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政治科技論文范文

政治科技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政治科技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政治科技論文

第1篇:政治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問題;對策

中國分類號:G633.2

引言

當前,逃課現象在大學高校里已經是司空見慣,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逃課現象更加嚴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逃課現象,不僅造成資源的閑置浪費,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秩序,也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探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的現狀及問題

據網上關于大學生逃課現象的調查統(tǒng)計,在回帖的近兩千名學生中,曾經存在逃課現象的就占96%以上,僅有不到4%的學生未逃過課,可見,大學生逃課現象在大學里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學生常逃的一門課程。為此,筆者對武漢音樂學院的大學生進行了一次隨機問卷調查,調查結果令人堪憂。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45%的大學生認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純粹是為了拿到學分;有16%的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對未來發(fā)展沒有用;僅有不到10%的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比較感興趣。目前,大學生上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著顯性逃課普遍、隱性逃課嚴重等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來預防大學生逃課已經迫在眉睫。

二、預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的措施

1.完善學校管理,優(yōu)化思政教育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風

高等院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主要場所,完善其各項管理,不斷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環(huán)境,有助于良好學風的形成,而良好的學風對于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著積極的作用。為了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性,減少學生逃課現象就必須不斷完善學校管理,優(yōu)化思政教育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風,為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提供一個與之相適應的環(huán)境。

一是廣大教師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學生的各門課程中去,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自覺加強思想道德的修養(yǎng)。二是要多利用校園網、學生QQ群等新媒介,傳播主流價值文化,為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設一個活潑、生動的環(huán)境。三是學校要積極構建“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三位一體”、“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大思政平臺,營造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政治覺悟。只有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得以提高,才會對思想政治學習產生興趣,自然也就不存在思政理論課逃課的現象。

2.推進思政理論課課程改革,增強課程吸引力

推進思政理論課課程改革,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開放式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增強課程的吸引力,才能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及方法論變得富有時代感和新鮮感,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中接受知識,實現教學目標。思政理論課的教師,要走近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將其融入到理論教學內容當中,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變得生動化、形象化、生活化。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大學生關注的、事件等社會熱點話題來作為課堂的開始,通過現實中的實際事例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的結合,使學生自己融會貫通所學知識,其效果要比強硬灌輸好得多,同時又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判別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3.提高思政理論課教師水平和素質,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得政治理論課變得嚴謹卻不失活潑,富有感染力,自然可以有效遏制學生逃課。作為政治理論教師,首先要保持敬業(yè)奉獻的精神,如果一名思政老師不熱愛自身的工作,上課敷衍了事,學生也不可能喜歡上該老師的課。其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同時要保持學科知識的與時俱進。只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儲備,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得心應手,才能深入淺出地講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作為政治理論教師,要不斷摸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技巧,靈活地運用教學力法和教學手段,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變得形式多樣、富有活力。首先,教師可以巧妙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引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學會思考、激發(fā)其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借助計算機等新媒介,用聲音、圖像和視頻等方式將枯燥的理論知識生動地表現出來,從而吸引學生的眼球和學習熱情,使抽象的、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4.完善思政理論課評價體系,實現課堂教學、考勤管理、課外實踐三結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對思政理論課的考評不能只注重理論成績,而忽視對學生思想道德和行為的培養(yǎng)。因此,必須要不斷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體系,改變當前逃課日益嚴重的現狀,實現課堂教學、考勤管理、課外實踐的三結合。

一是要完善課堂教學的評價。可以通過成立專門的督察小組,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檢查,嚴格要求教師的授課質量;引入競爭機制的職稱評價方式,讓每一個教師增強責任感,充分發(fā)揮其長處。二是要完善學生考勤管理。注重平時考察所占比例,實行平時表現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從而確定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評成績。平時表現主要包括: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情況、出勤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同時,要將學生的課外實踐納入考評項目,從多方面對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進行考評,多了解學生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實踐中的整體狀況,在考查學生的理論學習情況的同時,又可以考察其平時的表現情況。

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現象屢禁不止的背后,既有學校管理的缺失、教師工作的失職,也有學生自身紀律觀念淡薄等多重原因。預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工作,需要學校加強管理、教師提高素質、學生加強自律等多方努力。本文提出了諸多預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現象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但在實踐中如何具體落實,還有待進一步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戴云.高校本科學生逃課現象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第2篇:政治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課; 疑問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42.4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0)03-0063-02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出現了一些學生逃課、課堂上睡覺、看其他書籍、聽音樂等問題。是學生不愛思想政治理論課嗎?并非如此。不少名師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們不僅愛聽,而且聽得癡迷,名師的課為何能如此吸引人,原因千差萬別,其中,是否善于用疑問方式來吸引聽眾,是一個重要問題。那么,怎樣用疑問方式來激活思想政治理論課呢?

一、重設疑

“疑”的作用是很大的,有疑才能造成強烈的求知欲,才能引起聽眾的學習興趣。宋代教育家朱熹說:“群疑并興,寢食俱廢,乃能驟進”。[1]重設疑,即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要不斷地設置疑障,制造懸念,使教學雙方在解決疑問中,實現教育目的。也許有的同志會說:“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通俗易懂,有什么疑可設呢?”其實不然,疑是非常多的。

例如,在教育戰(zhàn)士認識入伍當兵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時,軍隊有位政治委員對所屬部隊的政工干部提出了這個問題:“請你運用我為人民站崗時間甚少,別人為我站崗時間甚多的事實,用簡單的算式向戰(zhàn)士講明,當兩年兵是自己應盡的義務的道理?”問題提出后,政治指導員們有的人用這樣的算式,有的人用那樣的算式,最終,大家認為最能說服人的算式應當是“80-2=78”,即個人壽命-服役年限=別人為自己站崗的時間。大家都反映說:“用這樣的方式來講革命的大道理,實實在在,足以服人?!边\用“疑”的力量,確能喚起聽眾的注意,開拓聽眾的思路。事實證明,這樣做是可以調動聽眾的聽課積極性的。

1.設疑于聽眾的意料外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似乎是人人都懂的道理,授課者不容易把課講得生動活潑,但若能注意從不疑之處設疑,激起聽眾的疑問,則能調動聽眾的學習興趣。例如,有位教授在教育大家要養(yǎng)成好的行為舉止時,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為什么說播種行為能收獲習慣?為什么說播種習慣能收獲性格?為什么說播種性格能收獲命運?”這一連串的疑問,來之不疑之處,但卻出于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耙伞?激勵著聽眾去思考。課堂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課后,不少聽眾說:“誰料到在行為舉止這么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上,竟有那么多的學問!”有位授課者在講授怎樣做一個聰明人時,給大家提出了一個思考題:“為什么河流不走直路走彎路?”誘導大家在釋疑中進一步明白了,當你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時,像河流一樣繞道而行,也是一種聰明。

