮詞與詞間的對應節(jié)奏并概括,例如,“膽小”這個詞就是學生根據(jù)段落中的“勇敢”一詞自己概括的;B類學生提取“高興、不高興”兩個詞,顯然沒有考慮詞串之間的關系,對性格古怪的理解也有所欠缺;C類學生將“溫柔可親”和“不高興”對比,思維上又遜于B類學生。教師在觀察時要從學生的表現(xiàn)中發(fā)現(xiàn)他們認知水平、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等方面的層級差異,收集各層級有代表性的表現(xiàn),對不 貓的性格古怪的具體表現(xiàn)同水平的學生推送不同的學習內容,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在課后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智慧教室技術系統(tǒng)更關注學生線上線下(虛擬課堂和物理課堂)的學習軌跡與行為分析,收集學習行為數(shù)據(jù),分析學習行為及其包含的若干關系,進而判斷學習是否有效發(fā)生,尋找學習盲點,對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詳細診斷,為學習決策提供支持,便于教師設計出針對學生薄弱知識的個性化學習方案等。例如,對于比喻、擬人修辭的復習,筆者將學生平時的錯題(學生端自動收集學生錯題歸入“錯題本”)依據(jù)四年級語文學段目標進行歸類、遴選,將含有不同比喻詞“猶如、如同”等的分為一類,將同類事物的歸為一類,將比喻與擬人易混淆的分為一類,以此為標準,設計5個題庫,以游戲方式進行。根據(jù)學生作答情況,系統(tǒng)進行診斷——如果判斷正確,順利進入下一關;判斷錯誤,教師利用“作業(yè)微課”功能將其拍成微課,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這樣學生可以經(jīng)歷不同題目的個性化練習,針對薄弱點進行針對性訓練。

第7篇:信息科學技術論文范文

教師這個職業(yè)需要與學生、家長打交道,體貼入微,關懷備至、富有愛心是與教師學生打交道的最基本要求。沒有學生不希望得到老師關心愛護,尤其是那些缺少家庭溫暖或者缺少親情關愛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的撫慰。所以,教師像慈父慈母一樣,對學生要有愛心和耐心。正如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弊鳛樾畔⒓夹g教師,專業(yè)能力是首選因素,其基本職責是用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來從事教學工作,因此,我們應該勤奮學習,嚴謹治學,有真才實學。另外,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還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時刻把握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動態(tài),始終站在新技術的前沿,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做一個永不懈怠的求知者。只有這樣,教師才會跟上時代步伐,才能夠引導學生不斷獲取新信息,進而獲得學生的信賴和喜愛。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出理想、和諧的信息技術課堂。

二、構建開放課堂,營造自主氛圍

課堂是師生互動、共同成長的地方,是師生思維碰撞,情感交融的場所,信息技術課堂上要建立尊重、平等的師生關系,給學生營造民主、寬松、自由的學習空間。我在做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反映:“我們需要的是氣氛活躍的課堂,師生融洽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中,我們的學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也可以很快完成教學任務?!庇纱丝梢?,構建理想和諧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師一定要關注生命的成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有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實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講述理論知識時,教師往往容易忽略實踐的重要性,常常會脫離了實際而去講“理論”,很容易讓學生不知所云,或者似懂非懂。例如,在講述計算機系統(tǒng)構成,以及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關系這些內容時,教師可以打開一臺計算機的機箱,告訴學生什么是主機,什么是外設和什么是硬件。然后再把這些零件組裝好,打開電源,這時學生發(fā)現(xiàn)計算機只有了硬件還不能運行,教師就可以趁熱打鐵告訴學生,什么是軟件、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關系。又如,在講述計算機中的二進制時,教師可以操作教室里多個日光燈的開關,讓學生明白,日光燈開關就是一種二進制開關,只有開和關兩種狀態(tài),而我們通過開合不同數(shù)目的日光燈開關,可以控制教室的亮度,進而向學生解釋,計算機中采用二進制,既可以使它的構造變得像電燈開關一樣簡單,又可以實現(xiàn)對數(shù)據(jù)的精確控制,這樣的教學形象又直觀,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很好。

