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范文

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

第1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范文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學習興趣,且這種注意或學習興趣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帶著問題學習”,“邊學邊思”,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判斷、綜合、運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使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有效提問是一個很微妙的教學技巧。一個恰到好處的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積極性,它能夠使學生全神貫注進行思考、進入良好的思維情景中。反之,一個不嚴謹、不科學的問題,則使學生茫然、無所適從,打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積極性,它能夠使學生精力分散、進入無緒的遐想中。因此,教師的提問,必須是有嚴密的科學性、邏輯性,即教師要善于提問。一方面所提出的問題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另一方面問題提出后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去討論、思考、探究,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思考、探究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即使學生回答錯誤,也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傊?,不要使課堂成為教師包辦,自問自答式的教學。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在教學中是如何進行有效提問的。

在講二氧化碳的性質時,首先演示向放有一高一低兩支蠟燭的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的實驗和向一個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軟塑料瓶中加三分之一水并振蕩的實驗,學生被現(xiàn)象深深吸引,這時及時提出問題:為什么低的蠟燭先熄滅,而高蠟燭后熄滅?這說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質?學生會立即圍繞問題積極的思維,通過對現(xiàn)象的分析不難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物理性質和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化學性質的結論。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贊賞和肯定之后,緊接著提出:充滿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甁加水振蕩后為什么變癟呢?學生的思維會更活躍,紛紛舉手強答,請一位同學回答,并要求其他同學判斷回答是否正確,全體同學的思維就會集中在此問題上,課堂氣氛非?;钴S,對問題的答案進行交流,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然后繼續(xù)提問:通過上面的討論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質?學生會輕松的總結出二氧化碳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質。這樣改變了以往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自主探究的情況下獲取知識。當學生沉浸在自我獲取知識的喜悅中時,繼續(xù)提問: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嗎?為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來做一組探究實驗。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的問題情景中來,充分調動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看到四朵紫色石蕊染成的小花,第一朵噴醋酸后變紅,第二朵噴水不變色,第三朵放入二氧化碳氣體中也不變色,第四朵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氣體變紅,而把變紅的小花取出加熱后又變紫。學生會對實驗產生極大的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的好奇心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探究意識增強,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通過小組討論與交流,最終得到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而碳酸不穩(wěn)定常溫或受熱易分解的化學性質。接著提問如何檢驗二氧化碳,學生會立即在腦海中搜索已有的知識,明確利用澄清的石灰水,看澄清的石灰水是否變渾濁的方法來檢驗,從而得出二氧化碳能與石灰水發(fā)生反應的結論。就在這樣層次推進,步步深入的提問中,以問題引導學生有步驟有層次地自主學習,并進行不斷思考,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

再如講質量守恒定律時,首先通過復習提問使學生明確:物質在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生成了新的物質,也就是發(fā)生了質的改變。緊接著提出問題:物質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改變呢?學生的思維會集中在這個問題上并大膽的提出假設,增大、減少或不變。這時告訴學生下面我們通過實驗探究來回答這個問題。那么學生就會帶著問題認真仔細地觀察和分析實驗,從而獲得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接著又提出問題,一切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為什么?學生又會對這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自主探究守恒的原因,而此時會有一部分學生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這時我會問學生:化學變化的實質是什么?在學生積極思考的同時,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利用多媒體播放水通電分解這個反應的微觀動畫,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從中總結出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因為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不變。然后問學生質量守恒定律有哪些應用呢?在學生對此有著極大好奇心的前提下,我通過舉例子向學生講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使學生頓感豁然開朗。這樣的一節(jié)課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在問題的引導下不斷的思考與探索,而我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有思則明,有明則通,有通則能應萬變,我想這樣教學才應該是有效的。

第2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范文

這些都是塑造教師良好的表層講臺形象的要素。教師良好的深層次講臺形象,則是通過教師表層的講臺形象及其課外的思想行為所體現(xiàn)的教師個人尊嚴、價值觀和道德品質的總和,是一種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影響力和輻射力的人格力量。教師一旦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就可以使學生從教師身上受到“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

其次,教師必須發(fā)掘教材的德育內容。廣義地講,學校開設的所有課程中,都包含著德育的因素和德育的要求。教師備課,一定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深入鉆研大綱和教材,把教材中那些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內容充分發(fā)掘出來。以語文課為例,欣賞“景物記,教師要讓學生領略到祖國河山的壯美,激發(fā)他們身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誦讀“英烈傳”,教師要讓學生受到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的感染和鼓舞,使他們從小就樹立起愛我中華、衛(wèi)我中華、興我中華的理想信念;講解“名言錄”,教師要讓學生在批判與繼承中受到哲理的啟迪;傳授“道德篇”,教師要讓學生受到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評析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要啟發(fā)學生認識封建社會腐朽沒落、必然滅亡的客觀規(guī)律;學習資產階級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作品,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世界文學的窗口,了解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史,識破資產階級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的本質,等等。

第三,教師必須講究德育方法。文化專業(yè)課教學不同于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教學,教師往往是更多地在對某些專業(yè)知識、理論和技能的講授中,暗示某種結論,傳遞某種道理,寄寓某種思想,滲透某種觀念。雖然施教者也有明確的德育動機,但這個動機一般是隱含的。施教者愈體現(xiàn)出教育的無意識性,那么教育的層次就愈高,收到的效果就愈好。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育規(guī)律、學科特點及其學生實際,自然而貼切地滲透德育因素。盡管不同的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講授不同的文化專業(yè)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因素的具體方法各不相同,但是,下述一些基本原則卻是共同的,不能違背的。一、是要準確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沒有發(fā)掘盡,十分可惜;生硬聯(lián)系,隨意發(fā)揮,又不免牽強附會。二、是要使專業(yè)教學與德育滲透自然結合,有機統(tǒng)一。即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理論和技能的同時,結合專業(yè)課特點、自然而然地、機智巧妙地、適時適量地滲透德育因素。過重過輕都不恰當;機械切割更不可齲(山西韓士生)""如何加強新形勢下的中學德育工作""如何加強新形勢下的中學德育工作現(xiàn)在的中學生是下個世紀的棟梁之材,愛默森曾說:“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它創(chuàng)造了多少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看它培養(yǎng)了什么樣的人,”初中階段是人處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個時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探索育人新途徑,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輸送優(yōu)秀的人材是學校工作的首要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傳統(tǒng)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下,加強適應新形勢于所需人才的培養(yǎng),應重點培養(yǎng)以下幾種能力和意識。