不疑之處設疑,出意料外,又在情理之中,極大地吸引了聽眾的注意,調動了聽眾的興趣。

2.設疑于聽眾的已有知識上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設疑,要依據聽眾的已有知識,引導他們對新知識產生相似性的聯(lián)想,通過聯(lián)想達到觸類旁通。這就要求授課者在教學中要引導聽眾利用舊知和已知,去探求新知和未知,使大腦中已貯存的舊信息因新信息的刺激而劇烈改組。把聽眾帶進一個新知識天地,誘使他們產生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使他們能在新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3.設疑于聽眾的迫切需要中

當前,新情況、新問題比較多,群眾特別是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發(fā)揚民主作風。而某些基層干部卻高壓、強堵,不大注意發(fā)揚民主,怎樣解決這個矛盾呢?有位授課者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設了這么一個疑問:“火山為什么會爆發(fā)?”大多數人都能回答出,是因為地殼下的巖漿要往上冒,而地殼卻對它施加了強大的壓力,巖漿是壓不住的,壓力越大,壓的時間越久,它爆發(fā)得越猛烈。接著授課者又提出了問題:“現代科學家在多火山地區(qū)鉆上多眼深井,利用地下熱能發(fā)電,修建浴池供人洗溫泉,不僅緩解了火山的爆發(fā),而且造福于人類。在這里,科學家用的是什么方法?”聽眾幾乎都能回答出是疏導方法。授課者把話題一轉,聯(lián)系當前思想工作的實際給大家設了疑:“你畢業(yè)以后當了干部,若群眾對你本人或本單位有了意見,你怎么辦?”使大家深刻認識到貫徹疏導方針的重要性。這樣聯(lián)系大家的迫切需要設疑,緊緊地吸引了聽眾,給聽課者打上了較深的烙印。

總之,有疑才能造成強烈的求知欲;有疑才能產生認知沖突;有疑才能激勵聽眾去探求新知。所以,我們說,重設疑是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

二、善思疑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怎樣恰當地運用疑問來激勵大家的聽課積極性呢?

1.在生動描述中思疑

形象生動的描述,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能吸引聽眾認真聽講,能激勵聽眾認真思索。這就要求我們對講授的內容要精心設計,精心描述,通過繪聲繪色、生動形象的描述,把聽眾帶進相應的情景氣氛之中,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反響和共鳴,激勵他們集中精力,廣泛聯(lián)想。

2.在展開討論中思疑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在討論中思疑,更適合大學生把自己的見解、想法、經驗公布于眾,以得到公眾承認的心理。運用討論思疑,興奮點集中,興奮強度大,所思考問題的難度也比較高,聽眾都不甘心示弱,樂意去探討。例如,有位授課者在講授“為何優(yōu)秀者總是在良性循環(huán)中發(fā)展,而個別落后者總是在惡性循環(huán)中徘徊?”在討論中激勵聽眾去思考,氣氛和諧,生機勃勃,既充分發(fā)揮了授課者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又把聽眾推到了探索者的主動地位,有效地調動了他們探索問題的積極性。

3.在不斷提問中思疑

提問思疑,就是不斷提出問題,它有效地抑制了個別人的只顧聽課而不愿意動腦,促使聽眾在緊張而有趣味的思維活動中去尋求答案。連續(xù)不斷的提問能把聽眾引入路轉峰回的知識道口,激勵他們不停地去釋疑,思維始終被一連串的疑問牽動著。實踐證明,這樣思疑效果比較好。

三、巧釋疑

1.確立好地位

授課者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過程中擔任著設計者、組織者、檢查者和實踐者的角色。在教與學這對矛盾中,在釋疑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授課者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處于主導的地位。但“教”畢竟是“外因”,“學”才是真正的“內因”,外因是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所以授課者決不能把自己置于“救世主”的地位,決不能獨占釋疑的“拍板權”,要當“參謀”而不是“保姆”。正確的做法是:鼓勵聽眾積極思考;引導聽眾正確思考;指導聽眾巧妙思考。

2.掌握好時機

孔子認為,釋疑最恰當的時機是:在聽眾處于“心憤憤而口悱悱”的狀態(tài)下。就是說,在聽眾思維被激發(fā)起來,有了基本的頭緒,而從口頭上想表達又不能正確表達的時候是最好的釋疑時機。注意恰當地掌握釋疑的時機,能使聽眾在釋疑的過程中,充分地展開思維,并使思維向更正確、更高級的階段發(fā)展,在腦海打下深刻的印記,學到扎扎實實的知識。

3.運用好方法

釋疑的方法很多,難以逐一列舉。提出以下三種可供借鑒:

(1)參照式釋疑。啟發(fā)聽眾參照一定的依據來釋疑。借助于他種知識的力量,借助他人他事的客觀形象開拓自己的思路,并使自己之所釋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參照式釋疑,不僅可以復習和鞏固已學過的知識,而且可以把已有知識“鑲嵌”進新知識的序列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檢驗釋疑的正確與否。

(2)提醒式釋疑。當聽眾思維基本有序,但思路還不是十分暢通之時,授課者要適時地給以點撥、暗示、提醒,促使聽眾的思維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3)對比式釋疑。就是讓聽眾在正誤對比中探求正確答案。即把正確的答案和錯誤的答案放在一起,讓聽眾去甄別,讓聽眾去選擇。這是比較簡捷的一種釋疑方法。

第3篇:政治科技論文范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2011年1月~2012年9月本院的80例婦產科急腹癥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41歲,未婚30例,已婚50例。臨床中這些患者主要的癥狀有惡心、反胃、嘔吐等,對這些患者進行了臨床檢查,均存在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加的癥狀。

1.2方法

1.2.1診斷方法

對患者進行彩超診斷檢查,了解患者子宮以及宮腔的情況,并且注意患者有無卵巢異常包塊、附件等,若存在包塊,要對包塊的大小、性質進行確定。若有盆腔積液的情況,就應該要馬上為其穿刺,抽液檢查,確定其性質。

1.2.2治療方法

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解之后,積極的使用手術治療以及保守治療方式進行治療,手術方式是對有腹腔出血的患者采取的方式,若是因為腫瘤以及黃體破裂而出現腹腔出血的患者,可以視情況使用,保守治療是使用藥物來將胚胎殺死,達到治療效果。

1.3療效評判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消除,經檢查白細胞計數恢復至正常,隨訪無復況;有效:臨床癥狀好轉,經檢查白細胞計數恢復至正常,隨訪無復況;無效:臨床癥狀沒有改變,白細胞計數增多。出院后對患者開展隨訪活動,使用生活質量量表開展調查,主要對患者生活、工作以及情緒等方面影響進行評估。1.4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均采取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