第8篇:信息科學技術論文范文

摘要就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目前狀況進行分析和探索,結合本地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需求,在教學中作了一些初步嘗試。

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必修課在學校和社會已經(jīng)受到重視,但作為一門年輕的學科,在很多方面還很不成熟,學校和社會、學生和家長對信息技術的熟悉褒貶不一。

1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目標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熟練使用計算機快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解決實際新問題的能力,奠定學生應用計算機技術自主學習的基礎。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它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和其他學科全然不同的一門新興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涉及眾多的基礎學科和邊緣學科。信息技術技能將成為當今高中生必須把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信息技術也將會成為高中生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工具。

2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目前狀況分析

2.1教材分析高中的信息技術新教材已不再是零起點,是默認在高中生已具備小學、初中學習信息技術課的基礎上編寫的;實際上除了一些條件較好的小學和初中以外,有相當一部分學校并未開設本科目,高一大部分學生沒有任何基礎。在這種情形下,假如教師對學生的知識狀況不了解,還是一味地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授課,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2學生分析目前學校的班額大,在微機室上課時,一個教師需要面對幾十個同時上機的學生甚至需要2個學生共用一臺電腦;又由于中小學學習環(huán)境等原因造成學生計算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假如在課堂教學中仍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個教師很難照顧到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的需求。

2.3教學方式分析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仍采用廣播教學——“教師示范操作,學生跟著學操作”,造成學生在學習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依靠性,而不習慣自己主動通過閱讀教材或從其他途徑(如軟件的幫助系統(tǒng)或網(wǎng)絡)來獲取學習信息,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拓展和遷移能力較差。加之信息技術課的課時有限,課程所覆蓋的內容多而廣,假如按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做、教師輔導”的方式上課,在有限的課時里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將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2.4觀念分析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觀念上存在新問題。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非升學考試科目,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絕大多數(shù)學生覺得學好學壞無關大局,所以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主要從喜好出發(fā),喜歡就認真學,不喜歡就玩游戲或上網(wǎng)。

3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嘗試

3.1激發(fā)喜好,因材施教,注重全體學生的共同提高信息技術課不是升學科目,對學生來講,缺乏外界壓力。但是假如讓學生清楚地熟悉到學習內容的價值,學習喜好就會被激發(fā),自然而然就會從不想學到想學了。因此,學生內在的學習喜好的激發(fā)對信息技術學習尤為重要,教師應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盡最大的努力激發(fā)和維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喜好。

由于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教師必須對癥下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喜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提優(yōu)、幫差、抓中部,注重全體學生的共同提高。對信息技術非凡感喜好的部分學生,按課本內容的教學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們的學習欲望,在完成教學任務后,教師應當培養(yǎng)他們大膽探索未知領域,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絕不能放之任之,除了課堂教學以外,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愛心,幫助他們重塑信心,擺脫困境,鼓勵他們向優(yōu)秀學生學習,并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復習,盡量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絕大部分學生介于二者之間,教師必須抓住這部分學生,合理布置教學。學生是課程的主體,教師應因材施材,激發(fā)喜好,注重全體,從而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質量。

3.2充分熟悉學生,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需求適當調整教材內容或教學順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去熟悉學生,了解學生的目前狀況需求,了解學生群體的傾向性。備課時從整體教學觀出發(fā),采用“整體備課法”,即對所教學科,不僅熟悉了解各個學習階段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而且對全學年或整個學期的教學有一個全盤計劃,如教學內容的先后次序、學生的知識預備、各個教學內容將采用哪種教學方法或使用何種教學手段等等。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突發(fā)需求或喜好,結合本校教學資源的配置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時、適當?shù)卣{整。