一、在學生中迫切需要競爭意識。

競爭可以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能動性,保證、促進了教育的高水平,也使教育過程充滿了生機,我們在教學中,通過對班干部的選拔培養(yǎng),對學習成績進行名次排列等等,使學生樹立強烈的競爭感,實踐證明競爭世市場機制是經濟現(xiàn)代化的共同經驗,不論是課外競賽還是班干部、課代表的選拔,成績排名都是樹立學生的競爭意識、自強心理,這樣才能使他們將來能更好、更快地步入社會打下堅實過硬的思想基礎。

二、樹立學生在科學上勇于向前人挑戰(zhàn)的意識。

當今的科學日新月異,知識不能僅僅停留在單純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要培養(yǎng)學生生動活潑的思想,一題多解,一問多思,培養(yǎng)他們敢于在科學上向前人挑戰(zhàn),敢于標新立異,發(fā)前人所未發(f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小發(fā)明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吝方面才智,以嚴謹?shù)膽B(tài)度來進行學習。對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在解題的找最佳途徑,在實際生活中注重觀察找到事物中的不足.設法加以改進,對所學知識中的疑點深入研究,敢于提出不妥之處。許多有名的科學家正是有這種向前人挑戰(zhàn)意識,科學才不斷發(fā)展,社會才不斷進步,這樣培養(yǎng)出的人才不再是墨守陳規(guī)、毫不創(chuàng)新的“本本主義’,而是能促進科學技術發(fā)展、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躍的有用之材。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

第3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范文

高效課堂的實施對教學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這些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教學管理理念的要求

針對高效課堂的教學管理要求在全面掌握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的基礎上,充分體現(xiàn)對“以學定教、先學后教”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過程實施的管理。

2.對教學管理定位的要求

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側重于教學常規(guī)管理,對教學過程主要是針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采取千人一面的機械式的管理方式。而高效課堂則要求融入學生學情,考慮學習的差異,尊重教與學的個性差異。

3.對教學管理環(huán)節(jié)的要求

高效課堂的教學管理環(huán)節(jié),應該深入到教學的每一個細節(jié),讓管理建立在教學與學的每一個需求之上,而不是為完成管理任務而管理。

4.對教學管理措施的要求

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終結性評價管理,也就是通過檢查一段時間的教學常規(guī)之后給出評價性的檢查結論,以達到促進教學的目的。建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課堂的教學管理措施則要求一定措施實時動態(tài)的監(jiān)測通過教學過程,根據(jù)教與學的實時回饋進行動態(tài)的管理。

二、實施高效課堂下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策略的原則

1.為教學服務的原則

在日常教學管理中的服務本身就是必不可少,高效課堂下的教學管理同一般教學管理一樣,首先關注的是管理的服務功能,在高效課堂背景下這種服務功能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在高效課堂背景下的教學無論是目標還是教學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從表面上來看,對教學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從實際上來看,在具體實施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各學校學科都研究出不同的上課“模式”。要想老師們理解并熟練地掌握和運用這些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不進行大量的培訓和實踐是不行的,這就需要教學管理部門在教學管理之前做好教學管理方面的服務工作。

2.關注全過程的原則

以高效課堂為背景的課堂教學要想成功地實現(xiàn)新課程中“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等核心理念,就必須有對教與學全過程相匹配的教學管理策略,這些教學管理策略重點應該關注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指導實施上,為加強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課前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老師要組織一系列的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材料和任務。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而教學管理部門也應該有一系列的對教師的管理。這些管理要以更加全面、更加精細的方式呈現(xiàn),一般來說它包括:編(學案)、備(整合教材),上(課)、輔、批(作業(yè)和學案)、設(交流探究主題)、評(組織學生互評)、改(反饋改進教學)等環(huán)節(jié)。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則

無論是新課程還是與之相應的高效課堂,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應該注重教師個人的特色,在關注模式教學的同時,也不能要求所有教師是千人一面,這樣對教學是無益的,用一個模子將所有教師套起來,不僅實現(xiàn)起來有難度,在某種程度上說來還是錯誤的,教師個人的特色的魅力往往是課堂的生命線。這就要求教學管部門尤其是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實施者在把握全過程、精細化管理的同時,把握一個度的問題。在教學管事中把握“抓大放小”原則,就是在教學管理把握教學管理的命脈或者方向,即對新課程和高效課堂方向上的管理做到一絲不茍,而對體現(xiàn)教師個人的教學方式上的管理則更應該講究百花齊放。

三、高效課堂下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策略的實施

1.構建“多層次”的教學管理框架

針對新課程的特點和高效課堂背景下教學管理的要求,結合目前各種課堂的具體教學模式。在具體實施教學管理策略中應該以多層次的教學管理為主要模型,形成各負其責的教學管理局面。多層次的教學管理的參與者不再只是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應該包含教與學的所有參與者:學生、教師、管理人員。不同的對象參與管理的內容也不同,學生參與的教學管理主要側重于對課前自主學習的相互監(jiān)督和管理、課時的學習探究方式的管理、課后學習交流的管理等,管理的方式主要以學習小組內部的形式呈現(xiàn)。任課教師參與的教學管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以及以備課組內的教學交流管理,專職教學管理人員的教學管理則包括課程的管理和日常教學常規(guī)的管理。

2.開辟“自下而上”的教學管理渠道

常規(guī)的教學管理主要是“自上而下的”,這種管理模式對規(guī)范學校的教學秩序在一定時期起到很大作用。新課程改革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強調教師教的方式的轉變,盡管針對高效課堂出現(xiàn)了許多教學模式,但是這些模式的出臺并不代表教學上的生搬硬套,而是對新課程核心理念的強調,“自上而下”教學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的需要。開辟“自下而上”的教學管理渠道就是要將對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的管理還給教學與學的參與者,讓學生主動的參與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的管理,讓者參與教學的組織、教學材料的取舍、教學過程的呈現(xiàn)的管理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全方位地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

3.形成動態(tài)實時反饋的教學管理策略

無論教學管理的形式如何,教學管理始終是為了指導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所以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及時反饋管理信息很有必要。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高效課堂,由于教學方式的更加靈活,教學策略的更加多變,教學材料的更加豐富,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形成實時反饋就顯得尤其重要。

四、總結

第4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范文

生:老師好!