對患者進行診斷,發(fā)現異位妊娠20例,急性盆腔炎30例,卵巢黃體破裂16例,卵巢囊腫14例。其中急性盆腔炎以及卵巢囊腫采取保守法進行治療,卵巢黃體破裂以及異位妊娠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經過治療后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總有效率為100%。

2.2生活質量情況分析

為了全面理解患者生活質量,80例患者均進行了2年的隨訪,選擇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分,患者治療前的平均生活質量評分為(2.1±1.6)分,治療后平均生活質量評分為(7.6±1.8)分,對比治療前后的平均生活質量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婦產科急腹癥臨床發(fā)生率居高不下,患者以腹部疼痛為主要的癥狀,還會有休克、出血等明顯癥狀。婦產科急腹癥臨床中發(fā)病快速,患者病情往往較重,因此醫(yī)護人員應該要對患者給予重視,積極的進行救治。婦產科急腹癥的誘因比較多樣化和復雜化,如盆腔炎、卵巢囊腫、黃體破裂均會引起發(fā)病。有研究人員表明,不同年齡段的患者發(fā)生急腹癥的疾病類型有較大的差異性,普通年齡段的女性較為容易出現異位妊娠和黃體破裂,月經女性出現黃體破裂的幾率要更高[2]。臨床中對婦產科急腹癥進行診斷能夠給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幫助醫(yī)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此次研究中,急腹癥患者的診斷,首先就是對其疾病的主要特點進行了解,對病情嚴重患者采取檢查和治療同時進行的方式,對患者的病史進行詢問,將一些可能會引起誤導的疾病先排除,比如闌尾炎、胃腸炎等。臨床中治療婦產科急腹癥使用的方法有手術和保守兩種,手術方法主要是對存在腹腔出血的換所采取的治療方法,對于感染性疾病患者則是以保守治療為主。部分患者的出血量比較小<300ml,有黃體破裂和流產型的出血性輸卵管炎癥狀的話,也可以選擇保守治療,但是前提是患者的生命體征穩(wěn)定,如果病情突然惡化,則應該轉為手術方式;急性盆腔炎患者可以用抗生素靜脈滴注和穿刺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將膿性液抽出,然后注射藥物,避免了使用開腹引流的方式進行治療。此次研究中,為黃體破裂以及異位妊娠患者進行了手術,急性盆腔炎和卵巢囊腫患者使用保守治療,兩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均為100%?;颊哳A后較好,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此次的80例患者經過治療以及隨訪調研,其治療前后生活評分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中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明顯。因此,對于臨床生命體征穩(wěn)定的婦產科患者,可以優(yōu)先考慮保守治療,但是如果病情危急,則應該選擇手術治療,避免患者無法獲得及時的搶救,危及生命。婦產科急腹癥屬于危急病癥不可以忽略,其會引起一些并發(fā)癥,危及患者生命,而且其主要癥狀腹部疼痛和很多的疾病有相似性,單純的以此判斷容易誤診和漏診,應該要將一些類似疾病進行排除,為患者進行詳細的檢查,如果情況危及,可以一邊進行檢查一邊進行治療,為患者的搶救爭取時間,在治療方法的選擇方面也是需要依情況而定的,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為前提來進行。

第4篇:政治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討論;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1-126-01

布魯姆說:“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引發(fā)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獨立思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教學效果,通常會設置課堂討論。但經過調查發(fā)現,討論的實際效果通常不如預期。

一、思想政治課設置課堂討論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課課堂討論題目設計不合理

主要體現為設置的討論題目難易度不當,教師往往是根據書本上的知識點來設置問題,有些問題過于簡單,直接從書本上就能夠找到答案,使學生不會認真討論,只是機械的從書本上總結出答案,而起不到激發(fā)學生自主性的效果。另外有些問題與書本聯(lián)系不大。學生討論容易偏離知識點,導致課堂的無序性。有些問題設置得過難,又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二)思想政治課堂討論分組不當

1.分組的隨意性。教師設置課堂討論的分組通常由于場地和時間的原因采取前后四人或同桌兩人為一個小組的方式,而忽視問題本身對組員的需求。這樣的分組討論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小組更多的會討論與課題無關的內容,如此一來課堂討論也就只成為一種形式,很難真正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有所啟發(fā),最終也只是依賴教師的總結得到知識而失去討論的意義。2.小組缺乏分工。固定小組和固定同桌的分組會導致小組成員由于思維定勢認為總是由同一名優(yōu)等生或上課積極的學生發(fā)言,從而在課堂討論中不認真,不能完全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而發(fā)言的同學在討論中也只會注重個人觀點的闡述而忽視同組其他同學的見解,導致課堂討論的參與度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暫差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討論過程的無序性

1.在討論前缺乏知識的準備和對自己觀點的醞釀,導致討論內容的膚淺和無序化。由于教師在開展課堂討論時通常不會提前讓學生進行知識預習和討論準備,因此在課堂討論中學生一時不知如何入手,討論內容會背離問題本身,甚至討論與課堂無關的內容。不能及時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是導致討論無效性的重要原因。2.教師在討論中甚少起作用。在課堂討論中教師往往不會參與小組討論或只是象征性的加入某組或某幾組的討論,而不會聽取每一組的討論內容和同學意見。因此學生在討論中也就不重視問題的解決,而是把任務交給每組回答問題的同學,依賴老師的總結。因此教師在討論中未能起到“引導、啟發(fā)、指正”的作用,也是導致課堂討論無序性的原因之一。

(四)思想政治課課堂討論總結的單一性

1.教師總結。教師在課堂上設置討論的目的是引出知識點,因此在課堂討論后往往是由教師進行總結?;诖它c學生通常不會在討論中盡力解決問題得出結果,而是依賴與教師的最后總結。2.典型學生總結。教師在討論結束后會請同學闡述小組觀點,經過觀察,一般發(fā)言的都是固定的幾位平時課堂發(fā)言積極的同學或優(yōu)等生,其不一定能很好地結合小組的意見,更多是表達自己的見解,使得小組討論缺少實際意義。

三、關于思想政治課課堂討論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討論問題設置的生活化、故事化

貼近生活、與學生有情感共鳴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有助于提高問題高論的參與度。如生活與哲學中“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一框中,若老師讓同學空談規(guī)律的含義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這樣的知識點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但若教師舉生活化的例子讓學生參與討論并自己得出結論,如“蘋果落地”不是規(guī)律是因為其揭示的是“萬有引力”的規(guī)律,體現了規(guī)律是事物間本質的聯(lián)系;“守株待兔”不是規(guī)律是由于規(guī)律是事物間必然的聯(lián)系等生活實例,讓學生對規(guī)律的含義自行進行總結,有更深刻的領會和記憶,也更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二)建立有效的估計評價機制