“教有常法,無定法”,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對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最好體現(xiàn)。教師不應因為是新課改,就完全放棄原來的講授法而單純強調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這樣很輕易走入新課改的誤區(qū),而偏離“照顧全體學生”的課程目標。因此,為促進“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順利進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3.3發(fā)揮優(yōu)勢,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各類知識信息層出不窮,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更新,而這些知識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完全學到的,教師應對學生加以說明,從而使其意識到知識更新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自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分層次制定學習目標,盡量給學生提供自學機會。教材中符合學生知識水平的教學內容,可以先讓學生自學,再由學生通過討論(或辯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理解作出修正或對學生的新問題作出解答。信息技術課和傳統(tǒng)課堂相比有一個明顯的優(yōu)勢,就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更為廣闊,學習方法更為靈活,而不再只局限于教師的當面授課,信息技術課開放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學的知識寶庫,網(wǎng)上各種計算機相關的教程多不勝舉,形式豐富,還有著各類專業(yè)的論壇可供學習交流。教師可為學生推薦幾個好的網(wǎng)絡學院和技術論壇,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自學來豐富自身的知識,提高自學能力。

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淡化信息技術課的“學科本位”思想,強調它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綜合服務能力,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讓其意識到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教給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和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合作,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第9篇:信息科學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

一、前言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已成為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深深地影響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我國新課改不斷的推廣過程中,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快速的發(fā)展。作為一門實踐、應用性的課程,和其他學科不同,信息技術包含了理論和技術知識。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只有理論的教學是行不通的,必須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很好地運用實踐教學課程,通過有效的實踐教學,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提升初中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意義

雖然初中信息技術不是主課程,但也是初中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信息技術實踐教學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普及的程度遠遠高于我國教育普及的程度,簡單來說,一些先進的信息技術還沒在課本中出現(xiàn)時,已經(jīng)普及在人們生活中。信息技術課程模式不能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信息課堂效果和效率,構建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成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工作,具有深刻的教學實踐意義。

三、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節(jié)課能否學習到知識,不僅僅受到教師專業(yè)的技能和知識水平的影響,同時也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上的熱情,以興趣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還能使學生緊跟教師教學的思路進行聽講和學習。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帶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合理地進行意境教學,有利于課堂氣氛的營造,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重要途徑。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就業(yè)前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大學生畢業(yè)求職面試、簡歷、參加工作后的情況,信息技術企業(yè)在我國發(fā)展的情況,為學生展示一個出色的簡歷、出色信息技術工程的發(fā)展,并展示個人才能等,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地運用網(wǎng)絡資源,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圖片、視頻等,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進而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實踐操作動手能力。

四、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對策

(一)巧設教學任務

驅動教學課程發(fā)展主要組成部分是教學任務,也是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的任務,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充分使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的教學模式。這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探索能力和拓展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把營造學習氛圍、巧妙設計任務作為教學核心,強烈地進行問題動機的驅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交流、互動、協(xié)作,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要高效地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實踐活動。例如,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的“word文字處理系統(tǒng)”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小組討論,通過電腦的實踐操作進行交流和討論,激發(fā)學生更好地完成任務,達到高效教學的效果。教師在布置任務時,需要考慮到各個學生能夠完成任務的能力,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協(xié)作,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夠共同進步,提高成績和提升技能水平。

(二)分層教學

指導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潛力、技能水平等進行指導教學稱為分層教學,分層教學能夠科學、合理地進行有效的分組教學,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智力、知識水平等因素和存在的差異情況為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知識水平與智力差異的現(xiàn)象,并且信息技術水平也參差不齊,而分層教學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信息技術教學PPT的放映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A層的學生在PPT的創(chuàng)建和操作中引入動畫;要求B層學生掌握PPT創(chuàng)建的步驟和操作步驟,并且還需要加入動畫類型、秩序、屬性等設置;要求C層同學熟練掌握PPT的創(chuàng)建和設置,并運用文稿修飾等技術進行PPT的創(chuàng)建和操作。分層教學的模式,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信息素養(yǎng)的能力和思維,有利于學生更快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知識。

綜上所述,我們對信息技術技術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了全面的了解,我們也對信息技術教學中巧設教學任務、分層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通過本文的闡述,分層教學、巧設教學任務能夠有效地提高初中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的水平,從而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作者:陳曉清 單位:福建省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

參考文獻:

[1]韓立.“導學導練,自主互動”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01(08):250.

[2]曹剛.巧借現(xiàn)代信息技術構建數(shù)學高效課堂———信息技術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學周刊,2017,03(2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