師:先給大家講一件真實的故事。咱們學校有一位叫××的數(shù)學老師,[有人點頭]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shù)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闭埻瑢W們思考一下,你對這位家長的觀點作何評價?[這是吉林油田高中著名的一樁“公案”,其中的是非指向不難判斷。由此導入課文,可以巧妙地體現(xiàn)尊師重教問題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授課者補記,下同。]

生甲:我認為這位家長的觀點是正確的![?]

的老師徐特立就是靠才名揚天下的,沒有老師照樣可以自學成才。

[糊涂!這位家長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因為他抹殺了教師在學生成才過程中的作用。該生在這個問題上認識錯誤,有一定的代表性,大有澄清的必要。]

生乙:我不贊成那位家長的意見,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養(yǎng),沒有老師,就沒有當代文明;沒有老師,人類只能處在刀耕火種的原始蒙昧時期。[偏激!兩個人的觀點都偏激片面。一個徹底否定了教師的作用,一個又無限夸大了教師的作用??磥?,很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唯物辯證法的教育。但現(xiàn)在還不是結論的時候,趕快打住,轉入課文,而后再從課文生發(fā)開去展開討論。對!這節(jié)課的格局就應該如此。]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說明了對教師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現(xiàn)在我們先研讀《師說》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韓愈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然后再請同學們深入討論。

[學生看書。有的圈點課文,有的輕聲議論,有的作沉思狀。教師巡視課堂,不時停下來回答學生的提問,幾分鐘后,討論開始。]

師:好了,請同學們考慮,韓愈的觀點是什么?你怎么看?

生丙:韓愈認為老師的作用是“傳道、授業(yè)、解惑”,這個認識應該說是對的,比較準確地概括了教師的本質特征。

師:那個時候,老師傳的什么道?授的什么業(yè)?

生?。簜鞯氖侨寮抑?,講授的是六藝經傳。

師:非常好,儒家的鼻祖是誰?

生眾:孔子。

師:儒家之道是誰提煉總結出來的?

生眾:也是孔子。

師:后人學習孔子的發(fā)明,這說明師生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

生戊:應該是一脈相承的關系。

師:如果說,現(xiàn)在的老師的作用仍然是“傳道、授業(yè)、解惑”,這種說法對不對呢?

生戊:也對也不對。

師:(笑)能不能解釋一下?

生戊:現(xiàn)在的老師還是在做“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義、“業(yè)”的內容都發(fā)生了變化。韓愈所說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師: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生戊:(搖頭)

師:其他同學有知道的么?

生眾:不知道。

師:(板書)“仁”,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孟子也說過“殺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境界。

生戊:(若有所悟)噢。

師:現(xiàn)在的“道”指的是什么?

生戊:愛國主義教育吧?

生乙:我認為是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

師:對。既然當代教師仍舊擔負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任務,那么老師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無的吧?

生甲:我認為,普通的學生需要老師的培養(yǎng),天才的學生靠自學就可以成才。

師:你的意思是說,有些人不是學而知之,而是生而知之?

生甲:不是,他不需要向別人學習,可以完全憑借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識。

生乙:我不同意。韓愈在《師說》中開篇就說:“古之學者必有師?!蔽艺J為今之學者也一定有老師,天才的出現(xiàn)同樣離不開老師,他與常人不同之處只是智商高些罷了。

生甲:但你不能否認他們自學成才的事實。比如法布爾……

生乙:法布爾雖然是自學成才,但不能說他沒有老師,他的父母就是他的啟蒙老師,他在研究自然的過程中不可能沒有疑問,他請教的那些人就是他的老師。

師:用韓愈的話就是聞道在先者為師,對吧?

生乙:是。

師:這樣看來,老師不一定都有職稱,不一定都站在講臺上。

生眾:(笑)

師:凡在某一問題上對我們有啟發(fā)、有幫助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大家同意這個說法嗎?

生眾:同意!

師: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法布爾先生有老師!××同學,你同意嗎?

生甲:(笑,點頭)

師:那么,我們可否得出這樣的推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師?

生眾:可以。

師:當然,“老師”這個概念的外延在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學的,也可以是勞動技術方面的。在我們中間,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師”、“一題之師”、“一文之師”嗎?

生眾:(笑)

師:既然人人有老師,說明社會需要這個行業(yè),說明老師確有存在的必要,不是可有可無的,對吧?

生眾:對!

師:好了,現(xiàn)在我們討論第二個問題:偉人和他的老師之間是什么關系?××同學方才說,徐特立是靠才名揚天下的,是嗎?

生甲:是。

師:這句話怎么理解呀?

生甲:如果不成為一代偉人,人們也不會知道他的老師是徐特立。

生乙:沒有徐特立,也不會成為偉人。

生甲:按你的觀點,徐特立所有的學生都應該成為那樣的偉人。

生乙:按你的觀點,成為偉人和徐特立沒有絲毫關系了?那他當初為什么拜徐特立為師呢?

[學生討論,氣氛熱烈]

師:(做暫停手勢)誰知道小雞崽兒是怎樣來到人間的?