目的在于通過樹立小組成員的集體榮譽感,使得小組的每個成員在課堂討論和課程學習中發(fā)揮主動性,促進高效的學習。如教師可以對小組的討論前準備、討論的創(chuàng)新點和小組總結的情況進行評價,或是設置小組之間的互評。對于每次討論的評價結果賦予一定的分值,再按月或學期進行班級各小組間的評比。對分值高的小組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課堂討論的效率。

(三)采用新穎的課堂討論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1.改變成果匯報模式。不再由同學主動舉手回答本小組結論,而是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讓每個小組的每位成員都有可能成為小組討論成果的總結者。小組匯報的結果與評價機制直接掛鉤,這樣有助于每一名同學為了集體榮譽而認真的參與討論和總結。2.設置新穎的討論形式,如辯論賽。比如讓學生課前經過分組和資料收集,分析一個情景材料:市民沈女士在去縣城賣水果的路上被歹徒搶走了一車水果,沈女士去派出所報案,聽了案情后值班民警說:現在已經下班了,況且一車水果也不值多少錢,你明天上班時間再來吧,然后揚長而去。圍繞“民警應不應該管”這個焦點,開展一場辯論賽,讓學生自己通過思考和辯論明白民主監(jiān)督的實質及意義。這顯然比老師單純設置討論讓同學們總結民主監(jiān)督的意義更為有效,也能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參與度。

著名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杰斯曾說:“凡是教師能夠講述的、能夠傳授的知識,多半是死的、凝固的、無用的知識;只有學生自己發(fā)現、探究的知識,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識”。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去,主動去發(fā)掘和總結知識點,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形成師生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羅紹良,陳燕輝,陳志燕.思想政治課堂討論存在的問題調查分析[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1(1):78-79.

第5篇:政治科技論文范文

早在1992年,深圳寶安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發(fā)行了中國第一個可轉換債券??墒?、直至2001年,中國證券市場上的可轉換債券仍然是屈指可數。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投資者對它還不太了解,投資熱情不高。而主要的原因還在于證監(jiān)會對可轉換債券的發(fā)行主體規(guī)定非常嚴格,有資格發(fā)行的企業(yè)非常少。按現行的可轉換債券管理暫行辦法規(guī)定,可以發(fā)行可轉換債券的只有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重點國有企業(yè),也可以說,可轉換債券的發(fā)行主體只是處于成熟期的企業(yè)。但是從可轉換債券的本質特征來分析,可轉換債券主要適合于成長期的企業(yè)。

近幾年來,中國的高科技企業(yè)尤其是民營高科技企業(yè)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而新興高科技企業(yè)的融資渠道并沒有相應地發(fā)展。這使得許多高科技企業(yè)不得不放慢腳步,有的甚至處于停滯或倒退狀態(tài)。正是考慮到這種情況,國家有關領導觀部門已將在國內開通二板市場提上了議事日程。筆者認為這是可轉換債券在中國迅速發(fā)展的一個契機。在高科技企業(yè)迅速發(fā)展、二板市場推出在即的情況下,可轉換債券的發(fā)行主體應該逐步轉向以高科技企業(yè),尤其是處于成長期的民營高科技企業(yè)為主要的發(fā)行主體。

二、為什么在當前環(huán)境不可轉換債券的發(fā)行主體可以以農科技企業(yè)為中心

這可以從分析可轉換債券的本質特征入手。所謂可轉換債券就是發(fā)行后一定時間可轉換成同一發(fā)行者發(fā)行的普通股票的公司債券。從定義可以看出,轉債非常適合于處于成長階段的企業(yè)藉以進行融資。這主要源于其特殊的性質:可轉換性。對于我國絕大部分處于成長階段的高科技企業(yè)來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必須不斷進行研究開發(fā),并將新的研究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這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但是,它們的資金需求卻很難從現有的融資渠道中得到滿足。

企業(yè)目前最為常見的籌集資金方式是發(fā)行債券。銀行貸款、增發(fā)新股及配股,前兩種都屬于純債務性融資,后面兩種屬于純權益性融資。從統(tǒng)債務性融資來說,發(fā)行債券或銀行貸款都對企業(yè)規(guī)模、業(yè)績及其他財務指標有相當高的要求。這些要求對于成長期的民營高科技企業(yè)來說是很難達到的。即使得到一部分銀行貸款,也不能滿足企業(yè)的資金需求。從純權益性融資來說,在企業(yè)發(fā)展的萌芽期和成長期,因為發(fā)展前景尚不明朗,股權投資風險比較大,一般投資者也不敢輕易介入,所以高科技企業(yè)在發(fā)展前期很難進行大規(guī)模股權籌資。即使是在二板市場融資,一段時期內只能安排一定數量的企業(yè)上市,其融資能力也有限,難以滿足高科技企業(yè)發(fā)展的需求??傊壳俺R姷幕I資方式與我國絕大部分新興高科技企業(yè)的資金需求存在著一定的矛盾。而可轉換債券的可轉換性能較好地協(xié)調這種矛盾。

一方面,它最終可以轉換成權益性投資,所以融資規(guī)模不會受到企業(yè)現有規(guī)模的很大影響,因為投資者主要考慮的是企業(yè)的成長性,而高科技企業(yè)的成長性是比較突出的。另一方面,它具有債券的低風險性。它僅是給了參與債務性融資的投資者一種可轉換的選擇權,不是一定要求轉換。如果到了轉換班,投資者認為不值得投資該公司,他可以放棄轉換權,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早期介入的風險。對于已上市企業(yè)發(fā)行可轉換債券籌資也比配股或增發(fā)新股更有利。所以允許二板市場的上市企業(yè)發(fā)行可轉換債券,能更好地緩解資金需求壓力。

綜上所述,可轉換債券的本質特征(可轉換性),決定了它非常適合處于成長期的企業(yè)作為融資工具。也就是說,可轉換債券在本質上是適合目前中國的高科技企業(yè)的。對于高科技企業(yè),尤其是民營高科技企業(yè)來說,利用可轉換債券進行融資與其他融資方式相比,是具有比較明顯優(yōu)勢的。

三、可轉換債券的優(yōu)勢分析

1.維護現有股東權益,集中企業(yè)控制權。

現在非常流行的高科技企業(yè)融資方式是引入風險投資。誠然,風險投資可以在吸取資金的同時引入一套相對成熟的管理體制,幫助企業(yè)較快走上正軌。但是,它們的資金投入要占有企業(yè)一定的股權,因為企業(yè)自身規(guī)模較小,投入資金產生的股權稀釋作用是非常大的,這是許多民營高科技企業(yè)業(yè)主不愿意這樣的。可轉換債券則能相對較好地延緩和減輕這種股權稀釋的影響。相對于發(fā)行新股和配股而言,可轉換債券也具有同樣的優(yōu)勢。

可轉換債券通常要在發(fā)行一定時期以后,其轉換權才能生效。許多投資者又都會選擇在靠近失效期的時間來行使轉換權。這樣就給了企業(yè)一個準備期。待企業(yè)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國有資本較多時,同樣數量的股權投資產生的稀釋影響要小得多。這就能更好地維護現有股東權益,有利于現有股東控制企業(yè)的管理權。這也是業(yè)主希望達到的。

2.較低的籌資成本。

可轉換債券蘊含著債券轉化為股票的選擇權,也就是說它賦予投資者獲得股權收益的權利。一般來說,股權持有收益率要高于債券收益取正因為可轉換債券蘊含著這種潛在的高收益率。使得企業(yè)利用可轉換債券進行融資時,初期的融資成本要較純債務性融資的融資成本為低。所以,利用可轉換債券進行融資可以讓企業(yè)在其急需大量資金時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得相對較大規(guī)模的資金,這對成長中的企業(yè)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四、可轉換債券發(fā)行主體轉變的可行性

如果只有前面的主觀愿望,而客觀條件不具備,那是不行的。這里所說的客觀條件是可轉換債券必須要以企業(yè)已經或即將要發(fā)行普通股票為前提條件。如果沒有二板市場的開通在即,前面的所有論述都只能說是紙上談兵,不切實際?,F在二板市場的開通已成定局,只是時間的早晚而且。二權市場為高科技企業(yè)股票的發(fā)行上市敞開了一扇大門。同時也意味著高科技企業(yè)的可轉換債券可以在二板市場上發(fā)行上市。其意義在于增加了可轉換債券的流通性。也為可轉換債券的投資者提供了一條順暢的進入一退出通道,減少了投資于可轉換債券的風險。為投資者進行投資組合策略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第6篇:政治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問題分析;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6-0064-03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必修公共課之一,思政課在現實教學實施過程中的規(guī)律性、有效性、科學性一直是關注及研究的重點,如何實現突破與提升,始終是思政課教師需要面對的難題。我們從教學實踐出發(fā),緊密聯(lián)系高職思政課的實際,認為要重視通過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切實把握問題的基本脈絡,以此來強化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一、認識問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必要前提

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進一步指出高職院校要加強素質教育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也正是素質教育改革結果的一大體現。然而,如何把這門課程開設好,如何讓學生充分地意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以及這門課程的價值所在,這需要教師緊緊把握住認識的根源,這也是組織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必要前提,即學生對課程價值及意義的認識問題。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采集學生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面對的群體基本上是90后的青少年,這一代學生的成長與我們國家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對青年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正確形成更是有著舉重輕重的作用。若要把思政課的理論知識牢牢烙印在學生的心里,就必須追本溯源,回歸到教學對象即學生本身。為此,思政課教師應該立足于實際情況采集學生相關的信息,經過分析進行處理,使課堂教學做到是“有備而來”。一般而言,思政課教師可以運用查閱相關資料、檔案了解學生的情況;運用直接觀察法,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學習態(tài)度,掌握他們問題所在;運用相互交流法與學生直接進行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并予以足夠的尊重和耐心;運用分類整理法,將每一個現實的學生現實的問題分門別類規(guī)整好,以便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運用問卷調查法,從總體上把握學生問題的趨勢。

(二)建立問題體系

基于思政課教學有效實施的需要,教師要想切實地提高教學效果就要事先建立問題體系,這樣將更有助于課堂上教師的“教授”與學生的“學習”,也有助于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新的信息與新的突破。針對建立問題體系的需求,可以從時間維度和教育對象這兩方面來考慮。首先,從時間維度看,分為“結束性問題”“現實性問題”“發(fā)展性問題”。“結束性問題”通常指學生在已有結束的成長、學習過程中所表現的思想、行為等狀態(tài);“現實性問題”通常表現在處于現實社會與校園環(huán)境之中,當代大學生思想行為方面呈現出來的思想、行為等狀態(tài);“發(fā)展性問題”主要是指大學生在未來即將面對的成長過程中,以個人發(fā)展為主旋律的相關問題。其次,從教育對象視角來看,側重大學生現實、學習生活的“橫斷面”,突出表現在: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如何、學習態(tài)度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家庭關系如何、還有諸如如何看待社會不良現象、如何面對時尚潮流、如何有效利用網絡、如何確定未來人生目標等,這些都將是建立問題體系的依據。對思政課教學對象的問題有了基本認知之后,要落實的是如何有效建立問題體系。主要著重三點:第一,要充分利用采集的問題;第二,要將所發(fā)現的問題,依據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第三,建立問題檔案,形成規(guī)范的問題庫,便于系統(tǒng)加以解決。

(三)了解教育對象問題現狀

思政課教師應根據已經建立的問題體系,按問題的類別了解學生問題的現狀。重點掌握問題的現狀:涉及哪些方面、嚴重程度如何、關鍵影響因素有哪些、存在形式以及學生問題的發(fā)展趨勢等。教師只有對學生存在問題的現狀做到心知肚明,區(qū)分主次,抓住重點,才能切實增強高職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四)確定解決問題的目標

高職思政課教學要確定清楚解決問題的目標,教師要知道根據所講的教學內容是旨在解決學生身上的哪些問題,有哪些層次,對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必須依托于講授、引導的內容。確定問題解決的目標通常需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在認知上,大學生往往存在對事與物,乃至整個世界混沌的感覺,教師則應該積極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二是在情感上,在教育對象具有了一定認識的前提下,應努力促使學生從不愿意向愿意、從不相信向相信、從不喜歡向喜歡、從不參與向參與的方向產生漸進性的轉變,歸結為個人心態(tài)反映程度的調整即是情感的轉變;三是在行為上,當大學生以消極的態(tài)度去思考、處理問題及事件時,思政課教師則要盡可能通過課堂教學轉化他們的思維模式,進而讓他們能夠以一個陽光、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與處理,并且應鼓勵他們積極付之行動,學會改變,學會參與,學會實踐,以堅定有力的行動來承擔與改變,挑戰(zhàn)自我,不斷進步。

二、分析問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施關鍵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群體各種問題的發(fā)現正是實施“問題意識”教學的起源,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亦是基于對教學對象各類問題的有效分析。