生眾:(愕然,感到問題突兀)

生庚:是老母雞孵出來的。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庚:我家孵過。

師:那你有發(fā)言權。

生眾:(笑)

師:還有別的辦法嗎?

生辛:也可以用孵化器。

師:你家有孵化器?

生辛:沒有,我從一本書上看到的。

師:你也有發(fā)言權。

生眾:(大笑)

師:就是說,先有雞蛋,然后用老母雞或孵化器,經過二十幾天?

生庚:二十一天。

師:對,然后,小雞崽兒就破殼而出了。是這樣嗎?

生庚:是。

師:如果把一堆雞蛋大的石頭放進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雞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雞來嗎?

生眾:(大笑)不能。

師:時間再長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

生眾:也不能。

師:為什么?

生乙:雞蛋和石頭的內部結構不同。

生丙:雞蛋和石頭的化學性質不同。

生乙:老師,我明白了;一個人能不能成才關鍵靠個人奮斗。

師:那么,為什么小攤上賣的雞蛋擺了二十多天,還是出不來小雞崽兒?

生乙:因為缺少外部條件。

師:缺少外部條件,雞蛋就不會變成雞崽兒?

生乙:對。

師:缺少外部條件,地下石油會自己冒出來么?

生眾:不能。

師:成才固然離不開個人奮斗,它和一個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關系這是事物變化的內部根據(jù),是第一位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成為一代偉人是因為他具有偉人的素質,除此之外也和機遇、和他的老師的教誨等外部條件不無關系。徐特立六十大壽的時候,特意給他寫了一封賀信,開頭就說“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現(xiàn)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边@說明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師。這種尊重不是僅僅出于禮貌,出于客套,而是發(fā)自內心的,認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僅過去,就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東西。的賀信,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對恩師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誠的感謝?,F(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思考:為什么說那位家長的觀點是錯誤的呢?

生甲:因為他錯誤地否認了老師在他兒子獲獎中的重要作用。

師:這就如同否認老母雞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樣?!皼]有你們,我自己也會變成小雞崽兒!”這可能嗎?

生眾:不能。

師:這種否認既不符合客觀現(xiàn)實,也抹殺了老師含辛茹苦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這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行為,是應該受到譴責和唾棄的。[一片寂靜]

師:××同學,你現(xiàn)在有何感想?

生甲:成為偉人離不開教師的培養(yǎng),我們要成為跨世紀人才同樣需要老師的幫助!

生眾:(鼓掌)

師:我們反對否定教師的觀點,那樣會導致社會的倒退。我們也不贊成過分夸大教師作用的主張。有些學生和家長錯誤地認為老師有“點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進“好班”,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從而放松了主觀努力。剛才我們討論了,主觀努力是成才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教師只是外部的一個條件,外因要通內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塊石頭,我怎么把你變成小雞崽兒呀?就算你是個雞蛋,可你不愿意變成小雞崽兒,我這老母雞一爬上去,你就滾得遠遠的,寧可“淌黃兒”也不轉世,我也沒有一點辦法嘛!

生眾:(大笑)

師:所以,我們要正確評估老師的作用,要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當然,尊重老師并不是唯師是從。前些天,我曾給大家抄過一則《論語》,……

生眾:“當仁,不讓于師?!?/p>

師: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呀?

生丁:在真理面前,對老師也不讓步。

第5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范文

著名近代教育家先生說過,“做教員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講給學生聽,最好使學生自己去研究,教員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在不能用自己的力度了解功課時,才去幫助他?!辈滔壬摹安豢芍v”與“不講”啟迪我們,要盡量放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自問覓疑學思。具體操作程序是:

1.整體感知粗讀文。

如,教《冬夜雜詠》,在揭示課題后,我從課題入手整體感知:“‘詠’是什么意思?爺爺在詩中‘詠’了哪些事物,為什么詠這些事物?”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知課文內容。

2.激發(fā)興趣嘗試練。

當學生粗讀課文以后,只知道詩人詠了青松、紅梅、秋菊這三樣事物,而對于“為什么詠這三樣事物”,一時語塞時,教師及時簡介背景。接著,我出示嘗試訓練題,鼓勵學生自學:①這三樣事物各有什么品格特點?劃出能表現(xiàn)它們品格特點的關鍵字詞。②讀讀課后問題,想想哪些是自己可以弄懂的?

3.教給方法覓疑難。

在學生粗讀試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自學覓疑學思的一般方法。如,教給“生字圈點詞畫橫(),難句底下畫‘波浪’()摳詞釋句分段法,抓準關鍵讀想問(畫‘?’)”等學習要領。還可告訴學生,有關內容的問題要從“什么意思”“怎么寫”上想,有關中心的就一定是回答“為什么寫”的問題等。從而使學生初步具有以課文為例子,從哪學,學什么,從哪兒想,想什么的能力。

二、細讀,重點練中釋疑究思。

學生通過試練,得到了一些膚淺的“問號”,多屬內容方面的,且通過自讀已初步理解了一部分。教師須繼續(xù)圍繞疑難,組織學生細讀課文,分組討論,相互質疑問難,充分發(fā)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由于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積極狀態(tài),通過熱烈的討論,許多疑問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相應的解決。其步驟是:“匯報試練結果篩選重點疑難分組讀思議析記下難點待解”。

比如,教學《草地夜行》,當教師把“通過粗讀課文,你有哪些困難,需要大家?guī)椭钡膯栴}一提出時,學生紛紛舉手,一連提了20多個問題。接著,教師在逐一淘汰一些沒有多大意義的問題后,把有質量,值得研討的問題作為重點練的要求,讓學生帶著疑點,反復默讀重點段落,尋求答案。如:“革命隊伍中,老為什么有時稱‘我’‘小鬼’?”“描寫老的外貌和一段賣帽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天黑了,怎么能說‘吞沒了’?”“老已知草地到處是深潭,為什么還要背我走?”“都喪命”和“不能都犧牲”怎么理解?“小早就一步一挨要人背了,怎么還能邁開大步向前走去?他能趕上大部隊嗎?”“最后一段中有兩個‘要記住革命’不是重復了嗎?”等。然后,分組議論,共同釋疑。如有還說不出個子丑寅卯的“問號”,則作為懸念留到下一環(huán)節(jié)完成。