(一)認識“問題”的起源

從對學生問題的采集、了解到學生問題的現狀來分析,表明其問題不是從來就有的,更不是憑空而降的,它是切切實實跟每一位學生的現實緊密相關的,而且,每一位學生主體不同,問題的源頭和形式必定不同。這需要思政課教師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來解決每一個具體問題。

指出:“大家明白,不論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關聯(lián),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規(guī)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思政課的教學亦是如此。面對高職學生的教學,教師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立足于“每一個現實的個體”即每一個現實的學生,將他們作為教學的主體,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個性與特點,進而來準備思想政治理論的實踐教學才更有針對性。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問題”的起源出發(fā),從學生自身出發(fā),要盡可能地了解學生主體曾經的成長環(huán)境、現在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思想狀態(tài),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二)分析“問題”的構成

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施來看,“學生問題”主要基于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涉及到的三大問題:歷史問題、現實問題和未來問題。

首先,從歷史問題的角度來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面對的是思想“半成熟”的大學生,他們的所想、所思以及最后的行為定向始終是來源于曾經的生長及學習環(huán)境。作為教師,更應該盡力著眼于學生家庭背景;著眼于學生在曾經的學校受到過哪些思想的影響;同時不可忽視學生在他們當地的地區(qū)又有著怎樣的一種社會生活氛圍。通過以上分析,教師應該把握多方信息,確定教學內容及目標“定位”,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次,從現實問題的角度來看,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授課的對象高職學生屬于一個特殊群體。作為一名合格的思政課教師,更要盡量走進學生的內心,盡可能地去了解他們的期待與愿望。再次,從未來問題的角度出發(fā),思政課教師的責任遠遠不止在于幫助學生解決過去存在的問題、澄清認識所關注的現實,而在于從更深層次視覺來引導學生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從容地面對成功與失??;如何做到始終如一地恪盡職守、愛崗敬業(yè);如何能夠正確地處理個人與集團的關系,旨在幫助他們實現未來的更好發(fā)展。

(三)明確“問題”的環(huán)境

通過分析學生問題的構成,可以發(fā)現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重大。由此可以明確地得出,家庭熏陶、社會影響與學校教育都對學生具有深刻的影響,一定意義上可謂同等重要。

首先,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是長久而深遠的,但是,在父母與子女的溝通中,往往表現出差強人意的地方,有些家長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與子女溝通,無形之中加深小孩排斥的心理,甚至是害怕的心理。久而久之,孩子習慣性地偽裝自己,把自己封閉在一個自我的世界中,問題逐漸形成。

其次,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負面的信息。高科技的電腦、手機似乎成了主宰、支配學生的工具,一些學生并沒有充分利用發(fā)達的技術產品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學業(yè),反而沉迷于網絡游戲之中,或者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網上進行交友聊天。另外,社會上的不健康的思想無形之中侵蝕著他們,致使他們追求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最后,學校環(huán)境對學生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分別體現在校園文化上、教師的教學模式上和學生的群體的影響上。

(四)界定“問題”的狀態(tài)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學生問題的狀態(tài)一般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要么自卑感強,要么過于自信,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第二,情緒波動大,難以控制;第三,意志力、自我約束力不強;第四,日常生活習慣不良;第五,對學習興趣度不高,學習能力低下。

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來看,把握核心“問題”已無形之中成為大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生命之樹,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得好與壞,直接影響著當代大學生今后步入社會的發(fā)展。高職院校乃至高校的畢業(yè)生從學校到社會的角色轉換,他們應該如何盡快地從容適應,以及他們面對當今復雜的國際形勢,又該如何理性、冷靜地看待問題,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教師認真思考、總結。

傳統(tǒng)的教學中,強調的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這樣一種教學模式往往會導致學生處于消極的學習狀態(tài),久而久之,使得他們失去學習興趣,甚至喪失思考問題的能力?,F在大力倡導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樣學生蘊藏的知識才會得到釋放,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解決問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現實要求

思政課需要具備創(chuàng)造力的教師,要更加注重教學內容、方法的設計,借以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若干“問題”。

(一)主題講授以“理”服人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多數人看來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理論性很強的課程。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這門課程是緊緊圍繞當今時代正在發(fā)生的社會現實,運用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在這樣的一個傳授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做到“真心、真信、真懂、真教”,明確教學主題,掌握教學“事理”,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例如,選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形象生動的案例讓學生由外及內,促成內心認同,接受教學內容及要求。哈貝馬斯指出:“認同歸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識、彼此信任、兩相符合的主觀際相互依存。認同以對可領會性、真實性、真誠性、正確性這些相應的有效性要求的認可為基礎”。所以,在主題講授的過程中,要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問題焦點多列舉事例,依據事實,講授道理,進而引導學生,做到循序漸進。

(二)互動答疑以“誠”待人

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現代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施中,討論式教學法將可以更好地啟迪學生的思想。然而,這樣一個雙向互動的教學模式對教師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即必須以最真誠的態(tài)度面對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本身就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應當與當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生態(tài)是緊密相連的。作為教師,對于知識的掌握必須是相當寬廣而豐富的。但是,在如今正值信息化的網絡時代,學生接受知識、資訊的渠道十分廣泛,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的視野與思維。不可避免地出現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超出了教師的掌握范圍之內,此時,教師誠懇的態(tài)度顯得尤為重要,要體現出真誠、真實、真心,絕不是強加于人,而是共同探討。

(三)課堂歸納以“悟”導人

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論的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抽象地闡述概念,三尺講臺之下將會是死氣沉沉、學生昏昏欲睡。如果教師能夠結合知識點恰當地創(chuàng)設情境模式,在情境之下實施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在教師有意識的問題建構中搭建起知識的模型,使其身臨其境有所感悟,對教學內容及問題有所認知與領悟,以“悟”導人。但是,這種教學過程對教師的要求極高,教師要充分把握思想政治課程的要點,也要細致入微的觀察、分析每一位學生的特性,把握住問題的核心,有效準確歸納教學關鍵點,設計出一個個有目的教學單元,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情感,進而促進培養(yǎng)學生健康成長。

(四)項目實踐以“行”化人

當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是偏理論性的,即使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設計多種教學方法,盡量與學生進行互動,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正所謂“如果所溝通的知識不能組織到學生已有的經驗當中去,這種知識就變成純粹言語,即純粹感覺刺激,沒有什么意義”。由此,思想政治課教學還應該設計實踐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豐富理論課堂。讓實踐豐富與支撐理論知識,力求學生動之以“行”,以“行”化人,達到體驗學習的目的,讓實踐豐富學生對感知世界的認識。

參考文獻:

[1].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1.