三、精讀,提高練中排疑誘思。

通過兩次試練以后,學生困惑所在就是我們的教學難點,需教師的點撥,誘導。這時,學生的思維是集中而且定向的,他們的求解欲知的學習主動性能得到最佳發(fā)揮。教師要努力把握時機,啟發(fā)學生探究疑難,激發(fā)思維,強化訓練,以求進入“跳一跳,摘果子”的境界。以教學《草地夜行》為例,談幾點“提高練”“誘導思”的方法。

1.置身于語言環(huán)境中去感受體驗作者的感情。

如:“課文中的小如果是你,你在那茫茫草海中,對失去老會怎么想,怎么做?”讓學生帶著這樣的感情去讀課文,體會自己的感受。

2.根據(jù)課文內容以填空的形式去領悟人物高尚的品質。

如:老的臉(又黃又瘦)兩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是由于(同‘小鬼’一樣的饑餓、疲勞);他很早就在斑竹園(賣帽子),是要告訴我們老是位(很早參加了革命的好同志);他為背我走(陷入泥潭犧牲了),進一步說明老(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3.在引讀中添加適當?shù)脑~語去排憤解惑。

如(小面對著風)“呼呼地刮”(雨)“嘩嘩地下,黑暗籠罩著大地”(等困難,想起老犧牲前的囑咐)“要記住革命……”

4.用比較詞語含義的方法去理解語言文字。

如:“小鬼”與“小同志”,哪一個詞更具有愛護之意?把“天黑”比擬成把光亮“吞沒”有什么好處?“都喪命”與“不能都犧牲”含著什么不同意思?

5.將故事情節(jié)作適當延續(xù)去深化文章中心。

如,以“小邁開大步,向著部隊前進的方向走去以后……”作開頭,進行續(xù)寫。

第6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范文

關于課堂教學,呂叔湘先生早就指出過:“關鍵在于一個‘活’字?!晒Φ慕處熕猿晒?,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p>

這個“活”字點出了課堂教學的要害。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應當生動活潑趣味盎然。既有知識的科學性,又有傳授的藝術性。也就是說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不但要有豐富的營養(yǎng),而且還要適合學生的口味,讓學生們愛吃、貪吃。課堂教學“宜活”,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盎睢笔菍φZ文教師的一個高標準要求。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除了教師要有事業(yè)的高度責任感外,還要在業(yè)務上狠下點功夫。首先要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我們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爸褐?,百戰(zhàn)不殆。”備課除了要備好教材,還要研究你的學生,從學生的知識面與能力上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

其次,要充分利用課堂,駕馭好四十五分鐘。

課堂教學要講求效率。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要注意繁簡適度。課堂教學應當是滲透性和積累性的。那種一古腦不分青紅皂白把知識羅列起來,想在一節(jié)課上讓學生都吃進、消化,無疑只是教師的一廂情愿。語文教學每單元都有每單元的要求,每課都有每課的重點。這就需要教師在宏觀上把住課本的脈絡,而不是把每一節(jié)都搞成一“大雜燴”。

另一種傾向是夸夸談談其文章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大談寫作的奧妙和技巧。對于中學生來說,聽起來海闊天空,用起來茫然無措。有些教師常發(fā)牢騷怪學生檔次太低。其實,我們教師本身那種所謂的“高檔次”的教學也害人不淺。

二、宜“啟”不宜“灌”

課堂教學能否“活”,這和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分不開,而教師的啟發(fā)引導的關鍵是要抓住學生的興趣。要啟發(fā)學生,動腦筋的首先應該是教師。這一點可以說是對教師的思想方法、工作能力、業(yè)務知識以及是認真對待教學工作態(tài)度的一種嚴格檢驗。

那么,該怎樣啟發(fā)學生呢?這就要求教師以大綱為本,遵循教學規(guī)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多動點腦筋。

課堂教學中的啟發(fā),應當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眼”。抓住了“眼”,整堂就活。那么怎樣才能把握這個“眼”呢?在語文課本編排上專家們已經考慮了這個問題。他們從大綱要求出發(fā),結合學生實際,安排了每單元的“眼”,每單元有講讀課、指導閱讀課、自讀課。課后練習更是細致。有思考,有練習,有揣摩,有應用。在經緯分明的課本面前,教師的任務就是要理清頭緒,把握脈絡,深刻體察編者的良苦用心,從課本的要求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找出課堂教學中的“眼”來。讓學生們嘗一luán@①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三、宜實不宜虛

呂叔湘先生指出:“教學要講求實效。無論是講課或批改作業(yè)都要講求實效?!處熤还苤v,學生只管聽,那是白講,是無效勞動。我們一定要避免無效勞動?!?/p>

那么怎樣才能使教師的勞動都變得有效呢?說到底,還是要搞清語文課堂教學以誰為主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的“宜活”“宜啟”,這都是針對學生而言的,那么“宜實”也是要落實在學生身上。教師講得再好,學生如果不聽,不記,不寫,不做扎實的基本練習,那是毫無用處的,所以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把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落實到學生身上。該動腦的,讓學生動腦;該說的,讓學生動口去說;該記的,讓學生牢記;該寫的,一定要讓他們動手去寫。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耳、腦、眼、手。讓他們的感官都動起來,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而不是老師演戲,學生看戲。

講得再透,不如學生記得牢固。講古典詩詞、優(yōu)秀散文,重點是朗讀背誦,在課堂上就要抓住重點,把要求明確提出,該當堂會背的一定不要拖到課下,沒有督促檢查的作業(yè)常常會被學生打了折扣。講生字生詞,不能只是談談就算,更重要的是要寫。遣詞造句不但課后要做,課堂上應當做,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偏,效果更佳。分析單句、復句,不僅要講清概念,更重要是要會使用。當堂就做,大家討論分析、熱烈的爭論,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教師從中發(fā)現(xiàn)哪些東西學生還沒消化吸收,可以及時對癥下藥。講寫作手法,不僅要從課文中分析提煉,而且要求學生用學到的寫作手法當堂去說去練。