第7篇:政治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思想政治理論教學 高職院校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63-01

一、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我國的大學生數量在逐年增長,這就意味著大學生的就業(yè)形勢日益嚴峻,當今的人才市場競爭激烈,急需一批掌握精湛技術的畢業(yè)生投身于企業(yè)中?,F代學徒制就是一種集校園教學與企業(yè)實習與一體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有目的性地進行學習,在學習與工作的相互協(xié)調下,學生能學有所用、即學即用,并在工作中反思、繼續(xù)學習。但是,當前,我國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學徒制下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發(fā)展。

二、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傳統(tǒng)化,難以滿足當代企業(yè)的人才需求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很多高職院校都引導學生學習課程時“死記硬背知識點”,沒有使學生培養(yǎng)成良好的理解思維與能力。在學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與其他基礎課程,尤其是理工科課程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政治意義遠遠大于教育意義。這主要是因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思想政治方向上要與國家保持一致,所以要注重熟記,把政治教學內容熟記于腦海中,于是就出現了“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但是,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企業(yè)需要的不是沒有主見的人,而是希望學生能理解好理論知識,懂得這些知識對于現代企業(yè)管理的意義。

2.校企兩點,管理困難

在學徒制模式下,學生要在學校與企業(yè)兩點之間經常往返,而這給院校的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學徒制的最大優(yōu)勢是使學生早早進入企業(yè),而不是等到學生畢業(yè)了才安排學生去企業(yè)進行實習,學徒制使學生在企業(yè)中真正成為其中的一員,為學生帶來了歸屬感。但是,在學校與企業(yè)間,學生的經常往返不僅給院校管理帶來了困難,而且還會增加學生的疲憊感,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問題的對策

1.提高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

在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目標上,要本著以德立人的教學目標來進行理論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如果一個學生的道德敗壞,那么即使他掌握豐富的政治理論知識也不會對社會有貢獻,甚至有可能會危害社會的安全與穩(wěn)定。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學習黨的先進性以外,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勇于探索理論知識,形成自己獨特的世界觀。在教學中,要確保學生能熟練理解、掌握本專業(yè)的知識與技術,以便學生在企業(yè)實踐的過程中能將課本的道德理論知識加以運用與實踐。

2.校企共建,雙元育人

學徒制的兩大主體是學校與企業(yè),兩者缺一不可,所以院校要與企業(yè)簽訂學徒制聯(lián)合培養(yǎng)協(xié)議,使院校與企業(yè)共同育人,發(fā)揮雙方的優(yōu)勢,彌補自身的缺點。在校企合作培養(yǎng)學徒的過程中,院校的教師主要負責教授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給學生;企業(yè)的師傅則負責帶領學徒,把職業(yè)崗位中的實際操作技能教給學生,并引導學生把課堂中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聯(lián)系起來。由于學校與企業(yè)是共同合作的,所以在對學生的考核中要由校企雙方來共同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學校里的教師主要通過學生的出勤率、課堂表現、平時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以及卷面成績來評定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學習情況,而企業(yè)中的師傅則負責評價學生在工作中的表現,并通過實踐操作來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校企雙方的合作下,學徒制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為企業(yè)培養(yǎng)了優(yōu)秀的人才。

3.合理安排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解決學生課堂學習與企業(yè)實踐時間沖突的問題,校方要合理安排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學校要與企業(yè)商量,應當怎樣安排課程才能不影響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同時也能使學生有效掌握實踐技能。在實際的教學中,院校要根據企業(yè)的實際需求來安排整合課程,使學生學習的課程能有效彌補在企業(yè)中當學徒的缺點,一方面能對學生的實踐進行引導,另一方面能對學生的實踐進行總結、歸納,以良好促進學生的學習。企業(yè)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來安排必要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而且要定期對學生進行培訓,引導學生把課堂中的理論知識與企業(yè)中的實踐技能聯(lián)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學徒制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同時也為我國人才市場培養(yǎng)一批批優(yōu)秀的技能型人才,但是院校要善于調查與發(fā)現,找出當前學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給出相應的對策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院校要與企業(yè)合作,合理安排課程,共同考核學生,攜手培養(yǎng)人才,為我國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人才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李祥.高職院校試行現代學徒制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28.

第8篇:政治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問題

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門話題,有不少學者對于模式的創(chuàng)新也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并提出了許多新的教學模式如開放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等,這些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提高了教學效果,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輕理論、重表象等種種問題,歸結起來主要是沒有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教學內容是教學過程的核心與靈魂,是主要方面,教學形式和手段則是次要方面,無論如何變化都要以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為主。如果不能處理好內容和形式的關系,例如,課堂上講笑話或播放視頻,如果教師能把握一定的度,采用這些形式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也能使教學內容更直觀生動,但是,如果一味地濫用這些形式,也可能起到反作用。如有的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故事或笑話連篇以博得學生的注意,或大段時間播放長篇視頻,有的教師的故事、笑話或視頻與教學內容相關性不大、針對性不強或過多,就可能會沖淡教學內容的主題,看起來課堂上笑場不斷,非常熱鬧,但久而久之反而會讓學生生厭,或者是一堂課下來還無從抓住教學中心內容,出現心理學上的后攝抑制負效應,這樣會使這些教學手段適得其反,達不到預定的教學目的。各種教學形式無論如何花樣翻新都應當以教學內容為中心,如故事或笑話應當圍繞教學內容而安排設計,而不僅僅是讓學生一笑了之,而應當讓學生從中有所感悟或被引入教學的主題進而深化對主題的理解,多媒體視頻的選取應當短小精悍,針對性強和教學內容密切相關,這樣才可能真正地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反之,過長或過多的視頻內容不僅容易使人分心,還無法使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最終會失敗。關于內容和形式關系上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輕視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論教學具有引人深入思考的特點,成功的理論教學會讓學生受益終生。有的教師輕視基本概念、原理這些理論基礎中重要的內容,片面地強調案例教學的作用,認為只有案例教學才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幾乎拋棄了理論教學,代之以案例教學。沒有一定的理論儲備,任何創(chuàng)造性思維都將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學生連基本的概念和原理都未厘清,缺乏對理論的透徹學習,那么,案例教學中學生就缺乏深入分析的理論武器,這對案例教學是有害無益的。在開放式學習和案例討論學習等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才有可能將分析推進到一定的邏輯深度,否則雖然引用的案例引人入勝,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引起學生關注的是案例本身,學生參與時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論知識而就事論事,而無法真正理解案例中包含的重要哲理,無法實現知識的遷移,更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也達不到教學目的。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必須為促進教學內容的掌握服務,否則就會流于形式,也就失去了教學改革的意義。

二、“放”與“收”的關系

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單向輸出模式,不斷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潛能,開拓他們的思維,改變原有的單一的思維模式,變集中思維為發(fā)散思維,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培養(yǎng)批判精神和批判思維。批判思維是創(chuàng)新的先導,如開放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講解教學內容,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接收教師傳遞的信息為主動搜集和學習內容相關的信息,并對搜集到的各種素材進行綜合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講解,學生會對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案例討論教學則讓學生們展開頭腦風暴,針對某個案例集體討論,各抒己見,各種思想的碰撞、交匯與融合促進了他們對于案例及相關知識的深入理解。這種教學模式上的“放”無疑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但是我們也應當注意到這其中也有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識形態(tài)領域出現多元化趨勢,文化沖突不斷,敵對勢力對我“西化”“分化”有愈演愈烈之勢,這些都容易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干擾,加之由于認識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價值觀的偏差等原因,部分學生可能會在認識上走入誤區(qū),出現一些偏激的甚至是錯誤的觀點。作為以為指導思想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應當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這時教師應當對學生的錯誤思想采用適當地方式和方法加以正確地引導,而不應當縱容錯誤思想的滋長和蔓延。要做到“放”中有“收”,盡可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讓他們擁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和為之奮斗的崇高精神。

三、主體與主導的關系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又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師生配合,教學相長這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的好壞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否取得實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表現在制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任務,組織教學過程,傳播理論,為學生答疑解惑等幾個方面。但當前一些高校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進行積極的引導和精心指導,采取了“放羊”的做法,如案例分析討論課上讓學生討論發(fā)言后教師沒有進行總結或點評,指出發(fā)言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甚至是錯誤觀點,這樣會削弱討論課的實效,精彩的點評能對討論課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既能體現教師主導作用,也能激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處理主體與主導的關系問題上容易出現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教師“一包到底”的現象,即從主題確立、計劃制定、活動開展、實踐總結、成果匯報,都由教師主持進行,沒有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的角色定位,這種問題在實踐教學中尤為突出,這種教師大包大攬的作法會導致學生學習主體的能動性無法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一項關于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的主體性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很好發(fā)揮,體現大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做法還沒有得到大學生的普遍認可;大學生參與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還不強,與大學生主體性發(fā)展需要相適應的主體能力還不完全具備。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就應當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給全體學生足夠的思維和練習時間,學生才能真正有可能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要運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讓學生享受當學習的主人的樂趣,享受探求知識的樂趣。其次要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教學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學生的思考過程,只有引發(fā)學生思考的活動才能稱為教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人到學校來上學,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的還是為了變得更聰明。真正的學校應該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币虼艘獑l(fā)引導學生在參與教學過程中主動地探討索取知識,獲得成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處理好主體與主導的關系上,一方面既要扮演好主導者的角色,精心安排教學內容與形式,與學生展開互動,積極合理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來,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一定的思維和活動空間,使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基本理論、基本原理進行深入學習與理解并能在實踐中具體地靈活地加以運用,使理論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逐步地滲透到他們的頭腦中去。

綜上所述,處理好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放”與“收”的關系以及教學中主體與主導的關系,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這就對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蛾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2005)中規(guī)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者,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精神文明的傳播者,要不斷提高理論素養(yǎng),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做堅定的者,做教書育人的表率,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弊鳛橐幻枷胝卫碚撜n教師,必須自覺地不斷學習與實踐,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理論水平和教學藝術修養(yǎng)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理論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才能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所具有的特殊的政治教育功能,才能做好理論的傳播者,大學生的引路人和指導者。

參考文獻:

[1]朱寶榮.應用心理學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第9篇:政治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效果 實踐 創(chuàng)新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向當代大學生傳授中國化理論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觀念、認識以及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還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良好的高校課堂的建立,同時也阻礙了學生個人的發(fā)展。只有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理念以及方式,才能不斷提升相應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對學生的人格形成、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的良好促進作用。

一、高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現階段我國高校課程中的一門必修課程,有著極其重要的課程意義。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課沒有成功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程成為一種形式和任務,相關的教學內容演變?yōu)榭荚囍攸c,對課程中蘊含的深刻的理論基礎沒有進行很好的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尚未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老師是課堂的主導者

在我國當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由于教學觀念方面的落后,使得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是主導者。老師對教學的相關進度、內容和方式進行安排,學生只是在被動的參與,這是一種對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化教學理念的一種背離。老師是課堂的主體,使得課堂只是在一種“教”的氛圍中,而真正參與“學”的學生沒有進入到學的狀態(tài),與老師的教學相脫離,從而使得學生沒有從課堂上吸收到相關的知識內容。

(二)理論與實踐相脫離

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相關政治理論是我黨、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并且借鑒各民族、國家的優(yōu)秀思想成果而得出的,具有堅實的現實土壤,是經得起檢驗的真理。理論也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不斷的更新,加深實踐者對其的認識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我國的現階段教學中還是以一種注重相關的理論知識教學的方式在開展,學生也主要是從課程上學習到相關的理論成果,而對于實踐環(huán)節(jié)少有接觸,這使得學生在認識相關理論知識的時候是理論與實踐想脫離的,不利于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深化認識和理解。

(三)教學方式枯燥,課堂氣氛沉悶

教學方式比較枯燥,課堂氛圍沉悶,是現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又一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相關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還是枯燥和陳舊的,課堂氛圍不濃厚,使得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沒有積極的學生互動,從而使得教學效果不能達到預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改進建議和措施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由于教學觀念、方法等方面的認識不足,導致教學實踐中存在著諸多阻礙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影響實際的教學效果。在高校不斷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是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成長的重要方面。

(一)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也應該不斷融入一些具有時代特色和增加課堂活躍度的一些新興的教學方式。比如運用網絡進行相關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豐富課堂內容,還能夠帶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并且能夠結合到當今的熱點話題,引發(fā)討論,從而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創(chuàng)新,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面貌和精神的塑造作用。

(二)積極互動教學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還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應該積極的增加學生的互動,通過學生的參與,改變課堂的氛圍,并且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從而促進教學效果更好的達成?;訒沟谜麄€課堂更加的生動和有趣,是一種真正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

(三)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

理論產生于實踐,也運用于實踐,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不斷鞏固相關的理論基礎,才能真正學到和用到相關的知識。在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積極實踐,并且分享實踐的心得和成果,使得學生能夠更加近距離地去接觸到相關的政治理論,更加深刻地理解相關的內涵基礎,提高教學的效果。

三、總結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是一門有著深厚理論和實踐基礎的課程,其教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但在當前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fā)展中還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不明,沒有相關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以及教學方式的陳舊枯燥等,這些問題都影響到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效果。通過相關制度和教學手段的改革,進行形式多樣的教學過程,增設更多的互動參與環(huán)節(jié),以及鼓勵學生的實踐認知,能夠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變現有的教學面貌,從而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