四、宜生動不宜枯燥

生動活潑的語言會對學生產生一種吸引力。我們常見有的教師一進課堂談笑風生,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抑揚頓挫的聲調,標準的普通話,立刻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恰到好處的詞語運用。久而久之,一定會在學生的心靈中起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惫湃酥v的情、言、聲、義中,有關語言方面就占了三點??梢娬Z言藝術何其重要!打鐵還須本身硬。練好基本功,過好語言關,可以說是當好語文教師的基本條件。

語文教師雖然不是演說家,但應具備一點演講才能。語文教師雖不是相聲大師,但也應該有一點相聲大師的幽默。有一副好口才,就像刀有了鋒刃一樣,語文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要想讓學生們學好這門功課,教師言傳身教更為重要,愿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能從自身做起,做到能說,能寫,能講。

第7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范文

一、課題的提出

由于我縣地處偏遠山區(qū),舊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大部分老師課堂教學仍然是“教師滿堂講,學生靠模仿”,學生的參與度極低?!毒拍炅x務教育數(shù)學大綱》明確指出:“數(shù)學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數(shù)學知識,而且還要揭示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苯陙恚S著義務教育在我國的推行,特別是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軌道,為使我縣數(shù)學教育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從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中學數(shù)學課堂“問題解決教學法”,即根據(jù)同一教學班學生的實際水平,按其可接受的程度,分層設計問題,引導全體學生參與數(shù)學問題的解決,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提高和進步。

二、“問題解決”教學思想的理性思考

“問題解決”的教學思想不但有實踐基礎,而且還有堅實的理論基矗1.問題偽可接受性。巴班斯基的可接受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學的安排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的可能性”?!皢栴}解決”思想從學生的知識基儲學習方法、能力等各方面的情況出發(fā),在所有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分層設計問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

2.問題的條件性。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如果提供了適當?shù)膶W習條件,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速度、進一步學習的動機等多方面就會變得十分相似?!边@里所說的學習條件,就是指參與解決問題,達到教學目標所必需的時間與機會。“問題解決”思想最大限度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這種解決問題的條件。

3.問題的發(fā)展性。贊可夫的教學發(fā)展理論認為:“通過教學促進一般發(fā)展”的學生不應是一個或幾個,只有在所有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基礎上,才能促成“高難”、“高速度”的教學發(fā)展?!皢栴}解決”教學思想改變和縮小一個班內的差異,使包括“后進生”在內的所有學生都得到正常發(fā)展。

4.問題的反饋性。學生學習數(shù)學實際上是了解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出現(xiàn)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從教學內容引出,精心設計,事先準備的導學性問題;一種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由學生提出和反映的有較強“疑”色彩的問題。一個數(shù)學問題的解決,往往需要兩次、三次甚至多次的反復,每次反復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提煉和升華。這正是“問題解決”中“創(chuàng)造一種使問題解決得以蓬勃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

三、“問題解決”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

1.確定問題。教師要在鉆研教材、大綱和了解學生認知“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前提下,對所教內容作出恰當?shù)姆治龊陀媱?,確定好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聯(lián)系這三個層次的問題。一般基本知識問題是針對某一個知識點而設計的,為容易題;基本方法問題是針對知識點間的轉移及其轉移方法而設計的,為中等難度的問題;基本聯(lián)系問題是針對知識方法間的聯(lián)系而設計的,為稍難題。問題編好之后,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結構進行排列,成為一個以問題為交叉點,適應學生認知發(fā)展的知識網,用這個網來覆蓋全部教學內容。

2.引導粗解。三個層次的問題至少要分三階段提出,每一組問題提出之后,教師不要急于講解,要給學生有運用課本知識或相互討論去解決問題的時間。由于基本知識問題僅涉及新知識的某一個知識點,并且孕育在學生已學的知識中,所有學生通過自學或討論都能獲得問題的解決?;痉椒▎栴}主要設計有直接聯(lián)系的兩個知識點及其轉移間的方法并有導向的問題,所有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討論或教師點撥一般能獲得問題的解決,基本聯(lián)系問題則是涉及知識、方法間的聯(lián)系并有導向的問題,面可大可小,對于新課,涉及的面可窄一些,對于復習課,涉及的面可寬一些。這些問題,學習好的學生在粗解環(huán)節(jié)中能獲得問題的解決,中等學生通過討論一般能獲得問題的解決,基礎稍差的學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要求他們找出問題解決的癥結在哪里。對于問題粗解過程中還學有余地的學生,可運用問題從求異、求寬、求深等思維角度把他們的思維引向問題解決的深層次。

3.講評提高。學生對問題進行粗解后,教師要在基本知識的難點、易混點設疑,引導學生把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引向深的層次;在基本方法上,引導他們反思方法應用的時機;在基本聯(lián)系上,引導他們理清知識脈絡,條理思維框架,反思數(shù)學問題解決的思維契機。

4.練習鞏固。教師講評后,如何保持學生現(xiàn)有的思維結構與知識水平,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練習題可圍繞學生在“三基”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去編擬。學生在練中出現(xiàn)的問題,還需繼續(xù)補救矯正、回授教學,以落實教學目標。

四、“問題解決”教學實驗的初步效果

1.增強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問題解決”教學以問題為中心,課堂出現(xiàn)的是一個又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每個學生又都能參與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能“親師信道”。由于“問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能面向全體學生,被傳統(tǒng)教學所“遺忘”的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師生的點撥下,如今成了學習的主人,他們不但可以看懂課本,而且還能解決問題。

第8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范文

一、教學觀念現(xiàn)代化

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

傳統(tǒng)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F(xiàn)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要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xiàn)代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和確立“四種教學觀”。

“五個轉變”是指:①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yōu)槿娴乃刭|教育;②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yōu)閱l(fā)式的教學方法;③由局限于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yōu)檎n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④由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轉變?yōu)榧葌魇谥R,又發(fā)展能力的教學;⑤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yōu)橐虿氖┙獭?/p>

“四種教學觀”是指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要確立如下四種觀念:①整體觀。即是用整體觀點指導課堂教學,從整體上進行數(shù)學教學改革,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中各種因素(教師、學生、教材等)的積極性,使它合理組合,和諧發(fā)展,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整體優(yōu)化;②重學觀。就是要求教者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③發(fā)展觀。不但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更重要的要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④愉快觀。要把愉快因素帶進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數(shù)學目標明確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識因素和能力訓練的具體要求,是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jù)。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途徑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如果目標制定明確,便能發(fā)揮如下功能:對指引師生的教與學,有定向功能;對教改程序的有效進行,有控制功能;對知識與能力的雙向發(fā)展,有協(xié)調功能;對減輕學生因題海戰(zhàn)術而盲目訓練所造成的負擔,有效率功能;對教改工作的科學評價和管理,有競爭功能;對統(tǒng)一標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穩(wěn)定功能。

由此可見,要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注意根據(jù)教材內容定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項的達標要求。例如教學《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①基礎知識方面:結合直觀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認識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分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②基本能力方面:能應用分數(shù)表示圖形里的陰影部分,能在圖中畫出陰影部分來表示分數(shù),在數(shù)線上標出一定的分數(shù);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養(yǎng)起學生學數(shù)學的興趣、自覺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并且把這些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做到在教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這樣就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個方面得到協(xié)調發(fā)展,全西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科學化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其中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而學生的學法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

教法制約學法,并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xiàn)如下四個原則:啟發(fā)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啟發(fā)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富有藝術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則是指方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方法要處理好全體和個別的關系。

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節(jié)課中只采用一種教法的極少,同時單一地運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并能體現(xiàn)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多媒體教學體現(xiàn)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教師課堂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shù)匾M了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象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準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jié),構成優(yōu)化組合的媒體群。

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角同時并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課堂結構高效化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應變“教”的課堂結構為“學”的課堂結構,變課堂為學堂。據(jù)報載,美國中小學校的許多教師每節(jié)課只講10分鐘,剩下的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提問、消化,教師引導、釋疑、解惑。無獨有偶,國內已有很多學校要求教師一節(jié)課最多只講15分鐘,其余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教學效果也很不錯。不同的課型有各自的基本結構模式,同一課型的結構模式,也會因教學指導思想的不同、客觀教學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課堂結構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節(jié)奏和高要求,一個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課堂結構,必須具備如下六個因素:構成一個“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處理與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相適應;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程度;學生當堂練習的數(shù)量和質量;課堂信息反饋暢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時反愧及時調節(jié);充分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

六、基本訓練序列化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一條成功的經驗是加強雙基(基礎知識教學、基本能力訓練),什么時候加強雙基,教學質量就高;什么時候削弱雙基,教學質量就下降。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應注意如下問題:①首先應確定哪些是基本訓練的內容,然后根據(jù)各年級的教學要求,由淺入深地安排,形成一個符合小學數(shù)學特點和兒童特點的基本訓練序列;②訓練的時間多長,數(shù)量多少,都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以便在不增加學生學習時間的條件下,取得最好的訓練效果;③習題的編排應做到低起點、小步子、快節(jié)奏、大容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悅;④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精心選編習題。例如:為引人新課,選編知識銜接題;為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為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題、選擇題;為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從而實現(xiàn)訓練目標。

以上六項基本要求,體現(xiàn)了小學數(shù)學的學科特點,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集中了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實施這六條基本要求,就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提高數(shù)學記憶效果十法

許多數(shù)學知識,不僅需要學生理解,更要讓學生記住它。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記憶數(shù)學知識的效果呢?下面介紹十種方法。

(一)歸類記憶法

就是根據(jù)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征及其內在聯(lián)系,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后,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前四類包括公、市制和換算,第五類包括世紀、年、月、日、分、秒及其進率。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復雜的事物系統(tǒng)化、條理化,易于記憶。

(二)諧音記憶法

這種記憶法即是利用某些識記材料的諧音來進行記憶,使學生印象深刻,不易遺忘。

(三)比較記憶法

有些數(shù)學知識之間是很容易混淆的,可以應用一些概念的對立關系,抓住概念中關鍵地方進行比較,便可幫助學生區(qū)別和記憶。

(四)歌訣記憶法

就是把要記憶的數(shù)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順口溜,從而便于記憶。比如,識記分數(shù)乘、除法法則,就可編出這樣四句歌訣:“分數(shù)相乘很分明,分子分母各相乘,分數(shù)除法不一樣,除數(shù)顛倒再相乘?!辈捎眠@種方法來記憶,學生不僅容易記,而且記得牢。

(五)理解記憶法

理解是一種有效的最基本的記憶方法,豐富的數(shù)學知識,靠死記硬背是容易忘記的,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記牢。因此,對概念、性質的概括、法則的得出、公式的推導等過程都必須一清二楚。比如,各種面積公式,其中長方形面積公式是最基本的,其他圖形的面積公式都可以從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中推導出來。學生理解了推導的過程和關系,就容易記住各種圖形的面積公式了。

(六)規(guī)律記憶法

即根據(jù)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比如,識記公制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現(xiàn)單位的化法和聚法?;ê途鄯ㄊ腔ツ媛?lián)系,即高級單位的數(shù)值×進率:低級單位的數(shù)值,低級單位的數(shù)值+進率=高級單位的數(shù)值。掌握了這兩條規(guī)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規(guī)律記憶,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對所學的有關材料進行加工和組織,因而記憶牢固。

(七)列表記憶法

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識記材料列成表格,達到記憶之目的。這種方法具有明顯性、直觀性和對比性。比如,要識記質數(shù)、質因數(shù)、互質數(shù)這三個概念的區(qū)別,就可列成表來幫助學生記憶。

(八)重點記憶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要想全面記住,既浪費時間且記憶效果不佳。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記憶重點內容,學生在記住了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再通過推導、聯(lián)想等方法便可記住其他內容了。比如,學習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這三者關系中只要記住了第一個數(shù)量關系,后面兩個數(shù)量關系就可根據(jù)乘法和除法的關系推導出來。這樣去記,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

(九)聯(lián)想記憶法

就是通過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與它有聯(lián)系的另一件事物來進行記憶。比如,從整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聯(lián)想到小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由加法交換律、結合律聯(lián)想到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聯(lián)想可以打開學生記憶的閘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

第9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論文范文

1.教學方式單一在傳統(tǒng)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主要還是以教師傳授、學生聽講為主,教師在課堂中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很少得到發(fā)揮。由于公共管理學課程通常是安排在大一、大二進行學習,該階段學生對公共管理問題的認知還處在較低層次,因此對于學生而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易使得課堂內容枯燥且內容較難理解。課堂中也會設計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如提問、案例討論等,但這些互動內容的核心主體仍然是教師,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起“配角”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以教師授課為主的教學方式主導下,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被動性。

2.案例教學不夠深入“案例教學是一種在教師的安排和指導下,學生通過閱讀、討論對已被整理出來的個別事物某一時段、某一方面的具體情況來理解同類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教學方法”,“組織得當可以取得如下積極效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求知和應變能力?!钡趯嶋H的應用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案例的有效設計和對學生的合理引導,教師在使用案例教學時主要還是運用例證法,通過舉例子的方式來作為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和補充,或者以提問的方式試圖引起學生對案例的深入思考,但學生難以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案例,對案例的思考也缺乏深度。從實際效果看,學生難以從案例教學中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公共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3.考核方式單一目前,對學生的課程考核主要還是通過期末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卷面題目較大一部分內容是書本上一些記憶性的基本知識點,學生只要在期末進行突擊復習就能通過甚至還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不少學生通過與本專業(yè)的學長們交流,在掌握這一規(guī)律后,往往會出現(xiàn)平時學習不努力期末考試“抱佛腳”的情形,學生重結果、輕過程,更加重了對平時學習不夠重視的情緒,陷入課堂教學效果欠佳的惡性循環(huán)。

二構建應用導向的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

1.根據(jù)人才培養(yǎng)目標,重新定位課程教學目標根據(jù)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本教學團隊認為公共管理學教學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明白公共管理的相關概念、掌握行政管理基本理論與原理,更重要的是,能將公共管理理論應用于實踐,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才能體現(xiàn)公共管理學學習的價值。在此教學目標引領下,需要調整以往授課的教學內容。在基本理論教學外,特別增設具有實踐性的案例討論、團隊學習、成果展示、公文寫作、實踐調查等內容,以培養(yǎng)學生公共管理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在課程實踐中加深對管理的體驗和感悟。由于學時限制,教學內容增加后,必須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可以采用“課堂教學+團隊式學習與管理+課堂團隊展示”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以理論教學與團隊展示點評以及案例討論為主,而將關注公共管理熱點問題、讀書報告等實踐性活動交由學生團隊在課外開展完成。這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能使教學改革收效明顯,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課外學習投入明顯增加,自主學習意識增強;團隊意識逐步形成,合作能力提高;科研及實踐應用能力提高。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方式,而是側重于培養(yǎng)教師引導、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的互動氛圍。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在具體角色扮演中感知公共管理問題的復雜性;通過情景模擬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培養(yǎng)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通過現(xiàn)場觀摩,讓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充分結合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等。另外,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把課程信息、電子課件、教學素材上傳至共享平臺,并設立BBS討論模塊,實現(xiàn)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課余的互動交流,使有限的課堂討論延伸至線上交流,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能更及時地實現(xiàn)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厘清理論知識、掌握調研方法等。尤其對于課程中涉及比較抽象的概念,堅持科研成果轉化為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的思路,主講教師不斷地總結自己的科研成果資料和學生學習反饋信息,形成對知識點的有效補充,從而使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并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開發(fā)多層次、分類別的案例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是一種側重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著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一般分為案例設計、學生準備、案例討論、討論總結點評幾個階段。其中案例設計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在課程導入階段,案例教學以教師舉例為主,通過講解實際發(fā)生的公共管理案例,引發(fā)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正確理解現(xiàn)實公共管理實踐中包含的各種理論。在課程進入重要知識點的講授時,通過案例的引入、案例的討論和案例的總結點評等形式,全面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在課程卷面考試中,合理設計理論考核與理論應用考核的比重,將案例分析作為考核學生理論應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分層次的案例教學,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公共管理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較好地解決了以往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對案例分析討論中存在的認識模糊、理論應用困難的問題。同時,注重發(fā)揮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主動作用,即可以讓學生參與搜集、設計和制作經典案例,并注重發(fā)揮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反饋、改進作用。

4.采用團隊式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在課程學習開始,由學生自由組合成4~6人的學習團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團隊為單位,開展實踐調研、案例分析討論、成果展示等教學活動,因此,該團隊不僅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平臺,更是一個學生自我管理和進行管理實踐的平臺。通過團隊式學習,學生不僅對公共管理理論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團隊合作、溝通交流、協(xié)調平衡的能力。

5.嘗試全課堂開放教學模式這是一種將教學過程由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將學生目光由書本轉向社會、并全方位地組織教學素材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實際操作中采用經典閱讀、實踐調查、案例搜集及討論、團隊自我管理等方式加以實施,并將部分課堂搬至校外實踐基地。校外實踐基地的教學能將學生置于真實的公共管理情境之中,使抽象的公共管理問題變得具體而真實。對于學生而言,在校外實踐基地開展這些活動,能成功地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結合,同時也將學生學習的目光由書本轉向了整個社會,引導他們關心社會,運用課堂中的理論知識去觀察分析社會中的各種現(xiàn)象與問題,開闊了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